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对比

2024-10-06

产业对比(共10篇)

产业对比 篇1

0 引言

进入21世纪, 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 各要素在全球流动和重新分布, 导致生产国际化, 产业走向全球, 重新布局, 产业转型进入一个活跃发展时期。枯竭型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进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迫切要求, 因此, 应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进行深入研究。

樊杰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进行研究, 他指出必须要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归纳出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发展重点和产业结构转换的基本思路[1]。刘洪和杨纬民认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 经研究提出五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并对三类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调整方向进行了探讨[2]。段永瑞利用199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效率以及区域制造业合作效率进行了评价, 他主要应用的是具有独立子系统的DEA模型[3]。王家庭等利用DEA三阶段模型对2004年中国31个省市文化产业进行了效率评估分析。他们的研究表明, 一方面环境因素对于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在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 各省市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偏低, 规模效率尤为低下[4]。本文以徐州这一转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深入探讨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前后的产业效率, 希望通过徐州市产业转型前后产业效率对比分析, 发现其在产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政策上的建议。

1 产业效率评价方法

DEA模型是A.Charens, W.W.Cooper和E.Rhodes等人1978年首先提出的。对于第一个DEA模型C2R, 被认为是一种关于效率评价的新方法。DEA方法以实际的观测值做包络, 使用数学规划模型对某个决策单元 (Decision Making Unit, 简称DMU) 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 来判断其是否有效, 从而对决策单元做出评价。DEA方法突出的优点是用于多个同质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评价, 特别是对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系统的效率评价。假设有m个输入变量, 有s个输出变量则DMUj如下:xj= (x1j, x2j…xmj) yj= (y1j, y2j…ysj) 。本文中运用的评价模型为典型的C2R模型, 模型如下:

式中, xij是DMUj对第i种输入的投入量;yrj是DMUj对第r种输出的产出量;θ为效率评价指数。

在最优解θ*, S*+, S*-中θ*=1, DEA弱有效;最优解θ*, S*+, S*-中θ*=1, S*+>0, S*->0, 为DEA有效。, 产业规模效益递增, 该值越大, 规模递增趋势越大, 也就是说该决策单元有必要再增加投入, 使其带来更高比例的产出。增加该值越大, 规模递减趋势越大, 也就是说该决策单元没有必要再增加投入, 因为增加投入量不可能带来更高比例的产出增加;, 规模效益递减, 该值越大, 规模递减趋势越大, 也就是说该决策单元没有必要再增加投入, 因为增加投入量不可能带来更高比例的产出增加;, 规模效益不变。

2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构建

因为对每个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来说, 资金的约束作用都非常明显, 因此研究资金投入在不同产业间的产出效果是有意义的。由于受数据限制, 无法获得所有主要产业的具体数据, 因此研究对象为徐州市的十二个具体产业部门:煤炭开采与洗选业, 农副产品加工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制造业, 纺织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通信设备业, 电力, 水的生产和处理。

衡量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 输入指标如固定资产年均余额, 流动资产及其平均余额, 输出指标为销售收入利税总额等, 但是在进行指标选择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第一:要能反应评价的目的和评价内容;第二:要有输入输出数据的可比性和可获得性。本文中对每个产业选取能反映各行业投入和产出的指标, 建立如下指标体系:投入指标: (1) 流动资产余额; (2) 固定资产小计; (3) 主营业务成本;产出指标: (1) 主营业务收入; (2) 利税总额。

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选择徐州市2004-200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于《徐州市统计年鉴》。这6 a为徐州市进行产业转型的前后几年, 可以通过对比实施产业转型前后的效率值, 看出实施产业转型的效果, 也为徐州市修正、调整转型规划和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本文运用C2R模型结合Lindo软件计算徐州市各产业2004-2009年度各产业的效率评价值θ*, 每年单独计算, 结果如表1 (其中1~12分别代表煤炭开采与洗选业, 农副产品加工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制造业, 纺织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通信设备业, 电力, 水的生产和处理) 。

4 徐州市各产业效率对比分析

在2004-2009这几年里煤炭开采与洗选业效率值一直小于1, 为DEA无效。这说明煤炭开采与洗选的的优势地位没有改变, 也侧面说明资源产业未进入生命周期的衰退期或衰退情况在短期内还不明显, 因此应该在资源产业保持强势时进行产业链延伸, 一直保持其优势地位。

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烟草制造业一直保持DEA有效, 规模效益保持不变, 说明在资金、人员等各项资源的配置投入运用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在产出方面也没有投影亏空。就规模收益情况来看, 说明这两个产业也已处于规模扩张线上, 达到最大规模最大点。

从纺织业的2004-2009这几年的分析数据来看, 纺织业效率值一直很高, 这是徐州市产业转型的一大经济成果, 与徐州市政府政策密切相关。但是从表中也可见2007年和2008年的DEA很低, 这主要是由于大量引进先进设备、关键技术等造成投入大幅度增加导致的。2004-2007年纺织业一直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状态, 且剩余变量S中大于0的, 这说明投资不合理, 资源利用不充分。

饮料制造业的DEA在2007-2008年出现了不升反降的局面, 而到2009年有回温的趋势。徐州市在2007年大额度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 导致综合效率下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始终为无效, 其DEA效率始终不稳定, 通过分析2004-2009年的投入与产出, 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在加大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固定资产的投资, 增加其流动资产余额。在增加投资的同时, 效率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一方面可能归结于前期投资的效果不明显, 另一方面可能归结于近几年政府对于产业的环境方面的要求, 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在DEA无效的同时, 其规模效益从2005-2009都为递减的, 这就要求产业合理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医药行业效率值一直很低, 但其规模效益一直处于递增状态, 政府应合理对其进行投资。

通用设备制造业的DEA在2004-2008年都为1且S*+和S*-都为0, 而2009年下降为0.86, 与此同时S*+>0, 从投入上看, 可能是由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增加了约150 000万元造成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S*+>0说明可以提高产业的利税总额。专用制造业一直无效, 但效率值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规模效益处于不稳定状态。在2007年规模效益递增时, 加大对其投资力度, 2009有了明显的转变, 综合效率提高。从2009年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来看, 其规模效益处于递增状态, 应加大对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投资力度, 促使其有效发展。

2005年和2008年通信设备业的DEA为1, 达到了弱帕累托最优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对其的投入相当大。2006年徐州市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指出:继续推进综合宽带数据网络建设, 加大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力度, 重点发展软件、电信、网络业服务, 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 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电力行业在2008年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而2009年又下降, 但在2009年其规模效应是递增的, 这说明电力行业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水的生产和处理行业一直处于DEA无效状态, 且规模效应处于递增状态, 因此应注重水的生产和处理的投资, 加大对其投资。

5 结论及建议

2004-2009年间, 徐州市各产业综合规模技术效率在大体上存在很多的非效率产业, 致使产业综合规模技术无效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无效, 这一结果说明目前徐州市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不高, 而其原因要么是投入不足, 要么是资源利用率低。因此, 对于徐州市的各个产业来说, 一方面则是需要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另一方面则需要提高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投入水平, 当然, 最为关键的应属如何形成技术创新以及熟练掌握其运行机制, 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徐州市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储量, 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点, 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 有效地扩散技术创新效应, 加强产业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逐步减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提高城市经济结构弹性。与此同时徐州市各产业应该在投入资源的利用率上下功夫, 既要提高资产的质量, 也要不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更要使工业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徐州市产业转型的进行, 对各产业转型前后的效率研究十分必要。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徐州市的2004-2009年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饮料制造业等十二个行业的相对效率进行了评价, 对高效率的行业应该巩固其优势地位, 适当引进新技术、新设备, 使其发展成江苏省一流的产业。针对低效率的行业, 应该重视对人才、技术的引进, 同时辅以税收等产业优惠政策, 帮助这些弱势产业尽快成长, 使城市经济向多元化、综合化转变。

关键词:产业转型,产业效率,DEA

参考文献

[1]樊杰.我国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J].地理学报, 1993 (5) :48-56

[2]刘洪, 杨伟民.关于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几个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992 (8) :48-52

[3]段永瑞.数据包络分析——理论和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6

[4]王家庭, 张荣.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31省市文化产业效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9 (9) :75-82

产业对比 篇2

竹林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森林”。以竹子资源利用发展的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本文介绍了世界各地竹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发现世界各地竹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方向与关注的元素有所不同。因此世界各地应相互借鉴,共同提升竹产业的发展,树立一个优秀的产业榜样,例如进一步挖掘竹子品牌价值,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通过国际合作共享与传播价值,参与国际林业碳汇等。

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日渐为人们所重视。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木质资源,在当今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木材短缺的背景下,研究世界竹产业的发展有着切实的现实意义。

一、世界竹类资源分布状况

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全球森林面积急剧下降,竹林面积却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积已达2 200万hm2,占森林面积的1%左右;年竹材产量1 500万~2000万t。世界竹子可分为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亚太竹区是世界最大的竹区,有竹子约50多属,900多种。主要产竹国家有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孟加拉国、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等。印度有竹林面积约209.7万hm2;缅甸有竹林面积有217万hm2;泰国有竹林面积81万hm2左右;孟加拉国有竹林面积60万hm 2;越南有竹林面积100万hm2;美洲竹产区南至阿根廷南部,北至美国东部,共有18个属,270多种在北美,主要集中在东部。亚马孙河流域有34 000万hm 2森林中,有1 020万hm2的竹林,占森林面积的3% ;非洲竹区范围较小,南起莫桑比克南部,北至苏丹东部: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北美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近百年来,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

二、世界各地竹产业的发展

亚太竹区是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面积的45%,竹种资源占全世界竹种资源总数的80%。以下是世界各地主要竹产区的发展状况:

1.中国竹产业历史悠久,树立了产业榜样

中国竹类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文明

过去被称作“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中国现有竹类资源500多种,竹林面积520万hm2,占世界竹林总面积近1/4。竹产业涉及建筑、建材、家居等多个领域,竹产品形成100多个系列。数千个品种,与花卉业、森林旅游业、森林食品业一起,成为中国林业发展中的四大朝阳产业。如此巨大的产业为世界做出了榜样,促进了人们关注竹子补充木材资源消耗与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带动世界各地竹产业的发展。据统计,中国竹产业产值1981年仅有4亿多元,2000年则达到200亿元人民币,2006达660亿人民币,2007年竹产业产值达800亿人民币。

2.日本丰富的竹文化与高科技竹产业

日本竹产业发展同中国一样历史悠久。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后,日本吸收了中国竹文化,并有着较好的传承与发展,与日本固有的竹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日本竹文化。日本竹文化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人用竹制作的折扇,在宋朝的中日贸易中,是最主要的交易商品之一,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日本现有竹林面积为14.13万hm2,有13个属,230种。在森林的周边生长着繁茂的竹林也是日本植物分布的最显著的特征。除北海道外,其他地区均有竹子生长,60%集中在九州。日本竹林97%为私人所有,集约经营管理,年产竹材20万~30万t。随着罐头笋和竹制品输入的增加,竹产区人口的老龄化,人工费高居不下的影响,山区种竹人口下降,竹林面积从70年代不断减少。日本每年向外国大量进口竹材和竹产品,尤其是笋食品。为了维护竹产业的发展,日本加强高科技支持竹产业的发展,在竹材利用技术开发上注重科技投入,开发了竹炭、竹醋液、竹纤维、竹炭纤维等高科技竹产品。2006年日本三重县开发出了以竹子为原料制造可进行生物分解的成型材料新技术。日本的竹产业是有着浓郁的竹文化与高科技内涵,引领世界竹子的加工利用方向。

3.印度“国家竹子计划”

竹材在印度有“穷人的木材”之称。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称竹子为“绿色黄金”,并表示印度将把大力发展竹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争取在2007年为全国创造800万个工作岗位,使500万个农村家庭摆脱贫困,并为政府带来每年1 600亿印度卢比的税收。印度政府希望在2015年前后,使印度成为世界领先的竹制品出口大国。1999年,印度成立国家竹子开发委员会,实施“国家竹子计划”。纺织部关注对竹子手工艺品的制造;工业部关注竹子的工业用途;食品加工部关注竹笋加工业;科技部通过设在印度东北部竹产区的试验基地进行竹子的研究和开发;商业部注重开发竹产品的出口。印度的一些主要林业研究部门也开始在印度热带雨林以外的地区开发和建立由农户经营的竹资源培育基地。这种农户经营人工林的方式将成为未来竹材供应的保障和适应市场特殊需求的竹原材料的来源,同时还有利于保持印度各个地区的生态平衡。印度是世界上使用竹材造纸最多的国家.全国近百个造纸厂中有一半以上的工厂利用竹子做原料,估计竹材在造纸原料中的比例为45%-60%。印度也是世界上首批开发竹子发电潜能的地区之一。2006年,印度开始在东北部最大的竹产区米佐拉姆邦省建造两座以竹子为燃料的新型环保电厂。米佐拉姆邦建将成为印度第一个使用这种“绿色”电力的地方邦。用竹子和竹子边角料发电,不仅成本低,也有利于环境,其原理类似于用稻壳发电,即将竹子干燥后再热解汽化,然后用产生的可燃气体来发电,在印度竹子利用的程度可以同木材相比拟,消耗量亦很大。

