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形成原因

2024-10-14

故障形成原因(共12篇)

故障形成原因 篇1

拖拉机是由许多零件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零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 磨损、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使拖拉机从局部到整体的技术状态在逐渐发生变化, 当其某些技术指标超出了允许限度时, 拖拉机就不能正常工作或不能工作, 此时表明拖拉机已经有了故障, 如拖拉机出现启动困难、功率下降、机体过热、机油消耗量增加、排气烟色异常、工作响声异常、离合器打滑、制动失灵、行走跑偏, 以及漏气、漏水、漏油等。拖拉机有了故障, 应及时采取措施排除, 否则可能导致事故性损坏。排除故障首先要了解故障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故障形成的原因, 下面就这两点做重点阐述, 以供参考。

1 故障外在表现

(1) 仪表异常。拖拉机上装有各种仪表, 如机油压力表, 指示润滑系统中机油压力的大小;水温表, 指示冷却系统冷却液温度值;转速表, 指示发动机曲轴转数, 还有电流表、气压表等用来指示拖拉机有关系统的工作情况。当这些仪表指示出现异常时, 说明拖拉机有故障, 机手应当立即熄火并进行故障检修。

(2) 声音异常。拖拉机正常工作时所发出的声音, 驾驶员都是熟悉的。如果发出的声响很特别, 与平时正常工作时不一样, 就称为拖拉机的异响, 说明拖拉机产生故障了。异响的来源更多是由于配合间隙大引起撞击而发出的金属敲击声。

(3) 工况异常。主要表现为机油压力低、离合器分离不清、转向困难、发电机不发电、农具升降不灵等。

(4) 外观异常。主要表现为拖拉机排气颜色异常。拖拉机正常工作时, 发动机排气烟色应该是无色中伴有淡淡的灰色。如果冒出黑烟、蓝烟及白烟时, 就说明拖拉机的柴油机有故障。外观异常还表现为漏油、漏水、漏气等。

(5) 温度异常。主要表现为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和后桥壳等过热。

(6) 消耗异常。表现为冷却水、机油或燃油的过度消耗。

2 故障原因

2.1 自然损坏

2.1.1 磨损

配合件表面相对运动时, 其表面与硬质磨料或硬质隆起相互摩擦而引起表面材料损失的现象叫磨损。零件的磨损使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发生变化, 同时也破坏了配合副的配合性质。实践表明, 零件磨损是导致柴油机失去工作能力的最主要原因。

2.1.2 腐蚀

拖拉机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腐蚀现象有:机械零件存放中生锈, 零件受有机物、水、燃料及润滑油中酸或碱类的腐蚀, 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零件受到氧化等。

2.1.3 变形

零件变形会使零件产生弯曲、扭曲等损伤。基础件的变形还会引起零件相关位置精度的变化, 是造成轴线不平行度、不垂直度和不同轴度等位置误差过大的主要原因。过大的位置技术条件包括零件的主要特征, 如零件的主要尺寸及形位公差;零件的极限磨损量、允许磨损量和允许变形量;零件的动力学特性, 如零件的质量、静不平衡量、动不平衡量和零件可能产生的隐伤和疲劳缺陷等。

2.1.4 疲劳破坏

常见的疲劳破坏有轴类零件的疲劳断裂;齿轮工作面、滚动轴承滚道、滚动体表面的疲劳剥落等。疲劳破坏在远低于材料强度极限的交变应力作用下, 材料发生破坏的现象。任何零件都可能发生疲劳破坏, 疲劳破坏也是不可避免的。

2.2 人为损坏

2.2.1 使用不当

(1) 带病作业。购买拖拉机等大型农业机械花费要达到十几万或几十万, 很多人急于挣钱, 怕耽误农时, 影响效益, 对机车的一些毛病视而不见, 如冒黑烟、漏油、启动困难、工作无力认为无大碍, 不肯停车进行保养调整, 结果是“小洞不补, 大洞吃苦”。

(2) 超载超速。拖拉机能承载的重量以及行驶速度都与机车的结构和材质有关, 这在拖拉机设计时就已经核算确定的。如果随意增加载重量和行驶速度, 必将超过拖拉机的承载能力, 造成轴、钢板等部件的断裂。

(3) 超期服役。一些中小型拖拉机明明到了报废年限, 很多农机手也不愿意做报废处理, 不挂牌, 不参加年检, 依然在自家的地里干一些农活, 这些拖拉机故障率高, 事故隐患多, 所有零部件都已老化, 随时都可能出现故障危及人身安全。

2.2.2 忽视保养

很多使用者不重视拖拉机的保养, 总是出现故障了才去检修, 使本来只需维护保养就能解决的问题发展到机件损坏或总成报废。因此, 平时要积极做好拖拉机的清洗、润滑、调整、紧固工作, 要定期的适时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不要以修代养, 很多常见故障基本上是可以通过日常维护得以避免的, 不要等到发生故障才去修理, 不要随意扩大修理范围。

2.2.3 维修不规范

(1) 盲目更换零部件。一些维修人员一贯采用换件试验的方法, 不论大件小件, 只要认为可能是导致故障的零部件, 就一个一个更换试验, 结果非但故障没排除, 且把不该更换的零部件随意更换了, 增加了消费者的开支。

(2) 安装不慎。安装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整个发动机修理质量。在农机修理中, 因安装疏忽, 往往发生不该发生的故障。如连接件拧紧力矩不足或过大、安装的配件未清理干净、未按记号安装等。

(3) 不问材质随意替代。维修中配件错用现象也较普遍, 一些维修人员对机械结构、原理了解较少, 很多零配件型号不符, 但却认为只要能装上就行, 结果造成新的故障产生。

摘要:通过对故障外在表现的介绍, 对故障形成原因的分析, 提高对拖拉机故障的认识程度, 减少故障的发生率。

关键词:拖拉机,故障现象,形成原因

故障形成原因 篇2

李学英答:眼袋形成一部分跟遗传有关,再一个是因为年龄的增长皮肤松弛和肌肉松弛而引起眼袋。比如说有的人长期在电脑下面工作的,这样眼袋出现机会就比较多一些。原发性眼袋往往有家族遗传史,多见于年轻人,眶内脂肪过多多为其主要原因。继发性眼袋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常是综合性的表现。眼袋不仅使人显得衰老、疲惫,严重的甚至影响视力。而且这种下眼皮的臃肿、松弛、下垂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明显。

预防眼袋

眼袋的出现与加重是面部衰老的标志之一,给人不精神的感觉。完全避免眼袋的发生,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衰老是自然规律,但只要稍加注意,延缓眼袋的出现及加重,是完全有可能的。首先是充足的睡眠,睡眠的长期不足,是过早出现眼袋并使眼袋加重的重要原因。现代研究证明,良好的睡眠,可明显改善眼睑组织的血液循环,可使眼周各层组织保持良好的活力,从而有效的防止眼袋的发生与加重,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则使眼周组织慢性疲劳,血运障碍,使得各层组织退行性衰老改变,再加以重力的作用,使得眼袋过早出现,并迅速加大加重。另外,均衡的营养摄入,保健按摩,优质的营养霜类都是防止眼袋的有效方法。

文学风格形成的原因 篇3

文学风格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多方面的原因,它是受到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共同因素决定的,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文学风格形成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由于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而每个作家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艺术修养、艺术才能、爱好、习惯等等,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创作中去,影响到他对世界的某种独特的认知。因此我们可以在说一定的条件下,作家个人的主观的因素对作家的文学风格的形成,起着直接的决定的作用。

(一)作家的性格对作家文学风格形成的影响

在文学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中,作家的性格无疑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优秀作家的创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老舍的创作,他的《骆驼祥子》、《龙须沟》一系列反映北京市民生活的作品,具有鲜明而统一的风格,幽默而平和。正如老舍自己说的:“我喜欢笑,写悲剧就不合适”。④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一个生性乐观的人去写悲剧,其结果是什么样的,我想他一辈子也写不出好的剧作来。同样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作家的作品中看出一个作家的性格来。

