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药物(精选9篇)
降脂药物 篇1
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院降脂类药物的应用进行分析, 为临床上合理应用降脂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2011年服用的降脂类药物的药物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 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我院降血脂类药物的销售金额持续增长。我院降血脂药物的DDDs前五位药品统计依次为辛伐他汀、氯贝特、洛伐他汀、月贝草交丸、烟酸。结论 我院降脂类药物的用药符合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
关键词:降脂类药物,用药分析,用药频度,药物品种
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 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因此, 血脂在人体各项生理活动中占有较重要的位置。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脂与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 、糖尿病、脑栓死、脂肪肝等疾病有密切的联系。绝大多数的高血脂患者虽然本身的症状表现不明显, 但其心脑血管正逐渐硬化, 严重的导致冠心病及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目前, 高血脂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因此, 降血脂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至关重要。本文对我院2008—2010年降脂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从而为临床上选用有效、合理、经济实惠的降脂类药物提供理论参考, 现将统计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我院药剂科药库的记录数据对2008-2011年高血脂病患者降脂类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共收治高血脂等疾病患者345215例, 年龄35~83岁, 平均年龄 (52.1±23.3) 岁。对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 等利用Excel 2007 表格软件进行整理、统计, 做出分析。
1.2 方法
采用Excel 2007 进行分类、排序、统计。分析指标包括: (1) 药物限定日剂量 (DDD) 参照药品说明书、《中国药典》2005年版[2]、《新编药物学》第16版及临床常规的用药剂量; (2) DDDs=药品年消耗量/该药物的DDD值, 同一品种药物的不同规格、不同的厂家均折算成同一单位后求和, 为该药物的消耗总量; (3) 将药品的销售金额进行排序, 即可得到各种降血脂药物的销售记录; (4) 限定日费用 (DDC) =某药物的年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 药物的平均日费用DDC值越大, 则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3]。
2 结果
2.1 我院降血脂类药物的销售金额持续增长。2009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14.11%和21.14% (见表1) 。
2.2 2008—2010年我院降血脂药物的DDDs前五位药品统计依次为辛伐他汀、氯贝特、洛伐他汀、月贝草交丸、烟酸 (见表2) 。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4], 人们的饮食习惯呈现富余化的趋势, 因血脂升高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同时趋于年轻化。对顽固而严重的高脂血症, 可以适当的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因此, 药物治疗应被看做是治疗冠心病高危者脂代谢紊乱的较为有效的措施, 降血脂类药物就成为药物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 我院降血脂类药物在2008—2010年的年销售金额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同时降血脂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总体趋势较稳定。
目前临床应用的降血脂类药物主要包括了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以及胆酸螯合剂类等[5]。其中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最好, 能有效的降低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以及三酰甘油 (TG) , 其中贝特类降TG的效果显著。我院2008—2010年降脂类药物应用前五位的有辛伐他汀、氯贝特、洛伐他汀、月贝草交丸、烟酸等与文献报道的降脂类药物的治疗强度效果符合。同时各个药物的DDDs排序较稳定。
其中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降血脂类药物, 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阶段的限速酶HMG-CoA, 从而使肝脏胆固醇的合成受到阻碍, 细胞内游离的胆固醇减少, 细胞LDL受体的数目增多及活性增强, 从而加速了循环血液中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残粒或中密度脂蛋白 (IDL) 及LDL的清除[6]。贝特类降血脂类药物是一类过氧化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的配体, 是目前降TG的首选药物, 具有较强的HDL升高作用, 可以有效的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7]。
综上所述, 2008—2010年我院降脂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占全院总药物销售的比例趋于稳定, 降脂类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较为合理。其中, 他汀类药物以辛伐他汀为主, 贝特类药物以氯贝特为主, 烟酸类药物以烟酸为主, 我院降脂类药物主要集中于三种类型的降血脂药, 但是可以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逐步的应用较为新一代的降血脂药物, 从而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 为患者选择经济有效的药物, 使药物的使用个体化,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赵士魁, 周伟澄.降血脂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9, 40 (7) :536-540.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国家药典[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1099.
[3]何晓英, 杨苏亚.我院2002—2006年降糖药的利用分析[J].中国药房, 2007, 18 (32) :2495.
[4]王茹毅.降脂类药物的利与弊[J].解放军健康杂志, 2009, 1:20.
[5]De D, Khanna I.Recent trends in HDL modulating therapies[J].Ann Rep in Med Chem, 2007, 42:177-191.
[6]Xu Y, Mayhugh D, Saced A, et al.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 potent and selective triazolone-based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agonist[J].J Med Chem, 2003, 46 (24) :5121-5124.
[7]Park WKC, Kennedy RM, Larsen SD, et al.Hepatoselectivity of statins:design and synthesis of4-sulfamoy pyrroles as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J].Bioorg Med Chem Lett, 2008, 18 (3) :1151-1156.
