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变化特征

2024-10-04

月变化特征(共11篇)

月变化特征 篇1

近100年来,全球气候以变暖为主要特征。IPCC第5次评估报告表明:1880—2012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85℃(0.65~1.06℃),1951—2012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升温速率是1880年以来升温速率的两倍[1],北半球中纬度陆地平均降水自1951年以来有所增加,全球强降水事件频率增多、强度增强。降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变异性增加,会导致干旱和洪涝等气象灾害发生风险增加,给中国农业特别是雨养农业带来直接影响[2,3,4]。目前研究多着重分析全年降水总量平均状况,而降水的季节分配特征及作物各生育阶段不同强度降水量的多寡,直接影响作物对降水的利用程度及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因此,有必要细致分析各季节及不同强度降水的变化,为评估降水有效性及作物水分利用提供基础。

传统对降水变化特征研究,多集中在全国或各省、区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和极端降水等时空分布特征分析[5],然而,对干旱区各季节不同等级降水量、降水日数及其降水贡献率和降水频率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尤其针对不同等级降水对年降水量贡献率分析更为鲜见。本文以1980年为时间节点,将过去50年分为两个时段(1961—1980年为时段Ⅰ,1981—2010年为时段Ⅱ),系统分析研究区年、季尺度及不同强度等级降水量、降水日数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而明确不同等级中不同季节内降水量贡献率和降水日数频率的变化特征,为研究区域未来适应气候变化合理利用降水资源提供科学参考。

1 材料

1.1 数据来源

气象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包括新疆41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

1.2 干湿区划分

进行农业气候分析时,气候要素的多年平均值仅能反映50%的可能性,采用80%保证率下的结论更准确,因此,本文以80%保证率下的年降水量数据作为干湿区划分的基础数据。按照经典的经验频率法将多年降水量数值进行降序排列后,依次计算近50年降水量对应的保证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保证率,%;

n———样本序列数,即年数;

m———新排列序列中的序号,由1到n。

降水数值为降序排列中第80个百分位对应的降水量,数值为排序后m=40(P=78.40%)和m=41(P=80.40%)对应降水量值的线性插值。

以年降水量不大于200mm为干旱区,大于200~400mm为半干旱区,大于400~800mm为半湿润区[6]。

1.3 降水等级标准

依据中国气象局降水等级标准,日降水量不小于0.1~10mm为小雨,日降水量不小于10~25mm为中雨,不小于25~50mm为大雨,不小于50mm为暴雨。

1.4 降水频率与贡献率

研究区域内各站点逐年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分4个降水等级进行分类汇总;各等级降水日数占年降水日数百分比,为各等级降水频率,而各等级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百分比,为各等级降水贡献率。以同样方法计算各季节的降水频率和贡献率。

2 成果分析

新疆近50年年降水量为15~509mm,平均为141mm,过去50年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60mm,且有34%的站点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区年降水日数在13~141d,平均为54d,总体呈增加趋势,每10年增加0.90d,有67%的站点通过显著性检验。新疆降水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高值地带主要在新疆北部,即北疆天山山脉,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为严重少雨区,降水量低于40mm,年降水日数在20d以下。

2.1 不同等级降水特征分析

新疆各研究时段内不同等级降水分配见表1,1981—2010年各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指标均高于1961—1980年,尤其是小雨、中雨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增加幅度最大;小雨和中雨降水量呈升高趋势,且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全年94%以上的降水量为小雨和中雨贡献。全年小雨的雨量为13~294mm,过去50年内小雨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P<0.01);全年小雨日数为12~127d;过去50年小雨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全年中雨量为2~187mm,过去50年中雨量也是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全年中雨日数为1~13d;干旱区内大雨、暴雨事件少见,过去50年仅有5%的站点平均大雨和暴雨日数在1d以上,其他地区极少有大到暴雨事件出现。

各等级降水空间分布格局与降水总量分布近似,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高值区位于北疆天山山脉及其以北地区;而低值区均位于北疆吐鲁番盆地、南疆塔里木盆地南部的沙漠地区,极小值中心在新疆吐鲁番。

注依据中国气象局降水等级标准规定,日降水量不小于0.1~10mm为小雨,日降水量不小于10~25mm为中雨,日降水量不小于25~50mm为大雨,日降水量不小于50mm为暴雨;季节划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翌年2月为冬季。*为通过显著性检验,**为通过极显著性检验。鉴于新疆大雨、暴雨事件较少,多年平均后的数据小于其量级标准,故该指标列出该区域多年来大雨、暴雨雨量及雨日的极值范围。

2.2 各季节降水特征分析

由表1可见,与1961—1980年相比,1981年之后(时段Ⅱ)各季节降水均有增加,尤以冬季雨日、雨量增加趋势最明显。其中,春季降水量为2~148 mm;降水日数在2~40 d,高值区降水量在60 mm以上,降水日数在25d以上,主要在新疆西北部的昭苏。夏季降水量为7~273mm,降水日数在7~60d。秋季降水量为1~91mm,降水日数在1~28d;极大值中心出现在新疆昭苏,极小值均位于新疆吐鲁番和新疆且末、若羌。冬季降水量为0~60mm;降水日数在7~60d,均有极显著增加趋势(P<0.01);极大值中心出现在伊宁和塔城,2个极小值中心位于新疆七角井、铁干里克。

2.3 不同等级降水量贡献率和频率的比较

结合表2、表3可以看出,干旱区小雨量在当地年降水量中所占比例最大,贡献率达70%以上,干旱区春雨贡献率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且春季降水频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夏季降水量在全年中所占的比率明显低于全区域平均值。冬季降水量贡献率和频率最大,且贡献率有显著增加的趋势(P<0.01)。

注+和++分别表示该指标的气候倾向率经检验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和极显著增加趋势(P<0.01);-和--表示该指标的气候倾向率经检验呈显著减少趋势(P<0.05)和极显著减少趋势(P<0.01)。表3中同。

3 结语

a.新疆年降水量显著增加,时段Ⅱ内各项降水指标均高于时段Ⅰ,尤其是小雨、中雨等级。季节变化中,尤以冬季降水量最明显。近50年来小雨和中雨雨量占年降水量的94%,强降水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即北疆天山山脉,低值区位于新疆的盆地、沙漠地区。

b.新疆近50年不同等级降水分配比例变化显著,小雨频率和贡献率均下降,而中雨频率和贡献率升高显著。春冬两季降水量的贡献率上升,夏季降水频率下降。夏秋两季降水贡献率和频率变动大,若因极端降水引起,将对各地区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摘要:新疆降水资源空间差异较大且种植结构迥异,细致分析降水资源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可为新疆地区合理利用降水资源、调节种植结构、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利用新疆41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过去50年分为1961—1980年和1981—2010年两个时段,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小雨、中雨、大雨及暴雨各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在全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中的比例,以及降水在一年四季中的分配特征。所得结论可为明确研究区降水资源变化及种植结构和作物布局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疆,降水,变化,特征

参考文献

[1]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3-8.

[2]王春乙,娄秀荣,王建林.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5):37-43.

[3]黄荣辉,杜振彩.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旱涝气候灾害的演变特征及趋势[J].自然杂志,2010,32(4):187-195.

[4]邹旭凯,张强.近半个世纪中国干旱变化的初步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8(6):679-686.

[5]任国玉,陈峪.综合极端气候指数的定义和趋势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15(4):354-364.

[6]王延禄.我国建立、引用和验证气象干旱指标综述[J].干旱区地理,1990(13):80-86.

[7]赵国学,徐丽.建平地区近60年大气降水资源变化特征[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4(7):67-70.

