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和提高

2025-01-07

探讨和提高(精选12篇)

探讨和提高 篇1

2003年山东省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并规定:工程量清单必须委托具有造价咨询资质或招标代理资质的单位进行编制, 其清单必须经造价管理站备案后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分发给各投标单位。招标人 (业主) 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其作用首选是为投标者作报价用的, 它为投标者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竞争性投标的基础, 投标者对表中各项进行报价并受苦汇总为各分部小计以及整个工程的投标报价。第二,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每月结算时可按照表中序号对已实施的项目, 按合同单价和有关合同条款计算就会给承包商的工程款。第三, 在工程变更增加新项目或索赔时, 可以选用或参照工程量清单报价表中的单价来确定新项目或索赔项目的单价。

1 加快工程造价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 决定是否能做到全面把握, 合理确定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故应加强业务素质教育, 定期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进行工程造价计价方法, 合同管理, 现行规范, 施工技术, 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培训与考核。具休要求编审人员做到:

(1) 准备资料, 熟悉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是了解设计意图和工程全貌, 从而准确计算工程量的基础资料, 只有对施工图纸有较全面而详细的了解, 才能结合统一项目划分正确地分析该工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 才能有地计算其工程量。要充分了解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如土方工程中的余土外运或借土回填及深基础的施工方法。必要时需深入现场实地观察, 以补充有关资料的不足。

(2) 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 准确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计算需要花费较长时间, 工作繁重, 但是工程量作为工程量清单报价的主要依据, 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作为造价从业人员, 必须在工程量计算上狠下功夫, 才能保证清单的质量, 严格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要实施工程的全部工程量。

(3)

按统一的计量单位列出工程量清单报价表, 同时分项工程的名称、规格必须与现行的计价依据所列的内容一致。

(4) 工程量清单编制完成后, 应由注册造价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对编制的内容及计算情况进行核对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差错, 及时修改, 从而提高清单的准确性。

在复核中, 应对项目填列, 工程量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 数字计算和数据精确度等进行全面复核。

2 改变工程量清单的复审制度

按山东省现行规定:对政府投资项目, 全部使用国有资金, 国有资金控股或占主导地位的项目必须委托同等级别或以上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复审。而有的工程量清单复审单位根本不负责任, 照搬照抄编制单位的清单, 不仅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数量一模一样, 甚至连错误也是一模一样的。因此从对业主负责, 对国家负责的精神, 应由业主自主决定是否需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复审, 工程量清单的质量由业主把关, 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加强监督检查。今后对工程量清单的认定, 应做到:

(1) 经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备案的清单在开标前,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对工程量清单作变动和修改, 如发现投标单位未经招标人同意擅自修改清单即作废标处理。

(2)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 中标人应对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复核, 如与施工图的实际工程量不符, 双方应在中标后一个月内完成核对;确因工程量较大, 一个月内无法完成核对要求延期的, 经市造价投资办同意市招标办备案后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超过核对期后招标时的工程量清单室主任无异议, 结算时不再更改。

(3) 核对后如要修改原清单的内容, 必须经造价投资办备案, 未经造价投资办备案对工程量清单所作的修改将不予认可, 不得进入结算。经核对确认后的工程量清单不得调整。

(4) 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成立工程量清单仲裁小组, 及时处理工程量清单编审时发生的异议。

3 改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随着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的推行,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开始突破传统模式, 但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甲乙双方共同采用“定额费用加文件规定”编制标底和报价, 从而形成国家指导性的工程承包合同价, 概预算定额的法定改性并没有改变。而工程量清单报价法的推广试行, 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制定统一的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和计算规则。例如, 在计算工程量时, 某些项目要求精确到毫米, 而实际上, 预算是对未来发生费用的一种预测, 既然是预测, 就不可能百分之百精确。绝对精确额的要求不符合预算工作的自身特点, 既不合理也不合算。另外由于绝大多数施工企业没有完善的内部定额体系, 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划分规则不宜过于精细, 而应与市场化的要求相一致, 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因此项目名称的设置仍沿用96版计价依据也影响着工程量清单的质量。如现行土建定额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项目, 综合了模板、混凝土、钢筋三部分内容, 而钢筋的定额消耗量是按圆钢常用规格确定的, 在工程量计算规则中, 首先必须计算钢筋的施工图用量, 然后汇总计算定额用量选出钢筋调整量, 因此在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钢筋并不能反映总用量, 而是一个调整量, 一旦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量变动, 其钢筋数量也必须调整, 因此作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该及时调整这些项目名称的设置, 把钢筋工程从综合定额中分离出来, 工程量清单直接反映不同各类的钢筋, 使投标报价清晰明了。同时合并某些项目, 如96版土建定额中每1增减1每增减10的项目, 可直接按图纸的名称列入工程量清单中。

4 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参与合同备案管理

通过合同备案, 可以帮助我们向市场提供客观准确的参考信息, 如对各类合同工期分析, 可为制定建设工程工期指标提供依据;合同造价的分析, 可为测定造价指标提供公正、准确的证据材料。由于建设工程合同成立有其特殊性, 合同招标文件、招标过程中的洽商记录、招标答疑都是合同的组成部分, 人留存的证据不尽相同, 在谁主张谁举证的司法原则下, 当事人往往只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司法机关很难从当事人手中取得完整的资料, 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司法机关可从合同备案资料中提取有用的证据。

5 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建立工程结算备案制度

如果说工程量清单备案是为执行统一的计价规范, 即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统一的工程项目名称, 统一的计量单位, 为投标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基础;压贴时合同备案则为工程结算掌握了原始资料, 提供了原始证据;那么工程结算备案制度的建立, 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最后, 其工程计价得到了社会的全面监督。对于当事人违背备案合同实质性内容订阅的其他协议, 非法变更合同主体的行为一律不得计入工程结算, 可以杜绝工程建设中的阴阳合同, 不平等合同以及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订阅的合同, 可以检查其合同的改造情况, 提高合同的履约率。通过工程结算备案制度, 便利工程量清单备案制度, 合同备案制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总的来说, 工程量清单报价是我国加入WTO后, 采用国际通用的计价模式, 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由之路。在全国统一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出台之前, 规范和提高工程量清单报价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索, 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为工程造价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尽一份力。

摘要:工程量清单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投标者的报价和招标人 (业主) 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工作,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工程量清单编制工作, 提高工程量清单的质量。详细分析、阐述了规范和提高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方法, 并提出如何解决和规范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方法。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

探讨和提高 篇2

提高和保证高职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是科技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应用多媒体技术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之一.对其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的原因进行探讨,将对今后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 者:顾友祥  作者单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江苏,泰州 刊 名:陕西教育(高教) 英文刊名:SHAANXI JIAOYU(GAOJIAO) 年,卷(期): “”(11) 分类号:G64 关键词:生物化学   教学质量   多媒体  

探讨和提高 篇3

关键词 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精度;效率

中图分类号:S757.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47

近几年,森林经营单位都会实施相关的生产与经营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我国林业政策,提出实施设计方案,保证经过上级领导批准后执行生产工作。对其设计能够促进森林经营目的的实现,对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要在总体上提高我国森林的经营质量,促进森林资源的安全性,需要实现森林采伐调查设计工作,保证在执行期间,能够按照相关的法定文件科学、合理设计,在降低设计成本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1 传统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的不足

传统的森林调查设计工作已经趋于成熟,一般情况下,主要利用各个测量仪器及卫星定位设备获得准确的地理位置、作业面积等。其中,林分蓄积量、平均密度及平均胸径都是利用抽样方法获得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林分内林的木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保证标准地面积比例的合理设计。其次,根据作业力、作业设计标准以及相关规则确定出来,保证确定出林分的采伐木以及保留木,实现标准地内林木的每木检尺。最后,在得到所有数据后,对标准地中存在的数据进行计算,结合各项林分因子得出作业林分数据,并根据这些调查的数据,形成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1]。