与此同时,一个作家的性格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他的创作风格也会发生不断的改变。例如,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她在少女时代的作品、婚后和中年的作品都不一样,特别在她的晚年由于经历了太多,开始更多的关注社会现实,写出了“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活泼和闲情,而是多了一分沧桑感。

(二)作家的个人人格在文学风格形成中的作用

作家的个人人格在文学创作中也会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在一些直抒胸臆、表现自我的作品中,作家可能更多使自己的创作风格同自我的个性、人格相一致。但我们也不能把“风格即人”这种观点绝对化了,有时也会出现“人与文不相类”的情况,人格和风格是不能简单的对等起来的。我们不否认人格在文学作品的风格形成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完全简单把人格和风格等同起来,也是非常错误的一件事情。

二、客观因素

任何一个作家都会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处于一个特定的阶层、地域,以及他们各自的国家、民族,由于时代、阶级民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作家创作的作品风格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

(一)时代因素对文学风格形成的影响

任何作家的作品既是个人的创作,又是时代的产物,具体表现在:在一个特定的时代范围内,受到同樣精神影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在内容、形式、思想、艺术上必然会表现出某些共同的基本特色。

我们以“建安风骨”为例:由于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生活在一个封建割据,战祸深重的时代,在这种时代下,作家们的诗里在不同程度地描绘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灾祸,描绘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展示了凄惨萧瑟的生活画面,抒发了作者们忧国忧民的情绪,表达了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诗风慷慨大气,雄浑壮阔。由于他们在艺术上受到汉乐府的影响,具有浑厚、刚健和清新活泼的特色。诗人们不追求纤细华美的技巧,尽力用白描的手法显现生活的现状。这种“汉魏风骨”“建安风力”的形成,主要是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造成的。

由于时代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文学风格,而且时代的变化也会使作家的风格发生变化。因此,每个作家都不自觉的受制于他所处的时代,并以他自己独创性的风格,反映时代的风格。

(二)阶级因素对文学风格形成的影响

一个阶级有一个阶级的文学,各个不同阶级的人们,由于阶级地位的不同,思想和艺术观点的不同,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也就不同,作品形成的风格也就不同。作家的作品往往反映着本阶级的思想观点和艺术趣味,代表着本阶级的理性和愿望,作家在长期的创作中逐渐形成了有着自己所在那个阶级特征的文学风格。

(三)政治、经济对文学风格形成的影响

在上层建筑的各个部门中,与文艺关系最密切的是政治,在各个时代的各个政治集团总会要求文艺来适应自己的政治需要,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务的,文艺是不能够超脱于政治之外的。在一个阶级对抗的社会里,统治者不仅垄断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也对精神文化进行控制,他们往往从少数当权者的政治需要和艺术趣味出发,在文学领域提倡和推行某种文学风格,反对、压制其他文学风格阻碍多种多样文学风格的发展,对于多种文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在一个独裁的国家里,统治者绝对不会允许出现自由主义风格的作家的作品的。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可以说经济对文学风格的形成也就有着间接的作用了。

通过上面我们对文学风格形成主客观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作家的文学风格是完全相同的,就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只会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出现思想倾向或者是在艺术倾向上相近的作家,而不可能出现完全相同的文学风格。因而,作家的文学风格形成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风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多方面的因素并非是平均发挥作用的,可能某种因素的作用力强一些,某些因素的作用力弱一些,但决不可能仅有一种因素在发挥作用。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作家风格的形成,不仅决定于他个人的主观的因素,同时还受到社会的、客观的因素的制约。文学风格的形成并不是单纯的一种原因造成的,它是在主观的、客观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参考文献】

[1]陈传才、周文柏《文学理论新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郭绍虞著《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机械故障的形成和预防 篇4

机械经过长期使用后, 零件或配合件由于磨损变形, 疲劳、腐蚀、穴蚀松动或其他原因失去了原始工作性能, 使机械的技术状态逐渐变坏, 出现了工作不正常, 甚至不能继续工作的现象, 这时通称为机械故障[1,2,3]。

2 产生故障的原因

(1) 配合件的正常配合关系破坏:如发动机, 活塞和缸套磨损, 间隙增大, 造成功率下降, 启动困难烧机油, 冒蓝烟。

(2) 零部件相对位置的改变 (如松动) 喷油器调整喷油压力功率下降, 油耗增加;如BJE3364差速器中因轴承磨损使锥形齿轮副相对距离超限, 造成齿轮啮和失常, 传动噪声增加, 齿面磨损加剧。

(3) 零件本身变形, 材质变化和表面质量改变, 如钢铁件内部组织性质改变, 橡胶件日久发生老化。

(4) 零部件间杂质阻塞:如空气滤清器因尘垢阻塞引起进气阻力增加和除尘效果降低, 柴油机精密偶件被杂质卡死等。

由上述可知, 机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包括因调整、使用、维护不当所造成的事故性损坏 (阻塞、松动) , 以及零件因磨损、腐坏、穴蚀, 疲劳等原因所造成的自燃性破坏。事故性损坏是可以避免的, 自然性损坏虽不可避免, 但如果能查明零件损坏的规律, 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维护各个环节, 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就能大大减少零件的损坏, 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4,5,6]。

3 零件的磨损与预防

零件的磨损, 相互摩擦的零件在工作过程中摩擦表面产生尺寸, 形状和表面质量的变化, 这种现象叫磨损。常见的磨损有机械磨损、磨粒磨损和抓黏磨损。

(1) 机械磨损, 机械磨损是配合零件相互摩擦时由机械作用力引起的磨损。零件加工后的表面, 总是不可能绝对平整, 在零件配合表面相互接触时, 凹凸不平的地方便相互嵌入, 在外力作用下, 摩擦表面凸起部分的金属微粒不断脱落引起磨损。

(2) 磨粒磨损, 机械在外界工作, 空气中的尘土混杂在气流中进入发动机, 磨粒就夹嵌在活塞环和气缸壁之间。当活塞运动时, 磨粒便会刮伤活塞, 活塞环和汽缸壁, 燃油和润滑油中的磨粒存在时, 会使柱塞副, 喷油嘴偶件及曲轴轴瓦等零件产生严重的磨损。磨粒来源一般有两个途径, 一种是零件表面磨损产生的金属微粒;另一种是来自外界, 如空气、燃油、润滑油中带入的杂质磨粒。

为了减少磨粒磨损, 在设计制造时, 要选用耐磨性能良好的材料, 设计过滤效果良好的滤清系统。使用时要定期清洗空气燃油、机油滤清器。使用经过沉淀过滤的燃油和清洁的柴油, 定期更换机油和清洗油道。修理时, 要认真做好零件清洗工作, 防止杂质混入。

(3) 抓黏磨损, 是当两接触面某些接触部分出现金属黏联, 强度较小的零件金属表面黏结到另一表面上, 这种现象称为抓黏性磨损。抓黏磨损常发生在高速、重载和缺油条件下工作的配合表面间, 由于作用在摩擦表面某些接触处的压力过大, 将使摩擦表面的润滑油膜挤破, 导致金属直接接触引起接触处温度显著升高而融化, 使两金属像焊接一样, 融为一体。当两摩擦表面继续相对运动时, 焊接为一体的金属被撕开。如果粘接处金属强度大于基体金属, 则撕开处将发生在强度较小的基体金属深处, 这通称为深层剥落。

