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安全与零目标管理

2024-08-01

科研安全与零目标管理(精选7篇)

科研安全与零目标管理 篇1

一、前言

科研院所是创造科技成果、创造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基地,其首要任务无疑是科研课题研究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科研院所科研活动的两个显著特点是“临时性”活动和“四新”活动的大量存在。临时性既有科研活动的临时性也有参与科研活动人员临时性的特点,“四新”则是指使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科研活动。

二、科研院所事故多发的原因

从科研院所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事故都与科研活动的“临时性”和“四新”相关。科研过程不同于规模生产,科研人员及其所在的组织对科研活动,尤其是对涉及“四新”的科研活动中存在的危险认识不到位,相应的防护控制措施自然也就容易出现缺失。另外,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的科研人员虽然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但是在安全知识方面普遍存在短板,往往忽视安全工作,在科研过程中不时出现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操作规程等不安全行为。基于以上原因,直接导致了科研院所安全事故的多发。

三、加强科研院所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1. 加强科研活动的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中明确要求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过程中要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因此,我们在辨识科研过程中的危险源必须考虑常规活动和临时性的非常规活动。同时还要考虑科研活动的场所、参与人员、所使用的设备设施、临时作业活动的过程等因素。在科研活动开始前,科研作业活动的主管部门和(或)主要负责人可以采用现场观察、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等多种方法充分识别过程的危险源,并通过LEC风险评价方法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为危险源制定适宜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源辨识过程中所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做到事前预防,真正落实“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2. 加强新员工和临时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新《安全生产法》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习总书记也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安全发展强调“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本,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在确保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及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人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即是被管理的对象也是参与管理的对象,加强对人的管理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以往的事故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新员工和临时工作人员发生事故所占的比重大。另外,从以往事故的统计结果我们也发现,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数量占到事故总量的近80%。因此,加强新员工和临时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此类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对于新员工,我们要认真落实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尤其是班组级安全教育,要向新员工全面讲解班组内存在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劳动防护、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通过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提高新员工安全意识。对临时作业人员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现场存在的风险和可能导致的事故要进行充分告知,检查人员的从业资质、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情况,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

3. 加强“四新”管控与教育

科研过程常会涉及到“四新”的应用,只有充分认识到“四新”过程存在的危险特性,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控制措施。为了搞好“四新”安全教育,专业人员、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应在“四新”应用前,预先进行危险性评价和安全系统分析,确定科研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收集有关资料,提出危险控制措施和员工的劳动防护措施。在充分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四新”安全技术说明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教学内容,再对操作者和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训练,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从事“四新”作业。

4.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科研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制度是科研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国家有关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的行动指南。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或建立不完善,作业人员在科研生产过程中无章可循,容易出现经常性的违章行为,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因此,科研生产单位在作业过程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总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监督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坚持以人文本,强化依法治安,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5. 形成企业安全文化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人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相对于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来讲,安全文化建设是事故预防的一种“软”力量,是一种人性化管理手段。安全文化从更深的层次影响人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和品行等,提高人的安全素养,最终使人的自觉行为满足安全健康的要求[2]。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文化的导向、凝聚、辐射和同化功能,引导全体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安全生产活动;另一方面,通过道德规范的约束,创造一种团结友爱、互相信任、工作中互相提醒、互相发现不安全因素,共同保障安全的和睦氛围。

四、结束语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安全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广泛参与,只有人人讲安全,安全意识才能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发生根本转变。安全管理工作没有终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削弱安全管理的力度,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充分发挥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作用,为企业健康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帆.企业安全文化提升企业安全管理[J].中国化工贸易,2015,(35):134.

科研安全与零目标管理 篇2

一、医院科研基地安全设施的特点

医院科研基地是以学科建设为主导,在空间上将分散在医院各临床科室的研究室和实验技术平台集中管理,实现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为临床提供较好的实验环境。科研基地的安全措施必须满足和保障科学实验的正常运行。

科研基地的主要安全设施有:第一,门禁系统,除配置负责门卫和盘查巡逻的护卫队员外,应在科研大楼设置门禁系统,以确保人员进出符合要求;第二,红外线报警系统,从社会治安方面考虑,在科技园区围墙设置红外线报警系统十分必要;第三,消防控制系统,依据消防法规配置必须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第四,电视监控系统,对园区和实验室的重要区域和主要通道设置电视监控,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科研基地还包括不同于一般场所的安全设施,如危险化学品的存放与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易燃、易爆、剧毒、麻醉等实验药品及化学试剂等;实验气体存放与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液氮等特殊气体;实验废弃物的暂存与转运处置方面,主要包括动物尸体、垫料、实验废液和医疗垃圾等。

二、医院科研基地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一)基地内部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新进入科研队伍,特别是新进的实验技术人员,往往对实验项目、课题等信心满满,但对安全生产意识较为淡薄。

(二)基地出入人员复杂

科研基地内除在此工作的老师、学生和实验技术人员外,时常还要接待国内外专家来宾的参观访问,每天有大量的外事接洽和运送各类实验用品人员,因此出入的人群较多、较复杂。

(三)科研人员工作时间长

在基地内的科研人员,一般要工作到凌晨,有时为了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往往通宵达旦,因此他们在基地内的停留时间很长。

(四)实验仪器设备多

为满足检测项目参数的需要,实验室配备有功能齐全、性能良好的精密仪器,如超低温冰箱、高压灭菌锅、振荡器、离心机和孵化箱等,大量贵重设备挤放一起,设备的安全问题容易被疏忽。

(五)危险废弃物多,处置难度大

根据科研实验的需要,将使用一定数量的医用物品、易燃易爆化学品、放射物品、各种压缩气体,以及大量实验废弃的动物尸体等,危险废弃物多,由于部分实验人员对废弃物的处置理念和要求不同,而部分参与实验人员常常任意混装、乱装,导致垃圾转运人员需重新分拣归类,严重影响垃圾转运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

(六)资源的保密问题

基地内研究的多为国家医学科研前沿课题,如何保护科研资源不泄密也成为一大问题。

三、医院科研基地安全设施的维护与规范管理

(一)安全设施的维护

基地内的消防控制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红外线报警系统及门禁系统等均由医院相关部门组织统一招标,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维护保养单位派专业人员进行维护保养并出具检测报告存档备案。

对于消防安全设施,应配备相关人员参加消防支队举办的消防安全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持证上岗,并按要求每天向成都高新消防大队网上填报园区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二)规范管理措施

1. 建立科研基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结合科研基地运行特点,医院制订了《科技园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防火安全制度》等,规范科研实验的安全生产行为。