月变化特征 篇2

利用湖南96个测站的逐时自记降水资料,分析了夏季(6~8月)降水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南夏季降水日变化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湘东南降水量、降水频次峰值主要出现在午后到傍晚,而其它地区的降水峰值一般出现在清晨.进一步分析显示,降水频次峰值出现时次分布更集中,区域特征更鲜明.湘西北、湘东南区域平均的累积降水量、 降水频次及降水强度的日变化在清晨和午后均呈双峰型特征.湘西北主(次)峰值出现的`时间大致与湘东南次(主)峰值出现的时间对应.同时,降水日变化与降水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持续5~10 h降水事件是持续1~4 h事件与持续10 h以上事件降水量峰值出现时间发生显著变化的过渡降水事件.持续1~4 h(10 h以上)的降水事件的极值降水始发时间为午后至傍晚(夜间).在不同持续时间的降水事件中,持续2 h降水的累积量最大.

作 者:戴泽军 宇如聪 陈昊明 DAI Ze-jun YU Ru-cong CHEN Hao-ming  作者单位:戴泽军,DAI Ze-jun(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湖南省气象台,湖南,长沙,410007)

宇如聪,YU Ru-cong(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汽车渠道网络特征及变化趋势 篇3

从2006~2012年,乘用车销量呈现明显上升态势,渠道网点数量稳定增长,乘用车销量增长与渠道网络数量增长趋势相同,成正比关系。

网络布局生变

正在悄然改变。西部成为网络布局的重点区域。数据显示,2012年乘用车标准授权店21047个,比去年增长了4.3%。

高库存挑战原有渠道模式

自2012年以来,高库存成为汽车行业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由于高库存导致新车销售普遍亏损,高标准的4S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厂家和经销商的共同课题——渠道创新

为了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铺设网络,渠道品牌集约化已成为趋势,能够帮助汽车厂商在短期迅速提高销量、占领市场。

目前,东风大自主、一汽南方十省专网战略均是渠道品牌集约化的代表。针对渠道协同的有效性,具体分析如下:

目前很多厂商开始尝试渠道小型化及跨品牌协同等创新模式。单一品牌渠道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渠道创新则出现了展厅、单一销售店、单一服务店等形式。

与此同时,数字化营销开始贯穿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各环节。电子商务通过对客户信息、订单信息、市场信息等数据的有效整理与挖掘,高效率地帮助渠道开发市场、提高业绩。

新渠道代表——汽车园区

网点集群主要通过建立汽车文化园、汽车产业园和大型汽车市场等带动汽车销售。

汽车园区有助于汽车产业的调整、汽车信贷消费和汽车后市场的延伸。首先,在经济效益方面,汽车园区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降低了品牌销售的成本,容易产生聚集效应,带动产品销售。且营销方式灵活,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容易吸引投资商进入。其次,在社会效益方面,汽车园区能够带动社会资源,解决就业并培养人才。集群化的经营容易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当地形象,对汽车市场信息的采集更加便利与通畅。总而言之,汽车园区带来的经济效益能刺激社会效益,而其社会效益又反过来能帮助提升经济效益。

链接

渠道在过去的十年间得以快速发展,已进入重要阶段,其发展方向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渠道的个性化、多元化,二是渠道服务细分,三是品牌提升,四是引领模式创新,五是渠道下沉。在下沉过程中,我们遇到的一些挑战:一是是经销商集体资源单薄。二是渠道下沉以后,4S店的经营网点盈利难度增加,投资回收年限达到5?7年,甚至更长时间。还有个问题是技术人才短缺,特别是一些机修大工、钣金工比较缺乏。

渠道下沉之后,厂商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还没沉下去。下沉终端的经销商面临三大问题:第一,物流延时。下沉后的小经销商不可能订一个整板,必须拼,这样就得等。三四线城市的小经销商有时需到中心部取件;第二,关于培训。一些培训课程更多是针对一二线城市经销商的,三四线城市小经销商参加以后,发现该课程与自身不相匹配。第三,缺乏支持力度,一些三四线城市的经销店开业以后,厂商很少进行现场指导,且在营销策略上也不匹配,缺乏有效支持和统筹。

下沉中的另一个挑战是,三四线城市的新店遇到一二线城市一些交叉集团的曲线包围。比如一线城市的集团会在三线城市设立多品牌维修站,他们的配件、工具、单据、维修技工都从4S店流转过来,使顾客可以享受到在4S店一样的服务,但价位又不一样。这样就使在三四线独立的4S店受到很大冲击。

——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公司CEO 林雷

油田原油性质变化特征研究 篇4

关键词:油田,变化特征,规律

杏南油田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的南部, 构造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杏树岗背斜构造南部。由于目前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 水是油气开采的动力和能量。注水开发过程中, 地下原油在注入水驱替作用下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状态。了解油田水化学组成性质变化对理解原油性质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油田水化学组成性质变化状况及规律的研究, 解释油气变化规律, 对改善油层含水采油期的开采技术和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进而为油田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1 原油的取样

为了准确反映注水开发油田原油变化真实性和可靠性, 经过认真考虑研究决定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1 取样井位的确定

为了使分析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能充分反映油田各部位的情况, 对杏南油田取样井位采用拉纵横剖面的方法, 同时选轴部、两翼以及靠近油田过度带的井, 要求这些井不能位于断层附近, 含水上升较慢, 井史资料比较齐全, 共选定50口井作为定点观察井。

1.2 取样地点

考虑到取样不但应该满足分析要求, 检测结果能反映原油的真实面貌, 而且简单方便, 油样均在井场采油树油嘴取样口取。

1.3 取样方法

一个样品分析结果的精确度和新取油样的纯净与否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取样时首先要注意取样方法, 确保油样不受污染。确保取样工具清洁干燥;待压力稳定后, 关闭循环水闸门, 放掉死油取样;取样过程中可用玻璃棒搅动, 待气泡消失, 如此反复直到取够所需用量;取完样品, 盖严盖子, 填写标签, 注明井号, 取样时间, 取样人, 分析要求等。最后注意不宜在刮风下雨盛夏时节取样, 以避免油样中掺进尘土、水分和防止轻质成分挥发。

2 原油的化学组成及变化特征

2.1 杏南油田原油的化学组成

原油主要由两种元素组成------碳及氢。原油碳含量为84~87%, 氢含量为12~14%, 其他元素主要为硫、氧、氮。氧的含量在0.1~6.9%范围内变化。氮的含量一般不多。原油里的碳氢化合物有三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这三种烃是原油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还含有烯烃、炔烃。原油中的含氮、含硫和含氧化合物是石油的极性组分, 它们在油水界面与油岩石界面都具有吸附作用。

2.2 杏南油田原油的物性分析及变化特征

目前原油的物性分析主要包括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蜡熔点、平均分子量、含砂, 含硫、含氮、含水、含盐、含蜡、含胶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密度、粘度、凝固点、含水、含蜡几项检测项目。含水逐年上升的同时, 密度、粘度、凝固点都呈现上升趋势。

3 原油物性变化因素探讨

油田储油层是在温暖潮湿气候下的河流三角洲及大型淡水或半碱水湖相沉积而成。在油气运移储集过程中, 随之发生溶滤, 浓缩, 生化等作用。因此引起原油物性变化因素很多, 有地层地质因素、有生物化学因素、人为因素、有注水因素等。

3.1 生物化学因素

探讨油田水性质变化对原油物性的影响, 首先了解油田水的基本组成。在油田采出水主要离子成分含量的摩尔百分数中, 氯化盐占45%左右, 重碳酸盐占50%左右, 其他如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仅占5%以下。

注入水重碳酸根离子含量低于采出水。而这一变化是由于注入水中含有钙镁铁硫酸根等离子, 在油层中的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 厌氧条件下有如下生物化学作用。

这一反应, 在有烃类物质存在下, 原油中的硫酸盐还原菌活跃, 借助SO42-中的氧, 使原油中烃类物质氧化。发生生物化学作用的还有注入水中的腐生菌、烃氧化菌、铁细菌。这些细菌在油层中的作用和原油性质变化都有一定影响。