服用降脂药物要分类型 篇2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的脂类浓度高于正常,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三个类型。降血脂药物根据药理作用不同,分为主要降低胆固醇和主要降低甘油三脂两大类。由于降血脂药物种类繁多,专属性强,不良反应较多,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化验分清自己属于哪一类型的高血脂,对症下药才有疗效。
主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 患者的总胆固醇高于230毫克/分升,为高胆固醇血症。降胆固醇的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和胆汁酸螯合剂两类。他汀类的代表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主要作用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不良反应较少,多为肌肉疼痛。胆汁酸螯合剂类的代表药物有考来稀胺、考来替泊,主要作用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不良反应是刺激性臭味和消化道反应。
主要降低甘油三脂的药物 患者的甘油三脂高于160毫克/分升,为高甘油三脂血症。降甘油三脂的药物包括贝特类、烟酸类和海鱼油ω—3脂肪酸,其作用都是降低脂类的合成和释放、加速脂类的代谢和排出。贝特类的代表药物有吉非贝齐、非诺贝特、苯扎贝特,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和肝肾功能改变。烟酸类的代表药物有烟酸肌醇脂、阿西莫司等,不良反应除消化道反应外,还有皮肤潮红和瘙痒。
降低混合型高脂血症的药物 患者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均高于正常时,需要联合用药,可以根据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比例,选择他汀类、胆汁酸螯合剂、贝特类和烟酸类药物联用。但要警惕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与烟酸、吉非贝齐合用时,易发生危及生命的横纹肌溶解症;需联合用药时,剂量宜小,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肌无力、肌痛现象,并定期检查血清丙谷转氨酶、肌酐激酶等安全指标,以便调整剂量或更换药品。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 篇3
1 抗骨质疏松作用
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BMP2是储存在骨内的骨诱导生长因子BMPs家族成员之一,属转化生长因子β(TGF2β)超家族成员。人细胞中BMP2基因表达以及新骨生成可被HMG-CoA还原酶的代谢物甲羟戊酸所抑制[1]。他汀类药物对HMG-Co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使HMG-CoA不能转变为甲羟戊酸,从而促使新骨生成并伴有骨细胞中BMP2基因表达增加。他汀类药物促BMP2表达的机制为:(1)抑制Rho和Rho激酶的活性,导致BMP2表达上调。(2)通过增加游离的有活性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促进BMP2表达。(3)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促进BMP2表达。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途径,的限速酶,抑制其活性可阻遏下游的甲羟戊酸化途径,从而使小GTPases不具有负调节BMP2表达的活性。
他汀类药物抗骨质疏松还有其他可能的分子机制,如通过降低血清IL-6水平,抑制骨吸收;上调钙周期蛋白表达,提高成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的合成。氟伐他汀能提高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2]。
不是所有他汀类药物都能促进BMP2的上调[3]。匹伐他汀不能诱导人骨肉瘤(HOS)细胞内BMP2的表达,原因是不能进入非肝细胞的成骨细胞。Majima T等研究表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经匹伐他汀治疗后碱性磷酸酶没有显著变化,而骨循环的特异性标志物血清1型胶原N末端肽(NTx)显著降低,提示匹伐他汀很可能通过抑制骨的重吸收而不是刺激骨的形成对骨代谢产生有益的影响[4]。
Hughes A等通过离体和在体实验比较疏水和亲水他汀类药物对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5]。在体外实验中,对家兔的破骨细胞,亲水性最强的西立伐他汀对异戊烯化的抑制作用比疏水性最强的罗苏伐他汀强,体外抑制异戊烯化的强弱顺序为西立伐他汀>辛伐他汀>罗苏伐他汀>帕伐他汀。但在小鼠的卵巢切除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模型中,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未观察到骨形成增多,表明由于其抑制了破骨细胞介导的骨的吸收,而不是增加骨的形成,从而阻遏骨质疏松的进程。
此外,口服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只有少量到达血液循环中,在骨骼中浓度很低。在对626例绝经后妇女所做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实验中,用降低血脂水平的临床相关剂量的阿伐他汀对骨密度和各种代谢的生化指标没有影响,表明阿伐他汀的口服制剂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没有作用[6]。
然而,实验观察和临床研究也产生了一些大量冲突性结果,如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普伐他汀长期干预研究(LIPID)、心脏保护试验(HPS)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无预防或减少骨折的作用[7]。
2 心血管保护作用
他汀类药物的心血管保护效应比其降脂作用出现早,而且与血清胆固醇的降低程度无明显相关。危险老人服普伐他汀的前瞻研究(4S、HPS、PROSPER)等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所致的死亡和心血管意外,强化他汀降脂治疗可有效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冠心病高危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因此,他汀类药物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大部分80岁以下的人群。他汀类药物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有效药物。目前,尚缺乏对低危老年患者强化降脂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高龄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获益的证据仍不充分。他汀类药物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2.1 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
临床研究资料显示,他汀类药物能够调节炎症过程,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降低C-反应蛋白药物的水平[8]。C-反应蛋白是炎症反应的参考指标。“中国医师心血管风险评估项目”(CARE)专家研究发现,经过他汀类药物治疗后C-反应蛋白值下降,炎症反应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同时还有改善肾脏功能、延长冠心病患者生命的作用。
在动物实验中,赵征等[9]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和棉球致小鼠腹腔肉芽肿形成模型中,观察到用临床降脂的小剂量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对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慢性炎症的作用优于急性炎症,由此可见,患者对此类药物将会有较好的耐受性。他汀类药物的抗炎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的渗出、降低C-反应蛋白含量及消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这种抗炎作用可能对患有自身免疫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有着较为乐观的应用前景[10]。特别是对C-反应蛋白、丙二醛等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更说明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Tousoulis D等通过对血胆固醇含量低于220mg/dl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阿伐他汀治疗后发现,该药能降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s V CAM-1)等炎症因子的水平[11]。另一为期2周的他汀类药物实验中,证实阿伐他汀能下调血液中淋巴细胞的HIA-DR和CD38含量,辛伐他汀能抑制原诱导的CD4+T淋巴细胞激活,说明他汀类药物对该类CD4+T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Fehr T等在为期2周的他汀类药物实验中,证实阿伐他汀能下调血液中淋巴细胞的HIA-DR和CD38含量,抑制超抗原诱导的CD4+T淋巴细胞激活[12],提示他汀类药物对人类T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他汀类药物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与其降脂作用没有直接关系,除了在心血管方面发挥保护作用外,也为风湿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2.2 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
多项实验表明,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伐他汀等都具有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抗氧化应激作用。皮林等报告[13],氟伐他汀20mg/d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具有影响并具有对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67例初诊未曾应用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晚服用氟伐他汀20mg/d,于用药前及用药4周检测血脂、血液生化,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及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显示,用药4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甘油三酯(TG)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ET有所下降,NO及NO/ET明显升高。说明氟伐他汀有效治疗高脂血症的同时,有良好的内皮保护作用。
徐健等[14]通过动物实验证实阿伐他汀通过提高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从而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改善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提示阿伐他汀抗氧化应激作用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辛伐他汀增强NO及VEGF这2种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因子的活性,因此有利于改善内皮功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有重要作用[15]。动物实验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抑制Ras、Racl和Rho等小G蛋白的类异戊二烯化修饰,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中NADPH氧化酶相关的ROS的产生,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16]。
2.3 抗血栓
他汀类药物抑制血小板功能的机制可能与减少TXA2的生成和调节血小板膜的胆固醇含量有关[17]。应用他汀类药物后,血小板和红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降低,降低细胞的致栓性。他汀类药物可抑制损伤血管的血小板沉积,减少血小板血栓形成,还可抑制巨噬细胞的组织因子表达,因而减轻血管壁的致栓性。
