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2024-06-12

医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精选4篇)

医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篇1

行医既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职业, 又是一个需要学习博大精深的科学知识、掌握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的职业, 同时医学关注健康、生命至上的社会属性需要从医者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水平, 这些都对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让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真正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 是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职责。

一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 理想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理想是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 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 就没有生活。德国戏剧家、诗人歌德认为, 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一个伟大的目标, 并决心实现它。

理想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是悬在人生之路上的明灯, 指引人前行。作家高尔基曾说, 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时, 又给了他一根拐杖, 这就是理想!

理想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理想会给予一个人向善的力量, 同时也会赋予其拒恶的勇气, 人的一生, 难免有坎坷, 有挫折, 有各种各样的诱惑, 胸怀远大理想的人, 不会自暴自弃、随波逐流, 也不会在利益与诱惑面前, 放弃自尊。

(二) 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是体现医学职业精神的要求

医学生的职业理想, 就是个人渴望达到的医学职业境界, 是对未来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医学生个人的职业理想, 与社会需求的医学职业精神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在对生命的敬畏和人类健康的珍重, 就是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关注病人的健康, 重视病人的权利、人格, 维护病人的利益与幸福, 在专业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尊重客观事实与医学规律, 依据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科学试验的开拓创新, 在操作规范指导下进行医学临床防治疾病实践, 防止差错事故, 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为人类健康服务。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职业境界的憧憬和追求, 就是在未来从事职业过程中所追求的贡献以及自我价值的体现。

(三) 现代医学发展要求医生必须有理想信念的力量支撑

当下, 自然科学属性领域均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 各种新技术、新发现、新疗法等层出不穷, 让人目不暇接, 仅一个《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每年增加的文献量就达40万余篇, 这就要求从医人员必须终生坚持学习、艰苦探索。

随着人类的进步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 其社会科学的属性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 现代医学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和心理因素对生理的影响以及人们内外环境、心身的统一, 从而使医学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 两者互相渗透和促进。敬畏生命、珍重健康的价值理念充分体现了其人与人互相关怀的人文属性, 人们对生命权、健康权、知情权等的追求, 给医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生命系统的复杂和奥妙无穷, 注定了医学的复杂和困难。作为医学的实践者, 医生被赋予了极高的要求, 他们既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科学知识, 掌握高超的医疗技术, 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品质, 除此之外, 医生的价值理念还要与人们的期望和社会的需求吻合, 只能在奉献、服务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医生往往是在被患者认可的情况下, 才能获得精神的满足, 这对个性张扬的年轻人无疑是个挑战, 也难免会让医生遭受更多的误解、挫折。

二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大医精诚的理念

我国古代孙思邈著述的《大医精诚》, 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其思想精髓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医乃仁术, 医者必须具有仁爱之心。孙思邈说:“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 德逾于此”, 又说“夫二仪之内, 阴阳之中, 唯人最贵”, 还说“凡大医治病, 必先安神定志, 无欲无求,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医务工作者要做“苍生大医”, “广施善术”。

医者对患者要一视同仁, 必须具有“志存救济”、“一心赴救”、“普同一等”的崇高思想境界。“上以疗君亲之疾, 下以救贫贱之厄”。“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媸, 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

医者要有勇于担当, 不计个人得失的气魄, 恪守“淡泊明志”的道德理想。医者“不得瞻前顾后, 自虑凶吉, 护惜身命”、“不得持已所长, 专心经略财物”、“不得以佊法规, 处以珍贵之药, 令彼难求, 自炫功能”。

医者必须勤学不倦, 虚怀若谷, 力求达到医术医德的完美统一。“凡欲为大医, 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 必须“涉猎群书”, “博极医源, 精勤不倦, 不得道听途说, 而言医道已了”。务须刻苦学习, 精研医理,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努力探求至精至微之医理, 掌握至纯至熟之医术。

