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心血管功能损伤

2024-11-03

早期心血管功能损伤(精选7篇)

早期心血管功能损伤 篇1

骨盆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 往往由严重的外伤造成, 随着交通事故伤和高空坠落伤增多, 较严重的骨盆骨折的发生率明显提高。骨盆骨折有较高的病死率, 文献报道约7.9%~ 17%[1,2,3]。严重的骨盆骨折, 尤其是合并血管损伤大出血的病人, 其病死率可高达50%~ 60%[4]。持续出血导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病人的早期处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 仍是一种重大的挑战。因此, 深入对骨盆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认识, 早期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 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是创伤骨科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1 骨盆骨折骨折类型与血管损伤的相关性

骨盆骨折导致的死亡, 都直接或间接因骨盆骨折所引起的血管损伤所致[5] 。Verbeek等[3]分析了1 050例骨盆骨折病人, 其中217例 (20.7%) 合并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将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其出血来源主要有如下方面: (1) 骨折断面出血:骨盆系松质骨, 骨内静脉窦多, 血供极其丰富, 断面渗血多。 (2) 盆腔静脉丛损伤:因静脉血管壁薄, 盆壁静脉丛无静脉瓣, 容易受到损伤, 破裂的静脉收缩力差, 其周围组织结构松软, 难以产生压迫止血作用, 因此有学者[6,7]认为盆腔静脉丛损伤是骨盆骨折出血的主要来源。 (3) 骨盆髂血管损伤:因髂血管系走行与盆腔密切贴近, 当盆壁相应部分发生骨折时, 骨折端有可能伤及髂血管。 (4) 盆壁软组织撕裂出血。 (5) 盆腔脏器破裂:盆腔的动脉有广泛侧支循环, 组成吻合环, 静脉之间也相互吻合, 在脏器周围形成丛, 当骨盆骨折损伤这些血管时, 往往引起大出血。急诊急救时难以判断出血的来源, 因此, 处理比较棘手[3]。

骨盆骨折血管损伤机制可分为直接暴力损伤和间接暴力损伤:直接暴力损伤为骨折块直接刺伤及局部骨折块移位引起;间接暴力损伤为半骨盆移位后牵拉及撕裂所致。不稳定骨折血管损伤的几率远远大于稳定骨折[7], 即按照TILE分型依次为C>B>A。骨盆骨折血管的损伤与其解剖结构密切相关。骨盆血液主要由髂内动脉分支供应, 髂内动脉可分为前干及后干, 后干分支有骶外侧动脉、髂腰动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及阴部内动脉等, 其中坐骨支内缘有阴部内动静脉, 骶髂关节、骶骨及髂骨翼后面邻近髂腰动静脉的分支, 髂外动静脉围绕耻骨上支。前干分支有脐动脉、膀胱下动脉、直肠下动脉、输精管动脉 (或卵巢子宫动脉) 、闭孔动脉等, 其中闭孔动静脉位于髓臼内侧, 骶骨前方有骶前静脉丛。靠近骨壁的血管易受到骨折端的锐性伤。根据骨盆骨折X线表现可预测血管损伤类型, 后环骨折容易引起臀上动脉、骶外侧动脉及髂腰动脉损伤, 前环骨折易损伤闭孔动脉[8]。

Young和Burgess等[9]在总结Pennal和Tile分型的基础上, 以损伤机制为重点, 将骨盆骨折分为侧方挤压型 (LC) 、前后挤压型 (APC) 、垂直剪力型 (VS) 和复合应力型 (CMI) 四种。该分类方法可作为判断骨盆损伤严重程度的预警性标准。骨盆骨折出血及损伤机制与血管的走行分布密切相关。按照Young-Burgess分型, 最常见的易出血类型是APCⅡ、Ⅲ型, 出血量依次为Ⅲ型>Ⅱ型>Ⅰ型;最易损伤的血管是臀上动脉、阴部内动脉;对于LC型, 出血量依次为Ⅲ型>Ⅱ型>Ⅰ型, 闭孔动脉最易受损。VS型损伤出血量较大, 髂内外动脉、臀上动脉最易受损;CMI型损伤的出血量最大, 最易受损的是臀上动脉。

2 骨科损伤控制理论 (damage control orthopadeics, DCO) 在骨盆骨折早期诊疗中的应用

损伤控制外科在救治严重创伤、大量失血的病人时, 根据病人的生理耐受程度, 采用分阶段的方式进行。第一阶段对患者伤情进行评估, 通过吸氧、输液、输血等维持生命体征, 同时进行床边摄X线片初步了解骨折类型, 初期手术目的是临时骨折固定和控制出血、减少污染, 骨折多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值得注意的是, 对患者的评估和治疗需同时进行, 避免因诊断而延误救治。第二阶段将患者送至重症病房监护并行复苏治疗, 稳定患者生理状态。第三阶段行骨折的最终固定和康复治疗[10]。损伤控制理论20世纪90年代被应用于复杂骨盆骨折的治疗中并逐步形成了DCO, 其宗旨为早期行初始、快速、暂时的骨折固定, 减少手术操作带来的额外负担, 待全身情况好转后二期修复骨折[11]。

