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切除术

2024-08-15

根治性切除术(精选9篇)

根治性切除术 篇1

摘要:目的 探究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后患者应采用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68例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患者给予护理,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37例患者采用整体护理, 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1.89%, 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7.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患者给予整体护理, 可促进身体的恢复, 缓解病痛, 消除恐惧, 减少并发症, 值得推荐。

关键词: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术后护理,围术期

肾癌为恶性肿瘤, 起源于泌尿小管的上皮系统, 其在早期并没有症状, 很多患者是通过体检发现的。病情严重者会有血尿、腰痛、贫血、高血压、发热、高血糖、肝功能的异常等[1]。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患者给予护理, 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 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患者给予护理, 实验组患者37例, 年龄48~74岁, 平均年龄 (56.37±3.15) 岁, 22例患者为左侧肾癌, 15例患者为右侧肾癌;基础疾病:3例患者有高血压, 2例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 2例患者为冠心病, 1例患者为糖尿病。对照组患者31例, 年龄46~73岁, 平均年龄 (55.92±3.44) 岁, 20例患者为左侧肾癌, 11例患者为右侧肾癌;基础疾病:2例患者有高血压, 1例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 2例患者为冠心病, 1例患者为糖尿病。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仅在治疗过程中提供配合护理, 在手术后给予身体指标的检查和常规的静脉注射, 不给予有关心理方面的护理, 实验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模式, 有心理护理、病情护理和疼痛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

当患者知道自己患有肾癌时, 有严重的心理负担, 会有悲观、恐惧、厌食、失眠的症状, 对治疗没有信心, 终日郁郁寡欢。这种症状既不利于治疗, 也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护理人员要详细告知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 可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还可使其与治疗成功的患者进行交流, 从而建立治疗信心。

1.2.2 病情护理

当手术结束后要给予生命体征的观察, 并给予适当的吸氧和动态的心电监护。因为切除肿瘤后, 患者有血压异常的情况, 所以要使患者保持平卧位, 避免搬动。同时给予尿量的记录。手术结束后保持24 h的卧床休息, 当血压和病情都较为平稳后才可选择半卧位的姿势。并要求禁食, 给予静脉营养的输注, 一直到胃肠功能得到正常恢复后, 才可给予流质、半流质以及软食, 避免生冷刺激的食物。若患者肾脏功能正常, 且没有水肿和高血压的症状, 每天可饮用3000 ml左右的水, 使肾脏得到较好的冲洗。

1.2.3 疼痛护理

手术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进行休息, 防止伤口受压, 并使其选择健侧的侧卧, 要求术侧向上, 对引流管进行良好固定, 避免扭曲、牵拉现象的出现。若切口有渗血或者渗液, 要给予敷料的及进更换。告知患者咳嗽时, 要用手进行伤口的按压, 使张力减少。若患者的尿管被血块堵塞, 会有排尿痛, 则对尿管采用生理盐水进行低压的冲洗, 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

1.3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心理状态较好, 病情稳定, 没有并发症, 且疼痛得到明显缓解;有效:患者情绪较为低落, 疼痛有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病情基本稳定;无效:患者身体疼痛严重, 情绪烦躁不安, 出现并发症等情况。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要。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37例患者, 护理显效26例, 护理有效8例, 护理无效3例, 护理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31例患者, 护理显效14例, 护理有效10例, 护理无效7例, 护理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肾癌患者进行根治性的肾癌切除术后, 身体受到较大的创伤, 需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 促进身体得到较好的恢复。实验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 其中包括心理护理、病情护理和疼痛护理。首先使患者建立治疗的自信心, 并对生命指标给予监护, 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的卧位, 并告知注意事项, 减少身体的不适症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后, 总有效率达到77.42%。肾癌患者在根治性的肾癌切除术后采用整体护理, 可促进身体的良好恢复。

参考文献

[1]何秀梅, 宋琰, 齐娟.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3, 18 (14) :162-163.

根治性切除术 篇2

【关键词】 腹腔镜;膀胱;前列腺;根治术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efficacy of resection

Ye Minggang

( Wanyua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Sichuan Wanyuan 63637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resection of clinical effect. Method of March 2007 to October 2010, the use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resection of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prostate cancer, a total of 33 cases, cases of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accounted for 23 cases of prostate cancer accounted for 10 cases, patients mean age was 60 years old, no distant metastasis after inspection. Results The average operative time was 320min, surgery, average blood loss was 400ml, including 1 case transfusion 1000ml, 32 patients without blood transfusion. After surgery, 2 cases of paralytic ileus, have been recovered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2 cases of mild night enuresis, in addition to, and no other complications. After surgery, follow-up of 2 to 40 months, including two cases because of transfer to other organs and death, 31 cases of healthy, cancer-free survival of 2 to 40 months.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surgery is safe, this surgical wound is small, less bleeding during surgery, and fewer complications after surgery, the body can be recovered quickly, the cure for prostate cancer, bladder better results .

