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专业

2024-08-08

信息化专业(共12篇)

信息化专业 篇1

摘要:简要介绍了不属于国家电网的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利用CIM模型对继电保护工作软件应用系统的全过程进行了建模分析,旨在为继电保护专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方法和经验,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继电保护,信息化建设,管理

0 引言

继电保护是对电力系统故障以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研究,利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和电力系统元件,探索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只有技术上满足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可靠性这4大要求的继电保护装置才能真正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例如用于继电器跳闸的继电保护就要求同时满足这4个要求,而对于一些只作为信号使用的继电保护装置要求则可以适当降低。继电保护从配置上分为反应两侧电气量的保护以及反应单侧电气量的保护2类,这2类保护大相径庭,在应用场合和保护的选择性能上都具有差异。反应两侧电气量的保护适用于高压输电线路以及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而反应单侧电气量则运用于低压输电线路;反应两侧电气量的保护与反应单侧电气量的保护相比较而言,保护范围更加稳定,对范围内的故障处理具有可选性。

1 现今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电网的范围内,继电保护是从运行与检修2个方面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其受重视程度较高,出现问题的情况比较少。然而,在不属于国家电网的电力系统中,由于用电负荷非常大、供电网非常复杂以及企业本身会自备电源,而继电保护属于一个小专业,在这些行业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就导致继电保护需要的设备配置不全、业内缺乏专门的继电保护专业人才、人员职业素质偏低等问题。

1.1 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水平低

在非国家电网的电力系统行业中,继电保护没有得到普遍重视,企业领导层对继电保护工作的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规范、改善继电保护工作,这使得对于继电保护的管理水平低下,控制力度不够,继电保护工作展开难度大。

1.2 继电保护人员素质偏低

领导阶层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企业在继电保护工作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企业的继电保护人员的职业素养难以胜任实际继电保护工作的具体要求,甚至于本单位在一些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时还要依靠外部单位的帮助,大大影响了继电保护工作的效率,不利于继电保护工作的正常运行。

1.3 继电保护错误动作率高

企业领导对于继电保护管理意识薄弱,加上企业又缺乏专业的继电保护人才,因而在继电保护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当甚至是错误的操作行为,不利于继电保护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可能会阻碍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继电保护专业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电力系统中采用了信息化建设,除早期为了解决局部问题而从局部建立并应用的一些单独的软件应用系统以外,近些年更多的发电企业和供电企业选择建立并应用了具有全局观念的贯穿全部继电保护工作过程的全局性信息管理系统。相较于之前普遍采用的系统较小的C/S模式而言,从全局角度出发的B/S模式避免了前者在信息上闭塞的弊端,能够帮助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但是B/S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其对于专业方向难以深入,对于专业性强的专业应用更没有有效的技术支持,在继电保护工作方面的问题尤其严重。基于此,本文采用了基于IEC61970标准的CIM模型建模,模拟软件应用系统的全过程。

2.1 系统功能明细

基于IEC61970标准的CIM模型是针对继电保护专业的系统,这种系统以原有的B/S模式为系统结构,把图形化建模作为基础,能够建立并维护基础数据从而保护设备的属性以及连接情况,能够实现快速地查询和维护,可以将故障计算和整定计算可视化;可以建立完整的以设备为核心的设备定值单的管理流程、缺陷管理流程和设备校验流程,系统运行十分规范;系统还有单独的图纸管理系统,可以对有关设备的各种资料以及管理流程的资料进行归档保存;与设备相关的其他管理环节同样能在这个统一的管理系统下进行管理。

2.2 系统关键技术

(1)利用图形建模建立单位电气接线,将电气元件抽象化,作为支路和节点,并对其编号,软件可以自动进行分析,对其关联性进行区分;(2)采用多种分析法,结合具体的场合情节,建立通用的故障分析平台,对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解决;(3)创建通用的继电保护知识体系,分层次对继电保护进行描述,对每个层次进行不同的描述定义,从而实现整定计算。综上所述,通过CIM模型来模拟建模的全过程软件应用系统不仅能满足继电保护工作的功能需求,还有关键的技术作为支撑,因而具有可行性。

3 继电保护专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持

3.1 结合C/S模式和B/S模式

C/S模式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强,一般应用情况良好,但是信息闭塞,交流难度大,而B/S模式虽然不如C/S模式的专业性强,但是覆盖面广。因此,贯彻继电保护全过程的管理系统是采用两者结合的模式,利用C/S模式的客户端管理电网的基础数据和图形建模,以及组织结构的管理和具体的权限维护,除此之外的应用都运用B/S模式的客户端,结合2种模式的长处,建立完善的系统模型。

3.2 将图形、数据和模型一体化

遵循IEC61970标准的CIM模型是描述所有电力企业中的主要对象,尤其是与电力运行息息相关的对方的抽象模型。基于CIM的语法和语义,通过提供一种用对象类和属性以及两者的关系来表示电力系统资源,从而使得系统能够脱离信息内部直接访问公共数据。

3.3 建立多层次的系统结构

CIM模型应当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和表现层。其中,数据层应包括保护专业应用的业务模型和实际的数据资料,由平台管理维护,部分信息可以在平台共享,要保证其中的数据唯一并具有统一的模型,只有这样才能节省空间,避免数据杂乱导致工作复杂;服务层分为包括故障计算、基础业务、消息下达等服务的业务应用系统服务和包括查询定位、专题图等功能的图形应用系统服务;表现层对于C/S模式和B/S模式有所区分,前者属于系统管理员的客户端,而后者是最终用户使用的客户端,前者负责基础数据的建立和维护,后者则用于帮助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采用集中部署的模式

系统部署模式采用集中部署的模式,要具备数据库服务器、图形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但是除了面向本部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应用的客户端外,我们还要给上级管理部门提供查询的条件以方便他们了解相关的信息,因此,可以在部署的时候连接路由器。

3.5 具体应用

系统开发完成后,可以根据企业电力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管理和定值单管理,建立具体的电气模型和保护模型。因其覆盖电网继电保护专业的全部应用过程,所以可以利用软件提供的故障分析功能对障碍进行计算检查,也可以对整个电网的设备保护和日常用电保护进行整定计算,并形成详细的计算资料。

4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利用基于IEC61970标准的CIM模型来建立电网电气模型,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流。这种系统包含常规的MIS信息管理,可以实现继电保护专业的高级应用,促进继电保护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继电保护专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对改善当前非国家电网行业继电保护专业工作不完善的局面很有帮助,值得大力提倡,但是不应满足于现状,要积极地更新技术,及时为继电保护专业注入新的活力,实现继电保护工作的持续安全高效运行,最终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为企业的正常生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宋福海,黄巍,卓枕警.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的实用化建设[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8(1)

[2]许郑辉.继电保护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2(11)

信息化专业 篇2

1、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不断采用新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学资源管理、学生管理。

2、教师必须利用信息网络开发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

3、教师必须借助信息技术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如教师利用个人网站进行网络教学,有效地拓宽了教学的界限,从而为实现教育教学、教师培养和培训提供信息技术方面的示范。

4、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代替传统的教学活动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

5、教师必须在互联网背景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借助网络搜索资料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6、教师应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平台,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打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从自我封闭状态走向自由、开放、澄明的交互状态。

