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目的

2024-10-03

宣传目的(精选4篇)

宣传目的 篇1

一、功能目的论概述

功能目的论是德国功能学派中最具影响的翻译理论。和奈达所提倡的对等理论不同, 功能目的论不再强调译文与原文之间意义和文体的对等, 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存有目的性, 而翻译作为人类行为的一种, 也具有相应的目的性。功能目的论主张翻译行为应以传递信息为重点, 翻译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预定目标的确立。20世纪80年代, 功能目的论引介到中国, 对中国的语篇翻译产生了巨大影响, 旅游酒店宣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 翻译时要精准地把握该酒店的特色, 考虑旅游者的需求, 从而激发旅游者的入住意向。因此, 功能目的论对旅游酒店宣传语翻译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功能目的论发展

功能目的论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凯瑟琳娜·赖斯在1971年出版的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 (《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 一书中, 最早提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而不是完全对等的原则。随后, 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提出翻译目的论。弗米尔指出, 目的论的核心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这在某种程度上补充了赖斯的功能说。第三阶段是贾斯塔·赫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该理论是对翻译目的论的进一步发展, 认为翻译是一种文本形式上的跨文化转换活动, 是翻译行为的具体操作。此外, 她还指出翻译实践离不开翻译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 即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所处的环境。第四阶段是克里斯蒂安·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她将文本按功能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信息功能、表达功能、感染功能和寒暄功能, 并提出“功能加忠诚”的原则。该原则要求翻译人员对翻译行为中的每个参与者实行分责制, 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至关重要。诺德理论的提出,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功能目的理论。

三、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翻译原则

功能目的论突破了传统“等值”翻译理论观, 不再认为原文是翻译活动中唯一不变的核心, 而是强调译者因素, 尤其是翻译活动发起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时, 也要求译者遵循三大原则, 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即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连贯原则”则要求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 即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 并使译文在交际环境中具有意义。“忠实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存在语际连贯一致, 即忠实于原文, 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决定。

四、旅游酒店宣传语翻译

做好旅游酒店宣传语的翻译, 首先要明确翻译目的和接受对象。在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到语境的多个方面, 不要一味追求语言上的对等而出现冗赘的语言信息或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旅游者的出游动机是暂时抛弃喧嚣的尘世, 享受美丽风光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抚慰和心灵的小憩。这就要求旅游酒店宣传语不仅能使游客在异乡感到亲切感, 还要让自己的宣传语在突显本酒店的特色, 从而吸引游客做出预订或入住的决策。请看下例:

In Beijing There is XX Where Everything is Possible.

在北京, 有XX酒店, 一切皆有可能。

这曾是北京某旅游酒店的宣传口号, 时隔几年, 其宣传口号已改为:Be Yourself. (自在自我) 。该宣传语由最初繁琐的长句改成了简单明了的单词小句, 使读者一目了然, 过目不忘, 这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相吻合。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多享受一些轻松、舒适、简单、自由自在的个人时间和空间, 这种简洁而又不失内涵的宣传语很容易和旅游者产生共鸣, 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因此, 译者在翻译时有必要将较为啰嗦的句子简单化, 以符合读者的认知期待, 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再看一个汉译英的例子:

热情友好的服务, 舒适温馨的家。

译文一:Warm and hospitable services, comfortable and cozyhome.

译文二:Warm, friendly service in a comfortable home.

原语是两个并列名词短语, 均由两个形容词修饰。译文一根据对等翻译理论对宣传语进行逐词翻译, 译文中形容词的罗列不免给人一种繁琐多余的空洞感, 译文一未能妥贴地表达出酒店宣传者的本意。译文二简洁明快, 游客很容易了解到酒店的信息, 并使游客潜意地的感知到家的存在和家的温馨。译文二考虑到了读者的认知期待, 体现了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原则。

以身作则, 争创优先。

译文:Lead by example in all you does and others will strive toemulate you.