4.“美洲竹子”行动

美国原产的竹子资源并不多,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除大青篱竹及其两个亚种外,没有乡土竹种,19世纪末期就开始引入竹子。20世纪初期,美国农业部组织对竹子制浆进行了研究,从世界各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竹种采集和引进。种植在美国各地的植物引种站,竹种引进取得了较大进展。美国人对竹子产生较

大兴趣,把它作为景观利用、防治侵蚀、制作工艺品的原材料和食物。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成立了“竹子协会”,开展了大量竹子教育、宣传和引种工作,为竹子在美国的普及和推广及美国竹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据美国竹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美国2002年的竹产业产值为3 000万~4 O00万美元。美国竹子协会南加州分会实施“美洲竹子”的行动,对原产美洲的竹种实施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竹子加工品的制作和交易也非常活跃。全美约有40~50家生产和经营竹制加工产品的公司和企业,其中大部分为竹制品分销商。美国竹子园艺业发展异常迅猛,现有进行竹种买卖的竹种园、竹子苗圃约150余个。其中有6个规模较大的生产销售公司,12个专门的竹子苗圃,约10个有权进口外来竹种的公司,初具产业规模,并建立了较完善的产供销服务体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竹制品进口市场。目前有几百种竹制产品,大部分从国外进口。

5. “竹子在欧洲”

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但由于当地居民的个人爱好和对环境美化与保护生态的重视,意大利、德国、法国、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2000年成立了“欧洲竹子协会”,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竹子研究与经济技术交流活动非常热烈。欧洲已经建立了多处竹子观赏园与用于科研试验的竹园。2002年,欧洲委员会资助了“竹子在欧洲”的项目。在德国北部种植了一些竹种,收集了不同的竹种和它们的基因类型,对它们进行了评估。这项工作由德国农业研究中心所属的农作物科学研究所实施。实验的重点放在那些有可能适用于欧洲的农业发展,可能作为新的能源替代农作物或用于其他方面的竹种的栽培。德国把有关育种的进一步研究项目重点放在提高竹子的生物量上。竹子的蒸发系数小于300,低于传统的植物。因此水的利用率更高。竹竿蕴含的能量(每千克干物质燃烧可释放出17.1MJ的热值)和其超过40%的纤维素含量使得它更加适合作为产生能量和造纸以及生产纸浆的原材料。2002年,德国联邦农业研究中心曾对65种适于生产生物能量的植物进行了研究,其中竹子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果设定优先级的话,竹子会被排在前5名之内,主要是缘于竹子的生产力比较好,可以连年采伐,而且产量也不降低;竹子在冬天保持绿色,这对于欧洲日照时间较短的地区尤为重要;竹子比其他可供选择的作物对水的利用率更高;而且竹竿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适合生物能量的转化。

6.非洲“加纳方案”

非洲竹产区是三大分布区中最小的一个,竹产业相对落后于其他产竹区。由于生产和加工技术落后,以及发展资金的匮乏,竹子发展很难形成一个完成的产业体系。近几年来,由于竹子产品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识。联合国工发组织十分重视竹子产品的开发、利用和加工,选择了加纳来开展竹产业这一领域的合作。在联合国工发组织组织的“加纳综合方案”项目下,加纳派代表参加了中国举办的国际竹子培训班;委托中方对加纳竹子样品进行了技术测试,并派加纳的相关人员对中国进行了考察。在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推动下,加纳土地和森林部向该国内阁提交了一份备忘录,要求政府通过一项加纳的竹藤开发政策。竹产业即将成为非洲一项重要的扶贫与农业收入来源。

三、世界各地竹产业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中国、日本、印度、欧美等世界主要产竹国竹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发现各个国家或地区竹业发展各有其特色,发展水平不同,产业方向不同,关注元素不同:

1.世界各地发展不平衡

世界竹子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依据资源优势与发展历史看,亚洲竹产业最为发达,其中中国最为发

达,预计2007年竹产业产值达800亿元,每年以20%增长速度发展,为世界做出了一个优秀的产业榜样。日本竹子资源不断下降,但是林地集约经营程度高,大部分移作水土保持和园林绿化等用。日本竹产品加工利用的新技术开发研究很活跃。竹材加工企业重视竹制产品的精加工深度,一般不生产粗加工产品,以充分有效地利用竹类资源。日本近年开发了竹纤维,竹叶黄酮系列保健品和竹炭系列等高科技产品。日本竹制品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其产品的精加工上,不是指传统的,花费更多劳动力的手工艺品式的生产模式,而是以现代设计理念为基础,对产品从市场开发分析到生产管理技术等一系列的科学、高效的生产手段。印度竹林资源丰富,但是真正集约经营的竹林很少。竹林生长很差,产量极低。竹林在印度最大的用途是造纸,造纸废水利用处理后用于灌溉。竹子亦被用于箩筐等容器编制,较为现代化的竹材利用是竹胶合板制造,主要集中在北方邦、中央邦的一些较大城市附近。但是印度竹产业刚刚起步,并得到政府的财政、科技支持,赶上世界科技、金融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浪潮,未来将展现如同班加罗尔一样的国际影响。欧美竹子资源并不丰富,竹产业刚刚起步,规模小,但是影响较大,对竹产业的发展投入很多热情与兴趣,资源利用水平较高。非洲竹产业相对落后于其他产竹区。

2.东西方产业方向不同:东方关注传统产业,西方关注新兴产业

亚洲集中了世界45%的世界竹类资源,虽然资源丰富,但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带来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产业道路。中国竹产业依然是以传统产业为主。竹子在建筑、造纸、轻工、食品、家具、包装、运输等行业中广泛应用,部分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于出口。印度、泰国等竹产区国家的竹产业处在起步阶段,加上本身这些亚洲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还处于传统模式,对于竹子资源的利用开发无法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在亚洲国家的竹产业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不断加强在竹子资源利用方面的攻关。日本高科技竹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欧盟已经连续资助德国、比利时、荷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进行“竹子可持续经营和竹材质量改进”及“欧洲竹子行动计划”等重大项目。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较高,服务业比重较高,自然把竹子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用于服务业等新兴领域,关注竹子在新兴领域方面的利用,着重在竹子生物性能开发、竹产品深加工在新领域的应用、园林绿化、竹子生态服务和把竹子用于设计等。

3.东西方关注元素不同:东方关注人文元素,西方关注环保元素与设计

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更为关注竹子的人文元素,而欧美西方国家关注竹子的环保元素与设计。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揭示了中华文明史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本,竹子自古以来被视若清洁而神圣之物。广泛使用于生活之中,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上,还体现在文学、教育以及民族心理构造等各个方面。竹文化成为日本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东方创造了独特的富有人文色彩的竹文化。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向西方不断传播东方竹文化,西方人也表现出对竹子的极大兴趣。在西方人眼中,竹子是具有中国韵味的产物,这是西方人们对竹子产生兴趣的根源,而竹子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生态性,又恰好与西方人健康、自然、环保的理念不谋而合,经过优秀设计和精细加工制作的竹产品在国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在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大行其道的背景下,被西方建筑界誉为“植物钢筋”的竹子,受到越来越多的建筑大师的青睐.并付诸设计实践。2003年,世界著名设计师罗杰斯(Richard Rodgers)设计的马德里国际机场采用中国竹制防火天花板,引起世界瞩目,开始有更多的人尝试研究在新的领域内应用竹材,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这种全新的天然材料。随后美国克林顿图书馆、欧洲耐克球场、日本东京东武百货、德国宝马展厅、欧洲IBM 总部都使用了中国制造的竹地板。2005年宝马汽车开始用中国进口的竹板用于汽车内饰贴面。2006年大庄公司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研发了风车轮的竹板页面,竹子开发进入能源领域。竹地板用于建筑、家庭、公共场所,得到好的环保

评价。美国一个公共场给使用竹子材料的环保评价加10分。西方的设计师们,更多地在文化层面开始尝试以现代的设计语言来赋予竹子新的活力。2007年由世界著名“走在设计前端建筑事务所”(Foreign Office Architects)设计的坐落于马德里南郊的名为“The Carabanchel”的公共住宅筑出庐,引起世界建筑界的震撼。该建筑的外墙采用竹子为主要材料,不仅绿色环保,更具有慨念性的探索意义,堪称一幢既前卫又实用的现代竹楼。

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东方色彩浓郁的设计作品,诸多西方设计师正是利用其敏锐的设计嗅觉发掘了东方古老而浓重的历史文化基奠,造就了今天西方设计界一度引领时尚风潮的辉煌局面,其中具有浓郁东方色彩和环保色彩的竹子充当了重要的媒介。

四、世界竹产业的提升路径

通过比较,世界各地应相互借鉴,共同提升竹产业的发展.为世界树立一个优秀的产业榜样,路径如下:

1.挖掘竹子品牌价值,提升产品竞争力

“穷人的木头,富人的装饰品,艺术家的盟友,大自然的礼物。”这是对竹子所具有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生动描写,合理的开发利用,不断创造和提升竹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市场认可,是提升世界竹产业发展的首要路径。对于竹产品而言,其核心品牌价值的归属应当侧重竹文化符号与环境友好特性。竹产品的“品牌的核心价值”如同生物体内的遗传基因一般,是一个世代延承、生生不息的、不变的中心要素,是区别竹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根本因素。世界各地竹产业应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交换竹子品牌,通过高科技含量高质量的产品传递资源语言——竹文化语言。在全球化语境下,一方面,新科技的普及和应用为国际贸易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提供了条件,商品的世界流动成为现实;另一方面,伴随着商品的全球流动。商品所附带社会文化意义也传播到全球,在大众媒介的推波助澜之下,就形成基于全球商品的大众文化。全球市场的形成和大众文化的流行给竹子品牌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基本语境。竹文化和天然的环境友好特性以其独特的差异性成为商业世界售卖的新热点。随着科技进步与产品多元化的影响,商品讲求更多的精美和多功能,而传统的竹产品所讲求的朴实、耐用的特点已不再是商品价值的重点,而工艺的价值,随着人们对生态保护诉求的提升,竹产品由生活工艺转变为具有美学价值、人文价值和环保价值的产品,这种隐含的价值往往要大于其原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可以通过优秀的设计和精细的加工技术,生产出极具价值,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高档竹产品。借此,竹产业提升其产品竞争力,竹产业水平也整体提高。

2.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印度、泰国的竹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率低,而且易造成污染,影响产品质量,突出资源与环境问题,容易受到“技术壁垒”影响。竹加工出口企业应注重科技投入。改进工艺和技术水平,有效规避技术壁垒。同时科技的驱动和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全球竹产业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中国竹业经济走在世界前列。政府的支持,中国企业家的创新动力和产品快速更新换代,是中国竹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3.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共享与传播产业价值

全球竹产业发展存在不平衡性。欧美等发达国家缺乏竹类资源,但他们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中国、印度、东南亚则有得天独厚的竹类资源优势,多数产竹国家仍处于传统利用为主的阶段,极具发展空间和潜

力。发达地区可以带动其他地区,为国际合作增加内在动力。竹产区国家应加强双边与多边合作,建立示范基地,共享与传播竹产业价值。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可以借助全球营销网络实现产品销售,这样可以降低运行费用和交易费用。全球竹产品市场营销网络的构建应关注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竹产区利用地理优势,如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劳动力供给,方便的交通,以及良好的气候条件建立成熟的产品基地。这样的基地能为将来消化自己的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

4.参与国际碳汇,扩大融资渠道,增强竹产业国际影响

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十大生态问题之首,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形成的温室效应是气候变暖的根源。森林的固碳作用在制氧、减缓温室效应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京都议定书》规定将绿色植被固持CO2纳入其中,森林碳汇可以抵冲企业等排放的CO2量,成为当今与工业减排并行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森林碳汇功能具有比其他减排方式更经济和高效的优点。在市场上,森林碳汇被当作为商品,通过碳信用自由转换成温室气体排放权,帮助国家完成温室气体减限排义务,形成了森林碳汇服务市场。竹林被誉为“第二森林”,生态效益优势明显。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大,造林成本低,天然具有优势。研究表明,竹林的固碳能力十分巨大,1hm2毛竹的年固碳量为5.09t,是杉木的1.46倍。世界各地竹产业可以通过碳汇交易获得设备、技术、资金,借此增强竹产业的国际影响和提升产业水平。2008年4月,中国绿色碳基金在浙江临安启动了毛竹林碳汇项目,成为全球首个竹林碳汇项目,为竹林资源利用与产业化提升开辟新的路径,也是当下学术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我国竹胶板模板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郭陶明

