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可行性(精选12篇)
技术可行性 篇1
美国桑迪亚哥国家实验室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将超宽带 (UWB) 无线信号与高级加密技术相结合, 开发出一种美国军用安全传感器通信网络。这种超级安全的UWB通信系统承诺能够通过侦测敌方位置, 以及加大敌方窃听和干扰军事通信的困难度, 来帮助政府和保护战场上的军队。
早在1965年, 在美国就确立UWB的技术基础。在后来的二十年内, UWB技术主要用于美国的军事应用, 其研究机构仅限于与军事相关联的企业以及研究机关、团体。目前, 美国国防部正开发几十种UWB系统, 包括战场防窃听网络等。民用方面:由于超宽带技术的种种优点使其在无线通信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近几年来国外对UWB信号应用的研究比较热门, 主要用于通信 (如家庭和个人网络公路信息服务系统和无线音频、数据和视频分发等) 、雷达 (如车辆及航空器碰撞/故障避免, 入侵检测和探地雷达等) 以及精确定位 (如资产跟踪、人员定位等) 。索尼时域、摩托罗拉、英特尔、戴姆勒一克莱斯勒等高技术公司都已涉及UWB技术的开发, 将各种消费类电子设备以很高的数据传输率相连, 以满足消费者对短距离无线通信小型化、低成本、低功率、高速数据传输等要求。
超宽带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它通过对具有极陡上升和下降时间的冲激脉冲进行直接调制, 使信号具有上GHz量级的带宽。超宽带 (UWB) 概念起源于脉冲无线电 (Impulse Radio, IR) 技术, 它与传统的“窄带”系统和正在兴起的第三代通信系统 (3G) 中的“带宽”不同, 主要区别有两点: (1) UWB的带宽远大于中心频率的25%, 即大于目前通信系统的相对带宽; (2) UWB技术采取的是一种无载波的传输方式, 它利用极窄脉冲 (小于1ns) 来进行无线电通信。UWB技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扰传统无线技术多年的有关传播方面的重大难题, 它具有对信道衰落不敏感、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低截获能力、系统复杂度低、能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等诸多优点。
1 可以适应现行复杂电磁环境
超宽带通信号具有很好的辐射掩屏能力。为了避免对现有的通信系统带来干扰, 必须将超宽带系统的发射功率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即在超宽带通信频率范围内的每个频率上都规定一个最大的允许功率, 这个功率值一般是通过辐射掩屏 (emission mask) 来决定。超快带技术可以与现有的其他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超宽带通信使用的频谱范围从3.1GHz到10.6GHz, 频谱宽度高达7.5GHz, 通过发射功率的限制, 避免了对其他通信系统的干扰。这在很低的功率频谱密度下共享频谱的方式, 在频谱资源非常紧张的今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战争通信要求电台能提供更高速度的传输速率, 与此同时, 超宽带通信技术具有信道容量大, 传输速率高的优点, 在此基础上, 一种用于战场条件下的UWB技术的高速电台应运而生。
2 节省开支和长久的续航能力
脉冲超宽带是最早采用的一种传输方式, 它不需要载波, 而是利用极短的脉冲传输信息, 因此, 在发射端脉冲超宽带不需要功放和混频器, 接收端也不需要中频处理, 大大降低了收发机的硬件实现复杂性和成本。同时, 为了避免对现有通信系统的干扰, 超宽带信号发射功率很低, 简单的收发设备以及低功率, 使得脉冲超宽带系统的功耗非常低, 可以使用电池长时间供电。
3 UWB在定位方面也有用武之地
由于脉冲超宽带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因此可以用于各种环境下的测距和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与信号的频谱带宽直接相关, 频谱越宽, 时间分辨率越高。脉冲超宽带发射极短的基带窄脉冲信号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 其带宽通常在数GHz, 所以理论上其定位精度可达厘米量级。研究表明, 与GPS全球定位系统相比, 超宽带技术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未来的局部战争和反恐工作, 很大一部分是巷战。利用UWB的定位功能, 可以及时跟踪士兵的动向, 观察战斗情况以及对之后的演习回顾都有帮助作用。
4 UWB的保密和安全性能好, 这与特殊通信的需求不谋而合
超宽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非常小, 淹没在环境噪声和其他信号中, 同时又具有极宽的带宽, 很难被基于频谱搜索的侦测设备检测到。同时, 超宽带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扩频多址方式, 包括:跳时扩频、跳频扩频、直接序列扩频等, 在接收端必须采用与发射端一致的扩频码才能正确的解调数据, 这使得非合法用户很难获取合法用户的传输信息, 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非常高。战争时, 前沿无人侦察机或者探测机器人的图像数据需要及时传输回来, 炮兵和航空兵的打击效果也需要及时地报告, 这些场合需要保密高速的数据传输技术, 传统的有限方式抗毁性差, 不利于机动、架设慢, 超宽带技术可以满足高速保密、机动性和低功耗的要求, 适合完成这样的数据接力通信任务。UWB并不是一件新生事物, 它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超宽带依赖于极微弱的、与雷达中所使用的相近的基带窄脉冲, 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能穿透树叶、墙壁、地表、云层等障碍, 辨别出障碍物后隐藏的物体或运动着的物体, 测距精度的误差只有一两厘米。
超宽带通信技术卓越的市场应用前景, 导致UWB国际标准制定之争异常激烈, 各方阵营都希望以自己的观点为基础制定国际标准, 其中以Freescale为首的DS-UWB阵营和以Intel为首的MBOA阵营之间得竞争最为激烈。目前, 最基本的UWB国际标准仍然不能敲定, 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 很可能产品和市场将决定未来UWB标准的选择和发展。
摘要:当今社会, 信息数字化与通信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低频、高带宽的超宽带技术恰好符合这一发展需求, 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超宽带 (UWB) 通信技术的原理和概念、UWB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UWB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关键词:超宽带,无线个人区域网
技术可行性 篇2
(一)一、项目简介
1、项目来源
2、适应症
3、注册类别
4、开发阶段
5、项目特点
6、实施方案(计划进度或项目目标)
7、投资概算
8、市场预测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1、产品和技术开发论述
关键技术的开发和作用、效果的论述,产品开发的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比较,包括技术依托单位或合作单位的研究开发论述。
2、技术的成熟性论述和产品可靠性论述
本项目生产技术的成熟性,工艺流程与现有生产线的匹配分析;本项目产品的检测方法,与现有质量控制系统的匹配分析;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情况。
3、原、辅料来源分析
原辅料可得性,主要原料厂家、价格。
4、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
项目投产后对环境的影响,三废情况及治理方案;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采取的保护措施。
5、产品注册情况分析
同品种注册情况。
6、技术风险分析
本项目的技术难点、注册风险分析及对策。
三、市场可行性分析
1、国内外市场调查
产品所针对适应症的临床用药现状及趋势;产品的市场容量。
2、市场竞争状况(近三年)
主要竞争产品的厂家、价格、市场份额,主要区域市场。
3、产品优、劣势分析(SWOT 分析)
产品优势和劣势(适应症、疗效、使用方便性、不良反应);外部机会和威胁分析;与竞争品种的比较(包括功能、特点、价格、包装等)
4、市场预测
产品的寿命周期以及目前所处阶段;产品的消费条件、对象,产品更新周期的特点;品种发展趋势,可能产生情况分析;国内需求量分析。
5、产品方案和销售收入预测
与现有销售网络、模式的匹配性;确定产品的初步销售方案,预测销售价格、销售规模,估算销售收入;
6、风险性分析
数据来源可靠性;临床试验及注册风险分析、市场分析、销售预测的准确性。
7、同类市场或产品专家建议
四、项目实施方案
1、技术方案论述
技术开发或合作方案。
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本项目的开发方式、计划进度安排。
五、投资估算、资金筹措
项目的费用估算、资金筹措、各阶段费用支出计划。
六、结论
对项目的总体评价及意见。
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
(二)一、总论
1.申请项目的概述。应包括项目的主要内容、创新点、技术水平,项目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限200字以内。如果企业同意“*”信息公开,此内容应属可以公开部分)。
2.简述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目前的进展情况、申请技术创新基金的必要性。
3.简述本企业实施项目的优势和风险。
4.项目计划目标
(此栏目各项指标是项目立项后,签订合同的主要内容,也是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列表对项目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详细比较。
总体目标:包括项目执行期间(从项目起始时间到计划完成时间)计划投资额;项目完成时达到的阶段(中试或批量生产)、实现的年生产能力(或阶段成果)、企业资产规模、企业人员总数和因项目实施而新增就业人数等。
经济目标:(此目标不是指企业指标,也不是指本项目达到的生产能力,而是指本项目在执行期内可实际累计实现的指标。)包括项目计划完成时累计实现的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缴税总额、净利润、创汇额等。
技术、质量指标:包括项目计划完成时达到的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
阶段目标:(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是项目后续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在项目执行期内,每一阶段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进度指标、技术开发指标、资金落实额、生产建设情况、实现的销售收入等。每一阶段目标应是比较详细的、可进行考核的定性定量描述。阶段目标的完成时指标应与“项目计划目标”条款中的“经济目标”、“技术、质量指标”一致。(计算机录入时,每一阶段目标请不要再分段录入。)
计划新增投资来源。列表说明项目执行期内由企业负责完成的新增投资资金来源、到位时间和金额。
(需用定量的数据描述)、执行的质量标准、通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认证及企业通过的质量认证体系等。
二、申报企业情况
1.申报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名称、通讯地址、注册时间、注册资金、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主管单位(部门)名称。
2.企业人员及开发能力论述
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所学专业、主要经历、技术专长、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及主要工作业绩。
企业人员基本情况,包括企业人员总数、大专以上人员数;主要管理人员数、文化水平、年龄结构;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人员比例等。
新产品开发能力情况,包括企业上一年技术开发投入额、其中研究开发投入额、研究开发投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比例;科研开发队伍情况;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储备情况等。
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所学专业、主要工作经历、技术专长和工作业绩;项目技术负责人与企业之间的任用关系。
3.企业财务经济状况
上年末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固定资产总额、总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净利润、上交税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今后三年企业的财务预测。
4.企业管理情况
企业管理制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产权明晰情况,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需说明股东(联营单位)的构成及各自所占的股份(合作关系);企业信用等级、企业商誉、企业获奖情况。
