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可行性

2024-08-19

课程可行性(通用12篇)

课程可行性 篇1

英语课程改革是现代英语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几年来,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英语课程的显性和隐性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推进了学校英语课程改革;但是, 由于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不少学者把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对立起来, 要么只强调一方面, 而又忽视另一方面, 要么是两类课程“各施其职”, 显然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利于很好地发挥英语隐性课程应有的作用。

一、英语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或正式课程, 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 或者说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 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由于学校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不是学生的单个学习, 而是集体的活动。在这种集体活动中, 有时要强调控制、等级、竞争, 有时要强调鼓励、平等、互助。各个学校还有各自所强调的主要品质。尽管这些内容并不是学校的规定课程, 但学生们在参与规定课程学习的工程中, 学生们还体验着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 这就是所谓的“隐性课程”。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介绍和研究隐性课程的论文, 随着教育课程理论研究和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 隐性课程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原因在于, 许多学者认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布卢姆指出: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 (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 , 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

事实上, 所有的学生都必须通过特殊过程来内化社会规范, 先是在学校这个较小的社会中经过有效的培训, 再到真正的社会中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 英语隐性课程与英语显性课程两者关系密切, 可谓难分难解, 学生经验的成功与失败, 愉悦与伤悲, 都会受到学校英语隐性课程作用发挥程度的影响。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及其作用的发挥, 都是在英语隐性课程与英语显性课程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中进行的。正式课程较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层面, 而隐性课程则主要是情、意方面的学习, 但两者之间也互相影响;显性和隐性并非固定一成不变的, 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某些隐性部分一旦被人充分认识, 通过分析、反省, 给予重视和肯定, 会转为显性。反之, 显性的某些结果被认为不重要或得不到重视, 也会转为隐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互动互补的, 而非主从关系, 这种互动关系, 使学校课程由显性到隐性的深层发展, 范围也不断扩大;隐性课程对显性课程的影响可以是反面的, 也可以是正面的;既可以妨碍正式课程的发展, 也可以促进正式课程的发展;既可以破坏正式课程, 也可以充补充、完善正式课程。理想是两者处于和谐状态。

二、隐性课程显性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由于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 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 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因此, 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 具有隐含性特征。具体来说, 隐性课程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涉及范围的广域性。除显性课程之外, 隐性课程是所有学校文化要素的集合, 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涉及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渗透于其中。二是实施过程的潜在性。隐性课程主要是以不明显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 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 教育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潜在的”俗称“看不见的教育”。三是影响的潜在性, 隐性课程多是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对学生产生影响的, 如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影响、价值观念的影响、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等等, 它是动态的、发展的, 这些影响在短时间内不容易显性出来。四是结果的难量化性。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非预期性的, 其因果关系非常模糊, 同时, 隐性课程更主要的是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的非理性领域, 而这些都是难以量化的, 所以我们对隐性课程的影响结果很大程度上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显性课程其突出特征之一就是计划性。显性课程作为列入教学计划的学科, 也就是各门学科的知识体系, 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尽管隐性课程有印象深刻、影响持久等方面的一些优点, 但由于隐性课程的潜在性、隐蔽性、难量化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 使得隐性课程作用发挥缺乏计划性、组织性, 英语教师对隐性课程的开发缺乏系统性和主动性。基于此, 为了更好地发挥英语隐性课程在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有计划、有组织地采取措施促进英语隐性课程显性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 英语隐性课程显性化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识, 引发学生的兴趣。英语隐性课程的显性化是新时期的教学要求, 符合现在资源共享的教学环境, 这种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能够丰富学生的学识, 依照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兴趣来进行教学。这是贯彻教育方针政策过程中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第二, 英语隐性课程显性化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快速提高学生的认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来实现, 这不仅有助于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知识的传递, 特别是教师认识高度和分析问题的客观性, 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 实现隐性知识的传递, 这种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英语的学识性, 使学生对英语既有了新的认识, 又改变了以往对于英语教学认识的偏见思想, 从而站在更高、更客观的视角来认识问题, 这就更充分是说明了英语隐性课程显性化的必要性。第三, 英语隐性课程显性化有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英语隐性课程的显性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范畴,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近几年提出的最新概念, 它在实际的教学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英语隐性课程的显性化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的创新, 为开发英语隐性课程, 有效发挥英语隐性课程的影响作用, 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英语隐性课程知识的传播, 英语隐性课程积极影响作用的发挥, 都需要一定的载体, 需要不断丰富了教学内容, 有一定的内在知识的传达。同时, 英语隐性课程显性化还在于通过对学生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传达和相互之间的交流, 不断稳固知识框架, 实现知识的综合化, 这也是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有较强综合能力人才对英语教学实践所提出的总体要求。因此, 为了更好地、更加直接地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 我们有必要促使隐性课程显性化, 在挖掘隐性课程的同时, 积极寻找载体, 以增强英语隐性课程教育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从而使英语隐性课程教育效果显性化。

三、结论

隐性课程的显性化操作是指通过对隐性课程进行有目的预设和系统性规划, 使之以直观可见的方式表现出来, 并实施有效的组织管理、过程控制、考核评价, 强化其正面性效能, 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如何实现英语教师的隐形知识显性化是未来英语教学的关键, 同时也是促进英语教学不断创新的新途径。

摘要: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及其作用的发挥, 是在英语隐性课程与英语显性课程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中进行的。英语隐性课程的显性化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接受能力的重要途径。英语的隐形课程显性化, 不仅有利于增强英语课程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而且有助于教师不断的补充知识, 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良性促进。

关键词:英语教育,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显性化

参考文献

[1]谢晓斌.英语教学中英语意识与隐性课程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0) .

[2]白静.新英语课程观下对英语隐性课程认识[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8 (6) .

[3]任友群.隐性课程的国际研究及其教育社会学意义[J].课程与教学研究, 2010 (1) .

课程可行性 篇2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为了适应社会飞速进步的需要,必须实现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原则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在面临激烈竞争与错综复杂的环境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应变性和激动性等心理特质;而轮滑运动正是对心理、生理锤炼的一个很好的载体。轮滑是从滑冰运动演变而来的,早在18世纪由不知名的荷兰人发明,到18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两轮溜冰,但难以控制滑行,真正的轮滑是由美国的詹姆士.普利姆普顿于1863年发明的。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已初步定型,如今以成为一项国际性的重大比赛,在欧、美等众多国家已进行过多届国际性的锦标赛。20世纪30年代初期,轮滑运动从欧美传入我国,当时主要在一些沿海城市开展,仅是一般的娱乐性体育活动或杂技表演节目,并不普及。我国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开展此项运动,在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轮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得到广泛的发展。在1980年9月,国际轮滑联合会第36次例会通过决议,正式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轮滑协[2][1]会为该联合会的会员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现实生活的人们而言,为了满足自身在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其自身素质的发展。高校是科教兴国的基地,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摇篮,各高校也都在大力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也都在积极的去探索更具社会需要的新型课程。目前轮滑运动在大学校园中逐渐形成热点,但全国高校轮滑课程还没有系统、完整、科学和规范化的大纲,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各高校开展轮滑运动课程的学校为数不多(如吉林体育学院、佳木斯大学、广东商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湛江师范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等),但为轮滑课程在高校的开设提供

[3]了先行的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和运作形式。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就天津体育学院而言,如能将轮滑运动开设为课程,不仅突破了我院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式格局,而且丰富和完善了我院体育课程体系,满足高校体育“多项选择”发展方向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学生的需求。目前天津体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已将《轮滑》列为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来开设。这一举措,为轮滑课程在该院的开设,为轮滑运动的该院起到了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

2.结果与分析

2.1 对轮滑运动的了解程度的分析

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2003级和2004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到下列数据:见表2

表2.1 对轮滑运动的了解程度表

体育专业(95人)非体育专业(94人)了解(%)65% 64人 47% 45人 了解一点(%)30% 27人 31% 29人 不了解(%)5% 4人 32% 30人

根据以上数值结果分析,该院体育专业的学生了解轮滑运动的百分比要明显高于该院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研究结果中发现,不管是体育专业的学生还是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对轮滑运动了解和了解一点的人数之和都超过了75%。这就说明,在天津体育学院的学生对轮滑运动还是有一定的了解。2.2 对轮滑运动的喜好程度的分析

表2.2 对轮滑运动的喜好程度表

体育专业(95人)非体育专业(94人)很喜欢(%)61% 58人 52% 49人 一般喜欢(%)22% 21人 23% 22人 不喜欢(%)17% 16人 25% 23人

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2003级和2004级学生的问卷调查,该院体育专业学生对很喜欢轮滑运动程度为62%,比非体育专业学生高了9个百分点,两者都超过了50%;一般喜欢的分别为23%和21% 不喜欢分别为15%和26%。(见表3)根据以上数值结果分析,该院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喜好程度是可以得到肯定的,同时也说明了轮滑运动在天津体育学院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就为轮滑运动在该院开设为一门课程提供了一项有利的先决条件。2.3 参加轮滑活动的主要形式

