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表现

2024-10-06

中国经济新表现(精选10篇)

中国经济新表现 篇1

一、消费主义的概论

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理论家鲍德里亚, 其社会理论和哲学理论的基础是消费社会理论, 因此在对社会现状进行了分析后, 得出了“当代社会是消费社会”的结论。

消费社会的理论基础在于消费主义, 这是20世纪后现代思潮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它是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愿望、情绪及相应实践的总称, 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 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 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

在消费主义的观念中, 消费者的欲望、需要和情感成为资本作用、控制和操纵的对象。因此今天的生产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 同时是消费欲望的生产和消费激情的生产, 是消费者的生产。

二、消费构成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 消费主义形成了“无物不可以消费”的基本社会观念, 从表象来说, 这种观念服从于西方社会中的“人人平等”, 只要有钱, 大家在消费面前都是一样的。但是消费并没有使整个社会更加趋于一致, 因为消费社会的消费本身就会重新产生等级和阶级特权。

例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箱包和服装是人人必备的, 但是由于品牌的不同, 这些必需品的价格就不同, 从十几元到十几万元, 其中的差别就是品牌。站在社会贵族阶层的人能消费价格昂贵的产品, 而绝大多数平民只能望而兴叹。这种消费本身就划分了社会的等级, 因为这种平等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平等。

三、消费社会的特征与危机

消费社会的特征带来了一个社会危机, 就是人的生存意义改变了。人存在于世界上最大的目的和动机就是消费, 在消费中完成自我价值的提升。在美国, 人的价值就直接被定义在金钱的获取和消费的过程中。

四、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消费主义结合表现的新特征

文化消费, 是消费主义与文化的结合。这里的文化消费并不是简单指区别于高雅文化的快餐文化, 而是指在完全遵守消费主义理论的前提下的一种文化现象。简单来说, 就是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 我们的文化生产过程始终是按照文化本身的功能和审美性来进行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消费主义思想的侵入, 文化也变成了一种商品, 一种体现人的价值的具有符号性的商品。这样的转变不仅是在文化艺术的创作上, 更是在审美价值的传承上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谈中国当代艺术与消费主义结合表现的新特征。

(一) 从《恋爱的犀牛》到都市话剧的兴盛

中国话剧上世纪初在日本发端, 再到戏曲艺人的改革, 再到五四时期对易卜生的学习, 逐步发展到现在。从1980年到2000年, 中国的话剧被称为实验戏剧, 简单来说, 就是打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性戏剧, 宣扬布莱希特的叙事性戏剧的时期。涌现出像牟森、林兆华、孟京辉等实验先锋戏剧导演。

在传统与现代的分岔路上, 1999年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堪称代表作。2009年, 《恋爱的犀牛》上演十年, 回顾十年的票房, 经久不衰。话剧作为一个高雅的小众艺术, 为何能在市场上获得如此好的收获, 这其中的秘密与消费主义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恋爱的犀牛》从1999年到现在, 一共经历过6个版本, 我们对孟京辉的评价的分界点也就是从这个话剧开始的, 用“走向人民”、“消除审美间隔”来形容他的创作。

在这之前的话剧, 大多选择时事话题, 也就是我们说的主旋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很多观众不再喜欢这样的故事, 认为脱离自己的审美情趣。

《恋爱的犀牛》选择的是爱情, 最重要的是, 《恋爱的犀牛》不仅仅是在讲爱情, 它更是在探讨在物质时代对纯粹爱情的坚守, 以及人在物质压力下的变态。在世纪之交, 这样的主题无疑是切中了年轻人最关注的核心问题。

戏谑喜剧与“孟式快感”, 这是孟京辉话剧的最大特点, 简单来说, 就是喜剧效果特别成功。他所带给观众的笑是一种充满了智慧和生活气息的笑。在他的很多作品中, 都会出现一种技巧, 被称为“戏仿”。“戏仿”的意义就是将各类经典中的片段或大众现实生活中最流行的思想、语言、行为方式“复制粘贴”到戏剧中, 由于语境的置换, 使之带有强烈的反讽意味, 极大地符合了年轻人的口味。

很多观众都说, 看孟京辉的戏是一种享受, 这种享受不亚于电影带给我们的快乐。确实, 在孟京辉的努力下, 更多的人进了剧院, 了解话剧, 喜欢话剧。不能不说, 孟京辉找到了一条适应于消费社会的话剧的发展道路。

(二) 白领戏剧的兴起

“白领戏剧”这个词, 是近年来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一系列话剧的概括, 也是上海小剧场戏剧发展的一个走向。

从《留守女士》开始, 上海话剧走上了一条关注民生的道路, 但是区别于主旋律, 上海话剧更具有小资情结, 集中表现在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城市里年轻人的生活和爱情, 如:异性合租、合约爱情、闪婚、隐婚、网恋、出轨等。

这样的话剧, 创作期短, 成本低, 每一场演出只要能有200人的票房就能支撑, 因此意外地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更令人意外的是这类话剧的观众群主要来源于社会上真正的所谓的白领阶层, 他们逐渐用看话剧代替了看电影, 形成了一种消费的时尚。

当然有专家对于这样的话剧嗤之以鼻, 认为完全忽略了话剧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跟电影院那些肤浅的爱情故事没有什么区别。但我们必须看到, 这正是话剧与市场结合的产物。

(三) 当下话剧发展中的消费主义

话剧在当下已经不完全是一门欣赏的艺术, 更是要成为全民娱乐的艺术, 对市场的要求, 对票房的渴望成为每一个话剧从业者追求的目标。在这样的消费主义下, 当下话剧呈现出这样的一些特点。

第一, 尽量启用名著改编。观众对名著有约定俗成的好印象, 会因为某一个名著去观看话剧, 而如果是原创的话剧, 很多观众会认为不了解而拒绝观看。

第二, 启用明星。影视界的大明星们大多的单位编制属于国家话剧院或者人艺, 现在的话剧几乎都是打出了明星牌, 很多粉丝会因为偶像去观看话剧。而对于这些明星来说, 虽然话剧的收入远不如影视, 但是话剧本身的高雅和小众性, 也为明星的演艺道路提高了一些层次, 这是一个双赢的操作模式。

第三, 纯粹娱乐性。当下的话剧很多时候已经放弃了主题的严肃, 走向了娱乐性, 如上海艺术中心的《鹿鼎记》, 全场两个半小时不间断的笑声成就了它超强的票房和一轮又一轮的全国巡演。

摘要:文化消费, 是消费主义与文化的结合。这里的文化消费并不是简单指区别于高雅文化的快餐文化, 而是指在完全遵守消费主义理论的前提下的一种文化现象。简单来说, 就是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 文化生产过程始终是按照文化本身的功能和审美性来进行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消费主义思想的侵入, 文化也变成了一种商品, 一种体现人的价值的、具有符号性的商品。这样的转变不仅对文化艺术本身的创作有影响, 更在审美价值的传承上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消费主义,戏曲,话剧,电影

参考文献

[1]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老传统新表现 篇2

在《笑口常开》画作中,以罗汉漫步行走正笑口常开的侧身神态,一只手握一根老树杆扛在肩上,挑起一个破旧的麻袋,另一只手拿着一长串佛珠,左下方是一丛写意仙人掌,构画出以平常心态、笑对一切世间烦恼的悠闲形象。作品以粗细变化的线条,墨色浸润的笔法,以及枣红、浅棕、浅朱砂、肉色、浅灰、灰绿等冷热色比系列,铺垫出画面热情洋溢的气氛;左上方的书法题跋,推出了“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的罗汉禅意。作品着眼于漫步的身躯、随意的笔法、质朴的装束、线条与墨色流变的情趣,较好地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新意境。

