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反思

2024-08-24

课改中反思(共12篇)

课改中反思 篇1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 不管是一线教师还是校长乃至教育行政设计层面都已清醒地意识到“课堂正在发生变化”的事实, 并且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同一立场“课堂应该发生变化”。从校长的引导力、教师的执行力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综合实践能力都发生了良好的转变。但是, 在实践中课改在各类学校都遭遇了比较尴尬的困局。以“分数”评价优劣的形式没变, 教师、校长对如何深入、有效、高效地进行课改感到困惑。时至今日, 中小学课堂仍存在“教师教得苦, 学生学得累”的普遍现象。

一、实践中的困惑

(一) 在课堂改革理念和认识方面的困惑

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课改理念是学校课改的开头难, 不少学校缺乏明确的课改理念, 不明白什么样的课改理念才符合学校实际。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由于对教育质量的认识不同, 对课改很难取得一致性认识, 导致学校开展课改畏首畏尾。

(二) 课程改革中资源短缺的困惑

在“硬件”上, 现有的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极大制约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网络和多媒体建设上, 先进的教育教学软件不足, 教师无法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 无法及时获得新的信息, 多数教师的课件十分单薄, 缺乏新意。在“软件”资源上, 虽然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较为明确, 但由于缺少学科教育的研究基础, 有些学科的课程目标并不清晰, 课程标准的陈述欠规范, 导致实践中操作困难。另一方面, 由于缺少帮助教师理解课程目标和学科课程标准的辅导性材料, 课程开发、教学实施的参考、指导性资源匮乏, 使备课得不到有力的支持。

(三) 教师如何生成有效的《导学案》存在困惑

目前教师在课改中使用的《导学案》存在三个疑点:1、提出的问题全是来自教师, 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2、教师提供的《导学案》较多的是沿用他人的, 即使有自己编写的, 对学生学习的帮助有限。3、《导学案》的内容多数是以习题为主, 不是引导学生学习, 而是将习题前移, 不仅对“导学”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反而把新课也上成了练习课。

(四) 缺乏引领的困惑

当下, 课堂改革缺乏成功的典范, 教师担心学生的考试分数下降, 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路径、措施教师心中无底;专家、领导深入课堂一线调查诊断指导不及时不到位, 使课堂教学改革在重重困难中停滞不前。

(五) 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探究性活动感到困惑

探究性学习已成为课堂改革的一种时尚, 然而, 这一时尚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更多的是言词和表面形式上的“更新”, 实践层面的课堂教学似乎没多大变革, 因为它在被人们认同和接受过程中存在着泛化的危机。例如:让学生在教学前主动预习教材、上课时自主猜想和探索可能存在的结论, 教师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是事实上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材演绎知识的呈现方式却往往是让学生被动接受其结论, 知道了结论学生就无法或无心再进入真的探究过程。二是我们有的教师对问题探究的目的不明确, 探究过程设计不清晰, 导致学生探究不出个所以然。三是目前学校的设备不配套、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等也致使探究活动浮在表面。

(六) 面对“大班化”推行课改的困惑

“大班化”较多的学校, 课堂改革推行相对较差。近年来,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都在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大班化”, 但农民进城务工、高山移民、家长向往优质教育、学生择校择师等等现象, 还将继续造成城镇学校的“大班化”。如何在“大班化”学校有效地推行课改, 这也是一大困惑。

二、反思中的觉醒

我国在2001年就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纲要》指出: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 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 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 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 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 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一) 课改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扎实工作

中国教育需要课改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1.4%的教师认为应该推行课改。“应试教育”使课堂异化, 人格异化, 奴役学生, 摧残人性, 教育的使命和魅力荡然无存。因此, 校长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积极推行课改。

(1) 教师应树立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观、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教育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定位观、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对话的教学过程观、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教的教材观、课程观。

(2) 学校领导和教师应消除对课堂改革的心理焦虑, 大胆开展课堂改革。目前对课堂改革的心理焦虑普遍存在, 固有的教学形式和传统的办学模式已在教师和校长的头脑中形成定式, 推行课堂改革, 由于缺乏成功典范的引领, 在他们看来这是丢弃现有的, 接受陌生的, 对课改能否提升学生的成绩心存疑虑, 心理上难适应, 行动上难接受。但是, 课改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改成功的标志是包括学生考试成绩在内的综合素质有更大的提高。目前我国的课改一是需要校长和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扎实工作。既要把课堂搞活, 又要把环节抓实。将课堂由僵化变得活跃, 由飘浮变得实在, 活而不乱, 实而不死。二是需要教师从解决身边的教学问题入手。课改并不陌生, “导学案”是在解决课堂问题的过程中生成。“课改模式”是在解决身边教学的实际问题, 不断反思、改进、提炼中形成。

(二) 课改须务实避虚, 狠抓重点环节的落实

(1) 抓课改实施方案的落实。一个较为完整的课改实施方案至少有下面几个环节:一是切合自己学校实际的课改理念;二是课改目标;三是课改雏形 (或模式) ;四是课改推进具体步骤;五是承担课改的人员组成情况。六是课改具体措施及评价、考核、奖励体系;七是保障体系 (含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 。 (2) 抓集体备课的落实。集体备课中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其一, 主备与集体参议的关系。主备是引子, 参议是关键。集体备课重点是“备资源”, 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例子。尤其是“备课标”, 准确将“课标”分解“目标”, 同时明析重难点, 课堂的指向性才能正确, 课堂效率才会提高。其二, 集体智慧与教学个性的关系。集体备课中, 强调资源共享, 但更尊重教学个性。“共案”是智慧的结晶, 但课堂的随机性和教育个体的独特性决定了它不是备课的终结, 更不是上课的前奏。教师更多地要把“共案”看作是“上课的资源”, 然后结合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学对象, 创造性使用。 (3) 抓校本教研的落实。学校领导, 特别是校长、主任一定要把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作为首要任务、重点工作来抓。要始终坚持课堂一线工作法, 将教研工作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课、评课、磨课等活动中;实施一线工作指挥法, 让改革在课堂一线落实, 让教学问题在课堂一线解决, 让创新在课堂一线体现, 让教风在课堂一线转变, 从而实现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目标, 让课堂教学效率在实践中提高。 (4) 抓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落实。课堂教学手段更新是课堂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解决部分资源短缺的有效办法。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课堂、培养教师、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5) 抓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落实。课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阵地, 课堂改革必须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抓落实。新课堂教学一般分为课前准备、导入、主题探究、强化巩固和总结拓展五个环节。其中课前准备 (备课) 又叫“教学设计”。既是一个复杂的物质准备又是一个理想的心理预期。教学设计应该是宽松、灵活、多少带有不确定方式, 以容纳和利用意外事件, 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师要多与学生提前沟通, 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学习的参与者和引领者。课堂探究环节是学生喜欢的环节, 问卷结果表明, 92%的学生喜欢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交流合作环节。主题探究的核心特点是“探究”, 而不是“接受。一个优秀的“主题探究”活动应具备: (1) 巧妙设置结合点, 处理好几对基本矛盾。即接受间接知识与亲历经验的矛盾;教师作用与学生作用的矛盾;学习目标的共性与个性的矛盾。 (2) 学生的参与度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是课堂教学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个别教学、小组学习、动手做、自主探究等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策略和方法。总结拓展要由“学生带着问号来, 带着句号走”向“学生带着问号来, 带着问号走”的课堂总结转变。