医者必须注重自身修养, 尊重同道。孙思邈指出:“夫大医之体, 欲得澄神内视, 望之俨然, 宽裕汪汪, 不皎不昧。”对待患者, “其有患疮痍下痢, 臭秽不可瞻视, 人所恶见者, 但发惭愧凄冷忧恤之意, 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 对待同道, 则不得“道说是非, 议论人物, 炫耀声名, 訾毁诸医, 自矜已德。偶然治差一病, 则昂头戴面, 而有自许之貌, 谓天下无双, 此医之膏肓也。”这种注重自身修养爱护病人尊重同道的精神, 堪为后世医者之行为准则[2]。

(二) 医师和医学生誓言

医师的誓言就是医师对自身行为规范的承诺, 更多的是基于社会公认的医学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认可和追求。西方医学的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人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明确了医生对病人、对社会的责任及医生行为规范, 两千多年来, 其基本精神一直被视为医生行为规范被广泛接受, 直到今日, 在很多国家的医学生入学时还要学习该誓言, 很多医生就业时还必须按此誓言庄严宣誓。1984年, 世界医学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日内瓦宣言》, 它制定了国际医务人员道德规范, 明确指出病人的健康是医务人员首要关心的、具有头等重要地位的问题, 医务人员应坚持医学事业光荣而崇高的传统职业道德, 其基本精神与《希波克拉底誓言》一脉相承。在1988年的英国爱丁堡召开的世界医学教育大会上, 通过了《爱丁堡宣言》, 该宣言指出:“病人理当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 仔细的观察者, 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 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2002年, 《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发表, 为当代医师提出了21世纪医学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 到目前为止, 已有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在内的3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和签署了该宣言。中国医师协会于2005年正式签署该宣言, 加入推行《医师宣言》的活动, 中国的医师承诺的誓言包括了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终生学习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高度凝练了医师的职业精神和要求。1991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以文件的形式颁布了《医学生誓言》, 它是在充分吸收了国际上公认的几个誓言内涵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国情而制订的, 它既是对医学生的要求, 更是对他们未来成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要求。

三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 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1培养学生具有清晰的职业意识和正确的自我认知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 对生命奥妙的探究、对疑难杂症的攻克、对生命的敬畏、对病人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等等, 决定了从医是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职业。另外, 在普通人心目中, 医生和医学往往被一厢情愿地理想化, 求生的本能使得病人总是希望医生能为他做到药到病除、起死回生。医学也是个与环保类似的工作, 投入大, 见效慢, 学习的过程中, 付出的辛苦就比别人多, 五年的时间已经比一般大学多出了25%的时间成本, 之后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又是一个漫长的熬的过程, 病人是随时都会出现的, 工作的时间和强度往往也不固定。因此医生这个行业, 所得的收入往往与各种付出不成正比。对于把医生作为谋生行业而不是人生理想的人来说, 当医生所挣的钱也许永远低于自己的预期。医学生必须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同时对自我的兴趣、能力、特长、对未来的期望等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自我的理想必须建立在社会的职业理想之上, 将二者结合起来, 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学有所成, 也才能做到全面发展, 最终才能真正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2培养学生具有恒心和坚强的毅力

医学事业的发展历史悠久, 日新月异, 涵盖范围广, 信息量与日俱增。医学人文素质的提升, 需要全方位的历练积累, 医学生的学习任务艰苦而繁重, 2007年颁发的教学计划, 临床医学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功课近100门, 还要参与大量的实践活动, 需要医学生有恒心和坚强的毅力来完成学习任务。而等你毕业进入职场, 又发现所有学到的知识还不够用, 面对病人还不能做到得心应手, 还要再学习, 再研究, 也就是医生必须终身学习, 必须一生都刻苦钻研。

3培养学生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

没有一个病人是按照医生上下班的作息时间来生病的, 也没有病人是按照教科书上的描述来生病的, 医生在付出休息时间、付出超出常人的精力、体力来工作的同时, 还要对病人付出关爱, 给予人文关怀, 在筋疲力尽的工作之余, 还要对各种各样需求的病人及其家属做出耐心细致的解释、再解释, 医生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 依然会招来抱怨、辱骂、打击。所有看病难、看病贵的矛头都指向医院、指向医生, 医生既要面临职业带来的风险, 还要承担巨大的社会压力, 崇高的职业理想, 对职业的热爱就是强大支撑。

