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肾挫裂伤

2024-08-06

外伤性肾挫裂伤(共4篇)

外伤性肾挫裂伤 篇1

由于肾脏处于腹膜后方, 因此肾脏损伤的可能性较小, 通常肾外伤占外伤比例约1%~5%左右, 腹部发生损伤的患者中, 10%左右的患者会伴随肾损伤[1]。泌尿系统损伤中的肾外伤十分常见, 仅次于尿道损伤。时下, 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 工业迅速发展, 由交通和工业事故导致的肾外伤屡见不鲜, 并且常同肝、脾、四肢骨等器官损伤共同发生, 因此, 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后果不堪设想[2]。本院自2012年6月开始, 采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法治疗早期外伤性肾挫裂伤,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住本院治疗的早期外伤性肾挫裂伤患者60例, 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19例, 女11例, 年龄12~67岁, 平均35.8岁, 18例为左肾损伤, 11例为右肾损伤, 1例为双肾损伤, 21例为肾挫伤, 9例为肾裂伤, 11例患者并发其他器官损伤;治疗组男20例, 女10例, 年龄13~68岁, 平均35.6岁, 19例为左肾损伤, 10例为右肾损伤, 1例为双肾损伤, 22例为肾挫伤, 8例为肾裂伤, 10例患者并发其他器官损伤。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肾损伤部位及并发其他器官损伤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采用CT为患者确定病情。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疗法

方法如下: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4~28 d, 及时使用止血剂 (金薯叶止血合剂, 生产企业:北京华美达药业有效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B20020440) 止血, 为了预防感染, 可以给予患者广谱抗生素 (如: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以及甲砜霉素等等) , 通过静脉输液为患者补充血容量, 留置导尿管, 治疗期间按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血压、心跳、体温) 、尿量、尿色以及腹部体征变化, 按时为患者检查血常规, 若保守治疗失败, 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3]。

1.2.2 治疗组患者实施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疗法

方法如下:为了维持患者稳定的生命体征, 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 必要时可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在局部麻醉条件下, 实施Seldinger技术穿刺的同时, 给予患者股动脉插管, 并且对腹主动脉进行造影, 然后使用4 F Cobra导管对双肾动脉进行造影, 通常先对健康肾脏进行造影, 再对患肾进行造影, 仔细观察并比较双肾对比剂排空差异[4]。为了查明肾动脉挫裂的位置、大小、程度和范围, 应着重观察患肾的出血位置、对比剂外溢情况, 查明出血血管后, 通过导丝的引导把导管选入出血动脉进行造影[5]。当导管准确置入肾出血部位后, 根据病变性质、造影情况和插管的具体部位选择相应的栓塞剂同栓塞方法[6]。若肾挫伤没有明显的出血动脉的渗血病变或动脉出血明显, 但血管半径很细, 导致微导管没办法进行超选的患者, 建议使用短效栓塞剂1∶10 (栓塞剂同对比剂体积之比) 的明胶海绵颗粒匀浆栓塞, 根据出血面积选择1~3 m L[7];出血动脉明显, 且小于2 mm时, 使用永久栓塞剂1∶8~1∶10的PVA颗粒匀浆栓塞, 2~3 m L即可[8], 把栓塞剂如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以及对比剂混合起来后, 在X线透视下脉冲式缓慢注入, 当造影表明出血血管分支栓塞完全, 无对比剂溢出后, 将动脉鞘管拔出, 在无菌环境下加压包扎1 d, 按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下肢血液循环情况[9]。术后持续为患者做1 d的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尿色、呼吸状况、腹部症状以及体征情况, 为了预防感染, 可以给予患者广谱抗生素 (如: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以及甲砜霉素等等) , 使用止血剂 (金薯叶止血合剂, 生产企业:北京华美达药业有效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B20020440) 止血[10]。