骨盆骨折患者处于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和机体代谢功能失调状态, 患者出现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和代谢性酸中毒三联征[12], 面临着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 如此时进行精细的外科手术以恢复骨盆的解剖关系极可能会突破患者的生理极限, 使患者的生理机能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最终危及患者的生命。严重骨盆骨折, 尤其是合并胸腹部钝性挫伤者, 常常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循环障碍或休克, 应严格按照创伤控制的原则, 维持循环血容量和组织氧供, 发现和控制伴发损伤及恢复血液动力学稳定性, 实施快速和必要的有限外科干预, 可减少病死率[13]。王基等[14]报道实施V (Ventilation) 、I (Infusion) 、P (Pulsation) 抢救程序对包括骨盆骨折在内的近万例危重多发伤患者进行院内急救, 抢救成功率自84%提高至98%以上。王子明等[15]提出了限制性容量复苏的观点, 建议采用组织灌注指标来评价复苏的效果。严重骨盆骨折引发血管损伤和严重休克是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 以DCO为指导在第一时间抢救患者的生命, 同时又对骨折进行处理, 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3 早期血管损伤的处理

骨盆骨折造成血管损伤持续出血是造成骨盆骨折死亡的重要原因, 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将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急诊应根据患者骨折分型、出血的速度、医疗机构可利用的资源来选择止血的措施, 主要有稳定骨盆环增大盆腔压力来控制出血的加压装置 (骨盆包扎带、骨盆C型钳、外固定支架等) , 骨盆填塞, 骨盆血管造影栓塞, 双侧髂内动脉结扎等。稳定骨折断端应当作为复苏的一部分, 在伤后1 h内尽快进行[16]。骨盆包扎带以其效果确切、非侵袭性、使用方便等特点在不稳定骨盆骨折病人的转运和复苏过程中得到广泛的使用。Croce等[17]的研究表明, 使用骨盆包扎带可以减少前后挤压型骨盆骨折患者的输液量,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病死率。外固定支架是严重骨盆骨折损伤控制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减少骨盆容积, 稳定骨折表面, 允许静脉填塞, 提供血肿的形成条件。在患者骨盆已经固定, 经积极正确的扩容措施后休克仍无好转,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进一步下降, 而无其他出血原因者应根据个体情况进一步采用包括骨盆血管造影栓塞、骨盆填塞、双侧髂内动脉结扎等综合治疗。

3.1 骨盆血管造影栓塞

1972年Margolies等首次采用血管造影作为检查骨盆骨折伴大出血的方法, Ring于1973年首次采用血管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 目前血管造影栓塞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快速控制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8,19,20,21], 在处理骨盆骨折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中发挥重要作用。动脉注入造影剂后, 在X线透视下观察造影剂外溢即可明确骨盆骨折出血点的位置。当动脉造影发现造影剂血管外溢现象时, 应立即做选择性血管造影栓塞术。文献报道骨盆骨折患者需栓塞止血的总概率<10%, APC型、VS型、CMI型骨盆骨折损伤的患者中, 20%需要血管栓塞术, LC损伤类型则仅为1.7%, 年龄较高和修正创伤评分更高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术的几率更大[22,23]。Costantini等[20]报道对于APCⅠ型的骨盆骨折病人, 动脉造影往往为阴性。Lin等[24]对92例骨盆骨折出血病人对比研究发现, 与保守治疗相比,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可以明显减少病人输血及补液量, 缩短休克纠正时间, 提高生存率, 认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早期快速有效控制骨盆骨折出血的方法。Fang等[25]对545例合并骨盆骨折及腹部钝性外伤病人回顾性研究认为血管造影术作为一种同时具有诊断及治疗意义的方法, 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应优先于剖腹探查术采用。动脉造影栓塞术对于控制骨盆骨折出血具有明显优势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争议。由于需要搬动, 对多发伤患者风险较大, 且从入院到完成栓塞的平均时间较长, 有报道约为2 h[24], 而且对人员设备有较高的要求, 限制了动脉造影栓塞术的临床应用。血管造影栓塞术在控制静脉出血和骨折部位出血方面效果不明显, 而且, 静脉性出血占高能量骨盆骨折患者出血的大多数, 无动脉损伤的低血压休克患者因血管造影术消耗了更多的时间可能对患者的生存率无改善[26]。单次的栓塞还存在加大出血的可能, 需要反复栓塞, 且对于非活动性出血区域也需要栓塞以减少后期迟发性出血可能, 主张将其作为骨盆填塞无效后的补救措施。血管造影栓塞术亦有一定的并发症, 栓塞后反应 (如疼痛、发热及消化道反应等) 及技术原因 (如栓塞剂选择不当、反流性和/或顺流性误栓等) 等造成的并发症已有较多描述。目前报道与之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有臀肌、结肠和输尿管的坏死, 创伤性败血症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27]。血管造影栓塞技术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 有效性和准确性已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了直接阻断出血动脉血流、避免误栓其他动脉分支引起的并发症, 在操作顺利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超选择性栓塞[18];而休克患者动脉有明显血管收缩或闭塞, 超选择插管困难、不能明确出血部位时, 可考虑选择性栓塞。对于抢救时间问题, 目前提出了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 Martinelli等[28]介绍了使用主动脉内气囊阻塞技术处理生命垂危的骨盆骨折大出血休克的患者。无需X线透视检查, 通过膨胀的乳胶气球阻断肾脏以下腹主动脉, 从而为患者转运及行血管造影栓塞术赢得宝贵的时间。国内亦有报道采用体外腹主动脉末端施压控制骨盆骨折大出血[29]。笔者认为对于血管造影栓塞术的采用应当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在对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后, 依据医疗机构自身的条件 (血管造影相关的设施、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的介入科医师等) 选用。

