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长需要

2024-10-09

学生成长需要(通用12篇)

学生成长需要 篇1

每每看到江苏电视台的《零距离》栏目,就觉得格外亲切。也许正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贴近的缘故吧。由此,我也时时想起我们从事的教学工作。为什么不少学生怕学习,甚至怕上学。我想是不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的距离太远了。久而思之,我想学生的学习、成长也需要“零距离”。

一、师生之间的关系实现“零距离”

让学生做回学习的主人。一方面,师生之间要建立和谐、平等的朋友关系。教师要走近学生,加入学生的队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是要使一切的天赋和才能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我们只有向学生倾注自己的爱,当学生思维活跃,表现突出时,赞许地点点头,会心地微笑;当学生遇到问题、困难、一知半解时,不失时机地接近他,亲切地抚摸一下他的头或肩,都会给他勇气,使他受到一种爱的鼓舞,得到一种情感的体验。

另一方面,要学生亲近你,你就必须先忘了自己的年龄,时刻记得自己是学生的同龄人,心灵深处的想法、认知能力与之一般。要想学生之所想,提学生想提的问题,说他们想听的话,做他们想做的事。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可爱、可亲、可近。他们才会在学习中敢想、敢做、敢说,才能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实现“零距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又特别感兴趣,充满着好奇。作为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我们有责任把数学知识引入学生的生活,我们不能简单地教教材,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书本上的一个公式,更不是告诉学生数学的奥秘。如果这样的话,学生会觉得数学枯燥,数学奥秘高不可攀,甚至会觉得数学知识毫无意义。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用数学来实践生活。因此,我们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必须大胆跳出教材,在学生的生活中去寻找某段教材的知识点,实现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零距离”。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课前我先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找一找三角形的实物,或哪里有三角形的图形。课上让学生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三角形的实物,在哪里发现了三角形图形。接着让学生通过观察、用手摸一摸、用脑想一想、用嘴说一说等方法认识了三角形,体会了三角形的特征“稳定性”。最后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用于实践生活。我就地取材,找来了就在教室里的一只已坐不稳的不牢固的方凳,让学生讨论如何把它修好。学生很快想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把数学知识用于生活。学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我还不失时机地进行了爱集体、爱生活的教育,也让学生得到了情感的体验。

再比如,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时,在学生建立了1厘米和1米的表象之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长度接近1厘米和1米的物件。学生很快找到了,如:教科书的厚约1厘米,手指的宽约1厘米,米尺的长是1米,教室里电视柜的长约1米……再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的事物,如黑板的长、教室的门、讲台、铅笔等的长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用数学来实践生活的热情也来了,学生学得非常愉快。我想这正是因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经验达到了“零距离”的效果吧。

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实现“零距离”

小学生的特点是爱动、爱表现、好奇心强。他们的认知是有规律的。但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没有固定模式的,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我们在选择每堂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时要多为学生想想,他们是不是喜欢,是不是乐意接受,是不是能照顾到成长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经历和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求者,而在儿童的心灵世界中特别强烈。”我们的设计要尽量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充分体验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获得成功时,心情愉快,精神振奋,也就体现了教与学的“零距离”,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教学“求平均数”时,我在课前组织了一次比赛,把全班分成人数不等的六个比赛小组,进行乒乓球投篮比赛,并以统计表的形式作好记录。课上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师:同学们,刚才课外我们进行了一次乒乓球投篮比赛,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呀?谁的表现最突出?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师:噢!那老师现在有一份奖品要发给表现最佳小组,谁来颁奖?这时,全班突然寂静,随即窃窃私语,自然而然引出了需要求出每小组的平均投中数。这节课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走过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有意义的一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了“零距离”的默契。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生活即经历,要把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数学,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数学,让学生享受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刻。

学生成长需要 篇2

是的,没一人都要学回感恩,没一人都是在感恩中成长。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隐语。它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带来人与人之间的恒爱与包含。我们要感恩,感恩对手,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正因为有他们,我们的生活才如此绚丽,正因为有他们,我们才感受到真情与大爱,每个人都要感恩,长怀感恩之心是每个人的基本准则。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李,报之以桃”正是这个到理。别人对我们有感恩之心,我们对别人要怀感恩之心。

感恩伴我们成长,它教育了我们点点滴滴,教会我们懂的感恩。人们长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乳之恩,我们应该怎样来感恩呢?感谢它不仅体现在行动上,更体现在言语和心上。每个人常怀感恩之心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

