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类

2024-10-03

健康养生类(共10篇)

健康养生类 篇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广大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健康生活不仅成为一种普遍的需求, 更成为一种时尚。电视作为主流媒体, 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提供公共服务,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包括健康养生在内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这不仅是电视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据统计, 目前国内健康养生类节目 (栏目) 多达数百档, 已经成为受众收视的热点。如何提高节目制作水平、整合扩大资源更好地进行健康传播, 为一度受到公众诟病的医药健康类节目正名并开展维权活动将成为电视媒体人的主要工作和任务。

一、健康养生类节目的现状

(一) 节目资源、受众资源分布不平衡。

目前, 我国电视健康养生节目资源分布失衡。调查发现, 此类节目资源呈现出明显的东多西少、明显向经济发达地区分布的倾向。经济落后地区受众对与自身健康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表现出较强烈的信息需求。因此, 如何调整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资源分布, 满足受众对此类信息和知识需求, 应该是目前我国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存在与发展的首要解决问题之一。

(二) 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制作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 电视媒体对健康知识、养生知识的传播研究没有系统的调研与全面的理论系统, 缺乏与之相适应的研发、策划、创作、营销和管理团队, 而且从业人员素质远远达不到“既具有医学相关知识又掌握必要传播技巧”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这类节目的“双料专家”, 既懂得电视媒体的特点和掌握传播的手段, 又成为医疗健康知识的专家。这样制作出的节目才能既符合电视媒体的特性, 又满足普通观众的健康需求。

(三) 伪健康信息频繁传播, 缺乏监管。

通过健康信息的传播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可以说是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最根本的目的之一, 但是多数受众对健康信息都没有准确的判断力, 人们往往被电视媒体的巨大说服力击倒, 片面的、互相矛盾的、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健康信息频繁传播。由于健康养生类行业鱼龙混杂, 市场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从目前的情况看, 健康养生保健的监管应当由卫生部负责牵头和制定相关的管理规范更合适, 也可以通过与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发文的形式治理健康养生保健市场, 明确各自的审批或监管责任。

(四) 节目制作者精心选取的大众健康话题, 到专家那里就变成了学术研讨。

医学专家往往更在意自己的学术形象, 更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在表述上更习惯用术语和较严谨的句子, 既不够通俗, 又不符合电视的传播规律, 这样再好的节目内容也会使观众兴趣索然。

(五) 同质化严重, 缺乏创新。

一时间打开电视, 几乎有“台台说健康, 个个话养生”的势头。这么多的健康节目短时间一起上马, 必然良莠不齐, 有些节目为了单纯追求收视率, 哗众取宠, 背离了健康节目传播正确健康知识的初衷, 推崇一些貌似神奇实则虚假的伪养生知识, 有些节目单纯拷贝复制成功节目的样式, 如某公司制作的节目连片头音乐都和辽宁广播电视台的《健康一身轻》相同。如今我国的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相当致命的病症:许多节目在形态、性质、风格、理念、主题甚至主持人的话语上都惊人地相似, 看上去似曾相识, 甚至有的完全照搬、如出一辙, 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不仅使受众产生乏味的感觉, 还影响了节目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度和影响力, 渐渐失去了它的受众群体, 这种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健康知识的推广。

二、健康养生类节目收视率高的原因

据调查, 健康养生类栏目自开播以来, 创造了很高的收视率, 电视台甚至在晚上8点黄金档播放养生节目。一方面, 电视健康养生栏目利用“分众效应”, 帮助电视台挽救了诸多垃圾时段, 又拉回了一些观众, 提高了收视率。另一方面, 广告商看中时机, 插播广告, 做足宣传, 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探究这一类节目创造高收视率的原因如下: (1) 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导致受众对于这类节目的需求提高。 (2)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 亚健康状态在年轻人群中普遍出现, 原本是中老年群体尤为关注的养生话题, 渐渐变成各年龄层关注的焦点, 更多的人关心自己的身体, 关注养生之道。 (3) 许多的老百姓不愿意到医院看医生, 有着求医不如求己的思想大有人在, 怕生病的现实及对于看医生的排斥心理导致了老百姓对健康类节目的关注。 (4) 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重视养生之道, 这种理念流传至今。 (5) 大量健康养生知识经过节目制作团队的策划处理, 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更加方便、生活化, 且花费较少, 符合我国中老年观众注重实用性、性价比的消费特征, 因此这样的节目也必然会受到追捧。在某种程度上, 当前健康养生类节目的热播不仅带动了健康类市场的繁荣, 而且带动了电视台非黄金时段收视率的提高。

三、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受众定位及节目形式

目标受众包括疾病患者, 中老年渴望健康的群体, 上班族中的亚健康人群, 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各阶层人群, 关注娃娃和自身健康的父母与准父母, 追求美丽健康的时尚女性, 以及健康诉求强烈的一般人群等。健康养生类节目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 (1) 对患者来说, 不仅可以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和信息, 对他们的生活也是一种调剂, 节目要满足他们求医问药的需求。 (2) 对健康人而言, 不仅是一种乐趣, 还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用来指导生活实践, 并且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 为他们的健康生活锦上添花。 (3) 对有求知欲的人, 节目要满足他们探求健康密码的好奇心。健康养生类形式有以下三种类型: (1) 对话访谈式, 也被形象地称为“专家电视坐堂”, 即在演播室内就某一个或几个健康话题与嘉宾、专家进行信息传递给观众, 这是目前我国大多健康养生节目所采取的主流节目形式。比如央视的《健康之路》及北京卫视的《养生堂》等节目。 (2) 叙述解说式, 即主持人加画面,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华医药》节目, 这是我国健康养生类节目中深受观众欢迎的品牌栏目之一, 主持人在虚拟演播室中安静朴实地叙述解说, 再请中医养生名人或普通人在电视画面中讲解他们的养生方式。 (3) 综合脱口秀式, 即主持人贯穿全场, 各种形式交叉使用, 形式活泼, 不拘一格。比如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节目, 诸多专家做客现场, 主持群有五个人, 全程娱乐轻松活泼, 这也是我国健康节目娱乐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要准确地进行节目定位必须清楚受众的需要。百姓关心的就是我们栏目所关注的。当前, 媒介之争已经成为受众之争。在激烈的竞争中, 赢得受众就等于赢得成功, 而赢得受众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传播对象。所以, 健康养生节目的受众定位是其关键, 每一档健康养生节目都要确立自己的核心受众, 并根据受众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近期, 北京卫视的《养生堂》节目利用自己的官方微博, 发起了“征集观众”的微博活动:节目组根据每期节目邀请专家的诊疗方向, 有针对性地征集有类似症状的观众亲临栏目录制现场, 让全国观众都有机会与权威专家现场交流、答疑解惑。

四、提高主持人、嘉宾和现场参与者的传播能力

健康养生类节目的主持人除了要具备主持的基本素质外, 还要具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 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节目, 进而影响大众对健康知识和理念的接受。主持人是节目的旗帜、是节目的灵魂, 他不仅担负着引导话题、协调气氛、调动情绪、拉近嘉宾和现场观众距离并提起他们谈话欲望的重任, 而且控制着节目的全程节奏, 决定着节目的走势和趋向, 这些都集中体现出主持人身上独特的个性和高超的驾驭能力。如北京卫视的《养生堂》主持人刘洪悦以清新阳光的外表, 幽默亲切的主持风格, 与养生专家的稳重博学相得益彰, 更具互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其不仅拥有四十余万微博粉丝, 新浪微博上更出现了实名认证的“悦悦后援团”, 且拥有接近6亿人次的收视人群。在《养生堂》团队的努力下, 栏目收视率一直稳居全国同时段的第一名;如江苏卫视的《万家灯火》主持人程凯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腧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其以幽默风趣也有深度的主持风格, 并善于引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在节目内容选择方面都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以最简单、易懂、易接受的讲述方式, 将养生知识传授给受众。

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身体透支, 城市人群的亚健康早已成为普遍存在却常被忽视的现象;求医难、看病贵的现状, 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求医不如求己、日常保健养生的重要性。总之, 关注民生健康, 必须从老百姓实际需要做起, 加大健康知识传播力度, 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公共服务功能, 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务实的服务, 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安心.健康类媒体如何服务读者.新闻前哨, 2008.1.71-72.

[2]李振华, 宋甲勋.电视健康养生节目特质初探.新闻知识, 2011.5.80-82.

[3]吴雨蓉.我国电视健康节目发展历程与现状调查.新闻爱好者, 2010.24.18-19.

[4]颜泽玉.健康传播类节目主持人的定位及其对策.现代传播, 2008.5.161-162.