黏磨损后的金属表面, 由于变得粗糙, 当摩擦表面继续运动时, 凸起金属又在新的部位黏结, 产生新的剥落。这个过程不断进行, 抓粘面积迅速扩大。配合表面将产生剧烈磨损, 严重时甚至使配合件卡死。此外, 配合表面的光洁度, 两配合件的材料的种类与性质对抓粘磨损也有影响。一般表面光洁度过高, 材料塑性大都容易产生抓粘。同种金属材料的配合件, 由于原子间亲和力强, 比异种金属易于抓粘。活塞卡缸, 烧瓦抱轴都是抓粘磨损引起的。活塞卡缸开始最容易发生在第一道气环的上止点位置。此处温度高, 油膜不易形成, 活塞与缸套间可能发生在直接接触处而抓粘, 以后逐步扩展到缸套下部。

由此可见, 产生抓粘磨损的先决条件是摩擦表面的直接接触。因此除正确选择零件的材料外, 如果能正确的使用机器, 提高修理质量, 保证零件有正确的配合间隙, 良好的润滑条件, 合适的表面光洁度, 抓粘磨损是可以避免的。

还有零件的腐坏, 包括腐蚀和腐朽两类。腐蚀又有化学腐蚀 (指金属直接与周围介质起化学作用所引起的腐蚀) 和电化学腐蚀 (是指金属与电解液能导电的酸、碱、盐水溶液起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 。腐朽指橡胶, 轮胎, 阻水圈等橡胶件受石油、阳光的作用下老化变脆, 失去弹性的损坏。零件的穴蚀 (常发生液体介质中的高速运动的零件上) 零件的疲劳破坏常发生在长期交变载荷作用下轴类零件, 齿轮工作面和滚动轴承滚道, 滚动体表面等零件上。摩擦固定连接件的松动, 机器上广泛使用的螺纹连接, 静配合等摩擦固定连接件, 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因配合件间摩擦力改变而发生松动, 轻则影响正常工作, 加速机件磨损, 重则造成破坏性事故。

4 结论

为了使机器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必须设法防止和减少故障的发生, 机器事故性被破坏是可以避免的, 自然损坏不能完全避免, 但是只要掌握零件的磨损规律, 采取各种预防措施, 是可以大大减轻的。

摘要:机械经过长期的使用后, 零件或者配合件由于磨损变形, 疲劳、腐蚀、穴蚀松动或者其他原因失去了原始的工作性能, 使机械的技术状态逐渐变差, 出现了工作不正常, 甚至不能继续工作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称为机械故障, 为了使机器处于正常良好的技术状态, 必须设法防止和减少故障的发生, 机器事故性破坏是可以避免的, 但自然损坏不能完全避免, 只要掌握零件的磨损规律, 采取各种预防措施, 是可以大大减轻的。

关键词:机械,磨损,机械故障,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朴.机械制造基础[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

[2]王伟佩.农业机械故障分析[J].山东农机化, 2007 (1) :22-23.

[3]霍海军.汽车机械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科技信息, 2010, 15 (22) :31-32.

[4]汪孝中.机械设备维修技术与方法的分析[J].工艺与设备, 2009, 10 (223) :186-188.

[5]杨兆建, 等.矿山机械设备维修技术展望[J].山西机械, 2001 (3) :1-5.

痔疮的形成原因 篇5

2、久站久坐:经常站立的工作者,如保安、农民、教师等是痔疮的高发人群,应注意适当坐卧休息;久坐久蹲的人群,如司机、机关工作人员、工人等也是痔疮的高发人群,平时要注意增加站立、走动等活动。

3、骑自行车:有些人很奇怪,骑自行车是一种运动,怎么还会引起痔疮呢?由于长途骑自行车时,肛门部受压磨擦,容易引起血栓外痔,因此在骑自行车时要注意放松,减少磨擦。

4、性生活:多度性生活会导致过度疲劳,如果忍精不射,会导致肛周肌肉痉挛收缩,影响肛门的血液循环、引起痔疮或加重病情。

浅谈“差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篇6

关键词:“差生”;转化;关爱;自尊;赏识教育

一、“差生”形成原因

做差生工作,首先要分析產生差生的原因。就家庭方面而言,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或是由于溺爱,或是由于放任,教育不得法,或是无暇顾及而造成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差,甚至一差再差。就学生方面而言,有的因为懒惰好玩而不好学,有的因为受了社会上的坏影响沾染了坏习气而无心读书,有的是因为接受能力差或原来的基础差造成学习成绩很差。然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学校方面。学校和教师对差生的产生应承担很大的责任。当前我国各中学,普遍地都在追求升学率,这在我国目前经济后,就业难的情况下一时难以改变。不少中学,一切教学措施都是围绕升学率这个中心问题转。尤其是一些农村中学,教师上课只考虑升学率,在五、六十个学生甚至七、八十个学生的大班里,教师讲课往往就只顾十几个尖子,以尖子的需要安排教学进度,只要那些考学校有希望的尖子懂了,就往前教,对中下学生是不管的。如此做法,不仅原来的差生无法赶上去,就连原来是中等成绩的学生也有不少赶不上教师为成绩上等学生安排的进度,于是他们沦为差生的人数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

据统计,全国约有3亿学生,被学校和家长划入“差生”之列的有5000万之多。如此多的“差生”是如何产生的?他们真的就那么差吗?《没有孩子是差生》的作者朱国红老师曾经在班里做过问卷调查,87%的学生称“差生”一词是从老师口中和眼神中知道的,13%是从自己父母的口中知道的。他痛心地说,事实上,是老师和家长制造了“差生”。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学生来到这个世界,他的一切社会性都是成人世界给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理论清楚地说明了社会标签过程对个体的自我态度和自我行为的影响。由于教师与家长为“差生”贴上了失败的标签,就很容易使这些学生形成习得性的失败心态。他们就会自认为天生不是学习的料,这无疑会导致这些学生学业失败。

二、正确引导转化“差生”的策略

1、转化“差生”的第一步:给“差生”关爱,给“差生”自尊

作为教师,我和我身边的同事转化“差生”的办法一般就是以下几种:为“差生”补课,把做错了的作业重做,把平时做错的习题抄在“错误订正本”上,对“差生”苦口婆心地说教……可是,“差生”似乎都岿然不动,一如既往地成绩差。家长的叮咛嘱咐、老师的强制约束,使得一些成绩差的学生误认为认真学习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他们便对认真学习的要求心生反感,千方百计地逃避学习。

其实这些是早已被实践证明在多数情况下效率低下的教育方法,因为多数转化“差生”的做法都是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很少真正考虑到“差生”的需求。强制要求“差生”认真学习,只能使“差生”更加讨厌学习。

“差生”最渴望的是教师的关爱。教育必须真正走进“差生”的心灵,让“差生”真切地体会到,认真学习是他们所拥有的权利,是他们人生成功的需要。

此外,我们应该给于“差生“尊重。“差生”也是一名学生,同样也应受到尊重。生活中他们却经常是同学嘲笑、老师歧视、家长训斥的对象。如当堂让学生下跪,当堂打骂学生都是对学生自尊心极大的伤害,这样教育反而会适得其反。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适应师生感情的基础。在学习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尊重,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尤其是对“差生”的尊重更是对他们的一种最大的激励,也是给了他们一种向上的动力。

2、赏识教育:发现每位“差生”的优点和优势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认识“差生”的优点,并赏识其优点,让其他学生学习。比如: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大多数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都是好的,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抗挫折能力很强;因为学习花费时间少,课外运动的时间相对就多一些,因而绝大多数都有较强健的体魄;因为受到老师关心少,便会努力与同学相处,特别是与其他成绩差的同学友好相处,因而绝大多数都有较强的人际沟通技能;走上社会后,见到老师总是特别地尊重……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适合每个学生智能倾向的教学环境,根据“差生”的智能强项进行教学设计,促成优势智能向弱势智能迁移,就能把每位“差生”塑造成可用之材。