当你遇到困难别人拉你一把。你能不感恩吗?当你遭遇挫折别人鼓励你前进,你能不感恩吗?当你陷入迷茫别人为你指点迷津是,你能不感恩吗?学会感恩,也学会爱。让你感恩之心点燃人间的真情;让感恩之心化解隔膜;让感恩之心促进社会的和谐。

如果人生缺少感想,就像失去阳光温暖,如果缺少感想,就不能赢得他人的最起码的尊重……

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就在我们身边,是可见的语言。当你向别人说“谢谢”或好是,着也是感恩的内涵。

学生的成长需要耐心和爱 篇3

当天晚上,费了许多周折,我到潘锐同学的家里进行了一次家访。“今天老师让你难过了!是不是我哪里说错了?”孩子的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老师,每天我都是首先完成英语家庭作业,在学校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向同学问英语问题,有时来找你问时,你的身边总围着很多同学,所以,只好去问别的同学。但是,我真的很认真在学习,认真背记,就是考不好。我也很苦恼……”听到孩子的心声,我感到很心酸,同时又很惭愧。那晚,我和他谈了很久很久,我让孩子了解老师是怎样一个性情中人,我让孩子了解了面对他们成绩不理想时老师焦急的心情,我让孩子至少明白老师的批评与教育是一种厚重的爱的表达方式。师生两的促膝谈心让我们感慨万千,虽然我们的脸上挂着泪珠,但我们的心里却无比幸福、温暖……

从潘锐家里出来,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一晚上的奔波并未让我感到疲惫;我学会了宽容地对待学生,学生的成长需要老师的耐心和爱;经过那次,我再一次领略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

学生成长需要 篇4

一、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我班有位学生叫项某某, 她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女生, 总是一副苦瓜脸, 平时和同学相处良好, 有时也很固执。她处在一个单亲家庭, 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还有一个哥哥已经参加工作, 母亲为了她和哥哥, 一直没有再婚, 所以她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非常深。项某某平时在课堂上表现比较特别, 大多数时候都是趴着睡觉、照镜子等。

高一刚开学的时候, 我对她并不是很了解。一次上课的时候, 她又在睡觉, 我走到她面前, 摇摇她“抬起头来, 不要睡啦!小心中暑噢!”她扭了扭, 没有理我, 继续趴在桌上睡觉……我第二次再去叫她的时候, 她很不耐烦地大叫一声:“你烦不烦啊!”随后又趴下, 我吓了一大跳, 她竟然还会这一出。那时候, 我心里想:不急不急……自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然后对自己说“现在, 先不管她了, 估计现在没有比冷处理更合适的方式了, 下课再找她谈吧……”接下来, 我就继续上课了。

跟她的好几次聊天中, 我发现她是一位非常有主见的女孩, 也非常健谈。她跟我说她的家庭, 她的烦恼。她其实也寻求进步, 希望努力, 能考上大学。但是, 现实又让她非常的苦恼, 她爱她的母亲, 不希望母亲过得太累了……我也非常真诚地和她沟通, 并告诉她, 大学确实并不是成才的唯一出路, 但是当你的母亲送你来学校的时候, 就是希望你能多学文化。不管你能不能考上大学, 你都要对得起母亲, 对得起这三年的时光, 不能以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面对学习, 那样只会让你更加落后。

通过几次交谈后, 她上课睡觉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对生活的态度也积极了很多。有时候上课, 她睡觉了我没有提醒她, 她总是课后会和其他同学说“老师怎么不理我了呢”, 我心里很清楚:项某某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当中, 她是非常需要被关注的同学, 她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爱护。所以, 当她脸色有变的时候, 我总是会用一个会心的笑, 一个小小便条去安慰她, 鼓励她……

二、成效与反响

通过将近2年的接触与交流, 项某某的上课学习状态、对待老师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心理上的缺失无法改变, 但是她会学着去调整, 去改变, 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世上每一件事情, 不管将来的生活如何, 要让自己现在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充满自信。

三、案例分析与反思

从项某某的转化中, 我深刻地认识到:在与学生的沟通中, 我应当充分地了解学生, 关心学生。

(一) 宽容与信任学生

宽容能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但令人遗憾的是, 面对学生的错误, 我们却往往没有了宽容的风度更不用说宽恕的风范了。教师只有信任和热爱学生, 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才可以架起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桥梁。教师信任学生, 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 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 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可见,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信任, 是对学生心理上的一种安慰, 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另外, 只有获得了学生的信任, 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 消除心理防备, 敞开心灵的大门, 及时地向教师倾吐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这样教师就能准确地了解学生, 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

(二) 以人为本, 倾注师爱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 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教育我们的学生, 帮助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简单的技巧的施展, 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流。只有把学生当作我们自己的孩子, 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班集体的温暖, 才能积极地融入班集体当中, 才能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寻求不断的进步。

(三) 言行感染, 以身作则

教师应注重修养, 注意自己的言行, 随时随地给学生做出楷模, 言教辅以身教, 身教重于言教, 以此来影响学生。面对现代的中职生, 教师的示范感染作用远大于对他们的不停说教。在我们的学生心中树立一种权威, 树立一种自信:认为自己有一位好班主任, 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 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 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 因材施教, 正确引导。

摘要:宽容能包容一切, 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原谅是一种风格, 宽容是一种风度, 宽恕是一种风范。尊重每一位学生, “以人为本”。

关键词:案例分析,陪伴,反思

参考文献

[1]钱焕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51.

