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节奏

2024-10-25

模式节奏(精选12篇)

模式节奏 篇1

以歌舞为载体的跨年演唱会逐渐成为电视跨年活动最普遍且最受欢迎的形式, 湖南卫视收视率稳居榜首的现象背后具有亟待挖掘的成功之道。“节奏”在电视晚会中承担重要角色, 决定了视听变换的快慢、节目衔接的张弛、气氛亦庄亦谐等。

一、节奏与晚会节奏

节奏是赋予音乐内在美的一种韵律, 除在音乐上的应用, 还具有更广泛的含义。艺术形式中朗诵台词的张力、舞蹈空间调度的冲击力、戏剧冲突等, 都是节奏运用的体现。节奏是渗透在晚会视觉造型、音乐音响、观众心理中的一种变化规律, 这种规律赋予晚会极具美感的观赏性, 是艺术再创作的参考依据。电视晚会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节奏体现在诸多方面:

(一) 视觉节奏

晚会现场呈现的舞美和灯光设计从颜色、结构、体量等角度, 划分了空间节奏。例如, 延展型舞台具有的超空间, 配合多人齐舞, 将原本激昂的节奏放大。电视机及移动终端前的受众, 接收的是经过摄像、导播及其他技术加工后的场面, 镜头切换是对节目情绪和节奏的二度创作, 不仅要求与场面内容相适应, 在具有叙事特征的节目里还要制造符合时空特征的蒙太奇节奏。

(二) 听觉节奏

音乐利用节拍和旋律的起伏变化感染受众。音响的主要功能是声画统一和调动观众情绪。典型的音响设计是为节目互动增加的即兴音效, 把握好音响设计的时间、频率、音强、速度, 才能更好地契合晚会节奏。主持人串词通过文学表达和语气语调的渲染, 形成一个情绪场来调节节奏。如果主持人在一场较长时间的演播中出现频率过高, 并且有大量的念白易使节奏拖沓。相反, 如湖南卫视2015跨年演唱会, 其减少了主持人的出场频率, 提高了口播语速从而提升了整体节奏。

(三) 心理节奏

一台跨年演唱会利用视听语言的速度变化、强弱交替, 形成错落有致的节奏变化, 使观众的心理状态随之改变, 从而产生情绪上的共鸣。常见的观众支持决定选手去留、APP终端调机切换、360°全景直播等高级互动形式, 都是影响心理节奏的手段。

二、湖南跨年演唱会中的节奏模式

国内电视跨年晚会自2005年发展至今, 湖南卫视始终保持收视佳绩。要更为全面深刻地认知跨年晚会这种节奏模式, 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当属不二样本。

(一) 节目本身的客观节奏

第一, 音乐节奏。生理基础试验表明, 高而促的声音易引起筋肉及相关器官的紧张激昂, 低而缓的声音则使之弛懈安适。声音由弱及强的变化创造出由远及近的逼迫感, 使节奏感加强, 情绪紧张;相反则使听众逐渐抽离, 有疏远感, 情绪也趋于缓和。跨年演唱会以音乐为主要构成元素, 音乐节奏的变化几乎决定着整场晚会的节奏变化。笔者选择了曲调、音强两种影响音乐节奏的元素, 总结两种典型节奏类型:

递进型:一场晚会有一个整体节奏, 一个最大高潮, 划分到每个段落, 有段落节奏和小高潮, 递进型既可以表述一个节目、一组节目的节奏变化类型, 同样也适用于整场晚会的节奏变化规律:开始 (小高潮) —前部 (平稳发展) —中部 (小高潮) —后部 (攀升发展) —压轴 (高潮) —结束 (收尾) 。[1]

对比型:“如果递进是一种‘加入了过程的对比’, 对比就是一种‘省略了过程的递进’。”[2]例如, 张凯丽+玖月奇迹由《征服》→《中国范儿》;再如连续节目陈学冬《不再见》→汪峰《怒放的生命》→汪峰《一起摇摆》。张凯丽作为20世纪90年代的明星代表和新生代偶像本身存在反差, 加之《中国范儿》衔接《征服》的对比, 剥夺了欣赏者的预期机会, 从而产生一种新鲜感和奇异感。正如“抒情小生”陈学冬和“摇滚先锋”汪峰的对比, 让观众感受节奏反差带来的魅力。

第二, 主持节奏。主持人承上启下, 同时兼具传达导演意识的功能, 对晚会节奏具有一定的调节和把控作用。湖南卫视以符号化的主持风格来迎合观众喜好, 既便于观众对主持人话语的认同, 又使主持人在调控把握节奏时更为得心应手。此外, 主持人出现的频率、时长、时机也是为了隔断节目, 调节长时间欣赏演出的张弛节奏。

(二) 收视心理的主观节奏

互动节奏: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善用场内外互动。2011年, 镜头扫描观众, 选取“给力瞬间”;2013年, 人气偶像张根硕与粉丝现场互动;2013年, 刘德华请所有观众向爸妈表达爱;2014年, 羽泉和全场共同录制新版《最美》;2015年, 芒果TV首推“360°全景直播”, 客户端任选观看视角, 新型观演关系为互动增多了砝码。这样的互动策略通过改变观众的“心理节奏”, 使晚会现场节奏和互动节奏同步, 成功调动观众情绪, 降低换台的速度, 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动情点:2011年, 首次利用3D全息投影制造郁可唯、邓丽君同台穿越, 是当晚最大的收视亮点;2013年, 烧伤后的俞灏明涅磐800天后回归的清唱, 令其成为当晚热门话题;2015年, 《爸爸去哪儿》曹格一家的温情守候和杨幂、刘恺威新婚夫妇的甜蜜对唱, 唤醒观众内心深处的感动。这些精心设计的动情环节使晚会节奏呈现明显的层次感, 使观众情绪有一个输出口, 自觉跟随导演设计的节奏, 是值得借鉴的成功之道。

(三) 节目编排的节奏体现

“演唱会”的节目编排形式基本是固定的, 2015年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总导演廖珂接受笔者采访时, 对节目编排的节奏提出了中肯的观点:“根据每个艺人的收视特性和受众特点安排时段, 并在每个广告前编排有收视分量的艺人。”如此便使节目的安排有据可依, 也能更好地合理布局, 形成错落有致、情感起伏的观赏节奏曲线, 从而吸引受众, 收获强势收视率。这一点在2015年湖南跨年演唱会收视峰值中可以得到印证:当晚的收视峰值出现在21:25~21:30, 通过明星预告和观众抽奖在1小时30分时对晚会做隔断, 然后以“情歌天后”杨钰莹慢歌进入, 配合高开机率的时段, 安排极具人气的杨幂、刘恺威新婚夫妇组合, 让观众在近2小时的喧闹后进入舒缓阶段, 可谓张弛有度的节奏型。

三、对跨年演唱会节奏把握的思考

(一) 视听结合创造节奏韵律

视觉节奏由内在节目变换及外在镜头运动产生, 对人体生理特征来说, 运动可以对观众保持最高的吸引力。要加强视觉节奏感, 节目内容及镜头变化要注重对“运动”的表现。听觉节奏在跨年演唱会中主要由人声 (包括主持人和演员及观众) 、音乐声、音响声构成, 这些发声元素本身具有节奏韵律, 要将之与视觉节奏恰当融合。

跨年演唱会是多种电视元素和手段综合互融的整体, 无论是视觉节奏还是听觉节奏, 都是为表达晚会情绪服务的, 要有效调节和把控晚会节奏, 将视觉变化和听觉律动有机结合, 创造1+1>2的效果。

