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控股公司

2024-09-07

金融控股公司(精选12篇)

金融控股公司 篇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世界金融业发生了又一次较大的变化, 具体表现为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分业模式开始效仿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混业模式。在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检验后, 终于发现了一种适合于各国的金融混业模式, 即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集团) 模式。

遗憾的是, 对于金融控股公司我国还未曾作出确切的规定, 而比较权威的定义是1999年国际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国际证监会组织、巴塞尔银行监委会、国际保监会联合颁布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中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在同一控制之下, 主要开展金融业务, 并至少明显在两种以上的银行、保险、证券行业中提供大规模的服务, 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

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应, 主要源自金融行业理财的综合性以及客户的同一性。基于此, 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业务和管理的协同效应

首先是理财的综合性和服务的交叉性。我国商业银行一般都拥有众多的营业网点, 因此具备了良好的客户基础和广阔的营销渠道, 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则一般不会设置很多网点, 所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各公司之间可通过交叉营销扩展各自的销售网络并提高营业额;其次是管理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管理领域商业银行家和投资银行家的技术和才能具有十分广泛的适用性, 这就为管理能力在不同金融子行业中的传输奠定了基础。金融集团如果重视子公司的交流来促进管理才能在各公司之间的传输, 就会提升公司集团的管理能力。

2 信息技术的协同效应

目前, 在金融行业中, 专业技术系统和信息的作用正在日益的显著。然而在专业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方面需要投入很多的财力人力, 这笔不小的成本对单个的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沉重负担。而金融控股公司则很方便地将下属各个公司组织起来, 负责一起开发专业技术系统和网络通讯系统, 也可以建立共用的数据库, 方便各子公司的数据共享的, 同时也通过这些系统的共享达到降低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的目的。

3 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协同效应

客户需求是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的最终动力来源。首先, 客户对各类非传统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其次, 客户对通过一家金融集团得到更多金融产品的需求加大。这都为金融产品创新和研发提出了要求, 也为金融集团统一牵头下属金融机构进行研发提供了足够动力。金融集团可以将下属各个金融机构优秀的相关研发人才集中起来, 成立金融集团创新与研发交流中心。而且, 合作研发可以将研发产品的目标定位于向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超市的服务, 从而提高了金融集团的市场竞争力。

4 品牌和信誉的协同效应

金融行业是一个高收益同时又有着巨大风险的特殊行业, 因此客户对金融机构的品牌和信誉非常看重。一般商业银行都拥有良好的信誉和金牌效应, 控股的金融集团可以借此吸引更多的忠实客户, 来提高下属证券、基金和保险公司的证券、基金及保险等产品的销售规模。一般而言, 资产规模较大的金融集团其信誉和品牌都要远优于那些资产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所以, 中小型金融机构应该尽量通过二级市场融资、发行公司债券、收购兼并等方式成立金融集团, 进而扩大资产规模, 并可提高其信誉及品牌价值。

5 财务的协同效应

5.1 成本的降低

通常成本降低在合并后的金融控股集团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融资成本的降低, 金融控股集团可以利用其信誉方面的优势以更低的成本向其他银行借款或发行金融债券;二是日常开支费用的减少, 金融集团可以撤销不必要的岗位设置以及削减与岗位重复设置相关的费用开支。

5.2 收入的提高

一般来说, 金融集团的规模比合并前任何一个单独的金融机构都要大很多, 这就使其有机会参与之前没有能力参加的大型贷款或投资项目, 因此可以帮助金融集团的收入大幅上涨。

5.3 税负的节约

金融集团税负的节约是根据不同子公司税率不同通过资源整合而实现。税负节约表现在以下两方面:最常见的避税方法是将公司集团的知识产权与商标等转移到低税率的金融机构;另外, 在合并财务报表时下属各金融机构的收入和成本互相冲抵而实现合理避税。其他一些潜在的协同还有根据不同和行业税率的差异合理控制各金融机构规模, 以被兼并金融机构亏损为由争取税收优惠等。

参考文献

[1]张士柏.论金融控股公司[J].证券市场导报, 2001, (3) .

[2]夏斌等.金融控股公司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3]熊波, 王志强等.金融控股公司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4]陆建明, 孙自立.金融控股集团的协同效应[J].浙江金融, 2002, (7) .

[5]刘艳, 李璐菲.如何有效发挥金融控股公司协同效应[J].北方经济, 2007, (4) .

金融控股公司 篇2

一、理论背景与立题依据

在20世纪结束前的10年里,金融混业经营浪潮再度掀起,美、英、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均放弃了金融分业经营的严格规定,允许金融机构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务实行混业经营。推动这一次混业经营浪潮的动力一方面来自微观金融企业自身追求规模与竞争力的原始冲动;另一方面是随着金融的自由化和全球化,对于本国金融机构(乃至其他工商企业)的严格规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在全球竞争中,事实证明实行分业经营的金融企业难以抗衡混业经营的金融企业。一国要保证本国金融机构或是金融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惟有走混业经营道路。因此,在一定程度说,混业经营浪潮的掀起也是国家间竞争的产物,这在美、英两国表现得尤为明显。

综观世界各国的金融混业,其混业发展道路与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均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自始至今实行以全能银行为主的混业经营;第三类是以美国、日本、英国为代表,正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国家,采用了以金融控股公司为载体的混业经营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得到后起混业经营国家的青睐,其原因在于,金融控股公司兼顾了市场的效率性与安全性。

金融控股公司应该成为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微观经营载体,一方面是基于国外实践经验及理论的逻辑分析;另一方面也符合我国金融业现有的制度环境和行业状况。我国目前的法律规章和监管体制还没有做好对混业经营的监管准备,现有的分业经营体制对全能银行型混业经营也有明确的法律限制。金融控股公司相对于全能银行的易监管性及法律上可变通性,可以成为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微观突破口。事实上,这种经营模式已经得到监管当局的特别许可。

金融控股公司

上述令人眼花缭乱的法人组织机构中、是否坚持了分业经营的原则?各级独立法人的资本金投入是否足实(注意是“各级”〕?由谁进行了认真的核查?是否存在上级公司以负债或举债形式筹资入股子公司现象:银行、证券、保险三个金融监管部门各自对本部门监管对象涉及他部门监管对象间的信息,是否已做到相互沟通?是否存在集团公司下属各实体间的不良关联交易、增大了集团公司总体的风险。实事求是地说、这一系列问题迄今为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研究:往往是集团公司内一个公司经营不善或倒闭、便造成严重的“多米诺”效应。前几年,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严重支付风险、导致整个光大集团负债累累、苦不堪言,教训已是非常的深刻。所以,不尽快解决由十几年前形成的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对于建立稳健的中国全融机构体系、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切实防范和化解我国的金融风险,实在是一项重大的隐患。在此,笔者并不是赶潮流,凭空提出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的问题,而是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已经存在的并不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问题,需要尽快研究相关的约束和监管制度予以解决。否则,如果决策者对这此问题长期不敏感、拖而不决,不仅是未真正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其结果只能是又一次花钱买教训、给国家造成更大的损失。

而且更为严酷的事实是,现实经济生活中资本增殖的本性,已在驱使更多的企业不断寻找机会,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跨行业的投资,不同程度地存在金融资本控制实业、实业资本控制金融机构以及金融资本控制金融资本的现象;这些案例正处于逐步放大的态势。如果长期缺乏对名义上不是金融控股公司实为金融控股公司的机构进行宏观管理的法规。名义上坚持分业经营实际又放纵混业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二个监管部门又不能在监管信息上形成沟通,在监管制度上达成有效的配合.必将会埋下新的巨大的金融风险隐患。

针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这一特性.在研究其风险控制时,除了需研究其分别由各子公司金融业务本身形成的信用、市场、利率等一般风险外.还必须研究由“集团控股”这一组织架构特性可能带来的特殊风险。这里、应引起我们监管当局注意的.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关于我国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时机问题;目前我国的法律和部门规章都未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像中信、光大、平保公司等金融企业直接控股金融企 业的公司,也存在不被人关注的、通过各种形式控股证券、保险、城市信用社等金融企业的工商企业。混业经营是发展趋势,但当前我国仍需坚持分业经营的方针。那么.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怎么解决?我国出现产业资本参股、控股金融企业的情况。一是因为金融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处于大力发展的势头.但国家财政拿不出更多的资本投资金融企业;二是出于化解金融风险、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需要,金融企业又缺乏自我积累。别无他路,只能向民间要资本〔包括股份化);三是现行的商业银行法不允许银行投资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一切决定了产业资本参股、控股金融企业的必然性。因此,研究和成立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问题刻不容缓。

资本充足问题。鉴于控股公司集团内股权结构的复杂性.特别要防止同一笔资金被同时用于两个或更多的法人实体。要防止同一笔集团公司外注入的资本金在总公司和子公司的资产负 债表中同时反映、重复计算的问题。如果子公司又用该笔资本金入股其它子公司或孙公司,则该笔资本将被多次计算。反过来,子公司又投资持有母公司股权,或子公司间互相持股,更造成了股权结构的混乱和资本金的多次计算。如果母公司通过发债或借款方式筹资人股子公司.将导致过高的财务杠杆,影响集团公司的安全。

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问题。出于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需要。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需经审查,这已是各国监管机构的通行制度。但是产生金融控股公司后,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可直接左右下属被监管机构负责人的经营思想;当金融控股公司为跨国公司时,特别是在大多数国家立法规定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情况下,一国监管部门的监管权限又受到地域的限制,难以保证集团内被监管机构的审慎稳健运行。为此,对被监管机构具有直接控制权的母公司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要进行测试.对这种测试制度要加以研究;对持有被监管机构股份超过一定数量的主要股东董事要提出任用标推;当集团公司内甲被监管子公司负责人对被监管乙子公司负责人产生重要影响时,要研究建立甲公司监管主管机关与乙公司监管主管机关间的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磋商制度,等等。

复杂的法人结构,业务活动结构和管理结构问题:有些金融控股公司出于避税、逃避监管或其它方面的动机,其法人结构十分复杂.如公司注册地在百慕大群岛,但实体经营在香港,同样是金融控股公司,其主营业务和副营业务干差万别。在公司管理控制上.有的是全球集中型的.即由集团公司决定分布全球的子公司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业务方针;有的是地区分散型的。即子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由于公司董事会或经理各自决定,集团公司基本不干涉或很少干涉。

集团公司内不同子公司执行不同会计准则的问题。由于各个金融控股公司下属各公司在不同国家和不同行业从事不同的业务,各国家和各行业的会计准则、会计存在很大差异。这 不仅对集团控股公司及时、准确掌握全集团会计财务信息,提高管理和控制能力增加了难度,而且对监管者及时、准确披露被监管信息,制定和调整监管政策带来了难度。在这方面,要

研究确立相应的制度予以解决。

各国监管部门政策不同易造成的监管“盲点”问题;由于跨国金融控股公司下属各公司业务涉及多个国家、多个行业,对多个国家监管部门来说,其监管理念和方法不同。这不仅表现为对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资本无足要求不同,资本金要素的定义不同,而且有的资产负债评估方法也不同。在此条件下,尽管单个监管部门可以做到对被监管部门各自有效的监管,但是如果不同国家、不向监管部门间缺乏正常的信息共享制度.必然对集团控股公司的风险防范和控制造成缺陷。

金融控股公司的性质和监管问题。除—金融企业控制另一金融企业外,若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投资控制金融企业,尽管金融控股公司本身不直接从事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业务.可按普通的非金融企业对待,但是由于其主要资本或大部分资本投资于金融企业,其经营决策行为对金融市场直接产生影响,因此,把金融控股公司列入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视野中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在一国金融监管部门分设的情况下,金融控股公司出哪个监管部门监管?在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监管部门各自为政的模式下,为堵塞监管漏洞,应指定一家监管部门为主要监管部门。