他汀类药物还可自身充当抗凝物而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尤其对高纤维蛋白原和高胆固醇血症所导致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栓危险性大的患者可能更有意义。
2.4 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聚集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基础。应用他汀类药物抑制类异戊二烯而不是胆固醇的合成,可减少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DNA的合成。参与胆固醇合成的类异戊二烯如甲羟戊酸(MVA)、焦磷酸法呢酯(FPP)和焦磷酸牛儿酯(GGPP),是细胞增殖所必需的物质。他汀类药物可减少PDGF诱导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产物(Rb)过度磷酸化,并降低细胞周期蛋白(cdk)-2、cdk-4和cdk-6的活性[16]。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使细胞停滞于G1和S期之间,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Ras、Racl和Rho等小G蛋白的类异戊二烯化修饰, 导致胞浆内非活性的小G蛋白堆积, 阻断细胞内信号转导, 从而发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Ras和Rho是转录后修饰所必需的,并参与细胞周期调节,因此它们可能是他汀类药物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干预点。Ras通过激活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通路促进细胞周期完成,而Rho可使p27Kip1蛋白失去稳定性,从而引起细胞增殖。研究显示,Rho介导PDGF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他汀类药物抑制Rho是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主要机制。GGPP可逆转他汀类药物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但FPP或LDL-胆固醇不能。
另外,他汀类药物还能通过降低血脂含量,打破血脂与斑块内脂质的平衡,使斑块内脂质由斑块内逐渐向血浆转移而减少,由此阻止动脉粥样斑块进程。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活性物质释放;也通过自身充当抗凝物而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尤其是对高纤维蛋白原、高胆固醇血症所导致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栓危险性大的患者可能更有意义。通过降低血液粘稠度而预防血栓的形成,从另一角度预防了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3 抗肿瘤作用
目前认为,肿瘤细胞具有无限的增殖能力。他汀类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促进其凋亡,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他汀类药物除降血脂作用外, 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分化或凋亡、抗侵袭作用及增强放疗效果方面的作用逐渐被国内外学者所认识。已经证明降血脂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能抑制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已发现在黑色素瘤、乳腺癌、胰腺癌、纤维肉瘤、成神经细胞瘤的动物模型中,他汀类药物能延迟肿瘤细胞生长和/或抑制其代谢。另一项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能增强细胞因子和化疗药物的疗效。关于其抗肿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是其干扰Ras/Rho家族三磷酸鸟苷酶功能、抑制特定细胞周期依赖蛋白酶的活性、激活细胞周期依赖蛋白酶抑制物这些功能可能与其肿瘤抑制作用有关[18]。
4 预防痴呆
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风险系数的功效。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比那些非高血脂患者及服用其他降脂药的患者下降了70%。流行病学调研结果也肯定了他汀类药物在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及痴呆危险方面的重要作用。高血脂会导致动脉血管狭窄,增加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同时也影响脑动脉,促使脑动脉中的β淀粉样蛋白堆积在脑细胞间隙,形成老年斑。老年斑是早老性痴呆的典型标志,与脑细胞死亡有关,可导致记忆力逐渐丧失,人体功能逐渐衰退。也就是说,大量β淀粉样蛋白在脑细胞间堆积时,也是患者出现明显痴呆症状之日。所以,如何阻止这种蛋白的堆积成了研究重点。他汀类降脂药的最大特点是能有效减少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从而阻止老年斑的形成。
总之,他汀类药物是作为降脂药物研发上市的,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降脂效果已经得到了肯定。同时,降脂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种种益处也显现出来。尤其是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对脂质代谢紊乱的同时伴有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是一大福音。此外,此类药物的抗骨质疏松、抗肿瘤和预防老年性痴呆等多效性作用及作用机制还在深入研究中。
摘要:他汀类药物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 还原酶抑制药, 主要通过抑制肝脏HMG-CoA还原酶, 阻止该酶催化甲羟戊酸形成, 从而干扰内源性胆固醇合成。他汀类药物高效、安全, 为降脂药物中的首选药物, 广泛应用于临床。人们对他汀类药物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发现他汀类药物有很多非降脂的作用。综述他汀类药物抗骨质疏松、心血管保护、抗肿瘤及预防痴呆等非降脂作用。
降脂药物 篇4
【关键词】 他汀类降脂药物;冠心病;心血管事件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5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79-01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属于心脏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其内膜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临床上又称之为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本文中通过观察探讨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70例冠心病的患者,男40例,女32例,年龄在59-82岁,其中位年龄为68.3±2.1岁,美国心功能NYHA分级在II-III级,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胸部出现典型心绞痛,还会合并出汗、气促、眩晕、恶心、昏厥、寒颤,均排除心功能为Ⅰ级或Ⅳ级,有严重瓣膜疾病,心脏安置了起搏器,左心室出现室壁瘤,严重贫血,有严重的肺部疾病和严重的肾、肝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及心绞痛类型比例等各方面对比皆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给予口服20mg/d的阿托伐他汀(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生产,批号:N0071-0157-23),每天2次,连续用药1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
1.2.2 对照组 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给予口服100mg/d的阿司匹林(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宜制药总厂生产),每天1次,连续用药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用药前和用药一年后患者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并对其用药前后采取颈动脉彩超检查,观察记录其斑块积分和平均动脉IMT的值。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发作次数、心电图的改变、临床症状的变化,制定出以下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服药后心绞痛的症状基本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给予常规心电图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或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恢复>0.1mV,T波改为直立;有效:服药后心绞痛的症状部分消失,发作次数减少50%-80%,给予常规心电图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见ST段压低在0.05mv或以下,T波接近正常水平。无效:服药后心绞痛的症状无改变,给予常规心电图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ST段压低无变化甚至抬高,发生T波倒置或正负双向、低平等改变[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数据使用的是卡方1.61版本软件统计,期间使用X2检验,各项参数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觀察组的总有效率94.3%(33/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28/3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对比有明显的差异(X2=9.13,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皆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斑块积分、平均动脉IMT比较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常用的药物包括有辛伐他汀、苯札贝特、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等,其中列入我国基本的药物目录中是辛伐他汀。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的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能够对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的作用进行抑制,进一步使甘油三酯中的脂蛋白与AV的合成及分泌作用减少,起到显著调节血脂的作用,并能一定程度上对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进行抑制,使粥样斑块稳定,从而全面改善血管的内皮功能,起到抗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血栓形成及保护神经等作用。本文也统计可见,采取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变化、斑块积分、平均动脉IMT与治疗前皆明显降低,而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并无明显的改变;同时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阿司匹林组,可见他汀类药物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更为显著,也进一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采取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优于传统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可以有助于改善心绞痛症状,同时能够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文利,柳达,刘诚,等.小剂量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18(3):272-275.
