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共12篇)
国际企业 篇1
本文深入阐述了企业要加快国际化的背后原因,简单分析了企业国际化的风险,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策略,最后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的终极目标是要成为国际化企业。
近年来,广东的大企业大集团国际化步伐正在不断加快,纷纷通过海外合作、海外兼并、海外设厂等手段开拓国际市场,积极谋划布局产业的国际版图。就在2015年12月18日,碧桂园集团宣布将投资2500亿元在马来西亚依斯干达特区建设森林城市项目,打造“全球未来绿色智慧城市的典范”。广东联塑集团也积极跟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率先开启全球化布局,以合作、共赢、智慧、国际化的商业理念,打造家居、建材、五金全球销售平台先行者——领尚环球之家,并在2016年1月15日举行了领尚环球之家全球首秀。广东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正在加快探索,国际化的企业也在慢慢壮大成型。
事实上,国际化是一个含义很虚、范围很广的话题,既有产业层面又有战略层面,既有业务层面又有思维层面,既有企业层面又有国家层面,既有经济领域又有文化领域。可见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国际市场对企业的贡献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海外市场销量、产品与技术的全球领先度、海外产业基地布局等。在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时代,广东企业国际化,应是战略、思想、体制、业务、人才、文化的国际化。当然,要完全做到这些非常艰难,路漫漫其修远兮,仍需上下而求索。
要加快国际化的背后原因
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振是我国经济面临的其中一大问题。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6年的经济工作开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药方。到了2016年3月份,围绕去产能、去库存等中央和地方已相继推出系列举措和政策,由此对国内部分行业的产生的影响将陆续显现。这些动作的背后透露出的重要信息,就是国内制造业正在遭遇“产能严重过剩,产业转型升级急迫”的困惑。广东虽然不是以钢铁、水泥、矿产等这些工业为主,广东产业调整不像我国老工业基地产业调整所要面临的问题那般复杂,但是行业与行业之间存在内在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广东以制造业为主,要在现如今这样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产业宏观布局之下完全独善其身基本上不可能,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整个国内的市场需求、消费需求不会强劲,企业的整体发展环境不会明显好转。
生产成本高居不下是我国经济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这几年来,尽管国内外市场的一头需求萎靡不振,但我们生产源头的这一头的劳动力、部分原材料、土地开发等成本并没有回落,品牌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体现,产品毛利率低位徘徊,企业始终在狭小的利润空间生存。所以,在市场与生产两端都存在非常复杂问题的现实中,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还是面临比较复杂的局面,大型企业则由于业务范围广泛、资金充足等先天优势纷纷抢行业高地、抢市场份额,得以相对健康地发展。
分析了产业、企业、市场的特点之后,似乎可以说,一个大型企业要壮大发展,要成长为像联想、华为、苹果等这样国际级的大企业,除了要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和地位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将目光瞄准到国际市场上,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实施放置在国际层面上,在产品国际化、品牌国际化的基础上积极谋划“走出去”,扩大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像美的、联塑、伊之密等广东重量级企业早已开启了国际化之路并且实现了初步的成功。
在过去多年的粗放式快速发展之后,广东工业到了急需转型升级的阶段,急需更大的市场。在经济和产业一体化、区域化以及互联网大发展的重大机遇下,在各国、各区域资源正在以更为公平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共享的发展趋势下,广东大企业要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将发展战略扩大到境外。
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分析
当然,企业“走出去”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实施起来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问题,存在相应的不可忽视的风险。
一是市场风险。到外国投资,风险最大的是东道国发生了战争、内乱或暴动,这种政治风险首先要规避。此外还要看东道国对外来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是否充分,政府审批效率是否合理,是否有可能变成国有化、被征收、被征用等风险。如中亚、南美的政治风险相对较高。
二是审查风险。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太乐观,各国对金融的监管、对产业的保护大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重要性被反复强调。所以,国际化企业要考虑到东道国的环保审查、反垄断审查、反商业贿赂调查、国家安全审查、反倾销调查、技术审查、信息披露调查等因素。如南美、澳洲等区域的反垄断比较高,东欧、南亚、澳洲等区域面临环保审查。
三是信息缺失风险。“走出去”企业要对东道国了解很多信息,包括法律制度、税收制度、外汇制度、劳工问题、政府审批程序等等,避免立项决策失误、决策经营管理不规范、争议出现,一旦发生争议可能会陷入被动应付局面。尽管可以聘请第三方机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但这些机构业务范围有限、对双方缺乏了解,能提供的针对性服务有限。如中东、中亚、南美、非洲等区域的投资风险或多或少存在。
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近两年来,世界经济处于温和复苏态势,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相对增强,全球投资企稳回升,国际监管环境持续改善。同时,中国与美国、德国、俄罗斯等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构想开始从提出到进入实施实施。种种有利的国际营商环境为广东企业实现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投资机会,广东企业有资本、技术、市场、品牌、资源等优势,相信海外发展的机遇多于挑战,“攻城略池”将指日可待。
一是要解决“人才”的问题。“走出去”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企业管理层的国际化程度,将有助于企业吸收国际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逐步实现“资本、产品”的国际化、价值观的国际化。
二是要解决“产品”的问题。“走出去”企业应更多地专注于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渠道创新,生产符合东道国国民喜好和习性的高品质产品,提供高质素的服务,形成独有的核心优势和价值创造能力。
三是要解决“规则”的问题。“走出去”企业需密切关注国际税收等规则的发展、重视各地的税务合规等问题,尽快建立和国际接轨的内控体系,在追求收益的同时降低投资及合规风险。
四是要解决“自身”问题。“走出去”企业还需要克服战略制定、组织管理、跨文化融合等诸多问题,打造良好的国际化形象。
企业国际化的终极目标
当一个企业初步实现国际化之后,就需要考虑如何转型升级为一个国际化企业,即要从“走出去”(指硬实力,资金技术资源的体现)走向“走进去”(指软实力,是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成功体现)、“走上去”(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完美结合,得到东道国政府、企业和人民尊重的体现),也就是要统筹兼顾产品服务、社会文化、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享誉全球,应是一个国际化企业的终极目标。
国际企业 篇2
国际企业管理课程论文
论文名称:国际企业的文化管理 专业:07市场营销
姓名:张甜甜
学号:2007104601
43日期:2010.12月
国际企业的文化管理
摘要:为有效避免各国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争端分析文化管理在国际企业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文化差异谈起,分析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因各国文化不同而导致的在企业国际化征途中形成的阻碍,浅谈国际文化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国际企业文化 文化差异 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正文: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的国际化是企业持续经营的一种必然趋势,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相处,这就得先从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开始去了解、去学习,不断适应来自不同地方的事和物。以至于能在国际市场上有自己企业的一片天地。
国际企业进入国际化经营大体有三种方式:直接出口、劳务进出口、直接投资,下面就这三种方式分别阐述一下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有关跨国文化方面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建议。
一、首先是直接出口的国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方式,这种方式普遍,通常为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首选方式,它对企业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国外有足够的市场,而企业的产品足以用来出口就能轻易地向国外出口。就拿粮食来说,我国是一个粮食出口大国,而粮食的同质性很高,只要符合卫生标准,有足够的国际市场,基本上就可以出口了。但也不是说就完全没有行业标准。在文化差异一方面,就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道国对于外来竞争者的态度,一种商品出口到一个国家,对东道国来讲,无疑是一个机会,同样也是一个威胁。机会是给本国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的机会,威胁是,对于本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竞争对手。到底是接受还是排斥,可谓仁智各有千秋。这就涉及到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东道国是想在威胁中发展,还是想自己慢慢去摸索着前进呢?这往往又与决策者的文化背景有着重大的关系。如果天生就是一个冒险主义者,他对待外来的出口商及出口产品就有很强的接受心理,否则,他就会对外来的商品采取抵制的态度,不断地提高关税,不断地设制一些非关税壁垒的方案,想尽一切输入法来限制进口量,并且冠以反倾销的美名。所以,一个国际企业在考虑向某一个国家出口商品时需要从东道国的文化背景到价值取向一直到他们对待外来事物的态度去考虑、去思考,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宗教信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因为我们出口到他国的产品是直接要在本国进行销售的,根国际子公司或分公司不同的是,子公司或分公司可以利用本国的产生资料相对禀赋程度高的特点来生产产品,然后销到世界的任何的一个地方。而直接出口则是把目标直接指向了东道国,我们的产品就是想让东道国的人民来消费的,所以考虑当地的宗教信仰就显得特别重要。例如:印度及附近那些国家把牛作为他们的图腾,看作他们的祖先。当有一头牛在街道上横冲直撞,把东西弄倒时,人们会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是一个好的征兆,是神在光顾他们。如果你想到这些国家去卖牛肉及相关制品时,就不得不考虑考虑了,不但会没有人买,弄得人财两空。可见宗教信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三)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的人民文化水平的高低。文化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接受最新信息的敏感程度。一些高端的信息在一些极度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是很难找到较好的市场的。例如,在非洲一些地区,人们受教育水平极不高,有太多的人还没上过小学。如果把电脑卖到那里,且不说他们是否能接受那么高的价格,他们将学会怎么用都将是一个问题,就算他们能够学会用它,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学呢?!不言而喻,受教育的程度也是一个值得企业决策者思考的问题。
二、其次是劳务出口阶段,劳务出口又有人把它叫合同出口,它主要是通过国际双方 签订一些协议,然后双方都按照合同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办事。一旦合同签订完 成以后,就要求双方都按照合同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现谈两种主要 的在这个进程中很容易遇