【Key words】 laparoscopic; bladder; prostate; radical mastectomy

【中圖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11-02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运用腹腔镜根治浸润性膀胱癌和前列腺癌也越来越多,对此种治疗手段的报道也呈增多趋势,但是,应用腹腔镜下膀胱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还有争议。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进行腹腔镜下膀胱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33例,都获得成功,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有33例,男性病例31例,女性病例2例。年龄均在50~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岁。23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CT及膀胱镜检查已明确诊断,TNM分期:T2N0M0 14例,T3aN0M0 7例; 10例前列腺癌经前列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临床分期:T1期1例,T2a期6例,T2b期2例,T2c期1例。所有病例在手术前经检查都没有癌细胞转移,各项常规检查正常,能耐受手术。

1.2 方法:麻醉,体位及穿刺位: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仰卧位,头低,脚抬高30度,用五点穿刺法进行穿刺,第一点位于脐下边缘处,插入11mm trocar,放置30度腹腔镜,直视条件下放其它4个,第二点在位于左腹直肌旁,脐下约1~2cm,第三点位于右腹直肌旁,脐下约1~2cm,第四点位于左髂前上棘内上方2~3cm,第五点位于右髂前上棘内上方2~3cm。

盆腔淋巴结清扫:自右侧髂血管的表层,剪开腹膜以及髂血管鞘,将髂内外血管和闭孔神经周围的淋巴脂肪组织分离。在左侧将乙状结肠分离并推向内测。浸润性膀胱癌在髂内外动脉分叉处找到并提起输尿管,向下在膀胱壁外剪断输尿管。切开Douglas窝底反折腹膜并剪断输精管,将精囊后面和输精管分离,进入Denonvillier间隙,分开前列腺和直肠前壁。切开膀胱顶部和两侧腹膜,游离膀胱前壁和两侧壁到盆筋膜反折处,分离两侧盆内筋膜,切开耻骨前列腺韧带,用2.0可吸收线,缝扎阴茎深静脉复合体。

前列腺癌在膀胱直肠折返近端2cm处切开腹膜,分离两侧射精管和精囊,向尖部游离前列腺后壁,膀胱前壁腹膜折返处切开腹膜,显露耻骨后间隙及盆内筋膜,切开盆内筋膜,顺着前列腺筋膜和包膜之间游离前列腺两侧壁,到前列腺尖部。剪断耻骨前列腺韧带,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横断膀胱颈部,剪断两侧前列腺侧蒂,沿着前列腺包膜离断背深静脉复合体及尖部尿道。自膀胱颈6点始缝合膀胱颈和尿道,留置22F气囊尿管,后缝合膀胱颈前壁。自扩大的脐部切口取出前列腺,在盆腔放置引流管。

2 结果

33例手术都成功,手术时间230min~450min,平均手术时间320min,手术中出血量150ml~8ooml,平均出血量400ml,1例输血1000ml,32例未输血。手术以后2天~4天内排气,15天后全部都拔出输尿管支架管,手术后有2例麻痹性肠梗阻,经过保守治疗,一周康复,2例夜间轻微遗尿,无其它并发症。手术后随访2~40个月,有2例因为转移到其它脏器而分别在手术后的9,16个月死亡,31例健康,无癌生存2~40个月,平均21个月。

3 讨论

膀胱癌和前列腺癌是欧美地区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和饮食方式的改变,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所上升。开放性手术在治疗上一直占主导,但是开放性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效果差,而腹腔镜下膀胱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则弥补了这些不足。腹腔镜下膀胱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在治疗膀胱癌和前列腺癌上的优势有:a.腹腔镜下膀胱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手术伤口小,大概7cm左右,这就有效的减少了伤口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伤口感染的几率,减轻了手术后伤口的疼痛,有利于病人的康复;b.整个手术进程中出血较少,不需要输血,或者输少量血,这就有效的防止了输血所带来的一些列并发症;c.手术进程中肠管暴露的时间较短,面积较小,这就有利于手术以后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肠粘连,促进病患术后的身体康复。

腹腔镜下膀胱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伤口小,术中出血少,康复快,是治疗膀胱癌,前列腺癌的一种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治疗方法[1]。这肯定了腹腔镜技术在根治膀胱癌方面的效果。2009年,陈建春[2]等也认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此项手术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

随着微创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2008年,高轶等通过对此项技术的研究,得出熟悉前列腺的局部解剖,有先进的腹腔镜器械辅助,又能熟悉掌握各种腹腔镜下操作技术是开展此手术的关键。2010年,叶锦等报道了腹腔镜下治疗前列腺癌是安全有效的。但是,这同时也对手术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特别熟悉前列腺及盆腔解剖知识,熟练掌握腹腔镜下各种操作技术,这个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总之,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微创医学领域更加广泛深入的应用,腹腔镜下膀胱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在减轻创伤,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提高病患术后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故此,腹腔镜下膀胱前列腺根治切除术在治疗膀胱癌,前列腺癌方面有较好的疗效,是一项有很大发展前景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郑少波等.经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年4月第25卷第4期.

[2] 陈建春等.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附15例报告)[J].中国境内杂志,2009年9月第15卷第9期.

根治性切除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高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因上腹疼痛不适、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乏力、消瘦等症状来院就诊, 经电子胃镜检查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 均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同时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机能异常、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史、智力低下、严重听力或语言障碍、已发生远处转移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30例, 其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60~88岁, 平均 (75.46±4.33) 岁;体重49~76 kg, 平均 (58.74±5.12) kg;近侧胃癌4例, 全胃癌6例, 胃体癌15例, 残胃癌5例;文化程度包括高中6例, 初中12例, 小学10例, 文盲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1例, 糖尿病8例, 冠心病12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 低蛋白血症7例。

观察组30例, 其中男20例, 女10例;年龄62~85岁, 平均 (75.73±4.58) 岁;体重48~75 kg, 平均 (58.69±5.21) kg;近侧胃癌4例, 全胃癌5例, 胃体癌17例, 残胃癌4例;文化程度包括高中5例, 初中13例, 小学11例, 文盲1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2例, 糖尿病7例, 冠心病14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 低蛋白血症8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文化程度、胃癌病情、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做好心电监护, 加强巡视,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指导患者戒烟戒酒,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2]。

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从心理疏导、后续治疗、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几个方面加强护理。

首先, 真诚与患者积极沟通, 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对已知病情的患者讲解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必要性和预后情况, 向其介绍既往成功的病例, 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术后的后续治疗和护理对降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使患者认识到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的重要性。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 各种护理操作前预先告知, 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对不知病情的患者尽量不向其提及病情, 做好其家属沟通, 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3]。