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品牌建设之道 篇2

关键词:养生堂;健康养生;品牌化;电视节目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189-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诉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疾病的治疗,养生成为了现代人生活日益重要的议题。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贵病开始侵蚀人们的健康生活,这些疾病一般并不来自一次重创或者突然病变,而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因此,当今养生的话题被不断搬上台面,健康的生活观念和习惯成为人们在健康领域的新诉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作为重要的媒介顺应趋势、满足受众需求,各类的养生节目应运而生:中央台名牌健康节目《健康之路》、《中医问药》,湖南卫视《百科全说》、山东电视台《养生》等。虽然节目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节目质量却良莠不齐,有些呈现明显娱乐化倾向甚至是打着养生的幌子卖药、传授假药方。电视健康类节目可能成为经济利益背后假药、假保健品传播的载体,存在造成严重社会健康事件的风险,因此,相比其他类节目其更直接地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节目的质量、节目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更需要有所保证。健康养生类节目需要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受众中树立威信,策划实施一套完整的品牌营销策略,保证节目的质量和传递信息的真实准确科学性,打出品牌,真正成为受众可信赖、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正确健康知识、养生理念的“工具箱”。笔者以北京卫视的健康节目《养生堂》为例,分析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品牌建设之道。

一、《养生堂》节目基本情况

《养生堂》节目于2009年开播,首先在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后又转到北京卫视作为上星频道的节目播出,播出时间为首播每天17:23,重播为每天05:03,时长57分钟,精编版为周一至周五的06:20播出,时长35分钟。这档节目以“传播养生之道、传授养生之术”为宗旨,通过邀请全国知名的医学专家学者,从中医的角度讲述养生知识,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和简单判别,并给出解决各类健康问题的药方和食补方案。

2009年,这档节目平均收视率为2.69%,一期节目的最高收视率达到4.68%,当年就将原时段的收视率提高了8倍。2012年上半年,《养生堂》节目获得了电视民生类年度品牌节目、年度制片人、优秀主持人,全国健康品牌栏目、全国金牌主持人、第六届记录中国创优栏目等多个奖项。

从以上这些数据看,《养生堂》这档节目无疑是成功的,而这样的成功并非偶然。节目的内容、形式、宣传方法、传播途径等因素都是成功背后的推手和动力。

二、《养生堂》品牌战略之特点

(一)内容为王、内容具有实用性、权威性,独具特色

“内容为王”这句话源自维亚康姆公司总裁雷石东,“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养生堂》作为媒介产品,其内容的实用性、适用性、权威性等等都是节目品牌化的基石和成功的根本。

首先在内容实用性方面,《养生堂》节目在内容上满足受众的需要。《养生堂》的目标受众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对于收看一档养生节目的期待是获得养生知识、了解疾病预防和简单判别自身健康状况的方法。因此,健康类节目首先需要为目标受众量身打造内容,为他们提供真正所需、急需的大量有用健康、医学信息。在《养生堂》节目中,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从降血压到癌症“早”发现再到预防心脑血管问题,这些议题都是中老年人关心的健康话题,且这些疾病在这个年龄段也属于高发期。其次,节目的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在节目的进行过程中,嘉宾的讲解一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自己在行医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的形式展开,同时配合寻找现场观众现身说法的方式,直观解释讲解内容。嘉宾还通常在节目中给出食疗、运动、按摩等等更加简单易行的生活保健、治疗方案,让观众不求助医生,在家就可以轻松完成。这些生活健康保健小知识正是观众最集中也是最迫切的诉求点,简单易行,又实用好用。由此可见,节目内容的实用性、易懂性也是养生类节目成功的关键。

在节目的权威性方面,首先《养生堂》的嘉宾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权威。每期节目的嘉宾一般都在中医行业中有着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职位头衔,主要是各知名中医药大学的硕士、博士生导师或者知名中医院的专家,也有的在各个正规行业组织中任职。作为观众,会形成嘉宾是行业内权威的印象,将他们与那些在电视上打着各类“专家”旗号实则在卖药的江湖郎中区分开来,因为他们来源真实,有据可查。其次《养生堂》对于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审查严格,拒绝以各类形式卖药的行为。节目的制片人在采访中提到,他们拒绝了很多想花钱上节目的“野郎中”,节目的目标是传递科学的养生健康知识而不是卖药。节目的编导也会根据每一期选题查阅大量的权威医学文献资料,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如果遇到不实的不科学的论点,在编辑过程中一定会删除。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结果是内容的权威和观众的信赖,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除了实用性和权威性之外,节目在内容上的最大特色是二十四节气进行选题。节目按照中国农业文明中保留下来的“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不同的节气有选择地确定主题,使得选题适合季节,更加具有实用性。2012年7月4日和5日播出的《中医帮您过夏天》,9月27至29日播出的《秋季果蔬正当时》,11月27至30日 播出的《冬季进补有“膏”招》,这些选题紧扣季节的变迁,又运用中医的基本理念,让内容突出主题又与时俱进,满足受众需要又增加实用性。

(二)周边新媒体配合下的多层次传播

与新媒体相比,电视在互动性、自主性、个性化、实时性方面均存在不足,因此,《养生堂》节目也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传播平台,弥补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不足,为节目在品牌化之路上提供巨大动力。

首先,《养生堂》节目在BTV的官网上设有网页,通过网站的形式进行传播。在《养生堂》的网站上,首页的显要位置有对栏目的介绍、节目预告、往期内容视频、网友留言以及节目的联系方式等。从整个网页的设置来看,首先网站完全满足了受众观看每一期《养生堂》节目的诉求,同时这形式使得受众有了更多的自主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重放、暂停、跳过……这些都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地为受众提供资讯服务,让电视节目也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进行传播。同时,新媒体在实时互动方面有着很大优势,受众可以在公共空间里发表观点、交换意见、提出建议。这些在《养生堂》网站上也在重要的位置予以展现,有网友留言的板块供人们交流自己的养生心得,给节目的选题策划提出意见和建议,还可以提出健康养生问题寻求医生和网友的解答。提供嘉宾的出诊信息则扩展了电视节目的维度,既便民又将节目内容扩展到实际的寻医问药中,同时还实现了节目和嘉宾的双赢,是一种由电视节目和新媒体带来的新的医患关系的尝试。

再者是《养生堂》开设的微博和博客。《养生堂》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数量已经达到15万,每天都进行更新,主要介绍节目的主要内容和嘉宾提供的药方,起到简明提示和展现节目核心内容的作用。同时《养生堂》还拥有属于自己的新浪博客,相较于微博140字的简短快捷传播,博客具有扩充内容和深入阅读的优势。而受众对于节目信息和养生信息需要叙述全面、讲解细致,因此《养生堂》的博客相较于微博有更大的影响力,博客的访问量达到9 045 744人次,每一篇博文都有几千次的转发量,内容主要是对于节目内容较为详细的再现,并配合嘉宾给出的图表和药方,更为全面地通过图文形式将每一期的节目内容展现在受众面前。

通过新媒体的介入,《养生堂》已经不仅仅是一档电视节目,而是一档全方位、多形式展现的跨媒介节目,它不仅有电视以及网络中呈现的视频形式,还有微博和博客上的图文形式,更为受众提供了交流意见和信息的平台。通过新媒体全方位多层面对节目的再包装和传播,《养生堂》节目的品牌化之路越走越宽。

三、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带给养生健康类电视节目建设的一些启示

通过《养生堂》这样一个成功的养生健康类节目案例,可以总结出一些其成功的原因和特质。首先在内容上,养生类节目要保证内容的实用性、权威性以及科学性,真正满足受众对节目的预期需求和实用健康信息的要求,拒绝变相卖药、用伪科学的言论耸人听闻的现象。同时还要在内容上找到节目的特色,围绕特色展开内容和环节的设置,有特色才能更好地走出一条品牌之路。其次,养生健康类电视节目要开阔视界,将节目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电视这一单一的媒体形式,而是要勇于乘上新媒体这条正在扬帆起航的大船,充分利用新媒体实时性、互动性、个性化的优势,为受众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收视体验,并为受众提供互动平台,让节目更加立体而具有人情味,不断调整定位和节目内容。最后,在品牌化过程中,在节目本身高标准严要求之后还需要电视台的资源支持,无论是播出频道还是播出时间,这些资源和平台都是节目品牌化之路上的加速器和保护伞,让节目在品牌化之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电视养生健康类节目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目标受众,如何打造一档有影响力、有知名度的名牌栏目更是电视人一直在思考和摸索的问题。“品牌,绝对不只是通常意义上人们理解的产品符号,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关系,是连接产品和消费者的关系。” 因此,如何建立与消费者的联系,如何让受众真正受益并乐意买单成为摆在电视人面前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张自力.健康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裴小佳.健康传播在我国电视媒介中的现状及发展途径之探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3]BTV在线《养生堂》官网[EB/OL].http://space.btv.com.cn/ podcast/yst.

[4]《养生堂》官方新浪博客[EB/OL].http://blog.sina.com.cn/btvyst.