2. 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医院主管安全工作的院长要求科研基地近30个研究室负责人和日常安全责任人签署消防、安全生产责任书,要求实验室每天对每间房屋的实验和水电气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并登记,不留死角和盲区。

3. 重视基地内科研人员的教育培训

对新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研究生和本科实习生等,必须参加由医院消防科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和科研基地组织的生物安全培训,合格后,才能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实验工作。根据消防法规要求,科技园物管办、医院消防科和科研基地,每年都要组织对全体科研实验技术人员和师生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消防案例分析、消防知识和灭火器正确使用等培训,使安全生产的警钟长鸣。

4. 优化基地技防、人防安全体系

一是园区3套独立的消防控制主机系统分别对科研大楼、动物实验中心楼、GLP中心进行消防安全监控,如发生火警,烟感探头能迅速将发生火情位置的信号回馈给控制主机报警,确认后自动启动消防泵和喷淋灭火;二是园区围墙安装的红外线对射报警装置并辅以监控摄像头,对基地大门口、停车场、停车棚、电梯、科研大楼各楼层安装的闭路电视监控摄像头进行综合调整,达到监控摄像的最大优化度,保证所有监控画面完好、录象储存时间不低于30天;三是监控室人员24小时值班并辅以护卫队员牵引狼犬不定时巡逻、守护;四是进入科研基地均应凭门禁卡出入,外来人员需在门卫室登记后方能进入,确保整个园区的治安、消防安全。

5. 对夜间滞留人员进行登记、确认

基地内夜间科研人员较多,且各实验室又相互贯通,护卫队员巡逻时,专门对夜间滞留在实验室的人员进行登记、核实,并在第二天由各研究室安全责任人确认。

6. 加强不同于一般安全设施的管理

(1)危险实验用品的管理:实验室的危险实验用品是指易燃、易爆、剧毒、麻醉等实验药品及化学试剂,必须对其严格管理,放置危险实验用品的库房必须是双人双锁管理,各类用品必须分类放置,入库出库要有记录,领用时,发放人和领用人应签字备案。

(2)试验用气体的管理:实验气体是指实验用的特殊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液氮等,气体瓶应有专门的库房放置,放置时应分门别类,不能混合堆放,并由专门的部门对气体钢瓶定期进行检验,超过使用期限的不能使用,实验室内部应指定放置气体钢瓶的地点并加装对气瓶的固定装置,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有无隐患,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实验废弃物的管理:实验废弃物分固体和液体。固体废弃物包括实验用针管、试管、动物饲养垫料、各种医疗用品以及动物尸体等,固体废弃物应使用专用的医用垃圾袋(黄袋)分装,放置在指定垃圾房内,由特种垃圾处置场专业人收集处置;实验动物尸体应统一放置在动物尸体房冰柜内,并由专门的危险垃圾焚烧场专业人员收集处置;液体实验废弃物包括各类实验用化学试剂,由于使用量较小,实验室自行将其收集在一处,达到一定数量后由医院指定的废液处置单位收集处置。

7. 严格追究违规责任

对忽视安全工作,不按操作规程作业,导致消防报警或者乱扔危险物品、实验废弃物等影响环境和人身安全的行为,除对所在科室安全负责人和当事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个案分析原因和责令整改外,还要进行通报批评、警告等处罚;对行为和情节造成严重后果的,按医院《缺陷管理条例》处罚给以辞退或者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8. 加强基地科研资讯的保密工作

由于基地内各研究室大多从事的是国家生物医学前沿课题的研究,其研究资讯的保密工作尤为重要。物管办密切与各研究室配合协作,除加强对基地外围及出入人员安全防范监控外,凡遇外来参观

访问事宜,护卫队员均全程随行,并按制定的科研资讯保密规则严格履行职责,将各研究室废弃的各类物品经分类并详细检查后进行归类处理,杜绝基地科研资讯从上述渠道流失。

9. 定期检查,整改隐患

护卫巡逻人员对基地内各处定时巡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报告。科技园物管办与科研基地科坚持每月对各研究室进行用火、用电、生物化学及治安、消防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责令并督促当事实验室进行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结束语

总之,在科研基地的运行保障中,华西医院科技园物管办始终把安全生产与安全隐患的排查防范工作放在首位,实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明确,坚持每天对每间房屋分派专人负责安全和安全隐患处置的良好运行机制,确保了实验工作人员和科研基地实验环境的安全。

摘要:文章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研基地为例,分析了科研基地安全设施的特点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详细阐述了医院科研基地安全设施的维护与规范管理的措施与方法,供同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科研基地,安全设施,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蒋文晶.刘健.加强基地业务建设创新科研管理模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11)

[2]赵永生,王超.李玉墨.风险管理在医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5.7

科研安全与零目标管理 篇3

1 人的安全意识,校园安全文化

人是实验室的核心,也是造成实验室危险的主要原因。针对此情况某高校开展安全周活动,包括:(1)系统宣传,营造氛围;(2)开展实验室安全技能竞赛;(3)上下联动,使安全周活动多样化等活动,使本校实验室安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均加深了理解[2]。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大学,为保障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所采取的措施,比如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进行实验室安全入门等级培训,完善实验室的安全保障措施等[3],使进入实验室的实验员均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课程,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从而使学生掌握硬性的安全知识。我国高校可以在军训前期,可以组织一次大型实验室安全活动和讨论,从而使同学们在进入大学前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正式开学后在每周的社团活动日进行一次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宣传活动、相关知识竞答及常识上的安全操作,深化安全意识,让安全实验成为一种习惯。

2 仪器设备和危险化学品的监管

(1)仪器设备是保证实验室安全工作运行的机制。首先实验室在购买仪器时,要科学并结合实际工作需求进行规划,做好预算,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采购,从而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作;其次在选购仪器时要本着实用性和售后服务良好等原则进行选购,做好相关检测比如设备的性能指标、量值范围、准确度等级等因素,当所有的核查结果都能满足实验室的规范要求时,才可填写验收报告,投入使用,否则需要退、换货[4]。仪器购买后必须有专人负责专人保管,管理人员须熟悉仪器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定期对仪器使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5]。实验室老师应了解一些基本的仪器损害的原因及简单的维修方面的知识。为防止因仪器损坏而导致污染实验室环境和损害人体健康的事情发生,检查员应提高报修和更新的效率,提高试验的效率和水平,保证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安全和实验环境的安全。

