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数学合作学习技能论文(精选4篇)
指导数学合作学习技能论文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总体目标规定, “学会与人合作, 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是具有相对意义的两种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聚焦点, 传统课堂教学中个体学习一统天下的局面将被打破,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进入课堂中, 成为新课程的一个亮点.我们关注的是: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如何进行操作?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即教师指导数学合作学习的技能.
指导数学合作学习技能是指在数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策划学习题目, 组织合作小组, 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讨论, 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必要的指导, 将讨论引向深入的系列教学行为.显然这是一项综合的技能, 教师在实施此项技能时, 重要的是坚持必要的原则和选择适当的方法.
一、指导数学合作学习技能的使用原则
1. 平等性原则
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地位平等, 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数学合作学习中, 教师的平等观念体现为:首先, 教师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加小组的讨论, 认真倾听每一位成员的发言.必要时, 教师也可发表自己的见解供其他组员参考.其次, 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小组.教师不应在课堂中表露出自己对某一个小组的偏爱和过多的关注.要合理分配时间, 关注各组的讨论, 可巡回指导, 也可轮流参加, 不给学生留下厚此薄彼的印象.再次, 教师要平等对待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由于学生的思考速度不同, 尤其在有难度的问题情境中, 学生必然有一个摸索的过程, 困难和弯路在所难免.这时, 教师的态度非常重要.教师若能给予亲切和蔼的话语, 鼓励赞许的目光, 就能创设平等和谐的讨论气氛, 从而给学生以自信心, 激活整个讨论过程, 对学困生的关注与鼓励更能体现教师的平等意识.
2. 交流性原则
在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不当“裁判员”, 而是与学生同样当“运动员”.要亲历亲为参与讨论, 与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作为小组的一个普通成员, 发表意见, 参加争论.鼓励学生反驳教师的观点, 展开有益的探讨.教师应抱着欣赏的态度听取学生的发言, 允许不同观点、各种方法的共存, 提倡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 即使是错误的想法也不要急于纠正, 让大家一起来分辨、讨论与识别之.
二、指导数学合作学习技能的使用方法
合作学习是20世纪在美国兴起的.尽管引进国内的时间有限, 但我们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创造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实施这项技能提供了宝贵经验.以下几种方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1. 组际竞争法
有竞争才有提高, 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 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能起到纠正、提高、深化的作用, 使合作学习更具有实效.具体做法是:在各个学习小组合作基础上, 组织“擂台式”汇报, 根据教师事先的摸底, 先行安排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小组当“擂主”, 亮出他们的结果, 其他各组“攻擂”, 专挑他们的毛病, “擂主”则应坚决“守擂”, 解释或反驳各种“诘难”.教师既可参与攻方, 也可帮助守方, 从正面或者侧面引导争论深入进行.如果“擂主”理屈词穷, 则由最佳“攻擂手”上台担当新的“擂主”, 继续进行下去.这种方法对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比较适合, 问题是费时费力, 不易控制局面, 教师需有高超的调控能力.
2. 协调组织法
教师的组织协调是搞好合作学习的保障, 并贯穿于合作活动的始终.合作小组的组织与搭配, 需要教师进行协调工作, 还要照顾个别学生的情绪;在布置探究问题时, 需要协调好各组之间的平衡, 孰轻孰重容易为人语诟;在活动开展中, 教师的组织协调工作更加繁重, 既要考虑各组的进度, 又要顾及前后的差距, 还要深入各组进行调节;全班汇报时, 教师要正确引导, 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 保护少数, 照顾多数, 维护讨论的正常进行;在总结时, 教师的评价“一言九鼎”, 需要慎重考虑, 以免挫伤一些学生的探索积极性.总之,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类似乐队的“总指挥”, 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 这也是对教师统筹能力的考量与检验.
3. 奖勤罚懒法
毋庸讳言,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系统中, 游戏规则就是优胜劣汰, 就是奖勤罚懒.但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 不宜采用直接的淘汰制度, 在鼓励竞争的前提下, 更要面向全体学生, 尤其是后进生.所以数学合作学习注重发掘每一名学生的潜能, 使其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基于这个观点, 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关照个别差异, 对于好学生要“鞭打快牛”, 给予鼓励之外更要增加负荷, 施加压力, 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后进生, 在给予必要的督促之外, 更多是激励与提携, 促使他们奋起直追.奖勤罚懒的目的不是拉大学生间的差距, 而是在尽量缩小差距的同时, 使每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序的提高.