降脂药物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联合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5.2±5.8)岁。其中9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11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1.2 方法待患者出院2个月后,对其谷丙转氨酶、肌酐和肌酸激酶等进行肝功能测定,其结果显示为正常后停止服用原来的降脂药物。其后服用辛伐他汀,剂量为40 mg/次,1 次/d,连续服用4周。若患者原来服用的降脂药物使用剂量超过辛伐他汀的剂量,给予患者服用复方依折麦布进行强化降脂,剂量为10 mg/次,1 次/d,连续服用4周[1]。在服用该类降脂药物期间告知患者禁忌服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贝特类降脂药物、胺碘酮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患者服药4周后对其肝功能进行检测,其结果显示为正常后给予患者烟酸复方片,初始剂量为1 g/d,其后服用剂量为2 g/d,连续服用8 周[2]。若患者的检测结果显示为:肝功能正常,血脂未达到标准,给予患者复方制剂依折麦布进行强化降脂,其后服用烟酸复方片,连续服药8周。待患者服药8周后对其肝功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被纳入本次研究实验。
2 结果
2.1 8例患者单用辛伐他汀,且连续服用4周后对其肝功能进行测定,未见异常;但血脂异常患者3例,其后服用复方制剂依折麦布进行强化降脂。另外5例患者直接服用烟酸复方片。
2.2 10例患者初始服用复方制剂依折麦布,连续服药4周后进行肝功能检测后发现,6例患者的检测结果显示为异常。另外4例患者直接服用烟酸复方片。
2.3 6例患者联合服用辛伐他汀和烟酸复方片,连续服用8周后进行肝功能测定,其结果显示异常后停止用药。
3 讨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脂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目前临床使用他汀类药物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段,但临床上引发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的现象也日益增加。服用该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功能损害以及骨骼肌系统损害等。姜文锡等[3]研究显示,服用他汀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误用药物、服用药物种类较多以及过度依赖药物剂量等,加之药物之间的共同作用致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除此之外,肝肾功能异常、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者也会引发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依折麦布作为新型降脂药物和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有关该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和报道较少。牛少辉等[4]研究显示,有患者服用辛伐他汀后改服依折麦布,发生严重的肝肾衰竭,其主要原因为:由于依折麦布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对小肠和肝脏进行酸化,致使他汀类药物充分暴露,使继发性肝脏毒性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烟酸主要产生的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害、胃肠道症状以及面部瘙痒等。据相关资料显示,依折麦布和烟酸联合使用,且使用剂量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使用高剂量药物其安全性尚不明确。从本次研究结果:从CK值升高方面来看,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其主要原因与女性自身条件和使用的药物剂量存在相关性。由此可见,女性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较易发生不良反应,且性别差异也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对本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发现,患者的平均年龄>65岁,并伴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疾病。其主要原因为: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加之药物浓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使药物之间的作用几率明显加大,由此可见,老年患者的年龄也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本次研究结果中,多数患者服用药物的种类较多,甚至≥4种,如胺碘酮、大环内酯类以及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药物等。由于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对他汀类药物的代谢起到抑制作用,从而提高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以他汀类为基础的降脂药物联合应用,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的年龄以及服用药物种类较多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因素,其发生机制与误用药物或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存在相关性,具体机制需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以他汀类为基础的降脂药物联合应用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20例联合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8例患者单用辛伐他汀,且连续服用4周后对其肝功能进行测定,未见异常;但血脂异常患者3例,其后服用复方制剂依折麦布进行强化降脂。另外5例患者直接服用烟酸复方片;10例患者初始服用复方制剂依折麦布,连续服药4周后进行肝功能检测后发现,6例患者的检测结果显示为异常。另外4例患者直接服用烟酸复方片;6例患者联合服用辛伐他汀和烟酸复方片,连续服用8周后进行肝功能测定,其结果显示异常后全部停止用药。结论 联合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因素,加之药物之间的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骨骼肌毒性得到明显增加。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降脂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参考文献
[1]席哲.降脂药物联合应用的安全性探析.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63-3764.
[2]钟毅,刘挺榕,刘爱华,等.联合应用降脂药物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2):216-219.
[3]姜文锡,姜雯娟,杨荣,等.依折麦布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高血压对患者血脂达标率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4520-4521.
