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和提高

2024-09-12

优化和提高(精选12篇)

优化和提高 篇1

学好数学, 离不开解题, 需要通过总结解题规律来提升数学思维的层次, 进而提高数学能力.但如果把“数学教学”蜕变为“题型教学”, 盲目追求题型覆盖试题的应试效果, 往往会使学生对熟悉的题型能产生“本能”的反应, 对不熟悉的题型却很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终把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解题智能沦落为以牢固记忆、熟练模仿为主要特征的解题技能.

本文通过对3个典型问题的解决方式的分析, 指出数学学习必须有利于优化学生学习过程, 优化数学知识结构, 优化数学思维品质.

一、分析问题的结构与特征, 从简单问题入手, 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

波利亚曾说过, 解题的成功要靠正确的转化.化归思想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将那些有待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其重要的特点是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当问题难以入手时, 思维就不应停留在原问题上, 而应将原问题转化为另一个比较熟悉或容易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解决, 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

分析:有理数的运算, 关键是要弄清楚问题的数据特征和问题的结构特征.此题涉及100个数据.分子是前100个分数单位的加减运算, 当分母为奇数时取“+”、分母为偶数时取“-”的代数和, 而分母是后50个分数单位的和.

解:根据算式的结构特点和规划, 我们可以将原问题回归到几个最基本的算式, 即计算:

探索计算规律, 容易发现: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对低层次活动的分析, 把低层次的知识变为高层次的知识, 如此循环往复, 再把数学放到现实中去加以应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 获得经验、对经验的分析与理解、对获得过程和活动方式的反思至关重要.

二、学会抽象与化归, 通过数学知识的超常联结, 优化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

所谓知识的超常联结, 本质上就是运用有关知识组块和形象直感, 对当前问题进行敏锐地分析和推理, 并能迅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或途径的思维形式.它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运用跨越式的思维, 敏锐地对问题进行分解式识别和补形, 或进行相似、转换等辨认, 迅速与有关知识组块进行联结, 并整合成对问题的整体综合判断, 得出解决问题的方向或途径.

问题2十一国庆大阅兵举世瞩目, 气势恢宏, 扬我国威, 振奋人心!九 (一) 班的全体同学在观看阅兵式后, 全班每两个同学都通了一次电话, 畅谈感想.如果该班有n名同学, 那么全班同学之间共通了多少次电话?

解:方法1:图形法 (如图3) .

说明: (1) 直观表现通话次数与人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2:列表法 (如表4) .

说明:感悟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经历“特殊—发现—猜想—验证—一般化”的过程.

方法3:组合法.

说明: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领略代数思维的魅力.

方法4:函数法.

说明:函数思想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思想, 教师一定要借助良好的课例, 让学生经历“建模—解模—释模”的全过程.

上面几种转化思维的策略以其适用的广泛性而区别于解题的具体思路和方法.这几种转化策略注重联想、类比和反思, 可以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尽管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是因题而异的, 但是各种策略的指向性都是一致的, 就是抓住问题的本质, 挣脱知识框架的束缚, 构筑起解题的新平台, 尽可能把新问题转化为某一个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 最终实现新问题的解决.

三、灵活应用数学思想方法, 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

学习数学的过程, 实质上是抽象概括与一般化的数学思维过程.一方面, 学生通过一般化的思考, 逐步建立数学模型;另一方面, 数学的应用往往更多地涉及特殊化的思维过程, 即把一般的数学模型具体化.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特殊化与一般化交互作用, 共同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从理论上说, 将问题一般化比特殊化对思维层次的要求会更高一些.成功运用一般化策略的关键, 是找到一个最佳的一般化问题.一般地, 应选择我们比较熟悉、易于解决并且对具体问题的解答具有指导意义的一般情形.在数学教学中, 通过一般化方法的训练, 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使他们养成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本质地看问题的辩证观点.

解:方法1:函数法 (联想拓展) .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为对角线长度乘积的一半.

联想:求最大值、最小值可能与二次函数有关系.考虑顶点值和端点值可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说明:上述解法为求解此类问题的通法, 即把面积的最值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求出面积的最大值, 还可以求出面积的最小值, 但由于其计算量大, 对知识和方法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高, 部分学生得到完整的解答还有一定的困难.另外, 此方法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是实现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良好载体.

方法2:几何法 (几何直观) .

联想: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一定是在两条弦处于特殊位置的时候取得, 也就是弦的长度具有特殊性.

说明:通过对图形的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内在隐含关系, 借助于两个距离, 便可快速求得弦长, 再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的特殊求法求出结果.此法比较巧妙, 且可操作性强!

这个问题是根据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Ⅱ卷理科数学第6题改编而成的, 问题构思匠心独具, 命题角度新颖、独特, 内容丰富, 有较为深刻的内涵.问题以圆内的相交弦过定点为载体, 以求圆内接四边形面积最大 (小) 值为切入点, 重点考查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观察、分析、联想、归纳等思维能力;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有一定的难度.

四、结语

数学学习需要“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一般化和符号化是数学思考的本质特征, 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因此, 数学学习问题的选择一定要有利于优化学习过程, 使学习者不仅能熟练掌握知识的运用过程, 而且能洞悉知识的来龙去脉和产生过程, 全面提升理解层次.这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 在学习中克服“见木不见林”的弊端, 具有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完成知识重组, 强化知识体系的功能;有利于优化思维品质, 不断改善数学解题过分依赖题型记忆、复制模仿的状况, 着意使学生面对崭新的习题情境, 提升学生捕捉隐含信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化和提高 篇2

一、如何通过激发习作兴趣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我在平时的教学研讨中注意到,有很多学生存在着害怕作文、不喜欢作文的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感到无话可说,不知从何处落笔,把写作当做是一种负担。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我结合自己平时在作文教学中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与认识。

(一)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命题,激发写作兴趣

我刚从事语文教学时,也是自己直接命题以后让学生按题写作文。这种形式尽管早已被学生接受,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种形式脱离了学生思想生活和语言表达的实际,把写作意愿强加给学生,不能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因此我认为,作文命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选定一些学生能够写出来,学生从内心深处想要写的题目,鼓励学生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表达自己最深切的感受,抒发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张扬学生充满活力的个性,放飞学生青春的心语。第一,教师在指导学生命题时,要通盘考虑整个学年度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做到作文训练既要有层次性、阶段性,又要有针对性、目的性。第二,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关注社会、关注人文、贴近生活。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报刊杂志。积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和其他科任教师提高认识,经常有计划地看一些新闻、文艺等电视节目,扩大学生的视野,为写作积累有意义的话题和素材。第三,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提倡学生搜集材料,多角度分析,形成书面材料,然后再班级内部、班级之间举行相关题材的演讲会或辩论会,以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在写作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快乐和自由、张扬个性、倾吐真情 我在平时作文的批改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抱着完任务的思想,挖空心思凑字数,胡编乱造编故事,甚至‚偷梁换柱‛搞‚复制‛、‚粘贴‛。我认真思考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写作时受时间、字数、内容的限制,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写作自由。比如这学期学了北师大版第四单元的写景散文后,我鼓励学生运用我们学习课文时了解到的各种表现手法,写一写家乡的春景。我要求他们在周末时和家长协商,与同学或家长结伴游游公园,或到野外农田中感受一下春播的气息,在舒心惬意中寻找春的足迹,感受春的气息。下一周写作文时,不限定时间两三周内交一篇写景散文。令我惊喜的是,九成以上的学生能够写真话、抒真情,有感而发。开来,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不妨在时间、空间、内容和思维等方面开放学生写作的自由度,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汲取生活的养料,表达自己的感受,畅想美好的未来,学生才会写出富有个性的文案。