到的一个的问题:风俗习惯,在谈判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方的风俗习惯,才能投其所好,使得谈判更加成功。俄国地处冷带,天气很冷,所以俄国人大多喜欢喝酒,因为喝酒 可以发热,于是,这种习惯就成了自然,成了一种风俗习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与他们谈论有关酒的话题,他肯定来劲。有一种现象,在与俄国商人的谈判桌上,先谈论的并不是合同的内容,而是端上酒来,先喝个痛快。喝痛快了,合同也就自然成了。并不是俄国人只爱喝酒而不务正业,只是酒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血液,成为他们的一种文化,成为了他们的一部分而已。所以国际企业的决 策者们不妨考虑考虑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利用好了,利益无穷,利用不好,可能会陪了夫人又折兵。
三、第三是国际化子公司或分公司方式,这是企业直接进行投资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直接到东道国投资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生产的产品不一定要在当地出售,也可以运到世界各地去销售,只是利用东道国的某些优势来进行优势生产罢了,这时,企业与本国的接触是最密切的,因为要在东道国建立一个企业,必然要用到当地的劳动力或原材料,这样就直接到东道国发生了供应与购买或者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这样也就与当地的“人”密切关联,下面就这个角度,谈谈人的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在企业国际化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开办过程中遇到的需要协调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
(一)雇佣制度,雇佣制度是企业招聘员工急需把握的一个问题,因为人是企业的根本,只有每位员工都齐心协力,才能把企业做到最好。而谈到雇员,就得谈雇佣制度,有的企业采用终身雇佣制,有的企业采用的是临时制,比如,日本就是一种终身雇佣制,相对来讲,美国的雇佣制度要灵活得多。当然,制度的确定也与企业的性质有关,如果是国外独资时,可能企业中的本地人要少些,但如果是合资企业,其员工的国外成分就要更多一些,这无疑增加了文化管理的难度。在全球化的今天,怎样使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能接受一个统一的企业文化呢?很重要的恐怕是管理层的比例问题,如果总经理是总公司所在国的,那么,至少要有一个副总是当地人,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和占领当地市场,也能服众,使得来自不同国家和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快速地溶入到一个统一的企业文化中去,为企业创造和谐的氛围,以至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责任制度,有时也叫忠诚度,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讲就叫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组织生活的向往度,它直接决定着员工是否愿意为组织奉献甚至牺牲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组织的企业文化吸引力决定的。同时也与员工的文化背景有关,通常情况下,受教育的程度超高时,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度往往越稳定,越容易溶入到组织中去,当然也就会对组织的责任心更大。愿意承担更多应当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组织的效率才能提高。当然,受教育程度低也有它的优势,如果把人的出生比作一只空的杯子的话,那么,这些杯子的空缺就越多,也就更易接纳外来事物,那么此时重要的就是本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了。总之,只要每位员工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放在心上,也就会产生很强的凝聚力,使得组织的目标得以更快地实现。所以,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国家的员工都要予以积极地引导,让他们更快、更好地溶入到企业的文化中来,把员工们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谐调到一致至少大致一致上去。这样才能使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增强竞争力。
以上是企业采用不同的经营方式时产生的文化差异的问题以及一些建议,具体说来,要彻底解决问题,还得从自身做起,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可供参考:
第一,树立全球合作意识
全球化已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国际贸易与合作已是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毕竟,外部永远要比内部大。而且外部环境往往没内部环境那么好预测与控制。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放眼全球,了然世界于胸。又有仁:出不转水还转。假如企业的定位就是国内,那么国内也会有或终会有外来的竞争者。所以,树立全球化的合作意识势在必行!
第二,善于发现不同企业文化的合理性
在制定国际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带有偏见地去看待相异的企业文化,每一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若不能求同,就得存异。真理的真实性也是有条件的,包括时间与空
间的差异,同样,文化也是如此,有时候要入乡随俗,有时要坚守原则,有时候要相互理解,有时候要换位思考。
第三,换位思考
当国际企业走出国门,面对的是更多复杂的事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与态度也会有所差异,产生茅盾也是必然的,可一味地坚守利己的原则与立场,不能做到通情达理,不能为对方考虑一下,不能换位思考,也就不能更好地解决冲突与茅盾。
第四,克服以自我为中心
能做到换位思考问题时,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恐怕也好多了,就像一个人说话时,总是说“我怎么样„”一样。国际企业面对的是异国的顾客,以自我为中心的自以为是的态度恐怕是不行的,要对待上帝,就得拿出对待上帝的态度与行为,努力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弊病。
结论:本文从多个方面讨论了国际企业管理过程中应考虑的关于国际企业文化的问题,虽然此过程比较难以把握,但只要管理者能细心考虑周全,就能很好地避免由于文化差异地不必要的麻烦。
参考文献:
马述忠 廖红·国际企业管理
谭文力·国际企业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黄军辉,陈艳红·从文化差异中寻求跨国经营优势
王慧,吴海波·文化差异对企业国际营销策略的影响研究
怎样才算“国际一流企业” 篇3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创造财富,同时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组织。什么是“国际一流(或世界一流)企业”?从字面理解,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在核心素质、运营绩效和综合价值创造方面,在所在领域处于第一等水平的企业。实际上,尽管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内外公认的“国际一流企业”,如科技和基础服务领域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ABB公司、西门子公司等,但在理论上尚没有形成确切的定义和统一的标准。
美国《商业词典》认为“国际一流”是顶尖企业的前列,能够成为其他企业的标准和标杆。世界三大“质量奖”将领导力、战略规划、客户与市场等作为衡量一流企业的关键指标。美国《财富》杂志则主要从公司创新能力、产品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社区与环境责任、吸引与留住人才、国际经营运作能力等方面对一流企业进行评价。还有一些学者和企业家如著名管理专家吉姆•柯林斯、日本京都陶瓷创办人稻盛和夫则分别从组织特质、稳定的核心价值观、资源配置能力、影响力等不同角度对国际一流企业特质进行了阐述。
总体来看,国际一流企业更多是一种基于最佳实践的“事实标准”,是靠实力、业绩、贡献逐步树立起来,并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公认标杆。国际一流企业的定义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其具有的内在特质和关键要素的分析和把握,从这些最优秀的企业身上找到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发现差距和不足。
国际一流企业的共性特征
我们对30多家跨国公司和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了案例研究和跟踪分析,对通用电气、法国电力集团、ABB等多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财富》《商业周刊》《福布斯》、“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及一些国际咨询机构的评价体系,认为国际一流企业具备几个显著的共性特征:
较大的规模和持续良好的业绩表现。首先,国际一流企业普遍具有规模经济特点,长期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如ABB、法国电力集团、德国莱茵集团等公司自1995年以来长期位列500强,通用电气更是长期保持在前20名。其次,赢利水平和股东回报率相对较高。如通用电气、ABB、法国电力集团等国际一流企业过去十年的平均税前利润率超过12%,高于具有可比性的公司;第三,是保持长时间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除部分新兴产业外,很多企业是百年老店,即便受到经济危机等重大冲击,仍能较快恢复并保持企业相对平稳发展。通用电气是自道•琼斯工业指数1896年设立以来唯一至今仍在指数榜上的公司。
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一是具有完善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在国际上拥有知名度高的统一企业品牌或系列产品品牌;二是成功塑造行业乃至全球领袖级企业形象,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西门子在全球机械设备制造、ABB在电力设备制造、IBM在服務器和软件服务领域具有无可争议且人所共知的领军地位。
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一流企业的文化中一般都凝结着“客户第一、质量为本”的理念,拥有较高的客户满意度,与监管机构、股东、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和谐相处。法国电力集团、美国电力公司(AEP)等都极其重视客户满意度,而且均采用第三方客户满意度评价。
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具有全球化经营理念,以全球性战略思维制定发展战略,在市场开拓、业务范围、资源占有、收入比重等方面国际化程度较高。《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在华展开业务的已达480多家。2010年,通用电气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海外收入达到53.5%。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法国电力集团等能源电力公司的海外收入也稳定在50%左右的水平。
国际一流企业成功的必备要素
纵观企业发展历程,国际一流企业的成长受到时代背景、经济周期、市场机遇、企业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排除外部环境因素,我们认为一流企业之所以成功,一般具备以下几个必备的共性要素:
卓越的战略管理能力和领导力。国际一流企业的成功,首先是战略和领导的成功。战略定位和管理能力是企业的最核心优势。一方面表现在其建立了清晰的战略管理体系,重视战略引领和制订并实现了动态调整。如通用电气形成了董事会负责战略审批,管理层负责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的管理体系,形成了内外部环境变化和业务拓展促使战略适时创新的良好机制。自20世纪80年代起,通用电气因时而动,相应制定了全球化战略、服务战略、电子商务战略,并进入了金融服务领域。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通用电气又及时对多元化的业务进行了整合。另一方面,战略制定以卓越的领导力和企业家素质为基础。企业领导层具有高超的洞察力。德国意昂集团、德国莱茵集团、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能源公司(EnBW)设立了首席运营官(COO),将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分开,让领导层专注于重大战略问题的思考。
有机协调的业务体系,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和整体优势。能够妥善处理核心主营业务、延伸扩展业务和新兴业务之间的衔接和协同关系。一是在公司战略引领下,依托主营业务,建立了进退有据的业务拓展和退出体系。一方面,以主业为依托,逐步实现产业链延伸和拓展新兴业务。通用电气在金融服务领域成功得益于其国际领先的制造业。通用电气在航空、医疗及能源基础技术和设备方面优势明显,其金融服务就延伸到相应终端。另一方面,实施剥离非赢利业务,确保有机增长。IBM主动剥离了成长前景不被看好的个人电脑业务,专注于软件服务、服务器和业务咨询。二是产业体系之间相互带动,相互支撑。西门子为适应“城市与基础设施”部类的全新业务布局,对传统的工业和能源业务部门架构进行了调整,以便更好地配合新业务。
高效的集团管控和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业务管控和资源配置能力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国际一流企业围绕远景目标和业务模式,建立了相应的管控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综合运用人员、财务、管理等控制协调杠杆,运用制度、文化、考核和信息化等手段加强对下属企业的管控和资源调配。如:通用电气通过在财务、业绩控制方面的有效管控,成为全球企业管理的典范。ABB、通用电气均建立了“九宫格”式的员工评价体系,侧重从工作绩效、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度等方面评价员工行为。同时,集约化的管控也为全球化、大范围的资源配置奠定了基础。通过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快捷的信息系统和人员流动机制,一流企业实现了信息流、资本流、人员流在全球的共享和配置。