在《马球图》画作中,酣暢淋漓的笔墨写出在奔跑中的枣红色与黑色骏马,粗放的笔法画出一红一绿两位英姿飒爽的巾帼马球高手正在你追我赶争抢马球的激烈场面。作品很好地展现出古代妇女热爱马球锻炼、巾帼不让须眉的非凡气质。

在《举杯邀明月》画作中,下方用墨色深浅变化的粗放线条,上方用水墨浸润画出夜幕与月色。画家运用写意的笔法,绘制出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意画面,呈现出一种简略而不简单的艺术蕴味。

画家对三国人物尤其钟爱,从“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到“千里走单骑”“刘备初出”“关羽夜读”等人物特写,都巧妙地表现出贤仁刘备、睿智孔明、忠义关羽、剽悍张飞、骁勇赵云、奸雄曹操等不同人物形象鲜明的个性,展示出了画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水平。

张新之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三国演义人物画研究会理事。其作品多次参展,并数次获奖,被《人民日报·海外版》《重庆卫视》等众多媒体广为宣传,被录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人才库;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书法名人名作博览》《中国书画名家艺术总览》《中日现代美术通鉴》等典籍与大型画册之中,不少作品被日本、美国、新加坡、德国、法国等海内外爱好者广泛收藏。

(责任编辑:李万全)

中国经济新表现 篇3

一、幻想的现实

《二次曝光》是一部具有浓厚表现主义色彩的影片, 与二十世纪二十的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表现主义电影多取材于幻想、精神分裂、恐怖、凶杀类情节。重视表现人内心的畸形外化, 关注焦虑、抑郁和癫狂的精神状态, 不注重反映现实、重现现实。例如典型的几部代表作如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弗里茨·朗格的《三生记》、弗莱德·立希·茂瑙《吸血鬼诺斯费拉杜》等等影片, 无一不是带有意识流小说的风格一般运用主观视点来表现畸形、丑陋的世界的。20世纪法国哲学家、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他的书中曾经写道:“癫狂是最纯粹、最完整的张冠李戴形式;它把假当真, 死当生, 男当女, 爱当仇, 牺牲者当做米诺斯。但在戏剧系统中, 它也是最完整的必不可少的张冠李戴形式, 因为它无需外部因素来获得真正的解决办法。它只需将其幻想推进到真理的阶段。

在《二次曝光》中, 前半部分我们几乎看到的都是女主人公宋其眼中的世界, 幻想的男友刘东、不存在的出轨和凶杀案以及自己的身世……一切都是宋其从主观视点虚构出的故事。从她的视野我们看到了阴郁绝望的天空、闺蜜小西被杀之后出现的鬼影躺在自己身旁、连绵不断的雨水从天花板滴落……这些梦境、幻觉正是表现主义常用的象征手法之一, 运用主人公畸形、癫狂的内心去表达现实。

二、去稳定性表现

表现主义的电影, 通常都给人一种不稳定感。不稳定性看来几乎影响了电影叙事或人物塑造的各个方面, 电影的背景以及它的布景、服装和化妆。在人物塑造方面, 如《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中的凯扎, 他唯一明确的个性特征就是绝对的模棱两可性……这种模棱两可的特征同样适用于《二次曝光》中的宋其, 她经常游离于半梦半醒、半幻想半真实的状态下, 唯一始终如一的特点就是她那股挥之不去的恍惚感、迷茫感。就连宋其从事的行业——整容业, 都是一种对个体的社会认同和身份剥夺的象征。

在叙事层面, 表现主义电影刻意采用非线性叙事方式, 令情节重复、颠倒, 产生一种怪异感, 其本质上是一种对理性的反叛和驾驭, 也是一种对经典叙事构架的抵抗。沃尔夫冈.凯泽说, 怪异最易理解为“张力的一极, 并且张力的对立一极为崇高所构成”。在凯泽看来, 和表现主义先锋派一样, 怪异并非借用抬高和升华艺术形式指向彼岸和谐的理想王国来对世界的无序状态做出回应, 而通过揭露世界潜在的疯狂和无理性来回应世界的无序状态这种叙事的不稳定性打破了传统的观影心理机制, 观众只能跟随着影片中的主观意识流看到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同时, 表现主义电影还偏爱以手持摄影的略微摇晃感取代一般影片所追求的镜头稳定质感。《二次曝光》导演李玉在其另一部带有表现主义色彩的影片《观音山》中, 首次尝试加入大量手持摄影镜头, 在《二次曝光》中更是将这种手法进一步运用, 不仅刻意加入了许多旋转、摇晃的镜头, 还有大量的人物面部特写, 运用夸张的表情渲染气氛, 表达内心。

三、中国表现主义电影新思路

表现主义电影的许多特性注定使其不能像好莱坞类型片一般受欢迎。对于观众来说, “它们缺乏叙事准则, 它们关于合理性的解释的幻想式延缓——再一次削弱稳定和一致观念, 而这一观念通常为观众所需要以便观众能舒舒服服地进入影片给人造成的幻觉之中, 投入影片的叙事结构的安慰怀抱。”

思维混乱、逻辑不清、脱离现实、镜头不稳始终是表现主义电影的硬伤。运用表现主义手法表达内心世界的同时, 要注重与现实生活有所结合;弱化故事情节不等于忽视故事情节, 尽量避免叙事架构上去中心化, 忽视观众的观影经验。在镜头和背景的处理上, 不能追求极致化的自由风格, 一切构图与拍摄技巧应对故事负责, 在运用表现主义的同时也要注意写意与写实相结合, 隐喻和象征性镜头不能太过繁杂, 以免给观众带来矫揉造作之感。

马塞尔·马尔丹曾经说过:“电影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种语言。”如何运用这种语言将一个故事说好、说的有韵味, 也的确是一门艺术。中国电影导演对于表现主义手法的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中国观众对于表现主义电影的理解接受程度也将不断提高,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一定会有更多优秀的表现主义佳作走上院线、走进观众的心中。

摘要:表现主义电影, 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个特征鲜明、影响深远的电影流派, 它以其虚幻阴郁的电影氛围、夸张的造型和演技以及不稳定的时空叙述, 为之后的黑色片、惊悚片、悬疑片开创了先河。随着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 表现主义电影手法被不断容纳发掘, 并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所喜爱。探寻如何将表现主义电影元素与现今中国电影结合融洽, 对于繁荣电影市场、拍出更好的悬疑片、恐怖片等类型电影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德国表现主义,商业片,不稳定性,意识流,观赏性

参考文献

[1]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2/1025/c22219-19382019-1.html人民网2012年10月25日杨莲洁《二次曝光》票房过亿范冰冰遗憾自己无分红.

[2][法]米歇尔·福柯著, 孙淑强, 金筑云译.《癫狂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精神病史》.浙江人民出版社.

[3]“表现的非稳定性”这一概念被帕特里斯·佩特罗在《沉闷的街》第二十一页及以下各页中首次提出并做出阐释.

