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90°

2024-10-06

石油地质90°(共7篇)

石油地质90° 篇1

1 引言

90°相位转换技术是地震沉积学的重点技术, 但是其使用价值和使用范围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 90°相位转换技术确实是地震沉积学的技术之一, 但是其相位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随着目的层对应的初始地震相位的变换而变换的[1,2]。也有学者认为, 90°相位转换技术是对地震数据体进行了相位的转换, 并不能提高地震分辨率。相反, 如果初始地震相位并非为90°, 该技术还会改变地震数据中原有的地震振幅情况, 使得地层的岩性不准确, 影响了该区域的地质研究[3]。

本文认为, 地震沉积学很好地联系了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等学科交叉部分的空白区域, 丰富了研究手段, 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90°相位转换技术不必纠结它是否属于地震沉积学的关键技术, 而是要认清90°相位转换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特点, 在面对具体的研究区域时应首先进行地质背景和地震数据的分析, 依据结果再判断是否应采用90°相位转换技术。

2 90°相位转换技术的原理

通常而言, 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解释人员都会对地震资料进行子波零相位化处理[4]。所谓子波零相位化处理, 就是在改变子波的相位谱的同时, 保持子波的振幅谱不变, 将非零相位子波转换为零相位子波。零相位子波可以被看作多个正弦波的合成, 且这些都是以一个波峰或波谷时间为基线的。由于不同频率的波峰或者波谷相互的叠加作用, 因此零相位子波的主峰 (谷) 值最大, 具有最高的分辨率。但是如果出现双界面, 甚至多界面的时候, 零相位数据体的优势便无法体现出来, 只能在单一反射界面如海底、厚层块状砂岩顶面等地方才有较好效果。

对于单界面和双界面, 不同相位角度的转换技术, 带来的效果是不同的。面对单界面的情况时 (假设其反射系数为R) , 零相位子波处理的波形以界面为对称轴, 呈轴对称关系, 90°相位子波处理的波形以界面和子波的交点为中心, 呈中心对称关系。对于双界面 (假设为地震薄层, 顶面反射系数为R, 底面反射系数为-R) 而言, 90°相位子波的反射波形相对于界面对称, 零相位子波所对应的波形与双界面呈反对称关系。因此, 在面对薄层的解释的时候, 90°相位转换之后的波形能够更好地区分薄层的位置, 使得地震界面与地层界面更加吻合, 具有一定优势。

在零相位数据体中, 波峰、波谷对应地层界面, 但由于地震数据的影响变量过多, 不同地质情况下的岩性地层与地震相位之间的关系并不一样, 无法一一对应。对我国而言, 工区以陆相沉积为主, 储集层连续性差, 具有很多的薄层[5, 6], 不能建立准确的地震数据与岩性测井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较薄的储集层而言, 反射振幅是混合了来自于储集层顶层和底层反射的组合地震响应, 因此不能采用零相位的处理方法。90°相位转换将反射波主瓣提到薄层中心, 使得地震反射相对于岩层对称, 建立了地震反射的同相轴与岩层之间的对应关系, 赋予了地震相位岩性地层的意义。

3 石油地质薄砂层应用实例

图1为过WD 12井的叠后剖面 (A) 和90°相位转换剖面 (B) 。从B图中可以看到, 经过相位转换技术后, 地层界面的位置由波峰内转换到了波峰与波谷转换的位置, 从正相位转换到了零相位位置, 消除了由于视觉误差而产生的层位拾取精度较差的问题, 层位追踪更加准确, 赋予了地震相位相应的岩性地层的含义。具体来看, A图中须家河组三段底界井旁为中弱振幅反射, 横向上须家河组三段标层相位出现同相轴的分叉合并现象。在叠后剖面上, 井附近须家河组三段底界向左出现与下部须家河组二段顶部一中强振幅的同相轴合并的现象, 井旁向右则两轴呈放射状分开现象;经过90°相位旋转之后, 地层界面从正相位内变到了零相位上, 使得在进行层位追踪时获取的层位信息更加真实。对比发现, 经过90°相位旋转之后地震相位与岩性测井资料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加强烈, 说明地震相位具有了岩性地层意义。在须家河组三段中, 从叠后剖面上只能观察到两个明显的波峰;在90°相位剖面上, 能够观察到三个明显的波峰。经过查阅测井资料, 须家河组三段内部有三套泥岩组合, 与经过90°相位旋转之后的地震相位恰好吻合, 说明90°相位旋转之后的地震相位具有了岩性地层意义。

图2为过AN8井的叠后剖面 (A) 和90°相位转换剖面 (B) 。据测井资料显示, A N8井须家河组一段为厚度为13米, 与上下地层厚度相比为薄层。在A图中无法区分须家河组一段与须家河组二段, 在B图中, 90°相位转换将反射波主瓣提到薄层中心, 地层界面的位置由正相位内换到了零相位位置上, 能够明显看出薄层的存在。须家河组二段底界面上有较强的反射, 与测井资料中须家河组二段底界的泥岩层恰好对应;并且在须家河组一段中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同相轴, 恰好与薄砂层中心相对应, 使岩性测井与地震同相轴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加明确, 充分显示了90°相位转换技术在薄层解释方面的优势, 为后面的沉积相解释等工作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4 结论和认识

通过上述90°相位转换技术的原理和石油地质薄砂层实践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和认识:

