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课堂用语(精选11篇)
简单的课堂用语 篇1
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有魅力的课堂来源于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人格魅力的教师来源于让课堂熠熠生辉的充满魅力的课堂用语。因为“人性中最本能的愿望就是得到他人的赞美与赏识”。加之,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 更在于对学生的激励、鼓舞和唤醒”。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发挥课堂用语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唤起学生的自尊自信呢?
一、润人无声的课堂用语
润人细无声的课堂用语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譬如,有一次我一如既往地选了几篇优秀周记让孩子们自己读给大家听,有一位男生的作文是大家争相传阅的典范,但他的性格内敛、寡言少语,故语言表达能力比较逊色。几经周折,战战兢兢的他,低着头羞涩地、任务式地读完了他的周记。因为声音小,也没有什么感情,于是我趁机说:“同学们,他的作文你们都很欣赏,那么,你们还想不想再感受一下谷奥文同学读书的魅力了呀?”“想!”大家自然地鼓起了掌,并异口同声答道。“Tom,你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对吗?”在其他同学和我的共同期待的眼神中,这位男生第一次用最洪亮的声音和最真挚的感情朗诵了他自己的佳作, 也第一次迎来了同学们最热烈的掌声。
二、夸张激励的课堂用语
于永正老师说过:“当你走入课堂时,你就应该准备100顶高帽子。这100顶高帽子,我想就是激励孩子们的评价语吧!”其实我也经常准备那么数顶高帽。有一次,一个从未上讲台带读过的男生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领读黑板上的单词,当读到leaf—leaves(叶子)时,黑板前、饮水机旁的那棵发财树上的一片叶子随风飘了起来,落在了讲台上。待大家读完后, 我便借题发挥地表扬刚才带读的同学说“你带读得真好,连树叶也惭愧地低头,它都跑到讲台上来向你学习了, 那这片叶子就送给你了,算奖励两颗星吧!”全班同学被我的幽默表扬笑翻了, 该学生激动不已,也引来了好多同学的羡慕。大家纷纷举起了欲积极发言的手, 力争得到老师别出心裁的奖励,不知不觉中课堂自然地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教学高潮。
这一案例正如钱梦龙老师说:“教育,就是给人积极向上的影响力,教学艺术就是激励艺术。”学生在前进路上遇到的挫折或失败,既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 也可能成为新的动力,激励的课堂用语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机智巧妙的课堂用语
有一次,我们班上政治公开课,老师说:“各位同学,你们知道表达喜怒哀乐中‘喜’的成语有哪些吗?”“喜笑颜开、心花怒放……”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抢着回答。“聪明的黄沁源同学,你呢,你还有更美的成语吗?”可能因为这位同学有点走神了,聪慧的老师于是用提问的方式提醒了他,机灵的孩子立马站起来,笑着说 “有,含笑九泉!”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和我们一起听课的老师全都情不自禁地地笑了起来。此时的气氛有些紧张起来,但我们的老师并没有动气或生气,而是轻声细语地反问道:“哦,这个思维很特别, 那请问这位同学,你可以给我们一个特别的解释吗?因为你要想得到这一分,就得说出让大家心服口服的理由呀!”“没问题,老师,你想想看,一个人死了,也许对于我们活着的人来说,它确实是件痛苦又悲凉的事。但如果他是含着笑离开人世的,对于逝者而言,那又何尝不是件令他本人欣喜的事情呢?这得看看‘悲’ 和‘喜’是相对谁来说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的师生们再一次发出了真诚的笑声和雷鸣般激励的掌声。
在这一案例中,我们的老师运用了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引导孩子朝积极向上的方面回答,化课堂的尴尬为课堂的高潮,同时做到了教书与育人的双赢。
四、幽默诙谐的课堂用语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指导学生朗读 《小稻草历险记》中的“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一句时,是这样引导读书的:
老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它感到它有气无力了。
学生:(声音大,速度快)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老师:你没完。(学生笑)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遍。说完,于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
学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老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算完了吗?(学生笑)
学生:(小声地断断续续地) 完了……我们……都……都喘不过气来了。
老师:掌声鼓励!这就是“有气无力” 啊!
在这个案例中,师生的这段朗读指导可谓是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精彩绝伦。于老师对学生开始的朗读,似乎没有做正面评价,而是开了个玩笑。但他的高明之处恰在于巧妙地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悟”的过程。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 “有气无力”的感悟相比简单的字面理解有了质的飞跃———知其意、悟其形、 察其味。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又充满魅力的课堂用语,是它们的出现才使得我们枯燥的课堂熠熠生辉。故,只要我们师者能真正拥有一双双极其敏锐的“慧眼”,那么学生点点滴滴的亮点一定都会被捕捉到,若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不仅是优点,即便遇到他们的瑕疵,我们也要学会在课堂教学规则的脚印里种花,“花若芬芳,蝴蝶自来”。
简单的课堂用语 篇2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2、“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的p称为命题的条件,q称为命题的结论.3、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 “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若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命题形式pq;⑵或(or):命题形式pq;
⑶非(not):命题形式p.pq p p q pq 真 真
假
真
假真 假 假假 真 真假假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xM,p(x); 全称命题p的否定p:xM,p(x)。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语文课堂教学用语的美化 篇3
吴功正教授是国内知名美学家,长期从事文学和美学史研究的作家,他的代表散文《阿里山纪行》作为苏教版语文选文,广为师生称颂。1991年,吴功正教授的《中国文学美学》第一次把中国文学作为美学现象的对象来研究,独立建制,成一学科,构建为自洽自律的“中国文学美学”。语文课引领学生走进文学欣赏的大门,其必然也应当是美学的呈现范畴,教师的教学用语也必然是审美的载体。
教师课堂教学用语,是教师优良素质的呈现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培养其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教学用语的文学化,更能体现语文课的学科特色,更能使语文课文质兼美,熏陶感染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笔者曾针对教师课堂用语的直白化现象,提出“语文教学要回归语言文字教学的本真”这一论点。《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其中,熏陶和感染的体现应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新教育认为,“如果教师自身的魅力不能展现,那么他不仅没有给学生追求真理作出应有的榜样,而且更为遗憾的是,他自己的生命也将黯淡地度过”。
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语文课堂熠熠生辉呢?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节点的处理。
一、导入性用语。其功能为明确学习任务,创设学习情境,交代知识背景,激发学习兴趣等。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下同)《枣核》一文,筆者设计了如下用语:“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泪别家乡,漂泊四海,孤独无依,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让我们共同分享思乡的名句,领略“思乡”作为文学作品永恒主题之一的无限魅力。”这样的导入既温故知新,又引人入胜,充分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