太原理工大学 阳泉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0

摘 要:概述了我国竹胶板模板的发展过程 ,分析了现阶段

多家 ,产量约 10万 m3。由于竹胶板模板具有幅

竹胶板模板在生产和施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探讨

面大、强度高、耐冲击、耐水性好等特点,并且施工企

了竹胶板模板替代钢模板的可行性。使用竹胶板替代钢模

业也在不断总结新的施工方法 ,使竹胶板模板的应

板可以减少资源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和工程造价 ,在建筑材

用迅速发展 ,其中双面复膜竹胶板模板占据了主导

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地位。钢框竹胶板模板的发展也很快 ,仅北京地区

关键词:建筑材料;模板;竹胶板

中图分类号: TU 755.文献标识码:A

就有几十家模板公司生产钢框竹胶板模板。由于钢

框竹胶板模板按一定的模数制作,易于配板 ,不易损

引言

坏 ,在墙、梁和柱等部位得到了大量应用。

竹胶板模板作为一种新型模板 ,在我国已经有

(3)由于竹胶板模板幅面大、拼缝少 ,可以不加

20余年的历史,并且逐步得到了建筑业的认可 ,建

边框整张铺设 ,因而近几年竹胶板模板主要使用在

设部将竹胶板模板列为十大新技术之一进行推广 ,顶板上 ,而墙、柱和梁等部位则主要采用钢模。

国家发改委也将竹制工程材料作为鼓励发展和投资

竹胶板模板推向市场后 ,其发展速度很快 ,年增 的项目。我国竹材资源丰富, 占全球资源储量的长率达到 35 %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竹胶板模板

%以上。竹子具有生长周期短、再生性强等特

具有胶合性能好、表面平整光滑、周转次数多、价格

点,利用竹材制造竹胶板模板 ,以竹代木、以竹代钢 ,较低等优点,并且符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不仅可以节约资源 ,而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但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建筑施工质量标准的提

是,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模板质量不稳定、施

高,竹胶板模板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得到了市

工成本高、传统施工工艺有待革新等问题。

场的认可。

竹胶板模板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竹胶板模板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竹胶板模板的发展经历了 3个阶段:

()

2.1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结构、加工工艺和胶粘剂的不同,并不

是所有的竹胶板都能用作建筑模板 ,有的只能用作

近几年 ,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竹胶板模板的价格

衬板、隔板及包装箱板等。在国家尚未制定相应的大幅度下降,一些企业管理水平低、质次价高的厂家

标准规范之前 ,竹胶板模板市场混乱,有的竹胶板模

被淘汰。虽然目前的价格已接近底线 ,但不能以降

板粘到混凝土上脱不了模 ,需要人工往下铲 ,造成了

低产品质量求生存 ,这种恶性竞争对竹胶板模板的施工负担。我国建筑行业使用木模和钢模 , 已形成发展极为不利。建设部虽然已颁布了行业标准 ,但

了传统的施工方法 ,而使用竹胶板需要改变施工方

还需要加大行检力度 ,对达不到质量标准的厂家不

法 ,这给竹胶板模板的推广应用带来了一定困难。

予颁发生产许可证 ,以规范市场 ,保证竹胶板模板的

这个时候 ,生产厂家和施工企业都迫切需要政府制

质量。

定一个标准来规范市场。

2.2 表面平整度和厚度的公差较大

(2)中国模板协会组织制定了建筑工业行业标

由于原材料和结构的原因,竹胶板的表面平整

准 JG/ T 3025—1995 《竹胶合板模板 》,对于规范竹

度和厚度公差较大 ,制成钢框模板后 ,钢框与板面之

胶板模板市场、推广应用竹胶板模板发挥了重大作

间、钢框与钢框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拼缝或错台,影响

用。目前 ,我国的竹胶板生产企业发展很快 ,达到了

面板破损后无法修复,使用

产业对比 篇3

美国:国家宽带计划

历程:1993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建设计划”。

2009年2月,在奥巴马政府批准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宽带网建设是其经济振兴计划的五项内容之一,安排了72亿美元将用于宽带补贴和借贷计划。

2010年3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向国会提交了国家宽带发展计划的提案,旨在将美国宽带网络速度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5倍。该提案计划在未来10年内为宽带网络提供500Mbps的带宽,在未来5年内为移动设备提供300Mbps的带宽。

2011年2月4日美国白宫发表“美国创新战略”报告,阐述了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赢得未来”的构想。报告提出5项新计划,其中发展无线网络计划,在未来5年内使美国高速无线网络接入率达到98%。

目标&成效:保证在美国人人都有宽带接入。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将宽带业务定为六大发展目标之一。FCC国家宽带发展计划的提案承诺使政府大楼、学校、图书馆和健康医疗设施的网络在2020年前达到约1Gbps/秒的速度;为美国民众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无线宽带连接,使那些无法负担上网费用的人也能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固定宽带普及率到2013年时,将增长至35.9%。同时长期目标要求至少1亿家庭实现下行大于100M,上行大于50M的宽带接入。

日本:i-Japan战略2015

历程:日本非常重视宽带发展,将宽带发展确定为E-Japan国家战略计划中的核心目标之一。日本是全球FTTH发展最好的国家,日本政府将FTTH的普及程度视为社会信息化先进程度的标志,为此日本政府积极推动FTTH的发展。2001年日本开始实行“e-japan”计划,2004年底,日本政府提出“u-japan”计划,2006年8月日本又推出“新一代宽带发展战略2010”。日本IT战略本部于2009年7月6日正式推出至2015年的中长期信息技术发展战略,该战略命名为“i-Japan战略2015”。

目标&成效:“e-Japan”计划使得3000万家庭以能承受的价格得到超高速(30-100Mb/s)接入的目标在2003年提前实现。“u-Japan”计划的目的是使宽带接入广泛化,并加强ICT的应用及深化,利用ICT技术解决日本社会的各种问题。“i-Japan”战略要点是大力发展电子政府和电子地方自治体,推动医疗、健康和教育的电子化。这一项目要求在2013年完成。 “i-Japan战略2015”计划将超高速宽带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固定宽带速率达到Gb级、移动宽带速率为100Mb级),将使任何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安全、放心且快速地进行信息处理。

韩国:IT韩国未来战略

历程:2003年,韩国政府制定“IT839战略规划”,计划逐步发展FTTx替代现有的DSL网络,最终实现u-Korea的目标。2004年,提出为期6年的BCN计划,该计划投入804亿美元,建设遍及全国的通信网络,其中最后一公里将全面走向FTTH。2009年2月,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宣布,韩国政府和业界计划在2012年前总共投资34万亿韩元,在全国建成速度为目前10倍的光缆网络、无线宽带融合的网络(UBcN)。该网络建成后,有线网最高传输速率将达1Gbps,无线网平均传输速率将达10Mbps。2009年9月,韩国召开《IT韩国未来战略》报告会。会议决定未来5年内投资189.3万亿韩元发展信息核心战略产业,以实现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目标&成效:虽然目前韩国的宽带网络在平均传送速率和家庭宽带覆盖量方面均居世界首位,分别达到了20.4Mbps和95%,但韩国政府并不满足,其相关部门表示,韩国最快将于2013年建成在10秒钟内即可下载完一部DVD级电影的千兆位宽带网。

欧盟:数字化议程

历程:2009年1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项立法建议,拟在2009年至2010年两年间,拿出大约10亿欧元重点发展欧盟成员国偏远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欧盟公布的“数字化议程”5年计划,将增加宽带接入列为重点。

目标&成效:到2013年,实现欧盟全部人口的宽带覆盖;到2015年,实现欧盟50%的购物和使用公共服务的行为通过在线方式实现;到2020年,欧盟最少一半的家庭宽带速率超过100Mbps。预计到2012年底为止欧洲将有1400万FTTH用户。

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 & 宽带网络国家

历程:2006年6月,新加坡推行了一项为期10年的计划,即“智慧国2015计划”,政府共投资约40亿新元。2009年4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宣布,全面铺设FTTH网络,建设下一代全国宽带网络,这一网络于今年4月启用。

目标&成效:利用无处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智慧的国家、一个全球化的城市。据负责铺设光纤的公司OpenNet介绍,下一代全国宽带网络建设的地区选择采用“蘑菇”方式,项目的第一阶段先在岛内各处开始,然后范围慢慢扩大,最终覆盖全国。预计到2012年,新加坡将有95%的地方铺设光纤,预计2013年1月高速宽带网将遍布全岛。

芬兰:首倡“宽带权”,立法保证宽带接入

历程:2009年10月,芬兰交通和通讯部宣布:“从2010年6月开始,每位芬兰人都有权拥有至少1Mbps的宽带连接。”芬兰将因此成为全球首个通过立法的形式保证宽带接入为公民权利的国家。

目标&成效:到2015年年底前,要让至少100Mbps速度的宽带接入成为芬兰人的法定权利。

芬兰的宽带覆盖主要以电信公司铺设的光纤网络为主,目前,与商业光纤网络之间的距离在2公里以内的芬兰家庭已经超过了86%。

中国:积极推进光纤网络建设

历程:虽然我国宽带用户数已经是全球第一,但是我国仍处于“低速宽带”阶段。从1999年原邮电部作出建设中国公众多媒体宽带联网工程的决策,开启我国宽带大发展序幕以来。2010年工信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对光纤光缆企业的政策优惠,在运营商制订出具体的投资计划后,2011年各项优惠政策有望落地。2011年2月16日,中国电信宣布全面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拉开了我国固网宽带新一轮提速的序幕。

目标&成效:中国电信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将在3至5年内跃升10倍以上,资费在3年左右迎来“跳变期”,并将持续下降。南方城市将全面实现光纤化,核心城区全部实现光纤接入,最高接入带宽将达到100M,城市家庭接入带宽将普遍达到20M以上。目前我国宽带产业仍存在渗透率不高,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区域分布差异化程度较大,失序竞争与宽带应用深度整体较低等一些明显的不足,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信息化社会转型的瓶颈。

二.纵向比较:

宽带渗透率:趋直线发展

其他国家:全球范围内,近几年宽带家庭渗透率虽然逐年提高,但是日韩等国家的宽带渗透率要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我国的普及率还处在较低的水平。

中国:我国宽带接入渗透率呈现与世界各国类似的趋势,即均类似直线,每年稳步上升,很少出现突变点。我国工信部数据显示,2009年11月宽带接入用户数为1亿,宽带渗透率为21%。在我国渗透率较高的城市,诸如上海,2011年家庭宽带渗透率将达到70%,也将处在世界前列水平。

宽带速率:光纤引发速率大提升

其他国家:2009年全球宽带平均下载速率比2007年有较大提高,尤其是日韩等国家,其主要原因是日韩宽带光纤化程度高;相比之下,欧美等国宽带速率提升较慢。

中国:中国联通国家工程实验室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宽带平均下载速率为1.77Mbps。预计我国“十二五”期间也将是宽带大提速的阶段,整体宽带速率有望有较大提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虽然我国有线(固网)用户中宽带普及率已经高达98.3%,但是全国平均互联网平均连接速度仅为100.9 KB/s,远低于全球平均连接速度230.4 KB/s。

另外,我国宽带产业缺乏竞争,服务不好。在信息产业部发布的电信用户申诉情况中披露,因为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之间的带宽瓶颈导致的用户投诉占到了90%。

宽带价格:带宽升级拉低价格

其他国家:主要国家2006年到2009年平均宽带的价格呈现递减趋势。宽带价格下降曲线类似,到2009年宽带价格保持稳定。宽带单价逐年下降,日本宽带单价在世界范围内最低,纽约等地方价格较高。由于日韩光纤化进程快,所以使宽带价格迅速降低。

中日住宅产业化对比分析 篇4

住宅产业化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方面住宅需求巨大,劳动力短缺,落后的建筑业不能适应大规模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20世纪50年代后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住宅产业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发展住宅产业化的过程中,各国按照各自的特点,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和方式。欧洲许多国家采取预制装配式建造了大量的住宅,并形成了一批完整的住宅建筑体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国家为日本(相对人口而言,资源短缺性、气候与地理环境更为相似,住房情结与人文习俗也颇相近),所以本文选择日本与中国的产业化现状进行对比分析。

2 中国和日本住宅产业化现状

2.1 日本住宅产业化现状

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日本大中城市住宅需求急剧增加,而建筑业又明显存在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不足的问题。因此为了减少现场工作量和工作人员,缩短工期,对住宅实行部品化、批量化生产,从而使现场施工操作简单化,提高质量和效率。70年代是日本住宅产业的成熟期,兴起一股住宅产业化热潮,大企业联合组建集团进入住宅产业,在技术上产生了盒子住宅、单元住宅等多种工业化住宅形式,并且为了保证工业化住宅的质量与功能,设立了工业化住宅质量管理优良工厂认定制度。80年代中期为了提高工业化住宅体系的质量和功能,设立了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制度,采用工业化、产业化方式生产的住宅占竣工住宅总数的15%~20%,住宅的质量和性能明显提高。到90年代采用工业化、产业化方式生产的住宅占竣工住宅总数的25%~28%。2000年以后,日本开始注重长寿命产业化住宅的建设,提出了百年住屋计划,对自身的产业化程度进行分类,先后有预制、机械化、自动化、机器人等。

