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必要性(精选12篇)
大学英语教学必要性 篇1
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 可以说如果不了解文学, 就不能算真正掌握了一门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 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使学生真正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仅仅把课文当做词汇与语法的载体, 忽视了发掘和拓展课文的文学内涵, 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没有得到培养, 大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现象严重。
我国大学英语的改革方向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尤其是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英语文化认知水平, 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即专业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的融入, 与当今所倡导的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相一致,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大学英语中融入英美文学, 能够在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提升文化素质, 学习英美文学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最佳途径。通过研读英美文学对西方文化有深层次的了解, 成为国际合作和竞争所需要的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的国际化人才。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广泛, 社会对高校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应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不仅要掌握相关国家的语言, 而且要熟悉相关国家的文化、习俗、宗教等, 这样的大学生才更有竞争力。英美文学作为文化和语言的双重载体, 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选择, 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可以起到一定的培养和教化的作用。
文学教学能促进学生掌握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又是艺术化的语言, 它具有形象生动、凝练精美、典雅深邃等特点, 是最好的语言学习范例。文学语言最具有生活语言的特征, 它源于生活、反映生活, 富有生活气息, 容易激发学生共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英语的精华, 其中有描绘人生的优美词句、富于哲理和催人上进的名言警句;有充满激情的诗歌和绘声绘色的戏剧语言和精炼深刻的小品文句等。通过学习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各种典故、格言、暗示、比喻、象征、双关等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大大加深对英语及英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理解, 提高对英语的领悟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 大量地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英语的语感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接触到丰富的语言现象, 感受到不同场合不同语言的运用, 从而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一些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较为功利, 他们往往为了学分或考级, 而不是因为兴趣而学习英语。但是大学生一般都有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有很多人已经读了一些中译本外国文学著作。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激发他们阅读一些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引导他们阅读一些难度适中的精彩文学作品片段。以下是几种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的方法。
一、课堂讲授融入
课堂讲授融入指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融入相关的英美文学的内容,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扩展知识面, 提高人文素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可以课堂教学为依托, 从文学理论的高度, 理解每一篇课文的文学性, 并充分借助现行教材中的文学性课文, 指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 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以培养学生对文学浓厚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达到文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另外, 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 使学生学会阅读文学作品, 增加他们对文学各种文类、文学各种表现手法的认知, 同时增强他们对文学各种修辞手段、意象和典故的敏感性, 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许多单元是有关英美文学的, 可以进行挖掘和扩展。例如第一单元中提到了诗人弗罗斯特、小说家海明威和托马斯·沃尔夫、戏剧家田纳西·威廉姆斯和奥斯卡·王尔德。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兴趣, 教师可以在讲课文的过程中补充弗罗斯特的人生哲理诗“一条未走的路”、海明威小说中的硬汉人物形象及奥斯卡·王尔德的格言, 介绍田纳西·威廉姆斯的戏剧“玻璃动物园”和托马斯·沃尔夫的小说《天使望故乡》。课文中有一段讲到了有的作家在世时不被认可, 死后才出名, 可以补充美国作家埃德加·艾伦·坡作为例子说明这一点, 并讲解他的一首诗“Annabel Lee”。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对这些内容比较感兴趣。第二单元也是与文学相关的话题, 可以补充讲解卓别林的代表作“摩登时代”等。第五单元提到了华兹华斯、弥尔顿、梭罗等著名作家, 可以融入华兹华斯的诗“我像一朵孤独的云在飘荡”和梭罗的“瓦尔登湖”, 这两部作品都与本单元的独处话题有关。第八单元是一篇著名的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有关种族问题的文章, 可以讲授一些黑人文学作品如“汤姆叔叔的小屋”, 引导学生欣赏兰斯顿·休斯的诗歌“黑人谈河”。通过这样的讲授融入,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也有很多单元可以进行英美文学的拓展, 例如第三册第二单元“Civil Rights Heroes”中的一个故事是《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原型,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这部名著引入课文。
文学作品都具有多种合理解释的开放性特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 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 调动学生学习文学性材料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
二、阅读文学作品与电影欣赏结合
许多文学作品都被改编成电影, 搬上了荧屏。学生对看电影总是充满兴趣的。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电影画面变得不再晦涩难懂, 学生可以直接欣赏到作品的艺术美。电影使文学作品变得具体、生动, 可以让学生既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又体验了英美文化。因此, 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将电影引入大学英语的课堂。在学习一篇文学作品之前, 可以给学生放映电影或是电影片段, 也可以重复播放高潮部分或精彩片段, 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教师先对作家作品作简单介绍, 并讲解小说原文的精彩片段 (如《简·爱》中女主人公维护自己尊严和独立的那段经典话语) , 以激发学生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看电影片段并组织讨论。
三、角色表演与文学作品的结合
在学习了某种类型的文学作品、欣赏电影之后, 学生对戏剧表演有了一些感性经验, 在此基础上, 教师挑选一些戏剧或小说, 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 结合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将文学作品表演出来。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表演, 或者在课堂上进行视频展示。学生可以分小组改编原著内容或原著片段, 配合使用一些道具, 在舞台上表演。
四、组织学生活动
除以上方法外, 教师还可以组织以下活动, 让学生置身于英语文学的环境之中, 在享受文学作品的魅力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提升英语水平和人文修养。
1. 名作欣赏小组PPT展示
将学生分组, 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名著, 课后找资料并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展示, 学生对同学制作的PPT更感兴趣, 教师可以补充讲解并打分。
2. 诗歌朗诵
可以让学生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自作成PPT, 在朗诵前先介绍自己喜欢的原因, 然后进行朗诵。学生在表演的同时更加直观地体会到英语语言的语音、语调及节奏、押韵等修辞的美感。
3. 英美文学讲座
可以介绍英美文学的发展、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和作品, 以扩大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兴趣。
五、结语
文学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精华。英美文学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化、社会和经济等背景知识, 而且英美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哲学、人文思想、价值观念是英美民族社会文化的缩影, 学习英美文学能促进学生人格自我完善, 陶冶情操, 提高文化素养。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并不矛盾, 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关系。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英美文学教学, 以适应我国英语教学人文性的工具性的需要, 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范谊.英美文学的教学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 2005 (3) .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李赋宁.李赋宁谈英语学习和西方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大学英语教学必要性 篇2
大学英语教学中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开设英美文学课程并加强其教学,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及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出越来越多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作 者:黄春英 作者单位: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5370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35)分类号:H3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 高等教育国际化 素质教育
大学公共英语改革的必要性 篇3
关键词:大学公共英语 改革 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斷深入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交往和合作日渐频繁,英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学公共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因此,提高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质量,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及经济的要求,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影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几个因素。