术后在患者清醒之前, 应加强对命体征的监测, 定时测量患者体温、血压、脉搏等指标。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氧气吸入, 保证患者的正常呼吸。患者清醒后, 调节床位呈30°倾斜, 以利于患者腹腔积液的引流, 必要时腹部绑缚腹带, 以缓解切口疼痛程度[4]。术后需对患者进行肠胃减压处理, 密切注意引流液的颜色, 如未出现出血症状, 且肠道恢复状况良好, 则将引流量控制在450~850 ml, 观察1周后拔除。注意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发生受压、扭曲、脱出等意外, 准确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5]。如患者发生发热、腹痛和腹膜刺激症状, 腹腔引流液突然增加、胃管引流液突然减少时应考虑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及时将异常情况报告医生, 并做好手术准备工作。鼻肠营养管应盘好后置于患者耳廓处, 采用胶带固定, 防止发生滑动, 定期更换固定胶带。配制营养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防止发生污染[6]。

胃癌患者常营养状况不佳, 多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后胃肠减压间禁食、禁水, 指导家属采用棉签蘸水帮助患者湿润口唇。待肛门排气, 拔除胃管后给予少量饮水, 之后逐渐给予流质、半流质、软食。指导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 待患者肠功能恢复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以改善营养状况, 促进切口愈合。忌食生硬、粗糙、辛辣刺激性等食物。对于不能口服或口服摄入量不足者应酌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7]。

指导患者适度运动, 术后每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1次。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 并辅以雾化吸入治疗。指导患者卧床期间主动活动双下肢, 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其下床活动, 第1次下床活动必须在医护人员陪同下进行。下床活动时间应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程度确定, 不可操之过急[8]。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例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护患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患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例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胃癌的发病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群,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日益污染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胃癌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目前临床首选根治性手术作为治疗胃癌的有效方式。全胃切除术作为一种损伤性手术, 对患者的伤害较大、麻醉风险较高。尤其对于高龄患者而言, 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等基础性疾病, 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较大, 因此术后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对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十分重要[9]。

优质的护理干预还有助于增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体谅, 使患者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操作。本研究通过对高龄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从心理疏导、后续治疗、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几个方面加强护理。首先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解除心理压力, 缓解不良情绪, 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现实, 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并增加其治疗依从性, 使各项护理工作更易于开展。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 以取得其配合和支持, 使家属共同参与到对高龄胃癌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来,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后续治疗和护理, 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术后恢复, 加强巡视和观察,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并发症, 并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急救处理, 尽量避免或减少严重不良后果。通过合理饮食指导, 选择合适的饮食种类,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使患者得到足够的营养支持, 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消化道。通过适度运动指导, 使患者在身体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早期下床活动, 以促进肠功能恢复, 防止肠粘连、肠梗阻、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 促进术后康复进程。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高龄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有助于降低并发症, 增进护患关系, 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摘要:目的:探析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以供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高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两组, 均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护患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高龄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有助于降低并发症, 增进护患关系, 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周锁琴.循证护理在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19) :1772-1773.

[2]武月娥.全胃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23) :2926-2927.

[3]曹翠霞.心理干预在胃癌胃大部切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 2012, 20 (2) :156-157.

[4]康玉华, 蔡水仙.胃癌胃大部切除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0, 17 (10) :64-65.

[5]吴海燕, 刘燕, 刘东霞, 等.胃癌病人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经口饮食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8 (9) :2364-2365.

[6]朱海涛, 吴云飞, 徐惠绵.早期进食在胃癌全胃切除病人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7, 14 (4) :370-373.

[7]孙田杰, 金莹, 赫金玲, 等.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 2008, 22 (3A) :620-621.

[8]龚凤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3A) :140.

根治性切除术 篇4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肾癌;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04-02肾癌是泌尿外科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位于第二位[1]。和传统开腹肾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伤口美观、康复快的特点[2]。协同护理模式是在责任制护理基础上,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鼓励患者参与健康护理[3]。为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我们对60例患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0例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5~82岁,中位数年龄68岁。28例患者出现无痛性血尿,17例患者有腰痛症状,其余15例患者无自觉症状于体检时发现肿瘤,所有患者均经B超、CT/MRI以及术后病理证实。将60例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临床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1)。

1.2 方法

1.2.1 评估方法:在所有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2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估,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 (CARES—SF)对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QOL)进行评定。SAS评定的临界标准分为50分,SDS总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两者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4]。CARES-SF量表包含有34个条目,每个条目有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越差[5]。

1.2.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①协同护理教育内容:包括给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手术方法、合理饮食、早期活动及药物治疗等。②疾病知识及手术方法介绍:通过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知识及手术方法,能有效缓解负性情绪,建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使患者自觉实施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大部分癌症患者均有悲观绝望的心理,认为自己得了绝症,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细致地给患者介绍肾癌并非绝症,经过合理治疗及保持乐观心态,部分患者可长期生存。许多患者认为腹腔镜手术疗效可能低于传统开腹手术,对手术疗效产生怀疑。护理人员与医生共同对患者进行宣教,使患者了解到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癌,不仅可取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同时还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的特点,打消患者的顾虑,使患者主动积极地参与健康护理。③合理饮食:做好患者术前、术后饮食健康教育,嘱患者在出院后自我健康维护中,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和薯类,适量进食鱼、禽、蛋、瘦肉等优质蛋白,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注意补充膳食纤维。④早期活动:部分患者因术后疼痛不愿意下床活动,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减少静脉栓塞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⑤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抑制剂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作用是使细胞毒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增殖,并使其杀伤活性增强,具有促进机体免疫反应等作用。其副作用主要有发热、寒战及肌肉酸痛等。向患者介绍药物作用及副作用处理方法,使其能够打消疑虑并积极配合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軟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SAS及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出院后2月)较入院时分值均减少,但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X+S