(1) 90°相位旋转之后, 地层界面从正相位内变到了零相位上, 使得层位追踪时能够更好地发现薄层, 减少了认为误差的出现, 使得地震相位与测井数据之间的呼应程度更高, 地震数据能够更加直观地反应地质现象的存在。

(2) 经过对技术原理的认识, 我们发现90°相位转换并不能提高地震分辨率,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 90°相位转换能够使地震反射的主要同相轴与地层中的薄砂层中心相对应, 明确了地震同相轴与岩性测井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为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董春梅, 张宪国, 林承焰.有关地震沉积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6, 41 (4) :405-409[1]董春梅, 张宪国, 林承焰.有关地震沉积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6, 41 (4) :405-409

[2]林承焰, 张宪国, 董春梅.地震沉积学及其初步应用[J].石油学报, 2007, 28 (2) :69-72[2]林承焰, 张宪国, 董春梅.地震沉积学及其初步应用[J].石油学报, 2007, 28 (2) :69-72

[3]魏嘉, 朱文斌, 朱海龙, 徐雷鸣, 陈伟.地震沉积学——地震解释的新思路及沉积学研究的新工具[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8, 31 (2) :91-102[3]魏嘉, 朱文斌, 朱海龙, 徐雷鸣, 陈伟.地震沉积学——地震解释的新思路及沉积学研究的新工具[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8, 31 (2) :91-102

[4]陈旭, 陈红汉, 董玉文, 蔡李梅.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评析[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0, 1:54-60[4]陈旭, 陈红汉, 董玉文, 蔡李梅.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评析[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0, 1:54-60

[5]林吉祥, 施泽进, 凌云, 等.利用基本地震属性对目标层段的沉积演化解释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34 (2) :174-179[5]林吉祥, 施泽进, 凌云, 等.利用基本地震属性对目标层段的沉积演化解释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34 (2) :174-179

[6]张延章.地震微相分析技术在大港滩海探区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30 (4) :58-60[6]张延章.地震微相分析技术在大港滩海探区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30 (4) :58-60

石油地质90° 篇2

贾振远教授说:“碳酸盐岩油气地质事业尽管是地学的一小角, 但在石油地质学中则占有重要的地位。油气在世界中有一半产自碳酸盐岩, 现在这种比例还在不断增加, 因此在世界各国特别是我国, 碳酸盐岩已成为不断寻找勘探的新领域, “我为在这个领域能做些工作而感到骄傲。”

作为我国较早注重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研究方向的专家, 贾振远教授尽心极虑, 为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教学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贾振远教授认识到碳酸盐岩油气地质与陆源碎屑岩油气地质有诸多方面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因此, 他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收集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编写了《碳酸盐岩油气地质》讲义 (校内刊印) , 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在90年代, 又编写了《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教材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 , 接着又与石油大学郝石生教授合作编著了《碳酸盐岩油气生成和分布》一书 (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同时, 贾振远教授还为原石油工业部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培训编写了《碳酸盐岩沉积学》讲义, 该讲义在我国各油田和培训班、大学中传播使用, 期间还录制了《碳酸盐岩微相分析》、《沉积学》等录音教材为研究生和培训班讲授。

不仅在教学上, 在科研过程中, 贾振远教授对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储集体做了详细系统的深入研究, 对碳酸盐岩的重力流形成过程做了物理学的解释。在对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研究方面, 根据油气观点, 指出浅水与深水之间枢纽带为独立的沉积单位。在对白云岩的研究中, 指出华北震旦系雾迷山组白云岩是原生成因, 解释了华北奥陶系豹斑灰岩白云石次生成因的过程, 认识了新疆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白云岩是深埋白云岩化作用的产物, 并与胜利油田的同行研究了我国海南岛潮汐白云岩形成的过程。

由于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贾振远教授于1984年被原华北石油地质局地质大队聘为顾问;1985年被原石油部石油勘探司聘为《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培训教材》编委;1987年被长庆石油勘探局聘为高级顾问;2004年被中石化西北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聘为塔河油田开发咨询专家组成员。并获得了“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和补贴。

在长期教学和科研中, 贾振远始终坚持了我国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的研究方向, 获得丰硕的成果, 同时培养建立了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队伍。现在, 以蔡忠贤教授为首的团队继续在我国南北地区进行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的研究;特别是在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储集体方面, 开展了深入研究, 把石油地质学、沉积学与水文地质学结合在一起, 对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储集体的溶洞、溶道、溶屋、溶厅等储集空间的形成和演化做了开创性的研究。

二、创新思维不息——承担重大科技科研项目, 功绩卓著

丰厚的积淀和锐意进取的精神让贾振远教授始终在重大科研课题上有出色表现。

贾振远教授进行了“七五”攻关项目的鄂尔多斯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性能课题研究。他们取得的鄂尔多斯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性能课题研究成果, 对推动鄂尔多斯地区的天然气的勘探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七五”期间, 贾振远教授还与陈发景教授共同负责并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5-54-03-02-03“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沙西, 雅克拉构造与柯坪地区构造, 储集性能类比研究”。在鄂尔多斯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实现油气重大突破后, 贾振远教授又提出一些急待解决的课题, 如沙雅隆起和沙西地区的断裂特征, 雅克拉油气藏类型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孔、洞、缝, 储集类型及成因等。为解决这些难题, 贾振远教授翻阅大量资料, 率先在立题时提出采用地质类比方法, 即在邻近沙雅隆起西北侧的柯坪隆起区和沙西区构造特征和储集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该思路新颖可行, 被油气勘查工作采纳。