可持续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一流企业区别于一般企业的最重要标志。如法国电力集团引领了全球核电技术发展,通用电气引领全球企业管理创新,苹果公司被誉为国际上商业模式创新最成功的企业之一。一是具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体现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国际标准的制订上具有话语权,成果转化率高。通用电气、ABB、法国电力集团等公司均在全球设立研发机构。通用电气每年的研发投入约50亿美元,约占总收入的3%。ABB在全球设置研发中心并实现了研发系统共享,有效实现了基础研发支撑和满足不同市场研发需求的有机统一。近期,有百年历史的柯达由于创新不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面临破产,也从反面证明了持续创新对企业的极端重要性。二是持续的管理创新。ABB在2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6次以上的组织架构变革。西门子为更好服务城市发展,迅速成立城市与基础设施部。通用电气在经营管理中采用了“精益六西格玛”、变革加速过程(CAP)等管理学理念和工具,在产品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和组织变革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商业模式创新。苹果公司利用完美的客户体验、共赢的战略联盟、优质的关键资源和严格的生产流程,成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苹果产品的新风尚,实现了公司价值和客户价值的提升共赢。
健全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一是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建立了从上到下的风险责任体系。董事会在重大决策的风险管理中能够发挥主导作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健全,岗位风险管理责任明确。如ABB设有两个专门委员会负责与风险管理有关的事务,一个直属董事会下的专业委员会,一个直属财务公司财务总监,形成了董事会和高管层共同关注风险管理的格局。二是有健全的风险管理框架和制度,坚持风险管理先行和问题管理。一流企业都拥有良好的风险预警体系,正逐步从“危机管理”向“问题管理”演进,侧重风险征兆的梳理,以发掘问题为切入点进行风险管理。如通用电气确定发展某项业务时,首先会形成标准化的风险控制程序和管理流程,以此作为业务发展和运作管理的行为规范。德国意昂集团成立了专业的风险咨询公司,进行风险评估、设计投保等系列工作。ABB高度重视对全员的风险培训。
优秀的企业文化。世界知名企业管理演变的历史证明了发展的活力来自于企业文化,基业长青的奥秘在于独特的优秀企业文化基因,连续几年雄居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沃尔玛的企业文化,它是其所有战略得以成功实施的土壤,没有这些,沃尔玛的奇迹就不可能发生。为什么通用电气旗帜百年不倒?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认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一流企业普遍具有富有自身特色、深入人心的优秀企业文化,具有健康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能够与企业战略目标、发展规划、经营管理和员工发展深度契合,实现员工对企业发展和管理模式的高度认同,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国际企业 篇4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走出国门的企业也是一个国家面向国际社会与世界实现联系互动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积极投入激烈的国际竞争,走出去,到世界各国,各地区投资办厂,开展合作,其中既有大型国有企业,也有地方企业,还有民营企业。环顾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通过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的经济活动来扩大本国影响力,比如人们常常提到的美国影响世界的三片,这实际上也是美国企业在传播美国经济,美国文化,在树立和展示美国的国家形象,与这些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逐渐加强企业国际公关意识,将公关合作渗透到企业投资生产经营当中,比如注重社会责任,支持当地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企业透明度和认知度,尝试聘请有影响的公关公司等等,应该说这些做法的效果是明显的,值得认真总结,但从总体上看,从公关的角度讲,中国企业的国际公关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与一些耳熟能详的国际跨国公司相比,我们的企业不少还缺乏形象意识,品牌意识,不愿意更不善于开展国际公关,缺乏跟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与经验,结果常常在应对突发事件来临时处于失礼状态,从而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由此表明强化公关工作,提高公关能力,已成为关系到我国走出去的重要因素。我国公关必须学会现代企业的经营谋略,尽快提高与企业发展水平,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国际公关能力,打造良好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形象。
中国企业走出去,难度大。近年来我也到过一些企业进行过考察,结合自己的一些观察和思考,下面就如何加强和创新企业国际公关谈几点看法:
一是切实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增强企业文化吸引力,建设一流的产业质量,一流的工程,一流的服务体系,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要科学决策,强化管理,防范风险,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要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和要求,加强企业的自身建设,强化风险管理,把每一项工程,每一个产品,每一个服务作为企业的重要名片,通过优质品牌提升企业价值,树立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产品的良好形象,要努力培育企业文化,注意充分运用中国文化宝贵资源,让更多的中外员工和国外民族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企业对中外员工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二是遵守各国各地法律,尊重当地宗教文化风俗习惯,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是企业深层发展的基础,也是做好公关的重要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做好国外企业的公关无从谈起。要做到入乡随俗,把履行社会责任纳入整体经营战略,积极支持公益事业,慈善事业,从而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和长久声誉。同时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从而赢得社会尊重,为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通过定期编制,多种形势广泛宣传企业的形象,扩大正面影响。
三是全面提升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企业公关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自己,凡有这样眼光的企业家都会重视媒体宣传企业形象,打造知名度,同媒体打交道的要求也就更高,关键是主动加强跟媒体的联系,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透明度,多提供权威信息,多提供报道素材,多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切实增强传播的公信力,有效性,扩大企业在海外的影响。
四是做好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国内外企业的公关工作,有正反两方面的教训,我们的企业既要充分借鉴国外知名企业的经验,妥善处理危机事件,前不久日本丰田公司召回事件和墨西哥湾原油泄露事件都非常令人震撼,这些例子也表明公共关系与企业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无论多有名的企业对危机事件都必须认真的处理。这些原则同样使用于企业的公共关系当中,一个突发事件必须坚持积极透明的处理,抢占话语权,事实证明越早发布信息,越是开诚布公,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五是进一步丰富公关手段,对中国企业而言还是一项新业务,需要不断摸索,逐步积累经验,尽管这项工作刚刚起步,但随着国际交流日趋频繁,企业的公关活动也越来越多,毕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关键是载体加强策划,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比如有针对性的传播企业理念,提升企业品牌,比如通过媒体,企业开放日活动,通过投放企业形象广告等等,主动介绍企业文化,履行企业的承诺,处理好当地政府媒体和公共关系,扩大企业正面影响,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作用,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效结合起来,增强效果,扩大企业的影响,总体企业需要结合自身,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别,不同行业因地制宜开展公关工作。
国际企业财务管理 篇5
三、转移定价
(一)转移定价的概念
转移定价是指国际企业内部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经过认为安排的、背离正常市场价格的各种内部交易价格和费用收取标准。
(二)转移定价的作用及表现形式
1、避税动机,即逃避公司所得税和逃避关税;
2、避险动机,即避免外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政治风险和政府的调节行为;
3、逃避管制动机,即外汇管制、资金流动管制和利润汇出管制等;
4、获取竞争优势动机,即对进口价值的限制、支持新建公司等;
5、其他动机,如对付工会的要求等。
(二)转移定价的作用及表现形式
★转移定价的形式有:
(1)有形商品,即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制成品以及机器设备和租赁
(2)无形商品,即专利及技术秘诀,服务费,商业秘密和内部贷款
(三)转移定价的应用
1、在资金头寸调度中运用转移定价
2、在所得率不同时运用转移定价
3、通过避税港来运用转移定价
★营运资本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毛营运资本,指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二是净营运资本,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集中管理的优点:
(1)公司总部可以集中优秀的理财专家进行专业化理财管理,提高公司理财水平;
(2)集中管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并通过各种内部转移渠道分配各分支机构所需资金,从而降低资金成本;
(3)有利于外汇风险管理;
(4)有利于税收管理。
★集中管理的弊端:
1、财务管理决策权是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经营管理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中管理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公司的经营自主权,挫伤子公司经理的积极性,甚至可能丧失许多理财机会
2、容易与具体子公司的直接里有一发生冲突,这种全局和局部利益不一致,导致子公司当地股东及东道国政府的不满,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冲突
3、不利于母公司考核各子公司的真是财务业绩
4、由于国际企业规模庞大,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许多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而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那么集中管理使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的财务活动十分困难。
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简称TQM,是指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全体职工,以提高和确保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同现代科学结合起来加以灵活应用,建立一套科学的、严密的、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影响质量的全过程的各项因素,以优质的工作质量和经济的办法,系统的研制、生产和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
(三)实行准时生产制度的关键要素
1、适时适量生产
2、弹性配置作业人数
3、质量保证
(四)看板管理
1、看板的机能
(1)生产以及运送的工作指令
(2)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
(3)进行“目视管理”
(4)改善技能
2、看板的分类和作用