(二) 主客观统一把控节奏模式

主观节奏指受众对于现场发生的客观事物的心理情绪跃动, “有规律的节奏都必能在生理、心理中印为模型, 都必能产生预期, 预期的中与不中就是节奏的快感与不快感的来源”。[3]因此, 把握主观节奏的关键是提前了解观众的心理预期, 从而构思符合观众心理预期的晚会节奏。客观节奏, 便是具体到某一事物、某一元素变化产生的规律, 在晚会中就是由物理层面的视听元素打造的段落节点, 客观节奏的调节方式会落实到具体的灯光、音响、调度上。一台成功的晚会, 势必要秉持主客观节奏统一的原则, 驾驭和解构整场演出编排。

(三) 从受众心理入手强化晚会节奏意识

节奏的构思和控制需从观众的心理需求出发, 达到顺应和引导观众心理感受的目的。根据跨年演唱会在百度中的搜索数据, 2013年9月至今, 关注“跨年演唱会”的人群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城市, 年龄在20~29岁的影视粉丝、综艺达人、“音乐疯子”, 并且男性观众居多。在这个年龄段的男生“综艺粉”具有注意力分散、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性。电视制作者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阶层的需要来制定符合受众心理状态的节奏型, 通过对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安排, 适时制造兴奋点, 创造张弛有度的节奏, 才能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四、结语

电视跨年晚会在10年的成长历程中有发展、有制约, 依照目前观众对跨年的持续热度, 跨年晚会仍会占据节庆晚会主流市场, 但多年来以“烧钱”“拼明星”为主的竞争模式仍制约着跨年晚会的发展。本文从节奏把握的角度对跨年演唱会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以期对电视创作者有所助益, 使跨年晚会重焕生机。

摘要:跨年晚会自2005年兴起至今, 已有10年历史, 尤以国内跨年晚会开创者湖南卫视的跨年演唱会领跑, 其连续10年都是收视率冠军。本文通过定性研究对节目定位以及传播效果作分析, 从定量角度, 分析近5年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的演出模式, 以“节奏”为切入点, 探寻“晚会节奏”这种贯穿始终、影响全局的隐性力量, 从而为晚会创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晚会节奏,跨年演唱会,湖南卫视

参考文献

[1]冯静.节奏是决定电视文艺晚会成败的关键因素[J].广电时空, 2014 (6) :47.

[2]于培杰.艺术节奏论[M].山东:齐鲁书社, 2013:186.

[3]朱光潜.诗论[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108-119.

模式节奏 篇2

②自然拥有自身的节奏,如日月盈亏,寒来暑往;生命拥有自身的节奏,如呼吸吐纳、生老病死。依据自然节奏的启示和生命自身的律动,人类创造了新的节奏,如音乐、诗歌、美术、数字。作为一项面向生命的事业,教育也是一种依据生命的律动而创造的节奏。教育面向生命,就必须探寻生命的节奏,合于生命的节奏,强化生命的节奏,并创造生命的节奏。

③教育的节奏要求教育者对生命节奏的敏感。蒙台梭利从生命的节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教育的敏感期。“当某种特殊的`敏感性在儿童身上被激起时,它就像一道光线照射到某处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使得那个被光线笼罩的地方成了他的整个世界。”“如果儿童不能根据他的敏感期所发出的一些指令行事,那么,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就永远地丧失了。”因此,教育需要观察和发现,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

④教育又必须等待,必须耐心等待生命的生长。维果茨基从生命的节奏中发现了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和教育最佳期。他用心理学的实验告诉人们,只有当儿童在自己的发展中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时,一定的教育才能有可能进行,这是教育的最低界限。除了最低教育界限外,还存在着最高教育界限,两者之间就是“教育最佳期”。早于或晚于最佳期的教育,或因超出最近发展区而无法对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施加影响,或因停留于现有发展水平而不能有效促进心理机能发展。当我们急于造就神童和天才时,当我们因孩子面对“奥数”一脸茫然而怒火中烧时,当我们心灰意冷,要为孩子贴上不可救药的标签时,或许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再等等看……

⑤基于对生命节奏的哲学解读,怀特海为教育者绘制了一份生命的智力周期图:浪漫——精确——重归浪漫的综合。童年的浪漫为精确阶段积累素材。没有浪漫的冒险,要么是儿童被僵死的知识淹没,并因过早耗尽“内存”而“死机”;要么是教育者面对一个空洞的大脑——从本质上说,教育必须是将已存在于大脑中的活跃而纷乱的思想进行有序的排列,你不能教一个空洞的头脑。所以,当我们听到一个儿童喃喃自语:山坡上开满了妈妈……且慢发出我们的嘲笑——这是一份多么美丽而珍贵的浪漫啊!因此,或许我们更应该这么做:以童年和成年共同的名义,归还童年的浪漫,保卫童年探险的权利。因为儿童是成人之母,童年的生命体验至少与成年体验同等重要。

(《北京教育(普教版)》第6期,有删节)

1.下列关于“教育最佳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最佳期”是维果茨基提出的教育理论,并经心理学实验加以验证。

B.教育如果超出教育对象的最近发展区,就无法对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施加影响,因而不是最佳期的教育。

C.“教育最佳期”要求教育不能停留于教育对象的现有发展水平,因为那样就不能促进他们心理机能的发展。

D.急于造就神童和天才的教育,因孩子无法理解“奥数”而“怒火中烧”的教育,都不能称为符合“教育最佳期”的教育。

2.下列对“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命的节奏中存在着教育敏感期,如果能抓住这个敏感期,就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B.“某种特殊的敏感性”有助于教育效果的提高,但它又不可能长久地存在于儿童的整个世界中。

C.如果儿童能根据他的敏感期所发出的一些指令行事,就有可能获得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

D.教育需要观察和发现,而观察和发现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因此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对生命充满好奇,即使身处不同领域,人们还是可以同样发现“生命是有节奏”的这一学校旅程中的最重要的秘密的。

B.教育面向的对象是生命,与音乐、诗歌、美术、数字等一样,它也是人类根据生命自身的律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节奏。

C.浪漫——精确——重归浪漫的综合,这是怀特海基于对生命节奏的哲学解读为教育者绘制的一份生命的智力周期图。

D.作者认为,儿童是成人之母,童年生命体验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成年体验,因此,人们或许更应该归还童年的浪漫,保卫童年探险的权利。

试题答案:

1.C 解析:C项错在不是“不能促进他们心理机能的发展”,而在于不能“有效” 促进他们心理机能的发展。

2.D 解析:“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的原因是“教育敏感期”,而不是“观察和发现” 的“稍纵即逝”。

模式节奏 篇3

关键词:节奏训练 打击乐 教学方法

节奏包含节拍和速度。当前培训机构的节奏训练主要以小班化的集体训练为主,班级人数大约在2-8人。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主要起引导和示范作用。相对而言,集体课程的训练模式较之学员单独训练更具趣味和游戏性,因而培训效果也会更好一些。一般地,节奏训练主要含节奏型和节奏片段的演奏训练;节奏感以及律动感和不同时值关系的训练。因此,对于培训教师而言,以节奏型和节奏片段训练学员快速感知和熟练掌握打击节拍、速度以及时值是至关重要的培训目标,故相应的教学、训练方法的研究也就成为必要。

一、打击乐节奏训练主流教学方式

借助教学器材、教学工具和辅助工具,由学生自主训练,教师示范引导并实施学习过程监控、学习效果评估这一模式仍旧还是当前打击乐训练最主流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认为,对初学者实行理论教学是不可思议的,它更倾向于让学员在自我习练的过程中认知和体会下一个阶段即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培训教师一般会有意识地引导学员向着这个理论学习方向靠近,以提高学员学习效率,增强、增加培训机构声誉和效益。从这个角度而言,该模式是适合人们的学习心理和对事物认知规律的。

对于该教学效果的评估,我们认为存在即是合理,就是有支撑其存在的理由。教学模式仅仅是一种教学套路,是否能够发挥较佳的培训效果?首先需要教学前培训教师对该模式做到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并且对所有学员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熟稔于心,以便制定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其次,教学模式并非是教条式的框框条条,照搬也是搞不好培训工作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随时对学院的学习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监控以及合乎科学和逻辑的评估;最后,在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后,必须时刻对前一阶段的教学进行全程反思和评估,并对之前的教学方案加以补充、修订,使之更加适宜学院的学习实际。

