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缺损(通用7篇)
股骨骨缺损 篇1
骨折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临床上偶有发生, 但治疗上颇为棘手, 传统上需多次手术治疗, 住院时间长, 费用高, 并发症多, 痛苦不堪, 即使骨折能愈合, 也是骨痂生长紊乱, 有效骨痂生长少, 愈合部位的管径较正常生理结构比例失调, 容易发生再骨折。我院采用改良植骨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降低了患者住院时间, 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治疗上效果上均显示出良好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1998年3月-2008年3月我院共收治骨缺损、骨不连81例, 采用传统植骨58例, 采用改良传统植骨23例;其中采用带蒂腓骨骨瓣移植15例, 采用带蒂髂骨骨瓣移植8例。骨缺损或骨不连凿除坏死骨后骨缺损长度最短2.0 cm, 最长10.0 cm, 平均5.6 cm;年龄最小18岁, 最大65岁, 平均年龄36.5岁;男18例, 女5例;其中新鲜骨折16例, 陈旧骨折7例。具体方法是:骨缺损在3cm以下采用改良传统植骨, 采用自体髂骨内外板重建股骨胫骨的管状结构, 保持原有的生理功能和桥梁作用, 松质骨或异体骨髓内填充。骨缺损在3 cm以上首先采用带蒂腓骨骨瓣或带蒂髂骨骨瓣髓内移植, 自体髂骨内外板重建股骨胫骨的管状结构, 保持原有的生理功能和桥梁作用, 注意髂骨移植时应给血管神经蒂部留有足够的空间, 骨块给予适宜的固定, 严防压迫血管神经蒂以免影响骨瓣血液循环。
1.2 手术方法
持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首先凿除骨缺损骨不连坏死骨质至正常骨质。3 cm以下采用滑槽植骨构成前外侧壁, 髂骨板全板或半板构成后内侧壁, 完成管腔结构, 恢复其股骨干、胫骨干的生理结构, 松质骨或异体骨填充髓腔, 周围骨柴填充。骨缺损在3 cm以上我院采用游离带蒂腓骨瓣或髂骨瓣髓内移植, 首先按骨缺损长度选择带蒂腓骨瓣或髂骨瓣髓内移植, 设计骨瓣, 游离血管神经蒂。小腿选择骨瓣与胫前或胫后动静脉吻合;大腿选择骨瓣与旋股外侧动静脉吻合, 后滑槽植骨构成前外侧壁, 髂骨板全板或半板构成后内侧壁, 完成管腔结构, 恢复其股骨干、胫骨干的生理结构。注意皮瓣蒂部骨移植骨块应给予螺钉或钢丝妥善固定, 并留有足够空间宽度, 保证血管蒂正常血液循环, 宽度最好1.5 cm~2.0 cm以上, 以免影响骨瓣血液循环。根据病情给予适宜的内外固定, 完成整个手术植骨过程。
2 结果
本组23例中优18例, 良2例, 可3例, 优良率88.1%。经1年~5年随访, 18例1年达骨性愈合, 2例15个月愈合, 3例2 年骨性愈合。
3 讨论
临床上植骨术是一种骨科重要的手术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 移植骨可采用自体骨或异体骨移植, 可采用皮质骨或松质骨移植。移植方法有传统骨移植、带血管神经蒂骨瓣移植[1]。近年来, 人工骨及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迅速, 临床应用广泛, 但临床上最佳的植骨材料仍为自体骨, 优点为无排异反应, 缺点是大量骨缺损供植骨量小, 加重患者的手术创伤, 患者不易接受, 故临床上少量植骨多采用自体骨质[2], 而大量植骨则需要自体骨质与异体骨移植相结合。
骨缺损骨不连的临床治疗, 单纯传统植骨或骨瓣移植配合内外固定, 经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 植骨后骨质愈合部位与原始管腔不成比例, 不能恢复其正常的解剖生理结构, 前者植骨后有骨质吸收量大、植骨量小、愈合率低的缺点, 但手术简单易行, 后者虽有为带血运的活骨移植、植骨量大的优点[3], 但其植骨长度大, 宽度不够, 即不能恢复骨折部位生理宽度, 手术难度大, 创伤大。二者单独治疗不能达到可靠的牢固愈合, 起不到有效的桥梁作用。内外固定取出后, 再骨折的发生率较高, 即使达到愈合因其愈合时间长, 不能早期配合功能锻炼, 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4]。如何在治疗骨缺损骨不连的过程中, 将传统植骨或骨瓣移植有机结合, 能使骨折早期愈合形成牢固而有效的骨痂, 又最大限度地恢复生理结构, 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我院总结1998年3月-2008年3月治疗骨缺损骨不连共81例, 在临床实践中, 改革传统植骨与单纯骨瓣移植术, 对骨缺损3 cm以下采用采用滑槽植骨构成前外侧壁, 髂骨板全板或半板构成后内侧壁, 完成管腔结构, 恢复其股骨干、胫骨干的生理结构, 松质骨或异体骨填充髓腔, 周围骨柴填充。58例中经随访3 cm以下的骨缺损均于1年到1年半取得骨性愈合, 且为牢固愈合。而缺损超过3 cm以上骨缺损, 我们采用腓骨瓣 (带腓动静脉的腓骨瓣) 或游离髂骨瓣移植, 配合髂骨内外板重建骨皮质, 取得了显著疗效。本组23例中18例于1年内取得骨性愈合, 2例于1年3个月取得骨性愈合, 3例于2年骨性愈合。对于骨瓣移植已得到骨科同仁的认可, 骨瓣移植是一项非常复杂、精细的技术, 要求医生应具备全面扎实的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更要求医生具有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 这点非常重要, 有些医生即使具备较全面断肢再植技术和知识, 因缺乏毅力、耐心往往放弃进行此类手术, 骨瓣移植的复杂性、精细性决定了此类手术的高强度和持久性, 是对医生毅力和耐心的巨大挑战[5]。
改良植骨治疗胫骨干股骨干骨缺损骨不连将传统植骨与骨瓣移植相结合, 能有效恢复其生理结构和桥梁作用, 促进骨质早期牢固愈合, 效果显著, 目前不失为一条良好的治疗途径。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植骨治疗胫骨干股骨干骨缺损骨不连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1998年3月-2008年3月我院共收治骨缺损、骨不连81例。其中采用改良植骨23例, 年龄最小18岁, 最大65岁, 平均年龄36.5岁;男18例, 女5例;新鲜骨折16例, 陈旧骨折7例。具体方法是:骨缺损在3cm以下采用改良传统植骨, 采用自体髂骨内外板重建股骨胫骨的管状结构, 保持原有的生理功能和桥梁作用, 松质骨或异体骨髓内填充。骨缺损在3cm以上首先采用带蒂腓骨骨瓣或带蒂髂骨骨瓣髓内移植, 自体髂骨内外板重建股骨胫骨的管状结构, 保持原有的生理功能和桥梁作用。结果23例中优18例, 良2例, 可3例, 优良率88.1%。结论改良植骨治疗骨缺损骨不连能有效恢复其生理结构和桥梁作用, 促进骨质早期牢固愈合, 效果显著。