通过此次调查得知,天津体育学院学生参加轮滑运动的形式主要以学生自发组织为主。其中,在该院社会体育与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是以专业限选课来组织形式来开设的。2006年该院已将轮滑运动纳入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中,并将其作为一个社团的形式来开

进入高校体育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同时这项运动着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

[7]差异性,可以融入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因而有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创新与发展。

2.4.3 锻炼价值

轮滑是一项充满魅力的体育运动。它在娱乐的同时,还可以不断增强体质发展运动能力,对于改善人体的心肺能力,增强四肢和躯干的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培养机敏、顽强的思想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轮滑运动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它被美

[8]国运动统计组织评为全球成长最快的运动。

2.4.4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

轮滑技术动作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运动条件反射过程,其形成过程是通过反复锻炼,在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中逐步建立定型的过程。在学习轮滑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用动机的力量,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对待和战胜困难。在学习轮滑运动中,学生参与练

[9]习,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过程,有利于打造学生的良好的自信心。

2.2.5 促进学生审美教育

轮滑运动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元素——运动员的形体体态、服饰、音乐、舞蹈、编排与技巧堵塞表现等,构成了轮滑运动的综合美。通过轮滑运动的学习可以培养完美人体和美

[9]的心灵,使学生获得一种富有多种艺术因素的人体运动美的教育。2.5 轮滑课程开设的受欢迎程度

***00体育专业学生非体育专业学生欢迎不欢迎无所谓图2.1 轮滑在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为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分析图

350元以上250元--350元150元--250元150元以下把学校体育放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位置。随后《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为此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开发项目,以满足学生个性的需求。而轮滑运动符合《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发展需要课程目标,它对丰富学校体育理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一定的意义。天津体育学院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开设了全院选修课、公共体育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等课程。其中全院选修课的选课对象为一至三年级的全院学生;公共体育课的对象为该院非体育专业类别的一、二年级的学生;而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的对象就为则为各专业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显示:天津体育学院71%的学生希望将《轮滑》开设为全院选修课,在非体育类别的学生中有62%的学生希望将轮滑开设为公共体育课中的选项课。结合天津体育学院的实际情况而言,该院有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两大类别。体育专业没有公共体育课,而公共体育课是非体育专业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的必修课程,学校可以把《轮滑》课作为非体育专业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公共体育课中的选项课让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加以选择,而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根据专业需要,酌情而定。同时学校也可以把《轮滑》课开设为丰富多彩的全院选修课,为全院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决定是否选择《轮滑》课。2.8 轮滑课程的教学原则与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2.8.1 轮滑课程教学内容的原则

确定轮滑课的教学内容离不开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把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把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体能、技能教育、培养自我锻炼能力融为一体。

(1)、健身性原则。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安排一些容易实、施容易自练,并且有较大健身价值的内容,对发展体能有较大帮助的内容。

(2)、兴趣性原则。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轮滑运动知识,是开设轮滑课的必要因素。

(3)、把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与毕业后终身体育结合起来,掌握正确的技术及利用轮滑运动来健身的方法,使其终身受益。

(4)、安全性原则。在轮滑课上,应体现区别对待的原则,一些技术难度大、危险性高的动作,应有选择的传授,并进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特点的技术和风格。

2.9 当前师资与硬件设备方面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轮滑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无论是把轮滑纳入高校体育教学,还是减少轮滑练习者在锻炼效果方面的个体差异,都要加强师资队伍和硬件设施的建设。目前在天津体育学院在教学中轮滑教师的师资力量还很薄弱,其中主要体现为从事轮滑教学的教师相对短缺。在硬件设施方面,该院还没有专门为轮滑运动提供训练和教学的场地,而该院旅游管理专业上课和学校轮滑社团活动的地点就选择在了该院的室外篮球场或综合训练馆前的广场上进行,就这两处地点而言,在组织教学和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2.10解决师资与硬件设备的对策

根据现有问题与实际情况,首先,体育院校应根据市场需要积极开展轮滑教学,使轮滑运动得到普及与提高。其次,学校应当加大力度从外界引进从事轮滑教学的教师或者依托自身优势在学校内部培养从事轮滑教学的青年教师。第三,体育的相关部门要组织与定期培养轮滑教师持证上岗,通过普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师资队伍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完善。最后,学校应该加快步伐,投入相关资金,建设和购买开设《轮滑》课所需的教学场地和相关装备。

3.结论

3.1 《轮滑》课在该院的开展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深受欢迎的教学活动,也是切实可行的。

3.2 《轮滑》课比较容易开展,练习者不仅可以在轮滑场上进行,还可以在其它各种适宜的场地开展。轮滑运动受人数、性别、年龄、地点、季节、气候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很小,便于广泛的开展与普及。

3.3 《轮滑》课必将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康庄大道上,散发出无比和不可低估的作用。3.4 在开展《轮滑》课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技艺魅力,也会让每个从事者得到愉悦的精神享受,同时轮滑运动自身也会得到长足的改进和发展。

4.建议

课程可行性 篇3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随着我国普通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满足学生对课程的实际需求,已成为课程改革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从课程改革的视角去审视拓展运动在体育院校开展的可行性并加以分析,为体育院校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拓展课程;体育院校;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693-03

An Analysis of Feasibility of Setting Outward Bound Training Course in Universities of Sports

HANG Ti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ese general universities, making the curriculum meets the students' actual requirem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o be solv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re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outward bound training course in universities of sports and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to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sports universities.

Key words: outward bound course; universities of sports; feasibility

随着“以人为本”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确立,学校体育原有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逐渐表现出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学功能的单一化;体育教学过程只注重技术性;体育管理缺乏科学化和民主化;体育教学只注意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忽视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高校体育教学也应顺应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拓展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在我国方兴未艾,把拓展训练列入体育院校课程体系,不仅是对体育院校教学内容的丰富,而且也是对体育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创新与探索,对体育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1 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源于英文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遭遇不幸,许多年轻缺乏经验的船员不幸遇难,只有少数船员得以生还,究其原因,竟是得益于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于是德国人库尔特•汉恩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那些年轻的船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项目,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其后劳伦斯成立了一所海上训练学校,以年轻的船员为训练对象。这便是拓展训练最早的雏形。

此后,这种新颖独特的训练模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船员扩大到军人、师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2 在普通高校开设拓展课程的意义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高校体育课程应“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新《纲要》突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并将体育课的性质定位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标,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并将课程目标体系拓展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领域。[1]鉴于此种情况,我国多所高校都在尝试将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列入到教学课程中。

拓展运动项目蕴涵的特定功能与价值,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多元化的实际需求,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行动能力,充分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稳定的体育价值观的养成,对培养其生理、心理和适应社会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2.1 拓展课程的开设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

拓展训练不仅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可以向学生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它的引入将纠正以往只重视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和思想品德教育而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教育的缺撼,很好地弥补旧的体育课程体系在改善学生心理素质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不足,符合新《纲要》精神。

2.2 拓展课程的开设为学校体育教学增添了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课模式由于受到课堂和校园的局限,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大学生表示,自己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体育课枯燥单一,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兴趣发展。拓展训练中包含了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挑战极限,集体育、探险、旅游于一体,新颖刺激,神秘莫测,符合青年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拼搏精神、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都会所有帮助。

2.3 拓展课程的开设有益于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在高校开展体育课程的第一要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拓展运动作为一种训练,需要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与普通体育课程相比,拓展训练更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普通体育课所不能比拟的特点。拓展运动通常在户外进行,很多训练都需要进行攀爬、跳跃等身体的基本行动,这就对学生的体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户外优美的环境和新鲜的空气对于长期缺乏与大自然接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调节学习和生活的好方法。由此可见,拓展运动同样具备着一般性体育活动所能达到的强身健体的作用。[2]

2.4 拓展课程的开设有益于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学校体育观思想的逐步确立,传统的体育课程设置己逐渐呈现出不能满足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缺陷,而拓展运动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拓展训练中大部分项目都是针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而设计的,尤其表现在对心理的考验上,如:独木桥、空中单杠、断桥等,这些都需要学生挑战极限,并超越极限。它采用实际操作的“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法,在不经意间,挖掘出参与者自身的潜能。在活动中,学生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自我,克服心理惰性,直面困难,磨练自己的毅力。在克服困难并顺利完成训练任务后,学生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通过拓展训练,学生们的自我潜能得以开发,他们将会以务实的精神去迎接社会挑战。与此同时,他们会正视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差距,拥有较强的挫折承受能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使其的社会化在其自我认识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得以顺利实现。