当然,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提倡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必须有一个原则不能突破,就是学生的个性表达必须建立在正确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之上,不能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学会明辨是与非、诚实与虚伪、正直于奸邪,真诚的对待写作,真实而不是歪曲的反映生活,不胡编乱造,不能虚作假,不片面主观,理智地看待事物。教师要提倡学生以热爱祖国、尊老爱幼、严于律己、平等待人、知恩图报、关心他人、负有责任感、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等为基本信念,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弘扬真善美的情感。

(三)、把作文评讲看作是学生发展自我的平台。

作文评讲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讲评,做到‚美文共赏‛、‚奇文共赏‛,能较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欣赏水平。

我在平时的作文评讲中非常注重优秀作文的示范与指导作用。首先,我把全班学生按座位分成八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定一名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组长,每次作文评讲课上,先由小组长负责,每组评选出一篇佳作,作出初步的评价。然后,由我或班上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在讲台抑扬顿挫地朗读。朗读完一篇后,让全班学生发表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再让文章作者

介绍一下自己对该篇文章的构思、立意、选材、谋篇的过程。最后,我再作出总评。课后我跟课代表、班干部商议,将每次评讲的佳作选出最优秀的三四篇抄写或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师的学习园地上,供全班同学欣赏。这样,每次被选出的作文的作者,积极性越来越高,会更加认真的写好每一篇作文,而作文稍有点水平的学生,也怕丢面子,总想能在班上展示自我,从而更加认真的写作文了。

当然,这种方式显然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有六成的学生觉得自己写作水平一般,不能被大家欣赏。对于这部分学生,我采取的措施是,尽量采取面批的方式,耐心细致地指出他们不足的地方,并一起协商提出修改的意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成功处,对于他们作文中精彩的词语、句子甚至段落,我同样也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提出表扬和鼓励。这样,通过讲评,每个学生都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再回过头来关照自己的文章,就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提高。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认识到真正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作文教学不仅是在教学生写作,更是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生活的情趣。要通过写作使学生陶冶情感、净化心灵、提升人格、丰富精神,形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人生境界的行为。只要学生也能够从这个层面去理解写作的意义。那么,作文对于学生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享受的再过程。

二、如何通过优化评价方式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作文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使其具有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如何以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地足点,做到面向全体、个别对待,以积极的评价方式消除‚作文难写‛的心理,让他们把写作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写作过程中的同时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变‚要我写‛为,‚我想写,我要写‛,将会在最大的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以‚过程评价‛来消除学生‚作文难写‛的心理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上传统的作文批改带甄别和选拔的目的,很多学生对作文有‚畏惧‛的心理,以致出现在写作过程中出现‚应付差事‛的现象,更谈不上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所以我认为,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的第一步是消除他们‚作文难写‛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而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这就需要我们采用‚不重结果只重过程‛的评价方式,消除他们‚作文难写,得分不高‛的心理。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份写作档案,‚写作档案‛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做出整体规划,宏观调控。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写作档案可以由表格的形式呈现,表格的内容分为:习作要求,过程评价、最后成文评价、优缺点等。习作要求注明每次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要求;过程评价可分为写作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写作材料准备过程,作文的修改态度等;最后成文评价分‚语言‛、‚结构‛、‚立意‛ 等、每项内容都用 ‚A、B、C、D‛的等第来呈现;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每一个学生,评价优缺点着重评价优点,少提缺点,把学生最闪光的地方呈现出来。这样,每个学生都能从个人的、人格上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把写作纳入到‚‘作文不难’,通过良好的写作态度、习惯和方法就能写好作文的认识的轨道中去,积极的参与写作,在不断的写作过程中逐步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作文评价,只有学生是评价的对象,且是被动的接受评价,学生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地位。但是,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价才能成为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这就要求我们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尊重他们的劳动,他们和教师是平等的,评价时,教师再加以肯定,让他们相信自己,享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把整个热情投入到写作过程中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如采用自评、互评、师评以及家长评价等综合评价方式。自评可让学生认识到哪些地方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生评可以采用互评,小组评等方式,发挥集体的力量来找出各自长处及短处,在批改作文之前,老师要先提供简短的批改标准,让学生有章可循,提高批改质量。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教师以一个成人的要求来评价学生的作文,还可以解决在自我评价中对自我文章认识的局限性而提高较慢的问题,达到实现优势迁移,促进发展,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提高的目的。教师评价要以努力找出习作中闪光点,让学生获得成功,享受乐趣为宗旨来进行评价,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而家长因为是自己的孩子,会加以更多的赏识目光,找出许多的闪光点,给予更多的鼓励……最后,教师根据每次的评价结果,进行总结,以写评语,或者口头、书面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把评价结果呈现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被提及优点的机会,这样,学生始终觉得是在以自己为主体,得到了尊重和肯定,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激发了创造的欲望,在不断的写作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三)、尊重个体 区别对待,点燃每个学生‚我想写、我要写‛的火花 每个学生在智力内容上的发展都不尽相同,不同的学生要达到相同的知识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所走的道路也不同。每一篇作文都包含着学生的心血,都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作品,他们把作文交上去的同时,都有希望被尊重、被认可的强烈愿望。所以,在评价学生作文的时候,我们要屏弃传统作文评价中的甄别和选拔目的,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不吝惜分数,尊重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实际状况予以区别对待。好的作文要加以大力表扬,差的作文,就不从作文的整体性进行评价,想尽一切办法,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从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写作材料准备过程、作文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找出一两处值得肯定的地方,给予大力赞扬,在评讲的时候,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在全班被提及优点的机会。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写作上的成就,享受写作所带来的乐趣,就能点燃他们‚我想写,我要写‛的火花,只要学生有了作文创造的兴趣,他们的写作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四)、善用‚裹着糖衣‛的药,促进改进提高能力

如果我们把‚苦药‛的外层用糖衣包裹起来,既容易入口,又达到了治病的目的。同样,我们用积极有效的、委婉的评语来评价学生的作文,既能避免打击他们的自尊心、挫伤写作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作为中学生,再优秀的作文也有它的缺点,再差的作文也有它的优点。要达到优者更优弱者提高的目的,教师就要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结合各阶段作文发展的目标和每个人的写作能力和特点,用‚裹着糖衣的药‛,用他们乐意接受的评语,达到指出缺点,促进改进的目的。对于好的作文,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用一些‚裹着糖衣‛的评语提一些细微而又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意见,如:作文写得很不错……但是,如果能在……方面加以改进,那就就更完美了;而对那些后进生,努力找出他们优点加以赞赏的同时,提出很小且能达到的改进意见,如,较之上次而言,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如果在……地方加以改进,一定会更优秀,并鼓励他们只要多读、多写,下次的表现一定会更好。这样,既呵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在不经意间指出了他们的缺点,让他们获得肯定的同时,觉得老师给他们提出的改进意见能够做到,就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写作欲望,在不断的写作中,逐渐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优化教学 提高效率 篇3