关键词:改良植骨,胫骨干,股骨干,骨缺损,骨不连
参考文献
[1]邱贵兴, 戴克戎.骨科手术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0 (3) :40~46
[2]陈云丰, 柴益民, 曾炳芳.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尺骨远端缺损性骨不连的临床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7, 5 (6) :106
[3]孙月华.骨不连的研究现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5, 7 (5) :415~419
[4]刘振东.扩髓换钉治疗股骨干无菌性骨不连[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5, 7 (5) :470~472
[5]张开欣, 段友建, 孙天全.游离髂骨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并重度瘢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0, 7 (3) :247
股骨骨缺损 篇2
1材料和方法
1.1 AACB/BMP/b FGF的制备
AACB/BMP/b FGF复合物由昆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骨科实验室制备[3]。取周岁犬椎体松质骨, 1∶1氯仿/甲醇脱脂12 h, 30%双氧水脱蛋白48h, 0.6 mol/L盐酸部分脱钙2 min。-50℃冷冻干燥24h, 制得AACB, 置4℃冰箱保存。300 mg BMP溶于10 m L盐酸胍溶液中匀浆后, 透析48 h (BMP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科研究所提供, 经小鼠肌袋实验证实有诱导成骨活性, 批号20090727-1) 。取PVP 18 g与30 m L蒸馏水混匀后即为有黏性的溶液 (PVP由香港兆科药业提供, 批号20081112-21) , 用作b FGF的缓释载体 (b FGF为1.5万u/支, 由珠海亿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 批号20091014-07) 。取b FGF水溶液16μL (含b FGF24 000 IU) 。取12 g AACB与上述PVP溶液混匀后按重量分为三等份 (每份约20 g) , 取其中一份与上述150 mg BMP溶液混匀, 另一份与上述b FGF溶液及150 mg BMP溶液混匀。分别将三份复合物置900 mm Hg负压、-40℃下真空抽吸、冻干。留样品送细菌培养, 并证实无细菌生长。无菌条件下封装, 于4℃冰箱保存。
1.2动物模型的制作
按龚跃昆等[9]的方法制作股骨头缺损坏死模型。健康成年杂种犬30只, 雌雄不限, 体重 (12.0±1.9) kg (昆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以体积分数 (v/v) 3%的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麻醉 (戊巴比妥钠由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批号20090222-09) 。无菌操作行双侧髋外侧切口, 显露股骨头, 在股骨头颈交界处造成直径约1 cm的骨缺损, 以液氮灌入缺损内并维持1 min (液氮由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批号20091107-02) , 用温盐水复温后, 逐层关闭切口。造模后8周, 将30只犬60侧股骨头随机分为5组, 每组6只12侧。采用造模时同样的手术入路, 刮除坏死的软骨下骨, 直至松质骨红润, 形成直径约1.5 cm的骨缺损。A组不植入任何材料, 为空白对照;B组植入AACB;C组植入AACB/BMP;D组植入AACB/BMP/b FGF;E组植入取自自体髂骨的松质骨。术后3、6和12周分组分批处死2只犬, 进行观察分析。
1.3大体观察
术后观察动物饮食、活动情况及切口情况。取材后观察股骨头有无塌陷变形。再沿股骨头冠状面剖开, 肉眼观察原缺损区修复情况。
1.4组织学观察
股骨头以体积分数 (v/v) 10%的甲醛固定48 h, 置于乙二酸四乙酸二钠 (EDTA) 溶液中脱钙, 每周更换脱钙液1次, 标本变软时 (约5周) , 进行水洗、脱水及石蜡包埋, 制成5μm厚切片, HE染色, 光镜下观察成骨情况。
1.5新生骨定量分析
新生骨定量分析参照THOMOPOULOS的方法[10]。对3、6及12周每个股骨头随机选取一张组织切片, 在每张切片的原缺损区随机选取三个100倍视野, 观察新骨形成面积。根据体视学德莱塞原理[10], 参照空间内某种特征物的面积分数是其体积分数的估计, 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分析系统进行图像观察分析, 测算新骨形成的面积百分比。新骨形成的面积百分比=新骨面积/统计场面积 (整个100倍视野面积) ×100%。
1.6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
采用CD34单克隆抗体 (由上海迈新试剂公司提供, 批号20080327-11) 对3周、6周每个股骨头的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常规石蜡切片厚4μm, 按常规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染色表现为棕黄色, 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胞浆, 以已知的阳性组织切片为阳性对照。每个股骨头随机选取一张免疫组化染色切片, 在每张切片的原缺损区随机选取三个100倍视野进行血管计数, 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1.7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所有数据, 结果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 得出差异有显著性后再行两两间q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大体观察