2.5 拓展课程的开设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代的高校体育教育,不仅要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使学生受益终身,更要考虑到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需求。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拓展训练的众多项目中,有不少项目都是针对提高这两方面能力而设置的,如:破冰类项目、盲人方阵、海上逃生等。学生们在完成此类项目时,会强烈地感受到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并会切身体会到在团队协作时沟通的重要性。通过完成这些项目,学生们会逐步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沟通能力,这对于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除此之外,拓展课程的开设还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项目中有些项目是没有固定唯一的解决方法的,这就需要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突破思维定式,大胆想象,从而获得成功。

3 在体育院校开设拓展课程的特殊意义及优势

体育院校开设各种体育专业课程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将来能从事各种体育教学的体育人才,这就要求体育院校在设置教学课程时,既要考虑到体育课程的基础性,更要紧随时代步伐,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努力完善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3.1 有利于体育师资的培养

将拓展运动中的理念融入到常规体育教学中,使常规型的项目不再常规化,更具有时代特色,这就是未来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高校作为体育师资培养的主阵地,应在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上紧跟时代潮流。

拓展运动中每个项目如同一个游戏,体育游戏早已成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院校学生具有多年从事体育运动的实践经历,很容易掌握拓展项目的布置和规则,能顺利地组织他人学习,并且能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据不完全调查,社会上现有的拓展训练培训师中有很多是大学和中学的体育教师,很多体育教师在拓展学校做兼职培训师。[3]因此,体育院校应针对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学生不同的专项特质,以自身的优势条件提前迈入拓展运动的教学与训练领域。

3.2 有利于拓展训练项目的开发与创新

拓展训练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灵活多变,对培训师的领悟力和创新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体育院校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加之学生自身的运动经历带来的对运动项目独特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这些都为其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今后拓展项目的开发与创新提供了后备人才。

3.3 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体育院校的场地资源

拓展运动中不同的项目对场地有着不同的要求,有的只需要平坦开阔,而有些则需要有专业设施。作为体育教师培养的摇篮,体育院校的硬件设施是其他普通高校无法比拟的。各种类型的训练场,多种多样的训练器械,无论是直接使用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作修改,都十分便利快捷,并能达到预期要求的标准。

4 体育院校开设拓展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拓展课程并不像一般的体育课程只是传授,它具有独特的引导和回顾过程。所谓引导,就是在学员完成项目过程中,给予学员适当的指引,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心理指导。学员在高空项目培训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如何有效地帮助学员度过心理难关,保证学员的心理安全,关键在于培训师的指引。这就要求培训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加强心理学课程普及,对培训师的专业能力提高,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拓展训练具有独立的回顾时间。所谓的回顾过程就是将课本知识延伸到了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延伸到与之相关的知识领域,这就对教授拓展课程的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就很难组织好学员进行有效回顾。

所以拓展师,或是从事拓展课程的体育教师,必须拥有专业且全面的拓展知识与运动技能。优秀的培训师应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和培训经历,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背景,这些都将直接关系到安全保护的科学到位和培训效果的积极产生。为了能够向社会积极输送合格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出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培训师,体育高校应严把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在开设原有的各个体育专项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或是加强人文、管理等综合性知识方面的学习。

5 结 语

拓展训练不仅符合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且丰富和完善了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它将人的身心能力中最卓越的、最出色的部分升华到可能达到的顶巅,使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对集体参与意识与责任心的培养;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习欣赏、关注和爱护自然, 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体育院校中开设拓展课程是体育院校课程改革和创新的一种新尝试,它不仅可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方向,而且对为社会输送优资质的拓展培训师开辟了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邓维.拓展运动在高校体育开展初探[J].新西部,2007,(16):246.

[2] 苏云志,王振.从人文视角对高校拓展运动教学价值的审视[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2):70-72.

[3] 吴秀美.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运动的重要性及可行性[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80-81.

[4] 李国岩.从拓展运动的特点和功能谈其普及和发展前景[J].山东体育科技,2005,27(4):48-49.

[5] 郭建平.体育拓展运动的内容与分类[J].湘南学院学报,2005,26(5):110-113.

[6] 王文平,符灵荣,付朝琦,等.高校开展拓展运动可行性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7,72(5):117-119.

[7] 费江,刁巍威.借鉴拓展训练成功因素谈高校体育课创新[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55-56.

[8] 宣海德.论拓展运动在当代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价值[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3):120-121,124.

课程可行性 篇4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1.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而言,主要由学校自主研发,它是立足于学校,依据当地以及本校老师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所开设的课程类型。而校本课程研发主要强调的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2. 体育校本课程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体育校本课程主要是指体育老师以及学校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开设具有多样性的体育课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指在相关法规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具有个性化体育课程的操作过程。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 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的发展与提升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了学校在学科内容上的弱势地位,为学生和老师参与体育课程设计提供了合适的机会,所以,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校实现具有个性化的办学特色要求。由于学校是体育课程开设的主要场所,所以体育课程的设计必须立足于学校的具体教学资源。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深度挖掘学校的独特性,促进建立具有特色的办学传统。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占据主导地位,体育课程的开发不仅仅对老师的专业性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具有个性化的选课空间,能够充分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体育课程的差异化设计奠定基础。

2.“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保障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明确要求调整课程改革体系,建立新的基础教学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课程管理指南》更是明确提出学校需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并且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环节提出要求,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制度保障。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长期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以明确的身体活动特征、运动项目为开展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老师组织教学工作,但是过分强调体育课程对于身体机能的正向影响,淡化该课程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比如对团队精神的凝结,对完善人格、磨炼意志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使学生和老师陷入体育教学等于运动的狭窄教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广,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性越发明显,倘若固守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将不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所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按照体育功能组织教学结构的操作理念,在最大限度内发挥体育课程教学对于激发学生个性发展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的效果。所以,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 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弊端的必然操作

长期以来,地方以及学校没有参与课程设置的权利与义务,这种课程设计具有诸多弊端。比如,课程设计周期长,难以灵活处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轨,难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狭窄的专家团队和决策渠道难以全方位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所以,面对课程管理体制的弊端,需要采用校本课程研发来弥补。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研发适应新课程教学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立足于学校教学的具体条件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能够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与此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弥补教学弊端具有重要的作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对校本课程的研发提出明确要求,对该项目的开发具有推动作用。总而言之,开发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够实现更为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课程可行性 篇5

运动人体科学课程如果直接设置为必修课,学生只要进行正常学习即可;但是如果开设为选修课,则要求学生和教师充分了解学科内涵和学科理念,这样学生在选修时才能不盲目。因为运动人体科学并不像健美操、羽毛球这些从名称就能听出教学内容和重点的课程。运动人体科学要能够解决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根据一些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验操作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该学科的理解。因此,学生和教师充分了解课程内容是作为选修课程设置的基础条件。

3.2以优秀的师资力量为后盾

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不是简单地体育教学,也不是几个体育教师经过专业学习就可以实施教学的课程。优秀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教学中就会出现知识不成体系,只是进行简单的体育技巧教学。不仅不能形成系统的运动科学知识教学,也降低了体育技能水平。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的授课必须是医学、体育、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保健学等专业教师按比例进行,同时不同课程间要相互配合,不能将知识独立起来。否则学生的理论知识都是零散的,更谈不上解决运动实践中的问题。

3.3以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为前提

运动人体科学是科学性极强、理论性极高的学科,其课程设置是教学的前提,专业性和科学性的知识体系构建是学生培养的重点。虽然选修课程设置也要与专业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设置相同,其教学安排和课程评价体系都要与专业课程相同,才能使教学目标实现更具科学性,才能发挥运动人体科学的作用,实现学生运动习惯的终身培养。

4开设运动人体科学开设的益处

4.1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将运动人体学应用到医学院校体育选修课中去,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为课程开设主要就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性,并对学生的运动情况进行指导。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条件进行分析,制定出不同的运动方案实施教学工作。在这种针对性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有计划地进行体育运动,还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且,还需要促进健康与运动的结合教学。因为将运动人体科学选修课设置于医学院校,不仅有便于运动人体科学学习的基础条件,还能促进运动人体科学的有效运用。

4.2形成运动生理学

合理运用运动生理学是运动人体科学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它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并且,也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增强。同时,在对运动生理学进行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利用数字化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定。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缓解运动疲劳程度,还能提升我国的竞技水平。

4.3培养终身体育理念

将运动人体科学运用到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工作中,能够使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不断形成。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主要对动作进行指导,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运动要领,也无法形成一定的深刻印象,从而无法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也无法科学地进行其他运动项目。所以说,运动人体科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的具体含义,并让他们充分掌握运动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体育理论知识体系。