二、即时性点评。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后,常常对学生的交流研讨要作点评。这个环节不可忽视,不能简单用对与错来判断,如果得出了共同性的结论,教师可以用点评来代替小结,取到归集知识、巩固知识的作用。例如《小石潭记》,在研讨完第一小节,可设计点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小石潭,柳宗元心旷神怡,随缘自适,获得了美的享受。”第四小节则为:“大自然的美景浸润了作者的心灵,然而人生必须面对坎坷与起伏,被贬永州的遭遇使得他又敏感起来,所以才有了凄清孤寂的感受。”这样就把柳宗元身处大自然中的心理状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又带给同学们语言的美感。
三、过渡性用语。起承上启下之功效,好的过渡,能开启学生的心智与情感。例如《背影》一文,在学习完以“背影”为文章的叙事线索后,在感悟父亲无微不至的爱子细节后,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过渡:“背影凝聚了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背影也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背影使我追悔与自责,背影也使我感激和思念。请你走进文本,去感悟儿子那一颗热爱父亲的心灵。”如此设计,简单精要,语言整齐,情感饱满,犹如一首短诗,一下子触动学生的心弦。
四、启发式提问。教师提问不能太直接化、功利化,语文课不同于数理化,有其独特的提问方式,应运用启发式提问。如《美丽的西双版纳》在拓展延伸阶段,可以设计训练,提出问题:“这是一片神奇富饶的土地,这有一个率性自由的民族。欣赏人间美景,领略傣家风情。西双版纳在远方召唤着我们。请你设计一条广告语,怎样开启我们的梦想之旅?”这样既概括了文章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创作热情,顺利地进入反馈环节。
五、总结性用语。起提炼主题,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的功能,也是一堂课的完美尾声。《记承天寺夜游》笔者是这样总结的:“千古明月,映照的是古代文人的坦荡胸怀、磊落追求,通过欣赏承天寺月夜的美景,我们感受到苏轼对自然、对人生的挚爱与超然,让我们也拥有豁达豪迈、乐观进取的心态,去迎接人生的风雨,让我们心中永存一轮纯洁、清澈的明月。”可谓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品文与励志相结合;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升华了主题,达到了育人的功能。
《庄子》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那么我们对理想课堂教学的追求,就是希望在课堂上既重现这个“美”,这个“理”,又重现“判”与“析”的过程。
反观我们的课堂,有时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模式,反而弱化了教师的引领与指导作用。其实,教师的语言是活的教科书,学生通过模仿与熏陶,能极大地提升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总之,语文教学应站在文化审美的立足点上,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学生。
语文教师课堂用语的艺术 篇4
一、导入语要“异”。
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年代中的孩子, 在电视和报刊的影响下, 知识面不断拓宽, 那些理性、陈腐的陈述, 逐渐被他们淘汰, 他们需要的是那些新颖、奇特、标新立异、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导入语。
在教学《一枚金币》时, 我事先播放歌曲《一分钱》的动画, 在导入这堂课时, 我是这样开始的:“同学们, 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与什么有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与钱有关。”紧接着我说, “钱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那么, 钱能做什么呢?”这下, 同学们可来劲了。有的说:“钱能买生活用品。”有的说:“钱能治病。”还有的说:“钱能买学习用具。”还有好多同学的手举得高高, 我却话音一转, 说:“既然钱有这么多的好处,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钱。今天, 我们来学习《一枚金币》。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同学们想听吗?”“想———”“好, 我们一起来听听。”顿时, 50双眼睛同时射向大屏幕, 静候故事的播放。
“听听读读”这类课文兼并了“听、读、记”的特点, 孩子们往往对这类课文比较感兴趣, 在授此类课文时, 教师尤应注意以课堂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听》这一课时, 我的导入语非常简单:“同学们, 你们听--”随之, 便播放出一段配乐的朗诵, 孩子们顿时便进入了“听”的角色。
由此可见, 导入语的“异”不仅能有效地体现教师课堂用语的艺术性, 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过渡语要“顺”
例如教《找骆驼》一课, 为了更能让学生明白老人是经过仔细观察才知道那只骆驼特征的。我的过渡语是这样的:“你们瞧, 老人清晰地说出了骆驼的特征, 却说自己不知道它往哪儿去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通过这段过渡语的设置, 既帮助孩子理顺了文章的脉络结构, 又使孩子在脑海中对全篇文章作了一个小小的总结。
又如教学《一枚金币》, 在引导学生质疑阅读感悟“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 儿子只是笑笑而已, 第三次为什么‘受不了’”后, 我是这样小结的:“是啊, 哪怕一枚小小的金币, 只要是亲手挣来的, 也是宝贵的。”接着, 我是这样过渡的:“课文除了写儿子‘受不了’, 还写了谁‘受不了’”?这样, 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片段, 整堂课也随之和谐起来。
因此, 一位语文老师如果在课堂中注意自己过渡语的艺术, 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 还能使孩子在课堂中领略到那种语言和谐之美。
三、提示语要“精”
在教学《曼谷的小象》时, 为了让孩子明白小象之所以如此聪明, 是由于阿玲的教导、指挥得当, 作者称赞小象, 实是赞美阿玲。就在学生们为“是赞美阿玲?还是赞美小象?”争论不休时, 我这样提示:“小象的技艺真是精湛, 但它精湛的技艺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经过这样小小的提示, 孩子顿时领悟了作者是通过写小象来赞美阿玲的指挥有方!同时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教师如果在备课时, 细致、巧妙的设置提示语, 不仅能激发孩子思想的火花, 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整个课堂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要“悬”
“悬”是指悬念, 引发别人的思索。有一位年长的教师, 他曾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位好教师, 他能够做到在上完一堂课之后, 他的学生仍沉浸在他刚才创设的情景之中……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 都是名家名篇, 我们手中的教材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 编排而成的。有些作品的内涵, 非常值得孩子去细细品味。作为语文教师, 在授课时, 不要忽视下课的那几分钟, 要设置一些能够引起孩子思索和回味的结束语, 让学生带着满腔的热情, 在课后继续进行探究。
在教《井底之蛙》时, 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结束语:“听了东海之鳖的话, 井底之蛙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续写这个故事……
当然, 结束语除“悬”外, 还要“全”。所谓“全”就是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整篇文章的意思, 起到言简意骇之效。
优化英语课堂用语的策略研究 篇5
关键词:优化用语;有效途径;策略研究
一、问题提出
课堂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恰当的课堂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前,英语课堂教学用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目标英语教材开始广泛使用,这套教材与传统的英语教材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它要求教师能转变英语教学观念,将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学,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一种良好的语言环境。但是,目前英语课堂教学用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
1.课堂用语缺少真实性,实用性不强
例如:
T:Hello,everyone,what day is it today?