金融控股公司法立法研究 篇3

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法;金融分业监管;金融综合经营

一、金融分业经营的分析

金融分业经营的优点在于风险的有效管控,何谓风险的有效管控,主要系指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分业经营可以筑起防火墙并使金融监理易于落实管理,金融业业者亦专心经营于本业,不容易发生道德风险与利益冲突,这是为何采取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原因。当然在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同时,金融业要发挥综效较为困难,即资源整合。究竟是要迎向国际化建立强而有力的金融产业,还是求内部的稳定发展,以内需为导向的金融产业,都涉及金融政策的决定,当然这中间也有折衷的作法,如何来运行,有待全方面的考量。

二、金融综合经营的分析

金融综合经营即金融业者可同时兼营多项业务,兼营的方式有许多,通过转投资的方式或自身兼营的方式,综合经营可增加业者本身多元化的经营,提升金融业者的获利和资源综效的功能,对于提升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但其缺点如分业经营的分析,其容易产生经营风险,且有利益冲突的问题。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有可能产生金融托拉斯的情况,而金融业者在这些资源整合和集中的情况下,其本身就拥有庞大的市场支配力,甚至有垄断力。试想有一金融业者其本身有银行、证券和投资等机构,通过资金流的影响,这个金融业者的支配力将是十分巨大,再面对这样的一个巨兽,国家是否有能力去监管,一旦这样的金融业者发生道德风险,产生巨额的亏损时,其影响将十分巨大,而这也是对于金融综合经营的论者所持最重要的反对理由。

三、法律成本分析

金融业采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或是采综合经营统一监管何者较为妥适,作者认为无一定论,各有其优劣,法律是服务于社会,究竟法律要采哪一方式来做规定,需视社会的需求,从法律成本分析而言,任何一项法律的规定背后都有其成本的支出,如果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其所支出的成本便是政府必须针对各行样别,成立个别的监理机构,如我国的一银三会,且金融业者只能经营其本身的业务,其业务经营有其限度,要扩大规模发展有其难度,这便是机会成本的选择支出,但相对的选择综合经营其成本的支出便是为了防止经营风险的增加,政府必须加大金融监理的力度,同时承担综合经营所容易产生的关联经营风险。

因此,法律成本分析和未来国家发展目的就十分重要,世界潮流而言,欧美的金融业者朝大者恒大的局势发展,我国的金融业者必须面对此一趋势和挑战,适度的允许金融业综合经营势在必行,如此才能壮大我国的金融产业,使我国金融产业可以面对世界金融市场的挑战。但就法律成本的分析而言,任何的制度确立,都有其成本的支出,而市场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会循制度去做最佳性的调整,制度的确立会影响市场的发展,且确立制度,势必会支出相应的法律成本,而要有效降低成本和规避风险,作者认为金融控股法的引进和立法便成为重要的事,因为金融控股法是一部专门针对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法律。

四、金融控股公司法的引进

金融控股公司法是要對金融综合经营提出管理立法。综合经营的营运模式有三种类型,每种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可依目标发展来决定采何种类型,其可分为如下模式:第一种,以自身的业务为主,兼营其他业务。第二种,系以公司控股的方式进行综合经营。第三种,系以控股公司的方式进行综合经营,其本身并不经营任何业务,而是藉由所控股的公司来进行业务的经营。

而就我国现况而言,为了应付国际化竞争,形式上虽不认可金融业综合经营,但实际上金融综合经营已经存在,因此,不能单就因为公司法人格独立理论,就认为我国没有金融综合的情形存在,既然金融综合的情况存在,这就需要法律去进行规范,使金融业的综合经营朝正面发展,并避免相关的金融弊病发生。而此规范的法律,本人认为可参考欧美和台湾地区所订立的金融控股等相关法律,配合我国的特殊国情,立一符合我国现况的金融控股公司法。

五、欧美与台湾地区的金融控股公司法

不论欧美或台湾地区的金融综合经营的情况如何,基本上都有相关的法律予以规范,这些法律基本上就是金融控股法,而之所以会有这些法律的规范存在,主要系为了面对国际化的竞争,当金融业要面对市场的挑战,其利器就是资金与业务面的扩展,而金融控股公司刚好可以就资金和业务面提供最大效能,就世界性的金融集团而言,其本身即为综合经营,如ING、花旗集团、JP摩根大通、汇丰集团等,这些跨国的金融集团藉由综合经营,将其经营触角延伸多方面的金融业务,而这些拓展都需要资源,综合经营刚好可以达到资源互补的作用。[1]

六、金融监理机制的统一

金融控股法主要系针对金融综合经营的开放进行规制,而金融综合经营所面临的问题在于经营风险的管控,而要避免金融综合经营所面临的困境和择取金融分业经营的优点,金融监理的加强势在必行,这时候金融监理机制究竟采取单一监理机制或多方监理机制,势必成为重要的抉择,而就笔者的看法单一和多方监理机制各有其优缺点,就单一而言,其可收事权集中的优点,统一性地进行监理,且各业务的资料容易达到相互流通,互相参考降低监理成本,但其缺点为各项金融业务差异仍大,只采专一监理制,可能无法达到有效的监理,且单一监理制缺少竞争,是否会形成监理机关权力过大,却缺乏相对性的监督制裁机制;当然多方监理,各监理机关可对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监督,加强各自监督的专业程度,但缺点系为各自为政,不容易与相关联的监理机关彼此联系,达到加强监理的效果,就目前的金融综合经营来看[2],各自独立的监理因各监理机关联系的机制较为薄弱,且各机关间的本位意识,较不如单一监理机关来进行统合般的监理机制来得妥适,如前述,单一监理机制有其缺陷,但从执行成本与优缺点的比较,就综合经营而言,单一监理机制仍是执行成本较低且效果较好的监理机制。

参考文献:

[1]阮品嘉.金融控股公司及集体之规范与实务[M].台湾地区:元照出版社,2012

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的风险 篇4

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

一、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的一般风险

从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的特征角度考察, 金融控股公司的一般业务风险可分为商业银行业务风险、证券业务风险、保险业务风险、基金和信托业务风险。

按照国际银行业监管组织巴塞尔委员会 (BIS) 制定的分类标准, 商业银行业务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按照国际证券业协会 (I O S C O) 的标准, 证券业务风险分为六类: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风险、法律风险。保险业务风险可从保险统计和财务两个角度进行划分, 从统计角度可划分为资产风险、定价风险和资产负债匹配风险;从财务角度可划分为保险精算风险、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运营和法律风险。信托业务风险可划分为六类: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与法律风险、声誉风险。上述所有风险, 必须在金融控股公司层面管理和控制, 通过汇总管理和分配资本, 平衡风险与收益, 以实现控股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并承担保护存款人、保险人、投资人、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二、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的特殊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除了要面对上述各项金融业务的风险之外, 由于存在复杂的组织结构和内部关系网络、高度一体化的管理, 还会出现有别于单一金融机构的特殊风险, 其形成和组合更加复杂和多样。

1、资本安全的风险。

资本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赖以从事一切业务的基础, 也是金融控股公司应付意外事件的缓冲器。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安全的风险主要源于资本重复计算, 导致资本充足率实质降低、清偿能力不足。这种风险如果未被金融控股公司了解和掌握, 某一个环节偿付能力不足引发的流动性问题, 可能传导至整个金融控股公司。资本重复计算的情况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两类: (1) 、金融集团为了实现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可能会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多次使用同一笔资本, 甚至将母公司对外的债务也转化为子公司的资本。这意味着集团整体实际偿付能力远低于集团成员“名义”偿付能力之和。 (2) 、交叉持股和兄弟公司之间相互投资也是导致资本重复计算的重要原因。对于金融控股公司来说, 集团中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和各子公司之间更多的是以资本为联结纽带, 使得控股公司具有“资本扩大器”和高财务杠杆从事业务的魅力, 而这种纽带关系也正是导致资本重复计算的原因。

2、财务杠杆风险。

财务杠杆风险是指金融控股公司在负债能力上具有杠杆效应。这种杠杆效应产生于控股使企业规模日益庞大, 并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控制体系。层层连锁控股使其可依据同样的资本取得更多的借款, 从而提高负债的可能, 对其控制的资产和收益发挥很大的杠杆作用。假设处于金字塔底层的数家孙公司共有8000万元的资产, 负债和股权投资各为4000万元。处于子公司地位的控股公司可以把孙公司的股票作为其公司资产, 2000万元股本加负债2000万元。而拥有子公司股票的母公司可以用1000万元股本加负债1000万元形成。只要孙公司赚钱并能向控股公司缴付股利, 所有控股公司都有利可得。但控股公司的负债率很高 (7000/8000) ×100%=87.5%。而其他公司仅为50%, 从而加大控股公司亏损和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可能性。如果控股公司通过发行债券或借款等举债方式筹集资金, 向下属公司进行权益性投资, 而下属公司又向其他子公司投资, 将造成整个集团的财务杠杆比率过高, 影响整个集团的安全。

3、风险集中。

根据《欧盟建议案》的定义, 风险集中是指金融集团内一个或者多个实体承担的可能遭受损失的所有风险暴露, 而且这些风险暴露的数量之大, 足以威胁到金融控股集团内一个或多个受管制实体的清偿能力或其金融头寸。风险集中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客户的信用风险的集中暴露;同一地区、同一市场风险的集中暴露;对于风险相关公司或不动产的投资;投资性或者契约性业务的风险的综合。 (1) 、多元化金融集团内部各种业务的风险存在相关性, 导致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风险可能大于各类金融业务风险的简单叠加。 (2) 、协同效应加大了风险集中的可能性。多元化的金融集团一般都致力于通过协同效应降低成本, 增加收入来实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 但是, 与此同时也导致了风险向控股公司层聚集的可能。如:在集团层面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统一的客户服务中心、统一的销售渠道等待, 这些设置固然降低了集团整体运营成本, 但是某一个子公司的问题可能会通过这些统一的运营平台向母公司不断聚集。原本在一个机构的失误可能发生危机或者破产, 其危害和影响仅限于自身的业务范围或者行业范围, 现在, 单个公司出现的问题就会向集团集中并蔓延。

另外, 金融控股公司更倾向于建立统一的发展战略、统一的业务规划, 因此一个错误的战略决策将迅速覆盖到整个系统, 立刻影响全部子公司。此时, 风险爆发的力度和速度更加猛烈, 所造成的影响也就更广泛。

参考文献

[1]张春子著:《金融控股集团组建与运营》,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版, 第331页。

[2]杨明辉等编著:《金融控股公司实务与操作》, 中信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第318页。

[3]杨明辉等编著:《金融控股公司实务与操作》, 中信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第320页。

金融控股公司及其监管问题初探. 篇5

一、分业经营、混业经营与金融控股公司

从各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国家,一类是以德国为代表,始终坚持全能银行模式,银行不仅能够提供短期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而且能通过证券承销和股票投资等提供长期资本业务;甚至可以通过投资或持股与工商企业之间建立紧密联系。?

但是,全能银行毕竟还是银行,其银行部门与证券部门实行严格的分离制度,无法通过人员交流与信息交换进行不正当交易。此外,实行全能银行模式的国家,大多是银行业发达而证券市场相对比较弱的欧洲国家,除德国以外,还有瑞士、荷兰、挪威、比利时和西班牙等。?