7、教师作为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系统中与学生进行“视界的融合”。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 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研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3-005-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整体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信息时代,教师应如何应对专业发展?教育信息化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1.信息化社会呼吁教师专业发展重视教育信息化技能。

提高教育信息化是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在教育领域提出必然要求。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知识呈爆炸式增长的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有着信息技术的痕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旨在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教育信息化注定要改革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手段,更将带动教育、师生关系、组织管理乃至教育运行模式和机制在各个层面的革新,这种革新影响与日俱增。教育信息化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异常快,传统的学习方式、知识结构不适应迅速发展信息社会需要的技能,不足以满足现实工作、生活的需要,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号角已经吹响。网络学习、职后学习方兴未艾。信息化社会发展呼吁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重视教育信息化技术提高,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改革。

2.教师内在发展必然性。

技术革命、教育改革呼吁教育信息化关键者——教师要主动掌握信息技术,适应时代变化。教师专业发展其实是教师内在发展要求决定:“发展越来越被看成是一种唤醒的过程,一个激发社会大多数成员创造力的过程,一个释放社会大多数成员个体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被看成是一个由计划者和学者从外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发展的本质是发展的自主性,是教师作为主体自觉、主动、能动、可持续的建构过程”。教师在适应现代技术发展过程中,个体信念、知识、教学实践对学校、学生的认识发生根本性变化,促使教师生命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教师岗位晋升、彰显教师个人价值、实现生命价值。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信网络为主渠道的网络教育把课堂扩大到全世界,延伸、细化到每个家庭、每个教室等任何一个可能的学习场所,多媒体教学、虚拟教学、数字化教学开创了教学方式的“革命”。教育信息化真正来到我们身边,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方式,改变着学校课堂,影响着教师、学生和管理者。教育信息化目的是为学习者、教师及教育机构提供高质量的软件工具、内容资源和相关服务。软件资源包括各种备课系统、学习管理系统(LMS)、多媒体网络课件、学科资源库素材库、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框架型学习工具软件(如建模软件、几何画板等)、教育门户网站、教育数据库及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各种工具系统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实现教学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水平。软件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公共服务机构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教育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资源和更便捷的服务,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变成现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实现教育方式的改革。面对教育信息化技术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反思教学,亦成为科研的研究源泉。

2.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能进行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信息化社会给予教师学习更大的可能性,改变传统学习方式,知识结构组建、教学过程、教学途径、教学观念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教师为中心,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到所有的知识,互联网实际上就是“将一切知识开放给一切的人”。传统学校式学习方式不适应迅猛的知识增长。国际21实际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学会学习”。教育科研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开展教育科研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则是信息时代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得力助手,它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课题资源、工具支持和策略方法指导。科研确立课题研究方向、文献检索、资料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过程离不开电脑技术的运用。以往进行课题申报、研究、撰写,查阅文献资料是一件困难的事,动则数月,有些珍贵书籍还不是每个馆藏图书馆都有,进行科研教育成本高。如今信息网络化,因特网为人类提供最广泛的学习资源和最丰富的学习情境。有了网络,教师可以查阅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章,各种电子图书出现和运用,扩大检阅范围,提高产出效率。照相机、录像机、录音笔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对科研调查过程如实记录,电脑更是加快了对资料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从而从在繁琐的数据、资料里解放出来。提高科研产出,提高科研质量,缩短教师职称晋升过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行,教师主体意识增长,加快教师个体成长。

教育信息化的出现,意味着要掀起更为剧烈的新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必然有利于个性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教师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发展。教育改革提出的个性化发展使因材施教变成可能,教育成效提高。以往的知识模块,可以根据学生个性需要,组合成为一个个方块,让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新组建,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以网络化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教师和学生的交流途径便捷、迅速,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教师人格魅力。教学的进步可以提高教师自信心,教学的成就自然能刺激教师寻求更大的发展。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主体意识、主体人格、主体能力、主体价值不断完善,主体个性的生命质量的提高,教师个体技能、知识提升;教师参与社会变革,政治意识增强,更是赢得学校、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和尊重。

2.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成为可能。

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目标就是建构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学习社会”意味着学习的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时随地学习变成可能,优质资源人人可以享用,教育公平变成现实。教育信息化将为学习社会的终身学习提供环境保障和技术支持。在资源共享、开放式的网络里,知识的获取是随处可得的。教师可以在互联网里自由自在的学习,不再局向于行政式的培训,教师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需求有选择性地参与到各种学习、培训中,在网络中还能寻求到教师群体,实现群体合作,通过网络交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实现资源共享。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无止境,教师理应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力军。

品牌专业信息化建设挑战与对策 篇4

关键词:品牌专业,信息化建设,挑战,对策

1前言

所谓品牌专业, 是高校在长期时间积淀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专业。 它是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命力的重要基础。 品牌专业建设已经成了高校推进强校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高校一旦形成品牌专业,将支撑高校获得长足发展。 有鉴于此,江苏省教育厅在2004 年正式启动品牌专业建设计划,并认定了112 个品牌专业。 时至今日,这些品牌专业成了高校的巨大无形资产。 其中,品牌专业信息化建设成了高校普遍关注的焦点

品牌专业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崛起给品牌专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也使其面临严峻挑战。 采取有效对策应对挑战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品牌专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

站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角度, 一个良好的品牌专业信息化网站,应该能有效介绍专业发展信息,积极促进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优化专业教学管理手段,帮助高校形成核心竞争力。 从目前来看,高校品牌专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

2.1 对专业信息平台建设缺乏全面认识

如今,很多高校的品牌专业网站建设基本来自于“数字化建设”或者精品课程申报建设,品牌专业信息网站仅仅被视为介绍品牌专业的窗口, 这说明对信息平台在品牌专业建设中的地位认识不清,导致信息平台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2 专业信息平台建设缺少特色

不同学校的品牌专业应该在建设中各有侧重,各有特色。 但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的专业信息平台缺少统一规划与组织,特色不鲜明,主题不清晰,结构设置也相对简单,尚未能体现出高校该品牌专业自身的优势。

2.3 专业信息平台缺乏深度信息资源

很多高校的品牌专业网站页面单一,内容组织不够深入,基本停留在介绍专业、师资、教学和科研等概况,深层信息量过少可用性强、附加值高的栏目也过少,信息服务功能亟待进一步加强。

3加强品牌专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予以解决。

3.1 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传统视域下的品牌专业建设仅仅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展示专业建设成果一种手段, 所以导致信息化平台仅仅停留在罗列专业建设信息方面。 为了使品牌专业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要加强对品牌专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应该要及时准确地发布学校、院系和本专业的相关信息,上传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在信息主题方面要全面阐释该专业的特色与内涵。 对于不同类型的专业,表现形式上也应该各有侧重,避免同质化。

3.2 拓展信息资源的层次性

在品牌专业信息化网站组织层面,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大框架,采取模块化设计,将同类资源信息有机整合在一起,置于同一模块中。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信息组织结构的严谨性,也可以加快获取资源时的速度。 同时,在信息化网站建设方面,要采取动态交互技术,并安排专人进行专职管理,保证信息的时效性。

3.3 强化信息化网站的服务功能

毫无疑问,品牌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服务于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为提升品牌专业竞争力发挥推动作用。 在网站建设中,要尤为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以现有教学资源为依托,鼓励教师自行开发更多具有教学功能的信息资源,增长学生见识,拓展学生视野。

