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环境分析政策建议(精选12篇)
投资环境分析政策建议 篇1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下, 临沂进入了快速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 但是, 随之而来的拥挤、提供基本服务的经费不足、缺少适当的住房、基础设施每况愈下等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临沂市人居环境的适宜性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关键词:人居环境,可达性分析,新型城镇化
1 城市人居环境与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娱乐、商业金融等各类为市民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 如影剧院、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目标是建立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使用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满足市民就医、上学、运动、娱乐和休闲等基本需求。它是城市基本生活的支撑, 同时也是城市人居环境的构成部分。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具有可达性是检验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城市公共设施分布的空间特征
公共设施在城市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城市公共设施资源的有限性, 同时, 由于城市市民在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上的不同, 由此导致在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获取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本次研究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在城市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根据临沂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功能分区, 选择高、中、低三个档次的居住区, 从基本需求生活圈和城市需求生活圈两个层面, 来整体评价临沂市人居环境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1]。
3 可达性分析
可达性是指人们获得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程度。本文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分析中, 以居住区为始发点, 基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骨架, 分析居住区步行和公交20分钟可达范围。即步行1km服务范围、公交7km服务范围。
3.1 临沂市人居环境评价
(1) 空间范围的划分。将临沂市区按照总体规划划分为五个分区, 即兰山片、罗庄片、河东片、北城新区和经济开发区。
(2) 数据收集。数据的调查收集是在总体规划对城市功能分区划分的基础上, 调查样本居住区一定范围内适宜性因子的分布情况。根据城市居民的生活特征, 将居民生活范围分为社区生活圈和城市生活圈进行研究分析, 分别采用步行和公交的出行方式。通过网上谷歌地图查询和实地调查, 得到的居住区人居环境因子的分布情况。
3.2 人居环境相关设施配套指引
中心街区进行紧凑、高密度的开发, 并规划布置城市型服务设施。对于功能具有相似性或活动具有关联性的设施, 宜成组成片布局以形成特色功能区, 如步行街区、广场街区等, 以塑造中心街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活力氛围[2]。一般街区中, 每5万人设置1处公共活动中心, 进行相对紧凑、较高密度的开发, 公共服务设施集中设置, 并兼有多种复合功能。公共活动中心的服务设施可成街、成组、成坊布置, 形成地区步行商业街中小型广场, 以塑造一般街区的活力氛围。
4 结束语
根据分析结果, 中等档次的居住区配套最好, 其次是高档居住区, 其次是别墅区, 配套最差的是低档居住区。在兰山区, 各种档次居住区都具有较高的人居环境, 差异很小。罗庄区、河东区以及北城新区也有较好的人居环境。但到了经济开发区, 住宅区的人居环境适宜性降低较快, 总结原因, 郊区大部分均为新开发的居住区, 各种相关配套设施不太健全, 因此整体的人居环境不太理想。城市中不同层次的居民对基本生活配套的需求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城市中的基本配套无需均衡分布, 只需要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即可。
参考文献
[1]段春丽.武汉市洪山区小何村人居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9.
[2]陈玲玲.安徽省人居硬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 2010.
投资环境分析政策建议 篇2
采滥用都起到了有效的控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更发挥了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在生态环境补偿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尽快完善生态系统税收制度
(一)从保护重要生态屏障、考虑减轻农牧民负担、解决生态移民生活困难、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税收角度出发,应当采取“税额减免、提高起征点”等税收手段,初步形成“生态无税区”。
(二)在现行生产型增值税政策下,对矿产资源性产品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将开采矿山中发生的采矿权转让费、生产探矿费、资源补偿费、资源税等有偿使用矿产资源的支出和购置节能减排设备所含进项税金应列入准予抵扣的范围。
(三)资源税的征收应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合理提高税率标准。即提高有色金属和其他非金属矿原矿等矿种的资源税税额幅度上限, 辅之以提高税收负担的办法,使不可再生资源的单位税额高于再生资源。
(四)应当赋予省级政府一定的资源税收管辖权,合理调整现行资源税单位税额,对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实行定额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办法,即先在开采或生产环节实行定额税率从量计征,之后在销售环节根据销售价格再实行比例税率从价计征,充分发挥资源税在节约非再生资源、稀缺资源方面的调节作用。
二、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
(一)对开采石油、天然气征收的矿区使用费应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
(二)煤层气也属于自然资源,应对地面抽采煤层气征收资源税。
(三)借鉴国际经验做法,对自然资源输往本地区以外时,就该资源或者矿产品的产量跨地区征税。跨区域征税的纳税人虽然是在本地区从事矿山开采的居民或企业,但其负税人实际是资源的需求者或消费者。利用这种办法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保护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四)对在境内从地下或其他水源地耗用水的单位和个人,列入水资源范围征收资源税,具体办法是:
1、根据水资源所在地海拔高度设置比例税率,地域海拔越高设置较高税率,按照使用水资源的径流量或者立方数按规定税率征税。
2、根据下游水电站的单位投资成本和用水量、水头大小确定起征点和累进税率,按发电量征收,规定每千瓦时定额税率。
3、按照税收征管属地原则,由当地税务机关根据河流管辖区域收取,确定水资源源头地和水资源利用地分享比例,对征收的水资源税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用于生态移民生活困难补偿、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水资源生态保护。
4、以城市用水销售量、工业用水自用量为依据征收水资源税。
三、开征环境保护税
(一)将资源开发及循环产业现行排污收费制度进行税(费)改并,提升其立法层次,将排污收费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
(二)对在采挖各种中药材缴纳的“草皮承包费”纳入税收征纳范围征收环境保护税,其税收收入作为专用基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支出。
四、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
将地区采挖取得的中藏药材植物初级产品应列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对采挖人数进行规模控制,并进行采挖技术培训,提高保护草场意识,减少并淡化药材保健作用的宣染,从源头上杜绝无序疯狂采挖,保护草原原始生态。
五、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继续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除继续保留原有的减税免税和零税率等税收优惠形式外,还应针对不同优惠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税收优惠形式:
(一)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原则性规定,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适当灵活的税权。如由现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改为全额恢复征收增值税,所征税款全部用于生态资源开发补偿,开挖回填、草原灭鼠等,让农牧民切实得到实惠,使生态环境恢复得到落实。
(二)为扶持资源循环经济,在还没有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以前,对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在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废旧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好的产业政策中增加循环经济在资源保护、节能减排方面购置用于消烟、除尘、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环境保护设备允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规定。
(三)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增加对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为治理污染而调整产品结构、改革工艺、改进生产设备发生的投资支出给予税收减免的规定。
投资环境分析政策建议 篇3
一、“十三五”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展望
(一)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仍有较大空间
“十三五”公路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2013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提出未来我国公路网总规模约580万公里,其中国家公路约40万公里。在40万公里的国家公路中,普通公路网26.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11.8万公里,高速公路由7条首都放射线、12条南北纵线、18条东西横线及部分环线共同组成,还有1.8万公里的展望线。这是我国第一个集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于一体的国家中长期公路网布局规划,是指导我国公路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味着全国公路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十三五”铁路建设将继续稳步推进。根据国家铁路局发布的信息,中国已完成编制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并提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初步拟定“十三五”建设铁路新线2.3万公里,总投资2.8万亿元。在铁路“十三五”规划中,中国铁路除了将继续花大力气建设高速铁路,建成“四纵四横”高铁网,进一步将高铁在全国铺开外,还需将发展改革的天平向西部倾斜,缩小东西差距,继续推动全国大通道的打通。此外,铁路“十三五”规划中国家还将继续推进铁路的深化改革,让以前封闭的国家部门直接面向市场,广泛地利用大量民间资本。同时,“十三五”,铁路“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将积极拓展国外高速铁路建设市场,继续参与国际竞标。
“十三五”城市轨道交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013年5月,按照國务院发布的《关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权下放,开始由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批准的规划核准。该项政策出台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2015年,随着南通、洛阳、济南、呼和浩特四个城市最新提交规划,预计明年全国将有40个城市建设轨道交通,总在建里程近4000公里,其中地铁近3000公里,轻轨60公里,单轨80公里,有轨电车350公里,市域快轨425公里。预计到2020年,全国布局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
(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空间依然巨大
“十三五”我国电力工业将由规模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结构更加优化、科技含量显著加强,电力建设和投资空间依然巨大。尽管“十三五”电力增速由高速转为中速,但由于我国电源装机基数巨大,年均增量装机规模仍将规模庞大,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比例将进一步提升。另外,国际电力建设与投资前景十分广阔,“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是“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之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许多国家人均装机容量低于中国,有非常大的发展需求,中国企业可充分利用电力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方面的优势,借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金融平台,积极拓展海外电力基础建设市场。
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同样空间巨大。2015年7月6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满足电源开发和用户需求,全面支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除智能变电站的改造升级或新建是首要任务外,加快特高压变电系统建设也将是重要任务。“十三五”,还将新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十二条输电通道、酒泉至湖南、淮东至皖南、东北外送等输电通道建设。
(三)将大力发展新一代通信网络与工业互联网
“十三五”期间“智能制造”、“互联网+”等将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需要拥有更为高速、覆盖更广泛,服务更可靠的宽带网络。而当前,我国工业宽带网络基础建设相对薄弱,目前多数工业园区的网络基础以满足办公、生产相关的软件应用为主,不管是带宽、覆盖率还是稳定性都不够支撑智能生产;其次是相关费用还是偏高。商用(含工业)、民用网络在设备、安装、使用、入场等费用上有区别,不考虑这些因素,但从相同的带宽来看,商用产品还是收费较高。工业宽带的发展环境还不成熟,需求没有完全释放。一方面是智能制造的基础相对薄弱,目前对于网络的要求还不是很迫切;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建设没有实质性拉动传输端的需求。
有鉴于此,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明确提出,在未来五年,以高速宽带网络建设为抓手,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支撑水平。落实网络提速降费指导意见,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4G网络建设,同时还要加大5G研发力度;研究部署工业互联网,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建设工业互联网试验网,研究制定网络架构方案、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营造安全网络环境。
《中国制造2025》也明确提出,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加快制造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积极推进第四版移动通信,还有像移动互联网等,加快光纤宽带建设,稳步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提高宽带的普及率和接入宽带,为云计算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持。
(四)积极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十三五”时期,中国将继续加大投入,积极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该规划指出,科技发展正孕育着一系列革命性突破,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建设规模和覆盖领域,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我国迫切需要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该规划进一步提出,在未来的20年里,根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国内基础,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从预研、新建、推进和提升四个层面逐步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在可能发生革命性突破的方向,前瞻开展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探索预研工作,夯实设施建设的技术基础;在2016—2030年期间适时启动建设一批科研意义重大、条件基本成熟的设施,强化未来科技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将加大
“十三五”时间,中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环境保护压力,中国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力度,提高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水平。当前,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环境质量差、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受损严重、风险隐患高,与公众的需求和期待差距较大,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正在制定中的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预计”十三五”环保投入将增加到每年2万亿元左右,“十三五”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规划还将提出发展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内容,设立税收等鼓励政策,扎实推进环保第三方治理,最大程度撬动社会资金,发展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从“十三五”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的趋势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将起到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过需要看到这种拉动工业增长的作用将在“十三五”明显减弱。在这一期间,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对于工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将主要体现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一是将推动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二是有利于增强制造业的创新与研发能力,三是将加快工业绿色发展的步伐。