另一类国家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此类国家大都经历过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两种极端不同的模式,目前又在从分业经营向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发展。?

美国在1929年大危机以前实行的是典型的混业经营模式。大危机的爆发导致了“1933年银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诞生,该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与投资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实行严格分离(“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要点有四:(1)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业务;(2)禁止商业银行拥有证券子公司;(3)禁止投资银行接受存款;(4)禁止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董事相互兼职。),分业经营模式从此确立;此后几十年中,分业经营模式逐渐抵挡不住国内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和欧洲国家全能银行模式的竞争。伴随着金融电子化、网络化、综合化、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出台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终于废止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规定任何金融机构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实行“联合经营”,组建金融控股公司。

日本战后在美国的压力下解散了财阀,实行“长短金融分离、银行与信托分离、银行与证券分离、银行与保险分离、内外金融分离”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动下,原有的分业模式逐步开始瓦解。伴随着90年代后期“金融大爆炸”的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应运而生。目前日本正在通过组建4个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对各类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整合。?

由此可见,在后一类国家,极端的混业导致了极端的分业,而极端的分业又导致新的反弹。但迄今为止,这种反弹并不是简单地回归到纯粹的混业形态,而是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整合和重组现有金融机构,吸收分业模式和混业模式之优点,摒弃二者之缺陷。

于是,我们可以从金融企业的所有权层次和经营权层次以及企业形态上,划分出“纯粹的分业”和“纯粹的混业”以及“金融控股公司”3大基本模式。

首先,“纯粹的混业”是指,无论是在所有权层次上,还是在经营权层次上都是混业的,其企业形态是“一个法人,一个牌照,多种业务”。例如美国1929年大危机爆发之前,银行可以同时从事证券业务,证券公司也可以持有银行的股票。?

其次,“纯粹的分业”是指,无论是在所有权层次上,还是在经营权层次上都是分业的,其企业形态是“一个法人,一个牌照,一种业务”,并且在不同业态之间建立有严格的防火墙制度。?

再次,“广义的金融控股公司”在所有权层次大体上是控股形式,但在经营权层次上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分业经营模式,即所谓的“纯粹控股公司”,其企业形态是“多个法人,多个牌照,多种业务”,子公司之间建立有内部防火墙制度。另一种是混业经营模式,即所谓的“德国全能银行”,其企业形态是“一个法人,多个牌照,多种业务”。?

此外,在上述两种主要模式之间,实际上还存在有诸如银行控股公司(以银行为母公司,控股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控股公司)、保险控股公司(以保险公司为母公司控股其他金融机构的控股公司)、信托控股公司(以信托投资公司为母公司控股其他金融机构的控股公司)等一些中间模式。?

表1 分业・混业与金融控股公司

二、国内最新动向与金融控股公司问题的提出

从国内金融业界的最新动向来看,近年来,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之下,各金融业态之间相互合作、业务联营的趋势已经日益明显,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银行与证券公司合作、保险公司与证券公司合作、金融超市等金融创新业务相继推出。最近一个时期,金融控股公司问题在国内也一再被人们提起,并引起广泛关注。?

(一)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

我国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创新产品主要有:保险联合借记卡、住房抵押贷款配套保险、保单换贷款等。目前已有10家商业银行与5大保险公司之间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合作的范围包括:联合发卡、代销保险产品、代收保费、代支保险金、保险融资业务、资金汇兑划转、网络结算、客户信息共享等。

(二)银行与证券公司合作

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的合作方式主要有:银证转帐等。一些商业银行还正在开拓电子银行服务,准备推出债券柜台交易、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业务。?

(三)保险公司与证券公司合作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务中发展最快的是“投资连结保险”。作为保险与证券融合的创新产品,“投资连结保险”诞生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所谓“利差损”问题,以分散保险公司因银行连续降息所带来的风险。而该产品一经推出,即受到市场人士的普遍欢迎。?

(四)金融超市

近年来在我国上海、北京、大连、浙江等地,“金融超市”已经悄然兴起,但仍局限在银行服务方面,重点是服务方式的电子化和服务内容的综合化方面,尚未达到金融商品“一条龙服务”的水平。?

(五)金融控股公司

在我国,目前金融控股公司正处在呼之欲出的阶段。尽管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尚未明确规定有关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实中实际上已经存在着几种类型的准金融控股公司:(1)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如中信集团和光大集团;(2)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外设立或在国内与外资合资设立投资银行,如中银国际和中金公司;(3)非金融机构控股,如山东电力集团。此外,其他一些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也正在跃跃欲试,希望通过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搭建统一的服务平台,打通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三大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推出综合服务业务,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

三、研究金融控股公司问题的紧迫性

无论是从国际上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国内金融业的最新动向来看,不同业态之间的金融业务融合已经成为各类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金融控股公司则是当前实现业务融合的最佳模式。?

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各业将面临着来自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种种挑战。尽管继续坚持分业体制尚有可能将外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直接威胁拒之于国门外,但是却无法控制住其所带来的间接冲击。最近发生的“爱立信倒戈事件”已经十分

清楚地显示出以金融控股公司为后台背景的外资银行所处的优势地位和仍以分业经营为模式的中资银行所处的劣势地位,反映出外来冲击的现实性和采取应对之策的紧迫性。我国的金融经营体制和监管体制如不尽快作出适当调整,那么目前这种各自为战、手脚被束缚的中资金融机构很有可能在外来冲击之下不堪一击,而外资金融机构则有可能乘机长驱直入,迅速占领我国金融市场的各个制高点,控制住优质客户和优质金融资源。?

在这种背景之下,能否允许国内不同业态的金融机构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甚至组建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统一平台,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决策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

四、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所在

国内外之所以争先恐后地要大力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究其原因还在于这种模式本身具有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从微观层次来看,金融控股公司具有以下经营上的优势:?

(一)规模经济优势

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通过增加某一金融服务产品的数量来降低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例如,扩大银行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以吸收更多的存款。?

(二)范围经济优势

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通过增加金融服务产品的种类达到降低成本、获得范围经济效应的目的。例如,利用同一个银行网点,同时销售证券、保险、基金等不同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自然可以比分业设立网点节省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业务多元化优势

金融控股公司最根本的好处还在于其适应市场需求,方便客户。金融控股公司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十分便捷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和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网络金融服务”。

“一站式金融服务”又称“金融超市”,就是将各种金融商品和服务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上。消费者进入一家金融超市就可以同时进行储蓄、信贷、信用卡、保险、基金、股票等多种金融交易,还可以享受交纳各种税费等金融服务。?

无论是从组织架构来看,还是从所经营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的多元化角度来看,金融控股公司都非常适宜“网络金融服务”的发展。网络金融服务可以使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业务能够不受营业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不同业态之间的业务切换迅速便捷。?

(四)风险分散优势

金融控股公司在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实现了收益的多元化和风险的分散化。当某一个地区的子公司因当地经济不景气而出现经营亏损时,金融控股公司就可以通过另一个景气相对较好地区的子公司的盈利来弥补亏损。同理,金融控股公司在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时,当某一金融行业不景气而导致该行业的子公司出现亏损时,就可以通过另一个景气较好行业的子公司的盈利来弥补亏损。又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各子公司之间均设有防火墙,因此,即使某一个子公司发生风险时也不至于传递到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从而增强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五)金融创新优势

金融控股公司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则是金融创新,它使得金融部门内部各要素得以重新组合,并衍生出新的金融业务;还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合法地规避已有的金融管制,并且可以通过合并报表实现合法避税。

此外,从国外有关金融机构购并(仅限于国内购并)动机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在金融同业内购并中,认为规模经济非常重要的占问卷调查总数的80%;而在金融业态间购并中,认为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非常重要的占问卷调查总数的45%,认为比较重要的占35%,二者加起来也达到了80%。因此可以推论,提供一站式服务可能是金融控股公司追求的主要目标。

其次,从宏观层次上看,金融控股公司有利于防范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减轻金融监管部门的压力。?

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讲,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实际上是将业态之间的防火墙“内生化”,将业态之间的外部分业转变成金融机构的内部分业,将防范系统风险的主要责任从金融监管部门转移至金融机构,将防范系统风险的主要方法从依赖金融监管部门的外部监管转变为主要依靠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

表2 国外有关金融机构购并动机问卷调查(%)

资料来源:Group of Ten。

在分业监管体制下,金融监管部门的主要精力大都放在了检查金融机构是否遵循分业经营的各种管制和法律法规上面,因而无暇顾及金融风险的宏观控制和检查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支付能力或偿付能力。但是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防范金融风险,尤其是防范系统风险主要是通过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防火墙和内控机制,加强管理和提高经营水平来实现的,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可以将主要精力更多地放到宏观监控上来,将检查的重点放在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上。?

此外,金融控股公司还可以用于以下目的:一是作为实现业务多元化的有效手段,推动关联金融机构的重组和金融自由化;二是作为公司分拆的一种便捷手段,对现存金融机构的经营组织进行重组;三是作为金融机构之间进行购并的手段。?

五、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与外部监管

(一)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主要风险

凡是金融机构就会存在金融风险,金融控股公司当然也不例外。一般来讲,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风险,除了因资金在子公司之间的反复投资可能会导致财务杠杆比率过高以外,最主要的一是内幕交易,二是利益冲突。?

首先,金融控股公司各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增大了进行内幕交易的可能性。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包括资金和商品的相互划拨,相互担保以及为了避税和逃避监管而进行的利润转移。这些关联交易使得各子公司之间进行内幕交易相对比较容易,透明度较差,而一旦发生内幕交易,必然会妨碍公平竞争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其次,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子公司之间常常存在着利益冲突。例如,从投资者心理角度讲,到银行进行储蓄的客户大多是属于追求金融资产安全性的“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而到证券公司买卖股票的大多是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风险喜好型”投资者,如果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将银行资金用于其他子公司的证券交易,这就违背了安全性原则,从而使银行储户的利益受到损害。?

(二)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监管体制

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着上述风险,因此除了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风险控制以外,还必须加强监管部门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监管,以防止因内幕交易和利益冲突对投资者造成损害,或者因财务杠杆比率过高等原因导致系统风险过大。?

通常,经营体制决定监管体制,有什么样的经营体制就应有什么样的监管体制。但是在中国,有时情况恰好相反,只有找到了被认为是有效的监管体制之后,政府才有可能

放开经营或允许试点。因此,要想在中国推进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必须先要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监管体制和监管模式。?

考虑到目前我国依旧实行着分业监管体制,并且银行监管职能依然在中央银行内部的现实情况,目前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职能似乎只好放在中国人民银行下面,由其下属的某一个司局来负责具体实施。但是,这只应当是一种暂时的过渡形式,长此以往则弊病甚多。?

首先,目前人民银行只是负责银行监管,由其负责牵头监管以银行为母体的银行控股公司或许还比较适合,但是监管纯粹控股公司或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母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就显然有些不大合适了,因为后两者就其总部而言并不是银行,或者主业不是银行业务,因此,《商业银行法》或《中国人民银行法》等均不适用。?

其次,由3家平行的金融监管部门之一的人民银行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总部进行监管,监管力度显然太弱;如果3家监管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不够,还有可能影响到对子公司的监管力度。?

最后,从国内外金融监管体制的变化来看,将监管职能逐渐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从国外看,英国、日本和韩国等国都已将银行监管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从国内看,过去几年我们已经将证券监管和保险监管逐步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这种分离大大地提高了银行监管、证券监管和保险监管的专业化水平。从长远来看,将银行监管从中央银行职能中分离出来,使中央银行更好地专职于货币政策,恐怕也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一旦银行监管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之后,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体制就应当向伞式监管方向发展。?