传统的森林采伐调查设计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伐木数量误差无法控制。因为传统的调查设计工作主要是利用抽样方式确定比例、方法、精度,并对其提出不同要求。同时,在自然界发展中,森林的分布特点具有特殊性,没有按照一定的规则及合理要求分布,所以,无论哪种抽样方法,都不能将林分的真实情况完全表现出来,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出林木的株数和林木的蓄积量,只能体现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因此,在对作业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利用抽样法获得相关数据,保证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其生产要求。但利用该方法导致与林分的真实情况也存在差异,反映出的采伐木数量也会产生一定误差,在一些方面,根本无法促进资源保护行为的规范实施。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生产经营单位的设计工作与施工不符合森林经营作业设计调查,因为设计单位不直接进行生产经营,在得到审批后,设计方案的形成需要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的作业设计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实施[2]。

2 合理确定样点布置方法与数量,增强代表性

在对森林进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将森林经营工作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合理确定样点的布置方法及数量,不仅能实现其代表性,形成较明显的效果,还能提高森林精细化经营工作的实施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经营技术的作用[3]。在设计工作中,由于林分中的每株都需要对采伐的林木进行标记,并测量出树高、胸径。在一系列的林分设计调查工作实施完成后,要对全林中采伐的林木数量进行统计,保证统计的准确性,这样不仅实现了森林资源的正确消耗,促进技术的使用,还使现场上的采伐林木形成更为明显的标志。设计方案在得到审批后,只要对标记好的树木直接采伐就能完成,以保证在真正意义上降低采伐数量存在的误差。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对要采伐的树木作相关标记。在经过方案一批审核后,相关的生产经营单位还需要对复杂的采伐木进行确定,保证在调查期间,能够按照相关保证对其标记;同时,在技术人员的监督、管理及指导下保障实际的生产质量[4]。

3 样点调查过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准确性

在调查工作过程中及实际操作期间,只有按照严格程序实施作业,才能保证其标准性。为了获得作业面积,需要利用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些设备。所以,在该环节实施过程中,要确保准确性,需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相关的执行人员能够熟练操作,提升自身专业性,并更好地完成各种测量工作以及地图判定工作。对于作业实施边界,需要利用涂漆、砍号等方法做出更准确的标记,以保证能够对其长期使用[5]。为了获得其他的林分因子,特别是伐前的密度、单位内的蓄积量及树的高度等,可以利用传统的抽样方法来完成。因为无法对每株立木进行测量,也不需要投入大量调查成本,所以,不需要过分强调保留木的准确性,尽管在数量上存在一些误差,也不会影响到林分经营后实现的效果。对于采伐木,需要先对胸径进行测量,并对其记录;然后,利用砍刀在树的1.3 m高度进行标记,在标记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到:已经砍破皮的树木面积、深度不能过大,也不能伤及到树的韧皮处,需要根据高线执行平行双面砍,这样,相关人员就能清地观察出哪棵树做了标记,从而促进后期施工工作的顺利执行。如果标记后的采伐木不合理,可以对其修正,并在原有的记号下再次砍号;虽然在前期已经确定了林分的采伐强度,但该强度无法被认为是最终的强度,从而导致抽样的结果无法真实地反映出林分的具体状况。在林分内对采伐木进行确定期间,需要根据林分的实际情况有效调整,保证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实现良好的抚育效果。如果要对采伐木的数量进行确定,还需要根据周边林木的实际情况对其控制,虽然大量林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但从总体上看,也能对其合理控制。此外,需要遵循宁少勿多的原则,确定林分采伐木,需要计算出强度,并对其进行合理调整。但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如果林分密度比较大,株数采伐强度不能过大,这样不仅能有效避免林分环境受到改变,还能促进保留木的正常生长。所以,森林经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实施过程,需要在采伐期间遵循少量多 次的设计原则[6]。

4 合理进行行业内编制,减少误差

获得数据的途径主要从两部分构成,一种是伐前林木的数量;另一种是蓄积量,这两个数量是利用抽样方法获得的,并由全林标记检尺来获得。伐前林木的数量是抽样估计数,蓄积量为实际的采伐数。利用这些数据能够对伐前与伐后的数据量进行计算,但期间容易产生树种组成问题,特别是某个组成树种较少,可能存在负值。所以,为了减少误差,促进行业内编制的合理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就近归类方法做出适当调节,以保证数据的合理性。针对调查得到的野帐、全林选木挂号野帐,需要对其整理,对采伐设计中存在的基础数据输入到电脑中,保证在管理系统中利用相关的森林测量绘图软件将其导出,并形成林位置图以及实测平面图。在实现行内编制工作期间,首先,需要将林分因子、其他的说明事项填到森林采伐调查设计说明书中[7]。其次,将说明书、表、图等按照程序进行装订,使其盖章后形成正规的设计文件。最后,按照以上程度,对其程序形成组织调查设计,保证能够将设计精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以达到节省人工的目的。

5 结语

提高森林采伐调查设计工作的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精度和效率能够实现森林作业的精细化程度,保证林分质量的稳步提升。此外,该工作的实施还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在实际操作期间,不仅使设计人员积累了更多经验,对森林经营工作形成新的认识,还促进了以后工作的树立进行,有效提高了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精度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吉顺,邹洪海,秦风巍,等.提高民营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精度和效率的探讨[J].中国林副特产,2013(4):71-72.

[2]周明.提高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精度和效率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5,35(14):61-62.

[3]何文劍,徐静文,张红霄,等.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能否起到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7):128-136.

[4]党永峰.基于尺度推绎法的森林采伐面积和采伐量估测[J].林业资源管理,2013(3):129-133,142.

[5]何文剑,张红霄.法律效率量化框架的理论研究——兼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此框架的应用[J].现代法学,2016,38(3):83-97.

[6]龙飞,沈月琴,吴伟光,等.区域林地利用过程的碳汇效率测度与优化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3(18):251-261.

[7]郑宇.基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限额采伐制度评价——以安徽省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3):107-112.

探讨和提高 篇4

1 影响玉米制种的产量和质量的原因

1.1 播种期不集中。

有的制种片区内, 播种期不同, 相差30~40天, 导致植株生长发育进程参差不齐, 去杂去雄及督促检查的过程随之大幅度延长, 容易形成“疲劳作战”, 松懈麻痹现象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制种基地的前作物布局不合理, 同一制种片区内的前作物种类多, 生育期差异大 (如小麦与蚕豆、油菜、大蒜等) , 从而造成制种田块之间的播种期相差过大。

1.2 制种田选择不合理、土壤瘠薄、肥力

不匀、隔离不安全、抽雄支杂不彻底、不及时, 造成自交回交现像, 都是影响玉米制种的不利因素, 有碍于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1.3 播种质量差, 出苗不整齐。

有的田块播种深浅不一致, 覆土厚度不均匀, 其结果是出苗不整齐, 缺苗断垄。虽经补种或移栽, 补足了苗数, 但母体行内苗龄差异明显, 大苗欺小苗现象突出, 因此, 去雄次数增多, 过程延长, 及时、干净、彻底去雄的难度加大。

1.4 父、母本种植不规范。

有的田块未按统一的行比种植父、母本或在父本行内混有母本, 而且在去雄时, 也未加仔细辨认, 因此造成部分母本植株去雄遗漏, 田间母本散粉株率严重超标。

1.5 种植密度过大。

有些制种田块, 母本留苗密度多达每公顷6.75万株以上, 甚至每公顷7.5万株以上, 造成田间通风透光性差, 授粉不良。其结果是植株空秆率较高, 果穗较小、结实率较低, 而且在去雄时, 由于密度过大, 部分“缩脚株”往往被忽视而抽雄散粉。虽然这些“缩脚株”大多不能授粉结实, 但会影响附近正常植株的种子质量。

1.6 田块排水不良。

有的制种田块地势低洼或靠近水稻田, 排水困难, 渍害、草害严重, 导致植株黄瘦早衰, 籽粒瘪小、成熟度低, 即使去杂去雄质量合格, 种子的外在质量也达不到要求。

1.7 农户间的栽培管理水平差异较大。

在同一制种片区内, 由于农户的栽培管理水平差异较大, 导致苗棵长势不平衡, 三类苗现象突出, 往往会形成去杂去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明显差异。栽培管理水平较高, 苗齐、苗全、苗壮, 已形成高产苗架的田块, 农户去杂去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相对较高, 质量较易保证。反之, 一些中耕管理差, 草害、渍害严重, 苗残缺不全或植株早衰的田块, 农户去杂去雄的主动性都相对较低, 甚至对苗棵长势极差的田块, 农户还会放弃管理, 不仅该田块去杂去雄质量难保, 而且还影响附近田块的种子质量。