【摘 要】 教学的高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师教学的高效率,还离不开学生合理的课业负担。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很多,但主要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第二、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第三、设计合理的学生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只有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走出“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步入“高效率——合理负担——高质量”的良性循环的佳境。

【关键词】 质量 优化 效率 作业

一个企业要想发展,质量是关键。同样,一所学校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教学质量是核心。学校无论是行政领导,还是广大教师都十分重视教学质量。为了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各类学校都加强了常规教学管理,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的评优方法。但目前社会上对一所学校、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往往停留在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这就导致了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增加课时,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甚至出现各学科教师争夺学生时间的情况。这正是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的症结所在,也正是我们在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必须优化教学,提高效率的原因所在。我市教育局提出的“关注课堂教学实效性”,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质量不等同于教学效率。教学质量高,但教学效率不一定就高。也就是说,高质量不一定是通过高效率取得,教学的高质量还跟学生的课业负担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效率、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教学质量三者的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1)较高的教学效率加上学生合理的课业负担,能得到较高的教学质量。

(2)较低的教学效率加上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也能得到较高的教学质量。

(3)较低的教学效率加上学生较轻的课业负担,得到的一定是较低的教学质量。

上述三种情况中的第一种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优化教学,提高效率入手。而要优化教学,提高效率,有很多方法和措施。作为的一名高中政治课教师,从任教之日起,我就非常关注教学质量与效率,致力于优化教学提高效率的研究与探索。怎样才能优化教学,提高效率呢?本文将结合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备好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在备课上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前提。课前准备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1.做到“心中有标”。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的总纲领。为此,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领会课标的建议与要求,对教学目标及对教材内容中各知识点的不同层次要求要了如指掌。

2.做到“胸有课本”。课本是进行教育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和工具。教师只有深入钻研,吃透领会教材内容,明确各课的要求,才能统揽全局。

3.做到“目中有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面向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实际水平、接受能力和个别差异等方面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4.做到“手中有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整套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不同教材内容等具体情况,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最佳方法。

总之,教师在课前只有准备充分,做到心有课标、胸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法,才能有的放矢。

二、优化教学,提高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昵?必须把握住这样三个因素。

1.课堂内教师输出知识量的多少。一般来说,课堂内教师输出的信息量越多,课堂教学效率越高。

2.课堂内学生接受信息量的多少。课堂内教师输出的信息量的多少还要取决于学生的可接受性。如果教师倾其所有,输出的信息量多,如倾盆大雨,学生接受不了,那也是徒劳。应该说,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信息量越多,课堂教学效率越高。一般来说,只有当学生接受的信息量与教师输出的信息量的比值达到70%以上,这一堂课的教学效率才算是比较高;如果比值在60%以下,那样的课堂教学效率就是比较低的。

3.课堂内学生收益面的多少。如果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仅仅着眼于几个“尖子”、几个“优生”,只有这几个尖子、这几个优生接收的信息量多,而大多数学生却因消化不了而接收的信息量少;或者反过来教师为了照顾几个“差生”而忽略大多数学生,少数几个“差生”接收的信息量多,却导致大多数学生“吃不饱”,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是低效率的。只有当70%的学生都获得了尽可能多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才是比较高的。一堂教学效率高的课,应该达到两个70%。即70%以上的学生获得课堂输出的70%以上的信息量。

三、设计合理的学生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课后的学生作业是全部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质量的提高的重要保障。作业题是加深学生理解和巩固新知识的重要措施。作业题要根据教材精心选择,难易适当,少而精。作业批改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又是收集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对待学生作业上,教师必须做到作业有布置必有回收,有回收必有批改,有批改必有订正。

总之,教学是中心,效率是灵魂,质量是生命。只有备好课、优化教学提高效率、设计合理的学生作业,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走出“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步入“高效率——合理负担——高质量”的良性循环的佳境。

优化和提高 篇4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 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 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殊产物, 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 新入学的大学生在其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就会转向归属需求的层次。由于离开了过去的生活环境和人际纽带, 使得他们既怀念昔日的亲情、友情, 又渴望新的友谊。同时, 随着身心的发育成熟,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 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对自己及周围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也产生了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但由于自我意识尚不健全, 他们需要参照他人来审视自身和对照外部世界。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 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孤立无援, 孤独感的产生加强了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渴求。自我意识的发展所带来的独立意识的增强, 使学生逐步摆脱了对父母、老师的依赖, 但同时对同龄人的依赖有所增长, 需要在新的环境中获得同伴的友谊[1]。

对大学生, 尤其是大学新生进行人际交往关系能力调查是极为必要的, 这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能力的优化与提高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有着重要意义, 对我们工作实践也有指导意义。

二、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能力调查

大学新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团体, 他们刚从高中升入大学, 对大学生活也有着不适应。同时, 2008年入学的新生也是被称为“90后”的第一批大学新生。他们中有外地来沪的, 也有上海本地的, 有个性强烈的, 也有内向腼腆的。这些新生如何在新环境中尽快适应并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决定着他们大学生活是否可以健康、愉快地度过, 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未来的人生规划。

我们对上海电力学院2008—2009年度和2009—2010年度入学的新生进行了人际交往关系能力测试。

测试题分为三类: (1) 人际交往基本能力测试, 共19题。通过受测人答题检测受测人的人际交往基本能力是否健全、人际交往能力水平如何。 (2) 人际交往中敌对情绪测试, 共10题。通过受测人答题检测受测人在人际交往中是否存在敌对情绪及人际交往障碍。 (3) 人际交往反应能力测试, 共14题。通过受测人答题检测受测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 检测其是否存在反应过度、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在接受抽样测试的两个年度各53人共106名新生中, 三个水平能力测试的情况展现出大体相同, 细节有别, 且某些指数相差较大的两极分化现象。

三、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能力调查结果分析及建模

两个年度的学生的调查结果对比如下。

在人际交往能力测试方面, 测试结果显示“交往能力较差, 你显得不合群, 人际关系需要改善”的新生比重上, 两个年度的学生差距较小, 而“非常善于交际”的测试结果比重中, 2009—2010年度的新生占当年度受测新生总数的比例较2008—2009年度新生高出了近5%, 因此, 在“具备一定交往能力, 不喜欢一个人呆着”的测试结果比重中, 2009—2010年度新生受测新生总数的比例较2008—2009年度新生降低了近5%。

在人际交往敌对情绪测试方面, 测试结果显示“有严重敌对情绪”的新生比重上, 两年度新生比重相同, 均为0, 而在“无敌对情绪”和“有轻微敌对情绪、需要心理疏导”的比重中, 和人际交往能力测试相同, 2009—2010年度新生较2008—2009年度也有近5%的差距, “无敌对情绪”项中, 2009—2010年度新生更高, 差距约为5%, 而“有轻微敌对情绪、需要心理疏导”项中, 2008—2009年度新生更高, 同样差距约为5%。

在两年度新生人际交往反应能力测试中, 测试结果显示为“具有深刻的分析能力和敏锐的反应能力, 待人真诚, 不狂妄虚伪”的相差不多, 最多只有1%的差距, 但在“对交际问题不善变通, 较少考虑后果, 往往对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这一项中, 2009—2010年度新生所占比重居然比2008—2009年度新生所占比重高出了近10%, 而2008—2009年度新生在接受测试时, 表现为“具有一定的人际问题处理能力, 但偶尔表现出优柔寡断或偏激冲突倾向”的比重, 则比2009—2010年度新生低了近10%。

