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消毒要点

2024-10-05

畜禽养殖消毒要点(通用7篇)

畜禽养殖消毒要点 篇1

1 消毒药的选用

使用消毒药要根据消毒对象、目的、疫病种类, 以及使用方法, 调换药物类型, 既要考虑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又要对人畜无害。消毒药应严格按要求配制后使用, 如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作用较好, 价廉易得的常用消毒药, 按正规包装应将30%过氧化氢及16%醋酸分开包装, 称为二元包装或A、B液, 用前应将两者等量混合, 放置10 h后可配成浓度为0.3%~0.5%的喷雾进行消毒, 或用做熏蒸消毒。A、B液混合后在10 d内效力不会降低, 但超过10 d消毒力则会逐渐下降, 甚至完全失效。

2 带畜 (禽) 喷雾消毒

带畜 (禽) 消毒不应仅限于畜禽的体表, 还应包括畜离周围的环境, 因为许多病原微生物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不进行空气消毒就不能对此类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 所以应进行全方位消毒。带畜 (禽) 消毒应将喷雾器喷头高举空中, 喷嘴向上喷出雾粒, 雾粒在下降过程中, 除与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接触外, 还会与空中的尘埃结合, 起到杀菌、除尘、净化空气的作用, 在夏季还有降温的作用。带畜 (禽) 消毒喷出的雾粒直径大小应控制在80~120μm, 雾粒过大在空中下降速度太快, 起不到消毒空气的作用;雾粒过小则易被畜禽吸入肺泡, 引起肺水肿、呼吸困难。用做喷雾消毒的药物应选广谱杀菌、刺激性小的药物, 水溶性不强、带有异味、刺激性强的消毒药物均不宜使用。喷雾用药的浓度必须按照使用说明配制, 不可任意加大或降低。喷雾药物用量可按5~25 m L/m3计算, 可根据季节变换灵活调节药液浓度或用量。带畜 (禽) 消毒根据情况可每3~5 d一次或1~2次/d。最好用压力为0.2~0.3 kg/cm2, 电动或机动喷雾器, 喷出的雾粒大小及流量可进行调节, 用一般手动喷雾器不易达到此要求。

3 饮水消毒

饮水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或控制畜禽体内的病原微生物, 不能任意加大水中消毒药物的浓度或长期饮用, 否则可引起急性中毒, 还可杀死或抑制肠道内的正常菌群, 对畜禽健康造成危害。常见的饮水消毒剂多为氯制剂、季胺盐类和碘制剂。

浅谈养殖场春季消毒要点 篇2

冬春交际, 乍暖还寒。春季是冬季与夏季的过渡季节, 冷暖空气势力相当, 而且都很活跃。我国春季的气候有几大特点: (1) 气温变化幅度大; (2) 空气干燥, 多大风; (3) 北方多沙尘天气; (4) 南方多阴雨天气。早春三月的天气, 忽晴忽阴变化无常, 昼夜温差较大, 因此, 在养殖生产中, 须做到挂好门帘, 堵塞漏洞, 圈舍扣棚, 保证猪舍温暖, 环境干燥洁净, 空气流畅。在北方地区, 经产母猪还要实行暖房产仔, 以保证所产仔猪全活全壮的基础工作。在南方地区, 雨水较多, 空气湿度较大, 在做好猪圈保暖除湿工作的同时, 还要采取措施预防饲料霉变。

春季, 也是高烈度流行性传染病暴发的高峰季节。常见的烈性传染病有猪口蹄疫、猪瘟、猪丹毒等, 还有腹泻病、霉形体肺炎、流感和仔猪水肿病等极易发生。在这些常见疾病中, 有病毒性疾病, 也有细菌性疾病;有呼吸道疾病, 也有消化道疾病;有单一病原致病的, 也有多种病原致病的。如何控制如此复杂多变的疾病传播流行?在做好常规的免疫接种、药物保健、饲料营养合理搭配、良好的生产管理之外, 我们还应全面加强消毒工作的进行。消毒是控制疾病流行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最全面彻底的方法手段。无论是在疫病流行期间进行紧急消毒, 还是在平常养殖过程中进行日常消毒, 能有效减少致病微生物在养殖环境中的含量水平, 减少甚至杜绝疾病的发生, 保障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