Ss:Today is Tuesday.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s:It is cloudy.
T:Do you like rainy days?
Ss:No,I dont.
…
这是很多教师在进行以询问天气、日期及星期等为内容的英语课堂教学时惯用的方法,而不管学生是否机械作答或与下面的教学内容是否相关。一节好课的导入应该紧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有提前的准备,而不是进行漫无目标的对话。试想,如果学生在生活中用这些内容进行真实的口语交际,势必引起学生的反感或误会。又如:
T:Whos on duty today?
S:I am.
T:Who is not here?
S:Liu Mei.
T:Where is she?Do you know?
S:Sorry,I dont know.
这是一个值日对话,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但这样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不具备实际意义,语境缺乏真实性。因此,这样的范例势必导致学生对谈话内容不感兴趣,进行交际练习的积极性也就大打折扣了。
2.课堂用语的准确性不够,指令不清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些有关自己的信息,如出身年月、身高、体重、爱好等,然后问学生:“Can you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大多数学生无法领会教师的指令,不知该写教师还是写自己?显然,教师的表达不够准确和清楚。如果让学生写关于教师的信息,应该说:“Can you write something about me?” 又如: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幅地图,标明A、B两地,然后问学生:“ How long does it take me from A to B?”由于这里没有交代使用何种交通工具,因此学生无法回答。
3.课堂用语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影响师生互动
有的教师向全体学生提问:“Do you like watching TV or playing computer games?”这样的问题对象不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七嘴八舌,教师无法获取有效的信息,无法有针对性地对话交流。有的教师喜欢问学生这样的问题:“Why do you like vgetables for dinner?” “Why do you like swimming?”等。这样的问题太空乏了,学生无从回答,最多只能用一两句话来应付,无法启发学生进行有效思维和调动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用语的策略
1.确保课堂用语的正确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学生学习的样板,要想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当给学生做出榜样,避免在课堂上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语言,英语教师尤其如此。虽然口语不能像书面语那样严谨,出现不规范的句子是常有的现象,但是作为语言教师,应该以教师良好的语言习惯为学生做示范。
2.确保课堂用语简洁、有效
在英语课堂上,有些教师为了突出英语课堂的特点而刻意使用大量的无效课堂用语。表面上,这些用语实现了新大纲注重语言交际的要求,但是实际上,这些话完全可以省略或者通过手势、体态表达的意思快速地传达给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节奏变得更快,减少不必要的停顿,从而大大提高整节课的效率。
3.确保向学生适当介绍和总结一些比较重要的课堂用语
对于初中生来说,尤其是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他们的词汇量不够大,教师应该及时整理出一些自己在课堂上常用的用语,展示给学生看,帮助他们记忆、理解,这样学生不再担心听不懂教师在课上的要求和指示,从而也能提高信心和兴趣。比如:What did we learn last lesson? 上一课我们学了什么?Attention, please. 请注意。Put up your hand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如果有问题请举手。 Go back to your seat, please.请回座位。Take your time.慢慢来。
4.教师应重视语言规范、句式变化、课堂评价和情感渗透等方面的工作
(1)注重语言的规范化
教师的课堂用语是学生的样板,要培养学生养成规范使用语言的良好习惯,教师应以身作则。如果教师语言使用不够规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就不能起到正面指导。更有甚者,教师课堂中的种种口误还会阻挠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如宾语从句的语序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会习惯性地表达成“Can you guess what does the word mean?”(正确的说法:Can you guess what the word means?)纵使学生能听懂指令,但长此以往,学生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2)注意句式的变化
语言的表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老是用一个词,老唱一种调,语言就显得平铺直叙,同时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口语的发展。教师应不停转变句型或句子结构来表达同样的意思,以便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一句话,并逐渐让他们学会一个意思多种表达的方法。如:课上完了,一般说成“Class is over”,其实有很多说法:Lets call it a day./ Thats all for today./Class dismissed./ Its time for us to bring the class to a close.除了一些日常用语以外,教师还应经常用到表扬学生的语言:OK/ Good/ Great /Wonderful / Excellent / Super /You are right / You got it / Bingo,不同表达的评价能使学生明白评价的等级差异。
(3)注重评价的巧妙
课堂评价用语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教师以口语形式,对学生在课堂内的表现做出的即时反馈性评价。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和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教师不可动不动就呵斥、挖苦学生。尤其在课堂上提问时,学生回答上来应鼓励,如OK / Very good / Thank you;如回答不上来,也可以这样鼓励学生:“Im sure you can answer it.Please sit down and think it over.If you can answer,please put up your hand.”这样既给后进生留下面子,又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在学生课堂用语出现语法错误时,尽量不要马上指出,否则学生受到突然的打断,很可能会忘记下面要说的话,破坏原本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应以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可以在学生表达内容的小结评价中,指出这一语法错误是大家普遍存在的,并详加讲解,这样不仅在最大程度上对全体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对出现错误的学生的不良影响也会减到最少。教师在指出学生回答问题中的缺点和错误时,首先要寻找他的闪光点,再含蓄地指出不足之处,教师要尽量用“积极用语”来代替“消极用语”。
(4)注意情感的渗透