二、打击乐节奏训练的思路、方法

对于初学者而言,学习的第一阶段实际上并非是要教会学生多少理论知识或实践能力,而是应先培养其兴趣,至少不要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否则不仅不利于后期的教学工作的展开,还会影响到培训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但同样,培养兴趣这事也不能一直做下去,如果长时间不交给学员干货,可能也会遭到学员的抛弃。由于这个圈子实际是狭小的,当一个学员被机构“伤害”,并对其失望之后,那么他必然会给其圈子所在的打击乐爱好者传播不利于本机构的信息,并且这一信息将会呈现几何倍数传播,最终机构无人光顾,关门大吉。因此,当大部分学员的学习欲望或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以后,就应该开始正儿八经地传授知识了。

(一)遵守由简到繁,先易后难的培训思路

对于初学者而言,苛求其准确顺畅地演奏节奏型或是节奏片段是不可思议,因此培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遵循由简到繁、先易后难;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教学程序,循序渐进地展开打击乐的教学活动,不致让学员失去学习的信心或丧失学习的兴趣。例如:全音符和全音休止符、二分音符和二分休止符、带连线的节奏组合作为初学者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若我们一上来就直接开始相应的学习,则由于部分初學者甚至连这些音乐专业称谓都不曾听过,那么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针对具有较大难度层次的教学内容,我们更加主张先向初学者展示一段优美的打击乐曲,勾起学员跃跃一试的学习欲望之后,再由简单的4个十六分音符、2个八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三连音等节奏组合,在学员掌握这些最基本最简单也最容易有学习成就感的基础知识之后,再根据学员实际,一步一步地递进学习难度,最终实现上述学习内容的学习。

(二)打击乐节奏的训练方法

音乐前辈奥尔夫认为,打击乐曲可以作为常规教学工具,以帮助学员建立合作、齐奏、合奏等多形式的教学,大大提升学员学习效率。打击乐器按有无固定音高分为两类。音条琴和小钟琴是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的典型代表;而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则多如牛毛。根据材质分主要有木质类、金属类、皮革类和其他类。奥尔夫认为,这些打击乐器可以促进学员对节奏和节奏感的认知和掌握。

一般认为,打击乐器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借助多种乐器挖掘乐器本身声色,以满足和适应不同学员不同的音色喜好,从而树立起对打击乐的兴趣;第二种则是在同一件乐器上强化训练学员的演奏能力。必须明确指出的是,这两种形式绝非是相互矛盾的。因为他们实际是针对不同学员的具体实际或是同一学员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具体情况来采用的驯良方式。简单说来,如果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对打击乐一无所知的初学者如懵懂孩童,那么吸引他兴趣的方式一定是让他在多种乐器当中找寻出他喜欢的乐器。而针对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学员而言,则有必要加强对某种特定的乐器的训练,在精炼当中习得最有价值的体会和知识。并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应该适时切换这两种模式。

三、结语

兴趣始终是最好的老师,与其把一大堆的理论知识或是实用技能一股脑地交给学员相比,不如我们努力培养学员对打击乐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员自身的学习天赋、特质,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最终实现培训效果的大幅上升。

参考文献:

[1]王巧.刍议打击乐教学与训练得以升华的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2]李亚培.幼儿节奏感培养及其能力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党钰林.打击乐在新民乐中的应用与创新[J].音乐大观,2014,(08).

模式节奏 篇4

《花鼓》是按照快——慢——快三部性结构原则进行布局的综合性再现单三部曲式。其附属部分包括完整的引子、连接、尾声三个部分。作曲家把这三部分的音乐材料设置为“同一材料”, 而且没有明显的旋律, 以特定的节奏模式为主要特征。其节奏型与皖北民间歌曲《凤阳花鼓》极为类似。 (“凤阳花鼓”在演唱时, 每当唱完“正词”段落后, 要连续补唱四遍“咚、咚、咚、咚、呛!”) 。作曲家用空五度音在钢琴上模拟这种锣鼓节奏, 在音乐最开始处渲染热闹的气氛。

1、引子:

为了在听觉上更接近锣鼓音响色彩, 作曲家用两个四度和弦叠在一起 (也可以说是中国的琵琶和弦) 、并突然改变音区、加上重音来表现“呛”的特性。

乐曲的引子总共1 4小节, 可分为六个节奏组。作曲家在引子部分的节奏安排非常用心, 是随着音乐情绪的起伏而变动节奏或者说是节奏变化更确切地表达了音乐情绪的变化。

由图3中可以看出, 这六组节奏模式并不是任意地组合在一起, 而是有规律地进行:首先从六组节奏模式的发音点密度来看, 引子的节奏安排呈现出不规则的“橄榄形”。其次, 乐句的开始是很有个性的起句节奏型 (见图1) , 并反复一遍加深印象;接着是对起句节奏的扩展, 并逐渐增加发音点, 加紧节奏密度, 形成节奏紧张度的流动, 给音乐运动带来张力。最后, 在发音点密度不断加大的同时还配合以形态的不断变化 (从后十六与四分音符的结合到后十六与两个八分音符的结合到连续的八分音符三连音再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 这种节奏上的有规律递增是民间锣鼓音乐的典型特点。从表四得出, 这段音乐就是逐渐地增加发音点的密度, 并在这个区域形成了音乐运动的高潮点, 而后又逐渐消退。节奏密度的变化使节奏运动从相对松弛进行到相对紧张的状态。而在引子即将结束时, 第 (6) 组节奏模式中的每一个发音点都被给予重音, 加上节奏密度的放缓, 发音点的减少, 用来提醒主题即将到来。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 这个片段的节奏整体运动是处于一种渐变的状态: (1) 发音点密度的渐变 (8—1 0—1 2—16—7) ; (2) 力度渐变 (f——cresc.——ff) ; (3) 节奏层的渐变 (单层——双层——单层) <见谱例>。三者共同作用, 充分反映出节奏运动的张力, 使音乐充满了弹性和活力, 表现出民间“打花鼓”热闹、欢腾的民俗风情。

2、连接段:

连接段也是1 4小节 (6 4——7 7) , 节奏模式的运用与引子完全一样, 但作曲家为了避免单调的重复和增加音乐的氛围, 在音高、调性和力度给予了变化。

上图是引子和连接节奏模式 (1) 的对比, 只是音高上做了调整:第一个音由空五度变成纯八度, 其后则以向上大二度的严格模进;力度上由f变为没有明显力度标记;连接段的节奏模式 (2) 仍是对引子节奏模式 (2) 的向上大二度严格模进;节奏模式 (3) 的前一小节是大二度模进, 后一小节则为小二度模进, 并出现转调的倾向;节奏模式 (4) 、 (5) 都是向上小六度模进, 调性从G宫转到b B徵, 为中段调性的出现作铺垫。节奏模式 (6) 的音高变化稍微不同:

连接段的节奏运动特点与引子完全一样, 在此不再赘述这一段主要是运用音高、调性的变化推动音乐的发展, 使音乐在重复中仍保持着前进的动力。

3、尾声:

尾声只有1 1小节, 还是沿用引子的音型材料, 也有六组音型。但节奏层变为双层结构, 速度变为 (p r e s t o) 。除了速度的变化这段节奏的最大特点就是节奏密度的整体性放慢的变化。见图

从图6可以看出, 尾声中这六组音型与引子中的六组音型在结构上形成呼应。尾声中的六组音型按照节奏运动的惯性又可以分为三大组: (1) (2) 为一组, (3) (4) (5) 为一组, (6) 为一组;使得节奏密度整体上表现为“紧——缓——疏”, 节奏运动的效果则表现出从紧张逐渐趋于平稳, 音乐情绪从热烈到缓和, 从而在相对平静中结束全曲。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花鼓》的附属部分节奏运用的做大特点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渐变。发音点的渐变、节奏密度渐变、力度渐变最后导致音乐情绪的渐变。整体上看附属部分是以同样的节奏材料, 配合其它音乐元素的变化贯穿于全曲, 具有一定的回旋性质, 对于全曲的音乐情绪起到强烈的凝聚力作用, 在结构上又起到平衡的作用。而引子部分的节奏特征实际上已经暗示了整部作品的节奏特征和音乐发展的基本趋势。

