悲剧性主题

2024-09-12

悲剧性主题(共4篇)

悲剧性主题 篇1

摘要:创作于1606年的小说《麦克白》所描写的, 是麦克白人性与良知的崩溃的故事。莎士比亚通过讲述曾经的英雄麦克白如何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 批判了野心、欲望的侵蚀作用。主人公麦克白在他悲剧的性格的驱使下所做出的残忍行径不仅使身边的人感到恐怖, 更加造就了他悲剧的命运。而他性格之中最令人生畏的是他强烈的权力欲、野心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残害他人之后难以控制的罪恶感。而这一贯穿全文始终的主线, 构成了麦克白采取行动的心理基础, 也就决定了他最终悲剧的结局。

关键词:性格,野心,悲剧

戏剧《麦克白》被批评家视为莎士比亚悲剧中一出最令人恐惧的悲剧, 悲剧的主人公麦克白, 初始时是个对内镇压叛乱, 对外抵御外敌的骁勇的将军形象。只因轻信所遇女巫所说自己将登上王位的预言, 极大地激起主人公的野心, 与妻子密谋弑杀了国王邓肯。由于发现只杀死君主远远不能保住自己的王位, 便设计杀害了所有威胁到其王位的无辜的人。在犯下了天大的罪行后, 毫无悔改之心, 一步步陷得更深, 在犯罪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最终沦为一个丧失人性和良知的暴君。其最终下场是经受巨大的精神上折磨, 被人民推翻了其所统治下的政权。

1 矛盾的性格初露弊端

剧中麦克白上场的第一句台词, 我们看到一句自相矛盾的句子, “我从未见过如此阴暗而又光明的日子。” (第一幕第三场) 莎士比亚在首次揭开主人公的面纱时, 就赋予了他一副美丽又丑陋、明亮又阴暗的形象。作者用这样一句话揭露了主人公自身性格的内在矛盾, 也体现出了他良知和野心相互矛盾的内心冲突。那么, 作为莎翁悲剧里所描绘的主人公, 麦克白的确有着非常尖锐和极度复杂的性格特点。首先, 尽管麦克白最终演变成了一个暴君, 可是他又不同于克劳迪斯、伊阿古以及理查德二世这些天生的恶人。

然而, 原本他是个英雄, 有卓越才华和超凡的男子气概, 为何偏偏走到如此地步? (为登上梦寐以求的宝座不择手段) 作品中麦克白夫人准确地描述了麦克白, “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 你不是没有野心, 可你却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属的奸恶;你的欲望很大, 但又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一方面不愿玩弄机诈, 一方面却又要作非分的攫夺。”可见主人公天性中就存在着矛盾。其次, 莎士比亚在揭露麦克白的血腥罪恶的同时也刻画出了他所遭受的良心上的谴责和精神上的折磨。随着剧情的发展, 读者们看得到, 麦克白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始终有着清醒的罪恶感, 但这种罪恶感又区别于懊悔心理, 麦克白在谋杀了苏格兰老国王邓肯之后, 长叹, “我怎么了, 什么声音都叫我心惊?这双是什么手?嘿, 要给我挖眼睛。大洋里所有的水, 能够洗净我手上的血迹吗?”可是尽管他遭受着罪恶感的痛苦折磨, 他所做的却是继续他的罪恶, 只为对得起以前的罪恶, 也不得不用更大的罪恶去维护之前的罪恶所得来的一切。最终, 可以看出, 麦克白的悲剧的根本原因就是源于他集明亮与阴暗、美丽与丑陋于一体的矛盾的性格, 弑君之后的负罪感以及对权势的执着。这正是剧作者对人性理解的深刻透彻之处, 人的自由是有限的, 仅有人欲的解放和满足, 不但不能把人类引向自然、平等的理想国度, 而且还极有可能走向极端个人主义的深渊。麦克白在他悲剧的性格的驱使下所做出的残忍行径使人们感到毛骨悚然的同时, 他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命运从某种意义上激起人们对他的一丝怜悯和遗憾。

2 昔日的英雄沦为弑君篡权的凶手

可是, 悲剧主人公究竟是如何受野心之蛊惑从一个英雄人物走向自我毁灭的结局的呢?显然地, 对于麦克白而言, 被众人视为英雄人物的感觉是良好的。以封王为酬谢的奖励也是极好的。然而, 在戏剧一开始莎士比亚就通过这样一句话——“我从未见过如此阴暗而又明亮的天气”为主人公的性格奠定了基调。主人公意识到了内心的欲望后, 他想篡权夺位的野心便一发不可收拾。不得不提的是, 在这阴谋得逞的过程中, 心狠手辣的麦克白夫人的煽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性格中仅存的“人性”因素使得麦克白在沦为凶手的同时不能自已地感到极度的惊骇和恐惧。而这体现在他决定谋害他人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身体、精神以及行动上的异样和紧张上。