二、“十三五”期间优化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
一是加快形成完善的多元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仍以地方融资平台和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渠道为主,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模式,融资风险日趋突出,应将3.6万亿元的平台债有序转化为收益债券、项目债券等融资品种,更多采用PPP、BOT等模式有效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投资与运营管理。二是推进PPP发展。建立健全相应法律制度,在法律层面上明确界定政府与私人部门应承担的责任、风险以及应享有的权利。在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如城市供水、供暖、轨道交通、医疗等领域中优先选择收费定价机制透明、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作为推广PPP模式的示范。各级政府财政部门需要根据财税体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探索项目采购、预算管理、收费定价调整机制、绩效评价等有效管理方式,规范项目运作。
(二)积极支持工业互联网建设
一是加快工业互联网接入规范、交互技术和安全技术等相关标准制定工作。政府应积极协调各方,加快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以有效指导建设方和使用方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实施。二是将工业宽带纳入现有示范项目等支持体系中,针对重点工业园区包括宽带、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并且在后期市场化运行过程中探索新的收费模式。三是做好物联网、数据中心等规划和应用与工业宽带建设的对接。工业宽带建设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大数据的采集和应用,建议在现有物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试点,率先将工业宽带的传输、工业大数据采集、数据中心的计算应用等环节流程整合起来,建立完善的工业互联网体系。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创新投入方式,拓展资金来源。凡涉及农村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水利及其它社会事业的设施建设,在以政府为主要投入主体的前提下,可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以下简称农村“三权”)作为资本,运用政府设立的担保公司这一有效平台,以农村“三权”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进行抵押担保融资。对农户自愿参与并直接受益的项目如危房改造、改厕、沼气池建设等,可采取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来引导民间资金投入,从而有效缓解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压力。第二,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对于农村基礎建设项目的财政投入,减少县级财政的配套,尤其应大大减少欠发达县的配套金额及比例。第三,对已经完工的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制定奖惩机制,要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奖补资金的兑现以及后续项目的安排挂钩。
投资环境分析政策建议 篇4
由于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较窄, 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暗藏几大风险: (1)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使市场价格过分偏离其真实价值, 从而产生泡沫。泡沫的破灭使房地产价格下跌, 作为抵押物的房地产就贬值甚至大幅缩水, 给银行带来不小的损失。 (2) 房地产开发企业高负债经营隐含财务风险。我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资金占其资产的比率在70%以上。 (3) “假按揭”凸显道德风险。假按揭已成为个人住房贷款最主要的风险源头。 (4) 基层银行发放房地产贷款存在操作风险。 (5) 土地开发贷款有较大信用风险。
2 房地产投资基金分析
2.1 房地产投资基金的优势分析 (S)
(1) 房地产投资基金具有融资灵活性:
房地产投资基金通常在房地产项目已经开发完成、并能产生稳定收益阶段才会介入。因此, 在各种资金供给者中, 房地产投资基金所扮演的是一个“接盘者”的角色, 可为房地产开发前期投入的各种资金提供一个有效的退出通道。
(2) 房地产投资基金具有高流动性:
它是一种房地产的证券化产品, 通常采用服务或受益凭证的形式, 使房地产这种不动产流动起来。而房地产直接投资, 出售物业的难度大且交易成本很高, 流动性差。
(3) 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组合多元化风险较小:
它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投资于不同类别的房地产项目, 同时房地产投资基金有义务定期向外界公布各期财务报表、财务运作情况, 有较高的透明度。房地产直接投资, 受各种变化的影响大;投资风险大。
2.2 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劣势 (W)
(1)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房地产投资基金法规, 房地产税费不尽合理, 对于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实施是个障碍。另外,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规模实力有限, 能达到成立房地产投资基金要求的不多。
(2) 我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真正的房地产投资。在中国只有房地产贷款, 连有限的房地产信托也是银行贷款的替代, 没有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房地产融资。我国没有严格的金融体系, 大众能够以比较低的准入门槛分享房地产行业平稳的增长, 也不可能有真正商业地产的运作。
(3)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利于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发展。金融体系就是在融资多余的储蓄和融资需求之间搭建桥梁。我国有大量的储蓄, 储蓄幅度仍然很快, 而房地产商也有大量的需求, 但是整个金融中介的功能需要到中国香港去完成, 这就是由于整个融资结构存在一个重大的问题, 有必要进行构建使其完备。
2.3 房地产投资基金的机会 (O)
(1) 投资对象分析。
房地产投资基金主要投向是房地产业及与其紧密联系的项目 (比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房地产的股票、债券等。房地产投资基金关注的是基金投资所能够带来的基金收益状况和资本增值能力, 它是以资本为中心的, 就是房地产投资基金的投资是以基金净值的持续最大化为目标。
(2) 市场分析。
一方面, 目前我国有许多民间资本通过三个方面——自有闲置资金、企业资金、民间借贷和股权集资大量流入到房地产开发中, 这种不规则投资房地产, 加重了房地产的市场风险。建立房地产信托基金, 不仅可以疏散房地产炒作中集中的过多资金, 同时可以降低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和金融风险。
(3) 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融资渠道单一, 房地产金融体系不健全, 银行严格控制银行贷款。建立房地产投资基金可以拓宽房地产的融资渠道, 减少房地产投资公司的高的财务风险。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有55%来自银行贷款, 这本身对房地产企业就是一种很大的风险, 一旦金融体系政策有变更, 房地产企业就很难避免金融风险。发展房地产投资基金就可以缓解这种风险, 当金融政策有变动时, 不至于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业发展。
2.4 房地产投资基金的风险分析 (T)
(1) 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房地产投资基金运行过程中, 在规范运作的前提下由于不可准确预知的因素所造成的收益下降。
(2) 财务风险。
各种风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具体表现为房地产企业资本不足问题能否得到解决, 投资能否按期收回并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是否会出现较高的拖欠风险、流通风险和期限风险。为此, 被投资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加强财务管理。
(3) 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政策风险, 由于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对待房地产投资基金的政策引起的对收益的影响。二是法律风险, 由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等的不完善, 以及执法部门执法不力等。
3 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政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是目前发展的最大障碍。虽然目前存在一些房政策法规, 但其持续发展, 需要更为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对此, 应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保证和维持整个信托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 以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业健康、理性地发展。
3.2 明确税收优惠待遇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国外得以大力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享受相关税收优惠。在美国, 房地产投资信托可以获得有利的税收待遇, 房地产投资信托不属于应税财产, 且免除公司税项, 避免了双重纳税。目前, 我国法律尚未对信托收益的纳税作出明确规定。对此, 我国可借鉴美国附条件的不对其进行双重征税的规定。
3.3 严格监管, 强化信息披露
国外对公开发行的房地产投资信托, 均有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而从我国现有的信托计划发售时的信息披露分析, 我国对信托计划涉及项目的披露较为简单, 对项目的收益和风险结构也未作详细披露。应从发展之初就高度重视监管问题, 实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和违规惩戒制度。一方面, 加速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另一方面, 加大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 防止中介机构披露不合格的会计信息。
3.4 建立交易平台, 解决流动性问题
标准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可以像股票一样在市场进行买卖, 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这也是其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以往的信托产品因为缺少统一的交易平台, 流动性不足, 成为限制信托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如果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就应通过建立和完善信托产品信用评级体系、信托产品的定价等一制度, 建立面广、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交易平台, 提高其流动性。
摘要: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 对于房地产业来说, 获取资金和拓宽融资渠道是其健康运行的关键。从资金来源现状基础着手, 揭示了目前房地产存在的金融风险。结合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 使用SWOT分析法对房地产投资基金进行了综合研究。并结合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制约因素, 提出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基金,SWOT法
参考文献
[1]赵基坚, 李睿等.浅析我国房地产融资证券化[J].世界经济研究, 1997, (1) .
[2]安琼.房地产投资基金探析[J].中国房地产金融, 2000, (1) .
[3]郑芬芬.对发展房地产投资基金的SWOT分析[J].管理现代化, 2006, (3) .
[4]季敏波.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建议 篇5
房屋拆迁的目的是强制取得财产以实现公共利益,其终极问题是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使各参与主体都达到最佳效果。
一是将效益作为首要目标,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实现权利的最优配置,将权利分配给能够用它产生最大社会效益的主体。要在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找到效益平衡点,达到共识。
二是分析政府、拆迁人、被拆迁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均衡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有效率的拆迁制度,努力使各主体利益趋向均衡。
三是分析城市房屋拆迁中各个主体的需求和行为,促成和实现各方的合作。为了实现合作的潜在利益和有效解决合作中的冲突问题,就需要建立起新制度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四是进行房屋供给分析,实现房屋资源优化配置。随着被拆迁居民对于拆迁制度改革的需求日益强烈,拆迁制度供给部门也将考虑平衡需求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供求分析方法对于拆迁制度改革创新的分析也具有适用性。
2.确定合理的拆迁补偿原则、内容和标准
确定房屋拆迁补偿的基础是认可房屋所有权,即财产权益。在这一前提下研究确定房屋补偿的原则、内容和标准,才是符合现代法制文明要求的。房屋动拆迁是一种复合行为,一是拆除房屋,二获取房屋基地(使用权),房屋拆迁不过是获取土地的手段。房屋拆迁补偿实际上涉及两部分:一是基地使用权补偿,这是房屋拆迁补偿的根本;二是房屋及其他附着物的补偿。对住房特别困难的被拆迁人,还要遵循行政救助原则,给予多于被拆迁人的损失的利益。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原则除了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如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外,应当确立以下具体原则:
—市场等价原则,即确保被拆迁人至少能够回购原面积房屋。
—保障住房权益的原则,即保障被拆迁人的房屋居住权。
—补偿房屋派生权益的原则,即对被拆迁人利用原有房屋产生的利益予以适当补偿。
—改善住房困难者条件的原则,即对原住房困难的给予适当的增加面积。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标准是房屋拆迁中最核心的问题,不仅关系到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也会对当地的经济建设产生直接影响。偏低的补偿安置标准,损害被拆迁人的利益,影响社会稳定,也造成拆迁难;偏高的补偿安置标准,损害拆迁人的利益,影响招商引资,影响社会发展。按照以上原则,在城市房屋拆迁时,应当对被拆迁人补偿的内容和标准包括:
—被拆除房屋所占用土地的使用权价值。对土地使用权的补偿,不应以土地
基准价为标准,而应当以拆迁地新房屋建成后的楼面地价作为补偿标准。
—被拆除房屋的价值。被拆除房屋的价值以拆迁地等面积新建房屋的建筑安装造价为补偿标准。以上两项标准的确定,在实践中可以以拆迁地等面积新建房屋的预期销售价格计算。既保证了市场等价原则的实现,也保证了被拆迁人原有住房权益不因拆迁而降低或消失。
—被拆除房屋所产生的收益。对于以被拆除房屋出租收取租金的,应当对其租金收入给予符合市场价格的补偿。
—经营性补偿。对以被拆除房屋作为生产资料的,除采用实物补偿要考虑原房屋的经营条件外,对因拆迁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应当适当补偿。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论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拆迁,还是商业用途的拆迁,补偿的内容和标准都应当是一致的,因为被拆迁人及其财产权益并没有因拆迁的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在具体的程序和补偿协商的方式上可以有所区别。如为公共利益的拆迁,应当提想起行政性和公共利益性的特点。为商业目的的拆迁更应采用完全的市场方式,以双方的合意为基本方式。
3.建立完善的补偿保障措施
拆迁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拆迁补偿协议后,落实拆迁补偿安置各项措施是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关健所在。房屋拆迁,拆迁人应当准备齐全拆迁所需资金,按拆迁协议的约定,及时向被拆迁人支付房屋补偿费、装修补偿费、地面附属物补偿费、搬家补助费、临时过渡费等拆迁补偿费用。
同时,拆迁人还应向被拆迁人提供必要的安置措施,并根据具体安置方式,进行安置价格结算。需要拆迁人购买商品房或者建造成套住宅安置被拆迁人的,拆迁人应准备充足的购(建)房资金,及时购买或者建造.符合国家建筑规范要求的成套住宅,按时交付给被拆迁人。实行货币安置的,拆迁人应按拆迁协议约定支付货币安置款。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地方把对被拆迁人的补偿安置当作仅仅是拆迁人的责任,似乎与政府无关,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建设项目不仅给投资人带来利润,也给当地带来长期的税收和就业机会,带来当地经济的发展。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拆迁安置工作,给被拆迁人以一定的政策扶持。如一些地方向被拆迁人提供低价商品房或者经济适用房,对原住房面积较小的被拆迁人实行保
底安置政策,对经济特困户由政府给予资金资助等等。既不加重拆迁人的经济负担,也解决了被拆迁人的安置问题,缓解了拆迁难的矛盾。
4.完善拆迁立法
2004年修改宪法,加强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明确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和私有财产征收或征用并依据法律规定给予补偿,加之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这些为完善城市房屋拆迁立法提供了宪法、法律依据。但是,现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及其他规章、政策显然不符合法律的这一要求,因此,制定城市房屋拆迁法或者在征收征用法和其他民事基本法中编制房屋拆迁专章已经成为实践中的急需和立法者的选择。