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现状和思考 篇3

作为生活服务类的电视养生节目, 其影响力要远逊于新闻资讯类节目。但是, 该类节目无所不在, 无台不有, 播出时间扎堆黄金时段, 其影响力也不可小觑。目前100多个电视养生节目覆盖了全国三十多个省份和地区, 包括市县电视台。因此, 规范、整顿电视养生节目, 使之健康发展、良性发展、有序发展, 是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共同的使命和责任, 更是主管机构、从业人员的责任和使命。

一、电视养生节目的源起和滥觞

电视是社会的窗口, 忠实地记录着社会发展状况, 也同步反映着民众的需求。社会在进步, 公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和众多的电视节目一样, 电视养生节目同样也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而逐渐兴起。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 在生存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形下, 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就必然随之而来, 而生活的富裕安乐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下, 健康问题就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电视养生节目的源起始于何时, 已经无从考据, 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的气功热之后, 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 许多电视台在生活服务类栏目中加入一个小板块作为栏目的补充和辅助, 其用意也仅仅旨在丰富原有栏目, 使之多样化或体现新意。需要特别说明的, 这种健康小板块是很纯粹的健康服务性质, 是没有功利性质的正统电视节目, 与商业化的电视医药购物栏目是有本质区别的。

应该说, 电视工作者的嗅觉是敏锐的, 对社会公众需求的把握是到位的, 在电视节目中出现独立的健康或养生内容, 无疑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也可以将之当成健康养生节目的试水。随着实践的一步步深入, 也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社会各界反响的增大, 经过数年的磨合, 电视健康节目逐渐走向成熟。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 一些电视台先后创办健康养生类节目, 社会反响良好, 随后在不足十年的时间里, 掀起一股席卷全国的健康节目浪潮, 健康养生类节目遍地开花, 百花齐放。从央视的几个频道, 到各省的卫视, 以及地面频道, 几乎每个省级电视台都能找出一两档电视养生节目, 许多地市级电视台也不落人后, 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养生节目, 甚至有些县级电视台也开办相应的节目。一时间, 健康养生栏目几乎成了电视台的“标配”。

二、电视养生节目的现状

电视台自办的养生节目占了很大的比例,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节目是以和电视台联办, 以及买断播出时间的外包栏目。电视养生作为热播的电视节目, 各电视台都给予其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倾斜, 播出时间大都占据该台的黄金时段, 力求扩大其收视率和影响力, 提升广告价值, 以期获得理想的经济收入。制作精品节目, 提升收视率, 提高广告价值, 获取广告收入, 这是标准的电视台企业化经营的模式。但联办或外包电视栏目, 因其前期投资较大, 花费不小, 财务成本偏高, 必然面临着较大的运营压力资金回笼压力, 在此情况下, 外包栏目对节目的标准、对内容的把控、对质量的要求, 必然让位于对赢利的要求。对外包栏目的商家而言, 在很大程度上, 电视节目只是其牟利的手段和平台, 在个人利益和社会群体利益面前, 资本的趋利性必然选择了个人利益至上。

电视养生节目的意义在于丰富民众生活的同时, 增加社会公众的健康和卫生知识,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提高生活质量, 防止或预防疾病的发生。因而, 正确传递东西方医学知识, 普及健康与卫生常识, 介绍治疗与预防手段, 无疑是重中之重。相反, 错误的知识, 以偏概全的结论, 似是而非的理论, 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和伤害也是后果严重的。在电视养生节目蓬勃发展期间, 同样出现不和谐的声音, 其产生的负面作用和不良效果, 对电视养生节目的整体形象、声誉、权威以及信心, 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伤害。无论是电视本身, 还是嘉宾、社会公众, 包括医疗体系, 都将受其波及。

因此, 要加强电视养生节目的和监督, 规范电视养生节目的管理, 制定相应的标准, 限定准入门槛, 严厉处罚害群之马。政府相关部门应发挥其管理职能, 规范并营造良好的电视养生节目的生态环境。

三、受众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民众的生活呈现日新月异之态, 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再一次颠覆了传统的社会模式,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学习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以及资讯获取方式, 进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与眼界, 传统的社会形态面临重大改变。

网络的发展, 首先改变是资讯的获取模式, 传统媒体首当其冲, 社会大众从纯粹的被动接受资讯变为资讯的参与者和发布者, 从狭窄的资讯获取渠道发展为极为宽泛、深入、多层次、多渠道、互动式的资讯来源。同时, 受众话语权的获得, 让传统媒体的优势受到极大冲击。当然, 网络资讯的自相矛盾和冲突, 让人真伪莫辨, 互联网的不规范, 甚至混乱局面, 使得传统媒体官方的背景身份, 天然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 这是传统媒体的优势, 短时间内难以替代的存在基础。

年青一代是网络的主要参与者, 这个群体在不断扩大和外延, 向上延展至中年, 向下包罗青少年。因经历、知识、习惯、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对高科技的力不从心等原因, 因此, 在未来的十至二十年间, 老年人依然是传统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 也是媒体服务的主要对象。

健康是人人都需要和向往的, 就健康而言, 理论上包括了所有的人群。由于年青群体精力充沛, 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强, 脏腑机能较有活力, 因而对疾病、健康等问题关注度较低。而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 多受各种疾病困扰、病痛的折磨, 导致身心疲惫, 因而对健康问题则较为关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电视养生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 老年人占据了很大比例。有关统计数据表明, 电视养生节目的受众群体中, 老年人占72%~80%, 以60~75岁之间的老人为主。中青年群体则对一些特定的题材, 如“三高”、亚健康等较为关注;女性群体则对减肥、美容、妇科疾病、小儿保健等偏爱;青少年群体对新生活方式带来的副作用, 如低头族产生的颈椎疾病等, 较为关注。

四、节目形态与风格

各电视台的电视养生节目绝大多数都采用演播厅访谈形式为主, 但在风格和基调上却有一定的差别。电视节目, 收视率为王。为了更好、更多地吸引眼球, 提高收视率, 各电视台的节目使出浑身解数, 电视养生节目也不例外, 为了突出栏目特点, 与其他电视台的同类节目拉开距离, 以差异化策略, 加深观众的印象, 在有限的空间里, 竭尽所能, 精彩纷呈。

养生是中医的专长领域, 在国人心目中, 无疑有着不可替代的权威和崇高地位。从黄帝内经, 到林林总总的养生典籍, 无不透射出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积淀, 因此, 绝大多数的演播厅氛围设计, 以中式、古典为原则, 以窗棂、万寿回纹、云锦、屏风、红木家具等中国元素为核心, 古朴典雅, 古色古香, 基调以暗沉为主, 突出历史厚重感和沧桑感。

在节目风格上, 大部分养生节目均遴选老中医、传统医学权威或专家为嘉宾, 并以此为中心, 围绕当期话题展开访谈。而作为节目主持人, 则退居次要和辅助地位, 以引导嘉宾话题、调节现场气氛、沟通嘉宾与场内外观众、参与节目互动等为主要任务。

有的养生栏目为了避免演播厅现场气氛过于沉默, 有意识地加入了娱乐元素, 邀请娱乐明星充任第二主持, 在现场与嘉宾或观众互动, 间以插科打诨, 制造笑点, 营造轻松活泼的现场氛围, 以期激起观众的欣赏乐趣, 提高收视率。

而有的栏目为了突出嘉宾的地位, 加深观众印象, 直接以嘉宾为主持, 由嘉宾自由发挥, 期间以现代通讯手段, 联通场外观众, 营造现场直播的错觉, 让观众有很强的即时感和现场感, 从营销策略上看, 确有可取之处, 但其节目的成败, 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嘉宾的表述能力和现场控制力的强弱。

养生节目以演播厅形式的合适的, 可以很好地体现话题的严肃性、权威性, 且嘉宾的身份和年龄、身体状况, 也以演播厅访谈较为恰当。当然, 演播厅同样存在的单调、沉闷、枯燥等弊端。为此许多栏目各出奇招, 有的辅以外景环节, 有的加大现场互动内容, 有的则在后期制作上, 加入3D、外景切换等电视手法, 其目的均为打破演播厅的温吞弊病, 提高观众的收视兴趣。

五、节目内容与市场

电视养生节目的内容, 基本上以中国传统的养生理念为核心, 有的以纯粹的中医养生为主, 有的则中西兼蓄, 除了中医养生和膳食, 还有西方医学的营养学。甚至引进了其他领域的健康、体育等内容, 如气功、瑜伽、普拉提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创办人自身的健康理解和养生理念。事实上, 除了养生内容, 养生节目不可避免地涉及疾病和治疗领域, 毕竟养生因人而异, 个体的差异决定了养生方法的不同, 病患者的养生方法和常人的养生方法也有质的差别。

中医养生的内容较有复杂, 也较为系统, 门类也较多。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完善, 许多行之有效的养生办法, 一直在国人中流传和应用。中医领域为人熟知的有针灸、推拿、按摩、食疗、药膳以及民间单方、验方等, 都是养生节目常见的表达内容。此外, 中医天人合一的理念, 意味着季节的变换, 廿四节气的养生方法也将随之而异。同时, 地域因素, 也是中医养生理念中很重要的一个节点, 气候的差异, 水土的不同, 地域常见和高发疾病的应对方法, 也必然存在区别。

