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过程(共8篇)
逻辑过程 篇1
一、引言
翻译的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另外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由于汉英语言分属印欧和汉藏两大不同的语言体系,二者之间的差异大于共性。但是人类的思维特征存在共通性,这使得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匈牙利拉多·久尔吉曾指出翻译是逻辑活动,翻译作品是逻辑活动的产物[1]。作为翻译的活动的实施者,译者本身具有主体性,逻辑分析是翻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思维过程。逻辑分析在正确理解原文、揭示句子的深层含义、消除歧义、正确表达、校核译文、避免误译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准确理解原文,消除语言歧义
在翻译实践中,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不能正确地理解就谈不上正确地表达[2]。英语和汉语都存在着一些不符合逻辑的现象,如汉语中的“打扫卫生”,按照逻辑分析“卫生”并不是“打扫”动作的受事,应该作“打扫房间”、“打扫垃圾”逻辑上才能讲得通。英语中的“It is a good horse that never stumbles.”,原文字面意思为“好马从来不失蹄”,而真正的意思则是“好马也有失蹄时”。作为译者,是翻译他人写的文章,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理解问题,必要时需要借助逻辑分析来正确理解原文,消除语言歧义。
1. 把握原文正确含义。
当源语对于译者来讲是非母语的情况下,正确把握原文意义是翻译中的关键,是避免误译的第一步,但是作为第二语言的源语对于译者来讲存在太多的“陷阱”。当调动所有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仍然不得原文要义的情况下,译者可以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
(1) I have read your article, I expected to meet an old man.
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原文可以译为“我读过你的文章,我本料想会见到一个老人”。译文两个分句初看没有什么联系,逻辑上讲不通。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我读过你的文章,没想到你这么年轻。”这样的理解是建立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的,根据原文可以推理出作者的文风比较老成。原文中“expected”用的是过去式,就表明第二个分句表达的内容是过去的事情,而不是现在。经过逻辑推理与引申便可得出一个结果“没想到你这么年轻”。由此可见,逻辑分析能消除理解中模糊现象。
2. 消除语言“歧义”。
任何一种语言里都存在歧义句。译者可以通过上下文来消除歧义,也可以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消除歧义。
(2) It is a good horse that never stumbles.
这是英语强调句表否定的一种情况。正确的理解是“好马也有失蹄时”。而不是原文的字面意思。我们也可以借助逻辑推理来做到正确理解。按字面意思理解,原文的命题意义是“好马从来不失蹄”,我们可以反问一句,这样好的马世上有吗?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说,这样的理解是不成立的,这是一个不符合逻辑的假判断。因而只有真判断才符合逻辑,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好马也有失蹄时”。类似的英语句子还有“I didn’t buy this book because I needed it.”。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我并不是因为需要才买了这本书”,而不是“我没有买这本书因为我需要它”。但是同样是否定转移,“He didn’t marry him because he loved her.”的翻译就不同,它可以翻译为“他和她结婚并不是因为爱她”,“他没有和她结婚,因为他爱她”,因为这两种理解都符合逻辑,这就需要借助上下文来推理出哪一种是正确的译法。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逻辑分析能够帮助译者消除理解歧义,有效地克服对译者原文的“误读误译”。
三、运用逻辑分析,做到恰当表达
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但正确的理解并不意味着必然能真确表达[2]。不能正确表达,也就谈不上优秀。表达还需要借助许多具体方法和技巧来解决。本文就运用逻辑分析来调整语序、增加词汇来更好地表达原文意义两个方面作一初步探析。
1. 调整语序,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
英汉语在按照逻辑思维组句时有同有异。英语的语序比较灵活,其状语从句的位置可前可后,有时还可以置于句中。汉语语序主要靠逻辑思维而定,多按逻辑顺序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由条件到结果排列。英译汉时为了使译文符合汉语逻辑,常常要调整语序。
(3) 原文:I won’t go unless you go, too.
译文一:我不去,除非你也去。
译文二:你不去,我也不去。
译文一按照原文语序翻译,不符合汉语的逻辑表达习惯;译文二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调整了译文的语序,通顺流畅,符合汉语逻辑思维的表达习惯。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按照时间顺序、信息重心、思维方式等对译文进行重组;只有这样才能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做到合乎译入语表达习惯的恰当表达。
2. 增加词汇,使译文通顺流畅。
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强调逻辑关联与意义关联而不在意词语之间和句际之间的形式衔接[3]。汉语有时使用关联词语来组织句子,有时省略关联词语,句中的语法关系需要透过语序方可辨认。而英语句子的特点是强调形式和功能,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形式标记表明,英汉翻译时需要增加一些与逻辑叙述有关的承接词、转折词及意合成分间的连接词语。
(4) 原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译文:You can fight a hundred battle without defeat if youknow the enemy as well as yourself.
原文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简意赅的特点,为了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译文增加了逻辑关联词“if”,并增补主语“you”,同时根据逻辑分析调整了语序,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四、校核译文,确保译文正确且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
校核阶段是理解与表达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原文进一步核实以及对译文语言进一步推敲的阶段[2]。尽管译者在翻译时十分小心,但译文难免会有错漏或字句欠妥的地方,因此校核仍然是翻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译者可以运用逻辑分析来避免一些错误。
(5) 原文:(现在上海人的传统形象开始起了变化,)他们的言语和行动都充满了信心和自豪。
译文一:Their words and actions are filled with confidenceand pride.
译文二:They are confident and proud in their speeches andactions.
译文一保留原文主语,译文二用“他”作主语。从语法角度看,两个译文都正确。但运用逻辑分析校验译文一,就会发现以无生命的“their words and actions”作主语,与谓语“are filled with confidence and pride”组成句子时,不合英语的逻辑习惯,语义搭配不当,因而不可取,应改译为译文二。
五、结语
翻译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涉及范围广,牵涉因素多,这需要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克服原文语言中的一些非逻辑现象,在译文中以符合逻辑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正确的理解是正确翻译的前提,而校验则能够解决在理解和翻译阶段遗留下来的问题,尽可能地减少误译的发生,因此逻辑分析是贯穿整个翻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思维过程。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英汉翻译基础教程[M].北京:对外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
[3]陈宏微, 李亚丹.新编汉英基本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朱徽.汉英翻译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6.