原语曾是著名博鳌索菲特大酒店的一则宣传语, 这是一则典型的汉语四字成语句。“以身作则”, 外研社2004年出版的《新世纪汉英大字典》给出的翻译是“set an example with one’s own conduct”。众所周知, 旅游酒店英文宣传语一般是针对海外游客, 简单明了是翻译时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因此译为“lead by example”完全符合这一原则。“争创优先”意思是要求全体员工努力工作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 翻译时用“and”连接两个小句, 前后呼应, 可使译文紧凑, 意蕴完整。例3的英译文可以说准确地再现了原语的文体风格和语义特色, 同时也比较客观、地道的传递了酒店的服务信息。

让我们为您提供安全和高质量服务而努力工作。

译文:Work together for your safety and quality.

译者在翻译此标示语之前, 显然考虑到了旅游者的心理因素, 对游客而言, 出门在外最重要的是确保人身安全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因此译文必须突显“安全”和“高质量服务”的信息。这样可使旅游者对酒店产生一种信任感, 满足了旅游者的期望心里。该译文完全做到了这一点。

目前, 在国内自然景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区内, 家庭旅游酒店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有些酒店为了吸引游客入住往往会想出一些标新立异的宣传语。例如:“快来呀!我们欢迎住小酒馆的人!”如何理解“小酒馆”是翻译本句的关键。其实, 家庭旅游酒店特点就是酒店房间有限但设施齐全, 价格便宜又不失家的温暖。对于热爱旅游的背包客而言, 在游览中国大好河山的同时, 物美价廉的家庭式酒店不失为他们的最佳选择。所以恰当地传达酒店的这一优势和特色, 是吸引游客前往入宿的关键。该宣传语可译为:“Help!Our cheap but excellent home need you!”该译文首先依照“忠实原则”, 保留了汉语的清新俏皮感, 在囊括酒店经营者要表达的各类信息基础上, 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 对宣传语进行了合理的语序调整甚至小幅度的改写, 有效地传递了信息, 唤起了旅游者的心理期待, 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吸引游客入住的目的。

“宾客至上, 服务第一。忠诚服务, 细致安排。”是许多旅游酒店使用的宣传语。经过简化处理, 我们可以把这类宣传语翻译成:“Customer First, Service First.Loyal Service, Attentive Attitude.”这即保留了中文的宣传效果, 又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取得了等效翻译之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宣传语作为旅游酒店的一种促销手段, 翻译时应以吸引消费者消费为目的。在功能目的论指导下, 译者应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 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相应的调整, 删减甚至改写, 并非要逐字逐句的实现对等翻译。使译文提供充分的信息, 展示其旅游酒店的特色, 吸引消费者消费, 方能实现宣传酒店、增加盈利这一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惠宇.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缩印本) [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7:1922.

[2]杨柳.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收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12:18-19.

[3]叶苗.应用翻译语用观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8:21, 136.

宣传目的 篇2

中国是茶的故乡,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 融入了儒、道、释的传统思想,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习近平主席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 以茶比喻中国文明, 提出中国“和而不同”的文化主张, 用“和”诠释人类各种文明的兼容。“和”, 作为中国人文意识的集中体现, 亦是中华茶文化的精髓与核心。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不同方式接触到中国的茶文化并且爱上了饮茶。茶文化对于人类追求生态、健康的生活, 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及维护促进世界和平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带有非常明显的宣传目的, 其译文在于向目标语读者宣传产品, 提高产品在目标语环境中的销量。因此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对于企业在国外品牌的强化和竞争力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翻译视角, 探讨中国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英译策略, 期待对今后茶企业对外宣传的英译有指导意义。

2目的论指导下的茶叶企业对外宣传翻译

目的论翻译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 赖斯和弗米尔于1984年提出了目的理论。目的论指出翻译并不是一个语码转换的过程, 它认为翻译活动都有目的, 不是由原文或源语读者的感受决定, 而是由译文在目的语中预期功能决定。

根据目的论, 由于任何翻译文本都有一定的读者群体或者受众, 因而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受众群体。此理论适用于像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这种有明确目的的实用文体翻译,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牢记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文本功能, 以目的语读者为重点, 让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能让其受众理解和把握译文所传递的信息并且得到认同。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文化背景知识、交际需求, 采取的灵活翻译策略, 最终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让中国茶叶企业走向世界。