1.8 受气候条件限制, 种子后期脱水慢,

又无好的凉晒场地和烘干设备, 造成种子水份高, 导致冻害发生, 降低种子发芽率。

2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与质量的措施

2.1 播种时期问题

2.1.1 播种时期与保苗

过去玉米制种田的播期和大田生产一样, 多从4月下旬开始, 常常出现毁种和缺苗, 产生这种原因主要是玉米自交系生活力衰退, 种子发芽势很弱, 过早播种由于土温很低, 种子吸水后受低温冷害, 重者完全丧失发芽能力, 轻者使胚胎芽造成畸形, 不出苗, 或已出的小苗瘦弱, 呈病态, 缓苗很慢, 影响秋后产量。吸取以往的经验, 2003年从5月5日开始播种, 播种结束时间是5月15日, 特别是2003年安达市第一原种场1050亩东农247制种田, 苗齐、功壮, 为提高种子产量奠定了基础。所以, 在安达及第二积温带 (2500~2700℃) 地区制种田的播种适期原则上可定为在5月1日至5月15日。

2.1.2 播种时气温与保苗

实验调查结果表明, 在播种适期内, 播种当天的气温, 特别是继续低温对出苗率有明显的影响, 低温天气使出苗率一般下降10%~40%, 从近10年安达的气象资料看, 在播种时期内出现低温较为普遍。

玉米自交系本身芽势较弱, 春季遇到低温一般待续2~4天, 即或天气转暖, 气温上升, 土温上升的更慢, 因此, 产生粉种;催芽的种子烂根不长, 丧失发芽和拱土能力, 播种时遇到低温的前1天和持续低温后温度刚回升10℃以上的前一天, 这一期间播种的出苗率都不高。

为了确保全苗, 要在播种适期内, 根据当时的中长期天气预报和实际播种时的温度进行播种, 日平均气温12℃以上进行播种作业, 低于12℃时就要等气温回升到12℃以上再种对出苗才能有保证。

2.2 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

玉米单交种亲本都是自交系, 植株较矮, 叶片较少, 只有增加群体密度, 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过去原种场配制的嫩单5号株距35cm, 亩产75kg左右, 2002年配制东农247父本株距20cm, 母本距23cm, 在肥沃的地块母本16~20cm, 亩产125kg左右, 也有的地块亩产达到175~195kg。因此, 密度不低于4000株/亩是最适的密度。当然不同的品系其繁茂性不一样, 种植密度应有所差异, 但密度在4000株左右为宜。

2.3 提高母本结实率问题

2.3.1 准确掌握父本雄穗散粉期和母本雌穗抽丝期

玉米单交种制种田最关键的是母本抽丝期要和父本散粉期相遇, 或者母本早抽丝1天。安达地区配制的东农247父本RW64A可催小芽播种, 一般播种后日平均12℃以上的温度2~3天再播母本, 干种下地的要等父本生芽后一般5~7天, 如遇到日平均12℃以下的持续低温, 小苗方能延长花期。

2.3.2 适当增加父本行密度

玉米单交种是靠父本的花粉传给母本后才能结实, 父本花粉少, 母本结实率就低, 我市配制东农247的父本RW64A雄穗一般在3~5个分枝, 散粉期集中。适当增加父本密度, 提高父本花粉量是提高母本结实谐振有效方法。

2.3.3 合理搭配父母本行比例

玉米单交种产量的高低, 取决于母本果穗的数量。母本果穗多结实率好, 单产就高, 根据原种场2002~2003年的实践, 在保证花期限相遇、父本全苗的情况下, 东农247父本1:4其结实率并不比1:3或是2:6的低, 这样可增加10%母本果穗。

2.4 田间管理问题

玉米单交种配种田自交系生活力衰退, 抗菌素逆性弱, 所以从种到收, 必须保证良好的管理条件, 否则达不到高产目的。

2.4.1 抓全苗

根据种子芽率确定播种量, 根据气温定播种期, 根据种子拱土能力定覆土深度, 根据天气情况掌握好播种后的镇压时间, 根据播种质量查田补种, 根据出苗情况就近移栽, 这些环节必须切实掌握, 方能达到全苗。

2.4.2 增施肥料

由于玉米单交种制种田, 自交系生活力下降, 特别是根系不发达。吸收能力弱、增施肥料是保证高产的关键。

摘要:在玉米的杂交制种生产过程中, 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关键是去杂抽雄不及时, 自交株率上升或花期不遇后期种子脱水慢, 造成霉变冻害、发芽率降低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制种的产量和质量, 必须改变生产条件, 制定必要的措施, 及时干净彻底地做到超前抽雄、加强管理, 保证及时迅速脱水, 生产出纯度高质量好的优质种子。因此, 如何在提高玉米制种产量的同时, 提高制种质量, 是每个制种单位和生产者关心的问题, 现针对这个问题, 对玉米制种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如何保证质量进行了探讨,

探讨和提高 篇5

3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

3.1 面向市场,推向市场,重视培养学生市场适应能力

一是专业设置应该有市场针对性,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国有民营二级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具有相对的优越性。按照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在母体现有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复合,注意不与学校现有专业重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是实施平台式教学模式和专业分流体制。实施平台式教学,按文、理大类录取新生,把大学四年(或五年)的学习内容和技能,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为若干个平台(如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和专业平台、实践平台),明确每一个平台学生必须重点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达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素质要求。

三是就业目标培养应灌注教学全流程。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年起,就要进行职业教育,开始帮助学生对就业市场的状况进行接触和了解;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质、专长和兴趣,参加相关活动;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使学生对选择职业有直接感受;第四年,开始对毕业生进行如何写简历、参加面试等进行专题训练,帮助学生了解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提高市场就业率。

3.2 创新性培养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强化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上突出“短、快、新”的特点,提供多种课件方便学生自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网络教学,电化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软件。努力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掌握最新动态、铺垫宽厚基础,以利于学生进行学科的交叉与复合。

(2)实行弹性学制及主辅修制。实行学生修完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在正常修业年限未完成规定学分,可申请延长修业期的弹性学制。同时为学生准备工科、理科、文科、艺术等选修课程以及各个专业的辅修课群,以利于学生实行文理交叉、开拓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

(3)开辟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实验室。它配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局域网平台并与英特网互连、EDA等以及大量的软件资源;向学生提供教师历年来的应用类科研成果,供学生参考和借鉴;提供社会所需解决的各类应用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课题研究,也可由学生自己组成科研小组进行研究开发。

3.3 培养学生以实践的能力去应对市场

(1)突出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实施平台式教学模式,突破以系、科、专业为主的培养模式,强调知识的整合,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给受教育者提供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受教育者基础知识扎实,知识系统性强,具备相关学科的衔接能力。并为培养各种能力奠定基础。

(2)变革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形式。加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大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设计每一堂课的内容、形式,大力提倡学习式、探讨式、研究式学习,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充分发挥。改革考试形式,着力提倡开卷式、论文式、答辩式和以社会作考场等考试类型。

(3)坚持因材施教,采取分级教学措施。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今后专业选择方向,为他们开设要求不同的同一课程,让学生自主选修一种,实施分级教学。这样同一层面的学生学习同一层次的课程,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不存在“吃不饱”和“跟不上”的两难问题。而学生根据今后的专业选择方向选修某种类型的课程,可以与今后的学习顺利衔接,为学生个性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4 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4.1 教学督导制,让专家去管理

独立学院要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团归口教研部,直属主管院长领导,其职能是对全院教、学、管三方面教学工作运行状况进行督查、引导、调查,并向领导提出建议。督导团成员全部由业务素质高、教学和管理经验均很丰富的老教授所组成。