注:两组组内干预前后相比﹡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

2.2 两组干预前后CARES—SF评分比较:入院时两组CARES—SF评分无显著差别,出院后2月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CARES—SF评分比较

小结

生活质量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机能能力和主观感觉,是包括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内容的综合概念[6]。随着医疗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对疾病护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协同护理模式能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健康护理,有效地、创造性地利用现有财力和人力资源[7]。本组30例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采用了协同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随访2月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协同护理模式改变了以往护士“灌输”式的健康教育模式,重点强调护理人员、医生、患者及家属几方面的协调作用,向患者及家属阐明主动参与健康护理的概念,使其从依赖性护理转到自觉实施自我护理,引导肾癌患者建立自我健康维护行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矫正患者认知曲解,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疾病恢复[8]。因此,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学珍,郭侠.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当代护士. 2009, 12: 57-58.

[2]张晓亚,康福霞.后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的程序化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8): 696-697.

[3]邓文霞.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作用.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9): 142-143.

[4]程金莲,梁执群,韩世范,等.人工流产术患者术前焦虑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61-562.

[5]金玉彬,刘虹泽,陈旭东,等.认知疗法对农村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6): 7-9.

[6]余桂珍,曾琨,陈慧.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711-713.

[7]刘昭君,殷积彬,潜艳.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效果观察. 护理学杂志. 2009, 24(3): 23-25.

根治性切除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2年4月普外科收治的早期胆囊癌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其中男性20例, 女性40例, 年龄46~75岁, 平均年龄 (56.7±10.0) 岁, 临床分期:Ⅰ期21例, Ⅱ期3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部疼痛, 术前的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6例, 胆囊萎缩8例,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囊息肉30例, 单纯的胆囊息肉6例。60例早期胆囊癌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 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30例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30例, 两组胆囊癌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

1.2 方法

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标准的胆囊癌根治术主要包括完整的全胆囊切除, 对于胆囊床肝组织适当的切除, 对胆囊三角区、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肝总动脉旁十二指肠周围、胰头后方淋巴结和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的清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CO2建立气腹进行腹腔镜下胆囊癌切除术, 注意对淋巴结转移的观察, 切除胆囊和胆囊床远方肝楔形对胆囊引流区域的淋巴结进行清扫。

1.3 观察指标

(1) 观察两组胆囊癌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情况;

(2) 观察两组胆囊癌患者感染、胆漏、复发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对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 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 P<0.05表示研究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两组胆囊癌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情况见表1。

(珚x±s)

(2) 两组胆囊癌患者感染、胆漏、复发率情况 (如表2)

3 讨论

胆囊癌泛指胆囊的恶性肿瘤, 其可以分为腺癌、腺瘤恶性病变、鳞状细胞癌、息肉恶变、类癌等, 腺癌所占比例约为90%[3]。胆囊癌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 胆囊癌在早期临床症状不是十分明显, 大多是结石性胆囊炎的反复浸润, 有资料表明[4], 只有20%患者的癌性病变局限于胆囊内, 有80%病变侵犯邻近组织器官。对于胆囊癌早期诊断应密切关注以下因素: (1) 年龄大于50岁中老年女性胆囊结石患者, 病程大于5年患者, 单发胆囊腺瘤、息肉及生长速度较快的1.0cm直径以上的病变者, 特别是合并有胆囊结石患者;患者胆囊轮廓模糊、胆囊壁有不同程度的增厚、胆囊萎缩、瓷化样胆囊;肿瘤学指标CA199异常升高者。腹腔镜在普外的广泛应用, 其在治疗胆囊癌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是能否对病灶进行根治性切除。有资料[5]显示, 腹腔镜胆囊癌切除术和腹腔转移时严重困扰腹腔镜手术的弊病。腹腔镜下手术会出现烟囱效应, 当腹腔内游离恶性肿瘤细胞在气腹压力作用下通过套管针和腹壁切口之间的缝隙侵入到腹壁切口从而形成穿刺部位的转移, 通过腹膜裂隙侵入到腹壁、腹腔脏器表面或者实质内形成转移病灶[6]。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有其相应的手术适应证。笔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早期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 分为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各30例, 结果表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治疗胆囊癌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治疗胆囊癌患者感染、胆漏均低于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 但是复发率低于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 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胆囊癌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感染和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少, 但是其对于淋巴结转移清除效果不如根治性胆囊切除术, 因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复发率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综上所述, 早期胆囊癌患者, 临床应首选胆囊癌根治术治疗, 其虽然创伤相对较大, 但是其复发率较理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戚永胜.根治性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J].亚太传统医药, 2011, 7 (12) :108-109.

[2]程雷, 谭广, 董擂, 等.腹腔镜手术意外胆囊癌的处理[J].大连医科大学, 2010, 32 (4) :450-452.

[3]马海, 周良, 何振兴, 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胆囊癌的外科治疗[J].华西医学, 2010, 25 (9) :1723-1724.

[4]梅长青, 谭慧陵, 龚江波, 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意外胆囊癌的处理[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1, 20 (8) :893-894.