2 春季消毒的方法

春季消毒, 在不影响正常生产情况下, 选择什么消毒产品和消毒方式较好?在北方, 气候干燥多风, 呼吸道疾病多发。选择高效、速效的酸性消毒剂产品, 能有效控制常见烈性传染病, 如口蹄疫、流感、猪瘟等。推荐使用消杀威 (复方煤焦油酸溶液) 、全安 (复方戊二醛溶液) 、碘酸 (碘酸混合溶液) 、卫安 (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 、新菌敌 (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 等消毒剂按比例稀释后喷雾消毒。在南方, 由于气候潮湿多雨, 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多发。选择高效消毒剂产品进行消毒 (同上) , 但要减少消毒次数, 避免环境更潮湿;在潮湿季节单独使用干粉消毒剂 (云消安) 进行消毒。干粉消毒剂是最近几年开始应用于环境消毒的新型消毒剂产品, 该类型消毒剂具有干燥环境、吸收氨气、长效附着式杀灭致病微生物的特点, 适合在潮湿、寒冷季节进行环境消毒, 每平方米喷撒30~50克。对于空栏舍, 可进行熏蒸消毒。带体熏蒸消毒推荐使用艾清, 该烟熏剂是纯中药产品, 无毒、无刺激性, 适合空气消毒;封闭空栏舍推荐使用烟熏消毒威 (40%二氯异氰脲酸钠粉) , 该产品由1袋引燃包与1袋药包组成, 使用时将二者混合均匀, 插上专用点火引线点燃即可, 在5分钟内燃烧完全, 产生的大量烟雾20分钟不散, 进行全方位立体无死角的消毒。

3 消毒操作注意事项

在春季进行消毒工作, 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消毒工作前进行清洁工作, 但尽量不冲洗, 避免加大环境湿度; (2) 消毒工作尽量选择在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 最好是晴天, 因为温度的上升使消毒剂对病原的杀灭率上升; (3) 南方气候潮湿, 喷雾消毒应尽量减少消毒次数 (1周1次) , 并使用高效消毒剂, 因为次数的减少需要质量的提高 (干粉消毒剂例外) ; (4) 使用喷雾消毒机进行消毒, 效率高、用量少、均匀无死角; (5) 消毒不是唯一手段, 疫苗免疫接种、药物保健、良好的生产管理配合进行才是保障正常养殖生产的合理措施。

畜禽养殖场消毒的误区 篇3

1 盲目购药, 对消毒药物主要成分、功效和含量不清楚

部分养殖场为了省点钱, 只看价格, 几乎不顾质量如何, 或者听从他人推荐, 没有自己的判断, 一方面对产品性能不了解的情况下, 另一方面又不联系本地具体情况, 以致盲目购药, 甚至乱用消毒药物, 以致消毒效果较差, 严重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对环境和畜产品造成污染, 致使畜产品药残超标。

养殖场的从业人员应该在专业兽医指导下, 根据场内具体情况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有目的地到合法经营的单位购买质量过关的消毒药物, 否则一切免谈。

2 消毒药物品种少被长时间使用

有些养殖场在使用某一品牌消毒药物时, 发现其消毒效果不错, 就武断地决定将这个品牌的消毒药物指定为专用消毒药, 但需要指出的是, 消毒药剂需要化学制剂, 长期单一使用会让病原产生耐药性, 其消毒性能会相应降低, 进而造成药物残留过多, 影响畜产品质量。所以在生产实践中, 要注意根据情况不同进行不同品牌消毒药物的轮换使用。

3 养殖场选择的消毒方法不得当

部分养殖场消毒方法不当, 在预防性消毒、环境消毒、禽畜消毒、进雏前消毒、终末消毒和发生疾病时的消毒, 均用喷洒方式消毒, 他们觉得这样简单易操作、省事, 殊不知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4 配制消毒药不科学, 具体消毒时超量和超范围使用消毒药

