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的(精选12篇)
课程目的 篇1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陈鹤琴先生和张雪门先生就有“南陈北张”之称, 二人在批判当时中国“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 从本国国情和民性出发汲取国际上先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相互联系且各有特色的幼稚园课程思想, 分别是“活教育”课程和“行为”课程。这是中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对幼稚园课程的探究成果, 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而且在今天依然有其强盛的生命力。本文从课程目的角度比较分析两种课程, 以期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产生借鉴和启发意义。
(一) “活教育”课程目的
“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做人, 做中国人, 做世界人”。
陈鹤琴先生之所以讲“做人”, 是因为人一生中都面临着做人的问题, 东西方教育家普遍的共识之一就是十分重视做人, “可是到了近世, 教育变了质, 以为去读书是‘受教育’, 反而把做人忘记了, 所以今天我特别提出‘做人’以唤起人们的注意”。
陈鹤琴先生认为人可以划分为世界人和国家人, 两类人除都具备做人的一般属性外, 还会由于国情与民性的迥异而各有特殊性。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应该具备的五个条件有:“第一个条件是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个条件是要有创作的能力;第三个条件是要有服务的精神;第四个条件是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个条件是要有世界的眼光”。
“至于做世界人呢?主要的条件便是‘爱国家, 爱人类, 爱真理”。
“活教育的目的即在于‘做人, 做中国人, 做世界人’, 即在于培养具有这些条件的‘人’、‘中国人’、‘世界人’”。陈鹤琴先生指出“传统教育以获得知识, 预备升学为目的, 所以处处地方都注重文字上的知识;而活教育的目的, 则注重在培养儿童适应环境, 控制环境, 利用环境, 怎样做人, 怎样接待事物, 接待人”。
陈鹤琴先生把幼稚园教育目标概括为以下四方面:在做人方面, 要养成儿童有诚实、正直等品质, 惗悯之心和合作服务的精神;在身体方面, 主要是训练儿童形成强身健体的习惯和方法;在智力方面, 重视直接经验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鼓励和支持儿童接触自然和社会, 养成对周围事物的研究态度和探究精神;在情绪方面, 并重良好情绪的养成和不良情绪的克服。
(二) “行为”课程目的
满足儿童身心的需要。张雪门先生强调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开展儿童教育的前提。在处理满足儿童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时, 他主张“儿童反应的是他自己环境里的社会, 但绝不是成人的社会”。因此, 课程不可完全由成人支配, 成人的需要和经验与儿童的需要和经验并非对等, 幼儿期满足具有主体意识, 发展需要的儿童自身的诉求要大于社会的需要。
养成儿童扩充经验的方法和习惯。张雪门先生指出儿童教育不仅要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为圭臬, 而且还应十分重视培养其获取有益于其身心发展的经验的方法与习惯, 尤其是直接经验。为此, 他大力地反对旧的幼稚园教育“抛弃了第一步接触环境的行为”, 反而适得其反的向幼儿灌输《三字经》等为代表的文字课程。
培养儿童的生活能力。张雪门先生呼吁为使幼稚园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为国家培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而非一介书生, 必须将儿童生活能力的培养置于课程目标体系。
(三) 启示
就课程目的的内容而言, 两种理论的课程目的都强调幼儿教育课程编制务必关注幼儿生理发展, 认知发展, 情绪和社会性发展, 同时幼儿成长环境也不容忽视。这是有益制定出既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 又能促进发展的课程目的。此外, 陈鹤琴先生关于做“世界人”主要条件的思想即爱国家, 爱人类, 爱真理。这是值得生活在网络信息通道便捷的中国甚至全球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主题。当代课程改革应该合理处理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关系。为使教育培养出的人才适应不同国家间人员交际、合作频繁的社会生活, 我国当下课程改革应该具备国际视野, 统一两类需要即本地区、本国家、本民族需要和整个人类的需要。
就课程目的的形式而言, 两种理论的课程目的都采用普遍性目的取向, 其优点是融入了课程目的的一般性原则, 向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了创造性地理解课程目的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大平台, 它与各种具体的教育情境都具有或多或少的一致性, 对此, 我们应该发挥。然而, 针对其模糊性、广泛性, 易导致直观臆断的不足之处, 要求我们辨证地、灵活地处理。
就课程目的的表述而言, 两种理论的课程目的都是从教师的维度出发, 而非学习者的维度出发。这种表述, 虽然利于明确教师工作, 突显教师引导作用, 但是容易致使教师过多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 而较少涉及学习者“学什么”和“怎么学”。为此, 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 灵活地、合理地选择课程目的的表述维度。
摘要: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课程对学前教育作用发挥有重大影响。陈鹤琴先生和张雪门先生分别构建了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幼稚园“活教育”课程理论和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本文从课程目的角度比较分析两种课程, 以期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产生借鉴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活教育课程,行为课程
参考文献
[1]吕智红.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 1998 (2)
[2]薛超.行为课程对幼儿园课程建构的启示[J].兰州学报, 2009 (3)
[3]崔新玲.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思想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
[4]张春霞.陈鹤琴的课程思想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 2002 (6)
[5]陈鹤琴.陈鹤琴全集 (第二卷)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
[6]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7]何晓夏主编.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课程目的 篇2
巩固和加深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熟练掌握经纬仪、水准仪以及对全站仪的了解使用;系统地认识和练习小地区大比例地形图成图原理、成图过程和方法、地形图应用、工程施工放样等。
实习地点及日期:燕山大学材料学院附近;20nn年6月5日--6月11日
实习内容:
一、地形测图
(一)控制测量
该测量工作分为控制点的平面位置测量和高程测量两部分。首先到测区实地考察选取恰当的控制点连成一闭合导线--控制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能控制所测区域的大部分地物和地形特征点,且相连的控制点之间要通视良好;之后,进行导线水准测量、水平角观测以及全站仪导线控制点坐标测量;然后,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核、进行图根导线计算并与全站仪所测数据比较,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即为合格,若不合格应重测,最后将各控制点按坐标指示位置在图纸上展出并标注高程。
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
我小组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山头处两点高差过大,故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在两点间插入一转点,传递高程。
在距离丈量时,为方便计算,统一采用钢尺平行丈量。同时实验仪器的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
(二)碎步测量
该测量工作主要是测量出地物、地貌特征点点位,在图上展出,通过这些点描绘出所测区域的地物、地貌,并注记相应符号。碎步测量的一般步骤为:
1在某一控制点安置经纬仪(或全站仪),以另一方向为零方向,瞄准此方向,仪器归零
2开始进行测站检查(测此站点与相邻控制点的夹角;或测试已经测过的地形点,检查重复点精度在限查内即可)
3选取建筑物和地貌特征点(较直的道路间隔10米左右测一点),在此点处立尺,使经纬仪顺时针转动测出该点的上丝、下丝及中丝所对应的立尺刻度,它与测站点连线和零方向的水平角,记录这些数据和相应的竖直角
4计算碎步点的平距和高程,根据测量数据将点展在图纸上,联系实地情况,连结各点,对一些点要标明高程(例如建筑物角点,公路上的点等)
课程目的 篇3
【关键词】农村学校 体育教育目的任务 组织管理 体育教学质量
一、对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认识与理解
众所周知,学校体育教育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国内乃至全世界基本形成共识。关于学校体育及其目的任务,国内有关论述很多,也有很多建树。笔者积多年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实践经验与学习体会,认为“技能”“体质”“人才”均不能单独构成学校体育的目的。学校体育以青少儿为对象,其目的在于促进生长发育,体格健美,身体健康,精神愉说,帮助学生形成健身、娱乐、生活等方面的多种身体技能;增进体育文化知识,促进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形成,使学生在校期间有充沛的箱力学习,为他们毕业后能够获得高质量生活奠定某些基础,创造有利的条件。如实说,学校体育发展到现在,已超出了学生时代,具有终身意义,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畴,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超出了强身健体的独特功能,具有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全面效能。为此,务必加强全面管理,努力完成下列任务:①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健身、健美、健心的技术技能,使学生掌握科学健身与养护身心的方法;②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体格健壮、姿态优美,身体健康,全面发展体能、机能和心理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和审美能力;③加强思想教育和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体育意识与公民意识,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道德作风及坚持体格锻炼的习惯;④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娱乐生活,发展学生体育能力、社交能力与团结、合作精神。