降脂药物 篇6
1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由于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维持粥样斑块的稳定性等功能, 所以临床常把他汀类药物用于改善心肌缺血, 治疗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一项由14个国家中94家医院进行的队列研究共计观察19 537例ACS患者, 其中4056例 (21%) 在入院前已服用了他汀类药物, 而在住院期间有428例 (11%) 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结果显示, 与已往未服用过他汀类药物者相比, 入院前已服用他汀类药物者发生ST段抬高的可能性减少21%, 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减少22%。在急性住院期间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与从未服用过他汀类药物者相比较, 急性期并发症或死亡的危险性降低34%。诸多资料证实他汀类药物对ACS大有益处。
2抗增殖治疗
在细胞培养和体内实验中, 辛伐他汀可抑制促分裂原诱导的恶性B淋巴细胞增殖, 这表明该类药物对白血病可能有效。体外实验表明, 他汀类药物与某些细胞毒性化合物有协同作用, 如辛伐他汀能加强硝基脲及β-干扰素对人类神经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辛伐他汀还可抑制急性髓样白血病细胞达65%。
3抗癌治疗
他汀类药物可抑制前列腺癌。据美国癌症协会的资料显示, 1/6的男性在其一生中有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在这项最新的调查中, 美国医疗专家对4000名存在前列腺癌隐患的男性进行了试验测试, 让其中1000名成员服用他汀类药物。研究发现, 有35%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参与者最终被确诊患有前列腺癌, 而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患上前列腺癌的参与者达58%。研究人员认为, 他汀类药物对于前列腺癌的确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服用他汀类药物超过5年, 患前列腺癌的几率将大大降低。机理是该药抑制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该酶调节细胞传导, 在抑制癌细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4抗心力衰竭作用
最近一项纳入24 598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 长期 (平均2.4年) 应用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和住院率。主要包括: (1) 抗氧化作用; (2)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3) 抗炎作用; (4) 抑制外周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 (5) 诱导微血管生成。除此之外, 他汀类药物还可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败血症[2]。
5治疗糖尿病
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一样, 是部分炎症性疾病, 应用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级预防, 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3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第一位预测因素。糖尿病患者LDL-C每降低1mmol/L, 心血管原因死亡风险减少13%, 脑卒中减少21%。而且不同基线血脂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都能获益[3]。
6降压作用
他汀类药物能降低未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 其原理很可能是此类药物改善了血管内皮功能[4]。
7预防脑卒中
最近一个汇总分析显示:LDL-C每降低1.8mmol/L, 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就下降67%和27%。张炳俊等[5]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8在预防肾病中的作用
在许多肾病的实验模型中, 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肾小球的损害程度, 从而保护肾功能。这是因他汀类药物一方面纠正了脂代谢的异常, 因为在许多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因脂质代谢不正常, 而引起慢性肾损害;另一方面是抑制了许多肾病中肾小球膜细胞的增殖, 延缓肾动脉硬化的进展。
9免疫抑制作用
在同基因心脏移植模型中, 普伐他汀可抑制胞外基质蛋白的合成及降解, 阻止巨噬细胞对移植器官的浸润, 从而抑制导致同基因心脏移植失败。他汀类药物可抑制单细胞的趋化性, 并有抑制抗体依赖性的细胞毒性作用。他汀类药物对免疫细胞有较广泛的抑制作用, 从而降低了排异反应的发生率。
10对骨骼的影响
据美国一专利介绍, 他汀类药物可促进骨骼形成, 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骨折、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转移性骨病、溶骨病等疾病。
11抗炎抗氧化作用
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脂作用外, 尚有抗炎、抗氧化作用。他汀类药物对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对于耐多种抗风湿病药的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 目前广泛使用的他汀类药物可能有效。
12预防痴呆
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 (AD) , 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AD及其他痴呆症风险系数的功效, 对于痴呆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主要药理作用是抑制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 从而降低胆固醇的生成, 抑制血管增殖和调节免疫系统, 以及通过增加一氧化氮的生物合成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神经进行保护。
在临床实际应用中, 一定要强化他汀类药物降脂的安全性。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肝功能障碍和肌病, 肌病中最严重的表现是横纹肌溶解症, 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基本很快即可恢复。综上所述, 他汀类药有多效性, 除降脂作用外, 还可发挥许多其他功能。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可适当合理地加以选择应用。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林辉龙.他汀类药物降脂作用外的临床新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3, 23 (1) :42.
[2]常连芳.他汀类药物可以预防败血症[J].长城心脏快讯, 2006, 3 (24) :30-31.
[3]于德民.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早、严、长”的策略[J].药品评价, 2009, 6 (6) :209, 217.
[4]田婷.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评价冠状动脉易损斑块中的价值[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9, 7 (4) :38.
