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驱动(精选8篇)
利益驱动 篇1
摘要:在气候问题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 由于农业既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又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使低碳农业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 低碳农业的推动主体主要是政府, 而作为微观利益主体的企业和居民积极性不高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一大制约因素。低碳农业存在极大的外部性, 由政府作为主要推动者是无可争议的, 但如若不能形成企业和居民发展低碳农业的内在动力, 那么低碳农业的发展必将缺乏持续的发展动力。因此, 如何构筑低碳农业的利益驱动机制, 将政策、制度、产品市场等外部因素转化为内在的利益激励因素, 增强企业和居民发展低碳农业的内在动力, 就成为促进低碳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低碳农业,发展动力,利益驱动机制
气候变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 正成为全世界民众关注的焦点, 也是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之一, 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 加快低碳农业发展步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而低碳发展模式让中国与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低碳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效决定了在应对气候变化形成的新利益格局中的地位。目前, 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在试点的基础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低碳农业无论是从发展实践还是从理论研究上来看, 均落后于工业和服务业, 而且当前对发展低碳农业的背景、意义、模式和经验等研究较多, 对低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低碳农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甚少, 正视和重视这些问题并“对症下药”以形成完善的低碳农业发展动力机制是促进低碳农业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低碳农业发展动力机制简述
低碳经济是追求温室气体最小化排放的一种高能效、低资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暖、建设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的农业大国, 而且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是巨大的碳汇系统和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 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 加快低碳农业发展步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低碳农业发展动力机制是指影响低碳农业发展各相关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而形成推动低碳农业发展所需动力的产生机理, 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任卫峰认为, 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必须在制度层面上构建相应的金融性激励机制;[1]刘传江认为, 发展低碳经济的手段应该是“一主两翼”, 即以市场手段为主, 以政府手段和道德手段为辅;[2]普雷斯科特指出,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 而越来越成为一个经济和财政问题, 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3]但首要和本质的问题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必然需要经济手段来解决。当然, 在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情况下, 还需要其他手段加以辅助, 将其他激励约束措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利益的刺激, 形成强大的利益驱动机制, 才能促进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主体的企业和居民自觉地发展低碳经济,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低碳农业发展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低碳高效农业是转变农业生产模式的当务之急。低碳农业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发展动力机制而导致发展动力不足, 大多尚处于试点阶段, 大面积推广还存在重重困难。
1.缺乏健全的政策体系
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传统价值观的改变, 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作稀缺资本, 通过法律和政策规定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之间的不对称性, 将外部成本内部化;改变地方政府的考核体制, 从而促进地方政府转变片面注重经济增长的行为方式。但我国缺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健全政策体系,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完全的经济效益导向、资源价格形成、生态补偿和有效监督监管等机制, 规划、财政、货币和产业等政策工具之间未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加上一些政策缺乏可行性、可操作性、连续性和全面性, 甚至一些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间还存在矛盾和冲突, 使得政府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以GDP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主要依据, 导致环保部门比较积极努力, 而经济部门则相对消极松懈, 地方政府在政绩的驱使下, 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出现矛盾时, 往往把经济增长放在首位。因此, 尽管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 但由于地方政府积极性不足, 低碳经济发展成效并不显著。
2.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
技术进步理论认为, 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沿着固定的轨迹或路径发展的, 具有路径依赖与锁定的特点。[4]在低碳农业技术领域, 经过多年的探索, 在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测土施肥、垄作免耕、节水灌溉、养殖粪便处理、病虫害生态综合防控和低产田改造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 但由于长期的路径依赖导致技术锁定, 造成许多有效的低碳技术未能得到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仅仅有科学技术本身的进步不能形成科技支撑, 还需要有采用先进技术的驱动力量, 否则先进的技术可能沦为“摆设”。在我国农村地区,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形成的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占主导地位而使采用替代技术的经济效益不明显, 受人多地少矛盾的制约, 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区, 增加播种面积、提高单产被认为是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主要措施, 因此退耕还林还草、减免耕、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的低碳生产方式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 由于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导致农村劳动力大为减少, 农业被边缘化, 只有简单省时省力的农业耕作技术深受农民的欢迎, 极易为农民所采用。所以, 一方面, 虽然低碳农业技术较多, 但适合农民耕作习惯、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的低碳技术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采用低碳替代技术的外生变量推动, 因此, 尚未形成有效的科技支撑体系, 不能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支撑。
3.缺乏有力的社会推动
低碳经济的社会推动是社会公众及组织践行低碳经济理念的综合体现。一些人认为, 推进碳减排, 控制气候变化是国家的事情, 与自己无关;一些人认为, 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工业的事情, 发展低碳农业对改善气候条件贡献不大, 这些对低碳经济、特别是低碳农业的片面认识导致社会推动力量不足。一是社会对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农业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之一, 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 但这一现象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由于宣传不够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普通居民特别是农民不容易获得低碳经济的信息资源, 导致对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低碳生产和消费意识不强, 社会参与意识薄弱。三是缺乏民间的、非官方的群众性的低碳促进组织, 造成中间环节缺失, 形成了单纯依靠政府推动低碳农业发展的尴尬局面。
4.缺乏高效的市场手段