二、加强管理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明确了学校体育目的任务,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管理。所谓管理,泛指对学校全部体育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协调与监督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全日制小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两个条例》、学生《体育锻炼标准》以及《新课程体育教学大纲》对学校体育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工作,体育骨干队伍,学生体质测试与评价以及体育经费、场地设施器材等方面进行具体的管理。其中,应以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为目标,以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其积极性为根本,而以管理人员的明确分工尽职尽责为保障。因此,实施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要求应该是:
(一)管理人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1. 校长学校体育工作应在学校党政领导下,由校长或副校长分工主管。其基本职责是:①根据上级党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指示,结合学校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总的目标要求,并将其列入学校工作计划。②深入实际,检查、评估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及其效果。③加强对体育组(室、部)和体育教师的领导,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关心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支持鼓励他们钻研业务,尊重体育教师的辛勤劳动。④动员教育班主任、辅导员及全体教师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⑤提供必要的体育经费和物质条件保证。
2. 体育教研组是学校中具体组织实施体育工作的部门。其基本职责是:①根据党的教育,体育方针,上级对体育工作的指示以及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学校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学校体育工作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报请学校领导审查批准。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体育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和建议。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组织开展体育教学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③协助校医室(院)定期检查学生身体,建立健康卡片。④协助总务部门做好场地设施器材的修建、选购、维修和保养工作,并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动员教师维修、自制体育器材。⑤做好体育的宣传工作。
3.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中坚力量,其基本职责要求是:①自觉坚持政治、思想、业务进修,做一名具有高尚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强、体格健壮、姿态优美的又红又专的体育教师。②根据教育计划和大纲精神及时制订各种教学文件。③热爱关心学生,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④协助学校医务部门检查学生身体,建立健康卡片。⑤积极做好体育宣传工作。⑥自己动手及时维修、自制体育器材,教育学生爱护公物。⑦结合学校体育实践,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4. 班主任、年级辅导员民:①将体育工作列入本班、本年级工作议事日程,并结合本班、本年级实际情况作好具体计划安排。②加强对学生进行有关党的教育方针、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学生在搞好文化学习的同时,积极上好体育课,搞好课外体育活动。③以身作则,规范带头,主动协助体教师开展各项体育工作。
(二)齐抓共管
提高整体效应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事关全体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学校对其体育工作实施全面管理过程中,即从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到检查督促,效果评估的全过程,都应全校动员,实行齐抓共管,追求整体效应。更要不时运用评估所获信息,调控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能。其主要内容至少应该包括:①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②体育教研组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发挥作用的程度。③体育教学质量。④群体活动开展情况。⑤学生体格、体能、姿态、素质发展情况。⑥学生健康状况。⑦体育图书资料的收集、整理、储存使用情况以及场地设施器材的建设,保管與使用情况。⑧教育科研进展及其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1]金铁昌主编. 学校体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杜,1994.
新课程背景下对教育目的的解读 篇4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 我们国家制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其中提出:“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纲要指出, 要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重视学前教育, 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学内容、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的改革,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是一种与社会理想相联系的教育理念, 它自然要受社会理想制约。一个国家、一个教育家在确定教育目的的时候, 除了要考虑生产力和政治制度的需要和年青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外, 还必须要以其政治观点、政治理想来指导。不同的社会形态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我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的。其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容, 即: (1)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2) 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源是旧式分工和私有制。 (3) 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同时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4) 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方法
三、概念的解读
纵观我国各方面涉及教育的条文和法规, 都没有明确的具体的定义, 我国没有, 国外也没有清楚的具体的标明“我国的教育目的是……”而具体的却是教育目标。
下面我们有必要澄清几个概念, 即: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素质、素质教育。
1.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区别
什么是教育目的?也可以有几种说法:什么是教育的使命?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 回答这个问题的根本分歧是:教育到底是为了人还是为了社会?可能有人会反驳说:开发人的智力还是培养人的创造力?这是教育目标的分歧而不是目的的分歧。
什么是教育的目的?什么是教育的目标?把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混为一谈, 正是我们当今不少教育管理人员没能管理好学校的一个原因。
目的是一种企图, 是一个总的原则。目标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标准, 是一个能够体现企图的象征, 我们可以把上述定义用到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上来。假如说, 教育目的是为了人, 那我们就要在“为了人”这个教育目的的总原则下制订具体的教育目标, 开发智力、培养创造力, 如此等等。那么到底什么是教育目的呢?教育到底是为人服务还是为社会服务?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有必要澄清“人”与“社会”的关系。这里说的“人”可以是“众人”, 可以是“个人”, 也可以是公民。因此我们可以说, 人组成社会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人。我们可以此类推, 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教育, 其目的也就是为了人。如果我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 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 也就是现在我们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做是教育的主体的话, 那么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2. 素质和素质教育的定义
那么什么是素质?我们怎么样做才能提高人的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到底怎样的教育才算素质教育?