电视养生节目的市场, 准确地说, 所指应为电视受众市场。卫视的养生节目, 面对全国各地的观众, 更多地考虑通用性和普及性, 过多地强调地域特点, 无疑将失去其他地域的观众群体。受众的流失, 意味着节目覆盖面的缩小, 意味着影响力的下降, 也意味着广告价值的丢失, 最终的结果是经济效益的缩水。这是卫视所不能承受的损失。

相反, 地面频道的养生节目则以紧紧抓住地域特点为原则, 充分强调地域的水土风情、地域疾病、地域气候、地域药材、食材、地域人群的养生宜忌, 以期明显区别于卫视节目, 凸显本地特点和特色, 更好地吸引本地域观众的眼球。同时, 举办多种形式的线下活动, 与观众面对面, 提供各类服务, 在最大限度上影响本地的受众群体, 提高收视率, 创造经济价值。

无论卫视频道还是地面频道的养生节目, 彼此既是竞争关系, 也是互补。从观众的角度选择, 侧重点不同, 表述内容的差异, 对受众都是有益的, 甚至是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卫视栏目或者地面频道的栏目, 无论是观众还是广告商, 都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更丰富的节目, 这种良性的竞争, 是多方共赢的局面。

六、管理与监控

电视养生节目是否吸引观众, 收视率是否理想, 涉及方方面面, 其中有一个原因是重中之重, 那就是嘉宾。出场嘉宾的质量,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期节目的水准。但放眼全国, 顶尖的中医权威或专家屈指可数, 还要从中遴选形象佳、善于表述的嘉宾, 可选择余地更是可怜。且嘉宾本身的正职工作大都繁忙, 门诊、讲学、出访、交流等, 许多嘉宾约请了半年多还未能成行。更有嘉宾生性低调, 或已为名声所累, 不愿在电视上抛头露面。几乎所有的电视养生节目, 嘉宾的邀约, 一直都是困扰栏目的瓶颈。

在此情况下, 一批伪专家、伪学者应运而生, 伪造学历、伪造身份, 七拼八凑出版专著, 把自己包装成“医学权威”“养生专家”“民间高人”“古法传人”等等, 鱼目混珠, 招摇撞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以面相掌纹诊断疾病的“养生怪才”魏伟, 号称食用排毒餐可以不治疗癌症的“排毒教父”林光常, 还有“绿豆神医”张悟本, 生吃泥鳅的“健康教母”马悦凌, 号称弟子三万、身怀“驾驭220伏电”并以电治病的李一道长, 自称中国男篮队医的李培刚, 自称北京大学讲师的李振东, 以及刘太医、中里巴人、吴清忠等。此外, 有些机构以电视养生节目为平台, 兜售各种来路不清、效果不明的药品、保健品, 以及保健器具等, 夸大甚至神话其功效, 养生成了“养生意”, 对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 以及电视养生节目的健康发展, 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不仅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不利因素, 也对中国传统医学这一瑰宝产生负面效应, 需要引起社会大众的警惕。

不让伪大师、伪专家有可乘之机, 还电视养生节目以朗朗晴天, 让广大观众能得到正确、有益的健康知识, 除了电视台的自律、社会大众的监督, 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 制定相关行业法规和处罚条例, 加大执行力度, 引导电视养生节目健康、有序发展。

七、结语

2014年9月初,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做好养生类节目制作播出工作的通知 (新广电发〔2014〕223号) , 对电视养生类节目做出一系列规范, 如养生类节目的监督和备案、出场嘉宾的资质、禁播广告、主持人的资格和要求, 以及对节目内容的管理, 等等, 同时对一些严重违规的栏目予以停播处罚, 在很大程度上刹住了以养生节目为平台牟利的歪风, 正本清源, 拨乱反正, 使得电视养生节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从源头杜绝了不良之风。

政府的管理和行政干预, 是规范行业的充要条件, 但法律法规手段仍只是在宏观层面, 如何执行、如何细化、如何把握分寸, 仍然有较大的空间。如养生类电视节目的五宗罪:“偷梁换柱”“以偏概全”“囫囵吞枣”“瞒天过海”“混淆是非”。这五个关于养生的问题属于伪中医养生范畴, 是造成老百姓养生意识混乱的重要原因。法律法规的宏观特性无法细化到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规范, 因此, 一个行业的发展, 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职业精神, 是进一步完善行业规则, 提高行业风尚的基础。电视养生节目的从业人员, 必须时刻牢记, 不辜负社会公众的信任, 弘扬主旋律, 引领正确的潮流, 把握舆论导向, 传播正能量。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民众的健康为依皈,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 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勿使良知蒙尘, 勿让职业蒙羞, 为民众的健康, 为电视媒体的形象, 贡献自己的力量, 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摘要:电视节目是传播信息的窗口, 养生节目对普及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和治疗、科学养生等知识有着重要的宣传作用, 是加强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防范意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加强监督和管理, 规范此类节目的相关要求, 引导养生类节目健康有序发展,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和道德水准, 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 把握舆论导向, 引领潮流时尚, 提升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关键词: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电视媒体,受众

参考文献

[1]大头.揭开“林光常”们的骗术人生[EB/OL].http://www.mzyfz.com/index.php/cms/item-view-id-25281.shtml.

[2]王文.养生节目不要教人自诊[EB/OL].http://www.mzyfz.com/index.php/cms/item-view-id-25281.shtml.

[3]辛朝.养生忽悠你还要糊弄国人多久[EB/OL].http://www.mzyfz.com/index.php/cms/item-view-id-25281.shtml.

[4]赵兵辉.养生节目有多忽悠[N].南方日报, 2014-10-21 (B01) .

浅谈电视养生类栏目 篇4

一、内容为王、中心突出,收视率不断上升

电视栏目的运作仍然是以内容为中心,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当今社会,身体透支程度高,求医难、看病贵的现状使日常保健养生变成老百姓的日常话题。电视养生栏目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抢占了观众的视线。相对于一些垃圾时间段播出的电视栏目来说,此类电视养生栏目收视率较高,有些电视台甚至让出晚上黄金的电视剧时间段来播放养生类节目,从某种程度来讲,收视率决定着播出的内容。

中心话题全方位多角度的向观众讲述了养生及保健的心得,为观众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养生理念,内容深入浅出,丰富且贴近生活,赚取了大量的收视率。从目前媒体及市场来看,养生类栏目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受众,在大众思想观念里植入“养生”的概念,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养生受众群,树立起了一个养生的品牌。这类电视栏目针对“观众的需求”来决定栏目内容,观众想了解的常识及一些老年人所关注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以及针对上班族的颈椎病、眼疲劳等症状,都在栏目中给予讲述和启示。

例如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每期都有一个中心主题,“话说中药”、“百病从腿养”等中心话题从不同的方面给观众提示和讲解,比如冬虫夏草、鹿茸、人参、枸杞、山药、天麻等中药的疗效和用途,通过中医专家的讲解,使观众了解了各种常见中药的疗效和作用,此外,嘉宾在不同期栏目中讲解了“肺经”、“大肠经”、“任脉”、“督脉”等关于人体穴位的知识,使观众全方位的了解了人体穴位的保健常识及其重要性。

据调查,养生栏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高,很多观众从头看到尾都不换台,电视台甚至拿出了晚上8点的黄金档来播放养生节目。一方面,电视养生栏目利用“分众效应”,帮助电视台挽救了诸多垃圾时段,又拉回了一些观众,赢回了收视率;另一方面,广告商看中时机,插播广告,做足宣传,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电视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抓住观众心理,推出此类栏目,给电视谈话栏目注入了新鲜活力,使得栏目形式丰富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假广告骗人的事实,又使得一些专家走进电视,普及健康常识。

二、主持与嘉宾充分互动,打造无门槛、无压力的收视氛围

湖南卫视09年11月末推出的《百科全说》,定位为“第一档职业生活智慧脱口秀”,节目蕴含丰富实用的信息,满足于当下国民精神和生活实用诉求的百科全书式综艺娱乐节目脱口秀栏目。节目形式新颖、轻松舒适、打造娱乐效果的同时,使观众获取了丰富实用的信息。栏目的主持风格采用“一文一武”式男女搭档,加上助理主持构成的“主持群体”,栏目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能给观众带来快乐的同时,还可以从笑声中学到一些生活常识和健康知识。在栏目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主持人各自的长处,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使节目更加充实、有看点。他们既是观众,代表观众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亦可以在主持人和嘉宾之间起到纽带的作用。节目适合任何年龄层次的人观看,赚足了收视率的同时,也达到了栏目预期设想的效果。栏目运用综艺娱乐节目的包装风格,与所请嘉宾进行了很好的沟通,栏目间歇时间播放生活保健小常识,由明星讲解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小问题,形象生动的给人们提供帮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栏目自开播以来在每一期都有相应的养生常识的介绍,所邀请的嘉宾在文化养生、礼仪知识、舞蹈健身、育儿经、足部养生、音乐养生、运动养生、颈椎保健等方面都有讲解和介绍,给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社会工作的观众不同的启示,栏目内容吸引观众,观众可以没有任何压力的接受栏目的内容,不需要专业知识铺垫。观众经常会有一些养生误区,节目中主持人会问一些大家较为关心的养生问题,嘉宾给与指导和讲解,栏目的沟通性增强,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栏目形式丰富多样,全方位介绍养生常识