3.2 氧化作用

大庆油田目前的注水主要有三方面的来源:地下水、地表水、和采出污水。这些水只要暴露在空气之中, 就有空气混入, 注入水中的溶解氧进入油层后大部分被细菌消耗, 其中一部分消耗在油层内, 使烃类物质氧化。原油密度、粘度有所增加。

3.3 水洗作用

杏南油田日注入水量很大, 低矿化度的注入水对烃类气体和原油轻烃有一定的溶解作用, 污水中一般含残余的烃类气体, 注水开采过程中经注入水的长期冲洗, 必定造成原油中的轻质成分和溶解气中甲烷、重烃形成水溶物而流失, 使原油组分含量发生变化。

3.4 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

油层温度的下降, 会使原油中的蜡胶沥青质析出。油层压力下降, 会使溶解气逸出。溶解气逸出后, 使原油中蜡胶沥青质溶解度下降而沉淀在油层内。所以注水开发后蜡、胶、沥青质含量升高, 粘度增大。

3.5 注水因素

一般情况注水压力在油层饱和压力下, 对原油来说, 在这样的条件下, 天然气和轻烃是可以与油水一起被采出, 而注水对油层没有破坏, 但注水驱替在油层见水或水洗后, 水流的渠道更加畅通, 水的渗透能力增加, 造成油层见水沿老路走的特征, 使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快, 这对扩大油层的水洗厚度和提高注水的利用率是不利的, 会影响到油田开发效果。注水开发过程中, 储油层的岩石润湿性由亲油转化为亲水。地层含水、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孔隙结构的改变必然引起油层物性的改变。

4 对油田开发的认识及建议

(1)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 密度、粘度、凝固点都呈现上升趋势。

(2) 注水质量直接影响油藏性质, 影响原油的基本物性。

博州地区1958-气候变化特征 篇5

博州地区1958-气候变化特征

利用博州地区4个气象观测站1958--20的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等资料,通过气候变化趋势、突变检验、小波变换等分析了近50a博州地区气候变化特征.表明,博州年平均气温处于增暖趋势,90年代前期出现突变;年降水量也呈增多趋势,90年代后期出现突变;气温与降水都具有准4a左右周期振荡.

作 者:刘忠礼 方雯 张新 刘兴旺 LIU Zhong-li FANG Wen ZHANG Xin LIU Xing-wang 作者单位:博州气象局,新疆,博乐,833400刊 名:沙漠与绿洲气象英文刊名:DESERT AND OASIS METEOROLOGY年,卷(期):3(2)分类号:P458关键词:气候变化 突变 小波变换

浅议病理原因致笔迹特征的变化 篇6

[关键词] 病理原因;笔迹特征;变化

【中图分类号】 D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82-1

病理原因条件下形成的字迹是指书写人因严重疾患、精神失常、饮酒、高龄等非正常书写状态条件下形成的字迹。该类笔迹表现为书写速度明显放慢,笔画的断续现象时有出现,笔迹的抑压力、倾斜度、字间和行间距离不匀称,甚至有误笔失笔出现。如是神经方面的疾病,则书面语言表达混乱,笔迹熟练程度降低。该类笔迹与摹仿笔迹有很多相似特点,在实际检案中容易误判,所以一定要认真细致地分析检材,准确地分辨出是何种类型的笔迹。下面笔者结合办案实际,浅述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案例资料

案例1:2006年10月市中级法院在审理一起继承纠纷案件中,因双方当事人对遗嘱中签名“王XX”有争议,委托鉴定“王XX”字迹的真伪。遗嘱是用黑色钢笔书写在一张红格信笺纸上的,且原告反映是在病房内书写形成的。检材上字迹书写速度较慢,单字大小不一,字形不正,结构不整,运笔抖动无力,起收笔拖拉,并伴有多余的细碎轻飘的拖笔痕迹。王XX生前书写的字迹较工整,书写水平较高。检材字迹与样本字迹相互比对后经综合分析,笔者认为遗嘱字迹不像模仿,而是符合书写机能衰退者,特别是其中濒危者的笔迹特征,最终排除了模仿书写而作出同一认定的结论鉴定。后调查得知当时王XX老人病情较重,身体极度虚弱,又是在床上书写,衬垫条件也不好,所以产生不正常的笔迹。

案例2:2007年6月市中级法院在审理一起欠款纠纷案件中,一份还款协议书中署名“杨XX”三字,而杨XX本人坚决否认是自己所写。协议书上字迹字体较大,字形和笔迹搭配不正常,有断笔及重叠笔现象,收笔较长较重。在鉴定中,原告提出系杨XX在酒后所写,经充分比对检材与样本的笔迹特征,排除他人模仿书写后,作出同一认定结论。原来签订协议当晚,原告请杨XX吃饭喝酒,协议系在吃饭过程中签订,杨XX在协议书上书写了签名。

二、讨论分析

人在健康状态下进行书写,其字迹的书写特征相对稳定,在笔画搭配、起收笔特征、压力、字迹倾斜方向等特征上均能反映出书写人的固有书写习惯。如果受病理原因影响,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书写障碍,从而使笔迹形态、书写水平、书写速度、间架结构、搭配比例等特征发生较大改变,呈现出字迹潦草、笔画抖动、重描、字迹叠压等现象。本文案例1书写人签名时是处于疾患条件下在病房书写的,存在书写障碍,出现笔画抖动、重描,有不正常的停笔、另起笔现象。案例2书写人是在饮酒状态下书写的,出现了运笔生涩,连笔不自然,书写水平较差,字体较潦草的现象。

在此类笔迹鉴定中,要准确找出笔迹特征变化的根本原因,从而为出具正确的鉴定结论打下基础。笔者认为,鉴定中应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认真分析检材。准确判断检材的笔迹特征改变是由于书写人病理原因造成,还是由于摹仿书写形成,这是此类笔迹鉴定的关键。病理原因(如严重疾患、精神失常、醉酒、高龄等)可使书写人出现某种程度或较大程度的生理功能障碍,这必然导致书写能力及书写特征的改变。在鉴定时,检材与样本进行比对后,不能仅依据变异较大,书写速度降低,笔画抖动、停顿、运笔生涩等,一概认为是摹仿笔迹特征。而应充分利用检材条件,分析形成笔迹变异特征的真正原因是客观上的故意伪造,还是由于病理原因所致,从而为出具正确的鉴定结论打下基础。

2.充分收集样本。要尽量多地收集“可疑书写人”不同时期的样本材料,为正确运用其书写特征奠定基础。如果样本材料不充足,鉴定人员就可能用一个人书写习惯的一面去否定另一面,导致错误的结论。另外,对于收集来的材料一定要进行一番“去粗取精”的筛选工作,既可真正选出与检材形成条件(生理因素、书写工具、书写时间、承受客体等)相同或相似的自由样本,又可证实样本来源的真实性。

3.全面细致比对。对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要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比对,不仅要对检材与样本的部分特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作出判断,而且要对两者的笔迹特征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不要机械的从数量上进行简单比对,要找出真正反映书写人书写特征的笔迹特征,经过反复比较后,还要不断地验证补充与纠正对特征的认识,最后形成对笔迹特征总和的整体认识。根据特征总和最后确定哪些特征是本质上的相同,哪些是本质上的差异,并巳对符合点及差异点给以科学的解释。

4.结合案情评判。了解与鉴定有关的案件情况,主要是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检材字迹形成情况(书写人的生理状况、书写工具,书写姿势、书写环境等)以及书写嫌疑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职业、文化水平等。检验时,鉴定人员必须在以笔迹特征为主的基础上,正确结合案情,综合分析,全面考虑,也绝不能把案情作为鉴定的根据,偏听偏信。

南极洲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篇7

对极地地区或其他大尺度, 低观测量地区而言, 平均温度主要指的是该地区在研究所需时间尺度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均值。但最值的求解在此处方法不唯一, 本文提出应用基于最小二乘的曲线拟合思想进行极值的求解, 从而得到平均温度, 同时摒弃曲线拟合在预测领域的弊端, 应用BP神经网络完成估算。为直观显示与分析南极洲地区平均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本文引入地理空间分析软件Arcgis对测站点相关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处理, 从而将单一测站数据拓展到整个空间范围, 更有利于实现对南极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直观显示与求解。