一、传统因素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语法翻译法和结构主义听说法。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角,无论在教学内容的计划上,还是在课堂言语活动的时间分配上,都占据着绝对优势,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带给学生的只是支离破碎的语言片段。而学生则被动地听讲,死记硬背一些条条框框。这是一种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只强调教师的“教”。由于公共英语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多,课堂上进行语言实践很难。课堂上教师只注重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大量纷杂、繁琐、无序的语言现象更让学生陷入茫然、无助而又无奈的题海大战中。结果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还是说不好,听不懂,即“哑巴英语”。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由于受乔姆斯基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根本就是一种繁杂的以规则为基础的系统,语言学习的主要任务在于学会语法规则或语言符号的排列规律,获得语言能力,然后根据这些规则造出无限多的句子,达到使用语言之目的。所以,传统的语言教学重点只在于长期使学生有意识地学习孤立的、与现实交际情景毫无关系的语言项目;教学的中心不是交际,而是为了以后交际可能会用到的某些语言点。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差,在进行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失语现象。这就是传统语言教学方法的弊端。
二、教师因素
不可否认,教师的人格魅力、师德品行、渊博知识以及治学态度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外语学习产生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外语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法朝着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转变,外语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必须随之转变。教师那种以词汇讲解、句法分析、翻译解释和让学生以听、看、记为主的结构教学法必须朝着怎样在稍加指引后让学生去使用词汇和句法,怎样开口说英语、背诵课文和写作文,怎样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和掌握英语的交际教学法转变。教师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在学生说英语和写英语的练习中,合理而又巧妙地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修正;进行穿针引线和画龙点睛的引导以及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把课堂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实践与感受,把大部分听力练习安排在课外时间进行。教师除了要懂外语,还需要了解一些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了解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懂得帮助学生扫除学习语言的心理障碍,懂得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懂得灵活解决教学中碰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总之,学习语言是掌握一种技能的练习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灵活适度地把练习和表演的中心位置让给学生,自己充当好一名帮助学生修正错误的协调者、穿针引线和画龙点睛的引导者,而不是占据中心位置的演说者和表演者。
三、学生因素
外语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后,对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有学者认为,由于动机是解决学习动力的问题,是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分析度量,因此,动机是外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学习者内在动力的驱使,可以不受外在的刺激和干扰而长时间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外语学习的内在动机包括两点:一是外语学习本身能够激发出兴趣和愉悦;二是外语学习者本人的学习态度。外在动机是指学习外语的原因存在于学习活动本身之外,是外在刺激或压力加在学习者身上引发的驱动力。当然,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对于学习者来说,也可能两种动机同时起作用。有时候,外在动机也会转化为内在动机。例如,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不得不去读一篇外语故事。一开始是外在动机在起作用(为了完成作业),但读着读着学生被有趣的故事内容所吸引,从阅读中获得了兴趣,这又是内在动机在起作用了。所以,这种通过外在动机激发内在动机的方法在外语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长期保持浓厚的外语学习兴趣则至关重要。由于中国的学生是在一个语言环境不太有利的条件下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所以如果学习者没有很强的学习动机,就很难熟练地掌握英语。课堂内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课堂外的学习时间则是充裕的。只有那种长期的、内在的、深层次的动机才可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把课外的时间利用起来,从而长期坚持努力学习英语,直至熟练而全面地掌握英语。中国有句俗语,“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俗语与目前外语教学推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强调的都是修行者与学习者自身的努力。同一个班的学生所面对的是同一个教师、同样的教材和考试,但在同等的外语教学条件下,有的学生积极主动,出类拔萃;有的学生却被动地应付,表现平庸。
四、考试因素
公共英语考试中目前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国家的四、六级英语统考。该考试对英语教学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催生教学活动中的竞争机制,是鼓励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推动力。许多大学把这种考试与学生的毕业挂钩, 拿不到四级证书就拿不到学位证书;不少用人单位以是否获得该考试的证书来衡量应聘者的英语能力。四、六级英语考试对于公共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是肯定的,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它限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视野,使学生片面追求短期效应,即通过率。这也暴露了外语教育对统考定位的不当和教学体制的薄弱环节,使外语教学仍然陷于应试教育的怪圈之中。由于应试教学与目前推行的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提高整体素质的交际法之间的矛盾,使得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实施遇到了很大阻力。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教师和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进行相关的试题分析和练习,不得不把交际法搁置一边,不得不把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素质的教育目标束之高阁。统考的目的是检验教学效果,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从听、说、读、写上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实际能力,而不应当以应付统考为最终目标。如果简单地把过级英语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把过级考试的成绩与学历学位挂钩,会使教师和学生在统考的压力下“以四、六级考试为中心”,而忽略了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摆正统考与教学的关系,把统考作为检验教学的手段,才能从实际中处理好统考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必然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面对这些挑战,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值得从事外语教育的工作者深思。
参考文献:
[1]许洪珍.教师的魅力与课堂教学[J].大学英语,2000,(9).
[2]刘东楼.外语教学中动机问题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 2002,(4).
[3]束定芳.我看外语教学改革[J].国外外语教学,2001, (1).
[4]王宗炎.语言问题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大学英语课堂翻转的必要性分析 篇4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师者, 所以传道, 授业, 解惑也。”大学英语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更加注重“传道”和 “授业”, 却忽视了“解惑”。偏重知识的传授, 教材背的滚瓜烂熟, 课程讲的津津有味, 甚至有的教师什么时间讲到哪课的哪个单词都把握的恰到好处。不管学生反应如何, 一本教案讲终身。有的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对新的教学技术不够普及, 坚持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打天下, 殊不知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 单调的教学内容, 落后的教学手段与时代的发展已经存在差距, 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有的教师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把授课内容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 增加一些动画效果。但是, 这只是一种变向的注入知识的方法, 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学英语作为基础课程, 往往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老师为了维持秩序, 主导性过强, 多是采取单项的灌输知识的方法, 并不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却忽视了当代大学生渴望交流, 渴望被关怀。
在大班授课的教学环境中, 教室大, 座位越靠前听课效果越好, 但是前排的座位是有限的。个别学生由于对课程不感兴趣、迟到、不情愿被老师点名站起来回答问题等原因坐不到前几排座位而无法听清老师讲课, 慢慢地注意力无法集中, 不能专心听讲。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授课内容, 缺少操练的机会, 师生双向交流变得很难实现, 上课变得非常沉闷枯燥。大学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较多, 有的活动和上课时间发生冲突, 一些学生会的成员往往会选择请假甚至逃课。他们的课程落下了, 有的会抄别的同学的笔记来补习, 有的就不管不问了。学生各自的能力、兴趣和基础不能整齐划一, 按照大班的开课进度, 有些觉得太慢, 感到沉闷;有些感觉太快, 未能跟上。老师不能关注到每个学生,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翻转后的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
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的教学实践, 教师再也不需要在学生面前花费30-50分钟来讲解他们已知或者可以自己查阅到的知识。教师可以把课堂需要的词汇和文化知识做成视频的形式提前发给学生, 要求他们课下掌握。现代大学生都热衷于聊天, 教师可以把教学视频放在学生们聊天的平台上, 建立专门的讨论组, 把授课班级都添加进来。课堂时间则进行协作学习和概念掌握的练习, 加强师生和生生的交流, 及时发现学生们没有掌握或者掌握不好的知识点, 进一步强化练习。必要的时候, 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教学中采用的练习应该要求学生自主创造内容, 语言理解与产出要紧密结合, 设计语境去练习语言形式或学习语法。作为高校教师, 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促进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好的教学设计, 应该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 强调文化的交际性, 注重语言和认知的互动, 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动机, 塑造人格,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品格和情感。应该强调语言、社会文化和思维认知的多元目标。翻转课堂对教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基于教材, 更要高于教材。课堂讲解内容由知识讲解传授转变为问题研究, 提高课堂参与度,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和课堂管理者变为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技术应用由多媒体和板书的内容展示转变为自主学习、交流反思和协作讨论。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的学习理念和方法也要进行转变, 要相信“人人皆可成才, 人人都会有出彩的机会”, 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研究者, 积极进行课前学习和参与课堂研究, 要自己掌握好学习的进度。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落后了, 要好好利用老师发布的自主学习材料, 积极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三、结语
翻转课堂使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和课堂管理者变为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研究者。教学形式由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转变为课前学习和课堂研究。课堂讲解内容由知识讲解传授转变为问题研究。技术应用由多媒体和板书的内容展示转变为自主学习、交流反思和协作讨论。评价方式由传统的纸质测试转变为多角度、多方式的测试。我们希望拥有时代的课堂, 时代的教师, 让学生们散发智慧之光, 就很有必要让我们的大学英语课堂翻转起来, 转向新形势下的课堂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2]蒋园园.计算机混合式学习对传统课堂的颠倒研究—以颠倒课堂为例[J].软件导刊, 2013.