(1)生产看板
(2)取货看板
2、简答题(2008年10月)简述国际企业进口与当地采购决策的影响因素。
【答案】当地货源情况;外汇管制;差异成本;公司之间或公司内部协议情况。
三、国际分包
国际分包是从国外取得外部投入来源的重要途径,大致有工业分包和商业分包两大类,前者是委托人将部件和某些工序转包给分承包人生产;后者是委托人就产品的制造转包给分承包人,最后由委托人用自己的商标组织产品销售。
跨国公司利用国际分包还可以获得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节约成本
★灵活性
★获得一些政府优惠条件
★降低和防范风险
跨国企业的分包决策与管理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是否进行国际分包
★在何处进行分包
★合理选择分承包人
二、进口与当地采购决策
(一)进口与采购决策的影响因素
★当地货源情况
★外汇管制
★差异成本
★公司之间或公司内部协议情况
第九章 国际企业生产管理
一、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在输入(投入)与输出(产出)之间的转化功能,且受内部的和外部的反馈的影响,它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过程。
影响工厂规模的决定因素有:
1、市场需求
2、工厂生产的整合程度
3、规模经济(工厂规模越大,成本相对越小)
4、企业的投资融资能力
5、政府因素
第八章 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计划
人力资源计划是指国际企业根据自己的目标、企业发展战略以及环境的变化,科学地预测、分析企业地未来的多国环境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保证企业在适当的时间和一定的部门及岗位上获得所需人员(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讲),并使企业和员工的长期利益得到满足。
二、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的步骤
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本步骤,即预测和分析、建立目标、编制计划、评估。
(一)国际企业人员招聘意义
1、人员招聘关系到国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人员招聘工作是企业组织工作的基石
3、人员招聘工作复杂、难度大
(二)国际企业人员招聘计划
(四)国际企业人员招聘的程序
1、制定招聘计划
2、发布招聘信息
3、选拔与测试
4、人员招聘决策
(一)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1、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2、提高员工工作技能
3、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4、对新进入企业的员工的同化作用
二、驻外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文化移情能力
(二)外交技能
(三)适应性与灵活性
(四)语言能力
一、人员绩效考评的含义和意义
(一)人员绩效考评的含义
绩效考评又称绩效评估或业绩评估,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利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员工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方面信息的过程。
(二)人员绩效考评的意义
1、人员绩效考评是制订人力资源计划的依据
2、人员绩效考评是企业进行人员配备的基础
3、人员绩效考评是进行人员培训与开发的依据
4、人员绩效考评为报酬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5、人员绩效考评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依据
二、人员绩效考评的基本程序
人员绩效考评的基本程序主要由五个步骤构成:
(一)人员绩效考证目标的确定
(二)建议业绩期望
(三)检查员工所完成的工作
(四)评定绩效
(五)与员工一起回顾和讨论
(六)反馈过程
三、人员绩效考评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公开、公平原则
(三)经常化原则
(四)全面性原则
(六)目标管理法
简称MBO,是通过考察员工工作目标达成程度来实现人员绩效考评的一种方法。优点:能够为员工提供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而且人员绩效考评工作由于有明确的标准进行参照,也可以减少考评人员主观方面的影响。
缺点:耗费时间多,还需要主观和员工的良好合作才能实现。
(七)绩效考评面谈
1、绩效考评面谈的准备工作
(1)确定面谈的对象
(2)对工作绩效考评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3)准备面谈的提纲
(4)通知参加面谈的员工
(5)选择面谈的时间和地点
2、绩效考评的类型
(1)提升面谈
(2)改善面谈
(3)沟通面谈
第七章 国际企业营销管理
三、市场细分
(一)市场细分的概念
市场细分就是企业根据消费者之间需求的差异性,把一个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部分的活动过程。市场的每一个细分部分,称为一个细分市场。
(二)市场细分的步骤
1、确定需要细分的市场范围;
2、确定市场细分的标准和变量;
3、初步细分市场;
4、评价初步细分结果;
5、估计各细分市场的规模和性质。
第二节 国际企业的产品策略
一、整体产品概念
产品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
二、国际产品的标准化和差异化
(一)产品标准化策略
国际产品的标准化是指在全世界范围的所有市场上,都提供相同的产品。
企业采取产品标准化策略的原因主要有:
1、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
2、节省研究与开发费用
3、节省营销费用
4、保持产品形象
5、顾客的流动性
(二)产品差异化策略
国际产品的差异化指的是向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以适应不同市场的特殊需求。
企业采取这个策略的原因主要有:
1、产品的使用条件不同
2、市场状况的不同
3、政策和法律的要求
三、产品生命周期
它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四、新产品开发
(一)新产品的概念
从国际营销的角度看,新产品并非单纯指发明创造的全新产品,还指整体产品中任何一部分改进变革的产品,以及企业过去未生产国的产品。具体说有四种类型:
1、创新产品——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等制作而成的前所未有的产品
2、换代产品——指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等制成的其性能有显著提高的产品。
3、改进产品——指用各种改进技术,对原有产品的质量、性能、结构、款式及包装等作出改进或改良的产品。
4、仿制产品——指仿制市场上已经有的产品,这种产品本企业以前从未生产过。
第三节 国际企业的定价策略
(一)需求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竞争因素
(四)产品特性因素
(五)分销渠道因素
(六)消费者心理因素
(七)通货膨胀因素
(八)政府干预与国际协定因素
二、国际企业定价的基本方法
(一)成本导向定价法
1、成本加定价法
2、边际成本定价法
★公式: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变动成本×(1+加成率)
3、盈亏平衡点定价法
★公式:单位产品保本价格=固定成本/总产量+单位变动成本
二、国外分销渠道的发展趋势
(一)零售规模的扩大
(二)零售业的国际化
(三)直接营销
家电企业艰难挺进国际市场 篇6
进入国际市场的手段每个企业都不尽相同。有通过自己努力(自我扩张),实现自有品牌走出去的;有通过收购国际知名品牌,从而借壳“跳”出去的。各种手段不一而足,目的只是为了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向《TWICECHINA消费电子商讯》介绍,在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海尔遵循了“先难后易”、“先有市场,后有工厂”以及全球化品牌战略,成功实现产品、资本和品牌走出去的目标。
先难后易的国际化道路
“随着国际化步伐不断前进,海信也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加大对国际市场的重视,特别是北美市场的快速发展成为海信的重中之重。”海信集团董事长在接受《TWICECHINA消费电子商讯》记者采访时表示。
周厚健认为,国内外市场毕竟有很多不同之处,有些国内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但却是不能完全照搬到国际市场上的。’海信会将国内成功的经验有选择地、适当地应用在开拓海外市场中。中国市场的经验是海信逐渐摸索出来的,是在不断的积累中成型的,也是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成长的。在北美市场销售的产品将走中高端市场战略,避免低质低价恶性竞争。同时因为各国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有所不同,所以海信品牌的发展情况也各有不同。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向《TWICECHINA消费电子商讯》介绍,在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海尔遵循了“先难后易”、“先有市场,后有工厂”以及全球化品牌战略,成功实现产品、资本和品牌走出去的目标。从进入美国之初的单产品、缝隙产品,到独立式酒柜、青蛙王子孩童电视等有着差异化卖点的产品群,海尔的主流产品逐渐具有了不错的竞争力,进入了美国SEARS、Lowe’s、HOME DEPOT、Best buy等大渠道,同时获得了渠道的赞誉和信赖,成功地由缝隙渠道转向了主流渠道,同时也由边缘品牌向主流品牌转化。
海尔在国际化过程中十分重视文化的包容性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给用户带来价值和利益,给客户带来利润,然后才有职工的收入和企业的发展。
“上帝”没有国界
在长虹国际化发展道路上,北美区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由于北美是一个开放的巨大市场,因此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同时北美地区的技术创新和升级的速度是很快的,是领先于全球的,因此对参与竞争的企业挑战更大。
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邬江在谈到长虹拓展北美市场时表示,从战略上考虑,长虹一方面会加强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优势互补,提升和强化我们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同时寻求更大的商业机会;另一方面,利用自身在应用技术开发、生产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形成的专长,巩固和强化自己特有的的竞争优势;在市场方面,通过与重点客户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实施市场拓展,扩展销售渠道。
创新是满足消费者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创新的起点是消费者,终点是价值的产生。在长虹内部蓬勃兴起创新活动,必须依靠观念、体制、机制和管理营造创新的土壤。
中国急需国际一流企业 篇7
中国的强国梦要靠大批本土一流国际企业。为实现这个梦想, 国家必须大力改善民企的生存环境。
众所周知, GDP高速增长的中国极少拥有一流国际企业, 但更令人担忧的是, 国内缺乏推动本土企业发展为一流国际企业的环境。如无改善, 这将是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和成为经济强国的严重制约因素。
一流的国际企业应满足以下条件:它必须进入全球主流市场, 具有一定规模, 并通过研发或品牌优势而享有较高利润率。按此标准, 华为可能是中国惟一的一流国际企业。相比之下, 仅有5000万人口的韩国则拥有三星、现代、LG、SK等多家一流国际企业。
建设一流国际企业对中国长远经济发展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主要受益于改革带来的效率提升、庞大的本土市场带来的规模效应、中国民众的勤劳与创业精神、城市化的经济效应, 以及廉价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至今, 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依然依赖于国内的廉价劳动力。然而, 以“穷”作为核心竞争力是无法让全民致富的:随着工资上涨及人民币升值, 中国企业会逐渐失去廉价劳动力优势, 必须通过研发、创新与品牌建设而保持竞争力, 必须“产业升级”, 必须发展一批一流国际企业。
有人说, 企业无国界, 中国不一定需要发展自己的国际企业, 同样可以受益于国际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与经营。但一个国际企业给本土国家带来的经济贡献往往要远大于给其他国家的贡献, 因为一个企业的总部、大部分主要股东与高端人才一般都留驻在本土, 而本土外的其他国家往往只能得到一些中低层的就业机会以及有限的税收。还有人说, 中国企业国际层次的研发、品牌从头做起很难, 不如到海外去收购高研发企业与高端品牌——这是一种误导, 事实上行不通。日本与韩国的国际企业并没这样的先例, 中国也不例外。真正的顶尖研发与品牌企业很贵, 买不起, 而只买部分股权是股市投资, 不是企业建设。
一流国际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对研发与品牌建设做长期投资。这种投资会牺牲多年的短期利益, 甚至近十年内看不到产品和利润, 但一旦成功便可通过创新产品或高端品牌信誉而获取长期高额利润。然而, 在中国现有环境下, 企业往往缺乏这种长期投资的动力。以央企为代表的大型国企缺乏这种动力:企业总裁没有长期股权激励, 任职期平均不到十年, 因此不愿牺牲自己在任期间的业绩, 而仅为下几任领导留下更多的增长机会。不难理解, 尽管国家多年来在政策、金融等方面给央企很多资源, 但至今央企中没有产生出一家一流国际企业。当然, 央企的目标也许并不在此。民企由于体制优势, 更有机会建设本土一流国际企业。然而, 民企在中国的长期运营与生存环境, 无论是在商业政策法规的稳定度与可见度, 还是在自身长期生存的权益保障方面, 都远比西方国家企业所在环境更恶劣。因此, 大多数民企都不愿做需要等很多年才能看到产品或利润的长期投资。
国际企业 篇8
一、国际战略联盟概述