3.4 推动信息化平台的动态发展

品牌专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 作为新生事物,信息技术也处于不断发展中,所以品牌专业信息化建设要处于动态之中,要以应用为主导,边建设边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促进进一步建设。 还要不断拓展信息化在品牌专业中的覆盖范围,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促进品牌专业的全面发展。

4结语

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现状评价 篇5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CIPP;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1 研究现状与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农、林业既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加快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

专业硕士是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但在我国起步尚晚,培养体系还不完善。

其中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集农业基础知识与计算机技术于一身,其培养方式的再研究、再完善,对我国农林业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较少研究农业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专业研究生培养状况,而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早在,山西农业大学的杨国强就对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

在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培养研究中,理论研究比较多见,湖南农业大学的张红燕从农业信息化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人手,分析了该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该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的途径。

陈爱斌与刘艳()则从课程体系角度对全日制农业信息化专业进行探究,以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教育的不断发展。

王坤等()从实践角度创新性地提出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将“研”融人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的全过程。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培养研究多是从理论角度进行的,实证方面的研究显得薄弱。

我们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采用CIPP评价模式建立了指标体系,并通过量化的方式,对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的满意度进行调研,探究我国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专业实践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1 基于CIPP模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CIPP评价模式最基本的观点是:“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是改进。”斯塔弗宾认为,教育活动中所需的评价应该是广义的,不应仅仅局限于确定目标是否达成,还应有助于方案的管理和改进,评价的过程是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

CIPP评价模式包括4种评价要素,分别为背景评价( 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和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4种要素的首个英文字母构成了CIPP。

因为CIPP评价模式在教育改革中具有良好的决策性、发展性和整合性,我们基于CIPP评价模式建立了由培养背景、培养输入、培养过程、培养结果4个子系统构成的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2.2 指标权重确定

层次分析法模拟人在决策思维过程中的3个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和综合)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层次的`、拟定量的、规范化的处理,并且整个处理过程加入统计检验,把一个复杂系统对象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阶梯层次的结构模型,并用数值的形式进行表达和处理。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为。

(1)建立判断矩阵。

根据l―9及其倒数的标度表,将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

我们一共咨询了10位与农业信息化相关的专家老师,填写了分数,针对打分差距较大的项目,重新咨询了专家,在专家修改分数的基础上,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重要程度判断表,构建了权重判断矩阵,并根据打分结果计算最大特征根及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得出的特征向量为W=[W1 W2 W3 W4]=[0.083 0.178 0.408 0.331],即为各项一级指标的权重。

(2)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为检测各元素之间重要度的协调性,避免出现“A比B重要,B比C重要,而C又比A重要”的矛盾情况出现。

判断标准为:N阶判断矩阵当最大特征根λmax大于N时,判断矩阵不具有完全一致性(一致性指标CI不等于零)。

当CR小于0.1时,矩阵不一致性程度在容许范围内,可以接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用其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

如果CR大于0.1,则需要重新构造对比矩阵,对矩阵进行调整,直至一致性达标。

该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ax=4.181稍大于n-4,该矩阵不具有完全一致性。

但CF-0.0603.经查表, 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结果具有可信度。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计算B1―B4,得出CI均小于0.1,计算结果具有可信度。

(3)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我们经过一致性检验,确定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到一级指标权重分布,并归一化为:

A=[0.083, 0.178, 0.408, 0.331]

同理,得到二级指标权重,并归一化为:

培养背景B1=[0.122,0.230,0.648];培养基础B2=[0.539,0.164,0.297]

培养过程B3=[0.230,0.648,0.122];培养结果B4=[0.539,0.164,0.297]

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结果见表2。

3 满意度调研

信息化专业 篇6

关键词:信息化;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30-01

在信息技术与资源高度发展、广泛应用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教育质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1、信息化教育队伍薄弱,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由于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学校兴起的时间不长,还不完善,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教育师资队伍也相对薄弱。农村学校缺乏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对其它教师起不到骨干带头作用,这就造成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缺乏指导。广大农村教师缺少现代教育技术知识,需要更新观念增强意识。

2、对信息化教育建设认识不足,制约教师的发展。有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摆样子,可有可无,对当前教育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有的学校领导甚至公开说:“讲课用什么课件,不用就讲不好吗?把课讲好,来实际点,用不着搞什么花样!”。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教学方式,学习新的教学工具与新的教育模式及思维,本身就是很困难的事情,加上由于多数师年龄偏大,对新技术的接受与学习的能力相对偏低,更容易造成事实上的抵触,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学校做好耐心、仔细的疏导工作,并创造条件,鼓励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3、互联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缺失现象。互联网给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挑战与变革,但影响最大的是教育,给教与学都带来了“学习的革命”,给学生与老师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在很多的学校,互联网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工具作用,却成了老师们搜集花边新闻、聊天或打游戏、看球赛的工具,致使有的学校或拔掉网线或搬掉微机,造成资源浪费,这对已经尝到互联网甜头,教育教学上真正利用它的老师无疑是种“灾难”,致使这部分老师怨声载道。

二、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存在着巨大差异。传统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网络环境下以教师启发、引导并与学生共同探讨为主;传统教学基本上是灌输式教学,信息化条件下是交互式教学;传统课堂教学目标单一,注重知识、注重智力;信息化课堂教学目标的多样性,智力与非智力并重,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传统教学内容上主要以语音、符号刺激为主,信息化条件下以图像、语音和符号多种方式综合传递,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综合教学技术,不仅可以扩大教学内容传递方式,而且可以沟通课堂与外界环境的联系。网络学习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的教育空间和教育时间的概念。因此,教师要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变迁,积极主动进行自我更新。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简单运用过程,它必将引发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哲学理念,认识到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学习的主权者”。

把世界引进教室,使课堂成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使学生与现实零距离接触;把信息化为知识,把知识化为智慧,使有限的课时得到最大的收益。教育实践证明,要实现上述目标,仅仅有形技术的介入并不能使教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信息技术只有当有形技术与观念形态的技术两者密切配合和精心设计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在网络学习新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主动的,教师的任务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策略指导。教学方法由原来单纯的基于讲授语言知识或者归纳语法要点转化为基于“情景创设”、“问题解决”、“协作指导”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对象由针对好学生到关注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学评价由以考察学生记忆知识多寡为主要评价方式转化为着重检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方式、运用语言能力;教学方式上提倡合作学习,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寻找动力。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恰当分配,从为学校选拔精英的教育,转到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从分等鉴定式教育到诊断激励式教育。为此,面对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教师应该是信息、思想及知识的先觉者,更多、更快、更好地传播最新、最前沿的先进文化信息。教学不只是传授语言逻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加工和运用信息资源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2、努力提升专业知识。随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学内容出现高端化趋势,过去熟悉的学科知识可能退出课程标准,新的知识进教材进课堂,没有知识更新就难以胜任教学。其次教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应用科学,需要广博的知识高超的艺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全面的教学技能外,还须了解和掌握如心理学、教育学和信息技术应用等相关学科知识。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观察他人教学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树立终身学习和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观念。

3、着实增强教育科研能力。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它呼唤教师的创造,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与能力,永远站在学科的前言,矢志不逾地追求真理。没有科研活动,只靠背讲义,念讲义的教师是不称职的、落伍的教师。一流的教师教人,二流的教师教书。在信息化教学研究中,教师要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互中发展自己;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投身教学改革,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 北京教科院.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信息化专业 篇7

