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能力论文

2024-10-25

利用能力论文(精选12篇)

利用能力论文 篇1

合作,是现代社会人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回溯到人生学习的最初阶段即幼儿时期,笔者早就发现,现在的幼儿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而这种因素对幼儿的合作能力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更多的时候是隐形的。当他们有一些表现显得有些异常的时候,旁观者很少从幼儿的合作能力角度去判断。而错误的原因探究,会使得对幼儿的教育走上一些弯路。因此,笔者萌生了促进幼儿提高合作能力的想法。可是,合作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空虚的,它是需要载体的。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什么样的载体适合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呢?笔者经过精心挑选,选择了种植活动为本课题的研究载体。

为了让课题研究少走一些弯路,笔者还翻阅了相关的资料。目前对于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一般都显得比较空,缺少实证。尤其是这种走出室内、走向室外种植的研究,则相对更少。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应当说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尤其是相对于农村的幼儿园而言。

一、寻找种植活动与合作能力的联系点

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我在种植活动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之间寻找到了一些联系点。而寻找联系点本身的过程,也成为课题研究中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过程,同时也能给其他幼儿教育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发。

自从我园搬进新园之后,笔者发现:借着得天独厚的农村自然资源,可以形成独树一帜的田园特色。幼儿园为每个班开辟了一块种植基地,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在初步的实践中笔者发现,孩子们对田间体验活动特别感兴趣,走进田间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真诚最快乐的时候。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也特别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比如说,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幼儿平常在室内学习时表现内向、不善言语及交流,可到了种植活动时,常常会像小鸟一样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与旁边的伙伴说个不停,这说明种植活动可以给合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一种语言情境。这些只是表面上能够看到的,那么还有没有隐藏在这种直接情形背后更为复杂的机理呢?这一问题也成为我课题研究的另一个重点。

种植活动是一种户外活动,它需要幼儿不仅动脑,而且动手。这种手脑并用的过程中,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动作与语言的协调能力,思维对语言交流的调动能力,幼儿与幼儿之间语言交流过程中的理解等,都是合作能力培养的具体细节,自然也就是两者之间的精确联系点。

二、通过种植活动培养合作能力的研究

在具体的课题研究中,我通过实践操作(实践法)、谈话交流(交流法)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调查法)等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种植活动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我积累了如下一些经验。

其一,种植活动更重要的是看成一种体验,并在体验中迈向合作。很多幼儿活动也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但唯有将活动看成是一种体验,才能让活动不仅仅成为一种单一的活动,也就是说幼儿活动中要赋予体验的意义。在本课题研究中,幼儿的种植活动围绕着不同季节的种植特点来进行。于是,从土地的准备,到种子或植物种类的选取,再到种植过程的具体进行,最后到对种植成果的收获等,是一个系统且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是满足于让幼儿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来,还要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去习得一些常识,而常识的习得过程必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因此,可以让幼儿对土地的准备进行猜想。幼儿常常会说要准备一块平整的、肥沃的土地,那就可以让幼儿去讨论土地怎样才会平整,怎样才会肥沃,而讨论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可以让幼儿对所要种植的植物种类进行选择、讨论,由于不同幼儿有不同的喜好,因此,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会力陈自己的观点,以让同组的幼儿认同他们自身对种植必要性的认同。这其中,既带有辩理的过程,又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其他过程也类似于此,只有经过幼儿的诸多思考,才能说活动走向了体验。

其二,合作的过程重在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能力的培养是种植活动中的一根主线,这一要求主要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这就意味着在幼儿的种植活动中,不需要明确地跟幼儿强调“你们要合作”之类的话语,而是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哪些地方需要合作。在种植活动的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合作水平,然后在种植活动告一段落后再评估幼儿的合作过程,并对下一步的种植活动提供更具指导意义的准备。比如说,在一次“种植丝瓜种子”的活动中,笔者跟幼儿商量丝瓜的种子从哪里来,又应当怎样进行种植等。由于任务的提前性,因此幼儿可以回家后跟父母商量。结果不少幼儿的家长在家园互动的过程中说,以前孩子回去总是向父母单一地提某个要求,而现在回到家里就拉着爸爸或妈妈讨论怎样找丝瓜种子,怎样种植才更合理(比如知道种丝瓜是需要搭棚架的)等等。可以说孩子现在不仅会说了,还说起来特有道理,这其实就是一种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的增强。

其三,合作能力的培养重在总结。在一次完整的种植活动过程中,笔者会拍下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表现,拍下种植对象的成长过程(比如说种子的发芽、开花、结果、收获、分享等)。这些素材的呈现,实际上就是一个隐形的总结过程,是让幼儿看到自己努力的过程。这一活动本来是自发的,后来发现每次提供这些照片时,幼儿兴趣十分强烈,他们会围绕这些图片讨论交流,而且气氛非常热烈。笔者敏锐地注意到这是一个良好的培养合作能力的机会,于是进一步丰富了这个活动。

三、种植活动中培养合作能力的生命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笔者觉得这一研究是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的。因为其遵循了让幼儿从室内走向室外的教育原则,丰富了幼儿在园内的生活,真正能够起到培养幼儿亲近自然、注重绿色环保的作用。

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的收获是立体且丰富的,合作能力的收获只是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而已。即使从本课题的主题即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角度来看,这一研究也是具有生命力的。因为这一过程是一个真正的在种植合作中培养合作能力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口头的教育,或者是虚拟活动。真实的合作收获的是真实的合作能力,因而值得在同年级组中进行推广。