5.企业发展思路
三、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
1.项目的技术创新性论述
(1)详细说明本项目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内容,描述项目的技术或工艺路线、产品结构、基本算法原理等(可加图示)。
(2)论述项目创新点,包括技术创新、产品结构创新、生产工艺创新、产品性能及使用效果的显著变化等。申报企业应在不泄露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本项目的创新点、创新程度、创新难度,并附上权威机构出示的近期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实验报告或其它能说明项目技术水平的证明材料,已有产品或样品的可附照片或样本。
(3)详细描述项目的技术来源、合作单位情况;说明项目知识产权的归属情况。其中合作开发、委托开发的项目,需附上相关的合作开发协议书和有关技术资料;购买技术再开发的项目,需说明再开发的主要内容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企业自主开发的项目,需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或技术鉴定报告。
(4)简述本项目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并将本项目在克服现存主要问题方面与国内、国外同类产品现行指标进行较详细的比较(可以表格方式说明)。
2.项目的成熟性和可靠性论述
详细说明项目目前进展情况、技术成熟程度、有关部门对本项目技术成果的技术鉴定(或验收)情况;本项目产品的技术检测、分析化验的情况;本项目在小试、中试或生产条件下进行试验或小批量试生产的情况,包括项目质量的稳定性、收率、成品率;本项目产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的考核情况等(可提供用户使用报告)。
四、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1、本项目产品的主要用途,目前主要使用领域的需求量,未来市场预测;项目产品的经济寿命期,目前处于寿命期的阶段。
2、本项目产品国内主要研制单位及主要生产厂家研制、开发情况;在建项目和已批准拟开工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预计投产时间。
3、分析本项目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替代进口或出口的可能性,预测本项目市场占有份额,以及近期内市场占有率的增长情况,并说明预测的根据。
五、项目实施方案
1、项目开发计划:
详细描述项目各项研发工作、生产准备工作、市场开拓工作的进展计划,以甘特图(注)的形式列出,并明确标出完成各项工作预计所需时间及达到的阶段目标。此处列出的各项指标应与“总论”中“阶段目标”的描述相吻合。
2、技术方案:
3、生产方案:
4、营销方案:
5、其它问题的解决方案:
简述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情况及处理的措施和方案;如果是国家专卖或专控产品、医药产品、医疗器械、交通或安全产品、压力容器产品、电信产品等特殊行业,是否已获得批准或许可,如果还没有获得,需描述目前申请、审批进展情况以及预计何时可以获得。论述本项目将主要销售的地区、领域、对象;是否已有相应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如果有,应加以描述,如果现在还没有,需描述建立此网络的计划和所需的资源。论述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的来源、供应渠道、给排水工程方案、电汽热的供应及工程方案、生产场地的选择等;本项目在生产场地、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等方面已具备的条件和需新增加的基本建设内容。论述本项目需要进一步完善或新研发的技术内容,并说明在每项研发工作中将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和预计实现的技术参数。提出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备选方案。
六、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预算
近期完成的投资额(指企业自2001年4月1日之后,提出申请的时间之前该项目已完成的投资)并分项说明资金来源及主要用途。估算本项目在执行期内的计划新增投资。
根据项目计划新增投资情况,编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包括厂房、机器、设备等)和流动资金估算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其他费用)。
2、新增资金的筹措
对新增投资部分,需阐述资金筹措渠道、预计到位时间、目前进展情况。具体包括:利用银行贷款并已获得贷款的,在附件中须提供贷款合同,尚未取得贷款的,需说明目前贷款的进展情况,若银行已承诺贷款或担保机构承诺担保的,须附银行承诺证明或担保证明;企业自筹资金部分,须详细说明筹措渠道、筹集额度,如果是股东增资,须说明是现有股东增资,还是吸收新股东,并附上股东会决议等材料;地方政府拨款部分,应说明拨款部门、资金使用方式、资金到位时间,已经拨款的,须附相关证明文件;申请创新基金部分,需明确说明申请种类及其金额。
3、资金使用计划
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筹资方式,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对创新基金部分,需单独开列出明细表说明主要使用方向(支出范围须与《申请书》中“申请创新基金主要用途”相一致;即固定资产购置费:主要是指试验、生产用仪器、设备的购置费和安装费、商业软件购置费、样品样机试制费等;研发及中试费用:主要包括项目在研究、开发和中试中的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调研费、咨询及信息费、项目评审论证费、培训费、技术转让费等;贷款贴息;与项目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
七、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1、产品成本分析
按财务制度的规定,估算项目产品的年生产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制造费等)和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管理费及相关财务费用),并提供计算生产成本的基础;说明对生产成本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以及可采取的对策。
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根据产品的成本和市场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进入市场的单位销售价格,并编制该项目五年的盈利预测,包括收入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上述预测分析要求列表计算。
3、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销售价格和市场占有情况的分析,预测本项目在基金资助期限内累计可实现的销售收入、净利润、缴税总额、创汇或替代进口情况。
4、项目投资评价
计算项目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5、社会效益分析
论述本项目的实施将对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对节能可能产生的影响。
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基本情况、负责人、联系电话。
技术可行性 篇3
关键词:跳绳运动;应用技术大学;可行性;南宁学院
跳绳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且优秀的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因其简单易学、运动效果显著而广受群众接纳与喜爱。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跳绳运动也在不断的演绎和推进中得到发展和转型,很多国家已将跳绳列为运动会项目。如果把这项运动列入高校公体课进行推广与教学,对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倡导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承担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学校教育教学有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责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跳绳运动的概述
中国是跳绳的发源地,跳绳运动经过长期的发展已从最初的简单跳跃发展成如今集“健身、娱乐、观赏、竞技”等特点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首先,跳绳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樣且技术动作简便易行,是一项不受场地、人数等条件限制,男女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其次,跳绳运动是一种重要的健身运动,被欧美的一些医学专家和健身专家称为“最完美的健身运动”,通过跳绳时肢体配合,能有效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爆发性和弹跳性。研究表明,长期坚持跳绳可以增强脑细胞的活力,提高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亦可增强心脏功能,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再次,随着跳绳运动的不断发展,花样跳绳的诞生
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其将音乐、舞蹈等元素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表演和观赏价值,往往用精彩的表演征服在场的观众。最后,跳绳运动极具竞技性,2007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将跳绳比赛划分为计时计数比赛、花样比赛和表演赛,并作了具体竞赛规定,这就为跳绳运动项目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南宁学院开展跳绳运动现状调查
南宁学院(原邕江大学)作为一所新升本科高校,因长期坚持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发展道路,2013年1月,成为教育部确定建设的首批35所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之一,并成功入选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首批盟员。这就意味着我校要克服新升格本科教育高校办学定位不清、同质化倾向严重的问题,走一条提升办学特色的重要路径。正是这种提升办学特色的理念,为我校应用技术大学公共体育课堂的协同创新指明了方向。
国家相关政策为跳绳运动的普及和开展奠定了基础。早在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在“普通人群健康锻炼标准”中将跳绳作为评价人体耐力、速度的媒介;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将跳绳作为测试标准之一并将其列为学校体育课程。南宁学院存在场地资源短缺、器材数量不足等问成题。随着“2014-2015年全国跳绳联赛(华南赛区)”在我校成功举办,势必会进一步推动我校跳绳运动的开展,使跳绳运动成为我校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根据调查可知,学生是否喜欢跳绳运动及参与情况调查如下:
团活动期间、课余时间参与跳绳运动,利用课余时间锻炼的学生占61%,通过运动社团和体育课锻炼的总计占39%。
三、发展应用技术大学跳绳运动项目的对策分析
1.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将跳绳运动引入学校公共体育课堂
为了使跳绳运动这项优秀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应用技术大学得以蓬勃发展,力争引入学校公共体育课堂。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明确跳绳运动在强身益智、塑造形体等方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终身参与跳绳运动的习惯;其次要让学校领导,特别是分管体育的领导以及教务处领导、共体教研室教师能够清楚跳绳运动在促使学生身心健康中发挥的重要作
用,并组织专业人士对跳绳运动的理论进行研究,同时编写适合应用技术大学公共体育课堂开展跳绳运动的完整教学大纲和详细计划,使学生在课堂中对跳绳运动产生需要和渴求,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提高跳绳运动水平的动力。
2.投入专项资金,建设适合跳绳运动开展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