2.2 中国住宅产业化现状

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31.5%。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住宅产业总体仍处于粗放型、低层次的发展阶段。

3 中国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各利益相关者对住宅产业化认识不足。2)非标准化生产带来诸多弊端。3)科技贡献率不高。4)住宅部品生产无法满足建筑体系集成要求。5)住宅建筑体系无法满足建筑工业化要求。

4 我国实现住宅产业化的对策

4.1 政府财税等优惠政策的促进

针对目前房地产开发商等对住宅产业化不感兴趣的现状,政府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力度不应仅停留在号召、出台几条相关的意见以及号召专家研讨等上面。推进住宅产业化,由于加大了科技含量,完善了住宅功能,可能会增加成本,这也是开发商所顾虑的因素之一。政府对住宅产业化的支持要落实到税收等具体问题上,对率先进行住宅产业化的企业要优先扶持,给开发成品房的开发商和施工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待遇,如减免营业税等,并促成开发商和有能力的部品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对住宅产业化的部品体系、建筑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给予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才能对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工作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

4.2 加强住宅产业的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是住宅产业化的基础,没有标准化,很难降低成本,降低资源消耗,住宅产业化无从谈起。标准化的重要手段就是建立模数制度。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空间、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协调中的增值单位。由于建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构配件生产厂家往往是各自独立的企业,甚至可能不属于同一地区、同一行业,为协调建筑设计、施工和构配件生产之间的尺度关系,达到简化构件类型、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必须利用建筑模数来约束和协调建筑的尺度关系。我们目前首先应该大力推广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一步就是按照模数协调的原则,积极开发标准化的住宅部品和构配件,为工业化住宅体系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

4.3 建立部品和构配件推荐制度

1)住宅部品定型设计。住宅部品是住宅某部位具有规定功能的一个独立单元,是住宅予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对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工作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我们应该按照模数协调的原则,积极开发标准化的住宅部品,为工业化住宅体系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

2)建立健全部品和构配件的推荐制度。为了适应建筑工业化的要求,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建筑部品和构配件的生产应该标准化、系列化、规模化,并向通用化发展,这一点可以通过部品举荐制度来逐步实现。建立住宅部品目录编制公示制度,成立了住宅部品标准委员会,通过开展住宅部品选用、征集、推广工作提升住宅品质与性能。通过建立住宅部品和构配件的淘汰、认证和推荐制度,可以逐步废弃现有的不符合模数的产品,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住宅的上下游产品向着标准化和通用化发展,确保部品和构配件的先进性。

4.4 推广使用适合工业化的建筑体系

长期以来,多层砖混住宅占据着我国住宅市场的主导地位,近几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钢结构和轻钢结构也正在逐步兴起。我们应该尽量摒弃手工劳动为主的砖混结构体系,积极推广使用适合建筑工业化的轻型建筑结构体系,如框架异型柱结构、钢结构、剪力墙结构等,既减轻了结构的自重,提高了住宅的抗震性能,又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住宅的集成化生产。

4.5 建筑装修一体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推进住宅装修一次到位的成品房,集团采购,既做到货真价廉,大批量集中生产,大大缩短现场施工时间,做到省时快捷,又能选用成品线上完成的产品,取缔了马路施工游击队的市场,保障了工程质量。住宅装修一体化,用建筑装修一体化取代零星的、离散的装修,有利于人们尽早摒弃旧有的装修方式,去开辟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化住宅装修道路,这就是住宅建筑装修一体化之路。其本质是用科技密集型的规模化工业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的粗放的手工业生产,促进了住宅装修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了住宅装修的档次和水平。而这种工业化装修开辟了住宅产业化的新领域。

4.6 建立国家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

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家已陆续建立了天津钢筋混凝土住宅建筑体系、北新建材轻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示范基地和青岛海尔住宅设备设施基地等四个示范基地。数量太少,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示范作用薄弱。必须狠抓试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广为宣传,推出一批特色各异的示范基地,有关单位要在规划、设计、部品选用、施工等各个环节精心组织,确保工程在建设质量、环境、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的示范效果。充分发挥产业基地研发、集约供应和推广作用,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技术创新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强的住宅产业群体,加快住宅技术、部品的更新换代步伐。仅仅组建单一的示范基地已满足不了住宅产业化的要求,还应该扶持和引导一批住宅产业集团的发展,造就一批新型的住宅产业基地。为此,引导和扶持一批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从事住宅及其部件、配件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各种材料部品的生产企业,是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这些企业应成为房地产业的支柱和骨干,具有产业现代化综合体的优势,它们不仅在近期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而且要有足够的技术储备,为开发新的市场领域超前做好准备。要积极鼓励这些企业集团参与到示范基地和示范工程的建设,并在技术上予以引导,政策上予以支持、培育,以系列化新型住宅产品生产为主导,从事住宅产品和技术的研究、试验、开发、推广的住宅产业现代化基地。

4.7 提高住宅产业的科技含量

住宅产业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住宅性能。保证住宅性能除了依靠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外,主要依赖于科技进步。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设计单位要利用自己的科研、技术优势,加强住宅技术保障体系、建筑体系、部品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住宅性能认定体系以及建筑节能、节水、节地、环境保护、智能化、住宅一次装修到位等经济、政策、技术的研究,鼓励和引导住宅新型建材、住宅部品和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推进技术创新和成套技术集成的应用,大力提高住宅的科技含量和四新(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技术的应用,使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5 结语

我国的住宅建设量大面广,推行住宅产业化有广阔的前景,可借鉴瑞典、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加快研究制定我国有关的住宅产业现代化政策,要加强和完善与住宅相关的标准规范体系,当务之急是要抓紧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论证修改工作,争取尽快颁布实施,以便于设计、施工、生产企业协调行动,全面实现尺寸配合,从而取得功能和效益的最优化。鉴于日本等国的优良部品认定制度对提高日本住宅质量,降低成本所起的关键作用,我国应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特点,建立中国住宅部品的评定和市场准入制度,并纳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只有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才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住房需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摘要: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我国与日本住宅产业化现状对比,找出了影响我国住宅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

关键词:住宅产业化,对比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Wei Pan,Alistair G.F.Gibb,Andrew R.J.Dainty.LeadingUK Housebuilders’uti-lization of site construction methods[J].Building Research&information,2008(5):36.

[2]李忠富.住宅产业化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Roger-Bruno Richard.Industrialised building systems:reproductionbefore automation and robotics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05(14):442-451.

[4]童悦仲.以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为目标,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A].中国住宅发展趋势论坛[C].2006.

[5]吴东航,章林伟,小见康夫.日本住宅建设与产业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产业对比 篇5

关键词:国内外;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体系

一、国内外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一)美国硅谷高科技园区

硅谷是世界上创立的第一个高科技园区,也是目前最具创新能力和活力的高科技园区。

1.政府对硅谷发展的支持。一是税费政策。美国政府有关法律规定,10万美元以下的政府采购合同要优先考虑中小型企业,并在价格方面给予优惠。不但有联邦政府支持硅谷的发展,而且各州地方政府也通过许多政策来支持其发展,例如为其担保贷款、采购优惠等等;二是人才政策。政府投入大量研发经费来支持硅谷的大学、实验室和私人企业的研发,这在资金方面促进了硅谷关键技术的发展,为硅谷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支持。例如政府提供大量的资金赞助斯坦福大学的项目研究,有资料显示2000年在斯坦福大学的年收入16亿美元中,有40%都是来源于接受政府委托的研究项目。

2.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促进了硅谷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硅谷的中介服务不仅包括技术转让机构、人力资源机构,而且还包括会计机构、税务机构、咨询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猎头公司以及保安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服务机构。其中硅谷的技术转让机构主要是由评估、技术咨询、交易机构和大学的技术转让办公室组成,主要职责是把大学的研究成果介绍转移给合适的公司,然后把产业界和社会的需求信息反馈到大学,推动企业与学校研究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

20世纪80年代,美国德克萨斯州仪器公司首先在印度卡纳塔克邦首府班加罗尔设立了软件开发公司,开展离岸开发业务。2008年印度软件产业年产值总计521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36.6%,班加罗尔的产业规模占印度整个产业的36%。

1.政府的政策支持促进了园区的发展。一是税费政策。班加罗尔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印度政府为促进园区快速发展,从各个方面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投资、进出口、人才、政府采购等。另外政府为了向世界宣传班加罗尔和吸引外资也做了许多工作,例如降低外资软件企业进入印度的标准,允许外方控股75%以上,这也使得许多大企业进军班加罗尔。除此之外,印度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创造宽松的环境,支持园区的软件公司到国内外证券市场去融资,同意信息技术企业注册后在1年之内就可公开上市融资。另外在当地拥有班加罗尔证券交易所,为科技园区企业在班加罗尔上市融资提供了便利;二是人才政策。在软件开发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占了70%,优质而低廉的人力资源是班加罗尔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度在许多中学和大专院校根据不同的情况,开设了不同级别的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并依靠私营机构和企业对软件人才实行整体技术培训。

2.中介组织为园区软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印度中介组织为班加罗尔软件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会、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等。印度的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是印度IT及其相关服务行业的高级组织,主要为他的成员公司提供扩资服务,协助它们进行商业决策。及时为其提供有关政府政策的变更、海外专家研讨会和展览会、国内外市场机会等方面的信息。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会是在印度信息技术部的支持下建立的自主性非营利机构,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提供一个互动交流平台,把园区公司和国外公司、政府和企业联系起来。此外,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会还收集、分析和研究软件市场的信息,然后把这些市场信息提供给政府和企业,为企业去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帮助。

(三)日本筑波科学城

日本筑波科学城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有非常完善的铁路和公路网络。

1.政府的政策支持。筑波科学城采取的模式是政府直接管理,政府为其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园区培训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创新研究,为吸引公司到园区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政府参与科学城的生产,与私人资本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政府为筑波科学城提供的大量支持,推动了科学城的快速发展。

2.中介组织。筑波科技园区设立伊始就产生了10个非官方的信息交流协会,如应用地学研究协会、环境研究协会、构造工学研究协会、地球科学研究协会等。目前这种起中介机构作用的信息研究协会已达到100个以上,为筑波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活动起了重要的促进工作。

(四)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急需调整产业结构,台湾当局选择了建立产业集聚区的方式来促进产业升级,开始建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1.政府政策支持在园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税费政策。台湾当局采取了许多优惠措施来吸引厂商进驻园区投资高科技产业,制定和颁布了一些文件和法规,出台一系列刺激和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金融奖励政策、土地厂房优惠等,在优惠政策方面甚至与保税区一样;二是人才政策。在新竹园区,同意科技人员以高于一般比例的专利技术或专利权作为股份投资,同时关注培养本地科技人员,定期在园区邀请专家讲座,不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促进当地学术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与厂商的沟通,支持科技人员在职进修。

2.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新竹园区坚持“厂商服务,区内完成”的原则,在园区内设立一系列服务机构,所有手续都不用出园区即可完成。还有大量中介服务机构,例如同业公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師事务所、管理顾问公司、银行金融机构等,他们不仅在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各方面为园区企业提供支持,还沟通协调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之间的联系,为企业员工的公共福利起着积极作用,为投资者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和发展氛围。

二、国内外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值得借鉴的经验

通过对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日本筑波科技城、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等的研究,国外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创建良好的政府服务环境体系

在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首先,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为集聚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投入资金、划拨土地、建立基础设施、给予税收优惠等,降低集群交易成本,通过稳定的经济、政策环境赋予集群更多的发展机会;其次,要发挥政府采购的市场拉动作用和技术促进作用,通过政府采购以此为高科技产业化开辟初期市场,这对于促进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搭建全方位中介服务平台

中介组织作为产业集群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及相关机构之间、产业集群与政府之间的专业性机构,他的主要任务是为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而从事协调、沟通、咨询、公正等服务活动,其本身不从事实物性的生产经营活动。集聚区的快速顺利发展应搭建全方位中介服务平台。

1.搭建多层次融资的平台。一是建立建设性投融资公司。园区应将集聚区投融资的机制进行创新,建立公司制的投融资平台。相关政府财政部门应补助资金,重点扶持,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提高投融资平台资本的实力。政府应整合产业集聚区可用来抵押的各种资产,如土地、标准化厂房、道路等,注入投融资公司。同时应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扩大资本规模,提高融资能力;三是加快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政府应多途径筹措资金,确保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发挥积极作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和大学是知识创新源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两者的高度结合,是创新型产业集聚区保持创新活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美国硅谷、台湾新竹等高科技園区一般都布局在高校密集区,各园区非常注重区域经济与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互动发展。这样不但提高了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且保持了这些创业者与学校的联系,这种创业过程对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讲,也是一个知识更新的过程,有利于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3.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区域性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促使集聚区企业联合采购、集中管理、统一配送。建立健全集聚区中介服务机构,如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法律服务等等,满足区内各种不同服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浩然.走进世界五大科技园[J].新经济导报,2012(5).

