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对策

2024-08-25

发挥对策(精选12篇)

发挥对策 篇1

摘要:总结了发挥农技推广人员作用的对策, 包括适度放开经营、争取基地、狠抓示范、宣传引导、培训骨干、全面推广等内容, 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技推广人员,发挥作用,对策

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 基础、应用研究和推广应用缺一不可, 农技推广扮演的角色是将各种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宣传、培训等方式向农业生产领域转移和扩散。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作为直接面向农村和农民的国家事业单位, 也是深化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之一。一方面农民非常需要农业科技, 有些农民甚至连一些简单的常规技术也没有掌握, 同一地块各户之间单产相差很大, 有的甚至相差50%;另一方面农技推广人员又苦于找不到更有效的推广形式, 加之没有好的激励机制, 致使有些技术人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石岭镇农业站在四平市是标杆农业站, 连续10余年被评为省先进单位, 但是受体制等大环境影响, 农技人员发挥作用有限, 与农民的需求相差较远。近些年来, 由于站内同志比较团结, 加之原来的基础比较好, 在外地其他农业站纷纷解散、承包, 技术人员陆续改行、下海等不利的环境下, 每年都能推广普及一些新技术。

1 适度经营, 确保单位生存和人员稳定

四平市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但目前只能保证在编技术人员的工资, 其他如办公费、差旅费、培训经费、活动经费等都没有, 能坚持上班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都只是围绕着政府中心工作开展, 有的甚至被安排到其他岗位。因此, 在现有条件下, 推广站围绕推广项目, 在“立足推广搞经营, 搞好经营促推广”的原则下, 适度开展一些农资经营, 所得利润可解决单位经费不足和技术人员补助缺乏的问题, 以确保单位生存和人员稳定[1]。

2 争取基地, 提供试验示范和实践场所

任何新技术的推广都必须遵循“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原则, 试验、示范的风险不能让农户来承担, 应该在试验、示范基地内进行, 技术人员也要在此演示和实践。但目前乡镇农业站普遍都没有基地, 有条件的推广站, 也只能是租用农户土地和农机具开展小部分试验示范。因此, 争取一块较为长久或相对稳定的基地极为迫切。

3 狠抓示范, 按不同区域和土壤类型进行引导

对于一些已经试验成功的新技术、新品种, 要分不同条件的村屯和不同土质的地块进行多点示范。目前石岭镇推广站参加的项目已解决该问题, 该中心技术人员每人指导了10户科技示范户, 大部分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将继续抓实、抓好[2]。

4 宣传引导, 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宣传

对于一些已经试验示范成功的新技术、新品种, 一些传统技术、好的经验和做法, 要依靠现有的条件, 主动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进行广泛宣传, 积极引导, 使更多的农民尽快掌握和运用。近年来, 除了利用会议、座谈、集市、入户、到田等形式进行宣传外, 更主要的是利用经营的机会进行宣传、引导、培训, 这种“寓宣传培训于经营服务之中”的形式, 更直接、更及时、更有效[3]。

5 培训骨干, 让科技骨干首先了解和掌握新技术

石岭镇面积较大, 受场所等诸多方面限制, 上万户农民想普遍培训但一次无法做到, 每次培训都只能是培训科技骨干或示范户, 再由他们去传帮、带动其他农户。集中培训骨干时又可以请有关专家来授课, 可以大幅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率。科技培训是农技推广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很多新技术都是因为培训不到位给农民造成了损失, 或者是没能推广而夭折。要提高培训效率和培训质量, 亟待解决的就是改善培训场所和培训设备。农业站应该有相对宽敞的培训专用课堂, 添加必要的培训设备, 如电教设备、图书、桌椅等, 各村要有专门的培训室和相应设备[4]。

6 全面推广, 加速新技术推广和普及进程

农技推广的最后环节是推广普及。以上几个环节做好后, 一项新技术便会自然推开。但农业生产是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加上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 往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会出现很多问题, 这就要求基层农技推广站所跟踪指导要到位, 不仅技术人员要深入到农户、到田间, 也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骨干和示范户的作用, 加大指导覆盖面。目前在指导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仍然是费用问题。农民居住分散, 技术人员下乡走村串户路途远, 应该给予解决他们的下乡费用和交通工具, 这样既可提高工作效率, 又可激励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 要建立对科技示范户的激励机制, 给予他们一定的补助补贴, 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指导和带动其他农户。

参考文献

[1]申红芳, 徐青, 曾欣龙, 等.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影响——来自浙江仙居基层农技人员的案例分析[J].中国稻米, 2012, 18 (6) :27-31.

[2]乔方彬, 张林秀, 胡瑞法.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行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1999 (3) :12-15.

[3]胡瑞法, 孙顶强, 董晓霞.农技推广人员的下乡推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4 (11) :29-35.

[4]李冬梅, 吴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推广意愿及行为实证研究——基于四川省基层农技员的调查[J].生产力研究, 2009 (17) :35-37.

发挥对策 篇2

对策

“>农村党员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与对策2007-12-12 14:18:5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党员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与对策农村党员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与对策(2)在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对农村10个村场的100名党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由于受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部分党员中存在着未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现分析如下:

一、党员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

1、党员意识不够强,无所作为。其表现为:一是“荣誉党员”多。认为当党员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并不需要履行

什么职责。二是“挂名党员多”。认为自己一无职二无权,起不了作用,把入党的誓词、党的宗旨统统抛到了脑后,缺乏起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地方放松了对农村党员教育,许多地方存在着党员“不俏”、“不用”、“不香”的现象,特别是无职党员的作用更难发挥。有的认为:现在是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要讲区别,只差五毛钱(交党费)。党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不少农村党员经常不参加组织生活,接受教育的机会少,脑子里党的观念、党的利益、党性原则、党的组织纪律十分淡薄。

2、党员素质不高,难有作为。一是多数农村党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不熟悉,碰到具体问题,吃不准、拿不下。在调查的100名党员中,有40的党员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有的接近文盲。二是老龄党员多,从调查看,党员老龄化现象比较普遍,50岁以上占55,有一个村只有32名党

员,70年代入党的党员占了90以上,越是落后的村这种现象越突出。三是贫困党员多。约占20,他们家境贫寒,生活艰苦,家庭负担沉重,亏欠公款较多,还有什么能力去发挥他在群众中的带头作用。四是党员结构不合理,科技致富型、经济带头型能人的党员数量十分有限。五是部分党员意志衰退,组织观念淡薄,行为不端,觉悟低下,也有的党员干部为政不廉,给组织抹黑,这显然体现不了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党员教育滞后,无心作为。一是发展观念淡薄,部分党员仍习惯于“稻草加稻谷”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或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或只注重既得利益和眼前利益,害“红眼病”。如在开发、引进外资项目中,阻工闹事、敲竹杠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宁可抛荒,不可失业”。二是国家集体观念淡薄,忘记党的根本宗旨,“埋头责任田,外出捞现钱,管它党员不党员”。有的党员在价值观念上表现为“一强一弱”。即片面强化经济

利益,弱化奉献精神,甚至有个别党员认为入党只有义务,没有权利不合算,划不来,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只重权利,不讲义务,一讲减轻农民负担,就连应该上交的共同生产费,一事一议费也不愿交,给乡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调查发现,有一个村一名无职党员,村电工找他收电费时,他毫不脸红地说“我暂时不想交,我是党员”。三是法制观念淡薄,部分党员不学法、不懂法,更不能自觉地以法律为准绳,以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有的自己行为违了法,却意识不到,还有的党员,只懂得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懂得法律也应保护他人,在损害集体和他人利益时蛮不讲理,目无法纪。四是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不民主,重大问题的决策不民主,不听群众意见,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或联系群众不够,进组入户与群众交心少,或闹不团结,内耗严重,严重地败坏了党的形象。

4、党组织软弱无力,无法作为。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个村党支部一班人,人人都当老好人,上级的方针政策在这个村根本无法执行,党员是各行其事,一年四季难开一次生活会,村里的工作,基本是乡里干部督促搞,不督促就不搞,乡里干部一离开,便无动于衷,支部在群众中基本成了聋子的耳朵当摆设。

二、充分发挥作用的对策

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们认为应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1、抓好党支部建设,提高凝聚力。

