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目标

2024-10-26

重要目标(精选12篇)

重要目标 篇1

只有到中国各级政府不再需要设定年度GDP增长目标之时,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才可称完善, 而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任务才可告捷

刚刚闭幕的2014年全国“两会”, 传递出的经济信号颇为复杂。“两会”期间陆续公布的前两个月经济数据, 多低于市场预期, 年初数据空档期产生的经济下滑的旧愁未减;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年度增速目标设定在7.5%左右的相对高位, 又带来了改革会为增长让位因而放缓的新忧。2014年的中国经济走势如何、宏观政策如何兼顾增长与改革, 再度成为焦点。

回答这些问题, 需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对增长的态度和稳增长的政策储备。一直以来, 中国决策者习惯于制定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目标, 并以GDP增幅来衡量。这一做法的弊端日益凸显。当原定增长目标因环境变化无法实现时, 政府每常“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提供政策刺激也要上”, 不惜代价保增长, 导致政策失误, 留下产能过剩、政府债台高筑等诸多后遗症, 延误经济转型。近年来, 经济增长已经从约束性指标变为预期性指标, 不再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去年年中, 李克强总理提出“区间论”, 调控目标从某个具体数字, 扩大到某个区间, 堪称一种进步。

纵如此, 我们仍看到, 政府虽在理论上认可中国处于增速换挡期, 在实践中还是有过于看重年度GDP增速的倾向。全国“两会”期间, 一些代表、委员, 特别是来自地方的官员, 在发言或答记者问时, 充满“大干快上”的豪情。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称, 今年的增速目标定为7.5%左右, 虽强调“左右”蕴含的容忍度, 但下限仍以“保就业”定性, 没有表述明确的定量。

这种情形使人担心陈旧的施政惯性犹在, 政府, 特别是地方政府, 可能以各种方式拼力维持甚或助燃“经济虚火”, 拟议的改革进程或受到影响。

须知大势不可违。学界的多项研究已经表明, 中国虽然城镇化进程仍在继续, 但在住宅、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领域, 以及钢铁、建材等重化工业产品领域, 都已经出现或接近出现历史需求的峰值。这预示着中国经济将触摸到需求增长的天花板。此外, 种种深层次矛盾初显, 结构调整的阵痛正在加剧。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期已经结束, 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今后再不能依靠资本投入, 而需转向技术, 转向创新, 转向思想。直面现实而期望稳定增长, 就必须重质而非看量, 重长期而非看短期, 就必须靠坚定不移的全面深化改革, 收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当然只能是中速增长——之效。

这就需要考虑, 以什么方式稳定增长。基于过去的经验, 在增长压力加大时, 纵使中央政府在全局范围内不实施大规模刺激政策, 以“微调”为名的宏观调控仍然会被放大, 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以“稳增长”为名, 实施各种变相刺激, 而一些中央政府部门可能有利益驱动参与其中, 最终导致又一批无效、低效项目涌现, 靠政府干预维持经济短期增速。那会是一种看去比较舒服、却会形成长期伤害的“稳增长”。而今年已经打算推动的改革, 如建立权力清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财税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等, 都是通过供给方因素的改善来提高潜在增长率。这些正是稳增长的治本之策, 实施中却很可能充满痛苦与阻碍。弃易而择难, 需要改革者有极强的执行力。

中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期, 稳增长应寄望新方式, 依赖结构调整。当前有一种担忧, 认为经济增速下滑会拖累就业。其实在2013年, 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到46.1%, 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强, 有研究表明较传统第二产业高出三成。结构调整带来的机会, 应给我们信心;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 会带来更多就业, 正是改革红利的直接体现。

当然, 中国的服务业也在转型中, 传统服务业需要引进新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 生产过程中的专业服务需要逐步分离, 处于高速发展中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则对人力资本提出更高要求。中国现有的劳动力素质, 不能满足服务业转型的要求。鉴此, 未来的稳增长中, 增加教育投入、培训现有劳动力使之适合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等, 应是补短板的基础设施之外另一项重要投资。

此举见效会有时滞, 但效力更持久。转型多年难获突破的事实已经证明, 欲高效实现这一投资目标, 在现行体制机制下将是完全不可能的。已有成型顶层设计的相关领域的改革, 应加紧推进;严重滞后、未曾破题的教育体制改革更是刻不容缓。在这个意义上, 未来保增长真正是“功夫在诗外”。

由政府为经济增长设定年度目标, 并非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行为的常态, 而是一种“中国特色”, 或称转轨过程中的惯性。在此目标下, 增长与改革的权衡, 不仅是短期与中长期的取舍, 更是执政者改革承当力的重要检验。在3月13日的记者会上, 李克强总理对去年在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而实现了经济预期目标感到满意, 并反问“为什么今年不可以呢?”这使识者感到欣慰, 进而对年内改革提速寄予更高希望。无论如何, 犹如物价控制由“指令性计划”变为“指导性计划”, 如今已退出绝大部分商品领域, 只有到中国各级政府不再需要设定年度GDP增长目标之时,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才可称完善, 而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任务才可告捷。

(据财新《新世纪》)

重要目标 篇2

每个人都坐过出租车。如果你出门做一次出租车,上车后,如果你几分钟都没有确立目标,司机机会把你赶下车,为什么?因为司机只是知道怎样选择最佳路线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他知道怎样做,并且把它做好。至于把车往哪里开?至于你想去的地方,司机并不知道;只有你知道你想去的地方,所以,如果连你都不知道你想去哪里,你就无法告诉司机开车的方向和目的地。司机当然就不知道往哪里开,自然机会赶你下去。

目标的重要性就像乘车时的目的地一样重要,明确目标才能有巨大的动力,因为目标的明确具有一种潜意识的强大能量.潜意识就会自动地发挥它无限的能量,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并且能够不断地瞄准和修正.自然地把我们引到朝向目标的方向前进。