当然,由于水平和条件所限,这一研究可能还存在诸多不足,但走出这个成功的第一步,我就坚信以后的努力成果会越来越丰硕。

利用能力论文 篇2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许多师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课本,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只注意算式的演算步骤,只注重逻辑的严密推理,而忽视对数学课本的阅读;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阅读数学课本的重要性

新数学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课本是数学专家集结过去经验,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的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任何教辅用书替代不了的。因此,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在于落实数学课本的阅读。

二、激发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因此,在阅读初期,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复习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创设最佳情境,形成阅读预期。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引发认知冲突的条件,对于教师来说,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如意外的情境,不对应情境,选择的情境,冲突的情境,反驳的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的理智和情绪处于启动状态。

三、使学生掌握阅读课本内容的方法

1、概念的阅读

要正确理解概念中的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要弄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是说既能区分相近的概念,又能知道其适用范围。

2、定理、公式的阅读

首先定理、公式的产生基本上都是为了研究公式所研究的内容而服务的,只不过不同的公式、定理,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可能不一样,教师对公式发生、发展过程都必须了解清楚,然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探索这个过程。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应该逐步提高。

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由易到难逐步提高。二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在教师讲解之后指导学生阅读,逐步过渡到教师讲难的部分,学生读容易的部分。最后让学生通读教材,自己编写提纲或制作表格,教师检查阅读效果,进行评讲指导。

2、要求学生手脑并用,读写结合,认真细致。

数学阅读时由于数学课本编写的逻辑严谨性,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数学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对重要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要求记忆,而数学课本对问题的叙述通常是非常简洁,有些数学推理的过程常省略,有时对一些定理的推论、性质自己还要进行推导,运算、证明过程比较简略,阅读时如果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打通关节”,以便顺利阅读;还有在数学阅读时要对一些重要数据、解题格式、数学思想、知识结构等,要求学生以注脚的形式写在页边上,以便以后复习巩固。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

利用学科特点 增强专业能力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说读写演歌;学科特点;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149-02

我国《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指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的婴幼儿教育。如此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也就对未来的幼儿教师量和质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现在的学前教育行业需要大量的幼儿教师,但另一方面,随着幼儿教师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就凸显出来。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而语文课堂对这些知识基础较薄弱的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就成了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最好的锻炼场地。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际能力的平台,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幼教语文课本有《阅读与写作》、《儿童文学》、《听话与说话》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对儿童文学、幼儿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课本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要求相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有所减弱,但在技能训练方面的内容加强了,这也就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技能训练,突出专业特点,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训练,提高专业技能,比方说讲故事、口语表达、诗歌诵读等。那么如何做到这几个方面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结合专业特点,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学龄前儿童,理解语言的能力较差,所以,对其加强口语表达教学也就成了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此加强对未来幼儿教师的口语训练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当前学幼教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所以让学生开口说、说什么也是课堂上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平常从两个方面加强对幼教专业学生的口语训练:一方面是以文本为载体,加强口语训练,读课文、复述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编故事,并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大胆讲述;第二是利用课堂和课下的时间进行口语训练。为了解除学生的顾虑,我有时利用课上时间,让学生同桌之间大胆地张嘴说话;每节课上课之前,我都让两个学生到讲台上自由谈话,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学校生活、上课学习、同学相处、宿舍矛盾等,都可以是谈话的内容,虽然有时有的学生只说一两句话,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很多学生都从中受益,慢慢地恐惧心理克服了,敢开口说话了,这样也就为我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以读促写,激发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口头表达,即席讲话,用于面对面直接沟通交流无疑是较好的形式,但那样有时更多的是停留在临时性的感性思维层面上。只有写作,才能使人们的思维更具体、更条理、更清晰、更严谨、更高级,更具有保存借鉴运筹深化的价值;人们的思维,只有到了可以写在纸上的层面,才可以说是从零碎走向了规整,从低级走向了高级,从感性走向了理性,从肤浅走向了深刻。往往我们有时想得似乎很完美,但真正写出来有时却又语塞了。“真正的智者见于其思想”。所以,让学生能够把自己想要说的写出来是更重要的。为此,我所教的每一届学生我都让他们在大量阅读开阔眼界的基础上,练习写作。写日记、写周记、写生活片段,写即景即情作文,把用笔写点什么做为学生的常课。开始时,我借鉴魏书生老师的方法,只让学生写一两句话,慢慢地在增多,进而再写自己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地提升其对问题的认识水平,这样读和写相互影响,增强了学生的思想内涵,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在未来教学中的实际能力

对于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仅能够说话写作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需要各种能力,听、说、读、写、操、歌、舞、弹、唱、画一样都不能少,为了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真正的实践能力(所谓实践能力指的是在未来的教学当中实际操作能力,掌控课堂,实施教学等),把语文课堂延伸为学生的舞台,把各种能力融会贯通,我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比方举行讲故事比赛、童谣表演、演绎儿童话剧、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儿童诗创作比赛等。在讲《鸿门宴》、《荷花淀》——“女人探夫”时,我让学生排练话剧,分别演绎鸿门宴上的惊险与计谋和女人们的可爱与“口是心非”;在讲李清照的《一剪梅》时,我和学生一起深情地演唱;讲到毛泽东的《沁园春》时,我让学生画出他们想象的北国风光;讲到诗歌单元时,我举行了诗歌朗诵比赛……讲《幼儿文学》的时候,我对各种文学样式深入思考,举行了讲故事比赛、儿童诗创作、童谣表演比赛、儿童话剧表演比赛,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一点点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而这些也正是作为幼儿教师所必须掌握的,也就为学生将来的教学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采用3+3+3+1模式,增加对学生实际能力考查比重