成长需要挫折小学生作文 篇5

有首歌唱的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挫折就像一个魔怪,而自己则是一名战士,无论如何都要战胜它!

我班学习最好的学生就敢于挑战挫折。她告诉我:“她当初学习琵琶时,想要放弃,但她坚定的`信念让她走向了成功,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战胜挫折。”相比之下,我就不如她了。

现在我马上就要上初中了,英语班要我们背初一的英语单词,我瞅了一眼,觉的太多了,怎么办?放弃吧!“魔怪”战胜了我。在我战败后,妈妈过来对我说∶“我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挫折总是阻拦小鸟的道路,它总是给小鸟制造狂风、暴雨、雷电。可小鸟毫不惧怕、毫不退缩。最后,它成功了。可小鸟为什么会成功?就是因为它不放弃,敢于挑战。是的,不战胜挫折,哪里见彩虹?挫折,正是彩虹前的风雨!’你一定要战胜它。”听了妈妈的话,我又坚持下去,战胜了挫折。

挫折可以实现强者的理想,使他们在成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但也给失败者带来了悲剧,使他们一败涂地。挫折带给我们无尽思索。小时候,我们会跌倒,但现在,我们逐渐长大,学会了挑战挫折,也使我们走向成功。

成长需要目标,需要实践 篇6

——安德鲁·加建

生命内含的悠长而生生不息的自然韵意常常被用来当作另一种颓唐的解释。生命从降落凡尘开始,或短或长的岁月,几十余年的时间,我们总是觉得有很多东西值得挥霍,我们总是任由很多珍贵事物从身边悄然溜走,挥霍时间、挥霍思考、也挥霍理想。

时间,是生命大树上那一片片轻柔的叶子,拈一片在手里,还泛着新嫩的水晕,折射出生活的影子。时间的叶子有一天干枯,于是又拈起一片;任由绿叶不断干枯又不断拈起崭新的叶子,我们错觉地认为时间好像总也拈不完,我们便是拥有时间的富翁。其实岁月的年轮在我们的随意抛丢下,已经慢慢远去消失了痕迹。

思想的内涵是,决不滚烫于时尚,也从不以哗然炫外。而我们的思想却常常不加掩盖、不加修饰。不论是幼稚的想法,丑陋的感觉,抑或是粗浅的认知,我们都放肆着狂妄地大声宣告。饱经磨难者说:“活着真不容易”,听众感动了;无病呻吟者也说:“活着真不容易”,听众笑了。前者是深刻,后者是无聊。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艰难,没有身心投入,那我们的每一句自认为振振有词的思想宣告都只是一种无聊的呻吟。

理想,使我们的生活充满色彩,更锻炼出了一颗不畏不卑的灵魂。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会因为理想而接近高尚,因为理想而得到慰藉,因为理想而永不言弃。理想的山野上,如果没有姹紫嫣红的花朵,只有秋天横扫过的干枯的痕迹,我们的面前纵然一片坦荡却找不到回归的方向。

我们的举动被“冲动”诱惑着,我们的人生被“时间的悠长”冠冕堂皇地解释着,却不知道,其实春天的计划是秋实,没有方向的追逐永远没有彼岸。为了不愧对生活给予我们的生命,为了不挥霍时光的每一点每一滴,我们必须为自己设计一个未来。

静静地坐在时间的肩头,看一串串离去的背影涌动着,匆匆而忙碌地追随霞光。听古城上空的时钟有节奏的滴答着,渐渐地将过去击碎。此刻,我仿佛开始意识到:今日是人生这本大书的一节,明日更是决不可缺少的灿烂章回。它像狂劲的乐曲催促着人们走过无际的风景,为明天设定方向。

或许昔日的辉煌雕塑了你的优美和刚劲,但并不意味着明日的你也,必将能灿烂动人。因为,昨日不是你生命的尽头,你还要塑造明日。而所有的明日必将以无与伦比的崭新的姿态挺立于你的面前,你何以忍心让活泼而鲜艳的明日在你的手中黯然失色,如一溪泛不起浪花的流水?