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创新、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必要手段。

一、整合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人们开辟了一个视频、音像、文献资料查寻的新领域,它所产生的信息含量日益剧增,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师生展示了一个全球性的大百科全书,展示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信息宝库。信息技术构成多媒体资源共享,专业和相关课程教学网站的信息资源不断更新,这些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是:学习空间的开放性和全球化,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多样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学习过程的互融性。这恰恰可以满足人本主义和学习个性化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目标:

1.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完成对教学内容的优化、选取与序化,使之更加适用高职学生。

2.通过课程整合,提高专业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能力,建设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3.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有利于培养出高速发展的旅游类产业相适应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职业素质的旅游类技能型专业人才。

二、主要内容、教学方法

(一)主要内容

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探索和创新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优化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设计,对吉林省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起到理论指导和现实的推动作用。借鉴国内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先进经验,对信息技术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和改革,提出新的理论和课程设计,树立多元课程评价,设计多元考核评价,以职业能力导向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评价内容,探索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1. 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及作用。通过详实的数据资料,进一步研究二者整合的重大战略意义。

2. 对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进行探讨,着眼于课程整合的可行性与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分析。同时通过对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剖析,寻求二者的共性与个性,在此基础上探寻二者的有机结合与互动。

3. 通过案例分析,为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提供理论依据。

4. 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实证研究。针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进一步分析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创新并完善课程改革。

5. 信息技术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和内容选择,真正实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转变。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大学的授课方法,为个人和社会团体提供个性化的学历教育、终身教育、教育培训和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等多种服务。

(二)教学方法

1. 行动研究法:

通过课前计划、课程设计、课程观察、课后思考等几个环节,不断调整、改进和完善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2.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搜集与整理分析,考察国内高职院校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课程整合提供有益的借鉴。3.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实地考察、座谈等方法来了解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现状,为课程整合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4.个案研究法:搜寻和确定有意义的个案,真实、客观地进行描述,充分地分析个案中的各个变量要素,并从中归纳出一个或数个经验性的结论,并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课程整合中去,使之具有普遍性,实现理论突破和课程创新。5.经验总结法:通过对众多材料和经典案例的分析、综合、归纳,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为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提供成功的经验和范例。

三、意义

信息技术已应用到学校各个领域并受到高度重视,形成了较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软硬件环境,具备将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向网络资源化深度推进的基本条件。通过对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实现教学资源与信息的全面扩展,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网络采集、分类、归纳知识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科教学任务,利用多媒体教室,组织学生进入网络世界收集资料、扩展视野、获取新知、解决疑惑,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走进知识的海洋、开展更具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支持;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的作用更为突出,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篇8

职业规划对于教师的成长起到导航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设想和规划, 包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 对教师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 成长阶段步骤等。优秀教师成长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头三年, 称之为探索期, 即教学质量影响期。在这一阶段里要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要很快进入角色, 并初步树立自己的教学形象。第二阶段, 称之为成熟期。其标志一是开始注意对教学实践的理论总结。二是已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第三个阶段, 称之为创造期。这个时期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对事业、对学生的热爱, 这是走向成功的动力。对教育发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这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这标志着一个创造型教师的水平。教师可参考以上三个发展阶段, 结合自身实际对“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去做”“如何做”等方面深思熟虑后制定一份可行的职业规划, 为自己找到目标、找准方向, 让自己的人生不再迷茫, 让自己从忙碌、喧嚣变得安静下来, 去思考、去创造, 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学习研究, 转变角色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 知识更新加速, 获取知识途径多元化, 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正在被逐渐削弱。这要求教师要勤于学习、刻苦钻研, 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美国的布莱克曼 (Blaekman) 认为, 教师始终都是持续的学习者, 此种学习就是专业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先生说过, “你不搞科研, 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 不是充分的要求, 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子, 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 没有灵魂的教育”。所以没有做科研的教师, 顶多是一个教书匠。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加强教学研究, 让自己由一个教书匠转变成一个学习型、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学习书本上新的教育理论, 还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向同事、同行学习, 拜名师为师, 拜同行为师。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也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得到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名师的指引, 就可以缩短甚至直接跨过“教学质量影响期”, 大大缩短专业成长时间, 可谓事半功倍。如, 各个学校的青蓝工程, 为促进教师快速、健康成长,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各个学校都会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积极作用, 启动了以“以老带新, 以新促老, 师徒结对, 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教师要抓住这一机会, 向本校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名师学习经验, 加以融合, 不断改进, 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再如, 教师要多参加一些省、市的专题培训和专家讲座, 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 聆听专家的建议。并用这些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实践中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 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师要抓住一切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 包括每年的省、市高考 (中考) 物理研讨会, 每年的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校际研讨交流。这些交流学习的机会都是教师吸收别人长处, 提升自我能力, 内化自己教学思想的非常重要的机会。笔者共三次参加广东省的物理教学研讨会和考试分析会, 每次都会被省教研室和广州市教研室的教师“洗脑”, 感触颇深。

此外, 教师应该订阅教育类期刊以及综合性杂志。通过对这些期刊的认真阅读, 可以领略到来自全国各地教学一线的物理名教师和高校教育专家的思想, 开阔视野, 丰富专业知识, 这给处在成长期的教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教师要善于抓住一切吸收别人长处的机会, 抓住一切可以提升自己专业化水平的机会, 做一个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

三、交流沟通, 提升内涵

上网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技能, 教师利用好网络可以快捷地获取更多的知识, 也可以通过网络与更多的教师和专家交流, 不断丰富自己, 做一个知识面广博而富有内涵的教师。

随着课改进入新阶段和网络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 并不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学习研究的体会等写成文章发表在博客上。很多在各省、各市, 甚至全国有影响的教师开通了自己的教育博客, 还有一些杂志社也有自己的博客, 在这些博客中发表了很多关于物理和教学方面的高质量博文。在博文中记录了专家的最新观点, 也记录了不少来自教学一线行家里手的实践、反思等, 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 可以丰富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 开阔视野。

QQ是我们国家一个拥有庞大用户群的网络社交平台, 是我们重要的交友途径。其实QQ也可以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QQ加入很多教师的QQ群, 认识更多的同行和前辈, 在群内可以向其他教师请教各种问题, 也可以同大家一起讨论某些有争议的问题或者某一概念、某一高考题的科学性、解法、讲法等, 问题将会越辩越明, 参与讨论者受益匪浅, 群内成员之间也会交流写作、投稿心得, 共同成长。笔者在上大型公开课时都向群里的同行们征求意见, 得到大家的鼎力相助, 受益匪浅.