从对比中不难看出, 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呈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即具有较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在人际关系处理中表现出非常困难的新生比重都有所增长, 而新生中交际水平一般的新生则越来越往这两极方向发展。

通过对地域、性别的细分, 我们发现: (1) 城市生源比农村生源人际交往反应能力强, 但敌对情绪也更强。本次抽样, 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所占比重几乎均等, 但从调查结果上看, 农村生源人际交往反应能力较弱, 两年度共26名学生中, 该项平均得分比城市生源低20%左右, 城市生源该项平均得分为31.7分, 而农村生源该项得分为25.5分。同样, 在敌对情绪方面, 城市生源也比农村生源平均分低30%左右, 农村生源该项平均得分为29.85分, 而城市生源为20.35分。 (2) 男生在人际交往的基础能力得分较女生少, 但敌对情绪得分较高, 反应能力得分相差不大。 (3) 通过横向对比, 我们发现, 新入学的学生较前一年入学的学生拥有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但在对人际交往事件的处理上, 明显反应更加强烈且直接。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 这是自我意识趋向强烈的体现。而人际交往能力更强, 则是心理成熟的体现。

由此, 我们可以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能力进行建模。 (1) 随着入校新生出生年月的变化, 大学新生的心理成熟时间提早, 基础人际交往能力明显增强。 (2) 由于基础人际交往能力的增强, 新生表现出更强的人际交往适应能力, 交往障碍减少。 (3) 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早且表现强烈, 因此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 新生表现出一定的障碍和困难, 对融入集体生活有不良影响, 甚至可能对集体利益产生损害。

四、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一) 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动机有社会性, 而情感性大于功利性

在调查的过程中, 对于“你刚交了一个朋友, 原因是:A.因为业务需要, 或者其他不得不交的原因;B.他 (她) 乐于和你做朋友;C.你发现这个人能够使你感到愉快”这一问题上, 近90%的受测者表示是因为后两个因素, 只有不到10%的受测者表示是因为功利性的因素参杂其中。

(二) 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具有主动性和自主性, 但主动性仍较弱, 对人际关系的信任度很低

当被问及, “度假期间, 你通常的方式是:A.独自一个人消磨时间;B.希望认识一些新朋友, 但总是很难做到;C.四处结交新朋友, 而且很容易做到”时, 64%的受测者选择了前2项, 表现出交往意图上的被动性较明显。而在另一个测试中, “你信任别人吗?”只有21%的受测者表示“很相信别人”, 而选择“有些人是绝对不能信任的”和“人心险恶, 我不信任何人”的比重则分别为66%和13%, 表现出受测者对人际交往关系难以信任的特点。

由此可以看出, 在大学新生人际交往中, 存在着主动性、自主性的特点, 但同样存在强烈的不安全感和被动性特征。

(三) 大学新生人际关系具有交互性、双向性

通过测试发现, 当选项中存在双向选择和沟通交互时, 更多的受测者会选择这一选项。大学新生更倾向于双向性、交互性的交往方式。这也是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的一大特点[2]。

五、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优化提高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优化提高提出如下三方面的建议。

(一) 持续提高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基础能力

持续提高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基础能力, 一方面要提高新生对自己及别人的需要、思想、感受的洞察力, 另一方面也要细心观察不同的情景和人物, 分辨其中的不同之处, 以加强对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的了解。

(二) 有效减少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敌对情绪

敌对情绪之所以存在, 来源于受测者的不自信和对外部的不信任, 因此在交往过程中, 会产生更多的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是把双刃剑, 如果没有自我保护, 很容易受到伤害, 但如果过分自我保护, 就可能对交往的双方产生伤害。

减少敌对情绪, 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也需要家庭成员付出更多的心血, 制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3]。

可以开展以“认识自我, 发现他人”为主题的班会和交流活动, 让新生首先认识自我的价值, 进而发现他人的优缺点, 并保持宽容的心态。

(三) 培养自我调节能力, 有效控制人际交往反应失控

“认知—行为”心理学这样来解释我们的反应和行动, 外界的刺激 (A) , 通过内部的加工系统也就是认知模式 (B) 的加工整理, 来产生情绪反应 (C) , 在C的指引下, 人们就会做出对A的回应行为。所以同样的A, 因为B的不同, 会使C变得不确定。举个例子, 同样是把原材料A放进加工系统中, 因为B中程序和加工方式的不同, 产出的产品C也就不同了。这就是“认知—行为”心理学中著名的“A—B—C”理论[4]。

在“你会憎恨他人吗?”和“你的脾气暴躁吗?”两个问题中, 只有17%和14%的受测者表达了积极态度, 而83%和86%的受测者则表现出非常情绪化的一面, 这也导致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 很多新生不能积极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从而出现反应过度甚至失控的现象。对此, 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地强调对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

摘要: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能力在人才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对2008—2009年度和2009—2010年度入学的大学新生进行抽样调查, 分析了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能力的现状及特点, 并针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中的薄弱环节和错误观点提出了改正和优化建议, 以达到优化提高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人际交往关系能力,大学新生,优化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广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 2009, (3) .

[2]王国华, 全桂艳.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问题初探[J].当代青年研究, 2007, (12) .

[3]繆洁.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对策[J].民营科技, 2009, (4) .

优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篇5

1比较性阅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发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收互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一体裁、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比如《小英雄雨来》和《少年闰土》,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后,不难发现,二者的体裁都是小说,但可以跨越时空,去反映不同的主题。前者反映抗日战争时期,表现的是抗日根据地的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而后者反映的时代则比前者早,表现的是农村少年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品行。又如《鲁班学艺》与《景阳冈》,同写人,都是表现了“技艺高超”这一主题;鲁班手艺高强,武松武艺高强,但体裁不同。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读、分析,便会得出结论:要反映相同的主题,可以选用不同的体裁。《鲁班学艺》采和民间故事的形式,可以达到目的;而《景阳冈》则运用小说这一形式,同样达到目的。

2求解性阅读

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向学生明确提出若干个带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以自读的形式循文求义: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划出要点,以便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求解性阅读。这种阅读能否开避孕药,关键在于教师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过易,缺乏思考性;学生往往会觉得“易如反掌”;过难,思而不得,读而不知所措,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丧失自读的信心。因此,一定要掌握难易程度。如果课文确实较难理解,则可以提出几个阶梯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答案。最好的方法是: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似有所悟,跃跃欲试,甚至自发展开讨论,这就更能促进求解性阅读的自觉进行。在教《田忌赛马》时,可以先板书出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自读:(1)为什么第一轮比赛田忌输了,而第二轮此赛却赢了?(2)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3)你读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启发?学生根据思考题,认真阅读课文,既抓住了中心句,又知道了田忌先输后赢的原因是他能随机应变(调换马出场顺序),还懂得了在对抗性况争中,胜败的因素有时不光在物质条件,策略的优劣也起重要的作用的道理。

3质疑性阅读

小学生经过几年的启蒙教育,已经走出了思维的沙漠和智能的荒原,他们不仅有了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的绿洲,智能的园圃,而且具有一定的质疑问难的基本素质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自学性的科学性。开始,学生可能地提法出什么问题,教师可作示范性提问;当他们能提一些问题时,应积极鼓励,决不以笑其肤浅、简单简挫伤了他们的自读质疑的积极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如果能提出一些质量较高的问题时,那就是“水到渠成”了。