刚买来的化学消毒药品,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配制相应的浓度, 然后才可以进行消毒。但有些养殖场无视化学消毒药剂在规格、剂型、含量上的不同, 为了效果直接快速有效, 错误地超量使用消毒药剂, 到最后甚至会产生毒害的副作用。

有的消毒人员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药剂混合使用, 造成拮抗现象, 消毒效果也明显降低, 严重的甚至有毒害作用。还有的为了图方便, 不看说明书, 将消毒药大量配制, 并多次使用, 这样做的结果肯定是不行的。

5 消毒工作缺乏科学考量

消毒和清洁卫生应同时进行, 避免因污物覆盖在消毒物上阻碍消毒药剂作用于病原体, 达不到有效的消毒作用。但确实有这样的养殖场存在, 他们重视消毒工作, 却无视环境的清洁卫生。不过也不能先清理污物再消毒, 像圈舍的鸡屎、猪粪便等, 如果有病菌存在, 盲目清理, 易造成病原体扩散, 造成新的污染。所以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先用稀释好的消毒药剂直接消毒, 等药物作用一段时间后, 再清理污染物, 最后再次用消毒剂消毒一次即可, 科学有序, 消毒效果棒。

6 消毒工作不够全面

消毒工作要全面, 不仅要对养殖场内进行严格的消毒, 还要对过往的人员、车辆、货品的进出等及时消毒, 这样才能保证养殖场内良好的消毒效果。不能只是在进出口设置消毒槽, 对进出的人员、车辆和货品等也没有进行彻底消毒。有的养殖场, 消毒槽内的消毒药都挥发掉了, 也没有及时更换, 完全忽视了这方面的消毒工作, 有的甚至让专门收购贩卖死畜禽的商贩随意进出而不消毒, 极有可能造成疫情传播, 引发严重的后果。

7 消毒工作无规律、无记录

科学有效的消毒工作, 应该做到一方面依据养殖场自身的实际环境制定合理的消毒方案, 另一方面做好充分详细的消毒记录工作, 做到有数据可查。这些数据包括:养殖场内所有消毒药剂的品种、浓度、消毒方法、消毒时间、剂量等。

一些养殖场在做消毒工作时, 没有职业操守, 完全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有的三分钟热度也只是为了敷衍上级检查。部分员工对近期消毒液品种、浓度、消毒方法几乎不清楚, 更说不出所以然。如此没规律, 毫无科学操作的消毒工作, 很可能造成养殖场内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8 只注重养殖区的消毒, 忽略了生活区的消毒

有些养殖场消毒工作不注重细节, 草草了事。很多时候只对养殖区的棚舍、饲养工具和周边环境消毒, 但养殖场人员的生活区域有生活垃圾、杂草丛生, 易滋生病原微生物, 如果这里不进行消毒, 对养殖区的畜禽也会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不可消极面对。因此, 消毒工作细节要注意, 每个区域都不能忽视, 不能留死角。

浅谈畜禽养殖场的消毒 篇4

1 消毒的种类

1.1 预防性消毒

指尚未发生动物疫病, 结合日常饲养管理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或其它有害微生物污染的场舍、用具、场地和饮水等进行的消毒。

1.2 疫源地消毒

指对存在着或曾经存在着传染病传染的场舍、用具、场地和饮水等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疫源地消毒又分为两种: (1) 随时消毒。指当疫源地内有力传染源存在时, 进行的消毒。如对患传染病的禽舍、用具等每日随时进行的消毒。 (2) 终末消毒。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 对疫源地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如患烈性传染病畜禽死亡后, 对其场舍、用具等所进行消毒。

2 消毒的方法

2.1 物理消毒法

指使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有害微生物的方法, 常用的有自然净化、机械除菌、热力灭菌、辐射灭菌、超声波消毒、微波消毒等。