教师在课堂上流露出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课堂用语通过情感的介入和作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会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上来。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是,教师要尽可能把情感教育渗透到英语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譬如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学生就自己喜欢的科目作讨论时暴露出严重的偏科现象,对科目的喜好程度非常不等。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偏向错误并告诉他们“Learn all subjects well and be a good student.”简单的一句课堂用语实际上让爱所有功课的情感渗透到了英语课堂中。再譬如八年级下册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在学习日常活动时,教师可以罗列出学生和父母经常从事的日常活动,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活动作比较。父母做了很多本该学生自己完成的事。那么,学生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在学习之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简单的几句课堂用语,实际上把感恩的心渗透到了英语课堂中,让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两方面都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课堂用语是知识的主要物质载体之一,是师生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是联系师生情感的重要纽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对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因此,规范的英语课堂用语显得尤为重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并在语言的规范、句式的多变、评价的巧妙和情感的渗透等方面来优化英语课堂用语,让英语课堂摆脱枯燥无味的语言训练形象,树立起活泼生动的知情合一形象。
参考文献:
英语教师课堂用语的模糊语言探究 篇6
1 模糊语言的定义
1965年,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系统科学家查德 (Zadeh, L.A.) 发表了论文《模糊集》 (Fuzzy Sets) , 所谓“模糊集”即指所有模糊概念的集合, 这标志着模糊学的诞生 (苗东升, 1987) 。作为语言模糊性的先驱, Peirce提出的“模糊命题”的概念较为权威。他阐释道:“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 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 实际上仍不能确定, 是把这些状态排除出某个命题, 还是归属这个命题。这时候, 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上面说的实际上不能确定, 我指的并不是由于解释者的无知而不能确定, 而是因为说话者的语言的特点就是模糊的”。在我国, 率先对模糊语言学进行研究是伍铁平教授, 他于1979年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一文, 认为“在人类语言中, 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明确外延的概念, 即所谓的‘模糊概念’。对于模糊的定义,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者赵元任先生指出“一个符号, 如果它运用于边缘的场合比运用于清晰的场合还突出, 它就是模糊的” (石安石, 1993) 。张乔提出“一个人多高才算高, 事物的多少才叫少, 没有一定的界限, 这种现象就是语言的模糊性。” (张乔, 1998) 因此, 语言中大量存在着这样语义边界不明的词语, 我们称之为模糊语。作为一种弹性语言, 它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2 语言的模糊、概括和歧义
在模糊语言的研究中, 会时常混用的三个术语一模糊 (fuzziness) 、概括 (generality) 和歧义 (ambiguity) 。下面笔者将对三者的区别进行探讨, 更有利于理解语言的模糊性。其实, 他们都是从不同角度研究具体言语的不同性质。总结说来, 模糊性是从语言概念的外延出发, 而概括、歧义和含糊是从语言的内涵角度研究的, 与外延没有关联之处。
语言的模糊 (fuzziness) 是从语言概念的外延出发的。比如说, 在“这条河流很深” (The river is deep.) , “你很高” (You are tall.) , “这车很快” (The car is running fast.) , 句中的“深”, “高”, “快”, 都没有一条截然分明的界限, 因此就造成了外延意义上的模糊。我们很难找出一种标准去确定多深才算深, 多高才算高, 多快才算快。因此, 由于深浅, 高低, 宽窄, 快慢, 胖瘦, 高矮, 咸淡等许多概念间没有一条分明的界限, 就在许多语言中产生了这样的模糊现象。
概括性是也是词语意义的一大特征。概括, 也叫笼统, 就是对现实现象的分类, 把有共同特点的现象归在一起, 给以一个名称, 使它和其他现象区别开来 (叶蜚声, 1997) 。比如说“朋友”概括指“与说话者关系友好的某一类人”, 可以指老人、小孩、英国人或是美国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朋友”具有概括性。而如果要问衡量“朋友”的标准, 两个人关系多好算是“朋友”, 两个人呆多久算是“朋友”, 其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也就是“朋友”这一元素所指的语义的范围的不确定性, 我们称这种情况下“朋友”为模糊语言。
语言的歧义是指语言某一元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相干的语义, 表现在词这一层面上, 仅与同音异义有关 (叶蜚声, 1997) 。如“花”, 有“花朵”和“花费”, 我们称“花”具有歧义。而“花朵”的花, 外延也不确定, 牡丹花算花, 那小麦花算花吗?花一个小时午睡可算花费, 那花一个小时听音乐算花费吗?这时我们可以认为“花朵”和“花费”具有词语的模糊性。
3 英语课堂教师用语中的模糊语言
3.1 运用语音的模糊表达
(1) T: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answer?
S:B.
T:N一0, N-O,
这一语音层面的模糊表达是教师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不用
“no”直接告诉学生他答错了, 避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 虽然违反了Grice的“合作原则”, 却实现了照顾面子的功能。
3.2 运用模糊词汇的模糊表达
(2) T:You have done it wel1.
S:Thank you, Miss Liu.
在英语课堂用语中, 教师经常使用“wel1”“not bad”, “good”等一些模糊词汇, 顺应学生需要赞扬给予肯定的心理, 做出一个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答复。
(3) Any volunteers?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在课堂中教师希望学生能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用人称指代模糊语“any”来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配合课堂教学。这样, 教师可以避免学生因回答不出问题而可能造成的面子威胁问题, 教师也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方便。
3.3 运用模糊限制语的模糊表达
(4) I’m afraid I can’t agree with you in this question.
显然, 教师想传达的信息为不同意学生观点, 但是考虑到维护对方面子, 使用“I’m afraid”缓和语气, 既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学生面子, 不至于让他在同学面前过于尴尬。
(5) I think the purpose of school is to make students adapt to the society.
这里的“I think”, 是英语课堂中使用频率极高的模糊限制语。它是在教师对所掌握的信息不是完全肯定的情况下使用的。教师在说话的时候通常不能准确地指出其说话的来源, 出处或肯定其正确与否, 因此用这类的模糊限制语强调了言语的主观性, 没有表明这句话是否正确与否, 或是有什么科学依据, 这样更能说明教师的责任心与对知识准确的把握。老师在表达不确定的信息时, 可以用引用他人的话或权威机构的话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如:somebody says tha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it is said (known) that, presumably等等。
3.4 句子层面中的模糊表达
(6) Most of the students have behaved well in this test.However, some of you leave much space to improve;
这句中教师想批评一些在测试中表现不理想的学生, 用这两个句子进行比较, 没有直接批评学生, 达到了维护学生自尊心的目的, 使这些学生在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成绩的同时, 也进行了自我检讨。
当然, 在英语课堂教师用语中, 也会利用模糊结构, 运用特殊的句式结构, 如虚拟语气句式, 委婉否定结构等传达模糊意义。如:
(7) If I were you, 1 would say it in this way.用这种句式纠正学生处理的信息, 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使教学关系更加亲密。
4.5篇章层面的模糊表达
(8) S:I’m sorry for being late, Miss Liu.