[5]刘密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6]《普通逻辑》编写组.普通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篇2
[关键词] 逻辑;哲学;哲学逻辑
【中图分类号】 B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06-2
一、前言
逻辑学作为一门较为古老的学科,其最早的发源地是古代中国、古印度以及古希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出现和飞速发展,逻辑学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且正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着,开始逐渐从哲学当中划分出来,并慢慢形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先进的学科体系。这使得人们激烈地展开了对逻辑在哲学上的应用及反思等的讨论,而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的发展研究也开始吸引了许多逻辑学家的目光。
二、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的概述
(一)逻辑哲学
逻辑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主要的目的是积极反思一些现代逻辑中出现问题。因此,学习逻辑哲学的首要前提条件就是要了解现代逻辑的主要特征。现代逻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符号逻辑的发展,即数理逻辑的发展。传统逻辑以自然语言作为主要的工具语言,而数理逻辑的主要工具语言则是符号语言。而数理逻辑最为基础的部分是一阶逻辑,它也是在日常思维中数理逻辑最具应用价值的一个部分,与传统逻辑的关系极为密切。一阶逻辑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主要体现在语词、命题的处理上,即只考虑到语词或者命题的外延;(2)在研究命题的真值时,只考虑到真值真或者真值假的问题,通常一阶逻辑认为,一个命题只存在非真即假的情况;(3)在研究一阶谓词逻辑的量词时,认为全部的量词都存在实际的含义,并没有空词项。
(二)哲学逻辑
哲学逻辑兴起于20世纪初,也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体系。目前关于哲学逻辑的具体涵义,无论是逻辑学家还是哲学家,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具体分为以下三种:以冯.赖特以及莱斯彻等逻辑学家为代表的一派,认为“逻辑”即哲学逻辑的主体,并且提出从根本上来说,哲学逻辑只一些非经典逻辑系统,如模态逻辑、多值逻辑等,即哲学逻辑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逻辑哲学;而以沃尔夫拉姆以及斯特劳森等众多逻辑学家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哲学逻辑的主体是“哲学”而非“逻辑”,并且他们还提出,哲学逻辑的本质即对逻辑学的哲学研究以及逻辑中的哲学问题的研究。这一种可认为是语言上的哲学研究,即语言哲学;第三种理解以格雷林等逻辑学家为代表,认为才是“哲学”是哲学逻辑的主体,而哲学逻辑的本质其实就是将一些逻辑中存在的哲学问题,放到更为一般的一个哲学背景下进行研究。
三、正确理解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的真实关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逻辑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体体现在:逻辑与哲学理论的发展相互渗透、融合;从理论层面上看,逻辑与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强,从实践层面上看,逻辑与一些哲学派系的联系更为密切。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一起见证了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方法论带来的巨大变革,到60年代,“哲学逻辑”开始迅速崛起。然而,短暂的崛起过后,逻辑在哲学中产生的影响开始减弱衰退。一些些哲学流派开始采取轻蔑的态度看待逻辑。并且另一方面,分析哲学以及逻辑实证主义的内部,也存在两种对立的流派,再加上形式逻辑方法的恰当性与正确性问题的争论,使得客观深入研究逻辑与哲学的关系变得极为重要。以下主要从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出发,思考如何正确看待两者间的真实关系。
(一)逻辑的发展应持有一种宽广的哲学化的历史观
现代逻辑普遍的发展模式认为,逻辑的主要目的就是构建从对象语言系统再到元语言系统的形式,它主要是对逻辑系统以及逻辑演算的元性质的研究,同时也是元逻辑层次的一种自我理解。这一理解主要体现在现代逻辑也就是数理逻辑的发展当中,但是纵观上世纪逻辑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这样的理解只能存在于某个领域。并且这一向内的转向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到现在也一直受到一种反向转向的制衡。具体体现在逻辑与一些其他领域的联系,以及逻辑对相关学科的概念在对象层次上的分析。因此,现代逻辑的发展应具备一种宽广的哲学化的历史观,如果缺乏对这种发展趋势的洞悉,就很难真正理解当代逻辑学对哲学的具体意义。
(二)防止逻辑划分造成的误区
目前逻辑学家们将逻辑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一阶逻辑与高阶逻辑。这样的划分模式从大的方向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一定要防止逻辑划分造成的误区。相关研究表明,这样的划分方式不仅没有揭示问题,反而可能遮掩了问题。例如,目前的一些哲学逻辑分支总是一味去模仿一些哲学的地理坐标,思考问题时也往往将自己框定在了一个既定的思维模式中,反而忽视了一些子学科论题与方法论的一致性,这样就极大地削弱了问题讨论的逻辑维度以及哲学维度。
(三)应避免陷入“逻辑系统的牢笼”
通常逻辑学家把逻辑的结构当作包括模态逻辑、高阶逻辑、一阶谓词的逻辑与命题逻辑的形式系统性的一个家族。然而若把形式系统观点片面理解成固定的一类处理模式,也就是说对一切进行处理时皆纳入系统框架内,这样把应在更广范围内进行思考的那些问题局限于特定形式的系统内,最终将所处理的那些问题哲学深度进一步削弱。此外,同形式系统关联性较大的那些逻辑哲学的问题比如蒯因一阶变元的范围内逻辑的本体论相关承诺问题,还有关于意义组合性的问题等至今亦未具有令所有人信服的那些结果存在。一些逻辑学家努力的将此类依据系统来对问题进行讨论的模式打破,从其角度而言虽然缺少一般递归的定义以及单调性的推理等最佳词汇表达,然而只要知道一些概念是对特定形式系统进行超越,且研究此类问题的时候是以跨系统的一类方式,这样对逻辑哲学有更深的理解,且进步较大。
(四)避免把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作千篇一律的理解
同机械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不同,相关逻辑学应用在哲学问题时逻辑作用更加的间接。相关逻辑提供了形式系统,该系统利于精确交流、利于优化处理哲学话语。有时亦用逻辑学这个工具对传统哲学论证进行分析且作出新阐述。现实情况为逻辑对所获结论具有的意义较不关心,然而哲学是对逻辑程序进行寻求使用,以便将问题解决。哲学对结论更加关注而逻辑是对程序进行考察;哲学更加的开放而逻辑是对具体的一些形式规定进行强调。经过逻辑处理后相关哲学论题的启发性更强,亦会具有更清晰透明的结构,且原先的那些问题亦会出现消失的现象,同时可能以新的一类方式促使意义的改变较为微妙,亦或使问题更加尖锐与紧迫。通过逻辑形式有效分析利于对先前未观察到的那些问题亦或概念进行有效显示,且进一步类比此类问题与概念。
四、结束语
逻辑是时代哲学的独特标志,对语言哲学的风格有着很大的影响,还为形而上学、心智哲学以及元伦理学等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丰富的资源,极大促进哲学分支的进步和发展。但同时,逻辑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哲学的制约,两者间存在极为复杂的关系。随着现代逻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逻辑与现代哲学更是相互渗透和促进,关系极为紧密,因此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关系的探究也变得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祝君.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之关系考究[J].华章,2010,30(01):10-11.