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考试为手段,升学为目的(初中和高中最为典型),但对于五年制大专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说,应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当以就业为目的,所以真正的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应该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首要选择。因此,我大大减轻了只能体现书面知识掌握的试卷考试的比重,大大增加了对于学生实际能力考查的比重,对于学生的最后考察,我采用了3+3+3+1的模式。所谓3+3+3+1的模式指的就是试卷考试占百分之三十,学生的实践能力(讲故事、话剧表演、演示童谣等)占百分之三十,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课文诵读、儿童诗朗诵、演讲、辩论等)占百分之三十,学生课堂的表现(上课的状态、作业完成情况、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等)占百分之十,这样在学生的脑海中也形成了一种认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时更重要,这样学生也就有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五、课内向课外延伸,把课堂上的动口动手能力转化成真正的实践能力——模拟幼儿园课堂与幼儿园实习、见习相结合

实战和纸上谈论总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真正的把课上的训练转化成实际的教学能力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为了让学生找到为人师的感觉,我利用我的课堂模拟成幼儿课堂,让学生放手训练,这也就为学校组织的真正的幼儿园见习、实习奠定了基础,这样课内学习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总之,培养真正合格的幼儿教师,只靠语文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把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才能在将来的竞争和从业生涯中脱颖而出,成为未来幼儿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为托起明天的太阳挥洒自己的青春,为未来的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研究》,1997年第2期。

[2]《教育艺术》,2010年第3期。

利用高三教材提高阅读能力 篇4

一、抓好词汇教学, 奠定阅读基础

词汇量的多少决定了阅读能力的高低, 词汇量越多, 阅读的也就越广, 越流利, 视野也就越开阔, 阅读能力就越强。所以扩大词汇量是高三学生首要解决的问题。据统计, 高三英语教材中所列词汇中含有考纲词汇168个, 含有高一、高二所学过的词汇356个, 其余词汇在阅读中出现频率也很高, 因而作为高三英语教师应该利用课本资源, 以新带旧, 以旧促新, 巩固复习旧单词, 学习新单词, 扩大学生词汇量。笔者认为高三第一轮复习中词汇复习不容忽视, 教师可以利用前四周时间集中学习词汇, 方法是以背为主, 适当补充高考词汇的基本用法, 同时辅以word study, workbook的练习加以巩固, 使学生多积累单词、短语, 扩大词汇量, 为今后的阅读奠定坚实基础。

二、做到“精”“泛”结合, 拓宽阅读视野

高三英语教材的内容生动, 紧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符合英语语言的文化特点, 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是用来丰富学生的信息, 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国际视野的优秀资源。但面对高考的压力, 我们不可能精读每一篇文章, 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做到“精”“泛”结合, “粗”“细”有效, 充分发挥高三课本作用。如第一单元吉尼斯纪录和极限运动、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等可作为泛读材料, 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丰富知识, 开阔视野;第三单元澳大利亚、第七单元英国文学、第十五单元关于青年人文化等, 能使学生接触些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 这些不仅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言, 提高理解能力,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为泛读材料也是很好的。第八单元学习外语、第十一单元成功的关键、第十六单元关于找工作等, 可以作为精读材料, 因这些题材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还能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阅读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篇章结构, 把握中心思想, 完成课后习题等。布置学生以自己阅读为主, 教师加以指导点拨阅读技巧, 帮助学生发展学习策略,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总之, 利用好教材, 把精读教学和泛读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可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 只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探索、改革和创新, 充分利用好高三英语教材,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扩大词汇量, 培养英语思维,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那么教材的使用必会广泛让教师和学生得到最大发展。

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篇5

21世纪是个网络化的时代,随着网络快速发展,进入到了课堂,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作为现代技术和教育的结合,网络有着其他教学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与时俱进,利用网络信息容量大,信息更新快,更容易吸引青少年等特点,优化互动作文教学过程,让互动作文教学活起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利用网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丰富素材

要写出好作文必须注重书面语言和日常生活的积累。古人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目前学生普遍学习紧张,基本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经历简单,生活单调,“行万里路”对他们来说只能是一个梦,所以他们的文章往往是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像写议论文,很多同学都是以那几个固定的例子“以不变应万变”。爱迪生,居里夫人,司马迁在每次不同类型的作文中都会重复出现,这就是知识面太窄,缺少素材的后果。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而生活又是多姿多彩的,是日新月异的。在传统作文中,由于信息传递的单

一、缓慢、刺激度弱,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风格趋于统一。

互联网的强大资源为学生展现了大量的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天地,学生学得更多、更快,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每天面对“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写作素材的匮乏是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加强生活实践,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声像资料,引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并入情入境,真所谓“坐在家中看世界”。鼠标轻点,大千世界尽在眼前。

网络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包罗万象,蕴涵无穷;涵盖喜怒哀乐世事人情;舒卷风云之色,展现山川奇景。所以说网络真正成了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窗口,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源头活水。