如果说,质疑性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那么,创造性阅读则是更高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要求教师应顺尖学生的思维规律,并加以恰当的点拔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散发,在阅读中实行再“创造”。这种既能培养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作品的习惯,又利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我在指导学生用求解法阅读《田忌赛马》后,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又板书出一道思考题:假如齐威王和田忌再一次比赛,假如你是齐威王,你能赢田忌吗?一石激起千重浪,课堂上立即出现书声朗朗,思潮滚滚,议论纷纷的场面。学生们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取得一致的看法:只要随机应变地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是可以反败为胜的。

优化措施,提高能力 篇6

关键词: 中职机电专业 课程建设 存在问题 提升建议

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出更多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因此,中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加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当前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中职机电专业的教学效率。

一、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实践脱节

目前,不少学校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一年级与二年级上学期开设了大量的文化知识课程,使得专业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这样的课时安排不仅不符合中职学校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原则,更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机电专业知识。其中在当前中职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理论知识教学所占的比重过于庞大,而实践所占的教学比重较小。同时,实践教学主要以实训室的演示教学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操作经验,从而导致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出现脱节的现象。

(二)教学模式传统僵化

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而实训课程则采取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这样导致师生之间严重缺乏互动交流,而教师缺乏应有的教学热情,仅仅满足于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要求,甚至出现一套教案或PPT长期使用而不做调整等情况。同时,固定僵化的机电专业教学模式,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禁锢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只是依赖老师灌输知识,而不愿意主动思考,这样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知识,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实践知识。

(三)课程考核模式单一

课程的考核情况直接影响课程设计的执行力,其中课程考核主要包括老师考核和学生考核两个方面的内容。然而,当前中职学校所设置的老师考核机制流于形式,对学生的考核侧重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这样的考核模式过于单一,久而久之,造成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建设中的懒散和不作为,所以必须加以规范和改革。

二、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课程体系的实用性

中职机电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首先需要中职机电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调整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有效降低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的文化基础知识课程比重,适当增加专业课程的课时、课长,从而让学生学到更多与将来工作相关的知识;其次,中职机电专业教师应秉承合作、项目化的教学理念,将之与课程体系建设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中职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完美对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思维限制,将企业与项目真正纳入课程体系设计的框架范围内,以增强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二)教学方法的信息化改革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及。中职教师只有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观点,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1.多媒体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

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其中,在中职学校的机电专业课程中,涉及大量与机械、制图相关的知识点,与几何、平面、线条等知识紧密相连,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采用图片、PPT、微课堂等方式展开的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能有效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能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整个中职机电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

2.实践操作的信息化教学法

中职机电专业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中职机电专业教师应紧密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与需要,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下,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除此之外,中职机电教师还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仿真实践教学,通过反复演示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机械组间的拆卸、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等,都能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实现实践操作,进而让教学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完善知行合一的考核方案

完善的考核方案需要真正贯彻知行合一的理念。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教师执行力的考核,紧密围绕课程设计制订考核方案,将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分配高低的依据。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全面的考核方法,不能够仅仅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是应该将学生的平时学习过程、参与项目学习的积极性全面列入考核标准中,从而保障考核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对中职机电专业课程的改革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共同关注的话题。现代社会要求中职机电专业教师不仅要积极革新自身教学理念,还要改变传统的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构建出符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的综合性,以便培养出更多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峰.信息化时代下的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建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6).

优化和提高 篇7

1 影响装置烟机发电量的主要因素

(1) 旋分器线速过高。一级达到22~23m/s, 二级达到25~26m/s, 使用时间长, 出现变形效率下降, 三旋入口大颗粒较多。

(2) 二密床流化不理想, 料位长期偏低, 料位稍高时容易出现催化剂跑损, 需要切出烟机。

(3) 风机出口至烟机入口压力降大, 达到120KPa, 特别是主风小分布管和预混合段压力降大, 烟机回收功率低。

(4) 临界喷嘴及阀门管件磨损较为严重, 需经常撤出烟机进行处理。

(5) 烟机入口管设计不合理, 出现变形, 三旋出口至烟机入口压力降大, 达到25KPa以上, 保温效果差, 温降达70℃。

(6) 三旋单管处理量偏高, 排尘锥磨损严重, 回收效率不高, 有时催化剂收集罐收不到料, 造成烟机入口催化剂的浓度过高。

2 针对存在问题的改造和效果

2.1 大修改造

(1) 再生器一二级旋分器采用PLY新型高效旋风分离器, 原稀相管出口粗旋取消, 改为T型快分;

(2) 二密相主风分布管更换, 改为三路进风;

(3) 原再生器底部预混合管改为烧焦罐, 至烧焦罐底的催化剂入口采用催化剂分布器;

(4) 三旋至烟机入口管重新设计, 取消文丘里管, 再生压力控制由高温烟气蝶阀改为双动滑阀;

(5) 更换三旋单管, 三旋内单管由目前63根增大为72根, PDC型号不变, 增加四级旋风器, 将原有的三旋出口管线直接接至四旋入口。

2.2 改造效果

改造后旋分效果明显好转, 再生器没有再出现阵发性的催化剂跑损, 催化剂的自然跑损率为0.7kg/t原料, 三旋入口大颗粒粉尘显著下降, 烟气除尘系统效率高, 临界流速喷嘴及阀门、管件没有被磨损迹象, 主风机出口至烟机入口压降由改造前的125KPa下降到100KPa左右, 三旋出口至烟机入口温差由70℃下降到10℃以下, 烟机入口压力和温度明显上升。烟机入口压力从原来的0.250MPa上升到0.275MPa左右, 烟机入口烟气温度从整改前的600℃提升到整改后的670℃, 保持烟机能有较高的能量回收效率。

3 优化操作

3.1 主风-烟气管路压降对烟机回收功率的影响

主风管道和烟气管道配管合理, 压降低, 对系统能量利用非常有利。如烟气系统压降上升10KPa, 则烟机功率少回收400 kw。操作时在烟气管路上管道特性是固有不可调的, 可调的是减小烟机入口蝶阀压降和减少至双动滑阀的烟气量。漏至双动滑阀的烟气量多, 对机组回收功率有两方面不利, 一是入烟机的烟气流量减少, 使功率成正比地减少;二是由于流量减少, 使入口压力也相应降低, 烟机处于变工况条件下运行, 使回收功率减少;如只考虑烟气流量减少使功率成正比的减少因素, 至双动滑阀烟气量多1%, 本机组少回收100 kw左右。如果主风管路压降上升10KPa, 则主风机组功耗要上升300 kw左右。再生器藏量是主风管路上可调节的参数, 在保证烧焦效果和稀密相温差在正常范围内低藏量操作有利于节能, 如再生器烧焦罐藏量从55t下降到45t, 则藏层压降可下降5KPa, 机组可节能150 kw。

3.2 主风机组操作压力的影响

在装置情况允许的条件下, 尽量提高再生器操作压力。在主风机出口压力大于0.31MPa后, 提高再生器操作压力, 烟机增加的回收功率大于主风机增加的耗功, 主风机出口压力以0.36 MPa为基准, 主风机出口压力每升高1KPa, 主风机组少用电约13kw, 较高的主风机操作压力有助于增加主风机组发电量。

