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育中的创新精神

2024-10-03

愉快教育中的创新精神(通用10篇)

愉快教育中的创新精神 篇1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都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以新时期工匠精神为助力,发挥工匠精神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中的作用,契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1 工匠精神的含义与特征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有学者认为传统的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应该包含敬业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精神、爱国为民精神。现代工匠精神的内涵是是一种努力去发现问题并且通过亲身实践来解决问题的文化。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工匠在从业过程中,与其自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联,且不断追求尚巧、精益求精、道技合一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工匠精神的特征包括:尚巧的个性精神。工匠在进行制造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严苛的审美和技术标准,要达成这种境界,就需要进行长期的技艺熟练和心态锻炼。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作为工匠精神的灵魂,工匠会对前人发明的技术方法以及成品进行逐步改良,不断积累和改进,进而实现推陈出新,最终创造出更为精益求精的产品。道技合一的实践精神,工匠始终秉持着对精品的执着追求,把每个产品都做到极致,不投机取巧,确保产品质量及服务的质量。这既是一种硬技艺,又是一种软品质。

2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目前国内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迥异,有的学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本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的活动,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如何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也有的学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更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转变了过去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模式,是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一种开展新事业、创造新职业或者新工作岗位的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相对传统教育而言,它所瞄准的是未来教育的趋势和需要,其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探索,前瞻性的形式是其追求的永恒话题。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社会实践,让受教育者正确地对待社会现实,提高相关职业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素质。另外,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既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内容,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尽管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和内容具有多变的灵活性,但其教学的体系具有整体性,具体包含计划、内容、方式以及评价等一系列实质性的流程。

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现状

3.1 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迎合时代发展需求,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有调查显示新时期高等教育已经逐渐走向大众化,招生规模与毕业生规模每年都呈现上升的趋势,有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为699万人,在2014年,毕业生人数上升到了727万人,毕业生的总数量在不断增加,其就业压力也随之不断增长。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有助于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缓解就业压力及用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因此,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符合新时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目前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上,很多高职院校依然存在功利、表面、虚化的现象,创新创业教育缺少应有的朝气与灵魂。要想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道路,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作为目标指导,制定与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相符合的实施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与内涵建设,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切实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显示出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优越性。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2 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阶段初级,认识模糊。首先要明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但是现阶段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此教育模式、教育程度依然徘徊在最初级的阶段,培养思路不清晰,更多的是为了直接给企业定制培养人才,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意识层面的教育。且创新创业教育处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边缘,不属于专业教育范畴。

经历欠缺,师资专业度较低。据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多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以及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就要担负起创新教育的工作,但是有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执教人员很少有过创业的经历,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背景,很难真正体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思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双向工程,不但需要教师一丝不苟的教育引导,也需要学生精益求精的求教。然而,单一专业理论知识的授课,无法充分挖掘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

现阶段,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正在不断完善,逐渐改善了之前那种单一课堂剖析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增加了更多的实践,虽然有些高校还成立实训基地和创业基地等,但是由于种种限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需求。

4 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围绕工匠精神内涵,建立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完善创新创业育人机制,在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管理、服务、激励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通过孵化、管理、服务、激励机制的建立,创造一个优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环境与氛围,让“工匠精神”逐步成为各项机制建立健全的重要指导,通过一丝不苟、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方式和态度,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孵化机制》、《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服务、管理机制》、《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激励机制》等一系列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5 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围绕工匠精神内涵,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即利用工匠精神,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因此,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如何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及如何成就创新创业人才三方面入手,健全创新创业育人机制,在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管理、服务、激励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通过孵化、管理、服务、激励机制的建立,创造一个优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环境与氛围,让“工匠精神”逐步成为各项机制建立健全的重要指导,通过一丝不苟、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方式和态度,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孵化机制》、《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服务、管理机制》、《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激励机制》等一系列高职院校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当前主要制造业发达国家,其制造产品的做工往往十分精细,最根本的原因正是从业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创造,追求完美。他们不断通过创新创造追求作品极致的行为方式和精神追求,归因于他们在接受高职教育阶段被灌输了拥有创新品格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作为创新创造型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专业技能学习是贯穿整个职业教育的始终。因此高职院校内化工匠精神,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为切入点,重构创新创业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言传身教为重点全面更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工匠精神为标准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评价方式,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系列改革建设,合理地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