3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英译中受众意识的建立

3.1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英译中的受众意识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将各类文本体裁划分为三大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呼唤型文本的核心是信息传递和受众的感受, 即读者效应。为了起到感染受众的作用, 译者只有充分掌握受众的阅读欣赏习惯、思维方式和心理, 使用他们能够理解和乐于接受的语言表达, 有效实现译文预期的目的。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属于呼唤型文本, 其翻译要达到宣传企业品牌、企业文化、产品等信息的目的, 使目的语读者对该茶企业和品牌有所了解, 说服他们与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建立合作关系, 购买其产品, 最终达到盈利的目的和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黄友义 (2005:31) 指出“, 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这一原则是外宣翻译具体操作中最需要注意的。因此, 应该在翻译过程中建立受众意识。

受众意识是译者在外宣翻译过程中以目的语为归依, 以读者效应为准则, 为目标语读者服务的思想及表现。 (袁晓宁, 2010) 茶叶企业对外宣传翻译的目的和功能是为了向各国普通人民宣传中国独特的茶文化和茶企业及品牌, 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文化风俗、审美习惯、生活方式、阅读思维等与中国有很大差异, 他们对宣传内容有着不同的兴趣及需求。因此, 译员不能以中国人的思维对语言进行语码转换, 对于茶企业这样的外宣文本在翻译前必须要建立一定的受众意识。

3.2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英译中的策略

3.2.1对比分析中英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平行文本

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主要包括企业简介、品牌文化、产品信息及招商引资及合作等, 这些文本以向外国受众宣传企业, 强化品牌, 在国际市场中赚取利润为目的。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 对比分析英汉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发现, 其在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思维习惯上都存在较大差异。首先, 从语言表达来看, 在描述介绍茶叶产品的文本中, 中文茶叶企业宣传资料中注重语言美, 往往使用四字词及空洞的套话加深读者的印象;而英语企业宣传资料中的修饰词简单, 注重强调公司形象和产品特点。其次, 英语重“形合”, 有明显的连接词及衔接手段来表达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逻辑清晰。而汉语重“意合”, 追求“形散神不散”。第三, 从文化思维上看, 各民族在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且这些都在语言中得以体现。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古代文人墨客和僧人写下了许多有关茶的诗句, 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中引用了大量体现茶文化的人物和诗句, 好的翻译在宣传茶企业时可以让中国博大的茶文化“走出去”, 让外国读者接受。

因此, 在进行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英译时应该充分阅读对比英语国家茶叶企业宣传资料, 了解其表达方式、文化习惯和受众的阅读思维和喜好。黄友义 (2004:27) 曾提出, 外宣翻译工作者应该善于研究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异和特点, 以及中西心理思维模式的差异, 时刻不忘按照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去把握翻译。在进行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中, 应该认识到用汉语写的外宣材料是没有跨文化交际意识的, 好的译文不是忠实地把汉语文本中的每句话译成英文, 其中必然要根据外国受众对原文进行改写, 删去外国读者无法接受的表达, 增加他们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 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中国茶文化和茶叶企业及其品牌, 最终得到他们对于品牌的认可及中国茶文化的传播。

3.2.2对文本进行译前处理

要达到茶叶企业对外宣传效果, 译者必须要对中文文本进行译前处理。可以借鉴口译理论中的“脱离原语外壳”提取信息要旨, 对原文进行加工、调整、增删。比如, 中国茶叶企业外宣资料喜欢用排比句或四字短语, 一些企业概况中将领导人讲话、视察等作为企业宣传重点, 或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司理念等来证明企业的实力, 比如“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贡献”、“赶超英美”等政治色彩浓厚的词。这些难以被目标语读者所接受, 甚至会引起反感, 以至于影响译文的交际效果,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采用省略译法。对于宣传材料, 中文为求语言流畅优美而采用了多个四字词, 可以在译前进行删减, 因为其目的是让受众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 加深对该茶叶企业的理解和对该产品的喜欢, 不是领略语言美, 对不符合西方表达逻辑的文本采取改译法。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西方受众会像我们自己一样, 理解、欣赏和接受中国文化和表达方式, 认为世界需要中国和中华文化走出去” (陈小慰) 。所以译前应该处理各种在原语文化中能够接受但目标语中不合适的内容, 使译文清晰并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3.2.3茶叶名称增译法