低碳农业作为一种经济形态, 促进其发展最主要的手段是市场手段, 但目前缺乏高效的市场利益驱动机制,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家许多资源价格偏低, 采用低碳农业替代技术不经济, 导致一些减少碳排放、增加固碳能力的技术无法得到利用。二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偏低, 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不仅造成农业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较弱, 而且使消费者对农产品价格的认识形成了定势, 导致低碳高效农业发展缓慢。三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在投资、消费和税收等方面向低碳农业倾斜的力度远远不够, 无法对低碳农业的正外部性进行合理的调节, 造成企业涉足低碳农业的意愿不强, 动力不足。
三、低碳农业利益驱动机制的完善措施
发展低碳农业最重要的动力机制是利益驱动机制 (见图1) , 低碳农业作为一种经济形态, 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民, 只有具备足够的经济利益刺激, 才能形成发展低碳农业的内在动力, 企业和农民才有发展低碳农业的积极性。
1.政策推动
从哲学的层面来讲, 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外因影响内因, 因此, 应将政策、制度等外部因素转化为内在的利益。当某种制度能使经济主体获得预期的最大利益时, 就会使其积极作为, 以适应这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政策推动就是要通过政府的政策举措构建低碳农业的利益驱动机制, 保证企业、民众从低碳农业的发展中得到实际的利益。一是建立低碳农业发展基金。对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提供资金支持, 对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低碳农业项目进行补贴。二是制定支持和鼓励企业和民众参与发展低碳农业的经济政策, 包括制定税收政策, 对浪费资源、损害环境的涉农企业征收环境税, 对实施低碳农业技术、有利于改善气候条件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通过征收碳产品税, 使得污染者的外部性成本内在化, 以矫正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之间的差异, 实现私人最优与社会最优的统一;制订财政政策, 政府投资兴建大型低碳农业示范项目, 强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低碳农业的投入力度。
2.需求拉动
低碳农业的需求拉动力量主要来自于政府和居民两个方面, [5]所以,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及需求拉动作用。由于应对气候变化责任的全球性, 各国政府有减少本国碳排放的需要, 而对于我国而言, 实施低碳农业是减少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可以为我国实施低碳外交奠定基础。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低碳农业技术研发及应用扶持制度、低碳农产品采购制度提高对低碳农业的需求度从而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是充分激发居民对低碳农产品的消费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逐渐成为一种自发和自觉的行动, 可以在此基础上借助低碳消费理念的宣传和低碳产品标示制度等进一步提高居民对低碳、绿色农产品的需求。
3.机遇促进
全世界对气候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程度为发展低碳农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首先是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一味追求经济增长, 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如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 特别是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 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这些影响危及人类健康与生命, 甚至会带来不可恢复的或毁灭性的灾难。应对气候变化不是某个国家所能做到的, 必须依靠全球共同的努力, 全球对气候问题一系列共识为共同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其次是国际碳排放及交易制度为我国发展低碳农业提供了极大的压力和动力。气候政治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中的重要部分, 这形成了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外源性动力。近年来, 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在气候变化、高碳排放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施压, 将一系列环境问题主要归咎于发展中国家, 力图确立世界低碳经济的国际气候体制,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形成了“共同但有区别”的碳减排责任承担机制。我国承诺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 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40%~45%。再者是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对发展低碳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的大量采用, 农业对化石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 而化石能源是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我国储存量十分有限, 其价格必然不断攀高, 因此, 发展低碳农业、促进能源需求结构转型, 不仅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且可以通过抑制能源需求而降低能源价格。耕地的减少和化肥、农药的使用对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发展低碳高效农业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举措。
4.金融服务
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 必须在制度层面上构建相应的金融激励机制。在市场机制下, 政府利用限额排放交易制定一个金融创新体系是一个极好的举措。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虽然没有减排约束, 但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 已形成碳交易市场的雏形。做好这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 首先是确立碳排放权。碳交易市场是以碳排放权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 是以碳排放权的确认为前提, 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目前, 国际上的碳交易市场主要是指两个发达国家之间或多国集团内部的国家之间碳排放额度的买卖市场, 通过碳交易可以使那些难以完成碳减排任务的国家, 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以确保在总体上完成碳减排任务。其次是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开放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允许国内企业对从政府环保部门获得许可的碳排放量进行交易。这一方面可以使那些环保措施好的企业将节约的碳排放量卖给一时无力整改的超排放企业, 使卖方以获得的碳减排收益作为碳减排投资或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回报;另一方面, 买方可以用购买的碳减排额度弥补碳减排指标的不足, 以作为对生态损失的补偿。开发碳交易市场不仅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创造了条件, 也使金融资本与基于绿色技术的实体经济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
5.创新带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离开了低碳技术的支撑, 发展低碳农业就是空谈。低碳农业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不仅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 而在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 低碳农业还更应注重农业整体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这就要求不断推进低碳农业技术的创新, 加强以新型育种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农业生产废料的再利用、立体农业多种模式的尝试等为基本内容的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6.人才支撑
人才是推动低碳农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经过对农业经济问题的长期研究发现, 促使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已经不再是土地、劳动力或金融资本投入的增加, 而是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发展低碳农业主要需要三方面的人才支撑:一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发展低碳农业意味着传统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改变, 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对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管理, 拓展低碳、绿色农产品市场空间的发展潜力。二是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人才。目前, 实用的低碳农业技术相对较少, 存在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一批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人才, 而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农业的前提, 因此, 必须要打造一支低碳农业技术研发队伍。在此基础上, 鉴于低碳农业技术推广中面临的种种制约, 还需要培养一支低碳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将低碳农业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三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极大地限制了他们对新技术的掌握, 多数农民无力负担日益增长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而农民中敢于尝试新技术的往往是那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因此, 要通过培训、观摩等方式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 2008, (03) .