4培养学生具备不断完善道德的追求

一个好医生, 首先是个具备很高道德修养水平的人, 这种道德修养是需要不断修炼而来的, 一方面, 追求幸福、享受快乐是每一个人的本能和权力, 医生当然也不例外, 按照传统儒家文化的观点, 一个人有了很高的修养境界, 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内心的快乐。另一方面, 医学面临的许多现实常常充满了情理、伦理的矛盾, 充斥着物质、名声、荣誉等等诱惑, 还要常常面临生离死别的悲情和爱莫能助的绝望, 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 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品质, 做到这点, 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培养这种修炼道德的勇气。

(二) 激励医学生追求崇高的从医境界

医学作为人类最崇高的职业之一, 要求从医者具备很高的思想境界水平, 在医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中, 应当激励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历练提升自己的从医境界。

1对医术的追求永无止境

人类对生命科学的研究脚步从未停止, 对健康的渴望、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伴随而来的新技术、新发现、新经验层出不穷, 日新月异。同时, 社会的人文属性也在发展变化, 人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变化, 病人、病情也在发生变化, 医生永远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 对医术的追求永无止境是每一个医师应有的境界。

2患者至上、守护健康、敬畏生命

以患者的利益为重, 时刻把患者安危放在心上, 尊重患者的隐私, 遵从生命至上的理念, 我国著名医学家张孝骞教授提出的从医必须做到“戒、慎、恐、惧”四个字, 就是我们医师的思想境界。

3勇于奉献、胸怀坦荡、担当责任

医生的职业, 是服务人民群众的职业, 是需要奉献的职业, 我们面对的病人无关贫富贵贱, 吴阶平的“医学技术回归医学人文关怀”, 钟南山“一切从病人出发”, 裘法祖“在服务中学习”, 吴孟超“仁德济世”等等, 一个个医学大家正是在践行服务、奉献的理念中变得崇高和伟大。人类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总有其局限性, 在诊疗中一定会面临风险, 出现差错或不当在所难免, 这就要求医生要有担当责任、纠正错误或差错的勇气, 没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 对差错遮遮掩掩、推脱责任, 对一个医生来说是很危险的[3]。

4哲学修养

学习哲学能使人头脑更聪明, 自古以来, 医学与哲学形影相随, 难舍难分, 哲学可以给医生明晰病情, 科学决策, 正确处理医学与伦理、社会、法律等问题提供有效的辩证思维方法,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医生最需要辩证法, 也最容易懂辩证法”, 这一点, 在吴阶平院士的经历中表现得最充分, 也是获益最深的, 他在学医初期就学习了《实践论》、《矛盾论》, 以后又不断地深入学习思考, 吴院士一生经历了许多特殊的时期, 面对复杂的局面能应付自如, 出色完成了各项特殊的医疗任务, 与他结合实践学哲学、用哲学是分不开的[4]。哲学修养的境界, 还有助于面对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劳动的医生, 正确面对压力, 调整情绪, 从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

(三) 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载体

1大力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医学职业理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工作中, 我院紧密结合医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逐步探索出一套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德育教育的模式, 打造了一批学生乐于参与并、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 并将其作为长效机制长期开展,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围绕做一个“有理想、有榜样、有目标、有行动”的医学生这一主题开办学生讲坛, 由学生自行组织具体演讲内容和形式, 自己主办讲坛;开展专业外语讲课比赛, 让学生以讲课的形式展示其医学专业外语的水平,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提高学习专业外语的积极性;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给学生提供了解医院, 接触病人, 了解社会的实践平台;开展读书活动, 不断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同时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开展主题演讲比赛、文体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四个一”活动, 即各班学生做到每节课向老师问一声好、送上一杯热茶和一张消毒湿巾、提供一本学生点名册, 培养学生尊敬师长, 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风气;开办系列讲座, 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大力开展榜样教育