网络为学生高效率和大容量阅读提供了保障。由于学生手头的资料有限,阅读时间有限,阅读的针对性往往不强,效率不高。有时依靠老师提供一些课外读物,不仅数量太少,还加重教师找资料、印资料等负担,而且文字材料不如网络情境化材料生动有趣,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往往效果不佳。网络具有强大的搜索和筛选功能由学生在网上自主扩展阅读,不论是阅读的数量还是质量,与传统读写结合中的阅读相比,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有了互联网,只要我们上网搜索,写作素材取之不竭,应有尽有。学生上网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加强语言积累,日积月累,必定能提高习作水平。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面对无限广阔的写作对象。

二、利用网络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兴趣是写作的内驱力,浓厚的兴趣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是发展智能的基础。只有对作文产生兴趣,就会高兴作文,乐于动手,勤于动脑,才能写好作文,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学生对作文有兴趣,就会心情愉快地去写,就能融洽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已内心的情感,就会把枯燥无味的字词训练,机械式的习作变得生动、轻松、有趣,把作文当成一种享受。兴趣促进认识的加深,情感又是伴随认识过程产生和发展的,多媒体课件的形象化感染,把学生带入迫真的情境中,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写出来的东西就有真情实感,“作文难”的紧张心情也会被消除,写作技能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作文是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遗词造句、布局谋篇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网络多媒体作文,应用图文声动画视频等来表现教材内容,能充分创设情境,形象、生动、直观地呈现信息内容,能按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要求,设置教学流程,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提供练习片断,安排写作实践等,有助于把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诱导学生充分进入角色,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表达自已意愿的能力。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结构,使学生能按自已的情况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使计算机象学习伙伴一样和你进行学习交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信息,积极参与活动,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促使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进一步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学会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这样的教学环境,学生注意力集中,思想活跃,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写作兴趣提高,解决了学生在作文教学中觉得“无话可写”,“不知怎样写”等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三、利用网络互动作文教学,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

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对象极其狭窄,往往只有教师一人,数量极少的写作对象因为无法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导致学生对写作兴趣索然,缺乏主动动笔的内驱力。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如利用网络论坛、博客的途径,使学生的写作对象不会局限于教师。学生在论坛、博客上发表一个作文帖子,任何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点击浏览,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将获得类同于“发表”的成就感,并且领略到写作是有回应的,可以让每个学生都都感受到作文的乐趣。从而激发写作兴趣,增强了写作文的信心。

网络能让学生体验到作文的成功。能让学生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尝到写作的甜头,增强写作的信心,激发学生写作的内在动机。在论坛、博客发表文章,降低了传统意义上的发表的难度,有助于学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而且学生也会考虑这篇文章是否拿得出手,所以学生会在这个平台上好好展示自己,也锻炼了自己的作文能力。

利用课外阅读 提高语文能力 篇6

根深而叶茂,源远而流长。无论是阅读一篇好文章,还是写一篇优秀作文,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此,我决定把开发图书资源作为语文教学的深根和渊源,让学生走进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增兴激趣,植深根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喜好的情绪,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开发图书资源的前提。

1. 观察和交流

多观察、了解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情况,多与学生、家长交流,共同探讨如何解决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问题,帮助学生比较书海求知与迷茫空虚的优劣得失。

2. 善意诱导

选择性地将吸引力强的书籍送给有代表性的学生阅读,让他们去带动同学,从而相互影响,逐渐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

3. 宣传发动

第一步,以书籍的规模、种类的繁多等特点吸引学生。

第二步,设立奖励机制,如设立个人“借阅积极分子”奖等。

第三步,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如推荐优秀书刊、举办剪报、板报、书展、书评、报告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开展向著名科学家、英雄模范人物、领袖学习的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有关这些人物的书籍,讲他们的故事。经常开展找榜样、摘名言、讲故事、系列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自觉地将他们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作为激发自己不断努力进取的动力。

第四步,借助借阅制度,利用“书非借不能读”的心理特点,逐步提高借阅率。

二、讲读结合,引远源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要巩固和发展主阵地的成果,重要的一点是把图书馆作为教学的第二课堂。如有的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掌握起来有难度,可以找一些介绍学习方法的书读;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文比较费劲,可以读一些有关字、词、句的课外读物,丰富语文知识;有的学生作文吃力,可以读一些作文指导类读物,扩展视野,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图书馆是语文教学的实验室,两者有机结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我把阅读课由教室搬到图书室,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学会”为“会学”,为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在图书室上阅读课,改变了“教师说,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的形式。这种形式的阅读课让学生们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探究,学会了合作。在浩瀚的书海中,学生们在自由阅读,互相切磋,与教师共同讨论,共同汲取知识,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了语文素质的提高。

三、阅读指导,加营养

第一,励学生“好”读书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古今中外,事业上卓有成就的人大多都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孟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周恩来在青少年时期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马克思终生好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花了40年的工夫阅读资料,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毯上踩出一双脚印,他们都为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祖国的建设事业需要大批的有识之士、博学之才。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励他们好好学习,使我们的民族成为热爱读书的民族。