美国学者说:“运用合作学习是老师跟上当前教育趋势的一个出色标志.”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而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是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遵循指导原则并选择恰当的方法, 用以平衡组际差异, 解答组内疑惑, 促进各组交流, 才能保证合作学习产生良好的效果, 才能保证每名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指导数学合作学习技能论文 篇2
一、熟练掌握合作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中如何开展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
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二、在合作中学会倾听
在开始合作时,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具有个人心理优势,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过短,对于自己的发言比较认真,不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而对于同学的发言,却不重视。为此,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眼睛看着对方,要听完整,认真思辨,不插嘴;二是要听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善于倾听同学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以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功效,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调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自己实际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重点要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有意识进行示范指导,而全班汇报展示成果时,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别人听懂你的见解,不光是优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为此,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基础较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 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学生的讨论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点,使学生逐渐学会用语言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四、在合作中学会讨论
指导数学合作学习技能论文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技能
在小学数学小组活动中, 让学生掌握合作规则, 学会倾听, 学会讨论, 学会表达与交流意见, 学会组织和评价, 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技能与方法。本文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合作学习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首先, 以学习小组或者团队的形式完成共同的任务, 教师应该明确责任分工;其次, 合作学习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 在小组内进行思维碰撞, 相互质疑、辩驳, 从而取得共识的一种学习形式;第三, 以合作小组的基本形式, 利用学习中的各种动态因素, 使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完成自己知识构建。在合作过程中, 每位学生均应平等参与学习活动, 这样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小组成员通过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鼓励, 为彼此获得成功而感到高兴。同时, 他们也会因为他人的关系、鼓励和帮助而感动, 从而学会尊重他人, 逐步形成自信、自尊、乐于交往、乐于助人的良好个性。在开始合作学习时, 学生对自己的发言比较认真, 但是不容易接纳别人的表现, 对同学的发言不重视, 因此, 在课堂上应该要求学生认真听同学的发言, 要听完整, 认真思辨, 不插嘴。听后认真思考,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 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的朋友, 看朋友的想法与自己的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 就让他们将自己的方法试着教给对方。这时, 孩子们在积极思考之后, 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告诉别人, 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合作的作用, 培养了学生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互相启发, 开拓思维, 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高涨, 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培养主动探索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熟练掌握小组合作规则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小组讨论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了, 这样一来, 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 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 结果, 好的更好, 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做好安排, 讲清合作规则,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其中, 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 在小组中如何开展讨论, 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 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 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 以及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
1. 合作的形式
为了有效地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情合理地分好合作小组是基础, 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 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 通常为四至六人一小组。人数太多, 不利于提高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人数太少, 学生合作交流的范围太小, 不利于问题的讨论解决。分组中, 每个小组中要注意男生与女生的搭配, 优等生与后进生的搭配。这样, 就缩小了小组间的差别, 便于小组之间的竞争, 从而真正体现出在合作的基础上的竞争。
2. 合作的方法
首先指导学生先想好自己在小组中应该怎样说。在小组中组长应该组织每一个组员让他发言, 提出自己的见解, 哪怕那些学困生重复别人的答案这也是一种学习。其次, 教师还应该注意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合作中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分工、怎样合作, 这些指导都是非常必要的。
3. 合作结果的汇报
小组讨论交流之后的汇报, 小组内应该总结好, 把自己的语言组织严密, 把自己的见解尽可能地表述完整。但注意, 每次汇报不要总是让学习好的同学汇报, 每个人的机会应该是平等的。
二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
在开始合作时,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具有个人心理优势, 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过短, 对于自己的发言比较认真, 不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 而对于同学的发言, 却不重视。为此, 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 眼睛看着对方, 要听完整, 认真思辨, 不插嘴;二是要听别人的发言要点,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 并做出判断, 提出自己的见解, 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在这样要求下训练, 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 善于倾听同学意见, 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 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 以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功效, 这样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 调动了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 能体会他人的情感,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在小组合作中学会讨论