(三) 课改须政策支持才能健康发展

1、积极探索评价方法改革。

(1) 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程环境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是要改变过去的控制评价为解放评价, 二是要改变过去的标准评价为情智评价, 三是要改变过去的知识评价为发展评价。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质量监控功能、管理功能、导向功能和甄别选拔功能等。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性, 尽量减少人为性, 消除指向性。为此, 学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最近发展区台账或学生成长档案, 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2) 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要把职业道德放在首要位置, 业务素质上重点考核教师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此,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教师个人档案, 为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3) 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校科学发展的评价体系。主管部门要引导学校把每个学生的进步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逐年加大学生素质教育在评价学校育人质量中的权重, 出台学校内涵发展规划和评价办法。

2、大力支持推进课改。

(1) 舆论导向倾心支持。在课堂改革过程中, “传统课堂”与“新课堂”会在较长时间内并存, 在某一时期, “传统课堂”甚至还会占主流。如果改革的举措在长时间内仅仅靠自觉者引领, 缺乏有效的推动和刚性的约束, 改革的价值就不可能体现出来, 甚至有可能会动摇曾经“坚定者”的意志。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 教育主管部门要为学校顶住压力, 要全程监控、指导, 不断修正和完善奖励措施, 保证课改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还应出台刚性推动措施, 让等待观望者非改不可。 (2) 师资整体素质提升倾情给与。唯独教育无论是穷乡僻壤, 还是繁华都市, 教师都可以给孩子健全的、优质的、向上的、美好的教育。关键在于能否组建一支勤勉敬业的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特级教师, 全国、市、县级骨干教师、名师在课改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推广其教育、教学、教研成果。 (3) 经费保障上倾力支撑。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导学案》的普遍使用、课程开发与建设、校本培训、实验实践活动等都需要经费支持。因此, 优化支出结构, 合理保障经费、激励项目设置势在必行。

3、积极化解“大班化”。

针对“大班化”推行课改, 效果与付出难成比例。积极化解“大班化”是摆在政府和主管部门面前的棘手问题。均衡发展, 办好每一所学校, 包括“微班化”学校需落实在行动上。

课改中反思 篇2

衡博七年四班语文学科

对于课改,我由最初的不理解反感,到迫不得已的赶鸭子上架被动接受,再到现在的有点理解尝试接受,虽然这个过程并不长,只有历时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对于我来说,却走得很辛苦。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在面对课改这个新生事物时,我的最大感觉就是“我不会了”。

我不会讲课了,我不会写教案了,我不知怎么设计课堂流程了,不知怎样进行课堂活动„„,总而言之太多的问题摆在我面前。我开始上网看课改教学的视频,看相关材料,经常和我周围的老师探讨请教,一点点尝试,设计适合我们学生使用的导学案,经过这段时间的课改探索,虽然还有很多的困惑,但也小有收获:

我在课堂上变得比从前稍微自然一些,并且和学生的互动明显好于开始,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了。我们班有几个孩子以前上课总是没精打采,很少参与,更不要说发言了,现在不但积极讨论,还敢于质疑提问,抢答。为了给小组争光,都力争不给小组抹黑,作业完成得越来越好,不写的越来越少。

10加35的课堂理念,让我渐渐明确了我该怎样抓住这十分钟。我制定了一套课上评比评价制度,包括预习、讨论、展示、反馈几项。上课后,首先由小组长窜组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并进行总结,对完成好的小组,个人进行表扬,小组及时加分,以资鼓励,来激发学生的激情和团队凝聚力。几次下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越来越好了,最初全班只有6、7个人完成,现在4、5个人完成的不是很好。这个办法用时少,效果却很好。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了展示不到位时,我及时的进行追问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发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指导更有针对性,更易引发学生重视。

每个环节展示完毕,我也都及时的进行总结和评价,使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及时的反馈到,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也学会了互评质疑,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最后的总结:一是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二是对小组展示情况进行总结,使学生形成技能得到指导和提升。并且评出优胜个人和优胜小组。

现在课堂上说不上几句话,与以前的课堂相比老师的教学任务好像轻了,但是老师们真的轻松了吗?不是的。因为“功夫在课外”,老师的任务更重了。我觉得教师们备的课应该能自觉地把学生带入了一种想学、能学、抢着学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们不但能积极参与课堂并且能有效地参与课堂。所以导学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这个要求提高了我们七年级语文组几位老师的备课质量,我意识到一定不能做“拿来主义”,怎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一定要多方思量。我们备课更细致了,问题尽量优化,集思广益,我从中受益匪浅。

其实我对下一步的工作还有许多困惑,例如我很忧虑考试成绩,小组的恰当使用,怎么能有更好的办法让学生以更多的形式动起来„„

但不管怎样,我一认同这种变革的必要,应该让孩子们快乐的上课,快乐的学习,拥有快乐的能力。教育极速变革的时代,知识的吸收,应该有更合理科学的引导,大胆的尝试,而不是固守原有的模式,裹足不前。无论对与错,不尝识永远是错,是对现代教育的一种犯罪。