[4][英]理查德·墨菲著, 朱进东译.《先锋派散论——现代主义、表现主义和后现代性问题》.南京大学出版社.

财务文化 企业理财哲学新表现 篇4

财务文化趋势

财会队伍理念的转变。近年来,财务制度的调整和财务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企业重组上市、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内控制度的建立、会计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等等,这些从客观上促动了财务人员思维观念的转变。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重组上市,实质上就是“财务的上市”,也就是财务人员业务规范、思想观念与国际标准的对接。这种国际化的同一性思维,比经济利润更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同一性体现的是一定的规范性,是规范就会杜绝一些漏洞,弥补一些缺陷,集成一定优势,财务的集成实质上抓住了管控的核心。财会人员就要培养一种国际化的战略目光,以前瞻性的思维推动财务人员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全面树立起“以财务的思维看管理、以管理的思维看财务”的新理念。

年轻财会人员的加入。80后、90后青年财务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并逐步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这部分人员业务知识起点高,但业务培训不能仅仅停留在日常业务技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着重研究好带有前瞻性、方向性、战略性的财务规范。年轻人的增多,员工个性意识的增强,给财务人员的思想解放提供了活力,但在节约意识、清廉教育方面也给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挑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压力。

财务管理的大众化。财务管理的专业化与大众化也需要建设良好的企业财务文化。财务管理的专业化是财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而财务管理的大众化则是扩大财务影响、普及财会知识、接受社会监督、转变财务人员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不少人因为财务管理的专业性而使他们对财务工作感到陌生。财务人员自身也觉得专业的财会知识不易于向人们讲解,人们对财务工作产生了很大的隔膜,人们走不进财务,财务远离了人们,在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隔着一堵无形的墙,这也就很容易造成“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不良现象。因此,财务管理要逐步走近人们的生活,扩大财务信息与大众的沟通交流,由此,建设企业财务文化就显得尤为紧迫。

财务文化内涵

企业财务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财务人员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文化现象和财务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强调建立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哲学。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都以人为出发点,以文化的形式实现财务人员群体的凝聚力,从而使财务人员群体发挥出最大的整体功能。作为一种财务管理思想,因为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的主体,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只有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文化素质、道德情操等,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因此,加强财务管理首先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企业财务文化的构建应包括三个层面:即物质层文化、制度层文化和精神层文化。

财务物质文化,是指与财务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有助于财务实践的一切物质表现形式,如:计算器、计算机等财务运算手段,财务报表、财务预算等财务产品,财务人员办公条件和物质生活条件等。财务物质文化是财务文化的基础层面,它是财务的硬文化,是财务精神文化的物质体现和外在表现。财务物质文化决定于企业物质文化的发达程度,同时,财务物质文化的丰富程度也影响着人类财务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财务制度文化,是财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它一方面反映了财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财务行为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规范和制约着财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财务制度文化层主要由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职业道德和财务惯例4个分层次组成。财务法规包括财务法律、财务行政法规、地方财务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等。财务制度是根据财务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财务工作的要求而制订的,是具体财务实践的产物,也是财务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财务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精神力量在财务职业中的体现,是财务法规、制度条文限定以外的一种无形的补充力量。财务惯例虽然不是成文规定,但它为财务人员和社会所公认,因而也是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处理财务事项的一种规范。从其对财务行为的约束力来看,它与财务职业道德同处于一个层次,同样是对财务规范体系的补充。

财务精神文化,是指财务人员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对象化,包括财务人员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诸形式。财务精神文化是财务文化的内核,主要包括财务价值观、财务哲学、财务精神以及财务人员的心理素质、理想目标、道德风尚、工作作风等内容。其中,财务价值观是指理财的目的、宗旨,是反映和表示财务工作存在与发展的根本价值和意义的财务人员整体化、个性化的群体意识。它是财务精神文化层面的核心,对其他要素起着支配、指导和统驭作用。

企业财务文化的三个构成要素,是逻辑上的划分,并非现实中的分割。财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的有机的财务文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财务精神文化是财务文化的核心,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制度文化起保障和促进作用,物质文化则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物质体现和外在表现。

财务文化要求

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企业自身特色的财务文化,是顺应市场经济潮流、推动财务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目标架构的基本要求是:

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财务价值观。财务价值观是对财务管理的目的和宗旨的基本认识或者说总的看法,是反映和表示财务工作存在与发展的根本价值和意义的财务人员整体化、个性化的群体意识,它在财务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体现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哲学。财务人员的价值取向、知识水平、工作能力、道德准则、思想觉悟等,是影响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财务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爱惜人才应成为财务工作的基本方针。要树立“人本位”的财务管理思想,抓住“管理的人”和“人的管理”两个基本环节。

体现富有时代特色的财务精神。主要包括主人翁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开创精神、求实精神、拼搏精神、竞争精神、斗争精神、敬业精神、服务精神等十种精神。

体现“合义取利”的财务道德规范。财务人员必须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坚持原则,顾全大局,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实事求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勤奋工作。这些要求的核心是一个“义”字,即财务人员的行为要符合职业道德规范。一是财务人员首先自身要遵纪守法,不能见利忘义,明知故犯,知法犯法;二是财务人员要顾全大局,坚持原则,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

体现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财务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体制。合理设置财务机构,是企业开展财务工作的组织保证。实践证明,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合二为一的一元化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分别设置财务与会计机构已势在必行。财务管理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财务管理思想、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规范的综合反映。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符合企业经营活动和理财活动实际、运行顺畅、调节灵敏的财务管理体制。

健全的财务制度。财务制度是企业组织和从事财务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规范。现代企业的财务制度一般应包括筹资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管理制度等内容。只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才能保证企业财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高度发达的财务物质文明。财务物质文明主要包括:财务工具现代化、财务产品优质化、财务人员工作和生活环境最优化。

经济周期波动在中国的表现 篇5

中国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使人们对经济周期淡忘了, 但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再次提醒我们:中国与别国一样, 同样存在经济周期。

一、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点

据李瑞娟、夏青、蒋志华基于剩余法和GDP波动率周期波动划分, 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大致划为五个周期:第一个周期为1978-1981年, 第二个周期为1982-1986年, 第三个周期为1987-1990年, 第四个周期为1991-1999年, 第五个周期为2000年到现在。而陈洢然、丁小江使用H-P滤波法对1985-2008年我国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序列进行分解后, 又将我国这一段时期经济分为四个周期:第一个周期为1987-1990年, 第二个周期为1991-1999年, 第三个周期为2000-2002年, 第四个周期为2003至作者发稿。

虽然研究方法和针对年限不同, 但结果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属增长型周期, 平均每6.4年发生一次周期波动;从单个周期历时看, 1990年以前的周期时间较短, 之后周期长度逐渐拉长;从周期波动幅度看, 1987-1990年周期幅度较大, 其他周期则变化不大, 且整体上波动幅度逐渐变小;从波动位势来看, 1982-1986年周期最大, 其他周期较小, 波动位势逐渐提高。

因此,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较大, 但整体上呈收敛态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随着宏观经济总量的逐渐增加, 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开始变得平缓起来, 这期间波动标准差仅为2.76%, 经济波动性的降幅达74.2%。

二、中国最近两个经济周期的情况

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周期中, 增长率出现了“陡升缓降”的现象:1990年探底4.2%之后仅用了2年, 经济增长率就达到了1992年的14.2%;然后又开始缓慢下降, 一直持续到2000年左右, 即出现了所谓的“宽带现象”。