所有动物术后当天开始进食, 切口无炎症反应, 一期愈合, 无死亡。所有股骨头未发生脱位、塌陷及股骨颈骨折。A组12周时缺损区主要为结缔组织充填, 缺损仍然清晰可见。B组12周时移植区可见新生的稀疏骨组织。C组6周时移植区可见新生骨组织, 12周时骨改建不完全。D组3周时肉芽组织生长活跃, 移植物6周完全吸收, 大量新骨形成, 12周时骨改建接近正常, 与宿主骨界限不清。E组移植物6周时已完全吸收, 有中等量新骨形成, 12周时骨改建接近正常。见图1A~E。
2.2 X线摄片
3周时A组缺损清晰可见, 缺损区未见骨质形成, 其余各组骨移植区密度低于周围骨组织。6周时A组缺损仍清晰可见, 其余各组移植材料与宿主骨分界模糊。12周时A组缺损仍存在, B组骨移植区密度低于周围骨组织, C组骨移植区密度不均, D组和E组与宿主骨密度相当, 分界不清。见图2A~E。
2.3组织学观察
A组缺损内始终以结缔组织充填为主, 与宿主骨结合疏松。B组3周时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和淋巴细胞浸润;6周时开始有新骨形成, 双相陶瓷骨 (biphasic ceramic biologic bone, BCBB) 吸收不完全;12周时BCBB已吸收, 但骨组织的成熟度不均一。C组3周时可见成骨前体细胞和成骨细胞;6周时AACB已吸收并有新骨形成;12周时骨改建仍未完成。D组3周时新骨开始形成, 新生血管生长活跃, 出现大量的成骨前体细胞和成骨细胞;6周时移植物完全吸收, 新生骨小梁及血管较多;12周时新骨改建接近正常松质骨。E组3周时肉芽组织和新生血管生长不及D组活跃;6周时移植物已吸收, 可见新生骨小梁;12周时新骨改建接近正常松质骨。见图3A~E。
2.4新生骨定量分析
3周时C、D和E组均有不同程度新骨形成, 但以D组最多 (7.73±1.15) %, 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q=40.81, P=0.00) 。6周时所有组均有不同程度新骨形成, 但仍以D组最多 (32.28±2.17) %, 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q=589.51, P=0.00) 。12周时D组新骨形成量 (37.30%±3.40%) 明显多于A组和B组 (q=1197.02, P=0.00) , 与C组和E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见表1。
2.5血管免疫组化染色
3周时血管计数结果显示, A组血管数最少 (1.75±0.50) , 与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q=19.70, P=0.00) ;D组血管数最多 (7.75±0.96) , 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q=19.70, P=0.00) ;B组、C组和E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6周时A组血管数最少 (2.50±0.58) , 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q=45.88, P=0.00) ;D组血管数最多 (11.00±1.63) , 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q=45.88, P=0.00) 。见表2和图4A~E。
A:组缺损区主要为结缔组织充填, 缺损仍然清晰可见;B:组移植区可见新生的稀疏骨组织;C:组骨改建不完全;D:组骨改建接近正常, 与宿主骨界限不清;E:组骨改建接近正常
A:组缺损仍存在;B:组骨移植区密度低于周围骨组织;C:组骨移植区密度不均;D:组与宿主骨密度相当, 分界不清;E:组与宿主骨密度相当, 分界不清
A:组缺损内以结缔组织充填为主, 与宿主骨结合疏松 (HE×100) ;B:组新骨开始形成, 移植物吸收不完全 (HE×100) ;C:组可见新骨形成, 移植物完全吸收 (HE×100) ;D:组移植物完全吸收, 新生骨小梁及血管较多 (HE×100) ;E:组可见大量新生骨小梁 (HE×100)
A:组血管稀少 (ABC法×100) ;B:组少量血管血管形成 (ABC法×100) ;C:组中等量血管形成 (ABC法×100) ;D:组大量血管形成 (ABC法×100) ;E:组大量血管形成 (ABC法×100)
注:术后3、6和12周时新骨形成面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 术后12周时, C、D和E组间新骨形成量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但C、D和E组与A和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术后3和6周时, D组与A、B、C和E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注:术后3、6周时新生血管数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 术后3和6周时, D组与A、B、C和E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3讨论
迄今为止, 尚无治疗成人ANFH的普遍为人接受的方法。骨生长因子能够促进骨形成和血管再生, 有可能成为改善ANFH治疗效果的突破点[5]。聚乙烯吡咯烷酮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与蒸馏水混匀后即为有黏性的溶液, 可用作b FGF的缓释载体[4]。AACB既是支架材料, 又可作BMP的载体。因此, 该研究采用PVP、AACB、b FGF和BMP按一定比例混合, 制成AACB/BMP/b FGF复合人工骨[3,11], 并模拟临床上开窗减压植骨术治疗ANFH的过程, 移植修复犬股骨头缺损坏死模型。通过b FGF和BMP促进血管再生和诱导成骨, 促进股骨头缺损坏死模型的修复。