4.4提高体育训练水平

课程可行性 篇6

一、选修课程开发的意义和必要性

新课改中,必修是高中教学的基础,选修才是教学的核心。要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都比较强的选修课程,让课程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与生活结合起来,与学生将来的职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个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开发选修课程,转变学习方式,在选修课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形成、自主发展,让快乐学习成为现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1.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深化课改,是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学校提出的口号是:精品化、特色化、国际化,而本次课改,是学校向特色发展的一个机遇。开设选修课,有助于高中课程模式的多样化,而课程模式的多样化最终又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因此,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能够全面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充分挖掘我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我校的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是形成学校特色和办学模式多样化的重要途径。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指的就是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教学专业上不断成长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得以更新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水准,获得专业持续发展。如今中国基础教育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力军。好的变革过程可以给教师的职业生涯带来持续的专业发展,“成功的课程变革包含着教师学会去做一些全新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课程实施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教师不断学习的过程,所以,选修课程开发成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开发好选修课程,教师必须按内在的要求学习相关的课程知识、培养课程开发的技能,增强对课程的责任感并提高团队意识。这个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民主参与、权责分享的过程,它充满挑战,会给教师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促进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形成,因此也是教师实现自我的一个过程。

3.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改是转变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个性不同,单纯依靠国家统一标准的必修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发展个性的需要。选修课的特点在于“选”字,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要求,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拓宽视野,为学生积极主动求知、探索,提供良好条件。

同时,开发选修课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确地处理知识的传统性和前沿性、学科的单一性和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并实现有机的结合。选修课一方面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因此,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我们当前的教育注重应试,应试教育做得再好,不能促进个体发展,对学生而言,总是有着遗憾的,就像花,开得最灿烂,也透着惋惜的味道。北大校长蒋梦麟先生说过: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本次课改,是学生的希望。

二、海亮学校选修课程开发的困难

我们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是海亮集团公司创办的,现有三个校区、15000左右学生,体系十分庞大,实行课改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首先是思想上的,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实行课改,减少必修课的时间,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这可能是绝大多数老师会抱有的一个想法。从学生的层面讲,我们学校的学生由三类构成,一类是成绩好,梦想通过读书应试来改变命运的免费学生;一类是家庭富裕,希望学校能培养出精英的梦想学生;还有一类是成绩不理想管理难度大的个性学生,要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其次是怎樣协调与高考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很大层面上制约私立学校开设选修课的一个大问题。私立学校每年支付大量的经费去招收优秀学生,期望通过这些学生的骄人的高考成绩来吸引生源,选修课的开发对高考能有怎样的帮助,会有怎样的冲击?这个问题不敢预料的话,私立学校不敢贸然启动选课制。高中学生对自身所面临的高考重要性的认识具有相当的理性和判断能力,一般来说,他们不会冒着失去或者降低高考竞争力的风险,完全凭借自己兴趣选择课程。选修课程的开发失去与高考的联系,就很容易落入形同虚设的境地。好在教育厅对高考制度也有调整, 那么课改的实行也多了保障。

最后因为学生多、类型多,配套的安全管理是个难题,选修课的比重分配是个难题,走班,怎样走起来,在技术操作上,可能也比学生数量少的学校要难得多。

然而,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运用智慧,放出眼光,发现我校开设选修课的有利条件也很多。

三、海亮学校选修课开发的有利条件

1.学校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们学校从2011年开始进入了转型期,管理层人员重组,校长治学严谨,成果卓著,堪为学之典范,师之楷模。学校发展目标也更加明确:精品化、特色化、国际化。立足课改,培育特色,本次课改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面对课改,学校人才培养观发生了变化,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这样也能使学校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2.学校背后的企业支持

海亮教育集团是由海亮集团公司出资兴办的一个私立学校,海亮集团实力雄厚,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151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7位。海亮教育集团现拥有三大校区,在校师生1.8万余人,成为全国最大的民办基础教育集团。而且,集团公司旗下的多个加工厂,能成为学生修习各类选修课的好场所。

3.友邻学校的专业支持

学校后邻诸暨职教中心、技师学院,相距仅1000米,这两校专业齐全,开设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设备安装、计算机及应用、会计、商务外语、汽车修理、园林、数控、机电、农村经济管理、学前教育等专业。校内建有各专业所需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工场。我校如需开设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的选修课,都能在这两校得到专业支持,且与两校距离很近,无论是学生走校还是教师走教,都极为方便。

4.我校学生来自各地,且大多是经济较发达地区,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有较快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那么转变教学方式,开发新型课堂这样新鲜的事物,他们的接受力肯定比我们当地一些公立普高的家长们要强一些。

5.我校老师向全社会招聘,学历层次高,特教多,年青一代的研究生多,所以教师队伍中所藏龙虎极多,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如能较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藏者现身,卧者雄起,那么课改的前景相当美好。

6.诸暨有很浓厚的文化氛围

巍巍县龙山下,滔滔浦阳江边,有很多文化艺术方面的名人,也有不少像西施一样美好的人文资源。西施传说、诸暨西路乱弹先后被国务院和省政府命名为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山烧烧制技艺、青口皮纸制作技艺等项目正在积极申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能利用,也是很好的选修课的素材。

7.诸暨块状经济发达,块状经济是诸暨经济的基石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诸暨的块状经济已具鲜明特色:规模化、科技化、园区化、外向化、名牌化。店口五金城,是一个奇迹,更像一个传说;山下湖珍珠市场,车水马龙,万商云集,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随处可见,听说山下湖那些背着蛇皮袋的农民,影响着香港乃至世界的珍珠交易;还有大唐袜都、枫桥衬衫、牌头环保设备、陶朱贡缎等,这是开发社会实践类选修很好的基地。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校开发选修课程虽有困难,但总体而言,前景光明,阳光灿烂,所以,即使会一路风雨兼程,也能满怀豪情,将课改进行到底。

(作者单位 浙江私立诸暨高级中学)

课程可行性 篇7

1 应急生存教育的内涵

1.1 应急生存教育概念界定

在对应急生存教育概念作出界定前,首先要理清的是学生应急生存规避所涵盖的区域。这个区域往往是学生所处周围环境的种种突发事件。而突发事件则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为此,进一步细研学生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以避免伤害的教育问题,目前国内却还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定的词汇来描述,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后发现,当前学生的应急教育主要集中在生存教育、生命教育两部分。生存教育最基本的解释是:生命的存在,当各种危机和灾难发生时,人们要能根据事故现场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运用自救逃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规避风险,脱离现场,自救救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而生命教育则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对于个体在突发事件中生存的条件许多专家学者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应急生存内涵。英国约翰·怀特曼[2]认为求生的意志、知识、工具箱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结构的基本生存原则。我国学者曹文[3]指出具备应急知识、应急技能、良好的生理和心里素质以及良好的身体状况和敏捷度的人,在灾难环境中抗压力强、能快速的做出正确判断,运用基本知识和技能,规避风险,自救救人。再如王强[4]在其《南京中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避险能力的现状调查》一文中也提出应对突发事件需要一定的体质,心理素质和应对技巧,只有这些素质处于良好状态下,才能使自己脱离危险,还能救助他人。这些观点证明了一个道理:即在突发事件中个体要获得生存,离不开应急知识、应急技术、良好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四大要素。

基于上述概念,从对学生进行应对突发事件避免伤害的教育出发,该种教育主要是对学生的生命生存教育。同时,由于人的生存有常态生存和非常态生存两种情况。[5]在突发事件中求得生存是一种非常态生存,需要应急处置,故用“应急生存教育”来描述较为合理。由此而论,应急生存教育指对人们在遇到各类突发事件时如何冷静判断,规避风险,自救救人,提高生存能力的一种非常态生存的教育,它包含应急生存知识、生存技术、良好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等四大要素,是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1.2 应急生存教育的特点

由突发事件性质以及个体成长的过程发展规律决定了应急生存教育呈现出三大特点:(1)综合性:应急生存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应急生存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而且要对其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和良好心理素质培养。(2)多样性:突发事件包括火灾、交通事故、洪水、海啸、地震、雷电、溺水、触电、中毒、爆炸、性侵害、犯罪分子蓄意侵害(抢劫、绑架)或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等。应急生存教育涵盖了社会安全、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卫生安全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3)连续性:学校应急生存教育授课时间不能局限于某个时期,应根据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每学期选择不同的内容,适当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要使应急生存教育始终贯穿于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2 当前学生应急生存教育的现状分析

2.1 学生应急生存防范意识淡薄、应急生存知识模糊、缺乏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关于学生的应急生存教育,应该说一直是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的:从1996年开始,国家将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特别是2007年2月7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成为全国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和应急教育的主要指导性文件。[6]《纲要》目标制定从认知、技能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了规定,同时《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详细规定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实施办法以提高公共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依据应急生存的四大要素以及应急生存教育综合性、连续性、多样性特点的要求。我们认为要完成《纲要》制定的目标,应急生存教育任务必须包含以下内容:应急理论知识教育、应急技术身体练习与演习、身体素质的提高、心理素质的提高,同时要保证应急生存教育的、长期连续性,配备具有专业水平的师资队伍,使在校的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系统的应急生存教育,这是完成应急生存教育的必要条件。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通过问卷、访问等调查发现,当前学校应急生存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1)“应急生存教育”仍处于各类学校“自行探索”、学生“自学成才”阶段。(2)应急教育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传授、缺乏实际身体操作技能练习以及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教育。(3)应急生存教育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缺乏专业性、系统性,有效的教育只针对部分学生。(4)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而这些直接导致了当前学生应急生存防范意识淡薄、应急生存知识模糊、缺乏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7]这也不难说明为什么当前校园内外突发伤亡事故增多的原因,比如最近的上海大学生在苏州太湖乘快艇游览时撞船,因为没有按要求穿救生衣而溺水死亡事件,便是最好的例证。