(一)完善拆迁立法的几个主要考虑因素。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在城市房屋拆迁活动中日益显现,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并存、分立的特点和遵循民事基本原则的补偿行为,要求明确政府部门在城市房屋拆迁活动中的管理职责和管理程序,减少对拆迁当事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直接干预,形成政府与拆迁人、被拆迁人之间规范的行政管理关系和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清晰的民事关系。
(2)城市房屋产权结构的重大变化,影响当事人的心理预期。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政府对民事法律关系不宜过多介入,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城市房屋拆迁的目的不同,对被拆迁人接受拆迁的程度有较大影响。房屋拆迁有公益性拆迁、商业性拆迁,对被拆迁人补偿是一样的。
(4)城市房屋供需情况关系城市房屋拆迁的难度.(5)法治环境的完善要求城市房屋拆迁立法要充分虑及法制的统一。
(二)城市房屋拆迁立法的主要内容
城市房屋拆迁立法应当在物权理念的指导下,以完善的房屋拆迁补偿体系的构建为中心,规范城市房屋拆迁行为及与城市房屋拆迁直接关联的其他行政的、民事的法律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l)城市房屋拆迁的基本原则;
(2)对社会公共利益项目的界定,社会公共利益项目的确定机关、权限及拆
迁程序;
(3)对商业项目的界定及其拆迁程序规定;
(4)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原则、范围和标准;
(5)房屋拆迁补偿的价格评估机构、选择及评估程序等;
(6)房屋拆迁争议的行政仲裁机构、制度及程序等;
(7)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的衔接以及特别规定等;
(8)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开发商、私有房屋所有人等各个拆迁法律关系
主体的其他有关权利和义务、违反义务的主要法律责任。
5.强化对拆迁相关行为的监管
(1)加强拆迁条件审查,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实施拆迁许可。对申办 许可证的单位是否具备拆迁条件和资格要进行严格审查,做到“六不准”,即:得拆迁许可证或拆迁许可证超期未按规定申请办理延期手续的、资金不到位的、房不落实的、补偿安置方案不合理的、工作人员未经培训的、未取得或被依法注迁资质的机构,一律不准进行拆迁。
(2)加强拆迁现场监管,确保拆迁政策落实到位。推行拆迁安置补偿工作公透明,避免拆迁单位执行政策不到位,拆迁工作人员不按规定办事,损害被拆迁合法利益。
(3)加强代办拆迁项目监管,推行拆迁代办佣金制。要认规范房屋拆迁委 托行为,推行代办拆迁单位收入佣金制,使各类拆迁工程的拆迁安置补偿成本与代办单位的劳务收入费用分离。
(4)加强对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监管,确保拆迁资金专款专用。建立由拆迁业主、资金管理银行和拆迁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共同监督的拆迁资金监管制度。一是所有拆迁项目要设立专门帐户,报拆迁管理部门备案。二是确定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和房源的使用审核程序。三是建立拆迁补偿安置资金、房源使用稽查制度,对拆迁单位实施的补偿安置行为进行跟踪动态管理。
(5)加强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的监管,建立拆迁项目工程监理制度。一是拆迁业主要委派拆迁项目工程监理员审查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执行情况,对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和拆迁资金、房源的使用进行有效监督,全程监理拆迁实施单位签约及履约过程。
二是推行使用拆迁管理部门统一印制并编号的规范性拆迁协议文本。非经房
屋拆迁管理部门核准,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不得随意销毁。
三是统一确定拆迁代办工程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程序。拆迁代办单位用于拆迁安置补偿的各类协议书应当由拆迁代办单位经办人、拆迁代办单位负责人和业主监理员分别签字,拆迁实施单位和拆迁业主盖章后生效。
(6)加强拆迁专业单位的监管,提高拆迁行业的自律意识。要加强对拆迁单位的资质管理与考核,强化维护被拆迁人合法利益的执业意识。要运用行业协会的组织优势,加强拆迁队伍的执业教育培训,引导和督促拆迁单位不断加强行业自律,承担起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社会责任。
(7)加强拆迁评估机构的监管,规范拆迁估价行为。估价机构在拆迁估价中,应当坚持独立、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严格按照房地产估价规范进行评估。要对房地产评估结果进行监督。对职业不规范、故意误评估或因过失造成重大误评估的,要按照行业自律规范和有关法律规定处理。此外,要充分发挥行政、司法的监督救济作用,发挥公众、舆论的社会监督作用,保证城市房屋拆迁活动依法、有序进行。
6.加强政府及政府官员的公共政策道德建设。
道德对为了公共利益而征收或拆迁城市单位、个人房产问题的讨论使我们看到中国当今对社会道德理论讨论的不足性。当然建立在道德理论基础上的财产权理论并不能非常容易地解决当今社会所有的立法、执法问题。但是这样的理论可以使我们直面有争议的疑难问题,也能在更大的程度上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发展和繁荣目标的重要性。只要我们的公共政策能围绕这样的目标,任何事情都不难解决。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经济学者和律师可以提供各种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和做法。
7加强社会的民主化、公民化、公开化。
投资环境分析政策建议 篇6
1993年,吴良镛先生第一次正式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并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提出了人居环境理论分为传统建筑学阶段、广义建筑学阶段和人居环境科学阶段,且包含“五大系统”、“五大层次”以及“五项原则”[7],为评价我国人居环境奠立了理论基础。封志明等[8]选取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子,构建了中国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定量评价了中国不同地区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另外,其他学者[9-13]从不同层面,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开展了人居环境相关研究。总体上看,我国现有人居环境评价基本上是沿袭西方建成环境评价学的体系,评价方式是一种以概念评价、事后评价为主的主观评价[14]。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定位于空间表述,以交流与合意、分析和决策为目标的研究很少,人居环境的价值化评价和政策效果的分析相对薄弱[15]。
为了表彰在城乡建设和管理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城镇总体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城市、村镇、单位和个人,原建设部于2000年设立了 “中国人居环境奖”,这是当前国内城镇建设的最高荣誉奖,它的设立对于促进中国城市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由于地域空间差异、文化风俗差异、城市发展阶段差异等客观原因导致人居环境评价过程中面临一些实际问题,亟须解决。
一、人居环境评价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评价标准混乱问题突出
2010-2012年开展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居环境评价机制研究发现,至2010年底,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80.1%的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有87.0%、77.3%、72.6%的地级以上城市提出这一目标;全国46.3%的地级以上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目标,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有52.2%、44.5%、38.7%的地级以上城市提出此目标。另外还有诸如“低碳生态城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等多个名称。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各个地区都在给自己的低碳、生态建设划定标准,比如杭州出台了50条“低碳新政”,无锡则建立了6个低碳体系,地区各企业纷纷制定了独立的指标体系,最终导致标准参差不齐。
(二)评价指标脱离实际情况严重
现有指标过度注重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导致很多与民生相关的指标没有纳入人居环境指标体系。调研发现,人居环境中居民最关心的三个问题分别是空气质量、住房问题、养老服务问题,但在联合国人居奖和中国人居奖指标体系中均缺乏足够的考核指标。在居住环境方面,反映问题比较多的是物业管理,很多老城区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在城市景观标识设计、建筑风格方面,老城区主要路口与地段缺乏具有特色的标识,甚至没有道路标识。在城市管理方面,食品卫生、交通秩序及市场管理的居民满意度评价较低。
(三)评价奖项影响力弱
自1989年联合国人居署设立联合国人居奖以来,中国已16次荣获联合国人居奖,1次年度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而自2000年原建设部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以来,全国仅有28个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360个单项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调查发现,在与城市人居环境相关的各类评比奖项中,人居环境奖的影响力目前较弱,不仅远远低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部委的荣誉奖,在媒体和公众中间的影响力也不如一些商业调查机构的评比结果。比如零点调查公司、美世公司的调查评比结果每年都被媒体和社会广泛引用,但人居环境奖的“曝光率”则微乎其微,因此,其它部门开展的对改善人居环境实施效果很好的项目未能参加申报。
(四)人居环境公共参与程度低
调研发现,就改善人居环境状况所依靠的主导力量来看,26.6%的市民认为需要依靠提高公众的人居环境意识,50.7%的市民认为是依靠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执法力度的加强,22.7%的市民认为是增加财政投入力度。由此可见,公众对人居环境建设依赖政府的思想依旧严重。另外,通过对居民自觉参与改善人居环境行动的调查发现,21.1%的家庭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49.6%的家庭偶尔会分类处理,29.3%的家庭表示从未考虑过。25.1%的家庭对日常生活用水进行回收利用,49.8%的家庭偶尔会这样做,18.3%不会进行回收利用。调查还显示,27.2%的市民对于人居环境遭受破坏或污染问题举报过,64.5%的市民表示没举报过,8.3%的市民不关心这类问题。
二、人居环境评价机制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奖项仅是激励性标准
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是为了使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人类住区的发展和解决人居领域的各种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而鼓励和表彰世界各国为人类住区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的奖项。该奖项并非承认某个城市居住环境的优越性,而是承认政府、组织或者个人为改善人居环境所做的贡献。中国人居环境奖是为了表彰在城乡建设和管理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城镇总体功能,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城市、村镇、单位和个人。因此,无论联合国人居奖和中国人居环境奖,都仅仅是一种激励性标准,不是一种专门评价人居环境优劣并给出指导性意见的考核标准,对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管理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nlc202309020659
(二)部分指标脱离实际
我国不同地域的城市,发展阶段与自然环境差异十分巨大,这要求人居环境建设要因地制宜和评价指标有足够的弹性才能对不同地区的人居环境改善起到指导作用。而现有指标在此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一是指标的选取和定值缺乏地域特色。现有指标过分强调普适性和城市间的可比性,其筛选大都基于统计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无法反映城市间相异的特征性要素的状态水平,缺乏针对性。二是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动态性。人居环境发展目标是随着人们需求的改变而不断反馈并逐步建立新目标的过程,指标应反映不同发展阶段人居环境建设的特点,随着城市建设的进步而有所不同,而事实并非如此。三是指标一刀切,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缺乏分级分类考虑,可操作性差,既不利于发达城市向更高水平的迈进,又限制了欠发达城市建设人居环境的信心。四是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脱节严重。目前我国人居环境缺乏独立的规划,指标落实只能依附于传统的城市规划而难以实施,一方面归结于传统城市规划编制过程漫长、任务繁重,部分规划的内容空泛而缺乏可操作性,限制了人居环境目标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在于人居环境指标牵涉编制部门、实施部门、管理部门,部门间责任不明确,协调困难,导致城市规划编制与人居环境建设实施脱节。调查发现,全国多处新城公共建筑富丽堂皇,道路超前的宽,景观面积超前的大,而住房价格虚高,住宅大量空置,街道空旷无人,变成名副其实的“龟城”、“空城”、“卧城”、“鬼城”。
(三)缺乏长效管理考评机制
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掠夺式的开发,造成不少地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建设速度往往赶不上破坏速度,人居生态环境仍在继续恶化。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管理层缺乏人居环境长期管理意识,部分城市在争人居环境奖的时候,大搞人居环境建设,一旦评上后,对人居环境的管理重视程度明显下降,人居环境质量甚至回到评价前的水平,“为评奖,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人居环境“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四)公众参与流于形式,不影响实际决策结果
调研发现,部分地方政府为短期快速提升政绩,对一些明显破坏人居环境的污染项目视而不见,实施边建设、边规划、边审批的“三边工程”工作程序。决策信息资料的提供局限于“决策讨论圈”,社会公众难以影响决策。决策评估上,重视决策意图贯彻,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环境和社会效益。决策氛围上,突出决策的保密性,忽视决策的公共性。决策责任追究上,由于缺乏集体性决策程序,事后的决策责任追究困难。基本上,公众参与沦为一种程序,严重打击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居环境评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居环境评价标准
树立人居环境的正确导向,完善人居环境标准的考察内容,全面贯彻落实以人居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精神,引导参评城市树立注重质量的良好氛围。加大生态文明与城镇化质量等相关内容的考评,避免城市功能定位不明、千篇一律、盲目追求“大而全”等粗放发展现象的发生,加强对城区盲目扩张和老城改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资源等内容的考察。制订人居环境分级和分类评价体系,增强人居环境评价标准对不同地区人居环境实践的导向作用,突出人居环境建设的阶段性、地域特色和多样性。完善单项指标的指标解释、计算方法、数据来源以及评价要求,提高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严格人居环境考评机制,注重考核实效
严格申报条件,对造成严重影响的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生产或生态环境事故,实行一票否决。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不得出现虚报、谎报的情况,一经查出,严肃处理。严格考核程序,建立人居环境考评机构,实行相关机构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制度。建立城市人居环境规划编制审查制度,加大人居环境指标在建设、管理全过程中的落实力度,凡是偏离既定目标或已批准规划而无法纠正的,应除名并通报批评。制订人居环境检查评比制度,开展对全国各类生态城的评比考核工作,切实提高考核标准对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指导作用。
(三)建立人居环境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加强对获选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后评估,防止规划实施偏离既定目标,定期对规划进行回顾修正,有重大修改的应报规划审批机关重新批准。建立科学发展统计监测平台,编制人居环境综合指数和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指数和社会和谐等分项指数,加强对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动态评估和考评指标指数的测评,测评结果在国家级主要媒体上公开发布,接受社会监督。统筹开发人居环境监测管理系统、人居环境应急指挥系统,打造“以统为主、统分结合”的数字化人居环境管理系统,建立适合的人居环境建设和管理要求的高水平人居环境科技机构、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提升人居环境管理水平。
(四)加强宣传与引导,扩大人居环境奖项的影响力
加强学会、NGO等社团组织在组织申报工作、组织专家推荐与评选工作、后评估工作方面的作用。调动地方城市积极性,组织创建城市市长和相关负责人学习研讨联谊会,发挥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城市的示范带头作用,共同研究和探讨人居环境建设的新理念,互相学习和交流。主办“中国人居日” 宣传活动,总结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唤起社会对改善人居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五)建立切实有效的公众参与制
打破“一把手”独断决策的局面,形成专家评审、公众参与、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考评机制。真正做到决策必咨询论证、决策必专家评议、决策项目必社会公示,公众意见必政府考虑。优化公众参与流程,拓展公众参与途径,加大专业社会调查机构对城市人居环境问卷群众满意度和人居环境公众评分的调查,提高群众人居环境评价的权重,凡群众满意度不合格,不纳入当年考核评价范围。加强公众参与的制度化、程序化和法律化,提升公众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有效激发其参与热情。
nlc202309020659
参考文献:
[1] Davis J. E. Fundamental of housing study: Determinaltion of fact or basic to an understanding of American housing problems, New York: AMS Press,1938.