素质: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
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
教育要避免纳入应试教育的轨道, 我们就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诸多方面。归纳起来, 主要有:在教育目的上, 素质教育追求学生素质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旨在应付考试, 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教育对象上,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则把学校工作放在少数所谓优秀的, 即有升学前途的学生身上。
以上两种教育的“对立”中, 我们不难看出, 正是由于应试教育存在着如此众多的负面消极因素, 所以才激发、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根据阿吉利斯的“不成熟到成熟”即“个性与组织”的理论, 一个健康的人都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 但仅有少数人能够达到完全成熟。那是因为组织和社会的机构体质限制了人的成熟发展。从这个观点来看, 教育的目的还是为了人。改革社会、发展社会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人, 即通过社会为人服务。按照阿吉利斯的观点, 这不利于人在从不成熟到成熟过程中的健康发展。因为, 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的教育体制, 往往很难把学生看做知识的主人, 很容易把学生当做知识的接收器;只注重教育学生在社会上“做”人, 忽略了教育学生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课程目的 篇5
3.1目的: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本环节把机械设计学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如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在设计实践中加以综合应用,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高教工科相关专业学生首次进行完整综合的机械设计,通过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学习和掌握通用机械零部件、机械传动及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步骤;初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团结合作、相互配合的工作作风。
(3)通过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计算、制图能力;使学生能熟练地应用有关参考资料、计算图表、手册、图集、规范、熟练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JB等),以完成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在机械设计方面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训练。
3.2要求:
课程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在设计过程中,提倡独立思考、继承创新,深入钻研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错必改的工作态度;强调实用经济性;采用“三边”设计方法;使用标准和规范;及时检查和整理计算结果。同时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规定的全部作业后,才可以参加答辩。
3.3任务: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用零号图纸);
(2)零件工作图:大齿轮工作图、高速轴的工作图各一张(用2号图纸);
(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4.面对专业:机械专业。
5.成绩评定:
平时考勤、阶段检查及学习态度占30%,完成任务参加答辩占70%,共100分。
6.主要机器设备、工具书、参考文献资料:
1.主要仪器设备:专用制图教室、0号图版及丁字尺、圆规、三角板、图纸等。
2.工具书:《机械工程设计手册》或《机械设计手册》
3.参考文献资料:《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等。
课程目的 篇6
【关键词】文本栏目 课程理念
相对于大纲版教材和96版课标教材,2004年后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通常简称为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从2004年开始实验到现在全面使用已近十年,使用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经历了一个探索——尝试——适应——熟练的过程,目前大多基本定型。高中思想政治四本必修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下同)在体例编排和呈现方式上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材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目标生成方式变原来以“学科体系为主导”为“能力发展为主导”,教学组织形式变原来以“教书过程为主线”为“学习过程为主线”,整个教材的内容结构以不同的文本栏目呈现出来,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简明活泼,不同文本栏目都有着不同功能,对应着不同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各类不同的文本栏目的处理五花八门,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直接违背的做法大量存在,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类:
一、传统式使用教材的文本栏目
一些老师不了解新课程实施的外在背景和真正意图,无视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的区别,不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教师,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对课本上的所有文字材料一视同仁,像对待传统教科书一样一丝不苟地“教教材”。他们把学生看成是一张白纸,认为学生对所学内容都是一无所知,知识都应来自教师,来自教科书,所以面面俱到,逐句逐段讲解课本上的所有文字材料,课堂内容冗杂,教学形式单一,抱怨课时不足,课堂效率低下。
二、功利性使用教材的文本栏目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实际教学中对教材中的文本栏目做功利性处理的现象大量存在,凡与考试有关联的就讲就学,与高考关系不大的文字材料一律不用,斩头去尾,自认为是“高效教学”。也即只要正文,不要辅助文,只要宋体字正文,不要仿宋体正文,只要知识原理,省略自主探究,要学生平时死记硬背,考试照搬照抄,完全无视能力培养和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三、机械化使用教材的文本栏目
实际教学中不敢越教材雷池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不明白教材只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文本,只会严格地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和结构进行教学,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敢对教材的滞后性内容进行调整补充,不愿耗费精力重新选举新的探究性材料,不想结合本地实际开发“校本教材”。
四、放任型使用教材的文本栏目
也有一些年轻教师或者是一些比较赶潮流的老师,想到思想政治课需要革新,也尝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探究材料的选择时,随意性强,针对性不够,准确性不到位。有的带动和引领学生勉强,有的哗众取宠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有的根本就没有可读性和可教性,偏离了课本的主体内容,忽视了“双基”的落实。
新教材的文本栏目主要由单元管涌图、导言、框题、目题、活动导入、仿宋体正文、宋体正文、辅助文、单元综合探究等组成,下面我们先重点了解新教材课文中正文和辅助文的分类、功能和对应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正文,既包括课本中的宋体字文本,也包括穿插其间的仿宋体字文本。其中正文中宋体字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事实、基本结论做规范性表述,承载着教学内容、目标设置与评价的基本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中必须突出其主体内容地位,特别是加强对重难点的突破,引领学生重点解读、理解和掌握。对这部分内容重视和处理一般没有异议。
仿宋体正文主要是课本中虚线框内的内容,也包括每个单元后的综合探究内容。主要功能是创设情境,为体验教育提供平台,为知识生成搭建载体,改变了原来政治课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学生缺乏思考、体验、感悟的氛围和机会倾向。正文的仿宋体部分,本身也是内容目标的有机构成,是完整地实施教学和评价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还注重提供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解释各自想法的机会,是实施过程性目标的主要载体和环节。教学中必须灵活而有针对性地使用这部分文本栏目内容,要做到探究为教学主体内容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综合探究内容,应视为每个单元的实质性内容,它巧妙地把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入课堂,引用到练习中,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又推动了学生新型学习方式的建立,教师务必要重视,不能因为这部分内容与考试关系不大而一言带过。
新课程教材中还设置了辅助文,除了正文之外的其它辅助学生自学,让学生阅读、扩充的文字内容为辅助文。辅助文原则上不属于教师教学的内容。目前使用的教材中,《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辅助文主要有:“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名词点击”等,《文化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的辅助文还分别增设了“文化名人”和“名言”等。辅助文的主要功能在于丰富教材的信息量,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同时关照到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差异,为教师的多样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素材。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更加灵活地处理,既可以让学生自学,也可以在课堂上拿来作为达到教学目标的辅助手段。
新教材还普遍使用了引言、活动导入、综合探究等丰富多样的文本栏目,也淡化了“作业练习”,这样编排就是要让课本实现由“教本”向“学本”的转变,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趋于独立,最终摆脱对教师和书本的双重依赖,成为学习上能够自主、人格上能够自立的人。
按照教材编写委员会的意图,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去改变现状,力求在使用新教材时更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逐步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以期更好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
(一)进一步明确新教材文体编排的客观依据
不同于传统教材从概念、定义入手引出观点、原理,新课程教材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对于缺乏实际生活阅历的中学生来说,总是从一个个具体的生活情景入手。教材中的宋体正文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主要属于理性认识,仿宋体正文即“探究活动”内容主要提供事实材料、举例分析、提出问题,属于感性材料,两者关系密切,都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内容。从认知角度看,属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名词点击等辅助文中,既有感性材料,也有理性认识。还有大量图片、漫画等感性知识材料,这些都改变了原先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的推导式的编法。实践证明,遵循认知规律的课堂生机勃勃,学生感受加强,课后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明显提高,其实就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人性化教育、生活化教育和发展型教育的特点”。
(二)进一步强化过程性评价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是一门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它不仅担任着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更是担任着学生的德育工作。《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新教材在每个框题的第三目都设置了情景回归的内容,除了进一步阐明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原理外,还具有提高学生素质、寻求与学生情感共鸣的功能,这正是思想政治德育功能的重要体现。政治教师要用好这部分内容,就应在平时多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结合这一内容,采用课堂发言、撰写论文或随笔、做读书笔记等,甚至可以结合学生在班集体中的行为表现,给予中肯的精致的评价,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这些都有利于让学生重视学以致用,重视言行一致,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和发展。
(三)进一步开发新课程资源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发挥主体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有效实现特色开发。教师既可以完全根据教材的设计进行教学,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补充其它活动内容或采取其他的方式。由于思想政治课本本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难免会有滞后性,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其中的内容,力求使用最新的素材,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对于仿宋体正文,更是要灵活运用课本的现有资源,对一些比较容易理解或是探究内容太多的探究活动,可以省去或精选其中经典的材料,而对于一些会让学生产生混乱、模糊和怀疑的观点、原理,则应通过实际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经历中留下深刻印象,对于教材中时效性不强、冲击力不大的探究材料应作调整和扩展,尽量多创设有震撼力的情景材料让学生去体验。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开发和使用其他更为广泛的课程资源,各种多媒体资料、网络课件,本地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都可以成为丰富学生的眼界和阅历的生动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四)进一步理解新课程理念
相对于传统教材而言,人教版的思想政治新教材注重“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让教材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凸显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更加关注教育对象,关注他们的成长环境和自身需要,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和阶段特点,关注他们的知识能力和价值取向,真正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遵循学生感悟所应经历的思维路径,领悟教材体例编写和设置所铺就的教学与学习轨道的路基。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引领行动。文体编排、过程评价、课程资源的变化只是表皮,只有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并富有智慧地去实施,才会有真正意义的新课程。
【参考文献】
[1] 傅道春.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2] 程振响、吴永军. 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引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3] 至少非. 新科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4] 高玉华. 1992年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改革研究.