一方面, 如莎士比亚所说, 通过对其内心矛盾冲突的描述, 显示出麦克白还有一种道德感。他欣赏老国王邓肯的美德同时也知道美德会激起人们极大的同情心。他懂得作为统治者的责任并且不应该背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他很在乎荣誉, 并且不愿意失去留在人们心目中的荣誉。他懂得人类的真理:做泯灭人性的事的人难以称得上人。他尤其地确信一点, 杀人者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 以至于他是如此的害怕最终的惩罚。麦克白这些思想和人格上的积极面使他很容易地得到读者的怜悯和同情。

另一方面, 麦克白对一些事情特别敏感, 更深层次上说, 这神秘的想象力总是浮现在他脑海, 他可能对超自然的力量有所畏惧。良心和荣誉感总是通过这种方式让他意识到这一点, 事实上, 这是麦克白性格中的一个显著特征。然而, 麦克白的想象力总是充满黑暗、恐怖、血腥、邪恶的意象, 而远离对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他从不会像拥有英俊外表的哈姆莱特一样高贵, 也不像奥赛罗体验战争的浪漫和感受深深的爱。相反地, 麦克白的想象力总是伴随着一种神秘的恐惧感和远离现实的臆想出来的惊悚。举个例子:麦克白想到自己将亲手杀掉来拜访自己的国王邓肯时, 脑海中浮现出可怕的幽灵对自己说:“如果你杀掉他, 他原来的美德就像一个天使一样, 发出响亮的声响, 向世界宣布你的弑君重罪。”虽然麦克白一再将自己推向血腥的洪流, 但令他惊讶的是折射出自己邪恶灵魂和残忍行径的依旧是那份源于内心深处的恐惧。正是莎士比亚对麦克白活跃的想象的描写, 使读者看到了主人公内心的“风暴”。

3 性格的悲剧因素导致悲剧的结局

麦克白的想象力, 即在他犯罪过程中对那些可怕意象的持续想象, 是主人公的性格中最有价值的因素。而这些意象可以说是主人公潜意识的自我反抗。例如, 在麦克白谋杀了同他一样拥有深沉的权力欲望的班柯的时候, 他看到了被害者的鬼魂, 这是主人公内心产生的激烈冲突, 亦是内心对自己审判的理性观念的外化。杀死班柯, 等同于杀死了自己理性、善良的另一半。假设它能够听从自己潜意识的想象的哀求, 他也许就不会犯下如此的罪行。事实却差强人意, 活跃的想象力和极度的敏感都很难抵挡他极度膨胀的野心和欲望。主人公性格中的种种积极因素都被他妄想当君王的野心击败了。正如他自己所言, “我一生的抱负, 却把我推向了跌倒的深渊。”必须指出, 麦克白的想象力不仅未能征服他日益膨胀的野心, 反而倾向了他的罪恶。尽管这些虚构的场景是那么的令人生畏, 可它依然不能阻止麦克白的罪恶行径。从这个意义上说, 麦克白的想象力是他性格中最糟糕的因素。想象力, 缓解了他邪恶的心和降低了他自责的心理负担。

总而言之, 麦克白的一生夹杂着无尽的荣誉和惨痛的衰败。欲望和雄心勃勃给他带来了荣誉, 人们却也因此更容易迷失方向进而走向衰败。事实上, 造成麦克白精神极度痛苦的真正原因还是无休止的欲望、恐惧和挥之不去的愤怒。尽管他害怕去做, 甚至有放弃罪恶的念头, 可是软弱而又贪图权利的性格将他推向了自我毁灭的终点。主人公未能倾听自己内心深处那来自潜意识里良知发出的微弱的呼唤, 还是被欲望和野心所侵蚀, 进而无可挽回地在罪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掩卷沉思, 莎士比亚不仅批判了极端个人主义的邪恶, 同时揭示出麦克白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路于其而言, 也就意味着其精神上的死亡。因此, 我们可得出结论:主人公悲剧的性格造就其悲剧的命运。

参考文献

[1]关少峰.试谈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M].洛阳:河南戏曲艺术出版社, 1981.

[2]贺祥麟.《麦克白》浅谈[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

[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 2004 (5) :16-24.

[4]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上) [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

[5]杨福.论麦克白的性格特征[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12) .

[6]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悲剧性主题 篇2

原创: 李燕

单元复习导入语: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在必修四第一单元学习了戏剧,比如《窦娥冤》、《雷雨》和《哈姆雷特》,认识了窦娥、哈姆雷特等经典的文学形象,也被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品质和反抗精神所吸引。之前我们还学习了小说《祝福》《老人与海》,还有诗歌《孔雀东南飞》,这些作品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以悲为美”的审美价值。今天我们就以“文学的悲剧美”为主题,进一步来探讨这些文学作品“美在何处”,进而体验情感的净化,感受崇高的精神。

主题学习的选文模式X+Y(教材总结+海量阅读)

教材文章:第一组:《窦娥冤》《哈姆雷特》(必修四第一单元)

第二组:《孔雀东南飞》(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三组:《祝福》《老人与海》(必修三第一单元)

补充阅读资料:(2.4万余字)

第一篇:《窦娥冤》的悲剧美学价值(节选)