将工匠精神融入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中。教师职业素养是职业精神的直接教育资源,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教师对职业的精神追求,实际上是构建学生职业精神学习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学生的榜样学习,改善职业教育精神的效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借助高质量的师资团队。高职院校需要对教授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予以严格把关,对授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尽可能将教师引入大型企业等创新创业基地进行学习,加强内部交流,不断充实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新生力量,实现师资队伍的良性增长。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在教学中会通过身体力行来不断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用严谨负责的态度来严格要求自己,进而去感染学生。尤其要时刻注意为人师表,把自己的行为态度作为教育素材,通过自我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应位于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的基础之上。高等院校想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不仅要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中汲取营养,而且也需要将学生置于现实的实践工作中,亲身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岗位,不断去尝试践行相关岗位职业精神的要求,真切感受这一精神的内在价值。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不仅要以拓展训练为载体,不断磨炼学生的意志和团队协作意识,还应该不断去内化严谨、敬业、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身体力行的实训教育,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所得、所失,不断创新,不断的完善自己,逐渐形成凝神专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摘要:尚巧、精益求精、道技合一的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极致、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前瞻性、实践性、灵活性以及整体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基于两者内在特征的相似性,发挥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对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要把工匠精神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健全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还应融入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寄予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基础之上。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2]唐嘉芳.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10):18.

[3]石国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8):6.

[4]杨兆辉,明丽宏,蔡元萍.骨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6,(10):200-201.

[5]马怀立.试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6,(15):65-68.

[6]刘晓玲,庄西真.软硬兼施:匠心助推高技能人才培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5-8.

[7]于洪波,马立权.高职院校培育塑造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8):110-112.

愉快教育中的创新精神 篇2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笔者认为,审美教育是高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2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2.1 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3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3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3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入手。审美教育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2.2 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谈、南北朝以后的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及宋之词、元之曲、明清之小说,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和各类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元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而其中更不乏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这些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被应用、体现,就必然会充分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

3.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求知,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青少年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从瓦特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祖冲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 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到希腊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造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可以深深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3.2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新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产生强大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马克思说:“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活动,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诺贝尔因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雀跃……历史教学中,这些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愉快教育中的创新精神 篇3

那么,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 我认为审美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 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 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 从心理成分方面说, 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 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 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 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 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 从审美教育入手。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 美使知觉更加敏锐, 唤醒创造性的思维。”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 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 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 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 就更能感染学生, 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2. 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教育学认为, 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 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 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 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 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并激励人们去行动。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 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 若“汉魏之文苑, 晋之清淡, 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 唐之诗, 五代以后之词, 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 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 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 无不于智育之中, 含美育之元素。”史之所存, 美之所在, 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而其中更不泛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 这些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 就必然会充分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正如段继杨先生所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加强美育是理所当然的。”

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 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 敢于冒险, 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 乐于、敢于探索未知, 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 在他们的心灵中, 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 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 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造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 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 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创造的动力, 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 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 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 发挥强大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马克思说, “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美感是一种力量, 是一种追求, 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 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 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

3. 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 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

古人云:“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滩出于岸, 水必湍之;行高于众, 人必非之。”创造必然会遇到挫折和阻挠, 有时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和挑剔, 这就需要创新者的勇气和胆魄, 需要创新者坚强的信念和顽强意志。“任何一个人, 如果缺乏勇气和胆魄, 怕权威、怕困难、怕失败, 那么, 他的首创精神和想象力就会受到束缚, 创造潜能最终也会丧失殆尽。”历史教材中, 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 到不畏权贵坚持“神灭论”的范缜;从坚持“日心说”, 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的布鲁诺, 到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 虽受腐刑而矢志不渝终成《史记》的史马迁……这些鲜明的、具体的美的形象, 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勇气, 坚定学生创新信念, 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具有极大益处。诚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青年时代,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同道德高尚的言行的追求结合在一起。”

