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实验室建设

2024-10-20

实训实验室建设(通用12篇)

实训实验室建设 篇1

随着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控技术的素质教育、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数量越来越大、目标越来越高,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数控课程教学也由早期的一、两门课演变为一个课程系列,如何建立灵活、恰当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建设数控专业的实验室与实训中心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一、数控实验室和实训中心的任务是为技术技能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实验室建设:在实验室层次的建设上,设备配置以教学型设备与装置配备为主,所有设备和装置以开放性、可重组的方式为好,设备的开放与可重组才能给实验的开放与可重组提供可能,只有实现了实验的可重组,才有可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自行确定解决方案,自行完成实验,这种实验不是某一原理的验证性实验,而是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用通行的技术方案,以学生为主体,而进行的应用技术型实验。

实训中心建设:在实训中心层次的建设上,指导思想是建立一个真实的工业环境,不仅设备的配置应是生产型设备,而且在设备布置、现场管理等方面都应体现出现代生产车间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文化。其中心任务就是以真实的现代工业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的数控培训中心设备配置如图1所示。

二、软、硬件配置要与发展方向相适应

软件的配置:除了硬件设备的配置外,软件的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图形处理功能有了很大增强,基于CAD/CAM技术进行图形交互的自动编程方法日趋成熟,这种方法速度快、精度高、直观、使用简便和便于检查。机械CAD/CAM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使用。CAD/CAM软件、DNC软件都是必备的软件,更高一级的PDM软件也应列入考虑之列。

三、把握发展方向瞄准市场需求来开设实训课程

作为培养我国数控技术应用战略层面上大批人才的职业教育任重道远,职业教育的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应满足以数控技术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数控维修、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围绕这几个应用方向,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应结合以数控技术课程为中心的专业课程,如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技术、CAD/CAM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

四、综合素质的培养要纳入正规课程体系,贯穿于整个实训过程,并应得到充分重视

1)操作能力:履行岗位职责的动手能力,包括任职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如:机床、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及计算机的操作等。2)认知能力: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英语和INTERNET技术的能力,观察判断和临场应变的能力,运用知识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技术革新和设计发明的创造能力等。3)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文字表达的能力,数理计算和图表展示的能力,工业美学造型的能力等。4)其它相关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注重环保和节约的能力,自我发展、业务交往及社会交际的能力等。

五、实践教学框架结构说明

(一)课程前的知识技术储备和认识

主要有普通机加工的实习,计算机的操作及软件使用等。

(二)实习

1.专题实习

阶段一:数控加工编程实验。1)功能。结合数控加工的工艺特点,分别手工编制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简单加工程序,让学生掌握手工编程的方法;熟悉坐标系的建立、常用地址符及其含义、G、M等标准代码以及数控加工工艺。2)教学方法。先由老师在课堂上作简要介绍,然后进入计算机房使用vanuc3.0数控机床模拟仿真软件进行手工编程及模拟仿真,指导老师演示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最后上机床输入所编程序再简单操作机床,该软件可以自动批改学生的实验结果并评分。

阶段二:数控机床操作实验。1)功能。本实验以学生手工编程,加工简单零件为主,以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为重点对象,要求学生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参考点设置、对刀方法;明确在加工过程所能遇到的若干问题;简单了解数控系统原理。2)教学方法。数控加工现场教学,先由老师讲解演示加工过程和数控机床安全、保养知识,学生以三人为一组操作一台机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对刀及零件加工,完工后自己测量工件、收拾现场、保养机床。

阶段三:数控系统原理实验。1)功能。本实验以数控系统为主要对象,配合本课程课堂教学进程,尽量使数控系统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对数控系统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加深对数控系统原理的理解。2)教学方法。实验前老师在课堂上先对此实验进行分析,进入实验室后,先由老师对平面化的数控系统实物作全面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详尽了解数控信号的来龙去脉和机械执行机构的运动。然后可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进行数控系统的组成、连接等项目。

2.综合实习

1)功能。本实践周为期3~4周,主要使学生从较复杂的手工编程到运用机械CAD/CAM软件设计造型并加工出具有一定难度的实体零件;对数控系统及数控机床具有更深层次的熟悉和了解,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面临毕业设计和就业上岗之前有一个全面而强化的训练。

2)教学方法。本实践周可安排学生在计算机房、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分别交替进行,同时进行不同内容的训练,即手工编程、机械CAD/CAM软件设计造型、编程、上机床加工同时进行。

3.毕业设计

根据以数控技术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几个应用方向,总结所学课程的知识和技术,选择一个既有创新又有应用价值的课题,最终将设计方案实现出来,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

实验、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分工协作,完成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合理的进行结构设计,将对教学过程大有裨益。

摘要:建立灵活、恰当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建设数控专业的实验室与实训中心是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心任务就是以真实的现代工业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控,实验室,实训中心

参考文献

[1]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 2004 (1) .

[2]程珊珊, 高职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考与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实训实验室建设 篇2

为了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为宗旨的办学理念,保障学校的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1、制定本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促进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实现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率;实施资源整合、共享;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就业能力创造条件。

2、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实行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标准、统一使用管理、统一资源分配、统一保障、统一考核管理的原则。

3、实验实训室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完成实验实训教学、科研任务,提升实验实训教学水平;在保证完成实验实训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4、学校要重视实验实训室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努力建立一支知识全面、技术熟练、结构合理、敬业奉献的实验实训队伍。

5、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主要为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等实验实训教学服务的实验实训室。

二、管理体制

1、实行在校长领导下的主管校长负责制,教学校长分管,设立实训处、各专业教研室等负责具体实验实训的工作与日常管理。建立实训处和各实训室二级管理体制。总务处为实验实训提供后勤保障。

2、实训处与各实训室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实验实训工作规划;实验实训室有关规章制度;实验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实验实训教学、科研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考核,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日常管理

1、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汇编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实验室管理的文件。学校实验和实习管理规范,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各实验实习场所实行专人管理,责任到人,确保实验实习安全到位、管理到位。认真做好实验实训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实验实训室教学资料、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包括学生实习记录、学生实训报告、设备台帐等。

2、实验实训室应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检修等工作,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保证实验实训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认真贯彻执行实验实训室建设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加强人员的培训与培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4、加强实训课卫生、纪律等环境保障,及时督促与管理,每周上报各专业实训室基础卫生、纪律考评分,细致到班、人,计入每周每班流动红旗考核。

5、每学期对各实训室的设备及资产进行核查。

四、教学管理

1、教学计划内实验、实习、实训项目的管理。

2(1)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的建设。

(2)实验开设率检查与提高、实验效果的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实施。

(3)抓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4)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以设计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来替代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

(5)加强综合实训项目的验证与实施,为学生综合就业技能提供保证。

(6)实训实习课程教学应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进行教学和考核,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2、实践技能的管理

(1)组织开展学生各专业训练队活动,指导和组织参与各类竞赛,使各专业形成学科特色。

(2)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技能比赛。

(3)统一进行校内职业资格鉴定管理,使学生毕业有双证。(4)校企合作,利用实验室设备与技术为社会和区域经济服务。(5)各实验实训室应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在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外增加对在校生的开放服务时间。

五、建设管理

1、编制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

2、现有实验实训室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管理。

3、加强对校重点实验实训室的指导和管理。进一步发挥校重点实验实训室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4、配合就业处工作,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有切实的实习、实训项目,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协议书。

5、新建实验室的审批、原有实验室的调整、撤消的审核。

6、协同资产管理处进行实验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确保帐、物相符。力争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

7、加强实验实训室的文化建设,增添人文关怀。

8、实施安全文明实训,要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9、校园网站建设

(1)人员分明确,责任到位。

(2)协调各科室积极上传及更新网站内容。

(3)结合专业特色,融入和培养学生队伍(艺术设计、计算机网页设计、电子商务设计),作为学生实习实践窗口。

(4)因工作的灵活性,有效核定费用。

六、人员建设管理

1、实验实训人员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技术力量,要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加强培育、培养与考核,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实验实训队伍。

实验实训室人员包括:教学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管理人员等。各类人员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积极完成实验实训室各项工作。

2、教师应参与实验实训室教学、科研工作,参与实验实训室建设。实验指导教师应由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具有教师、实验、技术系列相应职称的人员担任。应熟悉和掌握实验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实训课程指导老师应由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学人员担任。

3、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基本职责是:

负责编制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领导和组织完成实验实训室的教学建设任务;搞好实验实训室的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领导本室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负责对本室专职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工作;负责本室的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工作人员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定期检查实验实训工作,开展评比活动。

4、实验实训室各项工作均应有专人负责,落到实处。实验实训室定岗定责工作,可根据岗位工作量结合一专多能、一岗多责的原则确定,设置专职人员或兼职、流动编制人员。

5、各部门要重视实验实训室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结合实验室发展规划,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引进、培养、业务培训、业务进修等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实验实训室队伍的整体水平。

七、考核管理

1、学校由教务处、实训处组成检查组,对各实验实训室进行定向检查或随机抽查,必要时分组进行整体检查。

2、各实验实训室考核结果为各实验实训室主任实绩考核主要依据。考核不合格的实验实训室应限期整改。

3、学校对在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4、在实验实训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因失责造成教学事故、安全事故、财产物资损失等重大差错或事故者,学校将按有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八、经费管理

1、实验实训工作经费是保证实验实训教学、科研的基本费用,分为实验室建设费、实验实训室维持费两大类。由校财务处统收统支。

2、实验实训室建设费是实验室新建、改建、扩建、发展等方面非日常性经费,一般由实训处根据各专业实训室建设状况提出计划与申请,交校长办公会议审定,经费由学校统筹安排。

3、实验实训室运行中发生的材料、低值易耗品、实验实训设备日常维修经费等费用,由实训处统筹安排与管理。协同总务资产员进行核定。每超1000元的费用由实训处、实训室、总务人员三方到场核定。

4、每学期制定维护及建设经费计划,并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每学期有大宗教学设备采购、耗材采购、维修、外出实习的预算,要实现专款专用,采购程序公开,每个学期进行成本核算。

九、安全管理

1、安全文明实训。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训处主任、各实训室管理员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

2、实验实训室要做好工作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要针对高温、低温、幅射、病菌、噪声、毒性、激光、粉尘、超净等对人体有害的环境,切实加强实验实训室环境的监督和劳动保护工作。

3、实验实训室要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及环保有关规定,不准随意排放废气、废水、废物,不得污染环境。

4、实验实训室要严格遵守国家及学校颁发的《危险品管理暂行办法》、《安全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安全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定期检查防火、防爆、防盗、防事故等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5、实验实训室要进行科学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对实验实训室的工作、人员、物资、经费、环境状态等信息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及时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实验实训室情况的准确数据。

实训实验室建设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验实训室 建设 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73-01

1 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出社会需求、行业认可的人才,为此,改革实验室现行管理体制,增加经费投入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实验室建设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在高职院校在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还普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为了适应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不少高职院校重金购置了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然而由于实验室专业人员缺乏,平时他们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常规实践教学任务中,没有时间,精力钻研学习新技术,导致先进、贵重的仪器设备闲置,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用十分有限的经费建成的专业实验室却普遍使用率不高,许多交叉学科的实验室存在着重复建设的情况,闲置程度高,经常空空荡荡,很少见到学生的身影,形不成整体优势与合力,客观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2)部分实训室运行负担过重。近些年,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的专业学科不断出现,对实验仪器设备的需求日渐增加,然而,教学科研的设备购置经费并没有随招生人数的增加同步增长,学校对实验室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有相当大一部分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的使用常常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由于各项繁重的实训任务和绩效考核指标的要求,实训室没有更多的时间开展工作创新和横向开拓。