3.2 骨盆填塞

骨盆填塞是由Tscherne首次应用于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治疗, 是一种控制骨盆骨折静脉性出血的直接止血法, 对纠正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同样具有明显的效果。由于大部分骨盆出血来自盆腔静脉丛及松质骨断端的静脉窦, 所以骨盆填塞纱布从而压迫止血被证明是成功有效的[30,31,32]。骨盆填塞的实施首先需要一个稳定的骨盆环, 稳定的骨盆环可以把渗出的血液限制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 通过增大的盆腔压力来控制出血;不稳定的骨盆骨折丧失了骨盆的“自填塞效应”, 需恢复骨盆完整性来取得“稳定”骨盆的效果。骨盆填塞应在那些尽管使用了外固定支架, 持续性出血仍不能控制的患者中实施。骨盆纱布填塞通过下腹部一个纵行正中切口暴露膀胱前间隙, 没有进入到腹膜内空间, 完整的腹膜起到了填塞压迫的作用。纱布填塞在骨盆侧方及腹膜后腔。同样也可以采用单侧或双侧脐下横切口暴露并达到骨盆的腹膜后腔。血液乳酸水平是判断血流动力的敏感指标, 当填塞后乳酸水平明显下降时, 可作为结束止血治疗的有力参考, 填塞纱布一般在术后1~3 d取出。骨盆填塞手术简便易行, 术中无需寻找出血点, 持续时间短, 可同时评估和处理腹部损伤, 既可以压迫静脉丛出血, 又可以控制小动脉的出血, 能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 特别适用于伴有腹腔脏器损伤需要剖腹探查的大出血病人, 并且能减少不必要的血管造影术。有报道使用这种纱布填塞辅以血管造影栓塞使骨盆骨折的病死率从40%降至25%[30]。Cothren等[33]报道对持续性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使用骨盆填塞法, 无一例患者出现因急性出血而死亡, 研究中只有24例无反应者中的4例需要随后的血管栓塞术 (16.7%) , 故认为骨盆填塞可以快速控制出血, 使部分病人免于行急诊血管造影术。在一个回顾性病例研究中, 从入院到手术结束, 患者行骨盆填塞平均需要45 min, 而血管造影栓塞平均需130 min, 且术后24 h骨盆填塞较血管造影栓塞明显减少了输血及补液量[31]。但骨盆填塞技术也存在填塞范围小、置入体内纱布容易造成感染等不足。Anna等[34]对661例骨盆骨折进行随访, 对其中18例进行骨盆填塞的病例分析表明, 腹膜外填塞术后, 80%病人因动脉损伤需积极行血管造影栓塞, 骨盆填塞只是患者情况不稳定无法进行造影栓塞处理的替代治疗。骨盆填塞对大动脉出血, 尤其是骨盆外动脉破裂效果不明显, 所以它并不能取代血管造影栓塞术。骨盆填塞应当作为一种快速有效压迫静脉止血的方法, 通常在准备血管造影栓塞过程中完成, 既能改善血液动力学的不稳定, 又可以为急诊行动脉造影栓塞提供宝贵的时间[35]。在不具备实施血管造影栓塞条件时, 亦可作为控制出血的备用方法。

3.3 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

在实施骨盆填塞及动脉造影栓塞术后, 患者血液动力学仍不稳定,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进一步下降者可考虑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结扎髂内动脉后可使盆腔周围脉压下降25%~75%, 侧支循环供血减少50%, 因而可有效控制出血[14]。手术直接结扎双侧骼内动脉以快速控制出血, 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行半骨盆离断术以挽救生命。对于髂内动脉结扎术, 目前争议较多。盆腔解剖复杂, 剖腹探查一时难以控制主要出血部位, 手术往往带有盲目性;髂内动脉侧支循环丰富, 术后很容易再出血, 同时手术又增加了凶险的感染危险, 若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医源性的神经损伤。何平高等[36]总结骨盆及盆底创伤大出血髂内动脉结扎或造影栓塞65例的体会, 考虑合并有腹腔脏器伤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 反之采用栓塞术是对骨盆及盆底创伤大出血有效的治疗手段, 不提倡先栓塞后剖腹术。Dubose等[37]认为对于某些特定的骨盆骨折后出现大量腹膜后出血的病人, 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或许是损伤控制的一种方法, 不过对于这些特定病人的选择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故目前除了对明确为难以控制的大动脉如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损伤, 以及需要重建血管以保证下肢血运外, 对其他血管损伤很少采用手术治疗。然而, 非手术方法及放射介入治疗仍不能恢复血液动力学平衡, 且无其他部位出血时, 可进行手术探查, 作为最后治疗手段。

4 小结与展望

高能量创伤所致的骨盆骨折往往伴随着血液动力学的不稳定, 早期诊断、处理血管损伤, 恢复血液动力学稳定是抢救的关键。血液动力学评估和分清骨折类型是治疗的第一步。在许多医疗中心, 治疗规范包括在早期机械固定骨盆时一并施行血管造影栓塞术。紧急的骨盆填塞可能也是一个有效的治疗。同时, 经其他治疗后仍难以控制出血的患者可考虑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但一些作者报道的损伤控制处理原则很难实施, 其中一个原因是骨盆骨折患者间导致休克的原因和出血的来源的差别太大, 而且, 治疗还强调个体差异性。另外一个原因是许多治疗原则的提出是根据这些作者们所在的医疗单位的能力提出来的, 尽管这些方案的基本原则非常有用, 但是, 可能还需修改一些原则来适应每个医疗单位的人力和物力。