2002年, 中国经济增长率回升至9.1%;从波动位势看, 2003年至2007年, 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10.1%、11.3%、12.7%、14.2%, 连续五年经济增长率保持10%以上, 直到2008年和2009年, 经济增长率又重回9.6%和9.1%;从波动幅度来看,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呈现不断稳定特点, 这不仅导致2000年以后的经济周期分界模糊, 而且出现周期弱化现象。根据中科院社科经济学部预测,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回升到9.5%, 2011年的经济增长将有可能“破十”, 从而进入新一轮周期。

从近年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拉动情况来看, 投资拉动及贡献率呈逐年上升之势;特别是2009年投资贡献率高达95.2%、拉动力也达8.7%。因此, 中国经济属投资驱动型周期, 又称朱格拉周期, 其周期长度一般为7-11年, 上升或下降阶段持续的年数大约为3至6年;据此推断, 从2002年上升阶段开始到2007年探底, 2008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的拐点。

2008年和2009年, 国内的经济调整与国际的金融危机叠加, 导致经济增长过快下滑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矛盾。在应对经济下滑中, 政府及时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币政策, 到2009年第2季度之后, 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态势, 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2008年和2009年, 经济增长率虽分别回落到9.6%和9.1%, 但实属来之不易。

三、新一轮经济周期波动趋势及应对

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后, 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资源、能源、环境等约束的强化;应更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国际金融危机后, 全球化趋势虽不会改变, 但资源和市场的争夺将更激烈, 贸易保护主义必定加剧;外需在一定时期必将处于低迷状态, 扩大内需将成为主导动力。

因此, 我们应主要依靠以下支撑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中的不断完善,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 为经济的适度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 为经济的适度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 为经济的适度增长提供了新的消费需求动力;新兴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的适度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源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 为经济的适度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内需动力;东、中、西部各地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调整和发展, 为经济的适度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地理空间。

未来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的核心是解决短、中、长期相结合问题:短期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保持一定政策力度, 巩固经济企稳向好势头;中期管理好通胀预期, 虽然短期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会上涨太高, 但价格上涨是货币信贷超常增长和经济过快增长的滞后结果, 特别是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 经济增长具有加速上升惯性, 在部门间、行业间、企业间、固定资产投资与产品生产间、经济扩张与物价上涨间, 均具有放大效应, 容易使经济增长“过热”, 要防止通货膨胀就要提前管理货币信贷发行和提前把握好经济增长速度;长期要对存在结构性矛盾 (如内需和外需、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均衡, 产业间的不协调, 城乡及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不均衡等) 继续调整, 对长期存在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继续加快转变, 对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继续进行改革, 以不断夯实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摘要:中国经济经历了长年增长, 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存在经济周期。本文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率对我国近三十年经济周期特点进行了分析, 特别对最近两次经济周期做了深入分析, 在此基础上又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以期从中获取启示。

关键词:经济周期,发展趋势,经济预测

参考文献

[1]、李瑞娟、夏青、蒋志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16期。

[2]、陈洢然、丁小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成因分析,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0年06月。

[3]、陈银忠, 转型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分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年8月。

中国经济新表现 篇6

一、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画的材料

传统工笔画无论是人物、花鸟、山水,绘画使用的材料相对单一,无非是我国传统特制的笔、墨、纸、砚、绢等等。从战国的帛,到唐宋的绢,再到明清的纸,大多都是运用这些材料来进行绘画。而另一种传统材料--颜料,在我国古代色彩系统中主要分为石色和水色,也就是矿物质颜料和植物质颜料,石色顾名思义是来源于纯天然矿物石,采矿后对其进行多程序人为加工制成颜料,其特点:易沉淀,上色不均匀,颗粒粗,色泽经久不变。植物色也称“水色”,是从植物当中提取而来,颜料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同条件下得到的颜色不同,其特点:质地透明,使用方便,涂染均匀,易变色,不宜长久保存。传统中国画颜色有藤黄、花青、胭脂、岱赭、石青、石绿、朱砂、蛤粉等,这几种颜色是传统工笔画的主要颜料。

当代工笔画的材料可谓丰富多样,从油画,版画,水彩,壁画等新兴画种中取材,不同的材质会对工笔画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画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工笔画的重视程式,讲究法度规则当中。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思维更加开阔,从绘画初期的取材、立意、构图、布局、置景,到中期的勾线、用墨、运笔、设色,甚至是添加个人艺术语言,直至最终画面的整体调整,每一环节都有艺术家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维,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制作手法。当然再新奇的创作手段也是离不开对传统工笔画经验的积累,如中锋,侧锋、逆锋、藏锋等众多用笔方式;曹衣出水、高古游丝、铁线等“十八描”描法;“五墨六彩”中干、湿、浓、淡、黑五墨和黑、白、干、湿、浓、淡六彩;还有传统“三矾九染”等等众多的技法。所以这要求当代美术创作者要吸取中国古代传统工笔画技法的营养,也要看到传统程式的局限,做到掌握传统以突破创新。

二、当代工笔画中的创新与技法

1、肌理在当代绘画中的作用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凹凸不平,粗糙平滑的文理变化,是人对物体表面特征的直接感受,当代美术创作者常利用这一组织纹理形式来表现和创造丰富生动的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中的肌理效果,对于艺术品本身而言,只是一种视觉上的特殊体验。适当的肌理表现能给艺术品带来新奇、神秘的美感,然而只是一味重视肌理表现的作品,会给观者一种距离感、浮夸感,甚至是恶俗厌恶感,所以要对肌理表现加以合理的运用与控制,注意“适度原则”,不能为肌理而肌理,停留于画面的表面,要用肌理去衬托丰富深层的绘画品质。

2、肌理与技法在绘画中的表现

中国工笔画中肌理主要体现在用水、墨与宣纸三种材料有机结合而产生偶发的、不可控制的各种变化与复杂精妙的渗化效果,常用的肌理方式有:揉纸法、堆积法、喷弹法、拓印法、粘贴法、洒水撒盐法、油水混合法、涂蜡法、剥落法等技法。

以中央美术学院唐勇力教授的剥落法为例,他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变质的胶液混合于白粉中厚涂于画面上,因胶液的变质失去粘合力,导致画面上的色彩大面积脱落,此次意外地脱落产生了敦煌壁画的斑驳效果,所以唐勇力加以吸收并运用,成功的创造出可人为控制的剥落法,而我也将这一方法运用到我的创作之中。其具体方法是,将脱胶白粉调至浓度适中,以容易在画面上涂抹为准,在赭红色的底面上厚厚堆积白粉,待白粉干燥后,进行反复地皴擦,使厚白粉被人为的剥落,从而呈现出一种沧桑、残缺、厚重的视觉效果,使画面中的人像产生了强烈而特殊的感觉,在轻薄的绢面上出现了厚重斑驳的效果,以突出主体人物和唤醒画面。单纯的使用剥落法并不能完美解决人物的塑造问题,所以虚染法、高染法、低染法等渲染方法的并用也显得尤为重要,生动灵巧的结合剥落法与渲染法会使得画面变的更加完整、和谐,具有特殊的视觉冲击力,达到气韵生动、浑然天成的感觉。