[5] 朱明光、蓝维. 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
课程目的 篇7
相比较而言, 课程班和高中, 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工具和方法相似。在教学工具方面, 一般使用黑板或白板以及电脑多媒体等。在教学方法方面, 会相间使用讲授法、视听法和讨论法等, 现在都比较重视语言使用的情景性和沟通交流功能。教材方面都有成体系的系统教材, 往往以教科书的形式存在, 教师会同时补充讲义, 帮助理解, 增加练习。教学内容上, 都以话题来组织单元, 穿插语法和语言表达知识。学习过程也分为课堂学习和课外作业。单从教学来看, 国内的高中英语教师更注重每节课的课堂效果, 向45分钟要效率, 课堂形式活泼多样, 内容丰富紧凑, 作业布置也更讲究策略。所以两者之间真正的差距, 不再是硬件条件, 教师的教学理论知识或是教学实践能力, 更多的是教与学的观念对教学的影响了。教师本人总是被自己的观念影响。教师会把这些观念带到教学中, 对于每一个教学事件也就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Richards, 1998) 。教师的观念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感受, 进而影响到他们对语言学习的观念。学生也会带着这样的观念去学习, 去看待每一个学习事件。就像White (1999:443—457) 说的那样, 观念会帮助人们定义任务, 也决定他们的行为。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行为也不例外。所以教师的观念、学生的观念和由此产生的师生心理氛围造成了教学效果的差异。
一、语言环境和学习驱动力
普遍认为, 在目的国学习语言的有利因素是有真实的语言环境, 大量的语言输入使语言习得变得自然而轻松, 类似于母语的学习。其实不然, 在很多国家和城市, 特别是学生选择留学的目的地, 往往是学习氛围较好, 能够接受中国学生, 或者有其他优越条件的地方。所以这些地方总会有很多中国人, 会有能用中文的超市, 中国人开的餐馆等等, 换而言之, 用中文也能生存。所以有些人随家属出国多年, 仍然不能和当地人顺利交流。即使在目的国, 只有主动用心去留意身边的语言因素, 积极融入周围的语言环境, 才有可能得到大量的语言输入。反之, 在国内, 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外语学习资源同样很多, 比如网络, 电视和报纸。特别是一些沿海城市, 看到“老外”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街头巷尾都能找到外语的元素, 商品包装上也有外语翻译。语言环境确实会有些差异, 但重要的是, 是否有心学习。在学习驱动力方面, 学习者确实表现出明显差异。国内语言学习是一门必修课程, 学生明白这是应该学习的内容, 因为将来的工作生活中, 碰到外语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但这一切都在将来, 有着很多的不定因素。所以真正起到作用的驱动力就仅来自于对外语的直接兴趣和必须参加的考试了。在目的国, 学生是自己选择了留学, 这个选择中本身就包含学好目的语, 成为今后生活的主要语言, 并用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自己的选择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驱动力。另外, 如果语言学校的考试, 或者之后的入学考试不通过, 就意味这不能顺利入学, 可能会被迫回国, 或者进入不太理想的其他学校, 再或继续重复语言学习。所以, 顺利留学的唯一途径就是认真学习, 努力提高成绩。这也就加强了语言学习的驱动力。
二、学习情景的真实性
国内的外语教学, 多以语言点知识点的讲解为主, 练习也以阅读和语法为主。会话练习相对较少, 有时也会组织小组讨论, 运用think—pair—share的方式来给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 但最后主动起来汇报的人不多, 往往需要老师点名, 或者总是集中于几个成绩较好且有自信的学生。听力和写作也多以限定的内容为主。总体而言, 似乎都是在为了学习而学习, 为了练习而练习。语言仅是语言, 并没有真正实现它的功能。所以有的学生到了高三, 课堂回答问题还是不自信, 声音很轻, 用完整的句子回答还有困难。在语言课程中, 情况正好相反, 更多的时候是老师在听学生的表达。每一课, 语言点并不是很多, 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话题的讨论。老师经常会问学生的观点。比如, 在学到女性取得很高成就的文章时, 老师问到了大家对女性婚后继续工作和全职在家的看法。再如, 当讲到类似于“啃老”的单词时, 老师问大家, 如何看待啃老族,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当然因为课堂人数较少, 常常每个人都能有机会表达。但是另一方面, 学生的回答, 多是自发的, 可能老师会起个头, 然后, 大家就开始各抒己见了。因为来自不同的国家, 观念有很多不同之处, 思考角度也不同, 这一种交流显得更为真实, 这时候语言是一种工具, 发挥着自身应有的功能。即便结结巴巴, 不能成句, 大家都在努力地表达着自己的思想, 目的仅仅是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想法。随着语言的学习积累, 讨论的话题不断深入, 语言运用也就越来越准确。不难理解, 半年或一年之后, 学员们就具有用目的语交流学习的能力了。
三、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
学习效果的评价作用主要是给予学生准确的反馈信息, 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它包括课堂上给予的即时反馈, 也包括阶段性的考试评价, 还包括教师或周围人非正式的评价, 甚至不经意间的语言和态度反馈。学生对与教师、家长和同学的反馈其实敏感。所以, 成功地运用好反馈机制, 能对教学效果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的教学评价往往围绕考试成绩, 成绩好的学生不论是老师家长, 还是同学和周围人, 都会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 反之亦然。然而分数虽然看似客观, 其实却是相对的。在平均分上的学生会有一些优越感, 平均以下的会有自卑感。学生对考试成绩的评价往往是看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比他们好, 则觉得不错, 比他们不好就觉得没考好。所以, 不论整体分数是多少, 在有人得到正面反馈的同时, 必然有人得到了负面的反馈。在语言课程班中, 却不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语言在进步, 都有着很强的自信。比如在开始上课的第二天早上, 初级班 (也就是零基础的班级) 的学生可能就会很自信地在用学到的语言问好了。在课堂反馈中, 老师总是会去重复每一个发言学生的观点, 一方面示范了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另一方面, 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重视他的观点。这时候, 其他学生的关注点在语言的内容, 而非形式。发言学生, 如果存在错误的表达, 在之前一定也是他自己在表达时感觉到不顺畅的地方, 对老师的正确表达一般会有意识地学习。但由于错误没有引起其他同学或老师的特别关注, 发言者也不会觉得尴尬, 很自然地就能投入到下面的讨论中。考试的内容也仅限于所学内容, 很少有超范围的内容, 只要认真对待, 不会太困难。老师总是会告诉你, 对了几道到题。老师并不把成绩看得很重, 同学之间自然也不关注具体的成绩。大家都为彼此之间交流变得越来越顺畅感到高兴。
综上所述, 国内高中语言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方面是教学工具的发展和教学理论的深化, 另一方面, 更为重要的是教学者, 学习者以及关注教育教学的社会各界观念的改变。在学习驱动力方面, 如何让学生产生强烈持续的学习动机, 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内容。在教学情景设置中, 去掉一些为了练习而进行的练习, 多设计一些学生喜爱的, 确实有交流需要的情景。在国外, 由于出身背景的不同, 可供讨论的话题比较多, 常常会有思想上的碰撞。在国内, 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就更需要我们用心去搜集了。在评价方面, 同样可以忽略比较, 因为比较中总有优劣之分, 但事实上, 每个学生都在进步, 只是大小和快慢的不同。适时地找出学生的进步点, 加以表扬。如果可能, 定期给每个学生以积极的反馈, 提高信心。多看到学生的进步, 老师的心情也会更加美好。
课程目的 篇8
一、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目的
对于今天的艺术类本科学生来说, 艺术理论类课程往往是“枯燥”、“乏味”和“煎熬”的代名词, 很多学生只是由于该类课程为必修课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理论课程的逃课率总是居高不下, 这几乎已成为无可奈何的“正常”状态。归根结底, 其一在于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艺术理论课程;其二在于理论课内容较为艰涩, 且重于思辨而轻于实践, 学生由于听不懂而导致完全失去学习思考的兴趣。要解决这两大教学顽症, 前者在于重新定位艺术理论类课程的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建立对本专业的自豪感和责任心;后者在于重新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使他们逐渐体会到逻辑思辨的乐趣, 进而产生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与信心。
一般来说, 史论教学总是分阶段进行的。我们对一年级新生开设中外艺术史课程, 从大二至大三起则逐步开设“艺术概论”、“美术心理学”及“美学”等理论课程。“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1] (《论语·为政》) 对于艺术史课程来说, 重点在于“学”;对于艺术理论课程来说, 则重在“思”。