贾振远教授在该专题中主要负责柯坪地区碳酸盐岩孔、洞、缝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与沙雅隆起进行类比研究, 该研究工作采用了野外与室内, 宏观与微观, 地质与地震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了大量的资料, 深入研究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后生作用及储集空间发育的控制作用, 特别是将构造演化和成岩后生作用研究相结合起来, 并探讨了当今难题深埋白云岩的作用。该技术思路新颖, 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另外, 根据大量野外地面调查和测井资料, 贾振远教授对断层碎裂岩和构造裂缝的类型和性质进行研究, 探讨了断裂和裂缝的期次, 以及不同碎裂岩的渗透性质。从而对塔里木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集层孔、洞、缝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有了规律性认识, 为塔里木东北地区找油勘探中确定找油层位和有利地带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该专题研究紧密结合生产, 解决了生产当中提出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在盆地中分析利用了地震剖面和岩相古地理的资料, 确定了满加尔深水生油凹陷, 为研究塔里木东北地区油气源和远景评价奠定了基础, 对塔里木东北部地区石油勘探部署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八五”期间, 贾振远教授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5-101-04-01“塔里木盆地北部碳酸盐岩, 碎屑岩油气富集条件及评价研究”一级专题负责人之一, 同时负责并承担了“塔里木盆地北部震旦一奥陶系储盖条件与油气富集条件研究”专题。

这是在“七五”攻关基础上, 针对勘探、生产及“七五”攻关中所存在的震旦一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条件这一难点进行攻关, 攻关起点高、难度大, 体现了科研与生产的密切结合。贾振远教授本着不怕苦、不怕累, 迎难而上的精神, 带领着攻关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该专题应用“沉积作用控制储集层的展布, 成岩作用控制储集层的储集性能”的技术思路, 采用露头、钻井, 测井、地震相结合,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同时为提高研究水平, 引进“储层三维构型”储层模拟等当今国内外最新方法, 顺利完成攻关项目。

“八五”课题开展后, 在贾振远教授的指导和亲自参与下, 该一级专题下属的4个二级专题均采用了当时国内外最先进的“三维构型”研究方法, 并取得可喜成果。在储层空间几何形态、展布规律及非均质性方面的研究, 使科研人员对碎屑岩沉积相特征、储油层特征、类型、展布规律均有新的认识, 有利于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此外, 贾振远教授还系统观察了塔里木北部地区所钻井岩芯和岩屑, 结合地表资料综合分析, 对塔里木北部地区井下下古生代地层划分问题提出一套方案, 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由于钻井揭示下古生代地层少, 且地层分布不均而造成的下古生代地层划分对比难题。

贾振远教授在石油地质研究领域的成就为他赢得了尊重和赞誉。1987年他被长庆石油勘探局聘为高级顾问;1985年被使用工业部石油勘探司聘为《石油勘探技术培训教材》编委;1998年被中国地质学会聘为第五届石油地质委员会委员;2004年被中石化西北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聘为塔河油田开发咨询专家组成员。同时, 贾振远教授还多次获得有关部门的奖励。1987年“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沉积相和沉积环境”获地矿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形成和分布”获中国石油与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新疆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与标坪隆起构造地质, 储层类比研究”获地矿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湖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梁亮胜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塔里木盆地北部震旦-奥陶系储盖条件与油气富集条件”的研究, 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荣誉的背后饱含着贾振远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和努力。在无数个付出与收获的过程中, 贾振远教授不断地充实和超越着自我, 为石油地质事业奉献的同时, 也成就了其丰满厚重的科研人生。

石油地质90° 篇3

(1) 石油地质类型介绍1生油层。生油气岩是指能够产生天然气与石油的一类岩石, 而生油层则处于其组成的底层。泥质岩与碳酸盐岩是作为生油层的两类岩性, 其中富含有机质的暗色页岩、粘土岩以及泥岩是泥质岩的主要构成, 而生物灰岩、沥青灰岩、隐晶质灰岩、泥灰岩以及豹斑岩则是碳酸盐岩的主要成分。上述两种岩性是最适合生物大量生存、繁殖、保存的地方, 因而也被称为生油层最佳的环境。2储集层。地壳中的储集层集中而又广泛, 想要成为储集层必须具备以下两点要求:第一, 为了较好的容纳流质, 必须有大量的孔隙;第二, 必须要有过滤以及渗透流体的作用, 能够使流体在其中流动。因此, 储集层中主要由火山岩、碳酸盐岩、泥岩、碎屑岩以及变质岩等构成, 其中又以碎屑岩以及碳酸盐岩最为重要。a.碎屑岩储集层。砾岩与砂岩共同构成了碎屑岩, 该储集层是最为重要的储集层, 当前, 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以上都是在该储集层中发现并获得的。与此同时, 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油气绝大部分也集中在该层当中。b.碳酸盐岩储集层。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以及白云岩等共同构成了碳酸盐岩, 该层的重要性仅次于碎屑岩。将该层进行细分, 又可以分为孔隙、溶洞以及裂缝三种。这里的孔隙类似于上文提到的碎屑岩中的孔隙, 是指颗粒间所形成的小孔隙;溶洞则是指在溶解作用下扩大的孔隙, 因而也将孔隙与溶洞统一称作孔洞;裂缝则是伸长的孔隙, 这种孔隙不仅能够储存油气, 同时也是一种流体的通道[1]。3盖层。盖层的作用我们从名称上就可以猜测的到, 即防止油气渗透的隔绝岩层, 其作用是阻止油气的溢散。盖层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储集层的保存时间和效果, 可以说它的位置和范围直接影响了油气田的位置和范围。因此, 在进行石油勘探时, 对于盖层的勘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组成上看, 盖层由泥页岩、膏岩、盐岩以及致密的灰岩构成, 这些岩在结构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孔隙度极低, 这也是盖层作用的具体体现。