三、传统技法与当代技法在我创作中的体现

创作初期,我是准备水墨写意画的创作,从取材、置景、立意、构图,到草稿描绘,我都进行着写意画的处理,但后来发现,整个画面更加适合进行工笔画的绘制,在精心布局、构图、刻画后,我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对材料的选择,是选择纸本绘画还是绢本绘画,我反复进行思考,于是慎重的选择了绢本绘画。

创作中期,我对之前的写意草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工笔画线性处理,重新对每一线条进行组织与修整,然后在绢上进行勾勒、设色,在设色期间,小色稿不为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勾线,工笔画对线条是十分讲究的,所以才会产生“十八描”,但我认为,当代工笔画并不是十八描就能完美解决所有我们所遇到的线的问题,慎重选择与适当创新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我的创作还是以铁线描为主,毕竟在线描学习期间,铁线描是我所熟悉的一种描法,在经过十多天的制作后,我发现了画面整体的不足之处,比如画面的暗沉、传统技法的局限和主人物的不突出,在一头莫展、罔知所措之时,我想起了剥落法,也正是剥落法所产生的画面效果令我的创作重获新生,剥落法既解决了我画面暗沉的问题,也解决了主人物不突出和平薄的问题。

在创作的后期,我主要是在研究唐勇力和王颖生老师的白粉技法,如何使白粉能发挥最大的功效,能与画面底色和谐共处、相互融洽,做到即不刺眼突兀,又能防止画面暗沉无趣,在经过反复试验后,我发现了淡胶白粉与脱胶白粉的区别,能较好的控制剥落效果,利用高低染法,在白粉填涂人物褶皱纹理的主要表现区域进行塑造,待画面完全干后,进行反复皴擦、敲击、吹弹等方法进行人为剥落,即像唐老师的剥落法又区别于其剥落法,纯色的白粉在画面中尤显突兀,所以我又对其进行罩染和分染加色处理,使画面和谐统一,剥落法的效果令我满意。当然,我的作品还是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在今后的艺术探索道路上,我会把这种传统与当代材料技法的结合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并通过多手段、多方面进行体验观察,以探索出新的技法并加之拓展。

四、总结

综合上述观点,中国当代工笔画的发展与进步不仅离不开青年艺术家对中国古代绘画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不断的从其他画种中汲取必要的营养,更多的在作品中强调个人对客观物象的主观感受和艺术性表达,运用适当的肌理效果和绘画语言,去激发当代工笔画的表现手法,促进工笔画当随时代的发展,以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肌理”,我一贯认为要运用适当,其优劣与否,并不在其效果是否新奇有趣,而是在于是否适合画面,很好的将肌理融入自己的作品当中。对肌理的把握,能体现出一个艺术家艺术修养的高低,对现代材料运用所产生的各种肌理,能做到进行全面的、多维的综合分析,和掌握和预测材料所产生的不同肌理效果,了解各种肌理效果可人为控制的概率,做到胸有成竹。还要戒除浮躁之风,偷工取巧之气,一幅好的作品中不止是有特殊肌理效果和复杂多样的技法,更多的是体现一个艺术家的审美修养与文化底蕴。

摘要:当今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我国经济的腾飞,文化大繁荣,各种新观念、新思想的涌入,对传统的工笔绘画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融合大变革。当代的中国工笔画借鉴吸收外来的绘画表现形式,采用更为创新的表达肌理的材料和更为大胆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当代中国工笔画的独特韵味。作为表现新手法的“肌理”将是本文的重要论点,及其对我创作的影响。

中国经济新表现 篇7

一、关注阅读数量, 为表现打底

表现论阅读理念的读, 包含了精读, 但更重要的是泛读, 注重阅读的量。可是, 目前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快餐式的阅读太多, 名著读得太少, 就像一个营养不良的人。读的不是精品, 而像鲁迅所说的, 是‘新袋子里的酸酒, 红纸包里的烂肉’”。如此怎能为学生的言语生命、言语创造打底?笔者认为, 在教学中提高文本阅读量, 为表现打底的方法有两种:

1. 课堂上保证阅读时间, 提高阅读效率

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阅读多感悟, 提高单位时间的阅读量。文本的妙处, 光靠老师讲也不行, 即使讲的都是真知灼见, 也未必会有多深的感悟, 只有自己感受到的, 才能体会更深。学生言语表现欲是建筑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少讲, 把时间留给学生, 让他们去阅读, 解读文本, 进而讨论和写作。这一点是表现论阅读教学理念所提倡的。

2. 注重课内外衔接, 提倡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俗话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内我们要将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例如, 如何快速浏览, 如何跳读, 如何摘读, 如何精、略读结合, 如何用眼睛扫视。学生在课外阅读经典名著时就能将这些方法用上, 而且还能做到按规定的单位时间完成相应的阅读量。此外, 由于阅读目的不同, 就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如感受性阅读法、鉴赏性阅读法、比较性阅读法、研究性阅读法。教师可在课堂上以课内文本作为例子讲授这些方法, 不断启发、引导学生。

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文本, 这是激发学生言语表现欲、为表现打底应重视的问题。优秀读物具有塑造人品的巨大力量。“要用文学作品滋养我们的下一代”, 这是钱理群教授说的。教师通过帮助学生选择文本, 引领学生走向文学圣地, 从而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即“整体的人”。另外, 在选择课外文本时,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提倡多元解读, 实现言语表现迁跃

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多“不定点”和“意义空白”的召唤结构, 开放性、模糊性是其特征, 对文学作品意蕴的把握, 就应允许有多种视角。在表现论阅读实践中, 应主张学生介入解读, 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阅历,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作品的模糊和空白作出自认为满意的解释。这对我们课堂阅读教学改革有两点启示:

1. 重视文本意义的动态的、开放的认识

在表现论理念下, 文本是一座桥梁, 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中介, 是向读者开放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 解读文本会带着自己的思想见解、价值标准、情感体验、兴趣爱好等。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把握文本动态的、开放的特点, 认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一个不断开放、不断生成的过程, 文本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 它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 从而加强引导学生向言语表现迁跃。

2. 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表现论阅读理念下, 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特有的分析和判断。多元解读文本, 大大激发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动性, 在课堂上把文本与学生提升为平等对话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不是被动接受, 而是在悟读、在创造。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 指导学生主动提问, 使之进入文本世界, 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理解与解释。同时, 要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 学会思考、学会悟读、学会创造, 最后走向言语表现。

三、读写迁移, 张扬学生的创造个性

在表现论阅读理念下, 所有的读都为“言语表现”服务。潘新和教授强调:“读得怎样通过言语 (说或写) 表现出来, 读的内容可以通过表达或运用得以体现, 读的效果也就可以得到验证和评价。”所以, 在文本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文本材料, 抓住言语表现的契机, 进行读、写、说的练习。

1. 重视“说”的练习,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表现论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文本的教学让学生在“说”这方面的训练多起来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首先, 鼓励学生开口说话, 培养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其次, 选用多种方式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如通过朗诵阅读材料, 进行发音、语调、表情等方面的指导;进行会话能力的训练 (答问和讨论) , 如口头复述和概括训练, 这在情节较复杂的记叙文或小说中进行;结合阅读材料选取适当角度命题, 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2. 读、写、说一体, 张扬学生的言语创造个性