所谓“伞式监管”,就是在假定银行监管已经从中央银行中分离出来,并且成立了银监会的情况下,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个相对独立的监管部门之上,再组建一个金融监管委员会,负责总体协调和跨行业监管。中央银行则全心全意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对所有金融机构(不仅仅是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实施检查。?

首先,从目前国际发展趋势看,金融监管正在从机构监管为主转向功能监管为主。所谓“功能监管”就是指金融监管部门所关注的重点是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所能够发挥的基本功能,而不再是金融机构本身。但尽管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千变万化,各有不同,其监管机构的设置实际上是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相结合的,在监管部门的最基层,一般都有按照金融机构性质分业设置的监管机构,而在其上层则按照功能进行统合,各国的区别主要在于统合的层次有所不同。

日本改革以前的监管体制是在大藏省的下面按照分业设置银行局、证券局等,也就是说,统合工作是在省厅(部委)一级。?

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实际上是在部委之间进行分业,由国务院负责统合,因此,统合的层次最高,分业也更加彻底。但由于行政机构越往上管辖的`工作范围越宽泛,到了国务院一级,除了金融以外,还要管理其他经济领域乃至政治、外交、社会等其他方面,因此,统合的层次过高,实际上不利于金融监管工作本身的专业化。?

图1 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

从国外来看,目前的趋势是统合的层次在逐步下降,分业的机构监管在弱化,统合的功能监管在强化。例如,日本目前新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在金融厅的监督局下面按照分业设置银行课、保险课、证券课(相当于我国的处级),外加负责监督协调的总务课。也就是说,统合工作从原来的省厅(部委)级下降到了局一级。?

韩国改革后的新体制是在金融监督委员会按照功能设置,下面的金融监督院又分为监督支援管理、监督、消费者保护、检查、制裁及不正当竞争调查五大职能,在监督职能的下面按照分业原则设置银行监督局、非银行监督局、保险监督局、证券监督局等,外加监督调整室负责总体协调,统合工作实际上也是在部委的下面进行的。?

其次,从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角度来看,如果说分业监管比较适合于分业经营,而集中监管比较适合于混业经营的话,那么,对于金融控股公司来说,理想的监管模式似乎应当是伞式监管。?

在伞式监管体制下,金融监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或综合协调局)就可以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总部进行监管,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依旧根据分业监管的原则对其下属子公司实施专业化监管。?

伞式监管的好处是:既能够在保持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下,保证对其各子公司实施有效的分业监管,又能够确保对金融控股公司总部的监管,对总部的合并报表以及各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和资金流动状况实施重点监管。

图2 日本现行金融监管体系

资料来源:《金融厅的1年》,日本金融厅,。

图3 韩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

注:此图由韩国三星保险公司提供。

图4 理想的伞式监管体系

注:虚线表示监管。

最后,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实行伞式监管还有利于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有利于对中资金融机构实行开放式保护。?

一方面,实行伞式监管,既可以保证伞下三大监管机构分别对进入我国市场的外资银行、外资保险公司、外资证券公司及外资基金公司实行有效的分业监管和业务限制,还可以透过伞顶的金融监管委员会对进入我国的外资金融机构背后的金融控股公司总部提出各种合理的审查要求,或与有关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相互配合对外资金融控股公司的总部实施有效监管。?

另一方面,实行伞式监管,可以综合考虑各业态中资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对于某一行业中实力较弱的中资金融机构给予适当照顾,通过允许其在其他领域里拓展业务等办法来提高竞争能力,从而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实现对中资金融机构的适度合理保护,防止中资金融机构因在某一领域里准备不足而导致全线崩溃。?

(三)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重点

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其重点就是要在“分别监管”的基础上,对金融控股公司实行“合并监管”。?

1983年,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合并监管”的概念。1992年,巴塞尔委员会又提出了“合并监管”的3项主要内容:(1)监管当局应能够得到银行集团的合并财务信息,并对其可靠性作出评估;(2)监管当局应当有能力防止银行集团内部过于复杂的下属关系和结构,以避免这种状况影响集团合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3)监管当局应当有能力防止银行集团钻法律空子,建立国外分支机构。?

192月,巴塞尔委员会、证监会国际组织和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就多元化的金融集团的监管达成共识,联合公布了《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其基本精神是:(1)分别监管的要求仍然坚持,各个监管当局提出的单一资本要求仍然有效。(2)提出度量金融集团整体资本水平的5项原则与计算方法。(3)强调不同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建议设立主要监管机构,作为金融集团的主要监管当局。?

根据上述精神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似应集中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即:合并报表、关联交易、资金流动、防火墙设置、干部兼职以及透明度等,但对于资本充足率的监控职能似应仍由中央银行负责执行。?

首先,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合并报表的检查属于非现场检查,位于伞顶的金融监管委员会一方面可以从金融控股公司总部获得合并报表和其他必要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伞下的三大监管部门分别从金融控股公司各个子公司那里获得其各自的报表和信息。于是,通过对双重渠道获得的报表和信息进行对比核实,就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找出疑点。?

其次,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各个子公司之间进行的关联交易和资金流动情况,既需要通过非现场检查,也需要通过现场检查进行,双重手段并用才能够找出报表上存在的问题,并发现报表中看不出来的问题。?

最后,对于防火墙设置、干部兼职情况以及透明度相关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非定期抽查,方式类似于消防部门的防火安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必要的处罚。?

总而言之,有了一定的监管机制和手段,我们就可以将金融控股公司试点工作全面推开。但同时也应注意,我们既不能在监管方面毫无准备就完全放开不管,同时也不能期待着一切监管措施都设计得完美无缺之后再放开试点,因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历来就是一对矛盾,是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金融控股公司 篇6

摘 要: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人们再一次陷入了对现存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的效率性和安全性的思考。银行类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中国重要的金融创新产品,面临挑战,监管日趋重要。文章提出了对金融控股公司法律监管的新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银行类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律问题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4-0164-01

虽然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集团化、全能化的进程开始不久,但已经处在一个矛盾中:一方面金融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要求加速金融体系的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企业集团化与全能化步伐,另一方面脆弱的金融基础和落后的监管体系难以跟上快速发展的市场化和全能化的步伐。针对银行类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问题,我国应采取双向的监管模式,即采取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具体构建如下。

1纵向

构建由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各类银行类金融控股公司的上位监管者,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作为功能监管者的伞型监管框架

在我国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下,短期内很难作出重大变革,如何既发挥我国现存的分业监管体制的作用,又促进监管者之间的竞争,提高监管效率,同时又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伞形监管体制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应在纵向上为银行类金融控股公司明确统一的监管者,构建起银行类金融控股公司统一监管与各子公司功能性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框架。这样纵向构建的监管框架,有利于中国人民银行利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维护支付体系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和国际影响力,同时发挥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功能监管者的监管特长,体现权利与义务、责任相一致的原则。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金融控股公司和综合经营的伞形监管者,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设立“金融服务综合监管局”,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进行监管,负责金融控股公司集团内部层面的风险监管和综合经营业务的鉴别,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子公司仍然由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业监管,综合经营业务按照功能主体进行监管。同时,由中国人民银行综合服务监管局牵头构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即建立“金融监管机构协调合作委员会”,汇总金融控股公司的综合信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并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部门规章,明确该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性质和作用等等。在该委员会的协调下建立金融监管信息的共享系统并定期举办监管联席会议,同时通过该委员会强化中国人民银行与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作用,完善金融监管部门间的互动机制,增强监管协作。

2 横向

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构建银行类金融控股公司规范竞争、合理竞争、公平竞争的平台目前我国在法律层面上虽未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即缺乏金融控股公司立法。但在现实中已经存在不同模式的金融控股公司,尤其是银行类金融控股公司大量存在,更是严重挑战着分业监管体制,而中国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三个监管部门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明确的责任划分,容易并且已经形成监管上的盲区和交叉点,为金融风险的形成埋下隐患。

①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机构。金融控股公司,因为其产生动因之一就是规避监管的,因此仍需加强监管,中国人民银行和三大功能监管者应加强合作。2004年,三大功能监管者起草了《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该《备忘录》的出台是加强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协调配合以及规范金融控股公司运营从而实现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举措,是监管机构试图建立长效协调配合机制的一次重要尝试。在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时,应采纳《备忘录》中的相关制度并对中国人民银行设立“金融服务综合监管局”在法律上予以确认。

②严格规定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准入制度。金融控股公司由于通过股权杠杆具有了全能型金融职能,但是也具有更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对其市场进入必须设定更为严格的条件:一是设立严格的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和资金防火墙制度,二是对公司的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设定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合考查制度。

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篇7

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发展现状

在中国, 最早尝试金融控股公司的是中信集团。1979年10月, 荣毅仁先生倡导成立的中信集团, 其控股或拥有的子公司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等。近几年, 光大集团就是以创新型机构重组, 突破了我国分业经营的模式, 发展成为全能型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她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信托三大机构, 拥有在香港上市的三家子公司:光大控股、光大国际和香港建设公司, 持有申银万国证券百分之十九的股权, 此外, 还间接控股了境内外多家金融机构与公司,如以信托公司名义注册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旗下目前拥有22家全资子公司、6家控股公司、5家上市公司、8家港澳和境外子公司、3个境外代表机构, 涉及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融资租赁、实业、房地产、旅游以及贸易等几乎是全方位的行业。光大集团、中信公司等多元化金融集团的形成, 已经为中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集团)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发展路径。

然而, 中国现阶段还处在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政策前提下,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尚处法律未予明确下的探索阶段, 就金融控股公司新的金融组织制度的意见仍有争议。有些专家认为, 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必要基础性条件已经具备;金融控股公司呈现出一种中间状态, 而这种状态可能是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比较合适的选择。而事实上, 自2005年起, 中国国有四家大银行进行改制上市的进程中, 已经形成超大型的金融集团的航母, 并相继形成了以原有银行业务为核心, 控股或独资设立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除了这些相对纯粹的金融控股公司外, 一些产业资本也通过重组、兼并和收购等方式加速向金融领域渗透, 力图形成金融控股公司集团。这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希望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来实现我国金融经营体制转变的意图, 也充分说明金融控股公司将成为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

二、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特点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虽然发展很快,但缺乏有效的整合,集团多元化综合优势不突出,到目前为止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控股集团很少。原因是,当前企业(包括金融企业)以金融控股的组织形式经营,无非是希望借助这一架构的优势跑马圈地,或利用集团旗下金融机构的筹资功能实现规模的迅速扩张。同时,我国较为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也制约了(准)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整合。

1、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应与整体优势未能发挥

从集团内部协同性以及与控股股东的关系看,目前仍然是相当松散和表面化的结合,大都还只简单的投资入股,即使是形成了金融控股集团的架构,也未能对所控股的金融机构实现一体化的经营和管理,很难形成协同效应与整体优势。具体而言,金融控股集团在品牌、战略规划、资金运用、营销网络及信息资源共享等诸多方面的协同优势远未得到发挥。在没有明确法律地位和缺乏政策支持规范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正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2、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模糊

目前,金融控股集团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控股母公司没有金融企业资格,得不到金融企业的待遇;同时我国也没有专门规范金融控股集团的法律法规,加之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使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第一,由于缺乏对金融控股集团的法律规范和指导,使集团经营处于无序和混乱状态,加之集团内部控制不力,内部不正当交易盛行,管理混乱,金融风险不断集聚;第二,由于没有或者拥有较少的金融工具,限制了在业务协作、资本运营、金融创新等方面作用的发挥;第三,缺乏合格的核心企业。金融控股集团作为金融集团化的一种模式,在其发展中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企业。对我国而言,比较适于担当核心企业的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或者保险公司。从我国目前存在的金融控股集团来看,除中信和光大能够控股银行和证券公司以外,其他的金融控股公司以控股信托公司和期货公司居多,而这类金融企业在短期内还无法发挥“平台效应”。