每个人都接触过篮球,篮球框为什么要定为现在这样一个高度呢?因为太高了,大家都投不进篮,就不会有兴趣;篮框太低了,大家又太容易投进去,也会兴味索然。目标也要像篮框高度的设定一样,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跳一跳才够得着。

目标要跳一跳才够得着。树立人生更高的目标,不断地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你把你的主要目标订得越高,你为达到这个目标的努力也就要越集中。更高的目标将激励人们奋斗。当然目标也不能脱离实际地订得太高,当你完全看不到达成目标的希望时,你也不会有动力。

目标比利润更重要 篇3

维珍传媒(Virgin Media)主办的“商业大爆炸”(Business VOOM)是一次为期14周、针对英国创业者的比赛,我在它的决赛阶段担任评委。

让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在进入决赛阶段的6个团队中,有许多团队的创业目标都是想对顾客产生积极的影响。

事实上,在创业(Start-Up)和增长(Grow)两个类别中,我们这些评委选出的获胜者都是专注于对废品回收再利用、从而创造出新的东西并从中获利的团队。

托比·麦卡特尼(Toby McCartney)是创业类的胜者,也是MacRebur的创始人,他想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办法,把回收来的塑料转化成沥青。麦卡特尼的团队里一共有3位爸爸,他们试图通过制造出更耐用、更环保、造价更低的公路,来给自己的孩子们留下一个更美好的地球。他们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奋斗。作为2个孩子的父亲、3个孩子的祖父,我感到很骄傲,所以我也完全支持他们的努力。

增长类的胜者、Bio-bean的创始人阿瑟·凯伊(Arthur Kay)经营的是一项服务,它会从咖啡店和咖啡厅里收集用过的咖啡渣,并利用它们生产出高级生物燃料(否则这些咖啡渣就只能被扔掉)。凯伊把这些生物燃料卖给各大公司,以帮助降低碳排放。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正在意识到,公司的目标和利润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正如巴克莱银行前首席执行官安东尼·詹金斯(Antony Jenkins)去年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所说的那样:“企业的目标不是锦上添花之物,也不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它是一种文化的变革,一种永远不会停止的变革。”

对于刚刚起步的创业者来说,追求企业的目标可能需要一些勇气,但如果你勇敢地把目标放到利润之前的话,后者会随着前者的实现而实现。这正是维珍公司在此前50年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因为我们一直专注于让我们顾客的生活变得更好。

如果追求目标的过程意味着要忽视行业中的“规则”或者惯常的做事方法,我们都会勇往直前—在我们看来,需要打破规则就说明我们做事做对了。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是否具备做好某个特定领域的技能,当我们看到机会时,就已经做好了在行动中学习的准备。

目标导向的方法论已经深深地植入了维珍的DNA,它也让我们成为了一个生活方式类品牌:无论你是要从一个地方飞到另一个地方、给母亲打电话、管理自己的资产,还是要去健身房,我们都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

如果你正在打算成为一名创业者,那么你的想法背后的动力是什么?是什么让你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你想让谁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当你能回答这些问题时,这些回答就形成了你的公司的全部文化—而且在你的公司经历沉浮时,它们都会成为你自己、你的员工和你的顾客扶持你的动力。

每一年,维珍联合(Virgin United)都会把一个影响力大奖颁给一家对社会和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的成功企业。

在“商业大爆炸”的决赛阶段,另一家主营循环经济的公司拿走了今年的影响力大奖,它就是大卫·弗朗西斯(David Francis)创办的Paint360。它能对剩余或者“废弃”的涂料再加工,把它们转化成可以用在公共设施上、而且价格更低的高品质涂料。

我的女儿Holly也是这一大奖的评委之一,她和其他评委都很喜欢Paint360的循环经济商业模式,也很喜欢弗朗西斯的创业态度。

再来看看在今年“商业大爆炸”中获奖的这些企业吧:用回收塑料建造公路的MacRebur;回收咖啡渣、用它们制造生物燃料的Bio-bean;重新配制涂料、实现再利用的Paint360。

重要目标 篇4

培训的含义

1. 就对象而言, 新招录的员工培

训是针对将来的岗位需要而进行的, 包括岗前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等。

2.就组织者而言, 培训的组织实施者是企业。

企业可组织专职培训师、主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外聘教师对员工进行培训。企业内部培训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要发挥企业管理者的培训作用。作为培训组织者要掌握培训的方法特点及具备培训的知识能力, 在目前企业自身培训力量比较薄弱的情况下, 企业可借用外部的培训力量, 与各种专业、正规的培训机构合作。

3.培训的目的是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这种特殊性, 必然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这个明确的目标就是优化员工工作技能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高生产效率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包括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 培训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

培训的内容

1. 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的目的是弥补学校教育在生产实践中的某些不足, 填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是岗位培训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但对时下许多企业而言, 被聘用的员工大都已经具备了基本文化知识和理论。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操作能力的培训, 是岗位要求必须掌握的技术技能培训和应知应会方面的内容。

2. 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

员工的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在对员工进行科学文化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 要十分注重员工的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和操守教育, 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人格修养。成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员工, 最终也会成就一个了不起的企业。社会公德、主人翁意识、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等是职业道德规范培训的主要内容。

3. 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培训。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 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 企业文化软实力在竞争中突显其重要性。打造一种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文化, 是许多现代企业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企业文化不但体现在企业制度当中, 也体现在企业员工的个人素养和作风上。一个好的企业, 并不仅仅好在其生产的物质产品的质量上, 而是能够创造一个舒适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联想”自有联想的气派, “海尔”自有海尔的作风, 而体现这种气派和作风的, 正是这个企业的文化。岗位培训中不能缺少对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的培训。