(2)化学品是高校科研实验室主要用品,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在实验过程中也要用到,这给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上海某大学发生的投毒事件,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加强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的必要性。首先实验室应明确危险、剧毒、易制化学品的管理分类: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压缩液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易燃,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腐蚀品;剧毒化学品主要包含在危险化学品的有毒气体、易燃液体、毒害品和腐蚀品中;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和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6,7]。其次在购买时,危险化学品可按需直接办理购买;剧毒化学品的购买应该先根据需要,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向公安机关办理购买证明,持公安部门出具的购买证明证到经销商处购买,且第一次购买前要向公安机关申请有关材料并获得购买剧毒化学品的资格;购买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非药品类)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购买许可证,购买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应当向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办理备案证明,取得购买许可证或购买备案证明后方可购买易制毒化学品[6]。最后在管理时应建立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相关管理制度,使危化品和毒品在购买使用储存检查均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其中剧毒化学品和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实行“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本帐目、双锁锁门”的五双制度,建立使用台账并保存[6]。

3 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学校是一个长期生活学习的地方,污染物的排放不当会对当地的水源,土地,空气等有一个长期影响过程,从而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虽然现在大多数高校是把废液收集然后运到废弃物处理公司处理,但是仍有高校对废液进行不当、无节制的排放[8]。对此我们应采取一定的措施:(1)加强环保管理队伍力量,落实人员责任;(2)探索实验室废弃物最小化途径;(3)对化学试剂进行跟踪管理;(4)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保证制度实施的可行性;(5)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环保意识;(6)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8,9]。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保护环境对我们来说本就责无旁贷。各院校应把化学废弃物的回收处置费落实到位,以支持实验室人员的行动[10]。高校实验室化学品一般为试剂级,使用量小,但都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处理才排出室外[11]。实验员也应从点滴做起,把保护环境的行动落实到位,实验后用过的废液倒入废液回收装置中而不是下水道中,实验过程中用的溶剂能回收的尽量回收,从而营造一个安全环保的实验室氛围。

4 紧急救治设施的完善

实验室应做好火灾、爆炸、中毒及触电事故的预防、处理和急救措施[12],还应配有必备的急救药品,比如消毒剂、外伤药、烫伤药、化学灼伤药盒治疗用品,以应对各种紧急紧急情况的发生[13]。实验人员和实验教师应具备常发生事故的基本处理方法,比如试剂或异物溅入眼内任何情况下都要先洗涤,急救后送医院;受试剂灼伤后要立即用大量水洗,然后根据酸碱性中和洗:酸要以3%~5%碳酸氢钠溶液洗,碱要以1%~2%硼酸液洗,溴用酒精擦至无溴味,最后再次水洗冲去试剂液;割伤时用蒸馏水洗后涂上红药水,用绷带扎住或敷上创可贴,大伤口则应按紧主血管以防止大量出血然后送医院治疗[13]。实验室的个人防护用品,及实验室建设里的安全通道,烟雾报警系统,消防栓,灭火器等都应完善配备并定期检查可行性。实验员进入实验室,在使用仪器、设备及药品前,手上的动作要停一下,思考一下这个实验用品的最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主要的使用步骤,争取做到安全性高、效率高,心态不毛躁,时刻记住安全第一。

5 结语

科研安全与零目标管理 篇4

关键词:燃煤电厂,废水,回用,处理,零排放

1 燃煤电厂废水来源及分类

燃煤电厂的水系统主要由生产水和厂区生活水两部分组成。因生产生活消耗水用途不同,而导致所产生的废水种类较多,按废水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生活污水、机组检修时放水及机械漏水、系统排污水、设备冲洗水、化学车间废液及含化学药品的废液和脱硫废水等,而这众多类型废水水质水量差异较大,成分也较为复杂。因此有必要研究各类废水的水质特征进而才能寻求相应的处理回用方法。

2 各类废水水质特征及相应处理方法

2.1 生活污水

电厂厂区生活污水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水体污染物中有机物、BOD、细菌的含量相对较高,属低含盐废水,但相比生产废水水质较好。一般采用生物处理法便可进行有效处理回用。对于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可选择的工艺路径较多,处理也较为简单,如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活性炭吸附过滤法、混凝沉淀工艺-活性炭吸附法,以及膜生物反应器法等[4]。经过处理后达标便可回用作为厂内草坪浇灌用水、消防用水、冲厕用水等。

2.2 机组检修时放水及机械漏水

机组检修时放水及机械漏水包括:机组各系统检修时必须放水以及部分转动机械的盘根漏水,这类废水的水质相对较好,一般不需要进行处理便可进行回用,可将此部分水作为循环水系统的补水等。为充分利用这部分水质较好用水,需要在机组建设时,便充分考虑布置相应的排水管道以及排水泵。如果是除盐水系统的放水,一般可作为其他机组除盐水系统的补水,也可以高质低用将其作为其他工业水系统的补水。

2.3 系统排污水

系统排污水主要包括:循环水排污、锅炉连排与定排、反渗透浓排水等。循环水作为蒸发过程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目的的用水,在生产过程中会被不断地浓缩,含盐量明显上升,因此为了维持系统盐量的平衡,需控制合适的浓缩倍率而进行连续或间断的循环水排污。在选用干除灰方式的电厂,循环排污水多为废水水量的最大来源,约占全厂废水总量的65%。系统排污水除锅炉连续排污水外,其他排水均表现为不连续,排水量不大,但浊度较大以及含盐量较高,一般不能直接回收利用,而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其中锅炉连续排水与定排因其水温较高,需要先经过二次风道与二次风进行充分换热过程,实现降低温度,然后才能再与其他类型排污水一样经过高含盐废水处理所要经历的预处理系统和预脱盐系统处理。预处理系统一般包括絮凝、澄清、砂滤、紫外杀菌、超滤装置UF等一系列手段,预脱盐系统主要指的是反渗透装置RO。另外,反渗透浓排水的含盐量以及浊度经历该过程后会进一步增大,可将其作为脱硫系统吸收塔出口除雾器的冲洗水。

2.4 化学车间废液及含化学药品的废液

化学车间废液及含化学药品的废液主要有锅炉酸洗后排水、化学水处理废水、精处理树脂再生后排水等。此类废水虽水量不大,但水质不稳定及成分较为复杂,其中含大量的复杂阴、阳离子,且p H值不稳定,或呈弱酸性或呈弱碱性,不能直接排污或回用。对于此类水处理费用相对也比较高,若想回用较为困难。对于此类废水建议可考虑引入专用的蓄水池,再而经过一系列化学中和反应,稍降低盐含量后,排至灰场作为灰场喷洒水而被回收利用。