1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在网站上搜集的部分数据, 并不完整或不符合本文使用数据的要求, 因此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由于受南极环境恶劣和巨额耗资的限制, 在1980~2015以南地区进行过观测的130余站中, 累计观测记录在25年以上的仅有29个站。鉴于本文主要研究南极地区近30余年温度的短期气候变化, 故本文只选用1980~2015之间的数据, 以五年为一个节点作为这五年的代表数据, 类似于这五年的平均温度。从网站上得到的数据, 由于某些站点在某一段时间内没有数据, 本文将缺测数据多余于10%的站点进行剔除, 对缺测数据在10%之内的不完整的站点数据采用均值替换法进行补充。其中数据获取网站地址为:http://legacy.bas.ac.uk。为了计算方便, 本文使用的逐月平均温度的记录单位是0.1℃。

2 主要算法简介

2.1 多项式拟合算法

曲线拟合又称作函数逼近, 是求近似函数的一类数值方法。它不要求近似函数在每个节点处与函数值相同, 只要求其尽可能的反映给定数据点的基本趋势以及某种意义上的无限“逼近”, 具体原理可以参照文献[2]所述, 主要通过MATLAB进行算法的实现。

2.2 BP神经网络技术

BP神经网络算法是一种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的多层前馈感知器。其特点是具有分布式的信息存储方式, 能进行大规模并行处理, 并具有较强的自学习及自适应能力。通常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 层与层之间实现全连接, 层内节点之间互不相连。输入层神经元首先将输入信息向前传递至隐含层节点, 经过激活函数预处理后, 隐层节点再将输出信息传送至输出层得到结果输出。输入层与输出层节点的个数取决于输入、输出向量的维数, 隐含层节点个数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参考, 需通过反复试错来确定合适的数目。根据Kolmogorov定理, 具有一个隐层 (隐层节点足够多) 的三层BP神经网络能在闭集上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非线性连续函数。

2.3 GIS空间插值技术

它首先考虑的是空间属性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异分布。确定对一个待插点值有影响的距离范围, 然后用此范围内的采样点来估计待插点的属性值。该方法在数学上可对所研究的对象提供一种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某点处的确定值) 的方法, 一般采用Arcgis软件进行算法实现。

3 结果分析

首先将获得的各监测站的月平均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分析, 得到各1980~2015年各监测站的地面平均温度, 由于数据结果过多, 在此不加显示, 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 结合得到的各区域历年平均温度做预测, 得到2020年的地面数据, 结果如图1所示。

4 结论

根据图1可知2020平均温度相对于1980年而言, 既有上升的地区同时也有下降的地区, 其中上升的地区主要有三个地方, 分别为 (50°W, 75°S) , (44°W, 72°S) 以及 (160°E, 76°S) 附近, 而平均温度下降的地区主要在极点附近。这表明全球依然呈现变暖的趋势, 接近于南极圈附近的地区将可能遭受到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保护地球,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阻止全球变暖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陆龙哗, 卞林根, 贾朋群.南极和临近地区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J].中国科学, 1997 (6) :27~32.

[2]戚非, 闫勇.基于MATLAB的多项式拟合[J].实验室科学, 2006, 10 (5) :63~67.

鲁南地区汛期暴雨变化特征分析 篇8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 许多学者针对我国汛期暴雨降水特征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鲍名等指出我国夏季暴雨多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华南、四川中东部、黄淮地区和华北东部, 夏季暴雨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且各地区暴雨的年代际变化有一定差异[1]。刘海文等分析了华北暴雨的气候特征及变化, 指出华北汛期降水量以及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的频率及其贡献率都有一定的下降趋势, 大雨频率以及暴雨贡献率对华北汛期降水量的影响十分显著[2]。李楠等认为山东省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高风险区在鲁南及半岛东部部分地区[3]。

鲁南地区与苏北交界, 与皖北相邻, 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带上, 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气候特点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具有四季分明、夏雨集中的气候特征, 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15.8 mm (1971—2000年平均值) , 在山东省属于降水较为丰沛的地区之一。鲁南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 主要集中在汛期 (6—9月) , 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汛期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的几次暴雨中[4]。暴雨及暴雨以上量级的降水常常会引起洪涝及衍生灾害发生, 暴雨较少的年份甚至还会出现干旱。因此, 暴雨是鲁南地区降水的主要来源, 同时也是洪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水资源的缺乏致使许多河流断流、水库干涸, 水资源的缺乏已严重制约本地区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也严重影响着城乡人民的生活。暴雨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是鲁南地区防汛抗旱工作的2个重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鲁南地区汛期暴雨在华北季风气候区的细节变化情况, 更好地为防灾减灾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气候的变化, 有必要对鲁南地区汛期暴雨作更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旨在为丰富积累鲁南地区汛期降水资料及为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为防汛抗旱、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枣庄市地处山东省南部, 是山东省夏季降水量的大值区, 也是山东夏季暴雨日数最多的地区[5], 其5个县市的降水变化特点均具有鲁南地区降水的代表性, 因此本研究气象资料选取国家气象观测基本 (一般) 站58024站代表鲁南地区。根据1971—2015年汛期 (6—9月) 逐日降水资料, 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系数、滑动平均、m-k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将日雨量≥50 mm的降水定义为暴雨, 每发生一次R24≥50 mm作为一次暴雨日统计;对趋势系数的统计检验采用相关系数t检验方法, 0.1、0.01、0.05的趋势系数t检验的显著性标准分别为0.24、0.37、0.29;多年平均值采用1971—2015年气候平均值;汛期暴雨贡献率为汛期暴雨以上降水量之和与汛期总降水量之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趋势分析

2.1.1 汛期暴雨日数趋势分析。

据统计, 鲁南暴雨日一般4月开始, 10月结束, 暴雨主要集中在汛期 (6—9月) , 1971—2015年, 汛期暴雨142 d, 平均每年汛期2.6 d;其中7月日数最多, 占汛期暴雨日数的47%, 8月其次 (占30%) , 6月、9月分别占汛期暴雨日数的17%和6%;汛期年平均暴雨量为202.5 mm, 从量和强度考虑每年汛期有4个相当暴雨日, 相当于汛期每月有1个暴雨日。但实际情况是鲁南暴雨日分布极不均匀, 造成旱涝不均。汛期最多暴雨日数为6 d, 出现在2000年、2004年、2005年;最少为0 d, 分别出现在2010年和2014年。暴雨日数最多年和最少年都出现在2000—2015年的时段内, 变率较大 (图1) 。汛期无暴雨日出现, 历史上是少见的, 但台站之间有很大差异, 作为降水比较丰沛的广州, 也曾在1990年出现过汛期无暴雨的现象[6]。

鲁南汛期年暴雨日数线性倾向公式y=0.001 6x+2.541 4 (图1) , 相关系数较小 (约为0.014) , 没有通过0.1的显著性检验, 增加趋势不明显。迟竹萍曾分析指出1961—2005年山东省夏季多数地区暴雨日数呈负趋势变化且变化幅度不同, 鲁南及鲁西南一些地市的暴雨日数呈增加趋势, 其主要是副高北界位置偏南, 暖湿气流输送强度减弱及台站地形等原因等造成的[5]。

2.1.2 汛期暴雨量趋势分析。

由汛期暴雨降水量线性倾向公式y=-0.443 8x+212.67 (图1) 可知, 1971—2015年鲁南地区汛期暴雨降水量有减少趋势, 但其相关系数却很低 (约为-0.05) , 没有通过0.1的显著性检验, 表明这种下降趋势也不明显, 是一种自然振动, 这种变化也将更长期地处于自然振动的变化范围之内。