4. 职业规划。

在培训中如果缺少了职业规划, 就难以达到培训所预期的效果, 其原因是岗位培训的眼前作用是优化工作、提高效率, 而员工的职业规划将使员工的心理担忧释然。在很多场合下, 我们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岗位培训当成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子项目。岗位培训的结果是更优质、更高效的工作, 而这种工作, 将会使员工因更高的贡献而相应获得更高的报酬, 即薪酬的增加或职位的提升。我国企业员工的岗位培训还包括社会主义理想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教育。因此, 岗位培训并非是简单的操作技能训练, 而是一种内容丰富、环环相扣的职业培训, 意义重大。

培训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适应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

在企业运营中, 环境显得十分重要。企业的生存环境包括地域环境、时间环境、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地域环境又称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特色。时间环境是指企业当下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发展趋势、企业隶属产业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等。市场环境包括市场化程度、市场法制化程度、供求状态等要素。制度环境是指当地政府在经济发展、产业支持、项目规划、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宏观调控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规定等。由此可见, 环境可以决定某些产业的兴衰, 却并不能够完全掌控个别企业的存亡。企业试图改变环境, 但更大程度上只能去适应环境。上述任一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在环境的变迁中, 岗位培训能够使企业“迎挑战、抓机遇、促发展”。先哲说:“天不变, 道亦不变。”天, 即是环境。天变, 自然道亦变。环境变迁引发战略调整, 而战略调整必然要求员工技术技能的更新, 甚至职业理念的变换。岗位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使企业能够抓住天机, 顺应变化。

2.适应企业角色的转变。

企业作为永恒不变的角色———市场的主体, 实现经济效益永远是企业追逐的目标。对企业来讲, 利益是核心内容。因此, 不同的企业其差异性不在于是否追逐利益, 而在于追逐什么样的利益和怎样追逐利益。对利益本身的认识不同, 会导致企业角色的定位不同, 这里面包括了企业的使命、价值取向、战略目标等。企业的使命, 就是企业对自身的一种社会角色定位, 它是企业存在的原初动力, 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取向, 即以什么东西作为自己最大的利益, 而这种价值取舍又会决定着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目标。职工是企业的生命力, 就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而言, 企业未尝不是一个群体, 一个由多人构成的有组织的团体。这里面的任何一员都会对企业角色的定位产生影响, 最终形成企业角色的是所有员工角色意识和行动的合力。企业角色的定位和转变, 依赖于整个员工角色意识的定位和转变。岗位培训对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重视, 正体现着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讲, 岗位培训增强的不仅是企业的硬实力, 还包括软实力。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岗位培训不但发展了人的生活技能、生存本领, 还为员工提供了一种归属感。员工因被重视而把企业的兴盛当作自己的事业追求。岗位培训使员工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同时又成为企业整体规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离开员工的向心力则不能发展, 而员工离开企业的凝聚力则失去温情。岗位培训给了企业和员工相互沟通的一个平台, 有了这个平台, 企业的战略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培训中常见的失误及修正

企业员工的培训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那么进行有效的培训就成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任务。但是, 很多企业在培训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弊病或失误, 大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强调理论而轻视实践。

员工培训需遵循“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实际就是说培训本身要从企业、员工个人的实际出发, 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方案。实用, 就是要在实际的基础上, 缺什么补什么, 培训内容要让员工在岗位工作中用得上。实效, 就是企业为员工的培训付出代价后要能有所回报, 经济效用和社会效用都不可或缺。因而, 岗位培训“不能离岗”, 即不能离开岗位所需, 国外有“换位代职”的培训项目, 国内也有一些企业效仿。对人员流动性较大的企业来说, “换位代职”未尝不是一种实惠的行为, 这使企业避免了因雇用临时工作人员而付出更多代价。这种培训形式在本质上依然属于“不离岗”的培训。

2.很多企业形式过于简单。

对企业来讲, 永远不能离开效益讲培训, 因为企业不是公益教育机构。那么, 从培训成本的角度考虑, 更要精打细算、统筹兼顾。在培训形式上, 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做法是一种有效利用企业现有资源的好方法, 但师傅带徒弟培训内容仅适应企业新聘员工, 并使某些不良因素相传。以岗位培训授课方式来讲, 函授、面授、网络远程教育都可以, 总体来看, 应以函授、远程教育为主, 面授为辅。就函授和远程教育来说, 当以案例教学为主, 重点讲授工作中常遇到的难题, 个案分析, 专题讲授;就面授而言, 研讨会、交流考察等都是较好的培训形式, 同时面授还得把“送出去”和“请进来”结合起来。把员工送到专门机构培训, 或是请专家到企业授课, 两者各有特色, 要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另外, 整个岗位培训在时间上都应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

3.很多培训内容空洞, 形式花哨, 脱离实际。

培训内容固然要从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出发酌情取舍, 但员工个性发展也不能因而受到挫伤。因材施教这句老话在岗位培训中一点都不老。有些单位制定了“双向选择”的培训方案, “双向选择”就是人力资源部制定出一系列的培训课程, 除少量课程是必修的外, 员工可以自主选择一些课程参加培训。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岗位培训不是走过场, 应严格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直接与晋级、评优、定岗、薪酬等联系起来。

培训的考核评估

为了提高员工接受培训的积极性, 促进培训有好的结果, 要把培训的结果与员工的报酬、职务晋升、职业生涯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培训效果评估考核是关键, 必须结合企业整体发展战略, 结合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对培训效果的评价方式、指标有所区别, 但最终的着眼点均应落在知识能力、技术水平、员工工作行为的改变以及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等方面。具体评估时可以从员工现场反应、员工知识吸收程度、培训的可操作性和实务性、员工培训后行为的改变程度、投资报酬率等方面加以细化、量化。