2.靳晓婷.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构成要素及形成机理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4).

3.依托大学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奇迹—美国硅谷[J].杭州科技,2011(5).

4.科学规划发展的杰作——台湾新竹科技园[J].杭州科技,2011(5).

5.刘小乔.山西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9).

*本文属河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2400440

产业对比 篇6

从城市创新发展角度,国内对高端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知识密集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等这一类的研究很多,但大多从定性角度进行研究,如对青岛高端产业集聚模式进行研究[2]、对苏州高端产业建设路径的探索研究[3]等。在定量分析方面,罗守贵基于区域知识竞争力模型,对上海进行了比较分析[4];此外,在《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中也涉及到国内城市在创新产业指数的对比研究[5]。但青岛的高端产业在国内外城市中发展水平以及与这些城市的差距仍需要进一步的定量分析。

因此,本研究基于国家统计局、青岛市统计局、世界知识竞争力指数等数据统计数据,开展了针对青岛与国内外同类城市的比对研究以及青岛高端产业水平分析,期望通过研究掌握青岛市高端产业的发展水平,确定青岛的优势和差距,为青岛推动经济社会加快走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轨道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1 数据与方法

本研究关注的高端产业主要包括以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为主的高技术产业以及以软件和计算机相关服务、电信、研究、开发和测试服务等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

参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国内城市选取了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厦门、济南、武汉、广州、深圳、重庆、成都和西安19个城市与青岛进行比较。关于高端产业指数的评价方法有很多,如桂黄宝采用锡尔熵和基尼系数法用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差异分析[6],栾明采用BP神经网络的发展对各省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指数评价[7]等。为了便于高端产业指数用于跨年度以及城市间的比较,采用了基于标准值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即将不同量纲的指标加以综合而形成无量纲化的评价值,将评价值合成为总指数。表1给出了国内城市高端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标准值的设定。该指标体系中包括7个指标,并设置了标准值。标准值的设定参考了欧盟《欧洲创新计分牌》和国家统计局“创新型国家进程监测指标体系”的监测标准。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xij为指标原始值,xj为指标标准值,i=1-20,为城市序号,j=1-7,为指标序号。当yij≥100时,取100为其上限值。

总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ij为指标无量纲化指数,βij为各指数相应的权重,为城市序号,j=1-7,为指标序号。权重采取了平均分配的方法,即针对每个指标,权重设置为1/7。

由于国内外在高端产业的定义、产业统计上口径的差异,因此,国内的数据无法直接与国外的数据进行对比,为解决该问题,本文采用了罗伯特哈金斯协会的知识竞争力指数中人力资本数据与青岛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罗伯特哈金斯协会知识竞争力指数中反映人力资本的5个指标中包括“每千居民中从事高技术服务业人数”、“每千居民中从事IT和计算机生产工作的人数”、“每千居民中从事汽车和高技术机械工程工作的人数”以及“每千居民中从事仪器和电子机械工作的人数”与“每千居民中从事生物技术和化学工作的人数”。在知识竞争力指数中共选出138个城市或地区,包括北美63个,欧洲54个,亚洲和大洋洲21个。亚太的25个城市主要分布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中国入选的是北京、上海、天津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

根据罗守贵等研究[8],按照该协会对4个制造业部门包含的统计领域分别与中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国外使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进行对比,根据指标描述的内涵,将统计数据进行对应。青岛市的相应数据最终通过青岛市统计年鉴与国家统计局数据经过分类统计整理得出。

2结果

2.1 国内城市与青岛对比分析

根据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得出了2008—2012年国内20个城市高端产业综合指数。首先,对2012年20个城市高端产业综合指数排名情况进行了研究,详见图1。根据高端产业综合指数,采用层次聚类分析算法,将所选的20个城市分为三个方阵,其中深圳、苏州及上海3个城市为第I方阵,其综合指数大于50,为强势方阵;北京、天津、厦门、南京、成都、广州、武汉7个城市为第II方阵,其综合指数在35~50之间,为均势方阵;其他城市为第III方阵,综合指数小于35,位弱势方阵。这三个方阵,基本代表了国内高端产业的强弱梯度。

由图1可见,青岛的综合指数为30.46,排名第15位,距离排名第1位的深圳67.89指数,具有很大的差距,在第III方阵中也不具有明显的优势。接下来,本研究利用2008—2012年5年的数据,研究了青岛高端产业目前总体的发展趋势及在国内城市中的排名变化。详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青岛高端产业综合指数逐年上升,增长幅度较低,只是在2012年,出现较为快速的增长。青岛排名出现略微起伏的变化,但变化幅度很小,基本保持第III方阵中间位置。初步分析,由于青岛高端产业本身规模不大,经济方式仍然依靠粗放式的增长,导致了在近5年来,青岛的高端产业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虽然有保持增长的趋势,但并没有没有突破性的发展,一直徘徊在第15名的位置左右。

20个国内城市在近5年来,高端产业综合指数都有所变化,为了分析青岛高端产业在未来所处的位置,图3给出了国内20个城市高端产业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变化柱状图。

由图3可以看出,在图1中位于第I方阵的深圳、苏州与上海,年均增长率较低;位于第II方阵前列的北京与厦门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位于第III方阵的城市,增长速率普遍较高,其中重庆位于首位,年均增长率达19.3%。青岛的年均增长率排在第四位,为4.8%,但由于青岛的基数较低,因此在国内城市的排名中,仍处于落后位置,若保持目前的增长率,要进入第II方阵即综合指数达到35,需要3年的时间;进入第I方阵即综合指数到达50,需要11年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阵中的城市年均增长率都较高,因此第III方阵的城市存在竞争的关系,青岛要进入第II方阵,有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由此可见,在全国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发展高端产业。相比而言,青岛目前处于落后的位置。目前,青岛年增长率较高,但主要是受到高端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此,青岛需要从根本上扩大高端产业规模,增快发展的速度,提高年均增长率,否则将和国内城市的差距逐渐拉大。

2.2 全球城市对比分析

2.2.1 全球高技术产业状况分析

图4给出了全球高技术产业每千居民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分布情况,其中红圈的大小代表人数,由于缺乏俄罗斯与韩国的相关统计数据,因此在图4中没有显示。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高地仍然主要集中于发达经济体内,但国内位于第I方阵的城市也进入了前列。每千居民从事高技术产业部门就业人员超过60人的地区有41个,其中我国入围了上海、广东省、天津、台湾,其他集中在美国、欧洲与日本,新加坡的实力也不容忽略。

但是排在前列的地区中,各地区的优势产业并不相同。为进一步分析全球高技术产业分布情况,表2给出了全球高技术产业每千居民从业人员总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或地区。

表2显示,高端产业最集中地区域位于美国的圣何塞,每千居民中就有161人从事高端产业,其中64%的人从事IT和计算机生产工作,这与硅谷美誉相符。在排名前十位的城市或区域中,日本占据了5位,其中排名第二位的滋贺县在四类高技术制造业中的人力资源分布的较为均衡,其他四个城市主要是每千居民中从事汽车和高技术机械工程工作的人数较多。德国的巴登-符腾堡州位于第5位,在汽车工业上拥有著名的奥迪、保时捷等公司,此外是精细机械,尤其是钟表工业的中心。新加坡排名第6位,在四类高技术制造业中人员的分布比较均衡,这与新加坡产业的不断的成功升级与转型相关。瑞典西部的特洛拉坦市是瑞典汽车和航空业的基地,有萨伯公司和沃尔沃汽车公司,目前,萨伯公司被瑞典国家电动汽车的收购,沃尔沃被中国吉利收购。这份表单中,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的统计中,中国上海进入了前10。中国的汽车产量虽然很大,但单个地域的集中度仍难与这些国家抗衡。

为了分析在罗伯特哈金斯协会中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的四个高端制造业,图5给出了全球四大制造业中分别排名前10位的城市或地区的分布图。其中圆圈代表每千居民中从事IT和计算机生产工作的人数、菱形代表每千居民中从事汽车和高技术机械工程工作的人数、向上箭头代表每千居民中从事仪器和电子机械工作的人数、五角星代表每千居民中从事生物技术和化学工作的人数。

图5显示,在美国、日本4个先进制造业都有所分布,综合实力较强,日本在从事生物技术和化学工作的人员上略低于美国;欧洲的先进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德国、瑞典,欧洲在生物技术、仪器仪表、汽车产业及高技术机械工程领域表现突出,但在IT业表现一般。新加坡在IT和计算机生产、工程装备两个领域都位于世界前十,实力不容忽视。中国的上海与广东省也位于图上,主要是IT和计算机生产和工程装备。这说明在中国的领头城市在全球视野下,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青岛的高技术产业的人力资源在国内城市相比,处于第III方阵,在全球的范围内,仍然是比较落后的。表3给出了青岛在四项高端制造业中的每千居民中的从业人数与排名,以及与138个城市平均值的比较情况。

由表3看出,青岛在罗伯特哈吉斯知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下,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排名138个城市中的108位,处于后1/4位置。每千居民中从事高技术产业的人员数仅为28.47人,与平均值有一半的差距。青岛在每千居民中从事IT和计算机生产工作的人数超过均值,排名第38位,表现良好,但其他三个高端制造业,远远落后,排名几乎都在100名以外。这与青岛与国内城市的比较,结果相符。

2.2.2 全球高技术服务业状况分析

高技术服务部门中相当部分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因此它又依赖于市场的规模。由于以上特性,高技术服务业一般多集中于人才和智力资源高度集中、市场广阔的大城市。根据全球138个城市每千居民中的高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图6给出了分布图。表4则具体的给出了全球高技术服务业排名前10位的城市或地区。

显而易见,高技术服务业几乎是大都市的天下,巴黎、华盛顿、东京、圣何塞、都位居前列,北京排名第11位。图6显示了高技术服务业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它表明每个国家倾向于有一个为高科技服务的中心地区,而非国家层面的专业化部门。这些地区往往处于国家经济中心的位置,有强大的高技术服务需求。

表4排行榜中法国巴黎位于第一位,每千居民中有109人在该部门就业,形成了强大的高技术服务优势。国内城市排名第一位的是北京,在全球城市中排名第11位。这表明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区域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专业分工不断细化与深化,逐步形成了一个人才密集、知识密集、附加值高、低能耗、支撑并服务于经济、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体系,北京作为首都拥有强大的研发队伍的优势十分明显,其面向市场的服务也相应得到加强。

相比而言,青岛排名后端,仅排在138个城市或地区中的134位,从业人数仅为138个城市或地区平均值的1/4。这与我国地区间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不均衡性。

2.3青岛市高端产业绩效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青岛高端产业发展水平,有必要分析青岛高端产业的绩效情况。这里本文以青岛2010年数据为例,分析青岛高端产业绩效状况。

图7给出了青岛市全部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工业劳动生产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以及高技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对比图。数据显示,高技术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要远远高于其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达75.5万元/人,接近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7倍,是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的3.5倍。其次最高的是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工业劳动生产率的1.4倍。说明虽然青岛的高端产业规模小,但高端产业特别是高技术服务业对于提高整体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高技术产业涉及的医药、航空航天器、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以及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表5给出了5类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比重、产值与增加值等指标。表5数据显示,青岛的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了674.60亿元,是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58%,这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青岛的高技术产业不成规模。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岛的高技术产业增加率为27.87%,要高于工业总的增加率22.09%;同时青岛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8.65%也要高于产业所占比重6.58%,这说明虽然青岛高技术产业规模不大,但是已发挥出了部分效益,对青岛的财政、居民的财富的增长都有所贡献。

具体分析青岛高技术产业涉及的5类制造业,可以看出,青岛的高技术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高技术从业人员数的65%,但增加值率最低。增加值率最高的为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高达47.26%。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同样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为36.58万元/人。青岛要重点发展制造装备产业以及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目前就业人员比重较低,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小,劳动生产率也有待提高。

总体来看,青岛高技术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总和占就业人员比重不超过3%,产业增加值总和占GDP比重低于15%,但高端产业劳动生产率,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要远远高于全部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且高技术产业的增加率要高于制造业的增加率。目前,青岛的高技术产业主要是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为主,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的增加率要低于其他产业的增加率,相反在其他产业的增加率较高的高技术产业领域,如医药制造、工程装备、仪器设备等,青岛表现较弱。

3结论

产业对比 篇7

内蒙古与新疆作为我国北方两个边陲省区, 由于地缘、政策、科技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省区有较大的差距;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相比, 其经济发展的程度与速度在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随着国家经济的日渐发展, 内蒙古与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与全国的发展趋势一样, 近年来, 内蒙古与新疆的发展趋势均由原来的“一二三”模式向“二三一”模式转变, 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三二一”趋势仍有差别。现阶段, 内蒙古区内主要以农牧业、采矿业、旅游业为主, 而新疆主要以农业、天然气、旅游为主。两区均有著名的开放口岸, 如二连浩特、满洲里、喀什等, 这些口岸城市对于两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自2000年以来, 两区的GDP均呈增长趋势, 且增长幅度逐年提高。根据统计数据, 2000年左右, 内蒙古与新疆的GDP总产值呈相近的状态, 但内蒙古的发展速度更快、势头更为迅猛。