(2) 石油地质类型的作用影响上文进行了石油地质类型特点的介绍, 这也是进行石油勘探前必须充分掌握的准备工作。为了保障石油勘探的整体效果, 在勘探前都会对地质类型进行相应的判断, 在此基础上再决定相应勘探技术的选用。通过不同石油地质类型的特点了解, 勘探人员首先进行相应地质类型的判断, 这一步骤极其关键, 一旦没有对地质类型造成的影响进行准确的判断, 将会导致勘探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 相关人员应当对地质类型产生的影响有充分的了解, 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准确的进行石油勘探及勘探技术的选用,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与浪费, 大大提升石油勘探的效率。

2 油田区域特征对石油勘探的作用影响

(1) 非常规油田区域特征及其影响新生代陆相盆地是现在已经发展起来的, 该地层内富含烃源岩有机质且能够长期保存。其中心坳陷区是形成油气藏的有利位置, 在坳陷盆地的中心发育煤系, 煤层、泥页岩以及致密砂岩共生, 普遍含气。长此以往, 能够为后期形成大型地层圈闭合连续油气藏提供条件。同时, 斜坡及前渊坳陷区特点使其促进大规模沉积构造的发育, 进而形成砂岩气及页岩气, 且盆地中心也有类似于斜坡区域的地质条件, 因而也为砂岩气与页岩气的形成提供条件[2]。

因此, 在勘探此类区域的石油时, 应当充分了解上述的油气藏的有利位置、特点以及条件, 为此区域石油勘探提供有利的指向性作用, 更加有利于石油勘探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

(2) 常规油田区域特征及其影响由于大陆边缘地壳活动频繁, 因而成为了良好的成藏条件。地壳运动导致膏岩层的发育, 进而形成储盖层组合。克拉通正向构造区域是长期发育的古代隆起, 其中的圈闭合构造在较早时就开始发育, 并且长时间受到烃类的供给, 因而在后期就成为了烃类聚集的指向区域, 使得最终形成了生烃排聚和圈闭组合。地球南北回归线内区域有着适宜生物生存、繁衍的良好条件, 有机质丰富, 最终形成了烃源岩。由于古特提斯洋发生了大规模的海陆更替, 非洲地区由于地壳运动形成了烃源岩。海相油气烃源岩在陆棚及台内凹陷等, 陆相油气烃源岩则在内陆盆地此类低凹区。因而, 在特提斯构造区域发现了很多大型油田[3]。

在充分了解这种常规油田区域的特征后, 在进行该区域的石油勘探时应当能够准确的摸索和了解形成常规油田的地理位置, 更有利于判断和发现此类油田, 因而能够大大的提升石油勘探工作的有效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 世界石油资源正在不断枯竭, 而各国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却不断加大,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强化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地质类型对于石油勘探具有重大影响, 因此, 必须在石油勘探前对地质类型所造成的影响有充足的了解。同时, 当前的石油勘探应当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 这样有助于石油勘探质量以及水平的提高, 从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提高产量的同时也保障了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清举.石油地质类型及其区域特[J].科技传播, 2010, (19) .

[2]黄子齐.石油地层研究技术和发展方向[J].中国石油勘探, 2009 (3) .

石油地质90° 篇4

1 石油地质类型

1.1 储集层

储集层主要就是指能够对流体进行过滤的岩层。根据不同的组成成分, 储集层的岩石主要分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碎屑岩的天然气石油储存量相对比较多, 是天然气、石油主要的储集区, 碎屑岩是由砂岩和砾岩构成的。随着我国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 目前我国新发现的陆相盆地油田的大部分石油都在碎屑岩当中, 这主要是因为碎屑岩有很多的孔洞, 为天然气和室友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 并且为石油天然气的储存提供了很多空间[1]。

1.2 生油气层

在能够开采的石油地质类型当中, 生油气层是非常重要的石油开采地质类型之一, 在生油气层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在对生油气层的勘探过程中, 泥质岩和碳酸盐岩是判定生油气层的重要根据。泥质岩主要就是粘土层、泥层以及页岩等组成, 富有很多有机物质;碳酸盐岩通常都是泥灰岩、隐晶质灰岩以及豹斑岩等组成, 主要呈灰色。

2 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作用

2.1 储集层对石油勘探的作用

储集层是我国进行石油勘探过程中的重点, 是因为在进行石油勘探的过程中, 储集层中的石油天然气已经占据了相对大部分的油气储存量。在储集层当中, 由于碎屑岩中的油气储存量比较大, 并且碎屑岩的地质特征以及储油特征都非常明显, 因此, 在实际的石油勘探过程中, 勘探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偏向于碎屑岩的评定, 通过判定结果与碎屑岩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对比, 促使勘探人员能够对该区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判定, 假如符合勘探工作人员需要在掌握储集层重点的前提下, 选择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勘探技术进行再一次的判定, 为下一步继续勘探奠定基础[2]。