医学的职业和医学教育的特点, 决定了榜样教育在医学教育中, 有着其特殊的重要作用, 我们在探索实践过程中, 围绕“学习实践白求恩精神, 争当优秀医学生”这一主题, 注重引导学生寻找榜样、学习榜样, 向医界名家学习、向身边的老师专家学习、向周围的同学学习, 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模仿。按照人类学习的客观规律来看, 模仿是生物进化的源泉, 是社会学的主要形式之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 榜样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 从态度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 均可以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加以完成, 医学最终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并在实践中检验其效果的探索过程, 其知识的获得, 医学专业技能的提升, 更离不开模仿。

经验传授。中国的传统教育历来强调身教重于言传, 医学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至今, 积累了广博而精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 一个医生的成长, 不但需要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还要有专业技能的运用, 更需要把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于临床与科研的思维能力, 这其中, 老师或前辈的经验传承不可或缺, 对医学生的行为习惯、临床思维、医德医风的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用榜样感染和激发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医学生在选择学医时, 对医学这一职业的认识通常只停留在表面, 或者是家长的意愿, 而我国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 决定了医学生很难有再次选择的机会, 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学习生活过程中, 受到师长人格魅力的影响、亲身经历了救死扶伤的历程以后, 逐步树立起了崇高的职业理想, 并为之奋斗终身。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医学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分类越来越精细, 医学的实践过程, 就是一个团队互相配合、互相学习的过程, 在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中, 这种团队协作配合的意识和能力培养, 要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罗家伦.中国人的品格[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0:33-34.

[2]张之南.治学与从业:一名协和老医生的体会[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7:7-11.

[3]冯正中、秦泗河.医生的境界[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8:1-6.

[4]董炳琨.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吴阶平生平[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1:11-28.

浅谈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篇2

[关键词]医学生 人文教育 文化素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高校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这些变化对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标准,对医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诸如丰富的医学知识及医学心理学知识、娴熟的医护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人文修养等。许多事实证明,医学生仅具有单方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传统医学教育较少考虑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随着实践的发展已暴露出严重的弊端。现代医学高等教育不得不重新考虑医学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整合,追求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能力层面上,有些大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差,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在修养层面上,由于人文素质不高,有些大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因此,转变观念,迎接挑战,积极探索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思路与途径,是摆在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迫切的任务。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科院校在办学思想上强调培养专门人才,强调对学生进行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全面素质教育,其根源在于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观存在不正确、不全面的看法,没有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没有把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统一起来。这与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时代的迫切需要不相符合。在知识经济时代,倡导人文教育,特别是加强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培养充满人文关怀和慈爱之心的高素质医务人员,完善医疗机构“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显得尤为必要。医学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复合型医务人才的必然要求。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会直接影响合格医务人员的培养。

要抓好医学生的人文教育,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高度重视、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实践来转化、推动。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发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而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既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医学高等院校应进一步转变单纯知识技能教育的观念,提高师生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中关心人的成长,关心人的精神建构,“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二、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加强人文学科专业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医学类学生的课程设置,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所占比重太小,必修的人文课程以政治理论和外语为主,缺少相应的其他人文课程设置。因此,高校首先应进一步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加大人文科学课程比重,文理交叉互相渗透,课程结构上要确立一个人文与其他专业的合理比例。课程安排要整体部署,分步实施。同时要遵循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原则,即课程体系既符合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关系又在外在环境相互联系中不断更新课程及教学内容。还要从学科、专业、院系的内部考虑课程的连贯性和层次性,注意科学性与可行性结合,在保证人文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安排适当的辅修课,力求为医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

其次,结合学生生活和思想状况,改革教学思路,更新教学内容,使用新的教学手段,积极挖潜,克服由教育的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人才的“单向度”倾向,在所有学科教育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人文教育不仅仅是人文课程及相关教师的任务,而且是所有课程及所有教师都应该承担的工作。