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 意见不统一、理解不一致时, 就需要通过讨论、争辩, 达成共识, 解决问题。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并不是一个旁观者, 而应是一名积极的参与者, 但这种参与要讲究艺术。在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本人会在小组之间巡视, 及时了解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学习任务和教材内容, 如果发现有的小组遇到困难, 会立刻对他们需要知道的事情进行讲述;本人也会在合作方式上给他们一些建议。比如, 本人有时会十分“疑惑”地说:“真的是这样吗?赶快让我看看!”在证实了他们的推测之后, 本人由衷地发出赞叹:“你们怎么这么厉害?你们是怎么知道结果的?”于是学生探究规律的积极性就在赞美声中被调动起来, 又一次主动地投入到小组讨论中去。
增强教师合作学习教学的技能 篇4
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加强对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近“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2.合理组织小组成员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前,自身必须先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和研究,掌握其精髓,如“互赖理论”、“接触理论”。对学生的分组必须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并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和“优势互补”原则进行,因为只有在自愿合作的前提下,才能快乐的合作,提高合作学习成效;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它是如何开展的,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并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合作技能,如:要学会尊重同伴,理解同伴,善于倾听同伴的建议和意见;碰到困难时要多交流,多反思;两个同学合用一台电脑的,要相互配合,互相帮助,以求共同发展;„„总之,要让学生明白:我只是大家中的一员,不可能孤立地在社会上生存,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合作是件快乐的事,比我好的,我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比我差的,我应帮助;小组成员都是我的学习伙伴,都是我的合作者。„„学生只有建立了这种意识,才会在课堂中自发地进行合作、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分好组是小组讨论成败的关键。其一,要改变以单一的行政小组代替学习、讨论小组或以一种小组包容所有学科做法,要建立多种学科学习小组,一般以3—4种比较适宜。其二,学生分组一般要坚持以下原则。一为均衡:一种学科的各学习小组在水平上大致均衡,便于组内互助、组际竞赛;二为男女混编;三为自愿为主,适当调整,避免相互排斥者同组;四为动态,一学期可适当调整两次,以优化组合。其三,小组人数3—5人,以五人最适宜。其四,小组长最好是本学科学习较好、乐于助人、有威信者,一般由小组成员选举产生,各科小组不宜兼职。其五,安排好小组的座位,会晤型:前后双人桌四位同学为一组,讨论时前排学生回头即可;马蹄型:适宜于六人小组,移动课桌,组合马蹄形状;万向型,每人一张课桌,讨论时改变原“秧田式”座次,相互围拢。3.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
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组长”检查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控制发言的时间;“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发言人要代表本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4.精心设计,明确任务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必须精心设计好每一个学习任务,并做好适当的讲解,条理要清晰,任务要明确,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通过这项学习任务的完成,他们会学到什么,必须掌握什么?如何较快地将新信息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必要时,教师可采用电子教室把任务的内容、要求等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以增加讲述的清晰度。
5.小组合作必须以自主学习为前提
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是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的,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的自己的见解和前认识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因此,在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之前,应先留给学生一些独立学习、探索的时间,以做好知识的铺垫。6.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交流是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可以展现自我、探索真理,带来视界的开阔。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能更好地促进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的发展,也使得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
① 表达自己的见解:在“主持人”的协调下,每一位学生依次发表意见(相同的意见不再重复),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
②尊重别人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一位学生要认真倾听同组成员的意见,在听别人发表意见时,注意力要集中,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发言。不仅要肯听,更要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
③小声交流:小声交流的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互相干扰。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关注同组内异质学生间的关系和学生的自身心理感受。平时,要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小助手。同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小组中一些基础较好但不太乐于助人的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在日常学习中找机会让他们感到“自己能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从而引导他们自觉养成帮助他人的学习动机,并适时对他们的助人行为在班上及时加以表扬,形成一种榜样示范作用。而对于一些因程度较薄弱而变得胆小怯弱、被动、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则应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去关注、关心和鼓励这一部分学生,让其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期望,以提高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平时可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任务,多给他们锻练的机会,同时要善于应用积极、肯定、鼓励的语言激励他们,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适时加以表扬,促使其能主动参与,积极发言,从中感受合作学习的喜悦。7.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各学生自身条件的不同和参与度的不同,贡献也往往不同,因此得到的评价自然也不相同。对此,我们可设计不同的奖励形式对优秀的小组或个人给予表扬,比如:设立“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配合默契奖”、“最佳集体智慧奖”作为对合作任务完成得好的小组的奖励,设立“最佳个人奖”、“最具智慧奖”、“最佳表现奖”、“最佳能力奖”作为对小组中优秀个人的奖励,若有可能,再加以小小的物质奖励,其效果则最好,它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和参与性。8.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 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9.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小组合作交流
【指导数学合作学习技能论文】推荐阅读: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论文10-29
数学学习指导09-14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06-11
初中数学学习指导07-02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07-06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学习总结10-26
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07-31
数学学习中的小组合作论文11-01
数学阅读指导07-19
名师指导数学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