一切智慧的、精彩的文本解读都是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杰作。“让学生在读过作品以后便进入自由创造的世界, 用说或写, 用自己喜欢的体裁和方式, 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受, 进行再创作, 让学生去尽情地‘胡编乱造’‘狗尾续貂’‘张冠李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以文本为载体, 进行读写训练, 可用以下几种方法: (1) 扩写。这种方法巧借文本中已写出但由于谋篇的需要尚未展开的语句进行扩展思维, 写出不重复于原作的新段章。 (2) 逆向写。这种方法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 根据情节反向思维, 写出相反的故事情节。 (3) 续写。这种方法将文本向前延伸, 在原来情节的基础上续写故事。这种方法为学生提供的思维空间大, 很受学生欢迎。 (4) 改写。可对文本的题材样式、结构顺序、叙述人称等进行改换。

对城市公共艺术新表现形式的初探 篇8

一、关于公共艺术概念的重新解读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公共艺术眼下在中国是一个应用频率较高的名词。但现当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毕竟是舶来品, 它的起源、发展、过去、现在、未来及其涵义需要我们认真去探讨和研究, 这对我国的公共艺术的健康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引用书本上的定义, 公共艺术 (Public Art) , 是对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 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开放空间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如果仅仅将公共环境的改造作为一种艺术手段, 不把人的因素考虑进去, 那么, 艺术就会丧失它自身存在的意义与功能。将艺术、公共空间、公众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创造一个更加开放、无边界的、互动的精神空间, 是公共艺术的价值所在[1]。此概念是从一定的美学高度概括公共艺术的精神内涵的, 但是对于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真正价值及其表现形式, 似乎很难从中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不禁使我想到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在有具体理论指导的前提下, 结合当今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作品的实例, 探索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更多存在的可能性, 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公共艺术, 使其更好地为城市精神建设服务。

公共艺术涵盖很广。它是存在于公共空间, 并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的艺术, 体现的是公共空间与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这个意义上看, 公共艺术的内容从狭义上应该包括城市雕塑、壁画、室内外环境艺术完善设计以及具有功能性的公共设施、导向设计等, 都属于永久性的立体公共艺术。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公共艺术正以一种越来越多样化、包容性的形式发展起来, 在城市的建设中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在通过公众的一些行为活动展示出来, 这又促成了行为艺术的诞生。由此可见, 公共艺术从物质到非物质的层面, 都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探索新的公共艺术形式语言对于城市文化的建设有着切实可行的作用。

二、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多种表现形式

(一) 城市公共艺术的物质性表现形式

1. 公共艺术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中的公共艺术语言

卡斯帕尔·昆尼悉说过, 最好的公共艺术是雪人, 人人都喜欢堆雪人, 人人都能与此有所关联, 然后又消失在大自然的背后。日本的“物派”代表艺术家关根伸夫说过, 环境艺术的重要性在于艺术的宗旨并非完全是自我表现的主观艺术行为, 包括地域、居民与环境的特殊关系, 是客观的艺术[2]。所以, 我们应该在公共艺术中强调使人的理念融入自然, 而不是与自然对抗。因此, 在城市环境中, 我们也理应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融, 提高城市公共艺术的格调, 开发公共艺术更多的存在方式, 使公共艺术作品在城市中形成独特的一个公共艺术空间, 加强与大众的交流, 起到连接大众与艺术之间纽带的关键作用。

公共艺术的范围虽广, 但其最重要的作用是致力于与城市建设的完美结合。单从这一点来讲, 公共艺术的责任就很重大。我们应该加强公共艺术与环境艺术及景观建筑等设计之间的合作, 比如加强建筑与公共艺术的结合, 使城市建筑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同时, 也对建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图1为一些国外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作品, 给人的感觉是随意却不失设计感和人性化。根据建筑的特色, 通过一些公共艺术手段, 来弥补其缺点或者是增加其趣味, 都能给这座城市增添不少乐趣。

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品应符合大众的审美性和趣味性, 与大众产生各方面的互动, 因此也可以尝试从视觉、心理、作品功能性等方面进行设计。

图2中的公共设施, 是用竹子编制工艺做的一组造型为长颈鹿的凉棚, 造型流畅, 趣味横生, 长颈鹿的“头”还伸向周围各个空间里。用竹编的设施所营造的虚空间与周围冷硬的办公楼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同时又不失其功能性。这件公共艺术作品从趣味性及视觉效果上给人深刻印象, 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既美化了环境, 又提高了环境的艺术感染力。

图3建筑表面采用植被覆盖的方式, 给人另一种视觉冲击。它打破了常规建筑表皮冷冰的机械语言, 给公众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植被随四季的变换也给建筑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这一植物造景, 利用自然界的东西创作的集美学与哲学于一身的一些暂时性装置,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正是由于作品本身时间的局限性, 才能引发观者的思考。它将公共艺术这一笼统的概念融入在城市的建筑之中, 浑然一体, 毫不牵强, 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同时给人带来美的心理感受, 同时也为城市艺术化以及公共艺术的存在方式发掘了更多的途径。

现在城市景观雕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在造型、色彩、材质上都在不断地尝试创新。就目前国内的城市景观雕塑现状来看, 我们应用“景物共生”的理念来思考现代景观雕塑的设计, 让景观雕塑紧紧地把环境与建设、环境与文化、环境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因此如何利用景观雕塑来记录人文历史和塑造环境, 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 展示美好的理想, 就成为我们每一个雕塑艺术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和应承担的重任[3]。

图4为雕塑与建筑的结合, 是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相融相生的最佳典范。雕塑不再是单独呆板地被摆放在公共空间, 拉上围栏, 缺少与大众的互动。它以这样的方式存在, 既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又能与公众心理进行交互, 使建筑具有了诗性的艺术化语言。人类正依靠创造力构筑新的城市空间。

2. 街道上好玩的公共艺术作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 街头艺术形式不断增加, 例如街头3D绘画 (图5) 、涂鸦等, 都是公众们自己创造的生活艺术, 都是城市的精神文化财富。公众集思广益, 创意无限, 街道上充满乐趣的公共艺术随处可见。这些作品尤其能体现公共艺术的一个特点——与公众的互动性, 这才是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 城市公共艺术的非物质性表现形式

1. 公共体验空间的营造——公共艺术的抽象存在方式 (图6)

城市中艺术化公共空间的营造往往比具象的艺术作品更能吸引大众, 在没有具体事物的空间中, 公众是实施和受益的主体。这种通过空间营造气氛吸引公众参与其中的公共艺术形式, 往往比真实可见的作品给人带来的触动更深切。

2. 街头行为艺术 (图7)

“快闪行动”是新近在国际上流行开的一种嬉皮行为。快闪党 (Flash Mobs, 也叫快闪族) 是一群互不相识的人通过因特网或者手提电话短信相约在指定时间和地点集合, 然后一起做出一些特定的动作 (例如拍手掌、叫口号等, 一般是不违法却很引人注意的动作) , 又在短时间内若无其事般急速消失。这种行为被称为“快闪行动”, 可视为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广场上音乐一响, 人们集体起舞, 活跃的气氛能感染路人不断地加入, 音乐停止, 大家就各自散去, 仿佛上一秒什么都未曾发生一样。亦或者是人群中有一部分人片刻地静止, 仿佛是凝固的活体雕塑, 引来路人的关注。这就是大众们参与度极强的行为艺术, 它不但能反映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面貌, 同时也能给城市带来生机, 加强人们之间的互动, 对于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很有意义。