过去45年, 汛期暴雨降水量平均值为202.5 mm, 占多年 (1971—2000年) 平均降水量的25%, 即鲁南地区全年总降水量的1/4来自汛期暴雨降水, 其中最大值599.2 mm, 出现在1971年, 正距平396.7 mm;次大值518.6 mm, 出现在2000年, 正距平257.0 mm;最小值0 mm, 分别出现在2010年、2014年, 极差为599.2 mm, 年际变化较大。据统计, 2010年、2014年汛期降水总量分别为440.6、674.2 mm, 分别占多年降水平均值的54%、82%, 减少了28%~56%。

由5年滑动平均曲线可以看出,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前期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处于相对较低水平。80年代中后期汛期暴雨量略有上升, 为统计期内的第二峰值区;90年代中前期明显下降, 年际变化幅度较为剧烈;90年代末到21世纪前10年曲线处于全期最高水平, 洪涝灾害也较为频繁;2010—2015年, 指数下降, 2010年、2014年汛期无暴雨, 出现明显异常。以上分析与周连童等[7]和黄荣辉等[8]分析的华北地区夏季降水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明显减少, 出现持续性干旱, 特别是华北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发生了持续性干旱, 引起严重的气候灾害的结论比较一致。他们认为热带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东亚季风的减弱、水汽输送的强度和路径等因素是造成华北地区夏降水减少的重要影响因子。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 汛期暴雨降水量年代际变化明显, 鲁南地区汛期暴雨日数和暴雨量的年际变化具有同位相变化特点, 汛期暴雨量与暴雨日数相关系数为0.88, 相关系数较高, 通过了0.05的相关性检验。

汛期暴雨日数长期趋势变化特征与汛期暴雨降水量的长期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 这可能还与诸如暴雨强度等其他因素有关。

2.1.3 暴雨贡献率趋势分析。

为了研究暴雨在汛期降水中的作用, 计算了鲁南地区汛期暴雨贡献率的逐年变化图, 1971—2015年, 鲁南地区汛期多年平均暴雨贡献率为36%, 即鲁南汛期降水中有1/3以上是由暴雨产生。从汛期暴雨贡献率的线性方程y=-0.000 9x+0.385 9看出, 汛期暴雨贡献率呈减少趋势, 但趋势不明显, 没有通过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最大暴雨贡献率出现在2006年, 达67%, 正距平31%, 最小暴雨贡献率发生在2010年和2014年, 贡献率为0。汛期暴雨贡献率年际波动较大, 阶段性变化明显,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 (1974—1996年) , 汛期暴雨贡献率处于较低的水平, 5年滑动平均曲线波动较小, 汛期暴雨降水量与汛期降水总量的相关系数为0.65, 通过0.05显著性检验, 表明这段时间两者相关性较好, 即汛期暴雨量较大时对应着汛期降水量较大, 汛期暴雨量较小时汛期降水量也较少;1997—2009年汛期暴雨贡献率处于较高的水平, 汛期暴雨量与汛期降水总量的相关系数为0.79, 进一步表明这一阶段的汛期降水主要是由汛期暴雨提供的;2010—2015年, 汛期暴雨量与汛期降水总量相关系数明显减小, 为0.06, 没有通过0.1的显著性检验, 表明这一阶段的降水主要由暴雨以下量级的降水产生。

计算1971—2015年鲁南地区汛期暴雨以上降水量系列与汛期降水系列的相关系数为0.69, 通过0.05显著性检验, 说明从多年来看, 汛期暴雨量与汛期降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2 突变分析

2.2.1 汛期暴雨量突变分析。

在汛期暴雨量m-k突变检验中 (图2) , Uf为时间序列的统计量, Ub为时间逆序列的统计量, 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 则统计量Uf和Ub的临界值为±1.96。Uf大于或小于1.96, 表示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明显, 两者在临界线内的交点, 则此点可能就是突变点的开始[9]。由图2可知, 在±1.96临界线内Uf和Ub出现2个交点, 分别在1993—1996年呈增多趋势, 在2014—2015年呈减少趋势。结合线性变化趋势图, 认为鲁南汛期暴雨降水量可能在1993—1996年、2014—2015年左右出现增多和减少的2次突变。

2.2.2 汛期暴雨日数突变分析。

经m-k检验, 鲁南暴雨日数Uf与Ub虽然在2003年、2006年时间点上有2个交点, 但Uf始终小于0, 统计期内没有出现明显的增大或减小的变化, 因此认为鲁南汛期暴雨日数没有发生突变现象 (图3) 。

2.2.3暴雨贡献率突变分析。

在汛期暴雨贡献率m-k突变检验中 (图4) , 在±1.96临界线内Uf和Ub出现多个交点, 分别出现在1984年、1986年、1988年、1991年和2014年, 在1984—1990年间, Uf﹤0, 且增大与减小交替出现, 从整个时间段来看, 1991年以后出现增大趋向, 结合累积距平图认为, 鲁南汛期暴雨贡献率可能在1991年左右和2014年分别出现增大和减少的突变。

2.3 小波分析

2.3.1 汛期暴雨量小波分析。

本文采用Morlet小波变换分析鲁南地区的降水时频特征。Morlet小波变换具体原理可参见文献[10,11,12]。

由汛期暴雨小波分析图 (图5) 可见, 鲁南汛期暴雨量的年际变化周期是2~3年的准周期变化, 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末期及2006年以来, 表现比较显著;20世纪7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以及2000年、2012年前后, 具有6~8年的准周期变化, 最强信号出现在1978年、1993年、2000年、2002年、2012年左右;另外, 从图5还可以看出, 在1982—1989年左右出现了12~15年的准周期变化, 最强信号出现在1985年, 这种周期变化出现的次数较少, 为统计时段的第二偏多峰值区;1996—2009年出现了25~30年的准周期变化, 为鲁南地区暴雨量最多的洪涝周期, 最强信号出现在2004年左右, 与高长亮等研究的枣庄地区旱涝交替周期一般为25~30年研究结果比较一致[13]。综上可知, 枣庄汛期暴雨在变化过程中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总的来说在变化过程中存在着2~3年、6~8年、12~15年以及25~30年的4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 其中在25~30年尺度上又包含了6~8年的小周期;2~3年、6~8年时间尺度的准周期变化在整个分析时段表现得比较稳定。该地区目前处于干旱阶段, 预计未来几年鲁南将步入6~8年周期的小丰水期。

2.3.2 汛期暴雨日数小波分析。

鲁南年暴雨日数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从图6可以看出, 鲁南汛期暴雨日数在变化过程中存在的多时间尺度特征与汛期暴雨量的周期变化规律非常相似。预计未来几年, 鲁南汛期将迎来6~8年周期的降水日。

2.3.3 暴雨贡献率小波分析。

由汛期暴雨贡献率小波分析图 (图7) 可以看出, 汛期暴雨量的年际变化周期是2~3年的准周期变化, 在统计时段的各个年代都有出现过;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以及21世纪初期和2012年前后, 具有6~8年的准周期变化, 最强信号出现在1974年、1978年、1982年、1993年、2003年、2012年左右;另外, 从图7还可以看出, 在1983—1990年出现了10~15年的准周期变化, 最强信号出现在1986年, 暴雨贡献率为统计时段的第二峰值, 在此周期内主要包含2~3年的小周期;1996—2009年出现了25~30年的准周期变化, 为鲁南地区暴雨贡献率最多的时期, 最强信号出现在2003年左右。

3 结论

(1) 过去45年, 鲁南汛期暴雨日数、暴雨量、暴雨贡献率都具有较明显的年、年代际变化特征, 长期变化趋势不显著, 其中年暴雨日数呈现不显著上升趋势, 暴雨量和暴雨贡献率出现弱的下降趋势。

(2) 汛期暴雨日数没有发生突变现象, 暴雨量和暴雨贡献率发生了突变, 其中暴雨量突变时间为1993—1996年和2014—2015年, 分别发生了由少到多和由多到少的突变, 汛期暴雨贡献率突变时间为1991年和2014年左右。

