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

2024-10-06

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精选4篇)

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 篇1

医院手术室具有环境特殊、工作紧张、专科性强等特点, 在手术室实习的护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为维护其身心健康, 提高学习效果, 必须提高带教老师水平, 加强实习护生的教育培训, 认真执行规范的防护措施。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2010年—2011年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护生22名, 均为女性, 年龄18岁~21岁。学历:专科4名, 中专18名, 均为正规医学院校的全日制护生。

1.2 方法

采用与实习护生交谈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 然后记录汇总分析。

2 结果

2.1 实习护生的压力

2.1.1 环境特殊的压力

2.1.2 空调环境

我院手术室为洁净手术室, 温度与湿度需空调机组调控, 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中工作, 易产生头晕、疲劳等情况。

2.1.3 消毒剂、麻醉废气污染

手术室常用化学消毒剂如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的挥发及麻醉废气, 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不良影响, 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引起接触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甚至致癌等。

2.1.4 噪声污染

术中连续噪声来自麻醉呼吸机、吸引器的机械声;间断噪声来自多功能高频电刀、麻醉报警及运用手术器械、物品及仪器移动声音以及室内人员的谈话声等;骨科、脑外科手术还包括骨锤敲击声, 电锯、电钻发出的噪声。长期接触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人体判断力和持续记忆力减退, 可引发多器官功能的改变, 严重者可导致听力、神经系统损害。

2.2 专科性强的压力

2.2.1 手术室的先进仪器较多, 护生在学校时大多没有接触过, 刚进手术室很难熟悉、掌握, 如:腹腔镜、高频电刀等。

2.2.2 护理技术操作要求高。实习护生到手术室实习时须

强化无菌观念, 掌握手术室的无菌技术操作, 如刷手、戴无菌手套、穿手术衣、铺手术单等。

2.2.3 手术体位的安置及手术的配合等的要求均较高。

2.3 职业危害的压力

2.3.1 锐器伤

护理人员最容易且最频繁受到锐器损伤, 在手术配合过程中常使用锐利器械如手术刀、剪刀、缝针等, 因传递器械频繁, 极易损伤自己或误伤他人。感染性锐器伤是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因素, 如:病毒性乙型肝炎、病毒性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2.3.2 负重伤

护士在工作中常常搬运患者或较重物品, 使身体负荷加大, 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 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此外, 护士经常超时静立、走动还易引起静脉曲张等[1]。

2.4 心理上的压力

2.4.1 手术室工作节奏快、经常加班, 精神高度集中, 误餐使实习护生短时间内较难适应, 严重者可引起失眠、神经衰弱。

2.4.2 手术时需与多科医师配合, 人际关系较为复杂, 加

之操作不熟练, 容易引起手术医师的埋怨, 使实习护生产生自卑心理。

2.4.3 锐器伤等的危害可使护生产生焦虑、恐惧、悲观, 甚至放弃护理职业。

3 防护

3.1 环境特殊的防护

3.1.1 空调环境的防护调节温度、湿度至适宜的范围;护士长合理排班, 减少拖班, 手术时间过长时可进行交接。

3.1.2 消毒剂和麻醉废气污染的防护

挥发性的消毒剂做好密闭工作, 使用时戴上防护手套、眼罩、口罩等;保证洁净手术间的排放系统工作正常, 及时排出废气;麻醉机的管道衔接紧密, 减少泄漏。

3.1.3 噪声污染的防护

手术室内应尽量减少噪声, 操作时轻、稳, 保持手术室的安静。

3.1.4 专科性强的防护

带教老师应为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扎实、技术操作熟练的主管护师或护师。带教老师明确教学大纲要求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 有的放矢, 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地开展带教工作[2]。有研究认为, 可以通过努力加强带教老师的知识培训, 邀请有经验的带教老师定期开办培训班传授经验, 经常组织带教老师召开带教经验交流会, 改善护理带教质量[3]。带教老师要认真负责带教相关仪器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手术室的护理技术操作及手术体位安置及手术配合等。

3.2 职业危害的防护

因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较差, 带教老师应反复强调职业防护的重要性, 督促检查其学习标准预防及损伤发生后的紧急处理等。带教老师在术前应准确了解手术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 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等病毒携带情况, 做好围术期的安全防护。带教老师要求实习护生掌握“六步洗手法”、口罩的正确戴法、护目镜的戴法及锐器伤后如何处理等。带教老师教会实习护生工作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如:搬运患者时前后脚分开、扩大支撑面, 患者靠向自己;工作中减少弯腰次数, 应保持上身直立, 屈膝操作;长时间静立时可适当轮流踮脚尖、活动下肢肌肉从而促进血液循环。