以“培林杯”2014—2015年全国跳绳联赛在我校成功举办为契机,增添一些适合跳绳运动开展练习的木质地板和高质量专业跳绳。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开展跳绳运动是在室外水泥地上,因场地太硬,没有缓冲很容易使学生受伤,对膝盖关
节造成冲击,不利于锻炼身体;再者,学生多数自行购买跳绳,仅凭外观很难判断质量问题,更不能确定买回来的跳绳好用不好用。因场地器材等设施满足不了学生内在需求,必然会影响学生参与跳绳运动的积极性。
3.大力开展各级各类跳绳竞赛活动,营造校园跳绳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跳绳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组建形式多样的跳绳运动组织,如成立专业跳绳运动队,组建跳绳俱乐部、协会,从而带动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建议在校运动会、文化艺术节、庆典晚会等重大场合设立跳绳竞赛活动,必将会对跳绳运动项目的推广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总之,由于场地器材投入较少等因素,跳绳运动的普及不足,因此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培养师生终身体育的观念,明确跳绳运动的健身价值,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校体育运动的内容,使跳绳运动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应用技术大学校园中得以推广和普及;激发师生的潜能,在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中丰富教学内涵,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赵鑫.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夏建军,赖每,陈雄章.破解广西新升格本科高校的发展难题[J].当代广西,2013(14).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宁学院2015年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应用技术大学体育教学增设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研究与实践”(2015XJJG0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在线检测技术可行性分析 篇4
关键词:高压试验,发展,分析
0 引言
电气设备在制造、运输、安装和运行中会产生绝缘缺陷, 非凡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 电气设备受到电场、热效应、机械应力、化学腐蚀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其绝缘品质将逐渐劣化, 极可能导致绝缘系统的破坏。因此, 做好电气设备的高压试验工作至关重要。
1 常规性试验
传统的高压试验形式有出厂试验、交接性 (大修) 试验和预防性试验等几种。它们都是几代人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总结,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都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这都是定期检修制度下的产物, 常规的交接性 (大修) 和预防性试验数据也符合《规程》标准, 但为什么恶性设备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呢?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现有试验项目和方法往往难以保证在这一试验周期内不发生故障。
常规性试验存在着以下6个弊端: (1) 试验时需要停电, 影响正常运行, 减少了设备的可用时间。 (2) 试验时间集中, 工作量大, 对人力、物力造成巨大浪费。 (3) 、试验是否有效。以介质损耗试验为例, 常规试验大多数是在较低电压下进行的 (通常10k V) , 而有的设备缺陷或结构上的故障, 只有在实际运行状态下的较高电压时才能表现出来。有些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偶发性故障, 致使有些预试合格的设备, 投运后不久发生重大事故。 (4) 由于检修工艺不高, 有些本来没有故障的正常设备, 经拆卸进行预防性试验后复装时, 反而引入新的事故隐患。 (5) 在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 人们最关心的是绝缘结构的剩余电气强度, 但至今还未找到它与绝缘电阻、泄漏电流、介质损耗等非破坏性试验参数之间的直接函数关系, 所以仅凭这些试验项目难以准确、有效地判定电气设备绝缘的好坏, 也不能确保下一运行周期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6) 交流耐压等试验对设备绝缘强度有破坏作用, 可能造成的试验后遗症也暴露出常规的停电预防性试验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
2 状态化试验和检修技术
多年来, 有关工作者为了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对常规试验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的、必要的修正, 一方面提出一些新的试验方法, 如色谱分析、局部放电试验等, 另一方面对原有的试验技术进行改进, 如分解试验, 使试验的有效性有所提高。但是在电力系统不断向高电压、大容量、大参数、自动化方向发展的今天, 由于电气设备的绝缘技术性能不断加强, 高压试验工作穿旧鞋、走老路, 仅仅停留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是不能满足发展要求的。
状态化检修体制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较先进的设备维修体制, 它不再以时间为依倨进行常规的定期检测试验与维修, 而是着眼于密切追踪检测每台设备具体运行技术状态的发展、变化情况, 根据规范化的状态检测结果, 把握设备运行状态演变的情况和恶化的程度, 对故障设备的维修做到心中有数, 实现"无病不修, 有病才修, 修必修好"。要想实现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化检修, 首先必须有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作基础。即设备在正常带电运行中, 通过试验弄清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绝缘缺陷, 适时开展必要的检修工作。由于绝大多数故障事先都有征兆, 因此, 开展设备在运行时的连续或选时的检测技术就十分必要。作为电气设备绝缘状态化试验方法之一的在线检测技术于是就应运而生了。
3 在线检测技术
电气设备在线检测技术是一种采用运行电压来对高压设备绝缘状况进行试验的方法, 它可以大大提高试验的真实性与灵敏度, 及时发现缺陷。通常在线检测仪器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信号采集系统、分析诊断系统所组成。传感系统是用来感知所需要的电气参量和非电气参量, 目前常用的传感器有:电磁型、力学量型、声参数型、热参数型和化学量型几种。信息采集系统是将传感器的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进行传输, 应用数字滤波技术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抑制和消除外界干扰和背景噪声, 提取真实信号, 并进行信号的还原。分析诊断系统是对所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诊断, 从而得到所测电气设备绝缘的当前状况, 并根据需要进行绝缘诊断和寿命评估。运用的方法有:小波分析技术、神经网络技术、模糊诊断技术、专家分析技术等。
运用在线检测技术的优点: (1) 可以根据设备绝缘状况的好坏来选择不同的检测周期, 使试验的有效程度明显提高。 (2) 在线检测可以积累大量的数据, 将被试设备的当前试验数据和以往的试验数据相比较, 用各种数值分析方法进行及时、全面的综合分析判定, 以便及时发现和捕捉早期缺陷, 确保安全运行, 从而减小由于预防性试验间隔长所带来的误差。 (3) 在线检测技术的推广有利于从定期检修到更合理的状态化检修的过渡。
运用在线检测有关技术难点: (1) 尚无统一的标准。各研究单位、开发商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检测参量、判定标准均不相同, 导致不同在线检测装置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2) 理论技术不完善, 对电气设备绝缘特征量研究不够, 各检测量与绝缘剩余寿命的关系也没有明确的数值关系。 (3) 在线检测干扰抑制十分困难, 运行环境存在的各种干扰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这些难题, 直接影响着现场绝缘检测工作的广泛开展。
4 电气绝缘检测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 随着传感技术、信号采集技术、数字分析技术、红外线检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电力网的在线检测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从测试设备与被试设备的接触方式来看, 电气设备在线检测技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4.1 红外线诊断:
目前, 红外线诊断技术在电力网中的运用已日趋广泛, 该仪器由于其不接触、不停运、不取样、不解体, 测试简便, 智能化程度高, 数据便于微机分析等优越性, 已逐渐得到相关领导和电气设备绝缘监督专业人员的充分肯定。
4.2 不定期带电测试:
它是在线检测的初级形式, 是在资金不足、无法对每个电气设备安装在线检测装置时的一种非凡检测方法。我们开展的一次设备带电测试项目有:110k 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110k V耦合电容器的带电测试。较好地解决了变电所的母线和线路停电比较困难, 常规试验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很大的难题。在原理论成熟的基础上, 我们还积极探索, 逐步开展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带电测试项目。
4.3 实时在线检测:
在线检测技术对各方面要求更高、更强, 它是状态化试验的高级形式。我局330k V变压器、电抗器油的微水、油中溶解气体在线检测仪已有了使用先例。但其他设备和项目的绝缘在线检测工作尚未开展, 其技术原因如前所述。除此之外, 领导层的决策, 硬件设施的一次性巨大投入, 正常的维护和责任分工等都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尽管如此, 电气设备在线检测技术在电力网中运用的可能性还是可以展望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电力电容器介损和电容量值检测; (2) 绝缘子电压分布检测; (3) 电容式套管介质损失检测; (4) 避雷器阻性、全电流检测; (5) 高压断路器交流泄漏电流、介质损失检测; (6) GIS局部放电量和局部放电非电量检测; (7) 交联聚乙烯电缆的支流叠加法检测; (8) 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检测。
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怎么写 篇5
1.申请项目的概述。应包括项目的主要内容、创新点、技术水平,项目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限200字以内。如果企业同意“*”信息公开,此内容应属可以公开部分)。
2.简述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目前的进展情况、申请技术创新基金的必要性。
3.简述本企业实施项目的优势和风险。
4.项目计划目标
(此栏目各项指标是项目立项后,签订合同的主要内容,也是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列表对项目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详细比较 。
总体目标:包括项目执行期间(从项目起始时间到计划完成时间)计划投资额;项目完成时达到的阶段(中试或批量生产)、实现的年生产能力(或阶段成果)、企业资产规模、企业人员总数和因项目实施而新增就业人数等。
经济目标:(此目标不是指企业指标,也不是指本项目达到的生产能力,而是指本项目在执行期内可实际累计实现的指标。)包括项目计划完成时累计实现的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缴税总额、净利润、创汇额等。
技术、质量指标:包括项目计划完成时达到的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
阶段目标:(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是项目后续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在项目执行期内,每一阶段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进度指标、技术开发指标、资金落实额、生产建设情况、实现的销售收入等。每一阶段目标应是比较详细的、可进行考核的定性定量描述。阶段目标的完成时指标应与“项目计划目标”条款中的“经济目标”、“技术、质量指标”一致。(计算机录入时,每一阶段目标请不要再分段录入。)
计划新增投资来源。列表说明项目执行期内由企业负责完成的新增投资资金来源、到位时间和金额。