T:Spring is the best time of the year!
当学生因为迟到而向老师道歉的时候, 老师并没有遵守合作原则, 正面批评学生, 而是答非所问, 说起“一年之计在于春”, 表明一天中早晨的重要性。显然, 老师在篇章层面运用了语用模糊策略, 在模糊中表达了责备和不满, 顾及了谈话双方的面子, 避免了尴尬, 但却起到了说服教育的作用。
4结束语
通过对英语课堂教师用语中模糊语言的学习, 使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模糊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 作为学生, 应该了解和适应这种模糊的教学用语, 进而学会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回应或主动与教师交流, 使师生交际更加轻松、活泼、礼貌和得体, 使课堂得以和谐顺利的进行, 顺应了新课程教学相长的课程目标。
摘要: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本身的一种本质属性。虽然模糊语言不如精确语言精确, 但在很多场合下却有着精确语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用。在英语教师课堂用语中, 适当地、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模糊语言, 能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笔者在自己在教学实践中, 发现英语教师课堂用语在语音、词汇、句子、篇章等层面中都存在语言的模糊性。通过列举众多事例, 使教师意识到模糊语言的重要作用, 学生也能充分体会到教师模糊语言的特殊功效, 从而促进教学顺利进行。
关键词:模糊语言,精确语言,英语课堂教师用语
参考文献
[1]苗东升.模糊学引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2]Peirce C S.Vagueness[M]//Baldwin M.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11.London:Macmillan, 1902.
[3]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4]石安石.语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5]张乔.模糊语言学论集[M].大连:大连出版社, 1998.
英语课堂用语与交际能力的培养 篇7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用语,交际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03年版) 》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 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 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 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 又是学习的手段。中学生学习英语, 最关键的是训练“听”和“说”的能力, 即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别人说英语你要能听得懂, 你说英语别人要能听得懂。只能读、写英语而不能听、说英语是英语汉化的表现。教师在课堂上的用语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要高度注视。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别, 论述者颇多, 而且观点趋于一致。Crystal&Davy将英语口语的特征归纳为三点:语言含糊不清、不严谨;话题的随意性, 一般无准备、无计划;不流畅, 往往脱口而出, 多口误、多重复。邓炎昌和刘润清先生对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曾作过精辟的概括:
“书面语和口语各有特点:前者是有准备、有计划的, 后者则是无准备、无计划的。因此, 书面英语结构严谨, 时而有来源于拉丁语的大词, 而且往往用修辞手段使文章更生动。口头英语有时条理不清, 句子结构松散;有时‘不合语法’, 常用不完全句和省略句, 有不少口语词和俚语词。” (《语言与文化》, 252页, 1989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课堂用语, 毋庸质疑, 当属口语范畴并具备其文体特征, 然而又有别于一般口语。首先, 课堂用语的使用对象是英语作为外语的初级或中级学习者;其次, 交际场合为教室, 并非英语作为母语的语言环境。因此, 这些因素必须考虑, 才能恰当地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否则, 如不考虑教学对象的年龄、个性、心理等特点, 就不能使用恰当的语体, 其效果恐怕会事与愿违。
语言交际的一大特点为相互或双向交际, 而不是单向地唱独角戏。课堂用语当属前者,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考虑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英语语言能力的特点, 使用的语言应简单易懂。
2.注意设置情景, 使用非语言媒介, 如动作、表情、手势或黑板、图片等直观教具, 使学生理解课堂用语。尽量避免使用汉语。
3.在不同的场合, 应选用不同的课堂用语。巧妙地使用课堂用语, 如应景生情, 幽默诙谐的话语脱口而出,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熟练地掌握课堂用语, 而且还要具备应变能力。
4.教师应注意掌握时机, 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使用课堂用语注意口气要婉转, 多用“please”或“Could you…/Would you…”等句型, 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气氛, 消除或减少学生的紧张情绪 (anxiety) 。学生情绪紧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教学中易被忽视, 如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讲话口气极其生硬, 不用please, 几乎使用青一色的命令句。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主动发言或回答问题。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求我们在课堂讲话时不但应使用恰当的句型, 而且应注意语音语调的柔和, 并常伴以微笑。如若板着一副面孔使用委婉语, 其效果恐怕会与生硬的命令句“异曲同工”。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亲切和蔼, 使学生感到你在关心和爱护他们, 你不但是他们的长者, 而且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在课堂讲话时, 教师切忌对学生挖苦讥讽, 尤其是对于那些腼腆内向的学生, 或当学生不会回答或答错了问题的时候。特别在这个时候, 教师应马上讲一些鼓励的话或从简单的方式再问同一问题, 以摆脱或避免课堂上出现的尴尬、“冷场”的局面。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 (如回答问题等) , 要多鼓励。当学生答错的时候, 教师评价时应注意要十分婉转, 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纠正学生的错误, 可采取间接的方法, 如让另一个同学回答, 或由教师另举一例, 或将正确的答案讲出, 而不必指出:“你答错了。”如对学生的回答表示满意:Very good.Pretty good.Fairly good.Wonderful.Excellent. (Tha t’s a) Good idea/question/sentence.这个问题答得好:You’ve got it. (答对了;说得对) Oh, that’s it. (答对了;说得对) Well done. (做得好)
总之, 中学生年龄较小, 其情绪波动大, 易受外界影响。课堂英语的使用应特别考虑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注意要多鼓励、少责备、多表扬、少批评, 多一点幽默诙谐, 切忌讥讽挖苦。本着这一原则, 有关生硬的句子和责备批评的话语要极少使用。
要想做到以上五点, 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教师在口语方面应训练有素, 而且需要大量的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是否使用课堂用语或是否使用得当, 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一点,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都深有体会。
英语课堂用语分析 篇8
1. 组织课堂活动的语言
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包括分析课文、表演、角色扮演、跟读、比比看、玩游戏和讨论等。
分析课文时教师使用的课堂用语明显受到他们的中文教学背景的影响, 如:
Please dissect this article into several parts.“把课文分为……段落。”
Read this article and underline the important words.“读课文并画出重要词组。”
此外, 还有一些较复杂的课堂活动, 如分组活动 (group activities) 、交换阅卷等。
分组活动中第一步是分组, 同时交代分组的原则, 如:
We are going to do a group activity.