4.2 学生评教,了解学生心声

能够全程体验教师教学过程的人是学生,学生也最了解教师在平常状态下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接受知识、提高能力的程度和教师的师德与敬业精神。通过学生评教,能够全面、及时听取学生的声音,是掌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对专家评教的有益补充。学校应结合自己特点建立评教系统系统,其内容就包括教师的教学质量、工作态度、教学组织、教学互动、以及师德等内容。

4.3 完善教学规章,按制度去办事

为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使教、学、管三方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应有规范的制度建设,内容包括:政策法规、学籍管理、计划实施管理、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材建设与管理、教学管理组织、教学档案等,这些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的制度保障。

总之,生源质量、师资队伍、因材施教、教学条件等,是影响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提高教学质量,要以办学特色为载体,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围绕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狠抓学风建设,增加学生对独立学院的认同感;加大教学设施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等。具体来说,要从学生群体变化,学习目标变化,学习模式变化和学习环境变化等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出发,明晰办学定位、契合经济社会需求,立足地方经济和行业特点,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把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改革专业理论教学和开拓创新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着手,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斌.新型大学,敞开大门等英才[N].(见6月20日《今日早报》)

[2]@张智峰,李同明.努力打造民办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民办学校网)

探讨和提高 篇6

关键词:经济效益;影响因素;提高方法、解决途径

一、企业经济效益理论概述介绍

企业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从企业角度讲,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能够带动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分销商等整个供应链的经济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其次,社会,一个大环境的状态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意义

1.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也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企业要发展,就必须降低劳动消耗,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并获得发展。

2.满足人民的需要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所以,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体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高低。只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3.提高国民经济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增加盈利和国家收入,增加资金积累,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综合国力,就必须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4.增强国家企业的竞争力

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从而有利于缓解中国人口多与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存在问题分析

1.资金利用方面分析

【1】财务资金控制力量薄弱

企业对现金管理不严,形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二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数倍,形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财务管理职责不明,资产浪费严重。

【2】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不规范、不严格

这是企业在咏然制度上的失误,不如一些会计人员在填制原始凭证、会计分录、科目 应用 、账册设置以及财务收支等方面工作不规范,没有形成严格的制度;二是会计报表的编制既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又没有完全按照国家有关 法律 法规的要求去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对材料、工时、动力等消耗没有进行严格的定额管理和健全的分析核算制度。

2.管理不当方面分析

【1】经营决策水平低。

有些企业从项目的确立就存在着严重的失误,如有的在决定项目建设之前,不进行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对产品需求不进行周密预测,花费大量资金,盲目进行生产,结果却因产品在市场无需求而不能投入正常生产。

【2】经营管理水平低

有些企业的基础管理、专业管理、综合管理等都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如有的没有市场经济观念,产品本来不错,但不知到哪里去找自己的市场。管理水平差,导致劳动力低因此,在当前继续深入进行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同时,当务之急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效措施

1.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任何企业的经营者都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企业经营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熟悉本行业的业务,懂得有关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能及时果断地作出决策。企业经营者应该正确对待竞争。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信誉来取得竞争的胜利。

2.提高劳动生产率

【1】人数调节。管是何种企业,人力都不能投入太多,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必须匹配,人均技术装备及资金占有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2】合理配置。由于每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由各部门相互协作完成的,因此,企业各部门生产力必须均衡。

【3】教育和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4】人员激励。组织激励水平越高,员工积极性越高,组织生产力也就越高,这既是一般常识,也是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

【5】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犹如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的产物,是企业制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3.严格成本管理控制制度

【1】健全成本管理的责任制

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机制,企业应健全成本管理的控制制度和成本管理保障措施。并与成本核算制度相结合运用,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2】实现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手段

全面推行成本管理市场化。企业要将成本管理工作与市场相结合,以市场要求为标准,以市场要求开发产品,建立能够对多变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准确的生产能力。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战略成本目标。

4.努力发展企业优势项目

企业要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就要有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应当激发广大员工积极性,提高战略和策略的执行力。努力需要激励,制定战略和策略需要观察和预测形势,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做恰当的事,就可以达到又好又快的目标。不管企业有何种优势,它都必须要有优质的技术,必须在技术上保障自己的产品在行业同类产品中的领先地位。

5.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新产品

【1】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要让企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让产品拥有足够吸引顾客眼球的特点,还要不断的提高创新能力,推出新产品,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创新上,不一定是要完全的创造出某种产品,在现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里,要想完全开发出某种新产品,已经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当企业遇到问题时要注意从多方面考虑,而且要持之以恒,更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创新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单纯的为创新而创新,出现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

【2】对产品进行清晰定位

企业在推出新产品的同时,需要给产品定位,这样才能找准市场。在新产品进入市场时,企业需要考虑的是以什么方式将它投入市场,因此企业要想把尤其对企业来讲具有战略意义新产品推广成功,首先就要把上市新产品的意义给业务人员讲明白,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考核和激励方案。当新产品推出市场后,要及时注意市场的反馈,对使用人群进行有效的售后报告,同时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对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统一查询,然后对用户提出较多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对产品进行不断的完善,抢占市场。

参考文献

[1]楼文浪.浅谈如何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国外资.2012年02期

[2]郭炳宏、赵忠涛.浅析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商场现代化.2012.13

[3]周晓珺.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3期

探讨和提高 篇7

传统的森林采伐调查设计对于各个森林调查设计单位来说, 是一项非常熟悉的工作。通常的做法是, 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及卫星定位装置获得计划作业小班的地理位置、作业面积川。林分蓄积量、平均密度、平均胸径等因子的获得采用抽样的办法。具体做法, 是在林分内视林木的分布情况, 布设一定面积比例的标准地, 根据作业力一式依据作业设计规程和相关的规则, 确定林分的采伐木和保留木, 并对标准地内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全部数据调查完成后, 对利用标准地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 用标准地的各项林分因子代表全林分的因子, 得到作业林分的各种数据。以此类推, 将全部计划作业小班调查完成后, 根据上述数据作出设计方案。

1 传统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的不足之处

这样情况下的不利因素:伐木数量误差较难控制。传统的调查设计在抽样比例、抽样方法、抽样精度、样地的代表性等力一面提出了种种要求, 但由于森林在自然界中分布的特殊性, 使其不会按一定的规则和要求来分布。因此, 任何一种抽样法都不可能完全反映出林分的真实情况, 无论是林木的株数或者是林木的蓄积量, 都只能限定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所以, 在作业设计中利用抽样力一法获得的数据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但与林分的真实情况还存在着相对较大的误差, 直接反映在采伐木数量上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生产经营单位很难做到设计与施工完全相符森林经营作业设计调查力一案批复后, 设计单位不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批复后的作业设计方案将由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作业设计进行施工。

2 合理确定样点 (标准地) 布置方法与数量, 增强代表性

作为森林经营的管理者, 总是希望能把森林经营工作掌握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实践证明, 合理确定样点 (标准地) 布置方法与数量, 增强代表性, 效果明显, 在森林的精细化经营方面是一个质的飞跃, 森林经营技术本质上的提高。由于在设计时即对林分中每一株需要采伐的林木进行标记, 同时测量记录其树种、胸径, 待一个林分设计调查完成后, 全林需要采伐的林木数量就得到准确的统计, 为森林资源的正确消耗提供了技术保证, 现场需要采伐的林木也有了明显的标识。方案批复后, 只需对标记好的采伐木进行采伐即可, 真正降低了采伐木数量上的误差。由于在设计时即对需要采伐的林木做出了明显的标识, 所以力一案批复后, 生产经营单位无需再进行繁杂的采伐木确定工作, 只需按调查时标记好的采伐木进行采伐, 技术人员专心监督指导生产质量即可。