[2]联合国人居计划.城市指标指南:监测的人居议程和千年发展目标[R].纽约,2004.
[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与方法(第三版)[R].纽约,2007a.
[4]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指导原则与方法(第三版)[R].纽约,2007b.
[5]全球城市指标评估与监测城市绩效的一种综合方式(摘要报告) [R].全球城市指标机构. 2009,多伦多.http://www.cityindicators.org/
[6]西门子公司.欧洲绿色城市指数.欧洲主要城市环境影响评估[R].经济学人智库,2009,慕尼黑,德国.
[7]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22).
[8]封志明,唐焰,杨艳昭,等. 基于GIS的中国人居环境指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地理学报,2008(63):1329-1336.
[9]胡武贤,杨万柱. 中等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4(4):38-41.
[10]刘颂,刘滨谊. 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9(5): 35-37.
[11]李雪铭,姜斌. 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129-131.
[12]李王鸣,叶信岳.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以杭州城市为例[J].经济地理,1999(19):38-43.
[13]宁越敏,查志强. 大都市人居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1999(23):15-21.
[14]祁新华,毛蒋兴,程煜,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居环境理论研究进展[J].规划师,2006(22):14-16.
[15]高晓路.人居环境评价在城市规划政策研究中的工具性作用[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52-58.
(责任编辑:赵静)
投资环境分析政策建议 篇7
GEM模型是Globe Entrepreneur ship Monitor, 全球创业观察的英文简称。它是英国伦敦商学院和美国百森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旨在研究全球创业活动态势和变化、发掘国家创业活动的驱动力、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制和评估国家创业政策的研究项目。其统一的专家调查问卷覆盖了创业环境条件的九个方面: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和有形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的可得性、文化及社会规范。每个问题附7个选项, 专家根据自己对每个问题认同程度赋予1至5不同的分值。肯定程度越高的选项分值越高, 表明该方面的创业环境条件越好, 3分为中性, 3分以下为否定评价。笔者根据GEM统一的专家调查问卷, 访谈了哈尔滨市41位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专家, 运用赋值统计比较的方法, 对哈尔滨的创业环境进行系统地分析。通过赋值统计, 并与GEM成员国的总体水平、我国的均值进行比较分析 (见上图) , 从而对哈尔滨创业环境进行分析得出评价。
二、哈尔滨创业环境的GEM模型条件分析
根据上图哈尔滨创业环境各维度差异分析比较可看出, 在哈尔滨的创业环境中, 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与培训、研发转移和创业文化方面占有优势, 得分均高于3分, 表明这些得到肯定性评价。市场开放程度与大环境相当。而在商务环境、有形基础设施和金融支持还存在一定问题,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支持方面严重落后于全国和全球均值;金融支持方面低于均值水平且低于3分, 为否定性评价;商务环境略高于3分, 为中性评价, 低于均值, 有待改进。
GEM调查结果显示, 虽然哈尔滨的政府政策是肯定的评价, 但在政府直接扶持和政府审批效率上还需加强提高, 具体实施过程还需改进。政府项目高于GEM均值, 在政策执行情况方面表现略高于GEM参与城市的平均水平, 但有三个方面表现相对弱:一是政府没有通过单一的代理机构向创业者提供支持;二是政府提供给新创企业的项目不足;三是几乎所有新成立的和成长型公司很难从政府项目中获得帮助。教育与培训当中大学创业教育和商业管理教育方面以及哈尔滨在职业技术教育和再教育体系方面, 表现出色, 接近GEM参与城市最高水平;但是中小学在自立与创业教育方面没有开展。研究开发转移在某些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科技基础, 具备了支持个别领域和创业企业成为世界水平技术型企业的能力。市场开放程度方面总体较好。但哈尔滨市的金融支持表现欠佳, 创业企业资金来源方面, 个人资金仍是主要财务来源, 创业资本主要投向高技术企业, 其他创业企业很难获得。公开发行 (IPOS) 基本上不现实, 创业企业难以获得权益, 债务和政府补助。商务环境由于当地经济环境专业分工不充分, 新公司不容易起步, 高质量的分包商、供应商以及专业的法律和会计服务的服务费用比较高, 服务对象主要是成熟企业, 对新公司不利。有形基础设施低于中值, 低于我国和全球水平。
三、对哈尔滨创业环境的政策建议
1.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调查显示哈尔滨有形基础设施建设偏低, 应加大基础设施规模特别是在道路、设施通信、废物处理等方面。因哈尔滨市属于老工业城市, 市政规划不能满足现有城市发展需要, 应该在提供良好的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方面, 与相关方合作, 加大投资建设规模, 逐步改善现有的基础设施, 为创业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
2. 完善金融部门扶持政策
哈尔滨市应加快发展面向创业企业的融资机构和工具, 如金融租赁等形式多样的支持手段。鼓励对创业企业的权益投资, 鼓励发展面向创业企业的债务资本供给, 发展贷款担保机制, 制定鼓励银行为创业企业服务的政策。政府资金引导创业投资基金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能以资金的直接经济回报指标来衡量运用效果, 对政府资金的效益评价主要体现为间接经济社会效益。今后有必要调整财政对科研的投资方式, 改变过去只注重投入不注重经济产出效益的投资模式, 在增加研发投资总量的同时, 还需要强调研发的质量, 强调应用型研究的开发, 把科研成果达标率、转化和应用以及产业转化率作为预算资金拨款的参考指标。财政资金的使用方面针对具体的项目而不是针对具体的单位。
从政府引导创业投资的基本目标为出发点, 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包括:引导私人创业投资规模、向中小企业提供的资金规模、扶持的中小企业数量、发展阶段、扶持的科技创新领域、增加的就业机会、资金回报率 (直接收益与税收间接收益) 、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以及培养专业创业投资管理人才等, 从总体上综合评价政府引导资金发挥的效益。
市政府应协调好企业与金融等部门的支持, 管好政府职能部门, 形成合力, 共同推动创业者的成长壮大;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向创业项目倾斜, 从政府中扩充一定风险资金为企业融资服务提供条件, 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为创业者提出充足的资金支持。
3. 完善行政服务体系
从政府方面看, 大力促进中介服务的发展是哈尔滨市改善创业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相关内容包括: (1) 发展知识产权服务。落实执法措施,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严格代理人的资质考试和审核, 规范代理机构的执业行为;壮大职业技术经纪人队伍, 为技术交易服务。 (2) 完善依法鉴证服务。发展专业律师队伍, 加强法律服务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加强对财务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推广ISO系列标准和国际标准认证, 帮助企业创立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3) 发展专业咨询机构。政府带头, 启动咨询市场的有效需求;培育高素质人才, 完善认证制度;建立服务网络, 启动中小企业快速咨询服务系统;利用中介服务基金等形式促进中介机构发展。 (4) 加强行业规范化管理。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有协会开展行业标准制定、业务培训、资质认定、信用监督、质量考核和调解纠纷等工作。
4. 加强创业教育体系的政策支持
哈尔滨的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创业教育很好, 着重培养青少年的创业意识, 培养创业精神, 提高创业技能。加强创业教育与培训, 减少创业过程中的盲目性, 提高把握机会的能力。通过系统的创业培训教育可以引发创业兴趣、进行自我创业设计, 更重要的培育创业思想, 营造创业氛围进而潜移默化为创业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我国目前已经把创业教育作为试点内容, 在国内的若干大学进行试点。从哈尔滨的情况看, 除了在大学加强创业教育以外, 应该把培养创业精神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大学以下的教育体系中增加创业教育的内容, 从中小学开始在教育中渗透对创业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培养青少年的创业意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鼓励全社会创业、创新, 要在文化底蕴上打造具有哈尔滨特色的创业文化。这不仅需要创新思想观念, 推广具有与时俱进的创业理念, 还要弘扬那种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勇于承担风险的冒险精神。通过大力宣传弘扬创业精神, 塑造创业英雄和创业楷模, 通过传播创业知识, 营造全民创业的氛围, 促进创业环境的改善, 刺激创业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高建, 姜彦福, 程源.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基于2005年数据的分析 (第一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Howard H.Stevenson, H.irving Grousbeck, Michael J Roberts, etal.New Business Dentures and The Entrepreneur[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3]张玉利, 陈立新.中小企业创业的核心要素与创业环境分析[J].经济界, 2004, (3) .