No more than four people in a group.
第二步是明确指示学生们在活动中要做什么。比如, 检查组员的答案:
Quiz your group member about his or her answers.
此外, 使用恰当的动词可以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指示。以交换阅卷活动为例:
Step 1.Switch papers with the person next to you.
Step 2.Check your friend's answers.
Step 3.Each item on the test was worth five points.With 20 items, the total test grade is 100 points.
Step 4.Write the grade on the top of your friend's paper.Sign your name next to the grade.
Step 5.Return the paper to your friend so he or she can check his or her grade.
Step 6.Pass your papers to the front so I can collect them.
2. 教学程序性话语
教学程序性话语包括授课开场白、解释课堂规则和授课结束语等。
在实际教学中, 授课开场白应该更为灵活。可以考虑下面一些说法:
Where did we leave off before the break?
Today, we start where we finished last time.
Open your book to where we left off.
中小学教师所奉行的课堂规则往往是一些普遍适应中小学生的行为准则, 如:
Please raise your hand and speak up your mind.“请积极举手发言。”
Please be quiet and listen to me closely.“请保持安静, 注意听讲。”
Behave yourself.“乖一点, 别装怪了。”
3. 师生交流用语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随时注意学生对授课的反应, 保持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们的听课状态, 例如:
Any other ideas or opinions?“还有哪一位同学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
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Can you follow me?“能跟上我的速度吗?”
Do you understand what I mean?“明白我的意思吗?”
师生交流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有效地利用教师反馈语, 例如:
Well done!Keep up with the good work.“说得很好, 值得表扬。”
Try harder!Give it another try!“加油!再试试看!”
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消除他们在学习中的焦虑情绪, 即使是批评和警告, 也可以用比较委婉的方式提出, 例如:
That was totally off the subject, but it was an interesting comment.
You made some progress, but you have a long way to go.
教师课堂用语刍议 篇9
1 打造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
教学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解难答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互动和情感交流,都离不开运用教学语言这一有力的工具,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生动情趣的表述、精辟入里的分析、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知识海洋,开启他们的心智,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获得精神上和知识上的满足。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其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生动形象,而且还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或简约严谨,或质朴平实,或委婉诙谐,亦或雄浑刚健。英语课堂语言更需准确精炼,无论是语音语调还是语法表达都要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范例。教师良好的英语素养有助于学生语言学习效率的提高。
2 得体运用体态语
体态语又称“肢体语言”,是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沟通手段,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如点头、摇头、挥手、瞪眼等。它也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一个图像符号系统,常被认为是辨别说话人内心世界的主要根据,是一种人们在长期的交际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自然符号。
(1)走进课堂,时刻面带微笑。正如一句英语表达所说When you smile at the world the world smile back.同理,When you smile at the students the students smile back.微笑的人更容易让人接近。亲其师,信其道。微笑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才会信任你,真正接受你。
(2)丰富的眼神。爱默生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查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保持丰富明快的眼神,始终把全班同学置于自己的视野之中,捕捉信息,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目光点视,同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其它一些体态语的恰当运用也会对教学过程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比如准确得体地运用手势语,让自己的表情“表情达意”,利用自然亲切的身姿语营造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
3 语言要有吸引力、趣味性
对教师而言,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培养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作为教师,其切忌口不择言,随意性太大,或者啰里啰嗦,抓不住重点,语言干瘪,没有说服力,因此精心组织语言,尤其是课堂语言是教师的一项基本素养的体现。
(1)时刻不忘学习语言。英语课程本身就是语言习得的过程,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教师本身拥有丰富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而语言又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教师本身要时刻不忘学习语言,更新自己的词汇。比如笔者通常将新闻报纸、电视电影等里面的句子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继续表达自己的观点,笔者会说:“Go ahead,make my day!”(选自《拨云见日》,1983);学生情绪低落时,笔者会说:“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Gone with the Wind,1939)。下课时,笔者会模仿灰太狼的口吻说:“I’ll be back!”(实则选自《终结者》)。
(2)关注网络语言。网络英语也是英语教师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因为青少年总是走在网络的前沿,很多网络语言就是他们创造出来的,关注网络语言可以缩短与学生的沟通距离,更容易走近他们,也让他们愿意走近你。比如某位学生的作业情况不是太好,笔者会在上面留下批语:I almost had a nervous breakdown.(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课堂上,有些学生瞧不起其他人的表现,笔者会说:“You can,you up!”在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4 模糊是一种策略
模糊语言,作为一种弹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这种概括性与灵活性集中反映在语言外延上。模糊语言具有两重性特点,即在本质上是明确的,在表象上是模糊的;在定性表述上是肯定的,在定量表述上是变化的;在内容上是确指的,在形式上是灵活的。“模糊”比“清晰”所拥有的信息容量更大,内涵更丰富。
我们经常使用的委婉语大多属于模糊语言。课堂上教师多用委婉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免受伤害,从而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如委婉的虚拟语气、if条件句的使用都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课堂冲突和尴尬,充分利用委婉语的模糊语义功能。这些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巧妙地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不足。同样是提醒学生书写有问题,讲究策略的教师会说If more efforts were made to practice your handwriting,it would be better.相反,不讲究策略的教师可能会说Your handwriting is terrible.You must work harder.