(3) 鲁南汛期暴雨日数、暴雨量及暴雨贡献率均存在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且大时间尺度之中包含小尺度, 不同时间尺度反应出水资源变化规律 (丰枯变化趋势) , 它们大多存在着2~3年、6~8年、10~15年、25~30年的变化周期。

清镇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篇9

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各国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1]。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100a来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平均气温升高的趋势较为明显,温度上升了0.5~0.8℃[2]。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叠加干扰,加剧了气候变化的速度,各种极端天气现象发生的频数增加,气候变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2,3,4]。目前学者们对气候变化研究时间跨度从几十年到上百年,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和特征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科学家关注的焦点,因而研究气候的变化特征十分重要[5,6,7,8,9]。降水、气温等是气候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气温、降水等变化规律,对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清镇市作为西南地区典型的卡斯特岩溶地区之一,在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条件下,洪涝、干旱、冰雹、凝冻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气候条件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对清镇地区的气候分析具有典型意义。目前,对清镇市气温、降水等的变化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综合运用距平分析、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法[10]对清镇市近10a的气温、降水等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清镇市近10a的气候的历史演变规律,为中、短期气候趋势预测及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数据来源

清镇市位于贵州省中部,贵阳市西部。市境东西宽约42.6km,南北长约55.7km,总面积为1387km2。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清镇市国家一般站(位于E106 28,N26 34,地处清镇市区,周边环境以城市建筑为主,观测要素能反映清镇市的气候特点)。在所引用资料的时间段内未曾迁站,保证了资料的连续性。本文选用清镇市2006—2015年历年逐月气温数据、逐月降水量、逐月日照数据都来自清镇市国家一般站。由逐日的气温、降水、日照数据分别得到逐月数据。本研究气候标准值为清镇站1986—2015年这30a气象要素资料的合计平均值,其中年平均降水量为1161.5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64.3h,年平均气温为14.4℃。

1.2 分析方法

本文将选取清镇市2006—2015年10a气象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气温、降水、日照等作为指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一元线性回归、滑动平均[11](滑动平均线可判断某要素平均状态的长期变化趋势)、距平百分率,结合图表,分析其变化特征。

a.设某一气象要素时间序列为:y1,y2,y3......yn,则它总可以用一个多项式来表示[10]:

其中的t为时间,单位为年。温度的气候趋势用一次直线方程就能满足,计算公式如下:

其用最小二乘法求得气候线性趋势倾向率,趋势变化方程为:

dy(t)/dt=a1其中a1>表示气温呈上升趋势,a1<表示气温呈下降趋势。

b.距平百分率

其计算公式为:P=(R-R均)/R均-100%式中:R为某年的降水量;R均为该时段多年平均降雨量;P为降水距平百分率。根据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分级,共分为六级:偏洪(>40%);涝(40%~25%);偏涝(24%~10%);正常(10%~-10%);偏旱(-11%~24%);旱(-25%~-40%)。

2 清镇市气候基本特征

清镇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春迟、夏短、秋早、冬长特点。一年四季,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以春、夏、秋季低温冷害、春旱、伏旱、冰雹较为严重,洪涝、大风、凝冻亦常致害,给清镇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影响。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雨日多,日照少,山区气候特色明显。年平均气温14.4℃,极端最高气温34.5℃,极端最低气温-8.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7℃,平均最高气温27.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9℃,平均最低气温1.5℃,气温年较差18.8℃,无霜期284d;市境内温度以鸭池河谷地带较高,东部、西南部低中山山地略低。9月—次年4月盛行东北风,5—8月盛行偏南风;具有冬暖夏凉、气候温和、舒适宜人特点。

3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3.1 年平均气温特征

分析结果显示(图1),清镇市2006—2015年平均气温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0.0418t+14.56,从趋势线的倾斜度可以看出,年平均气温的倾向率0.0418ºC/10a,表明清镇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从滑动平均线走势分析显示,年平均气温呈“升-降-升-降”反W型模式。从2007年开始回落,至2010年明显开始回升,到2013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回落。从图1可知,年平均气温有2次的上升期,第1次是2006—2007年,气温升幅在0.1℃左右,第2次是2012—2013年,气温升幅在0.5℃左右。据清镇市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显示,此次大幅升温主要是2013年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影响。

从图2可见,清镇市年平均气温距平趋势线的倾向率为0.0418ºC/10a,表明气温呈上升趋势。综合图1、图2可知,清镇市2006—2015年年平均气温变化增温和降幅规律基本一致,呈呈“升-降-升-降”反W型模式。较历年平均气温相比出现了2次降温过程。该现象表明,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清镇市气候演变过程较为复杂,但清镇市的气候变暖趋势是明显的。

3.2 降水变化特征

从图3可以看出,清镇市年平均降水趋势线的走势呈平缓略升,对应的年降水量在一段时期内总体上变化差异大,年降水量的趋势倾向率为46.869mm/a。近10a来,降水量的分布呈现中间低,两边高态势,形成属于清镇市独特的降水特征。2008—2011年处于急速下降的趋势,其中2011年处于谷底,全年降水量较少,而2011年清镇市干旱情况非常严重,导致清镇地区农业受到了影响。随后,清镇市降水进入全新的降水上升周期。由于2009—2012年,降水量持续偏少,对清镇地区农业生产及人民日常生活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对清镇市2006—2015年年平均降水进行旱涝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表1),清镇地区近10a的年平均降水为1149.54mm,大于30a历年平均值(1161.5mm),2006、2009—2011年、2013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2008、2014—2015表现为涝特征。据清镇市气象资料统计显示,2006入春以来,春旱较重,农作物出现死苗。6月降水偏少近30%,10%的水田未能插秧。8月降水总量仅68mm,与累年均值比偏少56%,直至10月上旬旱情缓解。2009、2010年夏旱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玉米、水稻、烤烟、果园、茶园等受灾,群众存在饮水困难。农业、畜牧业、林业经济损失上亿元。2011年的重级干旱,2013年特重夏旱持续时间长达70d,清镇市大部分乡镇达特旱等级,灾情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损失。2014年7月15日08:00—7月16日20:00,清镇市出现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清镇市普降大暴雨,城区日降水达295.8超过1963年出现的历史极值221.2mm的。据清镇市民政部门统计,因受暴雨天气影响,清镇市受灾人口10549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700hm2,房屋严重损坏37间,共紧急转移安置人员2100人。县乡村公路因灾受损31.457km。51户规上工业企业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916万元。清镇市农业、工矿业、群众财产、基础设施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919.67万元。

3.3 年日照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日照是重要的气候因子,也是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并且是气候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日照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12],日照的变化趋势,对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清镇市为贵州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存在小城市、大农村的分布格局,因此了解并掌握清镇市日照数的变化规律,对于农、林产量预报具有积极意义。

从图4分析可知,清镇市近10a年日照时数是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年增长趋势为6.2903h/a。整体上日照时数变化相对稳定,主要有4次下降,分别为2006年、2008年、2012年、2015年,其中2012年年日照时数降幅最大。前人研究表明,日照时数的多寡和降水量的多少有一定关系。日照时数明显偏少,且在某年突然增加,该现象与当地日照时数多寡、降水量多少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结合图3、图4、图5分析可见,清镇市年降水量增多,日照时数有所下降。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清镇市气候变化受到了一定影响。气候变暖使得清镇市旱涝呈现2极分化特点,其中强降水有所增多,而日照时间变短,这并不利于当地农业生产良性发展。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气候的预测,趋利避害,积极预防各类自然灾害,顺应气候变化趋势及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种植计划,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发展当地农业经济。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加大对气候各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及时获取最新的动态气候变化信息,积极促进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