投资环境分析政策建议 篇8
随着深圳证券交易所2006年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 的发布,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 《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的通知》等文件的颁布,上市公司开始逐步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企业环保责任的履行。钢铁行业作为一个典型的高耗能、重污染行业,其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表现更加引人注目,钢铁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必定会影响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还会影响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决策。
二、文献综述
1. 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绩效关系的研究
对于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绩效关系,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理论: 自愿披露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合法性理论。基于上述理论,学者展开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Noel Brown & Craig Deegan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了合法性理论,发现媒体关注度与年报中环境信息的披露水平呈显著相关的关系。Robert W. Ingram and Katherine Beal Frazier发现自愿披露存在很多局限性,导致部分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不愿使用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说明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绩效不相关。Peter M. Clarkson等人基于GRI社会责任指引得出内容分析法指数来衡量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实证结果表明环境绩效与自愿环境披露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2. 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
关于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成果很多,对于两者关系至今尚无定论。An- drew A. King and Michael J. Lenox通过分析652家美国制造业企业的数据,发现有证据表明低污染与高财务评价有显著关系。Khaled Elsayed, David Paton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面板数据分析, 研究环境绩效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没有影响,这一结果说明只有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时,公司才有动力投资于环境管理。Bikki Jaggi and Martin Freedman发现,污染的减少并不会带来财务绩效的提高,即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3. 环境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
环境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引发了许多学者的关注。Neu et al. ( 1998) and Freedman and Jaggi ( 1988) 发现净收入下降时,环境信息披露会增多,说明管理层使用社会责任报告来转移投资者对公司糟糕财务绩效的注意力。 Martin Freedman and Bikki Jaggi从一个微观的视角研究污染行为对公司经济绩效的长远影响, 结果表明制浆和造纸厂水污染的减少与经济绩效之间没有负相关关系。M. A. Plumlee等采用基于GRI披露框架的披露指数来衡量自愿披露水平,发现环境敏感行业的资本成本与环境披露质量成反比,环境不敏感行业的预期现金流与环境披露质量成正比。
4. 研究评述
回顾国外学者关于环境绩效的文献可以看出,关于环境绩效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但由于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缺失,目前尚无可靠和准确的方法评价和衡量公司的环境绩效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导致学者对环境绩效的深入研究受到一定的限制。就国内研究而言,我国环境绩效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本文将采用内容分析法衡量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用环保支出与费用作为环境绩效的矢量,减少数据收集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 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以实证分析我国钢铁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充实相关方面的研究。此外,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综合考虑环境信息披露、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全面分析公司环境行为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1. 研究假设
环境绩效差的公司,特别是受到环境处罚或出现环保事故的公司,因受到来自投资者、政府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压力较大,不得不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详细披露公司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制定的计划,以表明公司遵守了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减少投资者的顾虑和担心,增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心。据此提出本文第一个假设。
假设1: 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绩效负相关。
关于环境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学术界存在多种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认为环境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也有学者认为环境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负相关。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环境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不相关, 因为财务绩效可以通过公司财务报表反映,加上我国的投资者对环境信息的不重视,导致环境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没有显著关系。因此, 提出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假设2: 环境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不相关。
环境绩效的提高需要公司投入更多财力物力人力,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降低财务绩效。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良好的环境绩效可以提高公司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和负担。进入21世纪后, 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而环境绩效好的公司恰好能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而提高公司的财务绩效。故提出第三个假设。
假设3: 财务绩效与环境绩效正相关。
2. 模型设计
根据上述假设,本文构建了两个模型。
其中,EID为公司环境信息披露,FP为公司财务绩效,EP为公司环境绩效,ISO代表公司的环境管理战略,LEV代表公司财务杠杆, SIZE代表公司的规模,REGION为公司的注册地,STATE为公司控股股东的性质。
3. 变量选取
( 1) 环境信息披露。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年报中或社会责任报告中环境责任方面的披露项目进行评分。如披露了核心指标,且做了定量披露,则得5分; 若对核心指标只做定性披露, 则得3分; 未披露得0分。如披露了补充指标, 且做了定量披露,则得3分; 若对补充指标只做定性披露,则得1. 5分; 未披露得0分。
( 2) 财务绩效。前人一般采用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未来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等来衡量财务绩效。由于总资产收益率能反映公司资产创造净利润的能力,故采用总资产收益率度量财务绩效。
( 3) 环境绩效。由于我国没有建立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故不同的学者对环境绩效的代理变量差别很大。本文选取单位营业收入的环保费用作为环境绩效的替代变量,单位营业收入的环保费用为现金流量表中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与营业收入的商。公司的单位营业收入环保费用越高,说明公司的环境绩效越差。
( 4) 公司环境管理战略。本文以是否通过ISO14001代表公司环境管理战略。
( 5) 财务杠杆。财务杠杆由公司资产负债率表示。以往的研究表明,公司的负债水平会影响财务绩效,而来自债权人的压力也会影响公司的环境行为。
( 6) 公司规模。公司规模采用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进行计量。
( 7) 公司注册地。如公司注册地位东部地区,得3分; 如注册地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得2分; 如注册地为西部地区,得1分。
( 8) 公司控股股东性质。若公司控股股东为国有性质,则计为1; 否则计为0。
4.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样本选取钢铁行业2011 - 2013年57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样本, 数据来源为国泰安CSMAR数据库、巨潮资讯网、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
5.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Stata12. 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钢铁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为本文的结论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见表1和表2。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一,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绩效显著正相关。本文环境绩效由单位营业收入的环境保护支出和费用表示,其计算公式为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收入,所以该变量的数值越大,则公司的环保支出和费用越多,环境绩效越差; 反之,环境绩效越好。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回归结果显示,环境信息披露与单位营业收入的环保支出负相关,说明环保支出和费用越高,环境绩效越差,环境信息披露越少,即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绩效成正相关关系。这一实证结果不符合假设1,故假设1不成立。可能的原因是2011年以后,我国钢铁行业环境绩效好的公司有动力披露更多环境信息,以区别于环境绩效差的公司。
第二,环境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不相关, 这符合大部分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由于我国投资者对企业环境信息不重视,而相关部门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也未作强制规定,投资者难以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中获得决策有用的环境信息,故环境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无显著相关关系。环境信息披露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回归结果支持假设2,故假设2成立。
第三,财务绩效与环境绩效显著正相关。 财务绩效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回归结果表明财务绩效与单位营业收入的环保支出费用显著负相关,即财务绩效与环境绩效显著正相关。这与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和管理效率理论相吻合。 利益相关者越来越重视公司环境责任方面的表现,为了符合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要求,公司必须生产出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绿色产品。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单位环保成本也会进一步降低,环保投资效率提高,环境绩效的改善有利于公司财务绩效的提高。实证结果支持假设3,故假设3成立。
五、结论
首先,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绩效正相关。 环境绩效好的公司愿意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 宣传公司的正面形象。而环境绩效差的公司, 则不愿意披露负面的环境信息,以免有损公司形象,也不敢披露不真实的环境信息,以降低诉讼风险。
其次,环境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不相关。 首先是因为我国投资者不重视公司的环境信息, 不关注公司环保责任的履行情况; 其次,我国未建立完善且强制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大部分为定性信息,定量信息披露较少,对投资者决策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最后,财务绩效与环境绩效正相关。随着公司环境绩效的提高,公司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随之提高,有助于公司财务绩效的提高。
六、政策建议
由本文实证结果可知,我国钢铁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较低,环境信息披露对公司财务绩效无显著影响。因此,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制定操作性更强、更为严格的环境信息披露细则,规范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发挥环境信息披露应有的作用。
此外,实证结果还显示环境绩效对公司财务绩效有显著正影响,这表明环境绩效的提升能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一方面,环境绩效的提高有利于上市公司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要求; 另一方面,环境绩效的提高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故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应制定合理政策,引导上市公司以良好的环境绩效带动财务绩效的提升,鼓励上市公司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境绩效,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以2011-2013年钢铁行业5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不相关;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提出了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操作性更强、更为严格的环境信息披露细则,规范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鼓励上市公司加大环保投入,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减少环境污染和“三废”排放量的政策建议。
投资环境分析政策建议 篇9
1.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容乐观, 削弱了资金投放能力。
近年来, 虽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大量被剥离和核销, 但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仍不乐观。巨额不良贷款的存在严重削弱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和贷款投放能力, 降低了其盈利水平和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据辽宁北部某市人民银行的统计, 到2007年底该市主要金融机构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为44.6亿元, 不良率高达40.43%, 非信贷不良资产余额为13.3亿元, 不良率为16.4%, 其中城乡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10.5亿元, 不良率为11.7%。
2.金融机构优质客户少, 信贷有效需求不足。
上面提到的某市, 2007年末共有中等规模以上乡镇企业404户, 实现增加值仅为56亿元。金融机构认为, 由于诚实守信、信用等级良好的企业极少, 信贷投放面临的较大风险与获得收益不匹配。如该市的中国农业银行分行共有公司类客户3679户, 其中A级以上企业为26户, 占0.7%;B级企业为15户, 占0.4%;C级企业为3638户, 占98.9%。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权限上收, 符合贷款条件客户极为有限, 同时由于各机构积极营销, 往往优质客户资金相对充足, 导致信贷有效需求不足。[1]
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 且逃废债现象严重。
大部分乡镇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 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又缺乏自我约束意识, 信用观念淡薄, 采取“大船搁浅, 舢板逃生”等手段, 以破产、分立、兼并、股份制改造、租赁、承包、拍卖出售等形式, 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严重影响了银行加大乡镇企业信贷投入的信心。据调查, 该市某机构仅2006年就有26户乡镇企业逃废债, 债务总额为9573万元, 占贷款总额2.7%。
4.司法维权不到位, 金融资产防范失保障。
依法清收是银行清收不良资产的主要手段。目前, 银行在依法清收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是通过诉讼手段清收不良贷款效果不佳, 以银行为债权人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普遍存在执行率偏低、执行时间过长等问题。按照常规, 提请法律诉讼一般是金融机构维护债权的最后一道保障和希望。但受有关部门行政干预, 司法执行难的现象仍然普遍。据调查, 2007年该市某信用社依法维护债权提请法律诉讼案件22起, 涉案金额1539万元, 其中已判决胜诉22起, 涉及金额1539万元, 已执行14起, 共收回资金519万元, 同时支付诉讼费用38万元, 通过胜诉执行所收回资金占全部涉案金额34%。
5.社会信用意识淡薄, 信用支撑严重缺失。
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 诚信是借贷关系的基石。社会信用主要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在目前的金融生态系统中, 社会缺乏必要的信用意识、企业缺乏必要的信用管理措施, 守信激励机制及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 致使农村金融机构产生大量坏账, 利益遭受一定的损害, 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农村金融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乡镇企业、农户信用缺乏, 信用意识淡薄, 导致“逃废债务”、“骗贷”行为屡禁不止。二是政府信用缺失, 严重影响金融机构自主经营能力。一些地方政府发展项目的主观意愿良好, 但由于短期行为、盲目追求政绩、功利主义等思想作祟, 使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成为某些领导眼中的“唐僧肉”, 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最终成为“政府信用”的“牺牲品”。这种情况在农民种养业生产上, 表现尤为突出。如2004年该市某乡镇建高标准养牛小区, 共10户, 养殖黄牛200多头,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努力下, 信用社向本小区投放贷款200万元, 由于饲养成本高、效益低, 同时存在“骗贷”心理, 到2007年末信用社仅收回贷款15万元, 占发放贷款的7.5%, 其余本息已形成不良贷款。[2]
6.中介服务有失公平且收费高, 乡镇企业和金融机构难堪重负。
在贷款发放和不良贷款回收过程中, 都会涉及中介机构的服务。抵贷需要进行评估作价, 乡镇企业验资需要会计、审计部门的核定。据调查, 由于制度不健全, 行业垄断经营, 而且缺少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 使资产评估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道德风险, 而且收费标准较高, 银行和企业负担较重。据调查, 房产评估费100万元以下, 费率5‰, 抵押登记费1.5‰。以贷款100万元为例, 贷款人要交纳评估费5000元, 抵押登记费1500元, 保险费1000元, 公证费4000元, 总计为11500元。再加上贷款利息等负担, 各项费用高达11%。贷款人一方面要交纳银行贷款利息, 另一方面还要交纳高额的中介费用, 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信贷投入。金融部门在抵贷资产清收过程中, 接收、处置抵贷资产都需要交纳中介费用。银行收回抵贷资产已经遭受损失, 还要交纳一定数额的费用, 同时承担风险、付费双重负担, 银行苦不堪言。此外, 评估作价不实。抵押物市值变化的不确定性, 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机制, 从而使评估业务在具体操作中隐藏着难以规避的道德风险。
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区域间资金流动更多的取决于地区信用环境和金融环境, 即金融生态。所以, 从吸引更多资金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改善本地区金融生态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农村基层政府、乡镇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等共同努力, 以打造诚信为己任, 共同改善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 实现农村经济与金融和谐健康发展。
1.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有效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能动作用, 支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需要加快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步伐, 促使信用社按照市场规律运作, 最终建立一个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这也是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3]另外, 要进一步扩大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 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 落实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支持“三农”的义务, 完善涉农保险服务体系, 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的后顾之忧, 有效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
2.完善征信体系, 建立有效担保机制。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手段,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的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广泛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社区、信用企业和信用户建设活动, 进一步营造“重信用, 讲诚信”的社会风气;加快工商、税务、公安、银行等部门的信用信息资源联网步伐, 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 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培育壮大资信评级机构, 规范发展企业资信评级市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畅通资本金补充渠道, 完善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 放大担保倍数。[4]
3.加强合作, 实现银企双赢。
农村金融部门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 采取“区别对待, 有保有压”的方针, 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优惠政策和信贷资金;加深对乡镇企业和农户的了解与沟通, 挖掘优质客户, 在防范风险的同时, 加大对优质乡镇企业和农户的贷款投放力度。乡镇企业和农户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不断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规范财务管理、树立诚信观念、增强还贷意识、与农村金融部门互信、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4.积极优化金融生态的信用环境。
农村基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重视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加大宣传力度, 采取有效措施, 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还贷意识, 加快担保、评信建设, 加大司法执行力度;中介机构应规范操作、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减轻银企负担, 尽快形成维护债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最大限度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机构间接融资, 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5]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着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容乐观, 削弱了资金投放能力;金融机构优质客户少, 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 且逃废债现象严重;司法维权不到位, 金融资产防范失保障;社会信用意识淡薄, 信用支撑严重缺失;中介服务有失公平且收费高, 乡镇企业和金融机构难堪重负等六大主要问题。因此, 应从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征信体系, 建立有效担保机制;加强合作, 实现银企双赢;积极优化金融生态的信用环境等四个方面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生态环境,“三农”问题,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银枝.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 (02) .
[2]徐明亮.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 2007, (01) .
[3]饶雪峰, 王华峰.农村信用社生态环境建设的途径[J].农村金融, 2007, (02) .
[4]钱水土, 俞建荣.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生态的改善[J].浙江金融, 2006, (10) .