政治课中的“愉快教育” 篇4

“愉快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愉快和发展。

政治课教学如何实现“愉快和发展”的目标?我的做法是“以趣动情,以知增情,以行促情,以意导情”,用情感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以趣动情”就是用唤起学生兴趣的方法,调动其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我在讲高二哲学课时,第一课就从学生熟知的故事,如刻舟求剑、拨苗助长、守株待兔以及科学家牛顿的故事出发,讲述哲学的重要,力图把自己的愿望转化为学生的愿望。每个学期开始,正当学生情绪饱满、精力充沛的时候,刚升入一个新的年级,对新教材充满新奇感,对未来学习满怀信心,应抓住这个良机上好第一课。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我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开头和结尾,作为新课的“引子”,启迪学生的思维。一堂课即将结束时,学生往往感到有些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我采用寓意深刻、语言优美生动的警句、名言作为结尾,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意无穷,印象较深。有时,我还在结尾设置悬念,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课过程中有目的地设疑,用疑问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学生的脑海在听过程中波涛迭起,疑问不断地产生又不断地得到解决。坚持教学方法多样化,课的类型和教法的选择服从特定的内容,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讲《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关系》时,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矛盾特殊性》时,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上新课用分层次设问法进行讲解;上复习课采用图表法进行教学,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以饱满的热情、精练生动的语言、清晰的思路,使学生感到心情舒畅和精神饱满。采用鼓励性记分法,把分数变成学生在肯定中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我潜力的镜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知增情”,就是把学生在“以趣动情”基础上的求知欲变成现实,着眼知识体系,着手知识点,以记忆为基础,理解为关键,培养能力为核心,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为良好的认知内容,会引发各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进而促进高级情感、情操的发展,以愉快为核心的各种积极情感和认知的相互促进,会造成情知间相互影响过程的良好循环,优化教学效果。

我在讲《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首先考虑的是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备好课,确定知记、理解、运用的教学目标,确定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内容把“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上节课的内容,在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二者是什么关系,学习它们之间辩证关系原理有什么意义,从而导入新课。接着讲述白马非马论的故事,分析公孙龙的错误在于他割裂了白马与马的联系,不懂得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引发出学生求知的欲望,接着,用苹果与水果的关系分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理解二者的关系,组织学生讨论;任何一个四边形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任何一种“金属”既带普遍性,又带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我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进行教学,坚持科学性、逻辑性、趣味性的统一,启发学生的思维。先运用从归纳到演绎的思维形式进行讲解,以秦朝大臣李斯的《谏逐客书》为例进行分析,指出: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四位国君取得的成就均是“客卿”的功劳,从个别到一般进行推理,归纳出用人唯才、不必本土的结论。由余、商鞅、张仪、苑睢等客卿来自不同的国家,功绩各不同,具有特殊性,但他们都非秦国人,都有才能,这是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即“才”屬于“功”之中,“才”通过“功”表现出来,没有“功”就没有“才”。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即“功”也离不开“才”,不包括才的功也是没有的。接着用演绎法进行验证,既然秦王懂得了用人唯才、不必本土的一般道理,那么下逐客令是错误的。后来秦王收回原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这样,即使学生懂得用人唯才的道理,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效地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接着,指导同学看书自学、讨论,分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它们是可以变化的;然后分析学习这一原理的意义。总之,我根据教学大纲,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实际,不断向学生提供物质现象,从认识世界的层次上,不断地提出新问题,使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学生已有的身心水平之间的矛盾不断地解决,又不断地产生,启发诱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感性认识不断地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获得自身的发展。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成功后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力求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以知增情,以情促知,知情并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教育 篇5

一、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做法

(一) 打造一个愉快的世界———自愿学习法

“愉快教育”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 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心平气和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做到教之以情, 授之以趣。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 教师要以强大的情感魅力吸引他们, 使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自觉进入愿学的境界,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 在学完加减法后, 我和学生一起背减法表, 比比谁背得比老师好, 天真的学生便使劲地背, 自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 创设合理情境———数学生活化

设计情境已引起普遍重视, 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设计课堂时都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儿童化, 通过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把课本中的小朋友姓名换成是本班学生的名字, 把故事编成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 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好奇。

(三) 还给学生娱乐———愉快游戏法

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 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传口令”“找朋友”“摘苹果”“拍手对口令”“小动物找家”“对号入座”“数字排队”等形式的游戏, 并根据学生好胜、好强特点, 开展“看谁答得又对又快”“看谁摆的又对又巧”“夺红旗比赛”“小组擂台赛”等竞赛活动。