目标很重要作文1000字 篇5

崇德向善

一个人是善是恶,这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而且还是立身处世的问题。善,利人利己文明温暖;恶,害人害己烽火连天。若人人心存善念,抛弃恶念,则会家庭和睦、地区安宁、社会和谐、百业兴旺、国家强盛。

记得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位远行寻佛的苦行僧,在一个漆黑的街道上遇到一位挑着灯笼行走的盲人。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柳绿桃红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是令人可笑?于是僧人问:“你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

在是黑夜,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上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了?”但盲人却说:“不,我是为我自已。”僧人愣了,盲人缓缓说到:“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他人碰撞?”僧人说:“是的,我刚才还被两个人碰了一下。”盲人意味深长地说:“然而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更让别人看到了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僧人顿有所悟:“我天涯海角奔波找佛,没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佛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燃它,即使我看不见佛,佛却会看到我的。”

盲人心中装着一盏明亮的灯,一心向善,为别人着想,这正是他心中的明灯啊。

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假如我们像这个盲人一样,做个心里装着别人的`人,懂得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那么你的心灵将会得到照耀,光明与温暖方能在人间永存。

点一盏生命之灯,在生命的夜色里,我们才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安。我们帮助了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让自己的前路一直有着明亮的灯光。

奋发向上

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宫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司马迁正是因为有这种奋发向上、顽强拼搏、不辱父命的精神,才能谱写出《史记》的辉煌。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应努力、奋发、向上,就像郑燮笔下的《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依法治校的重要性、目标和要求 篇6

1.新时代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指出:“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办学,从严治校,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自觉知法守法,遵守公共生活秩序,做遵纪守法的楷模。”从这个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依法治校是新时代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因此,学校要组织教职工学习国家的有关文件精神,加深教职工对学校依法治校必要性的理解,让依法治校的观念深入人心。

2.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必然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式的特点,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在发展建设上要走出传统封闭式的管理体制,建立起法制管理模式。随着教育的发展与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育管理越来越复杂,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要依靠法律、依靠教育规章制度来理顺关系、规范行为、加强管理。所以,面对学校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要推动学校稳定和发展,只能依照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来依法治校,这也是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客观需要

一所学校能够依法治校、提高国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从根本上讲,会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当前,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都是国民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度又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影响国民的整体素质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发达国家首先是重视教育。日本的《学校教育法》于1947年出台,公布以来共计修改了36次,这说明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校管理就纳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战后的日本通过法治途径规范学校管理、发展学校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提高国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日本的综合国力。美国自1945年以来,经济产出增长的一半以上得益于教育和科技的进步。

二、学校进行依法治校的目标、要求及其基础

1.依法治校的目标

学校要将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学校本身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依法保障国家教育方针在本学校的贯彻落实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强化普法教育,促进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提高。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本校领导干部和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自主办学水平;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教师依法执教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学生的水平,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领导班子要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方式,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工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

学校要建立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和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让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法制建设,促进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发挥,使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学校要通过法制课和普法宣传教育,让师生了解“法”的概念和基本法律常识,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参加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拓宽法制教育途径,教育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做合格的学生。

2.依法治校的要求

学校要加强学校制度建设。要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财务财产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学校的各项制度的内容要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适应,并适时修改、清理、废止。同时,组织教师、学生对相关制度学习、讨论,使学校各项制度透明、公开。

学校要切实保护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及其他各项合法权利。学校要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防止歧视差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学校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如做到校务经常公开,接受学校师生、教师的监督。同时推进教师代表大会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决策由教师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等措施。推进学校家长委员会、东山社区对学校校务的民主参与。

学校还要严格教师管理,切实维护、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教师也要认真履行职责,接受学校的绩效考核。

依法治校,是时代必需,改革必需,发展必需。具体应如何进行,取得好的效果,需要校长在工作中不断反思,勇于实践。广泛听取教职工、学生的意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研讨,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从而不断提升学校依法治校的水平,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重要目标 篇7

【本刊讯】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 为提升我国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 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于近日联合制定了《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 (技术推广及装备产业化) 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

《方案》总体目标为, 到2017年, 基本形成适应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技术研发、推广和装备产业化能力, 攻克一批技术障碍, 技术储备能力显著增强, 企业重大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大幅提高, 掌握一批具有主导地位的关键核心技术, 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初步形成主要资源循环利用装备的成套化生产能力。

重要目标 篇8

一、写作教学目标缺失的表现

(一) 随意性

除了学校可能笼统规定每学期要写几篇作文外, 什么时间写、写什么几乎都没有具体要求。教师往往想写就写, 没有学期授课计划, 更有甚者, 懒得上课或者来不及备课就布置写篇作文。很多教师上阅读课会认真备课, 上作文课却几乎不备课, 信手拿个题目就让学生写。

(二) 盲目性

训练一个优秀运动员都有一个几年计划。而我们的绝大部分语文教师恐怕既不考虑中学三年学生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达到什么写作水平, 也不思考如何分步达成目标, 建构能力体系;课前没有具体目标, 指导没有具体策略, 评改笼统地写几句评语, 讲评只是拿几篇作文读一读。

二、导致作文教学目标缺失的原因

(一) 教材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序列

以往的高中语文教材, 重阅读轻写作, 写作只作为教材中的一个点缀, 列出的一些知识点只是零星地散布在一些单元专题知识中, 没有形成体系。新课程之前的最后一套人教版语文教材, 加重了写作教学的分量, 每一册后半部分都设计了几个写作专题, 但可能缺乏科学的序列, 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新课程实施后, 全国出现了多套语文教材:人教社版、语文社版、山东版、江苏版、上海版、广东版等等。这些教材开始有意识地强化写作教学, 有的还编得较为成功, 但总体而言还是缺乏明晰规范的写作教学序列。没有系统的写作教材, 缺乏明晰规范的写作教学序列, 会导致教师缺乏知识和能力的建构, 导致教师写作教学整体目标的缺失。