3、金融控股公司(集团)金融风险凸出

由于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处在监管盲区,其投资方向没有明确的规定,投资领域特别宽泛。因此,有的金融控股公司既投资金融业又投资实业,包括房地产及上市公司等,资金融通的特点并不明显。这不但与我国金融管理体制相冲突,而且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很容易出现金融子公司与实业子公司相互拖累,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德隆集团的轰然倒下,给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与监管敲响了警钟。同时,在分业管理体制下,我国不同的金融机构有不同的监管部门,但目前金融控股公司尚没有对应的监管部门。经验表明,在监管的空白地带往往是违规现象严重、金融风险集中的领域,我国金融控股集团运营的不规范性和盲目性已经表现出来。

三、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现实的金融组织形式已经在中国存在,但是由于中国金融控股公司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相关立法滞后, 外部监管缺位

事实上,目前中国没有相关的法律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地位进行确认。而且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监管, 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各司其职, 没有相应的机构专门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每个监管主体能够有效控制各自监管对象的风险,但如果各监管部门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 必然会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造成缺陷。只要在不同的专业金融监管体系之间存在着差异,金融控股集团就可能会采取规避监管的行动,建立一种经营阻力、成本最小的组织模式。

2. 内部控制机制薄弱,容易发生风险传递

金融控股公司由多种金融机构组成, 在这种组织体制下, 若一个子公司出现经营或财务问题,极容易殃及集团内其他子公司。在市场上,投资者和相关利益主体将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金融控股集团看作一个整体,即便在集团内部的子公司之间建立了“资金、法律防火墙”,也无法成为市场的“信心防火墙”。

3、信息披露情况不真实,侵占客户利益

金融控股公司可能根据集团整体发展的需要,通过成员间的内部交易来实现其特定的发展目标。这样操作的结果往往可能导致其提供给公众的信息具有虚假性,不能反映集团真实的经营情况。此外,金融控股公司经营多种金融业务,可能会在某些情形下与客户产生义务冲突或利益冲突。当客户利益与金融控股公司利益不一致时,金融控股公司有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内部操作牺牲客户利益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除了上述几点外, 由于监管部门对于金融创新的态度、金融机构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股权与治理结构问题、综合性人才的欠缺等原因,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在发展中潜伏着较高的风险。

四、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政策建议

金融控股公司适应世界金融混业发展的趋势,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防火墙控制风险。它不仅有利于银行业或其他金融机构的集团化改造和综合经营,而且有利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但是相对于完全的分业经营而言,金融控股公司是多种金融机构和业务的聚合体,有着自身特有的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控制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更好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1、通过法律确定金融控股公司的地位,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部门,给予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以金融企业资格。从国外看,美国、日本等国均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法》,指导和促进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可以独立运行, 也可以与其核心企业并轨运行。

2、监管部门应该分业与集中相结合, 从国际上对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的方式看, 目前基本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长期混业经营或近年已经转变到混业经营的金融体制下, 对金融控股集团实行集中监管, 即由统一的监管部门完成有关对控股公司以及各金融机构的监管, 如英国1989年成立的金融服务局, 将银行、证券、保险等监管职能集于一身。另一种是长期实行分业监管与经营的体制, 尽管目前取消了混业经营的限制, 但对不同的金融机构仍实行分业监管这种体制下, 对金融控股集团采取集中与分业监管相结合的方式, 如美国, 长期来对金融控股或银行控股公司的监管由联储完成, 但对控股公司的金融子公司则由各职能监管部门完成。三大国际金融监管部门在联合出台的《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中, 强调了各职能金融监管部门间相互协调的重要性, 强调要设立专门的监管协调人, 特别是在紧急状况下, 某机构可以充当协调人, 以处理某些紧急问题。根据我国目前分业经营的模式, 可由中央银行行使对金融集团控股公司的监管, 同时, 由各职能监管部门行使对各金融子公司的监管。

3、加强对集团内部制度的指导与监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要完善控股母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明确出资人和经营者的权限、利益等。二是要完善控股母公司与集团内各金融子公司的内控机制, 这是微观方面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三是要理顺母、子公司的关系, 可参照目前我国的有关金融法规和《公司法》, 确立母、子公司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使集团整体在现有法规下规范运作, 特别要防止母公司超权限干预子公司的现象发生。

4. 加强对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的监督。金融控股集团往往实行的是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即集团内往往涉及不同的金融行业以及一些工商企业。金融机构间, 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资金运用性质都有所不同, 所承担风险和收益预期也不同。由于集团的运作受母公司一定程度的影响, 集团内部公司间交易的机会增加, 资金在集团内部流动及隐蔽性都会增强, 所以要特别关注集团内部金融机构及企业的资金运作动向, 在集团内部建立有效的防火墙。

摘要:现阶段,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探讨了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

参考文献

[1]、韩汉君, 王振富, 丁忠明.《金融监管》 [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2]、唐宏飞.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J].金融电子化, 2007 ( 6)

金融控股公司治理比较研究 篇8

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 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股东、经营者与公司以及控股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治理关系, 是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广义的公司治理是指公司与公司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包括一般少数股东、潜在股东、资本市场以及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社会舆论监督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

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比较复杂, 它包括两个层面, 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各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包括母公司、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治理结构;另一方面要利用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和思维, 处理好母公司和子公司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关系。

一、英美与德日金融控股公司治理模式比较

1、美英模式

美英模式, 又称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 这种模式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存在于英美等国。英美法系的公司制度设计立足于信托原理, 由股东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 并授予董事会聘用、评估和监督经理层的权力, 董事对股东负有信托义务, 股东则退居幕后, 安享“剩余索取权”, 从而在公司内部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这一垂直型的单层制公司治理结构。为了监督经营者, 其采用的是在一个公司机构内解决问题的方式, 即在董事会内部区分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 要求非执行董事对执行董事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

主要特点有:1.公司股权高度分散;2.公司融资以股权融资为主, 资产负债率较低;3.以股票市场为主导的外部治理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4.实行单层董事会制度, 公司管理结构分为股东大会、董事会及首席执行官三层, 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 不设监事会, 由独立董事以及专门委员会行使监督职能。

2、德日模式

德日模式, 又称网络导向型公司治理, 主要分布在德国、日本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大陆国家。这一模式的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的主要特点是:股权相对集中、大股东控制公司。

德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治理中股东大会享有最终的意思决定权, 股东大会之下设有执行董事会和监事会分别执掌业务执行权和监督权。其采用的是典型的双层制, 公司内部三大机构之间是由股东大会选举监事会, 然后由监事会选任和解聘董事会成员。监事会作为公司中专门的内部监督机构, 行使监督和控制的职能。监事会甚至还拥有重大决策、财务决策的批准权力。另外, 与德国股份公司中还有职工参与公司管理等制度。

日本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属于单层的双元制模式。它是由各个相对独立的监事 (即监察人) 单独或者组成监事会 (即监察人会) 专司监督职能, 地位与董事会平行, 二者共同对股东会负责。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公司董事职务的执行情况以及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监督。监事会可以以决议的形式决定监督检查的方针等与监事执行职务有关的事项。在监事会有要求时, 无论何时监事都必须向监事会报告其执行职务的状况。各个监事拥有相对独立的权力, 监事会并不能妨碍监事行使职权。

二、OECD《公司治理原则》与BCBS《强化银行公司治理指导原则》对完善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的比较

1、OECD《公司治理原则》

2004年OECD公布了新版本的《公司治理原则》。该文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各个原则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第二部分把对这些原则的具体解释作为注释补充了进来。OECD《公司治理原则》关注于金融与非金融上市公司,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主要内容有: (1) 有效公司治理结构基础的保证 (2) 股东权利和关键所有权的作用, (3) 股东的公平待遇, (4) 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5) 披露与透明化, (6) 董事会的职责。

2、BCBS《强化银行公司治理指导原则》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10年10月4日发布了《强化公司治理指导原则》。作为第三个版本, 它明确了银行业监管机构对银行公司治理的监管责任, 并阐释了其他利益相关者和市场参与者、法律框架对于强化银行公司治理的作用。其内容包括“引言、银行公司治理概述、稳健公司治理原则、监管机构的作用、营造支持稳健公司治理的环境”五大部分。

《加强银行公司治理的原则》对于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的建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具有更为具体的指导作用。

它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 银行公司治理概述, 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应达到三个标准: (1) 能够提供适当的激励, 使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行为符合公司和股东利益, 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 (2) 建立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内部制度; (3) 应用于各种所有制结构的银行。

第二, 稳健的银行公司治理的原则:

在董事会职责方面:董事会承担银行的全部责任, 并监督高管层;董事会成员应当清晰了解自身在公司治理中承担的职责并且具备、保持对银行事务进行决策等履职所需的能力;董事会应就其运作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定, 确保其落实, 使之与时俱进, 等等。

在高管层责任方面:高管层应在董事会的指导下保证银行的业务活动符合董事会通过的经营战略、风险偏好和风险政策。

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要求方面:银行应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 并给予足够的职权、级别、独立性、资源以及向董事会报告的渠道;银行应在集团层面和单个实体层面分别对风险进行持续的识别和监控, 等等。

在薪酬管理要求方面:董事会应监督薪酬体系的设计及运作情况, 并通过对其进行监督和审查确保按既定的目标运转;员工薪酬应与其审慎性风险承担行为有效挂钩。

在对复杂或不透明治理结构的要求方面:董事会和高管层应了解和掌握银行的运行结构及其造成的风险;银行通过特殊目的实体或关联机构运营等。

在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方面:银行的公司治理应对其股东、存款人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市场参与者保持充分的透明度。

第三, 银行业监管机构的职责有: (1) 为银行建立完善稳健的公司治理架构提供指导。 (2) 定期评估银行公司治理政策、措施和执行情况。 (3) 收集和分析银行内部报告和审慎性报告, 并完善上述评估。 (4) 要求银行对公司治理政策和措施中的实质性缺陷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 (5) 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监管部门合作, 共同开展对银行公司治理的监管。

第四, 促进稳健公司治理的其他环境支持。

三、美国COSO内部控制框架与BCBS《银行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框架》对控制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比较

2004年美国COSO颁布了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对内部控制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整理和扩展。

1992年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企业董事会、经营者以及其他成员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的合理可信的程序”。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包括四类目标和八大要素。四类目标有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法性目标。八大要素是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控。

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相比,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有很大的改进和完善, 具体表现: (1) 内部控制目标的定位更高, 内容更宽泛, (2) 更加突出了对企业风险的关注, (3) 更加强调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四、BCBS《银行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框架》

行监管委员会于1998年发布了《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框架》, 这一框架比美国COSO内部控制框架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更具有指导意义。

BCBS《银行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框架》提出了银行组织内部控制的13项原则:公司董事会对于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负有最终的责任;高级管理人员对董事会认可的内部控制政策、方针、实施、评估和监督执行负有全部责任;在企业内普及内控意识;对风险的认识与监测;明确各管理层在执行内控制度中所负有的职责;对利害相关职责的岗位分离;有效的信息来源;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沟通渠道;对内控系统的监测;对内控缺陷的处理;监管机构的责任。

BCBS《银行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与COSO内部控制报告的内部控制观念是密切相关的, 它阐述了内部控制、外部稽核与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内在关系, 比后者更加具体化。

公司治理无论对一般的公司、金融业机构, 还是对金融控股公司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 上述规定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对其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有巨大的借鉴作用, 通过以上阐述, 希望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的自身发展带来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安志达.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与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18.