4 结论

明代宫廷乐事的变化及特征 篇10

关键词:宫廷乐事,明代,宫廷音乐,特征

明代宫廷乐事, 主要应用在明代宫廷的各种典礼活动中, 包括音乐、舞蹈等方面, 多侧重与礼仪音乐的展现。明代宫廷乐事中, 尤以乐曲的发展显得最为突出, 不论是在宴飨之中的应用, 还是在表达生活趣事的应用中, 宫廷音乐均随着时代的转变而发生变化。以下本篇对此做具体分析。

一、明代宫廷乐事

明代宫廷音乐, 其变化多体现在管理体制上, 沿袭前代的基础中又有所创新。其管理方面, 主要是由礼部与太常寺负责, 主管日常的宫廷音乐活动[1]99。并且, 明代宫廷乐事中, 还可以由礼部管理天下的礼仪、祭祀以及宴飨政令, 不同等级的乐事有着不同的管理等级。明代宫廷之中, 由于太监的特殊身份, 太监成为明代宫廷音乐文化的主要传播者, 明代太监所辑琴曲谱集《梧岗琴谱》、《玉梧琴谱》、《藏春坞琴谱》, 从中就可以看出明代宫廷乐事的变化。《潇湘水云》琴曲, 就是南宋时期楚望先生所作, 距离南宋末年已经百年之久, 是明代神奇秘谱, 由于当时民不聊生, 琴曲更是不断被修改、演变。

二、研究明代宫廷乐事的变化

1. 权责管理变化。

针对明代宫廷音乐机构, 其在管理方面, 也已经由国家传统社会化的组织, 渐渐转化为音乐职能化组织, 也出现以技术、业务在内的逻辑和联系[2]6。在宫廷乐事的管理过程中, 由政治化的过程, 渐渐转向音乐技术化, 明代乐事中蕴含的政治性质, 消退为对音乐的传承, 变化为对音乐技术的传播, 体现出当时管理者对音乐艺术形式的重视, 展现出当时社会统治者对音乐艺术的喜爱[3]39。明代的宫廷乐事中, 由于祭祀雅乐典制化, 交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民间工匠传说不知从何而来, 可能古代人留下这样的方法, 只是并没有记载在文字而已。也就是礼失而求与诸野, 不可因为它的通俗, 而将其废除的原因”, 对于这些没有记载的文字, 虽然是明朝乐工们之间口口相传的, 但是由于这些人本来的身份就低, 故此乐者的人身自由也相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体现出宫廷乐事的管理责权转化, 也渐渐反应出明代对宫廷乐事的重视。

2. 实现统分结合的市场导向。

朱元璋一统天下后, 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 思想文化中仍推崇儒家思想, 谓之程朱理学, 人的思想受到传统的儒家思想伦理纲常的禁锢, 思想和行为区域统一, 在这种思想体制下, 明初时期确实起到了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明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宫廷音乐, 其音乐分为郊庙、朝贺和宴飨三类, 均是为了统治阶级而设计的政治活动, 郊庙中包括祭天地、太社、太稷以及先农、孔子、历代帝王等活动, 均进行宫廷乐事表演;朝贺中包括皇帝生日、正旦、等节日时节;宴飨分为大宴、中宴、小宴以及常宴。同时, 明代宫廷乐事中, 明代的宫廷乐舞人数, 也随着明朝经济实力的兴衰, 发生变化, 可以由最初的六百人, 直接扩充到两人;在经济水平降低后, 则又迅速缩减一半[4]。就在明代永乐年间, 在《抚安四夷之舞》 (《明史》卷六十三, 志第三十九乐三, 曲名为《小将军》、《殿前欢》、《庆新年》、《过门子》) 后, 要表演《高丽舞》、《北番舞》以及《回回舞》等乐舞, 这些少数民族乐舞及国外乐舞有时在宫廷乐舞中演出, 颇受人们喜爱。明代宫廷乐事之胜, 在外宾到来也会用乐事迎接, 只有双方在精神文化上得到认可了, 才可以促进两国互相的物质文化上的交往, 每次设宴时, 演员都表演和前几次宴席上很不相同的艺术, 礼节也比原来隆重, 不仅宫廷乐事技艺超群, 也象征明代音乐文化的传播发展, 以及各国音乐文化的融合。关于明代宫廷乐事, 在历史记载中, 有这样一段描写“吹笛的人则用手在笛上, 另一只手的指头按在另一个人的长笛孔上, 而长笛手口吹长笛, 手拿响板, 这样他们和谐地吹奏, 没有一个人走调……”, 不仅体现出当时宫廷音乐的艺术形式提升, 也展现出宫廷乐事与外国音乐的文化交流, 是历史的进步, 也是明代音乐文化的升华。

3. 转变宫廷乐事艺术形式。

明代宫廷乐事中, 表面上似乎是利用宗教进行意识形态管理, 可站在理性角度分析宫廷乐事, 从而设计出更具有感化意义的宫廷乐事, 融入百家舞蹈精华, 将各种各样的舞蹈风格融入到乐舞的编排之中, 使乐舞中融合各家的五大风格[5]58。针对明代宫廷乐事中, 在其管理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对明代宫廷乐事管理中, 也随着时代的变化, 体现出艺术形式上的变化, 不再利用宗教幌子, 而是加大对艺术的转变, 优化宫廷乐事艺术转变。在中国音乐史上, 朱载堉是较早系统地提出音乐教育法的人, 他认为音乐初学者需运用有量记谱进行规范学习, 掌握好“节奏”“节拍”, 创新宫廷音乐表达。如在弘治时期行耕田礼, 教坊司以杂剧应承, 中出亲密交谈, 为都御史马文升所排斥。只要是来到武宗时期, 这种情况就更加多见而不鲜了。武宗以礼乐不全是由, 大量征集乐工, 并选择各省技艺精湛的赴京供应, 结果民间杂艺进入宫中, 所谓筋斗百戏之类日盛在宫廷。历史记载中, “皇帝的御座旁, 大殿窗子的正前面, 摆着一面大鼓, 同时有个人坐在高椅上, 他旁边是拥有各类乐器的乐队……再有一支歌手与乐手并排着……每当向皇帝进食和献酒时, 乐队突然演奏……皇帝登座后, 使臣们被导至御座旁, 奉命跪拜, 下拜五次, 招呼他们入席…演员开始表演他们的杂技”。《广东通志初稿》记载说:“民多奏月琴、胡琴、琵琶三弦之属。”明洪熙年间的《神奇秘谱》 (1425年) , 是现存年代最早的重要琴曲谱集, 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编写。明代宫廷乐事中, 宫廷乐事开始转变为文化产业, 有统治者给予政策管理, 使宫廷乐事艺术形式日益凸显, 在音乐、服装造型、舞蹈、演奏等多个方面, 实现艺术的融合, 提升宫廷乐事的艺术展现。明代宫廷乐事中, 也开始注重音乐的应用场合, 有“重礼轻乐”的特点, 仪式性较强。

三、分析明代宫廷乐事的特征

1. 宫廷乐事内容程式性。

对于明代宫廷乐事, 主要是由于钟鼓司、教坊司统一进行指导的, 再加上当时宫廷艺人身份、地位的特殊, 故此也就限制其在音乐创作上的自由。《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记载:“娱乐性音乐主要是在宴飨中使用次数最为集中的音乐体裁, 同时也是较其它类型音乐具有欣赏价值的音乐之一, 它包括百戏、杂技、歌唱、舞蹈、器乐独奏和合奏等。”在宫廷乐事中, 摒弃反抗传统、否定现实的内容成分。明代宫廷乐事中, 创作者多以传统内容形式进行创作, 导致音乐作品内容空洞, 程式化较强, 多为表现宫廷喜庆气氛的乐事, 以正统为观, 凸显明代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缺乏内容上的艺术创作, 使得明代宫廷乐事可观性有所降低。