[2]朱建平.哲学与逻辑:百年回眸[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3):3785.
[3]朱建平.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4):54-55.
逻辑过程 篇3
关键词:过程控制逻辑,死锁,LabVIEW
过程控制是指以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成分等工艺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的自动控制,而自动控制是利用控制装置,使生产过程自动地按预定规律运行,这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控制逻辑,也就是保证生产过程自动运行的规律,而控制逻辑编制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其中最难分析的错误就是死锁,本文将围绕这一现象,利用仿真软件Lab VIEW来辅助分析。
1 死锁及Lab VIEW概述
死锁,该技术名词用于计算机程序( 与死循环类同)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这种现象同样在过控逻辑中也会存在,进一步理解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执行机构互相等待动作条件而造成的互锁现象,这种情况一般在设计比较复杂的逻辑系统时可能会出现,比如多个执行机构中,第一个执行机构通过中间几个执行机构的状态与最后一个执行机构之间产生这种死锁现象。要避免这种情况,主要是思路清晰,检查仔细,必要时可画框图或将复杂的逻辑分解,最好上机做联调,当然使用Lab VIEW仿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Lab VIEW ( 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 是一种用图标代替文本行创建应用程序的图形化编程语言,由美国国家仪器( NI) 公司研制开发的,类似于C和BASIC开发环境,但是Lab VIEW与其他计算机语言的显著区别是: 其他计算机语言都是采用基于文本的语言产生代码,而Lab VIEW使用的是图形化编辑语言编写程序,产生的程序是框图的形式。
Lab VIEW最大特点是提供了很多外观与传统仪器( 如指示灯、示波器、万用表) 类似的控件,可用来方便地创建用户界面( 称为前面板) 。使用图标和连线,可以通过编程对前面板上的对象进行控制,这就是图形化源代码,又称G代码,Lab VIEW的图形化源代码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流程图,因此又被称作程序框图代码,使用这种语言编程时,基本上不写程序代码,取而代之的是流程图或框图,并尽可能利用了技术人员、科学家、工程师所熟悉的术语、图标和概念,因此,Lab VIEW是一个面向最终用户的工具,可以增强构建自己的科学和工程系统的能力,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正是由于以上特点,方便了过程控制逻辑的调试,不仅可以通过前面板实时显示过程变量和执行机构的状态,还可以调出正在运行的过程控制逻辑,并使其处于激活状态来调试逻辑程序,完全类似FAT/SAT时的逻辑调试,从而利用Lab VIEW进行控制逻辑的辅助设计,大大降低了FAT/SAT的工作量,关键是减少了逻辑程序的错误率。
2 死锁实例
在石油化工工程的FAT/SAT阶段,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逻辑程序的调试上,调试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在设计阶段无法发现的错误,这些错误有时会让编制人莫名其妙,明明从单个的逻辑程序来看都能走通,但程序编译下装运行后,就是无法达到控制要求,此时再去发现问题,改正逻辑,可能比较费时,而且在现场直接修改逻辑,容易出错,要么修改时考虑还不够周全,要么就是对原逻辑做了调整后,导致其他一些相关逻辑的崩溃,从而影响整个工程设计质量。
以下将以一个在石化储运装置中常见的死锁例子来阐述Lab VIEW辅助过控逻辑设计的方法,Lab VIEW前面板如图1 所示,图中开关阀XV - 2103 和输出泵P - 502 处于同段管道上,XV - 2103 的执行机构用方形指示灯表示( 可以理解为DCS系统中的DO信号) ,阀开关回讯用阀上圆形指示灯表示( DI) ,P- 502 泵体内方形指示灯用来做运行指示( DI) ,阀和泵对应的操作按钮在各自的下方,按钮左侧还有各自的回讯信号,ZSH- 2103、ZSL - 2103 分别是阀开和关回讯,ZSR - P502 是泵的运行回讯。
图1 中前面板很直观地展示了一个简单的石化储运装置的输出控制流程,相关的阀门和泵的状态可以根据过控程序实时地显示给调试人员,以上流程的过控逻辑如图2 所示,图2 中:第2、3 象限内是设计人员编制的过控逻辑,第1、4 象限分别是阀门的动作模拟和泵的电气二次回路模拟,仿真运行该程序后,在前面板按下阀门XV - 2103 的HS - 2103 /ON时,发现阀门打不开,前面板中执行机构不显示绿色激活状态,开回讯ZSH - 2103 的状态也是暗的,同样,按下泵P - 502 的HS -P502 / START时,泵也无法启动。
因此,以上过控逻辑是有问题的,需要调试,调试时可以按下图2 中工具栏内的 “灯泡”工具,激活整个程序,此时,程序的运行过程处于监视状态,每次扫描程序时,信号的状态会实时显示出来,方便调试人员查看,找出错误,但这种方式会使程序运行很慢,调试速度受到限制,而且一些不需要查看的信号状态也会干扰到调试人员,所以软件还提供了另一种调试方式,即使用指针模式,首先单击图2 中菜单栏内 “查看-工具选板”,再单击指针工具,最后用鼠标点击需要查看的信号所在的信号线,再次仿真后,就会在相关调试面板上实时显示所选定的信号状态,从而可以方便直观地根据在前面板的操作和控制要求来检查该信号的对错。
经过以上仿真分析可知: 阀和泵之间出现了互相等待动作条件的互锁现象,即泵允许启动的条件是阀门打开,而泵停时联锁了阀门,从而导致阀门和泵都无法打开,要解决上述死锁,只需删除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解除互锁关系即可。
进一步分析死锁的锁定条件,可知以下4 种情况也能产生死锁:
(1)阀开允许条件:泵运行;泵停联锁条件:阀关。
(2)阀关联锁条件:泵停止;泵启允许条件:阀开。
(3)阀开允许条件:泵运行;泵启允许条件:阀开。
(4)阀关联锁条件:泵停止;泵停联锁条件:阀关。
可改正的的控制方案是将上述4 条中的两个条件保留其中一个即可,即不形成互锁:
(1)阀开允许条件:泵运行(先启泵)。
(2)泵停联锁条件:阀关(先开阀)。
(3)阀关联锁条件:泵停止(先启泵)。
(4)泵启允许条件:阀开(先开阀)。
当然通过分析比较好的方案是先开阀后启泵,即:
(1)泵停联锁条件:阀关。
( 2) 泵启允许条件: 阀开。
但在实际的逻辑程序中,会考虑到逻辑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如果优先考虑系统的安全性一般选用上述方案1,如果优先考虑系统的可用性一般选用上述方案2,若既考虑安全性又考虑可用性时,可采用方案: 泵停联锁条件: 阀关; 泵启允许条件: 阀开。
这个方案虽然也是两个条件,但可以发现它们之间不存在互锁的关系,同时,也保证了先开阀后启泵的安全操作循序,在实际运用中基本采用该方案。
3 结语
企业的逻辑是成长的逻辑 篇4
继稻盛和夫之后,世界再次迎来了一位带领两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东方企业家。
2009年,宋志平在国药集团提出力争2015年进入世界500强时,不少人并不相信。因为国药集团2008年销售收入只有430亿元,距离世界500强相当遥远。然而,5年后,国药集团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
作为两家大型企业的统军者,宋志平以共生多赢、和谐包容的经营智慧,提出“行业的利益高于企业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孕于行业之中”,并创造了“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的央企巿营模式,为集团乃至国企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近日,《国企》杂志采访了这位传奇人物。
《国企》:国药集团的成功得益于哪些因素?