好支部才能带出好队伍,要想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关键要靠有一个好支部。因此,我们首先要着力整顿好农村党支部,特别是那些后进村,要重点整顿建设,要按照“五个好”的标准,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要求,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和一班人。在选配村支部一班人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坚持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其次,要进一步提高对抓党员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纯洁党员队伍,发展壮大力量,村支部一班人更要以身作则,团结一心,带头讲政治,讲学习、讲纪律、讲党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党支部的自身建设,真心实意为民着想,造福一方。再次,支部一班人,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经常性走访制度,关心党员生活,搞好服务工作,切实帮助党员排忧解难,扶贫帮困,使贫困党员早日脱贫致富,以此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感染力。

2、抓好党员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必须针对当前农村党员思想实际,特别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从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对症下药,概括地说,主要从以下几个

发挥对策 篇3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作用;困境;对策

收稿日期:2009-12-19

作者简介:段凌燕(1982-),女,甘肃景泰人,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胡双美(1985-),女,内蒙古包头人,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内涵

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务工作大辞典》“党员篇”将先锋模范作用界定为三部分内容: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结合大学校园的实际,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作以下理解: (1) 带头作用是指党员在各个方面要走在群众前头,为群众树立榜样。(2) 骨干作用是指学生党员要成为群众中的中坚分子,能够团结和带领群众按照党指引的方向前进。(3) 桥梁作用是指党员要成为沟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桥梁。

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主体角度的内涵分析:首先,高校学生党员应该是在思想,学习,理论和业务、生活、身心等方面引领群众的领导先锋,引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和发展;其次,高校学生党员应该是示范群众的践行楷模。高校学生党员提高自身素质, 夯实群众基础,勇于剖析自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方能全方位的发挥模范作用;最后,高校学生党员应该是服务群众的模范。高校学生党员只有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 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才能在上下级之间、党内外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正发挥联系、沟通、润滑作用。

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外延也有新的内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校内有学生党员这一先进群体的存在,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应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具体来讲对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党建工作、高校管理工作等方面发挥着核心、导向、激励、矫正等作用。

二、高校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面临的困境

首先,党员培养、考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尽管我党一直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但由于在党员培养的初级阶段,培养考察不够深入等原因,造成部分学生党员不能发挥作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部分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问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部分学生把入党作为考公务员的一个筹码,入党动机的功利性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再次,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舆论对党员的评价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受到困扰和影响。由于少数党员败坏了党的形象,使部分群众对党失去了信心,这从客观上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造成了困扰。

三、高校学生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对策

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对策研究,必需要构建一种具有长效机制的模式:即以提高学生党员的主体自觉性为基础,以创新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相关制度为保证,以构筑学生党员作用平台为途径,以强化客体,培植积极上进的群众基础为舆论支持。

第一,发挥高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最根本最切实的应是党员自觉性、主动性的发挥,因此优化党员主体,造就优秀的学生党员群体,保证学生党员先锋性发挥的主体地位是基本对策。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管理、强化监督是从制度层面督促党员发挥先进性的保证。结合各个层面制定相应的制度,如规范学习制度、健全培训制度、建立检查制度、严格考核制度、完善监督制度等,以完善的制度来建立学生党员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进而保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第三,以构筑并拓展学生党员作用平台为途径。以形式多样,内容灵活的活动为主要载体, 为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必要条件,如:佩带党徽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交纳特殊党费活动、建立“学生党员之家”网站等。

第四,加强广大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强化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客体条件,培植积极上进的群众基础,为党员发挥主体性地位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发挥对策 篇4

关键词:县级种子管理站,职能作用,对策

近年来,国务院、省、市依次出台了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种子体制改革,促进种业的发展。随着种子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进一步深化,依据《种子法》赋予的种子管理等职责[1]。罗平县农业局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委托罗平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行使种子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对罗平县范围的主要农作物种子行使种子行政管理职能,履行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3项职能。通过组织实施,在品种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市场监管和良种推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罗平县种子管理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了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认真做好行业指导、技术培训、种子储备、种子质量的监督检验及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等工作,发挥种子管理职能的作用。

1 品种管理

1.1 加大公益性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力度,提高特适品种市场占有率

基础性公益试验研究,种子管理站每年度承担国家、云南省油菜新品种(新组合),云南省杂交籼稻水稻新品种(新组合)等区域性试验、生产试验及新品种展示,为国家、云南省新品种审定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罗平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受相关种子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委托,组织省内外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新材料进行抗病性等方面的筛选,为育种单位新品种的杂交、选育提供抗病性优材料,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针对罗平县种子生产经营农作物品种多的实际情况,种子管理站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积极加强品种特适性试验示范和推介引导,提高不同生态区域特适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品种自身的优质、抗逆性好、增产优势好的特性[2],受到群众欢迎。

1.2 加大新品种试验种植力度,为品种准入提供理论依据

依据《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作物品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或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推广或者销售的农作物种子,在未种植过的生态区域推广或者销售前,应当在县以上种子管理机构监督下进行一个生产周期的试验种植,并出具先进性和适用性的书面证明,方可推广或者销售”的规定,监督种子生产企业按照要求,进行新品种试种工作。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3个省(区)结合部,境内生态环境类型特殊、复杂,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实行新品种试种制度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使用不适宜的种子给农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是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用种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进入罗平县种子市场的品种必须符合以下准入条件:经国家、云南省、曲靖市审定(或认定)通过,并在罗平县种子管理站的监督下进行一个生产周期的生产试验种植证明其适应性后的品种,才能在罗平县区域内进行推广或销售。

1.3 开展新品种展示工作,为群众在选择品种方面提供方便

罗平县种子管理站根据罗平坝区和山区不同生态区域的特点,把一些符合准入的农作物新品种集中进行连片示范,从栽培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示范,形成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为下年优质、高产、抗逆性好的品种扩大示范推广提供栽培技术,同时为群众提供现场参观学习起到了典型示范效果、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2 质量管理

2.1 对亲本管理,是保障种子质量关键

在该县制种的种子企业,制种前按照相关规定到县种子管理站进行备案,并提供亲本种子有关的质量情况。管理站要求种子生产企业按照亲本自交系的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管理好亲本种源,在制种的前一年,按照亲本自交系保纯繁殖技术操作规程,严格选穗套袋,在苗期、拔节期、抽丝期分期限去劣去杂,才能达到亲本质量要求。

2.2 对制种过程管理,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点

在制种过程中,种子管理站对制种地隔离区进行检查,是否达到种子制种隔离区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要限期改正或者另选其他地方。种植后种子管理站组织有检验资格的检验员经常深入制种地检查指导,特别要把好苗期、去雄期检验关,按照田间检验规定要求,及时处理存在问题,达到田检规定的各项指标;在种子收获时,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经常深入收获现场认真细致地指导好制种农户进行穗选,去掉一些自交系、杂穗、劣穗、病穗等[3],保证种子质量,同时对种子企业入库的种子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样检验。

2.3 对市场种子质量抽检,是种子质量监管的重要手断之一

在种子销售前,种子管理站对罗平县内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种子批次的抽检;在销售过程中,以县农业局种子管理部门为主,联合县内相关执法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检,利用现有种子检验室的设施设备进行初检,将初检结果告知经销商,如果发现种子达不到种子质量指标要求,及时通知经销商停止销售,要求用备份样品送到有检验资质的单位进行复检,再根据复检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种子管理站或者其他执法部门经常深入县乡镇村种子经销地对种子包装标识等方面进行检查,尽量杜绝不合格种子流入农户,让农户用上“放心种”,确保农业用种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2.4 对大田生产管理,是跟踪种子质量检查的一种方式

种子是具有生命的生产资料,从种至收受自然环境、立体气候、土壤肥力、栽培技术等诸多因素影响,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不同土壤肥力、不同施肥等表现不一样,种子管理站利用抽检的备份样品进行田间种植鉴定,及时指导好面上农业生产,为农民增产、农业增收起到一定作用。

3 生产经营许可管理

3.1 加强对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和种子代销商证照检查

种子管理的相关职能部门从种子营业执照、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备案书等方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发现无证生产无证经营情况,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教育、处罚。