[2]凌涛, 等.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模式比较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8.

[3]夏雪冰.公司治理机制的国际比较[J].东方企业文化, 2010 (3) .

[4]李燕.公司治理模式理论之国际比较研究[J].学术界, 2010 (9) .

[5]巴塞尔委员会颁布.强化银行公司治理指导原则, 2010年10月4日.

金融控股公司 篇9

一、资本不足风险的内涵

金融控股公司资本不足风险,是指其资本金规模与监管要求相比,名义上符合监管要求,但实际资本充足水平不足而形成的经营风险。

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相关风险准备金以及稳定的长期负债等资金来源。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e,CAR)是指监管资本(Regulatory Capital,RC)与风险加权资产(Risk Weighted Asset,RWA)的比值。即:

其中:监管资本是指金融监管当局认可的、可以计入资本金的项目之和,是监管部门对金融控股公司资本金的最低要求;风险加权资产是按照各金融行业的标准方法,对各资产项目按一定权重求和计算得出的结果。

目前,多数国家采用巴塞尔协议推荐的资本金计量方法,将按照该方法计量得出的资本作为监管资本,即最低资本要求。《巴塞尔协议Ⅲ》将资本金分成三级,并对资本金充足水平提出明确要求:一类资本金充足率不得低于4.5%,整体资本金充足率不得低于8%,此外还要求保留资本金留存缓冲、逆周期缓冲资本,并要求杠杆比率(资本/账面资产总额)大于3%。

在金融机构的实际管理中,为了提高资本收益水平,多采用“经济资本”来管理本机构的资本金。所谓“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EC),是指在一定置信水平α下,为吸收风险引发的非预期损失和保持公司的正常运营而需要的资本量,置信度一般选择为99%。经济资本表示为“在险价值”(Valueat Risk,Va R)超过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EL)的部分:

从金融监管角度看,监管当局必须要确保金融控股公司能够足额偿付其到期债务,避免引起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因此,监管当局更加倾向于要求金融机构保有尽可能多的资本金,用于抵御金融风险;而从金融控股公司角度看,其更加倾向于使用较低数量的资本金,支撑更大规模的资产,以获取更高水平的资本收益。这样,监管要求与金融控股公司自身诉求就形成一对矛盾,很大程度上有可能会出现逃避资本监管或资本充足水平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问题。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纽带关系复杂,掩饰较低的资本充足水平不被监管者发现,这种博弈将诱发资本不足风险,而这一风险在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体制的情况下,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金融控股公司的盈利预期与资本监管要求是一对矛盾,根据纳什均衡,其资本金在冲突博弈中会形成一种均衡状态。根据(1)式,采用边际在险价值(Marginal Value at Risk,MVa R)确定n个子公司对于金融控公司整体风险贡献水平,子公司i的资产为Ai,则第i个子公司的为MVa Ri(α):

由于MVa R具有可加性[5],即金融控股子公司MVa R之和等于金融控股公司总的Va R,因此

故而,单个子公司的经济资本金为:

ELi为i个子公司的预期损失。

显然,对于金融控股子公司需要满足:ECi≥RCi

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业务和范围不变的情况下,假设α置信度下在险价值和边际在险价值不变,通过在子公司之间调整风险资产、资本金等手段,以减少账面预期损失,使得账面经济资本相对于实际经济资本需求降低,从而降低监管资本,但其面临的实际风险并没有减少,这就是资本不足风险。

二、资本不足风险产生的主要成因

金融控公司的资本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外部资金和自我积累,能够真实的抵补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损失;其次是由于资本重复计算所导致的虚增资本。孔立平(2008)指出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结构使其形成“资本扩音器功能”,资本不足风险主要由于重复计算所致。归纳起来,资本重复计算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双重财务杠杆。金融控股公司通过长期负债筹集资金,并将其投向子公司作为资本金,即为双重财务杠杆(巴塞尔委员会,1999)。金融控股的母公司作为子公司的控制人,将其计入自身资本,反映到财务报表中,就是控股公司负债与权益同时增加,会导致资产负债率下降,掩盖公司风险。双重财务杠杆表示为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的比值。

以Ii表示金融控股公司n个子公司中第i个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Ei表示第i个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βi为金融控股公司控股比例,X为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互相持股及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份所形成的资本重复计算额,在计算中应该予以扣除,则双重财务杠杆k为:

例如:2010年底,国内某金融控股公司所属证券公司的净资本不足,受到监管部门的诫勉。为迅速改变资本不足状况,2011年4月,该证券公司发行人民币次级债券,额度4亿元、期限5年,由其控股母公司全额认购,所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二级资本。金融控股母公司以认购债券形式,向子公司注入二级资本,在不增加集团总资本规模的情况下,使证券子公司满足了资本监管要求,这是典型的双重财务杠杆融资。

这次融资后,该证券公司的合格资本指标和相关风险指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对其正常经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对控股母公司及整个金融控股集团而言,其整个集团的财务风险增加、偿债能力减弱。由此可见,双重财务杠杆虽然为金融控股公司提供了一种风险转移手段,但会导致金融控股公司整体风险增加。

2.股权融资重复计算。金融控股公司通过股权融资,向子公司注入资本,该资本又作为权益计入母公司资本中。对金融控股公司而言,这种方式并不增加负债,但使得资本双倍增加,可以隐藏部分资本不足风险。不过,资本的绝对增加会导致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收益率降低,因而实际操作中金融控股公司并不倾向于以此种方式实现资本扩张,故而该效应可通过资本金管理的负反馈自动得到矫正。

3.内部资本市场。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形成资金市场,同一集团内的不同法人实体相互之间资金往来频繁,易导致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各子公司之间的资本相关度提高(Murllo Campello,2002)。如果单笔资本金在不同子公司间往来,作为资本金出现在各自的资产负债表中,使得该笔资本金重复计算,从账面上提高了各子公司的资本金,容易导致资本不足风险增大。

4.子公司外部融资。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通过对外进行债务融资,投入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孙公司中,会产生如上述1、2的效应。

图1表示了金融控股公司资本重复计算的三种主要形式,HAi、Lai分别表示高流动性资产和低流动性资产,而金融控股母公司投向子公司的资本都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即低流动性资产Lai中;HLi、LLi、Ci表示高流动性负债、低流动性负债和资本金,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从外部获得的长期负债(低流动性负债)和股权融资可以补充资本金。

通过合并报表计算的形式,将子公司增加的资本金计入母公司资本中,从而虚增资本,降低杠杆比率,会掩盖金融控股公司资本不足风险。而这会对债务人和投资人产生信息误导,会导致风险溢出效应和传染效应。

三、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资本金分配模型

有限的资本金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如何实现最大的效率?按照经济学理论,该资本金必须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实现最大的收益率,即风险调整收益率达到最大化。风险调整收益1(Risk Adjusted Rate of Capital,RAROC)是指将风险因素剔除以后的收益指标。定义为:

Return表示公司收益,cost代表为获取收益而付出的成本,EL为预期损失,EC表示经济资本金。

金融控股公司采用RAROC对其拥有的资本在各子公司之间的风险收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进行分配抉择。

首先,根据投资收益原理,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所有的子公司必须满足基本的收益率rbasic,公司才能确定投资第i个子公司:

R和C分别代表收益和成本。

其次,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各子公司之间,必须最终拥有相同的风险收益率,从而形成资本流动的均衡状态。因为,如果存在不同收益率的子公司,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假设,金融控股公司总是倾向于向收益率高的公司投入更多的资本,直到该公司最终的收益率与其它子公司持平。即:

根据(8)式,金融控股公司资本金收益率决策上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资本金的最优化配置,另一个是成本的控制,即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实现经济资本金最小化下的最优状态。

四、有效控制资本不足风险的建议

从资本不足风险成因可以看出,金融控股公司资本不足风险是涉及到公司内部运营与外部监管,因此,需要从金融控股公司内控机制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以防范和化解金融控股公司资本不足风险。

(一)构建基于RAROC的资本金管理机制

首先,RAROC是经济资本分配原则,它从董事会高层管理战略和风险偏好延伸至前台具体业务,涵盖不同子公司、业务领域、不同职能部门的资本金分配,从而可以将每一个岗位加入到风险控制中来。其次,采用资本金分配方法,一方面可以从金融控股公司整体高度考虑所有风险,并将各子公司风险之间的收益叠加放大;另一方面通过测定和衡量各种资产和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可以实现某一类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内部风险组合管理。再次,资本金分配为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了一个平衡点,能够准确的度量风险与收益的配比关系,为控制资本不足风险提供了很好的决策依据。

(二)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

金融控股公司的复杂性使得其风险关联到内部每一个部门和公司,因此要控制资本不足风险,需要强化内部控制。首先,要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水平和风险偏好,并以此制定公司经营的内部资本不足风险控制边界条件,合理规划公司资本需求和补充方案,形成有效的内部资本管理方法;其次,金融控股公司应及时向内部子公司披露集团风险信息和内部关联交易情况,子公司应在其职责范围内有效控制风险,并及时向股东和债务人披露公司资本充足情况;最后,金融控股公司应避免权利滥用,母公司过多干涉子公司经营容易将资本不足风险等转移到某个子公司。

(三)建立完善的并表监管制度

通过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并表监管,从整体上考察其风险状况,明确其资本不足风险水平,避免由于财务并表形成双重财务杠杆风险。监管当局应当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并表监管范围,根据金融控股公司报送信息,实时监控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总体水平,并深入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监测其子公司的风险水平,对其整体资本不足风险进行审查和评价;对于跨金融子行业的金融控股子公司,需要银监会、证监会与保监会等监管部门联合组成监管小组进行共同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控股公司都受到监管、评估和控制。

(四)形成有效的资本充足率监管

巴塞尔协议将资本充足率作为第二支柱,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架构、资本流动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增强资本充足率监管,建立多层次的监管要求,形成包括核心资本、一级资本、逆周期资本、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资本等涵盖金融控股公司可能面临的特定风险及系统性风险的资本要求;明确金融控股公司风险覆盖范围,针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及不同公司,设置不同的资本计量要求和计提标准;鼓励金融控股公司采用高级计量方法对公司的资本不足风险进行有效的定量分析,提高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

摘要:金融控股公司的快速发展使得其面临的资本不足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偿付能力和运营安全构成威胁,对我国多部门并行监管的体制带来一定挑战。从资本不足风险成因可以看出,金融控股公司资本不足风险是涉及到公司内部运营与外部监管,因此,需要从金融控股公司内控机制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以防范和化解金融控股公司资本不足风险。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基本概念之辨析 篇10

近年来,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FHC)在我国快速发展,但是,由于金融体制原因,我国尚未就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营与监管进行立法,金融控股公司的基本概念没有权威定义,学界和企业界对此一直存在模糊认识,甚至错误理解。

有学者认为“金融控股公司必须控制银行、证券或保险两个或两个以上金融子公司”;也有学者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以控股公司形式存在,其主要资产显著分布在银行、证券、保险两个以上金融领域的企业集团”;还有学者认为,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应当关注其“对金融机构控制性持股的本质特征,而非必须跨两个或两个以上金融领域”;也有学者提出“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必须是金融机构并且对其他金融机构有控制性持股才是金融控股公司”,相应的,母公司本身不是金融机构,即便对其它金融机构有控制性持股,也不能称为金融控股公司,只能叫做“控股金融公司”。