对于ANFH植骨治疗的研究, 可以不模拟人ANFH的病因和病理机制造模, 而是模拟临床上开窗减压刮除死骨后植骨治疗ANFH的过程造模[12,13,14,15]。本组在犬股骨头颈交界处造成直径约1 cm的骨缺损, 以液氮灌入缺损内并维持1 min, 用温盐水复温后逐层关闭切口。实验表明, 术后3 d即发生股骨头缺损周围骨坏死, 术后8周骨修复停止[9]。造模后8周, 采用造模时同样的手术入路, 刮除坏死的软骨下骨, 直到松质骨红润, 形成直径约1.5 cm的骨缺损, 若不植入修复材料, 12周时仍不能自行愈合 (A组) , 说明此造模方法是可行的。
理想的骨移植材料应该易于降解吸收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16]。B组植入AACB, 12周时AACB降解吸收, 具有天然松质骨易于降解吸收的优点, 且大体标本观察和组织切片中均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和淋巴细胞浸润。AACB植入后, 6周时可见新骨形成, 但骨组织的成熟度仍不均一, 表明其成骨效能不足以修复股骨头缺损坏死。
BMP是一骨诱导生长因子[5,17]。组织学检查发现, AACB与BMP复合后移植 (C组) 与B组比较其成骨能力明显提高, 3周时可见成骨前体细胞和成骨细胞, 6周时可见新骨形成, 表明AACB与BMP复合后增强了其修复能力;但12周骨改建仍未完成, 表明AACB/BMP还不足以修复股骨头这一特殊部位的骨坏死。
骨诱导和骨形成是一个由多种生长因子参与并调节的过程[18]。BMP对分化成熟的骨和软骨细胞基本无促增殖作用[12], 而b FGF可促进成熟骨和软骨细胞增殖, 刺激其它生长因子分泌, 且为强大的血管生长因子[17]。本研究应用PVP作为水溶性b FGF的载体, 再与BMP及AACB复合制成AACB/BMP/b FGF复合人工骨。组织学检测和血管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该复合人工骨 (D组) 的成骨、成血管性能明显优于C组 (P=0.00) 。原因是b FGF促进成熟骨和软骨细胞增殖, 刺激其他生长因子分泌, 刺激新生血管形成的同时, 带来未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 从而增强BMP的诱导成骨能力。
自体骨移植被誉为骨移植金标准[19]。D组与自体松质骨移植组 (E组) 相比, 12周时, X线摄片提示D组和E组骨移植区密度与宿主骨相当, 二者间界限不清。同时, 大体标本观察和组织学观察提示12周时D组和E组骨改建已接近正常松质骨, 两组间无明显差别。但在骨修复的早期 (3周、6周) , D组的新生血管数量及新骨形成量明显多于E组 (P=0.00) , 进一步表明AACB/BMP/b FGF复合人工骨的再血管化作用及诱导成骨作用优于自体松质骨移植。
本实验, 未发现关节软骨碎裂及股骨头塌陷, 与临床上ANFH的自然病程不完全一致, 可能是因为实验犬为非直立行走动物以及笼中饲养, 负重及行走较少, 所以AACB/BMP/b FGF复合人工骨与其余各组的对比中不能说明其预防关节软骨碎裂及股骨头塌陷是否也有作用, 表明ANFH模型仍需要改进。
股骨骨缺损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1例, 女4例。年龄20~47岁。均为外伤致股骨远端开放骨折伴有巨大骨缺损。进行手术的时间为伤后2.5~16h。骨缺损长度5~13cm, 股骨干短缩, 髁间分离, 纵向重叠, 髁部后倾, 骨折块明显移位,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旋转, 股骨髁间完整或呈2个大的骨折块, 通过X线片进一步明确诊断。所选病人均为除骨折外无其他严重伴发伤。平均手术时间130min (90~200min) 。均为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并股骨髁部骨折。
2 手术方法
术前止血抗炎包扎伤口, 生命体正平稳后拍片确诊, 做好术前准备后, 术中采用无创技术清创, 我们的经验是:清创后, 大量盐水 (18000m L) 冲洗伤口, 以1‰新洁尔灭浸泡伤口5min。重新消毒铺单, 更换器械及手术衣, 然后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以滴状1‰新洁尔灭持续浸泡伤口。取出非关节面的完全游离骨块, 显露骨折断端时尽量不剥离或少剥离骨膜和有软组织相连的大块碎骨片, 仔细清创骨折断端, 以骨折周围软组织覆盖骨折断端及血管神经, 开放伤口, 下冲洗管持续冲洗, 清创术后, 于无菌间换药7~9d, 观察伤口无感染迹象后, 行植骨内固定术, 术中首先再次清创, 去除无活力组织, 若髁间有骨折, 则先以螺钉固定髁间骨折, 但要注意螺钉植入位置不能妨碍逆行交锁髓内钉的植入, 多沿股骨髁前缘打入。
于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前方约1cm处以硬钻或DHS主钉扩髓用阶梯钻开口, 扩髓完成后, 根据骨缺损长度选择适宜的逆行交锁髓内钉, 在恢复长度及力线后将远端锁定。
腓骨部手术:取对侧小腿后外侧入路, 切取长约15cm腓骨, 至少保留下端腓骨8cm, 以保持踝关节外侧稳定性。纵向剖开骨膜及骨质, 形成2个条形骨块, 置于逆行交锁髓内钉两侧, 使骨折远近端与腓骨上下骨质相接触, 起到支架作用, 适当向近端+压后, 锁定近端锁钉, 骨与内固定周围以软组织覆盖, 活动患肢膝关节, 检查固定是否牢固。
3 术后处理
术后第2天开始股四头肌收缩锻炼, 并用CPM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6~8周后扶拐下地锻炼。术后4、6、8周复查X光片, 用长腿石膏固定膝关节于屈曲位15°2周。
4 结果
术后14例患者创口愈合顺利, 5例于二期植皮后愈合, 2例伤口感染, 经清创后持续冲洗、换药、理疗后愈合。患者出院后全部获随访1年3个月~5年7个月, 平均2年6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后6~10个月均能不扶拐行走, 9例膝关节屈曲受限, 其中最大的屈曲90°, 最小的50°, 生活自理, 于术后1年半左右取钉时行膝关节松解术, 膝关节功能得到10~15°改善, 效果可。X线片示:移植骨与受体骨之间愈合;术后19个月~3年1个月X线片示, 劈开腓骨间骨性愈合, 且总直径明显增大, 与股骨直径相似。
5 讨论