3 样点 (标准地) 调查过程严格按规程操作, 确保准确性

标准地调查过程中、操作环节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作业。作业面积仍然采用必要的仪器及卫星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获得。这一环节还是需要受过专业培训并能熟练掌握测量仪器和各种地图判定的人员来完成。对作业边界用涂漆、砍号等适当方式做出牢固的标记, 便于长期经营使用。其他林分因子的获得, 如伐前密度、单位蓄积量、树高等, 仍按以往的抽样法进行。因为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对每一株立木进行测量, 也无需在这一环节付出巨大的调查成本。而对于保留木, 无需过分强调其准确性, 毕竟保留木还是长在那里, 即使数量上有一定的误差, 只要不影响整个林分经营后的效果就行。对于确定的采伐木先测量记录其胸径, 然后用砍刀在树高约1.3m处做出标记。标记时注意:砍破树皮的面积不宜过大、过深, 不要伤及韧皮部, 要沿等高线力一向平行双面砍, 以保证坡上坡下的人员都能随时看清哪株树己经标记, 便于后期施工。如果认为标记后的采伐木不合理时, 可以在原号的下部再砍一个标记, 作为修正号。尽管前期己初步确定了林分的采伐强度, 但仍不能以此作为林分的最终采伐强度, 因为抽样不能完全反映林分的真实状况。在林分内进行采伐木确定时, 应根据林分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在规程要求的范围内尽可能达到抚育效果。采伐木数量的具体确定可以依据周围林木的实际分布情况加以控制, 如30%的株数采伐强度, 则掌握在每10株树内伐掉3株。尽管对于大的林分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但总体还是可以掌控的。另外, 须遵循宁少勿多的原则, 在林分的采伐木全部确定完后, 先计算一下强度, 如果不够, 再适当调整。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密度大的林分, 株数采伐强度不宜一次过大, 以避免林分环境剧烈改变影响保留木的生长。森林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应遵循少量多次采伐的基本设计原则。

4 合理进行业内编制, 减少误差性

数据的获得由两部分构成, 伐前林木的数量和蓄积量等由抽样得到, 采伐木的数量和蓄积量则由全林标记检尺而来。前者是抽样估计数, 后者是实际采伐数。用这两套数据来计算整个伐前伐后的数据量, 容易出现树种组成的问题, 如某个组成较少的树种可能出现负值。对此, 可以根据情况采用就近归类的办法做适当调整, 以维持数据的合理性。将标准地调查野帐和全林选木挂号野帐进行整理, 填写采伐设计小班基础数据输入卡, 将UPS数据传入电脑, 输入吉林省林改管理系统和森林测量绘图软件导出林相位置图和小班实测平面图。将林分因子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填如森林采伐调查设计说明书模式, 打印说明书, 然后按封皮、说明书、表、图的顺序装订成册, 签字盖章后, 形成正式设计文件。按照上述程序科学组织调查设计, 会使设计精度控制在士5%以内, 也可节省工时20%以上。

5 结束语

实践证明, 提高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精度和效率在森林经营作业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精度和效率的各类工作方法和有效措施充分体现了在森林抚育作业中的精细程度, 作业后的林分质量与以往相比得到显著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以往人们对于这种做法一直存在种种顾虑, 其中工作量大成为一道不敢逾越的鸿沟。但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 其难度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大。相反, 在不间断的工作中, 每一位参与者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森林经营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 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所以提高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精度和效率的做法值得推广。

摘要:随着森林采伐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森林采伐设计规程规定的允许设计误差也由过去的±10%调整为现行的±5%, 森林采伐依法实行限额管理, 如果因采伐设计原因导致伐后出材量及采伐面积超出允许误差, 设计者将依法承担责任.特别是集体林改制后, 以户为单位进行采伐, 采伐指标相对分散, 对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且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 对从事森林采伐设计的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技术水准, 如何提高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精度成为摆在每个采伐设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精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德宝, 陈献雄.提高调查设计精度的思考[J].广东科技, 2009 (08) :66-67.

[2]黄辉, 梁新云.绥宁县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工作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 2012 (09) :32-34.

[3]王强, 王巧华, 唐绵林.伐区设计的误差分析与提高伐区设计精度方法[J].农业与技术, 2013 (11) :77-78.

[4]王中贵.关于伐区小班采伐量核查估计精度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3 (04) :12-13.

[5]易利龙.南方集体林区伐区蓄积量样木调查法的运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2 (06) :22-23.

和谐社会下提高护理质量的探讨 篇8

1 临床资料

随机调查我院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发生的30例护理差错情况, 其中科室工作人员发现10例, 科室护士长检查发现15例, 医院例行检查发现5例。按其发生的例数、导致护理出现差错的常见原因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表1)

从表1中我们发现, 医院护理工作引起的纠纷太多与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有关。如用错药、抽错血、发错急救物品、治疗中损伤机体、体内遗留异物、标本遗失等。同时一些护士在与患者交往中语言行为不规范, 这些言语和行为不仅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不良刺激, 也会影响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与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水平不高或缺乏经验有关, 治疗中患者输液、输血故障未及时处理。还有一些护理人员治疗中观察病情不细心, 交接班不认真或治疗中不坚守岗位, 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治疗中操作不规范, 治疗后不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处理, 造成交叉感染, 是引起医疗差错事故的重要隐患。

3 对策

护理工作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 我院临床护理人员相对比较少, 经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 易造成护理人员精力和体力透支, 因而影响在护理中的最佳发挥。我们认为, 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3.1 提高法律意识

护士应该提高法律意识, 转变观念, 加强自我保护, 同时应该利用典型案例广泛宣传, 分析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等, 加强责任感。同时建议医院为护理人员购买职业保险, 职业保险指从业者通过定期向保险公司交纳一定的保险金, 在投保范围内发生责任事故, 由保险公司承担对受伤者的赔偿。这样, 即使需要赔偿也可减少个人的经济损伤。

3.2 建立护理质控小组

实行护士长、质控小组长、带教组长、二级管理责任制, 加强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 及时发现存在问题, 随时组织质控小组学习, 进行质量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护理重点及护理措施, 形成书面文字, 使各班护理人员均能知晓并实施。同时护士必须持证上岗, 经过专业的护理培训, 严格考核, 各项技术达标后方可独立值班。按职称做好科研带教及护理管理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总结经验, 按责任大小进行处罚, 严防同类差错事故的发生。

3.3 做好治疗前访谈

治疗前访谈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 访谈内容包括: (1) 病人的既往史、现病史、家庭史、各种化验结果等; (2) 病人的一般情况; (3) 治疗准备、治疗方式、麻醉方式。然后根据访谈结果准备特殊治疗器械和用品, 并根据病人的自身条件及治疗方式种类找出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同时护士在实施任何护理技术操作时均应认真做好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咐工作。

3.4 加强物品管理

治疗前护士应熟知治疗、操作步骤, 检查治疗中所需的特殊物品器械、仪器性能, 防止器械性能不好延误治疗时间。同时护理人员应熟悉检验对标本的要求、保存及运送标本的条件。治疗取下的组织标本及时用固定液固定, 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 标本送检应有专人负责, 根据病理单核对好标本, 按时送至病理科, 防止遗漏或差错, 治疗中需要的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时, 应及时通知病理科。

3.5 开展安全隐患讨论会

护理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护士召开安全隐患讨论会, 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惑, 及时更正工作中的失误, 及时验证常规带来的便利, 整改一切不安全因素, 积极推广安全、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总之, 护理工作是一个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高风险的岗位, 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认真仔细, 不可草率, 尽可能地减少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的机会和程度。

摘要:目的 探讨常见护理差错原因, 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护理差错的原因。结果 医院护理工作引起的纠纷与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语言行为不规范有关。结论 我院当前护理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医院护理管理者和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总结工作经验, 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差错,预防

参考文献

[1]方芳, 刘慧珠.通科护士培训规划的构想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 2003, 18 (4) :290~291.

[2]李洪艳, 朱学敏.浅谈提升护理人员能力及其策略[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6) :48~50.

[3]任辉, 李景波, 宫海燕.医院标准化护理服务的思考与实践[J].重庆医学, 2006, 35 (1) :21.