第二篇 鲁迅小说《祝福》的悲剧结构艺术研究

第三篇:论命运悲剧中的美——《俄狄浦斯王》

第四篇 解读《哈姆雷特》的悲剧美

第五篇 浅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美学

第六篇《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节选)

附:【学生习作】生命的脆弱——《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哈姆雷特》的悲剧性对比主题学习目标:

1、通过对《窦娥冤》和《祝福》中两位女主人公的比较分析,先概括窦娥和祥林嫂这两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的形象特征,进而分析悲剧的两大特点:“有价值”和“被毁灭”.2、通过对《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学习,分析讨论两个爱情悲剧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感受:同情共感,心灵震撼。

3、通过对《俄狄浦斯王》和《哈姆雷特》的比较学习,了解两位主人公身上不同的悲剧特征,进而感受崇高而伟大的力量。

总之,通过六篇作品的分析,掌握“文学的悲剧美”的内涵,即“以悲为美”的特点,在了解美好的人物难逃厄运,终被毁灭的过程中,认知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体验和感受他们不断升华的反抗精神以及无法摧毁的伟大力量,进而净化自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够准确而丰富地分析人物形象的“悲剧美”.2、掌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异同点有针对性地把握不同悲剧作品的特点。

3、通过六部作品的人物分析,掌握“文学的悲剧美”的内涵,进而认识文学作品在审美活动上的价值。

教学难点

比较分析六部作品,既需要对作品进行一定深度的阅读,又要对相关的评论文章进行充分的阅读,这就要求学生课内文本的学习必须扎实,而教师又能及时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拓展。高中语文主题学习的开展需要做到三点:课前教师选文精当,课下学生阅读充分,课上师生切磋深入。每个环节都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一说法旨在启发我们学会欣赏美。而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欣赏的不是自然美,不是生活美,文学的悲剧美。问题来了,悲剧也会美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一番吧!

关于悲剧,你了解什么?

【参考意见】悲剧,讲述的往往是悲惨的故事,也叫“催泪瓦斯”.悲剧,不同于喜剧。喜剧是嘲笑丑,而悲剧是毁灭美。喜剧诙谐幽默又夸张搞笑,是轻松愉快的;而悲剧严肃而深刻,是震撼心灵的。

【总结】鲁迅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设置三个探究题,逐一展开讨论和阐述。

第一个讨论任务:结合《窦娥冤》和《祝福》,先谈谈悲剧的特点。

探究一:结合《窦娥冤》和《祝福》,谈谈你对悲剧的认识。

引导讨论的方向,参考鲁迅的观点。

(1)悲剧主人公身上“有价值的东西”:

窦娥——善良孝顺,守贞反抗。反抗无赖、反抗贪官、甚至反抗命运(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感天动地,洗雪冤屈)

(2)悲剧主人公“被毁灭”:

祥林嫂——毁灭她的守贞志向(逼她再嫁,卖给贺老六),毁灭她的家人(尤其是儿子阿毛),毁灭她的精神(捐门槛也洗刷不了她的罪恶)毁灭她对来生的幻想(人到底有没有魂灵?)

再提出下一个问题:悲剧,美在何处?

引出亚里士多德的“情感净化说”.回头向前做一个总结:《窦娥冤》是心灵得到了震撼,体验的是一种悲壮之美,而《祝福》更多的是令人同情悲悯,即“哀其不幸”.第二个任务:讨论四部作品的悲剧美在何处?逐一找同学代表发言分析。

探究二:结合《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谈谈你对悲剧美的认识?

引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虽然体现了人类对青春和爱情的赞美,但这种“飞蛾扑火”式的爱情是有缺陷的:首先,一见钟情是不理性的。罗密欧在遇到朱丽叶之前,正在为深爱的某一个姑娘而忧愁烦恼,可在舞会上看了朱丽叶一眼,就又疯狂的爱上了朱丽叶,这就像是青春期的躁动。其次,认识了一天就闪婚了,明明知道两家是世仇,还不顾一切结为婚姻,太冲动了。不知道“冲动是魔鬼吗?”再次,这出悲剧不够深刻,有太多的偶然和巧合。

引导: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更令人惋惜:他们已经结婚,而且琴瑟和鸣,伉俪情深。尤其是刘兰芝堪称完美:年轻貌美,知书识礼,温柔贤惠、任劳任怨。在焦母的强势逼迫下,刘兰芝又不卑不亢,刚强独立。可是她越美好,焦仲卿就越爱她;焦仲卿越爱她,焦母就越厌恶她,认为她侵犯了自己一家之主的名望。

他们并不是不热爱生命,只是不愿让生命在无爱的境地和违背人性的环境中苟延残喘,所以他们坦然无畏地选择死亡,显示出人物不屈于压力,不肯苟且的坚韧与顽强,高贵与充满尊严。他们以那灿烂的毁灭来证明爱情的崇高、专一和难于逆转,都以他们那短暂却闪耀着夺目光辉的一生强烈地震撼人心,定格在历史和人心的深处,使人看到大胆追求自由理想幸福爱情的人性之美与青春之光,看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罪恶和卑鄙。