[5]许峰峰, 黄俐明, 肖隆斌, 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意外胆囊癌的临床分析[J].消化肿瘤杂志, 2010, 2 (2) :108-111.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5例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患者, 其中男48例, 女27例, 年龄35~79岁, 平均 (58.2±6.21) 岁。有9例患者合并糖尿病, 15例患者合并心脏病, 高血压, 5例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在手术进行前对75例患者全部通过胃镜与消化道钡餐检查, 其中全胃癌患者16例, 胃体部癌32例, 残胃癌9例, 近侧胃癌18例。

1.2 术前护理

1.2.1 心理护理

在进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前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手术的相关情况进行沟通, 介绍一些手术成功、恢复效果好的成功案例, 有助于排除患者由于手术产生的心理顾虑, 并详细讲解有关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 使得患者及其家属给予支持与理解, 并能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态度平和、语言平缓, 满足患者的合理性需求, 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消除其手术前的恐惧感及消极心理, 提高治疗效果。

1.2.2 营养支持

由于胃癌对患者的身体消耗极为严重, 并且患者患病时消化不良等原因, 引发患者食欲不振, 导致其贫血或者营养不足等问题的发生[2]。所以需要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为其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 使其进食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及高蛋白的食物。为个别患者无法进食而提供TPN支持, 或者进行静脉输入, 为其补充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电解质以及维生素等, 尽量对术前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改善, 增强其在手术中的忍受力。

1.2.3 肠道准备

手术3 d前应嘱咐患者少食用多渣食物, 多食用米汤、牛奶等全流质食物, 并口服一些如诺氟沙星胶囊、庆大霉素片剂或者甲硝唑片等不容易被吸收的抗生素。手术前日晚间与手术当日早上采用呋喃西林以1 ∶ 50000的比例为患者进行清洁灌肠。

1.3 术后护理

1.3.1 一般护理

手术结束后应对患者术后反应及时咨询, 掌握患者术后临床特征并进行专人陪护, 加强对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以及体温的监测等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要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动作, 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或协助咳嗽等, 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协助患者勤翻身与下床活动。

1.3.2 腹腔管的护理

护理人员要以每一个半小时挤捏一次腹腔引流管的频率来保证引流的通畅度, 要避免引流管因管道过短产生脱滑或者过长产生扭曲的情况发生, 护理人员需记录好患者体液颜色等症状, 若发生引流液情况异常, 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1.3.3 胃管的护理

胃肠减压对于手术后的胃癌患者来讲十分重要, 其有着对胃肠壁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的作用, 能更好的吸出在患者胃肠道积聚的液体与气体, 提高胃肠的恢复能力。护理人员应该将胃管妥善固定并保持其通畅无阻, 尤其要注意不要使其发生受压、折叠或扭曲等状况。胃管出现堵塞时, 可以使用较少量的生理盐水对胃管进行冲洗。同时对患者密切观察其是否有腹胀、腹痛等情况发生, 最后要注意对胃肠减压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进行记录, 在手术10天后, 若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临床症状发生, 便可停止对患者进行的胃肠减压[3]。

2结果

75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患者经本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 平均住院时间为 (17.2±3.8) d, 未有感染、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后的恢复期。

3结论

通过本次对75例进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研究, 让我们了解到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进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接受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75例患者, 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的呼吸道护理、管道护理、营养支持以及心理护理等措施, 并观察患者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给予护理措施。结果 无一例患者有感染、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均安全度过手术后的恢复期。结论 对进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可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胃癌

参考文献

[1]田萌, 刘玉芬, 梅山荣, 等.胃癌手术患者不同途径留置胃肠减压效果的比较.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4) :229.

[2]Diaz de Liano A, Yarnoz C, Aguilar R, et al.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gastrectomy with D2 lymphadenectomy in a specialized unit.Cir Esp, 2008, 83 (1) :18-23.

根治性切除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02年1月一2009年6月收治并确诊行手术治疗的58例早期胆囊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男18例, 女40例, 男女比例1:2.22;年龄30~78岁, 平均60.3岁;58例患者合并症:胆囊结石34例 (58.62%) , 慢性胆囊炎40例 (68.97%) , 胆囊息肉15例 (25.86%) ;病程:1个月至10年。术前临床表现右上腹疼痛28例 (48.28%) , 黄疸22例 (37.93%) , 右上腹部包块16例 (27.59%) , 恶心呕吐13例 (22.41%) , 发热8例 (13.79%) 。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胆囊癌, 其中, I期22例、II期36例。

1.2 治疗及随访

手术方法根治性胆囊切除术30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8例。国内有研究认为, 胆囊癌越是早期病例越应实施彻底手术切除术, 并表明彻底手术切除是目前提高远期疗效根本措施[2]。58例患者术后1周行腹部B超检查, 1月行CT或MRI检查;以后每3个月B超、CT或MRI检查;随访发现种植转移或腹部新转移灶者, 定性为复发。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珚x±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58例均为早期胆囊癌, 其中, 腺癌53例 (91.38%) , 粘液癌4例 (6.90%) , 鳞癌1例 (1.72%) 。临床的病理分期应用国际Nevin分期标准[3]: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30例, 其中I期12例、II期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28例, 其中I期10例、II期18例。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组30例, 9例出现有并发症, 占30%。类型主要有:腹腔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胆漏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28例, 并发症出现1例 (3.57%) , 为轻度胆漏, 经对症治疗得到缓解。对比分析显示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P<0.05。见表1。

2.3 生存分析

58例均无术中死亡病例。2011年6月研究随访结束, 共有46例死亡, 12例存活。I期病例, 根治性切除组平均生存期限85.3个月, 腹腔镜切除组平均生存期限为43.2个月。II期病例, 根治性切除组平均生存期限39.2个月, 腹腔镜切除组平均生存期限为14.2个月。术后l、3、5年的生存率如下:根治性胆囊切除术:I期生存率分别为100%、100%和100%, II期生存率分别为76.7% (24例) 、46.7% (14例) 和26.7% (8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期生存率分别为82.1% (23例) 、67.9% (19例) 和28.6% (8例) , II期生存率分别为17.8% (5例) 、7.14% (2例) 、0% (0例) 。I期、II期病例组间生存率, 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生存率明显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 P<0.01。