由于“尊师重道”的文化观念根深蒂固, 从南朝时期开始, 刘勰就为后世的艺术家定下了“宗经”与“征圣”的标准, 而艺术也总是沉醉于“学古”、“拟古”和“复古”的思潮中。人们习惯于从反观古代作品中寻求自我创作的价值:书法欲追二王;做诗推崇李杜;绘画则宗仿大小李和王维。我们无意抹杀那些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 而且“学古”、“拟古”本身也无可厚非。重要的是, 这种思维习惯使我们养成了接受而非质疑的学术传统, 类似于经学家们奉行的“疏不破注”僵化模式。在公开出版的艺术概论教材里, 多数是陈述式的文献资料。比如:什么是艺术的本质?艺术是怎样发生的?以及艺术的分类, 等等。书中提供的思考题也大同小异, 不外乎是要求学生复述课堂讲授的内容, 如“简述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简述艺术活动的社会功能”, 等等。而这种教学方式只会导致对青年人艺术创新欲望和能力的扼杀。这正如康定斯基曾抱怨德国学院派教学模式时生发的感慨:“有炙热就有冷却, 有早生的芽苞, 就有寒霜;有 (有) 才华的年轻人, 就有一所学院等在那里。这不是伤感的话, 而是伤感的事实。”[2]
艺术理论教学改革就应该从改变纯粹的“理论学习”模式开始。以艺术学领域重要的课题“形式与内容哪个更重要”为例。教师首先应该讲授中西方历史上论及“形式”与“内容”的观点。孔子说“言之不文, 行而不远”, 韩愈却说“文以载道”。亚里士多德说“形式是物质的本质”, “形式决定内容”, 而从柏拉图到中世纪的艺术家们却一直认为, 形式是认知“真理之美”或“上帝光辉”的阻碍。两种学说争论不休, 直到近代, 康定斯基等学者则肯定地说, 根本不存在形式与内容的争论。在课堂上, 我们应该为学生讲授每种理论或观点的背景和具体所指, 告诉学生每一种学说的提出都有特殊的目的性或局限性。最后, 提出的思考题应该是:“你怎样认识关于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我们应该告诉学生, 对于艺术问题的思考总是面对“提出观点—被质疑—推翻—提出新观点—再被质疑”的循环, 我们有伟大的艺术家和出色的理论家, 却没有不可推进或完善的观点和学说。从风格到审美标准, 从绘画技巧到构图模式, 艺术取向原本就该是多元化的。所谓创新, 不仅仅在技巧层面, 更在观念上。年轻的德国学者沃林格写出《抽象与移情》时才26岁, 我们应该鼓励每个迈入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学生质疑一切既成的理论, 并向古希腊那些雄辩家一样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付诸实践。当然, 这绝不是指盲目的否定, 而是提倡那沉思反省之后的诘问。
而进行沉思反省的基础正是艺术专业的理论课程。“艺术理论是艺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反过来又给艺术实践以指导。”[3]如果说对史学知识的积累是提出观点和看法的依据, 那么对理论的系统学习则是对学术思辨能力及敏感性的有效训练, 理论课程的目的与价值正在于此。
二、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如果说, 对于高校艺术理论教学目的和价值的重新定位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树立学术自信和责任感;那么实践加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则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 从而加深对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并提高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从学生角度了解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问题, 我对本校2012级美术学新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参加人数29人。
问题1:“你对艺术理论课程学习的心态是什么?”有10人表示“没有考虑过”或“必修课, 修学分”;选择“感兴趣”的学生5人, 只占约17%。
问题2:“你学习理论课的体会是什么?”有7人选择了“听不懂, 没兴趣”及“枯燥, 不能体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另有13人选择了“有启发, 但我认为并不十分重要”;另有9人选择了“有意义, 意义在于……”, 但无一人在问卷中说明有关个人对学习理论课意义的看法。
问题3:“课后或课程结束后, 你有继续学习该类课程相关知识的兴趣吗?”在这个问题中, 有11人选择了“有兴趣继续学习”;有15人选择了“没有兴趣继续学习”;另有3人选择了“其他”。
分析调查结果, 可得出以下结论:1.在接触理论课程之前, 80%以上的学生对该类课程没有兴趣;2.随着理论课程学习的展开, 依然有半数以上的同学体会不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 即使选择了“有意义”的同学, 显然也并未对此进行过深思。3.理论课结束后, 依然有超过半数的同学表示没有兴趣继续学习此类课程, 这显然是很大的遗憾。
由分析可知, 理论课程的相对枯燥和艰涩使学生有了先入为主的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 若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不能改变这一心理印象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在这一问题上, 康定斯基在包豪斯学院任教的教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那就是改变教师高高在上一味“授业”的方式, 转而与学生一起探讨有关艺术的各种问题。在此仅以“美术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关于“风格学”的讲授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 在课堂上讲授关于该范畴的主要学说、理论家和重要的画家及作品。重点讲述每一种风格背后艺术观念的变迁及其原因。其次, 以“仲春”为题, 由学生自行设计思考创作一幅画。在创作之前,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每个人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都各不相同, 如果你倾向于自然主义, 那么是否会如米勒、柯罗一样描绘春天户外的自然风光?如果你倾向于印象主义, 那么你是否会试图捕捉春天里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某个瞬间景象?如果你是更加自由的性格, 那么你是否会选择用现代派的风格, 以抽象的线条表达这样一个看上去非常传统的创作主题?同时, 如果你对人类的文化史或哲学史感兴趣, 你会不会从这个看上去应以“风景”为表现对象的题目中挖掘出更多更深的内涵?比如在这样一个象征着“生”的季节, 中你是否会由“仲春”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二月二”祭祀高媒神的风俗?等等。最后, 当学生的创作完成之后, 组织一次课堂讨论。
参加此次讨论的为本校美术学2011级学生, 共36人。由于阐释并讨论的是同学们自己的作品, 因此积极性很高。每个学生的创作都经拍摄后制作成PPT演示文档, 由学生自己在讲台上操作并详细解释。
一位选择了用抽象几何形式来表现“仲春”主题的女学生说, 画面中簇簇向上的三角形代表了萌发的春草;大块的四边形涂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种类的花朵;由于春日的阳光并不炽烈, 所以画面只以左上角四散的直线象征阳光。此时她的同学提出质疑, 认为此画面中大量尖锐的三角形会对欣赏者造成视觉的“刺痛感”违背了春天明媚温暖的审美感受。对此她解释说, 尖锐细长的三角形代表春日新生的绿草, 从形式上来讲, 草叶的确是尖锐的, 同时这种尖锐象征着春天里生命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对这一解释获得了同学们的普遍接受和认同。
一位男同学为大家展示了仲春时节的夜景:以深蓝色、蓝灰色和灰色为基调的夜、月亮和房屋, 整幅画面清冷而寂静。对此他的解释是, 这是他在创作时对“仲春”真切的个人体验, 那时的夜晚还很寒冷, 黑暗中也无法看出春天的颜色。那么对于此时的人来说, 春天是一种心境, 是每个人在心中的一种企盼和等待。他认为自己的创作目的是自我内心情感的宣泄而并不追求观赏者的赞同, 是倾向于表现主义的绘画作品。
在相同的“仲春”主题下, 36幅作品包括了写实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及象征主义等多种风格。从学生的讲述中可以看到, 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切实地经过了审慎思考和对绘画方式的选择。由此一来, 学生就完整地体验了一次由理论学习到创作实践再到鉴赏评论的过程。他们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 还能在自主创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继续探索的欲望。而这种讨论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同学们通过不断的自我实践和总结, 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 艺术理论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立足于“思”与“用”。一方面, 对于必须掌握的原理、概念和理论等需由教师讲授的内容, 要表述得尽量简练明晰。可辅以视频、图像资料、图表等使抽象的思考更为直观。另一方面, 在理论训练中, 当以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为主。就一个独立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启发—实践练习—回顾讨论”的模式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树达.论语疏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5.3:37.