[2]刘传江.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中国低碳道路的选择[J].吉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3) .
[3]普雷斯科特.低碳经济遏制全球变暖——英国在行动[J].环境保护, 2007, (6A) .
[4]熊鸿军, 戴昌钧.技术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与锁定及其政策含义[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11) .
[5]刘志红.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与对策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9) .
利益驱动 篇2
作者:郑镇江 苏仁品 卢少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立足农村实际做出的重大抉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这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直观的体现。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群众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也越来越强烈。抓村容整洁最容易激发他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然而,如何发挥农民在村容整洁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呢?
近年来,九湖镇田中央村在村容整洁工作采取了一些新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通过对九湖镇田中央村村容整洁工作经验的调查研究,认为他们的做法从理论上讲,是引入了利益驱动原理,运用良性利益驱动机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一原理和机制的探索对村容整洁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 经验介绍:
1.1九湖镇田中央村基本情况:九湖镇田中央村地处风景秀丽的漳州圆山脚下,是凌波仙子-水仙花的原产地,全村有四个自然村,现有人口2012人,623户,以种植水仙花、盆景花卉、园林绿化苗木为主业。
1.2田中央抓村容整洁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2.1、环境脏、乱、差现象突出,整治工作量大、涉及面广。
1.2.2、村容整洁需要的资金多,难于筹集。
1.2.3、村民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难于改变。
1.2.4、村干部有畏难情绪。
1.2.5、群众对突击式的村容整洁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
1.2.6、缺乏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保洁员工作常常应付了事,效果不理想。
要实现村容整洁,单独依靠农民或单独依靠村委会的力量,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改革管理模式和投资制度势在必行。
1.3以公开招标、个人承包、民主测评、奖优罚劣的办法,建立卫生保洁机制。
1.3.1把全村卫生保洁划分为三个责任区。
1.3.2明确卫生保洁时间要求和质量标准:村内道路每天全面打扫1次,白天不间断巡回保洁,户垃圾桶每天收集一次,垃圾屋(箱)至少每2天清运1次。卫生保洁工作要做到道路整体感观清洁,路面不应有成片垃圾或积水,道路边角部位不应有存积垃圾,垃圾屋(箱)投放口不应有堵塞、周围不应有垃圾。
1.3.3公开招标、个人承包。把三个责任区卫生保洁工作分别在全村范围内公开招标。
1.3.4群众监督:村委会聘请村环境卫生监督员30人,对承包者的卫生保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村环境卫生监督员分由村民代表、村老人协会代表、村两委干部及业务人员、镇驻村干部组成。
1.3.5民主测评、奖优罚劣。村委会每季度组织村环境卫生监督员对承包者进行民主评议、公开测评一次,满意率达60%以上的,奖给承包者1000元,满意率达80%以上的,奖给承包者2000元。满意率50%以下的,处罚承包者1000元。连续两期满意率50%以下的,村委会有权解除承包合同。
1.4以公开招标,个人承包的办法,加强路面管理。承包管理内容包括:不准在村道
1上堆放土头,堆积建筑材料、生产用材料及其它杂物,不准放养家禽、家畜,不准在路面做临时工场。村环境卫生监督员如果发现村道上有堆放土头,堆积建筑材料、生产用材料及其它杂物,每发现一堆扣减承包者的承包款100元,如果发现村道上有放养家畜,每只扣减承包者的承包款50元,家禽每只扣10元。
1.5以资金补贴的办法推动道路硬化。今年初,村委会聘请技术人员对全村尚未硬化的道路统一测量、统一设计,统一预算。全村要硬化几条路,需要多少资金,制成表格,绘制位置图。每条路、巷的路面、水沟硬化,上级政府补贴多少,村委会资金补贴多少,群众自筹需要多少,算得清清楚楚。然后村两委分工负责,分头到各条路、各条巷,召开户代表会议,与群众讨论、协商、算细帐,使村民知道,修建自家门口的路,自己只要出多少钱,就能得到多少实惠。然后,由每条路、巷的村民自行推选出2-3人负责人,负责资金筹集,参与质量监督。
1.6以先“清”先“拆”后“建”的办法推动环境整治。村委会要求村民,要“建”必须先“清”先“拆”。“建”即道路硬化。“清”即陈年垃圾大清理。清理河塘水沟淤泥垃圾,房前屋后杂物,村庄“四旁”杂草、杂物。“拆”就是彻底拆除影响环境卫生、有碍观瞻废旧建筑物和构筑物。“清”“拆”工作完成,经村委会验收合格后,才给予实施道路硬化。村委会根据各条路、各条巷的资金筹集情况和“清”“拆”进度,分批对道路硬化项目公开招标,组织实施。
2取得成效:
2.1村道常年清洁,路面无堆放占道现象,没发现家禽、家畜放养。垃圾及时收集,集中清运、处理。
2.2群众对卫生保洁的满意率高。2010年四个季度民主测评满意率分别达93%、78.5%、89%和86%。今年三个季度民主测评满意率分别达满意率达100%,87%和92%。
2.3环境得到全面整治。村委会的要求得到农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他们自觉行动起来,清除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拆除废旧建筑物。在此基础上,村里组织20多人,成立环境整治突击队,动用钩机3 部、农用车6辆,在群众主动配合下,用20多天的时间,共清理陈年垃圾、杂物1200多车。全面拆除“茅厕旱厕、禽舍猪圈、路障水障、残墙断壁、老房危房、违章搭盖”等影响环境卫生、有碍观瞻的废旧建筑物和构筑物200多处。
2.4 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今年来,全村道路硬化29条,长度5863米,排水沟硬化9条,长度403米,已全面完成,投入资金190万元。生态公厕5个,投资57万元。
3.效果分析:
3.1从管理层面看,卫生保洁工作的招标、承包、考评、奖罚的过程,体现的是民主化、透明度。公共服务项目或建设项目均采取公开招标,个人承包的办法,并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监督,克服了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做法,体现了村务“管理民主”,提高了村委会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同时,明显降低了村干部的人员投入和工作压力。卫生保洁工作的监督、考评、奖罚过程,村干部从“运动员”转变为“裁判员”,是一种新的村务管理模式的有效尝试。
3.2从经济层面看,先“清”先“拆”后“建”的办法,全面发动群众,使环境整治更全面更彻底,同时降低了村委会的资金投入,提高了环境整治效果。依靠群众集资,筹集到了更多的资金,加快了道路硬化进程。项目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减少了村委会的支出,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村委会能用有限的钱做更多的事。
3.3 从社会层面看:
3.3.1提高了“村容整洁”水平。改善农民生存状态,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3.3.2田中央村卫生保洁办法是村民自治的一种有效方式。村里的事由村民承包,承包
者的工作由村民监督,工作的质量由村民代表评价。村民日常不卫生行为和习惯又受到卫生保洁人员和卫生监督员的约束。
3.3.3村级组织在村容整洁工作中,提高了的威信,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改善了干群关系。
3.3.4让群众广泛参与村容整洁工作,增强农民自觉遵守公开卫生意识,促进了“乡风文明”,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
4.机制探讨:
4.1利益与利益驱动原理。在《 中国大百科全书》 哲学卷中,利益被定义为“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不同的需要”。„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首先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用,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即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需要和利益是社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因。利益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问题,由此形成在追求利益这一基本动因驱动下的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利益驱动机制。
4.2利益驱动机制。利用人趋利避害的生理特性,使用个人利益引导或驱使他去从事不愿或者不能主动从事的工作。这种以利益取向为主导的管理体制就是利益驱动机制。
4.3利益驱动机制在村容整洁工作中的运用。
4.3.1村容整洁工作引入利益驱动原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全国各地开展村容整洁工作普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环境脏、乱、差现象突出,整治工作面宽、量大。全面整治需要的资金多,难于筹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然而,依靠行政命令和号召与当前农村现实已经不相适应,难于全面调动农民积极性。引入利益驱动原理,通过满足农民对自身利益的需要,可以有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出农民巨大的内发性力量。农民作为村容整洁工作的主力军,他们内发性力量是村容整洁工作的根本动力,关系着村容整洁工作的成败。因此,村容整洁工作引入利益驱动原理具有必要性。田中央村引入利益驱动原理,利用农民个体对利益的追求和群体对环境整洁的需求,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村容整洁工作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村容整洁工作引入利益驱动原理具有可行性。