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英译其中很重要的是茶业名称的翻译。中国茶叶种类和命名方式多种多样, 有些以产地或色泽命名, 有些以典故命名, 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各企业都会用其茶叶名来突出其独特的茶文化和制茶工艺及技术, 对于茶叶名称的翻译, 难点在于如何既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了解其产品和传播茶文化, 又不增加读者的阅读困难, 同样也达到茶企业的宣传目的。陆谷孙先生曾说:“最好的外宣英文, 应该把握两个原则。首先, 以外国受众为主要考虑对象, 让他们能接受。除此之外, 还可以有一点适当的‘中国味’。” (吴丹, 2010:114) 因此对于茶名翻译可釆用增译法, 比如金骏眉红茶就是以制作工艺来命名, 在翻译过程中音译的方法不是以达到突出其独特品质、吸引客户的效果, 因此可以在音译名后进行增译, 添加金骏眉茶采用的髙品质原料和独特制作工艺, 帮助读者更好了解, 达到吸引外国客户, 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销售业绩的目的。

4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 中国茶叶企业通过对外宣传资料的英译提升企业和茶叶品牌知名度, 提高销售量, 打入世界市场。茶叶企业的对外宣传资料的英译在向世界推销中国茶产品、传播中华茶文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中国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关键。但是, 目前中国茶叶企业英译存在不少问题, 直接影响了外国受众对中国茶产品和茶文化的了解与接受。主要问题在于译者不明确这种文本属于外宣文本的翻译, 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目的。因此, 茶叶企业外宣文本在翻译过程中要有受众意识, 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习惯和文化差异, 充分实现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要达到的交际目的。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 中国越来越多的茶叶企业开始以独立品牌的方式将茶叶出口到世界各国, 良好的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能让目标语读者认可企业, 增加企业的海外知名度。本文将从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翻译视角, 探讨中国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英译中受众意识的建立及翻译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

参考文献

[1]陈小慰.对外宣传翻译中的文化自觉与受众意识[J].中国翻译, 2013. (02) 95-100

[2]黄汝干.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与翻译人才的培养[J].农业考古, 2010. (02) 37-39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 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 2004. (06) 27-28

[4]黄友义.从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到外宣翻译[J].中国翻译, 2005. (06) 31-33

宣传目的 篇3

1 功能翻译“目的论”

现代功能翻译理论基本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流, 而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以“目的论” (Skopos Theory) 为其核心理论。对此理论做出贡献的是赖斯, 她提出在实际翻译中, 译文与原文在某些方面是不能实现一一对等, 有时会要求译者应先考虑功能特征, 使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达到所预期的交际功能。

20世纪70年代, 德国学者费米尔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 正式提出了翻译“目的论”这一功能翻译学派的核心理论。他认为翻译活动是跨语言, 跨文化的人类行为, 具有明确的目的, 是情景交际的一部分, 其最高准则是“目的准则”。

20世纪90年代初, 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诺德。他在原有的“目的原则”基础上有提出了翻译的“忠诚原则”即要求译者不仅要充分考虑原作者, 译文读者等方面的情况, 对原文中某些特殊成分给予保留, 还要按照读者的要求对原文中某些部分进行删减甚至是改写。

根据翻译的目的论和忠诚原则, 选择特定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既摆脱了对等理论的束缚, 又使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理论相结合。选择特定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为陶瓷会展宣传册的翻译提供了启示和指导。

2 景德镇瓷博会宣传册翻译的特点和目的

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本着“交流, 合作, 互利, 共赢”的办会宗旨, 加大与国内外知名陶瓷企业和采购商团的交流, 体现瓷博会展示贸易和推动产业的主要功能, 而陶瓷文化旅游又代表着景德镇的特色。陶瓷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是其他城市不具有的甚至是望尘莫及的, 而且讲述一城市特色所使用的语言和翻译的语言因文化与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 对陶瓷会展宣传册的翻译同样也不能用等值翻译, 而目的论正为此翻译提供了指导。