2.2 化学消毒法

指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方法。消毒剂应具备的条件: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可在低温下使用, 不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它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 对物品无腐蚀性, 无色、无味、无臭, 消毒后可除去残留药物。毒性低, 不易燃烧爆炸, 使用无危险性, 价格低廉, 便于运输, 可以大量供应。

2.3 生物消毒法

指利用微生物间的节制作用, 或用杀菌性植物进行消毒。常用的是发酵消毒法。

3 提高畜禽养殖场消毒效果的措施

3.1 选择合格的消毒剂

畜禽养殖场选择消毒剂要在兽医人员指导下, 根据场内不同的消毒对、要求及消毒环境条件等, 有针对性地选购经兽药监察部门批准生产的消毒剂, 或是选购经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推荐的适宜本地使用的消毒剂。选择时要检查消毒剂的标签和说明书, 看是否是合格产品, 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消毒剂要具有价格低, 易溶于硬水, 无残毒, 对被消毒物无损伤, 在空气中较稳定, 且使用方便, 对要预防和扑灭的疫病有广谱、快速、高效消毒作用。

3.2 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应用消毒药剂时, 要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根据不同的消毒环境、消毒对象和被消毒物的种类等具体情况, 选择对其可产生高效可行的消毒方法。如拌和、喷雾、浸泡、刷拭、熏蒸、撒布、涂擦、冲洗等。

3.3 按要求科学配制消毒剂

市售的化学消毒药品, 因其规格、剂型、含量不同, 往往不能直接应用于消毒工作。使用前, 要按说明书要求配制实际所需的浓度。配制时, 要选择稀释后对消毒效果影响最小的水, 以及稀释后适宜的浓度和温度等。注意配好的药液不宜久贮。有的多次使用时要先测定有效氯含量, 然后根据测定结果进行配制, 提高消毒效果。

3.4 设计科学的消毒方式

有些畜禽养殖场消毒效果差, 主要是执行的消毒程序不科学。畜禽养殖场现行的有两种消毒方式, 一种是消毒代替清洁, 直接消毒;另一种是先清洁被消毒物上的有机物质障碍后再消毒。把现行两种消毒方式综合起来, 设计把一次消毒改为二次消毒, 具体为:第一次是使用稀释好的消毒药剂直接进行消毒, 待一定作用时间后, 清洁被消毒物上的有机物质或其它障碍物质, 再用消毒药剂重复消毒1次。这种二次消毒科学彻底, 消毒效果好。

3.5 科学消毒

有的农户在畜禽养殖场的消毒时, 往往是用消毒药剂全面喷洒1次就算消毒完了, 不注意应用浓度和接触作用时间, 这样达不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应让被消毒物充分与消毒药剂接触, 有效消毒浓度至少300m/m2。要掌握好消毒作用时间, 当接触时间过短时, 往往达不到杀灭的目的, 只有达到规定作用时间后才能保证消毒药剂将病原体杀灭。在畜禽养殖场内应用熏蒸消毒时, 还需注意保证相对的温度, 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消毒工作中, 不要随意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药剂混合使用, 以免出现配伍禁忌而产生拮抗现象, 降低消毒效果。

3.6 严把人员、车辆、物品进出的消毒关

在畜禽养殖场内, 虽然都执行了严格的消毒工作, 又在进出口设置了消毒槽, 但还不能完全切断外界病原体的侵入。必须严格控制场外人员进出, 定期更换消毒槽中的消毒药剂, 以防挥发后失去药效。饲养管理人员要注意保持身体清洁与健康, 入场前需在洗手池清洗, 换上工作帽、工作服和工作靴。车辆、饲养工具及关物品等进出要经过严格消毒。只有采取综合控制措施, 从严把关, 才能保证场内取得良好的消毒效果。

3.7 做好消毒工作记录

养殖消毒七误区 篇5

畜禽养殖生产中, 圈舍内留存了大量的灰尘、粪便、饲料等物质。一些养殖户在消毒前未将圈舍冲刷清理干净就直接进行消毒, 这可导致消毒药渗透不良或与有机物发生反应而影响消毒效果。