2.2 缺乏行之有效的实施学生应急生存教育的主渠道

《纲要》颁布以后,受到了各级学校的重视。根据《纲要》实施途径要求,通过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班、团、升旗仪式、校会、专题讲座、板报、墙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进行宣讲。通过游戏、影片欣赏、实际体验、角色扮演等活动,运用广播、计算机、电视、网络等手段进行安全防护教育。从上述各学校的防护措施看,理论上看似涵盖了校园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然事实上由于当前我国的校园安全防护教育无法做到系统化、全员化以及终身化的教育目标。通过归纳总结后发现主要因为这些途径自身功能的存在缺陷,加上又没有确定一个主要渠道,很难达到完成应急生存教育的必要条件,应急教育的内容、目的和任务很难得到全面实现。倘若把这些应急教育实施途径导入学生应急生存的四大要素里面,则不能实施“应急技术身体练习与演习”以及对“应急身体和心里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不能保证应急教育知识“系统全面性”和“长期连续性”。如地理常识课它只能传授地震、水灾、海啸等一些灾害预防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不能兼顾火灾、心肺复苏、骨折外伤等意外伤害后,正确的包扎方法、拥挤踩踏的自我保护等应急教育内容。同时地理常识课中也很难实施地震、水灾、海啸等应急技术身体练习与演习以及相应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训练,一旦地理常识课结束了应急教育也随之结束。另外在这些途径里教师对应急生存的急救、组织疏散、身体操作练习没有一定的基础也,大大的增加师资培训的困难。因此,目前我国各级学校应急教育的途径虽多,却缺乏一个相应行之有效的主渠道,实际上是一种“多途径却实际情况无渠道”的尴尬现象。

为此当务之急是在多途径实施应急生存教育的同时,一定要确定相应主渠道。这个主渠道必须具有全面、系统、长期实施应急生存教育的功能。

3 学生应急生存教育纳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3.1 体育教育本身就是种“隐形”的应急生存教育

体育技能中包括了许多“应急生存”技术,如走、跑、跳、投、攀登、游泳等都是人们生存的本能和技能。人在某种危险突发的瞬间,都会产生一种本能的、下意识的保护性反射,这些下意识的肢体动作,从生理角度讲,是多次重复条件反射所形成的一种自动现象,是通过多次重复练习产生的动力定型。这是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积淀和运动性条件反射所形成的多种动作技能的自动展现。在日常生活中不乏人们利用这些体育技术应对遇到突发事件使自己得到保护的事例。如体操中的前滚翻技术用来缓冲人与地面的撞击和摩擦,减少人在突然摔倒的过程中对身体的伤害;游泳技术可以使人掌握在水中自救和营救他人的技术;篮球与足球中的躲闪过人技术,可用于避免突然撞向自己的物体;学习武术用于防身等。故拓展学校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应急生存能力,使学生把体育课堂学会的技能拓展到应急生存之中,使体育课程更切合实际,真正成为生活化、学习化的教育,并为体育理论的发展输入新的血液。

3.2 体育课的价值和特点保证了应急生存四大要素的实施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价值中明确提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8]从学校体育的角度讲,体育教育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同时体育教育不仅能给予人们健康强壮的体魄还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协作观念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课程为应急生存提供了必要的身体体能和良好的心里保障,这是其他途径无法具有的功能。

此外,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室外课程。这一特点为应急技术中身体练习与演习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模拟现场、逃生技术的演练、防踩踏练习、伤员的救治等一系列身体操作练习都能在体育课中实现,这也是其他途径不具有的功能。所以通过体育教育途径实施应急生存教育,在传授应急知识的同时也能保证应急技术练习,同时也提高了个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使应急生存教育内容达到完整性。

3.3 体育课时的设置保证了应急生存教育全面、长期连续性、知识系统性

体育教育能保证应急生存教育的长期连续性和知识的系统性。这基于学校体育教育体制设置,在我国规定了体育课程贯穿于大、中、小学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在不同的时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应急生存教育内容实施和办法划分为与之相对应的等级水平,纳入体育课中以提高应急生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这将是应急生存教育实现长效机制与知识系统性重要保证,使每一个在校学生的到有效的应急教育。另由于体育教育与应急生存教育具有“身体练习”共同的属性,每个学期用1~2个学时对学生进行应急生存理论知识讲授外,其余的生存技术传授、身体素质练习、心里素质的培养融入到体育技能的教学中,这既不影响正常的体育技能教学,又不需要改变各学期的体育课程设置。

3.4 有助于促进师资的成长和培养

当前学生的应急生存教育存在师资力量匮乏的瓶颈。在应急教育师资的培养方面需解决的问题有:(1)现有在职专职教师的培养。(2)后备专职教师的培养。应急生存教育是科普性、身体动作技术性和体能性教育。而体育教师从事的多是技术性教育和体能性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如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解剖学、运动医学等也为其科普性知识奠定了一定基础,只要经过系统疏理,体育教师就可胜任。这既可短期内解决在职教师的培养,同时后备专职教师的培养也不用增设更多的基础课程。

3.5 可以有效减少场地、器材等资源的投入

应急生存教育可与体育教育共享大部分场地和器材,拓展体育课程只需在应急生存教育中添设一定量的专业器材,更多的可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的许多器材和场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如摔跤后的滚翻缓冲可以利用体操垫、溺水自救与救人可利用游泳池、模拟演习可利用体育馆或教学大楼与操场相结合、身体素质练习就可更多的利用体育场地与器材,这样比重新配备一套器材更省时、省力、省钱,有利于“应急生存教育”在全国的大中小学迅速开展起来。

学校开展的方法:制定教学内容、计划,将应急生存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一部分纳入体育课程中。

4 结论

(1)应急生存教育指对人们在遇到各类突发事件时如何冷静判断,规避风险,自救救人,提高生存能力的一种非常态生存的教育,它包含应急生存知识、生存技术、良好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等四大要素,是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2)当前学生应急生存教育的现状有:学生应急生存防范意识淡薄、应急生存知识模糊、缺乏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缺乏行之有效主渠道是阻碍学生应急生存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学生应急生存教育纳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因素包括:体育教育本身就是种“隐形”的应急生存教育;体育课的价值和特点保证了应急生存的四大要素实施;体育课时的设置保证了应急生存教育长期连续性、知识系统性;有助于促进师资的成长和培养;可以有效减少场地、器材资源投入。

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EB/OL]. ??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7-08/30/content_732593. htm.

[2]约翰·怀特曼.生存手册[M].海南出版社,2005:1-3.

[3]曹文.生存教育——正确应对危机和灾难[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

[4]王强.南京中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避险能力的现状调查[J].科技信息,2010(32).

[5]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596103. htm.

[6]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S].国办发[2007]9号.

[7]刘丹宁,董立红.大学生应急生存能力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2012(12).

课程可行性 篇8

瑜伽练习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 引入中职院校体育课是一项创新, 是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 提高精神品味和自身道德的修养, 同时还能增强身体机能, 调节身心, 缓解压力.从调查的情况看, 当代学生对瑜伽的认识很浅, 而他们却希望学校开设瑜伽课程.通过调查表明, 在中职院校开设瑜伽课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 既有现实意义, 又有长远意义。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龙岩技师学院、龙岩财校、龙岩华侨中学、龙岩卫校等四所中职院校的部分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广泛查阅参

考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通过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 并认真阅读、分析和运用, 为研究奠定基础。2.2.2问卷调查法。龙岩4所中职院校问卷发放, 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40份, 回收率80%, 其中有效问卷190份, 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分析瑜伽的普及状况及开设瑜伽课程是否可行, 并通过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 对回收问卷所整理出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学分析。2.2.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问卷数据进行统计, 将问卷所获相关数据进行分析。2.2.4访谈法。对龙岩几所瑜伽馆及龙岩4所中职院校的部分学生, 以及教师进行访谈。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瑜伽的定义

瑜伽, 梵文为YOGA, 词根为YUJ, 指一种被称为“轭”的工具, 用于驾驭牛马[1]。在古圣贤帕坦珈利所著的《瑜伽经》中, 准确的定义为:“对心力的控制”回溯到五千年前的古印度文化, 当时的先哲们认为瑜伽代表一种“和谐”, 通过呼吸调节, 使身心保持在稳定的状态[2]。