第三,建立健全教育评价体系、组织机构以及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通过科学正确的评价体系,形成教学、评价、改进的良性循环,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四,在教师设置上,排除任意性和非专业性。西方大学的公共课通常是由最资深、最有学问的教授去讲。由专职教师任课,并使教学和科研并重,使人文课教师群体成为有着较为深厚的积淀的有机学术社群。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

教师的崇高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因为教师本人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会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外化为教学态度、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等,这一切都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人文素养,不仅无法“以自己的热情去激发学生的热情”,在教学上往往会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讲授的内容缺乏深度和新意,传授的知识信息量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为人文知识只有经过理解、内化、实践,才能转化为人文素养,而大学教师正是帮助大学生把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素养的引导者。所以,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就必须重视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使教学中渗透更多的人文精神,以培养更多人文素养高的大学生。不但在课堂上使学科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通,而且在课外也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要重视高校师资队伍的引进和选拔,对于新选拔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如采取有计划的送入培训班学习、由资深教师代教、多听多上公开课等方式,使他们尽快转变角色,成长为优秀人文课专业课教师。对于有一定教龄的老师,也应与时俱进,多学习新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知识常学常新。要积极请大师讲学、加强学院与学院的交流学习,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教师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之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四、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无形的文化氛围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积极创建优美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统一为主线。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指导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和志愿服务等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作用。

五、根据医学生教育的特点,抓好临床阶段教育

在我国医学人文课程通常仅在医学教育的前期开展,同时学习的是医学基础课程,而当进入专业课和临床实习期后,并没有专门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临床教育阶段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也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各教学实习医院身上,在这一阶段,人文教育主要的实施者不再是高校的人文学科教师,而是各教学实习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教育的方式一般也不再是课堂教学方式,而主要应侧重于言传身教、现身说法。进一步讲,作为教学实习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教会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自觉加强自身人文修养,全面展示自身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人文风范。要通过自身示范作用,比如通过对病人的关爱、对事业的高度负责等来影响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爱护病人,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乐观的生活态度,等等。当然,有条件的教学实习医院也可以通过组织医德医风竞赛、邀请专家或院内德高望重者给学生做专题报告和演讲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总之,我们要不断探索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最佳的结合点,推进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我们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学科专业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全方位人文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出适合新时代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牛翔宇,崔海英,李祥永.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构建和谐社会[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

[3]徐华平,赖平.浅论新形势下的醫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2):24.

[4]汪一江.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医学教育,2004,(2):19-21.

医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篇3

关键词:基层医改,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之一[1],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从2009年4月至今6年多的时间里,在 “强基层”原则与“以农村为重点”方针下,基层医改稳步推进,一些基本的改革走向从中呈现出来。

1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走向

1.1服务主体:从乡村医生到全科医生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以全科医生为重点:(1)加强对原有乡村医生的从业管理,原则上新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2]。(2) 加强培训,推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3]。(3)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4],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5]。(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执业(助理)医师经转岗培训或岗位培训,将执业范围变更为全科医学专业[6]。(5)在现行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增设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7]。

1.2服务对象:从扩大覆盖面到提高保障水平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 (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其覆盖面稳步扩大。到2012年,三项基本医保参保率都达到95%[8]。基本医保保障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其中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从2009年人均每年80元[9]逐步提高到2015年每人每年360元以上[3]。在医疗救助方面,取消了医疗救助起付线、稳步提高封顶线, 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2014年达到60%[10]。另外,作为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基层的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费用报销比例明显高于医院。

1.3服务范围:从疾病治疗到健康教育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即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更重要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涵盖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处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养老、母婴保健、对居民生活环境进行卫生监督协管及开展倡导健康生活理念与方式的健康教育等 (参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1.4服务技术:从追求高端到提倡适宜