国际上对“战略联盟”的讨论沸沸扬扬,但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尽管如此,对国际战略联盟的定义也并无本质上的差异。综合各家之言,笔者认为:国际战略联盟是两个(或更多)国家的两个(或更多)企业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而组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性利益共同体。
国际上,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各家对国际战略联盟分类有不同的看法。从本文章内容出发考虑,采用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分类方式,将国际战略联盟形式分为“纵向联盟”和“横向联盟”两种。
“纵向联盟”是基于价值链理论和专业化分工的联盟形式。联盟方之间是价值链不同环节的生产商/供应商,为了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专业化分工和最佳规模经济效应,而选择将本企业不具备优势的环节与其他具备该环节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组成联盟,以便集中资源、进行专业化生产,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由于联盟双方并非市场上的直接竞争者,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纵向联系,其侧重点是相互之间的合作共赢,是一种较为长期的战略联盟。
“横向联盟”的联盟方在价值链上相同环节进行联合,联盟方相互之间在市场上有直接、正面的竞争。双方(或多方)出于某一目的而进行合作,一旦该目的达成后,联盟立即解散,联盟方立即恢复竞争对手的身份,其侧重点是相互之间的合作竞争,是一种较为短期的战略联盟。
二、中国企业的现状
分析一国企业的现状,应综合分析该国国家特定优势和该国企业特定优势。利用以下矩阵组合进行分析,显而易见,中国企业处于矩阵中2的位置,即具有较高的国家特定优势,但企业特定优势较低。
我国企业目前具备以下优势: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国家经济支持和政策引导及优惠、劳动力结构和成本优势、传统产业成熟,生产能力强、具备良好的模仿能力和一定的创造性、新一代企业家的国际化愿望强烈。而最大的劣势在于:缺乏与时具进的“合竞”观念、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规模劣势、缺乏全球战略意识,较少利用国外生产要素。
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的主要机遇是: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的机遇、新一轮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机遇、把握国内市场带来的机遇、科技进步和网络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此同时,我国企业也面临许多挑战,诸如: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国际市场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
总之,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较为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以及强大的模仿能力,然而中国企业缺乏战略眼光、学习意识和核心竞争力。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际战略联盟形式是中国企业扬长避短,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现状
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联盟主要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具体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中国企业的国际战略联盟意识相对薄弱,我国企业参与的国际战略联盟大多属于“纵向联盟”形式,中方企业作为外国公司某一中间环节的生产商出现,为其降低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提供可能,并且,中方企业参与的环节大多是产业链下游环节。
2.不同行业的企业参与国际战略联盟程度和形式不同。在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导致合作程度高的IT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联盟型是主要是横向联盟。而在传统行业里,联盟往往是纵向型。
3.中国企业对国际战略联盟的“战略性”的认识普遍不够,目前,中国企业的主要成长方式仍然是以内部扩张为基础。因此,相对其他国家,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参与度较低。
4.产权问题和文化冲突仍然是阻碍中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最大障碍。产权不清,所有者和经营者不分,以及相互割裂的企业文化是阻碍企业顺利结成国际战略联盟的绊脚石。
综上,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联盟结构以“纵向联盟”为主,“横向联盟”缺乏。
四、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战略联盟的必要性
1.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抢占有利地位,改变“世界工厂”现实的需要。
长期以来,中国被动参与全球经济分工,以致现阶段,中国在世界分工体系中处于较低层次,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世界工厂”存在的。长此以往将非常不利于中国优秀企业的成长,妨碍产业结构升级,阻碍国民经济增长。只有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抢占有利地位,才能改变我国“世界工厂”的处境。对于现阶段的大部分中国企业而言,独立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必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和生存威胁,因此,有必要借助联盟作为自己主动出击的有利方式。
2.中国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学习能力,改进生产和管理技术的需要。
目前为止,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尚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模式探讨的重视和积极性,因此尚未形成一套科学的战略策略和管理体系。在联盟的过程中,通过直接的接触,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能进行更有效的学习。联盟形式能为企业学习提供有效的平台,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供条件。通过员工之间的经验交流更能促进隐性知识的扩散。
3. 新一轮经济危机背景下,“团团抱”过冬的需要。
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为降低风险,保存实力以应对不利情况的发生,世界各国企业纷纷采取合作经营或开发的形式,“团团抱”以度过此次经济危机,以蓄积实力,在经济复苏时,以最快速度抢占市场份额。
4. 中国经济转型,“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改变的需要。
面对新的更激烈的市场淘汰赛,只有那些掌握有“核心技术”,具备创新实力的企业才能赢得胜利。然而,“以市场换技术”必然是换不到核心技术的。与优秀的跨国公司组成战略联盟有利于培育我国企业开发先进技术的能力。如前所述,为尽量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或尽可能利用中国资源,跨国公司不得不选择性的拿出部分最先进的技术来与我方共享,或共同研发。在这过程中,中方有机会零距离的接触国外先进技术和优秀管理模式,能将技术和知识外溢效应发挥到最大功效,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吸收。
5. 克服长期吸引外资造成的经济结构性失衡的需要。
我国利用FDI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方式结构,以及地区结构等四方面存在结构性失衡。首先,外商独资的比例上升,阻碍了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增加潜在的产业安全威胁,其次,FDI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分布及不均衡。再次,我国吸引FDI方式主要通过非市场化的政策激励和限制,阻碍了市场化的正常进程。国际战略联盟的选择所受的限制因素较少,不受地域限制,各地区均能有效利用联盟以提高竞争力。并且,国际联盟的形式能有效提高中国企业在自己无法独立从事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参与率,提高在这些产业的竞争力,从而降低外商独资带来的潜在威胁。
6.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需要。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时间短,经验明显不足,所需人才奇缺,对其他国家国情和相关法规了解不全面、不真实。跨国投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体制不顺、缺乏竞争优势、资产流失等诸多的限制因素。
而采用国际战略联盟的形式的优点之一是,借助联盟企业在东道国的地主优势,获取全面的准确的信息,迅速融入东道国市场,在其帮助下,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威胁,提高竞争力。
五、中国企业利用国际战略联盟的发展建议
综合上文对中国企业的SWOT分析及中方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现状和必要性分析,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应保持“纵向联盟”的参与,并且向产业链更上游环节发展,同时积极开拓和发展“横向联盟”,原因如下:
1.“纵向联盟”为主的局面。
国际战略联盟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存在确实的必要性。横向联盟企业双方往往是实力相当的,而现阶段,大部分中国企业尚且不具备与外国优秀企业相抗衡的竞争力,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仍将作为跨国公司产业链的一环参与国际战略联盟。
2.“纵向联盟”存在的必要性。
如上所诉,以实力而言,中方企业在一段时期内只能作为价值链的一环。然而,在纵向联盟过程中,我们仍然可以获益许多。主要是规模经济产生的经济效益,为企业规模扩大提供支持。如下图浴盆效应所示:企业应可能使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达到谷底,即到达平均成本最低的生产规模。此时获得的收益最大。
其次是获取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为了使中方企业更好的为其服务,外商必定会拿出先进的技术以提高中方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再次是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良好运行。
3. 争取向产业链上游发展的重要性。
郎咸平先生的产业链的理论说明“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造,还有六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而正是这六大环节创造出了远大于制造加工的利润。”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向上游发展的必要性。
4. 提高“横向联盟”参与的重要性。
如前所述,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面临激烈国际竞争的惟一出路,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通过与直接竞争对手的联盟,可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原因如下:(1)了解尖端技术的发展方向及时掌握可以引导市场发展的技术。“横向联盟”主要是为了开发新的技术,攻克技术难关而形成的暂时性的合作。通过参与高新技术的研发可以及时了解其发展方向,并在第一时间掌握技术,实现第一时间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可能。(2)与竞争对手“亲密接触”。“横向联盟”企业双方(或多方)是在本领域最具有竞争力的对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通过了解最大的竞争对手,必然能降低未来竞争中的不确定性,使自己在双方对抗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通过接触,可以了解对手的企业文化、管理风格、发展方向、优势和劣势,同时,通过双方研发人员的交流,可能获取更多的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往往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3)优势互补。“横向联盟”双方(或多方)作为同一领域最具竞争力的对手,必然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如果实现这些优势互补,企业必将更加强大,并可能激发出自身新的竞争优势。优势互补主要包括:技术互补、资源配置互补、信息互补、市场互补。
六、总结
国际战略联盟作为介于市场与企业内部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兼具了外部市场交易灵活的特性和内部化的稳定性,其松散的组织形式可以让企业保持灵活,以适应变化莫测的经济环境。
考虑到自身现状和发展需要,中国企业应在保持和扩大现阶段“纵向联盟”,并且力争在纵向联盟中向价值链上游发展,与此同时,以学习为目的,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学习为目的,更积极的参与“横向联盟”,以塑造并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换句话说,就是要着眼于从低级形态的合作向更具有战略意义(尤其是全球战略意义)的高级形态的联盟转变,努力创造出自身竞争优势,从单向的技术、设备、资金的吸入逐步转向双向、多向的知识和技术流动,从经营能力,经营资源的不均衡向均衡的转变。