针对这些模糊认识,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溯源入手,分析主要国际组织、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界定,比较相关概念,进而给出笔者关于金融控股公司基本概念,以期立一家之言,收正本清源之效。

二、金融控股公司概念溯源

(一)联合论坛对“多元化金融集团”的界定

1999年2月,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起,联合国际证券监管委员会和国际保险监管协会设立的“多元化金融集团联合论坛”(Joint Forum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s,下称“联合论坛”),发布了《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在此文件中,“多元化金融集团”被定义为:“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证券、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的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

此文件的表述,对我国学者定义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联合论坛发布的文件,指向的监管对象是“多元化金融集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

(二)美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界定

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 Act of 1999)第一次提出“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新的法律范畴,但是并没有直接给出定义,而是在第103条规定,“金融控股公司的含义应以《1956年银行控股公司法》的表述为准,符合特定条件的银行控股公司可以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1956年银行控股公司法案》第2条规定:“银行控股公司是指对任何银行或依本法成立之银行控股公司具有控制权之公司。”

据此,银行控股公司如果符合包括资本充足、经营良好、社区振兴法案评级达到满意程度以上等要件,可以选择登记为金融控股公司。依照《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综合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强调的核心是对银行的控制权。

(三)日本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界定

日本《独占禁止法》第116条规定,金融控股公司即“以经营金融业为子公司的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整备法》将金融控股公司区分为银行控股公司、证券控股公司和保险控股公司三大类,2001年以后,统一称为“金融控股公司”。日本将“金融控股公司”定义为:“需经金融厅许可而设立,以银行、证券或保险公司为子公司的控股公司,其至少应持有一家银行子公司、证券子公司或保险子公司具有表决权股份总数达50%以上的股份”。

日本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强调的也是对金融子公司的控制权,并明确指出控制权是指持有有表决权股份比例达到50%,金融子公司数量为至少一家。

(四)我国台湾地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界定

台湾地区于2001年颁布实施《金融控股公司法》,其第4条第2款对金融控股公司赋予明确定义:“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对一银行、保险或证券公司有控制性持股,并依本法设立的公司”。而控制性持股是指:“持有一银行、保险公司或证券公司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总数或资本总额超过25%,或直接、间接选任或指派一银行、保险公司或证券公司过半数的董事”。

台湾地区对金融控股公司定义十分明确,其重点也是强调对金融子公司的控制权,差别是控制权被概括为两个并列的条件,一是持有有表决权的股份比例或资本总额超过25%,二是实际控制董事会过半数董事,两个条件具备其一即被认为具有控制权。另外,台湾地区规定金融控股公司资本额不得低于新台币200亿元。

三、金融控股公司相关概念辨析

我国学术界对金融控股公司基本概念的相关表述,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原因大概是源于翻译、引用的异化,以及相关概念的混淆使用造成。

(一)翻译及引用异化

上世纪末,有学者把“联合论坛”发布的《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翻译为“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而后的研究引用中,又把“金融控股集团”与“金融控股公司”等同起来。对此,几年前就有学者研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但混淆已经形成,至今并未得到根本纠正。

笔者认为,就英文原文而言,“Financial Conglomerate”与“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不是同一个概念,其内涵也不相同,不应等同使用。

(二)相关概念的混淆使用

在我国,企业集团、金融集团、控股公司、集团公司等概念比较近似,实践中经常被混淆使用,进而金融集团、金融企业集团、金融控股集团等与金融控股公司经常被混为一谈。作为学术研究,笔者认为这些概念含义不同,指向的主体也不相同,需要严谨辨析。

一是关于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个外来词语,类似组织德国称为“康采恩”,美国称为“利益集团”,最早使用“企业集团”一词的是日本。在我国,国家工商管理局于1998年4月,印发《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其第3条指出,“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该《规定》明确指出:“企业集团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实践中,企业集团名称可以在宣传和广告中使用,但不得以企业集团名义订立经济合同,从事经营活动。

二是关于金融集团。金融集团不是一个规范的法律范畴,没有明确的内涵,其指向的客体也不清晰,不应单独使用。相对来讲,金融企业集团会更容易理解,意指金融机构组成的企业集团,但是,金融企业集团也不是规范的法律范畴。

三是关于集团公司和控股公司。这两个词也不是规范法律范畴,我国《公司法》没有对二者进行专门界定。一般认为,“集团公司”是指企业集团中居于控制地位的核心企业;“控股公司”是对子公司具有控制性持股的母公司,多数情况下二者可以通用。

用一个图片可以比较形象的描述“企业集团”和“控股公司”、“集团公司”三者关系。如下图所示,“企业集团”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多个成员单位的集合;而“集团公司”、“控股公司”,是一个个体的概念,是居于统领或控股地位的成员单位。子公司以及孙公司都是企业集团内的成员单位之一。

(三)关于金融控股公司业务领域辨析

“联合论坛”对金融企业集团的界定,明确指出其业务范围要至少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两个或两个以上金融业务领域,其关注点是“多元化”。类似的,德国实行全能银行(All Finance)制度,全能银行可以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业务,而不必法人分治,其金融集团就是全能银行。

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是实行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的典型代表,与联合论坛关于“多元化金融集团”的界定不同,其关于金融控股公司概念的界定,强调金融控股公司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子公司的控制性持股,并强调必须控制的金融子公司的数量。

我国学者关于金融控股公司“必须控制银行、证券或保险两个或两个以上金融子公司”的说法,是把控股公司与多元化金融集团混为一体,又将金融控股公司概念的重点,放在了“多元”,而忽略了其“控股”的本质。至于“金融控股公司”与“控股金融公司”之说,笔者认为有舍本逐末之嫌,我国的准金融控股公司目前不是金融机构,只是由于法律法规建设不到位,监管没有依据,才未给这类机构发放“金融许可证”,一旦法律监管到位,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

四、结论

笔者认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需要强调对金融机构控制性持股的本质特征,不应该限定其必须跨两个金融业务领域。

我国2014版《公司法》第217条明确规定,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由此可见,我国法律对控制权的界定,结合了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两方面的表述,强调绝对控股,但同时也明确持股比例不足50%但足以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也被视作享有实际控制权。

为了准确的界定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首先结合“企业集团”的内涵,赋予“金融控股集团”定义,即:“金融控股集团是指以资本为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由居于控制地位的母公司及其控股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子公司共同组成的企业联合体”。

基于此,定义“金融控股公司”就非常简单明了,即: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具有控制性持股的公司”。这一定义,有两个重点,一是强调“控股”的本质;二是强调对金融机构的控制性持股。这一定义,并不强调其控股子公司的家数,以及控股公司本身是否具有金融机构的性质。这样,就可以清晰的描述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控股集团的关系,即:金融控股集团是一个企业联合体,是“1+N”的概念;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控股集团中,居于控制地位、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子公司具有控制性持股的母公司,是“1”的概念。

金融控股公司 篇11

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组织;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4-0045-03

一、引言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随着各国金融管制的不断放松和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为取得竞争优势或协同效应,大型金融机构之间兼并盛行,涌现出许多既从事银行业务,又从事证券投资和经纪、保险业务的多元化金融集团。与此同时,一些国家更放弃了原有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纷纷制定或修改法律,允许本国金融机构实施多元化经营。尤其是1999年底美国出台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标志着发肇于美国并曾对全球金融监管体制影响深远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开始走向终结,意味着美国金融业乃至世界金融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在这一外部影响的推动下,我国关于金融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的争论不仅重新生起,而且中信、平安等一些本来就持有其他金融机构股权的大型金融机构集团纷纷调整内部股权结构,组建金融控股公司。2002年底中信集团的整体改制和中信金融控股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朝着混业经营方向发展的一个重大实践。然而,中信模式显然不同于人们所知的国外任何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中信旗下的银行、证券、信托、期货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性子公司并没有转为中信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而继续由中信集团直接持股。中信金融控股公司只是一家“受中信集团全权委托管理”中信金融性子公司的管理公司,并不受到金融监管。因此,中信模式并没有解决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模式和监管模式问题,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是金融控股公司的雏形。

由于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许多基本问题缺乏深入探讨,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方面没有实质性进展。然而,2004年发生的德隆事件表明,当前讨论的重点已经不再是有没有必要发展金融控股公司,而是深入思考如何进行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选择和监管问题。本文将从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动因出发,深入分析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金融体制现状,以试图回答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选择问题。

二、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与发展:制度解释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是在特定的监管环境和经营文化下,为适应扩大了的金融业务范围而引入的一类金融企业。按照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中的界定,金融控股公司是以伞型股权结构方式,通过子公司经营从传统银行产品到证券、投资咨询、保险经纪等任何金融业务的金融集团。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并不要求必须从事两种以上金融业务才可以成为金融控股公司,只是禁止商业性子公司的资产超过集团合并总资产的5%,且这类子公司和集团内的已投保存款机构(如商业银行)不得相互交叉持股。

在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脉络可以溯源至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银行控股公司,其最初动机是为规避不得跨州设立分支机构的单一银行制度;后随美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不断发展创新,银行控股公司组织架构成为银行业突破或规避分业经营体制的武器;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出台和实施后,银行无需再通过银行控股公司这种形式来经营多种业务,对于希望经营全面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而言,金融控股公司便成为最佳选择。

金融控股公司产生与发展的内在动因,在于其效率优势和相对于全能银行体制的稳定性。从效率角度看,金融控股公司与全能银行相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更容易实现范围经济。由于信息的可再用性,金融控股公司在给企业提供贷款的过程中获得了有关企业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在它为企业承销股票和债券时重新使用,这就避免了信息的搜集成本;金融控股公司比单一金融机构更加容易融资(Myers & Rajan,1998)。(2)金融控股公司有助于处理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与企业之间的摩擦,降低交易成本。金融控股公司与企业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客户可以从一家金融控股公司获得全部金融服务,因而关系反而比单一银行仅仅对企业提供贷款的情形要密切得多;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和企业保持着长久的关系,因而可以分享企业长期成长带来的好处。(3)金融控股公司有助于实现鼓励竞争、限制垄断的金融市场发展策略。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给予所有的金融机构参与整个金融市场竞争的权利,从而增加了市场主体,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

另一方面,从稳定性角度看,金融控股公司由于在不同金融业务之间采取了股权连接而不是业务连接的方式,因此在一项金融业务发生严重风险时,由于有子公司的存在,能够有效切断风险在集团内部的传递,从而比全能银行制度相对更加稳定。随衍生工具的发展,金融机构业务风险急剧扩大,而采取控股公司组织形式的多元化金融机构能够有效规避这种风险。

正是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在效率和稳定两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监管制度的完善,这一金融组织形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三、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性

对我国现阶段是否就有必要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仍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笔者认为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不仅在经济上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完善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水平的唯一现实选择。首先,我国尽管名义上采取金融分业体制,但实际却存在三类情形,使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置于同样的控制权之下:第一类是由于历史原因,以金融机构身份同时控制着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机构甚至工商企业的金融集团,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保险公司等一些金融机构;第二类是在近年来金融机构增资扩股壮大实力的过程中,以产业资本控股银行、证券等多类金融机构的企业集团;第三类则是最近以来,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对所属的信托机构、证券机构和地方商业银行进行重组,组建或正在组建的纯粹控股公司。由此可见,我国已经有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土壤。