这两部爱情悲剧的美,美在惋惜,美在遗憾,美在无可奈何。

多么美好的青春,多么真挚的爱情,多么美丽的生命,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探究三:结合《哈姆雷特》和《俄狄浦斯王》,并谈谈你对悲剧美的认识。

引导:从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看到他身上的美好品质。人文主义之美,他热爱生命、追求爱情、道德、理性等一切美好的事物,有坚定地信念和责任感,要为父报仇,要整顿朝纲,振兴丹麦。可是,他又忧郁软弱,优柔寡断,复仇的结果是自己和仇人同归于尽,甚至还牵连了至纯至美的恋人及其父亲、兄长。

俄狄浦斯是一位具有坚强意志和高度责任感的英雄,他冒着生命危险,凭借自信、勇气和智慧破解了斯芬克斯的提出的谜题,拯救了忒拜城。他又是高尚正直、爱国爱民的理想明君。他体恤下情,关心人民疾苦,竭尽全力治理好国家。当忒拜城瘟疫肆虐时,他焦虑万分,痛苦着人民的痛苦,千方百计追查凶手。当知道凶手是自己时,他勇敢面对现实,承担起该尽的责任,甘愿牺牲自己以拯救城邦。充分表现了他惊人的意志力和勇于承担的高度责任感。

结束语:欣赏悲剧,不仅是净化怜悯恐惧等个人情感,更是体验凤凰涅槃般的心灵震撼。

那种浴火重生的过程,使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

个体在反抗与创造中所表现出来的——

悲剧性主题 篇3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 关于爱情悲剧的故事可谓数不胜数, 其中的悲剧因素不外乎两种:一是“男子的负心” (例如《诗经》中的名篇《氓》) , 一是封建家长专制的阻挠与破坏 (例如汉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 。而《墙头马上》则集这两个悲剧因素为一体, 尽管剧中的对白语言爽朗明快, 具有浓厚的市井喜剧色彩, 且在最后有所谓的“携子认亲”的大团圆结局, 满足了看客们的普遍心理期望, 但却依然难以扭转本剧主题的悲剧性涵义, 而“主题的悲剧性”也恰恰使得《墙头马上》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以歌颂婚姻爱情自由为主题的剧作, 这也正是它的特色光芒闪耀之所在。

同时,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到白朴的《墙头马上》, 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作者, 不同的文学体裁, 他们所反映的也正是异样的社会, 文化, 人生和思想, 有着各自的时代烙印, 但在这些诸多的不同之中也蕴含着无法磨灭的相同之处。因此, 在下文中, 本文试就从“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之继承”、“人物的性格与观念之比较”、“剧情情节之变化”这三个方面来分别论述《墙头马上》对于《井底引银瓶》的“主题的悲剧性”的继承与发展。

二、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之继承

关于《井底引银瓶》的社会背景, 陈寅恪先生有过相关的论述:“乐天《新乐府》和《秦中吟》之所咏, 皆贞元元和间政治社会之现象。此篇 (即《井底引银瓶》) 以‘止淫奔’为主旨, 篇末以告诫痴小女子为言, 则其时社会风俗男女关系与之相涉可知。”同时, 陈先生还指出一点, 唐代社会所继承的是魏晋南北朝的旧俗, 大致以两件事来品评一个读书人人品之高下, 一为婚姻, 一为仕宦。结婚不娶名门之女与仕宦不做清望官, 都是为当时社会所不齿的。由此可见, 当时的社会风俗对于门第观念是极为重视的, 它已经成为了评判一个读书求仕之人的准则, 因此, 这就极有可能导致“始乱终弃”成为当时社会男女之间一种习以为常的现象, 例如唐传奇《莺莺传》就是一则最好的例证, 关于这一观点, 前人已多有论述, 笔者在此就不多加笔墨了。

在《墙头马上》中, 白朴将这段爱情故事发生的时间放在了唐高宗即位的仪凤三年, 如此一来, 就顺理成章地继承了那一个大的社会环境, 继承了那自南北朝以来就盛行的门当户对的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婚姻观, 这种具有史家笔法的写作风格大大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也为本剧的悲剧性色彩埋下了一个伏笔。

白朴将这种社会影响之下顽固的门第观念赋予到了裴少俊的父亲裴尚书的身上, 在裴尚书的心中, 通过科举来进入上层社会才是读书人应走的正途, 从而以此身份再进行政治联姻来达到攀龙附凤的目的, 进而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这样的功成名就才是当时社会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 因此这种婚约的背后所隐藏的封建等级观念和门第观念对人们思想的腐蚀, 正是《墙头马上》的悲剧之所在, 也是那个社会所有女性爱情婚姻悲剧的根源。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腐蚀之下, 裴少俊和李千金的私定情缘被裴尚书认为是阻挡裴少俊科举之路的一块绊脚石, “高明”的裴尚书是以“毁家以立业”来实现他的政治目的, “着这贼丑生与你一纸休书, 便着你归家去。少俊, 你只今日, 便与我收拾琴剑书箱, 上朝求官应举去。”而在裴少俊状元及第, 做了洛阳县尹之后, 裴尚书却亲自牵羊担酒, 登门认亲, 不为别的, 只因为他已得知李千金是李总管李世杰的女儿, 是李广之后, 是皇室宗族, 完全符合他心目中名门之女的要求, 裴少俊的仕途顺畅和李千金的身份地位才是这一场大团圆结局的两个决定性因素, 这两个理由真正是李千金奋力抗争, 追求自由爱情婚姻的无声否定, 也是这一杂剧主题的悲剧性的完全体现。