摘要:自1979年汽车巨头美国福特和日本马自达“联姻”,首创性地组成国际战略联盟以来,国际战略联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联盟合作的高潮。各领域的企业纷纷“牵手”,并且大多的联盟企业都取得了良好的收益。为此,本文旨在通过剖析国际战略联盟这一兼具竞争与合作的新型组织及中国企业自身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企业如何利用国际战略联盟模式实现国际化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战略联盟,中国企业,国际化,竞争与合作
参考文献
[1]林季红.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与并购的比较研究.中国经济问题,2008年第1期P44
[2]李蕾.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构建模式.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10期P32
[3]宋榕.从国际战略联盟的发展趋势谈其规划风险.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9期P8
[4]杨小川.关于跨国战略联盟研究的几个问题.亚太经济,2000年第1期
[5]彭灿.基于国际战略联盟的模仿创新:我国优秀企业实现创新模式进化的一条捷径.科研管理,2006年3月P23
[6]申健.跨国经营中的战略联盟.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第7期P41
[7]杨小川,禹来.跨国战略联盟及其理论解释.南方经济,1999年第7期P60
国际新创企业绩效研究 篇9
国际新创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企业组织形式, 它的成长与发展路径与传统企业国际化有着很大的不同。伴随着创业型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 国际化给新创企业持续竞争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新的挑战。目前国内外研究文献对于国际新创企业的研究, 很少真正深入经营绩效上的意涵, 使得国际新创企业的绩效研究理论仍停留在描述及解释的阶段, 而无法向上将此理论提升具有规范价值层次上。
动态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生产要素。二是技术进步。伴随着企业国际化经营趋势的加强, 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的规模和方式也在不断扩大和多样化, 生产要素也开始在国际各国之间开始移动, 使全球原本互相独立的生产过程走向国际化和一体化。因此,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是企业国际化的实质和主要内容。目前关于新创企业经营绩效的研究有很多, 但一般西方学者的研究都是以国际新创事业现象的环境背景为研究对象, 但这类研究大多停留在新创企业国际化、研发密集度与企业经营绩效有着关联性这种理论研究阶段。对国际化程度、研发密集度究竟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国际新创企业的经营绩效的研究鲜有涉及。
2 国际新创企业
国际新创企业起源于1988年, Morrow在其论文《国际创业:新的成长机遇》中第一次阐述了国际企业发展之重要现象-国际新创企业的现象。由此, 一种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新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而真正提出“国际新创企业”这个概念却是McDougall and Oviatt (1994) 所提出。他们认为这类企业在成立最初就直接透过国际市场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来获致竞争优势的一种事业组织。
Knight (1997) 将国际新创事业定义为:一家企业在建立之初就开始走国际化经营道路, 并且产品外销份额占企业总产量相当之比重。而对于国际新企业的国际化程度的标准的界定, McDougall (1989) 经过实证研究将不少于10%的国际销售收入作为标准, 用来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可以称为新创企业。尽管Hitt (1997) 和Tallman and Li (1996) 也相继证实了该标准符合现实企业的发展状况, 也建议采纳该标准。与此同时, Zahra (2000) 却认为, 对于一个刚刚建立的企业, 这个标准有些偏高, 建议采用将比重由10%降到5%。
由上述分析可知, 目前关于国际新创企业的研究, 普遍认为该类企业从成立之初就从国际市场上取得相当部分销售收入的企业。从而为与国际学术界普遍通用的关于国际新创企业的概念界定保持一致。本文把国际新创企业界定为企业创立时间在六年以内, 且从创立最初就建立了国际化经营的战略, 在从事国际业务活动中国际销售比例不低于25%的企业。
3 国际新创企业绩效
绩效 (performance) 一词来源于管理学。英文的释义主要包括有”执行、履行、表现、成绩“等含义, 而从中文的字面上看, “绩”是指业绩, 即工作结果;“效”是指效率, 即工作过程。同时, 绩效又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 在不同的学科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国外学者对“绩效”的有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理解认为绩效是与一个人在其中工作的组织或组织单元的目标有关的一组行为, 即“绩效是行为”Murphy (1990) 。Campbell (1993) 指出, 绩效是人们实际的行为表现并能被观察到的行动或行为;第二种理解认为, “绩效应该定义为工作的结果, 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顾客满意感及所投资金的关系最为密切”Bernadin等 (1995) ;第三种观点则把前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观点, 即, 绩效包括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 “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 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 (行为) 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 行为本身也是结果, 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 并且能与结果分开进行判断”。 (Brumbrach, 1988)
新创企业绩效是指新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包括新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营者对新创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来及新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盈利能力、资产营运水平、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因此, 我们认为新创企业绩效是指新创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初创时期为了实现促进企业成长所做一系列决策和管理活动等个人贡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4 国外对国际新创企业的绩效的相关研究
自从国际新创企业现象出现之后即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一些外国学者和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国际新创企业的绩效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得到很多具有深刻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Bloodgood (l996) 从国际化角度对美国国际新创企业绩效进行了研究, 他们认为, 应该用传统的垄断优势理论和阶段理论对国际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并且他们构建了一个理论研究架构。研究结果的最后发现, 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的后续绩效具有正向关系性。[1]
McDougaul和Oviatt (1996) 通过选取多家美国企业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进行研究去验证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 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能起到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 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显着地相关性。[2]但其国际化水平与其所占国际市场的相对份额却呈现正向关性。
Barkema和Vermeulen (1998)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认为国际新创企业的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3]新创企业从国际市场上获得的知识同样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绩效, 这种知识不仅能够给国际新创企业带来良好的财政收益, 而且还能够通过这种知识使新创企业得到技术创新, 新创技术最终会在国际新创企业的财务绩效上得到体现。
Knight (2000) 抽样选取了数百家国际化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通过分析企业运营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 来研究国际化对中小企业创业的影响。实践表明, 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与些企业类型有着显着相关性。对于高度国际化的制造业来说, 国际化程度越高则企业的经营绩效也会越高。但对于其它类型企业来说, 国际化程度能否提高新创企业的经营绩效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002年Aspelund和Moen分别对多家国际化企业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考察其出口行为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将企业分为三大类:传统出口企业、灵活出口企业和天生全球化企业。通过对这三类企业的对外投资数目进行比较, 证实了这三类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与企业的绩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呈现出正向相关性。
早期的国外学者通过对国际化和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 企业可以采用国际化战略的竞争优势来提升企业的绩效, 即国际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随着该领域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国际化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呈曲线关系。随着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 企业的经营绩效也会得到很快提高;由于创业企业和东道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致使对外投资企业的协调成本增加, 随着创业企业国际的国际化程度越高, 创业企业的经营绩效反倒会随之下降低, 使企业的经济绩效的走向呈现“S”形曲线。
截至到目前为止, 国外学者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行为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很多研究, 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但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学者们中存在很大的争议。
5 国内对国际新创企业的绩效的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国际新创企业的经营绩效方面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新创企业的成长机理方面的探讨, 而关于企业的绩效方面的研究相对于其它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少了很多。而专门针对国际新创企业的经营绩效的研究就更显得贫乏。2006年, 王国顺和胡莎两人以我国境内300多家出口制造业企业进行抽样调查, 考察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状况, 以便深入研究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最后根据调研数据进行数理分析, 分析结果发明, 中国的制造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对经营绩效有着显着的关联性, 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影响效应。
杨国彬 (2006) 以台湾国际新创事业为研究对象, 探讨国际新创事业在脱离创业期后实证结果得出:脱离创业期的国际新创事业之国际化“程度”、“速度”及“韵律”三者皆显着与绩效呈现负相关, 即结果显示创业初期采高度国际化策略的国际新创事业, 在脱离创业期之后, 宜接收较缓和保守的国际化速度, 并降低维持国际化程度于最适水平上。期保企业有较佳的经营绩效。
张胜雄 (2007) 以美国高科技产业中上市的新创国际企业331家作样本, 实证得出 (一) 研发优势对国际化速度有正向关系影响, (二) 国际化速度与国际新创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