当然, 仅从两区近年的GDP总产值出发并不能直接的了解两区2000-2009年这十年间的产业结构演进。下面将从细节出发来分析两区的十年产业结构演进。

二、内蒙古与新疆两区的产业结构演进及现状

(一) 内蒙古产业结构演进及现状

内蒙古区域辽阔, 东部为温带森林气候, 多森林覆盖;中部为温带草原气候, 多优质草场, 适宜发展畜牧业;西部为沙漠及草甸草原, 适宜固土防沙植物的发展。改革开放前, 内蒙古的三产结构为“一二三”, 即第一产业为区内支柱产业, 第二产业紧随其后, 第三产业为补充产业。但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实施与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影响, 区内农牧业发展逐年放缓, 更多的农村牧区劳动力得到解放, 补充到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中。当然, 今天的经济发展趋势是第三产业比例逐年增加, 内蒙古也在发展大趋势下逐渐发展起以草原旅游为主的旅游业, 服务部门也因此而逐渐完善, 增加了服务业的就业比例, 加速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 尽管内蒙古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 但第二产业仍为内蒙古现阶段的支柱产业。内蒙古是继山西后我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份, 在鄂尔多斯、乌海等地均有较大规模的优质煤炭资源。因此, 煤炭是现今内蒙古的最大优势资源。此外, 包头的白云鄂博矿区蕴藏世界上储量极高的稀土资源, 是我国极其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因此对于稀土资源, 内蒙古要重点发掘, 转变发展模式, 由资源开采向资源研究转变, 使稀土的效用发挥到最佳水平, 增加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依托区内牧业发展起来的乳制品工业, 也越来越多的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提高带来诸多推力, 如著名的伊利集团、蒙牛乳业。这些乳品企业的乳制品现已在国内市场占有极高的市场份额, 涵盖高、中、低多个市场领域, 成为带动区内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力量。以羊绒产业为代表的纺织品工业也是内蒙古区内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鄂尔多斯羊绒衫已经成为内蒙古的又一代表, 依托区内的农牧资源, 内蒙古的羊绒产业产值也正逐年提高, 加速了区内经济发展。

当然, 尽管内蒙古现今的产业结构为“二三一”, 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结构的不断优化, 加之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头, 内蒙古今后的产业结构一定会朝着“三二一”的结构发展, 即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以第二产业为支持, 以第一产业为依托, 大力发展农村牧区的第三产业及服务业, 并以此吸纳更多的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 发展高山牧场的观光农业, 为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二)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及现状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 幅员辽阔, 与多国接壤。新疆的地理环境差异较大, 北疆植被较多, 南疆多沙漠覆盖, 这也决定了新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即北疆多农业发展, 南疆多采掘、天然气等工矿业发展。与内蒙古现阶段的发展模式相同, 新疆的产业结构也呈“二三一”的组合模式。

建国初期, 新疆的农业产业比重较大, 新疆的棉花、葡萄、哈密瓜等农业作物在区内的产值比重极高。但由于自然气候的多变, 加之新疆区位偏僻不利于农作物的运输等限制因素, 区内的农业生产比重开始下降。此外, 新疆的牧业产值在农业中比重也较高, 这也是得益于北疆的纬度与气候因素的影响。

新疆的第二产业多采矿业, 如煤炭与天然气。需要指出的是, 新疆的天然气储量极高, 我国东部地区所使用的天然气, 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西气东输”工程从新疆输送而来。在一定意义上讲, 天然气的开发与输送是新疆第二产业中的基础。除此之外, 新疆的煤炭储量也十分丰富, 含煤地层面积约占全疆面积的1/5, 但其分布不均衡, 无法形成内蒙古煤炭开发的聚集效应,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疆煤炭工业的发展。对于新疆而言, 第二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有两点, 一是交通, 二是地形地貌。交通的不便加上地理因素的影响, 对新疆第二产业工业产品的对外输送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不过,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与新疆本地的建设, 这一制约因素正在逐年缓解。

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推力, 新疆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也十分迅猛, 这其中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最大。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 新疆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如喀纳斯、吐鲁番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民众的旅游热情也逐年提高, 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新疆也因此获得巨大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极大的带动了服务业、餐饮业和纪念品行业的发展, 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增速。可以预见的是, 在今后一段时期里, 新疆的第三产业总产值不会超过第二产业, 但其发展势头必然会有所加强, 成为新疆全区经济发展的领头产业。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铁路、公路的建设, 这对于新疆农牧业产业的发展以及工业产业的发展都会有很强的带动力。

(三) 内蒙古、新疆产业结构演进对比

作为我国北方的两个重要边陲省份, 内蒙古与新疆的经济发展模式相似度较高, 总体发展方向相同, 但两区的发展水平与发展程度仍有所不同。

从细节来看, 两区的三大产业比重有所不同, 但整体发展趋势相同, 即由“一二三”模式向“二三一”模式转变, 且第二产业均为两区的支柱产业。由表1可以看出, 内蒙古自2001年起, 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 在2009年更是下降至个位数, 而第二、三产业则呈明显上升趋势, 其中第二产业占三产比重更是超过了50%, 成为内蒙古的支柱产业, 但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较为稳定, 稳中有升;新疆与内蒙古发展趋势相同, 但新疆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并没有内蒙古第一产业比重下降速度快, 基本稳定在18%左右, 第二产业虽为主导产业, 但其比例并未超过50%, 第三产业的发展则存在一些波动性, 这从某个方面也反应出新疆的产业发展模式较为均衡, 并不是像某些省份为单纯追求GDP增速而选择不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式。

内蒙古与新疆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不同, 原因有一下几点:

1、内蒙古虽为北方边疆省份, 但其靠近东部发到省区, 紧邻首都经济圈, 纬度范围广, 与中部多省区有经济交叉集, 有利于内蒙古与其他省区的交流;新疆位置偏远, 地形复杂, 交通不便, 与东部经济发达省区的交流较少,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经济发展;

2、内蒙古近年来转变经济发展思路, 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为本区的主打产业, 以煤炭产业及羊毛制品产业为主导, 加快发展区内乳制品工业, 适度放缓第一产业发展, 用工业反哺农牧业, 并利用外区交易来获取本区发展所需的农业资源;新疆则在依靠其传统的农牧业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 并继续发挥在天然气等能源产业的优势, 拉动经济发展;

3、新疆少数民族构成与内蒙古的少数民族构成差异较大, 内蒙古少数民族汉化程度要远高于新疆, 这也使得两区对经济发展模式存有不同的态度, 决定了两区三产的不同比重。

三、对内蒙古、新疆两区产业结构演进的总结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很清楚的了解两区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思路:内蒙古主打第二产业, 三产比重略有失调状;相反, 新疆的产业发展尽管程度较低, 但其发展较为平稳, 三产比重也没有较大波动。由此可以给出建议:

(一) 内蒙古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但三产比重差距过大, 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差距尤为明显。

对于内蒙古这样一个森林与草场覆盖面积较高的省份来说, 农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不能为了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忽略传统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

现今内蒙古依靠第二产业发展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定型, 因此, 转变经济发展思路成为内蒙古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要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要转变对煤炭、稀土工业的依赖, 尤其是转变对煤炭买卖的依赖, 应该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加入科技元素, 发展与煤炭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 增加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与此相对应的高新技术产业也要优先发展, 从而使内蒙古从能源输出大省转变为能源科技大省。

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内蒙古要加强传统工艺旅游业的文化附加值, 以草原文化为文化主导, 适当运用品牌效益, 使内蒙古的旅游资源获得更高的价值附加额。与此同时, 内蒙古还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使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建立在完善的配套设施基础之上, 从而达到产业平衡发展的状态, 以此进一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 新疆的经济发展总体平稳, 各产业的发展比重也较为平均。

对于新疆而言, 传统的农牧业是必须要重点发展的。由于新疆独特的地理与气候环境, 使其拥有了极为有利的农业发展环境。新疆也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果蔬种植业, 如哈密瓜、葡萄、长绒棉等作物。与此同时, 要继续发挥牧业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 发展高山牧场, 带动新疆第一产业的发展。

新疆并不具备内蒙古的交通运输环境, 也因此要适当发展第二产业, 在保持现有比重的情况下不断完备产业的科技含量, 加大产品的科技附加值, 以此推动第二产业的发展。

新疆具有比内蒙古要丰富的自然景观, 也因此要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先导的第三产业, 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不断完善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产业, 并以此来打造新疆旅游休闲区, 从而拉动地方经济, 带动区域就业, 不断提高地区的经济水平。

总的来说, 内蒙古与新疆在产业结构演进中相似点很多, 只是两地不同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问题。要使两区的经济能够继续稳定发展, 保持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的科技竞争力与文化力, 是两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政策条件下, 内蒙古与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的生活水平一定会进一步提高。相信在下一个10年中, 内蒙古与新疆还会为我们交上满意的答卷。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同属于我国重要的北方边陲, 也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两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两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均具有极高的相似性, 其发展思路与区域发展方向对于其他一些省市也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本文将着重对两区的三大产业进行对比, 包括总体概况、发展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以求在分析中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了解两区的发展思路与概况, 以进一步增加对两区的了解与认识。

关键词:产业结构,结构演进,产业对比

参考文献

[1]图表数据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魏庆华, 陈军, 马若驰.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基于内蒙古1985年~2009年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1

[3]朱金鹤, 崔登峰.新疆产业结构:演进、升级与优化[J].新疆农垦经济, 2007;8

[4]谢鹍, 宋岭, 冯波.新疆与内蒙古煤炭工业发展比较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2

产业对比 篇8

关键词:内蒙古,经济重心,产业重心,人口重心

一、区域重心分析方法

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牛顿力学, 指在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 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均衡。经济重心是指在区域经济空间里的某一点, 在该点各个方向上的经济力量能够维持均衡。对一个拥有若干个次一级行政的地区的区域来说, 计算经济重心通常更多地借用地理坐标来表达空间上的距离概念。

在研究中, 假设某一个区域由n个次一级区域i构成, 那么该区域某种属性的重心通常采用如下的计算方法来表示:

其中X、Y分别表示某一区域某种属性的重心所在地理位置的经度值和纬度值;Xi、Yi分别表示第i个次一级区域中心的经度值和纬度值;Gi表示第i个次一级区域的某种属性的量值。实际分析中, Gi为各市 (盟) 的GDP、三次产业产值及人口总数, Xi、Yi为次一级行政中心地理坐标。

从计算方法来看, 决定重心的因素只有两个方面:Xi、Yi和Gi。各地的地理位置是不变的, 而任何一个市 (盟) 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到重心的变化, 因而重心的变动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内蒙古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及人口变化的轨迹。

鉴于统计资料的完整性, 本文的研究期间为1988—2009年;由于在进行经济重心计算时经济增长是平衡发展的一个相对值, 所以名义值或实际值的选用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不会显著, 本文应用实际GDP数值进行计算。

二、内蒙古经济、产业、人口重心变动轨迹

(一) 经济重心变动轨迹

计算结果表明, 自1988年以来, 内蒙古经济重心移动的主要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移动, 21次移动中, 4次向东南、1次向东北、16次向西南移动, 移动的实际距离为247.87KM。经济重心的变动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 在经度和纬度上都有波动, 但经度的波动大于纬度的波动。其走势主要由东北向西南移动, 经度上移动了2.07度, 距离为230.87KM, 纬度上移动了1.27度, 距离为141.48KM。第二, 不同年际间的移动速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2005年的移动距离最远为40.41KM, 1989年的移动距离仅为2.05KM, 相差甚远。第三, 2000年以来, 经济重心移动的速度明显加快。1988年以来经济重心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1.80KM, 1988—1999年的平均移动距离为9.60KM, 2000年以后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4.22KM。而且仅2007年向东南方向移动, 移动距离小于平均移动距离, 其余年份均向西南移动。

(二) 产业重心变动轨迹

1.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重心在经济重心的东北方, 其变化规律性不明显, 在21次移动中, 10次向东北、9次向西南、向东南、西北移动各1次。1988—2009年第一产业移动的直线距离仅为11.58KM, 累计移动距离却达到335.64KM, 年平均工资移动距离为15.98KM, 变化强度大于经济重心。2000以后平均移动距离为15.08KM, 2000年前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6.81KM, 即西部大开发对内蒙古第一产业影响不大, 而且东北部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2. 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重心处于经济重心的西南方, 1988年以来具有明显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 21次移动中, 5次向东南、1次向东北、其余均向西南移动。经度上移动了1.93度, 纬度上移动了1.53度, 累计移动距离为298.02KM, 最接近经济重心的移动距离。1988—2009年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4.19KM, 2000年后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0.80KM, 2000年前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9.00KM.