随着各种交通事故及高空坠落伤导致骨盆骨折的发生率明显提高, 对于骨盆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早期处理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入。严重骨盆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患者早期严格按照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 可以为抢救休克及处理骨盆骨折并发症赢得宝贵的时间, 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有效及时地控制骨盆骨折合并的危及生命的大出血, 仍是一极具挑战性的棘手难题, 目前各种处理早期血管损伤方法的适应证, 对于改善患者存活率的差异, 以及患者预后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早期心血管功能损伤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四肢血管损伤患者, 男性18例, 女性8例, 年龄12~62岁, 平均38岁。受伤原因:切割伤3例, 车祸伤10例, 刀刺伤5例, 利器捅伤8例。损伤部位:臀上动脉3例, 股动脉10例, 腘动脉1例, 肱动脉2例, 肱静脉1例, 桡动脉3例, 腋动脉1例, 股动脉、股静脉及大隐静脉同时损伤1例, 胫后动脉2例, 腘动脉及腘静脉1例, 足背动脉1例。动脉损伤的类型:完全性断裂19例, 部分断裂7例。均为开放性损伤。

1.2 处理方法

伤后予伤口内填塞纱布或小方纱数量, 伤口用丝线快速缝合皮肤。受伤后院前填塞6例, 指导乡镇卫生院填塞3例, 急诊科填塞12例, 手术前填塞5例。填塞后闭合伤口19例, 填塞后加压包扎伤口6例, 填塞后未能缝合伤口1例。处理血管至受伤时间1~8h, 因血库库存血紧缺, 延时手术2例, 断端吻合23例, 血管修补并大隐静脉移植3例, 动静脉结扎1例, 预防性筋膜室切开减压术3例。

2 结果

本组26例中均保肢成功。一期闭合伤口18例, 延期闭合伤口6例, 植皮2例, 术后无肾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肢体功能评定肢体功能评定分为优、可、差三级。优:损伤肢体远侧接近正常的肌肉主动收缩活动和关节自主运动;可:损伤肢体远侧部分肌肉主动收缩活动和关节自主运动;差:损伤肢体远侧无肌肉主动收缩活动和关节自主运动。除合并神经损伤外, 本组病例肢体功能评定均为优。

3 讨论

3.1 血管损伤的急救

四肢血管损伤时首先要控制出血, 开放性血管损伤, 必须立即采有效的措施止血[3], 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出血是血管损伤患者救治最主要的问题。

3.2 血管损伤的诊断

在开放性创伤中, 判断有无血管损伤多困难, 早期诊断与及时处理对出血及对预后至关重要[4,5]。本级病例均为开放性损伤, 伤口活动性较多出血及局部明显肿胀, 淤血等。大多数严重的四肢血管损伤表现出脉搏消失、肢端苍白、疼痛、麻痹、感觉障碍、循环障碍等[6]。肢体远端动脉波动消失和缺血、活动性出血和波动性大血肿是血管损伤的体征, 这些都是尽早填塞加皮肤缝合的重要指征。

3.3 开放性血管损伤止血方法

指压法:只是适合现场应用;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消毒纱布垫敷于伤口后, 再用棉团、纱布卷、毛巾等折成垫子, 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加压包扎, 此方法是最常用的创伤止血之一, 但开放性血管损伤, 会经常敷料吸血使敷料红染, 随着渗血增多有继续外流征象[7]。且臀部刺伤等伤口不能很好的加压包扎。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使用恰当可挽救一些大出血伤员的生命, 使用不当则可带来严重并发症, 以致引起肢体坏死, 肾功能衰竭, 甚至死亡[8]。上止血带的部位:一般缚在上臂的上1/3或大腿中上段, 伤口在大腿上段及臀部、腋部等血管创伤则不易上止血带。止血带的松紧度:压力过大或过松。压力过大, 可损伤周围组织, 压力不足, 只阻断静脉而不阻断动脉, 更加加重出血。且上止血带过久松放时易发生出血性休克, 钳夹止血法及血管结扎法只在于伤口较大, 且见到明显的血管出血时才适用。急救止血或转运患者时, 如使用止血带, 伤肢可因侧支循环被阻断, 而处于完全缺血状态, 同时还可压迫其他重要组织, 如神经及未损伤的血管等[9,10]。肢体再灌注损伤是创伤血管修复最终结局的重要决定因素[11]。肢体缺血后神经细胞出现可逆或不可逆的改变, 骨骼肌细胞缺血后未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 不用止血带可以避免肢体缺血再再灌注损伤[12], 而使用此填塞止血方法因为不用上止血带, 部分侧支循环尚供应肢体的血运, 如股动脉断裂后股深动脉继续供血, 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肢体缺血及肢体再灌注损伤, 有些伤者血管损伤填塞不出血, 在血库血源紧缺的情况下可紧急调拨血液后再进行手术, 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3.4 注意事项

对于伤口内的纱布数, 一定要记录清楚, 术中取出时应点数。如果创伤时局部出血较大, 楞先用止血带控制大出血, 然后局部填塞止血及伤口缝合后极好去止血带。填搴止血后要注意观察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及感觉、运动情况, 如填搴止血后肢体远端无血运及感觉应立即尽快做好术前准备, 尽早手术, 以减少缺血时间;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以免填塞不实继续出血;填搴止血后如伤口无渗血或渗血少, 经补液后血压未升, 应考虑有大量内出血的可能, 尽快手术。

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取石报告的研究在肾结石清除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故本研究笔者比较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标准通道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75例肾结石患者, 结果发现: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在术后发热、出血、集合系统穿孔、周围器官损失、尿脓毒症等手术并发症明显高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这与既往研究报告结果不一致[5]。张林林等[5]研究显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清石效率高和术后感染率低等特点, 临床效果优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罗择庆等[6]研究显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具有结对患者身体创伤小、石清除率高、出血少等优点。究其原因可能与我科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肾结石患者时间不长, 术者对该项技术掌握尚不熟悉, 故本研究发现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在术后发热、出血、集合系统穿孔、周围器官损失、尿脓毒症等手术并发症明显高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组。

综上所述,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确切, 优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值得进一步推广。

, 等.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评价 (附4533例报告) [J].临床泌尿外科

.标准通道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响[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电子

哉, 等.微创经皮肾镜钦激光碎石术结石[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电子

(4) :435-447.