宋志平:国药集团属于在完全市场竞争领域中的非垄断企业。与中国建材一样,它的快速成长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具有标杆性的积极意义。
企业成长首先要看到大的经济发展背景。从外部因素讲,这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从企业内部因素来说,源自国药集团成功引入了市场机制以及清晰的战略与目标。企业一定要有清晰的战略。战略不正确的话,走得越远错的越多。在制定国药集团发展战略时,我们做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对环境、自身、竞争者等有清晰认识,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等等。考虑医药行业处在充分竞争领域,行业散,企业小,资源整合比较容易,滚雪球式的方法则很难做大,所以我们决定采取资本运营、联合重组的方式成长壮大。作为国资委的董事会试点单位,国药集团有个规范高效的董事会,有一支非常好的执行团队,董事会、经理层和党委有机融合,形成了"一驾马车三匹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生动局面。
《国企》:有人认为,包括国药集团在内的不少国企进军500强的秘诀,就是“买企业”。您怎样看待这一说法?
宋志平: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国药集团的快速成长,一半靠兼并重组,一半靠自身的内生式发展。全世界的大公司大多也是同样的发展模式。我始终认为,企业的逻辑是成长的逻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守是守不住的。作为国家企业的央企在行业中既是引领导者又是整合者。整合不仅是做大企业的方式,也是优化行业的方式。但企业整合要从效益出发,不是单纯为大而大。企业整合一要有显著的盈利,二要遵循市场的逻辑,三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国药集团确立世界500强战略目标后,依托资本市场理性地进行了兼并重组,并发挥了收购企业的潜在价值,实现了1+1>2式增长。这其中的关键,是看清并顺应产业的发展形势。但做大也不能光靠买。收购以后,企业自身也在成长。企业分散时无协同效应,彼此是竞争者,价格打得很低,很难生存下去。企业收购之后有了协同效应、规模效应,收入在增长,利润也在增长。同时国药集团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和内部资源的整合,近两年来,每年自身成长占总成长额的一半以上,实现了企业的有机成长。
《国企》:收购容易整合难,很多企业“成也收购,败也收购”,国药集团如何确保收购的成功?
宋志平:收购是高难度的经营活动。一方面全世界收购失败的案例不少,另一方面,许多大企业是靠兼并重组而形成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收购一定要考虑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与市场逻辑。比如国药集团的战略考虑,是把物流库、配送体系建立起来,因为这不是一般企业能建立起来的。收购如果做不好不如不收。收购失败者往往是因为管控与整合能力差,最终导致收购成了套在脖子上的“绞索”。收购的核心是看能不能赚钱、有无利润、能否有盈利模式与有效整合措施。收购的出发点不是规模扩大,而是效益增加。
国药集团的扩张是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国有资本被不断稀释,现在的国有资产比例不足50%。这样的企业并非纯粹的国有企业,因为社会资本也已成为有一定份量的股东,甚至从总和上已超过国有资本的比例,性质上已成为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我们不能回到传统的国有企业的老路上去,更不能走全面私有化的路子。我希望走出一条国民共进的融合、共赢的混合所有制的路子来。这一点国药集团已经做到了。
《国企》:站在新的起点上,国药集团的下一个战略目标与方向是什么?
宋志平:医药行业号称是永远的朝阳产业。20多年来,医药业始终保持着近20%的发展速度,比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出4个百分点。未来十年是医药的“黄金十年”,全行业每年会有20%的增长。国药集团作为我国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下一个目标是加大技术创新和生物医药的制造能力,对标跨国医药公司,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走出去水平,实现做强做优、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医药集团的战略目标。
国药集团作为央企的医药健康产业平台也把健康领域作为下一个发展目标—包括体检、医疗、养老和保健。美国健康医疗产业一年3.5万亿美元产值,其中医药只占3000亿美元。健康产业大过医药10倍。国药集团进入健康领域,也要走联合重组道路。
我希望尽快把国药集团的医疗体系建设起来,建立类似台湾长庚医院那样的体系。但医院不同企业,整合的难度很大。要把问题解决好、管好并产生效益,这并不容易,资金能力与管理能力也要跟得上去。
《国企》:中国大企业往往把国际化战略看得非常重要,尤其是进入财富500强的企业。国药集团如何看待国际化?