3 陶瓷宣传文本分类与功能

以德国心理学家布勒有关语言功能的观点为基础, 赖斯将语篇分为“信息 (informative) 语篇”, “表情 (expressive) 语篇”, “感染 (operative) 语篇”。语篇类型取决于语篇功能, 因此, 我们要根据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便更好地传递文本信息。

就景德镇瓷博会宣传册而言, 它根据不同的文本信息采用不用的语篇类型。首先它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展区的分布, 展会的特色以及国际特色展品等。它是融旅游广告, 展会信息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本。旅游广告属感染型语篇, 兼有表情与信息传递功能, 而展会信息则主要是信息型语篇, 又因其是宣传册, 所以同样具有感染功能, 因此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对宣传册的内容进行翻译。

总之, 宣传文本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 传递介绍有关陶瓷会展方面的信息;二是, 吸引潜在的顾客及企业, 诱导消费。

4 旅游广告的翻译

旅游广告的翻译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换, 同时也是文化上的转换, 主要功能是吸引游客, 让其产生兴趣。下面是13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宣传册中关于景德镇旅游的文字, 它属于感染型兼有信息型语篇, 为实现其目的, 翻译采用了注释的翻译策略。

景德镇是我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 自汉唐以来, 即以盛产陶瓷而著称, 元明清三代在景德镇都设有官窑, 发展成为中外闻名的瓷都。据考证, “china”一词是指中国完全小写指指瓷器, 她的读音系来自汉语“昌南”一词的谐音。而“昌南”指昌南镇, 为景德镇的就成之一。 (公元1004年背诵景德年间, 宋真宗皇帝十分赏识昌南镇所产的瓷器, 御奉为景德镇, 从此, “昌南镇”改为“景德镇”, 并一直沿用至今。)

Jingdezhen is one of the 4 famous towns in ancient China, has been renowned for ceramics since Han Dynasty an Tang Dynasty,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According to textual verification, “china”, the name of the country, means porcelain when written small letters.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word“Changnan”, which means“Changnan town”, the older name of Jingdezhen. (In the year 1004, Song Zhen Zong, the emperor of“Jingde”period of northern of Song Dynasty appreciated the ceramics produced in Channan Town and granted the city name“Jingdezhen”, hereby the“Changnan town”was replaced by“Jingdezhen”, which is being used till now.)

这段文字主要对景德镇名字的由来做了简要的介绍, 景德镇历史悠久, 被封为千年瓷都, 因此这里对景德镇的名字做了深刻描写, 它的目的是吸引游客, 让其产生兴趣并有到此游玩的打算。吕游指出:“注释翻译的目的是吸引游客, 诱导他们参观。因此, 信息性和感染性是该语篇翻译的出发点。”外国人对中国历史的朝代, 人物, 事件非常感兴趣, 所以一定要作出解释。原文中“china一词的读音来自于“昌南”一词的谐音”。如果不加注释, 人们会产生疑问:china和昌南会与“景德镇”有什么关系?对景德镇的名称由来加以注释, 补充原来是中国的一位皇帝因为欣赏这里的瓷器, 因此亲自为之命名, 更增加了景德镇的历史感, 不仅会极大限度地激发游客的兴趣, 也使一些游客联想到当时在昌南镇的陶瓷作坊里人们忙绿制陶的情景。

5 陶瓷会展信息的翻译

会展信息的翻译属于信息型。它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了解瓷博会的整体概况, 掌握瓷博会所特有的文化信息。宣传内容的翻译有时要具有文化群体针对性, 以下的一则是瓷博会文化活动的介绍, 采用了音译的翻译策略。

景德镇明清御窑 (青窑、龙缸窑、风火窑) 复活点火仪式暨开窑认证仪式。

The Re-lighting and Opening Ceremony of Jingdezhen Imperial Kiln (qing kiln, longgang kiln, fenghuo kiln) in Ming&Qing Dynasty

中国的龙“Long”与西方的龙“dragon”在含义, 神性, 象征方面都存在不同, 中国的龙是吉祥的象征, 而西方的dragon则代表着邪恶。因此最好采用音译的翻译方法, 避免由文化差异导致错误的理解。

6 结语

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会展为宣传我国陶瓷文化与陶瓷艺术提供了平台, 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陶瓷会展宣传册的文本是具有信息与感染功能的文本, 本文在功能翻译学派目的论的指导下, 阐述文本的翻译应该根据其功能或目的选择准确的翻译策略, 使之符合译入语语言习惯的表达, 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许钧, 穆雷.中国翻译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2]Nord, Christiane.Tex Nnalysis in Transl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3]陈晓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J].中国翻译, 2004.