李兵, 等.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治比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 2011, 2 (19) :121-

[6]罗择庆.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复

杂性肾结石39例[J].海南医学, 2010, 21 (16) :69-70.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5:419.

[2]谷涌泉.下肢血管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99.

[3]余立权, 高涌, 宋涛, 等.33例急性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治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 (2) :193-192.

[4]林静, 温晶晶.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急救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 (16) :2539-2540.

[5]施能兵, 王金波, 尹卫东, 等.四肢血管损伤37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22) :5374-5375.

[6]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930.

[7]Centelles MN, Puy C, Lopez Sagaseta J, et al.Blocking endothelialprotein C receptor (EPCR) accelerates thrombus development invivo.[J].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2010, 103 (6) :1239-1244.

[8]徐光, 蒲克, 刘晓宁.躯干及肢体大血管损伤的急救体会[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6, 13 (5) :594-595.

[9]李文斌, 张晨.四肢血管伤后的处理问题探析[J].中外医疗, 2010, 29 (27) :78.

[10]张功林, 章鸣.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8, 10 (9) :882-884.

[11]Kabiri EH, Atoini F, Boulahya A, et.al.Traumatic diaphragmaticand aortic rupture:an emerging challenge[J].The Thoracic andcardiovascular surgeon, 2010, 58 (5) :309-310.

早期心血管功能损伤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2例, 男性21例, 女性11例;年龄17~31岁, 平均25.2岁。本组病例全部为外伤患者, 损伤部位:颈椎骨折6例, 胸椎骨折16例, 腰椎骨折10例。

1.2 标准

膀胱残余尿量<8 0 m l, 认定为排尿功能重建。泌尿系统感染 (u r in a r y tr a c t in fe c tio n, U T I) 的诊断标准: (1) 发热; (2) 尿常规检查, 白细胞和脓细胞>10/H P; (3) 细菌培养有致病菌, 细菌计数超过105[3]。本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每周行尿常规检查一次, 每两周行泌尿系统彩超检查一次。

1.3 结果

本组22例排尿功能重建, 发生泌尿系感染10例, 膀胱结石0例。

2 护理

2.1 会阴部护理

本组患者伤后遵医嘱给予留置尿管导尿, 定时夹闭, 最初每2小时开放一次, 然后逐渐延长尿管夹闭时间, 直至达到每4小时开放尿管一次。留置尿管期间, 每日早晚及排便后进行会阴部护理, 防止细菌污染导尿管, 造成泌尿系统逆行感染。在进行会阴部护理时, 应仔细观察尿道口, 一旦发现尿管旁存在渗尿等不良现象, 应遵医嘱及时给予处理, 必要时更换尿管重新导尿。

2.2 膀胱冲洗

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5 0m l庆大霉素8万u膀胱冲洗, 1次/d, 以达到清除膀胱内沉渣, 防止到尿管堵塞的目的, 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 定期更换导尿管。患者留置尿管期间, 应密切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量、性质, 一旦发现尿液有异常现象, 应立即报告医生。

2.3 间歇导尿

有研究显示, 长期留置尿管会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从而导致膀胱容量减少, 不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本组全部患者于伤后4周行间歇导尿, 训练膀胱排尿功能。针对每位患者的自身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间歇导尿。具体方法操作如下:残余尿量200 m l以上, 4次/d;残余尿量15 0~200 m l, 3次/d;残余尿量100~15 0 m l, 2次/d;残余尿量8 0 m l以下, 1次/d;5 0 m l以下停止导尿。患者在进行间歇导尿期间, 应在护士的指导下严格执行饮水计划, 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 5 00~2 000 m l, 护士应准确记录患者的尿量及饮水量。本组患者每餐饮水量4 00 m l, 两餐之间饮水量200 m l, 睡前2h禁止饮水。护士对患者进行导尿操作之前, 应指导患者先自行排尿, 尽量排空膀胱, 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2.4 膀胱功能训练

膀胱训练是达到自行排尿的常用训练方法, 护士应帮助患者尽早训练。本组患者主要进行C r e d e挤压法训练、腹肌训练、缩肛训练。具体操作方法: (1) C r e d e挤压法:用手按摩膀胱区5 m in, 用拳头由脐下3c m深按压, 同时嘱患者增加腹压帮助尿排出。 (2) 腹肌训练:嘱患者仰卧, 双下肢并拢, 练习双腿直腿抬高维持5 s/次, 10次/组, 2次 (组) /d。 (3) 缩肛训练:嘱患者收缩会阴部肛门, 用食指插入肛门刺激收缩和确认收缩。收缩维持10s/次, 10次/组, 2次 (组) /d。

3 小结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排尿功能障碍, 可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因此, 针对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排尿功能障碍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目的 探讨对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排尿功能障碍的护理干预。方法 总结在我科住院的32例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22例排尿功能重建, 发生泌尿系感染10例。适当的膀胱功能训练、间歇导尿对促进患者临床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 良好的临床护理对脊髓功能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脊髓损伤,排尿功能障碍,护理

参考文献

[1]丘卫红, 朱洪翔, 张百祥, 等.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 24 (4) :313-317.