2.4 术后复发率

根治性胆囊切除术30例, 术后有22例出现复发, 复发率为73.3%;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有25例出现复发, 复发率为89.2%, P<0.05, 表明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复发率明显低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

3 讨论

胆囊癌为胆道系最常见恶性肿瘤, 但胆囊癌早期诊断率较低。由于近年来B超、CT、MRI影像技术及病理检查设备的广泛发展应用, 早期胆囊癌诊断率有所上升。胆囊癌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治疗, 但其效果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分期。同时与手术方式及手术技术有关。本研究在腹腔镜手术后平均生存期约为14.2~43.2个月。对于胆结石行腹腔镜切除时发现胆囊癌的病例是否直接行根治术尚存在争议, 现一般认为, 若癌肿局限在黏膜或肌层内, 行单纯胆囊切除。如癌肿侵入胆囊全层或者胆囊床, 则需行根治手术, 术中必须保证无瘤[4]。从手术难度及对患者影响方面, 腹腔镜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它微创、安全、直观、花费少, 同时研究结果显示, 其并发症发生率仅3.57%, 且病情较轻;而根治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 且病情较严重。但经术后生存率和复发率统计分析, 根治性切除明显优于腹腔镜切除术。不论I期或II期, 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明显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P<0.05, P<0.01。但复发率明显低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 P<0.05。可见根治性手术治疗早期胆囊癌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 早期胆囊癌患者, 我们首选胆囊癌根治术, 它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降低肿瘤复发率, 提高肿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石景森, 杨毅军, 赵风林, 等.原发性胆囊44年诊治的临床回顾[J].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 6 (3) :137-141.

[2]张永杰.胆囊癌的手术治疗及相关问题[J].肝胆外科杂志, 2003, 15 (1) :7.

[3]NEVIN JE, MOMN TJ, KDY S, et a1.carcinoma of the gall-bladder:staging, treatment and prognosis[J].Cancer, 1976, 37 (1) :141-148.

根治性切除术 篇8

关键词:肾癌,肾脏切除术,腹腔镜

我科于2000年10月~2009年8月进行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85例,随访6~0.5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5例,男性47例,女性38例;年龄在30~80岁(平均57岁);左侧46例,右侧39例;肿瘤大小2.0~10.1 cm,平均4.8cm,肾上极有25例,肾中极有36例,肾下极有24例;75例肿瘤直径小于8.0 cm,10例大于8.0 cm,最大10.1 cm。肿瘤临床分期T1N0M0期75例,T2N0M0期10例。75例T1N0M0期肾癌采用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10例T2N0M期肾癌采用手辅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3~6月随访复查一次,随访6~0.5 a。

1.2 方法

经腹腹腔镜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前禁食、清洁灌肠及置胃管接负压,病人健侧斜卧位,取70°,患侧向上。经腹腔途径者,在平脐患侧腹直肌外缘制备人工气腹,腹腔内压力13~15 mHg。该点置入Troca(12cm)及30°观察镜,探查腹腔脏器无损伤,分别在剑突下及平脐锁骨中线置入12mm及10 mm Troca,并置入相应的腔内操作器械。其中手辅助式可选择同侧下腹部斜切口长约5~6 cm,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切开腹膜,切口处置入手助封套(蓝蝶),旋紧封套置入Troca,经Troca进气孔充入CO2使腹腔内压力保持在13~15mmHg。经Troca置入30°观察镜,探查腹腔脏器无损伤,分别于剑突下及脐上置入10mm及12 mm Troca,经封套向腹腔内伸入一只手辅助,剑突下及脐上置入10mm及12 mm Troca置入相应的腔内操作器械。自结肠脾曲(或肝曲)开始,沿降(升)结肠旁沟切开侧腹膜和部分脾(肝)结肠韧带,将腹膜及腹腔内容物推向对侧,在肾周筋膜外分离,(右侧肾)可在十二指肠后方找到下腔静脉,在下腔静脉右侧缘分支找到右肾静脉;(左侧肾)可沿左侧生殖血管找到左肾静脉;在分别剥离肾蒂周围淋巴管,在肾静脉后方找到肾脏动脉,用超声刀小心剪开动脉表面血管鞘,游离肾脏动脉,特大号结扎锁三重夹闭肾动脉并切断,约1 min后肾脏变软缩小。在肾门前分开肾周筋膜,游离肾静脉。在处理肾静脉时,肾上腺中央静脉和左侧生殖静脉均可清楚分离,应用结扎锁双重结扎处理。用腔内切割缝合器(endocut)处理肾动静脉,利用超声刀沿肾周筋膜表面分离切割游离肾脏。向内侧牵开结肠,显露腹侧Gerota,s筋膜,在肾脏下极腰大肌前面找到并游离输尿管至腹主动脉分叉髂血管处,Hem-o-lok夹闭切断。(其中肾上极肿瘤以及肾中下极肿瘤大于8cm,同时切除同侧肾上腺)。逐步完全游离整块切除肾脏;将整块切除肾脏及输尿管或肾上腺放入自制防水的标本袋中,经下腹或沿脐上腹直肌旁切口直接取出肾脏输尿管或以及肾上腺,检查术野无出血,经平脐锁骨中线穿刺孔放置引流管,缝合关闭穿刺孔切口,放出腹腔内气体,常规缝合腹壁切口。

2 结果

84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成功,1例右肾动脉损伤改开放手术;3例胰腺损伤,1月后治治愈。手术时间85~360 min,平均145min,其中前6例因操作不熟练,手术时间在210~360 min之间,平均286min。最后40例手术时间在85~138 min之间,平均100min。术中出血量约60~430 ml之间,平均125 ml。4例穿刺口周围不同程度皮下气肿,3 d后自行消失。23例术后12 h仅需1次肌注止痛药,术后24 h下床活动,48 h拔引流管并进食,术后7 d出院。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脏透明细胞癌或肾腺癌,无肾周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分期75例为T1N0M0,10例为T2N0M0。50例随访6~0.5 a,肿瘤无复发,无穿刺孔种植转移。