3.2 严肃对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经营商证照的管理

在追究对群体的损失赔偿责任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有效处罚;提供有效的相关材料,建议相关办证机关取缔或者注销有关证照,不得再从事种子方面的经营活动;情节恶劣的行为,及时送交相关执法部门进行处理;维护合法的种子经营行为,保护种子经营者、消费者切身利益。

3.3 标签标识管理

在检查种子包装方面,由于种子方面的标签标识按照正规的要求起步较晚,目前具备全国销售的种子经营企业能够基本上按照要求进行包装,规模较小且正在兼并、重组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标签标识在完善过程中。如果按照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部分种子经营企业在种子包装标签标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增加了种子管理部门工作量。执法手断和设备落后于种子市场的发展需求,只有在常规识别标签标识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管理。

4 种子市场监管

4.1 部门系统监管

根据种子法的相关规定,县农业、县工商、县质监、县公安等职能部门,按照法律法规所规定赋予的职能范围内履行好各自职责;农业部门是种子管理的执法主体单位之一,利用好县乡(镇)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人员和功能,以品种准入、新品种展示、种子质量监管、种植过程投诉、种子备案书等方面为重点,加强种子生产经营监管;县乡(镇)工商管理部门以营业执照、假劣种子监管等为重点,坚决打击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行为;县质监局主要以种子标签标识、种子净重量、种子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管;县公安局根据种子经营者在种子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立案侦查,移交相关执法部门。

4.2 联合监管,形成合力

近些年来,每到大春、小春销售种子的关键时期和种子治理专项行动实施过程中,县农业、县工商、县质监、县公安等职能部门联合起来,深入到县乡镇村种子经销门市对种子进行检查、抽检等工作,对违法行为进行一系列打击,收到很好效果,维护了消费者、经营者的合法权利。

4.3 重点监管与常规监管相结合

由于县级种子经销商之间呈现出多级批发的现象,一般是县批发乡(镇)、乡(镇)批发村级,因此从种子源头加强管理,特别对重点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和代销大户进行有效监管,是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同时以县乡(镇)种子经销部为重点,兼顾乡村集贸市场的管理。

4.4 索票索证的监管

种子经销商购种时,要求种子企业提供购种相关单据、种子合格证等有效凭据,销售时要向购种农户开据销售单据,并建立健全购销台账。在种子发生纠纷时,可以查到种子来源、销售去向,为解决种子纠纷提供事实依据。

5 县级种子管理站发挥种子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技术咨询等作用

近年来,罗平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每年都举办2~3次种子方面的培训会,参加会议的有种业生产经营企业、全县农作物种子代销商、各乡(镇)农技站站长、局属相关站所负责人及县直相关部门领导;培训会上邀请县工商部门、县质监部门、县公安、县法院等领导和技术人员从不同角度和业务范围进行宣传培训,加大对种子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和行业规范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和培训;同时,组织参会人员实地观摩农作物新品种示范现场,让参会者进一步了解各品种的特征特性。通过培训和现场观摩,使种子生产经营(代销)者对种子法律法规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和加深,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增强对农作物品种特征特性的感性认识,正确引导农民科学选购良种,为农业增产增收创造条件,为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科学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 认真做好群众对种子事故来信来访处理工作

目前,罗平县种子事故纠纷投诉主要是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由于技术过失引起的事故[4]、“套牌种子”引起的种子纠纷。种子管理站实行首问责任制,每起案件均按照罗平县种子管理站的服务承诺及限时办结制的要求,积极做好上访或投诉、举报案件的登记、核实、调查和鉴定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依法及时、客观、公正地调解种子事故纠纷,维护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对一些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把查处结果向上访群众或举报人反馈,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7 参与全县良种推广,为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作用

县级种子管理站在抓好种子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品种试验研究和示范结果,在不同生态区域内,利用品种的特适性和良种增产潜力因素,为各类作物示范样板成功举办提供良种的优质服务;在近些年来大小春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的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勇.狠抓队伍建设全面履行职责强化种子市场监管[J].中国种业,2012(10):40-41.

[2]丁志军.县级种子管理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实行有效监管的思考[J].中国种业,2012(10):38-39.

[3]资菊丽,蔡成向.如何通过种子检验提高玉米制种质量[J].云南农业,2008(S1):181-182.

发挥对策 篇5

一、存在的问题

(一)身兼多职代表时间不足。乡镇人大代表中,有机关干部、农村干部、企业干部,大部分是身兼多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线,乡镇基层工作多、任务重,尤其是担任要职的乡镇领导干部和农村干部代表则忙于开会和应付繁重的事务,几乎没有时间参加代表小组活动,没有足够的精力执行代表职务。

(二)无职代表认为无职位不愿发挥作用。无职代表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职位,履行职能怕被人讥笑和挖苦,误认为多管闲事,没有信心和勇气发挥职能作用本着只要自己不犯法,不与上级作对,对上级布置的任务自己带头完成就行的态度。

(三)无经济实力的代表执行职务怕误工损钱。依法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人,为了当好自己的角色,在执行职务中常常因耽误了他们的时间,损失他们的经济,导致不愿执行职务。

(四)极少数代表怕打击报复。做好地方人大工作,敢于监督是前提,善于监督是关键,社会呼唤强有力的监督,以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那么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的组成人员,如果没有人大代表的日常监督,人大的监督作用就不能很好的发挥,所以极少数人大代表在日常监督中,由于怕打击报复,而不敢监督,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二、对策

针对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要求代表树立代表意识和奉献意识。代表是职务,职务就意味着职责,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有较强的代表意识,以代表的身份看问题,不管是有职代表还是无职代表,都要摆正关系、克服矛盾,除了人代会期间履行好职责外,日常工作生活中也要结合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需要履行好职责。同时人大代表是一个法定职务,但是执行职务没有报酬,这就要求人大代表要有较强的奉献意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三个代表”上来,树立“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良好形象,而不能当作一种荣誉,仅仅当个“开开会、画画圈、吃吃饭”的“会议代表”而已。

(二)保证活动经费。各级政府应根据《代表法》中“代表的活动经费应当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的规定,保障代表活动经费,对无固定收入的代表给予一定数额的误工补助。

(三)落实时间保障。对兼任代表职务的,代表所在单位应给予有力支持和足够的时间保证,确保他们按时参加代表活动。

(四)落实司法保障。保障代表的合法权益是对代表开展工作和活动的有力支持,为了不阻碍人大代表执行职务,侵犯人大代表民主权利的违法事件,要求司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敢于执法,善于执法,做到执法必严,为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职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

(五)对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到位。对于代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议和意见,要及时给予处理和答复,如果久拖不办或只说不落实,就会大大影响代表的参政议政热情。

发挥对策 篇6

关键词: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11-02

一、引言

新时期我党对于执政方式的加强和改进工作,主要是通过服务型政党的建设问题入手[1]。在我党十八大报告内,有明确的政策,即建设以学习型马克思执政党为主的,服务型与创新型并进的执政党,保证我党作为主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根据这一要求,坚持为群众服务,做群众的工作任务,以此来加强党组织的基层服务建设。所以,从高校的党组织基层服务建设目标和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实证探究,最终得出关于高校的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实现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党在高校基层建设中有关服务性的基本目标

由于高校作为一个区别于政府和企业的部门,具有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进行培养的责任,需要我党在对高校进行有关党组织的基层服务性建设时,合理的考虑到这一特点,从实际出发,进行合理的设置。具体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一)基层党组织进行服务性建设需要以解决问题为主。

进行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是高校的核心工作,而对于党的基层组织而言,其核心任务也是这点[2]。目前,由于党组织服务性的建设形势,导致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也面临一些新的工作作风的改变和活动方式转变方面的要求。基于以上条件,要求高校的党组织结合高校自身的教育特点,从实际出发,在进行党的建设工作以及院系的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方面,以及同党组织进行政治保障方面的重难点问题方面,有针对地找到解决办法。需要注意,在新形势下,要求院系的党建进行创新方面的工作,跳出自我封闭的死循环状态,通过对党建影响力和覆盖面的扩大,来尽量沟通协调群众,维护群众的利益关系。