(四) 还给学生真实———直观教学法

直观生动形象, 有助于学生直接感受和理解语言, 通过视、听、说加深印象, 强化记忆。小学生年龄小, 形象思维发达, 喜欢生动活泼的讲解。所以, 我尽可能多地准备教具, 也让学生准备力所能及的学具, 如小木棒、大豆、玉米、计数器、圆纸片等, 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等直观操作的方法获取知识。

二、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做法

(一) 参与探索活动, 获取成功的体验

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问题, 有问题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解决问题, 完成知识上的“转化”, 则必须通过自身的探索实践来实现, 因为这样, 才会使学生产生满足的愉快感, 成功的喜悦感。而这种情感将会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追求新的成功。因此, 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后,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学习活动, 给他们创造获取成功的机会。如在圆锥体体积的教学时, 我改变以前那种“教师演示学生看, 教师推导学生听”的教法, 让学生自己做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课堂上让他们去门前的沙堆上玩, 学生兴趣高涨。过了一分钟后, 我出示了两个问题:“用圆锥往圆柱里装沙子, 能装几次?”“把一满圆柱沙子倒入圆锥中, 能倒满几个圆锥?”学生个个都积极参与, 不一会儿, 都得出了答案。然后又通过“练一练”“想一想”的教学实践活动, 发现了规律, 总结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由于自己积极参与探索活动, 并获得成功, 从而产生愉快和喜悦。

(二) 竞争策略的引进

我实行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竞赛。竞赛有:1.比纪律, 哪组遵守课堂纪律, 配合老师快又齐。2.比发言, 哪组发言的人次多, 声音清晰又响亮。3.比创造, 哪组学生肯动脑筋, 应用新句多。4.比作业, 哪组完成作业好, 书写工整又大方。每星期末评出优胜组, 发给小奖品或小红旗, 并特别奖励表现突出的个人。

(三) 要善于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教学

教师教学应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 以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一定阶段后, 应正视分化这种不可避免的现象。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掌握学生个别的差异及原因,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对于优秀生, 应有适当的机会让他们发挥、表现、提高, 并以此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后进生多是由于对学习不重视、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不好, 学习兴趣不浓或胆怯、自信心不足等原因造成。教师在平时有意识地引导、培养, 针对个体特点实施引导教学, 避免不分对象地强行灌输, 这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 达到愉快教学。

(四) 要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

恰当的风趣幽默, 能活跃课堂气氛, 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 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我在六年级课堂中, 设立了一项表演节目的程序。每节课铃一响, 只要比老师迟的学生必须表演一个节目才能回座位, 所以每次我都和学生赛跑进教室, 开怀大笑之余, 学生已喜欢上了这一项, 并且节目质量也越来越高。偶尔, 有些问题中我也会为难一下学生, 以便提起学生的兴趣。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时, 我让一部分学生做鸡, 一部分做兔来扮演现场, 学生都积极考虑着问题。

(五) 以学生学习的情绪、兴趣和效果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教师应用心去体验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 注意观察和收集学生的信息反馈作为后继教学的依据。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兴趣, 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在教师表现幽默、风趣的同时, 尽可能发掘学生的幽默感。如用商量的口吻去布置作业。多搜寻一些关于天文、地理、历史、生物科学等方面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引入数学课堂, 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百科知识, 认识到数学问题处处存在。偶尔激发一下学生的童心, 讲讲故事、唱唱歌曲, 使学生进而喜欢上数学课。

浅议低年级教学中的愉快教育 篇6

一、营造快乐的课堂学习气氛

低年级的孩子, 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 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 他们很爱听大人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编成一个个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整节课都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 在快乐中学知识,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 教学10以内加减法的时候, 先从孩子们最熟悉的孙悟空的故事讲起, 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然后从故事中引出问题“树上有三只猴子, 树下有两只, 一共有几只”, 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 积极性很高。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 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形象直观, 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组织教学。尤其利用多媒体的优点, 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 激发学生的兴趣, 将更有利于教学。低年级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比如, 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 树上有5只猴子, 然后走了3只, 还剩几只?用课件表现出走的过程, 让学生一目了然, 清楚地明白走了的要去掉,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形象的故事,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采用多媒体教学, 能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 这种直观教学, 增大了课堂容量。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 又能听得见, 还能动手操作, 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 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场面。