3.3 烟机出口压力对烟机回收功率的影响

烟机出口每增加1KPa, 烟机少发电80kw, 烟机出口压力对烟机回收功率影响非常大。采取以下措施降低烟机出口管路压降:合适的烟道设计、低压降余热锅炉、管道设备;加强对余热锅炉的吹灰, 防止催化剂粉尘吸附在炉管, 使余热锅炉压降增加;加强对烟机出口水封罐的巡检, 防止积水使压降增加。

3.4 提高回收机组同步运行率

要提高整个机组能量回收率, 一是靠提高烟气能量回收机组的效率;二是靠提高烟气能量回收机组同步运行率。如何更好地提高烟气能量回收机组的运行质量, 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1) 操作人员应掌握机组特性, 在工艺允许条件下, 尽量增大烟气轮机负荷, 选择最佳运行方案, 减少机组故障发生, 提高机组同步运行率, 平稳生产。

(2) 加强对三旋出、入口的催化剂激光在线分析系统的维护, 实时监测烟气轮机入口的烟气中催化剂粉尘的含量, 及时调整、优化工艺操作参数, 确保烟机入口催化剂浓度和粒度在控制指标内, 确保了机组的长周期运行。

(3) 针对烟机止推瓦温度偏高的问题, 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 在烟机止推瓦温度高于105℃时, 应及时关小烟机入口蝶阀, 降低烟机负荷, 使烟机止推瓦温度回复正常。

4 结论

通过对催化裂化装置烟机组的能量回收状况进行分析, 寻找出影响烟机能量回收效率的因素, 经过采取增加烟机入口烟气量、减少烟气管道的保温损失、降低主风-烟气管路压降、优化工艺操作, 提高烟机热效率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使得烟机平均负荷率、能量回收效率、机组同步运行率得到大大地提高, 使得烟机发电效率增加约1000KWh。

摘要:对2#催化裂化装置烟机的能量回收状况进行分析, 寻找出影响烟机能量回收效率的因素, 通过采取对应措施, 提高烟机发电量。

优化和提高 篇8

关键词:钻具组合,钻头水眼,优化钻井参数

1 对于提高钻具组合的措施分析

目前定向井使用的钻具都是带一定角度的单弯螺杆和无线随钻系统, 并根据无线随钻系统传输信号, 改变单弯螺杆工具面, 产生增斜或者降斜的效果。钻具组合有很多种, 包括导向钻井技术的钻具组合、刚性满眼钻具组合、塔式钻具组合、钟摆钻具组合、造斜钻具组合、增斜钻具组合等类型。

为了延长钻具的使用寿命, 就需要选择合理的钻具组合。在定向井中, 常用的钻具组合有造斜钻具、增斜钻具、稳斜钻具以及降斜钻具四种。造斜钻具是通过井下动力钻具和弯接头组合来进行扭方位施工或定向造斜的。造斜钻具的造斜能力与其弯接头的弯曲角和弯接头上边的钻铤刚性的大小有关, 弯曲角的角度越大, 弯接头的钻铤刚性就越强, 那么造斜钻具的造斜能力也就越强, 其造斜率就会越高。弯接头的弯曲角的大小要根据井下动力钻具的参数规格、所要求的造斜率以及井眼的大小来选择。而造斜钻具组合的井下动力、钻具型号则要根据造斜井段或者扭方位井段的井深来选择。由于井下动力钻具的转速较高, 所要求的钻压较小, 所以钻具组合中所使用的钻头不宜使用密封的轴承钻头, 尤其是在浅层, 可钻性好的软地层可采用复合片PDC钻头或者铣齿滚动轴承钻头。

稳斜钻具组合也是在定向井中较为常用的钻具组合中的一种, 这种组合采用的是刚性满眼钻具结构, 通过增大下部钻具组合的刚性来控制下部钻具在钻压作用下的弯曲变形, 以达到稳定方位和井斜的效果。除此之外, 对于地层因素影响方位漂移严重的地层, 可在钻头上串联两个稳定器, 这样对稳定井斜和方位具有较好的作用和效果;增斜钻具组合通常都是采用双稳定期组合的, 它利用杠杆原理利用近钻头足稳定器来作为支点, 第二个稳定器与近钻头稳定器之间的距离则根据两个稳定器之间的刚性大小和所要求的增斜率的大小来确定, 增斜钻具组合的钻井参数应根据下部钻具的规格参数、所要求的增斜率的大小以及两稳定器之间的距离来设计。

在实际的钻井作业中, 为了提高钻具组合的效果, 应先对钻具组合进行相关的力学分析, 求出侧向力, 再结合实际经验及综合地层因素, 来预测出轨迹变化趋势, 并以此来确定所选择的钻具组合是否符合钻井作业要求, 比如井底轨迹控制的要求等。

2 对于提高钻头水眼组合的措施分析

钻头水眼即为钻头尖角, 钻头的正确选择可以降低成本、缩短从工程开工到投产的时间, 在优化机械钻速方面具有主导作用, 而对于钻头水眼的优化可从其材质、长度以及施工环境的地层类别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2.1 对钻头的优化选择

对于上部为软土层, 持力层为圆砾、软岩的地层, 较为常用的钻头是锥形钻头。锥形钻头成空导向性较好、流转阻力和回转阻力都较小, 适用于淤泥类别粘土、粘质粉土、杂填土、粉砂等低强度的松散型地层。针对锥形钻头的优化设计:将其设计成有钻头尖、连杆、尾翼、钻头尾的结构, 钻头尖为锥形体结构, 尾翼设计为管形结构并且在管内设置支架, 并且尾翼的外径应小于钻头尾上部管形结构的内径, 连杆的上端设置在尾翼内支架的中央, 连杆的下端设置在钻头尖的上端中央, 钻头尾的上部为管形结构并且在钻头尾的上部设置螺旋纹、钻头尾的下部设为内控的锥台体, 并且锥台体的下端边要与钻头尖的上端边相配。同时, 为了能够保证钻头进入持力层后的钻进速度, 并且兼顾上部软土层的钻进效率, 对于钻头的选择通常是三翼梳齿式加强合金型钻头, 钻头的锥角角度为90度到120度, 而且钻头的尖角处呈现扇形分布。

2.2 对钻头水眼组合的优化选择

根据在钻井作业中积累的多种现场经验及相关理论证明, 在钻头水功率相同的情况下, 不同尺寸的水眼组合, 能较好地改善井底流场及其压力分布的状况, 并提高清岩能力, 以便减少钻头对井底岩屑的重复破碎, 从而提高钻头的破岩效率和机械钻速。

在进行实际的钻头水眼组合的选择时,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对于小直径钻头, 比如Ø215.9mm的钻头在较软的地层中钻进时, 采用二大一小及直径比为1/2的水眼组合;在硬度中等的地层中钻进时, 可以采用一大一小的双喷嘴, 以及直径比为1/2的水眼组合。

(2) 对于大直径钻头, 比如Ø311mm的钻头, 可以采用一个中心的喷嘴, 再加两个直径不相等的喷嘴组合。

(3) 钻头水眼组合中尽量选择加长型的喷嘴、斜喷嘴及脉冲喷嘴等。

(4) 在进行水眼组合的计算时, 应该先求出水眼的总面积, 再确定最小直径的水眼, 之后配置最大直径的水眼, 并且尽可能地拉大直径差, 但是要保持总面积不变;另外, 除了满眼的情况外, 最小水眼的直径不能小于7mm, 以免造成水眼堵塞。