2.5 机组部分设备冲洗水

机组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一些设备进行冲洗而保证其稳定高效运行,如空预器、除雾器、空冷散热器等。在冲洗上述设备后,作为冲洗水源的原工业水或除盐水中会因此含有大量的粉尘、煤灰、煤渣、污泥等,从而导致水质浊度较大,水中所含悬浮物较多。针对此类废水,可采用先过滤后澄清,然后再将澄清水作为输煤栈桥设备的冲洗水。而输煤栈桥冲洗水这部分废水中包括大量的煤粉杂质,外观呈黑色,可将此部分水输送到煤水沉淀池,经过滤、澄清简单处理后,澄清水再次回用输煤栈桥的冲洗。

2.6 脱硫废水

湿法脱硫吸收塔运行,塔内浆液反复循环利用而被不断浓缩,为保证脱硫效果以及维持塔内氯离子平衡,需更新补充新的脱硫浆液,在此过程中因此会从吸收塔内外排出含高浓度盐的废水,这部分废水即为脱硫废水。脱硫废水是燃煤电厂处理难度最大以及回用较为困难的一股废水,是当前制约电厂废水回用的一大难题,也是最热点的问题。

脱硫废水其水质特征主要为:p H值介于4~6之间,呈弱酸性;悬浮物浓度高,质量浓度可高达万mg/L,其中主要为未反应完全的石膏颗粒、二氧化硅等;重金属、氟化物均超标,其中包含汞、铅、铬等污染较大的重金属元素;盐分含量高,含大量钙镁阳离子以及Cl-、HCO3-、HSO3-等阴离子,尤其氯离子含量十分高。从而可以看出脱硫废水属于成分较为复杂、结垢性及腐蚀性强、含盐量高、硬度高的一类废水,因而回收利用较为困难[5]。而且大部分燃煤电厂一般也会利用循环排污水以及反渗透浓排水等用于脱硫系统的部分工艺水源,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的综合利用率,但同时脱硫废水便成了末端水质较差的一股废水,也加剧了脱硫废水的处理难度。脱硫废水对环境污染很大,因此必须进行单独处理。

2.6.1 常规化学沉淀法处理及回用

目前大部分燃煤电厂普遍选用三联箱沉淀法,即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及沉淀法来处理脱硫废水,过程包括氧化、中和、沉淀、絮凝、澄清等,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加入制备好的Ca(OH)2调整p H值,进行碱化处理,这一过程主要是使一部分废水所含重金属发生中和反应而以氢氧化物沉淀形式被去除;再加入有机硫化物,使镉、汞等重金属结合成难溶于水的硫化物,国内一般采用的硫化剂为TMT15;然后加入絮凝剂和絮凝助剂,充分絮凝,促使大部分悬浮物沉淀,目前国内电厂普遍选用的絮凝剂为Fe Cl SO4;澄清混凝后,废水进入澄清池,沉降后,上清液排出,污泥浓缩处理。

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可将脱硫废水中悬浮物、镁铁等阳离子、重金属以及氟化物等有效脱除,但氯离子浓度并没有明显减少,而且废水中的Se、NO3-、有机物成分也不能通过此工艺有效去除,影响脱硫废水回用及排放,因此需要对处理后脱硫废水再进行后处理。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电厂并未开展后续的处理[6]。针对废水中Cl-去除,主要有沉淀法、离子交换法以及膜分离法等。沉淀法以及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药品消耗较大;膜分离法主要包括反渗透及电渗析,由于废水中Cl-的含量较高,并含有大量有机物,会对膜元件造成不可逆的污染,因此到目前为止这几种Cl-去除方法实际应用也未开展。

对于采用三联箱沉淀法处理后脱硫废水,也有一些回用途径。处理后废水对于采用水力冲灰的电厂可作为冲灰水进行回用,也可适用于干除灰电厂的干灰调湿以及灰场喷洒,另有少部分电厂将其作为除渣系统补给水使用,但由其引起的堵塞以及腐蚀问题仍同时存在。而且目前燃煤电厂除灰除渣系统已经不再具备回用大量脱硫废水的能力,而导致脱硫废水处理外排问题也较为棘手。

2.6.2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

烟道蒸发是一种喷雾干燥技术。具体原理为:脱硫废水经泵输送至空预器与除尘系统之间的尾部高温烟道,利用高效雾化器,雾化后液滴与烟气充分接触,实现蒸发,废水中盐类及其余杂质同飞灰一起被后续除尘系统而捕集去除。烟道蒸发技术工艺简单,投资运行费用较低,但对液滴雾化效果有较高要求且盐腐蚀问题还有待检验[7]。目前该工艺在国外有少量应用,国内尚未有大规模工业应用,尚处于试验阶段。国内众多专家以及研究机构已对该技术展开理论分析、模拟计算以及小型中试,该技术有望大规模被利用。

蒸发浓缩结晶处理主要是设计使用专用的高效蒸发器,废水进入蒸发器后被浓缩,这一过程产生一定的蒸馏水以及浓缩水。蒸馏水直接回用,可用于其余工艺水源的补水,而浓缩水通过结晶和干燥过程进一步转化为固体盐,而后可选择进行处置或者利用。为避免蒸发器结垢,需对废水先实施简单预处理过程,去除其中钙镁离子。该技术对废水水质、煤种等适用性较强,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广东河源以及恒益等电厂均采取该技术,废水处理效果好,运行可靠稳定[8]。

膜法过滤类处理工艺主要是采用多重反渗透过滤。经膜过滤预处理后,再经杀菌和沉淀后,使水质能初步达到反渗透的进水要求,然后再经过两段反渗透系统,得到所需产品水进而进入回用水池,系统中部分浓水一般可用于冲渣。该技术成熟且效果较佳,但受于目前渗透膜市场成本影响,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应用于燃煤电厂案例较少,但可作为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

3 结语

强效热蒸发两种工艺处理脱硫废水效果较佳,尤其烟道蒸发处理工艺从效果以及运行成本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若在工业试验应用中得到较好成果便可作为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的重要应用技术,使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占元,庄文军,罗海荣,等.电厂工业废水回收利用技术研究[J].广东电力,2008,21(11):54-56.

[2]张江涛,董娟.火力发电厂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技术的比较分析[J].水处理技术,2012,38(8):124-127.

[3]刘宁.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J].能源与节能,2015,(12):89-91.

[4]丁晓静.沈阳市某节能环保住宅小区建设的案例分析[J].节能,2014,33(3):40-42.

[5]魏新宇,孙建民,张斌.工业燃煤锅炉除尘脱硫废水水质特征与处理策略[J].给水排水,2007,33(S1):227-229.

[6]王冬梅,夏春雷,崔伟强,等.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设计问题和运行难点对策分析[J].水处理技术,2015,(12):126-128.

[7]刘海洋,江澄宇,谷小兵,等.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进展[J].环境工程,2016,34(4):33-36.