(二)基层党组织在进行服务时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问题。

高校进行日常工作主要是与学生方面有关的工作,因此要求基层党组织在进行服务时需要着手于关怀学生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管理及教育方式进行改变,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效的将党员的教育管理同人才培养进行结合,使用极为有效的管理办法进行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通过服务加强管理,通过管理提升服务[3]。对于高校内的基层党组织而言,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党员的教育工作,并将其纳入服务重点,做好大学生的党建工作,一方面培养人才,一方面将人才向党靠拢,能够有效的在班级内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党组织在校内的号召力和影响能力。

三、在高校基层建设服务型党组织面临的问题

由于高校在进行日常的党组织工作时,不能够认识到实践过程中的各种不足之处,因此需要进行跟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一)缺乏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观念。

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在新形势下,我党宗旨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在基层的党组织中,多数的党员干部都没有很强的为民服务意识[4]。面对这一问题,需要高校基层的党组织在进行服务时,更要有清晰的服务对象,根据具体内容进行服务,从而更好的履行我党基层组织的职责和任务。多数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不能够很清晰的认识到服务观念的重要性,导致我党宗旨的服务性淡化,不能够真正地为学生进行服务,也不能够同高校内各种学科的建设工作、教学科研的工作、教育管理的工作等诸多方面进行结合。所以,导致建设服务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过程更加困难,不能够落到实处。

(二)缺乏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虽然近年来我党的基层组织积极地进行科学发展,投入基層群众的服务中。但还有一小部分党员的思想、能力同我党建设基层党组织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缺乏牢固的服务基础,没有强烈的服务意识,缺乏能力和手段等[5]。这些问题能够反映出目前我党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意识、能力、手段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对我党而言,对于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工作迫在眉睫。

四、关于高校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实现策略

建设服务型的基层党组织,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完善和改革党的领导,而不是对党的领导进行削弱。所以,高校的基层党组织进行有关创新与调试功能时,需要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利用完善的领导,并对服务职能进行强化,从而使基层组织对群众进行服务时的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一)强化组织对我党宗旨的意识,提升服务动力。

我党要在高校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就要做到不断地对我党的服务宗旨进行强化,树立一个牢固的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提升党员的动力。要求我党以思想建设作为提高服务的重点,从而深化党组织对于宗旨方面的意识教育。在革命年代,我党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变成夺取政权,争取人民独立,民族解放,国家富强。我党在成为执政党以后,这一优良作风在持续发挥作用。对于高校而言,我党组织面临的人员不再是一般群众,面临的人员变成拥有敏锐思想的当代大学生以及具有极高文化水平的大学教师,因此,党组织对这类人群的为人民服务宗旨会略有淡化[6]。需要我党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教育,尽可能宣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悠久历史,将群众路线内涵同时代核心有效结合,更好的服务于高校的工作中,基层党组织能够将党的宗旨落到实处。

增强政治方面的引导作用,督促党员干部将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转变。要想在高校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需要将服务理念问题进行解决,深化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能够自觉将服务同日常的党务工作进行融合。利用各种丰富的活动,比如党课教育、课题调研等方式,提升党员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加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在活动中寻找改进办法,努力将人文关怀落实在服务过程中,提高高校基层的党组织的亲和力。

nlc202309012223

(二)以提升能力为突破口,提高广大党员的服务能力。

加强党组织队伍的建设程度,为党组织进行服务提供保障。在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中,由于本身的组成人员都是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但是由于党组织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入党时间补偿,自身对党性方面的锻炼程度仍不够完善,导致在进行服务时,服务意识不强烈。所以要求我党在建设基层党组织时,要针对这一问题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支拥有先进理念、先进服务能力的队伍,切实解决缺乏服务本领的问题。

加强党组织的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党组织的服务效率。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我党应当提高党组织人员的党性,提高自身素质,将党队伍的加强和改进工作作为教育和管理的重点。在高校建设基层党组织也要以此为根据。在进行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时,吸纳的人才既要拥有很强的党性、突出的能力,又要求能够做到为群众进行服务的决心。既学会对群众进行思想工作的教育能力,更要加强自身的沟通协调方面的能力,能够更好的同服务对象间进行交流,真正的帮助高校的教职员工解决困难。

(三)创新考评和激励机制,增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的实效。

对党组织工作的考核制度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有效的激发党组织内对群众进行服务的动力。建设高校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时,需要克服重视业务,忽视党务的现象,对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并注重服务承诺,保证同群众进行定期的沟通,有效的推动我党干部的工作,展开服务活动。因此,对高校进行基层党组织有关服务方面的考核,势在必行。高校党委也可以根据社会上的服务标准进行党组织日常工作的规范、标准。通过基层党组织进行服务工作,来吸收党建工作的考评系统,依照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方面的评定。利用考核制度,可以提高党干部的管理能力,以及对党员队伍的领导班子进行合理优化,从而深化党干部的政绩观,促进高校党组织对学校的发展与服务。

为加强我党基础党组织的服务性,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制度,来保证党组织的核心监督作用,给予行政人员独立权,为行政部门提供较好的服务。促进规范化服务,明确各院系的行政工作范围,以及对议事的原则、范围等进行合理的规范,增强党政职责的明确性。对基层党组织、行政部门、党员间形成有效配合,能够共同协调发展。长期的制度方面的建设工作,能够促进党服务性的制度化,更好的将党员干部和行政人员的困难进行解决,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环境。

五、总结

我们党的活力和根基都在基层,所以对于高校的基层党组织而言,就是党的高等学校的堡垒,当今社会对于高校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也有新的要求。所以,对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是我党适应情况、拥有战斗力的必要性选择。由于当前形式变化多样,对于高校的党委基层工作而言需要更加严格的要求,紧紧围绕党组织进行服务型的大局观不能变。不论基层的党组织面临什么困难问题,都要始终将群众作为根本,凝聚民心的目标是明确的。高校的基层服务型的党组织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進行工作作风的改进,提升服务效能,凝聚群众,推进高校进行更深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安峰.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创先争优中的服务理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4):42-43.

[2]朱广亮.试析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现路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09):142-144.

[3]蔡颂,邓翃.论高校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02):247-248.

[4]孙麟,朱薇薇,李大林.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考核指标体系的问题及其对策[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18(01):83-85.

[5]李珂,张乃佳.关于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师生机制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28(03):92-94.

[6]詹萌.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工作机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04):51-53.

作者简介:

[1]王丽桥(1963-),女,辽宁铁岭人,教授,现任辽宁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2]范功利(1981-),男,辽宁建昌人,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3]井大军(1965-),男,辽宁铁岭人,教授。

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项目(GXDJ2014-B039)。

发挥对策 篇7

1 药物的因素

1.1 中药品种较多, 容易出现混乱

中药的来源相对繁杂, 同名不同类的药物较多, 如仅木通就有三种, 毛莨科川木通、木通科木通、马兜铃科关木通,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功效, 即利水渗湿, 但不同的是川木通主治祛风湿, 木通主治利尿, 关木通主治清心火。说明品种不同注定了功效与适应性的不同, 对中药的疗效起到了影响作用[2]。

1.2 中药质量不高, 对疗效造成影响

随着中药的不断发展, 很多质量好、疗效好的药材闻名中外。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良好的生长环境造就了高品质的药材, 有利于形成并累积活性成分。当下的药材市场, 过多注重产量与价格, 而忽略了中药自身的质量。在很多零售市场, 不对中药材进行产地与等级的划分, 不论优劣, 同价出售, 造成中药材市场混乱, 药材质量难以保证, 最终影响病情的治疗效果[3]。

2 社会因素

2.1 患者用药不规范, 对疗效造成影响

根据相关研究得知, 不严格遵循医嘱用药, 最终导致病情难以控制的情况较多, 因此, 严格按照医师嘱咐进行用药非常重要。研究还得出, 52.5%的患者更希望尝试新药;52.4%的患者在患病时更愿意直接去药店而不是去找医师。少数患者不注重用药方法, 比如, 煎药时不讲究步骤和方法, 将各种药材汇聚一起进行煎煮, 导致药性流失, 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少数患者到药店直接购药, 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长期毒性把握不清;少数患者擅自更改药方;少数患者只选药物价格昂贵的中药, 以为高价药的效果就一定很好, 造成误导。