新课改中阅读教学的反思 篇3

关键词:新课改;阅读教学;反思

不知何时,安静的语文教学中突然传出了“新课改”的声音,尤其是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可谓是百花争艳:或划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或引进多媒体,或进行情景剧表演,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新课程改革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也是为了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但课改中的有些做法,穿着貌似创新的华丽外衣,款款而来,却只能在一些作秀的公开课评比中“大放异彩”,而对于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分数这一重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这引起了我们的反思,那么,新课程的“新”究竟应该如何增强实效?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语文学科不注重理性的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阅读可以让学生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完整信息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有效地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真正感受到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是一个优美的音符,形成良好的语感,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情商。

2.现代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欠佳

这一方面表现在词汇比较贫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语言组织缺乏严密逻辑思路,语言材料显得凌乱不堪。这直接导致学生在60分的作文题中,只能拿到基础的43-48分,与一些语文功底好的学生,直接相差了5-10分。而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普遍过重,沉重的考试压力使他们根本没有心思去涉猎课外知识。有些中学尽管开设课外阅读课,也是形同虚设。如此,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僵化,语言干瘪枯燥,索然无味,也是无足为怪的事了。

3.写诗方法、技巧之外的生活积累,对于我们的写作尤为重要

南宋大诗人陆游有句名言:“功夫在诗外。”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目的性的阅读训练,使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自身的语言感悟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间接提高写作水平。

二、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的现状反思

1.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教师的事,重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练’则是学生的主动活动。”

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是说“一言堂”“大搞话语霸权”,一节课在学生的点头、摇头中度过。但也绝对不是现在任由学生天南海北的发表见解,教师5分钟点评就结束一节课的模式。诚然,我们不否认让学生自由讨论,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思考权利,是为了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见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我们只是把“新课改”的目标定位于让学生敢想、敢说,却不追求说的质量和思维的质量,将来我们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一些局限于自己的人生阅历、信口雌黄的学生。“一言堂”培养出唯唯诺诺的学生是一种罪过,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罪过呢!

2.注重“探究”的表面形式

“小组讨论”,探究问题,本就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个环节。但随着“新课改”的诞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却摇身一变,贴上“探究式学习”的标签,备受推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作者对王熙凤的刻画可谓是入木三分,从语言到动作,到神态,到外貌,无不体现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学生的侧重点应该放在:作者为何不遗余力地去向读者介绍王熙凤,用意何在。但到了课堂上,却变成了讨论王熙凤穿什么衣服,长什么样。文章中明明白白写着的东西,还用得着讨论吗?

3.过分依赖多媒体,虚化课堂

“书香”是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如果书都没有了,何来“书香”呢?

多媒体教学在形象化、直观化方面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再现一些文章中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去感悟当时作者的情感变化。虽然多媒体教学会引起学生多种感官的兴趣,但其占用的时间却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甚至于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仍是一知半解。

借助多媒体,我们只能解决学生对文章中“写了什么”的理解,而对于最重要的,如作者如何表情达意,作者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或场景,却无法触及。而这些才恰恰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根本任务。

三、立足根本,改进阅读教学

1.提高教师个人素养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教育、教养、教化,绝非为了永远能教下去,恰恰相反,都应是为了达到不再教的境界。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对学生各种意见的点评要及时、准确,这是教师自身“内功”的问题。对话,这是“新课改”中一个重要的阅读教学理念。课堂上师生的对话,应是一种阅读理念的对话,双方阅读体验的交流、情感的互动、思想的碰撞。

如果教师想要在对话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阅读,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共同感悟作者的情感,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等一系列高考语文阅读必备技能。“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的发展、阅读教学理念的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比传统应试教育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苦练“内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必将暴露出更多、更严重的问题。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我们绝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失去自己的主导地位。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起到一种“拨云见日”的作用,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立足课堂注重实效

(1)“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与其让课堂“热热闹闹”,让学生被动地感兴趣,倒不如在课堂设计时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原则,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所学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接触它,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笔者在教学文言名篇《陈情表》时,从《诗经·蓼莪》入手,通过对主人公面对亲人不再,自己那种痛苦、至诚至孝的情感的感悟,自然过渡到对课文的解读。

(2)课前让学生提前预习,认知一堂课的学习目标,自我定位、自我检查,设计好讨论方案,在有效的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有效地参与讨论,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正如刘勰所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语文阅读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开阔视野。然而,教师正确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研究教材才是语文学习获益的根本所在。“破”而后“立”并不意味着标新立异,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取精去糟,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用心仔细地阅读文本,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情感,读懂弄通,再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发散思维,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和做题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这也是我们当前“新课改”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课改中反思 篇4

21世纪的教育是创新教育, 所以课改是我校的主旋律。课改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实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每次活动, 反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带动下的教学细节。

一、关于教材的使用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 “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探究, 也包括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层内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 千万不能课文还未读懂, 就找来课外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知识的迁移不是“见异思迁”, 向课外延伸应有“度”的限制, , 很多时候, 将延伸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完成, 会更有收获。

二、关于教法

任何一种课堂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鼠标代替粉笔, 用录音代替教材等, 这样的教学方法冲淡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氛围, 难免有“做秀”之嫌。

三、师生关系

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只有教师适时介入, 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 对本文作最后的拓展, 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 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 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四、课堂教学避免误区

不能让语文课变成朦胧诗, 即阅读文章不求甚解笼而统之了解大意。不能将语文阅读变成警句摘读, 即让学生只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最感人的语句, 任意阐述。

五、课堂教学建议

1. 把预习、导读、复习、练习都纳入课堂。

教师指引, 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实践, 教师的主导作用则如画龙点睛, 体现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指导和解决, 使整个学习过程能把握重点, 化解难点, 激发疑点。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还可以让师生始终围绕教材, 同时也节省了大量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时间, 以便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2. 要把握好课堂讨论。

在近几年的语文课堂上, 我们常见“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 “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动”等问题, 这些问题本身提得很好, 但我们在设计这些环节时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让学生通这些问题得到什么?是对写作手法的了解, 还是对内在含义的领悟?学生应该从哪个角度, 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阐明精彩、感动的缘由呢?漫无目的地提问, 随意地回答, 只是在做低效劳动。因此, 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 此外教师面对学生的讨论要注意适时调控。

反思在课改中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篇5

西华县逍遥镇初级中学 赵博

通过此次培训改学习,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照自己以前的教学工作,谈谈我的体会及今后的打算