20世纪以来,现代高精尖的科学技术逐步被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这一方面提高了人类应对危重、疑难疾病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如果不分疾病的轻重缓急而一味求高求新,必然会带来更加昂贵的医疗费用。因此,新医改明确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功能是在提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时,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包括增补药品)[11]。其中对中医药技术的使用,基层卫生政策更是从 “鼓励”到“大力推广”,再到“应该”。 2003年提出:“国家鼓励乡村医生学习中医药基本知识,运用中医药技能防治疾病”[2];2009年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12];2015年提出:“乡村医生应学习中医药知识, 运用中医药技能防治疾病”[7],到2020年,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13]。

1.5服务评价:从经济效益到社会效益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原有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基层医疗机构很多因失去生存根基而关闭,而城市中公立医院则被推向市场,医院的绩效管理主要采用经济效益标准,这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4],但是在作为公共产品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在坚持公益性质的公共医疗卫生领域里,政府承担主导责任[12]。《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 指出:“政府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能力不强”,因此,在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切实落实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和监管等方面的责任, 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13]。

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与卫生技术人员的绩效管理上采用社会效益标准,具体表现在:(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收支两条线”[12]。(2)支出方面,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付”[12],取代单一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方式。(3)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 前二者旨在排除经济效益标准,后者是在社会效益标准下调动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积极性。(4)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经常性补助机制。(5)明确乡村医生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15],完善其养老政策,使其参加各种社会保险。

2基层医学生的职业理想定位:国家卫生战略选择的实践者

国家对基层卫生事业的一系列投入与支持,我们与其将其理解为一种为弥补基层薄弱的“政策倾斜”,不如说是一种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战略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向基层的医学生将来要成为基层居民的健康“守门人”,这是一个应充满自豪与自信的职业。

2.1医学重心前移的开路者

“预防为主”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根本方针,新医改的一大亮点就在于把这一理念更全面地付之于实际行动。相应的,医学重心从“征服病魔”前移至“维护健康”。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只是一个表象,真正需要我们去认真解决的是怎样维护健康的问题。通过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我们要从统计学意义上取得重大疾病、慢性病发病率降低,发病年龄延后的效果,这才是对“看病难”问题的釜底抽薪式的解决办法。而这必然要依赖于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所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

如此重要的工作任务需要合格乃至优秀的卫生人才来完成。但目前承担这一战略性任务的基层特别是乡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却存在“队伍老化”、“学历总体水平偏低”[16]等问题,同时,其中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却由于对职业发展前景不满意而流失严重。我们面向基层医学生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提供“下得去、用得上和留得住”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一方面,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高度重要性,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卫生技术水平,树立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志向; 另一方面,从政策层面上为他们在基层创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也同样不可或缺。例如,有关研究建议建立乡村医生职称晋升体系[16],或者进一步探索设置一套适合基层的职称晋升体系,这一体系应是基于“维护健康的能力与业绩”的评价标准,它区别于以“治疗疾病的能力与业绩”评价标准的职称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其所服务人群中取得的可核查的卫生业绩(如整体健康素质的提高,重大疾病、慢性病发病率的降低,通过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而改善的生活环境以及通过健康教育而形成的居民良好生活方式,等等)能得到这一评价体系的认可。我们可以设想,在大城市大医院里有专科的主任医师,在基层医疗机构里也可以有全科的主任医师。这样,基层医务人员就不必象基层公务人员那样:“村长干好了,升为镇长,再干好了,往县里、市里提拔”,他们在基层就能实现职称晋升与事业发展。

2.2医学模式转变的探索者

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东方的思维方式是综合,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分析[17]。起源于西方的生物医学也难免侧重于分析思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条件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进而人类疾病谱也发生重大变化, 于是新的医学模式,即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应运而生。这就是在对待健康与疾病问题上,在原来分析思维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引入综合思维。但是,当某种疾病发展到中晚期以后,患者进入大医院向专科医师求助时,综合思维发挥作用的空间已经变得狭小。也就是说, 新的医学模式更适合在疾病初期或疾病预防中充分运用,从空间位置上来看, 其发挥大作用的天地无疑就是基层。