科研安全与零目标管理 篇5

炼化企业科研院(所)是石化新产品的开发、化工工艺的改进、炼化工业过程的验证、化工工艺过程的中试放大、化工样品的化学分析等的集中场所,并经常到工厂(车间)采集试验原料,因此,使用的化学品及化工原料种类繁多,随着新课题的立项,不同的原料、试剂、药品等也在不断增加,危险化学品种类处在动态变化当中,这给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2.1 有关危险化学品的法律法规

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下,我国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并相应出台了一些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和办法,这对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化学品的危害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明确的法律要求,国家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 第352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等等。

其中《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二条做出规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审批并实施监督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国务院令第344号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为当前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条例》共有7章74条,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立项、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和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环节都有规定。其中第十四条规定: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应当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有新的危害特性时,应当立即公告,并及时修订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第十五条规定: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单位,其生产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并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许可,必须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第十六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使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走上了依法管理阶段。

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安全生产法》和《条例》的颁布实施,各炼化企业科研院(所)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已越来越重视,总体看具备以下几方面优势:(1)规章制度相对完整。(2)知识层次较高,这对危险化学品知识的理解掌握具有优势。(3)HSE管理体系的支持。随着HSE工作的开展,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人们的安全意识与技能都有较大提高,为科研院(所)安全科研生产奠定了基础。但与此同时,在危险化学品管理上还存在一些盲点,有些问题需要改进和细化。

3.1 存储设备存在隐患

一部分专题试验用的原料如丁二烯、丙烯、丙烷、液化气等试验原料需要压力容器盛装,部分科研院(所)传统采用液化石油气瓶进行充装,由于液化气瓶只有一个角阀,不能满足现场使用要求,需要对液化气瓶进行改造,增加插底管、压力指示、排空管,见图1。

这就改变了液化气瓶的出厂状态,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九条的规定,“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气瓶及附件(包括气瓶瓶阀、减压阀、液位限制阀等,下同),其境内制造企业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制造许可证书,方可从事制造活动。气瓶及其附件的许可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装气瓶或将报废气瓶翻新后使用。”炼化企业科研院(所)显然不具备该项资质,违反了液化石油气瓶阀的国家标准,同时改造后的液化石油气瓶的上部管线,超过了钢瓶护罩结构尺寸,会给运输和储存带来一定隐患,2005年某高校到某石化公司采集丁二烯试验原料,由于在运输途中长时间颠簸,苫布直接压到超过护罩的管线,造成上部管线焊道疲劳开焊,液化气体喷出,险些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3.2 现场缺乏或未及时更新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即MSDS)

根据《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 [1996]423号1997年1月1日实施,第十二条规定:使用单位使用的化学品应有标识,危险化学品应有安全标签,并向操作人员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二十条规定:使用单位应将危险化学品的有关安全卫生资料向职工公开,教育职工识别安全标签,了解安全技术说明书,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并经常对职工进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教育和培训。

目前大多数炼化企业科研院(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基本配置了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但还不够完善,不够深入,主要表现为:(1)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与使用的危化品种类不匹配,(2)MSDS没有下发到使用现场。

3.3 培训及运输环节有待改进

炼化企业科研院(所)虽然每年都制定安全培训计划,但对危险化学品的专项培训从范围看还不全面,易造成操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一旦遇到反应失控、有毒、可燃气体或液体泄漏等现象将无所适从,以致事态扩大。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未经资质认定,不得运输危险化学品。一般企业科研院(所)很难配备危险化学品零担专用车辆,这给企业科研院(所)造成一定困难,虽然试验场所离工厂很近,但普通车辆不能上路运输,雇用社会专用车辆又有诸多不便,在十分重视安全生产的背景下,应找到一条合理路径。

3.4 部分危化品管理程序模糊

课题结束后的回收机制有待完善或强化,课题结束后使用的危险化学品都有部分剩余,易造成危化品长期滞留在现场,随着时间的推移,易造成遗忘,如标识脱落,无法辨识物料种类,对于能产生自聚的物料则更加危险。

4 安全管理对策及建议

4.1 规范存储危化品设备

严禁对液化气瓶角阀进行改造使用,应购买标准压力储罐或带插底、排空、压力表等接口的气瓶,现在已有厂家能够生产满足试验需要的液化石油气瓶,各科研院(所)应尽快淘汰自己改造使用的气瓶,确保现场使用液化石油气瓶符合国家标准,见图2。

4.2 完善现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管理

建立单位内危险化学品清单,并达到根据使用现场危化品的不断变化进行及时更新,这就要求细化管理环节,根据清单及时补足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即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包括十六项内容,化学品及企业标识、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理学资料、生态学资料、废弃处置、运输信息、法规信息、其他信息等内容,并把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发放到岗位,便于使用人员查询。MSDS上所提供的信息对于使用者来说也许是唯一的信息来源。因而,提供规范、正确而且全面的产品安全说明书十分重要,能够有效规避风险。

同时还要注意零购方面选择的危险化学品的供货厂家应有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严禁采购无证厂家的危险化学品。采购独立包装的危险化学品应具有相应的化学品安全标签和索取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4.3 加强危化品培训、规范运输管理

许多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知识,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等造成的,所以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人员的教育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炼化企业科研院(所)的危险化学品教育培训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深入试验现场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编制培训需求矩阵,根据特点、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同时把危化品教育培训纳入考核机制,真正把教育培训落实到位。

同时在石化企业内应配备危险化学品零担专用车辆,面向的服务对象是公司的所有部门,这样既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又能保证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4.4 完善危化品管理程序

建立完善危险化学品回收机制,针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要严格执行废渣(液)管理制度,做到分类存放、标识清晰,集中处置。制定课题结束执行表,由课题组长完成执行表中的内容。对剩余原料、药品数量及处置的情况,对使用过的试验装置退料、吹扫等处置情况进行确认,建立科研院(所)危险化学品回收库,对不能处理的危险化学品一律进入回收库,建立回收库台帐,这样有利于危险化学品的利旧,安全存放也得到了相应保障,并由上一级单位统一联系有危险化学品处置资质的单位,定期对废旧危险化学品进行清空处理。

5 结 语

科研院(所)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完善管理细节,一定能够达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三百四十四号.

[3]GB16483-2000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S].