因此,教师对于模糊语的使用,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动机,融洽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各项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可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焦虑,充满自信,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5 幽默使课堂活色生香
幽默,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它是外来词,由英文Humor音译而来。在工作中善于运用幽默技巧的人,总是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据统计,那些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人,并非都是最勤奋的人,而是善于理解他人和颇有幽默感的人。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幽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而在一定程度上,词汇教学又比较枯燥,所以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适当借助趣味小故事、幽默笑话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讲解以下几个词汇时可以借鉴名师的教学幽默,比如:innocent(清白的,无辜的),可以将它拆分成:in-nocent,然后联想成一句话“口袋里面没有一分钱,所以是无辜的,清白的”;schedule可以按汉语拼音拆分:s-chedu-le,“是车堵了,所以迟到了,赶不上进度表或预定计划”;ambulance可以根据发音联想到汉语“俺不能死,俺要叫救护车”。这样学生可以在幽默和谐的氛围中记住单词,而且也会对英语产生兴趣。
教学表达是一种以教育、教学为目的的交际表达方式,它既是教法、教态和教学语言的统一,也是教师言传与身教的统一。教学表达有方法,无定法,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表达方式,为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
摘要:对于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积极智慧的表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表达有方法,无定法,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表达方式,为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
关键词:语教学表达,语言风格,体态语,模糊,幽默
参考文献
[1]金开宇.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艺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李学晋.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J].中国教师,2008(1).
[3]陶海霞.幽默在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中学版,2008(1).
[4]王向阳.说得好成就好老师[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王向阳.教师语言修养指导手册[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锤炼课堂教学用语的三要点 篇10
场景一:教师组织大家一起操练时发指令“one,two——”(教师在发two时尾音不由自主地拉长了两拍)
场景二:请学生看图(一男孩跑步后),教师解释该图时说:“After he was just run.”
场景三:教师在引出句型时说:“The little match girl is tired,cold,hungry,thirsty and ill.Heres a scarf for you.”
场景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前说:“Youre helpful to the little match girl. Shes very happy. Are you happy?”学生们未置可否,教师只能自己打圆场:“Yes or no?”学生条件反射地应声而答:“Yes.”
场景五:教师在组织讨论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处在困境中的人如何帮助时说:“Whats they are talking about?”
场景六: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作出评价:“Good. Wonderful.”(教师脸上毫无表情)
雅思英语培训中有一句格言:You cant be too prepared.意思是:“你再多的准备都不算过分。”纵观整堂课,看得出该教师是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但却没有锤炼她的课堂语言,所以出现了以上种种诸如语法错误、语言逻辑混乱等问题。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扎实的语言功底是必不可少的职业素质之一。教师对课堂用语进行锤炼,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一、指令性语言要准确精练
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对语法敏感,要能敏锐地发现错误。写完教案后要认真地反复阅读。如果这样还察觉不到错误的话,就要请有经验的同事帮忙。教师可以将写好的教案请他人查阅或者是说课给他人听,大家一起来检查语言,以求语言组织的准确性。
案例中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接触英语的时间仅有一年,对英语的感悟能力还不强。英语教师所采用的课堂用语要精练、简洁明了,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自己的设计意图,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接下来的英语学习环节中去。如教师在组织大家一起操练时发出指令“one, two——”,学生们能迅速反应并作出回应。但不足是教师无意中将尾音拉长了两拍,给人一种拖泥带水之感。教师应该干脆利落地发出指令,这样学生才不会出现读单词的时候加尾音的习惯。正如乌申斯基说的那样:“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二、过渡性语言要自然恰当
一般说来,我们都非常喜欢听特级教师的课。特级教师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能够潇洒自如地应对课堂“节外生枝”,对课堂精彩的生成作出预设,让课堂变得灵动。如果教师能在组织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语时做到自然、恰当,即使不能达到特级教师那样行云流水般地进行教学,也可以使课堂流畅地进行。
比如案例中的教学情景,教师在引出句型时说:“The little match girl is tired, cold,hungry,thirsty and ill.Heres a scarf for you.”卖火柴的小女孩有如此多的难处,难道一条围巾就能解决她的所有问题吗?再细细琢磨教师安排的形容词顺序,第一个为tired, 最后为ill. 这两个单词都不是a scarf 可以解决得了的。如果把这段过渡语改说一下就会比较自然:“The little match girl is not so good. Lets help her. If shes cold. You can say‘Heres a scarf for you.”
三、评价性语言要真切合适
评价不仅为了调节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优势,提高对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评价语言,做到真切、合适,不能千篇一律地说:“Good!Wonderful!”让人感觉我们英语教师只会这两句话。比如当孩子们出主意对处在困境中的人伸出了援助之手时,教师应和蔼可亲地抚摸他们的头,面带微笑地对其评价说:“You are a nice girl.”“You are helpful to others.”而不应面无表情机械地说着公式化的评价语。在恰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真切的评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堂好的英语课,如果说巧妙的构思和扎实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成一段优美的主旋律,那么教师精练、准确的课堂用语便是串起这段旋律的动人音符。英语教师首先要锤炼自己的课堂用语,形成过硬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执教英语课。◆(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简单的课堂用语 篇11
一般意义上的“家长进课堂”,往往是通过家长讲课,为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实践能力的提升、知识视野的开拓打开一扇窗,从而丰富德育途径,优化德育效能。而笔者在近年来着力尝试用语文的方式“邀请家长进课堂”,通过定期的家长“微课堂”活动,挖掘活动中的语文元素,围绕语文这条根展开实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单元整合,拟定话题——用语文的方式来邀请