摘要:瞿维的钢琴曲《花鼓》是我国上世纪40年代, 具有民族风格的一部极有代表性的钢琴佳作。本文从新的角度对《花鼓》附属部分的细部节奏特征进行分析, 探索作曲家在创作中对于本曲附属部分的节奏设计与运用所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特征, 及其在整体音乐运动中的作用。

关键词:锣鼓节奏,节奏密度,发音点,渐变

参考文献

[1]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2]张巍.《音乐节奏结构的形态与功能》.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3]左霞.“钢琴上的‘花鼓’”.钢琴艺术.1996年第5期

化石吟朗读节奏 篇5

《化石吟》向我们讲述了化石保存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神话世界,盛赞了化石,宣传了生物进化的真理,既富有科学知识,又颇具唯物主义精神,给人深深地教育和启迪。

《化石吟》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化石吟公开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想象化石向人类讲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进一步认识自然的奥妙,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3.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把握内容,体会化石向人类讲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

2.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进一步认识自然的奥妙,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象,认识科学的神奇。

教学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激趣:利用电教媒体放映多种恐龙的图片,并配以恐龙的模拟声音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质疑:距今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前的恐龙早已灭绝,我们看到的恐龙模样是怎样再现出来的?

3.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猜测,保留同学们的奇思妙想。

4.阅读:网上搜索“猛犸冰封3万年遗体完好眼睛至今仍透明(组图)”。

5.小结:正是这些沉睡亿年的化石裹藏着昨天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套珍贵的密码,人类才得以把思绪带进曾留下生命辉煌的远古世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

板书课题:16.化石吟

6.解题:

(1)理解“吟”的意思。

吟,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2)化石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组图片就知道了。

①欣赏化石图片(网上搜索)。

②说说化石是什么?

③定义化石: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腐烂,有机体自身保存完好,或在沉积岩中形成印模,或保留生存时留下的痕迹,漫长时间后成为地壳的一部分,这就是化石。

(3)课题是什么意思?(赞美化石)

二、诵读全诗,加强理解。

1.自由诵读,初步理解。

学生分小组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并能有选择地背诵。

2.阅读资料,加强理解。

①最早的鱼儿、最早的鸟儿、最早登陆的鱼儿、最早的树,依次指的是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裸子植物。

②猛犸象:也称“毛象”,古代哺乳动物,大小近似现代象,身上长满棕色长毛,上门齿向上弯曲。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更新世(延续时间自160万年前至1万年前)晚期的寒冷地区。中国东北、内蒙古和宁夏等地曾有这类动物的化石发现。

③“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研究表明,化石还部分保存着生命有机物的残余,并未真的完全石化。

④骸骨:尸骨。

⑤太古:远古的时代。

3.开火车分小节诵读。其他同学注意诵读者对于会认字和会写字是否读准,节奏是否掌握恰当。

三、评价讨论,理解感悟。

1.读后评价,同学们在评价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对诗歌的理解感悟。

(1)关于读音。

思绪xù不朽xiǔ躯qū壳裹guǒ藏档dàng案葱茏lóng幽yōu雅卓zhuó越

(2)关于写字。

强调“裹”的写法,“果”字夹在“衣”中间。

(3)关于节奏。

结合学生读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重点指导: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4)关于感情色彩的处理:

①针对刚才同学们读的情况大家互相评价,指出读得好与不好的地方。

②说说应该怎样读,自己读读。

③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④师生共同探讨诗歌感情色彩的处理,整体感受。

第1、2节是第一层,开头运用排比的手法通过连续不断的问句,以疑问略带遐想的语气引发作者和读者的想象和思考。

板书:发问想象

第3、4、5、6节是第二层也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用一种赞美的语气、拟人的手法来写化石,语气中满是对化石所具有的神奇力量的赞颂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的叹服。

板书:遐思飞跃

把握对话的节奏 篇6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也是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其中的道理值得学生深入学习与体会。因此,很多教师在面对这样的文本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内容至上”,于是学生跟着教师在课文内容上打转、挖掘,最后语文课被活生生地上成了说教课、思品课、政治课。殊不知,讲道理固然重要,但对于语文课来说,学习“语文”才是第一位的。因此,在教材的解读中充分发掘其中的“语文”元素尤为关键。用“语文”的目光聚焦这篇课文,语言表达的特色同样非常鲜明,而其中的对话描写对学生的习作表达特别值得借鉴。

让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①一只小红狐跑过来,很亲热地说:“嗨!小木偶!你的红背包真漂亮,让我背一下好吗?就背一下。我想看看这种红和我的毛色是不是相配。”

②“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尖叫。

③“笑是很重要的。”老木匠对自己说,“谁要是不会笑,谁就没办法过快乐的日子!”

上面这三句话的提示语分别是在前、在后和在中间。同样是提示语,为什么要有这么多不同的位置呢?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对于对话内容较多的课文,如果所有的提示语都放在说话内容的前面,读起来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形式的不同标点,准确加好这些标点;也可以把课文中的这些提示语进行调整,把不同位置的提示语都放在前面或后面,再让学生读一读。很显然,提示语的不同位置能丰富文章的表达形式,让文章显得不呆板。

然而,提示语的作用仅仅是这些吗?当然不是。以第一句话为例,“一只小红狐跑过来,很亲热地说”,这样的提示语把小红狐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写得非常清楚具体,让我们对说的话也觉得特别亲切舒服。再读读其他提示语,有的强调了说话时的语气,有的突出了说话者的心理活动,等等。有了这些提示语,文章才会更加生动。联想到平时学生在写对话的时候,最普遍的问题就是提示语单一,无非就是“××说”,甚至干脆没有提示语,不能把说话时丰富的内容表达出来,让人读了缺少现场感、画面感。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去掉这些提示语让学生读一读,进行对比体会,就能明显地感受到提示语在课文表达中的作用;也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的作文,加一加、改一改自己所写的提示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是不是什么地方都要用到提示语?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把提示语写得越清楚、越具体越好呢?其实也不是。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中的这段对话:

“你头疼,是吗?”小女巫问。

“是,而且越来越疼了。”小木偶可怜巴巴地说。

“那是因为你很伤心,却不会哭。”

……

“哇——”小木偶放声大哭起来。

这段话中的第三句就没有提示语,连是谁说的也没有写,但这并不影响我们阅读。那是因为通过前后对话,我们很自然地就能知道这句话是小女巫说的。那为什么没有写小女巫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呢?我们把这段对话再连起来读一读,就会感到当时的对话应该是很连贯、很顺畅的,说话的语气也和前面的内容差不多,加了提示语反而会让文章读起来节奏变慢,不那么流畅了。像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对话特别多的文章中也很常见,把握了其中对话的节奏,也就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提示语的作用。

模式节奏 篇7

一、模仿, 成就高起点

爱模仿是人类的天性, 可以说刚出生几个月的人就开始了模仿:模仿父母的语言与动作、模仿成人的习性与脾气、模仿伙伴的语气与神态。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 我们也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天性。

奥尔夫音乐是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 (以下简称“我园”) 的一大特色, 在教师外出培训带回来的资料中, 我们可以选择出很多首适合幼儿园年龄段发展水平的音乐, 如《我的身体会唱歌》《小跳蚤》《欢迎你来我家》《小黄鸭》等。在小班年龄段我们可以尝试节奏音乐《我的身体会唱歌》:我的小脚“哒哒”、我的小手“啪啪”、我的肚子“咕咕”……在幼儿觉得比较难的地方, 教师可以亲身示范要求幼儿通过视觉感受来模仿, 通过让幼儿听音乐、看示范, 模仿音乐中各个身体部位发出的声音并努力跟上音乐的节奏, 来达到让幼儿参与音乐、融入音乐的目的。在这里看似简单的模仿过程让幼儿切身感受到了节奏之美、活动之乐。