2.2 生油气层对石油勘探的作用

通过分析生油气层的地质特点, 能够得出结论, 生油气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都在烃源岩当中, 这样就为石油的勘探和开采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区域。其次, 泥质岩和碳酸盐岩是生油气层中非常中医好的岩土特征, 泥质岩和碳酸盐岩都有着各不相同的构成部分, 这些对石油的勘探和开采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根据。因此, 在石油勘探的过程中, 勘探人员应该充分掌握生油气层的地质特征以及储油特征, 然后使用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判定, 在将结果与生油气层的特征进行比对, 这样就能够判断出所勘探的区域到底是不是生油气层, 实现了高效的石油勘探。

3 未来石油勘探地质趋势

在我国的石油勘探当中, 能够按照不同的地质环境将其分为非常规区域以及常规区域, 其中常规区域的地质环境比较简单, 非常规区域的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当前很多石油开采的区域都选择在常规区域当中。但是, 随着人们的常年开采, 常规区域的石油资源数量正在逐渐减少。非常规区域的地质环境比较复杂, 对石油勘探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 同时, 也增加了相应的勘探难度和成本, 但是迫于无奈, 在未来的石油勘探和开采范围正在向非常规区域发展[3]。因此, 应该加强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作用的研究, 为未来的石油开采奠定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不仅仅是中国的石油资源正在慢慢枯竭, 整个世界的石油资源都在逐渐的枯竭, 但是各国对石油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 就必须对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充分了解其影响, 进一步加强石油勘探科学技术的投入, 有效的提升石油勘探的水平和质量, 有效提升石油产量, 保障国家能源的安全,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呈逐年递增趋势, 石油就是当前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能源。石油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工业经济的迅速增长, 同时也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过程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大量的石油能源消耗导致当前我国的石油资源逐渐枯竭, 这就意味着当前石油勘探工作逐渐面临着复杂的地质类型。从当前石油勘探的实际形势来看, 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此, 本文针对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石油勘探,石油地质类型,作用,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晓天, 杜金虎, 徐春春, 汪泽成, 张宝民, 魏国齐, 王铜山.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田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勘探发现[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03:278-293.

[2]邹才能, 朱如凯, 吴松涛, 杨智, 陶士振.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特征、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J].石油学报, 2015, 02:173-187.

石油地质90° 篇5

关键词:石油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是一门综合研究石油天然气在地壳中生成、运行和聚集规律的学科, 通过研究可以为石油勘探与开采作业提供数据参考, 而环境地质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自然和人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通过研究可以为具体的地质勘探提供科学指导, 从而推进地质勘探工作的生态化、环保化开展, 将石油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综合起来搞科研便是将环境地质学中的科研方法融汇到石油地质学的具体研究中, 二者相结合的科研方式在推进石油地质勘探、加强环境保护研究方面都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 因而值得相关研究人员探索与研究。

1 石油地质学的研究现状

我国石油地质学研究一直秉承实践—认识—探究—再实践的研究原则, 通过将世界范围内石油地质研究方面的相关科研理论与成果综合的运用到我国石油勘探工作中来, 结合具体的实例对勘探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而结合石油勘探现场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实际勘探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而最后再次将研究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石油地质学勘探研究中逐渐总结了陆相、海相、潜山、近海、前陆盆地、火山等不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油气藏的实际勘探与其形成规律, 尤其是海相古生界、前陆盆地的逆掩推覆带及火山等地质极为复杂的地区的油气藏的勘探为我国石油地质学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在石油地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我们也应明确一点:在具体的石油天然气勘探、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井喷、火灾爆炸、硫化氢泄露、危险化学品事故、油气管线泄露、放射性事件等突发事故, 这些突发事故不但会危及现场勘探人员的人身健康, 还会造成极大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因而新时期在石油地质研究中有必要结合环境地质研究相关知识, 以实现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实际的研究作业。

2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岩溶坍塌、海水入侵、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及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频频发生表明世界范围内地质环境已经出现了进一步的恶化, 相关人员逐渐加大了对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力度, 通过对与地质环境相关因素的详细分析, 为地质勘探、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

目前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方法有:通过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对矿物质组成、结构特征等的研究探索地质环境的变化;通过对工业污染的追踪研究, 探究污染物由地表水的灌溉经过土层渗入地下水的途径;采用矿物学方法对大气颗粒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等, 地质环境问题具有空间性、动态性以及综合性等特点, 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结合具体的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

3 石油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结合研究的意义

(1) 石油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的结合有利于推进能源多元化发展的创新

结合现有石油勘探与产量的预测, 我国国土资源部门得出了保守预测, 到2030年石油的年度总产量会达到2亿吨, 而天然气的总产量也将超过2.5亿立方米, 因而新时期的石油地质勘探中应结合环境地质学的相关成果创新研究方向与勘探技术, 以推进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全面深化发展。我国应加大对滩海、浅海及深海区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力度, 创新三维、沙漠、山地等地区地震勘探技术, 通过构建三维地质模型、深化研究成像测井以及压裂酸化等技术的发展, 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例如, 在进行具体的石油地质勘探作业时可以利用环境地质学的设计研究工作程序, 在对所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其相关性, 并且对勘探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构建环境地质与石油地质综合模型, 从而对该区域的地质环境及石油生成环境进行全面的推测演化, 通过演化总结出该区域的石油的生成规律, 从而提出更有效的勘探策略。

(2) 石油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油田的开采收集率

石油地质学研究中如何提高油田勘探与开采、收集率是其探究的核心问题, 因而在融合了环境地质学研究方法之后, 应进一步强化油田的开采收集率, 从而推进石油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研究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现有石油开采技术的分析可知, 由于开采技术的不科学导致有50%以上的石油仍滞留在储油层而未被开采出来, 因而需要进行二次或多次的开采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可以结合环境地质学研究中的钻加密开发技术、分层或重复压裂技术、注射聚合物驱油剂等技术强化对石油的二次或多次开采技术。在具体的开采收集作业中也可以采用蒸汽驱油、三元复合混合驱油技术等提高收集率。

4 结语

石油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虽然是地质学的两个分支,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二者却存在一定的互通性, 随着社会发展对石油需求量的加大及各种环境地质灾害的频发, 研究人员有必要加大石油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的结合研究力度, 以为我国地质勘探工作的全面化、规范化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柳广弟, 孙明亮.“石油地质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 2013, 01:43-47.