[3]卜彩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软件导刊, 2013.
大学英语教学必要性 篇5
论大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德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我国的德育教育以单一的灌输为主,效果差,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德育的时效性,本文介绍了德育渗透教学的特点、实施途径,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探讨大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而且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渗透、教学、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高校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如何在实际德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教学模式,在把握大学生道德思想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德育的渗透作用,提高德育的时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德育渗透教学理论概述
1、德育渗透教学定义
德育渗透相关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N·V·奥渥勒在1970年提出“隐性德育”,90年代初传入我国,之后我国学者开始对渗透教育进行定义并进行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对德育渗透教学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界定,如余潮青、孙伟等从德育渗透载体角度进行定义;张云贵等从教育方法上进行界定;张国平、夏志斌等从德育教学的特点进行定义【1】,在众多的定义中,都强调教育者根据预定的目标对受教育者实施潜移默化的教育。德育渗透教育又称为隐性教育、暗示性教育,强调的是在德育教育中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作用,也就说德育教育要把德育与学校实际生活的相结合,通过各种渠道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2、德育渗透思想的发展过程
西方德育教育中很早就应用德育的渗透作用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最早始于古希腊时期, 哲学家苏格拉底就采用探讨方法对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通过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他的思想对后来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西方的众多德育理论中都体现了德育渗透教学,比较有影响的有20世纪美国教育家
8090论文网http://lwxiezuo.com
杜威提出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在他的《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和《学校与社会》著作中阐述“教育即生长”的著名观点,反对德育教育中的单纯的灌输,以“社会生活为主”界定了德育内容,通过学校生活及各门学科的教学对学生实施“间接的道德教育”;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柯尔伯格提出的认知发展德育理论,认为道德认知也遵循循序发展的过程,提出有效的学校德育教学方法,促进了学校教育模式的转变;杜拉和米切尔提出的社会学习德育理论,认为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重视社会环境对人的学习影响作用,提出了榜样的示范对学生品德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2】。这些研究结果在西方高等德育教育中广泛应用,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德育都以渗透教育方式为主,施行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的教育,通过校园生活中德育意识的渗透,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讲座、实践活动和文体等活动,完成德育知识的获取,使渗透德育的作用最大化。
我国对德育的渗透思想的应用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将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寓德育于传授文化知识之中;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朱熹将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既教授学生知识,又教他们的行为规范。在中国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著作中无不体现德育的渗透思想,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灌输乐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孟母三迁”等等都是我国德育的渗透思想的经典名句。
3、德育渗透教学特点和实施途径
1.3.1德育渗透教学特点
德育渗透教学是一种相对于显性教育的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在教育中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作用,具有如下特点:
1)教学的目的性
德育渗透教学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具有导向性。德育渗透教学不论采用什么途径,对教育者而言是一种有计划、有准备、有目的的德育行为,不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教育。
2)教学的非强制性
德育渗透教学强调的是在教育中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作用,学生的学习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到达寓教于乐、寓教于无形的效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教师预先设计的德育教育情景中,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是自觉自愿的,而非强制性。
3)借助载体
德育渗透教学必须依托载体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施,没有载体,渗透教育就是纸上谈兵,无法实施。德育渗透教学不是简单的说教,是借助于载体将所要传授的德育内容与之融合,通过不同的途径潜移默化的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
1.3.2德育渗透教学特点和实施途径
德育渗透教学实施途径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可以通过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的课堂教学进行;二是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学术活动、课外文体活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服务;三是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广播、电视、网络、影视作品欣赏等等途径进行德育渗透教学。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思想现状分析
我国现在当代的大学生是80后、90后出生的孩子,90%都是独生子女,生长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从小接受中国转型期的各种思想影响,在家备受长辈的溺爱,使这些孩子异常脆弱,经不起挫折和失败,依赖心强,由于缺少和同龄人共同生活的经历,表现自私自利,对同学表现淡漠,彼此之间猜忌不信任等等,在大学生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信念迷茫
由于这些学生从小接受中国转型期的各种思想影响,他们关注的是社会现实问题,特别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关系的问题,如就业、福利、腐败、贫富差距等等。我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打破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了空前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得到了改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基础差,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难免要出错,加之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社会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这些大学生只看到事情的表象,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辩证的分析;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的大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盲目崇拜西方的资本主义的“福利主义”,认为西方的资本主义实行高福利、高消费、高工资的“三高“政策及完美
无瑕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忽视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本质认识,动摇了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出现了理想信念迷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基本内容认识不清,部分学生还存在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不坚定、不明确。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表现“逃课”、学习目的不明确、通宵上网、看电影、玩游戏等。
2、价值取向扭曲
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从小养成的享受和攀比心理,他们价值取向发生扭曲,自我意识膨胀、功利主义显现,人格意识发生改变
【3】,西方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融入了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中,表现出形形色色的,复杂多变的价值观念,学生把追求“实惠”作为最终目的,为满足个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只学习对毕业后找工作有利的课程,比如计算机、英语等,严重影响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社会责任感缺乏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关系到个人的理想信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悠悠相关,部分大学生漠视自己的责任,不愿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4】, “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上大学就是为了混个毕业证,毕业后找一个舒适、称心的工作”;漠视他人利益,不关心他人,对集体意识淡漠,对学校开展的各种集体活动表现冷漠,缺乏对国家对民族的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不让座,遇到抢劫偷盗行为视而不见等等屡见不鲜,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造成了学生诚信缺失,考试作弊、助学贷款不归还等现象屡禁不绝。
三、大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重要性
德育渗透教学实施途径主要有三类,不同的实施途径其内容不同、方法不同,在对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不相同,在对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也具不同的侧重点,下面分别讨论:
1、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德育渗透重要性
这种德育渗透方式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教师通过不同学科如语文、历史、体育、英语、自然及专业课程等学科教学中进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知识的传授,把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渗透,让学生在欣赏享受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不同的学科,德育目标的实施不完全相同,如语文通过经典的文学作品的讲授,可以对学生认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并对其进行熏陶和熔炼,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历史课教学通过对世界及我国历史事件的讲述,让学生清楚的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让他们充分认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事实,通过对民族先贤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让学生作为中国公民感到骄傲和自豪,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典型的历史事件分析,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起到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学生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顽强、坚韧不拔等意志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等等思想品德意志品质教育和美育教教;数学课教学在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外来优秀文化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现代文明和国际范围的公德教育,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具有爱心、责任心的良好品德,同时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抛弃糟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现代信息技术课用鲜活的例子,让学生的感觉器官接受信息刺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意志品格形成及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通过专业课的教学,将根据内容将一定的德育目标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德育的教育,充分发挥课堂德育教育的渗透性【5】。
2、课外活动德育渗透重要性
除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外可以在课外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学术活动、课外文体活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如利用当地的博物馆、烈士陵园、科学馆等对学生进行耳熏目染的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强烈的革命使命感、树立远大的抱负、为科学发展、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参加到敬老院、爱心组织及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的良好品德,充分体会和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党团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坚定不移的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了解党的发展和最近的国家的发展规划,培养学生的马克思的指导思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通过开设性与两性关系教育、毒品与艾滋病教育,情感健
康教育等学术专题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这些社会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独立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总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加社会责任感,进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
3、和谐的环境的德育渗透重要性
“和谐和发展”是当今的社会的主旋律,营造和谐的环境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影响学生的德育形成有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是需要多方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就大学生而言,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大学具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不同的大学文化,本着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培育大学精神,让学生置于这种文化氛围内,不知不觉的被“同化”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广泛有益的兴趣爱好,追求高雅文化,有利于良好个性发展;充分挖掘大学的文化,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庆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荣誉感和自豪感,让他们树立今天我为在这个学校读书而骄傲,明天学校因我而自豪的热爱学校的精神,在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活中使学生寓教于乐,其德育的熏陶感染作用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除此以外,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影视作品欣赏等等途径进行德育渗透教学,让学生通过这些现代的传播媒介,发扬我国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学生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道德风尚风尚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参考文献:
[1] 赵洪 关于德育渗透研究的概述[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1);56-60
[2] 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 组编.比较德育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 周昌艳贵州高校大学生德育状况及分析[J]山东文学(下半月)2009.2:72-73
[4] 邓文娟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成因及对策[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
2010.4.78-79
大学英语教学必要性 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语言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89-02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着重于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的传授,毋庸置疑,语言的作用非常重要,人类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和情感,进行社会交际。但是,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以其语言所赖以生存的文化为基础的。正如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所言:“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对于文化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公布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部分规定:“注意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A一、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Kim (Samovar & Porter) 在“跨文化交际:系统与理论概观”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达到认知(cognitive)、情感(emotional)和操作(operational)的标准,即掌握必要的知识,情感上认同,按不同文化方式形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从事跨文化交际,比如我们与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学生,外语教师之间的交流就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看外国电影,阅读外国原著小说的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简言之,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因为,没有两个人完全一样,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的语言知识的传授,跨文化交际也显得极为重要,否则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只停留在简单的机械模仿上,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笑话。
二、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方面
在校园里或是英语课堂中,只要我们稍一留心就会发现,有些学生尽管英语语音、语法学得不错,词汇量也很多,但在跟外国人交流时却往往不是很得体。这是因为我们的教材对于文化及心理上的差异往往很少注意,学生又往往机械模仿。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美国语言学家Sapir提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表达方式。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语言是某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例如,aunt相当于汉语的“姑母”“伯母”“婶婶”“舅母”等,既指父亲的姐妹,也指母亲的姐妹,同时还可以用于一般社交场合表示一般意义的“阿姨”。在汉语中这些称谓有很清楚的划分,而在英语中,一般情况下不予区分。汉语语言中亲属称谓如此繁多,反映了汉族大家庭的现实,了解这些语言现象无疑有助于了解汉族的家庭结构。还比如,在讲到house这个词字面意义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听到这个词的时候,英美人头脑中的反应和一个不了解西方居住情况的中国学生所想到的是极为不同的。没有来过中国,不了解中国风俗习惯的英美人很难想象什么是Spring Festival。中国绝大数学生也不清楚究竟Christmas是什么样,对英美儿童意味着什么。针对这些情况,英语教师就必须适时的讲解这些差别,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好一门语言了解其文化的重要性。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说,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
2.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
交际能力大致包括: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社会语言学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语言能力就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语音、语法及词汇能力,而社会语言学能力就是在掌握语言能力基础上学会得体得使用语言。譬如,我们在给学生讲述社交场合不同国家的人习惯的开场白时强调,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一般不直接问关于个人隐私的问题。学习lovely weather, isnt it? 这句话时,不仅要注意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的用法,更重要的是知道这句话在何种场合使用,不能随时随地遇见英国人就问这句话。假若在一个追悼会上遇到一个英国朋友,你劈头就问:lovely weather, isnt it? 显然非常不合时宜。我们再跟学生讲到西方人注重隐私,因此,除了警察局,签证处等特殊场合之外,一连串询问对方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do you come from? Did you get married? 等等问题,会让对方措手不及,甚至产生不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我们在教学中把语言能力和社会学能力割裂开来的缘故。
由此可见,在交际中要考虑的方面还有很多,如何得体的跟英美国家的人顺畅的交流,还需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及特定的社会环境。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与途径
Hanvey认为跨文化意识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只是注意到一些表面的文化特征;第二个层次是对于对方文化与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异的某些有意义的文化特征有所察觉,这时,文化冲突往往会发生;第三个层次,对于与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异的异文化特征,在理论上或是理性上能够理解;第四个层次最难达到,在这个阶段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真正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
1.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1985年颁布实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强化交际能力训练——口头语书面交际,即实现用英语完成交流,不仅是书面交流,而且能顺利地进行口头交流。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与来自不同国家人之间的顺畅交流,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当中的跨文化意识。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障碍,这些障碍会导致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不愉快。首先是认识上的误区,误认为对方与自己没什么两样,而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很远,就会困惑、失望,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教导学生在跟西方人交流时,提醒自己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习俗,必须学会观察异国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其次,跨文化交际的另一障碍是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学生都被教导,认为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美国人开放,日本人敬业等等。这些就是一些刻板印象,是对于某些个人或群体属性的一些信念,而这些属性有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然而刻板印象并非一成不变,许多调查证明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人们原有的印象可能随之改变,因此,为了使沟通交流顺畅,跨越种种障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显得十分必要。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的总目标是:所有学生都应发展在目标语社会中具体地活动和与该文化承载者交流所需要的文化上的理解、态度以及具体技能。即包括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在态度和感情方面的要求,一是在具体交际能力方面的要求。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采取合适措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比如,可以开设跨文化课程、举行讲座、举办展览、开展课外活动等,但最为有效的就是结合日常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跨文化知识的渗入。Seelye认为,“如果学生不了解词的文化含义,他就不知道那个词的意义——不论他是否会读出或译出那个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讲解讨论词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注意词汇学习这一重要方面;另外,教师可以在写作课上,对比英语与汉语在语篇和文体方面的差异,指导学生在写英文书信时要做到尽量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学会在书信中直截了当提出问题或自己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Krashen, 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1981.
[2] 张勇.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大学英语教学必要性 篇7
一、传统英语教学面临的障碍
传统的教学强调读写译,尤其是读。教师不愿更新教育理念,这严重影响教育效果,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理念带动做法。所以,大学英语改革成败的关键根本在于教育者本身能否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真正认识到社会的需求,与时共进,为社会创造实用性人才。黑板、粉笔、课本、教师加课堂,这是大学英语传统的也是普遍的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词汇和语法等有关语言知识、翻译课文,并进行和指导笔头练习,学生课后主要是背记单词、语法规则等;教师讲,学生记,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听众;这种灌输式、讲授式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读和译两方面技能帮助较大,写为其次,却很难有效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面对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应用传统的教授方法和现有的师资很难培养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二、CAI的合理使用
在切实体会到新时代对于全面而实用性英语人才的需求的前提下,要解决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矛盾,并且进行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整合是出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个体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同化、索引和建筑所学的新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在学校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动性。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则催生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AI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丰富了教育教学的手段,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对现代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整合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其核心内容不是体现在诸如电子教案和信息教学媒体的应用上,而是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上。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建立;电脑操作台、音箱、视频显示仪等先进设备的配备;以及校园局域网的建立,目前在大多数高校已经全面服务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这些都为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便利的软、硬件环境和资源支持,相关软件可以应用在常规英语教学中,及时快速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学校又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教师进行了现代教育培训,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整合完全具备条件。由于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的深度越来越深,灵活性越来越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学环境对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学活动,需要教师在网上为学生提供所有必需的教学资料,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CAI课件或电子讲稿、电子教材及参考书目、重要习题及参考答案等。为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在网上不但要公布各门课程中必学内容的资料,而且应公布规定内容以外的其他内容的资料,以便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自学空间。
三、理论和现实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整合,可以构建双向双控的反馈教学模式。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渐增强;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课堂教学侧重于启发、引导以及互动式的语言交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实践和训练的时间和空间,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班讲授不同的内容。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科学地体现英语教学的文化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整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是时代的呼唤,新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真正体现了创新精神。
现代多媒体赋予了计算机丰富多彩的表现,而教学也完全可以因为计算机变得多姿多彩。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多样性可以吸引学生的选择性注意,一般来说新事物容易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尤其在课堂上当学生们厌倦了烦燥无味的讲解时,计算机辅助教学给讲堂添加了无穷的魅力。但是,在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时,教学软件的选择不可忽视,首先是内容,要求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要能够充分表现本堂课教学内容,切不可为了更多的教学内容,使软件变得杂乱,而冲淡了教学主题,误导学生。成功的辅助教学应当始终将学生牢固学习的目的。
摘要:本文列举了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指出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整合的出路。文章还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现状, 提出CAI英语教学意义重大。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大力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3.