逆行交锁髓内钉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 使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明显提高。但由于创伤大, 骨膜剥离多, 出血量大, 属于偏心性固定, 固定不够牢固, 术后进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时间晚, 造成膝关节不同程度的僵硬、粘连。但是逆行交锁髓内钉的治疗则避免了上述缺点, 它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早期锻炼膝关节的功能等优点。
逆行交锁髓内钉+腓骨移植适用于股骨远端开放骨折致巨大骨缺损但股骨髁间完整或呈两个大的骨折块, 伴或不伴血管损伤, 污染不重。该手术采用中心性固定, 并在骨干两侧形成连续的骨质支撑, 可使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负重, 保留了下肢肢体长度、负重和行走功能, 是一种治疗开放股骨远端骨折致巨大骨缺损的较好方法。
该术式与其它治疗开放伤伴骨缺损的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点: (1) 中心性固定, 基本不扩髓,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干骺端的血供, 负重能力强, 开始负重时间早, 长期随访X线片证实:应用腓骨移植, 骨缺损部位得到骨性支撑, 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及逐渐负重而增粗, 即使在成年人其直径也与股骨几乎一致, 加强了患肢的负重功能; (2) 移植整段腓骨, 减少了骨质重塑时间, 起到坚强支撑作用, 可使患者较早地下地负重; (3) 采用自体腓骨移植, 避免了同种异体骨和人工骨替代材料术后机体排异、排斥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志明, 黄富国, 郭祖艳, 等.吻合血管的双腓骨并联移植修复长段股骨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997, 11 (6) :382.
股骨骨缺损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20岁~56岁,平均年龄(35.6±3.2)岁;27例左侧,15例右侧。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20岁~56岁,平均年龄(35.5±3.3)岁;26例左侧,16例右侧。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试验组实施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常规消毒铺巾,在股骨髁外侧做3 cm纵形切口,适当剥离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骨膜。按照患者具体情况,为其选择恰当的环锯取骨器,进行开窗,环钻方向为自股骨外侧髁至股骨内侧髁,将松质骨取出,同时用刮勺对大小约为2 mm×3 mm×3 mm的松质骨粒进行刮取。在取骨创面以凝胶海绵进行填塞,以弹性绷带包扎止血。在胫骨平台骨缺损处移植切取的松质骨粒。
对照组实施传统髂骨翼外侧板取骨法:常规消毒铺巾,于髂骨翼作一3 cm~6 cm横行切口,依次将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切开,对臀大肌附着点进行锐性剥离,将皮质骨和松质骨切取。取骨创面以骨蜡进行涂抹,彻底止血,缝合臀大肌。将切取下的皮质骨和松质骨修剪成3 mm×3 mm×3 mm骨粒,并移植到胫骨平台骨缺损处。
1.3疗效评定标准以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2],包括步态、疼痛、日常生活功能、活动范围、膝关节稳定程度5个方面,采取百分制,评分标准: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0~69分。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试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2.9%:25例优,14例良,3例可,0例差;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90.5%:24例优,14例良,3例可,1例差。2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00,P=1.00)。
2.2 2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是当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的方法。相较于传统髂骨翼外侧板取骨法,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有着较短的切口长度,且能以刮勺全方位对松质骨进行刮取,便于得到更多的自体松质骨。此外,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操作较为简单,不必对患者骨膜及肌肉附着点进行过多剥离,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创伤。此外,在急诊手术中,对于没有实施常规髂骨翼取骨区消毒和铺巾的患者来说,采用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治疗,能有效简化操作程序,减少手术时间,同时还能避免临时消毒铺巾导致的切口感染。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采用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治疗,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此外,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能减少给患者带来的手术创伤,促使其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采用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治疗,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建华.改良前外侧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86-89.