二、练习, 巩固真基础

俗话说“熟能生巧”, 在节奏的学习中我们不妨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让幼儿多练习来达到扎实幼儿基本功、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在“苹果和梨”的活动中, 让幼儿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组合进行听辨的过程中, 我就运用了多次练习的办法来加深幼儿对这种节奏性的认识。但如何让幼儿在枯燥的多次练习中一直保持高调的情绪成了节奏活动的重点:

(1) 手法多样。在以往的节奏教学中, 甚至是在音乐、语言活动中, 我们经常会听到或亲自说这么一句话:“再来一遍!”可能在第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幼儿们都能积极配合, 但次数一多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于是我们不妨变着花样来说这句话, 比如在“苹果和梨”这个活动中, 我们可以这样来引导:“小朋友们, 我们用说水果名称的方法来念念这个节奏。”“拍拍手、拍拍腿呢?”“小舌头也想来参加我们的聚会, 它会怎么做呢?听……”通过说水果名称、拍手拍腿和说“ti、ta”来配合打节奏, 不仅多次训练的目的没有改变, 更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 让幼儿加强了对这种节奏的记忆。

(2) 代入灵活。幼儿并不像我们成人那样因为先入为主而对某种概念产生不可逆的固定思维, 幼儿的可塑性非常强。在发现他们掌握了“苹果和梨”的节奏后, 我将同是两个字的“葡萄”代入练习, 因为同是两个字, 幼儿很快就掌握了。这样做一来可以起到多次练习的作用, 二来让枯燥的“一遍又一遍”成为了探索与乐趣。接下来就是加大难度, 将“哈密瓜”代替“苹果”加入到节奏的队列中, 让幼儿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节奏, 幼儿也对不同的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

三、创新, 拓展新视野

奥尔夫的教学法之所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正是抓住了幼儿生性好动、精力充沛这一年龄特点。而身体动作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用得最多的, 他的教学法理念是开发幼儿原本性的教育, 它的目的是激发每个幼儿的生命活力, 每个幼儿和老师一起参与, 以节奏为基础, 结合身体律动, 将动作、舞蹈、语言联系起来创造出属于幼儿的音乐, 这也是幼儿天生的表现形式。

(1) 化繁为简。如游戏“虫虫虫虫飞”, 老师无需借助任何身外之物, 示范用手指有节奏地玩一次游戏, 幼儿们就能自己发现游戏的趣味性:用手指做成的大虫在另一个手臂上爬呀爬, 小虫爬着爬着就到了背上。非常简单的规则, 非常简单的操作过程, 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2) 合作创新。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中创新的部分无非是让幼儿个人表现出自己的节奏感受, 而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 非常注重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 在音乐活动中如何将创新与合作结合起来呢?于是在“虫虫虫虫飞”这个游戏环节中, 我从开始的老师将手指头走到小朋友的手臂上, 让小朋友感受游戏的趣味性;到小朋友之间的两两合作, 逗一逗坐在身边的好朋友;再到走得更远些去逗一逗从来没打过招呼的幼儿, 使得原本陌生的幼儿之间有了一些亲密的肢体接触, 化解了幼儿们初入园时的不适应, 让幼儿发现与同伴间合作创造的乐趣。

四、感受, 提升好乐感

幼儿园评优课上小陆老师以一堂充满诙谐与笑声的音乐游戏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她将活动名设计为“欢沁”, 音乐选用舞蹈大赛上青年才俊孙科的《孔乙己》片段, 节奏鲜明极富感染力, 这不禁让我有了让从未见过此段视频的幼儿们自由感受节奏的冲动。“闭上眼仔细感受音乐, 把脑袋中想到的东西说出来。”这是我的要求, 幼儿们也真乖乖地闭上眼睛煞有其事地来感受音乐。以下是幼儿们的一些感受, 我将其罗列出来:

(1) 母鸡带小鸡。“X X X X X X XXXX”的节奏像极了母鸡带小鸡在草地上捉虫的节奏, 你看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草地上走走停停, 走七步发现小虫马上啄三下。而在B段音乐时, 音乐的节奏发生了变化, 我们可以将这段设计成小鸡间的互相嬉戏、梳理羽毛等动作, 这个部分的动作完全可以迁移幼儿已有的经验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音乐的第三段也就是C段, 乐段相较前两段较短且更活泼, 可以是发现一只会飞会跳的虫子, 小鸡们为啄到这只虫子跳上跳下、争先恐后地随处啄, 有助于幼儿利用自己的体位来填充活动室的空间。

(2) 洋娃娃和小熊。“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跳呀跳呀一二一”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也是儿童歌曲的代表之作, 活泼的曲风带给幼儿欢快的感觉, 如果让幼儿听着《欢沁》想象洋娃娃与小熊跳舞的场面, 又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我们不妨试一试。

(3) 巨人与拇指姑娘。看过绅士彬彬有礼地弯下他们笔直的腰, 诚恳地邀请高贵的淑女共舞吗?在幼儿园教育中, 蒙台梭利的教学理念不就是要把幼儿们培养成小绅士、小淑女吗?也许是看过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圆圈上的彬彬有礼, 幼儿们有了这样的感受。

圆圈舞在幼儿园中是司空见惯的, 《斗牛士》《公共汽车》等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几乎都被聪明的老师们改编成了属于圆圈上的集体舞。而我想《欢沁》更是适合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曲调。因为相比其他音乐来说, 它有更加能被幼儿感受出来的固定节奏, 也有供幼儿自由发挥与交换朋友的音乐空间。在这个设计中, 我想不妨把原来的《欢沁》剪辑成ABABABC的回旋式曲风, A段音乐就运用原来的A段, 重复地以固定的舞蹈形式出现三次有助于幼儿感受和初步理解回旋式曲风的特点。另外加上原本C段改为的B段, 让幼儿从与好朋友间的互动 (内圈与外圈分别往中间走2个八拍) 到与身边另一个朋友的游戏 (通过与同伴间的炒黄豆的游戏转身到背后与原来站在自己后面的幼儿互动) , 再到与离开自己稍远的朋友之间的打招呼来提升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舒缓的结尾被运用成C段音乐, 巨人们学小绅士缓缓弯下腰伸出一只手来邀请自己面前的拇指姑娘共舞, 这就是适合中班幼儿的圆圈舞。

模式节奏 篇8

关键词:声音,影片节奏,控制

“节奏”的定义最早来源于音乐,在音乐中“节奏”表现为连续而又有间歇的规律的音符运动。其中,“节”在音乐中是“击节”中的重拍,而“奏”则是在各拍之间的间隙。“节”与“奏”的交替进行,形成了音乐旋律的基础。

一般来讲,影片是由画面和声音两部分组成的,所以影片的节奏也是由画面和声音节奏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画面的节奏一般是指利用镜头之间的时值长短、场面调度和蒙太奇以及镜头之间的色调、光线、色彩和景别的对比变化等手段形成的节奏,而声音的节奏则主要是由语言、音乐和音响三个元素作用完成。

声音对影片节奏的控制作用是极为微妙的,声音对影片节奏控制作用的大小并不是与其本身的节奏成正比的。这种控制作用是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说它们之间产生的是一种“化学变化”,如果声音和画面两者缺其一者,这种控制作用就不可能产生。因此,笔者主要从影片的各个部分(剪辑点、段落、整体)来看看声音是如何对影片产生作用的。