3.3 心理压力的防护

3.3.1 护士长应合理排班, 在实习护生刚进入手术室时暂

不进行具体的手术配合, 主要是熟悉手术室环境, 了解相关规章制度, 待熟悉后再随带教老师进行相关护理技术操作及手术配合等, 使其能逐步适应手术室的工作节奏。护士长应合理安排好加班与调休, 适时调换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的岗位, 使工作张弛有度。护士长应安排好误餐时的饮食供应, 以高热量的固体食物为主, 在不影响手术的基础上工作人员交替进食。

3.3.2 带教老师应详细讲解并示教相关手术的手术进程

与配合, 介绍手术医师的个人手术喜好, 强化实习护生的操作熟练度, 更好地做好手术配合等工作, 以增强其自信心。

3.3.3 带教老师应详细讲解使用锐器时的相关注意事项,

如:锐器盒的使用;若操作需要回套针帽时必须单手独立操作;用过的输液器针头及时剪入锐器盒内, 忌刺入墨菲滴管内或其他地方;发生锐器伤后先由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血, 忌局部挤压, 及时流动水冲洗, 再予消毒并上报后做后续处理。

4 结论

综上所述, 手术室的实习护生存在着较大的压力, 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带教老师水平, 不断加强实习护生防护意识, 采取规范的防护措施, 才能保证其学习效果, 维护身心健康。

摘要:对我院2010年—2011年22名手术室实习护生采用交谈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 分析手术室实习护生工作压力, 探讨如何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提高护生学习效果, 维护其身心健康。

关键词:手术室,实习护生,压力,防护

参考文献

[1]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8.

[2]沈叙英, 朱明亚.影响护生手术室临床实习效果的原因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1) :51-52.

[3]劳利迪, 邹孟军, 包淑儿.妇科实习护生素质及带教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15) :41-42.

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 篇2

探讨护生的.职业生涯预期对职业定位倾向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定位不明确、职业发展意识模糊、职业定位好高骛远、职业定位存在空缺等方面,进而影响到护生的择业观,最终影响护理事业的稳定和发展.

作 者:王远湘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27(12) 分类号:G455 关键词:职业生涯   职业定位   职业价值   护生  

★ 教师职业素养心得体会的

★ 护生自我鉴定

★ 临床护理论文

★ 临床护理年终总结

★ 临床护理教学中带教与护生心理协调的重要性

★ 护理生对未来的规划范文

★ 护生求职简历

★ 临床护理终工作总结

★ 临床护理见习心得体会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难点分析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实习护生,职业防护,难点分析

毕业实习是护生学习的实践阶段, 在实习期间护生有较多进行护理技术操作的机会, 但是发生职业损伤的危险也很大。虽然近年来实习护生的职业危害、防护问题已渐受重视, 但从教育到管理方面仍显力度不够, 我们对本校2007级315名护生在实习期间 (2008年7月~2009年5月) 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校2007级实习护生315名, 均为女生, 年龄18~21岁, 实习医院均为二级乙等及以上医院。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护生职业防护难点调查表对实习护生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为: (1) 一般情况, 包括性别、年龄、实习医院; (2) 职业防护难点, 包括职业防护教育、防护措施执行、防护用具使用、损伤后处置措施、损伤后评估报告5个方面, 请被调查者回答这5个方面是否到位。共发放315份问卷, 回收315份, 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实习护生认为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的有282人, 占89.5%;认为防护措施执行不到位的有296人, 占94.0%;认为防护用具使用不到位的有299人, 占94.9%;认为损伤后处置措施不到位的有293人占93.0%;认为损伤后评估报告不到位的有296人, 占94.0%。

3 讨论

3.1 现状分析

3.1.1 职业防护教育问题

调查中有89.5%的实习护生认为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原因是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无职业防护课程, 这使护生在校学习时未能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 以至于实习初期无职业防护意识。护生实习期间医院也未把职业防护内容列为培训内容, 加之由于实习医院对职业防护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 带教教师掌握职业防护知识的程度不一, 导致对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

3.1.2 防护措施执行问题

调查中认为防护措施执行不到位的实习护生占94.0%, 原因是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淡薄, 对职业损伤危害认识不够, 存有侥幸心理。加之由于在校时缺乏系统的防护技能培训, 实习医院也缺少相应的安全操作流程, 从而导致防护措施执行不到位。