(二) 教师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

因为缺乏现成的可依据的高中写作教学序列, 广大语文教师只能凭自己的爱好来“耕耘”自己的写作教学“自留地”, 跟着感觉走。有的教师自己喜欢写诗, 就让学生不断地写诗;有的教师紧盯高考, 就让学生从高一开始不断地写所谓的高考作文;有的教师哪天报纸上看到了某个话题, 就心血来潮地让学生写写“应景文”;也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一味地写随笔, 以此代替有序的作文训练;还有的教师对写作根本不感兴趣, 于是就干脆一个学期什么也不写。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既没有教学内容的计划, 也没有教学进度的计划。既不考虑高中阶段学生要掌握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写作的哪些能力, 也不考虑论说文写作的种种技巧, 甚至三年下来从来不写应用文, 更无需说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安排教学。学期初制订教学计划, 把阅读教学安排得扎扎实实、满满当当, 对写作却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教会学生什么、写什么、何时写都无具体安排。可以说, 高中写作教学的随意性现象几乎随时可见、随处可见。这种随意, 导致了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偏面性发展乃至根本性缺失。

(三) 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

如果说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序列是教师的无奈, 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还情有可原, 那么, 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则是教师的不作为, 是惰性思维所致。阅读教学每堂课有教学目标和要求, 有教学重点和难点, 但写作教学没有。很多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写, 对每一堂课不作具体要求, 不作专项分解, 以为写了写作水平就会提高了。阅读教学效果往往能在上完一个专题或模块后通过测验来反馈, 而写作教学因为缺乏专项训练, 没有明确具体的短期教学要求, 教学中缺乏有效监控, 效果难以检测。教学效果检测不到位, 也就是淡化了目标要求, 这又导致了教学目标的缺失。

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无效的教学。清华大学校长曾告诫毕业生:“方向比努力重要。”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句西方谚语:“目标是罗盘, 没有罗盘的船碰到的都是逆风。”正是因为写作教学长期处于无目标状态, “少慢差费”也就难以避免, 三年高中读下来写起作文错别字连篇、不会写规范的议论文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如何确立高中写作教学的目标

(一) 明确并落实新课标规定的写作教学目标

教师要认真领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明确写作教学要求和目标。要能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立写作教学的目标, 既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同时, 教师要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关于“表达和交流”的教学要求和目标落实到高中三年的教学中, 形成完整的教学序列。笔者近几年几经努力探索出了一套写作教学序列。该序列以高中生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为主线, 以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三类文体的能力点为节分点, 并借助一个个人文专题将点线交织起来。

【高一】

专题1:告别过去/心系成长。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一:诗歌的情感与生活 (情感来自自己的生活:在我的年龄写属于我的诗) 。

专题2:青春之歌/感知梦想。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二:诗歌意象的传承 (传统意象的运用:选择有固定象征意义的意象) 。

专题3:人生计划/学习计划。落实实用文类能力点之一:计划的写法。

专题4:俯瞰大地/花开声音。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一:实写性描述与感觉化描述 (实写性描述注重细节场景描写, 注重人物、事件等描写;感觉化描述注重心灵的感觉和体验) 。

专题5:大爱无言/爱的代价。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三:诗歌意象的创造 (展开想象联想, 赋予传统意象新的意义, 创造全新的象征意象) 。

专题6:岁末小结/期中小结。落实实用文类能力点之二:总结的写法。

专题7:亲情之恋/一封家书。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一:情节的基本安排以及安排的原则 (顺叙、倒叙、插叙:以情感为情节安排的原则) 。

专题8:故土乡音/家长里短。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二:概括性描述与具体化描述 (调动具象文字、字句准确到位, 运用感觉体验、化虚为实的修辞技巧) 。

专题9:人性光辉/人生巧合。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二:情节的巧妙设置 (悬念与呼应:欧·亨利式的结局)

专题10:申请加入/申请得到。落实应用文类能力点之三:申请书的写法。

专题11:欣赏生活/感激生活。落实诗歌能力点之四:诗歌的形式 (段落句子和谐、语句音节和谐:诗歌既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 。

专题12:书海遨游/走进经典。落实论说文能力点之一:读后感要叙议结合。

专题13:产品说明/项目说明。落实实用文类能力点之四:说明书的写法。

【高二】

专题1:珍爱生命/亲情无价。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三:锻炼文采 (换用词语, 炼句筑段, 化用诗词语句, 营造诗词的意境) 。

专题2:美丽人生/直面缺憾。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五:诗歌的语言 (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 。

专题3:激情飞扬/真心英雄。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二:演讲词要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专题4:仲尼授业/学生宿舍。落实戏剧能力点之一:人物语言要有个性, 如身份、年龄、角色、地位、性格等。

专题5:值得品味/云外天香。落实散文能力点之四:韵味的冶炼 (精选特征、裁出空白、善于寄托、营造意境、化理为象、以情炉冶) 。

专题6:父亲小传/隔篱长者。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三:选取合适的叙述角度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 。

专题7:楼上楼下/球声乒乓。落实小说能力点之四:环境、场景对于小说的意义 (人物在场景中生活:风景与风景中的人和谐一致) 。

专题8:密林惊魂/美丽邂逅。落实戏剧能力点之二:情节方面要有矛盾冲突。

专题9:毛遂自荐/交友自荐。落实实用文类能力点之五:个人简介的写法。

专题10:城中闲人/心灵之舞。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五:如何塑造生动的人物 (细节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 。

专题11:红衣女孩/最美的笑。落实小说能力点之六:人物与生活原型的对应 (杂取种种人, 合成一个:“嘴在浙江, 脸在北京, 衣服在山西, 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