宋志平:国际化是大的趋势,中国企业成长之后一定要走出国门,有跨国经营的实力才能在全球赢得市场、赢得尊重。但在此之前首先应该完成实力的提升,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大踏步走出去。中国企业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地推进,走出去撞运气是很危险的。
对于国药集团而言,中国的市场已经足够大。我们的原料也很少依赖进口。因此国药集团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国内。其实换个角度看,很多跨国公司还是把中国市场作为首选,国内市场可谓近水楼台,先把自己的市场做好是中国企业的最佳选择。
当然我们也在探索走出去,比如我们在越南建设了制药企业,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希望国药集团去生产疫苗。但由于医药产品的准入门槛很高,各国规定差别也比较明显,所以我们会非常谨慎。
逻辑过程 篇5
医院建筑分级系统是用系统的方法将医院建筑看作一个复杂的网络分级系统, 即一个系统内部划分为若干层次的子系统, 各子系统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每个功能部门根据自身的特性隶属于不同层级的子系统。它根据医疗行为的特征分为6个层级, 即医疗行为系统、医疗行为子系统、医疗行为组织、医疗行为区域、医疗行为系列、医疗行为单元。
医院建筑分级系统包括以医疗流程为依据的建筑功能分级系统、建筑面积分级系统、建筑交通关系3个方面。
在这三部分内容中, 建筑功能分级系统是整个建筑体系的基础框架, 其他两部分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一系统的建立为医院建筑的项目策划提供了一个基本操作平台, 是医院系统化、科学化建设的基础。医院建筑分级系统示意图, 见图1。
二、医院目标定位及设计理念
(一) 医院现状概况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原为二级甲等医院, 编制床位数280张, 目前实际开放430张。总体上看, 医院规模明显偏小, 基础设施陈旧, 内科系统偏弱, 学科分布不平衡。医院用地位于环城中路和平康路交界处, 面积33920㎡。用地区域内现有东部院区 (现人民医院旧院区部分) 、西部院区 (现中医院部分) 、家属区、卫校区, 见图2。
(二) 医院目标定位
医院在未来8年内的发展目标是, 开放床位800张。遵循以中医为主, 中西医结合 (近期) 、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 (中远期) 的宗旨。通过东院区和西院区的综合建设, 将医院逐步建设成为广州南部的“中医高地”。
东院区将以临床医疗为主, 主要承担当地居民的疾病诊疗工作。西院区主要承担“中医进社区”以及医院的预防和康复功能, 承担中医的教学任务。通过两个院区的综合建设, 分阶段实施医院发展规划, 最终把医院建设成为“以中医为主, 兼有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
设计方案贯彻高起点、重现状的规划原则, 既有超前意识, 又充分考虑现有资源的利用和可操作性。设计力求使医疗用房平面布局合理、功能流线便捷、环境空间优美, 使之成为设施一流的智能化、生态化、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综合中医院。
三、医院现状分析
设计前, 西部院区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
医院原床位数430张, 占地面积6512m2, 建筑面积21286.3m2。规划目标为800张, 占地面积88000m2, 建筑面积72000m2。具体的现状与目标物理空间的对比, 见表1。
上述情况显示, 医院规模明显偏小, 基础设施陈旧, 在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上已经不能满足周边群众的就医需求。
(二) 学科分布不平衡
该院内科系统弱, 外科系统强, 外科系统又以骨伤科为最强, 该科目前是医院的支柱型科室, 4个病区床位使用率超过100%。
总之, 医院物理空间不足是长期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难题, 也是造成医院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因素。医院的基础设施、学科布局、学科发展等都有待进一步改善。
为了实现未来8年内的发展目标, 同时借人民医院搬迁获区域市场的机会, 我们把以西医为重点的东部院区 (现人民医院旧院区部分) 功能进行转化, 转化为以中医为主的综合中医院。为此, 我们制定了转化的具体实施策略, 从转化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尝试。
四、建立逻辑秩序的途径
建立逻辑秩序是指在进行医疗事业规划和总体建筑规划过程中把多个不同的医疗功能、医疗空间按照使用性质、组团关系和内在机制进行分组, 再按一定的秩序重新设计调整, 建立合理、可发展的整体框架, 并保证改造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秩序的步骤:
(一) 分解
所谓分解, 就是根据医院的功能构成、规模大小、用地条件、形态构成的需要等, 将其分为多个功能子系统领域。我们把东部院区 (现人民医院部分) 分为总平面一级系统和医院建筑七个子系统 (二级系统) 来进行现状问题分析。为医院转化提供理论支持。
1. 总平面布局现状分析
(1) 基地现状。基地周边为商业用地和棚户区, 与医院的部分功能流线交叉;基地为不规则形状, 这为整体规划与医疗流程规划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现有建筑布局现状。基地内部建筑分布零散, 建筑年代参差不齐, 功能布局分散, 医院也是以西医为主等都为医院转换功能带来一定困难 (见图3) 。
(3) 院区交通系统。医院出入口只有一个 (平康路上) , 家属、后勤、工作人员、门急诊、住院、物流等出入口都集中在此。同时门诊距平康路仅30m, 是典型的“马路医院”, 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并且有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
院区内没有建立完整合理的消防环路系统。人流与车流相混杂。停车大多是路边“见缝插针式”停车, 停放位置混乱而且缺少集中停车区域而且也没有地下停车库, 远远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标准。
另外, 由于没有专门的污物出口, 导致物流流线比较混杂, 使污物、洁物相互交叉。
⑷院区绿化景观系统。院区没有相对集中的绿地, 虽然院内有几处古树具有保留价值, 但是环境品质不高, 没有达到患者康复、休闲的环境要求。
2. 建筑平面布局现状分析
(1) 门诊和住院相对集中, 但医技相对分散, 且面积严重不足, 资源共享得不到有效利用, 管理上也不方便, 造成医院功能流线混乱 (见图4) 。
(2) 急诊没有单独的基地出入口, 与门诊共用基地出入口, 并且没有急诊广场, 使得车流不通畅, 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就医时间;急诊入口与门诊入口约40m, 容易造成人流的交叉感染;急诊区与医技区主要是中心手术 (急诊到中心手术距离约为140m) 与中心影像 (急诊到中心影像距离约为50m) 相隔较远, 医患人员前往时需要通过室外空间, 这在南方多雨的气候中常常造成他们行动的不便, 见图5急诊现状分析。
(3) 中心手术与ICU、病理科、血库位于何添楼内, 中心手术与ICU位于5层, 病理科和血库位于2层, 距离较近, 流线较短, 相对合理。中心手术与中心供应 (中心供应位于瑞兴楼) 不是同层布置也不是垂直布置关系, 而是位于两个楼里, 通过室外空间联系 (中心手术到中心供应距离约为93m) 距离较远, 缺少直接联系, 物品需要穿越室外空间才能到达, 流线较长, 洁污分流混杂;中心手术与急诊距离约为140m;流线太长, 需要穿越室外空间, 比较混乱, 见图6中心手术现状分析。
(4) 中心供应位于院区一角 (中心供应位于瑞兴楼) , 不方便医疗物品 (包括洁物与污物) 的运送;中心供应与中心手术的距离约为93m, 与放射科相距230m, 与中心影像 (碧秋楼) 相距190m, 与门诊相距270m, 与急诊相距200m。由于交通联系不紧密, 流线太长, 需要穿越室外空间, 尤其是运送污物时, 需要穿越整个院区 (见图7) 。
(5) 洗衣房与中心供应、中心供应、住院部、门急诊相距较远, 分别为69m、157、156、300m, 这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大不便。