脱口秀栏目本身并不稀奇,将“看病”与谈话栏目结合在一起,还能达到一定的效果,给现有的电视谈话栏目注入新鲜的资源,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山东卫视打造的“养生”栏目,则喊出了一个“让中国人多活十年的电视栏目”的口号,节目形式以演播室主讲人讲述为主,与实景外拍或影视作品、历史文献资料,历史故事相结合的方式,运用高科技电视化现手段,配合简洁明快的实例演示,以全新的立意、独特的构思,展现中医养生文化,此外,开展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养生知识讲座,将这一新型电视栏目推广升级。力求使某一养生话题作全方位、多角度探讨,为观众提供实用的养生资讯,传达积极的生活理念,内容深入浅出,丰富有趣。在节目的设置、编排上,加入了‘悬念’。以悬念隔断、牵引,使节目不再平铺直叙,故事性强。故事中穿插养生知识,轻松中品味智慧,栏目所选取的医疗验方和保健方法,都经过长期的验证与实践,得到过专家的认可。根据观众的收视习惯,栏目采取电视评书、讲座的形式,气氛轻松活泼。片中的故事和轶闻,都出自经典,真实可信,妙趣横生。栏目中,主持人针对中心话题,将问题提给专家,进行讲解。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屏幕的转接,加入视频短片的介绍,使观众在各个角度上更全面的了解所介绍的内容。

我们在看到此类电视栏目火热、收视率飙升的同时,也该注意到一些负面效应。在各省市电视台跟风此类栏目的同时,栏目的把关,嘉宾的选择,内容的设置也是我们应该加以思考的环节。毕竟我们不可能一味的强调收视率,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由于许多专家被请到电视台做讲座嘉宾,其知名度大大加强,在实际医院看病中,这些专家都是“一号难求”,导致许多病人“看不起病”。养生栏目捧红了这些专家,使得挂号费上涨,无形中也给百姓增加了困难和压力。

众所周知,张悟本这个名字红遍了大街小巷,他的书也成为了2009年图书市场的“一匹黑马”,此外,他的养生方法给一些商家带来了极大利益,有些权威专家也批驳了他的许多养生观点。据媒体报道,从6月7日开始《百科全说》就将暂别荧屏,无论何原因该栏目停播,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它火热的现象,对于此类养生栏目的内容和主题,我们应该加强把关程度。所以,在电视栏目发布健康咨询的同时,如何保证专家有真正的资质及对传播的内容的把关是值得电视人关注的问题。

我们在策划一档栏目的同时,虽然以“内容”为首要条件,但在其栏目运作的过程中,如何将健康有利、无负面影响的内容通过电视这一媒介传播出去,并且在保证电视收视率的同时,使栏目合理、全面的发展,是需要电视人注意和思考的话题。养生栏目重在使观众得到身心健康,所以电视栏目把关人应该保证所请专家的权威性,保证所确定的专家学术界的地位,保证话题的说服力,而且确保所讲故事的真实性,知识的确凿性,力求经验可学,立竿见影。其次,在电视栏目播出的同时,激发良好的市场潜力,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养生类电视栏目的观众和潜在观众人数较多,市场潜力较大。目前,电视养生类栏目以实用性和亲和力逐渐成为了大众喜爱的电视谈话栏目。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养生类栏目派生出的一些书籍及音像制品也是宣传的工具。此外,由于电视栏目几乎不可保留和连续观看,有些养生栏目和常识不是一遍就能记住的,我们可以考虑将电视媒体和其他媒体结合的模式,达到互赢的目的,从而更好、更有针对性的满足各类观众的需求。

电视养生栏目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形式,正以它独特的优势,走进观众心里,丰富了观众的视野,使得我们可以在欣赏电视栏目的同时,还能够学习生活健康常识。电视作为中国老百姓最普及的传播媒体,自然应担当的起这种传承养生保健,合理丰富百姓日常健康需要的重任,引导受众向着健康、合理的精神文化方向前进!

1.李彬著,《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2003年

2.王雯淼,《养生电视栏目风生水起》,选自《北京晚报》,2009年11月2日

3.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面对面》栏目编著,《名医养生活学活用》,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3月1日

4.吴大真著,《花养女人幸福一生》,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5月1日

5.http://www.sdtv.com.cn山东电视台官方网站

健康养生类 篇5

一、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焦点已从温饱问题逐渐转为与生活品质相关的健康养生问题。继中央电视台的《卫生与健康》这一国内首个健康养生节目播出之后, 各省、市级电视台也纷纷推出此类节目, 如上海电视台的《健康与长寿》、广西电视台的《健康顾问》、河北电视台的《幼儿保健》等。至此, 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开启了其发展之路。20世纪90年代, 国内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 如北京电视台的《健康生活》、重庆电视台的《健康人生》、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等。此时的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开始从大健康的角度定位, 除了以疾病治疗、疾病预防、强身健体等为主要内容外, 还具有服务性和知识性的特点, 并出现了“专家电视坐堂”的节目模式, 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逐渐走向成熟。21世纪初, 全国掀起了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热潮, 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数量激增, 且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和创新, 出现了图文和短片的解释形式, 解决了专业术语理解难的问题, 扩大了受众面, 使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观众不再仅局限于中老年群体, 提升了此类节目的传播效果, 而此类节目的风格也逐渐趋于娱乐化和生活化, 出现了娱乐化模式和访谈化模式的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卫视的《养生堂》以及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

二、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国内已有涵盖早、中、晚各个时间段, 近百档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随着同类节目之间竞争的加剧, 一些电视台盲目追求收视率, 致使此类节目面临同质化、娱乐化、商业化等问题, 其权威性与科学性屡遭质疑。

(一) 娱乐化

当前社会娱乐之风盛行, 为追求节目的可看性, 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也在向娱乐化演变。其娱乐化表现为与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所要求的严谨性不符的年轻幽默活泼类型的节目主持人的选用、坐客嘉宾夸张的言谈、媒体的吹捧, 出现了一些后经查证既没受过正规和专业医学训练, 又无相关从业执照的诸如“盖世华佗”胡万林、“排毒教父”林光常、“绿豆神医”张悟本等民间“神话”人物。而由他们所推广的“牛奶是给牛喝的不是给人喝的”、“一天一个鸡蛋, 后果就是心脏病”、“绿豆包治百病”等伪健康言论, 害人害己, 损害了此类节目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失去了此类节目应有的价值。

(二) 同质化

在社会大众需求的推动下, 国内养生类电视节目一片繁荣, 但这种繁荣看似百花齐放, 实则结出类似的果实, 类似的健康信息咨询电视画面、类似的节目形式、类似的节目内容。具体来说, 国内养生类电视节目的选题大多局限于各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而节目形式也大都是谈话型, 同质化严重, 缺乏创新, 易引起观众审美疲劳。

(三) 商业化

在收视率“眼球经济”的作用下, 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日趋商业化, 一些电视台开办的健康养生节目在对疾病预防知识的讲解中植入产品介绍和反复宣传热线电话, 而另外一些健康养生类节目更是利用现场观众讲述相关产品帮助自己治愈疾病的故事的方式, 变相为药品、保健食品等做广告。为促进购买, 这些节目还往往会夸大夸张这些药品、食品的功效, 严重误导消费者, 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也损害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如被勒令停播的“健康365”、“杏林好养生”等节目。

三、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

(一) 制作专业化

养生一定要尊重科学, 而不能盲目追求利益, 娱乐至上, 这是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生命和灵魂。故而, 各级电视台在制作此类节目时应秉持客观、公正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严把专业关, 切实做到嘉宾专业化、节目组专业化以及主持人专业化, 避免伪专家、伪健康信息的出现。例如, 北京卫视《养生堂》在节目嘉宾的选择上, 均邀请的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深厚学术背景, 且在中华医学会或三甲医院任职的专家, 并组建了由国家顶级医学专业机构专家、卫生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领导、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中医权威专家、院士组成的专家顾问团, 为每一期节目质量严格把关。此外, 《养生堂》节目组对节目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审查的非常严格, 不仅杜绝嘉宾以各类形式卖药的行为, 而且会根据每一期节目的选题查阅大量的权威医学文献资料, 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面对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对既了解医学也懂得新闻传播学的复合型主持人的要求, 《养生堂》节目主持人积极参与进修培训并与时下最受大众喜爱的营养明星于康教授“联姻”出书, 首次以“相声体”的形式开创图书出版的先河。