一、反思我校高效课堂小组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随着我校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我们一线教师对小组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从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通过我校近年来对高效课堂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高效课堂为每个孩子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也带给孩子们一些可喜变化,但还仍存在很多问题和困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流程操作中重展示轻学习.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喜欢追求课堂的“舞台效果”把独学这个最不能玩出花样的环节时间压缩到最短,空出时间给大展.这就造成优等生在课堂上眉飞色舞,中等生听的一知半解,后进生更是一塌糊涂,久而久之就会大大降低小组成员的参与度.2、小组合作学习取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十分热衷于合作学习。课堂上看到的整节课大都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仅用很少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学习,这样一来有的学生就形成了一种依赖思想:懒得动脑筋,反正我不思考也没有关系,我不思考自然有人帮我思考,有人会帮我说出答案。常此下去,一个班上就会形成“两级分化”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得到锻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就不能得到培养。

3、小组交流时,作为优秀生的意见具有先声夺人之势,影响或左右了其他组员的正常思维。个别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大,少数学困生游离于小组之外,不能主动参与学习与讨论。特别是c级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较低。

4、鼓励与表扬泛滥。在课堂上给学生适当的鼓励与表扬很必要,但是有些老师鼓励与表扬太多,只要回答问题就表扬,只要说话就鼓励,久而久之学生就不再深入探究问题,对答案的精准度就不再追求。自我降低学习要求。

5、教师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指导。进行课改老师们积极性很高,但是遇到学生不配合,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就感到束手无策。迫切需要与经验丰富的老师交流。

二、今后的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

如何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实效,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呢?结合我班高效课堂小组建设的现状,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坚持做好高效课堂小组常规培训工作。比如课前对组长的培训,如何开展小组独学、对学、群学、展示、互动、反馈与评价、导学案使用及整理等高效课堂常规学习行为的培训等。

2、关注学困生的表现。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树立“展示者无错”的观念,促进学困生参与课堂的学习、交流、展示等。优点放大,缺点缩小,对待学困生的展示,多关注过程,少关注问题结果的对与错。为组员营造安全的心 理环境,目的是让他们敢于发言,积极参与课堂。

3、打破过去单一地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手段的一统天下,建立全方面、多角度,长效激励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小组合作的过程与结果,注重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的有机结合,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从而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切实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进而维持长久的小组合作激情。

当然,我们在探索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而且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有了问题不可怕,问题就是机遇,我们只要意志坚定,只要充满激情,一定能够克服问题,战胜问题!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如何发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利用小组,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做到高效。

西华县逍遥镇初级中学 赵博

新课改中教师如何对教学进行反思 篇6

一、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个积累总结过程。教学的反思是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意识的积累总结,能较快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波斯(G-J-Posner,1989)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新课改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教学目标、教学结果、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都具有不确定性,新课改強调的是教师的创新,要求教师树立稳定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的教学,也要求教师注重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得、所思、所感,把自己的经验、积累转变成新课改的教学材料。在新课改中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把自己的创新推向更高的层次,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二、对教学进行反思的原则

a)自主性原则。对教学的反思要教师自身进行,只有教师自己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才能把亲身的体验,实际的案例总结出来,反思的内容才有真正的说服力,他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b)及时性原则。对教学反思要及时,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马上进行,这样对教学的反思才会最具体、最真切,时间拖得越长,对其教学的反思越不具体,也就失去其真实性。

c)坚持性原则。对自己教学的反思要坚持不懈,不断积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一阵风”、“一阵热”,要坚持二三年,养成习惯,坚持对教学进行反思。

三、如何对教学进行反思

对教学的反思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如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行为等。本文主要从细节的角度谈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反思。

1.本节课中最成功的细节

一节课中最成功的教学细节,体现了教师以自己创造性教学思维,以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内容,以恰当的方法去设计教学环节,去驾驭整个课堂。因此可以将教学中自己感受深刻的、达到预期效果最好的细节记录下来。例如:别开生面的导入新课、由浅入深的科学提问、承上启下的过度、画龙点睛的小结、举一反三的练习设计、别出心裁的电教手段、标新立异的板书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得意之作”或被称为“闪光镜头”,是教学研究的宝贵材料。教师将其及时记录下来,写成教学后记,在以后教学中不断的引用和完善,必将直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本节课中有失误的细节

新课改强调教学是实行互动过程,新课改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越来越多的体现,影响课堂教学动态变化的因素很多,要求教师随机应变的技巧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教师往往难以完全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因此,教学实践中难免有疏漏之处,如教学内容安排不妥,重点和难点不够突出,教法运用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练习手段缺乏趣味性,偶发事件临场处理不当等等。教师应当客观的面对这些失败之处,课后及时将这些记录下来,并进行理性思考,从主观上寻找原因,使之成为今后教学中应吸取的教训,起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作用,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弥补和解决,从而避免今后教学中的失误,改进今后的教学。

3.一节课中有创意的细节

这里所讲的“有创意的细节”,不包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创新,而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有创意的细节”。它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新创意”,课堂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之间思维的发展以及情感的深入交流等,教师有时会灵机一动,冲破所备教案的框框,产生一些原来备课时没有想到的念头和想法,而且马上顺口就讲了出来,这种奇思妙想被称之为“灵感”,如对教材的新的、独特的理解,新颖有趣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感兴趣的电教方法和练习手段,能烘托课堂练习活动气氛的信号与提示等。这种灵感,都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闪光点,他们稍即逝,来得快,消失得也快,如果不及时加以记录,很快就会忘掉,需要及时去捕捉记录下来,在经过“精雕细刻”的加工整理后就会不断改进,丰富自己的想象,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二是指学生教学过程中的“新创意”。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直接深刻的体会,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常常产生一些老师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对一些问题也有独到的回答,老师要积极与肯定,并在课后及时加以纪律,如有位教师在上《荷塘月色》中历来被奉为通感手法经典之作的一句??——“微风?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时,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朱自清把荷香比作歌声似乎不是最好,文章通篇的已经都极为宁懿,除了作者之外,没有第二个人,如果用“歌声”有点破坏整体效果,照我看来,改成“笛声”更好,既无人声参杂,也符合当时的意境。”这个学生的突发奇想,引起同学的共鸣,教师也让学生来唱主角改写这句经典名句,同学们变得兴奋起来,经过斟酌、品味、比较,不断涌现出大家公认的佳句。这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宽了教师的思路,使教师的教学能进一步得到补充和完善,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以上所说的三点对教学反思的细节,前两点细节是每位教师的每节课都有的,也是任何一位教师都能去反思总结的,后一点细节不是每节课都有,但只要坚持经常进行反思,对提高这种“有创意的细节”会越来越多。