[2]何克抗.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J].四川教育, 2001, (1) .
大学英语教学必要性 篇8
一、大学教学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必要性
多媒体网络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 它是把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把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传播, 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多媒体网络教学。多媒体网络系统依托网络把多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机结合为一体, 实时、高效地采集、加工处理和播放文、图、声、像信息, 充分发挥人和设备的潜力与整体效能, 达到教学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共享的目的。
1、大学教学的特征:
大学教学与高中教学虽然在时间上很近, 但教学起来却相差甚远。学生也在刚进大学时明显感觉吃力。分析大学教学的特征如下:
(1) 大学教学课程容量大
初进大学学堂的学生第一体会就是大学的教学不再像高中学习那样, 老师将每个知识点都细致详细地讲解, 大学里好象每节课老师都在灌输大量的知识, 有些大一的学生感到不能适应。教师也有同感, 比如:一门课程只有32学时, 而要讲的是一本200页左右的教材, 而且是专业课, 为了完成教学计划, 教师也只有硬着头皮整节课的灌输。这就造成了教师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似懂非懂地听。通常一节课要讲7-8页教材的内容, 造成老师讲的口干舌燥, 学生学的一脑糊涂。
(2) 大学教学专业性强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这就使得在安排教学计划时,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宽厚的基础知识, 还要学习高水平、多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要扎实学好每一节课, 打牢基础后再学习专业技能。而很多的技能不是靠书本知识就能很快接受并熟练掌握的, 有些知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比如:学习理科的学生, 就要将所学的物理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一一了解, 这些大量的应用不可能在课堂由老师面面俱到全部讲授的, 这就需要网络的教学。
2、目前大学教学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现状
多媒体网络的使用, 为教学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平台,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学的重视, 期待多媒体网络教学能为课堂教学带来深刻的变化。但目前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高校教师也实现了多媒体网络教学, 但他们所实现的只不过是按按鼠标, 放放光盘, 打开互联网或校园网就行了。更有甚者, 有的教师为了所谓的多媒体网络教学, 就把教案打在投影仪的屏幕上, 让学生边看边讲。也有的教师就是放电影, 把一些艺术鉴赏课等同于电影欣赏课, 还打着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旗号。这些所谓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并没有真正的意义, 有效地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需要做许多工作。
课前, 在制定好一节课的教学思路后, 要查阅大量的多媒体资料, 图片、视频、模拟动画、相关国内外研究状况等等, 然后把所有的资料按照思路串好, 在上课之前要把握好教学思路和风格。有些教师由于刚刚使用这现代化的机器, 课前我们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多媒体网络的课件设计上了。在上课时教师的教学思路往往被网络媒体所左右, 结果造成好的教学风格被流水线的程序湮没, 影响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发挥及随堂应变的能动性, 制约了师生的思维空间, 影响了教学效果。这样的现象在高校中还比较普遍, 需要进一步改进。学生也有大量查阅资料的任务, 并应该利用网络和教师更好地交流谈论, 不受拘束地探讨学术问题。而目前, 更多的大学生利用网络不是学习, 而是游戏、聊天、看电影, 对于查阅资料的能力并不强, 更少地学生利用网络与教师沟通学习。这一现象也需要改进。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1、明确多媒体网络教学只是教学手段, 而不能充满整个教学过程
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之前, 首先要认清教学内容是否需要, 使用哪些多媒体, 避免多媒体使用的盲目性。在一些理科教学中应该使用实际操作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 如:化学、物理实验, 我们可以先实际操作实现这一实验变化, 因为有的反应和操作时间太短, 看不清楚变化, 再用动画模拟出来展示给学生看, 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在教学中, 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在电脑 (或投影仪) 上体现, 把多媒体与网络成为黑板的替代品, 反而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2、注重教学内容设计, 把握学习的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否被教师吸引到课堂上来, 这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 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 但如何能保持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呢?要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性首先就要优化教学环境, 清除干扰教学的因素。例如:在课件中引入音乐要有个尺度, 不能过量。不能为了追求花样导致学生注意力偏移知识之外, 这样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一个特点是凸现教学重点, 提纲明晰。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 教程容量加大, 更应该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重难点, 而不能是满脑的知识, 不知该记住哪一个。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重难点的把握, 培养学习兴趣, 在合理的组织教学活动中, 不断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把智力活动和外部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逐步实现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科学转变。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建立教师博客
教学过程中, 网络资源的使用至关重要。不是单纯地上网就叫网络教学。Internet上的各种网站、学科专业网站存在“大而全, 全而粗”的问题, 教学资源很多, 但让学生自主去寻找他们专业的学习资源, 相对来说困难, 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如何将这些大而全的教学资源集中在一节课45分钟里十分重要。建议各位老师建立自己的博客 (blog) , 也就是创建自己的小型个人教学网站, 便于及时发布各种具有参考价值的教材、讲义、案例等教学资源, 使具有访问权限的师生都能共享这些资源, 有效的丰富校园网的信息内容, 缓解校园网上教育科研资源缺乏的现状。
大学的教学课时有限, 教师应该让学生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教师可以在博客上建立教学资料库,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可以查阅、学习教师放置在网上的内容, 能有效解决在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学习。博客里的教学内容具有多媒体呈现、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灵活性等一般网站的特点, 增加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的趣味性, 提高学习效率。博客里还应该定期更新讨论主题及BBS材料;每周定时与网上的学生进行实时交谈、辅导、答疑;利用自己的邮箱 (E-mail) 收缴学生作业及收集学生对教学意见或建议;建立课程成绩管理系统等等。充分利用网络将专业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学生。
4、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 在教学中具有创新精神。
高校要定期举办教师多媒体教学培训班, 解决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和课件制作的技能问题。根据调查, 各个高校中仍然有老师对多媒体网络教学并不熟练和精通, 看来对师资进行培训非常有必要。高校也可以把教师参加培训结业作为晋升职称的一个必要条件。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使教师具有现代信息意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会编制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学习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自己的博客, 充实教学。
教师在业务上不断地提高自己之外, 还应该拓宽视野,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建立课题, 积极探索, 善于在教育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 建立课题开展研究, 积累经验, 善于思变, 开展教学创新工作。
三、学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多媒体网络教学不只是教师的工作, 学生也应有效地参与进去。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放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大量学习者可以无限制地利用资源;另一方面, 学习者可以自由发表观点看法, 将自己的资源加入到学习资源库中, 供其他学习者共享。主要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得以发挥:
1、课前准备可以让学生参与
教学之前, 教师可以事先把自己的教学意图告诉给学生, 与学生共同探讨完成教学任务的办法和途径, 鼓励学生制作与教师一起制作课件, 与学生分工协作。教师在准备教学素材时, 应尽量采用学生的成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感觉到与老师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可以平等地探讨协商, 有利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打好学习的心理准备。
2、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交流探讨
大学教学应该与中学教学有根本区别, 大学教师应携带随身麦克风, 电子教鞭, 在课堂中适当走动, 用身体语言来提示, 交流教学信息。不要老是一种形式, 而应该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达到教学过程的最大优化。利用多媒体与网络作为教学工具, 与学生一起融入到学习探索的情境中去, 与学生一起交流和探讨。教师应注重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 教学技巧, 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如:讲解纳米材料这一教学内容, 可以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 课上由学生先讲解他们所了解到的纳米知识, 然后大家一起讨论, 教师做最后整理归纳, 并提出新的知识和观点。教师应指导学生借助网上丰富的资源和有效的开发工具解决相关问题, 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到的是知识, 更多地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大学学习中最宝贵的资源。
综上所述, 多媒体网络教育, 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 网络技术将这些技术应用在大学教学中,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给学生如何去自主学习, 通过教师博客提供的平台, 与教师平等的交流与探讨, 对于大学学习来说, 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改革,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和培养自身素质, 才能使多媒体与网络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使多媒体网络教学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希望通过本文为我们的大学教师提供参考。
摘要:大学教学不同与高中教学, 课时少, 教学内容相对较多。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 如何将大学教学与多媒体和网络教育相结合, 是当前大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教学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对多媒体网络教育中教师应发挥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作用与地位逐一分析, 为大学师生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教学,多媒体,网络