(二) 内容合理化

面对国内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同质化的问题, 此类节目制作人应从选材的广泛性、多样化、贴近性、实用性等角度入手, 合理规划其传播内容。如今的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关注的仅是重要、敏感的医学问题, 但这些并不是健康养生的全部内容。北京卫视《养生堂》从中医养生角度和西医解剖学角度出发, 对健康养生类节目可以涉及的内容进行归纳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划分现已涉及和讨论过的节目内容, 指出今后节目中可以讨论的更全面的健康养生知识, 为此节目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 《养生堂》在选题上注重与百姓生活的贴近性, 针对百姓所关注的衣食住行问题, 先后推出了四期《不经意布下雷区衣食住行》栏目, 分别对人们在衣食住行中容易忽略的生活细节进行讲述, 提醒观众从小事做起预防疾病。此外, 此节目在传播中老年人健康知识的同时, 也关注了青年人感兴趣的话题, 如如何从内在保养皮肤、如何缓解电脑综合症等问题等, 既扩大受众范围, 又使其传播内容更加多样化。再者, 《养生堂》节目在进行过程中, 嘉宾常采用讲述自己在行医过程中遇到的经典案例, 寻找现场观众上台展示的方式, 直观讲解内容, 使得观众当场掌握操作方式, 突出了节目内容的实用性。

(三) 节目品牌化

现今, 优秀的电视栏目都需要进行品牌塑造, 而电视栏目的品牌塑造不仅仅是栏目的名称、logo、宣传片以及形象设计等形象包装, 更重要的是电视栏目与代言企业的品牌互动。这就要求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不能一味图利, 随意在节目中植入广告, 而应选择选择与其匹配的著名品牌合作。例如, 《养生堂》在广告代言方面选择了与“同仁堂”合作, “同仁堂”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等特点在海内外极具知名度和美誉度, 并获得“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等称号, 且于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正是由于《养生堂》和“同仁堂”这两个极具实力与口碑的品牌强强联手, 合作互动, 促成了栏目与企业产品的良性发展。一方面, 对于同仁堂而言, 借助知名度、美誉度俱佳的《养生堂》媒介平台进行企业信息传播, 使企业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最大范围的宣传;另一方面, 对于《养生堂》而言, 可以借助同仁堂获得更充足的资金, 也使《养生堂》的内容更加真实可靠。

摘要:随着物质的丰富以及国人生活水平的改善, 民众越来越关注健康和医疗问题, 为迎合这一需求, 电视媒体相继开办健康养生类节目。然而, 随着各大卫视健康养生节目的开播, 此类节目出现了同质化、娱乐化、商业化等问题。本文以北京卫视《养生堂》为例, 探讨国内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养生堂》,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周密.健康类养生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研究[J].传媒论坛, 2012 (9) :9-11.

健康养生类节目颇受关注的原因 篇6

现在的媒体节目, 不论是电视, 还是广播, 只要与“健康养生”搭边后, 就变得格外红火, 办得有声有色, 让制作方喜笑颜开, 令赞助商拍手称赞。此类节目如此大受欢迎的原因, 归根究底是什么呢?

研究一个社会问题, 通常来说, 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考虑这个社会问题所呈现出来的社会现象是好还是不好, 即现象表面层次。那么, 大众颇为关注健康养生类节目所带来的社会现象是什么呢?大部分情况是大家通过观看节目, 了解到了一些保健、养生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通常相伴着一些产品, 大众若是想按照节目介绍的方式进行保健, 就必须依托一些“工具”——即节目里面的“信息”所包含的产品。这么说, 或许有些绕, 若是说的简单明了, 便是某些保健品、健身器材挂着“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幌子, 践宣传推销之实, 通过节目里面的吹捧让大众对产品产生购买的欲望, 使这些原本不为大众所知的保健品一朝得道, 名扬万里, 甚至供不应求。我这么说, 并不是想妄图指责所有的“健康保健类”节目, 也不是说这些节目不好, 只是想说明:在人们开始关注自己以及身边人的身体健康的时候, 需要一个“指示标”对人们进行引导, 告诉我们怎么做才能保持身心健康、进行养生。这时, 健康养生类节目出现了, 带来了养生方法, 同时也带来了养生产品, 这便是现今人们关注健康养生类节目, 并对其里面介绍的产品赋予信任、加以购买的原因。因此, 面对这种社会现象, 我不得不建议这些节目在录制、开播之前, 应该仔细考虑节目的受众人群。若是节目植入广告会给观众、听众们带来怎样的结果?这些产品究竟是有好处, 还是有坏处?节目组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些问题反映作为一个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从深层次的根本原因来看, 健康养生类节目备受人们关注取决于人们对健康与养生的重视程度。节目的受众若是按年龄层进行划分, 可将其分为:幼年组、青年组、中年组以及老年组。这四组人群对健康与养生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都是有着一定差别的。首先, 幼年组的人们由于年岁较小, 对健康和养生还未有明确的认识, 他们认为不感冒受伤就是健康。因此, 他们的精力与热情更多是投入到生活的趣味性和个人爱好中。孩子们会认为健康养生类节目并没有动画片有吸引力。其次, 谈到青少年, 想必大家心中都会冒出几个词语:青春、活力、热情、健康。是的, 处于青春期的人们, 身体、心理各方面的发育都趋于完善, 新陈代谢是最为旺盛的阶段, 因此, 免疫力也处于强盛时期, 即是指青少年们得天独厚的拥有了健康。这个时期的青少年, 在五光十色的生活中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有的人为追求理想而熬夜苦读, 有的人为一朝行乐而挥霍青春……不论是为了什么去做什么, 他们愿意并且能够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去体验, 或许最后收获的并不是自己期望的, 但寻求的过程就是青春。也因此, 由于“健康”一直以来与己常伴, 青少年便会认为它不会有朝一日与自己走散。于是, 青年组的人们即使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但不会单纯的为了去维持它而投入大量的精力, 相较之, 他们甚至愿意在某些时候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追求理想生活。再者, 步入中年组的人们, 若是在年少时只为追求生活目标, 从而对身体进行挥霍, 那么, 在这个时期, 便会尝到挥霍的苦果。中年的人们, 免疫力不如青年时期, 过于劳累、熬夜、饮食不均等问题便会在身体机能上反应出来。身体的不适让人们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 促使自己不得不对“健康养生”进行关注。而“健康养生”显然不是一个大众熟知的知识点, 大家都渴望但是却又无从下手。而此类节目便是提供了一个契机与渠道让大家去认识健康与养生, 通过介绍专业知识、提供具体做法增加可信性, 因此在急于追回健康的中年组内颇受追捧。最后, 人说:人到黄昏, 便思青春。老年组的人们更加期望活力, 他们怀念曾经年轻的时光, 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身体能保有动力, 能老当益壮。为此, 他们对健康养生的节目也是关注不已的, 通过节目他们能学会如何让自己保持健康, 人已活到老, 身体健康最重要。这是大家都懂得一个道理。

现在健康养生类节目如此备受追捧, 原因综上所述, 其实也从侧面告知我们一个道理: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在青年期拥有健康的时候, 不对其重视而进行挥霍, 在中老年时期则需要用加倍的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弥补, 还不一定能成功补救。所以,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健康, 提醒自己和身边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要在年轻时“拿命赚钱”, 而到年老时“拿钱养命”。

参考文献

健康养生类 篇7

1 关于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相关概念

健康一词在世界卫生组织中的定义是“身体和心灵无任何缺陷, 拥有正常的社会交往状态, 与传统定义上的不生病或者不衰老有区别。”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通常是以传递医学知识、预防疾病、健体养生为主的电视服务节目。健康类电视节目与健康养生类节目属于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健康类电视节目主要是指身体与精神上的健康辅导, 包括心理访谈、情感咨询等类型的电视节目。健康养生类节目与心理访谈是相互分离的, 在类型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2 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现状

2.1 节目资源分布失衡

当前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资源分布失衡是最明显的问题。根据调查显示, 分布失衡最典型的现象是东多西少, 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分布较多, 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所拥有的节目资源较少。所以, 如何更好地满足各地区观众对健康养生知识的需求以及调整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资源分布是电视媒体相关部门首先考虑的问题。

2.2 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缺乏创新精神

目前, 我国的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有着最为严重的问题:缺乏创新精神。大部分的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在节目风格、主题、环节设计上都有众多相似的地方, 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导致观众产生了疲惫厌倦之感, 同时也降低了节目在观众心中的信任度。另外, 许多节目过于追求收视率, 推崇虚假的养生知识, 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2.3 伪健康信息传播过多

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创办的宗旨是传播健康的信息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 大部分观众对于电视所播放的健康信息缺乏准确的判断力, 容易被媒体所提供的信息说服, 导致缺乏针对性的伪健康信息频繁传播。伪健康信息传播过多主要原因是市场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健康养生类的电视节目应由卫生部分负责监督较为合理。

2.4 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制作过程缺乏专业人士指导

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 导致养生知识与健康知识的传播缺少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相关的策划、营销、管理人员在专业素质上也有所欠缺, 虽然掌握了全面的医学知识, 但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缺少一定的技巧。

3 影响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发展的因素

我国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发展与社会、整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 最重要的是以下几点因素。