三、在游戏中学习

低年级的学生, 爱说爱动, 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 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 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 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我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 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方向的时候, 我让同桌两人一起做游戏: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反反正正、石头剪刀布, 通过游戏孩子们加深了对方向的认识。在课堂训练时, 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 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 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 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 以积分多为优胜, 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 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精神高度集中, 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 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合作交流共同学习

儿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和小伙伴共同完成一件事情, 从互相交流中学习知识, 体会共同学习的乐趣。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交流, 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 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比如, 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 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 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然后放到一起数一数, 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 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 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 上“认识钟表”一课时, 先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 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 进行模拟表演,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 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并学会了怎样和别人合作, 培养了合作意识。

愉快教育中的创新精神 篇7

愉快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兴趣教育。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有足够的兴趣和足够的积极性, 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 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智障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差,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 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得到提升, 从而使得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也使得智障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二、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智障儿童由于天生的不幸, 教师必须要给予这些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 才能使得学生信任教师, 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密切, 教师也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对学生有足够的关心和爱护, 才能更好地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更加喜爱教师, 这样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才能提高, 从而使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教师要在生活方面给智障儿童足够的关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比如, 教给学生自己完成一些相关技能, 系鞋带、擦鼻涕等;学生不慎摔倒,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伤口、衣服等进行处理;学生生病, 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照顾。总之, 教师要在生活中使智障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另外, 教师还要给予智障学生足够的尊重, 这样才能他们增强自信。比如, 当学生为班集体做出一些贡献时, 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 这样对他们自信的提升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采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 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培养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智障学生认真地学习, 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智障学生虽然在智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但是他们也有着和正常人一样的情感,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一定不能忽略他们的情感, 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采取合理的手段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比如, 给学生讲故事和做游戏是我们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给学生讲故事。比如, 在给学生讲解《做勇敢的孩子》这篇课文时, 我就给学生讲了《小鸡在哪里》的故事, 并且在讲完故事后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怎样做一个勇敢的孩子”的问题。

四、巧妙的运用表情动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 教师要合理地运用表情动作, 表情动作的合理运用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 在学生缺乏自信时, 我们就可以给学生一个相应的鼓励的眼神,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当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时, 教师可以利用眼神给予其相应的提醒, 使他们能够很好地集中精神, 这对于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着很大的作用。另外, 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 适当的利用一些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 这样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合理的利用表情动作, 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知识。

五、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对于我们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 教师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 合理的对教学问题进行设置,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使课堂提问的作用。在进行提问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 这样才能够使提问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 在讲解《蜘蛛织网》这篇课文时, 我就给学生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蜘蛛要织几次网?通过蜘蛛织网的次数体现了蜘蛛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个阶梯性的问题, 问题从简到难。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还利用教具对学生进行了网的演示, 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蜘蛛网。这样一来, 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 不仅更好地把握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也更深地感受到了蜘蛛那种不畏困难的精神。在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 让他们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六、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运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手段, 这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 在讲解《曹冲称象》这篇文章时, 我就利用一些自制的教具向学生展示, 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了称象的过程,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结语

总之, 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利用愉快教育,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只有这样才能使智障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我们的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提升, 智障儿童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 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莉.“愉快教育”在弱智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尝试[J].林区教学, 2010, 12 (5) :213-215.

[2]赵杰军.浅谈直观教学在弱智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功能[J].科学之友, 2008, 3 (5) :86-88.

[3]潘雅萍.重视弱智学生语文学习中“问、读、说”心理重建过程[J].小学时代 (教育研究) , 2011, 16 (2) :95-97.