降脂药物 篇7
1 降血脂药物与肝损害
老年人对药物不良反应敏感性增加的原因复杂, 主要包括胃肠道血流量降低, 胃肠蠕动减慢, 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延长;机体内水分相对减少, 脂肪比例增加, 脂溶性高的药物在脂肪组织积蓄, 作用时间延长;肝脏质量减少, 肝内药物代谢酶活性低下, 酶亚群变异增加;肾血流量降低, 肾滤过率低下, 肌酐清除率下降, 对主要由肾脏排泄的药物作用缓慢;随年龄增加, 某些药物与药物的靶细胞或靶器官的药效学反应发生变化;常合并心、肝、肾等多种慢性疾病, 联合应用多种药物的概率增加, 易出现药物间相互作用。由于肝脏有丰富的血流和药物代谢酶系, 大部分药物在肝脏内转化, 肝细胞本身对化学物质特别敏感。因此, 老年人特别容易发生DILI, 后者是老年人肝功能异常和黄疸的重要原因[1,2,3,4,5,6,7,8]。
他汀类药物是当前最重要的调脂药物, 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 3A4代谢, 可导致剂量依赖性、无症状的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升高。他汀类药物引起ALT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的概率为0.5%~2.0%, 减量常可使ALT降低, 再次加量或换用另一种药物时, ALT往往不再升高, 进展至肝衰竭者罕见。他汀类等降血脂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无论肝损害、肌病还是横纹肌溶解的危险性都与药物剂量有关, 这在老年患者尤其明显。多数老年患者血脂呈轻中度升高, 使用中小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即可使血脂达标;用加倍剂量的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的疗效只增加6%, 而其不良反应则呈几何级数增加, 为此对极高危或有适应证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应加强监测。此外,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时, 应高度重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与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系统, 尤其是3A4同工酶有关。因此, 合并使用多种药物时应尽量选择肝内或体内不同代谢途径的他汀类药物[1,2,3,4,5,6,7,8]。
与中青年人相同, 老年人使用常规剂量他汀时, 较少发生肝损害, 但随着剂量增大肝损害的概率增加[1,2,3,4,5,6,7,8]。在PROSPER研究中, 普伐他汀40 mg/d治疗组, ALT升高超过3倍正常上限的发生率为0.03%, 与安慰剂组相似。在4S研究中, 高胆固醇血症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辛伐他汀20~40 mg/d, 1.5%的患者发生ALT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 安慰剂组为1.6%。CCSPS老年亚组分析发现血脂康对ALT的影响很小, 超过3倍正常上限者仅为0.27%, 安慰剂组为0.28%。在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降脂时, 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在IDEAL研究中,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ALT升高发生率为0.97%, 而常规剂量的辛伐他汀组为0.11%。TNT研究中, 80 mg/d 阿托伐他汀组1.2%的患者ALT升高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 明显高于10 mg/d 组 (0.2%) 。在PROVE-IT试验中, 阿托伐他汀80 mg/d组和普伐他汀40 mg/d组分别有3.3 %和1.1%出现肝酶异常。
2 慢性肝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
慢性肝病易于并发血脂异常, 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约25%的高脂血症患者合并慢性肝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等肝病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而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来愈来愈多研究表明, 他汀类药物对肝酶持续异常、NAFLD、丙型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移植以及原发性肝细胞癌等患者均有一定治疗作用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1,2,3,4,5,6,7,8]。下列人群可正常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血脂治疗[1,2,3,4,5,6,7,8]: (1) 没有临床肝病或并发症证据的孤立性胆红素增高者; (2) 孤立性γ-谷氨酸转肽酶 (GGT) 增高者; (3) 肝酶轻度增高 (小于正常值上限3倍) 且归因于NAFLD或其他原因者。从肝脏角度应用他汀类药物相当安全, 临床医生无需过分关注他汀类药物的肝毒性。现存问题并不是太多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有不良反应, 而是太多的人可能对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无谓的恐惧而拒绝使用他汀类药物或不适当的停药。从预防心血管死亡的获益来看, 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获益更多, 临床上需充分使用他汀类药物。
当前虽然缺乏肝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的足够数据, 但不明原因性血清ALT持续增高者以及NAFLD患者可安全使用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对NAFLD本身可能还有治疗作用。慢性丙型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移植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同样也是安全的, 通常并不伴有肝功能恶化。他汀类药物甚至还可以延长不能手术或选择其他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 并且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门脉高压以及减少糖尿病患者肝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9,10]。目前需要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阐明他汀类药物用于肝病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监测的必要性。至今没有证据显示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是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禁忌证, 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相对禁忌证包括[1,2,3,4,5,6,7,8]: (1) 肝酶持续增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 (2) 有肝脏合成功能受损的证据, 如血清白蛋白降低和 (或)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3) 急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或药物性肝炎; (4) 失代偿期肝硬化。这些病例仅在仔细权衡潜在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后, 才考虑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
3 应用降血脂药物治疗时出现肝酶异常的处理
鉴于很多降血脂药物均可引起肝损害, 而且血脂异常患者往往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此外, 高脂血症及其伴随的肥胖、糖尿病本身亦可导致肝损害 (如NAFLD) 。为此, 在调脂药物治疗前以及治疗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 需要认真加以区分是原发疾病本身直接引起的肝损害还是药物性肝病以及何种药物引起的肝损害, 因为这关系到医生是否需要变更治疗方案。
3.1 明确肝损害的性质
在考虑降血脂药物治疗前, 建议常规检测肝功能。慢性肝炎但无肝功能不全征象、NAFLD、体质性黄疸 (例如Gilbert综合征) 以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以安全使用他汀类药物, 通常无需减少剂量和加强肝酶监测[1,2,3,4,5,6,7,8]。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他汀类药物处方信息有所变动之前, 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开始和增加剂量后12周、以及随后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ALT。对于降脂治疗过程中新近发现的肝功能异常个体, 应在短期内复查以排除检测误差;其次, 需排除肌病、溶血、甲状腺功能改变等肝外原因, 这些患者肝功能改变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增高为主, 伴肌酸磷酸激酶 (CK) 和乳酸脱氢酶增加, 而ALT大多正常, 否则考虑同时累及肝脏;对于真性肝功能异常, 需分析其肝损性质 (肝炎和/或胆汁淤积) 及程度, 总胆红素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前白蛋白下降提示重症肝炎。在没有胆道梗阻的情况下, 血清总胆红素及其分类较孤立性ALT增高更能准确反映肝损伤程度。临床医生需警惕降脂药物治疗过程中病人的主诉和体征 (纳差、乏力、嗜睡、黄疸、肝肿大) 。