例如,同一声音元素在剪辑时与画面的相对位置稍有变化,它对影片的节奏控制就会产生极大的改变。电视电影《红棉袄,红盖头》是笔者曾经参加拍摄及后期制作的影片,该片以反映和平为主题,以女主人公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美国女孩艾琳娜与中国教师焦仲月在中国山村发生的动人爱情故事。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时空转换点:老年艾琳娜坐上去当年那个山村的车后回忆起年轻时在中国的事,影片画面进入当年迫于政治原因焦仲月送她回国的情景,但她的回忆又被手机铃声所打断,影片画面回到老年艾琳娜在车上的近景。回忆场景为表现两人迫于无奈,依依难舍的心情,画面景别较小,多全景、远景,选用背景音乐柔和,整个场景节奏较为缓慢;老年艾琳娜在车内的场景中,现代化城市气息较浓,为突出她回到山村的迫切心情,画面景别较大,多近景,画面与声音节奏都较快。就这样,送行时两人在田间小路默默无语的全景和老年艾琳娜听到手机铃声挣开眼睛的近景之间成为一个前后节奏相差很大的剪辑点;同时,回忆场景与老年艾琳娜在车中的片断构又成一个跨时空的剪辑点,也正是因为结合了时空跨度和节奏差异,这个剪辑点带有很强的跳跃感,场景的衔接成为关键性问题。

对于这个剪辑点,导演一开始是采用了平行剪辑即平剪(也称同位法),声音与画面同时现,同时切换。回忆镜头中背景音乐一结束,回忆镜头也同时切出;老年艾琳娜近景画面一开始,手机铃声同时切入。但是,这样处理两个场景变化有了较为明显的分界点,截然不同的时空关系和节奏产生了较为强烈的跳动感,两个场景可以说仍然处于独立状态,观众也很难较快理解剧情发展。最后笔者将该剪辑点中手机铃声这一音响效果向前移动约一秒半(37帧),即手机铃声在回忆场景中就出现,铃声一进入,回忆场景中的背景音乐就淡出,铃声一直延续到老年艾林娜接起电话。这就是采用交错剪辑即串剪(也称串位法)。这样处理,不但解决了跳动的问题,手机铃声还使影片节奏衔接变得较为合理,它没有改变两个场景的节奏,但控制了两个场景节奏的变化强度。同时,手机铃声不但起到了内部作用:唤醒了艾琳娜的回忆,也起到了外部作用:直接作用于观众,唤起了观众的预见性,使这种较大时空跨度的,节奏差别很大的场景在转换时提前发出信号,也就是说手机铃声在唤醒艾琳娜的同时也“唤醒”了观众。这种剪辑法不对场景节奏起作用,但对场景间节奏的衔接具有巨大作用,是声音对影片节奏控制中的重要一点。

如果影片的声音作用于影片的段落,或是对影片整体节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它就起到了结构影片的作用。为达到这种效果,常用的几种方法是通过某些音乐来渲染剧情,或者利用声音三元素中的任意某个元素来进行段落间的对比处理,从而产生结构影片段落的目的。

例如,在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有几段主题及副主题音乐,每一段音乐的出现都代表着某种情感,而令观众久久难忘的主题音乐“辛德勒的名单”更是贯穿全片的主线。因为有着它的存在,才使影片的结构更加紧凑,主题更加明确,而主人公辛德勒的那一份无奈与壮烈也更加突出地被表现出来。又如在影片《全金属外壳》中,全片被声音鲜明地划分为两大部分,上半部“干”的、“严肃”而“枯燥”的声音描述的是一个缺乏人性的,单调乏味的军营生活场面。而下半部分无论炮声、枪声动效,还是丰富的越南城市内环境音乐声,都将一个血淋淋、紧张而残酷的战争国家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通过声音结构影片的作用发挥得很充分。

随着影视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声音被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者所关注,对影片声音的要求不管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在很多影片的制作过程中,声音被作为用来控制影片节奏的标尺。国内影视作品中也不乏有这样的经典例作。

影片《那时花开》就是其中之一,这部影片的导演也较为特殊,他就是我国著名的音乐人高晓松,作为一名音乐人,他对影片中声音的运用有着独到之处。在演员的选择上,高晓松启用了黄磊、朴树、田震三位著名歌手,在表演中注入音乐,运用歌手较强的节奏感控制表演的节奏,加强了表演的音乐节奏感。在拍摄过程中,对节奏也有着严格的要求:高晓松让摄影师在开机拍摄前先听这场戏的背景音乐,要求摄影师根据背景音乐的节奏来控制镜头运动的节奏;同时,也要求场面调度也符合音乐节奏,使得音乐与画面在节奏上取得一致。该片的摄影师谈到:“像这样的拍摄方式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但这样对影片的节奏确控制的确实有很大好处,影片的整体效果很不错。”所以说,影片《那时花开》是一部节奏感很强的影片,表演、画面、声音之间的节奏处理得十分到位。这样的听觉和视觉的结合会产生一种在节奏上的共振,这种共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这样说,《那时花开》的整片节奏都在影片声音和画面共同构成的,但节奏完全在声音的控制之下。

在现代的影视作品中同样也有许多以声音来控制整片节奏的例子,常见的如:戏曲片、音乐片、歌舞片、专题片等。《绿色莲都》是我们为丽水市莲都区制作的电视专题片,丽水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所以整片以介绍山水风光、人文古迹、农产品为主,总体定为优雅、抒情的基调,影片节奏缓慢。整个专题分为秀山、丽水、热土三个部分,在影片制作之前分别为这三个部分作曲,用3段背景音乐来表现3个主体,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包括解说词的节奏在内,整片节奏完全按照背景音乐的节奏来制作。在画面剪辑时大量采用叠化(淡入淡出)这一画面组接方式,以迎合背景音乐优雅,抒情,富有江南特色节奏和曲调。可以说该专题片的整体节奏完全在各个部分背景音乐的控制下,但最后的效果是令人十分满意的,画面与音乐相融,不论是画面的内部节奏还是外部节奏都紧紧跟随音乐,声音与画面的节奏统一给整片形成了一种和谐,一种共鸣,这种和谐与共鸣直接作用于受众。整片的节奏也显得十分紧扣主题,丽水的秀山丽水、花红果香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应该说《绿色莲都》是一部以声音控制影片节奏的取得非常成功的片例。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背景音乐主导影片节奏的制作方式有个前提,那就是背景音乐要与影片内容相融合。

从1927年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开始,电影进入了有声时代,声音给予影视作品以无限的发挥空间;同时,原本不被人所关注的无声世界也引起了影视制作人的兴趣,纷纷开始研究有声影片的无声效果。当电影进入有声阶段后,无声变成了一种新的表现手法。无声能给影片一种全新的表现效果,它对影片节奏也起到控制作用,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声”的控制。

静,是一种特殊的声音效果。它常引进人对情节、人物内心世界的更深层次的体味和理解,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强化总体的内在节奏。影片《摩非的战争》一开始:鲜血染红了的大海,波涛冲刷着支离破碎的军舰残骸和血肉模糊的水兵尸体。疲惫不堪、遍体鳞伤的摩非,斜依在一块军舰的残骸上,目视着这一切,一切无声,连海涛声也被隐去了,留下死一般的沉静。“当没有声音的画面所描绘的是一个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噤然不敢出声的场面(事件)时,这种画面也会给人以极深的印象”(克拉考尔语)。无声成为“最响亮的语言”,“于无声处炸惊雷”,多么震慑人心的威力。

静,常造成悬念,酿出紧张的气氛,用“超然”的力量迅速包围人们,让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悄然的境界中融和。这种融和对节奏产生的效果是很微妙的,它留给观众以很大的感受空间,既是一种对画面节奏的强化,突出紧张、恐怖等较快的节奏感,有时也是对画面快节奏的一种牵制,特别是激烈的战争场景。这样的场景做无声处理,是战争带上了残忍、恐怖、凄凉的情感效果,有效地控制了战争场景的节奏。逆向思维是积极审美活动中的特殊心理。《摩非的战争》中的画面音响处理,恰恰运用了此种思维,它抹去了波涛声、喘息声和战斗之后其他的一切声响,创造出一个主观的无声世界,使第三空间变异,揭示出摩非心理的特殊状况,造成特殊的审美效果,使观众能够最大限度地去感受、体味、联想、想象作品内在的深层节奏。