3、做好“差生”的转化

对“差生”的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对他们进行转化。首先就应对”差生”的情况作全面深入的调查。老师可通过与该生面对面地交流直接得到他的有关情况,也可从他的同学、其他老师、家长及其他与其交往密切的人口中间接得到他的各方面情况,还可以亲自对其进行“追踪”调查。如该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情况、学习动机、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家庭情况、性格爱好、为人处世和心理素质等等,并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分类归档、认真分析、找出原因。

其次对差生的教育要严慈相济。在”差生”转化工作中,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个”差生”。当他们学习目的含糊,给以明确指引;学习方法欠佳,帮助指导;纪律松散,予以严格要求;身体不适,给以关怀……但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严”,做到“爱与严”相结合。严也是一种爱,严在教育管理,爱在情理感化;严是形式、手段,爱是内容、目的;严是方向,爱是桥梁、是力量。只有严与爱的统一,才能把”差生”转化过来,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在这里还需要指出惩罚的作用。现在的教育严禁对学生实施体罚,但允许必要的惩罚。目前还不能完全否定惩罚的某些实际效果,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这就是对受教育者的必要惩罚,只有在强有力的说理教育的基础上,并与诚恳的正面教育相结合,才能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而不是伤害人。当代的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就有一些惩罚性的措施,但他的措施不伤害人。犯了错误写500字的说明书,锻炼写作能力。迟到了,为班上的同学唱一首歌或做一件好事以弥补,多好啊!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参考文献:

[1]魏书生.魏书生文选(第一卷)[M].漓江:漓江出版社,2002.

[2]胡兴宏,吴增强.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和成因探索[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1998.6.

[3]王后雄. 困惑之重:教育离“差生”有多远[J]. 《河南教育》(郑州)2006,2: 35~37。

[4]钟启泉.“学业不良”的界定及其析因模式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3):37.

[5]崔允漷.新世纪师范大学的使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3):41.

建筑安全事故形成原因 篇7

直接原因:

人、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直接原因是指物、环境以及人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机械、设备老化不良, 材料质量不合格等。它们构成了施工中的隐患和危险源, 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转化成事故。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包括自然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工作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自然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会增加施工难度, 工作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会引起工人的情绪变化, 增加其疲劳强度, 这些都使得事故发生的几率增大。人的不安全状态通常是指工人生理状态不稳定或处于病理状态, 也包括工人的技能不熟练、知识水平不够, 甚至还包括工人的性格是否适合本职工作。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工人大脑意识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其正常反应, 造成建筑事故。

间接原因:

建筑安全管理缺陷和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健全

建筑安全管理缺陷包括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防范措施不当、管理责任不明确等。比如:劳动组织不合理会造成施工场地狭小、相互干扰, 从而引起交错事故的发生;管理责任不明确进一步可以分为承包商责任不明确和业主责任不明确。对于承包商责任不明确, 虽然《建筑法》明确规定承包商必须为工人投保, 但投保只是转移了承包商安全管理的风险, 并没有实质上减少建筑工人作业的风险, 相反却削弱了承包商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淡化了承包商的责任;对于业主责任不明确, 主要体现在业主只关心工程投资、质量、进度等问题, 经常要求施工单位抢进度、赶工期而忽视施工单位人员的安全状况, 而一旦出了事故, 业主却一点责任都不承担。这些因素均为建筑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基础原因:

教育、体制及社会原因

基础原因包括教育原因、体制原因以及社会原因, 总体上涉及经济、文化、学校教育、民族习惯、社会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比如教育原因, 建筑工人的受教育程度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工人中都是很低的, 具体到我国, 由于大量农民工的存在, 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虽然《建筑法》明确规定要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 但是, 实践中某些管理人员往往忽视或者不情愿花钱进行安全教育工作, 或者只是将安全教育走走过场, 使建筑安全培训不能彻底实行, 最终导致工人缺乏必备的安全施工知识而引发安全事故。

_2012年, 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487起、死亡624人, 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减少102起、死亡人数减少114人, 同比分别下降17.32%和15.45%。 (《2012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

网络舆论形成的原因 篇8

经济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我国网络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 政府有更多的资金铺设电缆、光纤, 打造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另一方面, 人们有购买网络终端设备的能力。中国网民规模保持着快速增长之势。

政治原因。随着我国公民素质的提高, 党中央也加大了对政治民主进程的重视程度。在我国, 媒体是党的喉舌, 是连接党和人民的纽带, 主要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其功能是协调舆论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 达到“舆论一致”的效果。在网络这个巨大的信息平台上, 网民可以直接与主席、总理交流, 能起到更好的“上传”作用, 不仅打破了以往话语权掌握在精英阶层的局面, 也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的不平衡状态。

生活方式的改变。2003年的非典无意中培养了中国人的上网习惯。在那个大家足不出户的时期, 网络无疑是安全的。人们利用网络浏览新闻、购物等, 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为人们日后更倾向于利用网络发表建议与看法打下了基础。

技术原因

互联网这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的技术区别在于“去中心化”。“互联网从设计之初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每一个节点都可以通过任何一个另外的节点, 通向一个节点可以有无数路径”。 (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 郑州大学出版社, 第26页) 互联网的这种独特技术在理论上使得每一个只要拥有技术终端的人都可以参与到网络传播的活动之中。

这些技术特点决定了其信息传播的特点。传统媒体以少部分人或组织为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以一对多”, 从上到下;信息准确度高但是反馈不够及时, 这个时期的舆论客体是传统媒体为公众设置的议程。网络则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于一身, 传播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传播方式“以一对不定多数”;信息传播过程中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反馈迅速;网络舆论客体不仅来自传统媒体, 还来自网民关注的社会事件, 甚至为传统媒体提供议程。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

网民组成结构的整合效应。在现实生活中, 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栏目都有其特定的目标群体, 当上述的某一媒体报道一件事情时, 其影响范围几乎就在目标群体以内。但是网民是由各阶层、各专业、各群体、各种社会背景的人员组成, 当一件事情由于上万的点击率被顶到网站的首页时, 就像“蝴蝶效应”一样, 社会对这件事的关注程度会成几何倍数增长。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作用。新闻以及时、准确、真实、客观著称, 传统媒体在大众传播范畴传播信息时几乎不带任何的立场与感情色彩;但在网络中更多的是伴随情绪和对事件评价的人际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让受众更容易接受。几乎每个网民都能成为“意见领袖”。“邓玉娇案”被网络关注, 与网友“屠夫”密不可分。“屠夫”不仅亲身参与到事件的发生过程中, 而且在网上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热心网民会把此事转贴到熟悉的社群中, 更加速了事情的扩散速度, 最终形成舆论风暴, 给现实社会以舆论压力, 迫使现实社会作出反应。

个案演变为网络舆论客体的原因

与人们的“刻板成见”相左。“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 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李普曼:《公共舆论》) 。当一个全新的舆论客体出现时, 围绕它产生的各种舆论并不是凭空而起的, 它与舆论主体对于社会的“刻板成见”密切相关, 包括舆论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心理以及价值观。“舆论的表层, 即态度、意见或情绪是千变万化的, 但是舆论的深层结构———信念系统则相对稳定”。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7月第一版, 第44页) 李乔明在看守所非正常死亡, 由于警方给出的理由是“躲猫猫”致死, 当一个舆论客体挑战了人们的价值观时, 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邓玉娇案”中的三个关键词“女服务员”、“官员”、“异性服务”体现出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给公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杭州宝马车撞人事件”中富豪二代与清贫上进的大学生身份形成鲜明对比, 使得后来网络舆论方向从谴责交通肇事上升到对社会贫富不均的强烈抗议。这些事件在最初引起网民注意就是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天然同情, 这种观念、情绪具有超强的感染力, 在群体中快速蔓延。如果不及时引导, 这种网络中的显性舆论, 很有可能演变为像“贵州瓮安事件”一样的大规模群体性抗议行为舆论。