3.2 龙岩中职院校开设瑜伽课程的现状

通过对龙岩技师学院、龙岩财校、龙岩华侨中学、龙岩卫校等4所中职院校的部分学生进行实际调查, 没有一所开设瑜伽课, 显然龙岩中职院校瑜伽开课率很低, 其主要原因是学校、系领导对瑜伽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还发现在被调查的对象中认为在中职院校开设这项运动很有必要的占19.5%, 有必要开设的占56.8%, 有无均可的占18.4%, 可以不开设的占5.3%。据调查结果表明, 在龙岩中职院校开设瑜伽课是适应社会发展的, 拥有较大的学生市场, 虽然学生对瑜伽的了解不够深, 还在初步阶段, 但76.3%的学生对瑜伽锻炼还是持着积极的态度, 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中职院校适宜而且有必要开设瑜伽。

3.3 中职院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3.3.1 瑜伽的作用。在瑜伽体位法、呼吸法、休

息术和冥想中, 由内而外调理身心, 能调和神经, 平衡内分泌, 改善心肺功能, 消除紧张和忧虑, 调整心态, 改善睡眠, 提高机体免疫力, 达到身心放松与合一等好处[3]。此外, 瑜伽中的冥想功对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冥想练习可以克服紧张、焦躁情绪, 培养良好平和心态的一种方法, 使人的身心、心灵、精神进入放松、平和、宁静的状态, 改善集中意志的能力, 同时大大增加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并能降低血压, 缓解衰老过程, 有助于保持情感平衡[4]。3.3.2学生对瑜伽的兴趣。从表1显示:针对龙岩4所中职院校开设瑜伽课程是否可行以及学生对这门课是否感兴趣, 随机对4所中职院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显示, 瑜伽受到绝大多数的学生欢迎, 非常喜欢瑜伽的学生占总数的23.7%, 一般喜欢瑜伽的学生占总数69.5%, 不喜欢瑜伽的学生占总数6.8%, 结果表明, 高达93.2%的学生都喜欢瑜伽。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为中职院校开设瑜伽课程奠定了基础。3.3.3学生喜欢瑜伽的动机。从表2显示:学生喜欢瑜伽的动机排序依次为:第一、塑造形体、培养气质占61.6%, 第二、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占43.2%, 第三、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占37.4%, 第四、增进人际交往占25.3%, 第五、兴趣爱好占14.2%, 第六、学习一门运动技能占10.5%, 第七、治疗疾病8.9%, 其他选项人数极少。通过动机调查, 大部分同学还是比较注重自己的外表, 关注自己的健康, 因此瑜伽就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有必要在学校开设瑜伽课程, 使得学生为了需求而努力去练习, 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3.3.4学生了解瑜伽的途径。从表3显示:从同学们获得的信息的途径来看, 大多是依赖于网络的宣传, 引发自己的兴趣, 也有同学通过电视、朋友介绍、书籍、社会团体的宣传、健身馆、和其它途径, 从而进一步认识瑜伽.学校的体育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项目上, 因此有必要对体育教学进行课改开设瑜伽项目, 使其与休闲体育接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3.5“终身体育”的运动项目。从表4显示:当代学生对足球、跆拳道、武术、排球、篮球等传统项目参与人数较少, 说明他们对于传统运动项目的接受程度明显下降, 对于健美操、瑜伽、网球、体育舞蹈的参与人数较多, 说明他们对这些运动项目充满热情, 而且希望开设瑜伽课的同学人数众多。因此, 中职院校开设瑜伽课是可行的。3.3.6开设瑜伽课程的意义。当代学生平时学习、工作紧张、就业压力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 心理经常不稳定, 易疲劳、烦躁等给正在成长着的学生带来了生理、心理上很大的冲击, 根据瑜珈运动的特点能够满足学生内在调理的需要, 来缓解生理和心理上出现的问题, 也有不少学生出于对自己外在形体美的需求, 通过瑜珈运动达到理想的身材, 来体现现代年轻人的风度气质、时尚。

4 结论与建议

4.1 瑜伽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都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深受学生喜爱。

4.2 瑜伽独特的锻炼价值, 喜欢瑜伽的学生高达93.2%。

4.3 学生喜欢瑜伽的动机很多, 主要有七种,

而瑜伽就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使当代学生变得更健康, 更有气质。

4.4 学生了解瑜伽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自

行学习锻炼, 但学不到位, 建议中职院校开设瑜伽课程, 让学生能正确、系统地练习瑜伽。

4.5 瑜伽因其特殊性最有可能作为“终身体育”运动项目被人接受。

4.6 根据瑜珈运动的特点能够满足学生提升

形体素质要求和内在调理的需要, 来缓解生理和心理上出现的问题。

4.7 学校教师应该使用统一的瑜伽教材, 使学

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与实践结合,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小海.瑜伽金典[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7 (1) .

[2]王长英.浅谈昆仑瑜伽功法[J].现代养生, 2004 (11) .

[3]邓壁娟.时尚瑜伽[M].北京:建筑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2.

课程可行性 篇9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体育院校开展趣味田径课程的可行性。

2. 研究方法

第一, 文献资料法。运用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 查阅近五年关于趣味田径课程研究的文献资料近20篇, 找出可靠的相关资料, 撰写本文的文献综述。

第二, 老师访谈法。对高等体育院校一线田径教师的专访, 共同商讨趣味田径课程在体育院校中开展的可行性等问题, 得出相关结论。

第三, 数理统计法。对趣味田径运动的理解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比较, 结合文献资料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综合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体育院校开展趣味田径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 趣味田径课程符合田径课程改革的需要。文化课的教学及体育的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 体育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及身体素质的提高, 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尤为重要。趣味田径的出现, 找到了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兴趣的因素: (1) 运动的方式。丰富多彩的运动方式,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除了原有的教学形式, 教师还应采用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 (2) 语言。体育教师的语言要幽默、活泼生动、富有情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正确的评价, 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 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 (3) 创新。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不断创新体育趣味教学模式, 每堂课都有不同的新颖教学手段,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体育趣味活动。

第二, 趣味田径运动丰富了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促进了田径课程的发展。田径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恒久性的研究课题。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 如瑜伽、高尔夫、定向运动、户外拓展等, 项目新颖、参与性较强, 为体育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体育锻炼让学生获得美好的心灵。体育院校要加强学生对趣味田径运动的认知。

第三, 场地器材的情况。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 是必要的物质条件,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调查发现, 学校场地器材不是很充足, 勉强够学生在体育课上使用。对于田径教学来说, 场地和器材是最根本的保障, 影响着体育活动的开展和课程的质量。

趣味田径的最大好处是不受场地的制约, 可以根据实际的场地开展一些多姿多彩的小型运动, 如找一块空地或自设一个场地来进行比赛和开展趣味田径运动。在体育教学中开展趣味田径运动, 场地的不足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2. 体育院校开展趣味田径教学的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 学生对传统田径课的学习兴趣不浓, 其原因是器材和场地缺乏, 教学内容枯燥, 方法单调。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只是为了应付测试。如果长时间在体育教学中重复同样的运动, 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及导致兴趣低落。趣味田径运动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体育院校田径教育的改进

第一, 体育教师要加强学生对趣味田径运动的认知。让学生了解趣味田径运动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对趣味田径运动产生兴趣。

第二, 体育兴趣的培养, 营造体育运动文化氛围。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与教师的形象及教学过程有着密切联系。通过调查研究表明, 体育教师自身要热爱工作, 体育知识要广泛, 动作技术水平要高及要求品质高尚。具备这些条件, 才能上好体育课。学生在每节体育课中都能有新发现及体验, 学到更丰富的知识, 他们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对趣味田径运动的兴趣。

体育文化在校园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念、体育态度及价值观。为此, 学校应开展具有竞争性和趣味性的体育知识文化活动,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加强学生的体育活动意识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如我们可举行有意思的体育比赛, 或者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体育赛事的活动, 烘托更加强烈的气氛等。让学生增强信心, 培养兴趣, 获得更大的满足感与成功的喜悦。

第三, 重视自觉锻炼,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表明, 在心情愉悦放松的状态下, 能强烈地激发自身的思维和创造力。在体育教学实践中, 趣味田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及兴趣爱好, 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协作力, 有助于智力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第一, 要想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必须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主导作用, 使趣味教材内容多样化, 优化趣味体育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对趣味田径运动的兴趣。

第二, 趣味田径运动的教学表明, 实施多姿多彩的运动教学能更好地吸引学生, 使他们在学校的田径教学中不断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提高自身表现美及创造美的能力, 在快乐的心情中锻炼自己的身体, 培养思想品德。

2. 建议

第一, 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加大宣传趣味田径运动的力度, 提高学生的热情。

第二, 以趣味田径运动的教学为核心, 各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 多开展趣味运动会等活动, 提高学生的素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剑.新课程标准下构建娱乐化的田径教学[J].体育科技, 2006 (3) :85~88