感悟音乐——愉快的精神疗法 篇8

一、音乐是一种教育手段

音乐是情感艺术, 它对人类的情感有陶冶、净化、启迪、培育的作用。音乐不仅能使人的性格变得高尚优美, 而且还能成为“思想和哲学的导线”。例如, 19世纪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深深爱上一个名叫卡米尔的姑娘, 并订下了婚约。姑娘的母亲要解除婚约, 柏辽兹痛苦万分, 决定要男扮女装, 带着手枪前往巴黎去报复。在途中, 皎洁的月光下一种音乐的灵感突然向他袭来, 柏辽兹完全被音乐的灵感所占有, 他完全忘记了自己驾车要去干什么, 心头充满着美妙的旋律。他立即从马车上跳下来, 留在那个叫尼亚的地方, 完成了这支曲子的创作, 这样他的有名的序曲《李尔王》问世了, 愚蠢的报复行为被音乐的旋律制止了、纠正了, 音乐使冲动的思想变得理智。因此, 音乐使人的道德情感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 音乐通过音响来真实地传达、表现和感受审美情感。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讲:“音乐不但最能表现心灵, 它也最能感动心灵。”这是因为音乐借助音响在音高、速度、节奏、节拍、力度和色彩上的变化直接给人以一种明显的运动感觉。音响的这种运动形态的最佳对应物就是人的感情和它的变化。经过改造、选择和组织起来的音响运动能够把类型不同的情绪在“色调”、强度、幅度上的变化抽象地、独立地 (不依赖某种客观实在物) 加以表现。例如, 在电影《奇普里安·布隆贝斯库》里, 青年音乐家奇普里安因为演唱爱国歌曲而被捕入狱。刚进入监狱, 同牢房的一名囚犯走过来, 一边询问奇普里安, 一边手脚麻利地搜摸奇普里安的所有衣袋, 看来这囚犯是一名小偷。转眼新年到了, 外面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奇普里安的朋友们来到监狱门外, 奏起乐曲向奇普里安祝贺新年, 奇普里安也拉起了著名的提琴曲——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随着乐曲的流淌, 对失去家园, 无家可归的哀思尽情抒发。此时, 那个蜷缩在囚房一角的小偷从麻木、冷漠中苏醒过来, 开始专注地倾听音乐, 脸上表情逐渐转为柔和, 眼睛里也充满了泪水。当小偷终于泪流满面, 痛哭失声时, 这种情景很是感人。我们不得不承认, 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 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的心弦的艺术。因此, 黑格尔说:声音“把观念内容从物质囚禁中解放出来了”;并认为“艺术活动是一种灵魂的解放”, 是“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 而“把这种自由推向最高峰的就是音乐”。

二、我们面临的社会状况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 科技和生产力高度发展, 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物质财富。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 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被程序化, 感性的一面被压抑, 而理性的一面却得到了超前的发展;另一方面, 高效率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加重了人们的精神压力, 冷漠了人际间的亲情关系, 特别是物欲横流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和隐患, 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变得焦虑和不安。音乐欣赏成为人们缓解压力的手段之一。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专业质量的提高, 音乐表演艺术水平也出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在声乐、钢琴、小提琴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并频频在各种顶级国际大赛中争金夺银, 他们的高超技巧、出众才华以及对于音乐文化的深刻感悟和独特阐释, 不仅征服了大赛评委, 更令各国同行和听众发出由衷赞叹。

三、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

前不久, 国务院提出共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音乐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有专家指出, 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两大经济支柱是艺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确实, 艺术特别是音乐拥有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追星、音响、光盘、影视、音乐考级与比赛、演唱会、艺术启蒙等, 能让人痛痛快快地掏出大把大把的票子。这只是音乐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其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是难以估量的。比如, 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可有效提高生产工作效益。工厂车间播放背景音乐, 使工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奶牛厂、养鸡厂、蔬菜大硼里播放背景音乐产奶多, 生蛋多, 动物长得快, 蔬菜产量高。而在餐饮业, 其作用更不可小视, 如在餐馆里播放背景音乐, 能使顾客心旷神怡, 食欲大增。超市里播放音乐, 顾客购物欲望增加, 大幅提高了销售量和营业额。可见, 音乐在不同行业中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同时提升了物质文明水平。

音乐是世界通用语言, 是达到人际交往的最佳手段。我们即使不懂意大利文, 照样可以体会普契尼的歌剧的深远意蕴;我们即使不懂德语, 仍然可以同莫扎特、贝多芬和瓦格纳的音乐产生共鸣。因此借助艺术媒介——音乐是人类彼此交流的普遍有效的手段。