1.3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并记录下两组患者的血尿消失时间、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发症例数、治愈以及死亡情况。统计治愈率和死亡率;治愈率=治愈例数/总例数×100%, 死亡率=死亡例数/总例数×100%。患者出院前要认真填写 (若有特殊原因, 如患者死亡, 可由家属代替) 由本院自制的治疗满意度调查表, 调查表共20题, 每题5分, 满分为100分, 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 80~90分为满意, 70~79分为基本满意, 69分以下为不满意, 满意率= (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 /总患者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尿、临床症状体征及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血尿以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 并发症例数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治愈及死亡情况的比较

治疗组3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由于感染严重的并发症, 救治无效死亡。治疗组治愈结果好于对照组 (P<0.05) ;对照组死亡率高于治疗组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3。

3 讨论

肾外伤的诊断通常比较容易, 患者会出现腰痛、血尿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其中在诊断以及治疗肾外伤时, 血尿的意义十分重大[11]。通常情况下, 肾损伤与血尿的明显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肾损伤程度越严重, 血尿情况就会越明显, 但是仅仅用血尿程度去判断肾损伤程度并不完全准确, 这是由于输尿管断裂、肾蒂断裂以及肾盂广泛裂伤有时不会发生血尿现象[12]。过去肾损伤的诊断以静脉尿路造影为主, 可是因为它的检查过程繁琐, 假阴性率较高, 并且对于危重患者这种方法并不适用, 因此B超同CT检查已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资料显示, CT对于肾外伤的检出率高达100%[13]。

对于早期外伤性肾挫裂伤的患者而言, 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同手术[14]。保守治疗可以控制部分患者的肾出血现象, 保守治疗失败后为患者实施手术, 通常采用手术治疗, 对患者的伤害较大[15]。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法同传统疗法相比, 效果更佳, 同外科手术相比, 治疗过程更加简便, 安全系数更高, 并且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没有受到损伤肾组织的功能[16]。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以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为基础, 目的为将导管尽可能插进受伤区血管末端, 与出血位置距离越近越好, 这样便可最大程度地降低肾梗死的范围, 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治疗效果十分显著[17]。

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血尿消失时间、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发症例数、治愈率、死亡率以及患者满意率分别为: (5.4±1.2) d、 (8.4±1.9) d、3例、100%、0、100%;对照组患者血尿消失时间、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发症例数、治愈率、死亡率以及患者满意率分别为: (8.7±3.5) d、 (14.8±3.2) d、11例、93.33%、6.67%、86.67%, 可见, 治疗组患者无论是血尿消失时间、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发症例数、治愈率, 还是患者满意率、死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对于早期外伤性肾挫裂伤患者而言,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疗法可以大大缩短血尿时间, 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亦会大大缩短, 这样不但可以缩短患者的痛苦, 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为患者及其家属节省一笔可观的住院费用。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早期外伤性肾挫裂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中2例死亡, 死亡原因是由于肺部严重感染, 治疗组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可见,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 同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最终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临床意义显著, 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 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纠纷。

综上所述, 为早期外伤性肾挫裂伤患者实施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疗法, 可以明显缩短血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 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以及患者满意率、降低死亡率, 值得推广至相关临床中。

外伤性肾挫裂伤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本102例患者, 其中男性54例, 女性48例。患者年龄为20~65岁, 平均年龄38.7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 对照组52例, 患者均有有明显头痛、恶心、呕吐和明显意识障碍, 并经CT检查或MRI检查证实为外伤性脑挫裂。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两组在预防感染、抗休克的基础上, 对照组酌情给予患者卧床、输氧、激素、脱水及降颅压等常规对症治疗, 此外注重脑功能恢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采用口服消瘀康片对患者进行治疗, 1次3片, 1日3次, 根据药物的作用效果设定1周为1个疗程, 给予患者药物共2个疗程。治疗过程中需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及脑水肿脑内血肿的改变, 定期复查CT。治疗完成后, 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3]。

1.3 疗效标准:

显效:复查CT脑挫裂伤、水肿和出血灶吸收消散, CT表现正常, 各项生命指体征复正常并保持稳定, 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 生活可以自理;无效:1个疗程内未能有效改善体征和症状或症状加深。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 进行t或卡方检验, P<0.05为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治疗后, 根据临床常规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治疗组有47例治疗有效, 多数患者水肿和出血灶吸收消散情况良好, 脑挫裂伤伤势恢复迅速, 2例症状稍有缓解, 中间仍出现反复情况, 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有35例治疗有效, 9例复发, 有效率为67.3%。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3例和8例治疗无效, 经治疗后昏迷加深, 血压升高而转脑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显示消瘀康片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用药后病患反应良好, 临床常见的头痛、恶心的症状等症状明显消失或缓解, 两组患者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外伤性脑挫裂伤除大脑皮层的损伤之外, 常见有脑组织、软脑膜和血管同时破裂。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因致伤因素和损伤部位的不同而各异, 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脑组织碎裂、坏死、出血和水肿, 严重可使软脑膜撕裂, 脑实质破损, 还可发生弥漫性脑肿胀[2]。患者受伤后有明显头痛、恶心、呕吐和明显意识障碍, 同时有神经损害体征及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 伤后多立即昏迷, 严重者出现持续昏迷, 直至死亡。现消瘀康片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 研究报道证明消瘀康片不仅可以解除脑血管痉挛, 改善微循环, 减轻炎症及水肿, 降低颅内压, 促进神经元生长和保护脑血管, 在治疗颅内血肿吸收期的临床效果显著。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消瘀康片对稳定粥样硬化斑, 预防再卒中也具有一定功效[3]。在本组的临床观察中, 基础治疗配合中成药消瘀康片, 患者颅内血肿吸收速度增加, 促使血肿尽快吸收, 减少细胞受压和神经功能缺损,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显示, 两组患者治疗后, 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 (P<0.05) , 这一观察结果表明基础治疗上配合消瘀康片对外伤性脑挫裂伤进行治疗效果明显, 且优于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 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再发率低, 安全稳定, 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小军, 唐怀金, 蔡玫明.28例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与临床[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9) :5-6.

[2]邓建文.消瘀康胶囊治疗亚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28) :278.

外伤性肾挫裂伤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9例, 年龄18~56岁, 平均年龄33岁;男24例, 女5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1例, 撞击伤15例, 坠落伤3例。左肾挫伤21例, 右肾挫伤8例, 其中合并肾结石1例, 输尿管结石1例, 脾挫裂伤1例;肉眼血尿19例。根据CT结果:肾挫伤26例, 肾部分裂伤3例。

1.2 方法

患者受伤后3d内行双J管置管术, 取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后, 予利多卡因尿道表麻后置入膀胱镜, 在膀胱镜直视下经输尿管口置入F6号带导丝及推管的进口材料双J管, 边拔导丝边推进双J管, 将其末端3~4cm留于膀胱内, 再次确认双J管位置是否合适。

1.3 结果

29例患者成功置入双J管后, 18例3d内肉眼血尿消失, 2周后复查CT血肿基本吸收, 无尿外渗和感染发生;1例置管后22d反复出现严重血尿行肾动脉栓塞术, 全部治愈出院, 平均住院23d。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每隔2~4h监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 必要时行心电监护。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及有无肉眼血尿, 了解患者腰部胀痛情况。嘱患者绝对卧床2~4周, 协助其翻身, 必要时卧气垫床, 预防压疮。做好基础生活护理, 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和止血药。

2.1.2 心理护理。

肾挫裂伤起病急, 常表现为痛苦、焦虑、紧张, 甚至恐惧, 应关心和体贴患者, 了解患者的情绪及行为变化, 及时做心理疏导, 向患者讲解膀胱镜操作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本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后均能配合医护人员诊治。