所以,给自己的明天设定一个目标,做一个坚强的行者吧!只有坚强而对生活充满期待的人,对每一次太阳的升起才有不同的渴望。消极软弱的人却总是把时间花在批评、抱怨和找借口上,而忽略了每一天升起的太阳其实都不一样。

为明天设计未来的关键是在思考,仿若一位写作者手握笔杆思考如何行文构思一般。思考能够激发你积极的情绪,并赋予你旺蛊的精力。在深刻的思考基础上设定的目标,便是对你内在能量的一种预先释放。如果没有这些,你的独特的思考和强劲的行动力只能在你的生活中一直沉睡下去。

确认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你希望得到什么,这样你便能在生活广阔的范围之中找到使你努力的焦点;把你的目标变成可衡量的文字,赋予它所有的能量支持;为你的目标设立一个期限,这样你的潜能将由于设定明确的期限而得到激发;确定目标中需要你先做什么和后做什么,这样,你的目标便能按照有规律的轨迹来行走实现。

也许正如同几乎所有的树根花根都不美丽,许多长出地面的枝、叶、花却是美丽的自然规律一样,生活的目标在得到真正的实现之前,都是稚嫩而不完美的。只有我们的亲身体验才能给予那些不美丽的根养分和水分,培育出—份美丽。

有这样一个哲理故事发人深思。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雪是纯白的东西。

儿童就猜测:雪是像盐一样。

老师说:雪是冷的东西。

儿童就猜测:雪是像冰淇淋一样。

老师说:雪是粗粗的东西。

儿童就猜测:雪是像砂子一样。

老师始终不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最后,他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冷又成的砂。”

生活中,很多事物的真相,必须通过自我去感触,去亲身体验才能够揭开谜底,得到答案。就像对于那些没有看过雪的孩子,我们很难通过语言的描述和他人的感触让他们知道。

因而,你要想知道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国度;你要想听黄莺的歌声,就需要坐到有黄莺的树下;你要想看到昙花夜晚的美丽,你就需要守候在黑夜中;你要想收获与众不同,就需要付出比他人更多……不论是你身边最亲近的朋友,还是最关心你的最有默契的家人伴侣,都无法在你的计划中以“你”的身份角色去创造。

朋友能力再强,也无法代替你生活;父母宠爱再多,也无法代替你成长;伴侣理解再深,也无法填满你全部的生活。你生活的中心依然是你自己,是否成功,固然和朋友、和家人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自己的造化。

在你对未来的设计中,要想成长,需沿着一个个阶梯往上攀爬。踏出的每一步痕迹才是成长的证明。每天下决心做一些事情,使自己朝阶梯的顶端前进一步,无论此刻终点离你有多么遥远,无论那希望的亮光此刻是多么的渺茫,也无论前进的过程中会遭遇怎样的困难险阻。每天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事情,这样可以使你获得并保持一种永久的动力,并给予你不断的活力。

为你的生活设计未来,也就为你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不但可以令人对生活建立更多的信任,更可以令人在紧凑充实中欢愉,而不是在碌碌无为中叹息。

成长需要空间 篇7

有两个人在荒漠中各自栽了片胡杨树苗。其中一个人每隔三天就浇一次水,雷打不动;而另一个人则悠闲得多:树苗刚栽下去的时候,他来浇过几次水;等到树苗成活后,他就来得少了,即使来了,也只是看看。人们都说他的树苗成不了材。

一天,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肆虐了一夜。令人吃惊的是,辛勤浇水的那个人种的树几乎都被狂风刮倒了,而另一个人的树却抵抗住了狂风沙石,昂然挺立。

原来,树要存活,不浇水不行,但浇得太勤也不行。

因为树也有惰性,你经常给它浇水,它就会贪恋地表水分,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就经不起风雨;而成活了的树,不怎么给它浇水,它就不得不拼命向下扎根寻求水源,于是,它们都枝繁叶茂。

可见,生命的成长需要空间。

综观当前的课堂教学,“三天浇一次水”甚至“一天浇一次水”的现象非常普遍:精细铺垫、小步探索、细碎问答、密集训练……这一切已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压缩成一条缝,又何谈“以人为本”、“主体发展”呢?