2013年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辖区居民“综合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11]。这就要求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要以全科医生为重点。2015年新增设的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正在朝这一方向努力。专科医生以“专精” 技术为疑难重症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而全科医生以“整体”视野做基层民众的健康“守门人”,这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双翼,缺一不可。

2.3医学本质回归的体现者

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她的“温度”集中体现在医者以自己的生命状态来体验、 理解和判断患者的生命状态。但是,现代医学却出现某种趋势:机器对人的过度替代、技术分工高度精细及人文关怀的温度被隔断的技术主义[18]。在这种趋势里,在疾病诊断的环节中,医者在逐渐失去自己的身体,而患者则在逐渐被简化为身体, 并且最终被机器转化为一个个符号;而在疾病治疗的环节中,患者“就像流水线上飞速转来的机器”,而医者“也像上了游戏轮盘的小白鼠”[19]。排除少数夹杂着逐利因素的情况外,这也许是人类在利用高科技提高应对病魔的能力的同时,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在这个过程中,医者、患者都很辛苦,彼此需要的是更多的相互理解与支持。

医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篇4

一、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内涵

1.医德教育, 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医德要求, 对医务人员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教育, 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 提高其职业素质。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规定, “医德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 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实效, 长期坚持不懈”。

医学生医德教育, 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医德要求, 依据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对医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医德教育, 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 提高其将来从事医务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是重要的职业前教育, 从学医之初就深入开展医德教育, 是医学界医德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

2. 当前医德教育的主要方式有通过医德教育课程和临床类医学生在其临床实习阶段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完成, 另外各医学院校往往通过开展一些讲座、义诊等相关的主题活动, 加深医学生对医德的理解和接受。

二、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1.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医学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

医学界自古对医德与医术之间的关系就有清晰定位。孙思邈在医学经典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一文中提出了“大医精诚”的观点, 阐述了医德和医术培养之间息息相关的关系。他认为, 优秀的医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医术“精”, 对病人的“诚”。只有将“精”、“诚”集于一身, 才能成为“大医”, 才能被称为“仁者”。从医的人应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总结起来, 就是医德与医术相伴而生, 共同发展。医德以医术为依托, 医术以医德为指导, 医术是实现医德本质的手段, 而医德又将医术的发展方向控制在维护和保障人类健康这一正确轨道上。两者共同推动着医学的发展, 可以说, 一部医学史, 既是医术不断进步的历史, 同时也是医德本质不断实现、不断发展的历史。

2.医德医风教育对正确引导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取向意义重大。

高尚的医德是医学生职业化素质的最核心组成部分, 影响着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以及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医学生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勇于承担白衣天使的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 具有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高尚的医德医风和职业操守是医生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内动力。每个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体现在服务态度、服务理念、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等方面, 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诊疗水平、治疗效果, 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同时也影响着医院的社会声誉及当地的社会安定。高尚的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培养而形成的, 因此, 临床实习阶段是培养医学生良好医德医风品质的基础阶段和决定阶段。

3. 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是缓解日益频发的医疗纠纷的需要。

近几年频发的医疗纠纷表明, 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它不仅要求广大医护人员要有过硬的技术, 更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进, 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如果医学生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 没有过硬的医德基础, 不能与患者顺畅沟通, 势必导致医生和患者关系的紧张, 甚至造成医疗机构各方面都会衰退的不良后果。

三、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对策

1.医学生人文社科知识教育。

社会上有观点认为, 医生会看病、会做手术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医学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职业, 医生面对的首先是“人”, 其次才是“病”, 不能只见“病”不见“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 医学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疗水准, 还应当具备广博的人文社科素养。只有这样, 才能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给病人更多的人文和心理关怀,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 医学生还应当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否则无法面对未来的服务对象。所以, 高等医学院校要规范学科建设, 完善院系设置, 设置专门的人文学系, 建设人文学科教师队伍, 保证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美学等人文课程的学时, 创新教学方式, 提升教学质量, 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塑造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