家长的兴趣多样,爱好丰富,充分挖掘家长的专业素养,也许可以给孩子带来诸如文学、历史、科普、艺术等多种有趣的讲座。在此过程中,学生固然能学到不少知识,却都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和家长联合起来的“安排”,这样的“家长进课堂”并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笔者在思考“家长进课堂”的话题时,着力回归语文学科,请学生自己思考:我们希望爸爸妈妈来讲什么?我们准备怎样邀请他们?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认为,儿童是通过自己主动的努力和与外界相互作用,不断获得经验的丰富和重组,从而实现自我建构和发展。语文学习必须举一反三,多方面、多形式感悟。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按主题分组编排的,同主题下的一组文章主题相近,训练目标一致,学习要求相仿。于是,笔者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苏教版教材的单元主题,并拟定一些“家长进课堂”的话题,并向他们推荐补充阅读材料,构成由“课文学习+ 课外阅读+ 家长讲座”为一体的整合学习方式。学生开始分组梳理课文,拟定话题。虽然,他们归纳的单元主题并不一定十分准确,拟定的话题也并不一定非常到位,但这是他们自行实现课内外语文材料贯通的一个过程。在笔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拟定了表格发给家长(见上页)。
在单元主题的统领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某个单元,我们便邀请家长进课堂进行这一单元的相关讲座。“邀请书”也由学生自己撰稿设计,真正地体现了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比如,在学习《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组成的第2 单元之时,邀请家长来校交流亲子旅行的经历;在学习了《蒲公英》《三袋麦子》《哪吒闹海》所在的第3 单元后,邀请家长确定“怎么编好一个童话”的话题来校和学生交流。学习《每逢佳节倍思亲》所在单元之时,邀请家长来校讲《诗歌的美》……真正实现了主题统领下的从“教材”到“课外书”、从“校内”到“校外”、从“老师”到“家长”的单元整合学习。家长短短的40 分钟微课堂,联结了学生的整个语文学习过程。
二、听说读写,互动对话———用语文的方式来交流
在我们的“微课堂,大语文———家长进课堂”活动中,不是传统的家长讲、学生听,而是完全采用“互动对话”的形式,以语文的方式来学习。每次“家长进课堂”,家长们都会围绕话题精心准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制作好PPT,在讲课过程中,不时通过“问题猜测”、“话题讨论”、“画一画”、“写一写”等实践引起学生的互动,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家长点拨引导,让学生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感受情感的起伏,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自由地想,热烈地议,“家长课堂”成为了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
“夏天的青海湖边,绿茵如毯。金黄色的油菜,迎风飘香;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去年10 月22 日,果果同学的妈妈走进课堂,给孩子们讲述着生动的一课———“壮美青海”。果果妈妈和孩子们聊旅行的意义、旅行前的准备,讨论交通工具,介绍青海湖、茶卡盐湖、祁连大草原的美景,带着孩子们经历了一次别有韵味的青海之旅,鼓励孩子们爱旅行、爱世界、爱生活。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提问,进行交流互动。
旻悦妈妈则带着孩子们进行了一次人文之旅,认识了“加拿大的墙画”、“世界上最大的瀑布”、“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阿尔卑斯山的云”、“意大利的油画”、“威尼斯的‘水’马路和叹息桥”,也了解了加拿大人如何保护老房子,人与动物如何和谐相处,天空怎样才会不出现雾霾……她让孩子们大胆地猜测,认真地思考,围绕话题展开辩论,并结合教材的多篇课文,引导大家感受:欣赏美丽的风景不一定要去很远的地方,只要能关注美的细节,同样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心妍的爸爸为全班同学介绍了有趣的“植物常识”。他从蔬菜和水果讲起,用丰富的图片,给大家以感性和直观的认识。通过游戏让同学们轻轻松松地进行互动———“猜一猜”,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哪一部分;“画一画”,通过巨杉和蓝鲸、大象的比较,感受树木的奇特;“想一想”,思考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他还给大家介绍了“转基因”等名词,讨论了植物和人类的关系。最后,心妍爸爸还用植物的生长比喻同学们的成长,让孩子们都来写写自己的心声,感谢亲爱的老师们。
课上,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倾听,热切地交流;课后,大家意犹未尽,围着一位位“家长老师”不断地询问着……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无声地融入到了“家长进课堂”活动中。
三、撰写报道,抒发感想———用语文的方式来宣传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应用中寻找机会,在语文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上要有大视野,可以结合活动去学习语文。而“家长进课堂”活动无疑是一种有趣而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因此,笔者在“家长进课堂”活动中处处抓住学习语文和培养写作能力的机会,并给学生各种展示的机会,让活动为语文服务。
笔者创建了一个班级微信公众号(读吧),每次“家长进课堂”活动结束后,笔者都会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本次活动的宣传。这一宣传工作通常放手让学生来做。笔者会和学生回顾当天活动的概况,总结活动的亮点和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由学生尝试撰写报道,笔者再将图文报道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当然,还有更多的学生将“家长进课堂”活动写在自己的日记、作文中,笔者会挑选一些发布。学生家长、学校部分教师,以及他们的朋友们,都可以成为是公众号的关注者,他们在手机上阅读学生的报道、日记、作文等,了解我班的活动,再将这些文章转发。这样的宣传,使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更唤起了他们的读者意识,他们在写作时便自然地拥有了对话或交流的对象。微信公众号也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快乐,更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真正价值所在———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运用。以下是小晗同学撰写的报道:
2015 年1 月9 日,徐非爸爸来到我们三5 班,给我们讲述了太阳系的知识。
开始上课了,徐非爸爸点出了许多图片,带着我们在太阳系中遨游。他通过比较一张张图片,告诉我们太阳系中各个星球的大小,那些星球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美。这些知识也让我们知道,人类和宇宙比起来是如此得渺小和微不足道。
之后,徐非爸爸又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木星,因为它是太阳系中最美的。今天,凡是互动精彩的同学,还得到了小礼物呢!我们也提了不少问题,得到了徐非爸爸的解答。(小晗)
这是竞文和文彦的习作片段:
他又点出两张图片———一张是参天大树,一张是一棵小幼苗。他说:“这参天大树,也是由一棵幼芽长成的,要靠园丁来栽培。你们的老师就像是园丁,培育着你们这一棵棵幼芽,等你们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别忘了感谢老师啊!”听了这一席话,我既惊讶,又好像明白了什么。幼苗的成长这么不容易,我们一定要以行动来回报老师的教育之恩呀!(竞文)
在大家的期盼下,家长老师终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时大家的目光全部聚集在他身上,只见他略带紧张的走上了讲台。
他上课很有趣,讲课内容丰富,吊足了同学们的胃口。大家思维活跃,不时提出一些别出心裁的、甚至钻牛角尖的问题请老师回答。对家长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为了让大家感受巨杉的大小,家长老师请一些同学到黑板上画巨杉、大象、鲸进行比较,这下子,整个教室都沸腾了,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把手举得高高的,有些同学还站了起来,更有甚者,快要爬到桌子上去了!(文彦)
【简单的课堂用语】推荐阅读:
从设计的简单中生成课堂的精彩10-07
小学生课堂简单小游戏10-05
简单英语日常用语05-12
课堂用语艺术08-30
课堂鼓励用语11-10
英语课堂用语免费06-19
课堂教学用语07-28
学生课堂发言规范用语07-05
数学课堂巧用语言05-10
英语课堂教师用语分析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