浅谈石油地质勘探创新 篇6

近年来, 中国石油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理论与配套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石油在多个盆地的勘探工作, 取得储量的重大发现;三次采油技术攻关和现场应用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国产强碱三元复合驱在试验区提高采收率10%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eo East V1.0大型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 打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可以说, 理论与技术的进步在油田的增储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1 石油地质勘探创新的意义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决定了我国油气资源的需求将与日俱增。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 到2020年石油需求量将分别达到3.8亿吨, 天然气需求量也将达2000亿立方米。如果同期我国油气资源得不到重大的发现, 国内石油生产能力只能保持在1.8亿~2亿吨之间, 缺口分别为1亿~1.2亿吨、1.8亿~2亿吨:国内天然气生产能力大约为1000亿立方米、1500亿~1600亿立方米, 缺口分别为200亿立方米、400亿~500亿立方米。2020年国内石油、天然气产量对需求的保障程度分别为50%、78%左右。我国油气资源的后备可采储量少, 特别是优质石油可采储量不足, 缺乏战略接替区, 西部和海相碳酸盐岩等区域的勘查一直未能取得战略性突破, 后备可采储量不足已成为制约进一步增加油气产量和满足需求的主要矛盾。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工作的压力很大, 提高油气资源保障能力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 必须要强化石油地质勘探创新, 以创新求突破, 改变主要靠购买增加资源的状况, 变买资源为主为以勘探为主, 全面提升石油资源开采使用效益。

2 石油地质勘探现状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油气勘探正在向勘探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精细化、集成化发展, 油气勘探研究形成了以多学科协同研究为基础的综合体系, 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

2.1 物探技术

物探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自地震勘探技术进入石油勘探领域之后, 反射地震技术、数字地震技术和三维地震技术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使当时的油气发现数量与储量大幅度增加, 成为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史中里程碑式的进步。上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 高分辨率地震技术、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油藏地震描述技术、四维地震监测技术等一批新技术迅速发展, 它们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新区勘探的成功率, 也给老区勘探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现阶段, 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促使地震勘探技术在数据采集、处理、解释和设备制造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成像技术和多学科协同研究的应用, 使地震勘探技术的作用更加广泛, 三维地震、井眼地震、地震油藏描述与监测和三维可视化等技术, 均已在油气勘探与生产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为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采收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有迹象表明, 各种方法技术的集成与生产问题的实时解决, 是这些技术发展的趋势。未来将出现的关键技术包括:部署永久性地震传感器排列系统, 实施实时地震油藏生产监测, 实现油田生产仪表化 (电子化) 管理;发展实时深度成像技术, 实施随钻地震成像, 实现钻井进程可视化控制;完善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 实现岩性和直接流体判别勘探;建立数据处理-解释-评价-决策过程可视化综合系统, 全面提升多学科工作组的研究能力和资产评估组的决策准确性。

2.2 测井技术

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新形势对测井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机械、计算机、通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测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在这种大环境下, 测井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 测井仪器已经从数控测井仪器向成像测井仪器方向发展, 成像测井仪器可以以更高的数据传输率、在更短的时间内传送更多的测量数据;一次下井可以组合更多的下井仪器;一个仪器有更多的探测器, 扩大了井眼的覆盖范围, 进行成像测量;仪器具有更高的采样率、更高的分辨率和多种探测深度。除了成像测井技术外,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套管井测井技术、随钻测井技术和快速平台测井技术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成为近期关键的测井技术。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 得到了不断改进, 测井精度和测量速度得到了极大提高, 现场应用越来越广泛, 应用效果越来越明显。随钻测井仪器正在向着阵列化成像方向发展, 某些随钻测井项目已经实现成像测量, 而且成像测井仪器更加配套, 仪器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并且使常规测井仪器向着多组合、小尺寸、高可靠、低成本的方向发展。测井平台可以缩短测井时间, 降低测井中的故障率, 并大大节省了占用井场的时间。与成像测井仪相比, 其成本低得多, 服务价格可以大大下降。这一系列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2.3 钻井技术

由于钻井费用占了石油工业勘探开发费用的50%~80%, 所以, 研究和发展先进适用的钻井技术是国外大石油公司降低勘探开发成本的主要着力点。主要有:欠平衡钻井技术上世纪90年代初起源于加拿大, 欠平衡钻井技术可减轻地层损害, 提高机械钻速, 克服漏失和卡钻, 是开发枯竭油层的一种好方法。但欠平衡钻井技术要比常规钻井技术复杂, 首先要增加一系列的设备, 并且在安全和防腐方面目前也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大位移井钻井技术。20年代美国开始运用大位移井, 90年代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大位移井技术主要用于以较少的平台开发海上油气田和从陆上开发近海油气田。多分支井钻井技术。多分支水平井能由多个储层同时泄油到一个主要井眼。储层和地下环境要求确定主井眼与多分支水平井的连接规范。目前在国际上一致承认的是TAML对多分支井完井系统的分级。TAML把多分支水平井的完井分为6个级, 其中第三级里包括一个亚级, 多分支水平井是提高油井产量和产能的一种方法。