三、人物的性格与观念之比较

《井底引银瓶》和《墙头马上》里男女主人公在爱情婚姻的主动权上, 在反抗外力, 争取婚姻幸福的斗争中, 所表现的性格是大不一样的, 本文就试以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为例, 从她们性格和观念的比较中论述主题悲剧性的继承与发展。

白诗中的女主人公的塑造只是作为白居易“止淫奔”故事主旨的一个载体, 从“感君松柏化为心, 暗合双鬟随君去”的私奔到“为君一日恩, 误妾百年身”的黯然神伤, 她都只是抱有着一种相对被动的心态, 只是一味地去承受着命运的安排, 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 当然, 这和白居易创作本诗的初衷有很大的关系的。在诗篇的末尾, 白居易以“寄言痴小人家女, 慎勿将身轻许人”的告诫口吻否定了淫奔的合理性, 这无疑是显示了作者在主观意念上还是维护封建礼教而不赞成私奔的, 这也是对所谓的“不待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钻穴隙相窥, 逾墙相从, 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传统思想的认可。诚如霍松林先生所言:“这首诗是有暴露封建礼教的积极的作用的……这首诗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客观效果, 是和作者主观上同情妇女的不幸遭遇分不开的。但是作者又是维护封建礼教的, 他同情女主人公的不幸, 却认为要避免这种不幸, 就得‘止淫奔’, 按照封建礼教办事。”

因而, 《井底引银瓶》的悲剧性只是主人公单方面承受不幸遭遇的悲剧, 一种被动消极、顺其自然的悲剧, 她受自己的时代所限, 承认了封建礼教的合理性, 不仅承受着它给自己带来的痛苦, 而且也无力去反抗它的不公。而经白朴改编后的元杂剧《墙头马上》, 却显现出与原作大相径庭的思想倾向, 女主人公李千金这一鲜明的形象正是剧作所反映出的反封建礼教意识的最为有利的佐证, 赋予了剧作民主的气息和理想的色彩。

相比较起白诗中女主人公的默默承受, 李千金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 懂得开始主动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并且抗争一切外力对她的阻挠, 例如在她游春之时便敢于大声说出自己对爱情的渴望, 毫不掩饰自己对裴少俊的赞赏“呀, 一个好秀才也”;在她与少俊的约会被嬷嬷撞破之后, 也敢于为自己的幸福自由权利而据理力争;在被裴尚书指责不守妇德, 驱逐离家时也敢于坚持“这姻缘是天赐的”;即是是在裴家担酒牵羊、登门认亲时, 她也可以为了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而拒绝自己渴望已久的爱情与幸福。可以说, 一部《墙头马上》就是李千金热烈纯真、为爱而战的抗争史, 她在这一系列不屈不挠的斗争中极大地表现出了一种积极大胆、勇敢主动的精神面貌, 这无疑大大消弱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

然而,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过的“悲剧, 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个人看。”率真倔强如李千金在故事的最后也不得不接受那样一个具有欺骗性的“大团圆结局”, 具体的原因笔者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有所论述, 在此便不再做过多的重复。这样, 比起原作中顺其自然的悲剧, 如李千金这般抗争之后仍不免妥协于封建礼教的委曲求全显然更能揭示出封建礼教对时人的迫害与罪恶, 也更能发人深思, 引人落泪, 具有一种更为强烈的悲怆的动人情感。

四、剧情情节之变化

作为乐府叙事诗的《井底引银瓶》和作为元杂剧的《墙头马上》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 存在的时代也相差数百年之久。在演变发展的过程中, 民间俗文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白朴则更是这一素材的集大成者, 在他的努力下, 一个人物不明晰、情节欠缺且高度概括的乐府叙事诗被敷衍成一部一本四折近百支曲组成的人物鲜明、情节完整的元杂剧作品。