参考文献
[1]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8月。[1]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8月。
[2]容曼生:《普通高校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电化教育研究》, 2004年第3期。[2]容曼生:《普通高校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电化教育研究》, 2004年第3期。
[3]李爱国:《关于高校教师个人网站建设的几点思考》,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5年第3期。[3]李爱国:《关于高校教师个人网站建设的几点思考》,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5年第3期。
大学英语教学必要性 篇9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着重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的传授, 都是以应试教育为指导方向的。这种机械化的句型练习, 无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素质教育, 学生也不能灵活得体地应用英语语言。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单纯的灌输语法, 牢记单词是不可取的。要想实现自身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 这样才能开阔他们的视野, 对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 增强阅读能力的同时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导入, 结合传统教学中打好的英语基础, 才能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真正的掌握一门语言, 需要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仅在语言知识方面存在差异, 语言使用方面也大相径庭。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才能更好的理解英语和恰当的使用英语。由此可见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对于学好英语是必不可少的。
(一) 学习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 跨文化的交际也更加频繁。语言交际就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是用我们学过的语言知识点有效而正确地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中和不同的人进行交际。学生在英语环境中进行交际的时候, 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做到不冒犯他人的隐私和忌讳。如果没有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 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与尴尬。中国学生见到老外总是喜欢问名字、年龄、职业等问题, 这都涉及到外国人的个人隐私, 这就是直观的以母语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异国文化的结果。在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 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可以使学生不受母语的干扰, 帮助学生提高交际能力。
(二) 学习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学好英语离不开必要的语言知识、必备的基础词汇量, 同时还要掌握文化背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当熟悉了文章的主题, 懂得有关的专业知识, 还需要了解文章的背景, 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如果缺少了文化背景知识, 将会大大增加阅读的难度, 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英文原著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学修养, 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对于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 还需要建立在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掌握充分的基础上。
(三) 学习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及修养。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学生在做翻译练习的时候常常把母语和外语互译, 这就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例如对于“black sheep”的翻译, 很多同学直观的译为“黑羊”, 但是在英语中它的真正含义是“败家子”、“害群之马”。在中国见面时经常会问对方“吃了没有?”对方会很认真的回答吃了或者没吃, 但是在外国, 对方会误以为你要请他吃饭。正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 造成了交际的误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果了解了它的真正含义, 并且在学习中熟悉并且恰当的应用, 将会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 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自我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明确文化的传授在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地位。对于英语文化背景相关知识的导入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 对比文化中的差异来导入
东西方在历史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差异, 通过对比这样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清晰的分辨母语和英语文化之间的异同。例如组织学生过一次圣诞节, 让他们搜集资料比较与中国传统春节的差异, 把枯燥的语言学习与多姿多彩的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 学生在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学习中能够更加主动。
(二) 在语言教学实践中进行导入
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实践的时候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循序善进的加强听、说训练, 培养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让学生模仿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和思考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同时教师应引入相关的新知识、新动态, 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
(三) 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文化背景知识导入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接触到各种情景下的对白以及西方国家的一些特殊文化背景, 当学习到课本上相关知识点的时候, 让学生根据谈话双方的文化背景以及兴趣爱好进行自由交谈,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语言的教学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传统上偏重于语言形式的教学使学生不能正确运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 只有将语言的教学和文化背景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外国文化。作为一名外语教育工作者, 应该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语言学习的能力, 形成对西方文化的认同感, 最终真正地掌握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李琼.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3)
[3]刘佳、王秀琴.论文化的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1 (02)
[4]李冰冰.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背景知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0)
[5]邢嘉锋.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10)
大学英语教学必要性 篇10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融入对策
语言与文化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表现形式,文化需要借助语言进行展现。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利用英语实现跨文化的交流。跨文化交流要求学生不仅能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更要求他们运用英语对信息文化进行顺畅的沟通。但是,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只重视介绍西方文化,而忽视中国文化的融入,导致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这一现象表明大学英语教学存在明显的缺陷[1]。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研究
1. 外语学习的需要
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创造离不开语言支持。因此,要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对其所承载的文化有所了解。要深入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就应当遵循对比原则,将目的语和母语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两者的异同之处,加深对目的语的印象,并构建起完整的目的语文化体系。在英语学习中,忽视母语文化就意味着丧失了对比学习的基础。只有在深入掌握和了解母语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将英语学好,因为英语与母语之间具有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应当重视中国文化的融入。
2. 跨文化交流的需求
中华民族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深受西方人士喜爱与钦羡,成为加深中西方交流的重要纽带,作为中国人理应对母语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当前,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西方文化、忽视中国文化”的弊端已经逐渐呈现出来。很多学生能流利地讲述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等,却对中国古代经典的《长生殿》《牡丹亭》《汉宫怨》等无从下手;热衷于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却说不清端午节、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对于唐诗宋词、孔孟之言、文言文等,更是难以用英文表达。造成了在东西方交流中,学生难以用英语表述本国文化。这一状况表明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原因
1. 教材编写过于西方化
通过调查,当前市面上所售的英语教材,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其内容均充斥着大量的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本土文化很少提及。这就导致了学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没有可比性。当前,大学中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就鲜少提及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极为不利的[2]。
2. 应试教学现象依然存在
中国教育“重应试轻素质”的现状难以在短期之内得到改善,因此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依旧是以追求考试高分为目标。当今高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无外乎是提高期末考试分数与四、六级的过关率。一味地强调学生英语考试分数的提高,这就直接导致了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对中国文化渗透教学的忽视,也导致了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对英语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的部分进行学习。
3. 英语教师中国文化素养缺失