(3)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缺乏相互统一。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实践课课时数比重逐步增加。但实验实训与理论教学怎样才能紧密结合的研究不够深入,实验方式大多是教师先讲明实训内容,步骤,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照猫画虎,完成实训操作。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实训指导教师有不少是刚工作不久的大学生,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缺少工程项目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把工程实践应用案例结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实训内容苍白,有些课程的实训项目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都有,但内容不系统,部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随意增减内容,教学效果不好。

(4)实验教学队伍缺乏人性化管理有些职业学院的领导,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授课轻实验的倾向,这种思想在很多教学管理人员,专业老师中很有市场,导致实训教师付出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同,工作辛苦,经常值班,却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反而有些專任教师把实验人员看做自己的服务生,必需做到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否则就说你工作不到位,不配合工作,这打击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实训效果大打折扣,影响了学生对实操能力的学习和掌握。在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交流等方面,一些学院对实验教学人员另眼相看,存在偏见,这种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度。一有机会总想调离实验队伍,另谋高就,相比专业教师参加学习,进修的机会较少,几乎都是自己在闭门造车,很难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实验室建设的需要。

2 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几点建议

(1)建立完善的各项保障制度。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首先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建立建全各项保障制度,包括《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实训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反馈考核制度》等,凡事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大家比较关注的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监督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责任到人,事事做到有据查,有人可追,在项目建设中清清白白,不出漏洞,不留死角,财务公开,接受广大教师的监督。将学生参与实训室日常管理形成制度,对表现出色的学生,除了有一定的物质奖励外,更重要的是给予精神鼓励,在评优,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面,有一定的加分分值体现,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实训室日常管理的积极性,上级部门应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定期巡视检查制度,把实训基础建设作为职业教育督导重要指标,从制度上保证实训室高效能运作。

(2)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加强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推行开放式的实验实训教学,教学中应强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以生产中实际发生的案例做为实训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将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素质融为一体,以实用、通用、共享为原则,建设一批具有教育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功能的共享型实训室,另一方面,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无线射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多个实验室的设备、数据,学习资料都集中到实验中心的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共享校内实验室资源。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训师资队伍教师是实训教学活动的主体,指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不论你实训设备多先进,如果没有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指导学生,那么再先进的实训室也发挥不出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建设建立起一支有较高职业素质、有较高凝聚力,专业理论知识过硬,实验教学经验丰富工作的技术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校主要为青年教师量身定做了培训进修计划,分批到对口企业顶岗锻炼、选派部分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组织的学术研究交流会,制定了相应激励政策,让他们的技能体现在相应的职务(称)、级别、待遇上来,在科研立项、进修及评优上给予与教学人员同等的机会,通过安排教师相互听课等教学活动,掌握和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选派人员到供货厂家或专业培训机构学习专项技术。使新设备、新技术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效能。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实验实训室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运用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为高职院校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实验实训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与学校的发展方向、专业设置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划好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建设中,要做到硬件和软件同步建设,按照学院的统一部署,整体规划强调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高职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晋浩,施达,王伟钧.引入企业机制 推动学生创新[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10).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体系建设研究 篇4

高职院校在开展实验实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 而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为提高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2004年, 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 并开始在全国9个省市进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许多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础设施薄弱, 难以适应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二是欠缺实验实训总体规划, 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实验实训体系。三是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实验实训运行管理机制。这些问题都不是单纯的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而是以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问题。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体系的构成

开展实验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进行考核评估的基本要素。因此, 实验实训体系建设绝不仅仅是学院实训部门或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 实验实训建设也绝不仅仅是购置设备这样简单的事情, 而应该是举全院之力, 由各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一) 实验实训体系的构成要素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决定了实验实训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实验实训建设也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关注职业方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 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要突出职业特色, 实践环节要按照工作过程展开, 因此, 实验实训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实验实训体系绝不仅仅只是设施和设备类的固定资产问题, 其内涵还包括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的实验实训课程, 能够实施实验实训课程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及面向就业岗位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训的实训基地。最终, 实验实训体系应该能够与企业对接, 实现校企合作, 从而完成人才培养需求从企业中来、“产品”到企业中去的全过程。

根据上述观点, 实验实训体系的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

实验实训体系的外延是企业或行业。实验实训体系以企业或行业为依托, 其外延环境决定了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到一所高职院校, 应结合学院自身的办学资源和办学特色, 依托于其所在行业和地区来制定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 并将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放在具有本院特色的专业上来。在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后, 应联系学院实际, 对学院的实验实训设施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根据高职教学改革实践性和渐变性的特点, 实验实训体系建设可按照边规划边实施、以规划原则指导实施、在实施中完善规划的路线进行。

(二)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体系的层次结构

实验实训体系建设应纳入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中, 其所涵盖的内容包括突出学院特色的专业设置、契合职业教育以实验实训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程开发、按照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解的实验实训环节设计, 在此基础上形成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体系的建设方案, 包括实验实训环境建设、实验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实训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面向学生就业岗位的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体系结构模型在纵向上可概括为三个层次, 在横向上可概括为两类综合。

三个层次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体系可分为三层结构———实验室、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 (1) 实验室为基础层, 主要承担单元实验, 为学生提供理解性和验证性实验。 (2) 实训中心由若干在专业上相互关联的实验室所组成, 主要承担专业综合实训。通过实训中心完成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 (3) 实训基地在校企合作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真实 (或接近真实) 的岗位实习环境, 实训基地应成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热身场所”, 学生在实训基地能够得到职业能力的综合训练。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体系应形成以实验课为基本单元 (对应于实验室) , 以专业综合实验为主干 (对应于实训中心) , 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 (对应于实训基地) 的实验实训设施体系, 以及由单元实验、专业实训和岗位实训 (实习) 相衔接的三位一体实验实训课程体系。

两类综合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体系从纵向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而在横向上应由大、小两类综合体系构成。具体到一所高职院校, 应有以其特色专业或品牌专业为主形成的极具专业特色的大综合实训体系, 同时也应有一些其他专业共享的小综合实训体系。

高职院校应着力构建具有各自办学特色的实验实训体系。以财经类高职院校为例, 财经专业是以企业为实施活动的主体, 以人、财、物为客体的多种商务和管理活动的综合专业, 既包括融资、投资管理, 也包括经营管理活动;既包括生产要素采购管理活动, 也包括产品销售管理活动;既包括生产管理活动, 也包括财务管理活动;既包括物资管理活动, 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从培养学生就业和从业能力、提高学生对企业真实环境的适应性出发, 一个仿真的实验实训体系应该是一个综合环境。因此, 构建一个集工商管理、财会和经贸为一体的财经类专业共建共享的综合实验实训体系, 应该成为财经类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体系建设的规划目标。而在财经类实验实训体系外围建立其他工科类专业实验实训体系, 将具有相关工作岗位或工作环境的工科实验室或实训中心进行归并统筹, 形成工管结合的小实验实训体系, 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互补。

实验实训体系规划和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为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供实验、实训和实习环境。提出实验实训体系结构模型的基本意义在于:第一, 实验实训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在建设过程中很容易“短视”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 但是形不成体系, 学生理解了知识, 却不具备能力。三个层次的概念, 则诠释了实验实训系统架构之间的关系, 使我们在建设满足课程需要的实验室的同时, 能够关注更高层次的实训和实习要求,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二, 对于文理专业兼有的高职院校, 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既要满足工科要求, 又要满足文科要求, 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就需要工、文科相结合, 如果缺乏协调和规划, 很容易重复建设、低效利用。因此, 在规划中强调两类综合的概念, 能够使相关专业共建共享实验实训设施, 从而有利于资源利用和互补, 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低效利用。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高职院校应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 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分期分批地开展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同时, 根据实验实训建设的系统性特点, 同步做好实验实训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等相关工作。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体系的建设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体系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不同层次相互依托的、依专业特色而形成的综合实验实训体系。因而, 实验实训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 还涉及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等。

(一) 实验实训课程建设

目前,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手硬, 一手软”的现象。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 这是“一手硬”;但与此同时, 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历, 尤其是青年教师, 这就是“一手软”。在高职教学中的表现是理论课时多, 实践课时少;教师重视上理论课, 轻视上实践课;管理部门重视考评教师的理论功底, 缺乏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考评标准。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只是解决了实践课的环境设施问题,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需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开发和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甚至可以说, 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应建立在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之上, 而课程体系建设则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

在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的倾向。因此, 在实验实训项目建设中必须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

实验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与企业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实验实训为核心的课程设计;与课程相配套的实验实训教材开发、实验实训教学方法研究、实验实训考核方式及其标准的制定等。

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首先应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更加务实、具体, 人才培养方向更加贴近企业岗位。应由此出发, 建设相应的实验实训体系。

对应于实验室、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 应形成以实验课为基本单元 (对应于实验室) , 以专业综合实验为主干 (对应于实训中心) , 以岗位技能实训为目标 (对应于实训基地) 的课程体系设置, 以及由单元实验、课程实验和专业岗位实训相衔接的三位一体实验实训课程体系, 包括实验实训内容、实验实训方法和实验实训教材。应在实验实训项目建设前期进行实验实训课程设计, 在实验实训项目建设的同时鼓励教师编写突出专业特色的实验手册和实训教材。

高职院校应结合专业教学改革, 对所有专业课程进行相应的实践环节配套改革, 建立对教师实践课教学的评估和考核制度及相应的考核标准。

(二) 实验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基本上是“两张皮”, 故而形成了高校现有的师资队伍结构:教师岗位与实验室岗位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专业序列。许多高校教师以学术研究为主, 教学为辅, 更谈不上实验教学。高等职业院校中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延续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还是另辟蹊径?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延续已有的模式, 但已有的模式是否合理呢?

从我们对国外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以及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来看, 无论是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对教师的要求,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都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 应该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到日程上来。诚然,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绝不是一所高职院校能够单独完成的, 因为很多外界因素会制约和影响具体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 高职院校自身对师资队伍的追求尚未完全摆脱普通高校的影子, 拥有教授、博士头衔的人才仍然是不少高职院校孜孜以求的人才。尽管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评估标准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博士、教授的指标, 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要求: (1) 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15%; (2) 高级职称比例达到20% (该要求仅为合格要求) 。众所周知,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 硕士、博士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做学问”, 高校的高级职称主体是教授、副教授。如此要求, 高职院校追求硕士、博士、教授的数量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 高职院校的教师职务评聘仍然与普通高校一样, 教授是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最高追求, 为了能够评上教授, 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写书、出书, 写文章、发表文章上, 尽管其中很多都成为文字垃圾, 但是教师仍乐此不疲, 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个人利益, 甚至是终生的利益!利益是只无形的手, 它指挥着教师的行为。在如此指挥下, 教师又怎能有时间去企业挂职, 又怎能有时间去提高个人的实践动手能力?如此的教师队伍, 又怎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企业一线应用型人才?