2 消毒时温湿度不够

许多消毒药需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部分养殖户在进行喷洒消毒时, 不考虑地面及空气的湿度而直接将消毒液喷洒在干燥的墙壁及地面上或不管畜禽舍内的温、湿度直接进行熏蒸消毒, 这往往导致消毒工作事倍功半 (熏蒸消毒要求的环境条件是温度18℃, 湿度60%以上) 。

3 消毒方式不全

在畜禽养殖中,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三种, 即环境消毒, 带畜 (禽) 消毒和饮水消毒。

这三种消毒方法可从不同途径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有的养殖户在消毒时, 只采用一两种方式进行消毒。消毒方式不全面, 则消毒效果差。

4 不坚持消毒

消毒是一项持续的工作, 定期消毒可更好地杀灭病原, 防止疾病传播。部分养殖户在消毒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只是偶尔消毒一次或仅在出现疾病时才进行消毒。

5 消毒药选择不当

一些养殖户在进行消毒时, 不注意消毒药物的使用范围, 认为味道大、刺激性强的药物消毒效果明显。使用这类消毒药物直接进行消毒往往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

在实践工作中, 应根据消毒的目的选择消毒药, 如:进行环境消毒一般用碱类、酚类、醛类、卤素类消毒药物。带畜 (禽) 消毒一般用季铵盐类、过硫酸氢钾类、过氧乙酸类、卤素类消毒药物。饮水消毒一般用季铵盐类、过硫酸氢钾类、过氧乙酸类消毒药物。

应根据细菌和病毒对消毒药物的敏感程度, 在不同的时期, 选择不同的消毒药进行消毒。其中, 季铵盐类消毒药物一般仅对细菌有作用。

6 消毒药配伍不当

一些养殖户在消毒过程中, 将多种消毒药混合使用, 认为这样可起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但各类消毒药的性质不同, 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配伍禁忌, 如酸、碱类消毒剂不可混用, 漂白粉不可与酸类混用, 季铵盐类不可与过氧化物及碘化钾等混用。若不遵循这些禁忌乱用消毒药将影响消毒效果。

7 消毒药配制不当

畜禽养殖场消毒剂的选择 篇6

1选择消毒剂的原则

一种理想的消毒剂应具备如下性质:(1)消毒谱广,对各种微生物都有效;(2)高效,低浓度时仍具有很好的消毒效力;(3)消毒速度快,作用持久;(4)在低温下使用仍然有效;(5)受有机物影响小,耐酸碱环境;(6)易溶于水;(7)使用方便;(8)无刺激性、无腐蚀性、无毒性,对人和动物安全,消毒后易于除去残留药物,消毒剂的任一成分都不会在肉或蛋里产生有害积累;(9)不易燃、易爆,便于运输;(10)性质稳定,不易分解、降解,耐贮存,使用成本低。

不同的消毒剂的优缺点不同。选择消毒剂时,需综合考虑消毒对象、使用方法、待杀灭的微生物种类以及消毒剂本身等因素的影响。要使任何一种消毒剂既有效,用量又经济,必须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先对待消毒的环境进行彻底清扫或清理,去除粪便和污物;若是消毒物品或养殖设施,则需先用清洁剂对物体表面进行彻底擦洗除尘,去除污垢和有机物质。只要这些基本的清洁条件得到满足,许多消毒剂都是高度有效的。此外,需针对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消毒程序,并将消毒措施落到实处。

2常用的消毒方法

生产中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机械清理法、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消毒法四大类。