第二,导学生读“好”书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也说:“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变得更加无知。”现在,图书非常多,但质量却良莠不齐,而学生的分析能力还不够强,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引导他们读“好”书,赞颂时代主旋律,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确实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第三,助学生读书“好”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人可以医治。”读书不是为了消遣,也不仅仅是一种兴趣,更重要的是增长知识、汲取营养、提高素质。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好书推荐给学生,并指导他们把书读好,针对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和所学的科目的要求,我把图书分成三大类让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阅读,对学生成长有益的、对身心健康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我指导他们精读,吃透其精髓,做到为我所用;对有些书和文章(如开拓知识面的)就略读,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另外,有些距离生活实际较远的书刊,就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读,择其需而读。

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还应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1.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第一,自学时要善于用符号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

第二,随时将学习资料中的精彩处摘抄下来;

第三,经常写一些心得体会。

2. “心、眼、口三到”的习惯。关键是心到。有了“心到”才有其他两到。

3. 善于自我提问的习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心到”的结果,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4. “非思不问”的习惯。善于提问要建立在多思的基础上,这样的问题才会是高质量的。

5. “不耻下问”的习惯。

6. 利用工具书的习惯。

四、叶茂流长,看成效

利用好图书资源,就能数倍地扩充学校的教育资源,其辅助教学的潜能是难以估量的。在此略举几项:

1. 提高阅读和欣赏能力。图书室定期开放,任凭挑选,随到随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好的词、句、典故,好的山、水、风景,风云人物,民俗风情等尽收眼底。

2. 写作水平步步提高。广泛阅读的同时,只要坚持做读书笔记,一学期下来,课余阅读笔记可达三、五万字,且不会耽误各科学习。或摘录、或札记、或点评,越写笔尖越流畅,写作水平可日渐提高。

3. 综合多学科知识,提高文化素养。通过不断阅读,各学科知识将自然融合,如“名言警句”积累,给“历史人物”排队,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也可逐渐提高。

利用“图形”教学培养想象能力 篇7

一、培养学生直接认识图形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经常出示各种图形及相关实物, 演示时,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和顺序观察实物和图形, 认识实物、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培养他们直接认识各种图形的能力。例如:在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时[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 (上册) 第25页例9], 先让学生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 并填写下表:

接着, 例10让学生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下面的长方体, 各需要多少个?先想一想, 再摆一摆。如下图。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根据长方体的特征, 自己随便摆长方体, 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将四个长方体的长、宽和高, 填入表中。通过这一步探索, 使学生找出所摆长方体体积与正方体个数的关系及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例10是要求学生按照给出的各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数值及提供的长方体形状, 摆出符合要求的长方体。这一步探索深入浅出,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通过这一步的感知, 使学生对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乘积与体积的关系这一表象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和具体性, 为揭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做好感性和理性方面的铺垫, 使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出了长方体体积公式。

通过上述数学步骤, 既推出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又教会学生按一定的方向、程序观察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培养了学生直接认识几何图形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在想象中变换图形的能力

有的图形, 不易直接看出它的形状、性质、大小, 如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原图, 以原图为基础, 在想象中进行等积或定性变换, 把原图形重新组合成新的图形, 便能借助新图形, 揭示原图形的性质、形状和大小。

1. 平移法。

例如:计算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 。

将图4中的阴影分成s1和s2两部分, 如果分别确定每一部分的形状、大小, 其计算过程比较繁杂;如果启发学生进行想象, 将s1向右平移4厘米, s1和s2就会合并成一个正方形 (如图5) , 其面积也就容易求出来了:S阴=S1+S2=4×4=16 (平方厘米)

2. 翻转法。

例如:计算图6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两部分, 都是未曾学习过的图形, 难以直接算出每一部分的面积。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原图形的特点:右边的阴影部分是一个弓形, 左面的阴影部分是一个三角形缺一个弓形。再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想象。如果将两个阴影部分合并起来, 就可以得到一个三角形。为达此目的, 可进行翻转变换, 以垂直于直径的那条半径为轴, 把右面的扇形翻转到左边, 与左边的阴影部分合并, 两个阴影部分就合并成一个三角形 (图7) , 其面积就等于30× (30÷2) ÷2=225 (平方厘米) 。

3. 旋转法。

例如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 (下册) 第49页最下面的两幅图, 一个是利用梯形剪开拼成长方形, 一个是利用长方形剪开拼成三角形的 (图8、图9) 。

再比如:计算图10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 , 图中共4个阴影部分, 直接计算比较困难, 这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原图的特点:四个阴影部分分布在两个相等的半圆中, 无阴影部分是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想象;如果将两个半圆合并, 便得到一个整圆与一个三角形的组合图形, 计算就会大为简化。为此, 可进行旋转变换:以两个半圆的公共点为中心, 将右边的半圆顺时针旋转180°, 和左边的半圆合并成一个整圆 (图11) 。两个没有阴影的部分合在一起, 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等于圆的直径和半径, 三角形面积可以求出来, 阴影部分面积也就可以求出来了。

S阴=S圆-S△=3.14×52-10×5÷2=78.5-25=53.5 (平方厘米)

三、培养学生在想象中根据题意构图的能力

在空间和图形问题中, 有一些题目完全凭借文字叙述题意, 题中不出现相应的图形。解题时, 首先要根据文字叙述的条件画出相应的图形, 再参照几何图形确定列式步骤或答案。因此, 讲解此类题型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领会题意, 启发他们根据题意在想象中构图, 并根据想象绘出图形。这样做既能保证解答的正确性, 又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 (上册) 第21页有一道题:“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 剩下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动手剪一剪, 再相互交流。”这是一道用文字表述的没有图形的问题。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剪, 然后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 进行讨论, 很难找出题目的所有答案。如果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找出长方形中去掉一个三角形的各种情况, 就会得到这样一组答案:

在教学这一习题时, 我曾做过调查, 很多学生也按题目要求, 动手剪了, 也相互进行了交流, 但只得到了一种或两种结果。如果引导学生在想象中画出以上四种图形, 就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结果。这样既发挥了题目的作用, 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此题, 如果不引导学生想象, 只是根据表面的数据说出结果, 则往往会错误地认为“长方形是四边形, 剪下一个三角形, 原图形多了一条边, 变成了五边形”。如果引导学生细细领会“剪下一个三角形”的含义, 并以第一种答案为基础, 充分想象剪下一个三角形所选取的不同方向、位置和大小, 便会发现, 除了图12之外, 还有图13、图14和图15三种不同情况;如果剪下的线段 (三角形的斜边) 经过长方形的一个顶点, 如图13图15, 则剩下的图形就是四边形;如果剪下的线段 (三角形的斜边) 经过长方形的两个顶点 (如图14) , 则剩下的图形就是三角形。

经过上述“想象—构图—再想象—再构图”的引导启发过程, 学生对本题的认识就会更深入, 更全面。不仅可以得出全部的答案 (四种不同的剪法, 三种不同的结果) , 而且使他们的想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较好地挖掘了教材的智力因素。

四、培养学生根据示意图形想象准确图形的能力

教材中不可能把全部图形都画成 (或转化成) 想象中的图形, 常用示意图来代替, 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 教师应先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 形成粗略的空间动态表象, 再以此表象为基础, 在想象中形成准确图形。

例如: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要先把一个圆面积分割成若干等份 (一般分成偶数) , 然后把其中的1份等分成2小份, 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如图16和图17。

从图形上看, 圆面积等于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但要推出近似长方形的面积等于c÷2×r, 还需要学生在既有表象的基础上, 跨越几个障碍: (1) 从形状上看近似长方形并不是真正的长方形, 为什么可以把它看成真正的长方形? (2) 近似长方形的长是由若干条弧线连接而成的, 这些弧长的和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为什么可以把长方形的长也看作圆周长的一半? (3) 由于近似长方形的两短边近似于圆的半径, 为什么可以认为它的宽度就等于圆的半径?产生这一系列表象障碍的原因是:教科书上的两幅图只是示意图, 如果将表象停留在示意图上, 不作进一步的想象, 就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长方形的空间图形, 学生头脑中的长方形表象就建立不起来, 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阻碍。因此, 教学时必须启发、诱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即以示意图中的近似长方形为基本表象, 在想象中进一步把圆等分成更多的偶数等份。仿照这样的方法, 把其中的一份等分成两小份, 所拼成的长方形必然是更准确一些的近似长方形, 它的长更接近圆周长的一半 (即c÷2) , 宽更接近圆的半径 (即r) 。最后把圆分成无数等份, 所拼成的长方形就无限接近于准确的长方形了。在想象中形成完全准确的长方形以后, 前述几个障碍便可迎刃而解: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拉直之后形成的, 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 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是:c÷2×r=2πr÷2×r=πr2, 即S圆=πr2。

同理, 在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 (下册) 第25页例4推导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 也必须以教材的示意图中的近似长方体为基础表象, 启发诱导学生在想象中把圆柱的底面等分成无数个相等的扇形, 然后将圆柱体切开, 所拼成的长方体就是一个无限接近于准确的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S, 高等于圆柱的高h,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就是:V圆柱=Sh。

利用竖笛吹奏提高视唱能力 篇8

一、竖笛教学要与识谱教学相结合

首先, 对乐谱中所有的音符、记号、调号、节奏、节拍的认知体验, 要与竖笛教学紧密结合, 做到循序渐进。学生初学单音吹奏时,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视唱。让一些学生直接用竖笛吹奏单音, 另一些学生视唱, 然后交替进行, 这样一认一吹一唱就能把音唱准。

第二, 结合歌曲的演奏, 逐步学习演奏技术, 增强识谱能力。例如, 演奏《划小船》时, 教师要求学生变化节奏、拍号吹奏, 将知识点融入音乐实践中, 并不断巩固。通过对乐理知识的学习, 学生能掌握正确的节奏, 熟记各种音乐记号, 进而提高视唱能力。

第三, 采用课余练习, 课上展示, 加深巩固的模式, 快速提高竖笛吹奏水平及准确演唱的能力。当学生能吹奏六个音时, 可以让其自选喜欢的歌曲课余练习, 提倡组合排练, 鼓励采用“奏”“唱”“演”等多种形式, 并选出一些同学在课中的“音乐空间”时段为全班同学表演。其目的在于既肯定了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 又激发了全班学生独立识谱的兴趣, 增强其独立演唱的信心。

二、竖笛教学要注重互动听音的学习体验

要求通过训练把听到的音用竖笛吹奏, 并唱出来、写出来。四年级上学期以听奏单音为主, 下学期过渡到听奏小节。从易到难, 由浅入深, 将抽象的旋律从分散到组合, 通过学生的听、奏、唱、记, 变成可感可触摸的具体形象。这种训练方式使教师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 把演奏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循序渐进, 降低技术难度, 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与学习愿望。