四、勤于反思, 笔耕不辍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化工专业的应用 篇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运用信息化教学是今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下面就是信息化教学在化工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易于被学生接受, 可以模拟仿真各类教学情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一种虚拟教学空间, 体验这个情境的个人感受。通过情境中设定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激发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欲望, 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以此为线索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接受知识, 变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和实施者, 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教师则成为引导者, 当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时, 课程也就不再乏味, 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以《化工生产单元操作》为例, 此课程建立了以校本教材、校本教材配套ppt教学课件、电子粉笔、校本教材配套图片及动画库、练习题库为一体的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每一堂课都通过在实训中心录制的多媒体视频、图片或者动画等手段设立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认识离心泵》这一节, 学生原本不认识离心泵, 在生活中也没有接触。那么我通过化工实训室录制的视频及动画库中的离心泵模拟动画, 建立教学情境, 设立教学项目, 使学生积极的投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突破重难点, 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的信息符号有文本、图形、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有静止的、运动的、分散的、合成的、视觉的、听觉的。这些表现形式多样化的多媒体信息, 对于抽象的概念、原理, 不可见的设备内部结构, 复杂的工艺过程, 瞬间的化学变化, 微观的原子世界可以用文字、音频描述, 图片、视频展示, 也可以用动画模拟现实全过程。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优势, 创设特有教学情境, 化抽象为直观, 化静态为动态, 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 化不可见为可见, 从各个角度, 以各种手段恰当的表现和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的同时, 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 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

例如在讲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时, 传统的课堂靠教师的长篇讲解, 挂图, 绘制图形, 教学模型等手段开展课程, 效率低, 效果差。实施过程中, 学生对传统的粉笔、黑板、挂图、教具等产生审美疲劳, 教师也在反复的绘图、演示教具过程中付出大量的体力劳动, 而且效果不好。在信息化教学中, 我们采用动画演示及操作的方法, 学生不但能看, 而且还能用鼠标点击动画中的引导模块。通过动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增加学习效果。

例如《化工工艺》课程, 此课程介绍大量的化工生产工艺过程, 涉及巨量的工艺流程图, 及工艺原理, 设备结构。传统教学过程中, 由于工艺复杂, 只能将大工艺分解讲解, 学生往往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无法将整个生产工艺有机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如果采用化工仿真这种信息化手段, 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均在电脑上操作完成, 整个工艺有选择性的学习, 既有局部又有全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整个工艺的学习, 置身于仿真的生产环境中, 有益于对重点工艺参数的理解和工艺难点的突破。

三、增大信息来源, 扩展教学内容

由于近几年材料科学的发展以及电子自动化工程在化工行业的应用, 导致在工厂中不断出现新的设备、仪表、工艺等。而我们使用的教材往往落后于工厂的实际情况, 导致培养的学生与工厂的需求产生脱节, 学生进去工厂后出现不适应及需要再次学习的要求。而互联网上信息丰富而新颖, 我们可以轻易的从网上得到最新的知识。根据教学需求, 教师的搜索、提取、整合, 从而得到最新最全面且贴近生产实际的教学内容, 这样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 从而增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非常利于学生融入日后的生产实际。化工行业具有分支多, 有毒有害, 易燃易爆, 连续性、规模大等特点。在办学时, 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化工实训设备全部购入。学生在实习时, 工厂也不允许学生进行实习操作。我们可以通过化工仿真这种信息化手段来解决。对于较复杂的化工过程, 或者化工工艺, 建立完善的化工仿真软件, 这样在教室就能完成较复杂的化工工艺学习。

四、节约教学时间, 增加课堂容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书写板书占用太多的时间。标题、定义、公式及其推理、图形、例题等必须板书, 书写板书时间太长, 授课内容时间必然受到压缩, 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时间以及学生消化知识的时间也会缩短。这样, 学习效果必然不高。而且部分教师书写板书时速度过快, 导致字迹潦草, 学生看不懂, 后排同学看不见。更新板书时, 产生大量的扬尘, 对学生和老师的身体都没有好处, 往往一堂课下来, 讲台附近全是粉笔面。可以说粉笔粉尘是到时教师肺部职业病的主要杀手。而使用信息化教学则可减少板书, 45分钟的课堂时间也变得宽裕, 不仅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一目了然, 减少书写板书时的等待, 而且增加知识容量, 还可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索、去思考、去实践, 加深知识印象, 拓展新的知识。

信息化专业 篇10

1.1 专业宏观培养目标

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向和目标有明确说明, 即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该说明中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系统开发应用能力, 核心目标明确, 但过于宽泛, 各院校需结合自身办学历史和条件具体定位培养方向。

1.2 人才培养方向

云南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自1998年开办, 一直以企业信息化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作为人才培养方向。2008年, 依托学校在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优势, 确立了以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为核心, 与经济、管理应用紧密结合的办学方向。专业建设上以“加强基础、分类培养、突出应用、注重实际”为原则, 根据就业市场需求, 改进课程体系设置, 精心设计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 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和现状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指出, 信息管理知识结构由管理学理论、信息技术和系统科学3个板块构成。信息技术课程在该专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国内信管专业核心课程大约1/3为信息技术课程, 国外的情况大致如此[1]。近年来, 很多院校加大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分量, 但与管理类课程的融合不够好[2], 未能体现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支撑。国内院校对课程体系划分和认识不统一, 导致实践中的教学计划混乱[3], 各院校虽然持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但大部分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所以, 国内已有高校提出要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进行改革, 尤其是对信息技术课程, 要增加互动式教学[4]、实践教学、实验教学[5,6]。

我校信管专业前几届毕业生进入IT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系统开发及信息系统管理、维护的较多。但自2007年起, 学生就业流向市场销售、财会等领域的逐渐增加, 真正从事信息化技术、信息化管理职业的比例下降, 但信息类岗位的人力资源需求却一直较高。经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走访, 我们发现有以下原因。首先, 毕业生增多导致工作竞争激烈, 对实际动手能力要求更高;其次, 信息技术的更新较快, 要求毕业生了解掌握更多的新知识;第三, 随着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和发展, 对毕业生关于领域知识、高阶需求的认知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此,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课程设置需满足以下要求:

(1) 信息技术课程要提高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

(2) 信息技术课程设置需要适应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变化。

(3)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注重与管理应用的融合。

3 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设计

上述问题的解决需对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进行再设计, 核心是要满足市场职业需求定位, 课程设置能够融合管理应用知识, 适应技术发展, 体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具体课程设计如下:

3.1 确定课程范围, 厘清层次

信息技术课程为开发、应用、管理和维护信息系统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 因此, 根据信息技术对“管理信息系统”不同生命周期的不同作用, 结合市场职业需求, 将信息技术课程划分如下:

(1) 基础类课程。基础类课程是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设计的必修课程, 是应用或构建信息系统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使用技能、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等知识。

(2) 系统开发类课程。此类课程是完成信息系统开发的分析、设计、实施、维护、管理全过程的实用型课程, 涉及方法学、技术平台和工具软件等。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系统建模、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等。

(3) 信息系统高级应用与职业资格认证类课程。此类课程依托学校、学院优势学科背景, 结合社会应用需求, 为学生开设信息系统高级应用方面的课程。同时, 由于职业资格认证要求的技能以就业为导向, 更好地迎合了企业用人需求, 将引入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以改进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设置。

3.2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要从专业人才整体知识优化的目标去考虑。信管专业是多学科融合专业, 系统科学思想和方法是其特色所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系统科学在全程学习中的主线,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必须服务于这一主线。因此信管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相应课程必然有所区别, 需要加强管理应用与服务方面的能力培养。

学校整体课程设置采用“主干+层次结构”的方式, 其层次类型和表示代码分别为:通识教育基础课 (1) 、学科基础课 (2) 、学科主干课 (3) 、专业方向课 (4) 、专业任选课 (5) 、其他实践课程 (6) 。在符合学校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 信息技术课程方案如表1所示。