课改中反思 篇7

《小鱼的梦》是一首语言清新优美、生动活泼, 充满了情趣, 洋溢着愉悦的儿童歌谣, 也是一篇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想象力的好教材。

这一课正是体现落实以上课标精神的课文。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想象力。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 让学生通过自读领悟儿歌的意境, 为张扬学生个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服务。

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努力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以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笔者运用了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评价激励法等教学方法, 并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 使学生在听一听、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轻松气氛中运用体验法、观察法、讨论谈话法等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 笔者就说出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个梦,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睡觉时做过梦吗?都梦见过什么?”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有很多, 因而会特别感兴趣。笔者接着引入:“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 梦是千奇百怪的, 梦是丰富多彩的。当月亮露出温柔的笑脸, 星星眨着调皮的眼睛出现在天空时, 小鱼就会在池塘妈妈的怀抱里入睡, 做着各种各样的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很美的儿童歌谣《小鱼的梦》。小鱼做了个怎样的梦呢?让我们和小鱼一起踏上寻梦之旅吧!”由于开头引入自然巧妙, 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这样就在优美的乐曲中,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快乐的情境, 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课文。

二、游戏激趣, 巩固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的学习重点, 也是难点, 要让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 又要避免枯燥乏味, 因此, 笔者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和游戏, 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 设计富有情趣的多媒体课件“看图猜字”、“小鱼吐泡”等识字游戏, 这样不仅提炼了课文内容, 又为下面背诵课文作好了准备,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观察思考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识字教学中, 并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读文理解, 感悟意境

《小鱼的梦》特别适合学生朗读, 儿歌把小鱼、星星、风儿、波浪拟人化, 文辞优美, 贴近儿童生活。教学中, 笔者以多媒体动画逐句出示课文情境, 让学生对照画面朗读文字, 感受池塘夜晚的美妙、宁静和温馨。

在教学中, 笔者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 比如听录音范读、教师领读、自由读、表演读等, 充分展示学生朗读的学习过程。多读少讲,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朗读, 在读中想象, 在读中感悟, 为突破教学难点奠定基础。

四、个性朗读, 展示自己

在课堂教学中, 重点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能力和想象力, 教师应用精炼优美的导语和多媒体动画课件, 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 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笔者抓住“风儿唱起催眠曲, 波浪又把摇篮推”和“小鱼做了个甜甜的梦, 摆摆尾巴咂咂嘴。”这两处进行个性化朗读的指导,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并配乐表演儿歌, 再次把想象的空间交给学生。这样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学习方式, 能够与同行一起研究热点问题, 与专家教师商榷疑难问题, 使笔者的教育理念再一次刷新, 教育视野得到延伸, 教育教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教育科研信心再一次被激发。笔者将怀着一颗炽热的心、一颗追求上进的心, 在课改中成长, 在反思中提升。

新课改中对计算教学的反思 篇8

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理念的渗透, 一线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不断高涨, 尤其是在创设情景、引导探索、鼓励合作, 提倡交流等方面积极研讨, 然而, 在教学中我越来越感到困惑, 因为我发现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 学生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与基本计算的错误百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少学生都因为计算出错较多而在中招考试中留下遗憾.那么, 在新课改形势下应该如何科学理解和处理在传统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计算教学呢?为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不断的反思, 现将有关体会总结如下:

一、计算水平下降的客观原因

1.教学重心的移位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的建立, 使得教师把新课改理解为主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计算是死知识, 不需要再花力气, 必然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上去, 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归纳中, 从而淡化了学生计算能力的巩固和提高.由于教学重心的转移, 几乎使计算教学成为了初中数学中的附属品, 不少老师在课堂上都是只讲方法, 甚至不再有计算过程.

2.训练时间的减少

正因为新课改的实施, 教学方式也由传统的讲授式变为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自主活动的增加势必挤占更多可以用来强化计算的时间.新课改前, 数学课时每周比现在多一课时, 教学时的侧重点由过去重视计算改为了对数学知识的自感、自悟、形成与运用.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强化学生的计算速度和灵活程度, 自然降低了学生的计算准确性.训练强度不够, 学生计算的速度慢, 方法掌握不熟练, 更难形成计算的技巧.

3.人机对话的增加

近年来由于学生经济条件的改变, 学生过分依赖计算器, 特别是中学的学生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使用计算器计算速度快, 准确无误, 深受学生喜欢.加之中学生的作业量日益增大, 也助长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风气.学生的依赖性大了, 容易的也不愿动脑了, 形成了思维的惰性.

4.综合素质的差异

中学数学中的代数式、解方程、概率统计等内容尽管表面看很直白,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好接受.尤其是不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准确的记忆能力、敏捷的感悟能力、灵活的创新能力的学生, 是不能很好应对这些内容的.因此说计算教学不应该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淡化出师生的视线, 它与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并不矛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计算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计算水平下降的主观原因

1.学生心理上不够重视, 认为运算失误与“智力因素”无关, 只是自己马虎粗心, 只要以后注意就可以避免错误出现, 运算失误“丢分不丢人”.

2.学生在出现计算错误时纠错不及时不彻底.计算虽然不需要极强的分析能力, 却需要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习惯, 需要进行反复的正向强化, 但许多学生却是只将错误结果划去, 填上正确答案, 而不是纠正错误过程, 必然影响学习质量.

3.学生学习习惯上存在缺陷.有些学生由于平时计算比较随便, 比如一些角标, 要是位置不准确, 容易导致计算的错误, 再如字迹潦草, 草稿纸上书写随便, 计算前不注意审题, 计算后不估算、不检查, 导致计算中错误频频出现.这些不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学生计算能力上的一种缺陷.在物质生活日益发达的今天, 学生手中的草稿纸却越来越少, 越来越小, 甚至小到没有, 在课本的夹缝里演算, 岂能不出错?很多学生觉得有些知识一看就会, 太简单的不亲自动手试试, 难一点的能不做的就不做, 长此以往, 就形成了眼高手低的局面.

4.重“法”轻“理”.许多学生在计算中盲目套公式、定律、性质等, 机械练习, 既影响了计算的准确性, 又使得计算繁冗不堪.因此做题中应该不断思考, 从而总结好的方法和习惯.