再次,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相悖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其人才培养过程应该以职业为导向, 以岗位技能培养为教学过程, 因此, 对于每一名教师来说, 都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既要传道, 又要授业, 既要能当“教练员”, 又要能当“运动员”。可以说, 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是一所高职院校不可能闭门解决的。要从根本上剔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痼疾, 需要政府部门和全社会重新树立人才价值观和评价标准。但这又谈何容易?

即便如此, 高职院校也并非无所作为。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应以现有教师队伍为基础, 同时外聘部分富有实践经验和实操技能的企业专业人员任实验实训教师。应彻底转变普通高等教育中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两张皮”的现象, 建设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鼓励和培养教师既能当“教练员”, 又能当“运动员”。可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一是对重点专业教师队伍进行认真梳理, 保证“双师型”教师的合理配置。对于不达标的重点专业可以另开“小灶”, 通过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补齐“短板”。

二是在教师职称评聘、科研成果奖励等方面, 适当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鼓励教师在专业领域内苦练基本功,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鼓励教师进行高职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实践性教学方法的研究。

三是实验实训课程设置按照工作过程进行。高职院校应建立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进修的制度, 尤其是承担实验实训教学任务的教师, 在开课以前应到相关企业的相关岗位进修。通过进修, 熟悉相关岗位工作流程, 并开发和设计出相应的实验实训内容和方法。对于承担实验实训课程设计任务赴企业进修的教师, 可以通过项目给与研究资助。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中承担实验实训课程的主体是课程主讲教师, 因此, 实验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实际上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队伍建设。而实验室相关岗位的主要职责是实验实训设施运行维护和实验实训运行管理。

(三) 实训基地与校企合作

我们从国外开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出一个共性特征: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终身教育, 还是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它们都与企业紧密相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起点是企业, 终点还是企业, 因而其人才培养绝不能闭门办学, 而应与企业紧密合作。

校企合作的内容涉及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全过程, 重点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教学、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合作。

高职院校在开展实验实训教学教改中应同时开展校企合作, 至少做到“一个专业, 一个企业”, 校企结成对子, 实现从人才需求到培养方案以及学生实习实训的全面合作。

在校企合作中, 可以探索将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企业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真实的环境, 高职院校以实验实训设施的使用权作为对企业的补偿。

(四) 实验实训设施的社会服务功能

按照教育部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评估要求, 合格的标准是学校建有职业资格鉴定培训点, 优秀的标准是学校重点专业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高职院校应以教育部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评估要求为准绳, 在实验实训体系建设过程中力争建成若干重点专业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 实验实训设施建设要满足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考试的要求。

总之, 实验实训体系建设既是一项关乎高职院校全局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与高职院校长期发展相辅相成的战略工程, 对实验实训体系的建设既要满足教学需要, 更要适应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叶广荃.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与借鉴[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2) .

[2]钱闻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7) .

[3]张成伟.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

变电实训实验室功能说明 篇5

2016年1月

一、前言

变电实训实验室系统,适用于有电力专业的高校建设,它集高压变电、继电保护、配电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按照IEC61850的标准设计,满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控制》、《供用电管理》、《高电压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实验;可完成变电所电气设计、变电所继电保护配置、继电保护定值整定、一次设备安全运行、一次设备操作规范等毕业课程设计。变电实训实验室系统的建设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通过实训使学生对变电站电气部分从工作原理、设备组成、安装接线到实际运行具有一个整体概念。将其所学过的各门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到实践中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意识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岗位竞争能力。

二、系统组成

变电实训实验室系统主要由35KV开关部分、380/100V变压器、10KV开关部分、智能低压柜、微机保护、直流系统、后台机和大屏幕投影显示仪、实验用仪表和模型等部分组成。上述各部分有机结合,并具有很强的可扩张性,其中35KV开关部分既可配置真实的开关柜,也可用模拟屏来实现(本案采用模拟屏方式),微机保护装置也可根据建设规模和实验需要,灵活配置;实验仪表和模型可以投资的大小,灵活选配。

(一)35kV模拟操作柜部分

用模拟操作柜实现,包含屏柜一面、低压电器、KK附件等一套;能真实模拟本站35kV部分的操作情况,用低压接触器或小型断路器代替35kV开关,模拟屏除了满足国标要求的性能外还应具备以下要求:

1、模拟操作柜内模拟母线的颜色要符合电力系统的要求(35kV部分采用黄色),模拟操作柜内要求装设35kV部分相应的配套接触器及位置指示灯和KK操作把手。

2、接触器要与微机保护装置配合,能够完成各种保护功能的演示。同时要满足与保护装置操作回路的配合,能提供给操作回路分、合位置信号,并能与跳合闸出口回路配合。接触器配合时要考虑站内保护装置控制电源为直流220V.3、模拟操作屏上要安装相应的测量仪表,用于测量35kV进线和分段电流及母线电压和系统频率,其中一台变压器高压侧开关的测量由变压器保护测控柜完成4、35kV进线、分段、变压器高压侧等都要求安装1:1(或实际比例按照实验负荷要求)电流互感器,母线上安装两组380/100V的电压互感器,用于将一二次设备隔离;同时满足二次设备保护、测量回路的接入,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侧保护、测量要求严格分开。

5、模拟控制柜上接触器控制接点、CT、PT二次绕组侧等都引到相应的端子排上,并加装标识牌分段区分.6、显示元件、模拟符号要符合电力行业标准;屏面布置应满足监视和操作调节方便、模拟接线清晰的要求。相同的安装单位,其屏面布置应一致。测量仪表尽量与模拟接线相对应,A、B、C 相按纵向排列,同类安装单位功能相同的仪表,要求布置在相对应的位置。KK操作方向全站必须一致, 红、绿灯分别布置在控制开关的右上侧及左上侧。机柜尺寸与颜色全站都统一, 色标号RAL7035, 机柜尺寸为2260×800×600。

(二)故障模拟柜

负载故障模拟柜,主回路由模拟负载和接触器开关等元件组成;故障模拟柜内安装实验负载(负载由电阻和电感构成),配合实验按钮来完成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以及线路过负荷、电流速断、过电流等保护的模拟实验; 采用实验负载和模拟开关模拟变压器内部故障引起的差动保护、非电量保护 ;电容器保护装置模拟采用模拟电容、阻抗和隔离变压器为其供电模拟正常运行、过电流、过压、欠压和不平衡电压的故障情况。故障模拟柜可模拟瞬时故障(故障-断路器断开-模拟故障消失-重合闸动作-断路器合上)和永久故障(故障-断路器断开-模拟故障点保持-重合闸动作-断路器合上-再感受到故障再跳开-人为手动消除故障点)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柜上设置故障选线旋钮,选择模拟10kv速断、过流、过负荷等;电容器电压保护通过旋钮选择模拟过压、欠压、不平衡电压等故障;主变非电量可通过旋钮开关选择模拟重瓦斯、轻瓦斯等故障。

(三)变压器

本站设变压器2台,采用配置380V100V三相油浸式变压器,容量是50kVA;为满足教学实用,变压器大小要求与实际35kV/10kV容量50kVA油浸式变压器大小相当。变压器安装施工时要求按照保护性网门、栏杆。变压器应装有铭牌。铭牌上应注明制造厂名、额定容量,一二次额定容量,一二次额定电压,电流,阻抗,电压%及接线组别等技术数据。附件备件齐全,并有出厂合格证及技术文件等资料。变压器安装时设置相应的蓄油坑,并铺设卵石。

变压器电缆出口设置母线排,并设置相应的母线罩;母线排直通两段高压开关柜。保护试验通过专用故障模拟柜实现

故障模拟柜装设实验负荷和实验用按钮, 实验负荷建议采用并联电阻来切换;实验负荷用来模拟实际运行时变压器外部故障的高压侧后备保护和变压器内部故障引起的差动保护和本体保护;其中要求在变压器电缆100V进、出口处引出三相电压到端子箱,并在端子箱上安装实验负载,用来模拟差动保护、高压侧后备。主变端子箱上需要在本体公共端与各个本体信号输出端加装实验按钮,用来模拟本体实验。a)保护功能

1)差动保护,定值范围:4A 2)本体保护:本体重瓦斯、压力释放保护跳闸;本体轻瓦斯、油温过高发信号 3)高后备保护,定值范围:4A b)测控功能

1)遥测功能:变压器温度测量

2)遥信功能:本体重瓦斯、压力释放、本体轻瓦斯、油温过高等信号 c)技术参数

1)直流工作电压:220V 2)交流输入电压: 100V(取自交流母线)3)交流输入电流:5A 4)频率50Hz

(四)10kV部分

一次部分按正常10kV站的要求配置,同时需考虑实验的方便性。另外各个10kV开关柜内要求安装正常运行负荷和过载负荷,负荷建议采用电阻加电感的模式。除变压器低后备保护装置安装在主变保护屏上外,其他的装置都安装在相应的开关柜上。各个开关柜上的模拟负荷在做实验时要与其他相关的开关柜上的实验相互配合。模拟故障实验时需要保护装置真实模拟实际运行时的电流及故障时的电流变化过程,不能采用保护装置遥信输入的方式来实现故障时的模拟联动。开关柜要根据安装在自身上的正常运行负荷(电阻加电感)来模拟实际运行时通过各个开关的电压、电流;根据安装在自身上的过载负荷(电阻加电感)来模拟过载运行时通过各个开关的电流。操作回路配合时,需要采用保护装置内的防跳闭锁回路。开关柜面板上要求安装操作开关和就地远方切换开关,便于就地操作.同时开关柜面板上具有储能、分合闸等位置指示灯。开关柜本身带有机械防误锁。由于本次变压器采用380/100V的变压器,低压侧母线上电压为100V.考虑到经过PT后二次电压太小,本次要求母线电压100V直接输入各个二次装置,但PT柜上的刀闸联动和PT并列等功能必须与母线电压相互联动起来.开关柜为金属外壳,其外壳及隔板包括活门的防护等级为IP4X标准,地板和墙壁均不作为壳体的一部分,柜底用钢板封闭。柜内所有主母线及下引线采用铝排(或铜排),铝排接头部位倒圆角,圆角半径为铝排厚度的一半;铝排(或铜排)及倒角表部位面处理光滑,光洁度达到加工部位全部▽12.5;铝排颜色应接近铜排镀银或搪锡,铝排截面尺寸按铜排设计尺寸。高压开关柜外壳内外及隔板采用敷铝锌板,板厚大于2.5mm,考虑防腐防锈措施。母线、断路器及电缆出线等主要设备采用接地的金属隔板隔开的单独隔室。

开关柜外壳和金属隔板可靠接地,设专用铜材接地导体,接地导体满足额定短时和峰值耐受电流的要求。接地铜排贯穿所有开关柜。所有高压电气元件(如避雷器、断路器、接地刀闸、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的接地线独立引出至开关柜内的接地铜排。

开关车与柜体及接地母线能承受柜体的4S额定短路电流时电流而不超过规定温升。

高压开关柜具备防止误拉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防止带接地刀送电,防止带电合接地刀,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等五防措施。五防闭锁以机械闭锁为主,机械强度可靠,逻辑正确。总开关柜能够实现对摇把的闭锁,对手车位置进行强制闭锁。

开关柜内保护控制回路直流电源、开关柜加热储能交流电源均取自柜顶直流、交流电源小母线。交流电源小母线

为满足教学要求.本期1面10kV电容器出线柜要求不通电,全部采用玻璃外壳或将周围的柜体挡板都取消,可以清晰的从柜体四周看出开关柜内部构件和组成。方便学生从直观上了解各个元器件的外形和安装位置。