[4]《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46号)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科研安全与零目标管理 篇6

关键词: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应用的日趋深入,信息安全建设及其应用正在成为教育科研单位日常教育管理和科研生产不可缺少的工具,教育科研单位对信息安全管理的认识程度也越来越高。

1 教育科研单位存在的信息安全管理问题

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信息安全对于科研单位的重要性,有些科研单位已经成立了相应的“信息部门”实现统一规范的管理与信息安全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大限度的保障科研单位的信息安全,从安全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来解决科研单位的信息安全问题,以此提高科研人员的信息安全管理意识和保密工作。

虽然教育科研单位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安全和信息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并在信息安全和管理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教育科研单位内部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人员缺乏完备的安全意识,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管理水平不高;

(2)忽略了信息安全教育发展战略和计划,信息安全的教育投入不够;

(3)信息安全管理不足,实施教育硬性条件不够,不能有效的实施和执行相应的信息安全教育措施;

(4)缺乏技术深厚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进行实践教育;

(5)信息安全教育目标不明确,缺乏教育管理制度,导致管理松散等等。

许多教育科研单位对其信息系统不断增加,对教育基础设施存在着依赖性,在信息系统运作业务的安全风险、教育效果等问题上,缺乏有效性验证与评价,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安全技术的优势,反而当成了管理的躯壳。

但是,现实中的任何信息系统都是一串复杂的环节,信息的安全措施必须渗透到信息系统的每一个部位,其中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甚至连信息系统的设计人员、测试人员和使用人员都不知道。因此,信息的不安全因素总是存在的。没有一个信息系统是绝对安全的,也没有一个信息管理的方法是绝对的灵丹妙药。

教育科研单位在认识和教育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同时,应该着重加强基层人员的信息安全管理实践教育。虽然信息安全建设及其应用不是一个能够创收创效的平台,但它是一个保障创收创效的平台。教育者必须做出适合科研单位进行教育实施的信息安全教育发展战略和计划,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在管理实践上的投入,严格有效的实施和执行相应的安全措施、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制度,以避免使用和管理信息系统时的固有风险。

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经指出:“没有安全的工程就是豆腐渣工程”。近年来,我国大型科研单位接连不断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泄密事件,其原因就是由于信息安全及其管理的问题而导致的。这些事件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安全性的问题,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巨大的国防安全问题、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说经济损失还能弥补,那么由于国防安全问题而引起的骚动事件对整个国家造成的威胁和危机,可就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够恢复的了。

虽然各大信息系统工程和信息化程度要求非常高的相关行业,也出台了对信息安全技术产品的应用标准和规范。但是,没有一个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又怎能保障信息真正的安全性呢?

2 用模拟企业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信息安全及其管理的实践教育

假设被教育者都是企业的成员,在信息管理的工作中应用大量的信息系统,时间越久,其安全与保护问题就会日显重要。没有安全保障的信息系统,是绝对无法完成信息管理工作的。所以说,进行信息安全管理的实践教育,也必须将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管理问题提到战略性的高度来看待。

(1)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信息安全提出的建议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受破坏、更改、泄露”。

信息安全管理教育是当今信息社会应当重视的问题,同样信息安全也涉及多方面,信息安全一般包括实体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安全4个方面的内容:实体安全也就是物理安全,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介质安全;运行安全是指为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连续不断地运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安全措施,包括风险分析、检测、监控与审计跟踪、应急计划和应急措施、计算机病毒检测与预防等。

(2)信息安全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信息安全也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造成的破坏、更改、泄露。

从广义上说,凡是涉及信息的保密性(未经授权,信息的内容不能被泄露)、完整性(存储在计算机上或者在网络上流动的原始信息没有被破坏和恶意的篡改)、可用性(合法用户提出访问时能及时响应)、可控性(信息处理是可以监督和管理的)与不可否认性(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发布者不可否认其发送行为,信息的接受者不可否认其已经接受信息的行为)5个方面与人、网络、环境有关的技术和管理规程的有机集合都是信息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

在这里,人指信息系统的主体,包括各类用户、支持人员以及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人员;网络则指以计算机、网络互连设备、传输介质及其操作系统、通信协议和应用程序所构成的物理的和逻辑的完整体系;环境则指系统稳定和可靠运行所需要的保障体系,包括建筑物、机房、动力保障与备份以及应急与恢复系统。

信息安全的最终目标是:在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处理功能的范围内,通过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进行信息保护和提供有效信息服务。

(3)信息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管理问题,如果说能不能对信息实现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是信息安全的根本问题之一,那么进行信息安全管理实践教育就是保障对信息实现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

信息安全管理是对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实施符合安全等级责任要求的科学管理,它包括:落实安全组织及安全管理人员,明确角色与职责;制定安全规划;开发安全策略;实施风险管理;制定业务持续性计划和灾难恢复计划;选择实施安全措施;保证配置、变更的正确与安全;进行安全审计;保证维护支持;进行监控、检查、处理安全事件;安全意识与安全教育;人员安全管理等等。

经过安全管理,可以达到强化信息安全意识,规范信息安全行为;对关键信息资产进行全面系统的保护、维持竞争优势;在信息系统受到侵袭时,确保业务持续开展并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如果再经过信息安全管理的实践教育,那么对信息的管理又增加了安全的一道防线,也促使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作用。

安全策略的内容非常多,包括各种策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管理标准等,他们都是信息安全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整个信息安全建设的依据。

但是,究竟采取的信息安全管理实践教育是否有效呢?而解决这个问题,是需要通过结合目标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两方面的有效性评价来实现的。

所以,信息安全的管理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没有目标,这个工作必然被忽视。信息安全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管理,当模拟的企业确定了信息安全的目标后,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有效性评价和考核。这样才能够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受他人支配的管理,最大化的把信息安全管理实践教育做好。

2009年10月18日,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信息安全“国家漏洞库”正式投入运行,并对外开展漏洞分析与风险评估服务的消息。

“国家漏洞库”的建设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的一项极为关键的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目前,“国家漏洞库”已初具规模,开始为政府部门、产业界及社会提供信息安全漏洞分析和风险评估服务,建立的漏洞手机、分析、通报和面向应用的工作机制,运行一年来,收效明显,必将极大地提高国家信息安全的威胁应对与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当然,模拟的企业也可以建立和依托“企业漏洞库”,利用数据资源和软件代码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进行信息安全产品“自主原创”的测评业务,在信息安全领域积极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确保其信息安全实现自主可控的目标。无论对于个人、科研单位、国家,还是信息安全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行使和保障合法权益的基本手段,也是模拟的企业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信息时代的企业正常运作是离不开信息安全的,要保持可持续的发展,信息安全管理教育问题就不容忽视。

本文只着重强调了信息安全及其管理的模拟企业实践教育的层面。当然,信息系统安全的风险、病毒防护,人员管理,应用安全策略等也都是对信息的安全性保护。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维护信息安全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对于信息安全的管理,我们必须综合多方因素,慎重考虑,尽可能提供全面的、多方位的信息安全策略和信息安全管理与教育,切实满足对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需求,经过合理的配置与管理将各种信息安全风险降低到最低,发挥最高的效率,保障科研生产顺利进行,提高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广钦.信息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科研安全与零目标管理 篇7