3.1.3 防护用具使用问题

调查中认为防护用具使用不到位的实习护生占94.9%, 原因是实习医院没能按规定购进和提供防护用具。例如:大量注射器、输液器都没有安全保护装置;医院没有为护士提供防漏、耐刺、密封的锐器收集箱;毁型用的毁型器也很难被使用, 大部分护士和实习护生仍在用手分离针头和注射器;有的医院为降低医疗成本, 要求实习护生在操作前后反复洗手而不是通过带乳胶手套来防止感染, 或者延长乳胶手套和一次性口罩的使用时间。

3.1.4 损伤后处置措施问题

调查中认为损伤后处置措施不到位的实习护生占93.0%, 原因是实习护生缺乏防护观念, 没有意识到受伤后正确处理是减轻损伤的重要环节, 也没有接受过损伤后应急处置措施的培训, 如受到针刺伤后的“五步法” (挤血—冲洗—消毒—包扎—上报) [1], 以至于在发生损伤时手足无措。

3.1.5 损伤后评估报告问题

调查中认为损伤后评估报告制度不健全的实习护生占94.0%, 原因是发生损伤后医院没有专门对实习护生进行风险评估和指导处理, 受伤护生未能得到必要的检测、治疗及流行病学跟踪观察, 有的医院甚至连必要的上报资料和档案也没有。

3.2 对策及建议

3.2.1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树立防护意识

对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安全意识的培训, 使其树立预防观念[2], 教育实习护生把每一个针头都视为感染性针头对待, 增强防护意识;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都具有传染性, 做好保护措施, 树立自我防护观念。

3.2.2 增设防护课程, 提高防护技能

护生在校期间, 学校可采取多种形式对其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如开展专题讲座, 请医院经验丰富的护士讲解自我防护知识、演练自我防护操作, 并从自身角度讲解职业防护的重要性, 使学生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讲授护理技术或基础护理等课程的相关章节时可结合有关操作, 如各种注射、输液、输血、标本采集等, 让护生了解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会护生防护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损伤发生后正确的处理方法[3]。

3.2.3 实习前进行岗前培训

在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集中强化培训[4], 如进行何种护理操作要戴手套, 怎样防止锐器伤害, 锐器伤害后伤口的正确处理, 玻璃瓶的正确切割方法, 拔针与插针的正确方法, 被污染锐器的收集与处理, 接触化学消毒剂、化疗药、紫外线时应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等, 再一次增强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并强化其防护技能。

3.2.4 建立健全损伤后上报评估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损伤上报制度和上报程序, 告知实习护生发生意外损伤后应立即上报给带教教师, 再由带教教师向医院感染科报告, 并填写意外损伤事故报告单。实习科室应对不慎发生损伤的实习护生进行登记、报告管理, 清楚记录损伤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损伤部位、程度、处理方法等以及是否实施了预防性用药, 进行血液检查及随访。

3.2.5 建议医院增加医疗防护设备

如果有足够的防护用品, 实习期间护生发生职业损伤的几率将大大降低。因此医院应为医务人员购置防护用品和设备并在临床推广使用, 把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从学校教育到医院管理均给予足够的重视。实习护生也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 增强健康防护意识,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可萍, 庄英杰, 文翠容, 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6 (6) :572.

[2]李永芬, 张德智, 刘建华.针刺伤的分级控制[J].中国护理管理, 2007, 7 (7) :41.

[3]梁爱华, 张金华.护生岗前自我防护教育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 2005, 5 (3) :23.

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 篇4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对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4年7月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护生233人,其中男5人,女228人;年龄19岁~23岁;高职129人,本科104人。护生均了解调查内容与目的,自愿参与本研究。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采用改编问卷进行调查。利用护生实习前宣讲大会间歇时间,采用集中不记名自填问卷法,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233份,回收问卷232份,回收率为99.6%,其中有效问卷209份,有效回收率为90.1%。问卷内容包括3方面:1被调查者基本信息;2“职业防护态度”调查表,共4题,采用Likert量表的形式填写,分别为极重要(5分)、重要(4分)、不能确定(3分)、不重要(2分)、极不重要(1分),最高分为20分,原始问卷来自中南大学黄辉[3]2011年的硕士学位论文;3“护理职业防护认知”调查表,涉及生物11题(C1~C11)、化学3题(C12~C14)、物理2题(C15、C16)和社会心理4题(C17~C20),共4方面,20道题目,答对1分,答错0分,满分20分,分值越高表示知识水平越高。原始问卷来自复旦大学邬维娜[4]2009年的硕士学位论文。

2结果

2.1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情况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的答题正确率为68.65%,得分为13.74分±3.24分,护生实习前生物、化学、物理及社会心理4方面职业防护知识的答题正确率分别为66.30%,74.80%,38.76%,85.89%,得分分别为7.28分±2.09分、2.24分±0.84分、0.78分±0.66分、3.44分±0.83分。本科护生在职业防护知识的生物、化学、物理3方面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高职护生(P<0.05),在社会心理方面,两组护生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正确率均高于80%。详见表1。