课程可行性 篇10

高校中文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已有了成功的先例。香港中文大学作为一所国际高等学府, 独具远见, 早已提倡以中英双语、双文化为教学基础、贯彻中英文并重的原则, 致力于培育双语双文化的人才。学校规定:“所有必修科目必须最少有一组以英语讲授。所有必修科目的导修课、练习或实验课堂, 必须有至少一组以英语进行。”这种汇合中西文化、融和双语的精神, 得到海内外学府的广泛认同和采用。由此, 本文将对高校中文专业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1. CBI理论

CBI (Content-BasedInstruction) 理论认为双语教学是基于学科内容进行外语教学的一种理念, 当语言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时、当语言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时, 便产生了最理想的外语、二语学习条件。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系专业必修课中的核心课程, 学生们对此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而长期以来学生对英语大多是一种被动接受, 但是当英语作为媒介被用来学习文学课程时,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在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下, 学生借助于对专业知识和内容的熟悉, 用英语或双语来完成学习任务是现实可行的。大多数学生表示在这样的课堂上受益匪浅:学会了相当多的数量的与文学有关的英语词汇, 并在具体语境中, 通过大胆的尝试领会了其用法;掌握了在用英语说一段话表明自己观点时, 如何突出主题、如何组织语言的层次、如何运用不同的句式结构来表达相同或近似的含义等技巧;培养了用英语来撰写本专业论文的能力。在当今的21世纪, 英语已经成为了全球通用语言, 成为了大学生毕业后进入职场中生存的一种必备的工具, 无论中文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的是教育、科研、新闻出版类工作还是文学创作、编辑、文秘类工作, 出色的英语书面表达都将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一种素质体现。教师和学生双方对英语语言的掌握和运用为双语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前提条件。

2.中国当代文学课程适合双语教学

中文专业的许多课程都可用双语来讲授, 是因为西方文论、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理论、语言学等课程的许多概念、理论、术语等几乎都来自西方。这就需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文学原著, 扩大视野、了解外国文化背景、培养人文关怀精神。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也不例外,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过程中, 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 受西方思潮影响非常大, 如现代主义 (Modernism) 、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 、女性主义 (Feminism) 等, 因而, 要想更好地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对西方理论的介绍是一种必然。将理论的原文和译文并置用双语介绍给学生, 能使学生避免单纯接触翻译过来的理论造成的隔膜感、生硬感、晦涩感, 更为直观、深入、贴切地了解理论的原貌, 在提高学生语言认知的基础上更好地对文学现象和作品进行分析。

二.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和教材选用

1. 注重师资培养

由于我国不具备天然的双语师资 (即汉语和英语同为其母语) 条件, 因此师资培养尤为重要。目前双语教师培训分成两大类:一是对英语教师尤其是讲授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进行学科知识培训, 二是对学科教师进行英语知识培训。但是对于高等教育中的教师来说, 因为各个学科之间的差异极大, 第一类方法就很难实现。所以, 第二类方法就是双语教师培训的主要渠道了。在培训中, 主要关注英语口语培训。培训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请进来”, 二是“送出去”, 三是“自己培养”。目前看来, 这些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双语师资培训手段。

2. 注重教材选用

目前, 我国双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多是国外原版教材。英文原版教材有利于学生掌握最近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 提高他们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也有助于我国双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和完善。另外, 有些学者对双语教材有诸多建议。概括起来就是先搜集和引进国外优秀资料、再理解消化、最后形成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双语教材。总结来说, 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双语教材可分成三大类: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国内自行编写的教材以及任课教师自编的讲义。

凡是双语教育成功的国家都有适合自己实际的教材。如果我们直接从美国、新加坡或澳洲引进, 似乎很简单, 但实践证明, 难以找到适合我国实际的教材。有些原版教材过于简单, 是国外的基础读本;而国外大学使用的教材一般来讲内容过多、过深、语言也较难懂, 再加上各个院校实际情况不同, 因此不容易找到刚好合适的教材。因此最可行的办法是根据各校对专业课的要求改编或选编国外原版教材和辅导材料, 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使之真正符合中国高校的校情。

三.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探讨

1.沉浸型双语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完全使用一种学生非母语的外语 (第二语言) 进行各学科的教学。教学中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使学生完全沉浸于一种外语 (弱势语言) 学习和专业课学习相结合的环境中, 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该模式强调完全非母语的教学, 最初是在加拿大发展起来的 (又称“加式浸入型”教学模式) , 根据外语使用的比重不同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沉浸型和部分沉浸型。许多国家在开展双语教学中结合本国实际对“加式浸入型”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良, 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沉浸模式。

2. 翻译型双语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教师常常指导学生用英语和汉语对照来学习, 通常采用英语教材, 教师采用翻译加讲解的形式教学, 适应于英语水平处于中下等的学生或刚刚开始接触双语教学的学生群体。

3. 渗透型双语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在正常的课程教学中适当穿插使用英语, 教师可在进行一些常规的课堂用语和专业词汇讲解时使用英语, 在进行本学科知识讲解时用汉语, 师生交流以英语为主, 汉语为辅, 逐步加大英语在课堂上的使用比例, 作为双语教学的过渡模式。

4. 穿插型双语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中英两种语言, 教材知识点以一种语言讲授为主, 适当加以另一种语言的解释和说明, 该模式较易操作。

5. 示范型双语教学模式

所谓示范型, 是指教师在某个学科中选择某门课程用纯英语进行教学, 通过该门课程的纯英语教学, 使学生体会了解外语表述和外语原版教材的编写特点, 快速获得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 起到示范作用。

6. 选修课型双语教学模式

选修课型教学模式与示范型教学模式相类似, 主要是指教师利用纯英语开设某个学科的选修课 (专业或非专业) , 或将相关学科整合在一起设置成新的课程, 用纯英语进行教学。由此来达到吸引英语水平好、对双语教学感性去的一部分学生来进行体验。

7. 渐进型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也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教师可对大一学生以强化英语能力为主, 对大二学生逐步开设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专业课, 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和学习语言的比重逐渐增加, 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的比重逐渐加大。

8. 分离型双语教学模式

分离型教学模式指的是中英文教师的分离, 比如, 英语外籍教师使用英文教材用英语讲解一门课程的一部分或全部, 再由中国教师使用中文教材用汉语讲授相关内容, 以实行外语与汉语分离的授课方式。

在21世纪的今天, 随着各高校加强具备综合素质的全面人才培养战略的提出, 各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在理论依据、师资与教材及教学模式三方面的前提下,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它将成为中文专业双语教学的示范课程, 并将启示高校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戴庆宁.CBI理论与双语教学[J].济南:中国成人教育, 2006 (2) :108-109.

[2]谷志忠.简论高校的双语教学[J].北京: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0) :88-89.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北京:教育部, 2001.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北京:教育部, 2005.

[5]吕良环.双语教学探析[J].上海:全球教育展望, 2001a (4) :66-72.

课程可行性 篇11

【摘 要】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国家对外开放的继续深入,我国对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好外语水平的科技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进行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国际合作、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指出了《光纤通信技术》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针对在双语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 双语教学;光纤通信技术;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02

引言:

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参与国际竞争需要的“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在信息技术等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开展双语教学,这是教育部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首次提到双语教学的意义和目标[1-3]。

教育部、财政部在2008--2010年共批准403门课程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国家之所以如此大力推行双语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方法和理念,不断探索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接轨、符合中国实际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提高高校的双语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学科前沿知识,接触世界先进技术和科学思想,最终在国际舞台上直接和世界其他国家开展平等对话与交流[4-7]。

近十年来,中国的通信行业紧跟世界的步伐,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1,2]。品种丰富、数目日增的通信电子产品注入了中国市场。其中,光纤通信技术是当前通信技术的研究热点。学习、理解其中最富有典型性、实际应用最广泛的光纤通信技术不仅已成为学生的强烈愿望,而且已变成了一项紧迫的任务。然而,光纤通信技术的相关资料多数来自国外,甚至为英文原版,还有很多的国际标准及辅助设计软件也都是英文版本,因此直接使用英文对原始资料进行学习研究的需要尤为突出。进行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国际合作、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8,9]。

1 《光纤通信技术》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1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光纤通信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面向应用的电子通信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对电子、通信专业人才的基础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对既精通通信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好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同时,光纤通信是门新兴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很多学习资料均引用于国外。而且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何激发学生对该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探讨的关键议题。开展双语教学就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教会学生如何将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效结合,并能在这个实践环节得到充分的运用。不仅如此,光纤通信技术国际化现象普遍,采用双语化教学能够使学生接触最前沿的技术与标准,为其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也有利于学生以后从事科研工作,为科研论文与国际交流奠定必备的基础。