肿瘤骨缺损修复的临床观察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1年4月采用OsteoSet修复肿瘤骨缺损的52例患者, 其中男29例, 女23例, 年龄12~65岁, 平均年龄34.21岁;其中单纯骨囊肿10例, 骨巨细胞瘤7例, 动脉瘤样性骨囊肿5例, 骨化纤维瘤8例。位于股骨颈4例, 肱骨干6例, 胫骨上段5例, 股骨下段7例。术前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 肿瘤范围1.1cm×1.4cm~4.2cm×6.8cm。
1.2 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肿瘤部位差别, 选择合适的方法麻醉。确定合适的手术切口, 将病灶区充分暴露, 以保证骨肿瘤被彻底切除或刮除, 刮除腐骨后将残腔刮除干净, 干纱布止血, 然后将骨移植替代品OsteoSet仔细的放入需要骨骼填充的部位。手术中要保证替代品填满所有骨缺损部位, 还要注意不要将其溢出治疗区, 不可将颗粒压碎、挤压、硬塞。骨移植替代品填充好要加盖, 若骨膜存在则用骨膜加盖, 若没有骨膜, 则用软组织替代。肿瘤物切除后送病理分析。手术后要定期进行X线检查。
1.3 测量方法
患者手术前根据X光片测量骨缺损面积, 计算出总缺损面积, 然后术后勾画X线片上颗粒吸收区域, 计算4、8、12、24周后的吸收区域面积, 颗粒吸收率即该数据与前者的比值[2]。按此方法, 测量新骨明显生成区域, 与总面积比值即是新骨生长率。统计学方法得到平均新骨生长率和颗粒吸收率。
2结果
术后对骨移植替代品OsteoSet修复肿瘤骨缺损的52例患者随访9周, 51例患者均无皮疹、发热和其他不良反应, 切口愈合较好, 按期拆线后患处无严重不适症状和疼痛感。骨移植替代品OsteoSet在患者骨缺损处吸收良好, 缺损区新骨正常长入, 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基本恢复。1例患者术后因外固定欠缺, 第5个月骨折, 这与替代品本身无关。术后24周颗粒吸收率达98.7%, 缺损区97.3%的新骨长入。新骨重塑形变后与正常骨自然相连, 患者满意度较高, 见表1。
3讨论
骨移植是骨科修复、矫形、重建的重要部分, 目前已成为继异体输血后最常见的组织移植, 临床常见的方法有同种异体移植、自体骨移植、人工骨移植和异种骨移植。最标准的是自体骨移植, 然而自体骨受来源限制, 难以满足临床供给。且自体取骨会额外增加患者病痛。异种骨虽来源较广, 但不可避免的抗原性增加了骨移植的困难。同种异体骨具有天然的形状、结构和强度, 是目前较常用的骨移植替代物, 但仍存在免疫排斥、疾病传播等危险[3], 同时还经受伦理道德的考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工骨由于能降解, 具较好的骨传导性、诱导成骨性, 不传播疾病、无免疫排斥反应等优点, 成为目前骨移植较理想的替代品,
硫酸钙是一种无机骨传导物质, 作为骨移植替用品, 已有一百多年的使用历史。相关研究也证实, 硫酸钙能够允许细胞和血管向内生长, 同时硫酸钙能被破骨细胞吸收进行生物降解。而且依据硫酸钙自身特性, 控制其化合物晶体的大小和形状, 能使硫酸钙吸收率发生改变, 以满足不同的需要。骨移植替代品OsteoSet是一种颗粒均匀的半水硫酸钙, 具高纯度晶体构造, 于1996获得欧洲CE商标[4], 开始应用于临床肿瘤骨缺损修复。骨移植替代品OsteoSet最初是作为一种充塞物来阻止软组织向内长入并保持外形, 这种物质可作为骨传导基质为细胞和血管向里生长提供支撑。OsteoSet最明显的优势是其自然吸收率与自然骨生长率一致, 伴随替代品OsteoSet颗粒的不断吸收, 新生骨也逐渐塑形。OsteoSet生物相容性较好, 在质量上产生的骨组织能保持与自体骨类似, 其强度与同种异体骨、自体骨无显著差异。不透X线, OsteoSet可以使骨生成细胞和血管逐渐长入, 同时能被自然降解, 而不留下任何不良的物质, 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骨缺损填充材料,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52例患者进行OsteoSet肿瘤骨缺损修复, 随访9周后发现, 51例患者切口愈合较好, 按期拆线后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基本恢复。仅1例患者术后因外固定欠缺, 第5个月骨折。术后24周颗粒平均吸收率达98.7%, 97.3%的缺损区新骨长入, 患者满意度较高。但由于骨移植替代品OsteoSet价格昂贵, 临床普及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 需要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改良和研究, 以满足患者的普遍需求。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移植替代品OsteoSet临床上修复肿瘤骨缺损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选自2008年6月-2011年4月我院采用OsteoSet替代品修复肿瘤骨缺损的52例患者, 手术后定期X成片复查, 总结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 发现骨移植替代品OsteoSet吸收较好, 无不良反应出现, 骨缺损处填充良好, 患者功能基本恢复, 仅1例发生骨折。结论:骨移植替代品OsteoSet用于肿瘤骨缺损修复, 临床疗效好, 是一种骨缺损填充的理想材料。
关键词:骨移植替代品OsteoSet,骨缺损,修复
参考文献
[1]曾心一.同种异体骨治疗良性骨肿瘤摘除术后骨缺损 (J) .医学临床研究, 2005, (1) :46-47.
[2]程千, 谷贵山, 王铁军.OsteoSet骨移植替代品修复骨肿瘤性骨缺损的临床观察 (附22例报告) (J) .吉林医学, 2007, 28 (3) :295-297.
[3]陈北北.骨填充材料修复骨肿瘤术后的骨缺损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 (16) :2973-2976.
股骨骨缺损 篇6
1 临床资料
选取感染性骨缺损并接受抗生素骨水泥植入术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为21~46岁,平均年龄30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41例,重物砸伤27例,高出跌伤8例,其他致伤4例。患者开放性骨折62例,闭合性骨折18例,均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其中钢板内固定52例,髓内钉固定19例,外固定架固定9例。其中49例已经形成皮肤窦道,26例经穿刺检查发现深部出现脓肿,5例未穿刺出脓液,但是在手术过程中骨折端周围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肉芽组织。患者清创之后发生骨缺损约3~10cm。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有术前、术后X片以及各项常规检查,诊断标准都符合症状、体征及具备影像学支持。器材及药物使用的骨水泥是意大利CEMEX GEN骨水泥,术中使用的药物为万古霉素。
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X片,术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单,手术人员均带双层无菌手套。治疗组实施由手术室制作的万古霉素复合型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术,其过程为:无菌条件下取出抗生素骨水泥包装袋内调和碗,将1.0g万古霉素粉末转移至调和碗内与相同量的PMMA粉末进行充分搅拌调和均匀,再加入相同比例的PMMA粉末充分混匀后;以此类推直至加入所有PMMA粉末,加入液相单体,用搅拌棒匀速搅拌,待调和至拔丝期后填充病灶,当骨水泥固化完全后去除多余部分的骨水泥,最后充分冲洗后逐层缝合切口并放置负压引流。对照组制作方法为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抗生素骨水泥粉末转移至调和碗内并用搅拌棒拌匀,然后加入液相单体,用搅拌棒匀速搅拌后拔丝期后填充病灶。其他步骤与治疗组相似。在术后护理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处理方法基本相同。
3 结果
随访疗效观察指标包括术后患者体温、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组使用万古霉素复合型抗生素骨水泥植入术者,有2例出现感染症状及体征,对照组4例局部原切口周围红肿、疼痛一直未有好转。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4例了发生不良反应,证明抗生素骨水泥对于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4 讨论
感染性骨缺损在骨科临床中比较常见,且难以治疗和恢复,针对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使用传统方法疗效不明显,如今使用抗生素骨水泥植入术疗法效果更佳。骨水泥技术最初是微量应用于口腔领域牙齿治疗,后来将抗生素加入丙烯酸骨水泥,不但能够提供稳定性,还能发挥其预防感染及控制感染,并且得到了广大临床医生的认可。抗生素骨水泥对抗生素的选择,以PMMA骨水泥为例,它在聚合前以粉末和液体两种形式存在,通过混合导致过氧化二苯和激活剂之间的反应,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形成黏度高的基团。经聚合过程对温度具有依赖性,因此骨水泥中的抗生素一定要具有热稳定性,要求必须耐因聚合所产生的高温,并且能以治疗浓度释放。骨科感染一般是血液循环较差的组织发生的局限性感染,抗生素骨水泥对一些骨科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抗生素骨水泥,感染性骨缺损,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刘涛.多次清创抗生素骨水泥珠链置入治疗慢性骨髓炎[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11, 20 (22) :97-97.