[2][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8:23.
课程目的 篇9
一、杜威教育目的论的基本概述
对于教育目的论的讨论, 杜威之前已经有很多,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中提到了三种观点:以卢梭为代表的儿童本位论教育家提出的“由自然提供的教育目的”的观点, 个人习惯社会控制、天赋能力服从社会准则的“社会效率作为教育目的”观点以及“文化或精神修养作为教育目的”的观点。
通过对以上这三种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杜威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目的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是把变化当作实在的本质, 即教育目的应该是灵活的, 不能过于刻板, 应该经常根据教育各种因素以及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变化而修正。因此, 杜威认为“所谓目的, 就是我们在特定情境下有所行动, 能够预见不同行动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并利用预料的事情指导观察和实验”。基于此, 杜威得到了良好目的的三个标准: (1) 所确定的目的必须是现有情况的产物; (2) 目的是实验性的, 即目的必须是灵活的; (3) 在行动中收到检验时, 它会不断得到发展, 以及目的和手段是相互转换、不可分离的。同时, 杜威实用主义也特别强调经验的重要性, 认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 经验也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根据经验不断的改进自我、提升自我, 从而促进自我的不断发展, 而经验的获得和自身的发展都必须以自身为主体。因此, 杜威认为一切良好的教育目的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1) 必须注意特定儿童的固有活动和需要, 成人的成就可以作为尺度来观察儿童的活动, 但不能把成人的成就定为固定的目的, 而不顾受教育者的具体活动; (2) 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 (3) 教育者必须警惕所谓一般的和终极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 杜威进一步论述了他的教育目的观:“如果学生的每一个行动大概都由教师命令, 他的许多行动的唯一顺序来自功课指定和由别人给予指示, 要谈什么教育目的都是废话。在自发的自我表现名义下, 允许学生任性的或不连贯的活动, 对教育目的也是致命伤。”他还反复强调:“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 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由此可见, 杜威并不赞成传统的教育目的, 传统的教育目的是外在于教育过程的, 是非常固定或者说呆板的。因此, 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使学生有规律有章法的进行学习。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过程和教材的开发与管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以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 要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同时,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性,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材开发
教材的编订要注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高度, 不断进行探究, 主动探索。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课程的开发也需要因地制宜, 教材的开发和课程的设置都应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教师的具体情况, 从而有效地发挥课程与教学资源的价值。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评价, 还包括对教师和课程本身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的。评价指标不仅有学生成绩和现有的知识水平, 还要涉及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各个方面。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 可以了解学生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评价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还有学生学习的过程。
对教师的评价也是多元的。首先, 评价维度的多元性。评价内容不仅仅包括学生成绩提高多少, 也包括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和教学准备情况等。其次,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自身、校长、学生、同行教师、家长都要参与评价。
三、从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视角评析新课程改革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由重视结果改为重视过程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来看, 基础教育更加重视过程, 从过去的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变为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发学习、主动探究来达到掌握知识和能力的目的。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或许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杜威指出, 教育的目的是教育过程本身的目的, 而不是外部人员强加的目的。那么, 教育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的应该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自身的发展过程, 而不仅仅只是外部因素所期望的发展结果。关注受教育者的需求, 基于学生的兴趣, 基于学生的现实成长, 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
杜威强调经验的重要性, 认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做中学是杜威重要的教育思想。经验的价值就在于能够给学生不断进步提供一个基础, 使学生在经验中把握一些方法, 从而为不断改进和不断发展自身提供便利。从教学来看,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探索性教学, 关注体验性教学, 这些都是把学生作为主体, 由学生自主参与, 探索然后得出一定的结论。这个过程中, 学生可以从自身的经验和体验出发, 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学生可以在日常参与的生活中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
从学生角度看,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都有自己的兴趣所在。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这三种学习方式的共同点就在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实现自己独立的发展目标。根据杜威教育目的论中目的的三个特征之一:必须注意特定儿童的固有活动和需要, 成人的成就可以作为尺度来观察儿童的活动, 但不能把成人的成就定为固定的目的, 而不顾受教育者的具体活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正是注意了每个学生的固有需要, 例如合作学习, 当前我们国家的学校实行班级授课制, 每个班级学生众多, 老师不可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所有特点。但是在合作学习中, 通过分组的方式, 每个学生在组内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弥补了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习者的教学的不足。
3.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更加因地制宜、更加注重实践
根据杜威关于目的的三个标准, 我们可以知道, 杜威认为目的的制定必须与当时当地的情况相适应, 不能脱离实际。相对应的, 教育目的的制定要与当时当地的情况相适应。课程的开发和设置都是根据教育目的所制定, 不同地区由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条件的差异, 每个地区的教学目的也不一定一样, 相应的在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上也有差异。尤其是在教学方法、教具应用等方面都有差异。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置上都充分考虑了因地制宜, 根据每一个地区不同的社会条件, 以自身特色为前提开发利用资源。只有因地制宜的进行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才能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价值。
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开发不再仅仅局限于从书本上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个死板拘谨的模式, 而是添加了很多实践的课程, 从实践中了解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这种综合实践的课程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 获得经验, 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通过经验的获得有所感知、有所感悟。综合实践课程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以及自然世界, 每一个主题的实践探究都体现了个人、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4.评价体系的完善更有利于充分了解每个学生
新课程改革把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在评价主体、评价维度上实现多元化, 评价方式上实现多样性, 为的就是使评价主体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 从而根据实际做出改进。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评价上就要争取做到多方面多维度, 充分反应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新课程改革所实行的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机制, 可以作为促进教育者进步, 促进课程更加完善的一个重要方法, 同时也可以为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例如,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之中, 通过自评, 组内互评以及教师适时检验的评价机制, 组内成员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评价机制了解学生的现状, 这样就起到一个督促作用, 学生了解了自己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己, 促进自身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四、结语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强调教育目的的灵活性、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相结合、也注重个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 这对于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借鉴, 取其精华, 以便更好地制定和设计教育目的体系, 更好地制定基于此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从而促进我国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00.
[2]李中英.探析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J].河北能源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3]周西安.唐德海杜威教育目的观解读及启示[J].四川教育学报, 2005, (1) .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
[5]张真真.李卫丽.论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有感[J].教育教学研究, 2011, (10) .