[2]陈燕, 蔡丽娥, 张伟玲, 等.尿管测压与拔管时机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13 (7) :622.

早期心血管功能损伤 篇4

关键词:脊髓损伤,早期康复训练,临床效果

脊髓损伤是临床上脊柱骨折和脱位患者普遍存在的并发症,损伤较严重,常引起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残疾,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肾脏衰竭[1]。临床上,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多采取导尿管排尿,长时间的治疗常会使泌尿系统发生感染。据报道,约有70%的脊髓损伤患者会发生尿路感染[2]。有研究显示,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避免尿路感染[3]。基于此,本研究将早期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及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56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观察组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21~79(47.4±4.5)岁;病程3~110(28.7±7.5)d;其中,胸髓损伤18例,颈髓损伤24例,腰髓损伤36例。对照组中男44例,女34例;年龄20~79(47.3±4.6)岁;病程2~112(28.9±7.4)d;其中,胸髓损伤17例,颈髓损伤24例,腰髓损伤37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损伤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1)成立健康管理小组:选择脊柱外科有丰富经验的医师、护士和心理咨询师组建专门的健康管理小组,为脊髓损伤患者制定合理的早期康复方案;(2)健康宣教:疏导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多卧床休息,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3)膀胱功能训练:于间歇导尿前,对患者进行30min以上的膀胱功能训练,包括排尿体位训练、反射性排尿训练,并对膀胱区进行轻扣和按压等刺激,促进排尿;(4)给予间歇导尿:依据脊髓损伤患者的残余尿量制定导尿方案,先训练自主排尿,监测残余尿量和膀胱容量,自主排尿障碍者给予间歇导尿,间隔4~6h导尿,当残余尿量低于80ml、膀胱容量为450ml时结束导尿;(5)留置导尿管:避免无张力引起的导尿管牵引出现,定期对导尿管进行清洗、消毒;(6)康复训练:加强尿道肌肉和骨盆底部肌肉的训练,避免尿失禁。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膀胱容量、留置尿管时间和尿路感染率。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病症消失,无不良事件发生;(2)有效:病症好转,有轻微并发症发生;(3)无效:病症无好转,有不良事件发生。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2.2 尿路感染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3.85%)、12例(15.38%)发生尿路感染,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膀胱容量、留置尿管时间

观察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脊髓损伤患者的人数日趋增多。脊髓损伤作为脊柱骨折和脱位患者普遍存在的并发症,可出现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失去神经支配,导致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排尿不畅[4]。据研究统计,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在临床上患病人数最多,占脊髓损伤的50%左右[5]。临床上脊髓损伤患者给予导尿管排尿,常导致发生尿路感染和其他并发症[6]。据报道,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缩短留置尿管插管时间,降低尿路感染率,有助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日康复[7]。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小欣.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220-221.

[2]王晓丹,冯晓东,刘承梅,等.脐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4,55(1):45-47.

[3]吴静.早期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4):250-251.

[4]张东锋,张伟.脊髓损伤51例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26(10):131-132.

[5]来红淼.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其效果[J].药物与人,2014,27(6):306.

[6]赵琪珩,姜连英,裴艳玲.两种膀胱冲洗方法对预防脊柱损伤患者尿路感染效果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4712-4713.

早期心血管功能损伤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4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早期康复训练),每组27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25~54岁,平均(37.8±7.4)岁。观察组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26~53岁,平均(38.2±7.1)岁。

1.2 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在伤后4周给予间歇性导尿与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内容主要包含电针刺激法、扳机点法、耻骨上区轻叩法以及Crede手法按摩。在进行康复训练以前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饮水计划并记录患者的排尿情况,综合参考患者的残余尿量来制定间歇性导尿的次数。(1)电针刺激法:采用外科手术方案把电极植入到患者体内,利用电极针对逼尿肌进行刺激,促使逼尿肌进行不断的收缩,引起排尿。(2)扳机点法:在患者腰骶神经节段部位寻找扳机点,通过刺激牵张肛门括约肌、肛门指检产生的刺激、针对耻骨上区进行有节奏地敲击、牵拉阴毛以及针对阴茎进行反复挤捏等方式来引起反射排尿。(3)耻骨上区轻叩法:利用逼尿肌对牵张反射所产生的反应,通过轻叩耻骨上区,促使骶髓排尿中枢引发逼尿肌进行不断的收缩,引起排尿。(4)Crede手法按摩:将双手的拇指分别放置于髂前上棘,其余手指放置于耻骨上下腹部,通过双手指腹针对腹部进行轻柔与轻压,使得压力能够顺利到达腹腔与膀胱[2]。康复训练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次训练间隔2~5 h,持续时间控制为15min左右。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残余尿量对比

两组康复训练前的残余尿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康复训练以后,观察组的残余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感染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5例发生尿路感染症状,感染发生率为18.52%;观察组1例发生尿路感染症状,感染发生率为7.4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康复训练后,观察组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观察组制定科学的饮水计划,并给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有效发挥了生理冲洗的效果,防止因为膀胱冲洗引发的逆行感染现象,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康复训练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对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4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早期康复训练),每组27例。对比两组残余尿量与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康复训练前的残余尿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康复训练以后,观察组的残余尿量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助于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降低感染率,对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脊髓损伤,早期康复训练,膀胱功能

参考文献

[1]欧小梅.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115-117.