模式节奏 篇9

一、节奏藏于问好中, 可谓藏形匿影

问候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 在幼儿园的师幼、幼幼之间也不例外。每天早晨来园的问候能给师幼带来一天美好的心情, 更能让幼儿带着好的情绪参加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这样一种好的方式当然少不了在集体活动中加以运用, 如歌唱活动中有问候歌。语言、社会等活动中一旦有小动物出现, 大多都会和幼儿打招呼问候, 这里的问候往往都是无节奏的普通问候。但是在开展“在花园里”这一活动中, 教师一改以往的问候方式, 变无节奏问候为有节奏问候。

(1) 导入小鼓问好。活动一开始, 教师便以鼓声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请幼儿猜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请出小鼓后便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小鼓和小朋友打招呼了,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他们很自然地会认真倾听小鼓是怎样打招呼的, 瞬间便把幼儿的兴趣提升了。与此同时, 小鼓的问好声X—∣X—∣ (你—好—) 这一节奏型, 也在幼儿和小鼓的问好中被幼儿所掌握。

(2) 变换节奏问好。在小鼓和小朋友打招呼后, 又过渡到和小花、大树等问好, 这时教师便很自然地引导幼儿学习另外两种不同的节奏X X∣X—∣ (小花好—) , X X∣X X∣ (大树你好) 。小花、大树的回答分别是X X∣X—∣ (小鼓好—) , X X∣X X∣ (小鼓你好) 。在互动问好中, 幼儿不知不觉中已初步记忆并掌握了三种节奏型。

(3) 倾听鼓点问好。待幼儿初步掌握三种节奏型后, 倾听鼓点问好在加大难度的同时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巩固。这个过程要求幼儿在听清鼓点后要快速地反映出是跟谁在问好, 并准确地回复问好, 不仅锻炼了幼儿认真倾听的能力, 还提升了幼儿的反应能力, 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可谓一举多得。

二、节奏隐于游戏中, 此乃小隐于野

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是音乐教学的新的尝试,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正确、有效地采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 将教学与游戏的优点有机整合, 其实质是指在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活动中, 尊重幼儿, 发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自主性, 让他们积极、主动、活泼地学习。然而音乐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培养会有一定的枯燥与乏味, 要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高兴地上课就要充分利用幼儿爱玩的天性, 采取游戏的形式进行音乐教学活动, 它不仅能保证音乐活动有序地开展, 还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发展。采取游戏化的形式进行节奏训练活动更能让枯燥乏味的节奏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1) 小小体验, 难点前置中的节奏练习。新小班幼儿刚接触节奏练习, 需要老师将各种节奏型化繁为简, 抽丝剥茧般地教予幼儿掌握, 这往往就会采用难点前置的教学方法。在“小鸟排队”节奏活动中, 基本的节奏型是X—∣X—∣X X∣X—∣, 如果活动开始就直白地跟幼儿一起练习这一节奏, 2~3遍过后幼儿肯定会失去兴趣, 更别说掌握了。所以教师请幼儿用小手学小鸟飞为切入点, 慢慢飞是X—∣X—∣, 快快飞是X X∣X—∣, 逐步引导幼儿用拍手来表示小鸟飞得快和慢, 通过这样一个游戏, 幼儿对活动中的基本节奏型掌握得既快又熟练。

(2) 多多实践, 巩固加深中的节奏练习。有些节奏活动由于有了形象图谱的介入, 无需难点前置, 但是活动结尾是需要进行巩固加深, 这时就必须借助有趣的游戏巩固加深。

三、节奏匿于图谱中, 所谓匿迹潜踪

(1) 以实物形象为主的图谱。这类图谱通过形象的图案将歌谣与节奏巧妙地结合起来。具体表现在“苹果和梨”这一节奏活动中, 歌谣内容是“苹果苹果梨梨, 梨苹果, 梨苹果, 梨梨苹果苹果, 苹果梨, 苹果梨”。教师先出示了两个苹果两个梨, 很神秘地告诉幼儿今天这两样水果要出来排队了, 看看他们是怎样排队的, 然后请幼儿说出他们排队的顺序, 后面几句以同样的方法进行, 水果排完队, 整首歌谣也完整出现了。接着教师再提出念苹果的节奏是XX, 应该念得比较快, 梨的节奏是X, 应该念得比较慢。在形象图谱的引导下, 幼儿对这首歌谣节奏的掌握就快而准确。

(2) 以动作符号为主的图谱。这类图谱指示幼儿用动作来表现整首歌谣的节奏。如“丫头丫”这一节奏活动, 在幼儿基本掌握歌谣后, 教师及时出示贴有手和脚的节奏图, 与歌谣图片匹配后, 幼儿马上从图谱中看懂了动作的分配, 为他们的练习降低了难度。另外手和脚的小图片是活动的, 可以供幼儿自由创编节奏动作, 随时更换排列秩序, 给他们的学习带去了充分的自主。

四、节奏遁于模仿中, 此为遁阴匿景

心理学理论认为, 模仿是动物界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 是创造的开始。幼儿正处在学习、成长和模仿阶段, 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小班的幼儿模仿能力强这个特点是他们的共性, 喜欢在模仿中学习。教师巧妙地将节奏游戏融于模仿中, 让幼儿在情趣盎然的模仿中练习节奏, 不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节奏练习的乐趣。在“动物音乐会”节奏活动中, 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模仿小牛、小猫、小狗三种小动物的歌声, 帮助幼儿掌握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三种节奏。三种动物的歌声对应的节奏分别是小牛X———∣、小猫X—X—∣、小狗XX X X∣。由于以小动物歌声为切入点, 幼儿学习模仿的兴致很高, 很快就掌握、理解了三种节奏。之后, 教师又以小牛的口吻提出合唱, 先是任意两种动物合唱, 再过渡到三种动物一起合唱。这时, 教师只利用三种动物的图片, 就变换出了不同的节奏型, 让幼儿时刻保持练习的新鲜感, 整个模仿过程既轻松又有趣, 节奏的掌握既准确又快速。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而节奏是一种最有力的展示音乐快乐的形式,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多少都有过这种感受与体验, 走步时忽然听见了轻快的音乐声, 自己的步履也随之变得矫健起来;当围着圆圈集体跳舞时, 会因动作的一致, 合拍而感到集体的力量与欢乐。经过一段时间的节奏教学, 幼儿的音乐节奏感、音乐表现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同时也使幼儿在集体活动和配合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及分享。

模式节奏 篇10

关键词:影视节奏,永生羊,内部节奏

1 整体把握《永生羊》的节奏

《永生羊》具有浑然天成的影视节奏,其整体节奏虽略慢,但是这种慢节奏,体现了一种史诗般的情怀,耐人寻味。影片中所描绘的所有故事情节、场景、人物、民族历史与文化,都是基于大自然的背景之下,同时也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制约。影片可谓从自然中来,其带领观众领略了喀纳斯的美妙风景与风土人情,使其返璞归真,回到生活和自然的状态。因此,无论是故事本身的内容而言,还是就一些拍摄方式而言,这部影片的节奏把控都不需要进行过多的雕琢与华丽的渲染,有时过多的修饰会让电影不能回归本位。用故事本身去发声,用民族日常去发声,用自然赋予的节奏去发声,这样才会显得张弛有度,在展现一些细节的时候也不会显得那么突兀。

2《永生羊》的内部节奏表现

影片的内部节奏是指由剧情发展的内在矛盾冲突或人物的内心情绪起伏而产生的节奏,主要构成元素是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戏剧动作、戏剧冲突、场面调度和剧中人物内心的情绪变化。