探讨和提高 篇9

众所周知,我国公立医院获得补偿的主要渠道是医疗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和药品加成收入。不过在市场经济下,医院的三条补偿渠道中,前两条渠道都不能弥补医疗服务的成本消耗,医院则重点依靠第三条渠道——药品收入来补偿医疗成本的消耗,为此形成了以药补医的局面。那么加强成本核算,有利于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走低耗高效的路线是解决医院目前困境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资料与方法

(一)样本医院的确定

2008年在国家计委价格司和卫生部规划财务司组织下,我们在本地区开展医院医疗服务成本调查,共收集了10所医院的成本资料,包括省,市、县三个级别。

(二)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采用结构性调查表,由医院填写相关内容。调查表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情况调查表、医疗辅助科室情况调查表、医疗技术科室情况调查表、门诊科室情况调查表、病房科室情况调查表。调查表不仅包括医院整体基本情况的调查,还要对医院的各个科室的情况进行调查。医院成本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医院的一般信息,医疗服务基本信息,医院收入和支出情况及医疗辅助科室、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等主要科室的一般情况和收支情况,并收集各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所能够提供的所有医疗服务项目的年服务数量。

(三)成本测算步骤

1.医院总成本:医疗服务成本与药品经营成本之和构成医院总成本。2.科室成本:在得到总成本后,将成本分摊到各医疗科室。医疗科室分为直接科室和间接科室。直接成本科室是直接产出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间接科室是为直接科室提供辅助服务的科室,不直接产出医疗服务项目。为了计算诊次、床日成本,直接成本科室包括临床科室,间接成本为医疗辅助和医疗技术两类科室。3.测算直接科室成本:将间接科室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摊标准分配到直接科室。其中医疗辅助科室包括血库、氧气室、供应室和手术室成本的分摊;医疗技术科室包括检验类和影像类科室成本的分摊。同时药品经营成本也要按提供服务量的比例分摊到直接科室。4.测算诊次成本和床日成本根据各直接科室成本计算科室诊次成本和床日成本,也可根据全院门诊和病房科室成本计算全院平均门诊成本和全院平均床日成本。本文数据采用SPSS 13.5和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

二、结果

(一)医院总成本的构成特点与控制

我们通过对10家医院的总成本分析发现,省、市、县三级医院的成本构成具有相似性,总成本主要由药品成本、工资、购置费、材料费构成,因此这四项也是医院成本控制的重要对象。其中药品、材料费和工资中变动工资部分为变动成本,购置费和工资中的固定工资一般为固定成本,属不可控成本,但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转化为可控成本。从分析结果中看出,材料成本是医院总成本很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变动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控制好材料成本可以为医院节约一大笔原材料消耗。因此医院管理者应该想方设法控制医院材料成本。由于材料成本是变动成本,其控制方法较灵活,可以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事前应该做好成本预算,设置合理的消耗标准;事中定期计算差异,找出原因,在期末根据实际消耗实行奖惩,加强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购置费在总成本中占很大的比例,它也是固定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设备使用过程中,购置费是事后成本,属于固定成本,其成本无法控制。但在设备购置之前则属可控成本,目前我国许多医院在购买设备时,不考虑本院的实际资金支付能力、不分析病人的服务需求以及设备的投资回报率,而竞相购进大型医疗设备,造成医院资源的浪费,并增加了医院的成本。医院要控制购置费,应该在购买设备之前做出可行性研究报告,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科学计算设备的成本收益,预测设备的价值,不能盲目地采购。

(二)诊次和床日成本构成及其控制方法

诊次和床日成本是医疗服务单位服务成本,影响其大小的因素包括医院可以控制的因素和不可控的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作用的方向,可以指导医院有针对性地对可控因素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对医院单位成本控制和总成本控制都有重要的意义。从诊次成本与诊次费用的比较结果发现,不同级别的医院中都存在诊次成本高于诊次费用的现象,诊次成本控制对这些医院来说尤为重要。诊次成本主要由门诊直接成本、药品成本和影像成本构成,三者占诊次成本比例约在90%左右。这三项成本的构成比例在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医院间的差异较大,但总的来说药品成本比例最高,其次为门诊成本,影像成本最低。

(三)成本效率特点

分析医院的效率指标,对加强医院的服务效率管理、充分挖掘卫生资源的效益、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显示,不同级别医院出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差别很大,其住院天数由省级到县级依次降低。但同一级别不同地区间有差异,省级医院中四个地区间差异最大,市和县两级医院中地区间差异较小。多因素分析显示,级别、地区、医疗部门人数和病床数对出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级别和地区属于客观因素,因此这里主要讨论后两个因素对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医疗部门人数越多,平均住院天数越短,原因是医疗部门人数越多,医院能够提供医疗服务能力越高,对每个病人的服务效率相对高一些。由于病人住院后,存在长时间等待化验、检查、手术的现象,因此服务效率的提高能够减少病人等待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也会缩短。

三、结论与建议

(一)药品成本和材料成本是医院变动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引起医院成本高涨的重要因素。由于药品和材料成本属变动成本,其控制方法较灵活,可以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事前应该做好成本预算,设置合理的消耗标准;事中定期计算差异,找出原因;在期末根据实际消耗实行奖惩,加强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

(二)工资和购置费是医院固定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它们也是造成医院高成本消耗的重要因素。建议医院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合理配置行政后勤人员数量;同时应该在购买设备之前做出可行性研究报告,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科学计算设备的成本收益、预测设备的价值,不能盲目的采购,从而降低固定成本。

(三)药品、检验、检查和手术等成本项目是影响单位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医院除控制药品成本外,还要加强医疗规范化管理,设立标准的检查和检验项目,防止发生滥检查和滥检验的行为;医院还应严格设置高值耗材的使用审批制度,防止高值耗材的滥用,减少成本消耗。

(四)效率指标中病床使用率对床日成本有影响。提高病床使用率,可降低床日成本,因此医院应尽力提高病床使用率。

探讨和提高 篇10

CAM软件的应用使企业编程人员从手工编程的繁重工作中得到解脱,编程人员的编程效率和质量得到极大提高。随着当今世界的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如何进一步提高编程人员的编程效率,让编程人员的编程速度能同时满足更多设备同时运转,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 企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当今企业面临的两个问题:在企业里,一个编程人员负责几台机床加工所需的零件加工程序,这要求编程人员具有很高的编程效率。用Mastercam软件编辑刀路时,需设置非常多的加工参数,编程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如何减少编程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编程效率,是企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在企业生产中,老师傅编辑的加工刀路常常比年轻师傅的好,刀具切削参数合理,加工效率也高。如何借助老师傅的经验,让年轻的编程师傅也能编辑出切削合理,加工效率高的刀路,是企业面临的第二个问题。

上述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原因是:利用Mastercam软件编辑刀路时,需要设置的参数太多,而且很多参数属重复设置。另一方面原因是:相对于年轻师傅,老师傅对企业常用的工件材料,刀具和设备性能更了解,更熟悉,因而老师傅编程时设置的切削参数更合理,切削质量更好。如何充分利用Mastercam软件功能并借助企业老师傅的实践经验来减少加工参数设置的工作量,并提高参数设置的合理性,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由加工工艺可知:加工时,工件材料、加工刀具和机床设备影响着切削进给率、下刀速率、提刀速率、主轴转速等。因此,编辑刀路时,须充分考虑工件材料、刀具情况和所用机床的切削性能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加工时的切削进给率、主轴转速与基本切削速率、刀具每转每刃的基本进给率、刀具齿数和直径存在着以下关系,见公式(1)和(2):

其中:Vf———切削进给率,SFM———基本切削速率,FPT———刀具每转每刃的基本进给率,n———主轴转速,z———刀具齿数,D———刀具直径。

由于Mastercam软件的工件材质表(图2)和刀具表(图3)中可以设置上述参数,编辑刀路时,当工件材料和刀具都确定后,软件会自动根据公式(1)和(2)计算出切削进给率、主轴转速,并设定相应的提刀速率和下刀速率(见图3)。因此,通过建立企业的材料库和刀具库,使它们分别包含企业常用工件材料和刀具,工件材料和刀具的参数可由经验丰富的师傅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编辑刀路时,当加工材料和刀具被确定后,软件可自动设定切削进给率、下刀速率、提刀速率和主轴转速。通过这种方法,一方面,可免除重复设置参数的麻烦,减小编程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材料库和刀具库中的参数均由老师傅根据其实践经验设定的,对企业情况不太熟悉的编程员也可以编辑出质量较高的加工程序。