除却上一节所论述的人物性格观念之变化, 白朴在整个故事的情节矛盾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丰富与渲染。因为原诗《井底引银瓶》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一首, 且白居易在其《新乐府序》中曾有言:“首句标其目, 卒章显其志, 《诗》三百之义也……总而言之, 为君, 为臣, 为民, 为物, 为事而作, 不为文而作也。”由此可见, 白居易创作《井底引银瓶》是由事而发, 继承了《诗经》中现实主义的手法, 虽然蕴含着对于女主人公的同情和感慨之情, 但更多的是为了彰显诗歌小序中“止淫奔”的主旨, 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教育意义。因此, 白居易在创作时所采取的叙事时间的直线是“相别—忆昔—寄言”, 故事发生的逻辑顺序是所“忆”在前, 随之才是“相别”和“寄言”。他使用从“现在”来讲述“过去”, 叙述“妾”亲身经历之事。在叙述视角上, 白居易采取的是限制视角, 即选择“妾”作为讲述人, 以第一人称自叙其遭遇, 作为一首讽喻诗, 白居易要求其诗要“为事”而作, 且“核而实”, 这首诗内心的细致活动和悲欢离合, 通过亲身经历的“妾”之口讲述出来, 显得就更为真实了。如此一来, 白诗倒叙的叙述手法和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都给人一种极强的真实感和历史感, 而作者所要表达的“寄言痴小人家女, 慎勿将身轻许人”的教育意义也就更为突出了。

而在《墙头马上》中, 白朴保留继承了《井底引银瓶》的基本故事情节, 却增加了丫鬟梅香、嬷嬷、裴氏夫妇、老院公、一双儿女等人物, 并将原诗发展成了“游园相遇—月夜私奔—分离归家—团圆相遇”的完整爱情故事。整部剧情跌宕起伏, 节奏紧凑, 大大丰满拓展了原诗中的信息含量, 成为了一部成功完满的爱情剧作。相较原诗来说, 《墙头马上》的最大改变便是女主人公“妾” (即李千金) 的再度塑造与丰润, 以及最后结局的全力扭转, 从原诗中的“其奈出门无去处”到剧作中的“愿普天下姻缘皆完聚”的大团圆结局。

五、结语

本文中, 笔者从主题的悲剧性这一角度将《井底引银瓶》和《墙头马上》这两部作品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对比,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墙头马上》是在元代两种异质文化的的冲突之下形成的杂剧作品, 它除了对《井底引银瓶》有所继承但又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和对待李千金和裴少俊之间的婚姻爱情, 对于悲剧性主题的阐述更为深刻, 也更为透彻, 而这些都是白朴的个体自我意识解放的表现, 同时也使得《墙头马上》的悲剧性主题呈现出了一种较之前时代以及同时代的爱情剧作所不同的进步思想倾向。

摘要:元代白朴的《墙头马上》是元杂剧百花园中的名作, 这个故事取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第四十首《井底引银瓶》, 经唐至元, 两部作品在人物的身份地位, 性格特征和作品的情节矛盾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而这些不同的处理都真切地反映了两个时代不同的社会民众的心理表现及他们的理想世界等等, 因而本文就将从“主题的悲剧性”这一角度着重分析《墙头马上》对《井底引银瓶》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墙头马上》,《井底引银瓶》,主题,悲剧性

参考文献

[1]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

[2]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3]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4]吴永萍.试论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形象的悲剧色彩[M].社科纵横, 2006.

[5]霍松林.白居易译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6]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见《鲁迅全集》第一卷) [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悲剧性主题 篇4

一、屠格涅夫本人的情感经历透视

作品中的人物经常会折射出作家本人的影子。我们在屠格涅夫对自己作品中的人物爱情的描写中, 似乎也能体会出作家本人的情感经历。

屠格涅夫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奥廖尔省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小生活在自家的庄园, 接受着传统的教育。他曾经历了三次恋爱, 但都是无果而终。1841年5月, 屠格涅夫从德国留学回到俄国, 他在母亲的庄园结识了一个缝纫女工阿芙多琪亚 (Авдотья) , 屠格涅夫与这个文静漂亮的姑娘一见钟情。可好景不长, 母亲发现后, 赶走了姑娘, 姑娘走时已有身孕, 而她腹中的孩子正是屠格涅夫一生中唯一的女儿, 就这样作家的初恋被埋葬。

同年冬天, 他邂逅了 好友巴库 宁的妹妹 达吉雅娜 (Татьяна) 。这个极有教养的姑娘被屠格涅夫的风度、气质、锋利的言辞深深地吸引, 仅六天时间就爱上了这个小自己四岁的男人。屠格涅夫只是尊敬这个完美的女神, 拒绝了她的求爱。

爱情对于屠格涅夫来说可谓“一场又一场连绵不绝的悲剧”[1]。他的第三次爱恋颇为大胆:他竟然爱上了有夫之妇。1843年秋天, 屠格涅夫邂逅了法国著名歌唱家波丽娜·维尔纳多 (ПолинаВиардо) 。他为她的歌唱如痴如醉, 并深深地爱慕她, 尽管波丽娜已经结婚, 但屠格涅夫却对她终生依恋。这场马拉松式的爱情长达40年之久。这次爱恋自一开始就注定是无果的, 只能说作家在错误的时间爱上了对的人。值得注意的是, 出生于贵族世家的屠格涅夫在很小的时候就对父母的不幸婚姻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屠格涅夫对自己的爱情观点曾是茫然不解的, 慢慢地懂得了这一切都来自于父母亲的婚姻悲剧。父母悲剧的婚姻给年幼的屠格涅夫上了一课, 在屠格涅夫的印象中, 婚姻不是幸福, 而是压迫, 甚至是无形的锁链。屠格涅夫这种特有的经历和感受, 不能不对他的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也不能不在他的作品里留下明显的痕迹。