(1)机械清理是指用机械的方法(如清扫、洗刷、冲洗等)对养殖设施设备和养殖环境进行清理或清扫,以去除病原微生物或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含量。虽然用该法不能彻底消除或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却是消毒程序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确保其他消毒措施达到效果的基础。(2)物理消毒法指用阳光照射、紫外线照射、高温等方法杀死病原微生物或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含量。阳光是天然的消毒剂,其光谱中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能力;阳光的灼热和蒸发水分引起的干燥亦具有杀菌作用。阳光照射适用于地面和可移动的设施或物品。用紫外灯照射亦可用于消毒,生产中多用于人行通道。高温消毒包括用火焰进行烧灼或烘烤、经煮沸和用蒸汽进行消毒,多用于特定环节。(3)化学消毒法指运用化学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涉及熏蒸、浸泡、喷雾、撒布或在饮水中加入消毒剂等具体操作。常与机械清理和物理方法联合使用,用于畜禽生产的各个环节。(4)生物学消毒法是利用生物发酵、微生态制剂等进行的消毒。多用于粪便等废弃物的消毒。一般要经过1~3个月即可出粪清池,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场。

3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在生产中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3.1病原微生物的类型

细菌和病毒是对养殖生产构成危害的2类主要的病原微生物。不同的细菌或病毒对消毒剂的敏感性有所不同。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许多物质可经由肽聚糖交联形成的网孔穿透细胞壁进入到细菌内部;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丰富的类脂质构成,类脂质是阻挡外界药物进入的天然屏障。据文献报道,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耐药质粒(R)还可介导产生对消毒剂的抗药性或破坏部分消毒剂。因此,革兰氏阳性菌通常比革兰氏阴性菌对消毒剂更敏感。芽孢是某些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其壁厚而致密,对化学药品抵抗力强。因此,大多数消毒剂(酚类、醇类、胍类、季铵盐类等)不能杀灭芽孢。目前公认的杀芽孢类消毒剂包括戊二醛、甲醛、环氧乙烷、氯制剂和碘伏等。

按照囊膜的有无,可将病毒分为有囊膜的病毒和无囊膜的病毒。囊膜位于有囊膜病毒的最外层,由脂类、糖类和蛋白质组成。大多数消毒剂都能杀灭有囊膜的病毒,但中效消毒剂(如酚类)和低效消毒剂(如季铵盐类)对无囊膜的病毒的杀灭效果很差。因此,需选用高效消毒剂,如碱类、醛类、过氧化物类、氯制剂和碘伏等,才能确保有效杀灭无囊膜的病毒。

3.2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养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程度会加重。特别是在疾病暴发期间,场区病原微生物的数量较正常情况要多。在这些情况下,消毒剂的用量要加大,消毒时间也要延长。即使在日常生产中,某些环节或区域仍属于重污染区或高危区域,应加强消毒,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正确选择畜禽消毒剂 篇7

消毒剂主要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畜禽体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碱类主要包括氢氧化钠、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较高的消毒效果,适宜环境消毒,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蚀性。价格较低。氧化剂类主要通过氧化作用来实现,但易受温度、光线的影响蒸发失效,消毒力受污物影响最大。包括双氧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卤素类所有卤素均具有显著的杀菌性能,氟化钠对真菌及芽孢有强大的杀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肤消毒,碘甘油常用于黏膜的消毒。细菌芽孢比繁殖体对碘还要敏感2倍~8倍。卤素类易受温度、光照、蒸发等条件影响而失效。而且其消毒力受污物的影响大,需要在强酸下才有效,碱性条件下效果降低。包括漂白粉、碘酊、氯胺等。酚类酚能抑制和杀死大部分细菌的繁殖体。真菌、病毒对石炭酸不太敏感。对位、间位、邻位甲酸的杀菌力强,混合物称三甲酚。来苏尔比酚杀菌力大4倍。酚类消毒能力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污染环境,价格也较高。包括苯酚、鱼石脂、甲酚等。甲醛甲醛可消毒排泄物、金属器具,也可用于栏舍的熏蒸,可杀菌并使毒素下降。具有刺激性、毒性,长期使用会致癌,易造成皮肤上皮细胞死亡而导致麻痹死亡,甲醛的消毒力受污物、温度、湿度影响大。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

(摘自:中国农业推广网日期:2013.3.5)

上一篇:体外高频热疗下一篇:LED芯片钝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