由于受到自身专业背景和知识体系的制约,很多大学英语老师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可能更甚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再加上缺少对中国文化系统深入的学习,因此很少有英语老师能在课堂上利用中西文化对比法开展教学。并且,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很多大学英语老师都片面地将文化教学定位为英美文化教学,而忽视了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入,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对策
1. 建立文化平等意识
要解决大学英语课堂上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首要任务就是解决教学中东西方文化重视程度不平等的问题。教师和学生都应当主动建立文化平等意识,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与外籍人士进行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而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不仅要吸收外来文化,也要对本土文化进行弘扬与传承。摒弃中国本土文化去学习英语和交流英语,违背了跨文化交流的初衷,是不可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本着尊重中西文化的原则,进行平等的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2. 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
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审视,对当前的教学大纲进行改革,重新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在教学大纲中加大中国文化教学的比重。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母语素养培训,开设相关汉语课程,而针对高年级学生,则应当开设中西文化对比课程。在对比学习当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认识,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同时对于传承弘扬中国文化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外,各大高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选修课程,纠正英语教师与学生长期形成的“一边倒”思想,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至于迷失自我[3]。
3. 英语教材增加中国文化元素
英语教材是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的主要载体。因此,教材中中国文化元素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程度。中国文化元素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缺失,是影响大学英语渗透中国文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大学英语教材增加中国文化元素迫在眉睫。首先,在教材的编写上,应适当加入反映中国文化特色的知识点,并辅以专门的配套练习,巩固、加深学生印象;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内容上明显中国化的英文书籍给学生,要求其进行泛读;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当组织老师自主编写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英文教材,英文教材中应涉及到中国文化的部分,其选材和词汇都要注意考虑本校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激发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利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4. 提升教师中国文化素养,优化教学方法
提升大学英语教师中国文化素养是提高文化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前,大多数英语教师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当主动提升自己的中国文化素养。只有自身具备了扎实的文化素养,才能担负起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任。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广泛采用主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元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中国文化融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并不是对教学重心的转移,而是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深化。中国文化的融入对于促进英语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树立文化平等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课堂教学重视对母语文化的输入,重视学生运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剑锋.2014.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的探究.海外英语,(13):44-45+55
[2]文旭,莫启扬.2013.大学英语教材:问题与思考.外语学刊,(06):97-101
试论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必要性 篇11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材 教材评估
一、教材的定义
教材,顾名思义,即教学的材料。它包含教师教的材料,也包含学生学的材料。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是指课堂上与课堂外教师与学生使用的教学材料,如课本、练习册、录音带、录像带、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和实物等,教师自己编写设计的材料也称为教材。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和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以是教材。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教科书是核心教学材料、是教学大纲的具体表现形式。教科书中包含一个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如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与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等。从目前来看,教科书除了学生用书外,还包括教师用书、练习册、活动册以及相关挂图、音像制品等。
二、教材评价的意义
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和外语教材的开放和繁荣,越来越多的外语教材涌入市场,可供学生和教师选择的外语教材品种越来越丰富。这是很好的现象,但随之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编写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的教材涌入市场后,学生和教师很难鉴别好坏。教材选择上的失误,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而且会给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评价教材是教师非常重要的职业活动。教材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从众多的教材中去糟取精,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评估也有利于那些没有教材选择权利的教师,根据自己所处的教学环境和实际情况对指定的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材与使用环境、使用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在微观层次上对教材进行取舍与调整。教师的特殊地位能够帮助他们使教材中的材料更加符合实际的使用环境。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取舍与调整,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的潜力,使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不要把教材仅仅视为一本教科书,而应把它看成一个帮助自己实现设定的教学目的和目标的得力助手。因此,对于不同的教师而言,取舍和调整的原因都不尽相同,但是取舍或调整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如使教材内容个人化、个性化、本土化和现代化。个人化是指提高教材内容与学习者的兴趣、专业、教育或职业需求的相关性。个性化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个体和同一班级不同成员的学习风格。本土化就是要考虑世界各地英语教学的不同需求。现代化是为了保证教材内容的实效性,避免出现过时或容易引起误解甚至错误的语言材料。
由此可见,在外语教学中教材评价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三、教材评价的标准
教材评估有很多标准,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评价标准。早在20世纪80年代,教材评估就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Cnningworth就英语教材的评价作了一些研究。在1984年,他在专著《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EFL Teaching Materials》中提出了一些教材评价的重要原则:“教材要与教学目标紧要相关:要清楚语言学习的目的,并依次选择那些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语言的教材;考虑语言,学习过程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90年代,Cunningworth在《教材评价指南》中指出,教材应该与学生需求一致,适合学习目标;教材应该反映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语言运用的需求,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语言;教材应该考虑学生作为学习者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学习进程,不要武断地强加给他们所谓的“方法”;教材应该对学习有明确的支持作用,能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Cunningworth重视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过程,为教材研究增加了新的视点。除了Cunningworth外,1987年出版的Sheldon的文集《EFL Textbooks and Materials:Problems i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收入了有关教材评价、编写和改编的论文11篇,探讨了有关教材评价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同年,Grant也出版了《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丰富了教材评价的内容。1988年,Sheldon专门在《EFL Journal》上发表了论文《Evaluation EFL textbooks and materials》,文中列出了一份较为详尽的教材评价清单,对指导教师评价教材很有帮助。上个世纪90年代的国外教材评价取得了新的进展,Cunningworth和Tomlinson等人在教材评价标准的构建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出版有经典论著。
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已经开始重视国外的教材评价标准。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在《英语教学法教程》一书中,专门介绍了Tomlinson(1998)的教材评估标准。华南师范大学何安平教授在其《外语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一书中详细列出了Sheldon的一份较为详细的英语教材评价方法。他在《基础教育教材评价:理论与工具》一书中就中学英语教材的评价进行了论述,其中对于静态评价制定了《详细单元精读评估表》,《中学英语教材评价表》等评价工具为教材的评价提出了一定的量化依据。北京师范大学的程晓棠教授在其《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一书中,对于教材从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关系、需求分析、教材的评价、取舍、调整等方面进行阐述。他采用了Grant的评价表,但对原表做了较大的改动,将课程标准替换了原先有关考试的内容。这些专家的介绍对我们了解国外的教材评价标准起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Cunningworth,A.2002. Choosing your coursebook.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Cunningworth,A.1989. Evaluation and Selecting EFL Teaching Materials.London:Heinemann,
3.Hutchinson,T.&Waters. A.1987.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McDonough,J.&C.Shaw.1993.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ELT.Cambridge and Mass:Blackwell.
5.周雪林.1996.淺谈外语教材评估标准.外语界.(2).