专题12:科研调查/实践报告。落实实用文能力点之六:调查报告的写法。

专题13:阿Q新传/我的故事。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七:古典人物塑造与现代人物塑造 (平面人物与立体人物:即成性格与性格发展变化) 。

【高三】

专题1:艺海拾贝/重读经典。落实论说文能力点之三:文学短评该怎样选取角度。

专题2:精神家园/心灵小屋。落实诗歌能力点之六:诗歌的模式 (象征模式、串珠模式、横断模式) 。

专题3:静听天籁/走过四季。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五:追求哲思之美 (渗透性、象征化、朦胧感、普通的哲理之美) 。

专题4:思考历史/生命绝唱。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四:思想评论要以小见大、针对性强。

专题5:南柯一梦/时间手杖。落实小说能力点之八:小说的重要手段———虚构 (想象、联想、虚构是对现实生活的合理延伸) 。

专题6:事件直击/我在现场。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五:时事评论要时效性强、思想深刻。

专题7:诗意生活/花开花落。落实散文能力点之六:扩展思维领域 (调动形似、相关、意同、对比、延伸等各种想象进行扩展) 。

专题8:人生储蓄/圣诞礼物。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九:小说的主题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

专题9:世相百态/热点透视。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六:杂文的语言要说理形象、议论生动。

专题10:财富论坛/生活广角。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七:论述文观点要新颖。

该序列基本涵盖了高中生在学习、应考和以后的生活中所需要的主要能力点, 具有均衡全面的特点。避免了作文训练简单重复、目标不清、内容单一的时弊。

如果按照这个序列来安排教学, 制订教学计划, 把每一个能力点的教学落到实处, 相信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 每堂课要有具体的教学目标

很多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失之于笼统, 如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思辨能力, 提高议论文写作论证能力等等。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越具体越好, 口子越小, 目标越明确, 效果越明显。如笔者在上《议论文怎样展开议论》一课时, 把教学目的定为:强化文体意识, 掌握议论文论证的一种方法———纵向展开的说理技巧, 增强辩证分析能力。教学策略是:学生训练→习作讲评→经典范文示例→习作修改→交流→再训练, 也就是讲练结合。教学中, 笔者以“读书人是幸福人”为题, 确定立意, 让学生拟写提纲, 并要求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等顺序展开论述, 使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或分论点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讲评学生习作之后, 笔者下发了谢冕的《读书人是幸福人》, 要求学生读完文章后思考以下问题:“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证的?这几个方面是什么关系?如果把它们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学生经过讨论, 进一步明确问题, 修改提纲。

(三) 作文批改要有针对性

语文教师批改作文往往失于全面, 每次作文从文章的立意、内容、语言、结构到书写面面俱到进行点评。这种缺乏针对性的评改不能很好反馈教学效果, 不能发现训练中的问题, 反而会淡化教学目标, 使学生迷失方向。学生如果感觉不到一堂课或短期训练的效果, 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功感, 往往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所以, 每次批改作文都要按照训练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 比如训练学生“形象说理”的能力, 批改时就关注这个能力点, 这样就能突出教学目标, 避免学生产生“每次作文都是重复的”之感觉, 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军事战争中的重要经济目标防护 篇9

关键词:重要经济目标,人民防空,防护措施

重要经济目标是指维系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命脉,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遭到破坏后, 对国计民生、战争潜力、维持城市基本运转和经济恢复有重大影响的目标。主要包括:城市生命线工程、重要的工矿企业、科研基地、能源基地、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桥梁、水库、仓库、电站等。

一、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的地位作用

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是维系国计民生, 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行动;又是有效克敌制胜, 确保最终胜利的重要保障;还是迎接信息化战争挑战, 降低空袭危害的重要措施。在科索沃战争中, 北约在轰炸军事目标的同时, 疯狂轰炸民用目标, 由轰炸一般的基础设施到轰炸南联盟的重要经济目标。摧毁了70%的桥梁、50%的燃料储备、100%的炼油设施、80%以上的电力和供水设施, 使南联盟经济基础和战争潜力遭受重创, 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 000亿美元, 人民生活水平倒退了几十年。南联盟最后的妥协与其说是军事失利, 不如说是重要经济目标过多受损导致战争潜力丧失殆尽。

二、重要经济目标防护面临的战争特点

高性能隐身飞机逐步成为主角。目前美军已装备F-22、F-35隐身飞机200余架, 下一步将在完善综合隐身性能基础上装备F-35飞机2, 400余架, 逐步替代现役的第三代战机。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积极求购F-35隐身飞机, 俄罗斯正在加紧研制T-50隐身战斗机, 隐形化已成为现代空袭的普遍趋势。无人机装载各种侦察设备和制导武器, 在执行侦察支援任务的同时遂行空中打击任务, 实现了发现即摧毁。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大量使用“捕食者”无人机执行“定点清除”任务, 歼灭了很多塔利班和基地组织重要成员。精确制导武器应用更加普遍。海湾战争精确制导武器仅占8%, 科索沃战争达35%, 阿富汗战争增至65%, 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更是达到了90%以上, 已经发展成为主战武器。随着制导技术、智能技术发展和空天信息支援能力的增强, 精确制导武器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打击精度更准, 圆概率误差趋于零;突击威力更大。

作战方式向“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转变。“非接触”强调在敌防区外实施远程精确打击。“非线式”强调在陆海空天电多维条件下, 集中使用突击力量, 在敌方全纵深大范围机动作战。“非对称”强调利用高技术优势, 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作战效能, 以最小代价击败对手。按先致盲、后致瘫、再窒息的步骤, 以网络战、电子战开局, 配合空中打击行动, 对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系统实施复合打击, 确保战场单向透明。然后对防空反导、中远程打击系统实施压制和摧毁, 剥夺对方的防御和反击能力。最后在多方向多领域全纵深展开作战行动, 寻歼海空导作战力量, 摧毁重要目标, 瘫痪敌方作战体系。