股骨骨缺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同种异体骨组(A组)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19~38岁,平均27岁;按Enneking提出的骨巨细胞瘤分期标准Ⅰ期6例,Ⅱ期11例;13例因局部肿块或疼痛不适就诊,4例因疼痛不适并轻度病理性骨折就诊;囊腔最小2.0 cm×3.0 cm,最大4.0 cm×9.5 cm;所有病例均为第一次手术治疗。自体髂骨组(B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18~39岁,平均28岁;按Enneking提出的骨巨细胞瘤分期标准Ⅰ期10例,Ⅱ期7例;17例均因局部肿块或疼痛不适就诊;囊腔最小2.5 cm×3.0 cm,最大3.5 cm×7.5 cm;所有病例均为第一次手术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病灶刮除植骨术: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显露病变区域后,取骨皮质薄弱处开槽,彻底刮除病灶,尤其是病灶死角;冲洗后用5%的石碳酸和无水酒精灭活腔内骨面。大量盐水冲洗后,准备植骨。A组均使用同种异体骨紧密填塞骨缺损空腔,并在植骨处注入地塞米松预防排异反应,B组均取自体髂骨移植。植骨要均匀、紧密,不留死腔,注意避免损伤关节面软骨。再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大小及患者情况选择钢板、螺钉进行有效固定。常规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24~48 h预防感染,2~3 d拔除引流管。术后行支具外固定,抬高患肢,术后2 d即行下肢等长肌力训练,无关节面病理骨折者早期行非负重膝、踝关节功能锻炼。一般6~8周后可扶拐下地活动,支具外固定辅助活动12周。
1.4 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结果按照Mankin提出的评定标准,可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优:肿瘤无并发症,肢体或局部功能基本正常,日常生活稍受影响;良;无明显并发症及疼痛,肢体或局部功能稍受限,可无支具负重,自理大部分日常生活;中;肿瘤无复发,但肢体或局部功能受限,需用支具;差;因肿瘤复发需再次手术。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各项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60~95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80~180 m L,平均135 m L;B组患者手术时间75~110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量100~210 m L,平均160 m L,术后取髂骨处疼痛,早期需给予止痛药物缓解疼痛。34例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均无红肿、渗出发生。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36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5~7个月,平均6个月全部临床愈合。所有病例均未见肿瘤复发、骨折。所有骨移植X线片上显示理想的愈合形态,爬行替代全部完成。疗效评定采用Mankin评定标准,A组:优14例,良3例,优良率100%;B组:优15例,良2例,优良率100%。A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A、B组植骨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3。
3 讨论
表1A、B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Mankin优良率比较
(±s)
图1 术前X线片示左胫骨近端偏心性溶骨性改变
图2术前MRI横断面示左胫骨近端T1低信号改变,临床诊断为左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
3.1 骨巨细胞瘤分级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骨巨细胞瘤占原发骨肿瘤的20%[6],好发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约占80%;其次为肱骨近端和桡骨远端[6,7,8]。治疗的关键是如何去除肿瘤、降低复发率以及重建骨缺损、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依据Enneking外科分期原则[9],骨巨细胞瘤外科治疗方法分为囊内切除、边缘切除和广泛切除。囊内切除可极大保留肢体的功能,但骨巨细胞瘤偏心性、膨胀性的特点使膨胀侧骨皮质变薄,只残存很薄的骨膜,以及病变死角的存在,很难彻底刮除;同时GCT有一定的侵袭性,WHO骨肿瘤分类中将GCT描述为“一种侵袭性的潜在的恶性病变”,肿瘤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图3行刮除植骨(同种异体骨)内固定术后正位X线片示植骨紧密,内置物位置良好
为了指导临床治疗,最大限度地保留肢体功能,判断预后,有学者提出了临床分级方法。Enneking[9]和Campanacci[10]结合临床表现和预后的情况提出了GCT的外科3级分期系统。Ⅰ期:良性,隐性骨巨细胞瘤,肿瘤生长显示静止状态,无局部侵袭性;Ⅱ期:良性,活动性骨巨细胞瘤,常伴有临床症状;X线片、CT、MRI、ECT证实有膨胀性、透亮性缺损,骨皮质的外形有明显改变;Ⅲ期:侵袭性骨巨细胞瘤,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发展迅速,常有病理性骨折;CT及MRI可见溶骨性破坏,不同程度累及骨皮质及骨松质,ECT可见广泛侵袭性,范围超过平片所见;组织学检查可见肿瘤浸润,侵犯皮质骨并延伸至周围的软组织。Campanacci影像学分级目前仍为GCT最常用的分级方式[11],分级越高,提示局部组织结构破坏越重,复发率越高。有学者[12]通过对GCT患者的年龄、性别等13项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发现骨巨细胞瘤复发与手术方式有关,病理学分级、影像学分级等11项临床因素与复发无关。因此,GCT的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分级可以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但肿瘤的复发主要与手术方式有关。
在临床上,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有多种手术方式[13],但各有缺陷,正确地选择和改进手术方法,减少复发概率,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学者通过采取局部辅助治疗处理刮除后的病灶,可有效降低复发率。目前局部辅助治疗的方法有低温冷冻(液氮冷冻)、高温灭活(微波、电烧等)、化学试剂涂抹或浸泡(石碳酸、无水酒精、双氧水50%、氯化锌等)[14,15],此外,高速磨钻和脉冲冲洗也是一种很好的清除肿瘤的方法[16,17]。