三、竖笛教学与唱歌教学相结合

首先, 要以学生对器乐学习的兴趣为契机, 尝试用竖笛来组织教学, 使教学更具学科特色。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竖笛基础训练, 形成固定的常规练习。如, 《师生问好歌》《再见歌》《坐好歌》等, 采用师生互动吹奏或奏唱等方法, 将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奏”“唱”渗透于日常音乐教学当中, 学生演奏得心应手, 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视唱能力也提高了。

第二, 唱歌教学中难点部分请竖笛帮忙, 运用竖笛自学旋律, 达到准确视唱的目的。由于许多学生视唱新的曲谱不易唱准音高, 且学生年龄小, 嗓子娇嫩, 过多地练唱又易使嗓子处于疲劳状态, 少数害羞和嗓音条件差的学生干脆不唱。而竖笛有固定音高, 音准反应在听觉上、指法上有鲜明的直观性。学生在吹奏中听到音高, 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音准感。

第三, 在二声部合唱时, 可借助竖笛吹奏来引导学生把握音准和音程, 解决合唱教学中学生相互串调这一教学难点。教学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 分别吹奏两声部的曲谱, 接着合奏, 相互聆听, 然后把合奏的感觉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 每个声部指定部分同学伴奏, 交替练习。

利用数学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篇9

关键词:数学实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 确指出:“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 性的过程。”大量的研 究也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 效。数学教师在新课改下需改掉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尝试进行数学实验教学,用新的理念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实验中主 动参与知识的构建,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的动机, 培养创新能力。

1. 利用数学 实验,激发创新 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最能吸引 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的创新想 法、创造活 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集聚好奇心又往往来自于教师利用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实验中设疑,使学生因“疑”奇,因“疑”生趣,在实验中积极探究创新。在学习“圆锥体积”时,创新首先由生活问题引入。首先出示几个底面不同、高不同的圆锥形米堆,让学生想办法比较哪一堆米多,学生思维很快进入活跃状态。当学生想到了“把米放入同一个圆柱量筒,看哪一堆米‘高’的办法”时,就具备了创新的意识。紧接着又做了一个实验,用几个等底不同高的、等高不同底的实心圆锥放入装水的圆柱量筒里,发现底不同、高不同,体积也就不同,那么圆锥体积与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产生了进一步探奥寻秘的愿望,注意力指向教学的核心问题。最后,把圆锥放入等底等高的装满水的圆柱量筒,发现挤出了三分之一的水,这时教师适当的点 拨、启发,导出圆锥体积是同底同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时再让学 生看刚才的生活问题,学生就能用“先量出底面半径和高,再计算体积的方法”来比较米的多少了。这样学生不 仅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而且学会了圆锥体积的计算的实际应用。

2. 利用数学 实验,激发创新 思维

新课标理论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数学课也是数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更能碰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千方百计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角》这一课,“角的大小”是教学的难点。在引入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把一个角放在投影仪下,(观察投影)这个角有没有变大?学生各抒己见,意见不一。我顺势引导:那么,你们有没有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时,同学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实验设想:先把在屏幕上看到的那个角用笔描绘出来,再把它和原来的角比较大小; 用量角器量;等等。学生分组按不同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实验,把两个角进行重合,说明这两个角大小一样。这时,我继续引导:那么刚才怎么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放大镜下的角比原来的角大呢?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得出了实验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这时又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那么角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学生又议论开了……使学生的学习意识始终处于“发现问题—实验探究”的学习过程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3. 利用数学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实验,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积极的因素。部分学生从中可发挥创造性,提出自己新的设想。学生在教师实验方案的引导下或在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自主实验研究的天地更为广阔,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在《比校大小》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桌子上放着小动物图片,小兔4只,小鸟3只。我先设问:“来了这么多小动物,谁比谁多? 谁比谁少?”学生们开始数、比较,都认为小鸟少,我又问:“谁能想个办法,不用数,一眼就能看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有的学生采用横着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有的学生就应用与之不同的竖排方法进行比较。“因为我们站队做操时是竖着站,站得更长的这一队人就更多。”应用大于号、小于号表示比较大小的结果时,从出现4 > 3、3 < 4这一结论都正确时,一个孩子惊喜地发现“大嘴巴向大数,小嘴巴向小数”,等等。这些都是多么难得的奇思妙想啊!在数学实验过程中一颗颗散发着创造性光辉的种子都将被发现。

利用能力论文 篇10

档案利用是利用者利用档案的行为过程和档案被利用的动态过程的有机统一。就档案利用活动而言, 能力结构系统是指主体在利用档案客体信息之前已经具有并参与、制约着利用的方向、目的与程度的素质结构。这种素质结构作为同化和顺应档案客体信息的背景知识, 始终伴随着主体的利用活动, 影响着它的发生和发展。一般而言, 主体能力结构系统的构成要素:一是世界观和人生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人们对世界、对人生的基本看法。档案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记录, 体现着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内涵, 对档案的使用不可能只是形式上的, 必然包含着对其思想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这就不能不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二是知识素养。知识是人们掌握的关于事物的某种有逻辑结构的系统化的信息组合, 知识的外延非常宽泛, 包括一个人的知识面、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以及系统化程度等。知识素养是一个人衡量客观事物的标准, 有了这个标准, 才能够对事物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在档案利用过程中, 很多问题是需要主体去理解、去认识的, 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做基础, 就等于没有了理解和认识事物的标准。所以, 主体的知识素养对于利用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三是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指档案利用主体的文化水平、智力水平、实际生活经验以及传统文化熏陶、影响的程度和外来文化影响的状况等。档案利用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是开放的, 是与人类其他精神文化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只有具备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才能具有较宽广的参照域, 从而对档案利用活动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四是档案能力。这是笔者在分析档案利用主体的个体利用特性时特别提出的一个概念, 是指利用主体过去的档案认识和档案经验所形成的已经内化和积淀在心理结构中的一种稳定的、持续的、明确的档案价值观、档案情感、档案行为倾向等, 它以不经意的、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习惯方式支配着主体的行为, 对主体的档案利用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以上四个方面构成了档案利用主体的能力结构系统, 这一系统对主体利用活动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1. 主体的能力结构系统对档案客体信息具有过滤和选择作用