二、语言的巨人, 爱情的矮子:“多余人”的悲剧爱情

屠格涅夫作品中的男主人公们大多都在接受女主人公直接或间接的审判, 这种考验和审判正是作家展示人物性格、特别是检验他们思想的重要环节。

《罗亭》 (Рудин, 1856) 中罗亭是40年代俄罗斯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思想进步, 善于言谈, 崇尚科学。他第一次出场时就以其思想和闪光的语言一下子吸引了在场的人, 同时也俘获了贵族少女娜塔丽娅 (Наталия) 的心。作为宣传家的他本应付诸行动, 可他所有的改革都只是纸上谈兵, 无论是政治还是在对待爱情, 他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自己是个“多余人”、失败者。他那充满理想主义的热情和闪耀智慧火花的语言与对于爱情的逃避形成了如此讽刺的对比。生来就是无根的浮萍, 不能在一个地方驻足的他弃娜塔丽娅而去。“爱情像试金石一样测试出罗亭式英雄的致命缺陷:语言的巨人, 行动的矮子。”[2]罗亭式的懦弱不仅让他的改革失败, 爱情同样没有在他身上成功过。

《贵族之家》 (Дворянскоегнездо, 1858) 的主人公拉夫列茨基 (Лаврецкий)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余人”。虽思想上不如罗亭激进, 但却拥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性格上缺乏罗亭的热情, 但却有一种务实和善良的情怀;对待爱情的态度上, 他的责任感和宽容心博得了读者的同情与好感。当妻子弃他而去之时, 他无法面对这样的打击而选择了逃避, “……您要做什么悉听尊便, 您要住哪儿也悉听尊便。祝您幸福。不必回信。”[3]这封书信打发了他的家庭。他回到了乡下将全部精力用在庄园上, 少女丽莎 (Лиза) 的出现唤醒了他沉睡已久的爱的欲望。挣扎许久表达了自己的爱恋, 丽莎也爱他, 看似结局会很完美, 可当前妻回来之时, 又是他悲剧爱情的另一个开始, 丽莎出家了, 而他也对爱绝望了。爱情本是美好的, 它传递的应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可为何让男女主人公如此痛苦?是传统式的教育、人们的舆论、没落的贵族社会、主人公懦弱的性格让爱情没有驻足片刻。

《春潮》 (Вешниеводы, 1872) 中的主人公萨宁 (Санин) 同样是个虚弱的“多余人”。在游历他国时爱上了糖果店的女儿杰玛 (Тима) , 于是对杰玛展开爱的攻势, 两个人相爱了。为了给杰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他决定离开几天去变卖自己的农奴。可这一去就再没回来, 他把爱情变卖了。在荡妇玛利亚 (Мария) 的诱惑下, “他被欲望冲昏了头脑, 意志薄弱的他为‘半神半马—半兽半身’女妖式的玛丽亚神魂颠倒, 展示出他作为人的自然本性。”[4]萨宁如同奴隶一样拜倒在玛丽亚的脚下, 最终却被她弃之如敝履。可耻的结局令萨宁十分懊悔, 而残酷的现实是杰玛嫁作人妻。萨宁在欲望的驱使下没有坚定自己爱的初衷。一个性格不坚定的人如何坚定爱情, 一个经受不住考验的人谈何拥有圆满的人生。屠格涅夫没有留情, 他忍痛割“爱”。于是, 又一个“多余人”的爱情失败了。

三、理性的思想, 感性的行动:“新人”的悲剧爱情

“多余人”的爱情在屠格涅夫笔下都是失败的, 接下来出场的人物感情生活看似应该有个圆满的结局。“但人类即使克服了罗亭式的缺点, 也难保理想与爱情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与永恒性”[5]。

《前夜》 (Накануне, 1859) 的主人公 英沙罗夫 (Инсаров) 是保加利亚的平民知识分子, 他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对待爱情也执着而坚定, 当爱上女主人公叶琳娜 (Елена) 时作家曾让他选择逃避, 可面对相爱的两个人, 屠格涅夫没有忍心拆散他们, 于是叶琳娜随他一起踏上了保卫祖国的路途。悲剧的产生, 常会导致主人公肉体的陨灭, 爱情背叛在途中, 年轻的英沙罗夫病死了。去世之前他已意识到死亡的来临:“我要死了……永别了, 我可怜的你!永别了, 我的祖国!……”[6]突如其来的疾病断送了这个“新人”的人生, 包括爱情。“悲剧主人公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失败了, 但某种意义上又使他高出于周围的世界, 灵魂得到升华, 从而具有 一种超凡 脱俗的悲 剧的崇高美。”[7]英沙罗夫的生命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 他的悲剧爱情也在作家思想的局限下无果而终。