2.2 医师的用药行为不规范, 对疗效造成影响

少数医师由于自身专业水平有限, 滥用中药;少数医院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少数医院的临床医师和药剂人员之间的配合不好, 造成工作脱节。譬如, 虽然少数中药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但因为医师获取用药消息的时间较晚, 所以造成病情的延误, 从而丧失最佳治疗时间;此外, 少数医师自视过高, 对患者用药不结合实际情况, 仅凭经验, 最终影响治疗效果[4]。

2.3 中药师配方应付, 不求质量, 影响疗效

2.3.1 炮制品种单一:

由于炮制品种单一, 配备不齐, 应付配方时以同种药物的一种炮制品替代多种炮制品应用。例如, 半夏的炮制品有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竹沥半夏之分, 其药效侧重面也不同, 若均以姜半夏代替, 岂能收到佳效。

2.3.2 配方不规范:

在调配处方时未按等量递减的原则分剂量, 而是主观估量分剂或随意抓配, 剂量相差悬殊, 使每剂超量或不足, 从而影响疗效与用药安全, 毒、麻药品危害尤甚。

2.3.3 处方脚注交代不清:

需特殊煎法的药物, 例如, 该先煎的生石决明、生磁石应打碎先煎30min后, 再与群药同煎, 否则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因未将脚注向患者交待清楚, 导致煎法差错, 该先煎的未先煎, 该后下的未后下, 导致药效下降或消失, 影响了治疗效果。

3 加强中药疗效的策略方法

3.1 规范中药材质量管理

建立集中的中药材示范基地, 并进行统一的养殖和栽培。同时, 国家应加大对药材的调控, 将无序化的药材生产变得井井有条, 对药材价格进行调控, 实施地方保护政策, 形成合理的药材价格机制, 对药材按等级进行销售, 以优质优价的原则出产药材。

3.2 统一药材加工规范

药材的加工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要求。少数药材厂只注重药材的效益, 而忽略了它的质量, 引进一些低价、劣质的原材料, 最终导致市面上的药材质量普遍较低, 对治病效果造成影响。所以, 从药材货源进行控制, 统一药材加工规范, 使药材的加工一定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加工工艺进行, 保证药材的出厂质量, 为广大患者负责[5]。

3.3 中药师应提升专业水平, 确保中药疗效的正常发挥

(1) 中药师对保证中药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中药师一定要具备专业的水平, 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对药材的采购与验收要进行严格把关, 规范用药操作, 对药物进行精心护养, 认真调剂处方。 (2) 中药师对用药的合理性具有指导作用。对患者讲解中药的煎煮与服用适宜, 对临床过程中的用药知识进行解答。充分应用各种药讯、板报、宣传栏等方式来加强对中药防治的宣传, 使患者更好地认识中药, 使中药的作用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芦柏震, 周俐斐, 侯桂兰, 等.影响中药疗效正常发挥的因素及对策探讨[J].中国药房, 2006, 17 (2) :155-156.

[2]陈巧霞.中药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1) :23.

[3]张丽霞.浅析影响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的因素[J].内蒙古中医药, 2011, 30 (4) :51.

[4]关燕婷.不同中药针剂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的影响[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发挥对策 篇8

关键词:护林员,管理,森林管护

1 引言

目前, 我国的森林资源产业生产力急剧下滑, 各项造林项目都缺乏严格的监督, 数目减少, 砍伐加大, 林地逆转等问题频繁发生, 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我国在加大人力、物力恢复被破坏的植被的同时, 森林资源在不断地受到严重的破坏。森林稀缺资源迅速减少, 森林质量下滑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不仅影响林业的生存和发展, 更会阻碍社会经济建设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森林管护是开发和保护我国森业资源的一项保障性的工作, 在天然森林资源中做好管护工作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以保护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为目的, 唯有全面加强护林员队伍的正规化建设, 认真做好森林管护的各项工作, 才能开创森林管护工作的新局面。

2 森林管护工作概述

2.1 森林管护工作定义

森林管护工作指的是对林业事业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 以国家政策为指导, 合理、规范、科学地规划各项工作, 确保管护工作能够有序、持续地开展, 为有效提高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林业事业发展而服务。

2.2 森林管护工作现状

我国的林业事业跟随经济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新地形势下, 为实现林业事业的稳定发展, 人们积极探索建立新地管理方法与模式。第一, 我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森林管护工作能够得到顺利地开展进行, 实施单位都能贯彻落实的管护责任制。第二, 我国的管护工作因地制宜, 各地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对森林资源及性保护和管理, 并陆续建立起工作办法与体系, 能够很好地确保工作实效, 可以对天然林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 我国的森林管护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 管理体制在不断的完善, 管理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政府对森林管护也给与了大力的支持。

2.3 森林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管护工作经费不足, 护林员待遇低。经费不足和待遇低, 一直以来是困扰管护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护林员的待遇普遍偏低, 得不到完善的社会保障。不利于待遇的稳定, 导致工作缺乏热情, 积极性不高。管护经费不足, 则导致新增的森林面积得不到较好地管理和保护, 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增加管护面积, 护林员需要增加, 这就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管护人员的收入。此外, 管护工作是以静态投资为主的一项工作, 前期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的数据进行实施和管理, 这与我国经济的增速速度、物价水平不相适应。

(2) 管护工作合同不规范。一些林场的管护工作合同不严谨、不规范, 内容不够全面, 与实际管护工作范围不一致, 在合同签订中也不够严谨。此外, 管护合同签订后, 在后期执行中不够严格, 不能很好地按照管护工作规范、要求执行。

(3) 管护工作繁重。管护工作中护林员人均管护森林面积偏大、工作量繁重, 使森林资源不能有效地得到管理和保护。

3“五举措”严格护林员管理, 强化发挥森林管护作用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森林保护意识, 加强森林管护工作成效, 各地林业部门要及时发现在工作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并及时解决, 进一步加强对护林员工作的管理工作, 使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地保护与利用。

近些年来, 交城县国有青岩林场始终加强护林员队伍管理建设工作, 将护林园管理工作作为当地林业建设中的重要部分, 在森林管护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5年以来,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岩林场森林管护工作的成效, 强化护林员的队伍建设, 笔者结合工作经验, 就如何有效提高护林员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3.1 选调招聘制度措施落实到位

在选人用人工作中, 要将选聘制度落实到当地各级部门, 由乡镇党委政府到市林业部门, 实现层层把关, 按日期进行考核, 进行淘汰。

(1) 组织保障要到位。由林业局局长作为总负责人, 再由森林公安派出所来进行安排组织, 在实施过程中由各个部门的领导通力合作, 能有公开、公正地各负其责。

(2) 要严格执行政策。严格地执行和落实上级部门的相关规定, 在选人用人工作中始终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 选拔出能够胜任工作的优秀人才, 淘汰掉不合格的应聘者。严格按照选人标准, 执行, 严谨操作, 规范各个程序, 不徇私。

(3) 落实考试工作责任制。坚决贯彻执行在考试考核中的各项环节, 严格保密, 遵守考试纪律, 能够按照上级管理制度与用人操作原则, 由上级纪检部门领导在现场进行监督, 考务工作人员要认真贯彻落实考试工作责任制, 强化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

(4) 扩大舆论宣传效应。在选人用人过程中, 要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公开宣传, 搭建多种宣传平台, 主动积极地做好护林工作的舆论引导工作, 能够认真积极地解答考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为护林员的选拔工作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选拔出高素质、富有极强责任心的护林员。

3.2 实行管理教育制度

根据当地工作实际, 进一步完善护林员的管理办法, 制定出严密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对护林员的管理、培训、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到细致规划, 通过有效、合理的制度对护林员强化管理。在护林员的工作过程中, 实行动态管理, 能够每年定期签订相关的工作合同, 明确地划分出职责范围及责任, 能够明确护林员的权利和义务。林场也要根据护林员的工作表现, 制定出绩效考核的奖励和责罚。对于工作表现优秀, 有突出业绩的护林员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 并签订下年的工作合同。对于业绩下滑严重, 不思进取或者不适合担任该岗位的护林员, 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定进行辞退, 下年的劳动合同不再续聘。此外, 要把护林员的管理工作落实到村、乡镇, 通过基层的强化管理, 能够护林员形成自觉地工作意识, 实现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3 督促指导到位, 加强护林员培训工作