6.程晓棠.2002.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大学英语教学必要性 篇12
20世纪初,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语言是一个表示所指和能指的符号系统, 认为应该就语言符号本身对语言进行研究。这种语言观体现在外语教学上就表现为对语言统本身结构的静态地讲解, 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的仅仅是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有关于语言体系的知识, 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形式。随着各民族交际的加强,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制约。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 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学习外语的过程, 也是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语言与文化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外语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及目的语文化知识的导入。
二、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的交际工具, 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所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语言符号和书写符号, 是该民族历代智慧的积累, 反映了该民族的地域特征、经济发展、社会习俗和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的特征。语言为了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 因此它的使用也必定会受到社会的制约, 必须遵从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制约。语言与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及其价值观念相互联系的。简单地说, 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文化的传播则必须以语言为媒介, 进行传播, 二者互相渗透, 共同发生作用。正如语言学家罗常培所指出的:“语言是社会组织的产物, 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语言不是孤立的”、“语言学的研究不能抱残守缺地局限在语言本身的资料以内, 必须要扩大研究范围, 让语言现象跟其他现象和意识联系起来, 才能格外发挥语言的功能, 阐明语言学的原理。”
美国的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使得教师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只强调语言本身的结构和体系方面的知识, 即教师讲授的仅仅是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实际知识, 而不问语义、语用、社会习惯等与语言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所培养的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 也能够做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之间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学术、旅游乃至日常交际各个方面的联系都更为密切, 当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时, 即便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发音地道标准、语法结构也正确无误, 交际往往也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这种由于文化背景差异所造成的交际中断的现象也被叫做“文化休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每一种民族文化之总都存在着大量的为该民族文化所特有的现象, 它不未觉察的在社会成员的生活总发生作用, 这种作用清楚地反映在语言当中。真正的掌握一门语言, 仅仅掌握读音规则和语法规则是远远不够的, 重要的是把语言作为学习目的语文化的工具,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获得目的语文化知识, 获得能够在目的与文化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文化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 就连我们认为最基本的语法规则也体现出文化的特性, 这是因为语言形势和思维形式是不可分割的, 语法并不是简单的, 随意的形式系统, 而是在特定文化规约下的观念实体, 表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思维。比如, 以英语文化思维为背景的人在进行形式分析时倾向于由小到大, 以主体为中心, 这反映了他们文化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特性。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 即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 我们会发现对于语音、语法规则方面的错误对方很宽容, 但是对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对交际原则的违背则无法接受, 从而造成交际终止, 这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最佳体现。英美人注重隐私, 年龄、信仰、收入等都是敏感话题, 然而中国人又恰恰一次作为与人沟通的最常用方式。可想而知, 在不了解对方文化背景的情况下的交际活动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综上,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外语决不是简单的记忆词汇和语法规则,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必须恰当的引入文化因素, 才能真正具备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点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新《大纲》中明确指出了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于各场合, 各部门的复合型人才, 这里所指的文化知识既包括本族语文化知识也包括目的语文化知识。进入大学的学生经过初、高中阶段6年的英语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读音规则和语法规范, 如何在外语教学中适时、适当的引入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成为广大外语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三、从输入角度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可行性
1.听力课中的文化导入
听力一直是令学生头痛的问题, 因为它考察的是学生已有的语言的基础知识、知识面、分析及联想能力等各方面的知识的综合。大脑听觉中枢在接收到语言信号后会自发进行一系列自觉的思维活动过程:把听到的语音信号与已经存在于大脑中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进行解码、辨认、分析和归纳, 在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层次上理解听力材料所表示的含义。诚然, 听力材料自身的特点, 如语速、语音、词汇等都会对听力理解产生影响, 但对于已有6年英语学习经验的大学生来说, 这些因素通过强化训练是可以弥补的。
然而, 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所引发的理解困难, 则必须经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渗透才能逐渐弥和文化上的差异。我们都有共同的体会, 当听到自己熟悉的时间的材料时, 即目的与文化和本族语文化存在共性时, 能够轻易听懂并理解所内容。据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我们在听一段英文的天气预报时基本不会产生什么理解上的困难, 因为它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共同认识, 所以, 在表达方式和用词上基本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然而, 一旦目的语材料与本族语材料所体现出的文化背景知识相差异时, 即便材料简单、语速适中, 每个单词也都听懂了, 但由于缺乏背景知识, 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也就无法体会材料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各民族中习语的运用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特色, 英语更是如此。无论是书面材料还是日常交际中都大量的运用习语, 这也是最容易造成理解困难的主要因素。当然, 由于客观世界的共性, 人们共同的或类似的生活经历使得各民族的语言具有相似性, 如中国人说:“趁热打铁”, 在英语中有相对应的“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我们听到这样的话时并不会产生任何理解上的困难。但是, 习语的民族独特性就会使我们的产生困惑, 无法领会其真正内涵。如中国人关于狗的词语多为贬义, “狗仗人势”、“走狗”等都可看出对其态度。所以, 当我们听到英语中的习语“Every dog has his day.”“Love me love my dog.”时当然会觉得不可思议。
听话者对于语言输入的处理过程是主动的, 自觉采用了认知——考虑如何储存和检索信息以解决问题, 和元认知——计划、监控、理解评估, 这两种策略。教师应该善于并有效地利用学生这种主动性进行策略训练, 逐步导入文化因素。这种训练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即所给材料应该由浅入深, 从最基本的日常交际对话开始, 到带有文化特色的故事, 再过渡到更为复杂的其他材料上。这符合文化导入的实用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引起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学习的兴趣。在正式进入听力状态前, 教师有必要简单阐述引起学生理解困难的词语、结构等, 并与本族语结构的差异相类比, 以扫清由词汇、句法带来的理解障碍。比如, 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神圣、威武和尊贵, 我们以龙的传人而自居, 亚洲四个经济发达地区被称作“亚洲四小龙”。然而, 这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现象在遭遇外国文化时却发生了矛盾。从外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龙的形象是可怕、凶猛、喷着火的怪兽。对于这种文化内涵差异极大的词汇应及时给学生指出, 并启发学生主动去发掘类似的具有文化背景和感情色彩的词语。听力教学中可以视听结合, 让学生赏析一些具有典型目的语文化特色的影视作品。视听材料把图像和声音合二为一, 能更直观、形象、有效地传递信息。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及丰富的网络资源, 用英语电影、歌曲、新闻报道等视频资料给学生以目的语文化的直观感受, 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有所了解, 指导和启发学生掌握目的语语言的特征和交际功能。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学习、了解并适应英美文化。
总之, 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乐于并且能够融入到目的语的文化氛围中去。
2.阅读课中的文化导入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 阅读过程包括语言、心理、文化三个方面。阅读是一种认知活动, 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 即阅读者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共同作用的过程。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大致分为“感知 (字词句篇) ——理解 (从形式到内容, 再从内容到形式) ——评价 (看法或鉴赏) ——创造 (独特见解或新的发现) ”四个阶段。汉语和英语无论在文字符号、语音规则、语用原则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阅读时的速度及理解程度都存在一定的障碍。换言之, 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审美取向的文化背景不同, 对同一事物或同一词语赋予的感情色彩可能截然不同, 这种文化的差异影响了读者阅读过程中的期待值、洞察力和反应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就担当起调和二者矛盾的使命, 他不仅要完成传统阅读教学中的传授语言知识、阐明阅读技巧、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 同时也应该是两种文差异的阐释者、深化文章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帮助学生在掌握阅读技能的同时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Barret曾经指出阅读技巧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 理解字面的意义; (2) 能对材料要旨进行重新组织; (3) 推理能力; (4) 评价; (5) 欣赏。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这几种技巧。注解法当然是最为直接、简便的方式, 但却过于强调了教师的主动地位, 学生稍被动, 不容易产生积极性, 因此教学方法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必须具备完善的本族语文化知识并且对目的语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在实际教学环节中, 教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不仅要培养其目的语的语言能力, 更要重视学生非言语能力的培养, 即思维习惯、阅读习惯、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等, 以避免由文化障碍带来的阅读障碍。教师可以先给出语言材料, 然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找出影响理解的因素, 分析原因、共同解决矛盾。正如前面提过的, 学生已经具备了通过自学来解决语言结构的问题, 教师此时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对本族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的现象进行类比并适当的扩展。在英语作品中往往出现一些反映西方文化历史背景的典故, 如神话和宗教信仰对语言的影响是极大的, 当文章中出现了“Achilles’heel”这样的有关典故的词语, 切不可一代而过, 不介绍与之相关的背景来源。除了词语外, 有关整个文章的时代背景知识的介绍也是相当必要的, 能帮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目的语文化的特性。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 应有侧重性和针对性。侧重性是指所选材料是否难易结合, 是否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则指所选材料是否体现了目的语文化的鲜明特征, 是否与本族语文化有可比性, 是否能够使学生在阅读后能够体会目的语文化的特点。这就要求阅读材料应具有广泛性, 依据教学目的选择有代表性的, 能够体现社会生活各个侧面的材料。政治、经济、文学作品等各方面的材料都是帮助学生了解民族心理、文化习俗、社会关系的桥梁。当然, 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直接相关, 或者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 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 尽可能与语言教学同行。
阅读过程中的语言输入既包含表层的目的语语言知识的输入, 也包括深层的文化知识的输入, 表层输入为深层输入的必要前提, 而深层输入又使表层输入得到质的升华, 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是理想的阅读教学模式。
四、结论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是我们学习文化的媒介和工具, 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就想正确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能够在外语教学中自觉地导入文化因素, 充当弥补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桥梁和纽带。在外语教学中适当引入和补充文化因素是必要也是必须的, 用文化因素为外语教学更好地服务, 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是所有外语教学者和学习者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1.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林汝昌.外语教学的三个层次与文化导入的三个层次[J].外语界, 1996, (04) .
[5]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
[6]王英鹏.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 1999,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