三、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的主要措施

(一) 合理布局。

重要的工业企业每个工业园区一般只能建设一、两个。相互之间的距离应该在10公里以上、其间可以布置中小型企业或生活居住区、绿化带及服务性建筑。在大型水库、重要交通枢纽、重要港口、大型机场、大型电站以及重要的军事目标附近, 一般不要再布建新的重要经济目标, 需要在附近新建, 应离开原有目标10公里以上。新建大型桥梁、隧道之间距离要相对合理, 河流越江工程应实行“桥隧并举”。城市粮、油、水、电等设施采取双重设置或多重设置, 互为补充, 互为替代。

(二) 疏散转移。

临战前后, 在可能的条件下, 有计划、有组织地把处在高危区域, 能够转移的重要物资、工厂、设施疏散转移搬迁到安全地区或转入地下。疏散转移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根据统一的号令,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一般应区分轻重缓急, 分期分批地实施, 注意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在和平时期, 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应对计划疏散的重要工厂及设施、疏散地域等, 进行充分的论证, 当发现有空袭症候时, 在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的统一组织下, 迅速组织疏散和搬迁。

(三) 转入地下。

工厂中小型关键设备和特别关键的大型设备应建在地下车间, 战时能够转入地下生产;对石化、水电、核电等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工业转入地下, 避免次生灾害;省市生命线工程师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所必需的同时又是易损性设施, 利用“共同沟”技术转入地下;利用地下空间对重要战略物资, 如食品、生活必需品、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需的燃料、战略性原料、重要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等进行贮存。

(四) 伪装掩蔽。

对活动的重要目标涂抹与环境一致的颜色, 使敌方分辨不清目标的本来面目, 降低活动目标在复杂地形的暴露几率。对固定目标采取伪造迷彩, 涂以背景相同的颜色, 成为背景的延伸部分, 改变目标的外形和空间感。在敌空袭兵器、制导弹药飞临袭击目标之前, 在重要经济目标外围快速释放烟幕和水雾。烟幕可用城市大量废弃的各种车辆轮胎来制造, 这类烟幕在空中形成大量的悬浮微粒气溶胶, 能吸收、散射红外线和微波波束, 对敌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能起到干扰作用。

(五) 欺骗防护。

可根据真目标的红外、热辐射及电磁反射特征设置假目标。如设置假工厂、假桥梁、假机场、假电视台发射天线等, 假目标表面材料的主要特征 (颜色、形状、辐射温度和雷达散射等特征) 与真目标相似, 假目标的骨架材料和支撑结构, 应满足强度和稳定要求, 假目标应结构简单, 制作迅速。在重要经济目标附近, 设置能够发射远红外、电磁信号的辐射源和发射机, 引诱敌空袭兵器和制导弹药上当受骗。第一, 在远离重要经济目标的安全方位, 设置激光诱饵或者红外发射机, 向来袭兵器方向大量发射与目标相似的信号, 使敌人误假为真;第二, 在重要经济目标附近制造人工热源, 产生大量红外线, 干扰红外制导的空袭弹药。

(六) 警戒防护。

加强对重要经济目标的空情警戒, 在敌来袭的主要方向组织人力观察报知网, 及时发现敌人的空中侦察或空袭行动。对进出重要经济目标的人员、车辆、信件等都要严格审查, 实施信息管制。加强对重要经济目标全时地面警戒, 在政府、公安、安全部门的主导下, 发动群众, 防止敌对分子对重要经济目标采取破坏活动或向空袭之敌提供重要目标的真实位置。

(七) 设障防护。

在敌空袭兵器预定的航线上, 临时施放一定数量的无牵拉氢气球, 使其缓慢上升, 固定部分小型爆炸物, 以触发引信引爆, 形成空中雷区。还可以将空中防空气球以数根至数十根细钢缆横向相互联结, 织成一定密度的网状障碍, 也可在钢索联结处固定一些小型触发引信的爆炸物, 简易电子欺骗干扰器材, 从而在重要经济目标的附近空中形成一张防护网, 达到摧毁敌空袭兵器或使其受到干扰而偏离方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林玉瑞.城市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措施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2] .朱万红, 王凤山.基于系统科学的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0)

[3] .马吉祥, 李国志.要经济目标防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国防, 2004 (6)

[4] .李百鸿, 封凯元.重要经济目标防护之我见[J].国防, 2003 (4)

重要目标 篇10

[案例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目标

(1) 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 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学习说明文的写法。

(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这个目标的设计, 十分模糊、笼统, 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操作性、可检测性。就说目标 (1) :“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了解”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达到什么程度才算了解?而了解哪些奇怪现象?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了解这些奇怪现象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更让人看了不明所以, 也就谈不上据此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第二、三条也都是十分模糊笼统的目标, 例如:“学习说明文的写法”, 说明文的哪些写法?学习到什么程度, 不说具体, 怎么能够判别学生有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包含多方面的内容, 本课的目标是激发哪方面的兴趣?恐怕设计者自己心中也没有数。

总之, 本课学习要达到什么具体要求, 学习理解和思想教育各有什么具体内容, 学生的理解水平要达到哪个等级、哪个层次, 等等, 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这样的目标缺乏对学生学习之后预期结果的具体程度的定性表述, 缺乏指导性, 难以操作。教学目标不明确, 设计者对本课教学到底要达到怎样的要求, 以及如何达到这样的要求, 还缺乏明确、具体的认识。那么, 该如何确定和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

首先, 在教学目标设计时, 我们需要不断地问自己:本课教学重点是什么, 需要突破什么难点?该采用什么方法, 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才说明教师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 才能设计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此, 在设计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钻研课程标准, 立足教材, 准确定位各级各类目标;2.认定重点, 突出主要目标。