3 石油地质勘探创新探讨

加强石油地质勘探研究, 创新石油地质勘探新路径, 对提高石油产量, 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利用计算机仿真, 提高勘探质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 三维地震模拟方法和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 在盆地模拟、含油气系统模拟、油藏模拟以及地下成像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 由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地质信息系统组成的3G技术将在数据组织、力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上产生一次新的飞跃。含油气系统是把油气形成、运移、聚集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进行应用, 从而改变了以往孤立地研究各单一成藏条件的状况, 在预测含油气区带和油气藏分布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找油理论和手段。综合利用计算机、GPS、GIS、3G等技术, 可以实现石油地质勘探的仿真, 提高勘探的效率。Tiab曾将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相结合并成功应用于裂隙性油藏的分析, 并在二维空间中绘制了阿尔及利亚Hassi Messaoud油田大区块裂隙强度分布图和裂隙网络, 取得了油藏特征的第一手资料。

3.2 采用可膨胀套管技术, 降低勘探成本

膨胀管技术问世于80年代初, 当钻遇水层或破碎带而无法正常钻进时, 将其下入井内, 用扩管器将异型管扩成圆形并使其靠在井壁上, 借以封堵水层和破碎带。到90年代末, 美国研制出割缝膨胀管, 这种割缝膨胀管比异型管更容易扩径, 因此其封堵破碎带的效果更好。常规钻井中是将固定尺寸的套管下入井中, 从井口到油层的尺寸是逐渐缩小的。因此, 有可能因为井眼尺寸而限制某一深度的井下作业, 甚至不能达到目的层。壳牌研究中心最近开发了膨胀式割缝管和实体套管, 其中膨胀式割缝管的直径可膨胀至原有的2倍。这项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可以简便有效地解决复杂井段的井壁稳定问题, 二是可以减少上部井眼的尺寸和套管层数, 甚至在几年内实现从井口到井底以同一尺寸钻井, 这样可以钻更深的直井和大位移井, 三是可以修复老井被损坏的套管, 四是可以大大降低钻井成本。目前,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胜利、大庆等大型油气田的钻井勘探中。

3.3 多维发展, 提高石油综合勘探水平

中国石油的勘探开发今后面临着在复杂山地、黄土塬、超低孔低渗、薄层等作业的世界级难题, 物探技术面临着从油田勘探到开发整个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挑战。为此, 中国石油制定了物探技术发展蓝图 (如图1所示) :沿着二维描述、三维描述、三维可视化、四维检测、全面解决方案的技术发展路线, 在勘探阶段, 发展以重磁电、复杂地表采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叠前储层预测和圈闭评价为主的地震勘探技术;在评价阶段, 以地震勘探技术为基础, 发展以高精度三维、叠前属性描述、流体识别、定性、半定量圈闭评价和油藏静态建模为主的物探评价技术;在开发阶段, 发展以数字、高密度、多波、井筒、四维、流体识别、储层改造动态检测、油藏动态建模为主的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在二次开发和提高采收率阶段, 地震、测井、钻井等工程技术一体化, 开展滚动评价, 提供勘探开发全面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为确保能源安全, 维护石油保障能力, 要进一步夯实基础, 加大物探软件、硬件研发, 坚持“陆地”和“海洋”两条路径共同发展, 提高石油综合勘探水平。

3.4 加强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 增强石油勘探的实效性

加强对岩石物理分析技术、非均质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模拟和表征分析技术、复杂构造及非均质速度建模及成像新技术、储层及流体地球物理识别技术、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时移地震技术、井地联合勘探技术、深海拖缆及OBC勘探技术、海洋电磁勘探技术、煤层气地球物理技术、微地震监测技术等石油物探新方法新技术研究, 全面提升石油勘探的能力和水平。同时, 通过持续不断发展, 逐步实现物探技术应用和服务方式的延伸:一是技术发展实现从构造向岩性、从叠后向叠前、从时间域向深度域、从定性描述向定量描述、从储层预测向烃类检测、从事后向事前的延伸;二是技术链从勘探向开发延伸, 形成完整的物探技术链条, 贯穿油田勘探开发的生命周期;三是业务链向油藏、海域、软硬件、信息等多领域延伸, 全面提升中国石油勘探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巴林海上“二号区块”勘探项目是中国石油公司首次在巴林获得此类项目, 就充分利用了多种新的勘探手段和方法, 提高了勘探质量和效率。

4 结语

在全球资源日趋枯竭, 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大的今天, 强化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 强化石油地质勘探创新研究, 有助于提高石油勘探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油气产量, 保护国家能源安全, 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振武, 撒利明, 董世泰, 唐东磊.中国石油高密度地震技术的实践与未来[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2]张颖, 刘雯林.中国陆上石油地球物理核心技术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石油勘探, 2005.

[3]鄢泰宁, 薛维, 卢春华.铝合金钻杆的优越性及其在地探深孔中的应用前景[J].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 2010.