林场要定期地对护林员的工作进行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 有利于提高护林员的工作能力, 使森林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比如, 在森林防火期, 可以联合村、乡镇、街道等, 分乡镇或者分片区地对护林员普及森林防火常识, 集中时间培训一些林业法律知识和森林管理工作制度,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护林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也提高了护林员的纪律组织性。此外, 还可以利用当前的通信设备, 对护林员进行培训, 也有利于提高森林的巡查效果。

3.4 管护责任制度落实到位

责任制是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划定管护责任区, 既增强护林员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感, 又能调动工作积极性积极性。在不同的时期, 林场要根据工作需要给护林员制定出不同的管护工作任务, 签订相关责任书, 突出重点, 紧扣环节, 有效地加强森林管护工作的责任。从护林员的日常巡查管护工作管理到监督考核各个管理制度都要紧抓落实, 从而进一步有效规范护林员在管护工作中的工作行为, 使森林管护工作能够步入规范、有序的轨道上来, 通过用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 强化护林员队伍建设管理, 提高整体的管护工作。

3.5 强加监督考核, 提高工作实效

要根据上级部门规定要求, 制定出严格的考核制度, 在定期的考核中能够及时发现工作问题所在, 并采取有效地措施积极解决, 严格把握好工作中各个管护的环节。制定出严格、缜密的工作措施, 完善护林员的奖惩机制, 充分调动护林员的工作积极积极性, 能够实现促进监管工作到位, 管护工作落实。同时, 对于护林员的考核结果, 要随时进行抽查, 监管员要积极作出工作汇报, 能够做到科学、公正地考核护林远的工作业绩, 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管护的质量与护林员的队伍建设。

4 结语

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基础, 更是林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护林员工作质量的高低, 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速度, 对生态和谐、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开发森林资源、扩大森林面积, 建立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和谐社会, 需要护林员尽职尽责做好森林管护工作,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科学、合理地推进林业事业的发展。护林员作为林业工作者, 要站在新的发展形势下, 立足于本职工作, 不断地总结管护工作方法、经验, 发扬“主人翁意识”, 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柯.乡村护林员职能作用发挥现状及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 2013 (6) .

[2]张兴发, 王金凤, 梅立喜.对做好森林管护工作的探讨[J].林业勘查设计, 2013 (11) .

[3]彭勇.新形势下森林管护管理防护的路径创新[J].数字化用户, 2014 (4) .

[4]王春东.对森林管护工作及造林机制的概述[J].农家科技旬刊, 2014 (6) .

发挥对策 篇9

一、党组织在管理体系的作用

企业的管理手册是开展党组织建设的主要部分。石油企业在党组织建设中, 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反腐倡廉都作了积极宣传, 同时把突出管理、建设系统和明确内容作为在党建过程中的思路。石油企业要明确在党建工作上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体系, 这突出企业在流程中所发挥的控制和管理作用, 给石油企业的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行动指南。石油企业结合党组织在有关建设方面的体制与职责编制了比较全面的流程, 这些流程紧密联系党组织并对其在企业各个环节与步骤上做出了细致的划分。石油企业通过发挥党组织作用对所有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明确的划分, 对所有环节中的工作都把它们链接在一起, 确保石油企业发挥党组织工作的效果与质量。石油企业工作制度是开展党建工作时每一级党组织对业务的具体规范。石油企业制定工作制度过程中, 按照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与法规、文件制定一套完备的制度。在该制度中, 企业各级组织和党委部门都对其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对于党支部的工作系统, 石油企业发布了《党支部工作条例》, 关于三会一课参与人员、内容、时间等方面要求都作出细致安排, 这样使企业在党支部经过换届的支部书记经过查阅该内容和进行全面学习可以有效和适时进行工作, 缩短培训时间。工作记录对于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是比价系统的总结, 它包含会议记录、业务记录和工作总结等。石油企业在达到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目标过程中做出一致的记录, 企业对党建工作的某些具体内容在每一个中心小组和会议决策上都用详细的表格和安排记录人员进行准确的记录, 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 全面确保企业在对党建工作的考核准确性, 为石油企业的党建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党组织实施系统管理的成效

使企业的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获得同步进行。党组织对石油企业在工作体系上总结出了五步工作法。运行体制上, 企业必须保证与党组织关于目标、工作与思想的同步, 使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可以保持协调。组织实施过程中, 行政部门必须明确石油企业的发展目标, 使生产经营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党委部门负责思想工作。工作经过这样的细分, 党组织发挥了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 使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每一项内容都获得较好的融合与促进。使党组织在石油企业中达到了标准和规范运行的目的, 党组织对建设工作所实施的系统管理与对于工作的具体规划都实现了企业在工作中进行程序控制、运行与标准考核, 这使企业中的党建工作像生产经营那样具有详细的标准, 对每个时期任务与目标都有详细的了解。各级党委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做到对所有流程、环节和工作上进行细化, 促进石油企业党组织的规范化与合理化, 有效解决企业员工最关心的问题。

三、党组织与党员在石油企业中发挥作用的对策

石油企业中的党组织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力量。党组织建设对于石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客观上的需求, 现在石油企业中有一种错误思想是:现代的管理制度正被应用在企业中, 党组织建设就没有必要了, 把石油企业党员纳入到地方上的管理中。这种想法的产生是因为在新时期没有对党组织作用进行明确和深入认识, 现代管理制度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管理经验的一个有效途径, 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才会使石油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政治优势在我国是国家获得长期发展和繁荣的基础, 使党组织发挥在政治上的优势对于建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基本特点, 在石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是这样的, 在石油企业中, 日常管理、员工队伍等其它方面都可以看到党组织在发挥指挥与领导作用, 这是其它组织无法做到和取代的, 所以加大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力度是石油企业应对竞争环境和获得发展的源动力。

党员队伍是石油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 石油企业中的党员在生产经营与改革发展遇到困难时, 可以做到以身作则和影响、团结、带动全体职工, 及时消除破坏稳定的因素。所以要重视党员队伍的建设, 这样能够巩固党组织在石油企业中的政治领导地位。对于党员入党这个关口要严格控制。此外, 石油企业党组织在吸收党员过程中, 不能只是把生产能力当成考核职工的标准, 要把党组织先进行性作为前提条件, 对职工在思想、政治、作风与业务上进行综合考核, 把那些拥有党员条件的职工吸收到党组织中。石油企业党组织可以使用网站党务的公开方式, 把列入计划发展对象的职工对外公开。

发挥对策 篇10

4、调高现行资源税的税率。在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的前提下, 本着“不可再生资源高于可再生资源, 稀有程度大的资源高于普通资源, 经济效用大的资源高于经济效用小的资源, 对环境危害大的资源高于危害程度轻的资源, 再培育周期长的资源高于再培育周期短的资源”的宗旨, 重新确定税率, 适度提高资源税税率标准。

5、调整资源税归属为共享税。就目前情况来看, 资源税作为共享税比较合理。同时, 要充分利用资源税返还给地方的财政资金, 建立一套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作为农民利益和生态环境的补偿。按照“分步实施, 逐步到位”的原则, 综合考虑资源有偿使用和资源税改革进展情况及矿业企业承受能力, 研究分步调整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 并建立与资源利用水平相联系的浮动费率制度。

6、税费并存, 各自发挥不同的调节作用。一是资源税作为普遍调节的手段, 其主要作用是调节资源的级差收益, 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 遏制资源的乱挖滥采, 使资源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能反映出其稀缺性。通过征税, 为政府筹集治理环境的必要资金, 维护代际公平。二是将权利金或特别收益金作为特殊调节手段, 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暴利, 维护国家的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当然, 权利金或特别收益金并非只针对石油, 建议对一些价格暴涨的矿产资源产品 (如铜、钨等有色金属) 也应适时开征权利金或特别收益金。三是矿产资源补偿费作为专门的调节手段, 其主要作用是保障和促进矿产资源的勘察、保护与合理开发, 提高对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 控制资源开采过程中的“采富弃贫”现象。四是将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作为行政性收费, 主要作用是促进矿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加强对矿业企业勘察、开发的科学指导。