其次, 目标表述时, 使用的语言要尽量准确、具体。表述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需要包含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对象、行为情境、行为标准五个部分。举例来说, 一个规范而完整的行为目标的陈述如下:学生 (行为主体) 在通读完全文后 (行为情境) , 找出 (行为动词) 至少三种 (行为标准) 课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行为对象) 。

另外, 在设计时, 我们以前往往习惯使用“了解”、“理解”、“掌握”以及“提高……水平……认识”等比较抽象的用语陈述学习结果, 这样的陈述语言过于概括、笼统, 表述不够明确, 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测评性, 要尽量避免。下面这个案例, 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案例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借助课文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重点掌握文言实词:户, 念, 寝, 步, 寻;文言虚词:遂, 盖, 但, 耳。

(2) 用层进法反复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文句, 读出文章的韵味。

(3) 联系作者、文章等背景资料, 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 赏析月色自然之美, 从而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这个目标的设计, 就很具体、到位。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第二课。《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一总的目标, 包含了对学生学习理解文言文的各个理解维度的具体要求。根据这一总目标, 教师对学生学习理解这篇课文的目标, 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表述。

教材中该单元以“江山多娇”为主题, 让学生“访名山游大川”, 去欣赏承天寺的“积水空明”, 以期“获得美的享受”。《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 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0余字, 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 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 因此教学目标中设计了理解思想感情的具体要求;该文语言干净利索而又极富表现力, 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 因此教学目标中又设计了品味语言的具体要求;另外对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 本文又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因此教学目标中还设计了学生赏析的要求。对这些学习内容的理解, 各要达到什么理解维度, 教师的表述十分明确:“能借助课文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重点掌握文言实词:户, 念, 寝, 步, 寻;文言虚词:遂, 盖, 但, 耳。”是说对这些具体的文言词语的理解, 要求达到“诠释”、“释译”的维度;“用层进法反复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读通文句, 读出文章的韵味。”不仅包含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要求, 而且明确规定了学生的理解, 要达到“运用”的维度:目标 (3) 对学生的学习理解的要求也很具体, 根据这一目标, 学生的理解, 应该达到“移情”。还值得借鉴的是, 案例中使用的语言也比较明确、具体。如:“学生 (行为主体) 能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 (行为情境) 疏通 (行为动词) 文意 (行为对象) , 重点掌握 (行为标准) 文言实词:户, 念, 寝, 步, 寻;文言虚词:遂, 盖, 但, 耳。”

重要目标 篇11

一、鼓励质疑,学会主动思考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精辟地总结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有每事问。”陶先生浅显易懂的口诀说明了设问质疑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能发明创新的重要性。尤其是飞跃发展的当今世界,要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更要培养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知识的联结处、规律的探究处、解题思路的发散处引导学生质疑。

如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自学后再引导学生质疑:“比值在什么情况下不变?”在学生回答后。笔者又引导学生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说一说。学生的思维随即活跃起来:有的用除法中商不变规律来说,有的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释。在每个学生的发言后,笔者都让学生判断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如果有疑问可以进一步质疑。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思考,而且还让学生把知识联系实际加以理解、消化。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的经验,而是在主动质疑和释疑中总结出了“比的基本性质”。

二、组织讨论,促进思维碰撞

较之其他学科而言,数学由于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往往显得枯燥乏味,因此,要让学生有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非易事。比较而言,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让不同层次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尖子生发言、中等生听讲、学困生旁听”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交流探究,完全可以自主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从中获得成长的快乐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认识”时,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让学生自主交流探究,并汇报小组研究的结果。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发现:有的小组发现了“圆柱体有几个面组成,每个面形状是怎样的”,有的小组“先看课本了解了什么叫圆柱体的高,又讨论了圆柱体有几条高,还在试着画了几条高后认为圆柱体的高有无数条”,有的小组发现“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侧面积并非一定比底面积大;在底面不变的情况下,高的值越小,侧面也越小”。当这4个小组的汇报完毕后,其他小组也对这些小组的发现纷纷发表看法。在这样具有实效的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碰撞,思维的创造力也获得了发展。

三、引导反思,提升思维品质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比较、计算出了1/2+1/3的结果后,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了反思——

师:现在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计算1/2+1/3的?

生1:先把1/2和1/3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再相加。

生2:也就是先把1/2和1/3通分,再相加。

师:那你们怎么会想到先通分呢?

生1:因为通分以后,这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相同了,也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生2:因为通分以后1/2和1/3就化成同分母分数,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我们已会做了。

师:当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先不要急于解决它,而是想方设法把它转化成已熟悉的问题,然后再来解决,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想一想,前面什么时候我们也用过这种方法?

生1: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先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生2:在计算除数是小数除法时,我们也是先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然后再计算的。

重要目标 篇12

“十二五”期间, 刀具企业必须把产品结构调整、金刚石刀具创新和行业转型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 为了满足"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工具行业的需求, 并为了行业更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分析认为, 刀具材料已经进入了以硬质合金为代表的发展时代, 与高速钢相比, 硬质合金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切削效率, 它和超硬材料一起, 是实现现代切削技术高效加工的重要保证。目前, 我国硬质合金刀具所占的比例只达40%, 远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 严重制约了我国刀具产品总体水平的提高。没有好的刀具材料, 任何刀具创新和切削工艺的进步都缺少必要的物质基础。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将涉及行业结构的调整, 加快具有硬质合金材料和刀具研发能力的生产基地的建设进程, 迅速增加硬质合金刀具在所有刀具中所占的比重。 (中国机床商务网)

第24卷 第5期 超 硬 材 料 工 程 Vol.24

上一篇:公司名称下一篇:诱导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