三、公共艺术新的形式语言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一) 凸显城市性格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日益受到重视。那些凝固在城市一角的艺术作品, 正以无声的方式默默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品位。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相融相生, 根据各个城市的特色来为其设计相应的公共艺术作品, 使每个环境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公共艺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共艺术既是城市的环境艺术, 也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及城市文化发展离不开公共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与城市精神的契合之处在于公众的共享和与公众文化的融合。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公共艺术与其他学科交叉实施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这就促成了公共艺术新形式语言的出现。城市建筑中的公共艺术语言能更好地表达建筑体本身的情感, 使建筑体具有性格, 拥有属于自己的“饰物”, 同时公共艺术又是建筑自身的一部分, 与之相融相生。建筑是城市的主体,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 它应具备彰显其城市性格的条件。随着城市的发展, 新的公共艺术表现形式将会弥补这一块的缺失。

(二) 调动公众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公众的参与, 离开了公众的参与, 公共艺术将失去它的发展空间。在现代城市中, 公共艺术多用于美化环境, 具有为市政建设包括建筑艺术点睛的服务功能, 为城市注入人文精神, 提升社会文化品质。这个过程, 既可使公众精神受益, 又可刺激经济增长。

公共艺术始终强调公众的参与, 作品在公众的参与过程中不断完善, 公众也在作品的影响下慢慢成熟。而公众审美情趣的提升, 也能促使公共艺术作品更好地展现。在这样一种良性的互动里, 关于城市文化的记忆才能真正被凝固下来, 公共艺术作品才能长久地存在下去。

公共艺术还可以通过某种艺术造型传达某种理念, 具有教化、宣传、产业化的效能。发达国家的公共艺术已成为市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表征。我国是一个公共艺术起步很晚的国家, 就目前而言, 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唤醒公众对公共空间的参与意识, 提升公众关于公共艺术的素养。给公众创造一个积极参与的环境, 公共艺术就可以以“福利”的名义, 用艺术的形式呈现于公共空间, 与公众真正产生良性的沟通与互动, 真正实现其存在的价值[4]。

四、结语

公共艺术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艺术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模糊地带, 而为当代艺术或城市远近方面的论述所忽略。本文关注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互动, 通过探索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新的表现方式, 对公共艺术与城市建构、公共空间、公众之间的关系稍作了一些分析, 肯定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应做到能够恰当地反映市民情感与城市精神, 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质, 体现城市的精神形象与性格, 并承载公众的理想与需求, 做到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相融相生。希望这些探索能对我国未来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 人们在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越来越关注外感形象与内在精神文化素质的统一。在城市环境中, 我们也理应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融, 提高城市公共艺术的格调, 开发公共艺术更多的存在方式, 丰富公共艺术的形式语言, 使公共艺术作品在城市中形成独特的公共艺术空间, 加强与大众的交流, 起到连接大众与艺术之间纽带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郝卫国.公共艺术与公众参与[J].雕塑, 2004 (06)

中国经济的宏微观表现为何脱节? 篇9

然而,微观层面的数据依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从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出现了连续8个月的负增长,8月份仍然为—3.1%,达到自2月份以来的新低。另一方面,发电量同比增速也不乐观,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的连续负增长期间以来,发电量同比增速在2012年1月与6月首次出现负增长,2012年9月份的发电量增速也仅为1.2%,显著低于去年同期10.7%的增速。

中国经济的宏观与微观表现为何出现了明显脱节呢?

笔者认为,两个因素可以用来解释为何GDP同比增速与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脱节的现象。

第一个因素是中国工业企业的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众所周知,过去10年内,中国工业企业的产能过剩现象日益突出,这一现象在美国次贷危机后中国新一轮投资浪潮中被进一步强化。目前在中国大多数制造业行业里均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钢铁行业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当疲弱的内需与外需不足以消化过剩产能时,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将会下滑。换句话讲,宏观经济增速出现温和下滑,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的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率就可能出现大幅下降。此外,即使宏观经济增速开始回升,制造业企业也没有动力开始新的投资,而是通过出售库存、更加充分地利用现有生产能力等方式来应对需求回暖,换言之,去库存化与去产能化将是下一阶段中国工业企业的基调,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全面反弹还有待时日。

第二个因素是中国企业的财务杠杆过高,导致应对负面冲击的能力下降。例如,根据高盛高华的估计,过去十年内中国大陆企业负债占GDP的比率由100%左右上升至150%左右,这样的企业负债水平不仅远高于美国(75%)和印度(49%),也显著高于中国香港(141%)、新加坡(133%)、英国(115%)、日本(113%)与中国台湾(109%)。与金融企业类似,工业企业的财务杠杆过高,意味着当面临程度相同的负面冲击,其利润率的下降要高于财务杠杆较低的工业企业的利润率下降。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宏观经济增速仅仅是温和减速,却造成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大幅下降。此外,OECD国家的经验显示,一国企业债务占GDP比率的警戒线在90%左右。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如何降低中国企业财务杠杆比率,也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

接下来,如何解释中国GDP同比增速与发电量同比增速脱节的现象呢?

其实,这个层面的数据脱节不仅发生在当下,也发生在2008年年底与2009年年初。很多国内外经济学者正是由此质疑中国GDP数据的可靠性。诚然,近年来中国GDP增速经常低于各省GDP的增速,不排除存在粉饰数据的可能性。然而,以下几方面因素也可以较好地解释此现象。

首先,在当前中国,高能耗行业在工业增加值中占比约为30%,但在电力消耗中占比却高达60%左右。而如前所述,受产能过剩影响,在本轮经济下滑中,高能耗行业的表现远低于低能耗行业(例如服务业),这就造成了宏观经济增速温和放缓,而发电量增速显著下降的局面;其次,由于当前全国煤价处于低位,导致中西部有大量企业选择通过自备电厂来发电(因为自备电厂发电成本甚至显著低于通过市场购电成本),此类发电量并不在统计之中;再次,近年来新兴能源行业发展很快,据估计,风能、太阳能与核能发电量占比已接近或超过全国发电量的10%,但其发电数据可能尚未进入正式的发电量统计;最后,节能减排措施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企业的耗电量,提高了电力使用效率。

新表现主义绘画的情感世界感言 篇10

当今, 商业问题泛滥, 信息技术爆炸, 人的价值观失重, 精神失衡, 人的尊严受到强大的挑战, 同时, 文化面临经济的重压, 商业的侵入, 使人的精神产生危机, 人的思想及行为出现躁动和迷茫。那么, 新表现主义在这种时期就担负着人的理想与精神信仰, 追求人的崇高价值与人文精神, 以追求人本身的自由解放为宗旨。新表现主义艺术重视艺术家的心理本能的情绪喧泄, 对现实社会的弊端的艺术批判, 强调人的价值与需求, 以象征或隐喻性的主观变形和重新组合构成, 建构震撼心灵的艺术世界;强调艺术家主体情感的抒发;强调直觉、灵感、顿悟、想象等主观心理因素为创造的重要地位。强化表现审美对象个性的神态、情态, 以变形、夸张的构成, 形成强烈的张力, 以达到极限的表达画家的灵魂深处的情绪、感受、心态。达到表现主体的情感化, 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情感是一种纯自然的精神观, 是艺术家审美情感对事物的主观反映, 是自我表现和自我照应的结果;情感以心灵冲动为源泉, 重视形式语言, 重视激情而充满活力;重视文化内涵及冲击力。