让我们做一个教坛中的智者吧,像“另一个人种树”一样,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空间——课堂上精心创设生活情境,放心组织自主探索,耐心引导对话交流,细心进行实践应用,用心灵的空间构建起动态生成的生命课堂。

名师成长需要有为校长 篇8

作为校长, 名师的培育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 知人善任, 善于发掘教师的潜质, 选好千里“马驹”。

程红兵老师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他刚从江西调入上海建平中学时, 便担任高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起初, 年级领导发现他所组织的教学, 效果并不理想。时任校长冯恩洪在了解情况后, 听了他的一节课, 然后找他谈心, 发现他有素质、有上进心、有潜力, 便送他外出听课学习、提供机会, 让他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发挥其优势。并将他作为名师培养辅导对象, 使他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在之后的上海市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 他脱颖而出, 让大家刮目相看。如今他已经成为全国著名教师。

二、环境育名师, 铺造名师培育的“摇篮”

名师的培养与成长, 需要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一方面, 名师培养需要尊重人才、善待名师的社会环境, 另一方面, 名师成长也离不开宽松、舒畅的学校环境。尤其是教研、科研、学术的良好氛围。

校长应该设计以下四个环境。

三、精心塑名师, 铸就名师成长的“阶梯”

教师培训是名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工程。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及各级各类网络培训, 并定期派骨干教师赴全国名校参观锻炼, 学习名校名师的成功经验。

学校要结合教育热点, 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 邀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座, 使骨干教师了解当前学科教学最前沿的成果与动态, 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同时还可以聘请全国名校教师来校指导、上示范课, 让教师切身感受名校成功的教学方法, 领略名师的风采。

名师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和教学技能, 学校的校本培训就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持续发展的平台。

一是脚踏实地, 明确目标。学校要对确定的名师培养对象实行目标管理, 建立学校“名师库”, 健全教师成长档案袋, 鼓励教师制定个人年度和三年发展计划, 提出自己努力的目标和任务。名师培养对象不仅要高质量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 完成读书、进修等继续教育任务, 还要率先投身到教科研工作中, 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同时还要依据培养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富有特色的个性化目标。

二是以老带新, 加快成长。每学校都有一批德教双馨的老教师, 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在分工时, 要注意新老搭配, 老教师与名师培养对象共同带班、带组、带学科。以老带新, 为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教科研一体, 搭建成长平台。首先, 注重教研活动和教学反思。让教师学会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反思中不断提升。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 如举办讲课比赛, 教师基本功大赛, 经典诵读大赛, 优秀论文、教案、课件评选大赛等, 让他们通过系列教研活动, 汲取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 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其次, 为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提供“试验田”。学校结合教师教学实践及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 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问卷调查、聘请专家进行课题研讨、组织观摩课交流点评、撰写论文、讲示范课等课题研究活动,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四、科学用名师, 做好名师展示的“舞台”

名师的效应就在于领跑与辐射。校长应采取多种形式为“名师”在校内搭台, 使他们的成功经验首先在校内得到推广, 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 形成“墙内开花, 园中香”的良好氛围, 从而带动更多教师步入名师行列, 扩大名师的后备队伍, 推动学校整体师资队伍的快速发展。

五、全力推名师, 做发挥名师效应的“红娘”

名师需要推介, 除了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外, 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名师参加上级教科研等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交流研讨活动, 让“墙内开花, 墙外也香”。如:扶植教师参加省市课堂教学大赛, 组织名教师参加“校际交流”“送课下乡”活动等。让那些学有专长、教学有特色的名师有机会与外地名师交流、学习与竞争, 并从中开阔视野, 增长才干, 提高知名度, 并通过名师的外围效应提高学校办学的品位和影响力。

学校要不断创造优质环境, 努力营造争作名师的浓厚氛围, 让校园真正成为培育名师的苗圃, 最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名师团队, 实现“百花齐放春满园”。

孩子成长需要多方陪伴 篇9

在本案例中,一方面小艾不能主动融入班集体,另一方面又不被班级同学所接纳,出现了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主要是由于小艾同学缺乏心理安全感而引起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给出的心理安全感的定义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安全感是影响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指出,当生理需要被大部分满足之后,第二层次的需要就出现了。个体变得越来越对寻求环境的安全、稳定和保障感兴趣,可能产生了发展某种结构、秩序和某种限制的需要。心理安全感的缺失与个体的恐惧和焦虑等因素直接相关。

一、导致小艾个体心理安全感缺失的主要因素

1. 父母亲的远离

小艾为了求学,孤身一人千里迢迢从新疆来到上海,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这也充分说明她的内心是非常强大的。但她毕竟处于青春期,需要父母长辈在生活上的照料以及思想、心理等多方面的引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来承担,当她面临新环境出现新问题时,变得孤立无援,内心的失落和焦虑随之显现并逐渐累积。远离父母,致使她心理的安全感缺失。