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网络为传统媒体提供新闻线索, 传统媒体以其客观、严谨、理性的立场深度调查报道这一新闻事件, 并为网络舆论提供素材, 网络又放大了传统媒体的声音, 最终我们对这一新闻的认识、评价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舆论最近被学者关注的一个负面作用是“网络暴力”、“人身攻击”、“非我即敌”现象, 这时传统媒体把舆论向理性方向引导的责任就更加最要。

学者闽大洪认为, 在社会现实中缺乏一个能充分容纳民意表达的平台, 民意很难通过正式的制度渠道, 进入到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裁判中去。由于网络传播公开和广泛参与的特征, 互联网自然而然成为公众发表言论、表达意见、释放情绪的渠道 (转自《前沿》, 青年记者编辑部编辑出版, 2005年版, 第89~90页) 。而这个通道一旦打开, 不管是社会生活还是经济政治各方面的话题都会成为舆论客体, 而且当人们看到了网络舆论能给现实生活带来变化后, 就更热衷于利用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形成一种良性的舆论循环模式。

网络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公众对于参与公共事务权利的要求, 是公众对于自己知情权、表达权等民主权利的要求, 是公众迫切希望改变现在信息拥有不平等状况的要求。清楚地了解网络舆论形成的原因, 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方向, 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期货日报社)

“逸格”审美的形成及其原因 篇9

一、“逸”的原意

《论语·微子章》:“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 不降其志, 不辱其身, 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 少连降志辱身矣, 言中伦, 行终虑, 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 身中清, 废中权。”何晏《集解》:“逸民者, 节行超逸也。”而庄子、《世说新语》提到“逸”的概念时也总是和“超”、“高”、“清”、“放”等相联系, 由此可以概括出对“逸”字可以做出几种意义:一,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降志辱身, 这是不肯被权势所屈辱, 不肯受世俗所污染的高逸。二, 孔子以虞仲、夷逸是“身中清”, 是说他虽然隐居放言, 但生活都是纯洁的, 这即是清逸。三, 何晏总括地说这是“超逸”。由超脱于世俗之上的精神, 而过着超脱于世俗之上的生活, 这即是逸民。 (1) 所以“高、清、超、野、简”都是逸的内容与态度。

二、魏晋文人风流超逸之风

逸民是对当时政治、社会的黑暗做出的拒绝和消极的反抗, 是他们对人格尊严的坚持和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的表现。在中国历史上, 每个朝代都有这样的逸民, 他们的生活形态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是魏晋时期出现的大批文人逸士。

现代人常用魏晋风流或魏晋风度来形容那个时代的精神与主流。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 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 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2) 魏晋人的美是简约玄澹, 超然绝俗的, 他们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了他们的精神追求:当时流行于文人间的莫过于玄学清谈, 他们崇尚“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他们主要对本和末、有和无、动和静、一和多、体和用、言和意、自然和名教等进行探讨, 这也就使得老、庄的思想对整个时代的人的生活和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宗白华说:“晋人风神潇洒, 不滞于物, 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一种最适宜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 (3) “中国独有的美术书法——这书法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灵魂——是从晋人的风韵中产生的。魏晋的玄学使晋人得到空前绝后的精神解放, 晋人的书法是这自由的精神人格最具体最适当的艺术表现, ”“表达出晋人的空灵的玄学精神和个体主义的自我价值。” (4) “晋人结字用理, 用理则从心所欲不逾矩”。唐张怀瓘《书议》评王献之书云:“子敬之法, 非草非行, 流便于行草;又处于其中间, 无藉因循, 宁拘制则, 挺然秀出, 务于简易。情驰神纵, 超逸优游, 临事制宜, 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 , 润色开花, 笔法体势之中, 最为风流者也。”这一段话, 不仅传出行草艺术的真精神, 且将晋人自由潇洒、放逸不羁的艺术人格形容尽致。

魏晋文人气度风流, 行为超逸, 对自然有着强烈的迷恋和亲近之情, 使得他们欣赏自然本身的蓬勃生机的同时, 也对自然进行了无限的赞美和向往, 比如山水诗的兴盛, 山水画的出现 (尽管没有画留传下来, 但是宗炳等人有关于山水画的论述。) 等, 都显示出魏晋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钟情。比如陶渊明避世隐居, 从容欣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淡远景致;宗炳年老时把年轻时游历过的大山名川画在墙上“卧游”以“畅神”;王微“望秋云神飞扬, 临春风思浩荡”的畅快怡情等, 都是一种精神自由的境界。

魏晋人还强调在人物品藻、自然美的欣赏以及艺术创作中, 主体要有一个审美心胸。要以一种超越世俗的虚静的心胸面对山水, 也就是以一种超逸虚灵的心境来体会自然, 向内发现——以自己的深情来领悟自然的玄妙。可以说魏晋时期的“逸”是由人行为上的隐逸, 慢慢走向了精神上的归于自然的野逸, 这为后人将“逸格”定为绘画品评至高审美风尚及画家创作至高审美追求奠定了基础。

三、“逸格”地位之确立

画的“逸格”最先由宋代的黄休复确定其崇高地位, 然而早在他之前的唐代张彦远就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与逸格同义的“自然”一格。《历代名画记》卷二:“夫失于自然而后神, 失于神而后妙, 失于妙而后精, 精之为病也, 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 神者为上品之中, 妙者为上品之下, 精者为中品之上, 谨而细中为中品之中。余今立此五等, 以包六法。”——黄休复的“笔简形具, 得之自然”足以证明他的“逸格”便是张彦远所说的“自然”。虽然朱景玄《唐朝名画录》首次提出“逸品”——“以张怀瓘《画品断》, 神、妙、能三品, 定其等格, 上中下又分为三;其格外有不拘常法, 又有逸品, 以表其优劣也。”但是并没有对逸品加以推崇, 所以最先对逸品推崇的该是张彦远, 只是他并没有引起后人的注意, 而黄休复对逸品的推崇在北宋得到了文人的认可, 产生的影响比较大。

黄休复对逸品的定义:“画之逸格, 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 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 得之自然。莫可楷模, 出于意表, 故目之曰逸格尔。”由此可得出, 逸品是出于自然, 不拘形似, 笔墨精简而意趣俱足的作品。与逸品比较接近的为“神品”——“大凡画艺, 应物象形, 其天机迥高, 思与神合, 创意立体, 妙合化权, 非谓开厨已走, 拨壁而飞, 故目之曰神格尔。”由此, 可以把神品, 看成是传神之品, 它超越妙品, 是作画者的主体之神与所要表现的对象之神相互融合, 即“天人合一”, 得到山水的气韵并将其表现了出来。

而逸品与神品的区别很微妙, 神品是超越妙品忘其技巧而传其神韵, 虽是忘其技巧, 其实是对技巧的及其熟练的一种不自觉的行为, 还没有超越技巧。而逸品则是对技巧的超越, 类似石涛的“无法而法, 乃为至法”。“笔简形俱”, 不求形似之外, 还融进了作画者的精神情思——一种对自然宇宙的体悟, 上升到了内心的精神层面, 是一种对自然简贵的回归, 彻底的将魏晋时文人的精神向往用笔墨淋漓的表现了出来:清逸、简淡、超然、玄远、虚灵、澄澈、空明, 成为了最高的晶莹至纯的境界。故, 后人对逸品推崇倍至。