3.2 判断肝损害的原因
3.2.1 药物性肝损害:
调脂治疗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首先考虑DILI可能, 停药后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 再用可疑药物肝损伤再次出现, 有助于明确诊断。常用的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胆汁结合树脂等药物均有肝毒性, 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ALT升高, 亦有胆汁淤积性肝炎甚至肝功能衰竭的报道。肝酶增高通常发生在用药16周内, 治疗前、治疗4周及12周或增加药物剂量后应进行肝功能检测。存在基础肝病 (包括脂肪肝) 、用药后ALT升高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者, 一般不影响治疗。明显升高者应减量或停药。ALT持续性升高的概率<1.2%, 导致停药的约为0.7%, 停药后ALT通常在2~3月内恢复正常[1,2,3,4,5,6,7,8]。
氯贝丁酯导致ALT异常的概率高, ALT中度升高者占10%, 偶见肉芽肿性肝炎和胆汁淤积性黄疸。非诺贝特引起ALT升高的概率可高达20%, 少数表现为胆汁淤积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相比而言, 吉非贝齐致肝损害的证据不多。烟酸类发生肝功能异常的比率高达30%, 每日服用3g持续1年以上者3%出现黄疸。烟酸铝等缓释剂型更有可能造成肝损害, 而且比短效烟酸更早地出现黄疸, 少数患者出现胆汁淤积和急性肝衰竭。
降血脂药物治疗中一旦出现显著肝损伤和肝功能衰竭的客观证据, 不管ALT高低以及何种原因所致均应立即停用降脂药物, 并请消化或肝病专家协助诊治。他汀类药物治疗中出现无症状性、孤立性ALT轻度增高者无需中断他汀类药物, 可酌情考虑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素、甘草酸二胺等保肝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中出现无症状性孤立性ALT明显增高 (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 , 半月内复查仍明显增高者, 如无其他原因可供解释则需减量或停用他汀类药物。如果存在其他损肝因素 (特别是NAFLD) 且无肝功能不全征象者则可继续使用他汀类药物, 但需加用保肝药物和加强代谢紊乱的控制。
3.2.2 合并NAFLD或并发其他肝病:
高脂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 20%~92%的NAFLD合并高脂血症, 这类病例在应用调脂药物过程中出现肝损害有可能是NAFLD本身的表现, 因NAFLD为富裕地区肝功能异常和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NAFLD患者往往有近期内体质量增加和腰围增大, 伴血糖、尿酸、血脂等代谢指标恶化, 影像学检查提示脂肪肝或脂肪肝程度加重。与DILI不同, NAFLD患者肝功能异常一旦出现, 短期内很少波动, 主要表现为ALT和GGT轻度增高, ALT/AST比值>1, 而碱性磷酸酶 (ALP) 增高等不明显。此外, 在调脂药物漫长的治疗过程中, 患者有可能新发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 并可因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导致肝功能异常。因此需将这些疾病列入肝功能异常患者鉴别诊断的范畴。
3.3 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研究表明, 在高脂血症的防治过程中过度用药和用药不够的情况均存在。目前在应用降血脂药物时为了追求完美的降脂疗效而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加大剂量或滥用降脂药物;二是过多的联用他汀类与贝特类降脂药物。为此, 在调脂过程中一旦发生DILI, 应及时换用降脂药物或减少用药剂量及避免联合用药以免病情恶化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血脂反弹。对于那些过度用药者, 即使其肝功能异常肯定不是由药物所导致, 亦应及时停药或减少调脂药物种类和剂量。密切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并根据病情合理处理是防治老年人降血脂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措施。
至今没有确切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会加重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脏损伤, 在调脂治疗期间并发这些肝病一般无需更改他汀类药物剂量, 但是贝特类药物在活动性肝病和肝酶异常患者中的应用需相当谨慎[1,2,3,4,5,6,7,8]。尽管有研究报道, 吉非罗齐、阿托伐他汀可降低NAFLD患者的ALT, 对他莫昔芬所致高脂血症和脂肪性肝炎可能特别有效, 但临床上见得更多的可能还是贝特类等降血脂药物引起脂肪肝患者ALT增高。因此, 确实需要调脂药物治疗的肝损害患者, 应尽可能选用肝毒性小的降脂药物, 并从小剂量开始试用。事实上, 降低血脂未必均需应用降脂药物, 通过各种措施有效减肥和控制血糖或使用兼顾保肝和调脂的多烯磷酯酰胆碱、水飞蓟素等药物亦可起到纠正轻度血脂紊乱的功效。
3.4 老年人需谨慎使用降血脂药物
临床医师除需重视降血脂药物对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还需考虑其安全性。应该全面评估老年人的病情, 常规检查并动态监测肝、肾功能和CK, 确定有无他汀类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以便慎重选用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并确定其起始剂量。老年人用药后血脂水平要达到的目标值或理想水平不能与年轻人等同, >85岁老年人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预测冠心病的价值有限, 服用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心血管高危病人生存率的改善并不明显, 而不良反应则显著增多。为此, 老年人的调脂治疗需小心、谨慎, 遵循安全、有效、适度、经济的原则, 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Cohen DE, Anania FA, Chalasani N.An assessment of statin safety by hepatologist[J].Am J Cardiol, 2006, 97 (Suppl) :77C-81C.
[2]McKenney JM, Davidson MH, Ja-cobson TA, et al.Final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National Lipid Association statin safety assess-ment task force[J].Am J Cardiol, 2006, 97 (Suppl) :89C-94C.
[3]范建高, 蔡晓波.正确看待他汀的肝脏安全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 (6) :589-592.
[4]李光明, 范建高.慢性肝病患者应用他汀的安全性及疗效[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0, 18 (5) :328-330.
[5]Argo CK, Loria P, Caldwell SH, et al.Statins in liver disease:a mole-hill, an iceberg, or neither-[J]Hepatology, 2008, 48 (2) :662-669.
[6]Bates ER.Review:limited evidence suggests that statins are safe in pa-tients with disease[J].Evid Based Med, 2008, 13 (5) :140.
[7]Cash J, Callender ME, McDougall NI, et al.Statin safety and chronic liver disease[J].Int J Clin Pract, 2008, 62 (12) :1831-1835.
[8]Gupta NK, Lewis JH.Review arti-cle:the use of potentially hepatotoxic drug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J].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8, 28 (9) :1021-1041.
[9]Abraldes JG, Albillos A, Banares R.Simvastatin lowers portal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Gastroenterology, 2009, 136 (5) :1651-1658.