能力结构系统作为主体的“经验格局”, 在利用活动的一开始就决定着什么样的档案信息可以进入主体的视野、成为利用的对象, 什么样的信息被拒之门外。当主体面对大量的、形态各异的档案信息时, 他是使用他的能力结构系统来迎接的, 由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知识素养、文化背景、档案能力等要素综合组成的能力系统提供的暗示去理解、认识客体信息。一方面将符合

自己能力结构系统的信息留存下来, 另一方面将不符合的剔除出去。在某种程度上, 某一利用个体的能力结构系统已预先决定了他的利用结果, 这也正是长期以来对于同一种档案信息不同的人会持不同态度的主要原因。

2. 能力结构系统是主体认识、理解和利用档案信息的基础

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能力 篇11

关键词: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3-0114-01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插图对语文教学大有益处。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1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课文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拼音、字、词乃至句的意思。

1.1结合插图,初步感知

学生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兴致勃勃。如果老师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就会收到意外的惊喜。如我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时,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周总理的衣着打扮中你可以看出什么?从插图中人物脸上的表情你又看出了什么?课文题目叫《难忘的泼水节》,让人“难忘”在哪里呢?由于学生好奇心强,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1.2结合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现行教材中的插图,大都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与教材紧密结合。教学中要重视发挥这些插图的作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比尾巴》一课的教学中,我启发学生将小动物尾巴的特征与插图的内容联系起来,借助插图中所画的小动物用尾巴在干什么,让学生来回答他们各自尾巴的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圖不仅是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要注意教学生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比如一年级的连环画课文《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教师就要紧紧围绕本文章节训练的重点,培养学生相应的观察插图的能力,了解壁虎尾巴再生性的功能。

3利用插图,培养学生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象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

一幅图上的事物,只有展开联想才能真正体现作者作画的意图和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图画背后的事物。同时,使画面人物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头脑中有电影场面感。

4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小学生由于语言能力的有限,口头表达时或过于简单或错乱无序,写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直观手段。在教《清澈的湖水》第二自然段中的这句话“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我紧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的山石让他们展开想象,

这种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非通过简单几次的练习就能达到,而是要在教师锲而不舍的培养和训练下得以逐步提高的。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从一年级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观察、说话能力。从简单地说1~2句话,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到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再到重点部分说得具体、说得详细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之达到表述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画面是形象的,学生从感知开始,要想让学生对插图有正确的理解,就必须指导学生多读课文,多看图,多联想,并且与口述、画画、做做、写写相结合,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必须充分认识到,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并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正如数理化中的图形是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样,千万不可视而不见,无从下手,必须充分发挥它潜在的重要作用。

Raises Student’s Ability Using the Illustration

Zhang Shiping

Abstract: Raises student’s ability using the illustration: First, raise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bility; Second, raises student’s observation ability; Third, raises the student imagination and the rich emotion; Fourth, raises the student language performance and the writing ability.

利用朗读技巧培养语文阅读能力 篇12

要使知识转化成技能, 不是一下子可以做到的, 他需要在阅读教学中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起来。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要求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和讲解。通过教师的必要指导, 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 发表不同见解,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读书。如小语《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的教学, 教师可以先设计导读提纲:盼书———取书———护书———激励“我”前进, 同学之间互读, 在此基础上主要加强二、三部分的朗读训练, 在朗读中体会师生取书的喜悦, 兴奋的心情;而指导员为护书牺牲时我内心十分悲痛的句子, 朗读时语气要缓慢低沉。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此时人物的心理。此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指导员未说完的话是什么?让学生再讨论, 交流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感情基调。让学生在教学中认识朗读的重要, 学会朗读的技巧, 在朗读中思考, 在朗读中寻求答案。

二、朗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 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便于阅读和理解, 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中, 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如小语《壮丽的青春》一课, 是一篇联系阅读的好素材, 更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好故事, 学生结合阅读提示, 在独立阅读中, 在文中找出遇险和排险两部分, 重点阅读, 尤其是“50米, 马不动!40米, 马不动!30米, 马还是一动不动!”一句, 让学生自感自悟, 只有在反复朗读中, 恰当烘托“千钧一发”之险情, 方显出欧阳海的英雄本色, 惊人的壮举, 不仅仅在语句上, 而且从人们的心灵上激起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这正是文章的教学目的。

由此看来, 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悟性,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不单要从阅读的技巧上加以指导,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表达思想感情。在提高阅读基本功的同时, 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 一边想, 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这样, 学生不仅能在语文学习中, 而且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不仅能在学校的学习中, 而且能在未来走向社会的学习中, 都能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们就能成为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主人。

上一篇:均衡模型下一篇:跟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