(需用定量的数据描述)、执行的质量标准、通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认证及企业通过的质量认证体系等。
二、申报企业情况
1.申报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名称、通讯地址、注册时间、注册资金、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主管单位(部门)名称。
2.企业人员及开发能力论述
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所学专业、主要经历、技术专长、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及主要工作业绩。
企业人员基本情况,包括企业人员总数、大专以上人员数;主要管理人员数、文化水平、年龄结构;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人员比例等。
新产品开发能力情况,包括企业上一年技术开发投入额、其中研究开发投入额、研究开发投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比例;科研开发队伍情况;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储备情况等。
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所学专业、主要工作经历、技术专长和工作业绩;项目技术负责人与企业之间的任用关系。
3.企业财务经济状况
上年末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固定资产总额、总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净利润、上交税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今后三年企业的财务预测。
4. 企业管理情况
企业管理制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产权明晰情况,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需说明股东(联营单位)的构成及各自所占的股份(合作关系);企业信用等级、企业商誉、企业获奖情况。
5.企业发展思路
三、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
1.项目的技术创新性论述
(1)详细说明本项目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内容,描述项目的技术或工艺路线、产品结构、基本算法原理等(可加图示)。
(2)论述项目创新点,包括技术创新、产品结构创新、生产工艺创新、产品性能及使用效果的显著变化等。申报企业应在不泄露商业秘密的前提下, 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本项目的创新点、创新程度、创新难度,并附上权威机构出示的近期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实验报告或其它能说明项目技术水平的证明材料,已有产品或样品的可附照片或样本。
(3)详细描述项目的技术来源、合作单位情况;说明项目知识产权的归属情况。其中合作开发、委托开发的项目,需附上相关的合作开发协议书和有关技术资料;购买技术再开发的项目,需说明再开发的主要内容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企业自主开发的项目,需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或技术鉴定报告。
(4)简述本项目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并将本项目在克服现存主要问题方面与国内、国外同类产品现行指标进行较详细的比较(可以表格方式说明)。
2.项目的成熟性和可靠性论述
详细说明项目目前进展情况、技术成熟程度、有关部门对本项目技术成果的技术鉴定(或验收)情况;本项目产品的技术检测、分析化验的情况;本项目在小试、中试或生产条件下进行试验或小批量试生产的情况,包括项目质量的`稳定性、收率、成品率;本项目产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的考核情况等(可提供用户使用报告)。
四、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1、本项目产品的主要用途,目前主要使用领域的需求量,未来市场预测;项目产品的经济寿命期,目前处于寿命期的阶段。
2、本项目产品国内主要研制单位及主要生产厂家研制、开发情况;在建项目和已批准拟开工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预计投产时间。
3、分析本项目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替代进口或出口的可能性,预测本项目市场占有份额,以及近期内市场占有率的增长情况,并说明预测的根据。
五、项目实施方案
1、项目开发计划:
详细描述项目各项研发工作、生产准备工作、市场开拓工作的进展计划,以甘特图( 注)的形式列出,并明确标出完成各项工作预计所需时间及达到的阶段目标。此处列出的各项指标应与“总论”中“阶段目标”的描述相吻合。
2、技术方案:
3、生产方案:
4、营销方案:
5、其它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可行性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城市水净化技术;专业规划;可行性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职业教育承载着“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迎合市场需求,向社会培养和输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因此,探讨在高职院校开设城市水净化技术专业的可行性,培养城市水净化技术人才,旨在治理城市污水,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从而解决当前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1 高职院校开设城市水净化技术专业的可行性
1.1 适应市场需求
(1)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城市水净化技术人员
随着水处理市场的逐渐成熟,需要越来越多的城市水净化专业人才,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改建、扩建需要大批应用型技术人员;工业废水处理也需要大量运营型技术人员,同时也急需综合型的城市水净化分析、设计、施工、运营与管理的各种技术人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对内蒙古包头市及周边市场的调研结果显示城市水净化技术人才十分稀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紧紧围绕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的高等实用型技能人才的这一培养任务和目标,最终确定目前市场对城市水净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量很大。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学生就业”为主要教育任务的高职院校的教学必须服务于企业的实际需求,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城镇市建设与管理、城镇社区与厂矿供用水及污水处理、水净化设备制造与安装、环保等单位(行业),从事城市饮水和用水净化、民用及工业污水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质监测与评价、净化处理及污染控制以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等工作。
另根据水处理行业的学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对大专人才的需求成为了这类企业人才需求的主体,该专业人才学历层次分布如下图:大专生的需求在未来城市水处理行业占到了近40% 。
学历中专高中以上大专本科硕士、博士
水处理技术12%39%29%20%
(2)城市水净化技术专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据中国教育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4月,全国共有10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有城市水净化技术专业,而内蒙古自治区现没有高职院校开设该专业。2013年本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300-350人,近几年本专业的就业率分别为2011(80%-85%)、2012(85%-90%)、2013(85%-90%),这说明对于环境类高职院校而言,目前城市水净化技术专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探索与成长阶段,城市水净化技术专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1.2 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自 从2008年到2013年连续六年招生人数超过本专业当年招生计,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职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也为学院的后续招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1)拥有专兼结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并且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专职教师26人,在职称结构上,有副高以上职称7人,占教师总数的27%,中级职称11人,占教师总数的42%。在年龄结构上30-45岁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35岁以下教师10人,占教师总数的38%;在学历结构上,硕士13人,占教师总数的50%。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12人,占教师总数的46%。由此可知,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完全能够满足新增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2)具备较完善的校内、校外专业实训条件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城市水处理与净化技术方向)实习实训基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校内实训室,一部分为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室有工业废水处理仿真实训室1个,生活污水处理仿真实训室1个,综合实训中心30个(拥有原子吸收发射光谱仪、原子发射光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大型分析仪器设备,还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H计、离子计、自动电位滴定计、浊度仪、氨氮测定仪等中小型水质监测设备),共30余间,现有使用面积4800多平方米,总价值超过600多万元。目前,各实训室已经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城市水处理与净化技术方向)专业主干课程同步实训中得到很好地运用,初步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2 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依托与学院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的校企合作企业而建立
迄今为止,与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校企合作企业共有包头新南郊污水处理厂、包头申银集团黄河水源厂、包头北郊水质净化厂、核工业二0八检测中心、包头环境监测站、包头拓力拓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随时可以进行技术培训、参观学习、顶岗实习和业务交流等。
3 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人才培养是核心,为适应新形势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彰显高职教育特点及我校办学特色,建设城市水净化技术专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对于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需要学院与教师不断进行思考与探索,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加强城市水净化技术专业的建设规划,争取尽快提高该专业的办学水准。使得学院人才培养更上一个新台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史正涛,刘新有.城市水安全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城市规划,2008,32(7):82-87.