早期心血管功能损伤 篇6

临床上通常将导尿管排尿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脊髓损伤的方式, 但长时间使用导尿管会对患者膀胱功能恢复造成影响, 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膀胱纤维化速度。近年来, 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而泌尿系感染及肾功能衰竭已成为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 加强对脊髓损伤治疗的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患者排尿功能恢复已成为临床研究重点[2]。本研究为研究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有效康复训练措施及临床效果, 对收治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68例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 其中男43例, 女25例;年龄22~66岁;损伤平面:颈髓16例, 胸髓14例, 腰髓38例;Frankel分级[2]:A级21例, B级36例, C级11例;截瘫指数:4~6级;病程7~125 d;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碍。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4例。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膀胱引流护理, 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具体如下。

1.2.1膀胱功能训练每次间歇导尿前, 给予患者0.5~1.0 h膀胱功能训练。例如牵拉阴毛, 用软毛刷刺激会阴部、刺激大腿内侧等引起反射性排尿;轻轻扣击、按摩挤压膀胱区;排尿时倾听流水声;排尿时可以憋气增加腹压;可以改变排尿体位;应用中频脉冲电刺激或针刺方法局部刺激下腹部, 以促进排尿, 20 min/次, 1次/d。

1.2.2间歇导尿术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热情接待, 并耐心的交代科室相关要求、注意事项等, 并以患者残余尿量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间歇性导尿措施。频率应控制为4~6 h/次, 导尿前可指导患者自解。护理人员应定时对患者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进行测量, 待膀胱容量为400~500 ml、残余尿量<80 ml时停止导尿。

1.2.2.1嘱患者每日饮水量应控制在2 L左右, 且应均衡深摄入, 饮水量应控制在125 ml/h左右。

1.2.2.2间歇导尿前1 h需指导患者进行膀胱训练, 叮嘱患者自主排尿, 然后再试试导尿操作, 然后将尿管拔出。具体导尿措施:认真对患者会阴部进行清洁, 取患者坐位或卧位, 利用0.5%碘伏对患者尿道口进行消毒, 将清洁石蜡油涂于一次性导尿管上, 并将其插入尿道口, 排进尿液, 然后向耻骨联合方向挤压膀胱, 确保残余尿液完全排出, 然后将导尿管拔出。每周查1次尿常规, 每2周进行1次中段尿培养。

1.2.2.3导尿方式对于完全没有自主排尿的患者, 1次/6 h, 4次/d, 尿量若>500 ml/次, 分2次导出尿液;对有不完全自主排尿的患者, 则根据测得残余尿量调整导尿次数。自主排尿量极少, 残余尿量>200 ml, 1次/6 h, 4次/d;若自主排尿>200 ml, 残余尿量仅200 ml, 可改为1次/8 h, 3次/d;残余尿量为100~200 ml, 改为1次/12 h, 2次/d;若残余尿量为50~100 ml, 1次/d。残余尿量≤50 ml可停止导尿。注意定期查尿分析, 出现尿感染时积极抗感染治疗, 改为保留导尿。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观察比较两组膀胱功能评估情况及护理疗效。痊愈:患者能自动排尿, 功能和次数正常, 残余尿量为正常范围;显效:患者能自动排尿, 排尿功能稳定, 但膀胱内残余尿量超出正常范围;有效:患者排尿功能不稳定, 次数增多, 膀胱内残余尿量超出正常范围, 靠导尿管间隔冲洗膀胱, 排空残余尿;无效:治疗后患者仍需借助导尿管等排尿。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膀胱功能评估治疗组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率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临床护理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讨论

临床上常用的膀胱训练方式较多, 合理的对多种训练方式进行联合应用, 并以患者具体病情为依据为患者开展针对性的个体化训练, 对促进膀胱期反射性排尿的建立尤为重要。

3.1正常排尿脊髓内排尿反射初级中枢接受脑干的高级排尿中枢及大脑皮质的膀胱机能表达区的调节, 在此调节下膀胱和尿道括约肌产生2个完全相反功能。当膀胱充盈100 ml时有充盈感, 达300~400 ml时, 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被刺激, 其冲动传至脊髓排尿中枢, 再上行到排尿意识控制中枢。脊髓排尿中枢不在大脑皮质及脑干排尿中枢的抑制下时, 反射性引起逼尿肌收缩和膀胱括约肌松弛, 排尿产生[4]。

3.2形成排尿的条件反射脊髓损伤患者多伴有兴奋上下行传播障碍, 排尿情况往往失去控制, 而针对患者情况开展有效的膀胱训练以促进患者排尿反射就显得尤为重要。

3.3积极预防神经源性膀胱并发症研究显示脊髓损伤并发症的发生与泌尿系反复感染所引发的肾功能衰竭有重要关联。而长期间歇导尿的患者因其脊髓感觉功能往往会发生异常, 患者多伴有不典型症状, 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其症状观察的重视, 一旦有异味、颜色改变、突发高热、下肢痉挛等现象发生则应及时开展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比如可利用50 ml 0.9%生理盐水对膀胱进行冲洗, 连续冲洗20次, 且应在冲洗后及冲洗后1.5 h时分别收集尿液标本, 对冲洗前及冲洗后细菌数量、浓度进行比较[5]。

3.4间歇导尿管的选择研究显示反复间歇导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尿道造成损伤, 因此在进行导尿时一定要加强对导尿管选择的重视, 尽可能选择损伤小、便于操作、质地好的导尿管, 以防因尿道黏膜水肿而引发尿路合并症。

总之, 脊髓损伤所引发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极易给患者的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而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则可有助于患者形成反射性排尿规律, 对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有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曹伟新, 李乐之.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54-555, 557.