2.1.3 术前的准备。

患者入室前30min, 调节好室内温、湿度, 室温为25~27℃, 湿度为40%~60%, 冬天需加温膀胱冲洗液, 一般温度为35~37℃。

2.2 术中护理

搬移患者时动作要轻柔, 避免其腰部用力, 协助患者取截石位, 并关心患者的感受, 给予其鼓励和安慰。置入膀胱镜时嘱患者缓慢深呼吸, 放松会阴部肌肉, 缓解紧张情绪。操作中经常询问患者是否有憋尿感、疼痛感, 及时调整膀胱灌注的生理盐水量, 缓解其不适症状。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经尿道膀胱镜双J管置入术。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

伤后早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并协助处理, 嘱患者严格遵守绝对卧床。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 必要时给予口服通便药, 鼓励患者每天饮水2 000~2 500ml, 遵医嘱静脉输液治疗。

2.3.2 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术后均留置导尿管, 可以及时观察尿液的情况并避免患者活动。要妥善固定管道, 引流袋应低于耻骨联合平面, 防止尿液倒流。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定时挤捏引流管, 持续开放引流, 保持引流通畅, 并做好记录。尿道口每天用碘伏消毒2次, 以防逆行感染。

2.4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4.1 膀胱刺激症状。

常表现为下腹胀痛, 其原因与尿管和双J管刺激膀胱三角区有关, 也可因患者对异物的不适感引起。本组11例出现膀胱刺激症, 经过耐心细致的解释, 分散注意力, 调整体位后, 症状减轻或消失,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解痉药。

2.4.2 尿液返流。

由于双J管放置后使输尿管开口的抗返流机制消失, 因此尿液流向取决于肾盂与膀胱的压力差[2], 所以患者尿管引流不畅时会出现腰部胀痛。故应注意保持尿管通畅, 持续开放引流, 本组未出现尿液返流。

2.4.3 血尿。

血尿的发生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肾挫伤程度、双J管的质地、移动后对膀胱黏膜的机械性损伤、输尿管黏膜的充血水肿有关, 嘱患者卧床休息, 多饮水, 血尿可减轻或消失, 遵医嘱使用止血药。本组18例术后3d内血尿消失, 1例反复出现严重血尿, 诊断为肾脏假性动脉瘤, 行肾动脉栓塞术才控制出血。

2.4.4 尿路感染。

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 肾区疼痛, 尿中大量白细胞, 血常规急性感染征象, 其发生原因与肾挫伤尿液外渗及腔内操作引起逆行感染, 术后留置尿管, 双J管继发逆行感染有关, 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保持引流通畅, 本组无尿路感染发生。

3出院指导

置管期间应注意休息, 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不做四肢及腰部伸展动作以及突然的下蹲动作, 以免引起双J管移位、脱出及血尿, 保持大便通畅, 多饮水, 尿量保持每天2 000ml以上, 定时排空膀胱, 遵医嘱定期检查了解肾脏恢复情况及双J管情况, 以此决定拔管时间。

摘要:目的:研究肾挫裂伤早期经膀胱镜双J管置入术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9例肾挫裂伤患者伤后早期通过膀胱镜将双J管置入患侧输尿管行内引流, 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29例患者成功置入双J管后, 达到有效引流效果, 防止尿外渗及感染, 保护了肾功能, 缩短了康复时间。结论:肾挫裂伤患者伤后早期置入双J管并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变化, 并做好术前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处理, 在防止并发症和缩短疗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肾挫裂伤早期,双J管内引流,护理

参考文献

[1]那彦群, 孙光, 主编.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手册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75.

外伤性胃肠道裂伤38例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6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外伤科接受腹部外伤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据统计, 本组的38例患者当中, 共有男性患25者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18~55岁, 平均年龄为 (32.5±3.6) 岁。致病原因:交通事故22例、撞击伤6、锐器刺伤7例、高处坠落2例、医源性损伤1例。闭合性损伤27患者、开放性损伤11例;自受伤至接受治疗的时间为30 min~48 h, 平均时间为 (1.5±0.5) h。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本组的38例患者在接受诊断期间, 主要临床症状有腹痛、腹胀、呕吐、休克、体检发现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部分患者有合并腹外脏器伤表现。安排患者进行腹部平片检查、腹部CT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腹腔穿刺等检查, 据统计, 行腹部X线光检查28例、行CT检查16例、B型超声波检查32例、行腹腔穿刺检查28例。