3 讨论

1991年Clayman报告首例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以来,该术式被广泛用于治疗肾脏恶性肿瘤,并证实手术安全性。近来,欧美及日本均较大规模病例报道。Ono[10]报道肾癌用腹腔镜治疗和用开放手术治疗的经验,两组病例分别为60例和40例,肿瘤直径小于5cm,5 a随访,两组存活率分别为95.5%和97.5%,两组存活率统计学上无差异,认为腹腔镜为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案。Jeffrey[3]报道一项多个腹腔镜中心随访研究,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157例,经腹腔139例,经后腹腔18例,随访最长时间7 a,平均随访19.2月,无1例发生切口种植转移,5 a生存率90%。因此,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认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较开放手术远期效果相当,由于腹腔镜手术对病人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为病人及泌尿外科医生接受[1,2]。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治疗早期肾癌已逐步开展。

腹腔镜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有经后腹腔或经腹腔两种手术方式,经后腹腔或经腹腔手术的选择仍有一定的争议,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是否有腹腔手术史、标本的取出方式以及手术医生的经验。

腹腔镜根治肾切除指征为(1)体积较小的恶性肾肿瘤,一般认为肾肿瘤直径应<8 cm,但文献报道直径12 cm和9 cm的肾肿瘤也可行腹腔镜切除[5,7]。Gill等[7]主张对T1~T2N0M0期肿瘤均可行腹腔镜手术;(2)局限于肾盏及肾盂内的肿瘤、输尿管上段肿瘤,需要行肾输尿管全切除及膀胱部分切除者,均可施行本手术。

经腹腔途径作肾切除优点为手术操作空间大,解剖标志清楚,但时有腹腔内脏器损伤的报道;另外可以一只手伸进腹腔内辅助手术,手术操作更方便,易于掌握,但需要切开后腹膜,对腹腔的脏器尤其对肠道有一定的干扰,增加了术后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我们的体会,对肿瘤大于8cm的应选择手辅式腹腔镜手术,该术式特别对初学者更易操作。而后腹腔空间小,适合5 cm以下的肾脏肿瘤,同时也有利于标本的取出.

总结85例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的经验,准确有效地控制肾蒂血管是腹腔镜根治性肾脏切除术的关键,首先术中准确确定肾蒂位置,如(右侧肾)可在十二指肠后方找到下腔静脉,在下腔静脉右侧缘分支找到右肾静脉;(左侧肾)可沿左侧生殖血管找到左肾静脉。手术遵循了根治性肾脏切除的手术原则,在游离肾脏前,结扎肾脏动脉及静脉血管防止肿瘤血行播散。保持肾脏包膜及Gerota,s筋膜的完整,以免肿瘤细胞局部种植,降低术后局部肿瘤复发。分离肾脏应在肾周筋膜外进行,在肾门处分开肾周筋膜离断肾动静脉后在肾周筋膜外连同肾上腺整块游离肾脏。在处理肾蒂时,一般均能完全游离肾动静脉,显露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在腹腔镜的放大作用下可观察有无早期淋巴结转移。我们习惯先用Hem-o-lok三重夹闭肾动脉,可以减少手术野出血,同时肾脏体积缩小,便于肾脏取出。由于特大号Hemo-lok不能完全套过肾静脉,故我们常规在控制肾动脉后,再用腔内切割缝合器(endocut)同时处理肾动静脉,虽然治疗费用较高,但安全、可靠。在处理肾动静脉时,肾上腺中央静脉和左侧生殖静脉均可清楚分离,应用Hem-o-lo双重结扎处理。

我们的85例病人中,75例肾脏肿瘤小于8 cm选择腹腔镜手术,用自制薄而光滑不渗水的标本袋收集肾脏标本,取出时需要扩大下腹部切口约5 cm,可保证肾脏完整取出并且对切口无肿瘤细胞污染,随访6~0.5 a,无1例复发,也无切口肿瘤种植转移现象。10例肿瘤大于8 cm则采用手辅式腹腔镜肾脏切除,标本经手辅切口直接取出,尤为方便快捷。

从切除的肿瘤大小分析,最初报道腹腔镜肾脏根治术肿瘤直径小于5 cm,现有报道腹腔镜切除肿瘤大于10 cm,对合并肾静脉瘤栓的肾脏肿瘤也能成功切除,说明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及医生外科技巧的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可逐步扩大[9]。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5.4%左右,常见的包括血管损伤出血,邻近的组织器官损伤如膈肌、脾脏、胰腺等需要开放手术止血,膈肌修补胸腔闭式引流等。

随着腹腔镜器械的发展和医生手术经验的积累及腹腔镜技术的改进,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适应症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将成为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病人的损伤更小,预后更好,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Clayman RV,Kavoussi LR,Soper NJ,et al.Laparoscopicnephrectomy:ini-tial case report[J].J Urol,1991,146:278-282.

[2]Ono Y,Kinukawa T,Hattori R,et al.Laparoscopic radicalnephrectomy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a five-year experience[J].Urology,1999,53(2):280-286.

[3]Ono Y,Kinukawa T,,Hattori R,et al.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a five year experience.Urol,1999,53:280.

[4]Matthew DD,Elspeth MM,Frcsc VC,et al.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J Endourology,2000,14:849-855.

[5]Tsivian A,Sidi AA.Port site metastases in urological laparoscopicsurgery.J Urol,2003,169:1213-1219.