课程目的 篇10
1 运动风险与高校体育理论的关系
1.1 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现状
根据调查, 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的理论教学不尽如意,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八条“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 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 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 (每学期约4学时) , 扩大体育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的要求, 目前高校的体育理论课安排存在不合理现象, 体育理论课的开设时数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教学内容的选着过于片面, 教学效果没有达到体育理论课的要求, 体育教学大纲和目标对于理论部分设置过少等现象普遍存在。
1.2 高校体育理论教学对规避运动风险的作用
体育理论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体育理论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学生各项目运动的理论, 而且还要教授学生一些运动保健、运动康复、人体解剖、运动生理等一些相关知识, 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在课中课外进行体育锻炼, 减少锻炼过程中出现的伤害事故。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将来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运用科学合理的, 适合自身运动的锻炼方法才能规避锻炼中出现的运动风险。
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运动习惯是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 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身体素质是终生体育运动基础。学校体育不仅仅教会学生一到两项体育运动项目, 同时相应的体育理论知识也要掌握。“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自己对身体的了解才能更好的运动, 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运动, 通过体育理论的学习可以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第一时间的正确处理, 能为后续的恢复提供保障;通过体育理论学习, 不仅能对身体加深了解, 而且对运动项目也是全面的认识, 在运动过程中就能减少范一些低级错误, 对规避运动风险起到重要的作用。
2 以规避运动风险为目的构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2.1 学校和教师提高对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认识
学校和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 不能一味的以实践为主, 忽视理论部分的教学, 学校和教师要认识到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终生体育运动习惯养成的基础, 是学生自主锻炼减少伤害事故发生的前提。因此, 学校在体育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制定要体现出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合理安排大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教师自身也需要提升体育理论知识, 把体育理论知识合理的纳入教授计划和教授内容里面, 体育理论课时计划需要体育教师精心设计, 把庞大的体育理论知识提炼出学生最需要了解, 最需要掌握, 最简单易懂的传授给学生。
2.2 体育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2.2.1 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制定要重视体育理论部分
在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把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与体育实践课的重要性同等对待。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制定学生能较好的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指导自身体育锻炼, 引导学生体育运动的意识, 培养终生体育锻炼习惯, 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2.2.2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丰富
教学内容制定上不能仅仅是本次体育教学项目的理论内容, 还要设计到一些运动保健、运动康复、人体解剖、运动生理等一些相关知识, 并且要让学生能通过这些理论知识能清楚的认识自身状况。体育理论课内容选着要遵循体育与健康的原则, 不仅需要有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 还要有与学生自身健身需求相结合, 根据学生在校的不同阶段, 选着不同的关于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
2.2.3 教学方法多元化
体育理论课不仅仅是坐在课堂上听老师枯燥的宣讲, 我们要理论结合实际, 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可以制作理论微课程、flash动画、体育明星效应等进行网络多媒体教学, 可以让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模拟伤害事故的发生, 然后分析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解决办法, 以及规避此类伤害事故发生的注意事项。
2.2.4 体育理论课评价形式多样
体育理论课不同于其他文化理论课, 一张试卷不是评价体育理论课的最佳方法。体育理论课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体育理论知识要运用到实践中来, 为自身能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 同时也能为他人服务的。体育理论的考核可以和实践相结合, 在运动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规避问题, 这才是考核的价值体现。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 制定适合自己锻炼的项目, 自己设置锻炼目标、强度, 根据强度强弱制定合理的恢复方法等, 都是可以作为体育理论考核的方法。
3 结论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在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学校和教师要转变传统体育课教学观念, 体育课不能以实践为主, 要重视理论课的教学, 在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中体现体育理论的价值, 合理安排时数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能仅仅以传授体育项目理论知识, 还要包括运动保健、运动康复、人体解剖、运动生理等一些相关知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要多元化, 不能局限于学生坐着上课和一张试卷来解决问题。需要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多样的评价方法, 避免学生产生学习抵触心理, 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用体育理论知识解决运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学校体育教育要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 使学生明白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使学生更加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使学生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预防伤病, 规避运动中出现的各种意外, 减少运动风险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毛晓荣.“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5:97-100.
[2]潘建东.关于学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6:155-156.
[3]王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5, 04:62-63.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与当代戏曲 篇11
人是自然的最后的目的,而艺术也理应成为自然的一个目的。艺术可以看作是人将心灵感悟到的自然之道加以表达的一种道德行为。通过艺术,人在自己和他人心灵中达到“圣洁”的境界。人类被赋予能够感受自然的先验心理结构,因此艺术必然是可供分享的,普世的。
只有当自然之道在某类敏感而有灵性的人的头脑中闪现,而这类人又善于运用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理把这一瞬以物质形式固定下来,这时伟大的艺术品才诞生了,这种闪现人们称之为灵感。
由于重视文艺的社会功用,柏拉图强调国家必须对文艺作品推行严格的审查制度,凡提倡新的歌舞,或擅自上演未经审查的喜剧作品等,都要受到严惩,主张将荷马等类型的诗人逐出理想国。他把制造幻想的诗人逐出理想国的主张可以看做专制时代的政治需求,另外,这也出自他的思想:理想国的每个公民都是艺术家,所以那种被专门冠以“艺术家”之名的人是不受欢迎的,多余的。柏拉图在强调艺术的外在目的的同时,更注重了艺术的内在目的。他通过哲学王将理想国中的公民教育成具有卓越智慧和德性的人,这些人靠着灵感的指引进行的艺术创作是完美的,而不需要那些靠着空洞无物的技巧矫揉造作的伪艺术家。
合目的论揭示了自然规律中的简易性原则。“一个有机的自然产物乃是一个产物,其中所有一切部分都是交互为目的与手段的。在这样一个产物里面,没有东西是无用的,是没有目的的,或者说是要归之于自然的盲目机械作用的。”一个自然物之成为可能,只是作为自然的目的而并不依靠外部有理性的动因。在自然的机械作用面前,人类最高的智慧也显得极其渺小。大自然悄无声息地就把一粒种子培育成一棵大树,而人类要想以手工或机械方法制造出如此精巧的有机体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在千百年后某一天制造出来了,也只能证明自然之道乃是最简易的。
简易性还在于自然物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具有单纯的目的,即跟其余所有部分相互滋养、相互生成,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这样的整体因此具有了最高的效能,足以跟其他自然物互相影响,共存共生。内在目的缺失或混乱的有机物必然导,致自身解体直至灭亡,更谈不上对外发挥功能。如一棵树若少了叶子,则会马上枯死,于是它的保持水土、养育动物的功能就随之丧失。
中国古人把纷繁的世界简化为天和地,即乾坤:“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把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归结为阴和阳的相互作用:“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周易以极简性来把握世界和人生:“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得,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易与简二字足以显明天下的道理,因此周易的思想才得以持久、壮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就是一种简易之道。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在艺术创作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艺术的存在基于这样一个前提:人类具有共同的感知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艺术的诞生还必须满足这样一个条件:人类面临生存困境——或面临死亡,或失去自由,或缺少爱情……因此,艺术首先要具备外在目的,即关注人类命运,然后为这个外在目的人们才运用各种技巧和手段使构成作品的各部分朝着内在目的组织起来。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人们不是偏重外在目的,就是偏重内在目的。而最好的状态是效法自然,顺应天道。
中国戏曲的当代创作遇到的瓶颈有:
1、移植外国经典名著的戏曲作品无法在写实与写意之间作出取舍,游移不定。
外国名著中逻辑性较强的情节在写意的中国戏曲中变得支离破碎,细节丰富性带给观众的真实感与情绪的浓烈大打折扣;而中国戏曲特有的意境因为时不时出现的写实的碎片而意蕴全无。这就意味着,这个作品内部诸要素(如情节、意境)不再为单纯的一个目的服务,而是被人为复杂化,同时为两个目的服务,况且这两个目的之间的冲突十分尖锐。难以调和,创作者如此简单的将二者并置,显然是出于急功近利、草率鲁莽。
2、重排古代剧目无法兼顾文学性与舞台性。