2.坚持课堂系统讲授, 正面典型引导。

医学生培养中, 医学生的医德和医术教育培养是一个连贯的整体过程, 医学教育者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医德和医术教育的理念, 每位任课教师要率先垂范, 成为医德和医术教育的楷模, 并从日常的言行举止上影响感染学生。从按时上课、认真授课的敬业精神对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解剖课程中, 尊称死者为“大体老师”, 定期带领学生向遗体捐献者敬献鲜花表达尊重, 尊重并赞扬他们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的精神;在科研工作中坚守实事求是的精神, 认真细致地探索未知领域, 并严谨细致地寻求理论根据;在临床实训课中, 把每一个模型人当做病人来爱护, 严格、正规操作;在抢救急症病人时, 争分夺秒为病人赢得时间, 在抢救病人时精心、细致。潜移默化地传授精湛的医术, 传递高尚的职业精神, 让学生得到医德的熏陶, 也得到了医术的指导。

3.加强临床实习带教, 以软环境营造氛围。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德和医术教育的重要阶段。这阶段的医德教育的目标是把自觉的医德意识, 转化为实践中相应的医德行为, 并经过日积月累而形成自觉的医德习惯, 而在医德提升的同时更要掌握一定的医疗技术。

在实习前, 学校和医院要相互协调, 严选医德与医术兼具的优秀临床医生作为带教老师, 加强对学生的表率作用, 使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时, 既学到应掌握的医疗技术, 同时不断地提升情绪体验的水平, 培养仁爱、高尚的道德情感, 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医德情感。学生初入社会, 势必面临负面功利色彩的影响, 面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 造成心态失衡, 这是医德教育面临最大挑战的阶段, 要本着正面教育为主, 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 通过加强临床带教医师树立强烈的医德教育意识;组织医学专家、杰出校友和实习生座谈, 强化榜样的激励和感染作用;由专业老师正面导向, 及时解决医学生的道德困惑等形式, 使医学生在培养科学精神, 严谨工作作风的同时, 将医生天职是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掌握精湛医疗技术形成一个整体, 使学生不仅使医德教育在为人民服务中、奉献中得到深化, 起到良好的道德提升效果。而且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掌握了一定的医疗技术。

4. 取精去芜, 整合大众传媒资源。

医患关系的缓解, 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很难完成的, 而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大众传媒以其传播速度快、涵盖内容多、传递范围广等特点渗透到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 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核心价值观的取向有着深刻的影响。大众传媒对医学界的评价和视角, 对医学事件的报道、对医学职业的评价极大地影响着医学生对自己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过程中的选择, 从而影响医学生在走上从医道路后的自我认知和职业精神。大众媒体对医学生的影响既有引导价值观整合、纠正错误理念、确立主体角色、提供资源等正面因素, 又有医生“收红包”追逐利益、恶性竞争等报道导致的价值观念扭曲, 导致医学生进取心和职业观念弱化、人文精神失落, 处事态度消极化等问题。大众传媒对医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医学院校要坚持传统医学中的医德教育理念, 弘扬主流道德观, 形成正向价值观念, 在保证学生享有自由权利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众媒体的监督、管理力度, 通过加强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 加强计算机监管和自身局域网建设, 从学生实际出发, 建设网上社区, 为学生提供评论时事、交流思想的平台。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 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发挥“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 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使学生在正能量氛围中接受教育, 提高鉴别是非能力, 增强批判意识, 提高自身免疫力。

医学生是医学事业的接班人, 是未来处理医患关系的主体, 让他们接受良好的医德医风教育与培养, 对医患关系的缓和和医学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医学院校要做好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要把握医德理论的要点, 从而更好地发挥医德对医疗机构全面发展的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和竞争作用, 使成为医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勇.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J].教书育人, 2012, (12) .

[2]刘西平, 王淑霞.强化实习期间的医德教育[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7, (08) .

上一篇:几何应用题下一篇: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