逸品在宋得到文人的认可并不是偶然现象, 这首先要归功于宋初山水画的完成——山水画技巧在五代时已经成熟, 到了北宋, 山水画技巧继承前人并有所发展;一直到唐代, 绘画多受到政治上的影响, 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都以帝王的喜好来创作和评判。而经过安史之乱, 当时擅长作画的人大多避入蜀地, 正是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等高人逸士将与政治相距甚远的具有自然淡远情致的山水画发展成熟。而且, 在唐代发展到顶点的禅宗, 到了宋代流行于文人之间, 大多文人都参禅悟道, 使得他们的精神寄托于山水竹木之上, 崇尚一种清、净、淡、远的野逸的虚空境界。

更为重要的是理学在宋代的出现与流行:程颢说:“吾学虽有所授受, 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天理”, 即是天地万物之理, 也是万物生成之理。贯穿在宋代人的宇宙观与自然观之中的是“即活动即存在”的创生性的道体之意。而在绘画中, 则主张一个人的绘画创作并不单是为了表达自己情感的需

道家思想之于元末书画家杨维祯、倪瓒

范功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重庆401331)

【摘要】元末书画家杨维祯、倪瓒的思想构成中, 道家思想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的思想, 在他们的诗文书跋中有着明显的表现。这不但促使他们走上了隐逸之路, 而且还构成了他们艺术观念、书画实践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杨维祯;倪瓒;道家思想

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认为“蒙古的狂风暴雨卷进中国, 书生的道理和他们讲不通, 对付文化浅的民族, 还得靠宗教。佛教复兴之外, 在北方又新兴了一种新道教即全真教。由于邱长春们七真人的掩护, 救了北方中国的万千生命, 亦绵延了传统文化之一脉生机。”道教在元代由于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有着特殊的地位。出身低贱的文人纷纷加入道教以求庇护, 很多人重视和倾心于道教思想。道教立根于道家思想, 追求长生全性, 得道成仙, 与老庄思想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在至正初杨维祯再次免官期间, 他与和尚、道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因而他的思想发生急剧变化, 尤其是开始吸取道家和道教思想。杨维祯自称“铁笛道人”、“铁崖仙客”, 正是其游心于道的一种暗示。他的极富神仙色彩的《奔月卮歌》就是为他的唱和之友茅山道士张雨而赋。邹复雷, 也是当时有名道士, 擅画梅。《春消息图卷》乃是其至正二十年 (1360) 年所作, 次年七月二十七日, 杨维桢到鹤沙洞玄丹房会见他时, 他出示了这幅新作, 求杨维桢题诗, 于是“铁笛道人”欣然提笔道:

鹤东炼师有两复, 神仙中人殊不俗。

小复解画华光梅, 大复解画文仝竹。

文仝龙去擘破壁, 华光留得春消息。

大师现任梦正甘, 翠禽叫梦东方白。

草书

七绝诗轴

《晚节堂诗札》

杨维桢书法作品 (配图) 2幅

要, 更重要的是为了体验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和谐的共鸣。于是, 宋人注重人的内在心性的修养, 主张天人合一——人的心灵境界与自然宇宙的和谐同一, 从而由对技巧的重视转向了人心的重视——作画者必须有高超清逸的人格与深厚的文化素质修养——逸品的出现, 便是对此的总结:笔简形俱, 得之自然, 即是作画者本人的精神写照, 有着自然山水的清雅淡远, 静谧而有神韵。从而, “逸格”为后人开辟了一个重视画家内心世界内在修养的广阔天地, 并树立了一个至高至上的人格美与艺术美和谐统一的典范。至此, “逸格”这一审美风尚不仅在绘画品评中备受推崇, 亦成为文人画家创作的最高典范。

这可见其与道教人士交往之一斑。2杨维祯在至正初年写作《大人词》之时, 实际已经吸收了道家的自然理论。至正八年, 他作《玄妙观重建玉皇殿碑》云:

“惟老氏之道原乎《大易》, 《大易》, 吾圣人忧患之作也。老氏者, 其无忧患乎?闵文法之烦称也, 机谲之互角也, 百废俱作, 万怪横生, 昼冥宵光, 夏霜冬雷, 罔不缪盩, 故其立教以自然为宗, 以无为为有本, 返治于容城氏时, 田不侵畔, 渔不争隈, 抚婴儿于巢上, 栖余粮于母首, 虎豹可尾, 蛇虺可碾, 而不知为之者, 此老氏旨也。”

该文明确指出老氏“立教以自然为宗, 以无为为有本”, 表明杨维桢对道家的认识正在深入。

当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 杨维祯“急于伸志”之心第三次受挫彻底归隐以后, 他从感性体验到理论认识都接受了道家的自然理论, 并把它与陆学强调扩张主观自我的思想融为一体, 终于导致他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儒家的价值规范, 表现出离经叛道的个性精神。如他在云间所作《自然铭》有序曰:“

“老聃谈自然, 以理有至分, 物有至定极甘。庄生推之为‘逍遥’:小大任小大, 长短任长短, 而物无不得其所。其然者, 皆莫知其所以为自然也。心无为者,

与化为体, 上知造物之无物, 下知有物之自造也, 非此无以明自然。故老、庄祖自然, 使世之沓婪躁妄一安乎自适, 而诸乎定极此自然。”

在他看来, 老庄所说的自然, 实即在承认“物各有性, 性各有极”的前提下而主张“各以得性为至, 自尽为极也”。杨维祯吸收了道家思想, 并发展为他自己的自然论:世上本无造物者, 万物皆由自生自造, 人对于各具个性的万物, 只有心中“无为”, 与造化融为一体, 才能庶物不伤而各适其性。由万物推及人事, 他的自然论便具有了异端倾向, 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人性论上主张顺性自适, 各遂其志。庄子在《逍遥游》中有“贬尧而推许”的倾向, 而廉夫却认为“尧舜与许由虽异, 其得于自然一也”, 对君子与隐士的各适其性都予以肯定。这不啻是杨维祯对隐逸思想的一种自认。

二是在政治观上主张无为而治, 强调杨维祯《岁寒图轴》人性。这种理想境界与《玄妙观重建玉皇配图1幅

参考文献

(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P239

(2) 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P119

(3)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P212

桥梁施工裂缝形成原因探讨 篇10

大量工程实践及理论分析证明, 带裂缝工作是钢筋混凝土桥梁构件的基本模式, 只是通常有些裂缝都非常细微 (缝宽<0.05mil1) , 肉眼看不出来, 一般对建筑物的结构不造成危害, 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允许它的存在, 但是裂缝在荷载的使用时, 或者在外界物理作用或者化学因素直接作用下, 容易不断变质和发展, 导致材料碳化、钢筋保护层脱落或者生锈腐蚀, 耐久度和稳定性降低, 严重时甚至发生垮塌事件, 危害结构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混凝土变形裂缝的成因复杂、繁多, 有时多种因素互相影响, 但每一条裂缝均有其产生的一种或几种主要因素。

1.1 变形引起的裂缝。

又称为非结构性裂缝, 如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受到结构变形的限制时, 在结构内部就会产生自应力, 当此自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极限值时, 即会引起混凝土裂缝, 裂缝一旦出现, 变形得到释放, 自应力也就消失了。混凝土的非结构性裂缝的产生受混凝土材料组成、浇筑方法、养护条件和使用环境等多因素影响。

1.2 混凝土引起的裂缝。

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 混凝土将发生变形, 若变形遭到约束, 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 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在某些大跨径桥梁中, 温度应力可以达到甚至超出活载应力。温度裂缝区别于其他裂缝的最主要特征是随温度变化而扩张或合拢。引起温度变化的主要施工因素有:

1.2.1 水化热。

出现在施工过程中, 大体积混凝土 (厚度超过2.0m) 浇筑之后由于水泥水化放热, 致使内部温度很高, 内外温差太大, 致使表面出现裂缝。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 尽量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 限制水泥单位用量, 减少骨料人模温度, 降低内外温差, 并缓慢降温, 必要时可采用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内部散热, 或采用薄层连续浇筑以加快散热。1.2.2蒸汽养护或冬季施工时施工措施不当。混凝土骤冷骤热, 内外温度不均, 易出现裂缝。1.2.3焊接施工不当。预制T梁时横隔板安装, 支座预埋钢板与调平钢板焊接时, 若焊接措施不当, 铁件附近混凝土容易烧伤开裂。采用电热法张拉预应力构件时, 预应力钢材温度可升高至350℃, 混凝土构件也容易开裂。

1.3 收缩引起的裂缝

在实际工程中, 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 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 (干缩) 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

1.3.1 塑性收缩。

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4 h~5 h左右, 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 分子链逐渐形成, 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 混凝土失水收缩, 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 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 称为塑性收缩。塑性收缩所产生量级很大, 可达l%左右。在骨料下沉过程中若受到钢筋阻挡, 便形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1.3.2缩水收缩 (干缩) 。混凝土结硬以后, 随着表层水分逐渐蒸发, 湿度逐步降低, 混凝土体积减小, 称为缩水收缩 (干缩) 。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损失很快, 内部损失慢, 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 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 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 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 便产生收缩裂缝。

1.4 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由于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 混凝土保护层受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 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 或由于氯化物介入, 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 均可引起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 钢筋中铁离子与侵入到混凝土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锈蚀反应, 其锈蚀物氧化铁体积比原来增长约2倍, 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 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剥离, 沿钢筋纵向产生裂缝, 并有锈迹渗到混凝土表面。由于锈蚀, 使得钢筋有效断面面积减小, 钢筋与混凝土握裹力削弱, 结构承载力下降, 并将诱发其他形式的裂缝, 加剧钢筋锈蚀, 导致结构破坏。要防止钢筋锈蚀, 施工时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 加强振捣, 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防止氧气侵入, 同时严格控制含氯盐的外加剂用量, 沿海地区或其他存在腐蚀性强的空气、地下水地区尤其应慎重。

1.5 施工材料质量和工艺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与拌和水及外加剂组成。配置混凝土所采用材料质量不合格, 可能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在混凝土结构浇筑、构件制作、起模、运输、堆放、拼装及吊装过程中, 若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 容易产生纵向的、横向的、斜向的、竖向的、水平的、表面的、深进的和贯穿的各种裂缝, 特别是细长薄壁结构更容易出现。裂缝出现的部位和走向、裂缝宽度因产生的原因而异, 比较典型常见的有:

1.5.1 混凝土保护层过厚, 或乱踩已绑扎的

上层钢筋, 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筋保护层加厚, 导致构件的有效高度减小, 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1.5.2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 出现蜂窝、麻面、空洞, 导致钢筋锈蚀或其他荷载裂缝的起源点。1.5.3混凝土浇筑过快, 混凝土流动性较低, 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实不足, 硬化后沉实过大, 容易在浇筑数小时后发生裂缝, 既塑性收缩裂缝。1.5.4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 使水分蒸发过多, 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使得在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1.5.5混凝土初期养护时急剧干燥, 使得混凝土与大气接触的表面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1.5.6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 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 增加水和水泥用量, 或因其他原因加大了水灰比, 导致混凝土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增加, 使得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裂缝。1.5.7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 接头部位处理不好, 易在新旧混凝土和施工缝之间出现裂缝。如混凝土分层浇筑时, 后浇混凝土因停电、下雨等原因未能在前浇混凝土初凝前浇筑, 引起层面之间的水平裂缝;采用分段现浇时, 先浇混凝土接触面凿毛、清洗不好, 新旧混凝土之间黏结力小, 或后浇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导致混凝土收缩而引起裂缝。1.5.8混凝土早期受冻, 使构件表面出现裂纹, 或局部剥落, 或脱模后出现空鼓现象。1.5.9施工时模板刚度不足, 在浇筑混凝土时, 由于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 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1.5.10施工时拆模过早, 混凝土强度不足, 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1.5.11施工前对支架压实不足或支架刚度不足, 浇筑混凝土后支架不均匀下沉, 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1.6 荷载引起的裂缝

荷载裂缝产生的原因在于施工过程中, 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机具、材料;不了解预制结构受力特点, 随意翻身、起吊、运输、安装;不按设计图纸施工, 擅自更改结构施工顺序, 改变结构受力模式;不对结构做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度验算等。

2 结论

混凝土桥梁发生变形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上几种, 采取一定的设计和施工措施来克服和控制大的裂缝产生, 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应该加强研究和及时预防的。因此,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 是保证结构安全耐用的前提和基础。在施工管理过程中, 进一步深化对裂缝的预防和处理的研究, 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J].施工技术, 2000.

[2]牛紫龙.冯东翔.李福恩.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分析与控制[J].工程建设.2006.

[3]崔进强.浅谈桥梁施工裂缝的形成原因[J].科技咨询导报, 2001.

[4]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WWW.CHINA-B.C0M, 2009.

[5]蔡锐武.施工监理中的测量控制[J].广东水利水电, 2005.

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 篇11

一、教师方面

从师生关系上看,初中数学学困生大多数对数学课比较喜欢,但是愿意和老师交流的人不多,甚至有的数学学困生从不和老师交流,致使许多不懂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学困生和老师的距离越远,学习退步越大,所以师生缺乏交流会不知不觉地造就学困生;从教师讲课上看,学困生大多数反映听课有一定困难,能听懂的内容不多,因为有的老师讲课快、起点高,有的老师讲课乱、逻辑性不强,学困生本身逻辑思维能力差,反应慢,数学概念模糊,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如果节节课听不懂,就会越学越困难,这是学困生形成的关键环节。从课堂提问上看,学困生希望教师提示后再回答问题,或者肯定正确的地方再指出错误,不希望教师严肃地批评,农村教师常犯的错误就是经常训斥回答不上来问题的学生,导致课堂上学生再不敢回答问题,失去了回答问题的信心,教学中出现师生不配合的情况。反过来,学困生有问题也不愿意问老师,课堂问题只有咽下肚子,久而久之,不会的知识越积越多,这是形成学困生的“温床”。从授课方式上看,学困生大多数赞成先征求学生意见,针对学生提出的想法进行重点讲解,提倡学生自我反思和练习,提倡民主课堂,反对整节课一讲到底,学困生的这种意见,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值得教师深思。最后,学困生需要教师的关心,大多数学困生认为数学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程度只是一般,尤其是对学困生的课外辅导存在不足,这说明学困生的形成还与教师的关心程度有关。

二、学生自身方面

从上课表现上看,学困生喜欢听数学老师讲课,上课时也能举手发言,但大多数学困生不能专心听讲,甚至有的从不专心听讲,自控能力差,所以学困生抓不住学习的关键环节,失去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从自信心上看,学困生都认为自己的小学数学成绩就很一般,在本班的成绩属于下游,大多数认为学习成绩差、不守纪律、品行不端的学生就是差生,所以学困生一直把自己装进了差生的笼子,从小学到中学一直缺乏自信,学困生的阴影就是不能战胜自己。在兴趣方面,学困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大多一般化,有的甚至不感兴趣,原因很简单,有的学困生认为数学枯燥抽象,有的认为自己总做错题,有的是因为不喜欢数学老师,所以数学学困生平时大多数不会经常讨论数学题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引导学困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是改变学困生现状的主渠道。从作业的完成情况上看,大多数学困生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对作业的态度是无所谓,因此多数学困生能及时完成作业,个别偶尔不能,极个别经常不能完成,学困生独立完成作业意识不强,大多数依靠同学,抄袭作业完成任务的情况较多,所以作业设置不合理,是形成学困生的另一个原因。