3.1 经济发展较快

我国在刚成立初期,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 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后,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 电视也逐渐普及, 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 因此, 健康养生类节目迅速发展。最早出现的健康养生类的广告, 接着是以专题形式的健康养生访谈类节目。

3.2 中医知识的重视

我国的中医知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 传统的医学知识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医知识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另外, 人们本身对医学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 由于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主要是以医学知识为主, 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因此, 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在我国一直以较快地速度发展。

4 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发展对策

4.1 避免过度娱乐化

根据多年来的调查显示, 我国的电视节目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娱乐化, 即使新闻节目在报道新闻时也会选择使用娱乐化的语言来报道。在娱乐化的背景下, 健康养生类节目也在向娱乐化方向发展, 有些节目会通过嘉宾的惊人之语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人们应该坚决抵制这种娱乐化的养生节目。为了更好地发展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 应该以传播科学健康知识作为节目宗旨, 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在充满欢乐的节目中, 引起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与思考。

4.2 规范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监督与制作

1) 健全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制度。就目前为止, 我国对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播出与制作还没有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容易出现制作与节目播出的宗旨相背离的现象, 因此, 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健全节目的法规制度。在法律法规上, 国家应该就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制作与播出制定相关规定, 避免出现节目乱像的出现, 满足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另外, 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制作方自身应该加强自觉意识, 遵守国家对于电视节目的法律法规。

2) 规范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制作。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在制作上最重要的一点是避免提供过于夸大和虚假的信息。健康养生类节目最重要的是科学、真实, 为观众提供最有价值的健康养生知识。另外, 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可以适当地对节目进行生动化的处理, 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传播养生知识的效果。除此之外, 节目的制作单位也应该及时地进行自我检查, 可以借鉴新闻出版总署对养生类的读物相关规定。节目中如需有相关的医学专家进行指导, 则要对专家的身份进行核查与公开, 保障节目的真实性。

4.3 借鉴国外同类电视节目的制作

我国的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一直在不断地发展, 各大电视台都有属于自己的健康养生类节目, 但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毫无新意, 千篇一律。国外发达地区的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无论在内容安排、表现形式、题材选择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 充分地借鉴国外同类的健康养生节目能够促进我国养生节目的发展。首先, 主持人与嘉宾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访谈形式是国外健康养生类节目最主要的形式, 这种节目形式更容易获得观众的信任度。然而, 受题材的影响, 观众容易产生厌倦之感。因此, 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可以借鉴国外通过播发动画短片等形式来提高节目的生动性。其次, 国外健康养生类节目最注重的是节目温馨的氛围。国外养生类节目的演播厅通常会布置成家庭客厅的样子, 演播厅在颜色设计上会选择暖色系的颜色来展现温馨之感。我国的电视节目可以借鉴这种布置方式, 从而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5 结论

总而言之,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 人们经常会忽略自己的健康问题。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有自己最独特的优势, 不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同时也让人们增加了健康养生的知识, 为人们提供了众多务实的服务。因此, 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从观众的角度出发, 不断地完善节目的内容, 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点点.中外电视养生类节目对比与思考[J].传媒, 2011 (7) .

[2]李振华.宋甲勋.电视健康养生节目特质初探[J].新闻知识, 2011 (3) .

[3]张莹.从“张悟本现象”谈媒体责任与公信力[J].新闻传播, 2010 (10) .

健康养生类 篇8

1《金色梦舞台》节目优势分析

《金色梦舞台》的健康养生节目模式是以演播室谈话形式为主,辅助以短片、互动、游戏、实验、案例、道具组成,节目播出时实行责任编辑、制片人、总监三级审片制,保证节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1.1 节目内容的专业性与实用性

在选题的策划方面,编导结合季节的变化以及人体质的不同来选取主题,比如《夏季如何防治“空调病”》《如何应对秋燥》《辨好体质过夏天》这几期节目,更具有针对性,节目内容也提供一些实用性很强的方法,比如防治“空调病”,可以采取穴位拔罐的方法,面对秋燥,可以喝五仁粥预防,湿热体质和血瘀体质的人怎样从面部、手部分辨。

在专家选择方面,栏目组邀请的经过多方验证的知名医院的主任医师,其权威性和专业性在业内都是有目共睹的。他们运用专业的中医知识,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方法,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将晦涩的理论生动有趣地展现给观众,让观众能听得懂,学得会,用得着,实实在在地给观众带去健康养生知识。

1.2 节目形式多样,互动性娱乐性更强

健康养生类节目大多采用主持人询问嘉宾解答的照本宣科的演讲形式,《金色梦舞台》的健康养生节目采用谈话、互动、实验、游戏、道具等多种形式,增加了节目的互动性和娱乐性。比如《你的身体有“毒”吗》这期节目,在分辨我们常吃的食物中含“毒”多少环节中,现场邀请了观众所列食物进行排序,专家进行评判,胜者将有礼品赠送,败者将受到惩罚,这样的环节设计,既能让观众在娱乐中认识食物中含毒多少,也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拉近了观众与专家的距离。

节目后期包装上,运用富有青春活力的包装风格,比如短片包装的色彩以亮色为主,辅以动态活泼的紫色星星,让背景更有动感;加入了很多花字和喜怒哀乐表情包,让节目看起来更丰富更有趣。节目还设有帮帮团,以调侃和互动为主,对帮帮团明星嘉宾进行娱乐化包装,更能满足受众的“求乐”心理。

1.3 微信公众平台培育忠实粉丝

《金色梦舞台》的微信公众号设置了“节目信息”“养生食谱”“往期节目视频”三大板块,让受众根据自身条件与兴趣选择关注与观看,这样的平台,能够为观众带去简单有效的养生秘笈,也能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已培育了4万多忠实粉丝,他们对节目的评价和要求也成为栏目组改革的动力和方向。

《金色梦舞台》也得到了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的大力支持,其微信号也加入了金色老年网、河南广电网的媒体矩阵里,借助微博、互联网和广播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交流互动。同时,金色公益行线下活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每周带领公益爱心团队下社区,为社区的中老年人带去实实在在的服务,比如理发、足疗、眼检等,扩大了栏目的影响力。

2《金色梦舞台》节目劣势分析

《金色梦舞台》在其他健康养生栏目蜂拥着在下午5点到6点时段播出时,它选择在早上8点到9点之间播出,早上8点到9点之间,这个特殊的时段,有利也有弊,利的是很多老年人这个时间段正值锻炼完身体吃过早饭可以坐下来安静的看电视,不利的是很多年轻人由于生活习惯或者工作原因要么在上班,要么在家睡懒觉,会失去大部分年轻观众。但是《金色梦舞台》健康养生栏目最大的劣势是栏目的定位模糊以及主持人的品牌化不足、节目制作者的专业性不强。

2.1 节目定位模糊

北京卫视《养生堂》的定位是传播养生之道、传授养生之术,依托医学以及养生专家的专业解读,呈现给观众较为实用、权威的养生知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健康之路》以直播的形式,定位是明辨疾病蛛丝马迹、解读征兆背后奥秘、指点难题解决方向。由此不难看出这些健康养生类节目的自我定位,而河南卫视《金色梦舞台》栏目是由河南电视台与河南省敬老助老总会联合打造的道德建设类栏目,是一档面向中老年观众的访谈栏目,这样的定位与名称,显然与现在策划的健康养生主题不符,会使观众的黏性不足,针对健康养生内容的影响力也不强。

2.2 节目制作团队的专业性不够

目前《金色梦舞台》栏目的制作团队是由新闻专业、编导专业、传播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组成,具有较强的策划、组织、创作能力,但是健康养生节目毕竟涉及的都是医疗科学知识,因此用何种表现形式、表现手段,用什么样的专业语言和道具就显得捉襟见肘。

2.3 主持人的品牌化不够

作为健康养生类节目的“门面”,主持人是否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否自己的主持风格、能否为节目营造活跃氛围、是否有专业知识支撑等,都会对收视率和品牌树立产生影响。而《金色梦舞台》栏目的主持人属于成熟稳重型;由于非医学以及营养相关专业出身,有时不能对专家的思路进行合理引导,也不能适时的现身说法,不能有效的把专家的理论讲解得更清晰、更顺畅、更准确、更易懂。

3 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发展方向

3.1 打造专业化主持人和节目制作团队

主持人应通过对自身特点和优势劣势的判断,发挥好嘉宾、专家、观众之间的桥梁作用,提前做功课,每期节目找到自己的定位,不重复之前的主持内容,并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多学习有关医学知识,主持时起到良好的引导、总结和带动氛围的作用。节目制作团队在现有人员里增加一些医学专业的从业者,甚至可以组建有能力的医学专业顾问团,对节目策划进行及时的监督和把关。

3.2 平衡娱乐化与媒体责任

娱乐化是形式和目的,内容才是王道,在坚持养生内容的真实、客观、科学、准确的基础上增加娱乐化的元素,不能为了娱乐而娱乐。要将娱乐元素与讲养生知识完美结合,起到不但能让观众笑,还可以使其获得自己需要的有用的健康养生知识。无论是主持人、嘉宾还是专家、医生,在传播健康养生知识方面都要讲究真实、准确和科学。