[2]李滨勇,史正涛,董铭,等.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水利发展研究,2007,(1):36-39.
作者单位
VR技术与电影结合的可行性 篇7
2016年是VR一词赤手可热的一年, 各界巨头纷纷打出VR以引人注目, 突显出VR概念在国内的异常火爆。然而, 提到VR很多普通人的印象仍然停留在VR就是手机盒子。那么, VR到底是什么?VR, Virtual Reality, 中文名即虚拟现实。对VR比较学术的解释是:通过电脑技术, 在三维空间中模拟出来的一个虚拟世界, 并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模拟出感官, 让观众沉浸在模拟出的虚拟世界中, 使与三维空间没有限制的即时交互成为现实。大多数观众对VR的体验是, 对VR的体验等同于戴上VR头戴式显示器时的体验, 戴上头显让观众立即体验模拟的虚拟的世界, 操作手柄等工具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各种互动, 同时得到VR虚拟世界中的模拟仿真体验。当前普遍体验到的VR技术, 大多是各种头显占据核心位置的VR应用系统。但对任意一种VR来说, 观众体验如何的核心标准都来自于对沉浸感、自然交互、超现实三个方面的体验。
2 VR技术与电影结合的可行性
苹果手机刚刚问世时, 人们想象不到它在随后的几年中对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 而VR将在人们未来的生活中占据怎样的重要地位, 又将出现什么样的技术革新, 只有当未来到来时才能得以知晓。但对未来的不确定并不能阻止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与构想, 因为科学和技术按照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例如, 在VR虚拟现实影视制作中, VR创造出的虚拟世界能够让人们体验到更具科幻和视觉震撼的景象, 在目前只有VR技术能够达到。正是由于VR技术存在的优势和魅力, 影视工作者不断尝试在一些科幻大片的制作中引入VR技术, 令人惊喜的是, VR虚拟现实技术在影视中大放异彩。梦境与现实的交替的难以辨析, 也是VR技术的科幻魅力所在。普通观众在体验VR虚拟现实影像后, 能够清楚直观地感受到VR影像区别于传统影像的体验带来的震撼, 正是这种震撼, VR技术向人们表明它迈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一步。
3 VR带给电影的改革
3.1 VR电影剧本的改革
制作VR影视区别于对传统影视的制作, 相较于传统影视的前期准备工作, VR影视在剧本的创作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VR影视改变了传统的180°拍摄, 而全景拍摄则需要考虑相较于传统拍摄方式多出的场景该如何进行拍摄。同时, VR影视区别于传统影视的拍摄和表达方式需要区别于传统剧本创作方法创作出的剧本, 用彩色文字来对不同分区表达进行区分的办法由此产生。屏幕被分成互不相同的六个部分。用不相同的色彩对各个部分的文字进行区分, 以方便在拍摄不同的角度时通过剧本清楚即时的转换拍摄角度。同时, 将不同时期体验到的画面串联起来。此外, VR全景镜头要求环形场景在情节中的最大化使用, 以得到最佳的全方位的观感体验。
3.2 剪辑的改革
随着VR电影的兴起, VR电影新的剪辑手法使许多人认为传统的剪辑手将面临失业。在VR微电影《Help》中, 短短的五分钟时间除了对人物的实景拍摄, 其强大的81人的后期制作团队耗时13个月对足以使服务器瘫痪的超大容量的电影素材进行剪辑处理。处理后的整部影片的渲染帧数达到了上千万, 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要求下, 很多人认为传统的剪辑师很难担当重任。此外高度自动化的VR设备有别于以手动经验为主的传统影视剪辑制作, 出现错误的不可控性大大提高。因此, 使用VR设备要求必须保证拍摄设备的正常使用, 做到实时监看设备、传输设备, 对设备进行拼接, 对数据进行实时纪录, 必须做到保证每一项数据的正确性。
3.3 影视产业模式的改革
VR设备全方位观感的表现形式能够兼容和覆盖传统影视的二维屏幕, 头戴式显示设备作为一个新诞生的显示终端, 从它被设计出来的时刻起就具备了挑战显示终端挑战的强大能力。不难看到,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使传统电视行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 电视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 TV端被移动端所取代, 互联网视频网站拥有了各类电视节目的超高点击率和广告商的青睐, 电视节目的制作单位也发生巨大改变, 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纷纷寻求转型, 而以大数据导向的互联网视频节目制作机构兴起, 单方面输出的电视互动方式成为历史, 观众与制作方双向传输的互动方式登上历史舞台。此外, 电视的观看方式也由传统的单一电视机观看转为多平台多设备观看。传统电视行业已被移动互联网攻破, 传统电影行业也不得不接受来自VR技术的挑战, 头戴式显示设备也能在传统电影市场大显身手。
3.4 影视体验的改革
对电影观影体验的不断改善, 是自电影产生以来每个电影制作人的努力方向。从《泰坦尼克号》到《阿凡达》, 卡梅隆导演通过改进屏幕尺寸, 开创了具有更好观影体验的IMAX电影的先河。李安导演则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以120帧/4K/3D的技术为观众带来细腻的感官体验。然后, 主流电影始终呈现给观众不变的矩形电影画面, VR技术将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带入电影, 从电影画面显示方式上改变了传统的矩形画面的观影体验:戴上VR头显, 观众便立即进入到电影里的场景, 能够全方位的体验到电影场景, 而不是被动地选择观看视角。同时, 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带给观众极强的代入感, 场景生动。
4 VR技术与电影结合存在的难度
4.1 佩戴设备的舒适性
在舒适性的体验上, VR设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作为显示终端的VR头的重量和持续佩戴产生的发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重量和发热的问题导致观众不愿意长期佩戴头显。同时, VR设备产生3D立体效果的方式并不符合人眼的成像方式, 左右眼图像的差异能够加深用户对3D立体效果的感受, 但用户长时间观看后, 眼睛会有不适的感觉产生。同时, 有时候佩戴头显进行观看时移动视角会使画面中出现拖影, 而产生的拖影很容易使观看中的观众产生眩晕。
4.2 制作和表达技巧
4.2.1 引导观众注意力
在传统电影掌控观众注意的方式上上, 只要拥有成熟的手法, 观众的注意力就能被导演很好地掌控。掌控观众注意力的方式方面, 相较于传统电影, 在VR电影中, 由于观影者不是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 导演必须采用适当的而又有别于传统电影的手法和叙事方式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4.2.2 增强角色代入感
VR技术制作的电影及VR技术特有的表现方式使观众的观影体验有很强的代入感, 因此VR电影比传统电影更适合以第一人称拍摄。然而当前VR技术用于电影的制作和体验方式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对VR电影导演来说, 如何在克服技术局限的同时, 带给观众更好的代入感是个不小的挑战。
4.2.3 避免拍摄穿帮
VR技术下的全景相机会对电影拍摄现场进行完整的拍摄, 因此电影现场道具及工作人员等各种穿帮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VR电影拍摄时面临的一个问题便是怎样在不影响镜头效果的同时避免各种意外穿帮, 在室外拍摄时避免穿帮尤其挑战导演和工作人员的智慧。同时, 全景镜头进行拍摄时很容易使光源直接入镜, 发生严重的过度曝光, 进而影响画面效果。
5 结语
本文阐述了了VR虚拟全景技术的原理以及显著特征, 并对VR虚拟全景技术在影视中的应用可能性进行分析。VR全方位的观影体验方式, 使观众在VR技术下得到全新的观影体验, 给导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挥空间以及巨大挑战。VR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还在初步的尝试阶段, 很多技术还不成熟, 还要克服很多的技术难关, VR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将会日趋成熟, 使观众体会到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电影魅力。
摘要:VR技术通过其特有的感官表现的形式, 在对时空的构建, 屏幕成像的介质, 观众感官及交流方式上变革了传统影视的影像成像及体验, 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开启了影视体验新时代, 对银幕院线提出极大的挑战。随着VR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在各个领域应用的不断改进和升级, 传统大银幕受到了VR技术的强有力冲击, 整个电影产业链条迎来新的浪潮。
技术可行性 篇8
关键词:港口引航,新技术,可行性
一、新技术在引航导航中的运用