石油地质90° 篇7

1 石油地震地质概念

石油地震地质的概念很早就被提出, 在早期作为利用地震的资料对石油资源研究的学科, 受到很多的关注, 随着近些年的研究与探索, 将其定义成涉及石油地质学、沉积学、石油构造地质学、勘探地震、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开发地震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研究。从上面提到的概念中可以看到, 石油地震地质学中包含石油地质的各分支学科 (如构造、成藏、沉积等) 。随着科技和地震勘测技术的发展, 地震资料在石油资源的研究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而地震资料的应用也由原先的定性化发展成为如今的定量化。所以, 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是在石油资源研究中的基础。目前石油地震技术成为石油的地质与开发的理论基础, 综合利用地震、测试、地质、测井、采油和分析化验以及钻井等各种资料, 对含油气的盆地形成和演化、油气圈闭和资源潜力、地层和构造特征、生烃、沉积、油气运移和保存、储层、区带评价、油藏建模、油藏描述、油藏数值模拟和油藏动态分析以及剩余油进行研究的一门综合技术, 包括了勘探开发油气的整个过程。

2 地震-地质一体化研究思路

对油气地区的勘查开采必须由正确的研究思路和方案方法作为前提, 石油地震地质学从地质到地震再到地质的研究思路作为地质资料标定, 表现出由点到面到体的方式。方法主要概括为四部, 简称“四步法”。

第一步, 对现有的地质材料作出充分利用, 包括地面的露头、测井、钻井和分析化验以及测试等。整体的地质模型是建立在“点”上的。

第二步, 根据地质模型的指导, 对各种地震技术进行利用, 把地震资料信息转换成地质信息的数据, 如波阻抗、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各类属性体、电阻率、和剖面等。

第三步, 将地震和地质资料相结合, 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并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

第四步, 通过相关的地质资料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检测和标定, 得到准确的结果, 再针对结果建立更为全面和精确的地质模型。

“四步法”的实现流程是根据“四步法”的研究思路从地质出发, 通过地质和地震的结合研究, 再回到地质模块的过程, 充分地显现了地震和地质结合为一体的理念。拿一个拥有地震资料的工作区域为例, 具体四步的实现过程为:

第一, 通过地面的露头和钻井取心以及分析化验的资料, 对取心井段的沉积相做出分析, 用分析的结果来标定取心井段关于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等的测井曲线, 同测井曲线的形式将沉积相表达出来, 再通过获得的测井曲线进行研究, 了解未取心的井段沉积相, 从而对所标层段的沉积相做出分析;

第二, 通过储层参数反演, 将地震数据体转换成波阻抗、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等数据体, 或者通过地震数据体的分类、聚类等分析, 将地震数据转换为多种地震相:

第三, 在所得的沉积相引导下, 利用地震数据和地质数据相结合, 解释沉积相所表达的内容, 获得比较准确的剖面图以及沉积相平面, 直到利用建模与三维可视化做出所得的沉积相的立体模型:

第四, 最后利用单井的沉积相做出检测和标定, 得到最后的结果。

作为“四步法”顺利实施的关键, 地震和地质的结合也是石油地震地质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将地震和地质有机结合的内涵是资料的合理利用。地震和地质是相辅相成的, 在通过地震资料完成地质研究的同时, 地质的标定还能够解决地震的多解性, 所谓地震多解性是地球物理本身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 地震的同相轴表示为波阻抗界面, 且在各类的属性体中, 同相轴代表着不同的属性值大小, 但属性值不可能有地质含义.所以需要地质的标定来给予它相应的地质含义。常用的地质标定方法有以下三种:

第一, 通过地质模型进行地质标定。用已存在的地质模型来标定地震资料, 再通过地质原理对其进行分析, 然后对地震资料进行地质含义的赋予。

第二, 通过合成记录进行地质标定。运用声波与密度的测井资料合成地震记录, 然后与实际的地震记录做出对比, 最后赋予其地质含义。

第三, 通过正演模拟进行地质标定。通过现有的资料, 在地下建立二维和三维的地质模型。利用射线的追踪或者波动方程等方式, 正演模拟地质模型的相关地震记录, 再经过偏移成像与反演。这种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模拟记录和实际地震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 经过修正初始的模型, 使模型更加接近地下的真实地质, 从而对地下的地质进行了解。

随着计算机科技和地震资料的不断发展, 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也开始广泛应用, 形成了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以及解释三个不同层次的有效技术体系。石油地震地质学研究的目标是通过了解地下真实的地质情况在实践中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做好地质和地震之间的结合与一体化是石油地震地质学研究的精髓。

3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清楚的认识到石油的重要性, 在勘测和开采的技术上也开始了不断的研究, 石油地震地质学作为一门新的研究理论在实践的应用中尚不完善, 如何更好地做好地震和地质的一体化, 更好地将多领域的研究应用在石油的勘测过程中, 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讨, 特别是沉积单元和烃类检测等研究方面将成为石油地震地质研究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云金表, 赵利华.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构造特征、沙箱模拟与形成机制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 2009 (2) [1]云金表, 赵利华.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构造特征、沙箱模拟与形成机制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 2009 (2)

[2]宗国洪, 肖焕钦, 李常宝.济阳坳陷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 2010 (3) [2]宗国洪, 肖焕钦, 李常宝.济阳坳陷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 2010 (3)

[3]任建业, 张青林.东营凹陷中央背斜隆起带形成机制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 (8) [3]任建业, 张青林.东营凹陷中央背斜隆起带形成机制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 (8)

[4]郝雪峰, 熊伟, 卓勤功.东营凹陷胜利村背斜成因新认识[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6) [4]郝雪峰, 熊伟, 卓勤功.东营凹陷胜利村背斜成因新认识[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6)

上一篇: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下一篇:电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