[2]胥少汀.实用骨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602.

[3]周凌云.于占革.李杰, 等.电针骶后孔及骶管裂孔对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康复治疗作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7, 41 (4) :367-369.

[4]励建安, 王彤.康复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196-197.

早期心血管功能损伤 篇7

关键词:颅脑损伤,功能康复,早期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 早期往往重视生命的抢救而忽视功能的康复。高致残率严重影响了幸存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社会均造成很大的伤害和压力。通过对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干预护理, 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较好恢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入住我院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48例, 男性31例, 女性17例, 平均年龄 (35.2±5.1) 岁, 其中广泛性脑挫裂伤9例, 脑干损伤6例, 脑挫裂伤伴颅脑血肿30例, 颅内血肿伴脑疝1例。脑挫裂伤合并肝脾破裂2例。对照组48例, 男性32例, 女性16例, 平均年龄 (35.1±7.9) 岁, 其中广泛性脑挫裂伤9例, 脑干损伤7例, 脑挫裂伤伴颅脑血肿31例, 颅内血肿伴脑疝1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时间、病变性质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除护理干预时间不同外, 其余治疗均相同。对照组待病情稳定3周后进行康复护理, 观察组在患者入院当天即进行早期康复护理。

1.2.1 第一阶段:

在患者伤后及生命体征平稳后48h内。保持患者良好的肢体位, 仰卧位时头偏向一侧, 肩关节外展, 肘腕伸直, 手指分开, 下肢屈曲膝下垫软枕, 双足跟垫软圆圈垫;健侧卧位时头部保持自然舒适, 健侧上肢自由摆放, 健侧下肢稍后伸、屈膝, 患侧上肢自然放置于体侧, 用软枕支撑, 肘关节伸直, 掌心向健侧, 患侧下肢放置在健侧下肢前, 膝关节呈>90°弯曲, 并在膝内侧至足底部置一软枕;患侧卧位时, 后背垫楔形软枕, 60~80°倾斜为佳。一般应尽量减少患侧卧位。每2h变换体位1次。

1.2.2 第二阶段:

生命体征平稳48h后至2周内。 (1) 促醒护理。①皮肤刺激:用质地柔软的毛刷轻轻地刷动四肢皮肤, 由肢体远端至近端, 每天3次, 每次4~10min。②穴位刺激:刺激人中、合谷、内关、百会、印堂、十宣等, 每天2次, 由轻刺激逐渐增强到强刺激[1]。 (2) 被动运动。被动活动关节, 由健侧到患侧, 由近端大关节到远端小关节依次进行, 上肢做肩关节外展、外旋, 前臂后旋及肘、指关节的屈伸运动, 下肢做髋关节内外旋, 膝关节屈伸, 踝关节背屈及足趾的屈伸运动, 每个关节每天3~4次, 每次5~10遍, 以防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僵硬。 (3) 肢体按摩。按摩患侧肢体, 由远心端至近心端, 手法应先轻后重, 由慢到快, 每天2次, 每次15~30min, 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减轻肌肉痉挛。 (4) 膀胱功能训练。在生命体征平稳48h后开始夹导尿管, 使无张力性膀胱导尿转变为张力性膀胱导尿。夹住导尿管的时间从2h开始依据病情逐渐延长, 然后每天定时放尿6次。

1.2.3 第三阶段:

生命体征平稳1周后至功能恢复。 (1) 对意识未清醒者继续重复第二阶段的康复训练。 (2) 对意识清醒者。①心理护理:首先要耐心、诚恳地与患者沟通, 使患者尽快适应实际的健康状况, 树立患者完全康复的信心。②运动训练:首先进行床上运动训练, 上肢进行举、握、拉运动, 下肢增加抬、蹬动作。在患者坐位能够耐受30min时尽早离床活动, 进行有依靠的站立练习, 如背靠墙、扶拐等。每次20~30min, 从逐渐独自站立过渡到步行及进行上下楼梯训练。

1.3 评价标准

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ithel指数评分, 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评定[2]。日常生活活动完全完成>60分, 基本完成41~60分, 部分完成20~40分, 完全帮助完成<20分。运动功能V为痊愈, Ⅳ为轻度运动障碍, Ⅲ为中度运动障碍, Ⅱ为明显运动障碍, Ⅰ为严重运动障碍。两组分别在入院及出院时进行测评。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和表2。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有着较高的致残率, 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很大的痛苦和负担。尽早能生活自理, 提高生活质量, 早日回到家庭或重返社会, 已成为患者和家庭的迫切要求, 也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实践证明, 重型颅脑损伤后恢复得快慢, 是否致残, 与早期功能训练、护理密切相关[3]。现在康复医

注:χ2=85.12, P<0.01。

注:χ2=87.12, P<0.01。

学认为, 任何疾病发作之时, 康复护理即应开始[4]。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后, 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部分神经元再生, 实现中枢神经功能代偿和功能组合。早期成功的康复护理, 尤其对于促进肌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减少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等方面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代替的。本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即开始系统康复护理, Barther及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即介入康复护理, 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促进脑功能恢复, 充分体现了治疗的开始就意味着康复的开始。

综上所述, 早期护理干预对危重症的颅脑损伤患者的功能康复具有明显的协同疗效, 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贾敬俊, 孙建, 韩建兰.不同时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5) :22.

[2]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 (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290-314.

[3]章泾萍, 孙玉.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J) .临床护理杂志, 2007, (6) :8-10.

上一篇:学习新课标构建新课堂下一篇: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