3.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自2002年后均向西南方向移动, 之前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波动, 规律性不明显。经度上移动了1.87度, 纬度上移动了1.14度, 累计移动距离为327.15KM。1988—2009年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5.58KM, 2000年后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9.46KM, 2000年前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2.05KM。即西部大开发以来, 内蒙古西部盟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三) 人口重心变动轨迹

计算结果表明, 内蒙古人口重心总体表现为东北向西南移动的趋势。经度上移动了0.43度, 纬度上移动了0.16度, 22年间累计移动了60.08KM, 年均移动2.86KM。2000年后移动速度明显加快, 年均移动距离为3.83KM, 2000年前年均移动距离为1.98KM。

三、经济、产业、人口重心对比分析

经济重心可以说是处于三次产业的包围中, 距二、三产业距离更近些, 并且第二、三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多数年份朝同一方向运动, 说明二、三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第二、三产业合计重心移动距离远大于经济重心的移动, 这表明第一产业重心向东北移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第二、三产业重心向西南移动的影响, 使总体的经济重心在西南方向上的变动显得比较平缓。不同年份第二、第三产业重心的移动在推动内蒙古经济重心向西南移动的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2000年之前主要由第二产业重心带动经济重心移动, 第三产业的迁移带动作用日渐增强。

总体来看, 内蒙古经济重心始终位于人口重心的西南方向, 反映了内蒙古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与人口分布之间的不平衡性。1988—2003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迁移趋势不一致, 经济增长没有对人口的分布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2004年以后, 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都呈现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 经济增长对人口分布的导向作用在加强;但经济重心的迁移幅度远大于人口重心, 1988年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相距61.57KM, 2009年二者相距227.99KM, 虽然自2004年后迁移趋势一致, 但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偏离距离在不断拉大 (表) , 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在加剧。

综合考察三大产业重心相对人口重心的偏离程度后发现:三大产业重心与人口重心的偏离总体呈现扩大的趋势。第一产业重心与人口重心的偏离距离基本无规律可循;第三产业重心在2000年后与人口重心的偏离距离的变化趋势接近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偏离趋势;经济重心相对于人口重心的偏离距离的变化轨迹与第二产业重心相对于人口重心的偏离轨迹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说明, 经济重心相对人口重心的偏离主要受第二产业重心的影响, 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内蒙古第二产业的重要地位。

对重心变化作相关性分析发现, 1988—1999年经济重心与人口、产业重心无论在纬向上还是经向上均相关, 经济重心与第二产业重心的相关系数最大, 第二产业重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内蒙古经济重心的变化, 其次是第一产业, 最后是第三产业, 说明在此期间内蒙古第三产业相对落后。2000—2009年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相关系数变大, 从另一方面表明经济增长对人口分布的导向作用在加强, 和一产重心表现为负相关, 与第二产业重心的相关性略下降, 而与第三产业重心的相关性上升, 第三产业重心对内蒙古经济重心的影响有加强的趋势, 经济重心逐渐在第三产业重心的牵引下移动, 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四、结论

1988—2009年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及二、三产业的重心总体都呈现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 只有第一产业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经济重心的迁移幅度远大于人口重心, 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偏离距离在不断拉大, 内蒙古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在加剧。其中, 1988—1999年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相关系数相对较低, 2000年后, 相关系数显著增加, 说明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导向性在增强。

第二产业的发展是迁引内蒙古经济重心变动的主要力量, 但2000年后经济重心与第三产业重心的相关系数明显增加, 表明内蒙古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并且经济重心逐渐在第三产业重心的牵引下移动。

内蒙古经济重心变动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政策密切相关。内蒙古地形狭长, 横跨近30个经度, 纵贯16个纬度, 东西距离是南北距离的1.412倍, 12个市 (盟) 中有10个市 (盟) 从东到西依次排开, 因此经济重心的移动距离经度远大于纬度。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 国家相关政策使得内蒙古的经济、产业及人口重心轨迹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J].中国社会学, 2000.2

[2]冯宗宪, 黄建山.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J].经济地理, 2006.2

产业对比 篇9

关键词:能源足迹,环境库茨涅茨曲线,驱动因素,产业发展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水电等资源,并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潜力也非常大; 但是在空间分布上,西部地区2 /3以上的能源资源分布在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能源资源的占比不到1 /3。随着东部重工业、能源开发重心的西移,西部承接东部部分产业和技术的转移,西部将站在新的起点发展经济; 同时,随着能源转换与输能技术的发展,逐步实现“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根据我国《西部大开发 “十二五”规划》,国家将支持西部地区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建设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 在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同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左右。但是,随着西部经济的快速增长,西部自身消耗的能源也越来越多。因此,如何根据不同能源资源条件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合理地开发、利用西部能源资源的问题值得关注。

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全国煤炭主产区,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达到316. 5亿吨,到2012年末宁夏原煤生产量达到7 408万吨,年增长率达到20. 73% ; 并且,宁夏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西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次能源严重匮乏,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仅为24亿吨,可开采量在10亿吨左右; 并且,广西的煤炭资源以褐煤为主,具有煤种单一,含硫高、灰分高、煤质差的缺点; 此外,广西对核电、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开始起步,但短期内仍不可能成为主力能源。目前,广西一次能源供应的对外依存度达到75. 35% ,其中煤炭资源达到89. 95% 。因此,本文以能源资源相对富足的宁夏和相对贫乏的广西为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宁夏和广西人均能源消费生态足迹进行时间序列测度及驱动因素分析,进一步探讨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并寻求西部不同能源资源禀赋地区的合理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2 文献综述

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 W E在1992年提出生态足迹 ( Ecological Footprint) 概念,之后对这一概念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足迹理论的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Wackernagel等[1]将生态足迹定义为,“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能够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地域面积,或者能够消纳人类所排放的废弃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并将人类对各种资源、能源的消费折算为6类生物生产性土地, 包括化石能源地、可耕地、林地、草场、建筑用地和海洋。多方面的研究显示,能源足迹 在各个国 家的生态 足迹中占 了很大比重[1,2,3]。

2012年12月12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等机构联合编写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该报告显示几十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快速的城市化导致中国碳及其他污染物排放远远超过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其中,西部地区作为中国能源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了能源利用效率不高、技术及管理水平不高等情况。姜巍等[4]对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开发进行了产出效应评价,其结果显示: 在能源工业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方面,西部显著; 就能源开发的环境效益而言,在采掘业带来的点状环境污染方面,虽然整体来看西部与全国一般状态一致,但是西北高于西南。王峰等[5]指出西部能源丰富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东部在重化工业转移过程中将使西部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处于高能耗、高投入的状态,从而加重了西部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污染。化石能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过度的开发意味着资源的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是完全的不开发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显然是不明智的,因此,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开发方式和开发速率,采取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模式。生态足迹可以通过具体且明确的数字体现人类消费对自然资产的需求,使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更具体化和具有可操作性[6]。陈成忠等[7]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不同时间尺度下中国人均能源足迹增长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赵冠伟等[8]对1990—2007年中国能源足迹进行了时空差异化分析,指出中国能源足迹的中心逐步向西南方向移动。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将利用能源消费足迹 ( 以下简称能源足迹) 定量地测定人类活动对能源的需求,对自然资产是否过度开发利用进行诊断。通过碳汇法分别计算广西、宁夏的人均能源足迹,并采用STIRPAT模型探讨能源足迹与人口、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关系,从而探讨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和能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

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3. 1能源足迹计算方法

能源足迹分析中,通过用吸收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所需的森林来量化化石能源的消费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本文的能源消费主要考虑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发电,其中水电不释放二氧化碳,其生态足迹计算是以建设水电站等设施所淹没的土地面积计算。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由于缺乏相关统计,且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甚微,故本文将不单独考虑此部分能源消费。采用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碳汇法[9,10,11,12]计算宁夏、广西的人均能源足迹。碳汇法主要通过估算吸收新增CO2所需要的土地面积来计算对化石能源用地的需求,计算公式为:

式中,EEF为人均能源足迹 ( ghm2) ; i取值为1 ~ 4,表示各项能源消费,分别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 ci为第i项能源消费量,kg标准煤;mi为第i项能源消费的全球平均足迹,全球公顷ghm2; N为人口数量。其中,全球平均足迹分别为煤55GJ/ghm2、石油73GJ/ghm2、天然气93 GJ/ghm2、水电1000 GJ/ghm2。将各类能源消费所消耗的热量折算为相应的化石能源地面积[8]。本文在能源足迹计算过程中会忽略和低估一些影响因素,因此其整体的偏差会趋向于低估人类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影响。

3. 2 STIRPAT 模型

York等在经典IPAT等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口、富裕和技术的随机回归影响模型,简称为STIRPAT模型[13,14]。其形式为:

式中,I、P、A、T分别表示环境压力、人口数量、人均财富和技术; a为模型的系数,b、c、d分别为P、A、T的指数项,e是误差项。STIRPAT模型是一个多自变量的非线性模型,为了测试人口数量、人均财富和技术这些人文因素对环境I的影响,模型两边同时进行对数化处理后为:

ln I = lna + bln P + cln A + dln T + lne( 3)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在方程 ( 2) 或方程 ( 3) 增加其他影响因素。本文将技术进步T分解为万元GDP能耗T1、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T2,由此等式 ( 2) 相应扩展为:

为了考察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库茨涅茨曲线, 将自变量ln A分解为ln A和( ln A )2两项,最后得到的模型如下:

对式 ( 5) 进行ln ( A) 求一阶偏导,得到富裕- 环境影响的弹性系数 ( EEIA) :

若c2为负值,则说明存在环境库茨涅茨曲线。

3. 3 数据说明及分析方法

本文中,广西、宁夏的能源消费的数据以及相应的经济数据包括: 人口数量、GDP、万元GDP能耗、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等,分别来源于1990—2011年《广西统 计年鉴》和1995—2011年《宁夏统计年鉴》。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万元GDP能耗为当年能源消费总量与当年地区生产总值比值。

采用STIRPAT模型对能源足迹进行驱动因子分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 ( OLS) 对2个省份的5个变量进行拟合,发现均存在共线性,所以本文采用岭回归分析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岭回归法是由霍尔( Horel A E) 在1962年提出的一种能统一诊断和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的方法,通过对最小二乘估计法进行改良,以损失部分信息、降低精度为代价,放弃最小二乘法的无偏性,从而获得回归系数。相比而言,岭回归分析是一种更符合实际、更可靠的回归方法 ( 王少平、杨继 生等) 。采用岭回 归分析1995—2011年广西能源足迹各变量时仍存在共线性问题,因此本文将广西的数据拓展到1990—2011年,从而进一步解决了多重共线性问题。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可靠性,对宁夏能源足迹驱动因素的分析时间段为1995—2011年。

4 计算结果及分析

4. 1 人均能源足迹分析

4. 1. 1 广西人均能源足迹变化趋势及结构

由于广西的主要消费能源为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使用量极少,因此计算广西能源消费足迹时忽略了天然气,只考虑了煤炭、石油、水电。根据公式 ( 1) ,对1990年至2011年广西主要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在人均总足迹方面,1990年只有0. 1198hm2,1995年增长到0. 1720 hm2; 到2011年为0. 5991 hm2,相比1995年增长了3. 48倍。1997—1998年,中国能源资源相对过剩,加上中国政府采取经济紧缩政策,广西煤炭的消耗相对较低,所以在此期间人均总足迹有短暂的下降过程。自2004年首届中国 - 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召开,广西得到了更多地参与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的机会,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 同时,广西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广西工业增加值由2004年1 044. 8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 851. 37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不断增加,由2004年的30. 4% 提高到2011年的41. 39% 。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能源消费的增加,从2004年开始,广西人均总能源足迹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

在能源足迹构成方面,1990—2011年广西的能源足迹中,煤炭足迹在人均总足迹中一直保持最高比重。1992年其比重达到最高 ( 88. 29% ) ,但是从1993年开始该比重有所下降; 到2011年时,煤炭足迹为0. 4746 hm2,占人均总足迹的79. 22% 。与煤炭足迹相比,石油足迹比重逐步增长,从1990年的12. 35% 增长到2011年的19. 53% 。水电足迹及其比重相对较低,除了1993年和2008年的比重达到了2% ,其余时间均在1% 至2% 之间。

可见,在广西的能源足迹中,煤炭和石油的贡献率过大,水电和天然气等新能源的贡献率相对较低。根据各年《广西统计年鉴》数据,广西的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例始终保持在75% 以上,水电、天然气等清洁优质能源的比重很低。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广西目前是全国沼气利用规模最大的地区; 而且广西是甘蔗、木薯种植大省,为木薯乙醇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根据以上分析,预计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煤炭和石油,特别是煤炭仍将继续是广西主导的能源,煤炭足迹仍将是广西能源足迹的主要部分。