在基础类课程中包括信息处理技术课程———信息分析与预测, 主要讲授现代经济管理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结构则提供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入门训练。同时, 学生需要掌握操作系统管理调度程序的基本工作原理, 其内容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中讲授, 但对操作系统其他设计理论不作要求, 因此, 课程体系不设操作系统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在程序设计之后依次安排。

在系统开发类课程中, 软件工程提供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而信息系统建模则讲授系统分析人员在系统分析、设计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建模方法与工具完成建模工作。其中还特设一门工具课“信息系统开发工具”, 教师需根据业界实际应用情况, 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工具对学生进行训练, 从而适应技术发展及职业需求。Web设计与开发的设置基于Web的应用系统的普及,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Web开发技术和设计原则。同时, 为使学生了解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 学会基础的系统安全规划, 能运用常见安全技术设计安全方案, 开设信息系统安全与维护课程。

信息系统高级应用与职业资格认证类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使人才培养目标贴近实际需求, 共5门课程。

为使学生将基础类课程及开发知识融会贯通, 分别在第6、7学期开设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 (I) 、 (II) 。以系统分析设计为主线, (I) 针对成熟的行业系统设计剖析, 强化对系统分析设计细节过程的掌握; (II) 进行具体的信息系统项目设计, 以增强动手能力。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专题课程从大二第4学期开始, 针对前一学期已学科目, 结合职业认证的类别、资格、级别要求, 进行总计18学时的强化训练, 以提高对核心内容的掌握。实用信息系统为学生提供具体应用领域的系统构建、应用实践, 结合学校优势学科背景, 当前选定会计信息系统。商务智能是信息系统的高级应用, 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技术, 市场需求高, 结合学院在该领域长期的研究积累, 为学生开设商务智能课程, 以拓宽学生视野, 提升就业竞争力。开设企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深入理解企业信息化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培养从事信息化工作所需的初步知识和技能。

4 结语

本文在对信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和企业调研的基础之上, 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 结合专业建设实际和学科特色, 探讨该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 以期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提升专业内涵和竞争力, 从而满足社会产业发展要求。

该课程方案已纳入云南财经大学2010、2011级信管专业教学计划。2011年7月出版的《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CIS2011》, 其推荐课程包括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企业信息系统及应用。在我校的课程方案中, 对应的科目有商务智能、企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实用信息系统。这说明上述课程设置是符合国内信管专业建设和发展趋势的。在后续教学实践中, 我们将不断完善以上思路和设置, 将信管专业建设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臧国全, 丁丽鸽.美国信息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调查研究及启示[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7, 27 (3) :2-6.

[2]翟丹妮, 黄卫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06 (10) :41-43.

[3]何永刚, 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 2007 (7) :128-131.

[4]胡昌平, 赵雪芹.信息管理类专业课程互动式教学的实现[J].情报科学, 2008, 26 (8) :1121-1124.

[5]梁昌勇, 顾东晓, 等.信息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8, 31 (1) :64-66.

信息化专业 篇11

【关键词】信息化 教师专业发展 校企合作 校本研修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应用于教育的每一个领域,它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内容和新方向。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同时,培养了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了教师教育观念和手段的变革,促进新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形成。

一、信息化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所谓职业教育信息化,就是职业教育的师生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来推动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过程。它的内涵涉及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网络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等方面。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

教师专业发展,从构词方式角度有两种理解,即“教师专业”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前者意指教师职业与教师教育形态的历史演变;后者则强调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从目前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来看,正体现这样两种思路和视角:一是侧重外在的、关涉制度和体系的、旨在推进教师成长与职业成熟的教育与培训发展研究;二是侧重理论的,立足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及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养成与完善的研究。应当说上述两种认识和思考过程密切相关,但却是和而不同的,是在一致的研究旨趣下包含并牵涉不同的领域与概念范畴,甚至研究方法和逻辑也有所区别。因此本文探讨的是第二种视角,即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三)信息化背景下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面向职业教育的,其任务是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和改革的发展,培养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劳动者,即在信息化社会条件下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能够在自身原有知识领域的基础上进行信息搜索、信息加工整合、信息创新的劳动者。要实现这一目标,职业学校的教师肩负重要的责任,他们自己首先要成为信息能力的掌握者,在此前提下才能培养出信息化时代的人才。因此,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中所含“信息化的法规政策和法规标准”属于教育主管部门的范围,所以在具体职业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中,不应包括信息政策和标准,仅包括网络设施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人才培养及资源建设四方面。而网络设施建设属于学校层面,鉴于此,笔者对“职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做出如下界定,即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职业学校教师以专业自觉意识为动力,以教师教育为主要辅助途径,专业知能素质和信念系统不断完善、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它主要包括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反思与评价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内容(如图1所示)。

二、信息化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专业发展具有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共性,但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职教师资专业发展的内涵又具有自身的特性。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是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将已经掌握了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促进信息技术向教育、教学、培训、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渗透,而教育信息资源的设计开发、建设运用是实现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高的基础和主要任务。鉴于此,在信息化背景下,笔者将数字资源建设引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提出了校企合作、校本研修两种专业发展模式。

(一)基于教学工厂的校企合作模式

基于教学工厂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指职业学校立足目前校企合作中的具体实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环境优势,运用现代教育设备和设施,将信息技术融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中,通过教学仿真软件、动态课程、虚拟工厂、校企课程认证等手段,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和实践,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环节的衔接,在师资培养、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建构起与教师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模式(如图2所示)。这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决定了这种模式是以企业为源头,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工厂为主题,以资源建设为载体,最终谋求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与途径。校企合作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为了企业” “基于生产实际”和“在学校企业中进行”。它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参与设计教学资源阶段、学习研究教学资源阶段、校企课程的教学整合阶段、教学反思与评价阶段。

1.参与设计教学资源阶段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达成一定的协议,中等职业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订一个具体的发展计划;企业组织有经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对所需人才进行严密的规划,并为所需人才量身制作出他们应当具有的技术水平或管理水平等。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技术人员、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研讨,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制作出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仿真软件、教学网站、生产视频等数字化资源,形成教学软件(包),其中内容包括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企业在生产第一线的具体操作流程、企业在生产科技中的成果、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科研方向等,并及时向校企双方反馈,选拔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教师作为培养和培训对象,增强实效性。

2.学习研究教学资源阶段

教师在企业提供的教学软件(包)等数字化资源的指导下,在校内通过网络掌握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新工艺、新技能、新方法以及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并可通过远程视频、录像来接收企业内部的新信息、新动态。教师通过对企业发送的教学软件(包)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到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流程、技术更新、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另外,教师有疑问时,也可以通过网络与企业联系,请教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

3.校企课程的教学整合阶段

教师通过一定时间学习和研究信息技术,在掌握了企业的管理制度、技术技能、生产一线的诸多实际问题之后,再结合自身理论知识,通过动态课程、虚拟工厂、在线辅导等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能快速适应企业生产的员工。教师通过对教学软件(包)的学习,也能够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企业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尤其要充分反映企业文化的内涵,把握其实质;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起研究并发现企业在某方面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教学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和及时反馈,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与技术改革中,进而达到校企双方互相依托、互相支持。