Mastercam软件的刀路铣削参数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诸如安全高度、进给下刀位置、工件表面等控制加工范围的参数,另一类是诸如最大Z轴进给量、整体误差、下刀控制等控制刀路形状的参数。设置这些参数需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种加工方法的铣削参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相同的加工环境,不同的人设置的参数也不相同。相比较于年轻的师傅,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设置的铣削参数更合理一些,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能得到较好的加工质量。不同的加工环境下,同一种加工方法中的大部分铣削参数(如参考高度,最大Z轴进给量,曲面切削预留量等)可设置为相同值,只有少部分参数(如加工深度、切削范围等)因加工环境改变需取不同值。因此,可创建包含企业常用加工方法的操作库,库中各种加工方法的铣削参数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预先设置好。编辑刀路时,所有编程员可直接从操作库中选取预设好参数的加工方法,并根据加工环境适当调整部分铣削参数。这样,全体编程员的整体编程质量和效率都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由上述分析可知,通过创建企业材料库、刀具库和操作库,对Mastercam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可提高企业整体编程人员的编程效率和质量。

2 Mastercam软件的二次开发

要使创建的企业库能在编程时自动产生作用,需对Mastercam软件进行设置,这些设置的内容包括:

(1)在硬盘创建一个文件名为“企业库”的文件夹;

(2)将Mcam9/Mill/Tools目录下的“MATLS.MT9”、“TOOLS_MM.TL9”文件以及Mcam9/Mill/Ops目录下的“DEFAULTM.DF9”文件拷贝至“企业库”文件夹中;

(3)打开【萤幕】/【系统规划】/【档案】对话框,将“资料路径”栏的“铣床刀具库(TL9)”定位至“企业库”文件夹;将“使用的档案”栏的“关联的刀具路径参数档”、“刀具库”、“材料库”和“操作资料库”分别定位至“企业库”文件夹中的“DEFAULTM.DF9”“TOOLS_MM.TL9”、“MATLS.MT9”和“DEFAULTM.DF9”文件。

完成上述设置后,创建企业材料库、刀具库和操作库。

(1)企业材料库的创建

材料库的创建方法如下:在主菜单中选择【N公用管理】/【M定义材料】打开材料表对话框(见图1),选择“来源”对话框中的“铣床-资料库”选项,右键单击需要删除的材料后,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可将材料库中系统自带的材料删除,如图1所示。在对话框空白地方单击右键,在下拉菜中选择“增加新的…”命令,弹出“定义材料”对话框(见图2)。

“定义材料”对话框中左边的“基本切削速率(SFM)”的单位是“米”。针对不同材料的加工刀具,其SFM和FPT可以通过对话框右边的“SFM%”和“FPT%”来设置。这些参数应根据实践经验,在充分考虑机床设备的性能、刀具和工件材料的情况下进行合理设置,以提高切削效率和质量。

当创建完工件材料后,点击图1中的“压缩”按钮,保存材料库并退出。

(2)企业刀具库的创建

企业刀具库的创建方法如下:在主菜单中选择【N公用管理】/【T定义刀具】/【L资料库】打开刀具管理员对话框,按住“Ctrl”键,用鼠标左键选择所有刀具,单击鼠标右键,选择下拉菜单的“删除”命令,将所有刀具删除。单击鼠标右键,选择下拉菜单的“建立新的刀具…”命令,弹出“定义刀具”对话框,在此,可设置刀具的型式、直径、刀具号、刀具材料和切削参数等信息(见图3)。

刀具的转速和进给率将在编辑刀路时,选定工件材料和刀具后自动生成,因此它们不需在“定义刀具”设置。对于相同材料,不同直径的刀具切削速度和切削量,可通过“材质表面速率%”和“每刃切削量%”进行设置,其百分值是相应于“定义材料”对话框中同样刀具材料的“SPM%”和“FPT%”(见图2、3)。对于每种刀具,均需在“定义刀具”对话框设定其下刀速率和提刀速率。可根据刀具的用途,设定刀具的粗铣和精铣步进量。刀具库可根据实际情况分为粗加工刀具和精加工刀具两类,每类刀具又包含不同的规格和材料(见图4)。

(3)创建操作管理库

操作管理库的创建方法如下:在主菜单栏中选择【N公用管理】/【O定义操作】/【D预设值】,在“请指定档名”对话框找到“企业库”文件夹,并选择“DEFAULTM.DF9”文件,选择保存。此时弹出“刀路操作管理库”(见图5)。在“刀路操作管理库”中有“2D刀路”、“曲面粗加工”、“曲面精加工”、“线架加工”和“多轴加工”五个操作群组,每个操作群内又包含多加工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预设每种加工方法中的加工参数。

参数设定时,“刀具参数”选项卡中的参数不需设置,它们将在指定工件材料和刀具后自动生成。“加工参数”选项卡中的“参考高度”、“进给下刀位置”、“工件表面”、“深度”、“预留量”、“整体误差”、“切削方式”、“最大Z轴进给量”、“下刀控制”等参数可根据实践经验预设。这些参数设定后,实际编程时,根据实际情况,只对它们中的个别参数作修改即可,其余参数均不需要改动。

单击“刀路操作管理库”中的“工作设定”按钮,在弹出的“工作设定”对话框中,把“刀具路径之规划”栏的“使用刀具的步进量,冷却液…等资料”和“进给率的计算”栏的“材质”两项勾选上。

创建完操作库后,点击图5中的“确定”按钮退出操作库编辑,再点击“定义操作”菜单栏中的【压缩】按钮,保存操作库。

3 模具加工实例

利用企业刀具库、材料库和操作库,对图7所示的模具进行刀路编辑。

(1)设定工件材料

在主菜单中选择【T刀具路径】→【J工作设定】命令,弹出“工作设定”对话框,如图8,选择“材质”栏右边的小按钮,弹出“材料表”,在“来源”栏下拉菜单中选择“铣床-资料库”,然后选择“钢”材料(见图9),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2)面铣、外形铣削

在主菜单中选择【T刀具路径】→【O操作管理】命令,弹出“操作管理器”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右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汇入既有操作…”,弹出“汇入操作”对话框(见图10),按住“Ctrl”键不放,同时选择“2DToolpaths”中的“面铣”和“外形铣削(2D)”两种加工方法,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在弹出的“操作汇入”对话框中选择“否”,回到“操作管理器”对话框。

单击“面铣”加工方法左边的小加号,选择此加工方法中的“参数”(见图11),弹出“面铣”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右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从刀具库选取刀具”。在弹出的“刀具管理员”对话框中选择预设好的¢10平刀:“10.高速钢平刀-加工材料:钢”刀具,单击“确定”按钮退出。此时,“刀具参数”选项卡中的各项参数已自动生成,如图1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退出。选择“操作管理器”面铣加工方法中的“图形-(0)串连”,在弹出的“串连管理员”单击右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增加串连”,通过串连方式选择图6中的外形,作为加工范围。再单击“操作管理员”对话框中的“重新计算”,完成面铣刀路编辑。

外形铣削的方法与面铣类似,它的加工范围与面铣相同,选择相同的平底刀,将“外形铣削参数”中的“深度”改为“-22”,点击“平面多次铣削”,弹出“XY平面多次铣削设定”,将“次数”改为2次,其它参数不需修改。

(3)曲面粗加工

以与面铣相同的操作方法,从图10所示的“汇入操作”对话框中插入“曲面粗加工-挖槽”,单击“图形”项,添加凹曲面的边界线作为加工范围;单击“参数”项,进入“曲面粗加工-挖槽”对话框。在企业刀具库中选择¢10圆鼻刀:“10.高速钢圆鼻刀-加工材料:钢”刀具,刀具参数中的所有参数自动生成。在“挖槽参数”选项卡中选择“平行环切”的切削方式。“曲面粗加工-挖槽”对话框中的其它参数保留预设值。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参数设置。再单击“操作管理员”对话框中的“重新计算”,完成曲面粗加工刀路编辑。

(4)曲面精加工

从图9所示的“汇入操作”对话框中插入“曲面精加工-3D等距”。单击“参数”项,进入“曲面精加工-3D等距”对话框。在企业刀具库中选择¢10球刀:“10.高速钢球刀-加工材料:钢”刀具。在“曲面参数”选项卡中,添加凹曲面作为精加工的加工对象,其余参数保留预设值不变。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参数设置。再单击“操作管理员”对话框中的“重新计算”,完成曲面精加工刀路编辑。