4.3.2 利益驱动作用需要借助规范性制度得以完成。村容整洁工作是一个社会性、系统性的工程。田中央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村两委会酝酿、讨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研究制定了《卫生公约》、《文明公约》《卫生保洁机制》《项目招投标制度》《道路硬化资金筹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通过发布《通告》、召开广播会、入户“一对一”宣传等形式,做到家喻户晓。组织村民代表、村老人协会成员参与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维护制度执行的公正性。田中央村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利益驱动作用应通过建立和实施一系列制度,来引导、协调、保障农村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把现有资源最大限度调动起来、整合起来,最终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制度的建立必须坚持公开、民主、公平、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度执行要抓好教育、监督、考核、奖罚等环节。
4.3.3运用利益驱动机制应把满足农民群众利益需要作为立足点和最终目的。田中央村运用利益驱动机制,解决村里的卫生保洁、路面管理、道路建设、环境整治等问题,这些都是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村委会和村干部不为自身利益办事,也没在办事中得利。从而,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参与,激发了农民群众的热情,从而把村委会的意图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田中央经验告诉我们:农民是各利益群体中的现实主义者,农民与其他社会个体一样要追求自身利益。运用利益驱动机制时,只有把满足农民群众利益需要作为立足点和最终目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4.4.4在利益驱动机制运用过程中,村委会要坚持主导作用。从田中央村村容整洁工作,我们明显看到,村委会至少起到三方面作用:主导舆论导向作用,组织协调作用,统领作用。
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利益驱动机制运用中,村委会要坚持主导作用。
作者单位:郑镇江龙海市农办
苏仁品龙海市农办
新闻假照片的利益驱动 篇3
“作假”已成为2008年新闻界的关键词。先后两起“华南虎”影像作假事件,为这起新闻界的“作假”拉开了帷幕。被谑称为“周老虎”的那组照片的拍摄者为一个地道的农民,与新闻界关联不大,但后者则是媒体记者亲身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作假事件。此后,又爆出荣获中央电视台“影响2006”年度新闻图片奖铜奖的摄影作品《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首届华赛金奖摄影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入选作品《为什么不回家》等照片涉嫌作假的消息。一时间,新闻照片作假在公众和媒体传得沸沸扬扬,人们在指责记者的职业操守同时,普遍呼吁开展一场深入的“打假”活动,以维护新闻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新闻照片作假,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综观近二十年来的世界新闻史我们就会发现,随着摄影器材和照片处理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越来越容易在照片上动手脚,这就给照片作假提供了便利。而照片作假的手法也越来越多元,从最初的摆拍造假,到现在的PS处理,技术在提高拍摄技巧的同时,也在变相助长着作假者的欲望。近年来较知名的作假事件,是2003年4月1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刊登的英军士兵和伊平民的照片。摄影记者布赖恩·瓦尔斯基把他拍摄的两张照片互为补充,合为一体,以求更为逼真、更为戏剧化的视觉效果。作假被披露后,《洛杉矶时报》迅速刊登了更正和道歉声明,并开除了布赖恩·瓦尔斯基。
如今,媒体的竞争已呈现出市场化、商业化的趋势。进入市场,是媒体赢得行业竞争,争取更多读者的必由之路。随着公众接受信息的途径日渐多元,媒体为争夺读者开展了愈发激烈的竞赛。面对一份厚厚的报纸,人们很难静下心来从头阅读到尾,浏览一下标题和图片,掌握主要信息,就已经算是阅读了。为吸引读者,媒体越来越重视带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照片,一幅好的照片,就像一张报纸的灵魂,可以在瞬间吸引读者的眼球,甚至引发轰动效应,进而刺激消费,赢得“新闻战”的主动权。正因此,部分媒体对照片作假采取了默认的态度,以便让那些经过修改的、视觉冲击力更强的照片与公众见面。这种恶性竞争,造成了照片作假的泛滥。可以说,商业的利益驱动是照片作假的直接动机。
没有利益,是不可能作假的。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尤其是摄影记者,如果能在借助一幅好的照片在国际、国内的重大评奖中获得殊荣,对于他而言,不仅是得到了专业的肯定,同时也会为个人利益带来不可估量的“增值”效应。由此可以看出,作假者在作假的一瞬间,无不丧失了新闻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底线。他们的急功近利,让读者损失了阅读真实的权利。在他们看来,照片的修饰甚至粘贴,公众是无法从技术层面窥见的,但他们忘了,为公众提供经过篡改的事实,违背了新闻的真实原则,丧失了记者的基本操守。
传媒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靠牺牲报纸的品位来追求发行量,赢得市场是注定要失败的。商业的竞争必须建立在有序、规范和诚信的前提下。对于媒体来说,发展的良性循环是“好新闻-广泛的读者-高发行量-高广告收入-媒体雄厚的资金-高报酬高收入-好新闻”;当假新闻盛行于媒体时,则会导致恶性循环,即“假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下降-读者减少-发行量减少-广告收入下降-媒体资金不足-低报酬低收入-新闻伦理的更加忽视-假新闻”。可以说,愈是进入商业时代,愈是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愈要用更加审慎的态度面对市场和读者。
市场行为需要用完善的体制机制来规范。近年来,主管部门和媒体采取了有力措施防止和严厉处理假新闻。从制度层面看,国内主流媒体防止假新闻已经走向制度化、规则化。这也是媒体进入市场必须要的一条路。但是,对制造假新闻的处罚机制以及假新闻出现后的应对机制尚不完善,致使部分记者有恃无恐,假新闻出现后当事人也得不到应有惩戒。因此,必须从约束、监督、惩罚等各个环节入手,建立完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杜绝假新闻的出现。
利益驱动 篇4
日前, 科技部发布通告, 经调查核实, 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等问题, 决定撤销该项目所获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收回奖励证书, 追回奖金。
学术腐败本来就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 此次事件再次激起了社会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讨论与愤慨。显然, 学术腐败令公众深恶痛绝, 这就不免会有有识之士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学者认为, 学术腐败看似是个人道德问题, 实则上是体制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术的权力化和商品化。比如, 有的官员尽管出于良好的愿望, 却制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 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学术成果或地位越来越与资源、项目、经费挂钩, 僧多粥少, 能不恶性竞争?也有学者认为, 虽然大学去行政化呼声已久, 但这个体制似乎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这就不得不让人反思同一块钱币的另一面——学者自己的问题。学术腐败首先是学术平庸的产物, 造假、抄袭显然是不值得哪个大家或哪怕只是有点自尊的人去做的, 学术平庸归根结底是学者自身的平庸。
学术腐败就像病毒一样, 如果听任不管或者治理不善就会恶性蔓延。面对种种学术不端行为, 现在是该进行综合治理的时候了。
2011年2月, 媒体披露了科技部撤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并追回奖金的消息。这是中国第一起因学术造假而撤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的案例。撤奖的背后, 是西安交通大学六位老教授持续三年的实名举报。面对这样的处理结果, 举报人是欣慰的, 但是, 我们不能忘记该事件的发生轨迹:这是一场历时数年的学术打假活动, 而能有效果却是因外力的强势介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报道促使学校撤销李连生的所有职务, 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如果没有舆论的强力介入, 这一结果恐怕依旧是难以想象的。
西安交大六位教授举报长江学者事件尽管已经有了所谓的结果, 但是由此引发的争议并没有结束——学术腐败为何“揭盖儿容易处理难”?如果对此不加以正视, 在笔者看来, 打击学术腐败只能进入恶性循环, 而不是制度化的轨道。
对于“学术腐败揭盖儿容易处理难”, 社会应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并不是处在真空中, 学术界也并非一片净土。“学术腐败揭盖儿容易处理难”催人深思, 笔者认为这是“学术共同体”在消失、“利益共同体”在膨胀的表现。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 全国政协委员张伟平院士披露, 业内不少人都知道一条“潜规则”, 科研攻关首在“公关”, 甚至科研团队中有具体的分工, 让善于拉关系者专门负责“跑奖”。明白了这些“潜规则”, 就可以管窥何以出现“学术腐败揭盖儿容易处理难”了。
之所以说“学术腐败揭盖儿容易处理难”是学术共同体消失的表现, 原因有三。一是在于学术腐败呈愈演愈烈之势。据统计, 单是媒体公开披露的剽窃丑闻, 就牵涉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在内的几十所著名高校。二是权力与学术挂钩、官员和学者不分的现象日益蔓延。最突出的表现是官越大、学问越高。三是利害关系早已在学术界内部生长。大量寻租行为操作得相当隐秘, 更何况与重大学术腐败事件有牵连的当事人都有“著名学者”的光环保护, 还有上层的行政权力保护, 想“揭盖儿”谈何容易?