2.2不同学历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各题答题正确率比较(见表2)

%

2.3不同学历护生职业防护态度得分比较(见表3)

2.4护生职业防护态度与知识掌握情况的相关性通过SAS9.3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护生的职业防护态度与知识掌握情况呈正相关(r=0.167,P=0.0154)。

3讨论

3.1实习前护生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较差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意识较弱,职业防护知识水平较低,其职业防护知识的正确率为68.65%,与李丽[5]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目前护理教科书中未涉及系统职业防护内容,学校也未开设系统全面的职业防护课程,护生很难从教科书和课堂上获得全面而规范的职业防护知识有关。

胡化刚等[6]的调查结果显示,护士职业损伤的发生率高达78.8%,其中不包含语言伤害和直接的身体伤害。护士职业损伤的高发性使护士职业危害相关问题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教育方面仍显力度不够[7]。许乐等[8]对全国44所护理本科院校课程重要性评价及设置现状的调查中显示,职业防护课程的开设率为0,学生只是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了解护理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或只是在实习前临时培训,授课学时相对少,培训内容相对局限,主要局限于安全注射、预防针刺伤等,并且尚无统一教材。然而在国外,有部分护理院校已开展职业防护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在2000年Whitaker等[9]的调查研究中就显示,英国夏季招生服务名单上开设护理文凭课程的33所院校中有29所已明确将职业健康教学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职业防护在临床工作中极为重要,而防护的关键在于职业防护意识的提高和习惯的养成。有研究表明,防护意识薄弱、防护知识缺乏是导致职业性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10]。因此有必要在护理教学中增设系统的职业防护课程,填补护理职业防护课程开设的空白,制订相关教学计划,提供相关的教材,提高护生职业防护知识水平。

3.2不同学历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与高职护生在生物、化学及物理3个维度的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科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高职护生(P<0.05)。尤其在生物方面的11道题目中有4道题目(C2、C3、C7、C8,见表2)显示本科护生的得分明显高于高职护生(P<0.05),并且4道题目均与传染病的预防及隔离相关,而高职护生的答题正确率均在60%以下,说明高职护生对传染性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很不理想。而在判断肺结核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一题中两组护生的正确率均低于40%。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医务人员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率较一般居民高1倍[11],王琳[12]的研究也显示护生对重大传染病的认知水平并不高,并且护生对传染病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态度。因此,建议学校应该重点加强对护生传染病防治的教育,尤其是加强对高职护生的教育,使其获得更多预防知识,提高护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高职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较本科护生差,可能与高职护生在校学习时间短有关。因此,学校在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时应对不同学历的护生进行分层培训,尤需注意侧重对高职护生生物、化学、物理方面的职业防护的教育。

3.3不同维度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差异较大职业防护不同维度知识掌握情况正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心理、化学、生物、物理。护生的社会心理方面知识水平最好,与邬维娜等[4,13]的研究结果一致。但邬维娜[4]的研究显示,护生对工作场所暴力缺乏相应的认知,而我院护生这一题目的答题正确率最高,可能与我院加强对暴力事件有相关的知识教育并且护生自身也注重该方面知识的学习有关。护生在物理维度的知识掌握情况最差,职业性骨骼肌肉疾病防护的答题正确率最低。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护士骨骼肌肉疾病的发生率已占据所有职业的首位[14]。骨骼肌肉疾病方面知识的缺乏可能是职业性骨骼肌肉疾患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因而深化护生对物理职业损伤的认识,加强护生对物理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纠正日常工作中的错误动作,增强物理职业防护意识十分必要。

3.4护生职业防护态度与知识掌握情况呈正相关Askarian等[15]对伊朗某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生标准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其结果提示内科住院医生知识和态度具有较弱的相关性(r=0.397,P=0.030),外科住院医生知识和态度具有中等程度相关性(r=0.554,P=0.006)。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职业防护态度与知识掌握情况具有较弱的相关性(r=0.167,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黄燕[16]对某市妇产儿童医疗机构工作的679名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职业防护基本知识”维度,护士知识和态度无显著相关性(r=0.048,P=0.216),这与本研究结果有一定差异,可能与抽样人群、问卷设计的不同有关,也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

知识是态度的基础,态度也影响知识的掌握水平,较高的知识水平有助于护生意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建立正确的职业防护态度,正确的态度能促进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知识水平,由此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应着重加强对护生系统的职业防护知识教育,加深其对职业防护的认识,提高其职业防护态度。

4结论

上一篇:创新管理对策研究下一篇:石油地质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