90年代中国新表现主义, 不仅吸收了西方哲学思想和艺术精神, 而且更注重中国本土文化, 传统哲学与艺术观念的走向, 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新再现主义特征。在吸收西方表现主义绘画方面, 首先是法国早期表现主义、德国表现主义, 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 德国新表现主义为核心。在哲学美学思想上吸取了叔本华、尼采的哲学思想的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无意识论 (潜意识) 。西方的这些流派和非理性哲学思想对中国新表现主义艺术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使新表现主义艺术的兴起和发展, 理论的内因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及哲学思想。由以庄禅哲学思想而突出, 主张“从性而游”认为人生的痛苦解脱, 只能求于自己的灵魂和内心解决, 是一较高的精神理念。追求“情景交融”, “自性本自清净”的思想境界, 心的“顿悟”与艺术审美活动是相通的。中国传统的哲学理论不仅为中国历代各画派, 提供了理论依据, 而且为中国现代的各流派, 特别是中国的新表现主义绘画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更适合于根植于这肥沃的土壤里。不仅影响了中国历朝历代的艺术家, 而且也影响了当今一大批学者和艺术家。在这种中西文化哲学的影响下, 新表现主义美术产生了许多著名的画家, 例如:北京的尚扬、东北的赵大钧、贾涤非、周卫等, 中原的段正渠, 西南的毛旭辉等。

情感化充分体现在新表现主义绘画艺术家的作品中, 如:尚扬的作品《黄土高原》系列, 以浑厚的艺术语言和变形, 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渊源的追问。将西方文化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较完美的结合。《94大风景》以地质横断面的地质结构, 表明了对现代科技和历史文化的关注。地壳运动, 岩浆喷射出符号:小汽车、茶壶、飞机、钟表, 这些商品日益侵蚀到各个领域, 商业社会改变了人们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诊断》系列以现代科技把人变成无性别的符号, 表明了科技对人的巨大的异化作用。对中国人当今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走向深深的关注。他对生命很执着的追求。《状态》系列、《诊断》系列, 《大风景》系列, 都显示了这一观念。他以深厚的本土文化根基, 感悟到了人性与自然的配合。他从艺术的真诚, 自在净化的艺术表现, 通过画面上的张力和黑白灰高雅的色调, 以激情和诗一般的心绪, 以符号语言来展现内心和压抑及悲怆。以敏锐的直觉领悟和心灵的感悟, 即有理性思维, 又充满了激情和冲动, 建立了精典的现代艺术的精神。

挑战命运, 释放个性的画家要数东北的贾涤非了。他的大写意用笔, 狂放挥洒。理性在情感的渲泄状态下淹没了。作品《收获季节》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狂放用笔, 把一种肥硕充满张力的女人体置放于葡萄圆中的情态, 也证实和体验到他的思想和欲望。《有自行车座的母与子》以阳性空间回到现实生活的情景, 人性的情感有某种转移, 给观赏者很多想象的空间, 视觉上的强刺激, 体现了画家本能的自动发生发展, 也充分体现了禅宗哲学和弗洛伊德潜意识论。《尴尬图——弯道示意》使人联想到以京剧这种程序化的艺术形象, 表现了画家内心的压仰和反叛, 隐喻的手法, 暗示人类的尴尬, 现代人灵魂的尴尬。轻松自如的笔触, 充满激情联想、形与色无不流露出人文精神的大写意。

我们在赵大钧的作品中, 无不感受到他的真诚。他感悟到生命与自然的美妙, 从悲伤和慰藉中净化了灵魂, 他晚年醉心于音乐, 音乐的美感使他青春永驻,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感情到音乐的节奏性的美和旋律结构的展开, 色彩的情感紧奏而浪漫, 《我和小春》这样富于情感性的作品, 展现了一种平静中的满足, 又体现出生命中不可抗拒的青春的活力, 生命中崇高的理想离不开灵魂的期望和冲击。他的近期作品《一棵树》唤起了他的音乐情绪, 这是本原性的表现艺术。那么赵大钧他这种音乐的情感中, 感受到了音乐的哲理, 音乐与绘画融汇在一起, 净化了思想。他把音乐的梦幻通过绘画更于完美, 他的作品和灵魂饱受着痛苦和欢乐, 在欢乐中真诚的渴望着生命价值的展现。

段正渠以重低音符的分量把作品展现在你眼前, 特点厚重的黑色, 粗大的轮廓, 情感以象征性的发泄表现, 他把握着生命永恒的冲突。他对中原这片黄土深深地热爱, 对生长在黄土地的人们的喜怒哀乐深深地关注。《东方红》、《走西口》、《山歌》、《夏口黄河》, 暗示着民族的昌盛、兴旺、发达。他从西方的表现主义绘画中吸取了营养, 然后, 一头扎进黄土地里与黄土地的儿女们去实现民族的理想和愿望。

而马路也是一位天才画家, 他把东方艺术精神, 把现实世界和灵魂空间重合, 承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 受着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影响, 受着意志的左右, 以东方文化精神来拯救自我。例如:《闹中取静》的梦境, 灵魂的净化。《天斗》对神灵的对白, 宗教的神圣, 灵魂同存于天地。《龟》系列, 感情制约了理性, 是对东方文化深深的思考。

对以上的几位著名画家在文化上、情感上的分析, 证明了中国表理主义艺术由于重情感化, 重西方文化吸取和对本土文化的宏扬, 理性的东西居于很次要的地位, 宏扬情感精神, 展示了新的精神结构。形形色色的艺术符号经过画家的精心安排组合, 形成解释现实与想象、虚构、灵感的形式和内涵, 产生了情感的思维逻辑, 理性的精神被情感的冲击而淹没。他们的作品都形成特有的奔放的艺术效果, 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以激情为动力, 任意挥洒艺术家的审美情绪, 使情感、趣味、立意发挥到极限;以非逻辑非理性的思维及情感把事物对象人情化和移情化。可以说情感是艺术现象最深层最内在的本质, 是艺术家潜在的内心需求和欲望。强调了审美主体的情感冲动, 也扣住了艺术的特质和核心。他们都体现了中国新表现主义的本质。即:人本性, 自由情感化的特征。重视精神信仰和人本能的价值, 对现实的超越和对文化的批判, 解放人本身。艺术家充分发挥了潜意识、直觉、灵感的心理因素。以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激情, 自我表现和发泄, 是中国新表现主义绘画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吸取与发展的一大贡献。

任何艺术形式和内容都不可能绝对的完美, 总有许多的不足。而中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也是如此。

1.由于强调极端的自由情感化, 理性和逻辑淡化了。

2.淡化了造型的写实性, 观赏者对作品不易理解, 而陷入一种误读和费解的心态。

3.使艺术品脱离了大众欣赏, 从而形成“象牙塔”。也正因为这样才形成一种表现主义, 那么, 怎样去完善?怎样去发展?还有待于更多的艺术家们去付出艰苦的努力, 以使中国新表现主义绘画更加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1].《情感的栖居地·新表现艺术》黄丹麾胡戎著

[2].《庄子与现代主义》张石著

[3].《贾涤非》画集

[4].《尚扬》画集

[5].《叔本华人生哲学》叔本华著?李成铭译

[6].《尼釆生存哲学》尼釆著?杨恒达泽

上一篇:摇臂结构分析论文下一篇:频谱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