对学术共同体的研究表明, 学术共同体内部等级森严, 学术共同体的分层使其结构呈金字塔形, 正如学者布鲁贝克所指出的大学不是一个平等主义的社会, 而是等级制度的社会。学术人员都希望自己成为同行中的优秀者, 以早日跻身学术界的上层, 专家们渴望自己获得更多的社会承认, 有更高的社会声望, 以巩固现有的地位。但是, 在学术失范的困境中, 学者们不是通过正当途径来获得认可, 而是通过学术腐败来达到目的, 最终导致了学术共同体底线的倒退和学术良心的瓦解, 在这样的前提下, “学术腐败揭盖儿容易处理难”似乎成为必然。
利益驱动 篇5
摘 要 并购是企业最为重要的一项资源配置战略,而实施这项战略计划的决策权一般掌控在公司高管手中,因此,研究并购中高管人员的行为动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高管激励利益是推动企业并购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高管激励利益的视角,从薪酬激励和控制权激励两方面探讨企业高管人员是否在企业并购中具有提高自己利益的机会主义动机,并就如何弱化这种动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薪酬激励 控制权激励 企业并购 管理权力
一、引言
并购活动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然而在大量的并购案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标准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或与传统理论解释相悖的现象。许多学者关于我国证券市场并购重组绩效的研究成果表明,并购行为并没有为企业带来相应的中长期经营绩效或其它财务收益。要很好地解释中国资本市场并购活动是否创造价值、是否改进了公司治理,需要考虑并购决策行为的动机,本文从高管激励利益的视角,从薪酬激励和控制权激励两方面探讨企业高管人员是否在企业并购中具有提高自己利益的机会主义动机,并就如何弱化这种动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二、“管理权力论”及其视角下的高管薪酬激励动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公司管理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自己的薪酬,由此形成了薪酬制定理论的新流派--管理层权力理论。该理论认为:(1)董事会不可能完全控制管理层薪酬契约的设计,管理层有动机和能力影响自己的薪酬;(2)企业不按业绩计酬,而是很可能运用权力寻租;(3)管理层薪酬激励并不必然减轻代理问题,它本身也可能成为代理问题的一部分。
根据“管理权力论”,管理者除了契约中规定的特定控制权外,还拥有剩余控制权,不仅可以赚取大量的权力收益,同时还可以重新安排货币性补偿,获得超过契约规定的租金,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了这种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管理者会对薪酬进行动态调整。
高管薪酬的多少(这里主要指年薪和奖金)与企业收益和经营难度系数密切相关,其中的经营难度系数则直接与企业规模有关。我们知道,内生性的资产规模扩大周期较长,加之高管人员一般也实行任期制,因此,外延式的扩张并购,就成为企业高管人员能够迅速、直接提高自己薪酬的有效方式。
此外,并购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可以使高管在和董事会谈判订立薪酬的时候具有更有利的位置,并购相对一般的资本性投资来说,一方面,需要更多额外的努力和更多的知识,并且带来了企业经营规模、经营范围和经营复杂性的巨大变化,而这些变化往往是高管人员薪酬契约度量和考核的基础,无疑能为高管改变董事会所制定的薪酬契约、提高自身薪酬,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另一方面,并购也具有更好的市场反应,为薪酬重新签订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三、高管控制权及其激励动机
根据产权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的契约性控制权可分为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特定控制权是指能够事先以契约的形式明确规定的控制权权力,而剩余控制权则是指那些事前未在契约中明确界定如何使用的权力,是决定资产在最终契约所限定的特殊用途外如何被使用的权力。现代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中,特定控制权如日常的生产、 销售、雇佣等权力通过契约授权给高级管理层,而剩余控制权如任命或解雇管理层、重大投资等战略性决策权则归董事会所拥有。作为所有者的股东,除保留部分剩余控制权外,将本属于自己的绝大部分剩余控制权授予了董事会。简言之,在缺乏对经营管理者行为有效控制和监督的情况下,经营者能够为牟取个人私利或本企业的小集体利益而损害企业投资者的利益,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
控制权激励就是把控制权作为一种能够引导经营者行为的激励因素。这是因为控制权可以满足管理者的三方面需要:一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二是满足控制他人的需要。高层管理者作为拥有特殊人力资本的个体,低层次的需要容易得到较高质量的满足,因此主要集中于对权力的需要;三是以职位特权获取正规报酬激励以外的物质利益满足,主要包括:过度在职消费、 额外津贴、 通过关联交易获取的利益、 利用公司商业机会获得的收益等。以上控制权收益的存在会诱惑高管人员盲目扩大企业规模,进行多元化投资。
四、结论与建议
由上分析可知,一方面,由“管理权力论”可知,薪酬制定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高管在高薪酬利益的驱使下会通过资源配置改变权力,而并购就是扩大企业规模、重新配置资源的最快捷方式,它显著影响股东的财富和公司资产配置的效率,也会通过改变经营范围;另一方面,高管存在很强的扩大公司规模的愿望,并购有助于高管实现控制权的政治收益、有利于维护高管的控制权地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高管的显性控制权收益。
对于如何弱化高管在并购中的机会主义动机,提出三点建议。首先 要进一步加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并实行强力监管。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均衡高管的权利与责任。第三,要在保持现有年薪激励的前提下,进一步创新和加强股权激励给高管带上“金手铐”。
参考文献:
[1]张新.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经济研究.2003.
[2]李增泉,余谦,王晓坤.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经济研究.2005.
[3]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经济研究.2000.
利益驱动 篇6
人类艺术创造有着深在的价值诱因和根源性利益驱动。这里的价值诱因和利益驱动是物质欲求和精神欲求的导向和原动力。艺术创造的价值诱因与利益驱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上艺术创造的价值诱因与利益驱动是指物的实用和物对欲求的满足。
物质层面上艺术创造的价值诱因与利益驱动是最基本的。主要表现满足艺术家生存本能的欲求。艺术家的艺术创造首要的目的是谋生, 要谋生就要使自己的作品能够为最大多数的受众所接受。也就是要占领一定艺术市场份额。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艺术市场中获得生存空间。艺术家们不能靠喝西北风生存, 他们都是人, 都有着一个普通人的最基本的欲求。而要实现和满足这些最基本的生存欲求才能去谈什么艺术的追求。这样艺术家的创造势必要惟受众的好悟而选取创造方向, 他们需要掌握受众。因为受众才是它们的上帝, 是他们衣食父母。
受众喜欢什么, 艺术家就去创造什么。那么受众不喜欢的, 自然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创造了。这里就有着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了艺术家们的面前了, 那就是怎样去迎合受众的接受心理以实现自己的最起码的市场生存和市场占有。这就需要艺术家们把艺术产品推向市场和占有受众。
占据市场掌握受众, 首先是在创造和生产的过程就必须要搞清楚市场的需求在哪里, 受众想要的是什么和艺术家能够为他们创造什么?其次就是怎样让受众来喜欢和接受艺术家们的东西。这里就要有一个艺术家的艺术理想与受众的艺术接受心理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
当面对这种冲突时, 所有理性的艺术家们都会选择一条与受众相妥协的艺术创造道路。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被受众们所接受和认同, 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艺术市场上谋得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也才能获得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本。
我国当代著名艺术家黄永玉 (沈从文的表弟, 湘西文化名人) 在谈到他的个人创造经验时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开始创造时候, 我就是坚持不懈地画, 画久了也便有了受众, 渐渐地, 我的作品的受众也就多了, 该有的也就有了, 想挡也挡不住了。这里他谈到了艺术创造持之以恒值得首肯。但是必须看到一点他的言论忽视了很多关键性的因素。
受众们为什么会去买他的作品, 为什么他的作品就能卖上个好的价钱呢?仅仅是他的作品有独到的想法吗?主要是他把握了受众的心理。是受众这个上帝赋予了他一种令人仰举的光环。
是的, 这里谈到了一个如何要受众接受的问题。这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占领市场的营销策略的问题了。营销, 对, 就是营销, 当艺术家的作品落在纸面上而不被人所识的时候, 那么他的作品就死在了纸上。黄永玉的作品好吗?大家会说好。那为什么好呢?没有几个受众能够真正回答这个问题。
肯定一点的是, 黄永玉的艺术创造掌握了受众, 受众们心甘情愿地把口袋里的钱交给他。这些受众们拿出了口袋里的钱买来的仅仅是黄永玉的画吗?不是的。黄永玉的画里有着太多的附加的东西。而这些附加的东西才是这些受众所真正追求的。这就是附加值的价值体现吧!