2. 好朋友的离开

上海,对于小艾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她是一个学习上表现突出的孩子,但平时不太注重与他人交往,交往圈子十分狭窄,认为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朋友就可以了,偏偏她的好朋友因为心理问题离开上海回新疆去了,这对她的心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让她觉得没有朋友可以依靠了。她之后表现出的独来独往正是一种心理无助、无奈的表现。

3. 对同学的失望

小艾到上海来读书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考取好的大学,但是她给班主任的长信中重点谈到了她对本班同学的评价,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失望”二字,难以融入班集体。理想和现实的巨大矛盾使她透不过气来,她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也会变得堕落。对本班同学的不满以及对自己未来的忧虑,使她的心理安全感产生了巨大的动摇,所以她想回新疆也就不足为怪了。

4. 同学的不友善

首先,有同学到宿舍威胁她,告诉她必须夹着尾巴做人,这是对她心理的一次严重伤害;其次,当她写的随笔本被班级一个男生偷看后,班级的一些同学竟然骂她是“汉奸”,这是对她心理上的又一次严重伤害,她内心的委屈无处诉说、无法诉说,这是导致她闹着要回新疆的直接原因。

二、整合力量,多方陪伴

对于班主任来说,帮助小艾走出心理困境,获得班集体和同学们的接纳,愉快学习,就要整合力量,创设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实施多方陪伴策略,让她在心理上具有足够的安全感。

1. 积极开展超越时空限制的家长陪伴

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这是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化解学生问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虽然小艾父母远在新疆,但是班主任可以打电话、发短信、运用QQ视频聊天等方式与他们进行密切沟通,及时告知小艾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让家长也多和孩子沟通。如果孩子没有上网条件,班主任可以给她提供方便,并且要确保有一个比较私密、安全的环境,让她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受干扰和影响。我们知道,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是其他教育力量所不能替代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通过这种具有针对性的沟通方式能让小艾的问题得到缓解的话,那么家长就不一定要来上海陪伴小艾了。但如果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话,则有必要请家长来上海一趟,陪伴她度过心理的危险期。

2. 大力实施具有浓郁氛围的群体陪伴

良好的班集体是强大的“引力场”,会深深吸引学生,促使他们奋发向上。学生对班集体的高度认同,是他们产生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根源之一。从班集体建设的角度而言,大力营造班集体友好交往、团结合作和健康向上的浓郁氛围,实施群体陪伴,这对于班中任何一名学生特别是像小艾这样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班主任平时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把握他们学习、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相应的班级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可以通过举行主题班会这样的活动,传递和释放正能量,弘扬正气,整治歪风邪气,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教师还可以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注重文明交往,让每个学生能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另外,可以通过开展“攀爬毕业墙”之类的活动,即通过一个需要依靠集体配合才能完成的活动来凝聚人心,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促进同学之间的友好合作与交往。还可以请学校的心理老师到班级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让学生感受到友好交往的益处,了解一些人际交往的规划与方法。当然,像小艾这样的学生,还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小艾本人也要对心理咨询积极跟进,这样才能较好地化解问题。

3. 精心挑选进行心灵沟通的朋友陪伴

朋友,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朋友面前,你可以倾诉宣泄,可以寻求情感的支持,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激励和帮助。对此,班主任可以精心挑选1-2名性格脾气好、责任感强、富有爱心的女同学,明确交代其任务以及注意事项,让她们主动接近小艾。可以从生活和学习的小事切入,在获得小艾好感的基础上,和她一起学习和探讨有关问题,让她看到学习、生活、人性、社会的美好,不断改变她对周围同学一些消极的和不正确的看法,让其找到自尊、自信,逐渐走出交往心理的误区,学会正确地爱自己、爱他人和爱集体,再主动融入班集体。

4. 认真设计实施不离不弃的教师陪伴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说出了亲密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巨大影响。作为班集体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可以针对小艾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地召集本班的任课老师召开专题会议,让小艾能够切实感受到老师们的关爱,逐步融化她内心不信任他人的坚冰。班主任平时还可以通过邀请小艾到家中作客聊天、带她外出郊游、进行个别辅导等一系列陪伴方式。多鼓励多表扬,消除她心中的不快,打开其禁闭的心门。还可以开展一些有利于发挥她特长和优势的交流活动,让她参与其中,使她获得交往的积极体验和正确方法。

专业成长需要热爱与坚持 篇10

在“朋友圈”看到一则全球最大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公司创始人舒尔茨的故事:有一次,舒尔茨去伦敦出差,在当地称得上“寸土寸金”的最贵街道上,有个人开了一间很小的店铺卖奶酪。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生活用品,奶酪在英国并没有多高的利润。凭着商人对价值追求的敏锐和作为游客的好奇心,舒尔茨走进了这家奶酪铺子。