《父与子》 (Отцыидети, 1862) 的主人公 巴扎罗夫 (Базаров) 从出身经历、生活方式到思想意识, 都表现出平民知识分子的基本特点。在他身上体现着“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的革命精神, 鄙视贵族, 公然与贵族阶级抗 衡。他是个矛盾的人物, 他鄙视贵族阶级, 但是思想上却与平民存在着距离, 讨厌贵族巴维尔, 却爱上了同样是贵族的奥金佐娃 (Одинцова) 。“爱情根本不是一种感情, 而是一种疫病, 它常常就像霍乱或疟疾一样, 不问情由, 突如其来, 违反一个人的意志降临到他的身上。”[8]就在这种狂风暴雨式的激情推荡下, 一场近乎疯狂的爱情表白便在奥津左娃面前发生了。这一切来得如此突然, 与他的追求又存在着巨大的冲突, 所以注定这次爱情没有结果。在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之下, 作家让他的思想占了上风。这位革命者没有活多久就在一次解剖中感染身亡, 而成为悲剧性人物。于是, 又一个“新人”的爱情死于非命。

四、悲剧爱情主题的意义及原因

回首屠格涅夫的经历, 对于他在作品中塑造的悲剧爱情形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父母不幸的婚姻使作家一开始对爱情就没有好的印象, 一系列的生活经历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萨宁与杰玛、罗亭和娜塔丽娅之间爱情败给了身份和地位。当时社会就是这样, 有哪个贵族能瞧得起平民, 可每个平民却都想成为贵族, 屠格涅夫就是看到了这一点, 并对其进行了强烈的批评, 向这个不平等的社会讨一个说法。在传统的观念下, 男女主人公无法挣脱道德的枷锁, 不敢去爱。屠格涅夫崇尚美好的爱情, 他希望作品中有情人能终成眷属, “但从审美的角度看, 悲剧比喜剧更能震撼人心。”[9]屠格涅夫牺牲了“多余人”的爱情向人们展现了传统观念对人心的束缚, 以及他对社会制度的不满, 揭示了19世纪俄国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个人得不到幸福的社会现状, 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新人”的出现预示着新的革命的到来, 但由于在政治上是个渐进主义者的作家无法预示革命的成败, 在灵魂深处还“刻有许多俄罗斯传统的烙印, 从而构成他在思想和道德观念上的矛盾。”[10]在他笔下, 巴扎罗夫的思想是矛盾的, 英沙罗夫的思想和行动总是受到事物的牵绊与阻拦。“新人”的爱情悲剧是作家人生观与世界观造成的, 他提倡革命但又不能接受彻底改变社会制度, 渐进主义的摧残让作家无法继续写下去, 只好把主人公写死, 完成他悲剧式爱情的壮举。

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看来, 屠氏笔下爱情的悲剧特点在于“作者对于社会生活黑暗统治的恐惧, 作者世界观的软弱和在现实面前的无能为力。”[11]这是对屠格涅夫作品中爱情小说的鞭辟入里的分析及批判。在我们看来, 他是借主人公的悲剧来批判黑暗的社会, 是万恶的社会将主人公的爱情推向万丈深渊, 是那个吃人于无形的旧社会摧残着人们。屠格涅夫经历了深深的思考并写于小说中, 呼吁沙皇改革, 还民众以幸福。而屠氏小说中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是时事造就的, 在社会与政治的影响下,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欲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越强烈。在积极力量与消极力量二者对抗的交织下, 导致充满理想的人们得不到想要的幸福。

摘要: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1818—1883) 的小说讲述了许多美好而感人的爱情故事, 但却无一例外以悲剧告终。小说中“多余人”的爱情一般都败给了他们性格的懦弱与胆怯, 爱情毁在社会制度、传统法制的束缚上;而“新人”的爱情在作家无法确定改革成败的情况下也走向了悲剧。此外, 作家的渐近主义思想埋葬了主人公的爱情。基于此, 论述了屠格涅夫小说中“多余人”和“新人”的悲剧性爱情, 分析了悲剧性爱情主题的意义及其与作家本人感情经历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屠格涅夫,爱情,悲剧,多余人,新人

参考文献

[1]罗玲.屠格涅夫爱情小说的悲剧特点[J].武汉大学学报, 1983, (2) .

[2]赵明.爱情能否承载生命之舟[J].宁夏社会科学, 2006, (4) .

[3][俄]屠格涅夫.贵族之家[M].阎晓红, 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7:63.

[4]赵艳花.屠格涅夫小说中少女与少妇形象的象征意义[J].学苑撷英, 2010, (11) .

[5]赵明.爱情能否承载生命之舟[J].宁夏社会科学, 2006, (4) .

[6][俄]屠格涅夫.前夜父与子[M].丽尼, 巴金,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83.

[7]何云波.屠格涅夫的爱情观的二律背反[G]//湘潭大学学报, 1987, (增刊:语言文学论集) .

[8]罗玲.屠格涅夫爱情小说的悲剧特点[J].武汉大学学报, 1983, (2) .

[9]刘莉莉.唯美诗意的爱情[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 (1) .

[10]刘绿宇.论“屠格涅夫家族”的少女与少妇形象[J].外国文学研究, 1999, (2) .

上一篇:伊曲康唑、氟康唑下一篇:断奶仔猪腹泻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