那么这些附加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黄永玉是名人, 是名人的品牌效应了。相信名人效应、品牌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时尚术语每个人都不陌生了。对正是黄永玉的名人效应、品牌效应成就了他的财源滚滚来, 正如他个人所形容的那样想挡都挡不住的。
人们说, 黄永玉很有品位, 很会享受, 很会玩。其实所有这些都是受众们成就了他。黄永玉所能提供的正是受众所乐于接受的, 这样交易岂不是水到渠成的做成了。受众得到了他们想要的, 而黄永玉也实现了他的所要得到的。
上面以黄永玉的个案分析了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实践所涉的艺术创造的价值诱因与利益驱动问题。得出来的结论就是, 艺术家的艺术创造要为自己谋取很多的物质上的利益的, 这是不可否定, 因为艺术家们得活着。要生存就要占有市场掌握受众, 要占有市场掌握受众就要做出受众们所需要的东西来, 那就是要做出名人效应和品牌效应。而这些都离不开艺术家们匠心独运的营销策略:包装、宣传、必要的鼓吹和批评。这样一来名气有了, 名人效应、品牌效应也就出来了, 艺术创造也便有了受众们所欲求的高附加值了, 这样受众们才会花大价钱对你的创造买单。这样才能实现艺术家的价值欲求和物质利益。
黄永玉也个凡人, 他也有着七情六欲, 他的艺术创造首先也是为了满足他个人的物质欲求。无论是创造之初还是在他成了名人之后, 他的创造都是为了使自己的东西能为受众接受, 能卖得出去, 并且能卖上一个好的价钱。钱是个好东西, 它本身没有任何丑陋, 那么艺术家去追逐金钱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不可。艺术家们得生存吗!艺术家们为了更好地生存也就只有以受众所需求为导向, 也就是以市场为导向,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活得滋润、活得有尊严。
这里仅从物质层面上对艺术创造的价值诱因和根源性利益驱动作了简要的个案分析。要对这个问题的把握更加全面就有必要从精神层面上来进一步探讨艺术创造的价值诱因和根源性利益驱动的问题。
二、精神层面上艺术创造的价值诱因与利益驱动
艺术创造精神层面上的价值诱因和利益驱动主要指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取向和利益驱动问题, 特别是统治阶级的政治伦理和宗教伦理。
也就是说, 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是不可避免地要为一定的政治利益集团服务的, 不可避免地去宣传一定的政治伦理和宗教伦理。尽管有些艺术家在创造过程中试图去冲破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 但事实是他们大多不能逾越这些政治伦理和宗教伦理。这里可以说是艺术家们有着张扬的生命个性, 但他们却永远无法摆脱那些政治伦理和宗教伦理的束缚。而且大多数的艺术家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是不会背叛他们上帝般的受众的, 因为那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是给能够接受它们的受众创造。如果创造没有了受众的接受, 那么创造对艺术家本人来说是一种现实的失败, 尽管也有着后世流芳的创造但对于艺术家本人来说就是一种现实的失败。在艺术史上人们会因为他是一个悲情的失意者而去研究他的现实的失败和后世的流芳。
这里有必要对“政治伦理”、“宗教伦理”、“现实的失败”和“后世的流芳”等概念加以厘定。从感情色彩上讲它们都是中性的;从语义的指向性上来讲, 它们不特指哪个时代, 哪个阶级和阶层, 具有不确定的泛指性。“现实的失败”和“后世的流芳”是一种人本的功利得失观, 是一种定格的历史评价观, 即对特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功过得失应将其放回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而不脱离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去评价, 否则就会做出有违历史公允的不客观的评价。
“现实的失败”和“后世的流芳”正是艺术家们在艺术创造中进行价值选择的明证。也就是说, 艺术家的艺术创造不是没有伦理观念, 不是没利益驱动, 而恰恰是在特定的政治和宗教伦理观念的感召下, 进行艺术创造的, 也就是要表达其所欲的价值观念。正是这种其所欲的价值观念的促动着艺术家的艺术创造。这就是在精神层面上表现出来的艺术创造的价值诱因和利益驱动。
历史上精神层面上艺术创造的价值诱因和利益驱动的实证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比较典型的实证有如孔子的“韶乐”、墨子的“非乐”理论、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构想中关于艺术的论断等等, 都是精神层面上的价值诱因和利益驱动在艺术创造中的有力证明。
无论是在历史上, 还是在现代, 艺术创造过程在精神层面上都是在特定的“政治伦理”和“宗教伦理”的价值观念的诱导下和利益驱动下所为的创造和生产过程。
综上对艺术创造从物质和精神的两个层面上分析了艺术创造的价值诱因和利益驱动的问题。为能从更高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就不得不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理论视角来审视艺术创造的价值诱因与利益驱动。
三、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上艺术创造的价值诱因与利益驱动
英国的雷诺兹曾经讲过:“艺术使自然更完美。”这里不仅含有深厚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其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挑战自然的主观愿望。人类总是幻想超越自然常规, 幻想自然能为人类所驾驭和为人类所利用, 幻想着征服自然。这样, 在人类的思维习惯中便把人与自然根本的对立起来, 人类一直致力彻底的认识和改造自然, 并为此而不眠不休。照此种逻辑向前推演, 雷诺兹的说法似是顺理成章的。但是, 这种说法的逻辑起点就是大错而特错的。人类不愿意尊重自然, 害怕自然, 面对自然的时候有着很强烈的自卑感, 所以在人类的思想底层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征服和奴役自然。欲使自然能为其所用, 希望自然能满足人类无限的贪欲。人类根本就不想去尊重自然, 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变本加厉的报复自然, 向自然无限地索取。
“艺术使自然更完美”已经承认了自然本来的完美, 但它又说使自然更完美却未必见得。艺术的最高目的是对人类和自然的生存状态的“反思”。人类之所为美非自然之自在之美。艺术必是人的行为和人的意识, 必以人的主观意愿为导向, 所表现必是人类的欲求或是追求。总之, 艺术的根本因素取决于人, 所表达的是人的想法和人的行为, 也就是说艺术所要表达的是“人所欲”和“人所欲为”。艺术所要彰显的是人的生命力的无限扩张, 但是人类盲目地无限制地扩张生命力的同时却忽视了自然的“纲常伦理”。
人类的艺术不能使自然更完美, 却是人类欲使自然人化的意愿的表达, 更多的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状态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人类艺术之于自然无异于洁白的雪地上的一串脚印。这脚印注定是瞬间的辉煌, 它们可能给这宁静的雪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但又破坏了这雪地的纯洁和宁静。
在自然的“纲常伦理”中, 自然是至高无上和不可征服的,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人类可以说是这个星球上最为贪梦的物种。他们有着无限的各种各样的物质欲求, 而且这种无限膨胀的欲求就从未曾有过知足, 总是那么贪得无厌。他们不懂得去尊重自然的“纲常伦理”并与之和谐相处。只有在受自然的惩罚的时候才会番然醒悟, 受到了惩罚才去思考与自然的和谐, 这些时候的醒悟都显得很迟了。
艺术是人类价值伦理观念的先导, 是人类与自然冲突的前沿阵地。艺术可能是魔鬼也可能是天使, 魔鬼的艺术会带领人类步向罪恶的深渊永不能翻身, 天使的艺术会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地相处。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 艺术的走向就是人类发展的走向, 是在魔鬼的唆使下步入罪恶的深渊还是在天使的导引下升入天堂类必须作出理智的抉择, 因为人类已经在魔鬼的唆使犯下了罪过, 能否获取自然的宽恕关键在于人类是否真心愿与自然和谐相处。
可见, 有着价值欲求、受着价值诱导和利益驱动的人类艺术预示着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前景。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结果。
综上, 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人与自然关系层面这样三个不同的视角探讨了艺术创造的价值诱因和利益驱动这一话题。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艺术创造的价值诱因和利益驱动及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 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1) 人类艺术创造有着深在的价值诱因和根源性利益驱动。正是这种深在的价值诱因和根源性利益驱动改变着自然, 改变着人类和自然的和谐。
(2) 艺术的最高目的是对人类和自然的生存状态的“反思”, 人类之所为美非自然之自在之美, 善待自然。
(3) 有着价值欲求、受着价值诱导和利益驱动的人类艺术预示着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前景。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结果, 决定着人类的命运。
参考文献
[1].丁亚平著, 《艺术文化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2].[英]赫伯特·里德著, 王柯平/译, 《艺术的真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利益驱动 篇7
1 卓越计划企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分析
1.1 企业的逐利性, 致使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不可避免的带有逐利性, 难以将育人作为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致使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严重阻碍企业实践环节的推进工作。