3. 建筑物理空间现状
对医院现状各部门进行面积统计, 并与国家标准对比, 发现与国家标准对比, 医院各个部门面积都偏低, 对比表格见表2。
综上分析, 造成这些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原人民医院在当初规划时没有完善的医疗事业规划和医院建筑规划, 而是“随意规划”, “见缝插针”。这为医院的实际转化和重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 重构
重构, 即在整体功能进行分解之后, 按照各个子级之间的相互内在逻辑关系, 运用科学的、合理的、符合现代医疗流程的设计方法, 来组织医院各功能单元系统。
以下主要介绍下近期重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 总体布局重构分析
近期规划的基本布局为门急诊楼、医技楼、住院楼。规划床位数为800床。通过对原建筑澄溪楼进行改造作为中医院新的门诊楼;拆除原有医技部门念慈楼、碧秋楼和放疗中心, 并新建5层医技楼;对原建筑何添楼进行改造作为中医院新的住院楼并拆除为民楼, 新建17层住院楼和地下停车库, 见图8。
注:由于现有中医建设标准不能满足医院发展要求, 因此建筑面积指标相应浮动, 按照90m2/床计算:90m×800m=72000m2
(1) 口部组织
门诊入口在南侧位于平康路上, 住院出入口与污物出口合并, 在环城中路上, 医技入口 (次入口) 也设置在环城中路上, 同时兼做急诊、急救入口。并设置各自的入口广场。这样就把门急诊、医技、住院、污物等部门相对分开, 交通压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见图9。
(2) 人流组织
设置不同的基地入口后, 各部门就医的人流就可以有组织、有秩序的到达各个部门, 避免了不必要的交叉和时间浪费。门诊人流通过门诊入口, 直接到达门诊部, 需要做检查时, 通过医院街就可以到达医技部门, 十分方便、高效;住院人流通过住院入口, 直接到达住院大厅, 办完手续后就可住院;急诊、急救也有专门的入口, 这样设计使交叉感染大大降低;规划调整后的入口, 人流导向性较强, 患者就诊方向明确 (见图10) 。
(3) 车流组织
消防道路和机动车道路合用, 紧急情况时作为消防通道。在门诊和医技西边设置一消防通道, 并在尽端设回车场;新建住院部东边一个柱网一层架空, 留出消防车道, 在新建住院楼南边和北边做消防登高面。在地面设置绿化停车场, 地下设置停车库。这样, 消防、院区机动车环路、停车问题都得到解决。
(4) 物流组织
设置物流通道, 洁物由此入口进入院区, 到达供应室, 然后通过运送到各个部门。污物每天定时收集, 一部分送到供应室, 其他的通过污物出口运出院外。
(5) 景观组织
院区整合后, 环境得到了改善。在院区的东南角设置集中的康复花园, 同时设置屋顶绿化和屋顶花园。并保留了有价值的古树 (医技楼和门诊楼交界处有一古树) , 这样也可以“借景”, 把室外景观巧妙的引入室内, 室外景观室内化, 对舒缓患者的精神压力、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也为患者提供了舒适、高雅的就医和康复环境。
2. 建筑平面布局重构分析
(1) 门诊楼
门诊楼为保留建筑, 位于基地南侧, 靠近平康路, 交通便利, 需要进行改建和功能置换。
(2) 医技楼
拆除念慈楼、碧秋楼和放疗中心, 新建五层医技楼, 位置在“L”型楼何添楼所环抱的地方, 并把何添楼的1-5层改建为医技楼, 通过新建和改建, 把这一区域整合为完整的医技区。它位于住院楼和门诊楼之间。同时新建的住院楼三层和四层也作为预留医技, 见图11。
医技楼和门诊楼一个是新建一个是改建, 二者通过“医院街” (宽敞的室内通道) 把各个部门串联起来, 从而建立了各部门之间紧密的相互联系。这样门诊患者需要检查时, 不需要通过室外空间, 直接通过医院街的室内空间就很方便地到达医技部门, 同时依托“医院街”还能解决建筑的通风和采光的问题, 也增添了人性化的情调。把室外的景观“借”到室内, 对舒缓患者的精神压力、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原来何添楼的层高比较低, 在对其和新建医技楼进行整合时, 层高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何添楼结构为框架结构, 柱网不规则, 层高一层为3.6m, 其余均为3.2m, 由于何添楼建设年代较久, 没有空调系统, 层高为3.2m时, 净高为2.6m (梁高0.5m, 面层0.1m) (室内净高在自然通风条件下, 不应低于下列规定:1.诊查室2.60m, 病房2.80m;2.医技科室根据需要而定) 。但是新建医技楼需要空调系统, 若采用框架结构或者是钢结构, 层高为3.2m时, 净高只有2.2m (梁高0.5m, 面层0.1m, 空调0.4m) , 显然不满足医院建筑要求, 若采用板柱结构, (小于等于7度抗震区可采用, 广州番禺满足要求) , 净高可以做到2.4m (柱帽0.4m、板0.3m、面层0.1m) , 基本可以满足要求。
(3) 住院楼
保留何添楼作为住院楼, 拆除为民楼在此基础上新建住院楼, 形成了完善的住院区。二者共用住院大厅, 并有各自的患者、探视人员、工作人员和污物电梯。这样患者和工作人员、污物和洁物相对分开。
⑷其他
保留瑞兴楼作为中心供应楼。由于条件所限, 它与手术和住院的联系还得通过室外空间, 但我们在何添楼的西北角设置一通道, 距离大大缩短, 联系也相对紧密。拆除原来的污水处理站和锅炉房, 并重新建污水处理站。
3. 建筑物理空间重构分析
医院重构后进行面积统计, 并与国家标准对比, 有的部门可以满足, 有的部门由于条件所限不满足对比表格见表3。
总之, 重构中医院医疗分区比较明确, 各功能单元即相互独立又有便捷的联系, 布局张弛有序, 保证了建筑的整体性;交通便捷, 流线清晰, 识别性强。新建的医技楼体现了它的多功能性, 同时也体现了资源共享、高效工作和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而宽敞明亮的医院街更是将何添楼、新建医技楼、新建住院楼和澄溪楼有机在联系一起, 这也为中期甚至是远期规划建立高效的交通和功能系统奠定了基础。
4. 中期总体布局
在近期的基础上, 建设一高级中医养生康复区。
5. 远期总体布局
远期规划将拆除门诊楼之澄溪楼、供应楼之瑞兴楼, 新建门诊楼、行政办公楼、治未病和健康管理中心、中医传统疗法治疗中心、中医现代疗法治疗中心、中心供应和地下停车库。设计要体现“可呼吸性、可生长性”理念;追求舒适的、高雅的就医和环境和康复环境;体现对人类生命的呵护和关爱。
五、结束语
医院重构是一个庞大、复杂、专业性强的建设项目, 尤其是这种不同性质医院转化过程中的重构。但是, 只要我们做好医院的医疗规划和整体建筑规划, 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既满足医院内部医疗功能的合理性以保障医院各功能系统的正常运行, 又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舒适、温馨、优美的就医、诊疗环境, 我们在设计中就会从具有医院本身内涵与地方特色的角度入手, 创造出新的医院建筑 (见图12) 。
参考文献
[1].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理查德.L.科布斯.医疗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于冬.医院管理学/医院建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4].《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编.建筑设计资料集.7.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5].格伦, 李艾芳, 张集锋.综合医院建筑的流线系统研究[M].新建筑, 2004 (4) :18-21
逻辑过程 篇6
一、关注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中任何形式和关系的思维形式, 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如果概念把握不清, 就无法认识其数学的本质, 容易误解.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需从实际问题和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内容引入, 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很自然地让学生发现数学概念引入过程, 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数学概念融入日常生活, 学生就会便于理解和接受.