一、开关柜技术参数:

1、断路器型式:真空断路器 额定电流: 630A 热稳定电流(4S):

25kA 动稳定电流:

125kA 额定电流开断次数:≥20000次 分、合闸时间:

不大于65ms 操作方式:弹簧储能式交直流操动机构,电动机额定电压及分合闸线圈额定控制电压为:DC220V。

操动机构附人工储能杆。

2、电流互感器 型号: LZZBJ12-10 额定电压:10kV 额定变比:200/5 准确级: 0.5/10P30

3、电压互感器 型号:JDZX9-10 额定电压:10kV 准确等级: 0.5/3P

4、接地刀开关 型号:JN15-12 热稳定:31.5/4S 动稳定:80kA

5、熔断器: 型号:RN2-10 额定电压:10kV 额定电流:0.5A 为满足与二次负载配合完成保护装置模拟实验的功能,本次需要额外的加装合适电流互感器来将一次侧的电流变换为0~5A的范围内,方便保护装置做实验.二、开关柜二次回路

1、开关柜中均有专用保护小室;二次绝缘组件均为阻燃型;二次回路电线,电缆能承受1分钟工频耐压3kV;二次回路导线采用铜导线,其截面:电流回路不小于2.5mm,电压回路不小于1.5mm;电能计量回路导线截面:电流回路不小于4mm,电压回路

22不小于2.5mm。

2、二次原件与高压带电部分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或可靠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在高压带电部分不停电情况下进行工作时,人员不触及运行的高压导电体。测控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有可靠的防震措施。接线板及固定螺栓均为铜质材料制成,铜片厚度不小于2mm,并且标志正确、完整、清楚和牢固。

3、二次回路满足的有关要求。端子排排列顺序满足国家标准,由厂家按设计图要求生产。端子排选用凤凰端子,满足抗干扰及阻燃型的要求。柜顶小母线采用Ф8的绝缘紫铜棒,其数量不少于12根。柜内选用UL标准VO级阻燃型的UK系列品牌端子,其中交流回路电压在柜内经空开进装置, 保护屏其它端子采用UK系列品牌端子,以便对保护装置进行隔离和试验。柜内有总量10%的空端子供用户使用,最少不少于20个。

4、柜内各隔室均安装驱潮加热器,每个加热器≤60W,总体加热功率由厂家提供。电加热的电源为AC220V。加热器安装应远离一次带电设备,选用长寿命型,满足全天候运行的条件。每隔室有一半的加热器长期投运,且在每间隔安装一电源控制开关(带辅助接点),其余加热功率由温湿度控制器控制,电源控制开关也要求带辅助接点。继电器室、电缆室设置观察窗并加照明装置,照明电源电压为交流220V,并设专用电源开关,设置观察窗并加照明灯,有开关控制,能便于运行人员观察其状况,照明灯位置应方便在运行中更换灯泡。柜上信号指示灯选用节能、长寿命LED型。柜门装设就地/远方就地转换开关,实现就地分、合闸功能。连接片(压板)使用限位型,优选绝缘型。

5、所使用的二次插件须有定位装置,反向时带电部分不得接触,并有方向标志。手车在工作位置时,二次插件插头不得拔出。断路器辅助接点至少6对(6开6闭),并全部引至端子排。电流互感器电流回路中的地线引到保护室内端子排上接地,外壳接地在柜内就近接地。端子排的交、直流间,分、合闸与正极之间,正、负极之间留有空挡。继电器、仪表及操作按钮的安装位置便于观察及操作。每个元件的装配和接线均考虑在不中断相邻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无阻碍地接触各元件并能完成拆卸、更换工作。盘内所有设备的布置应考虑在不需要专用工具的情况下方便地接触其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号清晰可见。直流回路使用专用直流空开。弹簧储能回路中,用于闭锁合闸操作及储能信号的接点不使用重动接点。采用信号灯位监视断路器的分闸状态、合闸状态和已储能状态。断路器控制回路具备防跳闭锁功能。

2三、开关柜保护装置要求 1、10kV进线开关柜(主变低压侧)2面

a)保护功能(主变后备保护)

1)速断保护,定值范围:10A 2)过流保护,定值范围:4A 3)过负荷告警,定值范围:2A 4)过负荷启动风冷(触发报文),定值范围:2A 5)PT断线告警: b)测控功能

1)遥测功能: Ia、Ib、Ic、Uab、Ubc、Uca、P、Q、f的测量

2)遥信功能: 断路器位置、接地刀位置、弹簧未储能、手车工作位置、手车实

验位置、储能电源故障、加热电源故障等信号

3)遥控功能:完成本开关柜的控分控合功能 c)技术参数

1)直流工作电压:220V 2)交流输入电压: 100V(取自交流母线)3)交流输入电流:5A 4)频率50Hz 2、10kV联络开关柜 1面

a)保护功能

1)母线充电保护,定值范围:4A b)测控功能

1)遥测功能: Ia、Ib、Ic 2)遥信功能:断路器位置、接地刀位置、弹簧未储能、手车工作位置、手车实

验位置、隔离柜位置信号、储能电源故障、加热电源故障等信号

3)遥控功能:本断路器出口 c)备自投

完成母线的分段自投功能,检测两进线(变压器低压侧)开关的位置,同时判断母线电压,当一段母线无压,相应进线无流时,备自投装置启动, 当检测到另外一段母线有压时,备自投装置跳开无压母线的进线开关,延时合上母联开关.变压器低压侧进线开关手跳遥跳闭锁自投功能.d)技术参数 1)直流工作电压:220V 2)交流输入电压: 100V(取自交流母线)3)交流输入电流:5A 4)频率50Hz 3、10kV出线开关柜 2面

a)保护功能

1)速断保护,定值范围:10A 2)过流保护,定值范围:4A 3)过负荷告警,定值范围:2A b)测控功能

1)遥测功能: Ia、Ib、Ic、Uab、Ubc、Uca、P、Q、f的测量

2)遥信功能: 断路器位置、接地刀位置、弹簧未储能、手车工作位置、手车

实验位置、储能电源故障、加热电源故障等信号

3)遥控功能:完成本开关柜的控分控合功能 c)技术参数

1)直流工作电压:220V 2)交流输入电压: 100V(取自交流母线)3)交流输入电流:5A 4)频率50Hz 4、10kV联络隔离柜 1面

由分段柜采集隔离刀闸位置信号,需要将该信号引到分段保护测控及自投装置上采集.5、10kV开关柜PT柜2面(内含10kV PT两台)

由于各二次装置已经直接选取母线电压作为二次母线电压,实际运行中PT柜并不投运,但PT柜的手车工作位置要与交流母线电压实现联动,同时保证PT并列装置的正常运行.a)测控功能

1)遥测功能: Uab、Ubc、Uca测量

2)遥信功能: 手车工作位置、PT断线信号、PT并列信号和PT并列装置直流失电

信号由相应母线段上的出线保护测控装置采集.b)技术参数 1)直流工作电压:220V 2)交流输入电压: 100V(取自交流母线)3)交流输入电流:5A 4)频率50Hz 6、10kV开关柜电容器柜2面

a)保护功能

1)速断保护,定值范围:6A 2)过流保护,定值范围:4A 3)过负荷告警,定值范围:2A 4)过电压保护,定值范围:120V 5)低电压保护,定值范围:60V 6)不平衡电压保护,定值范围:20V b)测控功能

1)遥测功能: Ia、Ib、Ic、Uab、Ubc、Uca、Q的测量

2)遥信功能: 断路器位置、接地刀位置、弹簧未储能、手车工作位置、手车

实验位置、储能电源故障、加热电源故障等信号

3)遥控功能:完成本开关柜的控分控合功能 c)技术参数

1)直流工作电压:220V 2)交流输入电压: 100V(取自交流母线)3)交流输入电流:5A 4)频率50Hz 其中一面开关柜用户学生教学用,不上电并拆除相应的挡板。

(五)所用配电柜

设备构成:屏柜一面

1、便于学生对主要低压电器元件的认识和操作。

2、低压柜装有智能设备,能够与保护通讯管理机进行通讯,可以实时采集电压、电流量,可以采集开关位置等遥信量,可以对低压开关设备进行相关操作。3、低压柜具备过载、短路保护功能,在线监测功能。

4、低压柜具有智能测控单元、配电馈出单元。

5、所用配电屏接线方式为单母线接线。

6母线上配有电源进线二回(互为备用,能实现自投),其它馈线回路14路,出线回路采用进口自动空气开关保护(ABB、西门子),进线回路设三相电流互感器、三只电流表、电压表

7、本期安装的配电柜完成给以下部分的供电:

 直流屏电源供电  后台机用电供电  开关柜内交流用电供电  模拟控制柜用电供电  空调用电供电  实验室照明用电供电电

(六)微机保护

DF3300E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实现全站设备(变压器、线路、电容器组等)的保护、监测、控制、调节等功能,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并按运行要求对变电站全部运行参数进行显示、检测、定时制表打印;主要适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满足变电站自动化及无人值班的工程需求。

系统可实现以下功能:

1、远动功能: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四遥功能

2、自动控制功能:如电压无功综合控制(VQC)、低周减载、负荷联切/故障隔离/恢复供电/网络重组等

3、测量表计功能:如智能电度表

4、继电保护功能:变压器、线路、电容器组等的保护

5、与继电保护相关的功能:如故障录波、测距、小电流接地选线等

6、接口功能:电源、电能表计、全球定位GPS等设备的接口 本站的具体保护功能已经含在变压器和开关柜部分当中。

(七)直流电源

由1面微机高频开关整流馈电屏和1面电池屏组成,为保护装置和开关提供工作和操作电源。直流系统由1面微机高频开关整流馈电屏和1面电池屏组成。直流母线为单母线接线。正常运行时,充电装置经合闸直流母线对蓄电池充电,同时经硅降压装置向控制直流母线提供经常负荷电流,蓄电池的浮充或均充电压即为合闸直流母线正常的输出电压,从合闸直流母线经硅降压装置取得控制直流母线正常的输出电压。屏内配置2台高频自冷整流模块、1台微机监控装置、1套硅堆降压装置、1台综合测量模块等设备组成。

一、充电装置技术性能特点

1、系统的特点

充电装置由2台电力智能高频开关充电模块组成N+1冗余并联组合供电方式,充分保证各种状态下的输出电流、电压。电源模块可带电更换,任一模块退出运行均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系统中的各监控单元受主监控的管理和控制,通过RS485通讯线将各监控单元采集的信息送给主监控统一管理。主监控显示直流系统各种信息,用户也可通过触摸或按键操作来查询系统信息及实现“四遥”功能,系统信息还可以通过主监控的上位机通讯接口接入到远端监控系统。

2、综合测量要求

综合测量模块负责采集直流系统中必要的数据量,并通过RS485接口将数据上传到监控主机。主要功能如下。

 交流测量: 检测1路三相交流电压。

 直流测量: 检测3路直流电压,2路电流,1路电池温度,测量1段母线绝缘。

 开关量输入:检测24路开关量输入。 开关量输出:提供8路开关量输出。

3、充电装置技术参数:

 交流输入电压: 380V±15% 双路进线 自动切换  交流输入频率: 50Hz±10%  直流输出额定电压: 220V  直流输出额定电流: 20A  单台模块输出额定电流:10A  输出电压范围: 190~286V(连续可调) 稳压范围: 190~286V  稳压精度: ≤±0.5%  稳流精度: ≤±1%  纹波系数: ≤0.2%  均流不平衡度: ≤±3%  功率因数: ≥0.93  效率: ≥95%  无故障运行时间: 100000h  高频开关频率: >100KHZ  噪声: ≤50dB(自冷 距屏lm处) 绝缘电阻: >10MΩ

 绝缘强度: ≥2000V AC/50Hz  通讯方式: 具有RS232或RS485通信口

4、蓄电池

蓄电池选用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65Ah、数量18只、12V/只。

5、开路保护型电压自动调节装置.开路保护型电压自动调节装置用于手动或自动调节直流屏的控制母线电压.本装置配有自动控制电路,大电流直流继电器和分组降压硅链,调节迅速,工作稳定.具有防止降压装置开路造成控制母线失压的保护功能,并能提供开路报警输出.主要参数:  降压范围:0-35V  降压分组:5组  额定电流:20A  稳压精度:≤2%

6、直流屏技术要求

 直流柜采用柜式结构,后开门,柜底装设可拆卸底板,并预留电缆穿孔。 直流柜柜体尺寸:800×600×2260(mm), 防护等级不低于IP20,柜内设备自然冷却。

 直流柜颜色由用户确定。

 直流柜柜体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所安装元件及短路时所产生的动、热稳定。

 同时不因设备的吊装、运输等情况而影响设备的性能。

 装于直流柜内的继电器能防止设备正常操作的振动而引起的误动作。 直流柜背面设置防止直接接触带电元件的面板。

 屏内使用的电器元件,如开关、按钮等操作灵活,测量仪表满足精度要求,各类声  光指示信号能正确反映各元件的工作状况。测量仪表装设在柜体上方可开启的柜上。

 主母线和分支母线及接头,能满足长期通过电流的要求,母线采用阻燃、绝缘、高导电性铜母线。

 汇流排和主电路导线的相序和颜色符合有关规定。

 空气开关和熔断器的容量满足长期工作电流的要求,且满足各级选择性的要求。

 柜体上有截面不小于25mm2的接地端子。柜底装有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接地铜排。

 屏内安装的元器件具有产品合格证。屏柜的元件选型和布置等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 屏内所安装的元器件排列整齐、层次分明、便于维修和安装。

 直流柜的结构能承受交流30KA、直流10KA短路电流水平要求。并充分考虑散热的要求;柜体的内外敞露部分均涂有防锈漆。

 直流屏的馈线开关采用直流专用断路器。直流出线为:4路合闸25A;6路控制16A。

(八)后台机和大屏幕投影显示仪

后台监控管理系统系统图形界面采用规范和开放的Windows风格,开放式标准的分布体系结构客户/服务器模式设计,网络通讯采用遵循国际通讯标准的TCP/IP协议,系统整体的设计强调各个环节的全部开放以体现系统的开放。整个功能可在后台显示器大屏幕投影上显示。系统具体以下功能:

1)数据采集功能 2)数据处理功能 3)人机交互功能 4)控制操作功能 5)告警功能 6)报表管理功能 7)用户权限安全管理功能 8)数据库功能 9)系统自诊断功能

(九)实验用仪表和模型

示波器、三相电能分析仪、调压器等设备按照用户要求提供。

(十)系统主接线图

实验室一次规模如下:

主变为2台35/10kV两圈有载调压变压器 35kV线路2回,单母分段接线 10kV出线2回,单母分段接线 10kV电容器2组

实训实验室建设 篇6

关键词:工商管理;ERP;实验实训;体系建设

近年来,国务院和教育部积极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民办三本院校,在其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发展中提出“基于ERP模拟实验平台和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商管理T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改革与创新,在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建设工商管理ERP实验实训体系,通过模拟实验、实训,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一、现有实验室建设

2008年以来,我院大力建设ERP系列实验室,建成了全新的ERP软件、ERP物理沙盘、ERP电子沙盘、创业模拟、跨专业综合实训实验室,并针对现有ERP软件供应商格局,分别建立用友系列、金蝶系列实验室,从而将我院经管专业学生实验实训教学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1、U8/K3 ERP软件实验室

用友U8、金蝶K3 ERP软件实验室,ERP系统集供应链、财务、人力资源、客户关系、办公自动化、商业分析等业务管理组件为一体,以成本管理为目标,计划与流程控制为主线,建立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

2、用友、金蝶ERP沙盘实验室

该实验室在原有用友、金蝶物理沙盘的基础上,新引了用友公司的《创业者》和《商战》电子沙盘软件。该实验通过模拟企业运营,让学生参与决策、模拟经营、对抗演练、感悟提升等环节,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使学生感悟企业经营管理的真谛,提高学生把握全局能力。

3、用友供应链管理沙盘实验室。该课程在ERP沙盘的基础上,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模拟生产制造商、渠道分销商、终端零售商的运营与合作,开展供应链之间的对抗与竞争。

4、“经营之道”“创业之星”实验室。通过《经营之道》ERP软件模拟经营,感受公司科学经营之道;通过《创业之星》领先的商业模拟引擎,让学生在虚拟创业空间里,全面体验创业的全过程。并参加团中央主办的挑战杯创业模拟大赛。

5、跨专业综合模拟实验室

用友新道“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对真实商业社会环境中典型单位、部门与岗位的系统模拟,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岗位实训,认知并熟悉现代商业社会内部不同组织、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特性,培养学生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使其具备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二、转型发展目标下ERP实验实训体系建设思路

为了响应教育部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号召,为了更好建设我院工商管理(ERP方向)省级特色、品牌专业,在现有教学设计和实验室的基础上,需要通过教学改革设计、深化实验实训平台体系建设,来全面推进经管专业学生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具体内容实施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深化试验实训教学计划改革。首先,需要意识到新形式下实验实训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需要认真领会国家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精神,改变实验实训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旧观念,把实验实训上升到学院的质量工程上面来。其次,需要按照国家转型发展要求修改教学计划,改变传统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状,增加实验实训课程比重,并认真论证理论课、实验实训课和就业、创业的关系,优化实验实训体系。

2、深化试验实训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必须改革实验实训管理体制,组建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使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到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高度协同,改变原先教务处只重视理论教学的状况,改变原先教务处和各院系松散的状态,为实验实训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加强师资团队建设。首先,从知识要求来看,ERP 系列实验实训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综合性课程,要求老师具有管理科学知识、计算机操作技术、信息化管理、企业运营流程、财务管理等课程等全面知识体系;其次,按照省级优秀教师团队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将团队教师分批次深入ERP和制造企业顶岗锻炼,将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培养和实际工作要求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打造知识全面、操作能力强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4、第一、二课堂无缝对接。目前来看,第一、二课堂比重失衡现象严重,并且第二课堂中的实验实训活动孤立,与第一课堂脱节严重。其实,开展ERP系列实验课程第二课堂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课外行为,而是作为第一课堂“补充”、“延伸”和“升华”的基础之上,因此,使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之间的无缝对接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成为高效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完善实验实训体系建设的关键。

1)将一步完善ERP创新创业者协会建设,成立理事会和监事会,采用公司化运作模式,完善公司制度,扩大协会规模,并聘请财经、计算机、校外专家组建专业指导老师团队,从而将实验室转变为连结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课外创新创业活动的的“桥梁”,使得第一课堂教学自然延伸到第二课堂课中去。

2)建立青训、联赛及集训制度。首先,每一届协会将纳新一批还没有接触ERP实验的同学,需要花大力气开展青训工作,将建立老师以讲座的形式讲授 ERP原理及企业信息化知识,协会指导委员会及老会员采用师徒制模式召开日常训练。其次,建立联赛制度,协会定期举办校内模拟大赛,并颁发院级证书,同时,积极外联,同兄弟院校一道举办联赛,以赛促学,切实提高同学们训练水平。再次,完善学院代表队选拔及集训机制,采用联赛累计积分制的形式选拔我院 ERP 代表队,参加多项省级、国家级全国大学生企业模拟经营大赛,并进行赛前集中训练。

5、平台集成化实验室管理。面对众多的ERP教学软件及松散的实验室,除了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来理顺逻辑关系以外,我们将建立“集成化的实验室管理平台”。通过统一集成网络管理,来整合现有的实验软件,通过校级空间平台,使实验室管理、课程讲解、预约答疑、课程作业、评价考核等一系列程序,学生通过手机等、通过空间平台得以实现。既避免实验零散、孤立等问题,又使得教学、试验不受传统空间等约束,实现移动化、即时化。即实现对各类实验软件的统一管理和操作,方便学生进行远程实验,并实现教师远程辅导学生实验。

6、实施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深化人才培养建设。在第一、二课堂的基础上,实施校企人才培养机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或者深入企业建立学习营,延长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利用用友等相关企业在ERP信息化及其庞大客户群的优势,培养真正的管理信息化的实践型人才。

本文认为在转型发展新形势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实训平台的构建,应该将“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与“ERP实验实训中心建设”、“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三合一。这是在坚持地方三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定位错位发展的整体思路下,强调大力实施实验实训模拟教学(特别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并使其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构建“基于ERP模拟实验平台和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商管理T型人才培养平台”,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求。(作者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商学系)

该论文是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基于ERP模拟实验平台和校企合作背景下工商管理T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3-QN-05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唐时俊.建设有中国特色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0)

实验实训室建设与使用的探索 篇7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能够立即上岗。技能型人才一定是在实习实训实践中练出来的, 所以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显得犹为重要。实验实训教学设施作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 各校都加大投入力度, 花大力气建设实验实训基地, 硬件设施已经达到相当规模, 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实验实训教学设施在建设与使用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亟待进行探讨。如, 仅有数量和规模上的优势, 内涵建设跟不上, 无法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和实验实训室技术管理人员还不够专业, 亟待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实验实训室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方式有待改变。

1 实验实训教学设施的实际使用率有待提高

以太原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校内实验实训教学设施建设速度快、规模大, 建设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 仅几年时间, 先后建成电子电工实训室、单板机原理实训室、会计分岗实训室、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室、工程项目管理模拟实训室、智能楼宇实训试训室、物流一体化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网络安全教学实验系统、财会系的网中网教学平台;完成了测量实训室、建筑工程项目链库、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共3个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通过评审, 获得了200万元职教专项资金投入;另外, 用于实训教学的计算机机房有15个, 能同时容纳600多名学生上课。2009年, 学校新建的图书实训楼投入使用, 实验实训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实验实训室的投入在学校的建设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而且实验实训教学设施在实际使用中仍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目前, 多数实训基地的教学模式都是消耗性实训, 不是生产性实习, 学生训练时都是先把材料做成大作业, 再把大作业改成小作业, 最后实训材料基本上都成了废料, 这使有限的资金捉襟见肘;一些比较好的设备在使用中更是小心谨慎, 唯恐出现问题, 因此束缚了师生的实验积极性。所以有的实训室看似建好了, 实际上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学生只能到实训室参观一下, 实验实训设施的实际使用率不高。