[6]Kavoussi LR,Kerbl L,Capelouto CC,et al.Laparoscopicnephrectomy for renal neoplasms[J].Urology,1993,42:603-609.

[7]Ono Y,Kinukawa T,Hattori R,et al.The long-termoutcome of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 for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J].J Urol,2001;165(6Pt1):1867-1870.

[8]张旭,朱庆国,马鑫,等.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技术改进及临床效果(附30例报道)[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17(8):402-404.

[9]Gill IS,Schweizer D,Hobart MG,et al.Retroperitoneal laparo2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the Cleveland clinic experience[J].JUrol,2000,163:1665-1670.

根治性切除术 篇9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两院共同收治进展期胃癌30例, 均无远处转移、后腹膜淋巴结肿大及早期癌, 经手术探查无巨大肿瘤侵犯周围脏器。其中男19例, 女11例;年龄36~78岁, 平均55岁;贲门癌14例 (46.7%) , 幽门癌16例 (53.3%) 。

1.2 手术方法

1.2.1 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9例 (30.0%)

沿横结肠边缘用超声刀离断大网膜, 左至结肠脾曲, 右至肝曲, 向上切除横结肠系膜前叶及胰腺包膜, 清扫结肠中动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周围淋巴结, 解剖胃网膜右动静脉, 根部上钛夹后切断, 并清扫周围淋巴结。右上腹纵切口5cm进腹, 放切口保护圈, 切除远端胃, 手工做毕I式吻合, 冲洗腹腔, 放置引流管后关腹。

1.2.2 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4例 (46.7%)

同前自横结肠中部向脾曲离断大网膜、横结肠系膜前叶及胰腺被膜, 根部切断胃网膜左动静脉, 暴露胃脾韧带, 用超声刀贴近脾门清扫至贲门, 清扫淋巴结, 切断前后迷走神经干。取上腹正中切口5~7cm, 于贲门上方3cm处用荷包钳切断食管, 放置抵钉座, 将胃拖出腹腔外, 远端距肿瘤6cm横断胃, 置入圆形吻合器从胃后壁穿出行胃食管吻合术。

1.2.3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7例 (23.3%)

常规腹腔探查后, 游离全胃 (取顺式或逆式切除) 、处理血管、清扫淋巴结方法同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 脾胃韧带用超声刀离断。取上腹正中切口, 长5~6cm, 将胃提出腹腔外, 剥除横结肠中段大网膜及系膜前叶至胰腺下缘, 距贲门口上方2~3cm做荷包, 切除全胃, 常规用吻合器行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 放置一条右上腹腔引流管。

1.3 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 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 近期疗效良好。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02min, 平均清扫淋巴结l4.8枚, 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3.4±1.1) d。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85min, 平均清扫淋巴结16.6枚, 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3.1±1.3) d。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20min, 平均清扫淋巴结20.5枚, 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3.9±1.4) d。

2 讨论

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 限制了该术式的广泛开展。根治性切除术的概念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充分切除原发灶及罹患的周围组织器官, 保证足够的切缘 (肿块型>4cm, 浸润型>5cm) 。 (2) 彻底清除胃周淋巴结, 尽管关于淋巴结清除范围在东西方存在较大争议, 但多数研究显示D2根治术 (D2表示手术范围, 淋巴结清扫至第二站淋巴结, 胃切除范围有远端、近端和全部) 。能明显提高进展期胃癌的长期生存率[1,2]。新版的日本胃癌治疗规约将D2根治术定为胃癌的标准根治术, 并要求根据肿瘤的部位和手术方式选择不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 这也是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难点所在。术者需熟悉胃周微创解剖的特点, 即胃后壁筋膜与胰腺前后叶、横结肠系膜前叶及胃周血管间筋膜移行的关系, 务必在正常的解剖平面进行手术, 这样方能保证淋巴结清扫的顺利实施,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 (3) 完全消灭腹腔内脱落的癌细胞[4], 术中尽量做到坚持和开腹手术一样的肿瘤根治性原则, 包括足够长度的切缘、争取达到D2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整块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非接触原则及完全消灭腹腔内脱落的癌细胞。

胃的离断大部分在腹腔外进行, 减少了腹腔感染及肿瘤细胞脱落种植的机会。应沿特定的筋膜间隙对胃周进行淋巴清扫, 尽可能减少出血量, 以最终保证肿瘤块的整块切除。主要手术方法: (1) 幽门下淋巴结:提起胃仔细观察沿胃膜右静脉干直至中心的部位, 再在胰十二指肠前下静脉外侧的位置或胃十二指肠静脉处的位置进行结扎, 注意胃网膜右动静脉的结扎要分开进行。 (2)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从肝门处用直角拉钩拉起, 以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 剪开胆总管右侧的腹膜, 一直向上至胆囊管下, 再向左上方近肝门的地方剪开肝蒂前面被膜及下1/3部的小网膜。接下来, 剪短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侧的腹膜。 (3)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打开十二指肠侧腹膜, 推开胰腺头部, 以暴露腔静脉和腹主动脉, 清扫淋巴结, 分离大小网膜, 再清扫腹左动脉左侧的食管淋巴结。

我们认为, 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提高, 手术效果日趋满意, 只要选择合适病例, 术中严格遵守标准的根治范围和无瘤原则, 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 腹腔镜辅助行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该术式需求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经验还不够, 对于进展期的胃癌案例, 还需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关根, 许国权.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48例临床分析[J].浙江医学, 2011, 33 (8) :1223-1225.

[2]陈凛, 王宁, 卫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展[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 (电子版) , 2010, 4 (2) :20-22.

[3]吴涛, 李国新, 丁白海, 等.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胃背系膜及系膜间隙的解剖形态特点[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7, 25 (3) :25l-254.

上一篇:思想演变下一篇:高校图书馆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