戏剧上的矛盾与冲突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只有当矛盾到达白热化的时候才会产生冲突,有矛盾不一定会有冲突,而有冲突必定会有矛盾。矛盾可以细分为如下几点。第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这种形式在影视作品中最常见,也最容易组织情节和凸显人物性格。在电影《永生羊》中,并没有展示太多有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叙述的多是哈萨克族人日常生活的基本事件,其让观众觉得哈萨克族人朴素平和、谦卑深情,也使影片的整体观感质朴纯真、娓娓道来。第二,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在影片中,乌库芭拉在和阿赫泰私奔数年后,遭受了丈夫病逝的痛苦,守寡的乌库芭拉与两个孩子相依为命,受尽阿赫泰家族对她的欺辱,他们始终坚持改嫁可以,但两个孩子必须属于阿赫泰家族,绝情地将乌库芭拉扫地出门。在这一情节中,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影片的节奏到这里也紧凑了许多。第三,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通常表现为不同集团、不同派别、不同阶级及不同族群、部落,特点是既有公开的,也有隐蔽的,但是其目的都是为了削弱对方的势力,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群体与群体间的矛盾冲突有时也会塑造个人形象。第四,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永生羊》中所展现出来的矛盾多隶属于此种矛盾,例如,因自然气候、季节的更迭,寒冬来临,哈萨克族人不得不迁居到冬营地;大雪带来的酷寒也导致所有的牲口越来越瘦,甚至有一批羊群被冻死;凯斯泰尔回到秋草地去拉草,也表现出人与自然在博弈。第五,人物与自身的矛盾。人物通常在面临选择、利益和命运时会进行内心争斗,也就是所谓的内心冲突。影片中莎拉奶奶救下乌库芭拉,促使凯斯泰尔与她结婚,谁曾想,乌库又跌入了一个痛苦的深渊,这是一个内心自我斗争的过程。母骆驼不畏严寒多次回来找小骆驼,动物之间的亲情如此动人,更何况是人类。因此,乌库的母性情怀被激发,她始终放不下对两个孩子的惦念,在一个清晨离去,当然,这也得到了莎拉和凯斯泰尔的理解与支持。

《永生羊》在节奏基调的确定上可谓是史诗级别的,是一部哈萨克人的抒情史诗,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虽没有特别波澜壮阔的情节与矛盾冲突,但节奏上处理得细腻又宁静,足以使其源远流长。

3 结语

电影《永生羊》让心灵进行了一次净化之旅,也让人明白了生命的永恒可贵,就像影片中的萨尔巴斯,哈力与萨尔巴斯的相遇何尝不是一种对彼此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其实人也是一样,所有人都逃不过萨尔巴斯“你死不为罪过,我生不为挨饿”的命运安排,这些只不过是生命轮回的一种方式。哈萨克族伟大的思想家、作家、作曲家阿拜的诗歌贯穿全篇,在一定程度上也表达出了影片的主题。“生命世界原本就是循环往复的,纵使有太多的萨尔巴斯为我们牺牲,依然有更多的萨尔巴斯延续着它们的生命。望着你我深情的眼,向你倾诉心中真言,爱你的心已经受伤,永远无法再复原。”

参考文献

[1]陈庆.电影节奏构成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把握好生活节奏 篇11

肖泽萍,女,1966年6月20日出生。现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请补充业务方面的主要成绩,约100字。)

春节将至,许多人开始拟定计划,把七天长假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天接着一天的探亲访友,彻夜不休地打麻将、唱卡拉OK或跳舞,把外出旅游的回程票订到上班前夕……原本的“放松”可能成为了“放纵”,既达不到休息的目的,反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现代人之所以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 的观念不仅印在脑海里,已溶入血液中。“快节奏”在某種程度上会使人们生活中的心理应激因素明显增加。举个大家容易理解的例子:在一些突发的重大灾难如美国“911”、印尼的海啸或空难、矿难、火灾、车祸后,亲身经历者大都会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因为重创在他们的大脑组织结构上留下永久的"疤痕"……但除了这种"重创"之外,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压力引发的诸多心理应激因素积聚到一定的时候,同样也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人群涉及到各行业、各阶层、各年龄段。以抑郁症为例,北京、上海两市的抑郁症患病率已高达到4%-8%;在上海,各种心理障碍的患病率已高达39.7%,接近四成。

再举一个例子:某高校一青年教师因工作出色,获得到香港进修的机会。在香港,他硬是把别人3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1个半月内就完成了。鉴于他的突出表现,港方决定延长其工作时间,孰料刚接受邀请,身体就"罢工"了:突然间出现胸闷、胸痛、心区难受、头昏眼花等"焚尽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所谓"焚尽综合征",心理学上将之定义为:在过度工作后不作相应调整,导致精力殆尽,即使面对有兴趣的事也提不起精神,只感乏力、倦怠……

压力无处不在,而适当的压力有正面作用,但切不可积聚压力。面对压力,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把握好生活节奏,在工作之余形成一个生活调适的平台,注重享受精神生活,建立好的生活模式,让自己慢一些、悠着点:如在快节奏的工作之外,不妨找三五知己,喝喝茶聊聊闲话,或看个展览,听听音乐;平时多问自己"我愉快吗?我开心吗?”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周末要学会丢开工作,与家庭成员休息嬉戏……

模式节奏 篇12

一、调控教学节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生的求知欲望是被教师激发出来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教学节奏是完全不一样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无法有效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适合从事紧张的脑力活动,教学节奏放慢一些反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分配好教学时间,调控好教学节奏。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一些自由发展的阅读时间,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学应该以稍快或者是稳定的节奏,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较高的专注度,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度,而学生可以利用课间时间进行调节性休息和放松。此外,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角度出发,教师的性格决定了教学节奏的快慢,有的教师性格活泼,有的教师沉着稳重。教师教学节奏的安排可以结合教师的喜好和性格特点综合确定,但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调控课堂节奏要结合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难易不一、题材形式多样、写作手法迥异。例如,古诗词语言精练,朗朗上口,内容十分紧凑,结构变化多样,跳跃性很强,修辞手法应用更是多姿多彩。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内容进行适当地扩展,教学节奏要适当放慢一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赏析。而议论文比较抽象,结构紧密而逻辑性强,教师教学时应该节奏适中,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把握中心句和重点段理解文章的结构关系,从而掌握作者的思路、观点和写法。对于描写手法多样、写作技巧丰富、情节比较容易理解的记叙性文章,课堂节奏应该收放有度,做到重点鲜明突出,难点反复讲解推敲,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高低起伏、节奏明快,从而保证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让学生思维也具有节奏感,不断产生兴奋情绪,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三、调控课堂节奏要体现宽严相济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宽一方面是指听不到教师对学生的苛责,看不到教师严厉批评学生和课堂难以进行下去的僵持局面,整个课堂教学师生配合默契,关系融洽,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要无所顾忌,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应该积极接受并做出改正。而所谓的严就是对宽的一种控制和调节。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学生在进行问题探讨中经常会出现开小差、跑题的现象,他们的思维常常会游离于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对于这种现象就需要教师严格控制好课堂教学节奏,适度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提示,合理地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的思路回归到课堂教学中,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宽是对学生的放松,严是对教学节奏的调控,做好两者的协调配合工作,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节奏得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四、充满艺术的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沟通都是采用语言进行双向互动交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恰当的语言,保证语气适合,不会影响到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的发展。教师语言在课堂教学调控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调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语言要徐疾有致,快慢合适,高低起伏,声调要有情绪的波澜。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像瀑布一样有落差,有时溪水潺潺,有时奔腾而下。总之,教师在进行课堂节奏调控的过程中,应该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调控课堂节奏,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小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小学教师要调控好教学节奏,采用科学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如何调控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进行分析,以期引出更有效的策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节奏

参考文献

[1]郑亚成.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J].教育现代化,2015(17).

上一篇: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人下一篇:高中英语完形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