其次,从监管角度看,针对目前事实上的金融集团化趋势,若再不予以应对,防范监管真空,将产生巨大的监管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1)资本金重复计算风险。资本金的重复计算有两种情况:一是总公司拨付子公司资本金,造成资本金的重复计算;二是子公司之间相互持股,造成股权结构混乱及资本金多次计算。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由于只有来自集团外部的资本金才能抵补集团的整体风险。因此,同一笔资本金用来抵御多家公司的风险,显然是不适当的。(2)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风险。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包括资金相互划拨,相互担保、抵押,为了避税或逃避监管目的相互转移利润等。如果一个公司经营不善或倒闭,将造成“多米诺”效应。(3)管理风险,由于这些准金融集团往往规模庞大,具有相对复杂的法人机构、业务活动结构和管理结构,因此存在很大的集团内部控制风险,在我国目前法制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的转轨阶段,这一风险尤其突出。在德隆集团事件中,这些风险都一一成为现实。

因此,通过设立金融控股公司,让各类准金融集团浮出水面,既有助于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为金融混业经营探索经验,也有助于强化金融监管,防止出现监管真空。由此可见,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已经不是中国有没有金融控股公司滋生的土壤的问题,也不是要不要引入金融控股公司的问题,而是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金融控股公司应当选择何种模式,才能最有效地确保审慎监管和金融安全的问题。

四、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选择和监管

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选择至少应包括组织模式和监管模式这两方面密不可分的内容,不论组织模式还是监管模式,都是由一国金融分业或混业经营的实际环境决定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大致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即德国模式、美国模式和我国台湾地区模式,每一种模式的背后都对应着一定的金融分业或混业经营环境。

在德国模式下,金融业实行的是完全混业的经营制度,法律允许母公司直接经营全面金融业务。因此,其金融控股公司在组织特征上体现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同时开展业务,并且是以母公司为业务主体,金融控股公司只是依据自身的相对竞争优势和业务发展重心,才设立一些专业性子公司来开展特定的金融业务。由于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着绝对的资金实力,一般而言,德国模式下的母公司通常就是银行。在监管模式方面,自然采取了并表监管的模式。

相反,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并不直接经营金融业务,而是通过下设的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分别从事相应的金融业务。在美国模式下,法律并不禁止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在一些业务上发生交叉,但规定必须按照功能监管的原则对这类交叉业务予以监管;同时,法律也不要求跨业别经营的金融机构必须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只是在这种情形下,允许金融机构跨业别经营的业务范围及其对子公司投资的规模都受到严格限制。在美国模式下,监管模式表现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并表监管和对子公司功能监管并存。

与美国模式相比,我国台湾地区的金融控股公司在组织结构模式上十分类似,即母公司不直接经营金融业务,而通过下设的金融子公司分别从事相应的金融业务。其不同之处在于,法律规定跨业别经营的金融机构必须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并且严格禁止子公司的业务再次发生交叉。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上,台湾地区采取的模式是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并表监管和对子公司分业监管并存。

上述三种模式究竟哪种适合我国呢?对此,必须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实际经营环境来分析。目前我国金融业采取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但分业经营的内涵与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前的那种典型分业经营体制大不相同,业务、股权和人员严格分离。与之对比,我国只对金融机构内部的业务混合和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直接股权关联予以明文限制,而没有限制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通过共同的控股人建立间接股权关联,对金融机构之间的人员兼职问题也缺乏规定。因此,我国实际上采取的是介于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之间的一种中间体制,并且从我国禁止金融机构内部业务混合和直接的股权关联这些特点看,我国目前的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其实与台湾地区的模式很相近。

正是由于我国这样一种中间状态的特殊分业经营体制,决定了我国在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时不能采取德国和美国的模式,而应当更多地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模式。考虑到目前我国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其目的之一是为今后走向混业经营体制摸索经验,在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初期也不应当有非金融业务。因此,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应是这样一种公司,它自身并不直接从事任何业务经营活动,而通过下设的金融子公司分别从事相应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同时严格禁止金融子公司跨业务类别经营。

对金融控股公司必须适当监管。至于在监管模式上,必须根据其风险特征恰当选择。考虑到我国金融监管经验相对不足的现状,目前还难以采取功能监管的模式,因此一种可行的模式是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并表监管的同时,由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监管当局继续对金融子公司实施分业监管。在此模式下,主要应当明确以下问题:

第一,必须确定一个主要的监管部门(或监管协调机构)。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选择主要监管部门的方式,即按照整个集团的资产、收益或资本金,找出占集团资产负债、收益或资本金主体的核心机构。按资产规模选择主要监管部门不失为一个现实的选择。

第二,必须建立跨行业监管当局之间的有效信息共享机制,有效地监测集团内资本金重复计算问题和抑制集团内的不良关联交易,并协商确定在紧急情况下的信息共享机制和救助分工。

第三,必须建立有效的集团整体的资本充足情况监管机制。除了对每个受监管的子公司实施资本充足要求外,还应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来评估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充足水平。

参考文献:

[1]Stewart C.Myers and Raghuram G. Rajan,The paradox ofliquidity,i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ume 113,1998.

[2]夏斌等.金融控股公司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选择 篇12

在银行业基础上建立的美国花旗模式[1]。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起源于银行控股公司,这是美国金融业为了逃避金融管制而进行的一种创新,先由银行设立一个银行控股公司作为母公司,再由这个母公司收购或设立子公司兼营银行业务或跨州设立分支机构。

在证券业基础上建立的日本大和证券模式。从1998年起实行全能银行体制,促进了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相互渗透。大和证券于1999年4月成立了日本战后首家金融控股公司,对其主营业务进行“分社化”,将原来的主要业务部分从原大和证券分解出来并改组为相应的子公司,除零售业务以外,批发业务、衍生商品开发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分别组成3个子公司,由大和证券与住友银行合资经营。

在保险业基础上建立的国际荷兰集团模式。随着经合组织对金融业经营范围放松限制,欧洲许多跨国金融集团相继成立,其中以1991年成立的国际荷兰集团(ING集团)颇具特色。ING集团在国民保险公司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跨国收购,逐渐发展成为国际金融集团。ING集团下设5个管理中心,其中荷兰管理中心主管荷兰的保险及银行业务,国际金融管理中心管理荷兰以外的保险、银行等业务,资产管理中心为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及集团经营的各种投资基金。

2 我国现有的“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及其缺陷

2.1 我国现有的“准”金融控股公司

目前,尽管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监管体制,但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也存在着类似于西方金融控股公司的“准”金融控股公司。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三类:

2.1.1 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的“准”金融控股公司

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模式的特征是:集团的控股公司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全资拥有或控股一些包括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性实体等附属机构或子公司;这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附属机构或子公司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比较典型的有光大集团和中信集团。

2.1.2 产业资本控股的“准”金融控股公司

产业资本控股模式的特征是:集团的控股公司是一个不具有金融许可证的非金融机构经济实体,但其全资拥有或控股拥有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其他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性实体在内的附属公司或子公司。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电力集团:山东电力集团目前已控股山东英大信托等。同时,它又是湘财证券第一大股东和华夏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2.1.3 商业银行控股的“准”金融控股公司

商业银行控股模式的特征是:集团的控股公司为商业银行,全资拥有或控股一些包括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性实体等附属机构或子公司,这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附属机构或子公司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比较典型的有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1997年底与香港东亚银行合作在香港收购擅长投资银行业务的国民西敏银行下属的西敏证券,合作建立了工商东亚金融控股公司,从事香港和内地的投资银行业务。

2.2 我国“准”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之所以称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为“准”金融控股公司,是因为与欧美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金融控股公司立法滞后,发展受限。由于我国尚未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的相关法律,也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所以金融控股公司通常被视为一般工商企业看待,使得其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一是投资能力受限。根据《公司法》的规定:除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投资公司、控股公司外,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对外投资比例不能超过其净资产的50%,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投资能力。二是资金运用范围狭窄。由于金融控股公司活动范围主要是金融领域,在不是金融企业的情况下,金融控股公司没有市场准入资格,其资金的应用范围狭窄。

核心企业缺位[2]。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金融集团化的一种模式,在其发展中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企业。作为核心企业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拥有绝对控股权;二是具有较大的规模;三是所在金融行业具备较大的市场容量;四是具有较强的经营辐射能力。分析金融市场的分布格局,比较适于担当核心企业的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或者保险公司,但是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规定不允许对有些金融企业控股。这就无形中造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核心企业缺位。

3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现实选择

要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首先必须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模式。目前,根据我国的金融环境,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构建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较符合国情。但在组建过程中,涉及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内部重组、兼并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首先要业内整合,成立银行控股公司。这里的整合既包括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机构整合与重组,也包括相关的产权制度调整。银行业先从业内开始,把总分行制转制为银行控股公司制,对经营布局和机构进行整合;将不良资产与优质资产有效分离。同时,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社会化及流动性。

第一,机构重组[3]。商业银行要逐步从经营不善的分(支)行撤出,将其撤销、出售、划转、合并。同时,借鉴人民银行的改革办法,银行分支机构设置从行政区域划分改为经济区域划分。将国有银行分解为总行、若干区域性分行、若干市级分行:区域性分行是在各大经济区域的中心城市设立的银行;市级分行为该经济区域内主要大城市设立的银行;如必要,可在经济发达的中小城市设立市级分行下属的支行。这样整合成总行-区域性分行-市级分行-下属支行的结构。

第二,不良资产的拆分[4]。在金融控股公司改革的主体框架下,应实施银行现有资产的重组和拆分,利用市场运作方式,将不良资产以及一切权责难以划分的历史遗留问题从银行经营机体上拆分出去,完成对国有银行有资产的经营机制的重置。不良资产可以暂时各自在总行,通过总行总的财务核算机制逐步加以消化;也可依靠剥离,继续向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划转。

第三,母子公司制。由几个区域性分行联合或由单独的一个区域性分行成立独立的公司。控股母公司不经营具体的业务,它是整个集团的管理中心,负责整体的战略规划、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等重大问题。各子公司则是整个集团的经营中心和利润中心,作为专业营运单位,是经营活动的主体。区域性分行则改造为由总行控股的一级子公司。同样的方法,由区域性分行对市级分行控股,市级分行成为二级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二级子公司的下属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由市级分行直接管理其经营活动。这样就以股份参与为媒介,形成多个法人联合的“金字塔”式的逐级控股经营体系,即为控股母公司-一级子公司-二级子公司-非独立分支机构的架构。

其次是兼并收购,实现银证、银保合作。对于已建立纯粹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银行控股公司为平台,兼并收购不同的金融机构,实现集团内部的银证合作与银保合作。可考虑先由银行控股公司收购保险、证券公司。然后再以股权置换等方式使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都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

在这一阶段,应以银行与保险的联合为突破口,银保合作的风险较小,可为混业经营获取经验。然后研究开发新产品,实现银行保险之间的交叉销售。同时,将业务扩展到基金管理、投资咨询等非传统领域。最终进入证券领域,或投资设立新的证券子公司或收购兼并其他的证券公司,经营证券业务,实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交叉销售银行、证券、保险产品。

最后彻底实现整合资源,混业经营。整合金融控股公司的全部资源,将银行、证券、保险产品打包销售,使银行、证券、保险业务逐渐整合。

随着涉及不同金融领域的金融产品的不断出现,银行、证券、保险的行业界限将越来越模糊,重要的不是某一机构属于哪个行业,某种产品属于哪个行业的产品,重要的是金融机构能否提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取这种“循序渐进”的模式,我国的金融机构可由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业,同时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崴,盛浩良.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及我国的选择[J].甘肃金融,2003,(1).

[2]戴琳.金融行业发展的新方向-金融控股公司[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1).

[3]牛振华.实现第三次金融改革[J].经济师,2003,(1).

上一篇:思品课情感教育下一篇:梯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