4.教学反思与评价阶段

教师通过企业方在线、电子邮件或网络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传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场景,与企业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和探讨,在充分渗入相关企业文化、企业专家在线点评及相关技术培训提升后,企业适时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作品做出评价和认证,并及时将所拥有的知识能力水平通过相应教学手段反馈给师生,做到“教学做合一”。另外,通过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将一批有工程技术背景的人才融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中,适时地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辅导,进一步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在校企合作的专业发展模式中,教师跟踪、了解企业发展信息、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掌握本专业最新技术,熟悉企业操作规范,摸清市场对人才规格培养要求等诸多内容,促进教学观念不断更新、专业领域不断拓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出许多独特的教学方案,开发出一些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这种合作必将为中等职业学校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企业也可以通过整合中等职业学校的优质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为社会开展信息资源和远程培训服务。因此,对校企双方而言,这种合作是双赢的。

(二)基于教学案例的校本研修模式

基于教学案例的校本研修模式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利用网络共享交互的特点,通过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以教学案例研究为核心,利用网络远程授课、在线辅导答疑、网上讨论、现场研讨、专家引领等方式把学习、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把中等职业学校办成开放的学习型组织,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反思、探索、研讨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专业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基于教学案例的校本研修模式是以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这就决定了这种模式是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基地,以任课教师为主体,以教学案例为主题,寻求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与途径。校本研修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为了学校”“基于课堂教学”和“在学校中进行”。它主要有四个阶段:教学案例选题阶段、项目独立实施阶段、项目集体研讨阶段和总结成果阶段(如图3所示)。

1.教学案例选题阶段

校本研修首先就是选题的问题,我们最需要研究什么问题,我们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应该是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讨论的决定。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由教研(备课)组长组织相关理论的学习,通过网络征集、调查、讨论提出活动的主题,明确活动形式和任务,在研修活动前要对研究主题和内容进行充分而精心的准备。此阶段活动设计一般分为五个步骤:集中讨论、确定主题方向→分期搜集、学习相关理论资料→提出个性化主题→集中讨论、交流→确定活动主题并制订方案。

2.项目独立实施阶段

在本阶段,教研组全体成员首先以独立探索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网络资源、开展网络讨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科学理论等,开展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自主化的符合企业实际特点的工作途径和方法。此阶段流程一般为: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自我反思。其次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每位教师要利用网页、博客、BBS、网络空间等手段轮流汇报自己研究实践的情况,汇聚众长形成教研(备课)组主题研究实践方案。

3.项目集体研讨阶段

教师以集体研讨的方式,就教研组形成的教学方案,通过上课、听课、评课研讨的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全体成员都可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各自的观点,教研(备课)组长及时提炼和总结,达成共识。此阶段主要以组员独立实践反思与集体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分三步走:首先,组员围绕主题独立或合作完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后,展开对比性课堂教学实践,并撰写出各自的课后反思;其次,集思广益,交流、讨论并确定一份能够体现教研组集体意图的共性研讨教案,并开发设计相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由其中一位组员公开执教(根据需要也可以让一人多次或多人次执教),所有组员集中进行现场观摩并进行课堂录像;最后,组员就集体教案的课前预设和课堂实际效果进行客观的、综合性的分析与整理,准备现场研讨交流,通过交流来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4.总结成果阶段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企业技术人员是中等职业学校校本研修的四个核心要素,共同构成了校本研修的四位一体的关系。因此本阶段要充分体现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企业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四种力量。教研组全体成员通过回顾参与主题研究的过程,就自己亲历主题研究的收获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积极修改教学案例及相关的数字化资源,并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组长在汇总组员总结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研究人员的引领及企业技术人员的实践完成本教研组的符合企业实际的主题研究报告、教案学案、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等网络资源库。此阶段的活动程序为回顾过程→撰写论文→交流评比→总结成果。

在校本研修的专业发展模式中,教师借助网络平台的开放性、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网络交流的互动性,打破了“空间”“环境”“对象”的限制,促使教师、学生、专业研究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等多方合作参与,凸显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企业实践的校本研修特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走校本研修之路,构建有效的校本研修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选择。

三、对信息化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又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和途径,而专业发展模式能否在实践中落实,能否切实提高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性、实效性,就必须对其内在运行环境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在此,仅就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谈一点思考。

(一)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带来了新理念、新课堂、新教研,从而对职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职校教师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因此,教师信息化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媒体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迫在眉睫。

(二)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数字资源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面对越来越丰富的数字化资源,职校教师要有开发、整合、管理、应用的能力,要求建构起区域内的网络教研平台和数字资源库的共享中心,搭建多样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从而最大效益地发挥联动学校的各自优势,实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三)改革信息化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数字化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加,提供数字化社会公共服务,开放学校的教育资源,提供数字课外学习支持服务,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符合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教师专业研究的努力方向。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将重点转移到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数字资源库建设为主的层面,校企合作和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正在突破以往关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认识,它不仅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创新,而且也有利于职业学校将教育服务融入社会,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3(8):17-20.

[2]范如涌.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模式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3(9):25-29.

[3]杜玉霞.基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7):77-80.

[4]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J].教育探索,2003(12):103-105.

[5]谢海波.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和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8):104-109.

[6]包砚侠.谈中职教师专业发展[J].职业技术,2013(2):38.

[7]徐圣龙.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74-75.

[8]李霞.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之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2(3):70-72.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

在校本研修的专业发展模式中,教师借助网络平台的开放性、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网络交流的互动性,打破了“空间”“环境”“对象”的限制,促使教师、学生、专业研究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等多方合作参与,凸显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企业实践的校本研修特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走校本研修之路,构建有效的校本研修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选择。

三、对信息化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又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和途径,而专业发展模式能否在实践中落实,能否切实提高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性、实效性,就必须对其内在运行环境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在此,仅就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谈一点思考。

(一)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带来了新理念、新课堂、新教研,从而对职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职校教师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因此,教师信息化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媒体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迫在眉睫。

(二)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数字资源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面对越来越丰富的数字化资源,职校教师要有开发、整合、管理、应用的能力,要求建构起区域内的网络教研平台和数字资源库的共享中心,搭建多样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从而最大效益地发挥联动学校的各自优势,实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三)改革信息化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数字化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加,提供数字化社会公共服务,开放学校的教育资源,提供数字课外学习支持服务,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符合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教师专业研究的努力方向。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将重点转移到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数字资源库建设为主的层面,校企合作和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正在突破以往关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认识,它不仅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创新,而且也有利于职业学校将教育服务融入社会,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3(8):17-20.

[2]范如涌.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模式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3(9):25-29.

[3]杜玉霞.基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7):77-80.

[4]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J].教育探索,2003(12):103-105.

[5]谢海波.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和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8):104-109.

[6]包砚侠.谈中职教师专业发展[J].职业技术,2013(2):38.

[7]徐圣龙.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74-75.