例如, 在这节课“映射概念”时, 可以这样导入: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 需要对全班48名同学进行分组, 并给学生安排座位, 先把高一 (1) 班的所有学生用集合A表示, 再把每个同学对应入班序号用集合B表示.如图1所示, 将每一位同学与惟一的序号 (座位) 相对应.
另外, 用C表示小组的序号构成的集合, 即C={1, 2, 3, 4, 5, 6}, 可以发现, 每一位同学与惟一的小组相对应.
以上两种对应有一些共同特征: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法则, 将第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 都能够在第二个集合中找到惟一确定的元素与之相对应, 这样就轻松地引出“映射”的这个数学概念.
二、注重数学定理 (公式) 推导过程
对于书本上的定理、公式, 有些教师只要求学生牢牢记住, 仅仅只满足于结论的运用, 而忽视其知识的由来, 这样只能使学生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 在数学新授课中,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一些数学问题, 并给学生必要的启示和指导, 让学生小组探究, 通过观察理解、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 逐步理解数学定理 (公式) 的基本规律, 促使学生乐于探究, 提出命题结论的猜想, 并加以用逻辑推理来验证命题的正确性.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用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过程来探究数学问题和数学方法, 学生就会在小组合作交流中, 掌握知识、学会方法, 学习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例如在这节课“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一条直尺A和另一条直尺B垂直, 然后把第三条直尺C和直尺B相交并与直尺A垂直, 这时, 提问学生:“直尺B和直尺C构成的一个平面和直尺A是什么位置关系?”学生就能从感性认识到: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上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那么这条直线就与该平面垂直.
有些学生会提出质疑, 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也可以形成一个平面, 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都垂直, 能否判断出该直线和这个平面就垂直, 这样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 在认知上达到新的高度, 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合作探究, 作出实验演示并说明其错误性.这样就让学生在动手和动脑中理解了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虽然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不需要掌握其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 但可让学生课后探究其证明方法, 使其知识的产生具有完整性.
三、侧重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
每次考试之后, 常听见有教师说:“类似的题目平时都已讲过或做过多次, 可一换了条件, 学生还是做不出了”.归咎于学生只是在模仿教师的解题步骤, 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什么这样想.因此, 教师在例题、习题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启发性的提问,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逐渐深入, 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理解其思维的整个过程.
例如, 已知在定义域R上满足2f (x) -f (1-x) =x2+1, 求f (x) .
逻辑过程 篇7
为了进一步提高杨柳青电厂8号机组的调峰能力和电力输出效率, 我厂决定在8号机组小修期间会同西门子公司和国电智深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完成8号机组上位机PROFI过程控制程序优化工作和相关的逻辑修改工作。
1 上位机DCS系统介绍
8号机组上位机采用了国电智深公司生产的EDPF-NT分散式控制系统。本厂协调和闭环控制系统共由#5、#6、#7三个控制器组成。其中#5DPU负责机组协调、燃料控制, #7DPU负责给水控制、温度控制。
EDPF-NT分散控制系统在网络通讯的基础上, 将基本单元归纳为面向功能和对象的“工作站”, 采用了安全高效的分布式动态实时数据库, 该数据库用于管理分布在各“工作站”上的系统运行所需的全部数据。根据各“工作站”功能和权限不同, 可以将其划分为:工程师站 (ENG) 、操作员站 (OPR) 、过程控制站 (DPU) 、历史数据记录站 (HSR) 、计算站 (CAC) 、制表站 (LOG) 、接口工作站 (GATEWAY) 。其中, 工程师站负责规划系统规模, 并且完成建域、建站, 生成系统数据库和上位机监视图形、生成相关控制算法和报警、报表等一系列控制系统的组态和系统维护工作。同时, 工程师站也能对其他控制站进行相应应用软件的下载和上装。本次8号机组上位机逻辑修改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工程师站上进行的。
2 过程控制优化PROFI系统介绍
本次#8机组新增加的PROFI[1]过程控制优化系统软件是西门子公司特别针对电厂控制系统推出的一套完整的PROFI控制优化解决方案。PROFI模块在机组控制方面采用了机炉协调控制的策略。将“控制通道[2]”作为机组协调控制的“支柱”。控制通道的具体位置处于操作界面的最顶层区域, 在该区域中操作员对目标值进行设定, 对机组几种主要运行方式进行切换干预, 如启动方式的切换和定/滑压方式的切换等。
控制通道采用与逻辑控制回路相“叠加”的思想, 将PROFI模块产生的校正信号直接叠加到原控制系统的指令中。这种思想的优点为即使PROFI模件因硬件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停运, 原有控制系统的设定值回路并不会造成影响, 只是将故障的PROFI控制的校正信号切除。
PROFI是基于模块化的设计[3], 根据具体功能的不同划分为:新机组协调模块, 凝结水节流模块, 带预测的负荷裕度模块和自学习的温度控制模块。各功能模块既可以独立使用, 也可以相互搭配使用,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功能模块。通过功能模块的灵活搭配, 以及其良好的可控性, 可以大大减少运行人员的手动干预, 提高调节的品质。
3 PROFI系统逻辑修改方案
经过对本厂8号机组的实际分析, 对该机组参与调频情况和电网调度对于负荷变化率的要求, 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情况, 决定采用采用PROFI中的机组新协调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共两个模块, 其中温度控制主要包括再热器温度、过热器温度和燃烧器摆角控制[4]。
新机组协调模块:相当于经典的CCS, 即协调控制系统, 但它采用的是以现代控制理论 (预估测理论、鲁棒理论、模糊控制理论、神经网络理论、非线性控制理论等) 为核心的全新思路的协调控制模块, 充分利用机组的蓄能, 在快速响应负荷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持锅炉燃烧稳定。
温度控制模块:相当于经典的过热器和再热器温度控制系统, 该系统将状态控制器和自学习等高级控制算法有效结合, 使机组在变负荷时也能快速稳定的将温度控制在设定点, 消除了电厂普遍存在的超温现象。
4 PROFI优化控制系统逻辑修改具体实施
4.1 基础材料收集
基础材料收集主要包括电厂控制系统PI&D图, I/O清单, 闭环控制系统原理图, 涉及机组协调控制和温度控制变化的各主要参数, 如机组负荷指令、锅炉主控输出、汽机主控输出、主、再热蒸汽温度测量值等。其中需要确定PROFI优化控制系统与原DCS系统自动控制回路的接口和信号名称。统计后确定模拟量输出信号86点, 开关量输出信号20点, 模拟量输入点14点, 开关量输入点7点。
4.2 DCS相关子回路优化
(1) 汽包水位控制回路采用了标准的串级三冲量控制思想, 但由于原设计没有考虑主汽压力变化对汽包水位控制的影响, 没有考虑汽包压力的变化除了会引起虚假水位的变化外, 还直接影响了给水泵的上水能力, 导致在滑压变负荷时或者蒸汽压力变化时, 汽包水位波动很大。转化为主气流量的减温水流量中不应该包含再热喷水流量, 而且副调入口的给水流量信号没有滤波, 导致小机转速在汽包水位稳定的情况下一直波动。减弱了减温水流量对汽包水位控制的影响, 并对参与控制的给水流量增加了5秒的滤波处理, 增加了汽包压力微分信号用于消除虚假水位和对锅炉上水能力的影响。