三、计算水平下降的应对措施

1.为了应对学生计算水平下降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要正确看待计算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不可替代性.把计算教学和学生的能力培养统一到新课标下.构建全方位的教学理念, 不主观片面地理解新课改的精神.

2.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把计算教学规范化、严格化、渗透化.不仅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 而且教师自己也要在课堂上规范自己的计算教学, 不放过学生的任何计算问题.加强书写格式以及计算程序的指导, 通过观察学生的书写格式发现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 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

3.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 加强学生口算训练.在课堂中可以安排3~5分钟的口算训练, 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 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

4.以数学竞赛为推动力, 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小型趣味性的数学竞赛活动.

5.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 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 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忍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关注学生校对的习惯、审题的习惯、估算和验算的习惯的培养.

6.在减负的前提下, 控制一定的训练量, 培训学生一定的数感能力.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 对学生进行数学计算训练, 重视训练中把握基础性, 突出针对性, 寻找规律性及适当的综合性.

新课改中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 篇9

一、引导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 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现, 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探究问题。这样远比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东西让他们兴奋得多。

这个题目让学生很感兴趣, 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上网收集资料, 有的在图书馆一泡半天, 有的跑到书店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这期间, 我并不是对此不闻不问, 撒手不管。因为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总会遇见各式各样的问题, 我会很关注学生的进展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这样的准备使我看到了学生真我的风采。在展示会上, 每个小组拿出的东西异彩纷呈。有关于沈从文的幻灯片, 作家照片、故居图片、生平介绍等等一应俱全;有介绍沈从文的故乡湘西凤凰的美景图, 做成了精美的powerpoint形式, 秀丽的青山、澄清的碧水、古朴的吊脚楼、盛装迎新的苗家人, 让没去过凤凰的同学们叹为观止;有关于端午节九种来历和风俗习惯的详细介绍, 让大家知道了端午节除了是为纪念屈原以外, 原来还有其他的来历和说法, 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有学生自己做的和自己四处收集的跟端午节有关的风俗饰品。如布老虎、线粽子等等, 色彩艳丽, 生动逼真;有对沈从文的另两部作品《边城》和《长河》的详细介绍, 以及学生自己对文章的透彻独到的感悟赏析。

这些生动详实的展示让学生和我眼界大开。学生们笑逐颜开, 注意力十分集中, 课堂上不时传出阵阵的惊叹声和热烈的掌声。他们或为湘西凤凰的美景惊叹声, 或为沈从文的求学精神感动, 或为一个个精致可爱的端午节饰品而欢笑, 或为《边城》中美丽而痴情的翠翠而动情。这节课使学生印象十分深刻, 许多学生在当天的日记里记下了他们在这节课上的美好感受。他们说:“今天的语文课生动有趣。同学们大显身手, 短短的一节语文课我们学到了许多以前课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们真希望以后多上这样的课。”

学生的反映也使我增强了信心, 我想:在新课程的改革中, 教师必须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那种认为教师讲授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思想, 非改不可;那种认为学生们只是被动听讲, 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思维走就越好的观念, 不变不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相信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这样师生才能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教师可以找一些内容丰富, 适合探究的文章, 试着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的兴趣有了, 课就好上了。

二、进行小组合作

在教学中, 我积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班有36名学生, 上课时我常常并不是按照教师“一对几十”的面对面授课方式, 而是将学生分作六个小组, 每组六人。上课时教室里出现的不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讲授, 而是六个学生聚集在一起的学习小组。我以为,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 教师必须要由过去的“教师中心”、居高临下, 变为以学生为本, 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 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现实。

以前学生们不爱学文言文, 普遍以为枯燥乏味。在《梦溪笔谈》的教学中, 针对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我又一次采取了小组学习这种方式。

课上, 学生按最近的座位将六张桌子对在一起, 相对而坐, 每组指派一个负责人 (主要负责组织讨论和纪律提醒) 。主要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 共同讨论学习。首先, 我要求学生将本课中包含文言文常用虚词“之、其、如、为、以”的所有句子找出来, 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然后, 以小组为单位, 学生畅所欲言, 共同讨论这几个文言虚词在不同句子的具体含义, 共同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 他们兴奋地坐在了一起, 针对这几个词和整篇文章的意思热烈地进行讨论。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都认真而积极, 他们没有放掉老师给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的看法, 积极地探讨, 肯定正确的, 改正错误的。在这期间, 我所做的, 是在各个小组之间巡回、发现、答疑、解惑。最后时间, 明确地有针对性地解答大家共同提出的疑难问题。

实践证明, 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是不错的, 每一个学生都在“动”:动脑 (想) 、动嘴 (说) 、动手 (整理) 。他们快乐地笑着, 快乐地讨论, 快乐地记录着他们合作学习的果实。这种方式达到了我以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达到的效果, 打破了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 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几个学生跟着老师走、大部分学生无动于衷的文言文授课方式, 真正地让学生坐在了一起, 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都动脑, 都发言, 都有收获, 都有所得。

三、实施评价激励

一是示范诵读。或是我在课上给学生们配乐朗诵, 或是让一些有朗读特长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或是用电教手段给学生播放名家的朗诵名品。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 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 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 使他们跃跃欲试, 急于参与, 急于体验, 急于模仿, 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二是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来激励学生朗读。有朗读还要有听众, 如果只是学生自己在默默地体验还达不到让学生“爱读”的目的。新课程改变了过去学生成绩单纯由教师评价的模式, 改由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和同学等多方评价。除教师评价外, 我还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诵读评价方式。比如:读给家长听。要求学生把一个自己喜爱的作品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标准读给家长听, 请家长给学生的朗读按每项1分的标准打分。这个做法使许多学生为了取得家长的好评, 在课下练了又练, 然后郑重其事地在家中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 不但锻炼了能力, 而且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当学生们得意地拿着上有自己父母极认真的打分的评价表来向我“炫耀”时, 我看到的除了他们自豪的笑容以外, 还有学生对读书的兴趣, 还有他们朗读水平的提高。