3 关于优化钻井参数的探究

有效的优化钻井参数可提高钻井的工作效率, 基本的钻井参数包括:固定参数即地层参数, 以及可调控参数, 包括钻进中的机械参数、水力参钻井液性能及流变参数等三大类参数。钻井水力参数是优化钻井参数的主要对象, 在喷射钻井水力参数优化设计中, 可通过对钻头的合理压降以及循环系统压力损失的分配关系, 以确保其能在满足低反速要求、充分利用泵的水功率的条件下, 最大可能地提高井底清洗效果, 从而达到优质快速钻井的目的。

在实际的钻井作业中, 为了对钻井参数进行优选, 可以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建立声波时差测井数据与岩石的可钻性的关系模型, 以及基于岩石可钻性来表示的钻速模式, 然后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和参数的优选方法, 并利用上返岩屑的分形特征表示的岩石可钻行级值, 来建立以岩石可钻性的钻速模式为基础的钻井参数优选目标函数, 以进行优化钻井参数的设计, 预计钻井技术的经济指标, 同时对提高钻井的机械钻速和降低钻井成本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4 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 石油工业更是突飞猛进地发展, 各石油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提高钻具组合和钻头水眼组合及优化钻井参数, 对提高钻井速度、减少钻井时间、优化钻井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能够使企业在生产过程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这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另一种形式。

参考文献

[1]曹向峰.超深井钻井水力参数优化设计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 2007

[2]马青松, 等.钻井水力参数优化方法及应用现状[J].石油矿场机械, 2010, (7)

[3]管志川, 等.底部钻具组合的参数设计及优化方法[J].石油钻采工艺, 2006, (4)

优化和提高 篇9

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活动”课堂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主阵地,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因此关注学情不仅仅局限在课前、课后, 更要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教学内容、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调整。但我们有些教师却忽略了获取学情的这一重要途径, 所以出现了“教师讲得累, 学生听得烦”的低效课堂。这种“告知式”课堂只会助长学生思维惰性, 因为学生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绝不是教师妙语连珠的自我表演, 而是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过程中精彩的动态生成。作为教者要研磨课堂, 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书写。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 不断完善学生人格, 为其终身优质发展奠基。

其中“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就是一种高效“活动”课堂。该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即把教师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程序为“创设情境—实施活动—检测反馈”。以“活动单”为载体, 通过语言、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形式创设课堂导入的情境;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以“检测反馈”为保障。

二、题海捞“金”, 对“症”训练, 优化训练与讲评策略

1. 练习、检测是我们获得学情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学生向老师倒苦水, 说上课老师讲的和书上理论我都懂, 但到做题时, 却无从下手。还有学生讲, 我看着这道题会做, 可是一做就错?这就是基本技能不过关的原因。其实好多技巧, 好多精彩的地方, 好多未被学生发现的遗漏问题, 往往都是在动手的过程中才发现的。所以在练习考试时教育学生要自主训练。在做题中要关注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在自主订正、小组合作讨论和教师的讲评点拨中解决解题中的薄弱点与疏忽点。

题目是知识载体, 适量有针对性地训练有助于巩固知识, 提高能力。但有些学生为了在学习上领先他人, 总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比别人多做题, 结果题目做了一大堆, 成绩却鲜有提高。所以要提高学生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教师要下“题海”“书海”精选例题、习题, 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展开训练, 让学生做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的题目, 获得训练效益的最大化。

2. 在练习训练的讲评策略上要做到“先练后讲”“不批改不讲评”

如果“先讲后练”, 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方面的问题不能够明显地体现出来。而如果先练后讲, 学生就会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解决时就更有针对性。不批改讲评或简单地对答案, 这种缺乏针对性讲评其效果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师在课前必须统计学生的错题情况、分析错误的类型和原因, 形成讲评教案。在讲评时做到:难点问题前置讲, 共性问题重点讲, 学生会的问题不讲,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不讲。另外, 帮助学生学会对一些较重要的、典型的题目从不同角度进行变式, 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与方法, 强化通性通法, 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视学后反思, 培养思维的永久性, 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升

不少教师有这样的体会, 课堂上重点讲授的知识点和反复练习的题目, 有些学生不能举一反三, 甚至不能举三反一。这其中除了教师教学方法问题外, 还有我们的学生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埋头做题, 更要做题后的反思, 因为学生“悟”出来的知识与能力是最为可靠的。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每天抽时间消化当天的重难点知识, 做好“日清”工作;第二就是指导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做好周清, 将本周所学的知识和所做的练习, 再一次进行整理梳理, 查漏补缺, 熟悉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 自主构建答题模式, 培养思维的永久性, 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升。

三、关注个体差异, 优化教学设计, 让学困生成为教学效益提升的“增长点”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 同样学生个体之间也有差异。在平时教学中那些成绩中上等, 表现欲强的学生往往是教师关注的重点, 而成绩差或沉默寡言的学生常常是教师忽视的对象。长此以往, 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绊脚石。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立足个体, 面向全体, 关注学生差异。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既要满足中等以上学生, 又要体现出对学困生层次要求, 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 有内容可学。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在发展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课堂提问教学策略上要把简单的问题多给平时成绩一般的学生回答;当解决问题方法较多或者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时, 让每位学生有各抒己见的机会。这样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 让不同学生在点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促使全体学生学习成功。

在课堂练习处理策略上给有能力、学习好的学生留一些难题, 而给中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在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上要关注两种对象:一是成绩波动者, 二是成绩不理想者。对这些学生要及时捕捉闪光点给予口头鼓励, 让其树立自信心,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从而出现“亲其师则信其道”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现“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会合体, 只有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状况以及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进行教学, 学生才能学得有趣、学得会、学得通、学得活, 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价值、有意义、有效的教学, 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只有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状况以及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进行教学, 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优化和提高 篇10

一、先学

通过先学使学生了解上课所学内容, 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掌握听课的主动权。

我在教学中, 将“先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每天晚上:晚自习抽出至少10分钟时间让学生预习明天所讲内容, 并用不超过5道类型题进行检测;第二阶段是在课堂中, 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 抽出不超过6分钟的时间自学, 使学生深入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重难点, 并第二次设计自学思考题 (一般10道题左右) , 以考查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

在先学环节, 一般采用“看例题———找规律———练习———交流 (即互查) ”的方式, 通过先学, 教师充分了解学情和存在问题, 从而以学定教。

二、后教

在后教环节, 首先提出一些生活中与本节相关的、具有诱惑力的问题, 使学生希望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其次注重教材知识的生长点, 即起点, 起点要合适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学生才易学、愿学;再次, 在后教中要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最后, 注重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保证学生的“心理安全”, 即后进生在课堂上不需要戒备心, 不会受到苛求和责备, 让学生自由表达。

三、当堂训练 (即达标测评)

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评价, 特别是过程性评价, 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进行兴趣的自我培养, 自觉地改变学习方式。

在达标测评中, 我至少抽出l0分钟的时间进行检测, 采取不同形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

经过这样的“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各方面能力均有所提高。教学质量也提高了, 这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有信心了。