4. 1. 2 宁夏人均能源足迹变化趋势及结构

与广西能源足迹相比,宁夏能源足迹相对较高。受国家经济紧缩政策影响,1998—1999年其能源足迹有所回落; 但是从2000年开始,宁夏人均总足迹快速增长,由2000年的1. 0815 hm2增长到2011年的3. 8186 hm2,年均增长率达到11% 。究其原因,在于2000年以后宁夏的工业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且2001年宁夏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工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若干意见》、2002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等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宁东煤炭、电力和煤化工基地,这些举措都极大地促进了宁夏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有代价的,2003年宁夏人均总足迹相比2002年增长了42. 40% 。针对此情况,从2003开始,宁夏政府狠抓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人均总足迹的增长率回落至10% 左右。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宁夏人均总能源足迹仍处在快速增长过程中。如图2所示。

从能源足迹构成看,宁夏能源足迹中仍是煤足迹占主导,并且煤足迹在人均总能源足迹中占的比重基本在89% 以上。与广西煤足迹变化趋势不同的是,宁夏煤足迹并没有出现比重持续下降的现象。虽然,1998—1999年间其比重降到了86% ,但是从2000年开始煤足迹一直在90% ~ 92% 之间波动。石油足迹比重有下降趋势,从1995年的9. 42% 下降到2011年的4. 53% 。由图2可以看出,电力足迹在宁夏人均总足迹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除1995—1999年其比例达到了1% 外,其余时间均低于0. 01% 。因此,从目前情况看,宁夏的一次能源结构没有得到优化。

4. 1. 3 广西、宁夏能源足迹产值对比分析

人均GDP与人均能源足迹的比重为能源足迹产值 ( Value of Energy Footprint,VEF) ,主要反映单位能源足迹产生的经济价值,从而可以定量分析区域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VEF值高,表明单位能源生态足迹创造的经济价值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值高; VEF低,表明单位土地面积产值低,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依赖性大。对比广西、宁夏发现: 广西、宁夏的VEF值都在增长,但是从1995年起,广西的VEF值一直大大高于宁夏,并且从2009—2011年发生快速增长。通过VEF值的对比发现,尽管广西能源匮乏,但是与煤炭资源丰富的宁夏相比,随着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广西单位能源足迹创造的经济价值更高。如图3所示。

4. 2 广西、宁夏人均能源足迹驱动因素对比分析

利用SPSS18. 0软件的syntax程序窗口中的岭回归对模型 ( 5) 进行拟合。设置岭参数k区间为( 0,1) ,步长为0. 01。对广西人均能源足迹及其影响因素拟合分析: 当k = 0. 04时,调整后R2为0. 9455,方差分析的F值为73. 8902,以及P值为0. 0000,说明回归方差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宁夏人均能源足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拟合分析: 当k =0. 04时,调整后R2为0. 9922,方差分析的F值为408. 0892,P值为0. 0000,说明回归方差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每增加1% 所引起环境压力变动的百分比。通过表1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 1) 人口数量是广西、宁夏人均能源足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 2) 广西、宁夏的万元GDP能耗的回归系数比较接近,分别为0. 7688和0. 7156,说明万元GDP能耗对两地区人均能源足迹的影响相对较大。 ( 3) 两地区的第二产业产值比例的回归系数相差较大,相比广西的0. 5886,宁夏的达到了1. 0614,因此宁夏的第二产业的发展极大地驱动了人均能源足迹的增长。这跟宁夏的产业结构有关,在宁夏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产值比例一直比较高,1995年就高达42. 6% ,到2011年竟超过半数,达到50. 2% ,其中,2011年制造业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 。( 4) 两地区的 ( ln A)2的系数为正,说明不存在倒U型环境库茨涅茨曲线。

注: ***代表 1% 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代表 5% 范围内显著,* 代表 10% 范围内显著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 ( 1) 能源结构方面,广西、宁夏长期以来仍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清洁能源比重较低,且人均能源足迹不断 增长。( 2) 能源足迹产值方面,广西的VEF值大大高于宁夏,且宁夏万元GDP能耗也明显高于广西,说明宁夏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比广西更依赖于能源的消耗。( 3) 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增加是宁夏能源足迹增长的重要原因,并且在第二产业产值中制造业都占有较大的比重;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宁夏的能源消费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能源消耗仅次于制造业。 ( 4) 广西、宁夏能源足迹驱动因子中 ( ln A)2项的系数均为正,说明广西、宁夏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尚不存在能源足迹随经济增长而减少的转折点。

同属于西部地区的广西、宁夏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同及产业发展方式的不同,带来的能源消费及环境问题也不同,为了推动西部地区基于能源资源禀赋差异实现能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的最佳结合,基于广西、宁夏的能源足迹驱动因素对比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 1) 因地制宜开发清洁能源。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广西、宁夏对煤炭的依赖比较大,从而造成能源足迹的不断增加。广西拥有比较丰富的水电、生物质能,宁夏拥有丰富的风能,但是两地区在实际生产中清洁能源使用情况不佳,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等经济手段刺激清洁能源的生产及应用。

( 2) 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作为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广西,尽管在能源消费上仍以煤炭为主,但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能源足迹产值也从2009年开始不断增长; 相比而言,宁夏的第二产业比重较大,能源足迹产值较低。因此,从短期来看,宁夏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应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能源足迹,减少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影响。

产业对比 篇10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韩两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对比, 发现我国与韩国在此领域中的差距, 并从教育的角度, 对产生差距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对策措施, 力图对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改进与完善, 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中韩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对比

在产业竞争力方面, 世界上最权威的研究方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团队提出的“竞争力优势理论” (即“钻石模型”) ;英国里丁大学的邓宁教授将“跨国公司的商务活动”作为外生变量, 对钻石因素作以补充, 形成了更加科学的Porter-Dunning理论。我们借鉴该理论, 从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出发, 主要选取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等三个直接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指标因素, 就中韩两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对比。

1.1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源, 是各种生产力要素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对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电子信息产业中, 科技人力资源 (即R&D人员) 的数量和质量, 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R&D科学家工程师在每万劳动力中的比重, 更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产业R&D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如表1所示, 我国R&D人员和R&D科学家工程师的数量远远高于韩国, 但其在每万劳动力中所占比重却大大低于韩国。这说明, 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存量和未来科技人力投入的发展潜力巨大, 但科技人力资源的素质与韩国还有较大差距;同时也说明,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R&D活动的质量低于韩国。

1.2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更是衡量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目前, 国际上通常用R&D经费占GDP比重、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占授权总量比重等三个指标, 来判断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如表2所示, 2002年至2006年, 我国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呈逐年增长态势, 增长比例与韩国基本持平, 年增长率保持在0.1%左右, 但由于基础不同, 韩国始终高于我国1.5个百分点以上。

由表3可见, 2006年至2010年, 我国的授权专利量远远多于韩国, 但最具含金量的发明专利数量相对较少, 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所占比重较大;发明专利占授权专利总量的比重始终徘徊在12%左右, 与韩国的差距已经达到60%以上, 且仍在逐年拉大。由此得出, 韩国的技术创新能力高于我国。

1.3 外商直接投资 (FDI)

FDI的作用是可以在弥补一个国家资金不足的同时, 通过技术外溢促进该国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FDI作为包裹着技术的资本在各产业中稳步增长, 电子信息产业更不例外。

由表4可见, 自1990年以来, 中国吸收FDI规模远高于韩国, 其数额几乎为韩国的10倍。据统计, 流入中国的投资中, 发达国家占绝大部分, 且投资领域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 进而又扩大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及研究开发领域上,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相关年度《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OECD, 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数据来源:相关年度《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

数据来源:金周利《中韩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2 中韩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差距的原因分析

由以上三方面指标的对比分析看到, 虽然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好于韩国, 由此也间接地促进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但在科技人力资源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与韩国的差距仍十分明显。为什么我们这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却比不上那个被一些人笑称为弹丸之地、资源贫瘠的韩国呢?答案很简单, 除韩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我国起步早的因素外,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教育。

2.1“出世”的教育观, 为韩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支撑

韩国与中国同属一个儒教文化圈, 社会思想领域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传统儒家教育观认为, 教育的大义是“治国平天下”, 而对个人来讲, “立身行道而扬名于后世”才是教育的目标。因此, 自韩国的朝鲜时期直至其沦为日本殖民地前, “生为仕宦”的思想在国民心中根深蒂固。这正如我国古代“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不同的是, 从韩国被日本统治时期开始, 人们为了能够获得一点社会地位, 过上相对好的生活, “出世” (即出人头地) 的教育观便逐渐上升为主流, 且延续至今。教育观的变化使韩国人的思想得到解放, 价值追求也从“当官才能扬名”转变为“只要当状元, 行行都光荣”。在此思想下, 当韩国政府将国民经济发展重心转移到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的技术集约型产业时, 一批又一批的韩国青年积极参与其中, 并努力通过岗位钻研、专业培训、出国留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和深造, 力图成为业界具有影响力的科研人员。他们中有些还成为了有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正是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后来者, 成为了韩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殊科技资源, 为韩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支撑。

2.2“实用主义”的教育模式, 为韩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韩国高校以私立大学为主, 其学科设置和教学内容较为灵活, 多以“实用主义”为根本宗旨, 且面向市场, 反映迅速。为更好地做到“实用”, 他们会经常主动与企业联系, 了解其人才和技术需求, 并据此调整学科设置、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 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科技人才的同时, 还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解决技术难题。此外, 在企业已成为韩国R&D投入主体的背景下, 高校会积极向企业争取科研合作或与其建立联合实验室, 一些研究能力较强的高校还设立了独立的法人机构“产学研力团”, 专门负责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 使韩国R&D投入的产出率不断提高, 大量的专利发明也由此产生。这种“实用主义”的教育模式, 从本质上促进了韩国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 并形成了R&D投入与技术产出同步增长的良性循环, 为韩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2.3“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为韩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支持

20世纪70年代, 随着韩国产业结构从劳动集约型轻工业向资本集约型重化工业的转变, 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为适应需要, 政府开办了实业类高中 (即职业高中) , 将原来的普通劳动力培养成专业的技术工人。80年代, 随着产业结构向技术集约型的电子信息产业转变, 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许多实业类高中升格为高等技术学校, 但其性质并未发生变化, 仍然以特色化办学为主。在教学方法上, 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广泛开展实习活动, 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量化考核, 对其技术资格给予评定;学校还经常邀请企业高管或有经验的工程师到学校作报告、开展交流, 或由教师带队到企业生产一线熟悉情况, 使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得以快速提高, 毕业即可进入企业成为熟练的产业工人。这些人为韩国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其中加工制造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支持。

3 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实践证明, 人是科技创新的首要条件, 是改变世界的根本动力。目前, 我国人力资源特别是科技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 这样的成绩应首先归功于高速发展的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但人力资源专业素质不高、科技人力资源占人口总量的比例偏低的现实也是客观存在的。这直接关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水平, 关乎类如电子信息这样的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改变现状, 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就必须快速培养一大批符合我国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技术工人。而实现这一切, 最重要的就是应借鉴韩国的做法, 以国家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 来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育。

3.1 从改变教育观入手, 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 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正确的教育观应是通过教育, 使人们学会和懂得如何利用自身优势, 去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 以实现自我价值。因此, 教育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用正确的教育观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此, 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摒弃“学而优则仕”的错误观念和官本位思想, 引导和鼓励学生树立“哪行都能出状元, 干好哪行都光荣”的价值取向, 努力改变目前优秀学子挤争“国考”独木桥的场景, 让更多的高级专业人才能够学以致用, 各尽其能, 为国民经济发展出力。

3.2 创新教育模式, 推动高端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创新

现代高校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而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 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社会。因此, 高校应以服务社会为最终目标, 不断创新教育模式, 一方面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 特别是企业需求, 科学进行学科设置, 动态调整教学内容, 大力培养具有实用价值的高层次人才, 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战略性产业的发展输送人力;另一方面, 积极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联系, 争取产学研合作, 努力将企业的市场信息优势和高校的科研创新优势最大限度地进行整合, 使高校的科研成果更具针对性、更有实用性, 真正做到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帮助产业提升整体竞争力, 并以此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3.3 创新教学方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实用性劳动力

在国际上,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我国应借鉴韩国做法, 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为导向,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 应严格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一方面, 学校应定期组织学员到企业生产一线熟悉情况, 帮助其了解行业现状, 体验生产实践, 从而树立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 学校应经常邀请相关专业或邻近专业的资深人士 (如企业管理者或技术人员) , 结合社会需求和企业实际, 为学员授课或与其开展座谈, 让学员们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 从而鼓励和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早日成为我国产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实用型技术工人。

摘要:针对教育视角下中韩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竞争力对比进行了论述。

【产业对比】推荐阅读:

案例对比07-15

肥效对比07-16

优势对比07-17

造价对比07-18

岩性对比07-20

饵料对比10-14

对比启示05-11

数值对比05-16

对比强化05-18

疗效对比05-19

上一篇:双低杂交油菜栽培技术下一篇:指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