[4]魏婷婷.从目的论视角看徐州博物馆宣传册的英文翻译[J].科技向导, 2011.

宣传目的 篇4

中国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越来越多的汉语旅游资料被翻译成英文。素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地区及国际花园城市常熟的旅游宣传资料也毫不例外被翻译成英语。但是对外旅游宣传资料的质量不尽如人意, 无法让国外游客很好地了解中国旅游景点的文化底蕴。像一些高级酒店的菜单上“鱼香肉丝”被译为“fish with shredded pork”, [1]结果外国游客在吃饭时都很纳闷鱼在哪里。游客对语言的理解会影响信息的传递, 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成为双方互相沟通的障碍, [2]消除这种障碍已成为旅游资料翻译中的当务之急。

二、目的论与翻译研究

目的论的三大原则是: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诚原则。[3]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即结果决定方法。旅游资料目的是引起游客在情感、观念及行为上的互动。[4]因此, 译者应根据这一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直译、意译或介于两者之间。连贯性 (coherence rule) 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此外, 如果目的原则所要求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与原文作者的意图刚好相反, 那么我们就会遵守目的原则而违背忠实性原则。因此, 诺德就提出了忠诚原则来解决文化差异及翻译行为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完善了该理论。研究功能目的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对进一步完善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本有着实际指导作用。[5]

三、苏州及其周边地区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

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城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常熟更是中国第一个“国际花园城市”, 拥有5A级旅游景区沙家浜风景区, 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远近闻名, 叫花鸡、鸭血糯等特产享誉全国。苏州及其周边旅游景区的英文介绍对宣传吴文化有着桥梁的作用。目的论在宣传资料中的应用必定能最大化地使游客产生情感与行动上的共鸣, 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首先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苏州山塘街为例。

例1:七里山塘上有诸多的古寺、古祠、古牌坊、古会馆……这些古建筑, 精雕细刻, 古色古香, 一派岁月沧桑感, 还有耳熟能详的半塘传说, 都装点了山塘的婉约一面, 五人墓和葛贤墓又刻下了苏州阳刚的一面。

Example:The street has a number of old temples, ancestral halls, memorial arches, and guild halls, which retain their original style, with a sense of variety.Many familiar Bantang (a place in Shantang Street) legends from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 show the graceful, refined side of Shantang.The poem Shantang Quatrain, written by Zhao Yi of the Qing, talks of many beautiful girls on Shantang Steet.On the other hand, if you visit the Five-man Tombs (five people of Suzhou who fought against greedy Ming officials) or the Gexian Tomb (of Ming merchants who fought against local bullies) , you’ll get a taste of the masculine side of Shantang and Suzhou.

这段译文将中文资料上的五个“古”字分别用了old、ancestral、memorial、guild、original来翻译, 一来避免了重复给人带来的乏味, 二来更符合西方人的表达习惯。仔细对比可以发现中文中“精雕细刻, 古色古香, 一派岁月沧桑感”在译文中并没有对应的字句体现, 译文直接用了短语“with a sense of variety”来概述这种感觉。笔者认为译文这样翻译的原因在于“精雕细刻”太过于细节化。中国人喜欢从整体到局部, 从大处到细节, 采用螺旋式的方法来阐述一个主题。而西方人总是先给出主题句, 再对详细情况进行补充说明。“古色古香”则是与前面提到的古牌坊等表达同一个意思, 所以删除避免重复。“一派岁月沧桑感”在中文语境中有给人一种饱经沧桑, 经历过岁月积淀的感觉, 但是在英语语境中, 沧桑感给人一种无力萧条的感觉, 不会引起游客的参观欲望。因此, 译者在对原文理解的基础上, 根据连贯原则, 用“with a sense of variety”翻译更贴近目的语读者的表达。英译本中对半塘直接用了音译加补充说明的方法也是为了方便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如果英译成half river的话, 在目的语中半塘根本不具有意义, 目的语读者反而不懂想表达什么意思。译文中对五人墓也做了补充说明, 为的是方便读者对它的了解。