优化创新提高复习实效 篇11

一.九年级语文复习创新教学法的特点

1、相对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于九年级语文复习教学来说,采取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劣势的地方,不存在绝对的好方法和绝对的坏方法。从本质上说,每种教学方法都具有两面性,即优点和缺点。所以,复习方法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相对性的特点。

2、针对性

九年级语文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通常情况下,老师都是采用自己比较熟悉或者是运用熟练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复习教学对具体的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此,又具有针对性的特点。

3、综合性

教学方法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老师教,一个是学生学,当二者达到统一并且达到最完美的效果的时候,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最成功的。老师教的方法主要体现在:示范、辅导和训练、启发上,而学生学的方法主要体现在观察和模仿上。

二.如何运用创新复习法进行九年级语文复习教学

1、串讲复习法,为学生大脑进行原有知识的联结

串讲复习法,是语文教学中“讲”与“串”的传统教学方法的体现。所谓“讲”就是讲解的意思,而“串”则指串联,即将上下文的意思和主体串通起来,其实质则是“讲”,而“讲”的特征就是“串”,也就是将字词、句子、段落、语篇连贯、系统的讲解。

比如,教师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将初中语文7-9年级的语文书上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类,如语法常识、诗词记忆、文言文、讲读课文、积累与运用、作文等几类,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脉络清楚,头脑清晰,达到知识点整合复习的目的。还可以把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前后串讲进行有效衔接,唤醒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再认识和再理解,加深了学生大脑对新旧知识的组织性。这样一来,复习也会变得轻松。串讲重点在于教师对重点知识的有效连接,让重点知识犹如提纲或者网络,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联结,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使整个九年级的语文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复习。

2、笔记复习法,让学生提取重点进行复习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记笔记复习法,使普遍所选有的一种复习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初中几册语文书本中积累相关的知识重点,然后放开语文书,直接看笔记,达到突破重点的学习目的。

比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上的语文知识点,还有语文积累性的名篇名句,学生平时积累下了的,教师在复习的时候打开笔记,便于记忆。再比如,九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赏析课,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记笔记,把全册书中的文言文所要求记忆的古汉语释义,比如“妻子”文言文中理解“妻子和儿子”;“可怜”是“可爱”的意思;“青春”是“春天的美好景色”等,进行做笔记,使知识点变得系统性、整体性,复习起来也一目了然,而不是急于去查阅很多本书而寻找答案。

3、联想复习法,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触类旁通

联想学习法是建立在对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复习方法。对九年级学生,已经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年的学习阶段,也是升入高中阶段的基础和衔接点。教师让学生通过联想,可以想到很多知识点,这样既连贯了知识,也使零散知识得到有机的联系。

比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故乡》,由这一课的复习,学生可以联想到很多,比如联想到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狂人日记》;联想到小学六年级学过的《少年润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等;还可以联想到所在单元的《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等课文的学习,这样学生想忘记也很难。我们所学的知识不是独立体,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只要你善于联想,大胆去想,一定会把看似零零落落的知识,集合与一起,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九年级作为初中进入高中的重要衔接阶段,其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初中生系统掌握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作为九年级语文教师要对文本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总结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系统、整体掌握知识提供有力的保证。

优化和提高 篇12

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 (Guilford) 于1959年在介绍其“智力模型”时提出来的, 这两种思维方式对于指导学生解答好政治主观题, 提高应试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撷取2013年两例高考试题, 谈谈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在解答政治主观题中的具体运用, 以期对2014届考生应考有所裨益。

一、发散思维:解答开放性设问的思维方式

【思维依据】所谓开放性设问, 就是指设问中没有明确要求考生用某一具体知识或从某一具体角度来回答问题的设问形式。所谓发散思维, 就是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 探求多种答案, 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 突破原有的知识圈, 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 并通过已有知识、信息进行重新组合, 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提出 :“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 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能够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 提出必要的论据, 论证和探究问题, 得出合理的结论”。这些要求为高考政治主观题考查考生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出题依据。

【高考典例】 (2013·新课标Ⅱ ·38) 材料一:2004年, 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 (1公顷=15亩) 建立了一个工业园, 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 相继入园, 2012年该因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 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 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 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 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 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 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 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分析:该设问是一种典型的没有具体知识点限制的开放性设问, 考生答好此题必须具有发散思维品质, 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城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第一要多角度提取材料与设问的有效信息。要依据材料中的句号或分号等标点符号划分层次并逐层找出有效信息, 如本题材料一中有五个句号, 那么就至少需要从五个角度去提取有效信息, 如“企业聚集”、“城镇人口增多”、“服务行业增 多”、“土地集中 经营”、“收入增加”等信息;第二要依据信息找出书本中对应的知识点, 然后将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进行有机整合, 生成答题要点;还有, 设问中的分数值也是很重要的有效信息, 它暗含着答题要点与文字量的多少。

参考答案: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 带动了产业发展, 促进了产值增加;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 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 提高了农 业生产率, 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 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或有利于扩大内需) 。 (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亦可)

【牛刀小试】材料: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2013年11月11日在新华微博、腾讯微博和微信开通, 是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的又一重要平台。国务院重要政务信息将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 向社会公众公开。政务“双微”平台的开通, 为推动从“网络问政”到“网络施政”的转变畅通了新的渠道。要让网络不仅是各级政府了解民情的“高速路”、疏导民怨的“直通车”和排解民忧“减压阀”, 更是政策发布、舆论引导和政策实施的有效途径, 形成网上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长效机制。

结合材料, 运用政治生活原理, 分析政务“双微”平台的开通的意义。

参考答案: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双微”平台的开通, 有利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 权利和自由, 政务“双微”平台的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举措。 (民主监督、民主决策角度可酌情给分) 3政府通过“双微”平台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 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4“双微”平台的开通, 推进了政府信息公开, 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基本职能, 提高政府的威信。

二、聚合思维:解答限制性设问的思维方式

【思维依据】所谓限制性设问, 就是设问中明确要求考生用某一具体知识或从某一具体角度来回答问题的设问形式。所谓聚合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 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聚合思维具有过程的严谨性、思路的归一性和结论的论证性等特征 (人教版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高考考试说明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指出:“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够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 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这些要求为政治主观题考查聚合思维能力提供了出题依据。据此我们在这里将聚合思维定位于主观题设问中已指明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来分析论证材料的思维过程。

【高考典例】 (2013·文综广东 卷·37) 材料:当前, 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 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 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 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结合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 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分析:该题的设问中明确要求考生用“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知识来分析消费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属于典型的限制性设问。考生回答此题的思维必须是收敛的、集中的, 论证的过程应该是科学严谨的。也就是说,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以及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这个四个方面。其论证过程的严谨性表现在背景材料是如何分别体现消费反作用这四个方面的, 如此之外不得发散。因此, 解答限制性设问, 必须对教材的知识点的层次结构清楚明了。

参考答案:1消费促进生产的发展, 拉动经济增长, 带来的新的供给, 推动产业扩张。2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推动技术创新,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环保节能的汽车带动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4消费创造出新 的劳动力。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牛刀小试】材料:实干不等于盲干和蛮干。“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地利用自然, 乱砍滥伐导致森林破坏, 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 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 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 危害加重, 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 严重会致死。

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客观规律的知识, 分析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答案:1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体现了人类的某些错误思想带来的不良后果, 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我们应尊重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是人们没有尊重规律的结果。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统一起来, 人们只有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 为人类造福。我们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上一篇:过程直观化教学下一篇:发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