他很疑惑地问店主:“在这么贵的地方卖奶酪,能交得起房租吗?”店主是位老者,也不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外表,胡子拉碴,一边唱歌一边切奶酪。面对疑问,他倒是很平静:“年轻人,你先买十英镑的奶酪,我再告诉你。”等舒尔茨买好奶酪以后,店主把他带到了店铺外,指着街边的一间间铺子说:“你看,从这头到那头,都是我家的。我们家好几代就在这卖奶酪。卖了奶酪以后,对于其他生意也没什么兴趣,也做不来,就买了些店铺。结果很多人都来跟我租这些铺子。我还是卖我的奶酪,而且觉得很快乐。我的儿子现在还在离这里半个小时路程的农庄做奶酪。”在故事的最后,那位老店主,还送给舒尔茨一句颇具哲理的话:只有你热爱,只有你坚持,知道自己什么不碰,才能做好。

其实类似的励志例子有很多,在火爆很久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香港的一个青年也大抵如此:他跟着父亲和伯父做腌制食品的生意,年纪不大已经做了将近十年。在传承中,他喜欢上了这个行业,也在对品质的坚守中吸引了一批一批的食客,留下了港人心中“地道”的味道,也让自己的家族生意逐渐形成了区域的品牌。

在那位成功(单就从价值的角度来看,这位店主肯定是成功的,那些价值不菲的店铺就是最好的证明,尽管他觉得最大的成功是卖奶酪的那种快乐)的店主看来,做好一件事离不开两个方面的合力:一是喜欢,二是坚持。只有喜欢,才能在主观意识上促使我们“想去做”;只有坚持,才能在行动的过程中使得我们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碰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沉下心“做下去”。诚如罗素所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

当然了,上述两个成功的例子都在食品领域,而纵观各行各业的成功者,热爱和坚持都是避不过去的字眼。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目之所及行业内的佼佼者,同样是热爱着教育并且坚持着教育的典范。笔者非常敬重的一位前辈,2016年教师节前夕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他是目前区内唯一一位从农村教学一线走出的“特级”。当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进入师范,分配到家乡的农村学校之后,一教就是二十八年。在这二十八年间,他对语文教学的情感由最初的“饭碗”上升为具有宗教般信仰的热爱。正是有了这份虔诚,他一直关注和研究阅读教学,读而思,思而写,最终取得了同辈中其他人望城莫及的成绩。

不少人走上工作岗位之初应该都怀着足够的激情和憧憬,想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激情和憧憬逐渐被现实磨光。有人戏言: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可是,唯物辩证法早就说明,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绝对不是自我懈怠、自我放松的理由。很多时候,并非现实打败了我们,只是我们被自己打败了,而将现实作为了借口。

在孟子看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的“三乐”之一。做老师的,能够参与到这些独立生命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见证他们从懵懂走向明理,的确是珍贵的经历和财富。在参与的过程中,自然是出现诸多不如我们意的种种,但这些“不如意”恰恰是生成教育智慧的素材。只是走在前列的人将其视为宝贵的素材,而很多人将其视为阻碍。还有不少人,从开始的关注研究,走向后来的熟视无睹。诚然,家庭、工作、生活等等因素综合在一起会影响我们对于问题的判断和思考,会分散精力,花费时间。然而,“边角”的时间并不是那么难挤,最大的障碍就是“不想挤”。以至于很多人到最后都留下了“如果当初怎么样”的嗟叹。时间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法回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上没有后悔药”。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还有就是现在。

成长需要拐弯 篇11

进班前,经过我一番耐心劝说,子辰总算把头发恢复了原貌。第一个星期,他在班上还算安份,可好景不长,他开始隔三岔五地出现抽烟喝酒行为,午休期间私自溜出学校,甚至顶撞老师。

我想,对于这种懒散惯了的学生,要让他从思想行动上“转急弯”太困难,不如小步慢进。面对浑身是“刺”的子辰,我选择避其锋芒,先让他冷静,转而与家长沟通合作。我先打电话给子辰家长了解情况,同时寻求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子辰性格倔强、爱面子、逆反心强;父母在深圳打工,周围也没有亲戚照顾,子辰独自一人留守上学;亲子关系糟糕,父子沟通不畅,家长只把学校当成托管所,对孩子成才已不抱希望。由此看来,要帮助子辰,先要促进其思想转变,再循循善诱,否则欲速则不达。