1.2 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脱节, 企业实践环节难以达到预期成效。目前工科教学中, 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 学生至工厂实习时, 无法将所学理论与企业的工程实际问题紧密联系, 致使企业实践环节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效。
1.3 企业实践环节的不确定性, 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 绝大多数企业的实践教学安排并非基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前修后继性, 而是基于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这使得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与时间安排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不可避免地为高校排课等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
1.4 现场实习的安全问题, 易使企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出于对学生安全的顾虑, 部分企业在教学内容安排上, 增大了参观的比例, 减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 易使企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2 卓越计划企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为改变卓越计划企业实践环节的现状, 本文对卓越计划企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如下的初步探索与研究:
2.1 发掘企业的利益驱动点, 激发企业协同育人的积极性。 为激发企业协同育人的积极性, 高校可着眼于长效合作机制的构建, 充分挖掘企业参与合作的利益驱动点, 吸引企业与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 具体地说:
2.1.1 追踪社会发展需求, 为行业培养大量急需人才。高校应密切追踪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根据图1 所示的四个维度, 动态调整专业布局, 为行业培养大量的急需人才。
2.1.2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行业建立稳定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库。 高校应根据行业的实际需求, 持续深化教学改革, 强化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行业建立稳定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库, 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2.1.3 推行顶岗实习制, 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推行顶岗实习制, 让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责任心“, 真刀真枪”地进行岗位实习, 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收益。
2.1.4 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 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利用高效的科研优势, 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 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 为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 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2.1.5 利用理论与教育资源优势, 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素质。利用高效的理论与教育资源优势, 协助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与深造, 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素质,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2 校企深度融合, 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对接。 为有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 高校应与合作企业共同研讨, 实现人才培养的“ 十个共同”, 即:根据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制定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 共同改进理论教学内容, 共同制定实践教学项目, 共同安排实践计划、共同指导学生企业实践, 共同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共同制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共同监控教学质量、共同评价学生学习成效, 以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对接。
2.3 多管齐下, 有效解决企业实践岗位供需矛盾。 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对经济效益的追逐, 决定了其为学校提供的岗位数量有限。 为解决这一矛盾, 高校可从企业实践计划安排、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企业实践模式改革等方面重点突破。
2.3.1 精心安排企业实践计划, 安排学生分批轮训。 高校可与合作企业共同研讨, 根据企业岗位供给情况, 精心安排企业实践计划, 分期分批地安排学生至企业轮训。
2.3.2 加强外联, 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高校应不断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的沟通, 结合专业特色, 与相关企业积极洽谈, 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2.3.3 推行“ 学习工厂”, 积极探索企业实践的新模式。“ 学习工厂”是指根据岗位供给缺口, 由学校或企业提供专门的场地, 投入专项资金, 校企双方共同模拟或还原企业真实的生产现场, 共同指导学生实践, 以有效缓解企业实践岗位供需矛盾。
2.4 优化教学管理方式, 为企业实践环节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针对企业实践时间安排的不确定性, 学校可优化教学管理方式, 着力推行1 学年3 学期5 学段制改革。 即:将1 学年分为上、下2 个学期和暑假小学期;上、下学期以8 周为单位分为4 个学段, 与暑假小学期构成5个学段。 教务处在不违反教学规律的前提下, 将课程尽可能排在8 周内结束, 并在5 个学段反复开课, 学生可根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前修后继性以及自己的企业实践计划, 自主选择理论学习时间。 该方式可为学生合理安排理论及实践学习时间提供更多的选择, 对企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5 强化质量监控, 确保企业实践质量。 教学质量是企业实践环节的核心, 而时间、地点的分散性, 使得企业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 为保障企业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高校应与共建企业在上文所述的“ 十个共同”的基础上, 校企双方分别委派教师全程参与企业实践环节, 安排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随机检查, 以确保企业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2.6 加强安全教育、购买实习保险, 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现场实习的安全问题是企业实践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 高校应与共建企业认真开展安全教育, 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并为学生购买实习专项保险, 以保障学生的安全、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结束语
企业实践环节是培养“ 卓越工程师”的关键环节之一, 科学合理的卓越计划企业实践教学模式, 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能力、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现学生、高校、企业、社会的多方共赢。
摘要:企业实践环节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核心环节之一, 但是目前, 诸多限制因素的影响, 致使卓越计划企业实践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效。本文通过对卓越计划企业实践环节的现状分析, 对企业实践环节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初步地探索与研究, 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建议。
利益驱动 篇8
控制海湾是美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海湾国家是西欧和日本最大的原油供应者
俄罗斯加大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砝码
美国
挤压俄罗斯制约西欧日本
还有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1
伊拉克对美国来说,其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控制海湾是美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支撑点。
美国要在世界各个场合极力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并极力推行“北约东扩”战略,将前苏联的势力范围———东欧各国逐步消化掉,以便从西、南(海湾地区)和东(日本)三个方向对俄罗斯实施战略包围,从这里可以看出冷战后海湾地区仍然是美国实施全球战略的重要地区,其作用不可低估。