2 实验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高职院校几乎没有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师, 实训课仍由专业课任课老师兼任。这些专业教师绝大多数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 他们的知识大都来自课本, 实际操作经验较少, 让他们代实验实训课, 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 照本宣科。代课老师只是把原来在教室上的课“搬”到实训室, 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实现“做中学, 做中教”。专业课最适合的应该是“教、学、做”一体化, 老师边讲边做, 学生边做边学, 但如果老师自己都做不了, 怎么可能教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实验实训教学对任课教师的技术能力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因此最好请企业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来任教, 并与专业课老师合作完成实验实训课的教学任务。与此同时, 高职院校还应该抓紧时间培养“双师型”人才, 即让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工作, 提升其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快达到实验实训教师应具备的技术水平。如, 高职院校建筑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网络信息等专业的教师, 除了在学校代课, 还在社会上有一些兼职, 有的甚至直接参与到企业的营销管理中, 已经具备了实验实训教师的专业能力, 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学校应将这些“走出去”的教师再“请回来”, 让他们在实验实训教学上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

3 学院应重视实验实训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

3.1 实验实训技术管理人员处境尴尬

人员结构不符合工作要求。一些学校由于编制所限, 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 因此只能聘用临时员工, 这些员工的待遇低、流动性大, 不安心本职工作。此外, 正式员工的专业不对口, 学历层次低的人员比例较高, 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个人没有发展空间。各高职院校把实验实训定位为教学辅助岗位, 员工待遇偏低, 职称评定难上加难。如, 有个学校就出现过实验实训室主任达到实验师评定条件, 但因不给指标而5年评不上职称的事。中级职称尚且如此, 高级职称就更是遥不可及了。由于个人没有发展空间, 实验实训室无法留住人才。

学习进修的机会很少。实验实训室工作繁杂而单调, 经常还要加班加点, 学校对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的激励不足, 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几乎没有学习进修的机会, 与外界没有信息与技术交流, 难以提高专业水平。

3.2 提高实验实训技术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对策

学院对实验实训室的管理人员应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这是因为他们不仅仅是教学实践设备、场地安排的管理人员, 更多的应是实验实训课程教学的指导人员, 是专业课程开发的教学科研人员。当对自己的工作有了重新认识以后, 实验实训室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 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首先要承认他们的辛苦工作和付出, 给予他们相对公平的待遇和职称评定资格, 让他们不再感觉自己是学校里的所谓“二等公民”, 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让他们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 其正成为实验实训课的指导老师。

另外,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如鼓励年轻人读在职研究生, 为其未来的职业道路打开上升空间;学院内部要经常性地举行岗位培训、技能培训, 提高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多争取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 让他们参加各类实验技术研讨会, 多与外界进行信息与技术交流。

4 探索创新实训新模式和实验实训室管理模式

4.1 力求实践教学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络创业课程设计紧跟时代步伐, 创业实训室就是与山西恒丰实业有限公司、太原天安信达贸易有限公司、山西百宝商贸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 实训室里有货架, 上面陈列着商品, 同学们在电脑上在线操作, 直接参与企业的运营。为了经营得更好, 他们要想办法做商品促销, 以提升销量。这种在真实市场下的实训, 可以很快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实践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机会, 使学生能够直接学习电子商务活动规律, 促使学生运用电子商务知识来完成电子商务活动, 开阔了视野, 扩大了知识领域, 提高了适应商业活动的综合素质。类似的做法今后可在其他实训室推广, 共同探索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共建的模式。

4.2 创新管理模式

制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实现实验实训室管理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增加实验实训室开放时间, 从学生中选择一部分责任心强、主动好学的同学参与实训室管理, 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场地、仪器设备的作用, 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5 结语

解决实验实训室在建设与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高职院校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大胆创新, 保证高质量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技能型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继平.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N].中国教育报, 2010-04-03 (3) .

[2]刘冶陶.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浅析[J].教育与职业, 2008 (9) :40-42.

[3]苏恒阳, 孔爱琼.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和管理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2) :120-121.

[4]韩锐.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管理优化研究[J].科技资讯, 2011 (13) :227-229.

实训实验室建设 篇8

1 会计实训室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为融教学、生产、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综合性实训基地。整合现有资源, 组建微会计技术实训中心。重点建设基地。进一步改善、优化实训条件, 体现生产性、开放性、共享性、示范性, 达到先进水平。校外实训基地包括生产实训基地、产品分析实训基地, 同时实施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

实施产学研实训基地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 采取“4+1+1”技能培养方式, “4”是指学生用四个学期时间进行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训练;“1”是指以生产项目为载体进行一个学期的生产性实训, 训练综合技能;“1”是指在企业进行一个学期顶岗实训, 培养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建立并形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有益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然而, 高职院校完全靠自己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面临着订单、市场以及运行成本的诸多问题, 因此, 在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时, 以产学研为核心, 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建设实用新型产学研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不仅用于训练学生操作技能, 还可以向社会开放, 开展企业职工、下岗职工、进城民工、复转军人、中职教师操作培训工作, 服务社会, 并获得运行维护经费。该实训基地可以完成许多小试和中试研发工作, 也可以进行研究工作。可以纵向争取科研项目, 横行与企业合作, 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真正起到产学研结合的作用。体现生产性、开放性、共享性、示范性。

2 会计虚拟电子实验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信息化管理设备、软件问题

首先, 伴随高职院校的财会工作的逐渐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 要是单机使用该种方法, 那么将明显制约其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得核算质量有所下降。该种管理模式, 导致各个部门的管理相互分离, 信息同样无法充分共享, 这属于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一个常见问题。其次, 缺少先进的会计信息化软件。有的高职院校不注重引入新的软硬件来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求, 其软硬件配置相对较低, 成为影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原因之一。

2.2 管理工作者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非常广泛, 充分掌握并有效运用它并非易事, 特别是现阶段中国大部分会计工作者具有相对较低的文化基础, 他们很难理解并使用这种新技术, 特别是无法熟练操作该平台,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价值的发挥, 至于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就更不用说了, 从而制约着信息化技术的引入。

2.3 安全性有待提高

一般来说, 会计信息化系统大部分是基于Internet而构建起来的, 我们知道, Internet的开放性非常强, 这样一些数据或许会丢失、被窃取, 有时候还会受到非法分子的攻击, 甚至会瘫痪。现阶段, 我们所处的Internet环境无法充分确保平台处于绝对安全状态之中, 这样就使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2.4 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 中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会计管理方面均未制定系统全面的制度, 这就使得该项工作的可靠性减小, 导致新高职院校财务制度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因此, 今后应当不断完善制度, 以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

3 推动会计虚拟电子实验室建设思路

3.1 积极更新财务观念

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 同时其很难短期取得成效, 不是单纯投资购置相关软硬件就受到实效的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其一方面许多经费来建成系统, 另一方面应当持续不断的进行人员培训以及平台维护等。所以, 高职院校需不断更新财务观念, 形成现代化观念。唯有如此, 才能推动高职院校财会信息化建设不断前进。现阶段,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推行信息化建设工作, 然而却取得非常小的成绩, 鉴于此, 将来建设过程中应当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高职院校必须突出财会工作的重要性, 围绕电算化, 各个部门构建自身经营运作的相关模块, 在此基础上, 不同部门紧密相连, 使信息能够顺利共享。除此之外, 应当将财务数据当作主要对象, 构建起从数据采集一直到反馈整个过程的系统全面的机制。

3.2 开发财会软件的新功能

新制度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努力各种改变均能够在当前的财会信息化软件商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设计开发, 适当将其功能模块改变。第一, 需添加各个部门的标注功能, 尝试着利用辅助核算的方法将资金支出科目归进不同部门之中, 参考新制度, 对不同部门进行成本核算, 设置各个部门的一级核算, 提供全面的数据保障。第二, 为对现金流量进行核算, 必须在财务软件上设置相应的标注功能, 这样通过软件就能够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第三, 需要按照新制度要求, 开发出合理高效的收支结转功能, 从而能够降低结转难度, 提高其效率和质量。第四, 新制度之中凸显了经费渠道, 因此, 应当开出发相关的财务软件, 尤其是可以开发出可以区分、标注各种经费渠道的新功能, 在此基础上, 按照各种渠道实施相应的处理。

3.3 不断优化会计信息化内控管理

会计数据可以体现高职院校管理的整个过程, 同时还可以体现其运作的步骤以及详细情况。如果想充分保证相关信息的可靠性与及时性, 则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内控机制的作用。内控机制可以为高职院校充分利用不同资源提供保障。当今社会, 信息化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运作的发展方向, 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努力构建起系统完善的内控机制。

3.4 努力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众所周知, 财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大量高素质的工作人员, 因此, 应当切实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 通过这种方式使他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具体来说, 可以利用培训当前财会工作者或招聘引进高素质外部人才的方式, 实现整体素质的提高。将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引入, 同时通过他们对原来的职工开展培训教育, 实现整个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此外, 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业务培训活动, 使他们的业务知识不断更新, 使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不断提高, 使他们的监督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有效避免各类财务风险的发生, 从人力资源方面为信息的安全、准确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浅谈高职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建设 篇9

1.1 传统实验实训教学体系模式

1.1.1 教学主体在传统实验教学中, 学生的实验课题的选择, 实验步骤的制定和仪器设备的组织准备等全部由实验教师进行。

实验时学生只需按规定的步骤机械地操作即可。

1.1.2 教材传统实验教材因受传统观念制约和出版周期的限制, 其内容往往滞后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

同时, 这些教材把实验原理、步骤, 甚至某些实验现象都写得一清二楚。

1.1.3 教学内容传统实验教材的滞后性导致实验教学内容也出现滞后现象。

同时, 传统实验教学内容还具有理论验证性和内容单一性的特征。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以各理论课程为主线设置, 各自形成细而全的小系统, 内容重复多, 教学效率低。

1.1.4 教学方法传统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模仿性。

实验前, 实验教师一般要进行详细讲解, 甚至操作示范。实验中, 学生不需主动思维和创新, 只需按实验教材“照葫芦画瓢”。

1.1.5 教学目的传统实验实训教学目的带有普遍的验证性。

无论在教材编写还是实验实训过程中, 都以验证原有的知识和技术为目的, 缺乏对学生研究性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内容以验证式实验为主, 学生进行教材以外的实验训练不够, 甚至没有。

1.1.6 观念认识传统观念认识上将实验实训教学作为附设课

程, 对实验教学研究成果评价不足, 缺乏激励机制, 难以推陈出新, 尤其是缺乏对实验实训本身的教学和认知规律的研究与认识, 已严重阻碍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1.1.7 教学计划传统实验实训的教学计划以理论教师提出为

主, 往往是课时有宽裕时就安排、多安排, 课时紧张时就少安排, 甚至不安排。理论教师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实验实训的整体性和实用性以及该学科的系统性。

1.2 21世纪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与传统高职实验实训教学体

系的冲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某种生产技能培训和管理的教育。这种体系应是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但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随着新的经济时代对人才要求的巨大变化, 教育界人士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旧的实验教学体系不利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型人才。这种旧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已难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了。

2 创新高职实验实训教学体系探索思路

2.1 教学计划开发

2.1.1 制订合理的实训教学计划可以适当减少学生自习时间,

加大周授课时数, 建立产学结合、研学结合、亦工亦学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与秩序。

2.1.2 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先设计好每一个专业的技能掌握

模块, 以工作过程导向高职课程的开发, 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必需的理论课程设置, 让理论教学为实践知识掌握服务。在课程设计时, 应打破学科体系, 合并相关课程, 减少课程门类。