此后一有时间,我就跟子辰交流,关心他学习上的情况,力求找到转变他的契机。刚开始,我的关心对他没有多少触动,他要么不开口回应,要么只应付几句。于是我转换话题,和他说起家事,聊他感兴趣的话题。子辰不再有明显抵触,慢慢敞开了心扉。在一次谈话中,他主动说起自己曾在广州打工一年,不然早就成高三的学生了,他还谈到自己在打工期间的遭遇,最后他流露出想要在学校好好学习专业技术的想法。我暗自思忖,要想方设法抓住子辰这颗上进的心。

之后,每到放假,我便创造机会与子辰在教学楼的某个地方“巧遇”,提醒他“按时回家,注意安全,多与父母联系”。在班干部会上,我嘱咐班干部多关心帮助他,多与他一起沟通、玩耍,慢慢地,他与同学走得近了,美术作业也按时交了。我再次联系子辰父母,告诉他们孩子的进步,希望他们多给予孩子鼓励与支持。很长一段时间内,子辰不再跟我对着干,我也没有听到任课老师对他的“投诉”。有一次,子辰请假出去买学习生活用品,我问明情况后批准了。他填写完请假条,双手恭敬地递给我说:“老师,谢谢!我走了啊。”我不禁窃喜,他开始懂礼貌了,尽管他身上还有许多缺点,但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现在子辰是一所高职院校的学生,逢节假日,他都会发短信问候我,还曾提到:“老班,要不是遇见您,我可能高中上不完就辍学了,更不要说上大学了。”

育人过程犹如长途跋涉,途中不免有蜿蜒曲折的山路,而拐过每道弯之后,前方又是一片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要学会拐弯,这种智慧能叩开学生的心扉,变教育危机为转机,从而引领学生不断前进……

对于成长袁我们究竟需要什么 篇12

在老家有一种蜂, 它们的个体并不大, 通身灰黑色的, 常以钻竹竿或是椽子为营生, 因此人们都称呼它们为竹竿钻。我对它们并没有什么好感, 因为小时候顺着竹竿上的圆孔向里面吹气的时候, 曾被它们蛰过, 以至于肿痛得三四天都吃不好东西。但就在昨天, 我改变了对它们的看法。

午饭后, 坐在屋檐下闲谈的时候, 突然听到一阵阵“吱吱”如电动机启动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接着便见到丝丝竹屑飘落下来, 如仲夏时节香椿树的花絮一样。我仔细寻找, 原来是一只只钻竹蜂正在钻房檐下的竹竿呢。不大一会儿, 竹竿上就出现了一个个圆圆的小孔。其实我们都知晓竹竿的质地是相当坚硬的, 但在钻竹蜂的努力下, 即便是海碗口大小的竹竿上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圆孔。这让我颇感惊奇, 于是就捉一只钻竹蜂来研究, 反复摆弄了老半天, 我也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锐利的工具, 相反的它们只有柔弱的腿, 细软的口器。真是不可思议。闲谈时, 父亲很随意的一句话为我揭开了谜底———“它们外边柔弱, 但是它们有一种钻劲, 一种坚持钻下去的精神。”

的确, 和钉子相比较, 它们并没有坚硬的身板和尖锐的钉头, 也缺乏外在的压力, 但它们却和钉子一样钻进了坚硬的木头或竹竿。如果说钉子凭借的是天生的优势和借助于外在的压力而实现了钻透木头的目的, 那么钻竹蜂则完全是依靠自己的信念和坚持。它们没有外在的压力, 也没有硬挺的工具, 只是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 为了完成生命中的一种需求而坚强地钻进了木头, 依靠自己柔弱的工具凭借一种钻劲, 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钻透了竹竿。这是何等平凡的追求, 但又是何等惊人的精神。我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由此我想到了专业成长。其实很多教师总想借助于外力而攀附生长, 就如同藤本植物一样。也许这并没有错, 最起码可以借力得力, 轻松地实现自己的成长, 从某个层面来说, 这不啻为快速成长理所当然的一种捷径。但是我想说的是社会上并不会有那么多的良机和关系, 或是贵人为你所依。那么是不是由于缺乏这种有利的条件, 我们就此停滞而置成长于不顾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成长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幸福的人生也是我们自己的, 除了我们自己没有谁能够替代我们实现梦想, 就像任何时候你都只能独自入眠一样, 我们只能走在自己的路上。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不妨像钻竹蜂那样, 凭借我们坚定的信念和坚持的精神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凭借我们不懈的努力和刻苦的钻研来促进自己的成长。这是不需要什么外在的条件的, 也不需要本身的优势, 而只需要生命中的一种需求, 一种追寻, 一种坚持的精神, 只需要认准目标, 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足矣。

上一篇:整治潜力下一篇:我国铁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