古代剧目中有相当一部分早已被戏曲理论家划为“案头之曲”而非“场上之曲”,而我们今天为了弘扬国粹、保护遗产,硬是要把冗长的文学本子搬上舞台,拿大段大段供文人雅士在书斋品评鉴赏的词句来折磨今天剧场中的观众。戏曲的内在目的性决定了好戏必须是符合剧场规律的,它的台词、动作必须是最简练的,情感共鸣必须是最强烈的。剧本的增删应以剧场性为唯一目的,而不应把任何其他附加之物当做目的。试图通过外力去恢复或扶持一部戏的努力只能是徒劳的,而时间是检验作品生命力的最有力证据。
3、新编现代戏难以实现台词的诗化。
戏曲的语言是诗的语言,这种诗包括两种:文人写的高雅的、文绉绉的诗,民间创作的诙谐的打油诗。但到了现代剧作家手中,戏曲语言成了话剧风格的口语对白,距离文人诗和打油诗都甚远,缺乏音乐性,非常不利于演唱,同时又失去了诗的意境和诙谐幽默的风格,总之,唱词的叙事与抒情表现力极弱。这就说明,戏曲台词应该仅仅以诗意为唯一目的,而不应朝着任何别的目的,如还原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场景、宣传某个群体的理念等。
4、现代戏曲难以在人文思想和道德教化之间取得平衡。
西方戏剧长于探索理念,创作者总是怀着强烈的人文关怀拷问灵魂,针砭时弊,突破旧的思想藩篱,试图建立新的价值体系。而中国戏曲长于抒发感情,在戏曲作品中一般没有道德上的困惑和怀疑,也可以说,中国戏曲观众是在剧场聆听、体悟天地之道,因为剧作家很少以戏曲为思想武器对“道”提出质疑。现代戏曲的尴尬就在于。剧作家开始以戏曲为拷问灵魂的论坛,颠覆一些历史惯例,以民主、自由、以人为本等现代思想重新建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但往往因为自身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的不足,使论坛陷入混乱,以至于爱好创新的人没有看到高屋建瓴、振聋发聩的新思想。迷恋传统的人也没有得到天人合一、乐天知命的圆融之感。
课程目的 篇12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现状
当前, 高校学生就业竞争激烈是不争的事实。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 学生在高职院校就读的目的性很强, 一切学习活动都围绕着就业展开。为此, 就业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从就业市场分析来看, 由于我国不断引进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即英语已经被当成是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一项必备技能。从大量就业调查的情况来看, 凡是“专业性强+英语特长”的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稳定、良好的工作和高收入, 并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以发展的眼光来看,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 外企接踵而至, 英语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 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职业岗位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要求也越来越广泛。所以, 提高学生的行业英语能力, 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现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主要分为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其中, 基础阶段的课程为听力、口语、阅读、语法及应用写作等, 约180学时。提高阶段为行业英语基本技能、行业实训等, 约40学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这两个阶段的教学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的, 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管理不尽相同。尤其是现行课程设置知识体系较为完整, 而能力体系上明显不足。即一般的英语语言技能, 或单纯的听、说、读、写能力根本满足不了未来行业的需要。无论哪个行业的英语都有自己的词汇特点与句法结构, 有独特的篇章框架与表达方式。调查显示:在高职公共英语的基础阶段, 不管是课程的内容, 还是课程的建设以及教师的配置等, 学校都很重视;而提高阶段的英语教学, 由于未来行业的不同, 课程内容的建设也不相同, 因此会形成课程建设的权威性和规范性的问题。提高阶段的英语教学实际上都由外语系 (基础英语教研室) 聘请有关专业系、部 (专业教研室) 的教师担任。据了解, 多数专业课的教师也只是作为教学任务来完成, 并未涉及其他问题。所以, 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中, 这是一个“真空地带”, 受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的束缚,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步履艰难。从近年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中, 笔者也深刻地认识到: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 首先必须明确公共英语课程是为行业服务的, 其次, 行业英语课程的改革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部分。进一步说, 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背景、以实用为目的来设置英语课程, 设置的原则就是:以实用为主, 以应用为目的, 实现英语学习与行业英语学习相结合。只有这样的改革, 才能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探讨
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完善的课程体系。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建立, 不仅是稳定教育秩序、顺利实施和完成各项教学目标的可靠保证, 而且也是办学的良好基础。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高职的课程设置应突出职业导向性、技能主导性及内容实用性。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是针对各行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针对传统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缺乏适用性和实用性、内容陈旧、教材老化等弊端, 结合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分阶段教学的现状, 笔者以就业为导向、行业为背景、实用为目的提出了构建高职公共英语三阶段教学课程体系的思路。基础英语阶段:第1~2学期, 总共120学时左右, 主要是英语听、说、读、写的通用语言部分。行业基础英语阶段:第3学期, 总共50学时左右, 主要是专业基础英语学习阶段, 熟悉和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 能够准确识记本行业的专业英语术语;行业英语阶段:第4学期, 总共50学时左右, 主要是在专业工作领域中运用英语进行行业英语的交流, 进行简单的专业文章的英汉互译、译文达意;另有两周为应用英语的实习实践课程。在这三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均采用A、B分级教学模式,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空间。在第4学期同时开设选修课, 主要是专业英语在实际中的应用, 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 仿真语言工作环境。相关配套的有关政策、管理措施及方法有: (1) 成立行业英语教研室, 隶属外语系; (2) 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 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基础英语阶段: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 测试内容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由于这四部分测试内容具备相对的独立性, 所以, 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成绩;行业基础英语阶段:这一部分虽说也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但更多地是融入行业英语方面单词与句型的教学, 所以, 考核内容不仅包含语言知识, 还包含语言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考核, 也可分为两个部分, 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成绩;行业英语阶段:分别采用面试和实训述职报告以及用PPT形式展示自己实训的收获、成果来评定成绩。同样, 这两部分也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成绩。 (3) 在以就业为导向、行业为背景、实用为目的的课程设置中, 必须构建一个对课程设置的综合效应、整体效应的科学评价标准。进一步说, 不同阶段的课程教学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不同的评价方法, 否则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相关的思考
以就业为导向、行业为背景、实用为目的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 不再是仅仅局限于由浅到深的语言知识的学习, 而是以行业的就业岗位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培养学生与某个行业就业领域相应的语言应用能力。然而, 在改革中, 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与该项改革相关的问题很多, 仍需进一步思考。
1.首先,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应是一个多维的、具有弹性的开放体系, 其具体内容和形式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其次, 建立“软硬并举、兼顾网络、平衡发展”的课程体系, 也是高职公共英语不可缺少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2.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公共英语课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无论是担任基础英语课的教师, 还是担任行业基础英语课的教师都缺少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双师型”教师少, 高职行业特色难以体现, 势必影响到公共英语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3.现行的教材依然沿袭着传统的编排方式和理念, 并没有在实用性上有大的突破, 所以, 确立主干教材同辅导教材并举的模式非常重要。
4.当前, 高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不利于教学活动组织, 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为此, 构建灵活的教学管理体制, 建立学分制, 实行分级教学模式, 也是当务之急。
5.担任行业英语教学的教师, 每学年必须有不少于一个月的行业实习, 要求写出实习总结报告, 其报告应作为外语系 (外语教研室) 聘任上岗的依据之一。
6.在改革中, 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仍是影响高职公共英语改革的主要阻力。到目前为止, 能真正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高职院校寥寥无几, 所以, 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总之, 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我们仍缺乏系统的研究, 课程设置尚待进一步科学化与规范化。笔者致力于探索和建立以就业为导向、行业为背景、实用为目的的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体系模式, 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课程实施中, 也会不断地出现新难点、新问题, 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田强, 李洁红.对于我国英语教育基本功能的理解[J].大学英语, 2007, (2) .
[3]伍建桥.高职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2) .
[4]江怿.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4) .
[5]曾贞.就业导向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再思考[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0) .
[6]顾林刚.专业背景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 2009,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