1英语中PRO和零形回指语的句法位置

(1) 英语中PRO的句法位置

PRO的研究建立在对英语等少数语言研究的基础之上, 从管约理论一步步发展修正, 一直到最简方案。与NP-语迹及变项不同, 它们不是由名词性成份移位造成的, 而是由基础生成的 (高明乐, 2003) 。

Chomsky (1981, 1982) 认为PRO出现在非定式分句的主语位置, 即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及无动词小句的主语位置, 与显性DP呈互补分布。

Chomsky&Lasnik (1993) 进一步认为, PRO带有隐性格 (null case) , 不定式分句T的[-Tense]特点核查此格。由此推断, PRO可以出现在任何不定式分句的主语位置, 但此推断与提升结构和例外授格结构中的空位特征不相符。

Martin (2001) 认为, 只有控制结构中的T才核查隐性格, 而其它结构中的T不具备此能力。因此, PRO只能出现在控制不定式分句、现在分词 (包括动名词) 和无动词分句的主语位置, 即这些分句的[spec.CP]位置。

(2) 英语中零形回指语的句法位置

学者们一般认为英语中的零形回指现象不如汉语普遍 (Li&Tompson, 19791981) , 但邓梦林 (2014) 在对英语电影对白和《圣经》英汉译本做了较为详细的微观研究后发现, 零形回指在英语中也大量存在, 但不同文体中的出现频率不同。零形回指先行语一般有名词词组 (代词词组) 、动词词组和从句, 依先行词的特征, 英语中零形回指可分为名词性零形回指、动词性零形回指和从句性零形回指。零形回指是一个语篇特征, 出现的频率高, 句法位置相对来说更加复杂。

1) 名词性零形回指

名词性回指在英语中最为常见, 其回指语常出现在限定动词的主语或宾语位置及非限定动词和介词的宾语位置:

(1) Ii wantФi to visit you. (1)

(2) I asked TomiФi to visit you.

(3) [Which book]i did he say he hadn’t readФi?

(4) [The book]i he boughtФi for me is interesting.

(5) Tomi is hard to work withФi.

以上例句中的零形回指语都与前面的名词 (或代词) 同指, 并都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例 (1) 与例 (2) 中, 零形回指语处于动词的主语位置上;例 (3) 和例 (4) 中的零形回指语处于动词的宾语位置;最后一句中的零形回指语则占据介词with的宾语位置。

2) 动词性零形回指

如果一个零形回指语指称一个动词性短语, 则此回指语为动词性回指语。英语中动词性回指语常常出现在一些平行句式并且动词相同的结构中, 受“经济原则”驱使, 从第二个小句开始, 相同的动词都可以省略。因此, 动词性零形回指语往往出现在谓语动词的位置。

(6) Reading exercises i one’s eyes, speakingФi one’s tongue, while writingФi one’s mind.

此句中第二和第三个小句中谓语动词都没有实际的语言形式, 是以零形式出现的, 与第一个小句中的谓语动词exercises同指。

3) 从句性零形回指

从句性零形回指是指无语音形式但有语义内容的零形式与一个句子同指, 它常常出现在宾语的位置。

(7) A:Do you know[whether Tom will attend the party or not]i?

B:I don’t knowФi.

在此例中, B在回答时只用了know而省略其后的从句whether Tom will attend the party or not, 零形回指语和先行语都处于宾语位置。

2英语中PRO和零形回指语的所指释义

2.1英语中PRO的所指释义

首先来看下面的例子:

(8) I want[PRO to go].

(9) I want myself to go.

(10) I want him to go.

11 I want Tom to go.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PRO与名词、代词和反身代词能出现在同一个句法位置上, 得出一个PRO在句内不能受约束又必须受约束的矛盾结论。唯一的解决方法是PRO没有管辖域 (government scope) , 这就是PRO法则 (PRO Theorem) , 即PRO没有管辖域, 不受管辖。摒弃了管辖域的概念后, 学者们提出了控制理论 (Chomsky&Lasnik, 1993;Chomsky, 1995;Martin, 1996, 2001;Carnie, 2006) , 含隐主语PRO的结构叫控制结构, 其先行词为控制语 (controller) , 控制结构的类型决定了PRO的所指释义。

Landau (2013) 把控制结构分为强势控制 (obligatory control) 和非强势控制 (non-obligatory control) , 认为小句的位置、范畴和限定性三个句法特点决定了PRO的控制类型 (2013:38) 。如果补足语位置的控制结构是一个带有时特征的CP, 一般为强势控制;主语和附加语位置的控制结构为非强势控制, 一般没有时特征, 并且常为DP。但动词语义会影响控制类型 (2013:41) ;动名词特别复杂, 有些动名词补语为强势控制, 有些动名词补语为非强势控制 (2013:44) 。

2.1.1强势控制

根据控制语与被控制语的语义关系, 强势控制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选择控制、分裂控制和隐含控制。

1) 完全控制

首先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12 Ii tried[PROi to persuade him].

13 Tom asked mei[PROi to go away].

以上两句子中, PRO和主句中的某个名词短语 (或代词) 完全同指, 这符合完全控制 (exhaustive control) 的特点。在例 (12) 中, PRO与主句主语之间没有竞争性的名词短语来阻碍PRO与I同指, 这样的所指释义是最为简单最为直观的;在例13中, PRO与主句主语Tom之间有一个代词竞争性代词me, 根据最短距离原则 (Minimal Distance Principle) (Radford, 1997) , PRO首选与me同指。主句谓语动词ask有影响、引起和期待其他实体做某事的词汇特征, 对该句中PRO的指称确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部分控制 (partial control)

强势控制不要求控制语和被控制语之间有严格的同指 (Landau, 2013:155) 。如果不定式分句的动作不单独由主句主语完成, 而是由主语和另一语言语境没有明示的实体共同完成, 则PRO属于部分控制, 如:

14 I i chose[PRO i+j to meet in Beijing].

常识告诉我们必须要两个或以上的人才能见面, 因而不定式分句中meet的语义特征对PRO的所指释义起了决定的作用, 它必须和I及另一由语用因素决定的实体同指。

3) 选择控制 (optional control)

15 I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j[how PRO i/j/k to behave in public].

补语位置上不定式分句中PRO所指释义有选择性, 可与主句主语I同指, 可与宾语位置的you同指, 也可与任何其他人同指, 因为此句可以在behave后补充出不同的反身代词, 如例16所示:

16 I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j[how PRO i/j/k to behave myself/yourself/oneself in public].

如果以myself的形式补出, 则PRO与I同指;如果以yourself的形式补出, 则PRO与宾语you同指;如果以oneself的形式补出, 则PRO与其他任何个人同指。

4) 分裂控制 (split control)

如果处于补足语位置的PRO同时指称主句主语和宾语, 则为分裂控制, 如:

17 Ii promised Tomj[PRO i+j to go shopping together].

18 I i forced Tom j[PRO i+j to make friends].

根据最短距离原则, 以上两句中的PRO都应由宾语Tom控制, 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种控制情况是由不定式分句动词词组make friends和副词together的语义特征决定的, 因它们都有“与……一起行动”的语义特征, 而只与Tom同指不能满足此词汇特征。

5) 隐含控制 (implicit control)

首先来看下面的例子:

19 Going there was foolish.

在这个句子中, 非限定分句going there的逻辑主语和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都被理解成为非特定的NP, 并且这两个NP一个随着另一个的变化而变化, 即可用被理解成“The persons who go there were the ones who are foolish”。

再来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20 Going there is dangerous.

21 Going there was refused.

例20与例19结构类似, 但going there的逻辑主语与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之间根本就不存在上面分析的三个特定;例21是被动句, going there的主语与refuse的论元之间也不存在任何联系。因此, 并非所有的空位非限定主语都可以归类为隐含控制。

2.1.2非强势控制

根据控制语和被控制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非强势控制可分为变项控制 (variable control) 和自由控制 (free control) 。

1) 变项控制

当嵌入句的主语是不定式分句时, 常常出现变项控制的情况, 即PRO既可与主句中的主语、宾语、语言语境中没有明示的其他任何与不定式分句谓语动词语义相匹配的实体同指, 也可以与他们的任何组合同指。如下所示:

22 I i told Tom j[PROi+k/j+k/arb+k/i+j+k/i+arb+k/i+j+arb+k+…to go shopping with Maryk]was interesting.

23 Ii consider that[PROi+k/j+k/arb+k/i+j+k/i+arb+k/i+j+arb+k+…to study with Johnk]pleases Maryj.

因为介词with的语义要求一个动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完成, 因此处于宾语从句主语位置PRO的所指释义就变得非常复杂, 即可能受主句主语、宾语、从句中介词的补语控制, 也有任意控制。根据排列组合规律, 以上两句中的PRO均有多种不同的指称。

2) 自由控制

以上探讨的PRO所指释义基本可以遵循句内可识别性原则 (Intrasentential Referential Identifi ability) , 即PRO的指称确定基本能在其出现的句子内识别与其同指的成分, 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24[PRO to study English]is diffi cult.

25[PRO studying English]is diffi cult.

不定式分句在这两句中做主句主语, 但很明显在句内找不到一个适合的控制语, 此时PRO只能得到任指的释义, 称为自由控制或任意控制, 任何一个名词或代词, 只要其语义特征study相匹配, 都可与之共指, 这类控制一般只在不定式分句充当主句主语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

在成分统制 (c-command) 的基础上, 乔姆斯基认为PRO控制语的确定一般遵循最短距离原则, 即PRO选择与它最近的名词作为控制语。但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确定PRO的控制语非常复杂, 除受句法的控制理论制约外, 主句谓语动词的词汇特征也影响控制类型 (Carnie, 2006;Radford, 2009) , 甚至不定式分句的谓语动词及某些副词的词汇语义特征很大程度上也影响PRO的所指释义, 而当PRO的指称有选择控制和任意控制解读时, 这更是超越了句法语义而进入到语用的范围。

2.2英语中零形回指语的所指释义

相对PRO来说, 零形回指现象因没过多约束而更加复杂, 因而其回指语的所指释义也更加复杂。句中所使用词汇的语义特征、分句的结构、动作发展的时间顺序及一些语用因素等都影响零形回指语和先行词之间的一致性解读。

2.2.1词汇语义特征

PRO这种特殊的空位是语篇概念中零形回指的形式之一, 只是后者范围广泛得多, 还包括NP-语迹、变项及其它受篇章、语用、经济等因素约束的空位。因此, 在2.1中所讨论的影响PRO与其先行词一致性解读的词汇特征在此仍然有着相同的约束力。我们继续来看下面的例子:

26[Which book]i do you think he will buy Oi.

27 Tomi, I hit Oi yesterday.

28[The book he read yesterday]i was bought Oi by my father.

例26和27相当于句法中讨论的变项 (韩景全, 1997) , 例28则相当于NP-语迹。在语篇中要弄清楚此三句中零形回指的所指, 只能从谓语动词buy和hit的题元结构着手:它们都是二元谓词, 都需要一个施事和一个受事。而在此语言环境中, buy和hit后面的受事都缺失, 毫无疑问, 受事只能分别和which book、Tom和the book he read yesterday有语义相容性。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在解读零形回指时往往有决定作用, 如一些如ask、require、expect等带有“影响、要求、希望”等语义特征的动词往往会导致所指与其后的补语一致。

2.2.2分句结构

英语语篇中相同或相似的分句结构往往是引导读者或听者解读零形回指的关键:相同或相似的句式结构会使读者产生最佳最省力的关联。在例 (6) 中, 从属while连接三个结构一致的小句, 因此后面两个小句中缺失的谓语动词都与第一个小句的谓语动词相同, 即exercises;并列连词也常常有类似的引导作用, 如:

29 Children[can be compared]i to the rising Sun and the oldФi to the setting Sun.

并列连词and连接两个小句, 并且有相同的介词to, 根据这种相同的句式结构, 很容易确认第二句中无语音形式的谓语动词与第一句中的谓语动词can be compared相同。

2.2.3动作发展的时间顺序

30 Tomi, with his son on his back, Фi went into the house, Фi put the bag on the table andФi sat down.

此句中的有went into、put和sat down三个动词, 虽然前面有一个干扰名词his son, 但从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看, 三个动词前的零形回指语都不可能与his son同指, 只能与Tom同指, 因为它们表达了一个连续的过程。

2.2.4语用因素

在解读零形回指的过程中, 语用因素的影响不可忽略, 我们来看下面的句子:

31 A:[The meeting they held yesterday]i[is successful]j.

B:Фi ReallyФj.

重复提及某事物时, 只要此事物在大脑的短期记忆中依然清晰, 依经济原则, 在不引起歧义的前提下一般情况下会使用最少的语言材料量, 即零形回指。B在做在线回答时省略主语the meeting they held yesterday和谓语部分is successful根本不会引起歧义, A能够准确、快速地理解;相反, 如果B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反而非常累赘。我们认为语用的制约因素是关键。

3结语

上一篇:海域使用权属管理制度下一篇:郑州地铁一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