以小组为单位比赛。依然是六人小组, 每组一个负责人, 负责组织和算分。就像电视台的“歌手大奖赛”一样, 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评委。每人发一张评分卡, 当一个成员朗读完毕, 其他同学开始打分并依次出示所评成绩。负责人去掉一个最高分, 再去掉一个最低分, 求出这个同学的最后得分, 最后评出本组前三名, 由老师发给纪念品。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们来说非常新颖, 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赛场上热闹非凡但井然有序。学生们积极参与, 许多以前想读而不敢读的学生声情并茂, 朗读得十分出色, “诞生”了许多老师以前没发现的朗读苗子。爱读的读得更好, 不敢读的急于表现, 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用评价来激励学生, 能使他们更喜爱朗诵, 喜爱文学, 品味语言, 陶冶情操, 对帮助老师进行诵读课及其他方面的教学也有不小的帮助。

新课改中对文言文教学的反思 篇10

一、重讲授, 轻诵读

许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仍以“讲”贯穿整个教学活动, 讲字词, 讲句子, 讲语法, 讲写作特点, 真正做到了“字字落实, 句句清楚”。整篇课文被分解得支离破碎, 使其美感丧失, 结果是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苦。更严重的是由于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讲授上, 便忽略了学生的诵读。众所周知, 诵读是我国古代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诵读这种读书方法, 是一种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耳闻其音, 心通其情, 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段、篇, 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韵味的全面感知。学生在反复诵读之中潜心涵咏, 认知文字, 感受声律, 疏通文脉, 明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久之, 就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 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形成灵敏的文言语感。

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诵读, 激发学生的兴趣。故事性强又有人物对话的史传文学, 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抒情色彩浓而蕴意深刻的散文, 可让学生反复朗读, 如《谏太宗十思疏》。还要处理好齐声朗读与学生个别朗读的关系;提倡尽量放声读, 犹如古人的“吟诵”;教师应该要范读, 范读要准确而富有感染力, 这样学生才会乐意模仿。总之要在读准字音、节奏的基础上, 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 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进而读出文言文的意思, 读出文言文的美。

二、重翻译, 轻欣赏

文言文教学要实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 就要让学生在理解古代作品的基础上, 感悟文言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 真正发挥文言文的教育功能。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教师只注重对作品的翻译, 仅满足于对课文意思的把握。教师应该把文言文教学的重心从翻译课文、分析内容和写作特点转移到欣赏品味上来, 让学生品味作品中的人文情怀, 汲取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在欣赏品味中培养审美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赋》, 重点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入悲, 以及是怎样转悲为喜的。学生就会对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感情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另外,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深入体会这篇文章景、情、理的交融, 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重课内, 轻课外

现行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学用脱节、课内课外分离的现象。我们要改变这种重课内, 轻课外的现状, 教师应将课内外结合起来, 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课外延伸, 在“大语文”框架下学好文言文。

1. 在课外阅读中学习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仅靠教材中的几十篇文言文是远远达不到目标的。因此教师需要有计划地选择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要求学生阅读, 如《古文观止》、《聊斋志异》等。教师还须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 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

2. 在语文活动中学习文言文。

比如对情节性强的文言课文, 可以组织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 自导自演, 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在学习文言文。还可以组织古诗文朗诵会、文言知识竞赛等活动。

3. 从影视作品中学习文言文。

现在有大量的根据文言作品改编的影视剧, 可以利用学校的电视系统播放。比如《三国演义》、《三十六计》、《荆轲刺秦王》等,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言知识, 提高文言素养。

四、重积累, 轻迁移

积累知识是能力提高的基础。可是, 现行文言文教学走向积累的极端, 课堂上从不放过或忽略一个知识点。教师把大量精力用在积累上, 而忽视了知识的迁移。要让学生的课内所学在课外得以延伸拓展,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 善于归纳总结。

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有规律性的东西, 使学生获得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例如, 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解释, 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 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 还要弄清它的用法 (词性) 。如果不讲究方法, 让学生机械地去死记硬背, 文言文教学就非常被动。

2. 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

如苏洵的《六国论》与苏辙的《六国论》, 李斯的《谏逐客书》与鲁迅的《拿来主义》,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触龙说赵太后》与《赵威后问齐使》等。这种比较阅读的方法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或写作方法的理解、掌握, 而且同时贯穿了名篇赏析, 有一举两得之效。

3. 尝试课后写作。

文言文也可以鼓励学生融入文本, 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进行再创造。学完《邹忌讽齐王纳谏》, 可以评论本文的劝谏艺术, 可以写读后感;学习了王勃《滕王阁序》之后, 可让学生写作《与王勃对话》, 畅谈人生理想;学了《赤壁赋》后,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写自己的读文感悟, 写如何面对人生挫折;《谏太宗十思疏》第一段文质兼美,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确立一个类似的主题进行仿写。写法可以多种多样, 改写、续写、扩写、写对联等, 只要能对文本有所拓展, 能激发学生兴趣, 诱导出学生独特理解就是成功的尝试。

新课改中对文言文教学的反思 篇11

一、重讲授,轻诵读

许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仍以“讲”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讲字词,讲句子,讲语法,讲写作特点,真正做到了“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整篇课文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使其美感丧失,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更严重的是由于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讲授上,便忽略了学生的诵读。众所周知,诵读是我国古代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诵读这种读书方法,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段、篇,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韵味的全面感知。学生在反复诵读之中潜心涵咏,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明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久之,就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灵敏的文言语感。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诵读,激发学生的兴趣。故事性强又有人物对话的史传文学,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抒情色彩浓而蕴意深刻的散文,可让学生反复朗读,如《谏太宗十思疏》。还要处理好齐声朗读与学生个别朗读的关系;提倡尽量放声读,犹如古人的“吟诵”;教师应该要范读,范读要准确而富有感染力,这样学生才会乐意模仿。总之要在读准字音、节奏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进而读出文言文的意思,读出文言文的美。

二、重翻译,轻欣赏

文言文教学要实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就要让学生在理解古代作品的基础上,感悟文言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真正发挥文言文的教育功能。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注重对作品的翻译,仅满足于对课文意思的把握。教师应该把文言文教学的重心从翻译课文、分析内容和写作特点转移到欣赏品味上来,让学生品味作品中的人文情怀,汲取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欣赏品味中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赋》,重点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入悲,以及是怎样转悲为喜的。学生就会对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感情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深入体会这篇文章景、情、理的交融,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重课内,轻课外

现行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学用脱节、课内课外分离的现象。我们要改变这种重课内,轻课外的现状,教师应将课内外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向课外延伸,在“大语文”框架下学好文言文。