三、家庭教育方面

学困生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和家长态度有直接关系。据调查,23名学困生,父母均在外的7人,占30.4%;父亲打工母亲在家的11人,占47.88%;而父母均在家的5人,占21.7%。这说明几乎有80%的农村学困生成为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很少,根本谈不上对孩子数学辅导。学困生多数认为父母对自己没有什么期望,管理自己的态度都是一般化,也有少数认为管理过于严格或放任自流,方法粗暴简单,电话遥控管理的多,每天都“管”得很少。加之有的学困生和父母极少交流或从不交流,这样没有沟通或交流的家庭教育,形成了学困生扭曲的心理,甚至形成逆反心理,造成个别学困生不学习、跟家长赌气。许多家长忙于打工,对孩子学习从不过问,给孩子灌输读书无用论或者打工挣钱的思想,摧毁了学困生安心读书的心理防线,致使大多数农村学困生在家整天看电视,不看电视的玩手机,缺乏理想,沉迷于娱乐,消磨时间,这是造成学困生的根源所在。一位家长曾经领着自己的孩子对我说:“我家的孩子来学校长身体,不求什么希望,家里管不住,老师,就让孩子在学校混着吧”,家长的一句话,断送了孩子前途,冲击了学校教育的正能量,让我感到了没有文化的可怕,我看到了“5+2=0。”教育在农村真正存在,我也想到了教育孩子要从教育家长做起,尤其是学困生教育更应该加强家校联系。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可能是老师造成的,可能是学生自身造成的,可能是家庭教育造成的,其中的缘由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分析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因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所以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国高校债务形成原因研究 篇12

一、政府方面

1. 高校扩招是高校负债的基本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严重不足,1998年,我国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仅为1.7%,而美国为3 2%,日本为21%,韩国为12%,就连印度也超过我国,为3%。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满足广大公民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规定。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连续大规模扩招,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108万人,1999年达到160万人,此后每年的招生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直到2011年招生人数达到675万人,是1998年招生人数的6倍之多。

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在近十几年间迅速的增加,在这种强劲的发展态势下,教育资源的供给就显得严重不足了,许多高校出现了校园拥挤、教室紧张、教学设备不足、教师缺乏、食宿条件低劣等现象。各个高校不得不想办法向外扩张,建设新校区,改善办学条件。

2. 政府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不能满足扩招的需要

各个高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高校发展建设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支撑与政府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直至2010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3.66%。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平均的财政性教育投入为7%左右,而发达国家则高达9%左右。近年来,虽然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稳步增长,但这种增长速度跟不上高校招生扩张的速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1 997年国家用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是306亿元,2008年增长为2004亿元,增长的幅度看起来很大。但是,与此同时,高校在校生人数也由317万人增长到2021万人。结果是,大学从国家获得的教育经费,按在校生总人数平均计算,仅仅从9600元增加到9900元。如果把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实际生均拨款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是下降了。因此高校建设普遍面临比较大的资金缺口,而依靠贷款融资正好是解决这个资金缺口的最好办法。许多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面对办学规模扩大与办学条件不足的矛盾,开始走上了以贷款求发展的道路。

3. 政府政策导向高等教育转变投资方式,引导高校走“银企合作”之路。

在1999年9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这一规定直接允许了高等学校利用贷款融资发展。教育部[2001]33号文件《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指出:“适当运用财政、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合理利用银行贷款,继续争取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以上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了高校利用贷款融资发展的政策支撑,各个高校纷纷向各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审计署在清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时给出了确切的数据,截至2010年,全国1164所地方所属普通高校有政府性债务2634.98亿元,且借新还旧的比率超过50%,每年用于偿还贷款的资金是摆在各个高校面前的问题。

二、高校方面

1. 扩招后的建设经费严重不足,高校陷入债务危机。

从1999年开始的扩招后,高校开始了疯狂的扩张。到2004年,全国高校校舍面积增加了3.2亿平方米,毛入学率也从1998年的9.8%提升到2008年的23%。截至201 1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18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学生越来越多,那么势必就得增加宿舍楼、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资金又大都来自贷款,疯狂之后迎来的则是还债的高峰期。一方面扩招后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严重的不足,另一方面高校的教学评估标准进一步上调。这些都是导致高校不断借债,最终陷入债务危机的重要因素。

2. 高校进行教学评估,需要大量资金。

我国自1994年开始普通高校试点评估,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正式确立了周期性教学工作评估制度。2004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这些指标包括生师比、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生均年进书量、生均占地面积、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数量等一系列指标。教育部每年对高校进行一次检查,以上指标凡有一项不达标的,其招生规模不得超过当年毕业生数量,有两项以上指标不达标的,暂停该高校的招生。这样就迫使各高校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增加教学投入,有的高校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仪器设备以达到以上的指标。这项工作极大的促进了高等学校的教学投入,显著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但由于评估过于频繁,所以也对高校负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 高校筹资渠道单一,只能依靠银行贷款。

一方面是高校扩张中基本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是教育部的教学评估需要高校增加教学投入,高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高校的收入一般只有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这两部分,虽然也有高校在校办企业、科研项目、设备租赁、技术转让、社会捐赠等方面有一定的收入,但这对于正处在扩张期高校建设的实际需要来说,这些收入的规模还是偏小。相对于校办企业、社会捐赠这些融资途径来说,银行贷款简洁、有效,而且国家政策支持,所以各个高校开始使用银行贷款作为主要的筹资渠道。

三、银行方面

1. 政府政策引导走“银企合作”之路。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解决学生公寓等高等学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系统内的有关规章制度,加大对学生公寓等高等学校后勤服务设施的信贷支持力度”。就河南省来说,2000年2月,原省物价局、省教委、省财政厅、省发改委以及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河南省分行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利用信贷资金加快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豫教财字[2000]11号),明确提出了利用信贷资金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各高校要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努力利用信贷资金促进我省高校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一个较快的发展。这种来源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性引导在高校利用贷款融资发展的模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高校成为银行的低风险优质客户。

在高校大规模扩张而引发各高校贷款强劲需求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普遍认为,教育产业既是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又有政府的担保和支持,偿还贷款不存在任何问题。商业银行普遍有学校贷款、政府买单的想法,缺乏风险意识。而事实上高校是个特殊的法人机构,我国目前尚没有有关公办高等教育机构破产的相关法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也没有对高校的破产做出相应的制度规定。所以,对于银行来说,高等院校无疑是一个几乎不存在破产清算的低风险优质客户,银行用相对较低的风险和高质量的信贷增量来缓解银行的“存差”,同时通过与各个高校的合作,还可以发展高素质的教师和大学生成为银行未来的优质客户群。

3. 银行对高校的贷款管理困难,加大了资金风险评估难度。

银行对高校的贷款管理难的主要原因是对高校的资金监控难。由于政府要求高校采取的是“收支两条线”的财政政策,高校的一切收支都统一在财政结算账户中进行,各个高校在各商业银行中的账户资金余额很少,银行根本无法监控高校的收支以及资金使用情况,银行很难预测出高校的现金流量,很难对高校真实的财务能力做出判断,加大了信贷资金风险评估的难度。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政府、高校、银行三方的“合作”导致高校债务风险的产生,既像是不谋而合,又像是有计划的一拍即合。归根结底,三方均处在一条利益链上,政府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拉升了GDP;高校扩大了招生,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银行找到了优质客户,发展了贷款业务。正是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造就了高等学校的巨额债务。

摘要:我国高等学校的债务问题是近些年来社会上普遍热议的问题,热议的原因,是由于高等教育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未来,这个问题已不简单地是高校内部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社会问题。本文分别从政府、高校、银行三个角度对我国高校扩张中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给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债务,原因

参考文献

[1]曹娟娟.公办高校财务风险的制度成因及控制对策[J].会计之友,2010,(10).

[2]谷文林.高校财务风险现状及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8(6).

上一篇:情境探疑下一篇:比较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