[8]李霞.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之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2(3):70-72.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

在校本研修的专业发展模式中,教师借助网络平台的开放性、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网络交流的互动性,打破了“空间”“环境”“对象”的限制,促使教师、学生、专业研究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等多方合作参与,凸显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企业实践的校本研修特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走校本研修之路,构建有效的校本研修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选择。

三、对信息化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又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和途径,而专业发展模式能否在实践中落实,能否切实提高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性、实效性,就必须对其内在运行环境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在此,仅就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谈一点思考。

(一)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带来了新理念、新课堂、新教研,从而对职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职校教师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因此,教师信息化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媒体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迫在眉睫。

(二)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数字资源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面对越来越丰富的数字化资源,职校教师要有开发、整合、管理、应用的能力,要求建构起区域内的网络教研平台和数字资源库的共享中心,搭建多样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从而最大效益地发挥联动学校的各自优势,实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三)改革信息化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数字化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加,提供数字化社会公共服务,开放学校的教育资源,提供数字课外学习支持服务,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符合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教师专业研究的努力方向。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将重点转移到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数字资源库建设为主的层面,校企合作和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正在突破以往关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认识,它不仅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创新,而且也有利于职业学校将教育服务融入社会,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3(8):17-20.

[2]范如涌.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模式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3(9):25-29.

[3]杜玉霞.基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7):77-80.

[4]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J].教育探索,2003(12):103-105.

[5]谢海波.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和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8):104-109.

[6]包砚侠.谈中职教师专业发展[J].职业技术,2013(2):38.

[7]徐圣龙.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74-75.

[8]李霞.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之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2(3):70-72.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

信息化专业 篇12

关键词:信息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是教育研究永恒的主题,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社会信息化建设培养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本文从社会需求出发, 分析了信息化人才岗位及职业发展空间, 分析了相应职位的知识能力需求, 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所依托的学科、知识体系, 以能力为导向, 设计了专业培养的课程结构及课程模块。为突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 指出应强化培养学生的某种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能力,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突出体现了管理与技术相融合的特点, 可以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能力作为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 并以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能力。

1 信息化工作岗位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应用性教育的本质特征是面向区域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学和培养人才, 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考虑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专业特征是: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 具有突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 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应瞄准专业岗位的核心任务, 以此定位专业核心能力, 本着强化专业核心能力、扎实专业基本能力及扩展专业发展能力的原则培养学生,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1,2]。

信息化建设遍及社会的各行各业各阶层, 深入分析信息化建设具体的工作岗位[3], 我们可以将与信息化活动相关的从业人员的工作岗位、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职业发展、知识能力需求加以概括, 如表1所示。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 软件行业逐步向软件服务转型, 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信息化建设更加依赖于软件服务商, 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逐渐向组织信息资源规划、管理业务流程建模、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应用系统业务管理数据维护等方面转型。因此信息化建设需要更多能够理解组织的管理业务, 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 能够建立业务流程管理模型, 能够充分理解并提高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效率的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管理与技术兼备的人才, 毕业生主流的岗位及发展应该是B、C、D、E、F、G类型的高级人才, 他们工作的重点是组织和协调。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任何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都离不开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运行效果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经济贡献率。从信息化岗位及人才的职业发展来看, 信息系统开发人员是最基础的工作岗位, 其他岗位都是由此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信息化人才首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背景, 其次才能在行业工作, 在具备足够深入的业务管理技能下, 才能向偏管理或偏技术两个方面拓展职业空间。从信息化职业发展来看, 掌握信息系统开发技术有利于从业人员深刻理解管理信息系统, 从而提高岗位工作业绩。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作为专业核心能力, 培养学生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与实现能力, 可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结构、培养目标及过程

在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变革和知识更新日益加速, 高级人才应具备社会变革、知识技能更迭适应性, 本科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体系设置应强调扎实专业基础, 适度拓宽专业能力。具体就是通过通识性课程使学生学习到普遍的理论知识, 具备基础学习能力;通过核心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深度的科学思维方法, 具备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通过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选修课程,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技术能力。结合专业所依托的学科以及高素质人才的能力需求, 面向应用, 面向岗位, 构建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结构及能力结构 (如表2所示) 。

人才能力的获取需要训练, 能力增长是一个递进过程, 需要一个符合人才能力培养规律的过程。这不仅要考虑学生单项知识掌握和能力获得, 更应注重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需要设置并增加综合性课程, 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此我们将培养过程设计为3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以单门课程知识点传授为基本方法, 使学生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 结合课内实践, 以问题为导向训练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第二阶段以综合应用单门课程的知识、技术为重点内容, 传授综合知识应用方法, 安排较长周期的实践活动, 以项目为导向要求学生解决一个专业综合性问题, 如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 通过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需求, 有目标地安排毕业社会实践, 要求学生完成必要的毕业论文 (设计) , 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能力。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3 能力导向的课程模块及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指导目录,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包含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3个学科的核心课程及交叉性课程。

构建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本着依托学科, 扎实基础的原则, 从相关学科中选择一些影响深度思维能力、对专业能力成长起关键作用, 且相对重要的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 课程内容要有适度的广度, 同时强调精、深。所选择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及专业基本能力目标如表3所示。

构建专业必修课程模块, 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本着面向应用, 强化优势, 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 从相关学科中选择有一定技术难度, 对专业能力培养起关键作用, 且相对重要的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 内容上强调相对完整, 技术上要有一定深度, 强调实践环节。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及专业能力目标如表4所示。

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 从相关学科中选择一些影响学生知识能力扩展、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利于扩大学生就业面的课程作为选 (必) 修课, 课程内容强调广博和创新。专业选 (必) 修课程模块及专业能力扩展如表5所示。

4 应用型人才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

基于人才能力增长规律, 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在对单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 除了应加强和重点改革技术类课程的实践内容与方法外, 应构建一门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课程, 使学生在学完各单门课程后, 在掌握了所学的单项知识, 已经具备了简单问题解决能力之后, 将有关课程学习的知识综合应用,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从而深化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本着改革创新, 突出应用性特色的基本原则, 以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 构建一门具有特定管理业务背景的综合性课程, 即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务, 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这一完整的开发过程。

考虑课程任务及能力目标的培养效果, 设计的综合性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分多个阶段,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每一阶段应达到不同的培养子目标。

各阶段设置及能力子目标:

案例法———掌握综合知识应用方法;

调查研究法———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合作讨论法———管理沟通、团队合作能力;

自主学习法———培养专业核心能力;

答辩及模板点评法———自我完善能力、专业素质。

从以上的子目标来看, 通过该课程, 不仅能够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即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能力, 同时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 管理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自我完善能力,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为达到理想的培养效果, 为该课程建立了一系列真实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 并有完整并符合行业规范标准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文档与之配套, 主要用于分阶段引导和控制学生完成实践任务的目标, 用于评价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果, 评价学生课程成绩。

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的基础, 分析结果直接决定系统开发质量, 做好需求分析首先应能较全面地了解目标系统的管理业务及工作流程, 为此每个案例都应是行业管理的典型业务, 要求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业务管理流程的录像或多媒体课件与之配套, 提供合适的学生业务管理实践环境, 使学生做好需求分析和系统分析, 之后由学生独自进行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 应用型人才培养其他措施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 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对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进行重点改革, 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教学内容上进行知识整合,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上进行改革创新, 增加课程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技能性,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方法及标准, 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积极进行精品课程建设, 示范并逐步推进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加强新教材建设, 强调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从而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 建立工厂、企业、农村、社会等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企业知识引进、学生就业实践、教师科研三结合的长效机制, 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等, 这些措施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 2009 (1) .

[2]王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构成及培养[C].2008年应用性本科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8.

[3]朱春燕.ERP教育在中国——360度谈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与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不健康心理现象下一篇:注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