投资环境分析政策建议 篇10
(一) 教育培训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
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6年提出的, 其定义为“拥有、分配、生产和着重使用知识的新经济模式”。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它以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为基础, 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知识的生产是传播的前提, 传播推动知识的再生产。无论知识的生产还是传播都需要教育培训产业作为媒介。因此, 知识经济呼吁教育培训。
(二) 领先全国的职业教育为发展教育培训产业提供了基础
依托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天津职业教育以起始于洋务运动的“工学并举”为传统, 经过多年积极探索, 现已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领先全国。目前, 高等职业学院在校生占全市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0%以上, 中等职业学院在校生占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0%以上,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全市企业新充实的技术工人94%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这为天津发展教育培训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 作为第三增长极的滨海新区为发展教育培训产业提供了空间
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也取决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随着滨海新区成为国家经济第三增长极, 天津确立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纺、国防科技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天津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 “十二五”期间天津将重点发展八大优势支柱产业, 并确定了工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1万亿元以上等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 为天津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四) 发展教育培训产业是实现《天津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必要条件
《天津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指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努力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必须把人才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此外, 《规划》还提出了到2020年天津市人才在总量、结构、素质、竞争优势及环境方面的战略目标。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率先建成人才强市, 就必须发展教育培训产业。
发展天津教育培训产业的意义
第一, 发展教育培训产业有助于增强天津的人才聚集力、产业聚集力, 进而提升天津在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先进的理念、卓越的水平、多元的方式、丰富的内容, 这些都将成为天津教育培训产业对周边乃至全国地区人才的吸引力。资本总是自发地流向边际产出高的地方, 人才的聚集将带来高边际产出, 进而带动资本的聚集, 在资本不断聚集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产业聚集, 并最终提升了天津的区域经济影响力。
第二, 发展教育培训产业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包括人受教育水平和培训时间, 它不同于实物资本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外部性, 因此生产人力资本的教育培训产业也相应地具有外部性, 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正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包括人们在教育培训产业中的即期消费和投资, 还包括远期效应:即一个受过更多教育和培训的人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产出, 还可以带动周围人的产出, 并依次将效应扩大开来。
第三, 发展教育培训产业有助于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就业难”是人们当前谈论的热点, 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民生话题。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 虽然失业有很多类型, 但劳动力的供求不匹配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即失业者素质不符合岗位的要求造成了失业者的就业意愿与岗位空缺之间的矛盾。教育培训产业能够通过提升劳动力素质, 使之跟上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步伐, 从而降低失业率,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有利于发展天津教育培训产业的政策环境
从国家到地方, 各级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形成了有利于教育培训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见图1) 。具体说来, 这些有利的政策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支持教育培训主体多元化发展
政府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鼓励公办职业学校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 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积极与企业合作办学, 形成前校后厂 (场) 、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推动资源整合和重组, 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二) 在财政税收、教育经费上给予鼓励和支持
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规划》要求政府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 确保教育、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 通过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 鼓励和引导社会、用人单位、个人投资人才资源开发, 扩大人才发展基金的规模和使用范围, 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
(三) 在师资建设和教育用地方面的支持
提高教师地位, 维护教师权益, 改善教师待遇。依法落实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 保障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此外, 将教育建设投资纳入基本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对新建、扩建民办学校的单位和个人, 政府应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 教育用地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四) 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政府明确教育管理责任, 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教育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五) 鼓励教育培训领域的国际交流
政府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鼓励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 合作设立教育机构、研究机构或项目。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教育培训产业发展建议
充分利用有利的政策环境, 加快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 对发展天津经济、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巩固北方经济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提出发展天津教育培训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体制创新和监管
当前的政策环境对教育培训产业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 不利的因素包括:民办培训机构的公益属性及由此导致的上市困难、融资限制, 税收政策尚未完善, 以及监管混乱等。在严格遵守当前有利政策的基础上, 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管理体制创新和行业监管。
(二) 以市场为导向, 引进优势资源
与行政手段相比, 市场的力量能够提高教育培训成效, 实现竞争性多元管理, 推动企业完善课程开发、师资选聘、质量评价, 形成“面向市场、自主培训、错位竞争、有序发展”的办学格局。发展有两种模式:引进和创新。在教育培训产业起步阶段, 引进模式更有利, 天津可凭借活跃开放的市场环境吸引国内外优质培训资源, 学习其在发展定位、项目设立、课程设置、培训方法、效果评估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形成优势互补的协作体。
(三)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交往
目前天津教育培训产业的各个机构组织间竞争多、合作少, 产业整体布局分散。以高等教育为例, 大学主要分布于3个地区:市区、西青大学城、海河教育园区。由于相距较远, 各院校间资源流通不畅, 无法优势互补, 难以发挥集约优势。这仅是针对公立教育而言的, 如果将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考虑进来, 情况则更为严重。因此, 有必要对教育培训产业在地域上进行整体规划,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交往, 在合作中竞争, 促进产业整体发展。
(四) 加强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优质的教育培训离不开优质的师资队伍, 强有力的师资是发展教育培训产业的一大支点。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 从国内外引进理论、技能、实践兼备的业界精英, 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优惠政策, 提升天津的吸引力;第二, 重视教师的进修和培训, 要求教师定期接受考核, 为教师提供海外深造、企业兼职等机会, 使教师不断从生产实践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
摘要:教育培训产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经济发展有持久推动作用的新兴产业。依托滨海新区这个第三增长极的建立, 天津应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产业, 巩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位。本文首先阐述了发展天津教育培训产业的必要性和意义, 接着分析了有利于该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教育培训产业,必要性,意义,政策环境,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2002.
[2].张良玉.论发展教育产业的必然性及其政策引导[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1.
[3].李绍洪.做大做强天津教育培训产业, 加强天津教育培训市场建设[J].调查研究, 2011, (11) :8-9.
[4].张学江, 沈剑飞.论教育培训产业的基础性作用[J].生产力研究, 2009, (24) :179-181.
企业大学发展的政策建议分析 篇11
[关键词]企业大学 政策
企业大学在国内外的发展非常迅速。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根据美国的数据统计,1997年美国的企业大学是1000所,1999年的数据是1600所,2001年的数据是2000所,2002年的数据是2400所。在1997—2002年这五年时间里,美国企业大学数量的平均年增长率是25%左右。在我国,近十年来企业大学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根据不完全统计的数据,目前大约有500所,知名的企业如宝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粮集团、腾讯公司、招商银行等都建立了企业大学(包括企业商学院)。国内企业大学的大规模建立,一方面反映了国际企业大学发展大趋势在国内的体现;另外一方面也深度反映了我国企业对于人才的重视,企业充分认识到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企业大学对于提升企业的绩效有很强的正向意义。我国人力资源的发展急迫需要从量的优势向质的优势转变,企业大学对于促进这个转变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
一、企业大学发展的主要观点
1.企业大学是企业学习发展阶段中的创新模式
从国内外企业大学数量的迅速增长来看,企业大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价值。我们需要客观理性地去分析这一事实,而不是批判与挑剔其“大学”之名。培训部门早已存在企业内部,企业既然选择在培训部门基础上成立企业大学,既有它的必然性需求,也有企业管理者对于学习创新的期望。21世纪的企业面临各种挑战、转型与发展,具有人才需求的急迫性。这种急迫性需求不是个别的,而是全方位的、全员的、系统的。企业需要扬弃以往被动、零散的人才培训思路,构建新的理念和框架来推进企业的培训学习与人才培养。企业大学就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而产生的。
通过对国外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大学在本质上是推动企业变革、提升企业人力资源质量以促进企业发展,建立企业学习型生态文化、构建企业知识库以提高企业效率。可以说,企业大学是企业学习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也是企业自身的需求推动了企业大学的出现与成熟。通过对企业大学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企业大学是在企业面临挑战与变革时期发展起来的。探讨我国企业成立企业大学的动机,有以下几种因素:战略变革推动企业大学成立、人才需求推动企业大学成立、信息技术促进企业大学成立、国际化因素促进企业大学成立、解决问题导向的理念促进企业大学成立,同时,跨国企业的企业大学也在我国进行了复制与移植。
企业大学是企业学习的创新模式,很多研究文献都支持这一观点,也是被目前企业学习发展的实践所证实的。这些创新体现在各个方面,理念上、管理上、知识上、方法上、技术的使用上等。例如,对企业大学的定义,也可以很好地描述这种学习创新:企业大学是为企业战略服务,以企业文化为基础,以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系统化、知识化、信息化、经济化为方法特征,以员工发展能力、领导能力、开放能力、品牌能力为能力特征,最终促进组织变革与绩效提升的非学历终身教育机构,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大学自身是一个小范围的学习型组织,它在推动企业成为一个大范围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既是一种学习生态,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文化,它是推动企业创新、提升员工能力的最佳环境。企业大学强调员工的终身学习,特别是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来设计指导员工的终身学习,实现终身学习理念的落地。因此,企业大学既是员工终身学习的推手,也是企业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发动机。
2.企业大学的理念创新决定企业大学的内涵深度
企业大学涌现出许多创新理念。这些理念直接影响企业大学的未来定位,也决定了企业大学的内涵与深度。如右图所示,企业大学的理念创新可以从战略发展、个体发展及组织发展三个层面解析。
战略发展的理念创新特征主要体现在:企业大学是直接绩效导向的,企业大学是业务部门的伙伴,企业大学促进员工个人发展,企业大学推动组织变革,企业大学将服务对象拓展到整个产业链。企业大学真正成为组织的战略发展伙伴需要经历四个阶段:以战术性,面向个人作为特征的第一阶段;以战略性,面向个人作为特征的第二阶段;以战术性,面向组织作为特征的第三阶段;以战略性,面向组织作为特征的第四阶段。
个体发展的理念创新特征主要体现在:企业大学为员工个体发展提供价值。具体表现在企业大学支撑与帮助员工将终身学习付诸实践,促进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升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企业大学持续地推进终身学习理念,在企业里创造学习氛围。企业大学为员工提供完整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且基于规划为员工定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企业大学为每一个员工确立“理想模型”,也就是建立一个目标导向系统,让员工自我开发,不断挖掘自我潜能。另外,企业大学在企业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基础上系统地建立起课程体系,使得员工学习内容不仅仅与其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同时也与他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相结合。学习的目的是既提升组织与个人的绩效,又提升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
组织发展的理念创新特征主要体现在:企业大学促进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企业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企业大学是提升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的机构,它一方面为员工传递知识与技能,另外一方面为员工传递学习方法与工具,从而创造组织学习的基因。
3.企业大学的管理创新决定企业大学的执行力度
企业大学的管理创新是企业大学理念创新的实施和具体化,主要关注如何通过管理架构与专业能力来保证企业大学的定位与内涵的实现。企业大学的管理创新是企业大学执行力度的反映,主要包括功能创新、组织创新、学习体系创新。
与传统企业培训部门相比较,企业大学的功能创新主要表现在整合产业链、独立创收、提升企业形象、推动业务变革、促进企业研发和加强知识管理等几个方面。企业大学的组织创新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成立由高层组成的学习委员会来指导与规划企业大学的发展;企业大学校长由企业的高层领导兼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人力资源开发部门(企业大学)分离,甚至有人力资源开发部门(企业大学)比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加重要的现象出现;每个企业大学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组织模式,这些模式主要有职能模式、矩阵模式、项目模式等,它们优越于传统的企业培训模式。