2. 宫廷乐事剧本程式性。

明代宫廷乐事曲牌曲调使用, 以及末折的处理上, 在宫廷乐事演出的宫调使用上, 只是采用八个宫调, 是的使得宫廷乐事表达更趋与简化。再有, 就是在乐事宫调安排上, 简化剧本内容, 使得宫廷乐事可以根据程序一步步表达出丰富的内容[6]48。明代宫廷乐事, 也影响明朝中后期的文人剧创作, 由于在实际的明代宫廷乐事中, 需要根据舞台演出的需求, 转化表达音乐形式;因而在文人剧中, 也注重音乐形式, 同时还注重乐事的故事表现, 重视艺术的故事内涵。使用儒家思想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因此宫廷乐事在社会国家政治建设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音乐形式传递各种信心来实现对人们的教化功能。明代宫廷戏剧创作者, 在贵族主子的各种庆典活动中, 不仅创作宫廷乐事, 同时, 也提升宫廷音乐的可搬演性, 提升宫廷音乐在表演中的舞台特性, 应用歌舞表演来增强场上效果, 活跃场上气氛。

3. 宫廷化的特征。

对于明代宫廷乐事, 在其内容处理之上, 多侧重与营造出喜庆的气氛。在宫廷乐事中, 凸显宫廷化, 不仅是人物造型、舞蹈编排、以及音乐运用, 都意在营造出欢乐气氛, 为的是迎合宫廷贵族需求, 不仅有雍容华贵的服饰, 还有喜庆欢愉的音乐, 使得宫廷乐事独具特征。《明史乐志卷》中记载:“其大宴飨, 教坊司设中和韶乐于殿内, 设大乐于殿外, 立三五杂队于殿下。驾兴, 大乐作, 升座, 乐止。……第二爵, 奏皇风之曲……第三爵, 奏皇明之曲, 抚安四夷之舞……第九爵, 奏六龙之曲, 进酒如前仪……”, 可见明代宫廷乐事雍容场面, 官员按官职级别尾随, 只有在迎接国内外重要使者的时才加以仪仗乐队, 并长时间、大规模地进行表演, 极富宫廷化特征。明代宫廷乐事中, 例如朱有墩的《新编吕洞宾花月神仙会》记载中, 蕴含了祈求吉样、长寿、和乐的深层意蕴。“浙谱”中, 《溪山琴况》作为古琴审美最高境界, 影响后世深远。辞藻华丽、精心铺排, 渲染出富丽堂皇气氛。宫廷乐事在形式上, 同样也体现出了宫廷化特点, 按照宫廷需要, 从形式上对乐事进行加工、改造。

综上所述, 明代宫廷乐事, 在其管理体制上沿袭前代变化, 构建神乐观以及教坊司等宫廷乐事管理机构, 不仅确保宫廷祭祀雅乐与日常内廷乐事的有序进行, 同时也保证明代宫廷乐事的传承;纵观其宫廷乐事变化, 其机构设置职能及管理也发生变化, 责权以及职掌更加分明, 并且顺应市场导向统分结合, 凸显明代宫廷乐事特征, 发挥实际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温显贵.对明代宫廷音乐状况的几点认识[J].音乐艺术, 2008 (4) .

[2]黄敏学, 叶键.明代宫廷音乐管理体制及其时代特征[J].黄钟, 211 (3) .

[3]李方元.北魏宫廷音乐考述[J].中国音乐学, 1998 (2) .

[4]郑莉.明代宫廷杂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8.

[5]赵春婷.从三本明代太监所辑琴谱集看明代宫廷琴乐的演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9 (1) .

月变化特征 篇11

关键词: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变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23-01

近些年来,雷暴危害受到诸多国家的重视,而且,雷暴危害也被列为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对很多行业的发展以及正常运行都造成极大的影响。雷暴主要是局部地区的强对流天气所产生,经常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天气灾害,危害性极大。为了对雷暴危害的预防和控制,很多专家主要针对一些高原地区、西北地区等进行了雷暴气候的研究,并从多个角度认识雷暴气候。作者主要利用2008年至2014年西藏地区雷暴观测资料的调查,来对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一、西藏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分析

根据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的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2008年至2014年)主要对西藏地区划分为四个区域(如图1所示),再对每个区域的雷暴情况进行详细划分[1]。Ⅰ区主要为强雷暴区域,主要包括那曲、江孜、浪卡子、当雄、索县、安多等,主要以那曲地区为主,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已超出80.5d;Ⅱ区主要为多雷暴区域,主要包括日喀则、班戈、隆子、嘉黎、丁青、加查、拉孜、泽当、申扎、拉萨等,主要以拉萨为主,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超出50.8d;Ⅲ区主要为中雷暴区域,主要包括昌都、改则、南木林、尼木、定日、芒康等,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超出32.4d;Ⅳ区则是与其他三个区域相比,雷暴日数相对较少的区域,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不超过24.1d,该区域主要以南部边缘地区、阿里大部、左贡、林芝地区东南部、波密等,其中波密是平均每年雷暴日数较少的区域,自2008年至2014年,波密的雷暴日数年均6.8d。

二、西藏地区雷暴的气候变化规律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的分布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别,结合西藏地区的划分,主要可以对雷暴分为四个等级,并针对这些特征来对雷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月变化规律

结合2008年至2014年西藏地区雷暴气候数据的分析,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的月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而且,强雷暴区域与少雷暴区域的雷暴气候变化规律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月变化的规律有着共同性也有着不同性[2]。例如,西藏地区的强雷暴区域与少雷暴区域的雷暴多发日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至10月,一般情况下7月为雷暴日的峰值,而8月乃至以后的几个月份区域的雷暴日数也逐渐减少,尤其是在9、10月份,雷暴日数的降幅较大,相对来说,每年的7月和8月是雷暴日数较多的区域,而从对西藏地区雷暴日数记录的资料显示,在每年的12月至3月期间西藏地区的雷暴观测记录很少出现雷暴,而其他月份则都会有一定雷暴气候的活动现象。两者之间所表现出的不同性主要以峰值为主,一般情况下,强雷暴区域的峰值主要以单峰值位主,而少雷暴区域的雷暴日数峰值主要以双峰值为主。

2、季变化规律

西藏地区的雷暴气候有着一定的变化规律,除了以上提到的月变化规律之外,在季节上也有着一定的变化规律。根据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例如,在春季西藏地区雷暴日数年均为7.2d,占14%;夏季西藏雷暴日数为37.2天,占73%[3]。秋季西藏的雷暴日数与春季的雷暴日数差不多,季节雷暴日数为6.8d,占13%。冬季的西藏雷暴日是极少的,几乎没有雷暴活动的天气,也可以将其雷暴日数为0d,占0%。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了解到,西藏地区雷暴日数主要集中在夏季,其次是春秋,这与西藏地区高原强对流天气以及高原季风有着直接的关系。

3、年变化规律

西藏地区在对雷暴气候变化规律进行调查过程中,主要应用到西藏地区的41个气象观测站,并对2008年至2014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每年的变化情况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4]。根据综合调查发现,2008年至2014年6年的年均雷暴日数为56.3d,其中在10年有一个突变点,该年的平均雷暴日数达到69.7次,超出平均日数的13.4d,2011年至今较为稳定,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在43.8d左右。

通过以上对西藏地区雷暴气候变化规律的分析,主要了解到西藏地区雷暴气候变化的月、季、年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对各项规律的分析,来判断下一次雷暴日数突变点可能是哪一年,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西藏地区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气候数据。

参考文献:

[1] 张廷龙,郄秀书,言穆弘,赵阳,张广庶,张彤,王彦辉.中国内陆高原不同海拔地区雷暴电学特征成因的初步分析[J]. 高原气象. 2014(05)

[2] 郄秀书,张广庶,孔祥贞,张义军,王怀斌,周筠珺,张彤,王素举.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夏季雷电特征的观测研究[J]. 高原气象. 2014(03)

[3] 尤伟,臧增亮,潘晓滨,李毅,安成,李安泰.夏季青藏高原雷暴天气及其天气学特征的统计分析[J]. 高原气象. 2012(06)

上一篇:干扰表达载体下一篇:幼儿讲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