同时,海湾地区也是美国争夺中亚、里海的重要一环。苏联解体后,美国一方面由西向东推进北约东扩战略,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想夺取中亚、里海,以形成对俄罗斯的包围态势,同时认为这也是对中国的一种有力牵制。美国控制海湾石油还可以制约西欧和日本。
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与西欧、日本间的矛盾和摩擦的主要解决途径,还是通过经济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各国对石油的争夺是世界经济竞争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美国首先控制西欧、日本所需石油的开关阀,必要时美国就可关掉石油龙头,使自己在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
2
美国绞尽脑汁地想在伊拉克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利益。第一次海湾战争,美国帮助科威特恢复了主权和独立,美伊之间也断交了。从1990年8月联合国对伊拉克实行制裁到2003年5月联合国解除对伊制裁,在将近13个年头里,法、俄等国拿了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下的许多项目,而且还与伊拉克签订了重要的油田合同,因伊拉克与美国有强烈的对抗情绪又处于断交的状态,美国却难以从伊获取经济利益,因此对于法国、俄罗斯等国在伊的经济活动,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美国重新打进伊拉克市场的欲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
去年3月伊拉克战争后,在美国推动下,2003年5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1483号决议,解除对伊拉克的制裁,这为美国重新进入伊拉克市场创造了条件。美国操纵设立“伊拉克发展基金”,并建立了由美英掌控的伊拉克石油出口的新机制,美国把伊拉克重建的大权一把揽在自己手中,并企图把当时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法、德、俄等国排除在参与伊拉克重建的国家之外,以攫取伊拉克重建的最大经济利益。这里需提及的是,就是哪怕在美伊断交的情况下,美国也还设法从伊拉克进口石油。比如1999—2000年间,美国从伊拉克进口石油量达到3750万吨/年,约占美国石油总进口量的9%,其主要是通过埃克森—莫比尔、谢夫隆等公司进口到美国的。
西欧 日本
面临战略安全问题
石油是血液
3
长期以来,法、德等西欧国家一直把包括伊拉克在内的中东、海湾地区看作是它的战略安全屏障,这是因为西欧与中东、海湾在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1994年以后,俄重返中东、海湾地区,与美国、西欧争夺这一地区的影响,因此西欧国家也对俄罗斯的动向給予密切关注并采取相应对策,以维护其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安全利益。
在地理位置上,日本与波斯湾相隔遥远,好像并不存在什么战略安全利益,但如果把日本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石油提升到战略安全高度来认识的话,那么日本与中东、海湾间也存在战略安全利益的问题。
4
石油是西欧国家、日本发展经济的“血液”,对保证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极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西欧国家石油消费的45%和日本的64.6%都来自包括伊拉克在内的中东、海湾地区。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所需石油的41%仍将来自中东、海湾地区。海湾国家是西欧国家最大的原油供应者。据报道,日本从中东、海湾国家进口的石油数量已占日本对石油需求总量的82%以上。2004年初,日本运送陆上自卫队主力部队和装备前往伊拉克,这一重要举动与日在伊拉克乃至海湾地区的战略、经济利益是密切相关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伊拉克战争前,从伊拉克购买石油的公司除了美国公司外,还有Bp、Koch石油、Valero和Tosco公司。在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制裁期间,法国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曾与伊拉克协商位于巴士拉北部48公里处、靠伊朗边境的马吉努油田(估计拥有13.7—41.1亿吨28—35度API原油)的开发权。计划初始产量为1500万吨/年,开发阶段过后增至3000万吨/年,最终生产潜力估计为1亿吨/年。该公司与伊拉克合作的另一油田开发项目是纳赫尔乌姆尔油田,计划生产2200万吨/年42度API原油,开发之后可达到2500万吨/年。2001年5月,伊拉克称与外国石油公司(包括法国公司)签订了数十亿美元的合同。
5
西欧国家是包括伊拉克在内的中东、海湾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其中,英、法两国的贸易额最大。20世纪80年代每年英、法两国与包括伊拉克在内的中东、海湾国家的贸易额分别在200亿美元左右。
1991年海湾战争后,西欧国家把发展中东、海湾国家的经济合作当作是海湾战后战略的三大步骤之一,这是符合西欧国家的眼前和长远利益的。
俄罗斯
周边延伸地区及其传统的南下目标
伊战前,与萨达姆政权签订高达400亿美元经贸合同
6
在过去冷战期间,包括伊拉克在内的中东、海湾地区是美国遏制前苏联的前沿阵地。现在美国仍然把这一地区作为继续遏制俄罗斯的前线。
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两三年里,俄罗斯忙于内务,无力顾及中东、海湾,但自1994年俄罗斯确定了重振世界大国地位的外交战略目标后,就重新盯上了中东、海湾地区。在俄罗斯看来,中东、海湾地区是俄罗斯的周边延伸地区及其传统的南下目标,直接涉及俄罗斯的战略安全利益,为此已采取多项措施,以确保其战略安全利益。
7
前苏联曾与其传统盟友伊拉克有着密切的经贸关系,帮助伊拉克承建许多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伊拉克至今仍欠前苏联几十亿美元的债务。
俄罗斯原设想在推动联合国解除对伊拉克制裁后,俄就可以立即执行已与伊拉克方面签署的开发油田的协议并恢复与伊拉克的军事合作。因此在联合国对伊制裁期间,俄罗斯积极与伊拉克方面协商开发伊油田事务。例如,1997年3月,以俄罗斯鲁克石油公司为首的财团与伊拉克签订了西库尔纳油田开发协议,合同金额为35亿美元,合同期限23年,目标产量500万吨/年。该合同于2000年下半年开始执行。又如,1999年12月,俄罗斯能源公司Zarubezhneft与伊拉克达成协议,将在北鲁迈拉油田钻100口井,将产量从450万吨/年提高到5500万吨/年。再如,2000年10月18日,俄罗斯石油公司获得2份伊拉克油田开发合同,合同金额超过2.1亿美元。在伊拉克石油工业领域活动中占优先地位的一直是俄罗斯公司。
自1990年8月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制裁至2001年10月,俄罗斯公司与伊拉克签订石油工业领域合同额已达到60亿美元,有多家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伊拉克签订了一系列开发和作业合同。
人们还会记得,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前不久,俄罗斯与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签订了高达400亿美元的经贸合同,其用意,就是为了在伊拉克战后增加在伊经济重建中的份量,加大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砝码。
债台高筑 治安混乱战后重建变数多
8
根据美国与伊临管会达成的协议,2004年6月底前,伊拉克进行民选,组成一个享有主权的临时政府,从美国手中接管政权。2005年12月31日前,根据重新制定的伊拉克新宪法再选举产生伊拉克新政府。对于美国的伊政治重建计划,各国反映不一。
法、德、俄等国与美国在伊政治重建问题上就存在分歧。美国在伊政治重建目的是经过三步曲在伊拉克建立一个亲美的新政府,为美国在中东和全球的战略利益服务。而法、德、俄等世界大国则主张应尽快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主权,不让美国有足够的时间在伊拉克布棋设子,并组织制定伊拉克新宪法和选举伊拉克新政府,希望这一新政府是奉行中立政策而不是亲美的政府,并由伊拉克临时政府向联合国就重建伊拉克提出支持和帮助的要求。
伊拉克邻国对美国的伊政治重建计划更是忧心忡忡。海湾战争后,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在美国的支持下,其自治权得到扩大。伊朗、土耳其、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约旦等邻国都主张维护伊拉克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担心库尔德人的自治权力增大而导致库尔德人要求独立或局势动乱,这势必刺激伊朗、土耳其、叙利亚等国内的库尔德人要求更大自主权或独立的倾向,影响这些邻国的安全和稳定。伊朗还担心伊拉克在美国的扶植下重新崛起,成为美对伊朗动武的前沿基地。一些海湾国家还担心伊拉克将来成为美国在中东民主化的样板,进而威胁到本身政权的稳定。
伊拉克国内各民族各教派对美国的伊政治重建计划有重大的不同意见。尽管他们相互之间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意见不同,但有一个共识,这就是要求尽快结束美国的军事占领、反对新政府成为美国傀儡,要求将管理伊拉克的权利重新回归到自己手中。显然,伊拉克人民的要求与美国的伊政治重建计划有着天壤之别,是难以调和的。
9
经过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债台高筑,所负外债累计多达1700多亿美元,再加上需给伊朗、科威特的战争赔款多达2000多亿美元,还欠俄罗斯等国几十亿美元的债务,这样伊拉克的债务约达3800亿美元。而法、德、俄并没有满足美国的要求,放弃对伊拉克的部分债权。
而伊拉克的石油一时却难以使用。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但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后,由于石油设施、油管等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石油产量锐减,石油收入大幅度减少,近期难以恢复到战前生产水平,因此美国原打算战后很快就能利用伊拉克石油收入的希望也就成为泡影。
10
伊拉克治安情况也影响伊经济重建。伊拉克战争后,美英占领军未能有效地控制伊拉克局势和维持好社会治安,无法建立起正常的生活、生产、社会秩序,各类武装袭击事件不断,局势十分混乱,连联合国官员德梅洛、外国驻伊外交官的生命都得不到保证,这必然影响到国际社会对伊经济重建的信心和捐款、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