1.在课外阅读中学习文言文。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仅靠教材中的几十篇文言文是远远达不到目标的。因此教师需要有计划地选择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如《古文观止》、《聊斋志异》等。教师还须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

2.在语文活动中学习文言文。比如对情节性强的文言课文,可以组织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自导自演,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在学习文言文。还可以组织古诗文朗诵会、文言知识竞赛等活动。

3.从影视作品中学习文言文。现在有大量的根据文言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可以利用学校的电视系统播放。比如《三国演义》、《三十六计》、《荆轲刺秦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言知识,提高文言素养。

四、重积累,轻迁移

积累知识是能力提高的基础。可是,现行文言文教学走向积累的极端,课堂上从不放过或忽略一个知识点。教师把大量精力用在积累上,而忽视了知识的迁移。要让学生的课内所学在课外得以延伸拓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善于归纳总结。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有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获得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例如,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还要弄清它的用法(词性)。如果不讲究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去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就非常被动。

2.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如苏洵的《六国论》与苏辙的《六国论》,李斯的《谏逐客书》与鲁迅的《拿来主义》,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触龙说赵太后》与《赵威后问齐使》等。这种比较阅读的方法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或写作方法的理解、掌握,而且同时贯穿了名篇赏析,有一举两得之效。

3.尝试课后写作。文言文也可以鼓励学生融入文本,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进行再创造。学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评论本文的劝谏艺术,可以写读后感;学习了王勃《滕王阁序》之后,可让学生写作《与王勃对话》,畅谈人生理想;学了《赤壁赋》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写自己的读文感悟,写如何面对人生挫折;《谏太宗十思疏》第一段文质兼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确立一个类似的主题进行仿写。写法可以多种多样,改写、续写、扩写、写对联等,只要能对文本有所拓展,能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出学生独特理解就是成功的尝试。

以上只笔者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反思。相信在新课改中,只要我们用心探索,大胆创新,中学文言文教学定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课改中反思 篇12

这堂课为下一次的实验作了很好的铺垫, 也让学生掌握了怎样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 关键是时间较短。但看过实验报告册后, 却觉得无从下手, 有一些想法在此也阐述一下。

教科书上表达E点瞬时速度时用的是DF间的平均速度, 取的是E前一段、后两段, 时间间隔为0.06s, 这里只不过为了说明取DF的平均速度来代替E点的瞬时速度比取DG间的平均速度更接近, 更明确。书本只为举例, 并没有硬性规定较短时间为O.06s, 我们所指的“较短时间”是一个恰当的值就行, 可以是O.04s也可以是0.02s, 甚至0.O8s, 只要取得时间和位移都较恰当就行了。那也就是说, 我也完全可以取E点前一段后一段即DH间的平均速度来代替E点的瞬时速度, 而且在以后我们所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这样的求法恰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 但是由于书上有了这么一段话“先在纸带上用数字O、l、2, …标出这些‘测量点’, 然后仿照教科书上的办法, 测量包含这个点的一段位移Δx, 记录在表l中, 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Δt”, 这里也许可以理解为举例而已, 但是实验报告册上却把它当成了硬性规定, 看实验报告册测量点要每隔O.1s选一个, 即每隔四个点取一个点, 而测量点的Δx、Δt的选取上应取前一个点, 后两个点之间即v=Δx/Δt=Δx/0.06, 并且在表1中直接把Δt统一定为0.06s, 是否著者认为O.06s就是一个最合适最标准的时间段, 还是纯粹把书本中的一个举例照搬照抄?看那个“要”字和“应”字以及表1中的“O.06s”都过分强调了课本中只不过用以举例的一种情况而已。

新课程一直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 活学活用, 那这个地方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 自己选择测量点, 其实不一定要“每隔O.1s选一个测量点”, 完全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恰当选取。有的学生操作之后, 由于拉得太快, 都取不满6个点, 那完全可以间隔少一点, 或者说按照点迹分布情况, 密集处多间隔一些, 比如可以隔8个、9个点取下一个测量点。在稀疏处也可以只隔2、3个点便取下一个测量点, 只要在对应的Δt纪录上注意变化, 以及在表二中对应的t的表示上注意变化就行了, 而对于测平均速度这一块也是一样, 不一定非要取前一段后两段O.06s内的平均速度, 也完全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密集处可多取几段, 前两段、后两段也行啊!那么稀疏处少取几段, 前一段及后一段也可以嘛!这样因地制宜还可把位移量得更精确一些, 更可以拓开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何乐而不为呢?

再看课本后的“问题与练习”中的一题, 怎样计算纸带上打A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说出你的道理。

教师用书上是这样解的:A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距离Δx=7.0×1O-3m, 时间Δt=O.02s, Δt很小, 可以认为A点速度v=Δx/Δt=0.35m/s。

从这一解题思路来看, 当Δt很小时, 从t时刻起至t+Δt这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其中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这里Δt可以取O.02s, 也可以取O.04s, 由实际情况决定。所以也不一定要和右方邻近一点, 完全可以和左方邻近一点距离, 或者取A点前一点至后一点的距离, 或者也可如实验报告册上取前一点、后两点, 共三段距离作为测量位移。其实这里重物下落的情况正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取前后各一点间的距离最为恰当, 有助于为后面作铺垫。

还有, 教科书第二章第一小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处理数据”上仍有一句“利用第一章的方法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这里编者显然没有考虑周全, 仍旧是照搬照抄。小车的运动规律至实验结束就可得出结果, 乃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而这个实验正是为下面讲匀变速直线运动作铺垫的,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如果在一开始便让学生按第一章的方法取前一点、后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替该点的瞬时速度, 那接下去该如何圆场, 如何解释得清楚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特殊情况呢?所以, 我觉得此处存在很大的矛盾, 令人费解。

对于学生来讲, 思路应该是开阔的, 学习应该是自主的, 尤其是既动手又动脑的课程, 不要使之局限于一个小的范围中, 知识应当活学活用, 而且, 适时地指点迷津, 也可以使他们更主动地遨游于物理知识的海洋中。作为教师, 在教材面前必须仔细推敲, 在疑问面前也必须多加思量, 以最好的方式配合学生知识的获得与应用。

摘要:测定物体的瞬时速度是比较困难的, 学生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课这一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实践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 这将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克服学生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同时, 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上一篇:融合表达载体下一篇:大棚葡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