1.3 急救措施

1.3.1 维持生命体征

医务人员需要在针对腹部外伤中胃肠道裂伤患者入院后, 首先要建立静脉通道, 有条件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1], 行中心静脉压测定, 及时的给患者补充身体所需的液体, 以便能够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早期使用抗生素[2], 必要时, 可以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

1.3.2 心电监护和动态检测病情

对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体温及呼吸频率等基础生命体征进行检测, 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必要时对患者的血液常规等进行动态检测, 以便能够全面的掌握和了解患者的病情的发展和变化情况。

1.3.3 动态评估伤情

医护人员在针对腹部外伤中胃肠道裂伤的患者进行临床急救和护理期间, 需要结合患者的损伤原因、具体临床表现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初步的评估, 在针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相关项目的检查结果,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的动态评估, 以便能够为患者量身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并且积极的预防和控制相关合并伤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CT和B超动态检查是有价值[3]。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据统计, 行腹部X线光检查的28例患者当中, 有价值发现16例、阳性诊断率为57.14%;行CT检查的16例当中, 有价值发现12例, 阳性诊断率为75%;B型超声波检查32例, 有价值发现22例, 占68.75%。行腹腔穿刺检查的28例患者当中, 有价值发现13例, 阳性诊断率为46.42%。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腹腔穿刺检查假阴性率7.5%, 二次假阴性率4.2%。

2.2 治疗结果

据统计, 本组的38例患者全部手术治疗, 当中共有18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后转为手术治疗;有6例患者在接受住院保守治疗2 d后由于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转为手术治疗。本组的38例腹部外伤中胃肠道裂伤患者在接受对症治疗和护理后, 治愈30例, 占78.95%;好转6例, 占15.79%;死亡2例, 占5.26%, 1例患者因术后并发腹腔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 这1例患者为保守治疗2 d后手术, 另1例患者因多发伤出血性休克死亡。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共5例, 4例为保守治疗2 d后手术。胃肠道裂伤患者损伤脏器依次为:小肠、胃、大肠等。

3 讨论

腹部外伤的关键问题在于有无内脏器官的损伤, 如果只有单纯腹壁外伤, 对伤员生命没有多大威胁, 而重要的是内脏损伤后所引起的大出血与休克, 感染与腹膜炎, 病情多危重, 如不及时诊治, 则危及伤员的生命[3]。结合本次所得的相关数据, 本组的38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占65.79%, 女性患者占34.21%, X线光检查的阳性诊断率为57.14%、CT检查的阳性诊断率为75%、B型超声波检查阳性诊断率为68.75%、腹腔穿刺检查的阳性诊断率为46.42%。我们不难发现, CT检查、腹部X线光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腹腔穿刺检查在腹部外伤中胃肠道裂伤的阳性诊断率较高, 诊断价值较高。而且在本组患者中腹腔穿刺检查二次假阴性率明显降低, 腹腔穿刺检查和B型超声波检查可在病房检查, 对那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不能搬运的患者尤为重要, 所以动态腹腔穿刺检查和B型超声波检查对于腹部外伤保守观察的患者是否剖腹探查的及时性很关键。本组患者全部手术治疗且证实:死亡1例和并发腹腔感染、粘连性肠梗阻5例中有4例均为保守治疗2 d后手术的, 因保守治疗造成病情加重、并发症增多。所以在患者病情诊断不明确但有腹腔脏器损伤时应积极剖腹探查, 长时间腹腔污染造成的危害远大于阴性探查。及时的剖腹探查手术应用于腹部外伤中胃肠道裂伤是临床治疗中最根本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高清, 钱火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抢救腹部创伤休克患者[J].中华创伤杂志, 2013, 29 (8) :771.

[2]黎沾良.抗生素在腹部创伤中的预防性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学, 1999, 7 (19) :395-396.

上一篇:医学院校化学教育论文下一篇:古建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