1.2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的应用性

对光纤通信技术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改革,受益面广,有利于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以改善学生“哑巴英语”的现状。其中包括:预习教材,查阅相关外文文献,可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课堂教学与讨论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口语能力;课后作业的撰写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上参与互动,课后进行总结,既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学习更多国外的专业知识,也有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提高。据针对学院部分学生的调查显示,对于开展双语教学的兴趣,其中132人(62.6%)表示“感兴趣”,65人(30.8%)觉得“一般”,14人(6.7%)表示“不感兴趣”。同时,60%左右的学生对“学校双语教学发展持乐观态度”,并同意“有必要对通信电子类专业学生进行双语教学”。这对于在学院内开展双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吸纳国外先进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光纤通信技术源于西方国家,许多专业术语来自音译,简写符号来自英文首字母,不便于理解记忆,例如用CDMA表示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用SDH表示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等。通过光纤通信技术的双语教学,联系国内外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了解国际前沿科技。同时学生可利用网络资源,观看国外知名大学的公开授课,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国内外教学的不同,从而获得实质性的提高。

2 《光纤通信技术》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双语教学就是在课堂上使用英语和汉语同时进行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既不同于单纯的专业课教学,也不同于单纯的英语教学,英语只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课程本身才是教学的内容。按照国内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国外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和英语实用能力,可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的改革,来获得较理想的双语教学效果。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采用英汉结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教学方法,由混合型渐渐过渡到全外沉浸型,进而达到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针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双语教学一般应安排在大三或大四的上学期进行,此时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为学习光纤通信技术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创造了有力的前提条件。一个教学周期(按16周计算)可分成三个阶段:引导型的初级阶段、深入型的中级阶段、加强型的高级阶段。

第一阶段:引导型的初级阶段

虽然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但对于专业课程的英文表达方式和叙述方法不习惯,对专业词汇不熟悉,而且英文听力以及阅读能力也不高。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初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中、英文混合讲授,全部英文板书或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方法,渗透英语专业词汇,主要引导学生熟悉基本概念的英文表述方法、基本公式的英文表达及陈述方法,使学生慢慢习惯双语教学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汉语授课比例不宜过高,否则很难建立一种良好的使用英语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对汉语产生依赖,无法养成使用英语的习惯,这就失去了双语教学的意义。对重点、难点要重复讲授,采用英语讲述和汉语解释或汉语讲述英语复述的方式,或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英、汉交替展示或英、汉同屏对比展示的方法,以突出重点、难点。本阶段的时间为4周左右。

第二阶段:深入型的中级阶段

随着学生对专业词语和常用句型的熟悉,逐渐扩大英语口语量,把学生逐步引向用英语进行思维活动的轨道;教师着重强调如何使用英文专业术语,如何用英文表达解题过程;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基本知识,学会定理的陈述与证明方法;用英文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本阶段的时问为6周左右。

第三阶段:加强型的高级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引导和深入,学生已基本上适应了双语教学形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思维能力及听、说、读、写、译能力,因此,在持续第一、第二阶段教学方法的同时,继续提高英语讲授的比例。对所有教学内容,教师以英文讲授为主,适当辅以中文,包括基本理论的讲授,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学科前沿的渗透等等,整个课堂基本是在英语氛围中进行的,使学生逐步适应后采用沉浸型实现全英文授课。

除此之外,学校也正在积极推进开展双语教学模式改革。至2013年,湖南工学院已建成校本科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明确提出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目标为:“通过有计划地分批分期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大学进修,举办各种类型的英语培训班,开展双语课堂教学比赛等多种形式,努力培养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水平高的双语教学师资,有计划引进和使用优秀原版外语教材,逐步推进双语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双语教学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学生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不仅从政策、管理规定、和教学硬件配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设立了经费保障措施,对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给予配套经费和相关奖励,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同时还以教研教改形式,对双语教学建设的项目进行专项支持,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双语教学比赛,促进中青年教师双语教学的理解和思考。这些均为各个二级学院发展双语教学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推进了我院开展双语教学的发展。此外,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上,学校完善学校网络综合管理及维护,以期日后能使学生方便接触学习国内外优秀双语教学课程。

3 关于对《光纤通信技术》开展双语教学的探讨

3.1对各类学生因材施教,考核形式多样

老师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应按不同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英语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划分。授课教师切实根据学生情况制订教学计划、授课标准,同时注意英语渗透力度。对英语水平高的学生,突出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对英语水平低的学生,则突出专业英语的理解能力锻炼。授课教师要注意在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教学时中英两种语言使用的比例,且不能使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语言的学习脱节。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使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得到提高,并尽最大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中国教育体制下造成学生只注重考试结果的原因之一就是考核形式过于单一。欧美国家的教学对学生上课前的预习要求很高,而且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较高。教师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增加考核环节,改革考核形式,对学生素质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对课前预习成效(英语及专业知识)进行适当的考核,激发学生进行前期预习的兴趣;课后作业按照科技论文的模式,不局限于data analyses,而注重于discussion,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查阅外文文献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可增加加分项目,选择相关科研项目提高训练,分小组讨论,自行设计方案,验证操作,撰写报告,全程要求使用英语。

3.2发展双语教学的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英语非我国的官方用语,这点决定缺少用英语交流的大环境,也导致短期内缺少精通专业课同时又拥有很强英语表达能力双料专家来担任双语课教师。同时,也使得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模式的制定上众口难调。所以,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开展双语教学模式需要循序渐进,可以借鉴学校省级精品双语教学课程,应在稳定发展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建设。在双语教学中,必须以确保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前提。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更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掌握,更关注英语的流畅性和实际运用。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基本具备了良好师资和学科设置优势。但是,针对本科生的双语教学还无经验,而教师的外语水平、专业知识、教学风格等对双语教学质量有着重大影响,还需继续对那些具备外语、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教师在双语教学策略、语言等多方面进行在职培训,使其不断提高进行双语授课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并通过双语教学竞赛和教学观摩,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4 总结

针对目前双语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本文对于光纤通信技术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双语教学各阶段采取的可实施性方案。对于双语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总结,寻找恰当的双语切入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可以预见高效实用且适应中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必将会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使之成为国际化的开放型专业人才。

致谢:

本文由省教育厅教研教改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光纤通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资助。

参考文献:

[1]忻向军,张琦,王葵如等.光纤通信原理双语教学策略初探,高等理科教育,2010:95-98.

[2]魏琴.当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政策的发展初探[J].教育文化论坛,2011,(3):36-39.

[3][加拿大]W·F·麦凯,[西班牙]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中译本),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4]梁迅,马丽娜,孟洲等.《光纤通信》双语教学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11:110-113.

[5]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6]田汉民.光纤通信双语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学交流,2012:121-123

[7]周建华,邱琪,周晓军.光纤通信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89-92.

[8]王文珍.光纤通信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4-135.

课程可行性 篇12

我国从1958年开始创办职业中学。1980年我国开始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在结构调整中职业高中开始恢复性发展。随后,职业学校一直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中寻求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点,在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以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职业人才。经过几年对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建设与发展,教学效果显著,课程设置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在深入调查研究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制订出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内容, 使教学条件优化, 以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为导向,突出专业的特色性,课程内容随之进一步调整、整合,整合后的课程内容沿用至今,对职业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二、课程结构调整与课程内容改革为建设精品课程奠定了 必要的基础

1986年6月5日 ,国家教育颁发的《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 ( 三年制 ) 教学计划的意见》指出 : 职业高级中学着重技能训练,文化基础教育适当配合。政治课、文化课与专业、实习的课时比例,工科类一般为4∶6,文科类一般为5∶5,根据专业、工种性质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具体比例可适当灵活,某些要求文化基础知识更多一些的专业, 其文化课所占比重可以再提高一些,但专业课(含实习)课时不得低于30%。随着职业高中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明确文化课、专业课和实习课的比例。1990年12月31日 ,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颁发〈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的通知》,与1986年的教学计划相比,加大了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比例。此后,到1999年一直按这一标准执行。1998年,国家教委关于印发《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的通知中指出: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必须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 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建立健全课程标准,优化课程结构。教材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增强专业的适用性,开发和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及教材。”1999年11月8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北京召开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行指委的指导下,教育部组织专家开发了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教学指导方案 (包括专业课程设置、部分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专业设 置标准等 ),编写了1000种体现新 知识、新技 术、新工艺 、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制作了100种多媒体教学课件。2001年8月17日,教育部办公厅部颁布的《关于在职 业学校进 行学分制 试点工作 的意见》 ( 教职成厅 [2001 ]3号 ) 指出 : 课程类型可以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2004年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其中“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从“以升学为导向”、“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本位”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教育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为主要特征的教育。目前正大力推行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及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探索都为精品课程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三、“双师型”教师团队为开发精品课程提供了重要保证 和核心力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精心培育一门课程是教师一生的财富。精品课程应该充分体现一个“精”字,精在点点滴滴,精在方方面面,精在前瞻的创新,精在科学的远见,都取决于教师团队素质和能力结构。

上一篇:拓展平衡计分卡下一篇:VB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