2.1.3 教材编写教材只向学生提出实验任务和要求, 让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

把课程的功能和目标、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课时分配表、实验实训安排表、技能训练表、考核方式等列入教材。

2.1.4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专家。

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参与下, 从学生的知

识、能力、素质结构出发, 按认识实习、基本技能训练、生产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2.2 教学思路

2.2.1 教学主体在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中, 由学生亲自选定实验

实训课题, 选择仪器设备, 制定实验实训步骤, 处理和分析实验实训结果、实验实训数据。实验实训教师只在提供实验实训资料、解答实验实训问题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

2.2.2 教学内容综合现代高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 不但与现代企业应用的科学技术同步, 还保持适当的超前性。

它既综合单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又融进相关学科内容, 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2.2.3 教学方法学生自选实验实训课, 自己选择和组合仪器设备, 自己确定实验实训方法和步骤。

教师在实验实训准备的过程中, 根据每个实验实训的特点和它在教学中的先后顺序, 将其归入以下四种基本类型:演示性实验实训、验证性实验实训、设计性实验实训、研究性实验实训。

2.3 实验实训教学实施过程

2.3.1 实验实训室管理建立以IC卡划卡为基础的实验实训操

作管理系统, 开发适合自身的“开放实验实训室综合管理系统”, 对校区进行统一规范地全自动化管理, 实现时间、空间和实验实训项目等全方位开放。使用该系统, 用户可以通过WEB进行用户登记、信息查询, 查看自己的机时情况, 查看不同校区实验实训室各实验实训空闲情况。该系统还可以统计实验实训房使用率;使用管理模块, 专门用于对各区仪器设备的数量、在用状态、维护情况进行详细管理。

2.3.2 教学过程建立多区共享的资源服务器, 存放所需的实验实训教学学习软件、辅助教学实验实训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可利用流媒体技术, 配合WEB服务和多媒体文件实施网络教学, 在网络教学中, 学生通过点播多媒体课件可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可通过在线了解一个实验实训的实验实训目的、基本的实验实训内容, 基本掌握实验实训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 明确实验实训最终要达到的要求及实验实训成绩评定的方式、方法、时间等。

2.3.3 虚拟教学环境使用虚拟仪器设备、共享数据和计算资源以及获取其他信息, 与同行进行研讨或得到教师的远程指导;

处于不同位置的学习者可以同时对一个实验实训项目进行实验实训工作。它具有导航、自测、自评的助学功能同时, 实验实训室无需教师在场, 学习者和指导教师可以进行在线式的或者异步方式的讨论。

2.3.4 教学体系 (流程) 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材→教务处排

课→计算机网上通告课程→学生网上选课→实验实训中心确定→网上通知学生→学生做实验实训→教师评价→网上通告成绩。

2.4 教学评价评价时, 可将完成的实验实训报告进行网上提

交, 由实验实训教师审阅后及时反馈给学生, 放在服务器中作为学生平时成绩。考试服务器上可存放着每次测验的成绩及期末上机实验实训考试的成绩, 为学生成绩评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资料:

摘要:培养和造就实践技能型人才, 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而实验实训教学, 又是培养和造就实践技能型人才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措施。但传统的高职实验实训教学体系, 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已近在眉睫。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 提高对实验实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课程设计, 突出实践能力;加强高职实验实训教学体系的创新, 适应高职教育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更新观念,创新

参考文献

[1]《谈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研究》1996年第5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戴士弘.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6.13.

[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发[2002]16号) .

[4]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教育部二○○四年二月十日)

[5]王萍, 方碧波, 谭镜星.《过程方法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左家哺, 彭蝶飞, 屈中正, 林仲桂.《发达国家及地区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2期.

实训实验室建设 篇10

一、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文化氛围建设的意义

高职实训室文化,是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实训室为载体,学校自身发展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本校特征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职业观、人生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以校园精神为主的群体文化。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实训教学质量,营造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打造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加强实训室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技能实训与学习。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实训室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主阵地。理论教学无法替代实训教学。实训教学特定的教学环境也是其他场所无法比拟的。它是技能人才培育不可缺失的平台,既能聚情、景、意为一体,同时它更能融教、学作为一体。所以,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二、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文化氛围建设的内容

实训室文化建设,其实际内容,则包含多个因素。主要体现在制度、物质和精神三个方面。具体涉及:实验室的卫生状态、精神风貌、审美情趣、行为方式、道德水准、学科建设、学识智能、人际关系、整体布局、语言风格等。而每个因素,都会影响到文化建设的结果。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都应该足够重视。要想使文化建设,发挥良好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管理过程中,关键是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

1.环境建设是物质文化建设的直接载体

一般而言,实训室的环境建设,包括室外和室内两方面。二者既密不可分而又相对独立。搞好环境建设又与其功能定位息息相关。目前主要提倡使其尽量贴近职场化。不同的专业,特色不同。实训室内。应按照实际,精心布局各种工作界面、仪器设备、工作的环境;四周墙面,可悬挂相关的设备操作流程等。整个实训室内,展示出一派轻松和谐而又科学严谨的教学气氛。实训室走道,可布置学科建设文化宣传栏,介绍专业实训室功能定位、学科发展前沿、学科团队、及技能培训项目等内容,使师生在不经意的视觉感染中,在环境的熏陶中,了解到更多专业领域的信息。

2.制度建设是先导

制度就是规程,是用来约束和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标准,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条例、规章、办法等的总称。实训室的文化建设,通过制度的建设,可以让师生的言行更加规范。制定完善而健全的实训室制度。有助于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训室的管理。完善的实训室制度,能使实训室的管理便捷化、规范化、条理化,保证实训室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实训室的制度建设,结合实训室的功能定位来进行。在制订规章制度时,要考虑到实际的工作场景和现有的实训条件,使职场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3.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内容

精神文化建设,涉及被教育者与教育者两方面。作为教育者,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不仅是实训教学的指导者,也是实训设备、场所的管理者和维护者。他们的精神面貌、敬业精神、专业水平、一言一行,必然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意志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实训指导教师,除了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资格、专业学历外,还应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要既能指导学生的技能实训,又能承担实训室的维护和管理,同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修养、人生观等。院校要开展现代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和专业技能指导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其次,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被教育者,要自觉服从管理,学习实训室的制度和规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实训技能操作训练中,认真接受实训教师的指导,掌握专业技能。

三、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文化氛围建设的实施

第一,实训楼楼房主体及周围文化建设。首先,对从外观上进行改造,使其专业特色较强。在楼顶制作醒目标示牌。周围路面全部硬化。绿化实训楼前后场地,制作与专业相关的言行文明标示牌、艺术性塑像等。

第二,实训楼大厅文化建设。结合实训功能定位,对大厅的文化布局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楼栋实训室布局示意标示、专业领域的杰出人物图片展示窗、消防示意标示、专业特色形象墙、实训楼管理暂行办法等。

第三,内廊文化建设。制作宣传橱窗。如学生标志性成果、专业实训室概况、主要实训仪器设备、专业及专业发展前沿、专业团队介绍(学术、教学、科研的基本情况)、应掌握的主要技能等。

第四,实训室内文化建设。为了方便师生,所有实训室均制作实训室标示牌及门牌,并标明责任人,使实训室的管理规范化。避免管理权限的混乱,做到责任到人。对设备的摆放及室内实训场地,进行科学的布局,力求于贴近职场化。使学生感受职场氛围,在实训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实训室各项管理制度上墙,重要仪器设备操作流程示意图,制定专业职业技能操作标准。对于有潜在危险的实验实训场地和技能操作均制作相应警示标识。对于危险物品的使用有严格领用审批制度。

四、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文化氛围建设的实施

为了搞好实训文化建设,避免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相互推诿的现象。学院成立了领导小组,主要是针对专项建设过程中的具体事务直接负责。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分工协作.责任到人。首先,领导小组下设实训基础设施的维修和改建项目组,由后勤基建部门组织落实。全程参与到每个环节,及时沟通调整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与实际不符的问题。这样做,不仅保证了项目建设的实用性、科学性,而且节省了工程建设的时间。其次,实训室功能建设与建制项目组。对学院实训室进行建制定编,成立实训基地,下设专业实训室。由专业负责人组织落实实训室专业建设。这样做有利于科学布局,统筹兼顾,有利于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有利于实训室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实训室文化建设项目组,会同实训基地负责人,由实训中心牵头,组织落实实训室文化建设方案。实训楼周边和主体文化建设项目。结合本院现有的实际条件,在参照外出调研的大量的图片实景的基础上,请专业人员进行规划设计。在实训室文化建设内容的实施过程中,及时听取各专业人员合理化的建议,以原制定的建设方案为基础,考虑各专业实训室各自的特殊性,进行个性化的补充和完善,使整个实训室的文化建设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更贴近职业特色。

五、结论

高职院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实训室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探索与实践证明,规范化的高职实训室文化,不仅对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创造井然有序、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实训教学环境有益,而且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等方面也是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因此,高职实训室的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邹丽.高职高专护理实验室建与管理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

实训实验课程的现场控制研究 篇11

关键词:实验教学;现场控制;会计电算化

F232

实训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使培养的学生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与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训实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探索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相互协作能力。实训实验教学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实训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实验教学过程的实现,包括实验教学过程输入、实验教学过程和实验教学输出效果都是由学生实现的,学生将实验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验教学环节中,在实训实验操作中掌握必须具备的、相互关联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实训实验教学课堂质量管理体系与课堂理论教学是完全不同的。本文以会计电算化的实验教学为例,结合笔者自身的实验课程教学体会,提出了全新的实训实验教学课堂质量管理方法---实训实验课程现场控制方法,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实训实验课程现场控制的内涵

现场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動或着行为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现场控制的重点是正在进行的计划实施过程;现场控制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主管人员的个人素质,因此,主管人员的言传身教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在进行现场控制时,要避免单凭主观的意志进行工作,主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亲临现场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和监督,以计划或标准为依据,服从组织原则,遵从正式指挥系统的统一指挥,逐级实施控制。

现场控制的内容包括,管理人员向下级人员指导恰当的工作方法和过程,监督下级的工作并在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偏差时,采取一些纠正措施;一般是上级对下级的一种管理活动。本文所讲的现场控制主要体现教师在进行实训实验课程时对实验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书、教学的方式、教学的环节以及学生的课业进行控制,是一种基于师生关系进行的控制活动,因此在现场控制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工作方法以及操作过程的教学指导以外,还要与学生共同进行操作,在出现偏离标准的现象时,与学生共同探讨偏差产生的缘由,以及进行纠正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举例对实施现场控制的目的、实施现场控制的方法以及对现场控制后的成果进行考核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实训实验课程现场控制的目的

就其概念来看,主管人员进行现场控制,是为了保证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者行为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要求而发生,为达到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控制活动。以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为例,会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因而要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进行现场的观察与监督,并对其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指导,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可以准确的获取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专业素质,进而可以更好的适应现代企业的用人需求,真正的学以致用。教学环节进行现场控制的目的具体列示如下:

1.获取专业技能知识

由指导教师进行统一的指挥控制,学生们可以了解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的基本知识。比如,初级会计电算化教材一般有四个部分组成:会计电算化的概述、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可以了解到会计电算化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操作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学会保护计算机的安全,保证会计资料等资源不被破坏、替换、盗窃和丢失。可以学习会计核算软件的六个模块: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对六个模块的实务操作进行实践并编制企业会计报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从而完成会计核算工作。明确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划分与职责,主要有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及会计档案保管。

2.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社交组织能力,竞争能力等。通过课堂练习,对每个核算模块的操作步骤进行学习,掌握对原始凭证的处理方法,同时巩固理论学习,通过实践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能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使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正确的处理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并进行相应的会计记录与登记,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老师进行现场控制,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指导,通过教师的现场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学习的进度,在教学环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培养专业素养

在对实训实验课程进行现场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进行大量的重复操作练习以及对众多数据的汇总分析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以及合作的态度;在教授实务工作方法以及操作步骤之前,让学生自主探索操作并得出结论,再由教师进行指导控制,检查结论是否正确无误,并对操作过程中的重要操作模块进行抽查,检验学生的课业完成情况,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操作过程中每个细节的把控,培养学生的信心、耐心以及责任心,养成积极、自信、负责、乐于助人的良好态度,培养一个良好的职业素养,用心的做好每一份工作。

三、实训实验课程现场控制的方法

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可以分三个基本模块进行模拟训练学习:单元实务模拟,岗位模拟实训和综合模拟实训。教师在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完成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可以通过课内实验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

1.单元实务模拟

在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在每个单元的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需要通过实验案例的练习,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阶段性的测试,从而教师可以充分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在电算化会计核算中,它的基本流程是:编制记账凭证、审核凭证、记账、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在学习了《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等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熟练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标准,从而可以根据原始凭证在计算机上进行记账凭证的编制,由于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现,除了需要手工编制的凭证外,应收应付模块可以通过核销等手段对应收款、应付款进行核算并自动生成凭证,对编制的以及结转生成的凭证进行审核记账后,通过报表模板自动生成会计报表。

2.岗位模拟实训

可以模拟企业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分别设立四个岗位:财务主管、总账会计、出纳、应收应付会计。因此在课堂上讲师可以将同学们划分为每四个人一个小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分组对抗。教师也可以通过跟校外企业的合作,或者本校的财务部门,为学生提供一些原始凭证的附件,并且鼓励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发票,充当原始凭证,进行日常业务处理。这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原始凭证的辨识度,准确划分不同的费用类型,从而做出正确的账务处理,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要时常进行岗位的轮换,以使学生充分的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方式和能力需求,掌握各个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从而减少了学生适应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3.综合模拟训练

在单元实务模拟以及岗位模拟训练的基础上,对个人综合技能进行一次训练,让学生体验一次企业的整个会计周期的工作流程。主要以个人为主体,可以在学期中间对学生进行一次期中测验,让学生独立的对总账模块、应收应付模块、工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等进行会计处理最终生成会计报表。通过期中考试的测验既可以让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了解,进而调整下半学期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可以对教学方式再加以改善,以提高教学质量。

4.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现场控制

前面提到,可以采取分岗位分组的方式进行竞赛,由老师进行命题,各小组在新建账套完成初始化设置的基础上,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包括对日常账务的处理、应收应付款的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编制报表。最后由老师根据小组成员编制的会计报表,审定报表的相应数值是否正确、是否满足资产负债表借贷平衡的法则,从而评选出用时较短、准确率较高的优胜小组,同时评定优胜小组成员课堂表现成绩优异以兹鼓励。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现场控制,不仅可以测验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成员们各司其职,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还要与同事多加沟通,以便及时有效的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

5.通过检查课业的方式,对现场控制进行统筹

在单元实务模拟训练中,可以根据会计电算化教材的例题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可以截取某个操作界面作为单元考核的标准,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检查完成情况,计入课业成绩。 在岗位模拟训练中,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岗位工作之后,对各个岗位便有了自己的了解,随后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提问学生其所在岗位的职责是什么?具体需要做什么工作?为什么要设立这个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如何与其他岗位的同学进行交流工作?所在岗位的发展前景是什么?要怎么样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等。通过问答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之后老师再进行相应的补充,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各个岗位的职责及需求,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从而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实践练习,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有效的实现实验课程的现场控制。

参考文献

[1]张青,薛永基,孙晓悦.本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河北企业,2016(04):125-127.

[2]温海燕.我国会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10):153-154.

[3]李春艳,孙慧娟.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体系设计研究分析[J].现代经濟信息,2012(02):326.

[4]戚爽.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对就业的影响[D].东北大学,2012:30-41.

[5]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02):153-154.

实训实验室建设 篇12

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以此为契机,为满足职业岗位的技能需要,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基于工作过程,我们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近三年的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进行了统筹规划,并对实验实训室建设具体内容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初见成效。

1 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设计依据

1.1 指导思想

为满足职业岗位全方位的技能需要,使实验实训室建设有计划、按步骤进行,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指导思想,在对原有实验实训室进行改造升级、资源整合优化的基础上,既要对学生的基础技能的实训进行全面建设,又要重点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具有真实环境的实训室,有主次,分层次逐步推进;同时本着“经济、有效、环保”的原则,生产过程采取冷漠运行,避免热膜运行因费用、污染等问题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实验实训室功能,提高社会服务功能。

1.2 实训室设置

根据“工学结合、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围绕职业岗位,将实验实训室按分析检验岗位、化工单元操作岗位、化学反应岗位、化工总控岗位有机地进行布局,以项目或任务为单元设立实训室,建成与化工企业职业环境相一致的化工仿真实训基地, 形成仿真实训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的要求, 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1.3 实训环境的设计

实训中心营造企业现场氛围,引入企业管理文化与理念,以生产项目作为实训内容,校内真实再现与化工企业相一致的职业环境。

2 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的设计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实验实训室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2.1 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和能力需求定位

从原料到产品的化工生产过程包括原料预处理过程、化学反应过程及产品精制过程,其中岗位最多的是原料的预处理及产品精制等一系列物理操作过程,即化工单元操作。其主要岗位有流体输送、传热、精馏、吸收、萃取、干燥等操作岗位,核心岗位为化学反应岗位,辅助岗位为满足核心岗位需要的分析与检验岗位、设备仪表维护岗位,迁移岗位为满足化工发展需要的化工总控操作岗位。

通过对化工生产过程的解析,并结合行业、企业调研、顶岗实习学生反馈意见及毕业生调研回访,确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服务于适合各类化工生产企业生产一线的化工操作岗位。即化验分析岗位、化工现场操作岗位、化工总控岗位。由职业岗位进一步确定岗位技能。职业岗位(群)及岗位技能描述如图2。

2.2 实验实训项目及相应实验实训室配备

根据“工学结合、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结合就业岗位各项任务出现的频率,并借鉴同类职业院校的成功经验,在对原有的实验实训室进行改造升级、资源优化整合的基础上,突出化验分析、化工单元操作及反应器操作等核心能力培养,根据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确定相应的实验实训项目,进而确定相应的实验实训室。

3 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整体规划

3.1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整体规划设计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为了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建设,根据化工岗位需要,在对原有的实验实训室进行改造升级、资源优化整合的基础上,考虑学生全方位的技能需要,对学生的基础技能的实训进行全面建设,同时又要突出重点,重点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具有真实环境的实训室,有主次、分层次、分阶段逐步推进,拓宽实验实训室功能,加强社会服务功能。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整体规划如图3所示。

3.2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的解析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有主次、分层次、分阶段逐步推进。具体流程如下:

第二层次:完善化工单元操作综合实训室(传热、萃取、干燥);

第三层次:新建煤干馏、石油裂解中试项目(大型)。

3.2.1 第一层次解析

3.2.1.1 扩建现有实验实训室

根据“工学结合、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围绕化验分析、化工单元操作及反应器操作等核心能力培养,在现有实践教学条件基础上,优化整合校内实训教学资源,完善现有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和化工仿真模拟实训室。

真实操作训练,新增用于非均相物系分离的旋风分离器、板框过滤机等,虚拟操作训练,进一步完善DCS仿真装置,在原有化工单元操作模拟软件基础上,增加煤化工工艺仿真模拟实训软件(煤焦化仿真软件、煤干馏仿真软件、煤制甲醇仿真软件、煤制二甲醚仿真软件等),石油化工工艺仿真实训软件及大型反应工段的模拟软件,扩建、完善原有实验实训室,优先保证化工基本单元操作及化工仿真模拟操作,花较少的资金实现化工基本单元装置及模拟操作、反应器仿真模拟操作以及反应工段的模拟操作控制,以化工厂操作规程为依据,与生产企业一致,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工基本单元操作、反应器操作(模拟)以及系统控制等基本岗位技能。

3.2.1.2 新建化工分析与检测实训中心

为满足原料或产品分析与检测任务,培养学生分析检测能力,满足化验分析岗位的要求,新建集仪器分析实验室、油品分析实验室、煤质分析实验室为一体的化工分析与检测实训中心。并可承担“化工检验工”等岗位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工作任务。

3.2.1.3 新建化工单元操作综合实训室(流体输送、精馏、吸收-解析)

化工单元操作是化工类专业学生最重要、最基本的操作,化工企业80%以上的岗位为化工单元操作岗位,在原有基本型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基础上,新建化工单元操作综合实训室,设备仪表采用集散系统进行控制,单元操作设备进行更新升级,以提高学生化工单元操作的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化工行业发展的需要。

化工单元操作岗位典型的有:流体输送岗位、传热岗位、精馏岗位、吸收-解析岗位、萃取岗位等,由于建设资金有限,同时考虑设备数目以形成教学能力,化工单元操作综合实训室分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完成流体输送、精馏、吸收-解析等化工生产应用最为广泛的综合实训项目。利用有限的资金有效提升学生的流体输送、精馏、吸收-解析等职业岗位能力,并可承担“化学总控工”岗位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工作任务。

3.2.1.4 新建小型化学反应中试项目

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岗位为化学反应岗位,为了满足学生全方位技能需要,使学生认识完整的化工生产过程,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先建成小型化工中试项目,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

第一层次是我们建设的第一阶段,通过第一阶段实验实训室建设,我院实验实训室将初具规模,已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具备培养学生化验分析、化工单元操作、反应器操作、化工总控操作等职业能力的条件,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

3.2.2 第二层次解析

在满足第一层次需要的基础上,完善化工单元操作综合实训室,新增传热、萃取、干燥等化工单元操作综合实训项目,满足学生全方位技能需要。

3.2.3 第三层次解析

在三年内满足实验室扩建、新建的基础上,拟建大型化工中试项目,本着“经济、安全、环保、有效”的原则,采用冷膜运行,避免热膜运行因费用、污染等问题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在校内再现完整的化工工艺加工过程,满足学生在校内完成化工生产工艺加工、产品质量控制及新产品开发的专业综合实践需要,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4 结 语

近几年来,伴随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快速发展,为满足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适应“工学结合、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学院积极致力于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但实验实训室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需有主次、分层次、分阶段逐步推进,而且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随时调整,并在实施过程当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我们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摘要: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满足我省化工行业的技术升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工学结合、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成为当务之急,而实验实训室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了使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有计划、按步骤进行,避免低层次重复建设,并满足职业岗位的技能需要,基于工作过程,我们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并对实验实训室建设具体内容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整体设计

参考文献

[1]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30-32.

上一篇: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下一篇:螺旋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