引航导航对于保障航海安全来说非常重要。在一般情况下, 只要是驾驶员具有航海资格, 并且按照驾驶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就一定能够保障船体正常运行。但是航海工作遇到突发现象的情况会比较频繁, 不可预计性较大, 比如海水深度限制以及天气因素限制等等, 在这些因素复杂交错之下, 会给航海工作带来很多阻碍, 就算是经验非常丰富的驾驶员也很难做到万无一失, 就是提高了十分警惕也未必能够安全抵达。所以如果能够借助现代化的定位和探索技术, 提前对航海路线进行精确定位, 排除障碍, 就会大大提高航海的安全性, 有利于保障船上全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能够起到精确定位的仪器就是GPS系统和电子航海地图进行结合的设备。这种设备的优点在于:一是携带方便, 一台电子设备就能够通过操作对整体的航海路线进行规划和指挥;二是灵活度较高, 在过去如果想要通过放大纸质航海地图来重点观察航海路线, 需要通过放大镜等仪器进行配合, 且放大面积较小, 现代的电子海图变大变小方便迅速, 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地图进行更改和保存, 操作非常简便;第三, GPS拥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并且对于新航道的情况判断来说也会比之前的方式更准确, 更全面, 因为它能够给出非常复杂而又全面的多角度的航海路线指引。所以建议引航员在工作期间, 随身携带GPS导航仪器, 并在船舶上专门设置一个引航平台, 这个平台是以电脑系统为主, GPS和航海电子地图为辅, 通过电脑操作为引航员指引船舶航行方向也为相关人员提供发布信息和交流信息的渠道, 作为记录船舶工作情况, 引导船舶航行方向提供最准确的导航信息。
二、新技术在引航调度中的运用
由于我国引航人力资源极其短缺, 所以在调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问题以至于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除此之外, 还存在对于当前信息掌握不到位, 无法有效对接资源导致调度出现误差。这样严重影响了引航工作的效率, 也会相应的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为了实现有效合理的利用资源, 必须通过新技术有效进行引航的调度, 合理调配船舶和人力资源。
实际上, 在我国刚刚开始发展港口业务的时候, 调度工作通过传统的方式还做的比较不错。比如当需求方通过电话对船舶的大小和数量提出要求时, 引航机构咨询员通过对本单位人力物力的了解程度可以第一时间给出出船方案, 并随即能够安排船员交接与水路交接。当然这种模式的前提还是港口发展的初级阶段, 换句话说就是货物运输的需求量不大, 船舶数量不多, 引航人员数量有限的前提下。可是, 前文已经提到,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 港口业务越来越多, 造成对船舶和引航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一旦数量增长上来, 各种工作环节就都需要更规范, 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造成港口整体运营出现困难。所以必须运营新技术对现如今如此发达的港口行业进行调度工作。通过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打造一个一体化的信息共享调度平台, 调度人员可以第一时间统揽物资人力变动情况并随时进行分配和更改, 不但实现信息有效共享, 更能够时间快速派遣, 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工作标准, 通过新技术的平台将船舶的实际轮廓按照标准比例呈现在电子平台中, 根据船舶数量和大小进行停靠工作的安排, 避免出现小船抢占大船航道的现象, 也环节了引航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引航调度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就会推动引航工作趋近于规范和标准, 这样船舶停靠也会更有秩序, 人员派遣也会实现更大的优化。同时, 可以通过引航调度系统对引航收费、考核系统进行录入和安排, 这样从管理上也能更透明, 更高效。可以实现引航管理的一次飞跃, 为引航工作带去更多的便利。
三、新技术在引航监控中的运用
港口业务量的不断扩大使得港口的通航密度逐渐增加, 对引航员的引航工作实施安全监控已成为各引航机构的主要工作之一。有引航机构曾利用VHF等手段进行监控。如今若利用电子海图技术、GPS、AIS等先进技术, 加上适当的通信技术, 使在陆上实现对海上的引航情况实时进行监控成为可能。具体的方法可以是, 由引航员带定位仪上船, 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如GPRS或CDMA等发回置信息, 叠加在电子海图上。要做好引航监控中的工作, 可以尝试建立船舶动态监控系统, 使用DGPS对船舶实施高精度定位, 利用AIS技术获取本船及整个海区内所有装配AIS设备的其他船舶的实时信息, 并以船舶的实际尺度按照电子海图当前比例尺在电子海图上进行叠加显示, 再将本船信息、引航员信息经压缩编码后通过GPRS网络、GPRS与企业内部网的接入点送入企业内部网络。
对于监控工作而言, 最先进的监控目标就是实现全程无死角的动态监控操作。这就需要在技术上不断更新, 通过技术连接将计算机与电子航海地图以及监控系统进行有效的对接, 在连接过程中要注意特殊位置的处理, 聘请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调控和处理, 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对系统进行调试和改进, 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现代化的监控平台, 为提高港口运营效率提供更完备的设备支持。
结语
通过观察我国各大港口的吞吐量就能感受到我国的航海事业将会继续呈现上升趋势。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 港口工作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管理, 特别是引航工作需要不断借助信息化的力量不断完善引航工作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技巧, 在新时代下, 给予航海工作更多的更准确的支持, 通过信息化平台走进引航管理新世界, 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我国港口运营效率, 也能够更快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事业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家帅, 马瑞鑫.新型船舶智慧引航模式研究[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4 (11) .
建筑内有组织排烟技术可行性分析 篇9
目前,国内防火设计规范对建筑内各部位的排烟方式有明确规定,但实际情况是有些区域按规范要求设置排烟口有困难,无法将起火区域产生的烟气直接排除。笔者到新加坡交流时,了解到该国的一些防排烟设计是根据烟气的流动情况,通过对挡烟垂帘的逻辑控制,形成一个烟气流动的封闭空间,然后将烟气引入设定的排烟设备排除。如图1所示,一个带有中庭的商业建筑的防排烟设计,设计者倾向于将某个特定火灾场景的烟气引入中庭后排除。火灾时,起火层挡烟垂帘不下降,起火层上方各层设置的挡烟垂帘同时下降,围合成一封闭区域,烟气流入该区域后通过顶部的排烟风机排除。
对于同样的建筑,国内的设计更倾向于在起火区域或与之连通的走道区域设置排烟口,将烟气控制在小范围内。借鉴新加坡的这种设计方式,如果对于普通的商业建筑,在规范规定应设置排烟口的区域内设置确有困难时,是否能够根据烟气的流动方向,通过连续地设置一定高度的挡烟垂壁,将起火房间产生的烟气控制在挡烟垂壁围成的通道内,有组织地排至已设排烟口的空间。课题组将通过试验探讨这种想法的可行性。
1 试验平台介绍
有组织排烟试验在大空间试验室内开展。大空间试验室是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建立的专门用于研究地铁和大空间火灾的大型火灾试验室。试验室设计高度最高为24m,一期建筑面积3 446.54 m2,二期建筑面积650m2,试验室为单层,局部办公为三层,如图2所示。大空间试验室烟气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排烟窗和机械排烟系统两部分。自动排烟窗分别采用了电动和气动两种开启方式,分布于外立面位置,最大开启角度70°;机械排烟系统设置排烟风机6台,单台风量为38 200m3/h。
2 试验分析
通过设置一定高度的挡烟垂壁,将起火房间产生的烟气控制在挡烟垂壁围成的通道内,有组织地自然排至指定的空间。课题组总共进行四次试验,笔者将选取其中一组试验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烟气运动的状况。
2.1 试验场景的确定
火源规模采用《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程》报批稿规定的火灾功率,参照有喷淋商场的火灾规模,设置为3MW。试验中挡烟垂壁形成的烟气通道内未设置机械排烟口,在通道末端对应的上部墙面开设自然排烟口,将烟气排除。自然排烟口宽2.4 m、高2 m,面积约4.8 m2。试验采用木材作为燃烧物,木材为含水率低于12%的杉木,全部切割成截面尺寸为50mm×50mm的木条,长度为1 500mm和1 000mm两种。