传统的企业培训体系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和运营体系三个方面,而企业大学的学习体系增加了绩效技术、教学设计和评估体系,如下图所示。新增的这三项内容在实践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反映了企业学习正在从粗放型向精细型专业方向发展。绩效技术分析是学习项目设计的最前端,是在分析绩效差距的基础上,设计最有效、最佳成本效益的问题解决方案和策略。教学设计是包含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五要素的教学系统,以系统工程学、传播学、学习心理学与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方法论。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学关注学习项目评估,认识到学习评估是改进学习方案、测量学习价值的手段。评估的广度和深度都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评估的层级正在从第二层级(学习效果评估)向第三层级(行为评估)推进,甚至有的企业大学已开始进行第四层级(绩效评估)的评估。
在管理创新体系中,首席学习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席学习官直接影响着企业大学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研究发现,首席学习官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与高层形成伙伴关系能力、与业务部门形成伙伴关系能力、作为学习专家的能力、作为绩效咨询专家的能力、领导能力,并且还需要具备演讲能力。
4.知识创新是企业大学的显著特征
企业知识对于减少智力资产的流失、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跨单位知识共享与提升工作效率、加速革新速度四个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企业大学是企业知识生产的场所,创造知识、开发知识、分享知识、传播知识是企业大学的重要功能。而且,企业大学提供的服务是基于知识的服务,企业大学提供的这种知识服务有个性化、持续化、泛在性、效能性的特征。在这个服务体系中,企业大学创造的知识的传播对象一般是企业内部员工及企业的合作伙伴,其教学传递的内容来源于企业自身的核心知识体系。可以说,企业大学的课程体系大都是在企业知识基础上加工产生的,离开了企业知识,企业大学的教学传递就没有了基础,企业大学也就名存实亡。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是企业大学的标志,是一个企业大学区分于其他企业大学的根本属性。
与高校是学科知识生产中心相比,企业大学将是社会知识生产的中心,成为社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企业大学未来演变可能性的分析中,很多研究者认为企业大学会彻底演变成企业的知识中心。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企业大学中知识创新的重要性。
不过,目前一些企业大学在培训中重视培训项目的研发和开展,而忽视了知识创新。这种企业大学的发展模式对于企业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探讨:如果企业灭亡了,企业大学是否还能存在?这涉及企业与企业大学之间的本质关系,即企业为企业大学提供知识源泉,企业大学通过学习培训项目为企业战略服务。割裂了企业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纽带,尽管它还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如蜕变成培训公司模式,但企业大学的本质将不复存在。
企业大学具有一些知识创新的模式,其中任务式知识创造模式较为典型,分为规划、分工、标准化、开发和评审五个阶段。规划阶段主要确定目标任务,确定项目组织方案的过程;分工阶段界定参与项目的各种角色权责;标准化阶段将知识开发的范式就流程统一规定并且转移给各个专业部门;开发阶段需要各个专业部门去梳理知识、挖掘知识,让隐形知识显性化;评估阶段对项目最终成果进行验收。企业中的知识创造的组织工作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这个过程需要许多策略上的设计,为各个业务的人才培养、机制管理设计适当的方案也有一定的难度。企业大学明确学习创新流程和任务阶段之后,有助于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知识创新的细节。
5.网上学习是企业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企业网上学习是顺应信息技术时代的挑战而发展起来的。它对企业学习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普及与提升学习公平性上。它对企业学习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协作学习、混合学习更加容易发生。个性化学习、主动性学习、社会化学习将是未来企业网上学习的主要特征。
网上学习在我国大中型企业中发展迅速。这是一种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学习模式,一方面,学习的内容、学习的信息量范围扩大了很多,突破了传统学习内容的范围;另外一方面,资源与内容的获得速度提升了很多,使得学习效率提高。另外,由于网上学习具有Anyone(任何人)都可以学习的特征,它能为企业所有的员工提供学习机会,因此使得学习普及率从理论上可以百分之百覆盖全体员工。同时,网上学习具有Anytime(随时)与Anywhere(随地)特征,基层员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使得学习更加方便和公平。
企业网上学习的模式创新体现在协作学习与混合学习上。通常面授培训由于规模受到限制和持续的时间限制,协作学习往往不能发生。而网上学习能保障众多员工同时学习,因此使得员工之间的协作学习很容易实现。而且这种协作学习多是自发的、基于课程的。此外,网上学习的出现,使得学习出现了第三种模式,也就是混合式学习。员工学习可以有多种途径:基于课程整合的面授及网上学习结合,学习项目部分通过面授方式完成,部分通过网上完成。
网上学习的出现使得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个性化学习也是终身学习的主要理念之一,只有解决了个性化学习,学习者对于学习的选择遵从自身的需求和意愿,主动学习才会发生。不过,网上学习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吸引员工主动学习,因此学习活动与策略设计、学习内容的丰富程度、学习界面的便捷与友好便成为关键。另外,社会化学习也将是企业网上学习的特征之一,员工的学习从以个人为主体逐步转变为向他人学习和向社会学习。
比较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美国和韩国的企业网上学习,作者认为发展企业网上学习需要注重社会理念导向、制定国家支持政策、开展标准研究、促进专业化与规范化,有效利用高校教育技术学科力量、设立研究机构,加强企业网上学习行业推动与科学发展。
6.基于场论模型的指标体系可以对企业大学进行深度评估
场论模型能很好地解释企业大学架构,该模型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场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其结果是在知识、技能、态度、认知等方面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场分静态学习场与动态学习场,静态学习场有组织学习、学习体系、学习技术、合作联盟四个要素;动态学习场包括领导力、人才发展、组织知识、品牌影响力四个要素。在工作场所,员工行为与动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绩效。 企业大学评估指标体系正是基于场论模型提出来的。这个指标体系从静态场、动态场、学习目标、学习基础、社会属性五个方面进行归类,共计十二个一级指标体系和四十八个二级指标。采用这个指标体系能科学地对国内企业大学进行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实现评估从定性到定量化。通过一些验证分析,本评估指标体系能得到很好的实例证明。
二、企业大学发展政策建议
我国企业大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无论是企业大学理念还是实践,都在不断探究与进步发展。对于我国企业大学的发展,作者有如下政策建议:
1.给予企业大学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将企业大学纳入到终身教育建设体系
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是企业大学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氛围与土壤。大多数对企业大学持消极态度者多因企业大学名称中带有“大学”二字。但是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大学是一种新世纪的学习模式创新,无论从理念还是实践都大大超越了以前的传统培训。因此,需要社会对企业大学名称持“理解”的态度,从鼓励创新的视角去看待企业大学,支持企业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企业大学这个名称对于激励员工的学习参与性,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同时,将企业教育包括企业大学明确纳入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依法开展在职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在职人员素质。鼓励企业建立带薪学习制度,支持在职人员接受教育培训”。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企业教育是由各个企业自主负责与实施,但是应该在法律上或者条例上明文将企业教育纳入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之中,保障开展企业教育及企业大学有据可依。这样也便于从国家层面推动企业教育,实现企业教育的有序发展与资源共享。
2.企业高层应该认识人力资本的价值,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性
在经济不景气或效益下滑的时候,企业大学或者企业培训部门往往成为首先被削减的部门,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高层对于人力资本这个理念的认识程度不够。GE总裁兼企业大学校长韦尔奇在企业面临业绩下滑时,不但没有削减企业大学的投入,反而加大投入,加大对于企业的人才培养,以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来应对企业业绩下滑这一挑战,结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仅员工受益,而且企业也受益。所以,从长远的发展实践来看,削减企业大学作用的企业行为是短视的。
企业管理的另外一个误区是将企业大学这一重要的工作单元置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下,使得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开展起来力度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厘清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分野:人力资源开发是以教育学科为本位,同时经济学、系统论、心理学也是其学科基础;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以管理学科为本位。因此,企业大学关注的是教学设计、组织学习、数字化学习、知识管理、绩效技术等内容,而人力资源管理更多地关注招聘、薪酬、员工关系等内容。两者之间虽然有联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盲目地将企业大学置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下,会导致企业大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能量。
3.推进企业大学朝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部门转变
企业大学如何为企业战略服务是对企业大学的一个巨大挑战。如果不能有效地为企业战略服务,企业大学就会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企业大学的出现,真正使得企业高度重视学习与培训,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学习部门扩权的开始。实际上,仅仅为了强调价值而扩权的行为是无法持续的。这种挑战与危机感要求企业大学朝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部门转变。
所谓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的两个特征是部门非集中式、绩效伙伴关系。第一,专业人员需要通过成为业务部门的一部分而不是退居集中式部门之中,与业务部门一起积极地投入快速的变革应对之中。这样,大量的学习与培训活动的经费就计算在业务部门的预算中,从而降低企业大学的经济压力。另外,专业人员也能证实是如何帮助业务部门实现经营目标的。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不得不将企业大学视作一种投资而非成本,预算是为整个企业和业务部门服务的,业务部门的经理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培训活动的负责人而非旁观者。第二,企业大学需要形成绩效伙伴关系。这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一是与来自不同业务部门的客户建立伙伴关系;其二是与业务部门管理者和主管建立开发伙伴关系;其三是与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建立伙伴关系。这些观念不是要求企业大学去努力扩权,以企业指导者的姿态出现,而是考虑如何建设成为一个柔性化组织,将自身融入到业务部门之中。企业大学不是一个独立王国,而是有神经中枢,但是触角能伸展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这个理念可能与现在的许多企业大学仅仅通过要权、要钱、要人的方式建立一个封闭体系的行为是冲突的。企业大学应该越来越开放。
4.企业大学项目设计需基于学习范式与绩效范式的统一
企业大学本质上是一个为企业服务的教育机构。为企业服务的特征决定了企业大学是追求绩效的,企业大学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学习机构,这决定了企业大学的教学活动需遵循教育学习规律。因此,企业大学既基于绩效范式,也基于学习范式。完全基于绩效范式,企业大学容易被批判为管理的工具,员工是被安排学习,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绩效,给企业带来利润。这种观念实质上会挫伤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完全基于学习范式,企业大学仅仅是为提升员工的素养素质能力服务,这种范式会得到员工的支持与拥护。即使是从长期来看完全基于学习范式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改善,但是由于短期看不到预期绩效,企业高管就不愿投资与建设企业大学,企业大学的处境会陷入尴尬境地。因此,企业大学需要在学习范式与绩效范式之间寻求平衡,既要考虑员工的兴趣爱好,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也要追求绩效产出,为企业服务。这种统一,既要体现在企业大学的整个学习体系的设计上,也要呈现在具体的学习培训项目设计中。
5.推进知识管理建设,打造企业大学的核心内涵
知识管理是企业大学的核心,也是其提供服务的基础。目前国内一些走在前列的企业大学已开始重视知识管理,但普遍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企业大学的主要工作内容还是仅围绕培训展开,绝大部分企业大学都没有设立知识管理部门。这一普遍现象说明企业大学对于知识管理的忽视。知识创造与知识管理也是企业大学个性化的体现,因此企业大学需要尽快成立知识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一起推进知识管理建设,打造企业大学的专业品牌。
6.顺应信息技术的挑战,推进网上学习环境与机制建设
许多企业大学已经认识到网上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学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学习平台,将网上学习与面授结合起来进行。虽然网上学习从广度上发展趋势较好,但是从应用深度上还是不乐观。一方面是由于员工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另外一方面就是网上学习环境的建设及机制建设缺乏。其中,优秀网上课件资源建设、网上学习社会化交互环境的建设、人机界面的友好程度,是网上学习环境建设重要的三个方面。网上学习机制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包括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策略与活动设计、制度建设。网上学习发展得越成熟,就会有越多的员工受惠于这种成本低但是方便的学习工具。
7.建立学习测量与评估部门,重视两类测量评估
这两类测量评估是指针对学习培训项目的测量评估和针对组织的测量评估。第一类评估是针对学习项目,测量学习项目的效果,反馈的结果用以改进项目方案,给学习者建议。第二类评估是针对组织的评估,也就是针对整个企业大学的宏观评估,评估结果用以扫描企业大学的流程、架构设计等是否合理,年度的投入与学习价值的产出是否合理。测量评估虽然存在着难度较大、数据收集困难、花费时间与金钱等问题,但是对改进流程与方案、证明学习的价值、获得员工尊重等方面有很大的意义。从系统论角度,评估是科学的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评估能建立起学习项目的预期与目标,否则如果一个项目既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项目设计者无法知道其产生的结果,导致的后果是学习项目设计者失去信心,项目设计流于形式。学习者因为无法验证自己的收获,无法把握学习的环节,容易放松自己,最终会失去信心。而且深层次评估涉及收集学习者的行为与绩效,针对这些行为与绩效的收集,本身就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部分,通过测量评估能很好地帮助企业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所以测量与评估在学习中非常重要,在条件许可和资源具备的情况下企业大学应该建立测量评估部门。
企业大学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国外企业大学迅速发展的时间段是最近二十年,国内企业大学迅速发展的时间段是最近十年。对于这个新生事物的研究,无论国内外都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这也是目前国内外企业大学研究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但是企业对于企业大学建设的高度重视,企业大学美好的发展前景,给了研究者足够的信心与动力去关注并探究其发展过程、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专业建议。但是,企业大学在国内的发展仅仅十年时间,从纵向维度分析可能还太短,还不足以在时间长轴上观察并分析它,因此本文中许多观点也属于探讨与预测范畴。
参考文献
[1]吴峰著,企业大学研究:基于学习创新的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美]马克·艾伦,下一代企业大学——发展个人与组织能力的新理念[M],吴峰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
[3]吴峰,基于场论的企业大学模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5)
[4]乐传永,王清强,企业大学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1(1)