音乐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晋书·乐志》中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 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 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 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 使人恭俭而好礼。”这说明了音乐可以把握人的性格与行为。贝多芬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 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 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从音乐大师的话中我们不难理解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和拯救人的作用。人们在进行集体劳动时, 为了减轻精神上的负担, 发出“杭唷”的声音, 用歌唱的节奏来统一步伐和着力点。再如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复性劳动, 为避免精神上的疲劳, 人们也会自然地发出种种歌声来调剂精神。如放牧、采茶、摇船、插秧等等, 虽节奏并不一定与劳动动作合拍, 但因有了歌唱的调节, 就会使人感到轻松和减少寂寞感, 枯燥感。当今社会, 人们不仅需要音乐, 更应该懂得让它为我们服务。音乐为我们燃点生活激情, 无论何时何地, 音乐都具有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作用。

音乐不仅对物质文明有促进和提升的作用, 而且还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升有重大的作用。席勒认为, 政治上的改进需要通过性格的高尚化, 而性格的高尚化又只能通过艺术。他还认为艺术培养人的美好心灵和健全的人性, 克服当前社会的腐败与粗野, 为将来全人类的和谐做准备。因此, 音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首当其冲。我们生活在校园里也属于一个大家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首先, 从我坐起, 从小处着手, 构建和谐校园。让校园没有打架斗殴、没有污秽的语言, 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互助友爱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思想政治教育加音乐疗法, 双管齐下。在共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共建和谐校园, 使“天人和一”的盛况在校园里呈现。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2]张前, 王次.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 篇9

关键词:初中化学 学习氛围 愉快教学

现代教学认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注重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那么,如何把现代教学的观点、理论及措施传授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心理得到有效升华?愉快教学作为一种积极的教学原则,受到也应当受到广大教育者的普遍重视。近年来,我对如何“发挥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愉悦功能,实施素质教育”这一课题做了初步探索,感慨颇深。

一、师生关系融洽是愉快教育的前提

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积极的情感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情感的迁移,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认为应该具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顺利进行,高效多收的催化剂。要做到这一点,我想,教师必须要有“三心”,即爱心,耐心和恒心。

1、爱心。

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应以精深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会买你的“帐”,自觉地走到你的“船”上来。

2、耐心。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教学活动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活动,所以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用心,让他从心里正视自己存在的价值。学的慢没关系,,没有学懂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想办法,共同提高我们的成绩。教师用足够的耐心来辅导学生,再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他就会主动走到你的“船”上来。

3、恒心。

古人语:“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断无不成之事“。可见,做事的恒心是多么重要。相信学生,相信自己,研究教学,用诚心去讲解,用爱心去感化,持之以恒,那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愉快教育的保证

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强扭的瓜不甜”。我想,我们的学生如果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威逼利诱下学习,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那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让他心甘情愿地搭上你的“船”,就是课堂成功的关键我认为,化学课堂上,,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高度的好奇心,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走到你的“船”上来。要做到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试一下:

1、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良好的情境创设,可以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求知欲旺盛。我在课堂上会不时的表演一个小魔术,来调动他们的热情。例如,在讲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这一课题时,我做了一个“会变色的花“的魔术。我事先用无色的酚酞试液在百纸板上画一朵花,拿到课堂上来,随后和大家说变魔术,同学们立刻兴奋起来,我先向白纸板上喷洒氢氧化钠溶液,这时在白纸板上出现了一朵红花,同学们立刻尖叫起来,还有的同学说:太神奇了。

2、利用化学故事,创设生动情境

许多中学生热衷于听故事,许多化学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故事容易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用化学故事创设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讲《燃烧和灭火》中的燃烧的条件时,我讲述了草船借箭的故事,帮学生分析燃烧的条件,并适时渗透灭火的原理,让知识的传授变得容易,让知识的过渡和衔接变得自然,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生动形象的化学实验和电化教学的恰当使用是愉快教学的手段