起火房间长×宽×高为10m×8m×5m。房间三面为实体砖墙结构,一面敞开。挡烟垂壁围成的通道长度约30m,通道高度与起火房间高度一致为5m,如图3所示。设置目的主要是将起火房间产生的烟气聚集在通道内,使烟气沿通道进入大空间,尽可能不向其他区域蔓延。由于试验前无法预估烟气沉降高度,故在试验中挡烟垂壁下垂高度设置为2.4 m,在垂直方向每隔0.5 m划线,方便试验时观察烟气沉降情况。两道挡烟垂壁之间的宽度为2.4m。试验测试房间及挡烟垂壁处的烟气温度,热电偶布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测点布置位置见表1。挡烟垂壁现场布置如图5所示。
2.2 试验记录及数据分析
2.2.1 试验现象记录
试验过程持续约11min,笔者对试验过程中的现象进行了记录,如表2所示。
2.2.2 温度变化分析
试验过程中1~6号热电偶树测得的温度变化,如图6~图11所示。
距离地面2 m高度处的烟气密度变化,可见图12所示。
1号热电偶树温度曲线较清晰地表明起火房间内火源上方的烟气温度分布,最高温度约800℃;2号热点偶树温度曲线表明在挡烟垂壁围成的走道内,距起火间木垛外缘5m处的烟气分布情况,距地面4.8m高度处烟层的温度最高,达到320℃;烟层温度变化明显,距离地面越远,温度越高,距地面1m高度处温度约为30℃;3号热电偶树温度曲线表明距2号热电偶树5m处的烟气分布情况,距地面4.8m高度烟层的温度最高,达到250℃,距地面1m处温度约为30℃;4号热电偶树温度曲线表明距3号热电偶树5m处的烟气分布情况,距地面4.8m高度烟层的温度最高,达到260℃;距地面3m以下烟层温度变化不大,温度在80℃以下;5号热电偶树温度曲线表明距3号热电偶树10m处的烟气分布情况,距地面4.8m高度烟层的温度最高,达到240℃;距地面3m以下烟层温度变化不大,温度在50℃以下;6号热电偶树温度曲线表明距3号热电偶树15m处的烟气分布情况,距地面4.8m高度烟层的温度最高,达到210℃;距地面3m以下烟层温度变化不大,温度在50℃以下。
挡烟垂壁围成的走道内,2m高度的烟密度仪测试数据表明,随着试验进行,透光率由100%逐渐下降到80%。
综合不同位置热电偶树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当烟气蔓延出起火房间后,距顶棚越近的烟层温度越高,烟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明显。烟层厚度大概维持在2~3m左右,烟气基本在挡烟垂壁围成的通道内流动,在距离起火点30m的自然排烟口能够排除大量烟气。
结合试验现象及温度变化可以发现,烟气从起火房间溢出后,在挡烟垂壁组成的通道内蔓延。当通道内无机械排烟时,烟气逐渐下沉至距地面2m高度,并向挡烟垂壁两侧溢出,部分烟气保持在通道内继续流动直至通过自然排烟口排至大空间。结果表明,在现有火灾场景设计情况下,自然排烟方式下的有组织排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基本可行。
3 结论
结合多次实体火灾试验的现象及数据,课题组认为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有组织排烟方式具有可行性,比较适合在扁平大空间区域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根据建筑实际使用功能等情况,在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前提下,灵活设计挡烟垂壁位置,但应满足一定的使用条件。一是宜采用活动挡烟垂壁,其下垂高度不宜小于2m;二是挡烟垂壁围成的烟气流动区域长度不宜超过30m;三是由于喷淋动作对烟气流动影响较大,挡烟垂壁围合区域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不适宜采用有组织排烟方式;四是挡烟垂壁围成的烟气流动区域宽度不小于2.4 m;五是有组织排烟的通道应避免转弯,以免影响烟气流动速度和烟气层的沉降。
参考文献
[1]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黄白蓉.长走道排烟优化方式可行性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1):40-42.
[3]高艳.消防机械排烟系统优化设计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32(2):143-145.
[4]苏琳.移动式排烟机安放位置的讨论[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1):29-31.
技术可行性 篇10
具体来讲, 现代仓储技术是基于自动化技术及现代整体集中管理模式所发展起来的,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 出现了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货架、自动识别等系统, 之后又出现了其它的自动控制装置, 如旋转体式货架、移动式货架等;在计算机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 仓储工作也开始重视控制管理物资。同时, 现代仓储管理工作也需要积极实现实时性、协调性与一体化。在智能化中, 需要加入数据采集点、机械设备以及其与管理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内容等, 这样就出现了现代化仓储技术。现代化立体仓库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其将空间充分利用了起来, 能够科学的分类归置货物, 节约空间, 提升了仓库管理水平。
2 现阶段石化企业的仓储管理
石化企业往往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 且生产需要巨大数量较多种类的物资, 有诸多的采购及库存管理控制环节;为了满足发展需求, 结合物资种类, 将很多平面库房给构建了起来, 但这些库房有着不同的面积, 部分仓库集中了较多的物资, 部分仓库却闲置不用。石化企业需要连续生产, 那么就会频繁出现设备检修及零件更换等事务, 在一些紧急检修状况下, 可能会无法有效管理物资的出库与货物的紧急采购。针对这种情况, 就需要深入研究, 是否能够在石化企业中运用先进的现代仓储技术。
3 石化企业中现代仓储技术的可行性应用
3.1 构建闭环式的管理模式
相较于传统的仓库管理模式, 新型智能物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 能够从分析决策层和业务层执行层来开展工作;企业查询分析层包括仓库库存立体化展示、物资统计分析报表、库存责任主体等组成部分, 而业务执行层则包括条形码及RFID应用、需求计划跟踪优化、库存责任主体优化等。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能够集成数据和业务, 借助于原有的ERP物资管理应用, 能够构建闭环管理模式, 统一了仓库实体管控与物资账面管控, 不仅能够有效管理账面物资, 借助于新型系统, 还可以有效管理传统的白条物资、账下物资等。因此, 在传统石化企业的仓储管理中, 是能够运用新型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仓储管理模式的, 其有效配合现阶段所使用的ERP物资管理体系。
3.2 射频技术
在仓库实物管理中运用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 物资到货后对电子标签进行初始化设置, 在标签中写入物资信息, 在实物上粘贴或者悬挂电子标签, 借助于手持数据采集器就能够有效读取入库、移库或者出库环节的货物标签, 并且将相应的业务操作完成于手持数据采集器中。此外, 将门式阅读器安装过来, 这样在仓库出入口能够有效读取带有RFID电子标签的物资, 对出库物资的规格与数量严格控制, 避免出现盗取物资或者夹带物资等问题。通过条形码/RFID技术的应用, 库存管理与物资追踪得到了实现, 借助于现代化物流管理技术能够远程操作物资收发货、盘点等业务, 这样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就得到了有效降低, 更加及时准确的采集数据。
3.3 立体仓库
如阀门库将立体的双货位横梁式组合货架给构建起来, 将巷道留于中间, 在本区域作业过程中, 借助于堆垛机、库前端的链条输送配合, 促使存取作业有效完成。同时, 科学划分原有的仓库区域, 包括旧件存放区、立体仓库作业区、旧货架临时存放区等多个类型。将这种模式的立体仓库构建起来, 就能过科学的分类归置物品, 促使仓储空间、盘点时间得到节约, 提升空间利用率;同时, 因为采用了先进的RFID技术, 不需要接触就能够自动识别, 再加上现代化物流管理技术的应用, 能够远程操作物资收发货、盘点等各项业务, 管理人员工作量得到了有效降低, 也能够更加及时准确的采集数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 石化企业在仓储管理中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如ERP物资管理模式等构建等, 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问题, 需要积极应用现代仓储技术,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构建先进的管理模式, 提升仓储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节约资源和时间, 提升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王钱静.现代仓储技术在石化企业的可行性应用[J].信息通信, 2014, 5 (10) :123-125.
[2]付凤海.现代仓储技术在石化企业的可行性应用[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5, 7 (10) :44-46.
技术可行性 篇11
关键词 无痛分娩 产妇 硬膜外 舒芬太尼
初产妇172例,ASAⅠ~Ⅱ级,年龄23~31岁,均为足月、单胎、无阴道分娩禁忌,无硬脊膜外麻醉禁忌,且要求行镇痛分娩,术前常规禁食、水10小时。?