作为受众,要学会从信息的海洋里区别真假,看一期节目不能一味照搬节目里的养生秘方和保健方法,而是应该根据自己具体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药方,否则出事时再找媒体已为时晚矣。观众也要增长养生方面的知识,因为只有当大众的知识水平提高了,电视台创作高品质的电视节目才会有更大的创新动力和群众支持,而高品质的电视节目又能提高观众的文化水平,只有两者形成良好的互动,电视节目才能长远发展。

3.3 主动创新,理性传播

创新是节目发展的动力源,在话题创新方面,除了策划一些讲述疾病预防与治疗的主题外,也可以策划一些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生活品质为目标的多年龄段的服务话题,比如育婴育儿、社交礼仪、个人理财等,使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娱乐身心的同时,又可以从节目中获取各自需要的信息,满足受众在“养生热”的背景下对相关知识的诉求。在节目录制创新方面,可以采取在医院开展录制的形式,与医疗门诊紧密结合,让观众得到更大实惠。

中医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国粹,但不能将中国传统医学过度神化,不能一味偏信所有的养生之道,比如张悟本的“养生术”,媒体报道的“灵修”课程,民众过度崇拜和神化,以致这些歪门邪理蛊惑了人心,不利于社会和大众的真正健康。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科学地传播养生知识。

4 结束语

一叶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对河南卫视《金色梦舞台》健康养生节目的分析,健康养生类节目在我国有稳定的受众群,若想在竞争中树立自己的品牌,不仅需要节目制作团队拓展视野,敏锐捕捉大众新的健康需求,而且更要增加具有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员,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传播更科学、合理、准确的养生知识。同时提高观众健康素养,加强媒介内容的审查和监管,才能使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健康养生类节目满足了大众对健康和养生的追求,以便捷、实惠的服务受到观众的青睐。文章以河南卫视《金色梦舞台》栏目为例,用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分析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发展优势和劣势,从而为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前进思路。

关键词:健康养生类节目,专业化,责任和理性

参考文献

[1]任芳芳.我国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之道[J].视听,2015(7).

[2]雷欣蔚.《健康之路·直播版》与《百科全说》比较[J].新闻爱好者,2010(12):110-111.

[3]贾惠.从《养生堂》看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问题与发展[J].产业经济,2013(8):55-56.

桑拿养生保健 6类人群不宜 篇9

《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今年刊登一项新的研究报告,提示蒸桑拿或许可以改善血管功能,提高运动能力,并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研究人员调查了约2300名平均年龄50岁的芬兰人蒸桑拿的频率。最少的是一周洗1次,最多的是每天都洗。在近20年的跟踪研究中,发现一周洗1次桑拿的人死于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一周至少洗4次桑拿人的近2倍。不经常洗桑拿的人死于其他疾病的几率也更高。每次蒸桑拿的时间也和疾病有关系,蒸桑拿超过19分钟的人比少于11分钟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更低。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亚里·劳卡宁博士说,高温高湿或许使心血管系统发生有益的生理变化,但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才能确定蒸桑拿是如何延年益寿的。

6类人群不宜蒸桑拿

蒸桑拿虽然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不等于为了延年益寿就一定要去经常蒸桑拿。比如有的人靠蒸桑拿来出汗,实际上,这都只是肌肤浅表层在出汗,不属于身体主动出汗。一般来说,通过运动出的汗才是真正深层的、健康的、由内向外的出汗。主动出汗能加快人体的体液循环和代谢,将体内堆积的乳酸、尿素、氨等毒素排出,还有助于保障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的顺畅。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宜进行蒸桑拿。

心脏病患者 蒸桑拿时,由于体力消耗较大,血液循环加剧,加重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荷,容易造成供血不足,出现心力衰竭等。

脑血栓或高血压患者 由于外部较强的热刺激,会使人体内血流加速,血液对血管的压力骤增,当血流通过脑血栓或高血压患者某些局部病变处时,极易造成血管破裂而发生意外。

癫痫病患者 由于癫痫病患者发病通常与大脑缺氧或是与体内某些运行机制紊乱有关,而蒸桑拿时,大量的水蒸气被吸入体内,使得体内含氧量下降,加之机体排出的汗液增多,电解质平衡容易被打乱,极易诱发癫痫病发作。

孕妇 蒸桑拿由于大量排汗,体内微循环速度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孕妇会出现脑部供血不足而发生昏厥现象,对于高月龄的孕妇尤应注意避免。

酗酒者 大量饮酒后会使脑神经系统的支配功能显著下降。若立即蒸桑拿,在酒精的作用下,酗酒者不但会形成更大的排汗量致使失水虚脱,同时还易造成神经系统障碍而发生意外。

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和大病初愈者及儿童 也不宜进行桑拿浴。

此外,在洗桑拿浴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空腹进行洗浴,以免发生低血糖性昏厥。

(2)在桑拿浴室不要停留时间过长,一般每次以10分钟以内为宜。

(3)洗浴前后最好饮用些含钠、钾离子的饮料或含糖淡盐水,以补充机体过分消耗的水分、盐分和能量,保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4)洗浴完毕起身动作不能过快过猛,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适当休息后再缓慢起身。

(5)体质虚弱的老年人洗浴时最好有人陪伴。

健康养生类 篇10

关键词:养生文化,康养类节目,全媒体

1 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兴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而养生类电视节目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养生文化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的经验和成果,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博大精妙的中华医学文化的滋养以及源远流长的道家文化的熏陶,使得中国人注重健康和养生的观念根植于心,再加上如今各种亚健康问题、慢性病问题成为“隐形杀手”,同时看病贵、就医难等问题也一直对大众有所困扰,人们都希望能够少花钱,不吃药,身体好,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则满足了大众的强烈需求。

在当下全媒体时代,电视台的健康养生节目该如何来做?

2《华西论健》节目分析

《华西论健》栏目是在四川省卫计委指导下,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四年综合排名全国医院50强第二、西部第一)以及四川电视台公共频道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的健康养生栏目。专家都是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在内的共五家三甲医院,使电视节目更有权威性和贴近性,看电视与看病相结合,基本满足四川本土观众的需求。

节目模式是由演播室谈话形式,辅以模型演示、模板提示和电视短片组成。

笔者认为《华西论健》节目有以下几个亮点。

2.1 新媒体矩阵影响力

充分融合新媒体,《华西论健》推出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并加入四川广播电视台微信矩阵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微博、微信矩阵,借助新媒体与观众展开全方位交流互动。

2.2 互动平台培育观众

推出微信平台互动:“我要专家预约号”、“华西在身边”、“健康自测”等板块,提供老百姓最需要的功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2.3 与医院门诊紧密配合,让观众得到实惠

节目话题由最新的健康医疗事件或话题切入,最后聚焦到话题背后的真相和有关健康知识。参与互动的观众,可给予专家门诊“预约号”的便捷服务,以此提高节目关注度和影响力。

2.4 话题设置的权威性与贴近性

节目选择主题贴近百姓日常保健,在传递保健知识的同时又注重观众的接受度。选取时下热点医疗事件或话题来切入主题,并结合临床医疗案例,对事件背后的真相进行解读,归纳出医学养生知识点,对受众加以指导。

播出内容包括《小微创大影响》《视力下降快根源在眼外》《脑部病变的防治》《警惕冠心病急救的误区》《“坐”出来的病》《四川人小心你的心门》《牛奶酸奶选哪样?》《煲汤的误区》等,内容深入浅出,有专业知识,也有日常生活知识,可以说,这是一档贴近观众,包含四川地理、气候、饮食习惯的医学健康服务类节目

2.5 互联网思维——线上线下配合,系列落地活动走进观众生活

《华西论健走基层》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截止2015年12月31日,《华西论健》先后与华西口腔医院、华西医院新都分院、华西医院广安分院、华西医院乐山医院等合作进行了6场活动,走进了基层医院,在上述医院开展现场节目录制,扩大栏目在川内各地市州的影响力。

3 互联网时代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建议

如今很多电视台陆续推出健康养生类节目,如何才能在众多同质化节目中脱引而出,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注重内容选择和节目形式的多样化,应是对内容方面着重考量之处。在节目选题上,国内的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多数分话题仍局限在各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范围比较狭窄。而国外的此类节目更具有贴近性,从健康食谱、减肥方法到现代人面临的各种压力,各种生理、心理问题;从身体老化到提早为身体预警,可谓无所不包,极具实用性。

第二,主持人和制作团队要专业化。国外深受欢迎的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大多是由专业的制作团队制作,主持人本身往往也是医学专业人士。在节目中,主持人为观众讲解健康知识,现身说法,还可以简明扼要地对其他医学专家的讲解加以概括,使医学专家的讲解更为清晰、顺畅、准确、易懂。同时,主持人还能很好把控专家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对医学专家的思路加以正确引导。

上一篇:原位分析下一篇:社区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