(2) DCS协调送风指令由锅炉总给煤量 (指令) 得到, 煤质不同时, 同样负荷下总给煤量 (指令) 不同, 要求的总风量指令不同, 超出氧量校正范围后, 机组经常处于“富氧”状态。 (排除风量测量不准的因素) , 总风量大, 增大了排烟损失。PROFI中增加煤质热值修正信号, 自动根据燃煤发热量来修正给煤指令, 保证锅炉指令和锅炉负荷的对应, 也保证了锅炉负荷与锅炉风量指令的对应。同时对锅炉风量测量和氧量测量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并对磨煤机一次风风量系数进行了相关修正。
(3) 无扰切换回路。采用了无扰切换回路用以避免PROFI故障时和投退时对原控制系统的影响, 保证了系统的平稳过度和无扰切换。
(4) 针对PROFI机组新协调控制和主汽温度、再热器温度的相关控制回路进行了优化:在相应的LADDER块和LOOP块中添加了机组协调控制、一级过热汽温, 二级过热汽温、再热汽温、燃烧器摆角及喷水的控制逻辑的设计。锅炉汽机主控部分Loop的逻辑修改包括Loop/5/23、Loop/5/97、Loop/5/22、Loop/5/24。再热汽温燃烧器摆角逻辑的修改位于Ladder/7/202。逻辑修改要在DOS系统下进行。逻辑修改前应对工程师站原系统程序进行备份操作。
4结束语
此次逻辑优化工作分别添加了一级过热汽温, 二级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燃烧器摆角及喷水的控制逻辑的设计, 并针对相关优化回路进行了调试。预计该系统的添加能够明显提高机组快速、准确响应负荷的能力, 并且使机组在稳态和动态的调节品质得到显著的改善。通过PROFI控制系统的优化使得给煤机、过热器、再热器等设备的动作更加平滑和稳定, 最大限度延长设备寿命, 同时减少机组由于调节系统故障导致的意外停机, 提高机组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魏向国.优化控制系统PROFI在600MW火电机组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 2012.
[2]庞长清, 肖军政, 王琥, 等.33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实施PROFI优化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 2009, (27) :95-96, 99.
[3]张艳亮.优化控制系统PROFI在国华定州电厂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 2007.
逻辑过程 篇8
学生学习和获取数学知识的全过程,一般可分为“发生与形成”“巩固与深化”“建构与发展”三个阶段。为了使学生真实、有效的发展,在这三个阶段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思维过程,引导他们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丰富发生之初,引导“感性形成理性”。
小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达到一定数量和一定程度,抽象思维就悄悄地开始了。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感悟新知、体验新知,就要提供充分准备的感性材料,突出本质属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如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形成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学生比较难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经历了如下的思考过程:
1. 问题引领
教师提出猜想:同学们,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是怎么找到的呢?它的大小,同哪些因素有关?猜一猜,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同哪些因素有关,我们该怎么去寻找呢?
通过开放问题的设计,激起每位同学主动思考的心向,并带着这样的思考探究,主动开始探究之旅。
2. 主动学习
学生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主动迁移,动手实践。他们自主选择身边的活动材料,分别用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填补长方体空间,并想办法纪录实验的结果。同学们探究的热情很高涨,人人投入了思考与实践中,不少同学自主作表,整理和统计数据。
教师课前提供了许多不同规格的长方体,学生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有关系,猜想有了依据,学生的思考开始走向深刻。
3. 自主发现
依据学生们对数据极为敏感,他们不仅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就是所用长方体总个数,还学会了下结论,提炼出既然长方体总个数等于长、宽、高三者的乘积,那么长方体体积就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在这样的归纳、分析、概括中学生们自主发现的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升。
4. 问题解决
此时,学生用这个公式试算长方体体积,验证公式,尝试用字母表示公式。这样,学生在猜想、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中较好地形成了新知,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沟通内在关联,促进“已知形成未知”。
数学知识纷繁复杂,学生也不可能都能经历“感性形成理性”的抽象概括。这时,抓住已知与未知的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就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一条捷径。虽然它是从理性到理性的,但其进程却反映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其实质是从已经获得的判断中进行逻辑推理去获得新的判断。
如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可组织如下过程,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1. 问题解决、唤起经验
新课伊始,组织学生常规积累。解答有关的整数、小数应用题,唤起相关知识,明晰数量间关系,说明问题解决的道理。
(1)有苹果40千克,梨的重量是苹果的3倍,梨有多少千克?
(2)有苹果40千克,梨的重量是苹果的1.5倍,梨有多少千克?
2. 创设情境、激起冲突
3. 讨论交流、形成新知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新旧知识的沟通,从而概括出此类问题也用乘法计算。
以上学习过程的实质是沟通整数、小数、分数应用题的联系,基于意义关联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课堂充满了生长与发展的气息,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三、精选有效练习,助推“建构与发展”。
知识初步形成以后,还要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提供变式、反例,进行比较等,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从一般到特殊的具体演绎,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高程度的概括,从而日益深化,实现建构与发展。
1. 提供相宜材料,完成“特殊到一般”
数学学习中,很多时候都经历着“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过程,学生通过推理获得新发现。如“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等知识,都经历着这样的思维过程。
再如“乘法交换律”的学习活动,学生们经历了大量材料的积累、发现。如学生计算15×404、404×15、23×30、30×23、80×200、200×80等算式,比较中归纳形成:a×b=b×a的公式。
2. 注重说理训练,外化“一般到特殊”
当然,学生理解概念、领会原理、掌握方法、形成新的结构群,不仅要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还要经历回归特殊的演绎过程。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说出的结论或结果是否正确,忽略对于怎样把一般原理运用于个例的演绎推理的观察,而应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求学生说算理,则是发挥语言这一表达思维的工具的作用,完善知识、能力等建构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