[5]梁林梅,桑新民,当代企业大学兴起的解读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2(9)
[6]吉雷,梅楚尼奇,组织学习、绩效与变革: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导论[M],康青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吴峰,终身学习在行业中的发展趋势——企业大学与企业e-learning[J],中国远程教育,2012(3)
[8] Jane Meister.Corporate universities:lessons in building a world-class work force[M].McGraw-Hill,1998
投资环境分析政策建议 篇12
1 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国际比较
国际经验表明, 风险投资退出主要采取4种方式, 即企业首次公开发行 (IPO) 、企业兼并和收购 (M&A) 、股权回购、公司清算。通常认为, IPO是风险投资退出最理想的方式, 其收益率较高, 往往能掌握企业的控制权, 有利于激励核心层考虑企业长远发展;企业兼并和收购的投资收回最迅速、操作便捷, 并且可选择股票交换作为支付形式, 大大减少收购方的财务压力;股权回购方式作为一种备用手段是风险投资能够收回的基本保障, 其优势在于, 这种方式可将外部股权全部内部化, 使创业企业保持充分的独立性;破产清算则是在风险投资失败时减小并停止投资损失的有效方法。
美国作为风险投资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其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畅通的退出渠道, 尤其是成立于1971年的纳斯达克市场为美国风险投资退出提供了有效途径。纳斯达克市场细分了不同层次的企业上市标准, 对于高科技公司, 即使亏损也可能上市。20世纪80年代以前, 美国风险投资主要以首次公开上市方式退出。据2008年有关资料显示, 美国风险投资企业十年期的内部回报率平均超过17%, 而采用IPO退出方式的投资回报率通常在20%~30%。近年来, 由于IPO深受美国二板市场低迷的影响, 项目并购退出在整个风险投资退出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 目前远远超过了IPO退出形式。2008年, 美国有335家风险投资企业实现了并购, 企业户均交易金额1.16亿美元;而通过IPO实现退出的风险投资企业仅有6家, 交易金额不足5亿美元, 企业户均交易金额为0.78亿美元。
与美国模式相比, 欧洲资本市场的退出壁垒相对较高, 产权交易市场较为发达, 这使得并购退出成为欧洲风险资本退出的主导方式, 其占比超过90%。近年来, 欧洲在传统股权转让市场之外, 还设立了专门为快速成长型企业提供流通与交易的“新市场”, 包括欧洲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以及法国、英国的专有市场, 这极大地拓宽了风险投资企业上市退出渠道。2008年, 欧洲风险投资企业内部回报率平均为13.2%, 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 以IPO方式实现退出的企业数量大幅下滑, 企业户均交易金额为0.90亿欧元;并购企业户均交易金额0.68亿欧元。美国与欧洲资本市场风险投资退出情况统计见图1。
2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现状
经过十余年发展, 我国风险投资业日益壮大, 截至2008年底, 我国风险投资机构达到464家, 管理资本总额1 455.7亿元, 较上年增长30.8%, 当年投资退出总收入约为35.9亿元, 占管理资本总额的2.5%。相比而言, 美国资本市场风险投资机构2 248家, 管理资本l 973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为13 535亿元) , 当年投资退出总收入约137.4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为942.7亿元) , 占管理资本总额的7.0%。可见, 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规模、资本退出的效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特点。
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创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仍然以公司股权回购为主, 2008年通过股权回购实现退出的比例高达34.80%。这种结构特征源于多方因素, 但缺乏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另外,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上市退出比例较以往大幅提升, 除2008年出现轻微下滑以外, 基本呈现逐年稳步增长趋势 (见表1) 。
从盈利表现来看 (见表2) , 2008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项目中有65.1%处于亏损状态, 亏损仍占绝大多数, 高于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市场占比。与此同时, 我国风险投资收益率占50%以上的项目比例近年来明显提高, 其中收益率在100%以上的项目高达17.1%,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风险投资活动的获利能力逐步增强。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现状。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主要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海外资本市场。
1) 多层次资本市场。
目前,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已初步形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构架, 尤其是中小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以及2009年启动的创业板有效拓展了风险投资企业上市退出渠道。
2004年深圳中小板的启动, 在推进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同时, 也为风险投资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退出渠道, 打开了风险企业上市退出的闸门。中小板的上市标准无异于主板市场, 但更倾向于面向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09年底, 在327家登陆中小板的企业中共有103家企业受到VC支持, 占比31.5%, 相比2004—2008年, 受到VC支持的企业数占比逐年提升。
2009年9月, 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 定位于处于初创期、规模小, 但运作良好、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科技企业融资, 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给。据调查统计, 首批申报创业板上市的企业108家, 在有信息披露的94家企业中共有38家企业获得VC/PE支持, 占比40.4%, 分布在北京、深圳、浙江、湖北等13个省市。从行业分布看, 108家企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六大行业, 制造业企业仅占13%, 远低于中小板制造业公司占比70%的水平。截至2009年10月30日, 28家上市企业中有23家企业获得46家VC支持, 24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IPO平均市盈率为56倍。创业板市场的开启为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了方便的融资渠道, 也为风险投资提供了成功退出的市场渠道。
2006年1月, 为探索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场外市场的建设模式, 探索利用资本市场支持高新技术等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具体途径, 国家科技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开展了“中关村非上市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工作。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与主板、创业板市场的定位不同, 主要针对处于创业初期, 有产品和盈利模式的科技企业, 实行更为市场化的备案制, 有效填补了市场空白, 使广大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成为可能。经过几年的试点运行,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已有58家企业挂牌, 并且从制度上日臻完善。根据已有挂牌企业年度公告显示, 在已有信息披露的33家企业中, 12家企业获得VC资助, 获得VC资助企业占40%左右,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为我国风险企业退出提供了有效通道。
2) 产权交易市场。
截至目前, 全国产权市场体系已形成中央、地方相结合的格局。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是4个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中央企业产权交易机构;各地已建立的产权交易机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达到300家, 其中61家为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同时, 全国产权交易机构在业内自发建立起中国产权市场创新联盟等民间联盟体。产权交易市场通过网络广泛发布产权转让信息, 在业务推广合作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 促进了资源配置和交易增值, 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基础性市场。
2008年以来, 产权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市场份额继续向优势交易机构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交易对象从单一的企业产权转让, 发展到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产权的交易;交易方式从单一协议转让, 发展到可供不同类型项目交易的多种竞价交易方式。全国产权交易市场每年挂牌的交易标的物和实现的交易量远远超过了沪深证券市场的规模, 弥补了证券市场未能覆盖的交易品种, 支撑起资本市场2/3左右的交易规模, 为各种所有制企业资产交易乃至非上市公司股权的连续交易提供了重要平台, 成为国际创业投资资本发现优秀投资项目的重要市场平台与实现有效退出的重要渠道。
3) 境外资本市场。
境外证券市场的开放为我国企业上市退出提供了有利的退出通道。2004—2008年, 我国共有407家企业赴海外上市, 其中90家企业获得创业投资支持, 占比22.1%, 包括84家企业获得外资创业投资投资, 6家企业获得内资创业投资 (见第20页表3) 。据统计, 创业投资所投资企业, 平均投资时间为4.36年, 以2008年12月31日收盘价为准计算, 平均投资回报10.08倍。
3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统计, 在我国已转化的科技成果中, 转化资金自筹比例占56%, 创业投资仅占23%, 而在美国, 企业投资达到90%。就退出渠道而言, 采用股权回购方式退出依然是创业投资退出的主导方式, 选择境外退出的企业比例也远高于境内退出企业。从长期看, “股权回购”方式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而“境外上市”使得国内一些优秀的企业资源长期游离在外, 不利于中国创业投资事业的发展。创业投资退出渠道的不畅通, 使得合理的高收益难以变现, 创业资本难以流动进行再投资, 导致创业投资循环中断。
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尚不完善。
从整体上看, 中国资本市场仍然主要由主板市场组成, 创业板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产权交易市场和场外市场发展缓慢、层次较低, 主板市场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从政策取向来看, 主板市场的功能定位只能服务于市场化、产业化阶段的成熟企业。从法律规定条件与从实际结果来看, 股票市场的上市条件都是众多中小企业望尘莫及的。而从实际表现来看, 绝大多数风险投资企业主要的退出渠道集中在中小板、创业板以及场外交易市场。此外, 主板市场的容量也非常有限, 不能满足大量企业证券发行与转让的需要。因此, 继续建立、健全和完善与企业成长阶段相适应的创业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是解决我国风险投资企业退出的关键手段之一。
产权交易市场运作不规范。
一般而言, 企业并购、股权回购以及破产清算等退出方式主要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实现, 因此, 大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显得尤为迫切。从国内外风险投资实践来看, 产权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为创业投资提供退出通道, 促进各种所有制产权流动重组等方面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然而, 目前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仍然存在一些严重制约其发展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市场定位不明确, 性质和功能不清, 产权交易机构多头管理。产权交易的方式主要表现为非证券化的实物形态的交易, 这使得它的许多功能难以发挥;行政干预过多, 产权交易尚未完全市场化, 效率低下;产权交易制度建设滞后、配套措施不到位、监管体系不健全, 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制度予以保证。
境外发行上市退出依然存在很大障碍。
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与成熟, 采用境外发行上市退出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但目前依然面临很大障碍, 一是国家间的法律不同, 存在一定的法律冲突和其他问题;二是涉及的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需要根据上市的要求重新编制报表, 增加财务成本;三是需要经过多道严格的审批手续, 尤其是国有企业上市涉及国有资产管理问题, 审批手续较为严格、繁琐。因此, 目前海外上市企业主要以具有国际背景的风险投资企业和民营资本为主。据统计, 2004—2008年, 我国共有151家创业投资支持的企业在海内外上市, 包括60家内资创业投资企业和91家外资创业投资企业。而在上市地点的选择方面, 内资创业投资企业更倾向于境内退市, 而外资创业投资企业青睐于在海外上市 (见表4) 。
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尚待完善。
近年来,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法律保障, 但到目前为止, 仍存在很多与风险投资企业发展不配套的制度, 特别是在风险资本退出方面, 风险投资的特性决定了其投资必须能根据市场信息和投资者的判断自由进出, 而我国现行法律中依然存在很多障碍, 尚待进一步完善。
1) 公开上市退出的法律障碍。
我国2005年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计划, 但按有关规定, 目前已经获得流通股权利的多数法人股仍有限售时间约束, 这使得想退出股份的风险投资者只能通过场外协议转让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不仅使股权的流动性大大受限, 而且导致风险投资回报大打折扣。
2) 股权回购退出的法律障碍。
采用“回购股份”通常是风险资本家和企业变现投资的最保守办法, 也是我国现行的主导退出方式。而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49条明确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票, 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很显然, 按照这项规定, 风险投资人无法要求被投资企业回购其持有股份。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能否进行股权回购未作规定, 也未将子公司纳入管理, 对回购决策程序未作具体规定, 这可能导致一定的法律漏洞。
3) 破产清算中的法律障碍。
采用破产清算方式退出的主要问题是国内拍卖市场不发达, 公司有形资产变现困难, 清算成本加大, 从而限制了公司清算方式的采用。目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仅适用于国有企业破产, 其他企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破产程序, 对风险投资破产清算退出很不利。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明确要求企业在出现资不抵债的客观事实时才能清算, 这可能延误时机, 扩大损失。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就整体而言, 中国创业资本的退出困境表现为我国风险资本市场体系的不完善、缺乏成熟的与风险投资企业特点相适应的创业板块、完善的场外交易市场等, 这使成长期、扩张期的创业资本无法实现IPO退出。同时, 产权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及定价机制受资本市场影响, 难以形成自己的定价机制, 交易制度不完善, 市场交易不活跃。因此, 要解决创业资本的退出困境, 必须从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和环境保障着手。
1) 进一步完善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风险企业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以及场外交易市场, 建立起良好的“转板”机制, 鼓励风险企业通过多渠道公开上市。不同的风险投资项目所具有的特性、规模、行业以及发展阶段等各不相同, 需要相应的退出机制相配合,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良性循环的必要保证。
2) 进一步完善、规范产权交易市场, 鼓励企业并购、回购。为保证风险资本通过股权转让实现退出, 必须明确产权交易市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定位, 加快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建设;加强产权交易所与其他创业投资机构、基金公司、投资银行的合作, 推动风险资本向产业资本的置换;规范产权交易流程, 提高产权交易市场的服务水平, 形成规范、高效的产权交易市场网络, 促进股权转让交易的发展。
3) 鼓励充分利用海外证券市场。熟悉国际化运作规则及法律, 扩宽上市渠道, 充分利用海外证券市场, 尤其是可以充分利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创业板市场 (如新加坡、韩国等创业板市场) , 实现风险资本的顺利退出。
4)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针对风险投资的行业特点, 尽快研究、制定相关法律,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风险投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购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权交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等, 使创业投资业务有法可依;进一步补充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相关条款, 允许企业在创业投资扶持的前提下进行股权回购, 适时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