隔三年后我国学者肖文、陈益君、林高榜 (2009) 相继采用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和国际新创企业理论作为研究工具深入到江浙地区, 抽取三十多家民营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通过对这39家民营企业的考察来研究企业经营绩效与这些家企业国际化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 企业家的文化程度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性;但并不能因此否定教育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地位;企业管理者的对外贸易方面的交易经验、企业创建的时间及竞争战略与企业国际化经营绩效呈现正相关性。
6 企业研发密集度与企业国际新创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研究
企业研发投资与绩效之关系, 由于知识容易跨国移动关系, 而使得技术较容易在国际市场间进行移动, Rugman and Verbeke (1992) 称之为“不受限区域内”的厂家优势;意即厂家在跨国移转技术资产时, 通常不太需要做过多调整即可运用于地主国。Oviatt and McDoguall (1994) 认为国际新创企业通常规划较小, 故需以知识做为独特优势来助跨入国际市场。Rennie (1993) 也将国际新创企业描述为“通常在重要的国际利基市场中, 制造运用最先进技术的产品”, 以及“透过创新技术与产品设计所创造的质量与价值来竞争”。许多探讨出口绩效的文献也认为厂家的技术优势有助于出口绩效提升, 而这些研究证实的技术资产与国际化程度间之正向关系, 不仅存在于大企业之中, 亦包涵中小企业 (Tesar, 1977) 。Nassimbeni (2001) 针对样本平均员工人数17人的意大利小型厂家实证, 证实创新活动与小型厂家出口绩效也存在正向关系。Hitt, Hoskisson, and Kim (1997) 实证发现厂家国际化程度与其研发支出衡量的创新程度间存在正向之关系。
Qian (2000) 以美国中小企业为实证对象研究中, 再次证实研发投入对各种规模的厂家绩效之正向影响作用。Utterback and Abernathy (1975) 将厂商活动区分为产品创新与制造创新, 在Kotabe et al., (2002) 实证中, 也证实两者对厂家绩效有显着之影响。尽管国际企业文献普遍支持研发创新与绩效的正向关系, 但有一些学者却发现研发活动与企业绩效间呈反向关系 (Chan, Martin, and Kensinger, 1990;Mark and Nystom, 2001) 。Foster (1982) 从研发活动的“报酬与生产力”角度来解释厂家进行研发投资而反却不利绩效表现的现象, 他认为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入与研发绩效间, 会呈现S型曲线关系, 因在研发初期, 研发投资不会立即展现效果, 厂家必须持续投入研发活动达到某一水平之后, 才能使研发投入的生产力快速提升, 以能展现较佳的研发成果。这种现象也意味研发投资可能存在某一门坎效果, 未达门坎的研发投资额非但无法给厂商带来正面绩效, 反而可能对厂商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 综观国内外对于企业的研发密集度与企业的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 尽管国内外不少学者对于此领域的研究已很多, 但侧重研究两者的关联性的研究却有限。基于此, 本课题探讨企业的研发密集度与企业的经营绩效间的关联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希冀通过此研究来弥补以往相关研究的不足, 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制定相关对外贸易战略方针提供参考。
7 小结
企业国际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企业国际化发展应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终极目标, 当前的国内外关于国际新创企业的相关研究的文献主要侧重于研究新创企业国际化的基本特征、存在机制及发展机制, 却对企业国际化程度、企业的研发密集度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联研究不足。研究新创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不同行业的经营绩效的关系, 探讨行业不同的企业的研发密集度对该企业的经营绩效间之影响, 是理解国际新创企业何以能够通过深化企业国际化程度来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 及不同行业的企业管理者如何实地考察企业自身的行业特征来制定该企业对研究发展的资金投入政策, 以谋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所以本课题认为以国际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 来探讨研发密集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这项研究对我国国际新创企业的发展更具有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Bloodgood, J, Sapienza, H J, &Almeida, J G.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new high-potential U S ventures:antecedents and outcome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6, 20 (4) :61-76.
[2]Robert, E B&Senturia, T A.Globalizing the emerging high-technolo-gy company[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6, 25:491-506.
[3]Barkema, H.G., and F.Vermeulen,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Through Start-up[J]World Econ, 2003, Vol (5)
[4]Autio, E, Sapienza, H J, &Almeida, J G.Effects of age at entry, knowl-edge intensity, and mutability on international growth[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43 (5) :909-924.
中国橡胶企业日显“国际范” 篇10
展会主办方告诉笔者, 该展会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具专业性、规模最大的专业展会, 汇聚了有关橡胶机械、橡胶助剂、橡胶原材料、汽车及工程用橡胶制品、轮胎、橡胶及轮胎循环利用、轮毂、轮胎配件、轮胎翻新设备工具、汽保汽修设备工具等整个橡胶上下游产业链的各种产品、技术、信息。
笔者在展会现场看到, 展出的高新技术产品不仅吸引了我国业内的目光, 更是得到了国外客户的青睐。而这, 正是中国由橡胶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迈进的直接写照。
国内企业的崭新形象
在石油化工领域里提起延长石油, 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 但是在橡胶行业, 延长石油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2013年, 这个中国唯一的百年老字号石油企业出现在了中国国际橡胶技术展览会上。白色的展台, 熟悉的“山丹丹”标志格外引人注目。宽阔的展位上, 各种规格的轮胎一字排开, 吸引来了众多观众驻足交流。
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 在轮胎行业中, 确实还算新生力量。但是这支生力军却出手不凡。据笔者了解, 公司依托延长石油雄厚的资金实力, 投资了48.5亿元引进世界先进装备技术, 分两期建成年产2000万条子午线轮胎的生产装置。其中全钢子午胎400万条 (含特胎) 、半钢子午胎1600万条。
这位负责人告诉笔者, 公司的全钢子午胎已经投产, 销路不错, 2012年首批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已经出口到美国, 实现了陕西轮胎产品出口零的突破, 半钢子午胎不久也将下线投产。产品已取得美国DOT、SMITHERS认证, 尼日利亚SONCAP, 中东海湾GCC, 欧洲E-mark4和Noise认证等。公司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产品已经出口至北美、非洲、东南亚等地。提起延长石油为何要进军轮胎行业时, 他说, 当初主要考虑到在我国西部没有大型的轮胎企业, 而且可以为陕汽等重工业配套等因素, 当前公司的产品包括了矿山产品、短途重载产品、越野产品、中短途产品、中长途产品等。
离开了延长石油的展台, 笔者看到, 展馆中有一个展台被分成了上下两层展位, 这是展会上唯一双层展位, 展位正面以一颗绿色大树作为了企业用图, 显得整个展台绿色盎然, 格外引人注目。笔者走近时发现, 这是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
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橡胶化学品供应商, 业务范围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海内外员工1500多名, 在中国多地拥有生产、研发基地, 并在欧洲、美国等地设立了全资销售子公司。但它这次亮相的身份则是中化国际 (控股) 股份有限公司成员企业。“这是我们第一次以这个身份亮相中国国际橡胶技术展览会, 因此格外重视, 展出的产品包括防老剂PPD以及中间体RT培司、不溶性硫黄、高纯度TMQ等。”该负责人告诉笔者。
公司公关部负责人说, 作为化学品生产企业, 江苏圣奥始终把节能减排放在重要位置, 坚持走“中国创造”的发展道路, 长期致力于研发绿色和生态产品, 做到零污染排放。而这次参展也带来不少环保型产品, 比如圣奥生产的橡胶防老剂不仅能延缓橡胶老化, 还无毒副作用, 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知名轮胎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材料之一。而这也是江苏圣奥以绿色为展台主色调的用意。
国外企业的中国道路
既然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国际橡胶专业展会, 会展上自然少不了国际面孔。展会主办方介绍说, 展会以前沿的科技、空前的展览规模吸引了橡胶领域很多国外知名企业, 而国外相关厂商也看好中国的市场, 携带新产品、新技术亮相展会, 以期拓展中国市场。
日本株式社会上岛制作所就是首次带着产品来到展会。他们这次带来的明星产品是气泡点分析仪。企业负责人佐藤亲弘告诉笔者, 这种产品是他们在6年前研发出来的, 在日本已经应用到了一些大型的轮胎企业中, 但在中国还没有类似的仪器。他们正是看中了中国轮胎企业向高端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所以这次选择弘埔技术 (香港) 有限公司为代理商, 希望能把这种仪器推广到中国。
在轮胎企业中, 找出最佳硫化时间往往是一个难点。企业经常需要在硫化过程中, 将轮胎拿出来进行检测, 从而找出硫化时间, 但这种方法会使得每次都浪费不少试验轮胎, 而且难以确定最优的硫化时间。不仅影响轮胎质量, 每次将硫化时间延长一分钟, 就会浪费大量能源。
佐藤亲弘表示, 他们生产的这种仪器使用有倾斜度的楔形模型, 在硫化过程中实时测量温度, 求出热扩散常数以后, 根据预先求出的活化能和硫化后试样内部气泡临界点求出等效硫化时间和临界硫化度。这样就可以将胶料的硫化时间控制在需要的最小的限度内, 可以有效管理轮胎、皮带、防振橡胶等制品的硫化工序, 从而提高生产性、消减能耗、提高磨耗性能和耐久性。
“在日本已经有企业由于选择了这样的仪器大幅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销量。虽然让中国消费者接受这种新产品, 以新的方式去确定硫化时间可能需要一个过程, 但我还是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佐藤亲弘告诉笔者。
和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株式社会上岛制作所不同, 德国汉圣公司进入中国已有数十年, 并且他们在中国建设的生产中心、研发中心目前已具有橡胶加工油、白油、乳化蜡等各种油品的生产、调和、储运、分装和质量控制能力。展台上, 公司展出了品种繁多的芳烃油、环烷油、石蜡油, 令人眼花缭乱。
宁波汉圣化工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军告诉笔者, 因为欧盟规定直接投入市场的橡胶油或者用于制造轮胎的橡胶油必须符合一定的参数, 所以公司一直致力于环保系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使其产品同时满足性能与低毒性的双重要求, 尽管相对于市场上那些不环保的产品, 成本稍高, 但是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产品面临出口以及国内的环保压力、消费者消费意识习惯的改变, 相信将有更多的企业选择他们的产品。张军同时透露, 正因为看好国内市场, 2014年汉圣将提高在中国的产品供应量。
中外融合的“国际范儿”
在国际展会中, 国外企业的展台上出现外国人的面孔并不稀奇, 但笔者发现中国企业的展台上也汇聚了不少金发碧眼的国际面孔。
在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上, 副总裁万卡、美国销售大区总经理大卫琼斯、印度区总经理比尔琼斯、美国WYKO公司总经理格林等外籍高管都在忙碌着, 与来软控展台参观的同行们亲切地进行交流。
软控常务副总裁郑江家告诉笔者, 最近几年, 软控股份通过收购美国WYKO和TMSI公司, 在欧美建立研发中心, 设立覆盖全球的销售大区和服务网络等措施, 初步完成了全球化的布局。全球化最主要的是人才的国际化, 所以软控这个队伍中, 出现了很多外国人, 他们都是在相关领域有着专业背景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
郑江家表示, 软控的国际化包括了研发国际化、市场国际化、生产国际化。研发方面, 2009年, 软控在欧洲设立了研发中心, 2013年11月又在美国阿克隆成立了软控北美研发中心, 形成了欧、美、中三个研发根据地。软控将研发作为公司发展的发动机, 大量投入放在了欧美进行基础性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 这些研发将推动软控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生产方面, 郑江家毫不掩饰地说, 尽管中国已经是软控生产、制造的大本营, 但由于原材料、加工工艺等因素的限制, 有些产品很难达到欧美顶尖的水平, 因此软控需要欧美的资源, 通过全球协同生产使加工水平也能快速达到全球领先。