四、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旅游宣传资料有很多种类, 本文涉及的主要是指旅游景点介绍。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旅游宣传资料, 它们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西方文化隶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 文化的独特性给旅游资料的翻译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综合前期研究, 本段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苏州及其周边旅游景点的翻译失误。

1. 语法失误

语法失误指译文中出现违反目标语规范的现象, 包括拼写错误、用词不当、时态等方面的失误。下面主要分析一下旅游宣传资料中的用词不当。

例2:曾任郴州刺史的倪德光, 为了顺从母亲信佛心愿, “舍宅为寺”, 将自家的花园捐赠并改建为寺院……兴福石名声远扬……

The prefectural governor Ni Deguang of Chenzhou, changed his own garden into a temple to flatter his mother’s devoting to Buddhism.Its reputation became so well-spreadded...

译文的flatter在英文中有贬义的意思, 原文的顺从没有贬低他母亲的意思, 只是想表达他是一个孝子, 遵从母亲的意思。所以根据上下文可以用comply。名声远扬对应well-spreadded也属于语法错误, 译者和wild-spread混在了一起。

2. 文化因素失误

文化因素失误是由于译者在再现特定文化规范时决策不当造成的。文化因素的处理是所有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难题。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规范, 例如, 不少中文旅游宣传资料常追求辞藻华丽, 讲究工整对仗。而多数英语国家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与国人不同, 如果不加变动地翻译, 会引起误会, 甚至会引起反感。

例3:相传, 清代有一乞丐在虞山山坡得鸡一只……叫花鸡先后在《江浙沪名菜志》《江苏特产》及《中国名菜谱》中做过详细介绍。

In Qing dynasty a beggar got a chicken on the slope of Yu Mountain...it has found its way into Famous Dishes in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Jiangsu Specialities and Famous Dishes in China.

在翻译朝代的时候, 译者对文化缺省这一部分没有进行补偿, 没有增添朝代的公元年份, 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来说, 译文没有做到让外国读者一目了然。可以在清朝后面补充说明是1636—1912年。在苏州市及其周边旅游景点英译资料中, 朝代没有进行补偿翻译算是比较普遍的。还有兴福寺中的:“早在佛教盛行的南北朝南齐时期”, “as early as Qi Dynasty of the South and North Period”, 在后面注释说明公元年份420—589B.C.有利于读者知识迁移, 印象深刻。译文中虞山的翻译也是有多种多样, Yushan、Yu Mountain、Yushan Hill、Yushan Mountain都用来代指虞山。笔者倾向于四个中的Yushan Hill, 原因在于Yushan Hill既有音译翻出了虞山, 更有hill让外国人一目了然。这样问路时, 即便是不懂英文的人不知道hill是什么, 也能听出虞山二字。Yu Mountain虽然做到了字字对应, 但是这个名字对外国人来说没什么意思。Mountain和hill的区别在于mountain一般指的比较大的山, 像虞山这样的山还称不上是mountain。西方人强调客观描述事物, 注重写实简洁, 因此笔者认为《江浙沪名菜志》等与目标语受众群体文化关联性不大, 根据读者的习惯可以适当省略部分。

五、总结

旅游文体的翻译失误的原因是多样的, 主要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缺乏目的语读者意识、语篇意识以及跨文化意识等所造成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译者应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6]

根据译文不同语篇的预期功能, 灵活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 对译文进行适当补偿操作, 如, 补充相关背景知识, 作解释性翻译等。那些由于文化差异而难以处理的原文, 最重要的是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 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 运用目的语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 使译文通俗易懂, 是适合目的语游客的一种策略。通俗易懂的旅游文本必定对苏州及其周边旅游业的对外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此旅游。

参考文献

[1]杨元刚.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3]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17 (01) .

[4]占华丽.旅游材料中文化因素的功能翻译——以绍兴旅游文本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 2009.

[5] (美) 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定义模式下一篇:包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