本组34例患者随访均未见复发,我们认为完善、细致的术中操作是其关键因素。术前结合影像学检查估计病变范围及面积,术中C型臂透视定位刮除范围,避免遗漏死角,病变刮除后冲洗、有效的石碳酸及无水酒精灭活,使得手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2 骨巨细胞瘤骨缺损重建材料的选择
目前常用的骨缺损重建材料有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人造骨及骨水泥等。自体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常用方法,但自体骨量有限,取材时可增加创伤,使其临床应用受限。
同种异体骨具有骨传导和骨诱导能力,应用历史已久,常用的有新鲜冷冻骨和冷冻干燥骨两种[18,19]。同种异体骨经过深冷冻、冷冻干燥、脱钙、脱脂、脱蛋白等处理使免疫原性降低,随着脱钙程度加大,骨诱导能力反而增强,使其应用也越来越多[20]。但存在成本高、矿物质含量低[21]、法律、伦理方面、传染其他疾病风险的问题。
异种骨来源于牛骨、猪骨、羊骨、鸵鸟骨和珊瑚等,取骨量丰富、价格低廉,经过处理具有一定的骨诱导作用,并提供骨支架,具有骨传导作用。异种骨有很强的免疫原性,直接植入人体必然会引起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降低其抗原性及疾病的传染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工合成骨是人工合成材料,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及力学性能。主要包括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生物活性玻璃(Bioglass)、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TCP)、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和高分子聚合物丙烯酸酯类(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C)等[22],模仿骨基质成分合成,但其骨诱导性差[23]。
组织工程化骨(tissue engineering bong,TEB)是利用组织培养和生物工程技术,通过体外方法形成骨的替代品,其目标是仿自体骨,用于修复骨缺损,为微创修复骨缺损开辟了新的途径。分为四类:骨基质、骨细胞、与骨生成和吸收相关的生长因子、营养骨的血管和支配骨的神经。但其仍在不断的研究进展中。
我们认为目前选择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在治疗骨缺损中具有较大的优势。随着今后更多研究工作的开展,骨缺损重建材料会日趋成熟。
3.3 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植骨的比较
我们的研究比较了同种异体骨及自体骨植骨的手术疗效。同种异体骨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优于自体骨组,从治愈效果上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相似。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相比治疗骨缺损具有以下优点:a)取材方便,不受骨量的限制;b)避免取骨处创伤、减少手术后并发症。自体骨移植多从髂骨处取骨,创伤大,可导致术后感染的概率增加;术后患者取骨处疼痛剧烈,增加止痛药物的应用;患者因伤口疼痛活动减少,可导致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使手术满意度降低。而同种异体骨植骨,避免髂骨处创伤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依从性高,满意度增加;c)骨诱导活性强,术后能较快达到良好的骨组织重建效果,统计学结果提示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植骨优良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表明同种异体骨可达到自体骨相似的临床疗效;d)排异反应小,良好的骨材料处理及术中地塞米松的应用几乎没有排异反应,因为地塞米松有免疫抑制的作用,因此可以起到排异作用,其用量达到覆盖移植骨表面即可,其具体机制仍在研究当中。因此,同种异体骨治疗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骨缺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3.4 术中注意事项
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率比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术中应注意:a)术前手术病变面积的估计,术中操作范围与之相符合;b)使用小号刮匙刮除深部病变,避免漏下死角;c)灭活彻底,石碳酸及无水酒精各擦拭3次,腔内灭火范围要广,停留时间稍长;d)灭活时注意对周围软组织的保护,可用干净湿纱布覆盖于窗口周围,钳夹花生粒样纱布球灭活,避免正常周围组织的损伤;e)冲洗要彻底。
综上所述,同种异体骨在治疗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病灶清除后骨缺损修复中能够满足植骨要求,达到与自体骨相似的疗效。术中注意操作的严谨性,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通过与自体骨比较,评价同种异体骨在治疗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骨缺损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诊治的34例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病例,行病灶彻底清除、灭活、植骨、选择性内固定术,根据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同种异体骨组(A组)和自体髂骨组(B组)。A组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1 9~38岁,平均27岁,术中采用同种异体骨紧密填塞骨缺损空腔;B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18~39岁,平均28岁,术中取自体髂骨紧密填塞骨缺损空腔。两组术后均支具外固定辅助活动12周。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病例均未见肿瘤复发、骨折。所有骨移植X线片上显示理想的愈合形态。疗效评定采用Mankin评定标准,A组:优14例,良3例,优良率100%;B组:优15例,良2例,优良率100%。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自体骨相比,同种异体骨在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骨缺损治疗中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值得提倡的移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