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变化现象,可以引起学生对化学直接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观察实验,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使化学变化重现出来,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兴趣,进而对化学实验现象产生原因的探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稳定性兴趣和概括性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适时适当的运用多种媒体教学,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操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例如:在讲《二氧化碳性质》一课时,我制作了如下的课件,“屠狗妖”与二氧化碳:在印尼的爪哇岛上有个山洞。传说里面有个“屠狗妖”,专门杀狗。难道真的有这么离奇古怪的事情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氧化碳。通过教师对这一探险故事的播放及富有感染的讲解,顿时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大大提高,因此义无反顾地走进你的课堂,搭上这艘让他兴趣盎然的学习之“船”。

2、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课堂上,我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例如,再将粗盐提纯时,我介绍完实验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特别活跃,课堂秩序井然,课堂环节进行的有条不紊。操作完成后,各组总结,归纳实验的成功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这样的知识学生会掌握的特别牢固。

深化基础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 篇10

第一, 结果、轻过程, 忽视过程教育;

第二, 重理论、轻实践, 忽视技术教育;

第三, 重智力、轻情感, 忽视社会教育, 忽视道德、心理教育;

第四, 重共性、轻个性, 忽视个性、特长发展。

随着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一个以高技术为保障、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新的时代必将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大量有知识、有能力、有胆识、有创新精神、能合作的人才。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必须开展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 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面向未来、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一、 更新旧观念, 树立新理念

观念一般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看法。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它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广泛的概念, 传统的中国教育是以传授前人的知识为中心,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记忆、反复练习来掌握知识, 当这种教育思想与竞争激烈的考试相结合时, 就发展到了极端, 形成了“题海战术”、“应试教育”。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杨振宁教授也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从已经了解的、抽象的开始, 一步步排演出来更多的知识,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 使学生一步步地、完完整整地把一门门学科学好, 但是,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胆子小, 老师没讲的, 不敢想, 老师没教的, 不敢做”。

教育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必然反映一定社会与时代的特点与需要。因此, 在教育观念问题上, 要善于继承。古希腊的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从教之路的火把, 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引路人。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就必须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端正教育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 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的教育理念应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学生的学, 教师的重要职责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 而不是满堂灌。组织有序、引导得法, 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在教育改革中, 课程的改革是核心, 20世纪的一百年中, 教育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 他们都是从课程改革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课程改革重点不在教材上, 而是在课程目标上, 在指导思想上, 当然课程目标总是要落实到教材上, 但它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思想, 并引进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一系列改革。当前的改革已不限于课程改革, 实际上涉及整个教育系统, 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 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引起了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一系列变革, 科技在不断进步, 时代在不断发展, 社会在不断变革, 因而教育改革也未有穷期, 似乎上一次改革还没有完成, 新一轮的改革又在兴起。

教育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 具体地说, 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教师教学观念的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 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 过去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现在则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网络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引起教学的变革, 变革的趋势是学生自主学习将加强, 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将降低。因此, 无论在课程设置上, 还是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注意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的角色在转变, 教师已经不是简单地传授, 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未来的教师将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 教学方法也要相应地改革:一是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从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二是不仅重视学习的结果, 更重视学习的过程, 在教学中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己思考;三是鼓励学生创新, 敢于提出与众不同、与教师不同的见解, 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

三、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不少国外学者在评论中国学生时认为, 中国学生学习刻苦, 基本知识掌握得好, 但动手能力较差。创新精神不足,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新性人才, 对人的创造力要求更高, 发展创造力是世界的大趋势, 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为思维灵敏、判断准确、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智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巨大的创新潜能, 要将这种潜能发掘出来, 变成现实的创造力, 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劳动, 因为人的创新潜能有待激活, 创造力的培养和激发有赖于科学的教育方式。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师必须树立人人具有创造力的观念,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人人是创造之人”, 学生未来的点滴成就恰恰基于儿时不断闪烁的思想火花, 为了培养创造型人才,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实践是人们有意识地、能动地探索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和表达, 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教育中, 信息的内化一向被教育者所重视, 但是外化过程却往往被忽略, 学习中的外化过程, 是学生动口的过程, 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 学生把所学的知识, 经过头脑的加工, 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唱出来、做出来,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实践”, 任何实践都只有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 才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世界。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既要加强学科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更要通过活动课程的开设, 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践, 活动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实施经验的不断积累, 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必将得到不断的发展。

上一篇:继续教育途径论文下一篇:图书馆流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