降脂药物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 女12例;年龄32.0~77.0 (48.0±4.0) 岁;对照组男19例, 女11例;年龄31.0~78.0 (47.0±4.0) 岁。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非药物治疗, 仅通过心理治疗, 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40mg口服, 每天1次。治疗1个月后, 观察2组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为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 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为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 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治疗后ST段回升>0.05mV, 但未回升至正常水平, R波为主导联倒置T波变浅至25%, 或T波变平, 房室传导阻滞, 或室内传导阻滞有所改善;无效为临床症状和体征、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未变化, 甚至加重[2]。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稳定型心绞痛作为冠心病常见类型, 随着患者年龄增大, 心脏功能呈现生理性减退状态, 很容易并发心肌供血不足或心肌缺氧、缺血状态, 诱发稳定型心绞痛发作, 虽病情不危重, 但同样需规范治疗。本研究中, 对照组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辅以适当的运动疗法,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降脂药物治疗。对照组也收到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但观察组经过降脂治疗后, 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5) 。
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心血管阻塞所致, 降脂药物通过降低人体血脂水平, 减少血液黏稠度, 在心肌血管空间不变的情况下, 血液密度变小, 血液易通过心肌, 改善了心肌缺血、缺氧状态, 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心绞痛的发生[3]。另外, 降脂药物能稳定心脏指标, 减少诱发心绞痛的心脏负荷, 相应避免了心绞痛的发生。
大量文献证实, 血浆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性, 所以,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对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降脂药物主要分为四大类: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胆酸螯合剂类, 其中以他汀类临床应用最多, 主要是通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性反应,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修复, 稳定斑块成分, 及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同时, 还可降低斑块内脂质水平, 减弱血流剪切力, 发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甚至可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发挥保护心肌的药理作用[4]。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效果不仅与药物作用机制有关, 还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关, 只有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 不根据病情好转或恶化而擅自停药, 才能达到他汀类降脂药物的有效药效, 发挥正常降脂功效。
本研究中,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总之, 对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降脂治疗的疗效显著,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帅.通心络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8 (2) :44.
[2]杨静.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14) :88-89.
[3]李秋丽.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治疗分析[J].临床医学, 2012, 32 (4) :51-52.
降脂药物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符合下列所有条件者方可成为本实验受试者: (1) 了解实验全过程, 自愿参加; (2) 符合1999年WHO ISH高血压治疗指南[3]制定的诊断和分级标准; (3) 血脂正常; (4) 无严重心、肝、肺、肾疾病。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纳入该研究: (1) 患有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卒中史, 以及心肾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患者; (2)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 (3) 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4) 肝功能异常或谷丙转氨酶 (ALT) 为正常上限2倍以上; (5) 明显肾脏疾病或血肌酐≥133 mmol/L; (6) 收缩压>220 mmHg和/或舒张压>115 mmHg者; (7) 精神障碍及其他影响治疗的合并症。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退出该研究: (1) 不能按要求停用其他降压药物者; (2) 没有根据规定用药, 疗效无法进行判断的患者; (3) 由于资料不充分, 影响疗效的患者; (4) 因其他因素不能继续该研究者, 记录其退出原因。
该研究一共选入2007年6月—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8例高血压患者, 入选患者均患有不合并高脂血症, 无失访者。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将168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84例患者。治疗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均停服原用降压药2周, 将其视为清洗期, 在清洗期排除药物影响。清洗期间所有患者都要保持平时的饮食生活习惯。2周后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降压药物治疗, 双氢克尿噻12.5 mg/ (d·次) 口服, 非洛地平5 mg/ (d·次) 口服;干预组在服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普伐他汀20 (d·次) 口服。服药12周后,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的变化。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包处理, 计量数据采用±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该研究共纳入患者168例, 其中男82例, 女86例;年龄35~72岁。干预组男41例, 女43例;对照组男41例, 女43例;干预组平均年龄 (57.5±22.8) 岁, 平均病程 (10.2±11.3) 年;对照组平均年龄 (55.7±24.3) 岁, 平均病程 (11.5±12.4) 年。干预组中1级高血压患者占干预组患者总数的44.0%, 2级高血压占38.1%, 3级高血压占17.9%;对照组1级高血压患者占对照组患者总数的42.9%, 2级高血压36.9%, 3级高血压20.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及收缩压、舒张压均值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表2。
2.2 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变化的比较
治疗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干预组较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 (P<0.01) ;治疗后对照组较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 (P<0.05) ;治疗后的干预组收缩压比对照组低 (P<0.05) , 舒张压也下降 (P<0.05) 。见表3。
治疗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血脂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2.3 不良反应
该研究中出现乏力患者2例, 心悸患者1例, 他们都能耐受用药。对照组和干预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 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和心肌酶谱等全部没有出现明显异常。
3 讨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 给予患者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 可使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下降, 证明普伐他汀有降压作用。高血压患者经常伴有血脂异常, 他汀类药物是当前国内外最为常用的一类调脂药物, 其疗效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 可有效降低血清TC、LDL-C、TG, 升HDL-C。近些年的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证明, 他汀类药物有独立于降脂作用外的多种作用, 如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增加斑块的稳定性等等[4,5]。因此, 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高血压不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加用降脂药物的临床分析, 争取尽早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合并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降脂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患高血压且无高脂血症的患者168例, 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 每组患者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进行治疗, 干预组不仅要使用降压药, 而且加服降脂药普伐他丁, 密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压与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干预组和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全部明显下降 (P<0.05) , 但干预组下降得更明显 (P<0.01) 。结论 研究表明普伐他汀除降脂功效外同时具有降压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高脂血症,降脂药物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53-256.
[2] Ma C, Cao J, Lu XC, Guo XH, et al.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outcomes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treated with either ARB or A-CEI[J].J Geriatr Cardiol, 2012, 9 (3) :252-257.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 2006 (8) : 94-114.
[4]仇凤荣.高血压不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加用降脂药物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 2011, 31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