麻醉方法:产妇于宫口开大至3cm左右时,经L2~3或L3~4椎间隙,常规进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向头置管3~4cm。产妇平卧后,硬膜外腔注射1%利多卡因3ml,观察5分钟后,无全脊麻及局麻药中毒征象,测试麻醉平面在T10以下,分三次注入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的混合镇痛液15ml,每次5ml,间隔1~2分钟,使感觉平面达到T10~L1。以后平均每间隔1小时注入混合镇痛液8~12ml。直至宫颈口开大至10cm时停止麻醉。
监测:面罩吸氧,協助产妇左侧卧位,自入室开始2~3分钟测量1次血压持续20~30分钟直到产妇情况平稳,以后每15分钟测量1次,心电图及脉搏血氧饱合度常规监测,并适量输液。
麻醉效果评测:按视觉模拟评分(VAS),0分:无痛;<3分:优良;3~5分:基本满意;>5分:不满意;10分:剧烈疼痛。
结 果
所有产妇当中有146例(约占84.8%)0分~<3分,20例(约占11.6%) 3~5分,2例(约占0.01%)>5分,4例(约占0.02%)10分(其中3例产妇主动要求转为剖宫产术,1例未做处理,因产妇选择正常分娩)。有36例血压下降30%以下(约占20%),静脉注入麻黄碱6~10mg,均上升至理想水平,98例血压下降10~20%(约占60%),加快输液,未用血管活性药物调整血压。值得庆幸的是,本组所有产妇均无局麻药中毒及蛛网膜下腔麻醉,所产胎儿亦无呼吸抑制。
讨 论
分娩时的疼痛加剧来源于抵抗宫颈和会阴阻力的宫缩、宫颈和子宫下段的不断扩张以及对骨盆和会阴部组织的牵拉和压迫,第一产程的疼痛基本上属于内脏性疼痛,源于子宫收缩和宫颈的扩张,产痛在潜伏期通常是T11~12的支配区域,内脏传入纤维负责的传导通过下腹部和主动脉丛进入脊髓T10~L1神经根。第二产程的开始和胎儿将要出生,对骨盆和会阴部的牵拉和压迫会加重这种疼痛,会阴的感觉神经是由阴部神经S2~4支配的,所以第二产程疼痛涉及T10~S4神经支配区域。分娩镇痛在第一产程要求神经阻滞在T10~L1感觉平面,在第二产程要求神经阻滞在T10~S4感觉平面,而硬膜外麻醉阻滞技术能很好地阻滞T10~S4神经支配区域。持续的腰部硬膜外镇痛是一项多功能和常用的技术手段,同时对随后的阴道分娩也起镇痛作用,必要时还可用于剖宫产的麻醉[1]。由于分娩镇痛时产妇疼痛的减轻,松弛软产道,促使宫颈的扩张,故不影响子宫的收缩及产妇用力,而且对子宫胎盘血流也无明显影响。显著的缩短了第一产程的时间,而分娩镇痛产妇的活跃期时间较未采用镇痛而自然分娩的产妇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且对第二、三产程的时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Apgar评分、胎心率变化等均无明显影响[2]。分娩镇痛的目标:是在不产生显著运动神经阻滞的条件下消除疼痛。因为分娩镇痛的特殊性,应选用对孕妇及胎儿无害、不影响产力、给药方便、作用迅速可靠、避免运动神经阻滞、孕妇清醒可参与分娩过程的药物[3]。硬膜外腔应用局麻药常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罗哌卡因0.125%以下的浓度可产生感觉阻滞而不产生运动神经阻滞,是产科镇痛较理想的局部麻醉药。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机理是通过与原位脊髓阿片受体结合发挥药效呈现节段性镇痛,并协同(或增强)局麻药的镇痛作用,从而延长镇痛维持的时间,提升感觉阻滞平面,舒芬太尼的脂溶性高,起效迅速,胎盘转运的速率快,硬膜外注入后母体的血药浓度很低,胎儿接触更少,对新生儿的呼吸功能及神经行为评分影响很少。分娩镇痛可真正提高母婴健康和安全[4]。需要注意的是:在镇痛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麻醉平面不超过胸10,密切观察产程的进展、宫缩强度、产妇血压和胎心等,以便掌握给药时间、用药剂量和必要的相应处理,麻醉药物的浓度及剂量要准确,备好抢救药品及血管活性药。综上所述,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硬膜外麻醉技术,在分娩镇痛中收到了良好的镇痛效果,改变了我院产妇以往痛苦分娩的历程,体现了优质医疗服务,药物对母婴影响极小,提高了生育质量,硬膜外麻醉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其安全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 G.Edward Morgan摩根临床麻醉学.岳云,吴新民,主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47.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5,500,511.
3 吴新民,陈倩,主编.分娩镇痛.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765-39.
技术可行性 篇12
1 适用性
(1) 种植结构。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 特别是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 由增加产量向提高作物品质转变, 东至县优质单季稻面积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种植模式由“油—稻—稻”调整为“油—稻”[2]。因此, 在时间上可以满足水稻直播较移栽稍晚的作业需求, 而不影响下茬作物。
(2) 气候条件。东至县位于长江南岸, 属北亚热带气候, 温暖湿润, 雨水丰富, 光照充足, 光、热、水同季互相配合, 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为16.6℃, ≥10℃的年积温为5 000℃以上, 早、中稻均适宜应用直播技术。
(3) 水资源丰富。东至县境内河流纵横, 水库较多, 濒临长江, 水资源丰富, 满足直播稻需要的浅水勤灌、易排易灌的需求。
2 产量的稳定性
水稻直播技术与移栽技术相比, 稻谷落谷期推迟20 d左右, 水稻生长期缩短, 要保持产量稳定, 须达到以下技术要求。
(1) 把好全苗关。一是选用良种。选用优质、高产、抗病, 植株偏矮、茎秆较硬抗倒伏的品种, 发芽率应在90%以上。二是精细整田。开好腰沟、围沟、中沟, 达到“平而不烂”。三是提高播种质量, 适期播种[3]。
(2) 把好除草关。稻田除草是搞好水稻直播栽培的关键, 一是要选用适宜的除草剂;二是要把握施药的最佳时机和田间适宜的水层;三是把握施药后有效期内的天气变化。
(3) 把好倒伏关。一是科学管水, 浅水勤灌, 适期搁田, 达到引根深扎、茎秆精壮、低位分蘖的效果;二是合理施肥, 按前促、中控、后保的原则, 早施苗肥, 重施分蘖肥, 巧施穗肥。
(4) 抓好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 及时做好病虫防治, 以保证产量稳定。
3 效益分析
(1) 经济效益。水稻机械直播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省工、省种、增产。据试验表明, 机械直播与手工栽插相比可节省杂优种7.5 kg/hm2, 按市场价16元/kg计算, 节省种子成本120元/hm2;节省人工45个/hm2, 按每工日15元计, 节省人工费675元/hm2;增产450~600 kg/hm2, 按0.7元/kg计, 增收315元/hm2以上。除去机械作业成本105元/hm2左右, 节支增收1 005元/hm2以上, 经济效益显著。
(2) 社会效益。水稻机械直播省去了育秧、拔秧、移栽3道用工量大而复杂的农艺过程, 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可使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从事二、三产业, 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3) 生态效益。水稻直播较人工栽插多用1次除草剂, 其农药施用量没有增加, 而除草剂的毒性较小, 而且经过整个水稻生育期已基本分解, 因而其污染增加的概率很小。
4 关于机械
目前, 国产水稻直播机适应性强, 作业效率高, 而且价格在1 000元/台左右, 适合当前农村经济水平。随着水稻喷直播技术的问世, 进一步促进水稻直播技术的应用[4]。从东至县引进试验的情况看, 水稻机械直播技术投资小, 仅是直播机械的1/20;效率高, 播种仅需45~75 min/hm2;操作简单, 易于掌握;该技术适用于任何土质和形状的土地, 且提高了机动喷雾器的利用率, 农民不需另添置机械, 推广价值较高。
5 推广应用措施
东至县拥有20 hm2以上的种粮大户数十户, 6.67 hm2以上种粮户百余户, 加速推广水稻机械直播, 有利于发挥其经济、技术、设备优势, 示范运用该技术, 辐射带动该技术在全县推广。同时, 做到农机、农技密切配合, 召开现场示范会, 搞好关键技术的普及与培训, 做好全方位服务, 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保障。另外, 加快培植一批农机农业户, 从事水稻机械化直播服务, 引导农民走种植产业的路子。
参考文献
[1]王乘银.宁海县推广水稻机械直播技术[J].农机推广与安全, 1996 (3) :23.
[2]张英辉, 王向东.水稻机械直播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1) :212, 214.
[3]周安兴, 何正义, 沈村正, 董小军.机械直播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作物研究, 2008 (2) :79-80.
【技术可行性】推荐阅读:
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05-24
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06-04
个人博客技术可行性分析10-23
项目投资技术可行性分析11-07
《市政工程技术》五年制高职专业可行性报告05-19
摩托车国Ⅲ工况法排放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07-04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