而在市场方面, 为了服务全球客户, 软控设立了覆盖全球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这极大的提高了全球中高端客户对采用软控产品的信心, 欧美、东亚一些高端客户已经开始陆续给软控下订单。
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 软控已取得了积极成果。“在美洲有少部分人对‘made in China’的印象不可能一夜之间改变, 但通过与软控这两年的结缘, 我看到软控和青科大合作的科研优势, 看到软控对质量的把控。我认为, 软控的产品在美洲已经能排到前列, 欧美的国际友商已经非常重视软控, 把软控作为了强劲的竞争对手, 所以我对软控未来在美洲的市场非常有信心。”软控美国销售大区总经理大卫琼斯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
双钱集团也是橡胶展的常客。在本次展会上, 双钱高达3米多的巨型胎矗立在展会一角, 格外引人注目。此外, 双钱还带了和米其林公司共同开发生产的轮胎产品。
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市场开发经理顾岩松指着花纹型号为R29、R30和R699的轮胎告诉笔者, 这些轮胎都是由上海华谊集团、双钱集团、米其林公司共同合资组建的双钱集团 (安徽) 回力轮胎有限公司生产的回力品牌乘用车子午线轮胎。产品的研发、检查都是米其林参与的, 所以质量非常有保证。这些轮胎在国内的销售售也融入了米其林的销售网网络, 弥补了米其林在国内中中端产品的空白, 而在国外的的销售, 则是由中方负责, 也也为打开国外市场提供了一一个很好的契机, 这也是国内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合作的一一个很好的典范。
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对话 篇11
中国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作为“走出去”的主体,企业能否成功地“走出去”,虽然关键在其是否能够不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但也取决于政府、半官方机构以及各类民间机构能否有效地协力企业一起“走出去”,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
中国经济外交的重点正由重视“引进来”向突出“走出去”转变,构建并保持与东道国良好的双边关系,维护合作共赢的大环境,是对企业“走出去”最有力的支持,也是消除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诸多误解和诋毁的根本途径。
在政府不宜直接采取措施的领域,半官方机构和民间机构(以下简称“走出去”机构)是重要的政策载体和着力点。在出现矛盾和纠纷时,由这些机构代替政府直接出面能够获得伸缩空间。
比如,中国美国商会已连续13年公布《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总结在华美国企业的经营经验,同时表达企业的各种诉求;当日本扩大在美投资时,在美国代表日本利益的私人和公共组织也加强了公共关系上的努力,这里面既有美国的组织(如国际投资协会),也有日本的组织(如日本外贸组织、日本经济社会联合会等)。
应当借鉴国际经验,高度重视并发挥“走出去”机构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作用。
此外,还应该吸收更多的企业参与双边或多边国际战略与经济对话,增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议题。
目前,中国与美国、英国、印度等国家已建立起战略经济对话机制,随着战略经济对话的推进,中方除了关注对话内容和对话方式外,还应关注议题本身,提出更符合自身需要且双方都关注的议题。
在增设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议题方面,要增强企业参与的主动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实力的不断发展,企业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角色和推动力量。
根据形势变化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需要,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战略经济对话中,中方应提议适当增加有关企业对外投资的议题,突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和海外经营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问题,增加企业诉求。
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讲,还应督促并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为承担“大国责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应当承担与国力匹配的大国责任,但大国责任并不全是政府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尤其是在对外投资中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公民形象,对东道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就是承担大国责任的一种具体表现。
此外,企业通过其产品和服务以及在社会中的表现,无所不在地传递着母国价值观和文化影响力,促进了交流和理解,是展示大国风范、消除误解和摩擦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在中国的开放进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应敦促“走出去”企业,无论是投资发达国家还是投资发展中国家,都要迅速融入当地社区,遵守当地法律和程序,体现对当地带来的利益;应当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关系,尽量通过民间渠道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宣传和传播。(支点杂志2014年8月刊)
中小企业融资国际比较 篇12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规模小、银企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存在信息成本和监管成本过大的问题。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在于自身信誉程度低、现有的金融机构信贷服务体系与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难以适应、社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体系尚未建立等。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归结为中小企业的财务不规范、抵押担保难、产业属性以及所有制观念等。中小企业融资存在观念障碍、信誉障碍、保证障碍、信息障碍、成本障碍。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制度障碍以及转轨时期的制度创新,特别是金融体制上的障碍。因此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时,首先要解决制度方面的障碍,从而建立中小企业相适合的金融支持。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来满足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是通过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风险投资休系、发展天使投资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等方法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一是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的金融机构)会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在长期的合作中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比较了解,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二是为了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民营企业的共同合作,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施自我监督,这种监督比金融机构的监督更有效,成本更低。要建立真正的中小型民营银行,定位为区域性中小型金融机构,并应与政府机构完全脱钩,实行股份制或互助合作制的组织形式,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和组织体系。金融当局应加强对中小型民营银行的管理,对其经营状况要进行实时监控,还要建立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对商业银行实行贷款比例控制、尝试中小企业主办银行制等改革思路。从银行自身的角度提出对中小企业群体进行准确细分等解决办法。
2、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可以有效解开资金相对过剩和资金相对紧缺并存的“死结”
同时,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化是资本市场内在机制完善的必然选择,建立针对拥有高科技、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市场。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创新创业投资体系,开设中小企业创业PDF文件使用"pdf 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板市场。
3、融资渠道多元化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出路在于拓宽股权融资渠道。专业性的机构能缓解外部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应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等专业公司对中小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发展民间金融,构建以“民资、民用、民管”为原则的内生性融资机制。改善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体制的改革,要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优势和正面效应。在债务融资方面,如果市场存在利率管制,银行得不偿失;利率自由化,则会使信贷市场出现风险。应加强在股权方面的融资,金融创新将有助于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政府的直接参与和间接扶持
中小企业融资难实质是一种市场失灵,而作为对市场失灵问题的回应,政府的介入调节成为必然选择,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政府的作用还表现在完善与发展融资法律法规等政策体系方面。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是政府的又一重大任务。信用担保制度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且效果最佳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可供担保品比较少,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参与,但政府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制定明确的运行管理规则,提高政府的干预效率,建立政策性主导的信用担保体系。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应加强信贷人权利保护;建立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补偿机制等。政府或者银行建立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融资担保体系,有助于正规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贷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除了来自金融交易中普遍存在的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而造成的市场失效以外,还受到转型经济所特有的制度障碍和结构缺陷的影响。引入中小民营银行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制度环境和有效安全网。放松金融管制的最大障碍是风险问题。政府的占优策略是继续维持金融管制。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调整金融结构均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统一互联”的多市场主办主体的产权交易所是目前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最佳途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可以有效控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科学设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未来发展的模式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摘要:在目前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的紧迫时刻,本文着重论述了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问题,并试图通过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政府参与和扶持如建立信用担保等方式促进中小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