模具的刀路和模拟切削结果分别如图13、14所示。

4 结论

由上述的模具刀路编辑过程可以看出,通过建立企业的操作库、刀具库和工件材料库,利用Mastercam软件进行刀路编辑时,除少部分刀路参数要根据加工环境作出修改外,其余的刀路参数或者自动生成或者保留预先设定值而不用重新输入,刀路编辑的工作量得以明显减少,编程效率明显提高。同时,由于所有的参数均是参考老师傅们的实践经验预先设置的,因此企业员工的整体编程质量会得到提高。

摘要:分析了当前数控加工企业利用Mastercam软件编程时普遍存在效率低和质量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建立企业刀具库、材料库和操作库,减少Mastercam编程时参数输入的重复性,以提高Mastercam编程的效率和质量;详细介绍了建立企业刀具库、材料库和操作库及运用它们进行加工编程的方法。

关键词:Mastercam,刀具库,材料库,操作库

参考文献

[1]何满才.模具设计与加工——Mastercam9.0实例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效果探讨 篇11

关键词:全身投入;读书时间;加深理解;精心选择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92-01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记忆和字词句段的理解,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提高小学语文的朗读效果,势在必行。

一、扩大朗读训练面:学生全身心投入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一次,我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二、确保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三、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春》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四、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前半句读得稍重且慢,“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探讨和提高 篇12

周期注水作为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注水方法, 包括交替注水以提高地层压力和消耗压力两个阶段。该注水方法的操作程序是, 先对地层进行高速注水, 使油层压力不断上升, 然后停止注水, 开井消耗油层压力采油, 直至油层压力降到一定程度, 然后再开始注水, 如此周期地进行。搞好周期注水关键是确定合理的间注周期, 由于油田地下油水运动比较复杂, 油层在井间的差异也比较大, 确定合理间注比较困难, 必须考虑好两个关系, 一个是周期注水本身是一个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长远观点看, 什么样的间注周期能多采出原油, 就应采用什么样的间注周期, 一个是油田本身作为国家生产原油的一个基地。除考虑提高它的最终开发效果外, 还必须考虑上级每年下达的采油任务。因此在一个油田上, 不管采油什么样的注水方式, 都必须把两个关系协调好, 综合上述因素, 对实施间注周期选择时总结出以下两条原则。

1) 每年周期注水的总注水量要在保证间注区块的注采平衡的基础上进行, 以确保该区块具有稳定的生产能力。

2) 在各个间注周期内, 要保证间注区块原油产量的增减值平衡, 以确保该区块的年总产油量按配产要求趋于稳定, 确保完成原油生产任务。

2 周期注水效果影响因素

影响周期注水的因素很多, 既包含了油层本身的原因, 又有开发上的因素,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平面非匀质性

随着层间非匀质程度加大, 常规注水和周期注水下的采收率均会降低, 经行周期注水而增加的采收率却随之提高, 原因是地层越不均质, 水驱过后剩余在低渗透率地层中的剩余油百分比越大, 这样周期注水提供了更多的可供作用的地层, 所以增产效果明显。

2.2 岩石渗透率的影响

尽管非均质性越严重, 周期注水效果越好, 但周期注水不适用于对渗透率偏低的油层。油层渗透率低于周期注水的标准时, 分子力形成的附加阻力较大, 阻碍交渗流作用的发生, 在油驱水过程中油柱容易被卡断而产生许多的分散油珠;在水驱油过程中, 贾敏效应成为油珠通过窄小喉道附加阻力, 形成压差反常。渗透率越小, 压差反常越严重, 从而产生更多的油珠, 贾敏效应更趋严重, 流动阻力更大。由此可见, 分子力引起的贾敏效应和边界层导致的附加阻力导致渗透率过低是影响周期注水效果不尽人意的主要因素。

2.3 周期注水的方法

根据油井周期注水的目的不同, 可采用排与排间、井与井间整体周期注水的办法。

2.3.1 排间周期注水

排间周期注水方法的在水线已经形成的基础上, 同时停注同一条水线。这种方法有利于控制水渠前缘和注水压力上升的速度, 注水以东西向水线的状态, 从裂缝像基质推进, 由于水量的变化, 使高低渗透层间产生压差, 从而提高间注区块的采收率。

2.3.2 井间周期注水

采用该方法注水的区块, 通过采油对角线水井的同步激动, 另外通过人为调整油井间压力场的变化, 来提高剩余油的动用程度。

2.4 全面衡量来确定注水周期

周期注水的周期, 从理论讲取决于井底压力波动大小及在油水井之间储层中的分布完成时间也就是说注水井选用的周期必须使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且这种变化 (升压、降压) 在油水井间完成。一般认为, 注水时压力波由注水井井底开始经过一段时间传播到采油井井底, 采油井开始见效这段传播时间在矿场称之为见效时间t。而压力波传导的距离一般为井距L。

3 周期注水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机理表现

3.1 周期注水改善纵向非均质性油层水驱油效

果的机理是毛细管力和弹性力引起的层窜流。3.2周期注水改善平面非均质油层水驱效果的机理是能够引起高低渗透层位间的油水逆向渗流交换;微观作用机理是能够引起封闭式孔隙、细网通道与粗网通道之间的流体交换。

3.3 在实施周期注水过程中, 弹性力作用的

机理是停注初期引起的油水从低渗透层同向窜流到高渗流层, 在复注初期引起的从高渗透层同向窜流到低渗透层。

3.4 周期注水改善非均质油层水驱效果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差。

4 科学确定周期注水注水量

对注水区块采取周期注水的基本要求是保持注采平衡。这样周期注水的水量的确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一个是间歇注水的年度总注水量, 另一个是周期内的注水量。

4.1 合理确定年度总注水量

年度总注水量是根据油田确定的年产油量和综合含水, 综合油田的压力水平等综合调整目标, 依据注采平衡的原则统一测算。同时, 在已测算出区块年度总注水量的控制下考虑井组的注采平衡, 把注水量落实到井组、单井及层段上。

4.2 合理确定周期内注水量

周期内的注水量必须确保在注水段内补偿注水停注时的注水量, 以保证注采平衡。因此, 周期注水中注水阶段的注水强度或注水量要相应有所提高。对不同周期注水的注水阶段, 如果下一个周期内的注水量较低, 则产油量难以恢复到停注前水平, 使含油量呈下降趋势。

5 结论

5.1 无论是注入常规水还是注添加化学药剂

的水, 在常规的注水开发系统的基础上就可实施, 不要求增加大量的基本建设投资, 为实施周期注水, 与稳定注水相比, 只需把注水系统的备用能力增加20%-50%即可。

5.2 适宜应用常规注水, 油层有不均质的地

质结构 (具有层状和带状的不均质性、裂缝和裂缝一孔隙型储层) , 并且具有不同原油粘度的所有油田均可用周期注水。

5.3 在油田开发后期应该改变旧的注采平衡, 以达到新的注采平衡, 提高油田最终的采收率。

5.4 周期注水可以用于不同形式的采油井网

和不同的注水井布置。还可用于严重出水的油田, 甚至在稳定注水条件下油井已达到经济极限之后也可应用。

摘要:简要分析了周期注水改善开发效果的作用机理, 给出了其适用条件和评价常规注水转为周期注水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全面分析了对周期注水效果影响的因素, 并总结出周期注水越早越好, 但最佳时机需进行数值模拟;渗透率越小周期注水的周期越长, 地层弹性越差;周期注水的周期越短;油层越不均质, 周期注水的注水效果越好;毛管力适中时.周期注水的效果最好。采用不对称的短注长采的注水和采油交替进行的工作制度, 周期注水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注水,周期性注入,注水时机,注水效果,注水周期,提高采收率

参考文献

[1]姜汉桥《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G]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1]姜汉桥《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G]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福松层状不均质油层的周期注水开发.[J]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2]王福松层状不均质油层的周期注水开发.[J]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上一篇: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下一篇:营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