7、完善资源税税源监控机制。一是税务登记的源头控管。首先应该从登记这一源头切实加强纳税人的户籍管理, 严格登记管理制度, 建立以工商、矿产、安监、公安注册登记为源头的信息网络体系, 建立健全资源税重点税源监控和税收源泉控制机制, 防止漏征漏管。二是完善属地征收管理,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责任编辑:唐石泉)

(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

湖北省作为我国的科技大省, 多年来重视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如此,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各地竞相以科技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 湖北省仍表现出发展不够和发展不快。这不仅与湖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而且与湖北省所拥有的科技资源秉赋及比较优势不能对应。湖北省是我国科技大省, 这是历史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共识。然而, 多年来我们不断认同、论证、甚至自我欣赏这种科技资源优势, 也力图发挥这种科技资源优势, 却没有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下切实以新的资源观来深入探讨, 也未能深入分析影响湖北省科技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深层原因。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 为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 实现湖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深入剖析影响湖北省科技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深层原因并寻求对策。

一、必须强化新的科技资源观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用新的资源观来审视, 只重资源占有而不重资源效用充分发挥是一种典型的小农意识, 其实质是对资源的浪费。在科技全球化时代, 科技资源的流速明显加快, 其基本流向无疑是科技资源通过合理配置能够发挥更大效用的地方。这是现代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发展的一种客观规律。只重科技资源占有而不重科技资源效用充分发挥, 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凡资源就应该发挥效用, 我们不用别人会用, 我们不发掘别人会发掘, 我们不深度开发别人会深度开发, 对于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尤其如此。当今世界, 科技竞争力和科技潜能的发挥,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更大空间和更大范围整合科技资源, 能否不断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这是科技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明显特点。事实上, 长期以来, 湖北省每天都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大量科技人员在全国奔波, 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活动, 不仅为国家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国防作出了重要贡献, 而且直接为其他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湖北省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全球化带来的科技资源流动加速以及科技资源配置及利用形式的改变, 切实转变观念, 既要重视“硬”的科技资源, 也要重视“软”的科技资源;不仅要充分整合和利用自己拥有的科技资源, 而且要尽可能在更大范围、更大空间整合和充分利用科技资源, 否则将有可能处于“富饶的贫困”之窘境, 甚至落于“比较优势”的陷阱。

二、必须重视技术转移的适用性和关联性

源优势

原因及对策

在科技全球化带来的科技资源流动加速背景下, 湖北省科技资源的“溢出”现象明显。从湖北省技术转移看, “十五”期间共签订技术合同51371项, 向省内企业转移技术29592项, 占总项数的57.6%, 向省外转移技术21781项, 占总项数的42.7%。“十一五”期间, 湖北省在2006年向省内企业转移技术3116项, 占总项数的58.4%, 向省外企业转移技术占总项数的41.5%。2007年湖北省签订技术合同8297项, 其中向省内企业转移技术4797项, 占总项数的57.8%, 向省外企业转移技术3501项, 占总项数的42.2%。从以上数据分析, 在2001—2007年期间, 湖北省每年有超过50%的技术在省内转化, 也有超过40%的技术向省外转移, 其主要流向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以及河南、湖南等相邻省份, 几乎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受惠于湖北省的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流向比例只是一项表征科技成果转化的指标, 而其中一部分关键性技术的转化才对经济社会效益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转移及其成功与否与技术的适用性和技术的关联性有关, 只有那些对企业适用符合企业所在地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与企业其他技术产生关联效应的先进技术, 才可能更容易实现转移和成功转移。湖北省在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中, 必须切实重视技术的适用性和技术的关联性, 有效提高技术转移的成功率。

三、必须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条件

科技成果转化不仅与科技成果的适用性和关联性有关,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条件。科技成果转化最终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还要满足一系列约束条件, 其中最重要的约束条件有三个:一是要求区域具有基于良好制度安排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二是要求区域具有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配套能力;三是要求区域具有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承载能力。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厚重的创新创业意蕴, 需要作出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需要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需要倡导创新创业文化和崇尚创新创业的社会价值取向, 需要强化产业配套能力和企业承载能力。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是前提, 良好的制度安排往往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如果没有产业配套能力和企业承载能力支持, 就不能有效地延伸产业链、产业技术链和产业价值链, 高新技术产业也不可能做大、做强、做优, 再好的技术也难以形成有生命力、竞争力以及产生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支柱产业。正是因为多学科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产业配套能力和企业承载能力有关, 又往往由于湖北省自身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 而被我国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区夺得科技成果转化的先机, 并对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样就出现了湖北省许多科技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不仅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领域如此, 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领域也是如此。湖北省必须下大力气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所必需的社会条件。

四、必须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发挥对策 篇11

一、国企党组织政治优势发挥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有企业党组织自觉加强自身建设,在服务大局、融入中心、鼓舞士气、推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挥了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党组织的感召力不强。党组织在职工心目中的地位不够高,影响不够大。党员和群众缺乏主人公意识,消极思想和行为严重。有的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在职工那里很难起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的效果。

(二)党务工作有弱化、虚化和边缘化倾向。有的企业党组织虽然设置相对完整,有相对健全的党的组织机构与专职党务人员,有裁减、缩编的倾向。生产经营一线的基层党组织相对薄弱,党务人员队伍参差不齐。即使在形式上配备了党务人员,党组织负责人大多数是由企业生产负责人兼任,将生产岗位无法安排的人员充实到党务岗位,他们由于存有失落感和缺乏党建工作经验,导致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较困难,党员作用难以发挥,进而影响企业党组织影响力的提高。企业党务工作往往是被当成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三)党务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滞后。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上过于注重传统的说教,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有的时代内涵,特别是忽视了对党员职工的职业设计、新的人生定位和价值追求的关注、把握和分析,与党员职工的生产生活和思想状况严重脱节,缺乏应有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很难让广大职工产生思想的共鸣与震憾,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在教育管理和组织活动的方式方法上,有的只注重上"政治课",强调绝对服从,热衷于读报开会,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往往给人以轰轰烈烈、阵势浩大、效果很好的感觉,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效果差。

(四)党组织参与决策及保证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现实中,一些企业在改革重组时,党的组织设置、调整跟不上工作需要。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机制不健全,如何参与、如何落实、如何保障等问题缺少可操作性规定。保证监督党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方面,而现实中少数国有企业领导人决策上一言堂,财务上一支笔,用人上任人唯亲。由于这种权力配置缺乏制衡、用权行为缺乏约束、监督渠道不够畅通,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无效,下级监督不了"的局面。

二、国企党的政治优势发挥的对策

国企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必须着眼于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创新活力、职能作用的不断增强,必须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进而发挥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思想引领、组织建设、队伍提升、文化塑造等作用,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构筑和谐的党企关系,确保企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一)创新党建思路,把党建工作由政治优势转化为管理优势。 思路决定出路。国企党建思路的创新必须坚持以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思路,立足企业党建实际,全面考量影响企业党建的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实际状况,把国企党建由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管理优势。 国企党建工作的利益相关者(服务对象)包括上级党组织、企业管理者、党员及职工。企业党建工作一要符合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巩固党在国有企业中的执政基础,二要适应企业管理者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三要满足党员及职工发挥作用,取得合理报酬,维护人格尊严的需求,这样才能把国企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优势,成为企业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 党组织要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树立服务意识,把上级党组织、企业管理者及党员职工真正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选择不同的信息传递媒介和工作方式,使企业党建目标入心入脑,企业党建工作有声有色,真正把企业党建工作由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了管理优势。

(二)把党建内化为促进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最终体现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上,体现在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上,体现在更好地代表和实现国企职工的根本利益上。因此,把国企党建活动和具体的企业发展结合起来,是国企改革发展中加强党建工作的必由之路。

从领导体制上,要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要求,构建和完善双方权责明确、有机融入、互相配合、运转协调的新型领导体制,使企业党组织从领导体制的层面融入企业中心工作。

从决策的角度上,董事会要充分尊重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权力,党组织要本着对党、对国家、对企业和广大职工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用好、用足、用活自己参与决策的权力,从决策的层面融入企业的中心工作。

从党员作用的发挥上,要以党建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激发党员的责任感和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强化党员的政治身份和角色意识,让广大党员在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中拼搏奉献,恪尽职守。

从保证监督的角度上,党组织要把企业主要领导人在重大决策上秉公用权、党员经理人在生产经营中创造性贯彻党的政策,作为监督的重点,靠党组织的常规化工作防患于未然。

(三)把党建工作融入并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改革发展作用不言而喻。企业文化与党的建设对党员职工的要求和影响是有差别的,但二者的作用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都具有凝聚人心、激励斗志、规范行为、引领方向的功能,特别是国有企业强烈的政治属性决定了二者高度的一致性和诸多的互补性。

内容的结合。企业党建是要始终引领企业文化前进方向的,党建的目标要求与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相通的,结合的重点就是使党的政治理念与价值观内化为企业文化理念,把党建的目标要求转化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愿景,让职工在执行发展规划、追求战略愿景的过程中,增强对企业党建活动的认同、支持、拥护和参与的热情。

形式的结合。党的建设可以借助企业文化的理念和方式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党建活动的生动性、群众性、多样性和感召力;企业文化建设也可以依托党组织成熟完善的工作体系和强健有力的人脉资源,把先进科学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党员职工爱岗敬业、拼搏进取的实际行动。

发展的角度。企业党组织要始终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及时清理摒弃不符合党的文化政策、不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内容和形式,引导职工以发展的眼光对待企业文化,努力创新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党建特色活动和有效载体,把文化建设的成果充分体现到党组织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上。

发挥对策 篇12

新课标提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做到有感而发”“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等要求。然而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 由于种种原因, 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却经常处于受阻状态。作为一线教师, 我们只有充分了解阻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相关因素, 才能在教学中调整思路, 改变教法, 作文教学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一、写作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受阻”现象分析

(一) 形式僵化的作文教学造成学生主体写作积极性受阻

传统的作文教学基本上遵循“教师布置、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这三部曲, 教师在作文教学备课的环节上并不做太多探究, 往往只给学生材料或题目便放手不管。后果是一提到写作文, 学生就提不起劲, 空话套话就不可避免。其实, 写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从审题立意到布局谋篇再到遣词造句都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情感和能力的积累。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认真分析学生有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 比如关注布置的作文材料学生能理解多少?学生的认识有多深?见解是否会有偏差?如果材料和学生主体的认知水平相距太远, 学生便会觉得这次写作太难, 写作积极性不高, 主体性发挥就必然受阻。

(二) 内容老套的作文教学易造成学生主体写作情感受阻

列宁说过:“缺少情感的认识, 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 才能得到力量, 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现在比较流行的高考作文类型有“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或后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等, 这些应试作文自然有一套教学模式:如何写开头, 怎样写结尾, 中间怎么样起承转合, 前后怎么去铺垫照应, 材料怎么用才能最好表现中心, 甚至哪些材料可以套所有的文题等等。总之, 这些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 写作成了一门技巧而不是情感的触发、心灵的创作。而失去了真性情, 作文还有什么价值可言?

(三) 评价机械的作文教学造成学生主体写作创造性受阻

说起作文, 学生怕写, 其实教师也怕批作文。批改一篇作文需要花费很多心血, 作文批改如果不及时, 学生写作的兴奋点、期待的兴奋点已经过了, 语文教师辛苦批改好的作文, 很少有学生再去认真修改。作文讲评课往往是学生看看分数看看评语, 教师读读优秀作文, 结束而已。这样的评价机制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呢?一篇好文章需要修改, 修改的过程恰恰是学生主体自觉、自主地深入思考再创造的过程, 只有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 学生才能不断发现、不断创造。

二、解决写作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受阻”问题的对策

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教师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 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根据新课程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针对不同写作内容, 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 倡导生活化写作, 促进学生有话可说

写作本应是一件愉快的事, “以我手写我心”。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 都是诗人, 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 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而课堂作文因为重在写作技巧的训练, 给定的话题一般比较死板, 和学生的生活、思想距离较远, 学生写作时只能闭门造车或生搬硬套。而生活写作则能有效避免课堂作文带来的弊端,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尽情书写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 生活有多丰富, 作文就有多精彩。生活中有很多人、事、物值得我们关注、思考、领悟。学校生活剪影、家庭趣事小记、社会新闻杂谈……有人说“最美的风景就是人的心情”, 李白与敬亭山相看两不厌, 王维眼中的明月清泉也澄净如画, 绝美如诗。一个用心生活的人, 才会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大自然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甚至是一花一叶、一草一木都能触动人的心弦, 都会让人觉得生活到处充满诗情画意。心中有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教师应引导学生关心时事, 关注自然万物, 关注社会人生, 感受生活的变化, 领悟人生的真谛。比如, 2008年的中国多灾多难, 雪灾、地震、藏独、火车相撞、火炬传递被阻……作为炎黄子孙, 谁能无动于衷?在2008上半年的作文教学中, 笔者就穿插了很多和这些时事相关的话题。在笔者把李鹏承针对CNN等电台歪曲报道藏独、国人强烈愤慨的事件写的博文《CNN患了口蹄疫吗?》读给学生听后, 不少学生效仿着拿起手中的笔, 痛“骂”CNN等国外电台, 很多学生的作文一气呵成, 文字流畅, 见解独到。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他们说, 那是一次写得最痛快的作文。

除了话题写作, 和生活贴近的各种题材都可以让学生尝试, 比如编辑祝福短信、开业致喜词、对联仿写、颁奖晚会发言稿、开业宣传广告、主持人开场白或串联词、毕业典礼致辞、婚庆祝福语等等。这些写作贴近生活, 深受学生欢迎。

(二) 鼓励多元化写作, 培养学生写作个性

现在的高中生大都属于90后, 这一代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但谁都不能否认他们个性鲜明, 见多识广, 思想“叛逆”, 他们敢于冲破传统观念, 敢于大胆表现自己。和他们交流, 你会发现其中很多人的思想是丰富而生动的;和他们在网络上聊天, 你更会发现他们的语言是那样的流畅而生动, 经常妙语如珠;他们在自己的博客里也能侃侃而谈, 评古今论天下。

多元化写作就如同自助餐, 各种文体都可以选, 教师给定写作话题并做相应提示引导, 学生可以根据喜好及特长在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比如汶川大地震后, 网上出现了很多文章, 有直接报道地震灾情的, 有祭奠死难同胞、死难孩子的诗歌, 笔者也让学生围绕“汶川地震”思考生命, 有的学生为死难同胞写祭文, 有的学生给失去家园的同胞写信, 有的学生写募捐前的演说辞, 有的还针对地震中出现的各种人、各类事写感想。

再如奥运开幕式, 笔者布置学生写“写出你眼中最美的开幕式”, 学生有的写抒情散文《那一刻, 我们惊艳全世界》, 有的写评论《完美画卷, 让人一醉千年》, 有的写诗歌《五环旗下》, 有的写解说词, 还有的就点火仪式和张艺谋的整体创意阐述看法, 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异彩纷呈。“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 这样的写作道出了真情, 写出了个性, 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 建构赏识性评价, 激发学生主体创造性

采用赏识性的批改评价方式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说就是教师指导学生从靓丽词语、经典句子、绝妙构思、精当引用等方面寻找作文中的闪光点, 分成小组, 自批或互批, 然后小组交流纪录汇总, 再派代表在班级里交流, 最后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 力争有创造性进步。这样的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还可以在交流碰撞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比如让学生写“秋”, 学生写出了“秋风·秋雨”“落叶”“秋思”“自然的秋”等很多关于“秋”的文章。在小组批改评价时, 闪光点不一而足:有的被选中了题目, 有的被选中了其中的一句经典语句, 有的被选中一段文字, 也有的是引用的诗句出色被选中。最后, 我让学生把这些闪光点集中起来分门别类打印, 并附上作者名字, 分发给学生阅读, 这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 在随后的修改中, 很多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了更多的闪光点。

【发挥对策】推荐阅读:

发挥主动07-30

发挥方式08-02

税收发挥08-14

发挥特长08-15

发挥主导08-20

现场发挥08-25

发挥模范09-19

发挥效率10-09

功效发挥10-24

发挥的作用06-17

上一篇:生产过剩理论下一篇:整合式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