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排目的论文(精选4篇)
编排目的论文 篇1
当今社会生活中, 电视对于人类的影响越来越深远。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 随着无线频道、有线频道、卫星电视的激烈竞争, 我们需要在电视实践中产生理论和技巧, 需要运用电视理论来指导电视节目制作和电视节目的编排和整合。所谓电视节目的编排和整合是指把一个电视台的频道、节目、栏目经过科学的协调和组织形成可实施播出程序的管理过程。它是一门有助于电视人拓展视野的专门类科学。
在我国, 一方面, 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电视从业人员需要有高度的政治素养、敏锐的新闻触觉、强烈的敬业精神, 政治意识不容置疑, 应当放在首位;它在电视频道上除由节目内容表达外, 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体编排结构上得以全面的体现。另一方面, 电视竞争日趋激烈, 为发挥宣传职能, 提高收视率, 满足受众多方需求, 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电视机构需要对所属频道结构、内容、质量不断优化, 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的编排和整合。因此, 从政治、经济、频道自身三方面的需求来看, 编排对电视机构、电视频道都是非常重要的, 绝不能掉以轻心, 随意堆砌;一个频道的编排, 应立足于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本文着重于科学的电视节目编排与整合, 将频道编排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电视节目的宗旨, 服从大局
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电视宣传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办台宗旨。电视节目只有通过节目的编排、播出才能发挥其宣传、教育、服务和娱乐的功能, 节目编排是实现电视宣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编排节目时, 首先要树立大局意识, 考虑到当前国内外的总体形势, 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 精心组织和编排好电视节目,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其次, 要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性, 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 及时调整原有节目, 并采取灵活多变而又适度的编排技巧, 尽可能减小由此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 还要注意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欣赏性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特别是节假日节目的安排, 既要突出健康向上、欢乐祥和的主题, 又要新颖、活泼、有时代感, 还要体现民族地域特色和节日气氛, 让观众喜欢、爱看, 真正发挥寓教于乐的电视宣传功能。
二、巧妙竞争, 变非黄金时间为黄金时间
所谓非黄金时间一般是指白天节目或晚上11点以后的时间段。以往我们认为这两档时间的观众一般不多, 潜力不大, 其实不然。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落后的、错误的。比如说午间, 中央电视台过去只有一档短短的午间新闻, 容量小、刚好是吃饭睡午觉时间, 可看可不看, 没有多少观众。自从开辟安排了《新闻30分》之后, 增大了信息量, 减少了“剩饭”, 几乎拥有和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联播》相同的收视率了。很多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形成了边吃午饭边看《新闻30分》的习惯, 看完《新闻30分》之后才去午休。这一档过去的非黄金时间, 经过编排人员的巧手, 变成了可与中央台黄金档节目一争高下了。这件事给我们以下两点启示:一个节目的编排人员, 一定要对自己单位所制作的栏目有较深入的了解;它的主题, 它的表现形式, 它的质量的高低, 一定要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既不让质量不高的节目滥竽充数, 倒观众胃口, 又不使好的节目被埋没, 无人识荆。第二点启示就是节目编排是一门学问, 一定要加强学习, 提高自己的修养、素质。
三、要根据观众收视心理和需求精心编排
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 人们都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来放松自己, 而大多数人往往把看电视作为他们的首选。实际上, 收看电视已成为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了解和掌握观众的收视心理与收视需求, 就成了节目编排工作中所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近年来, 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收视习惯和欣赏倾向上日趋个性化, 对电视节目也具有更大的选择性和批判性, 这都给节目编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具有不同欣赏标准和收视心理, 不同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爱好和文化程度的观众, 任何一类节目, 只要办得生动、活泼, 有品位、有内涵, 就都会拥有一批基本的对象观众。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观众, 按照不同的节目风格、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 精心规划设置栏目的类别和比例, 合理编排节目的播出频道和时段。只有这样才能使电视荧屏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才能达到电视节目服务大众、宣传大众的目的, 才能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并获取较多的广告份额。
四、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我台是典型的地方台, 面对的观众群体是五常以及周边地区。为此, 在节目编排上, 更要突出地方台的特点。卫星节目的地方类新闻要少而精, 所反映的事情应是我市人民所关心的。这样才会有观众, 至于省领导开会, 外省的哪个县市的稻子长得好, 这都不是我市人民所关心和在意的, 这样的节目多了, 就会失掉观众。所以说, 地方特色鲜明并不是说节目讲方言、地方大腕明星天天在屏幕上饶舌就是地方特色, 而是要针对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风俗特色而定的。
五、要合理分配广告时间
频道编排与整合是否科学, 除与节目质量、节目分布有直接关系外, 广告在总体频道中的比重、规范程度也是一项重要指标, 而且也是衡量频道宣传管理优化水平的有效尺度。
电视台的运作离不开广告的经营, 但广告与频道又并非简单的供求关系, 媒体运作需要广告经营, 广告收入依赖频道品牌, 这种双向互动关系, 决定了广告在频道结构中分布和所占比重都必须合理, 否则, 由此形成的负面影响将降低频道品牌质量和节目收视率, 进而反作用于广告本身。
合理安排广告, 不仅要保证频道品牌质量, 而且应当树立品牌信誉。对观众来说, 品牌信誉的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节目的正点播出, 播出时间与预告时间一致。在宣传制度保障了节目制作、播出规范的前提下, 广告能否纳入编排并规范播出, 就成为了整体频道节目准点、在观众中建立良好收视信誉的重要条件。
综上所述, 电视编排是一门学问, 更是一门艺术。电视需要理论, 需要新的观念、新的技术、新的形式、新的手法、新的节目品牌、新的节目编排格局。我们要以务实的求学精神, 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学会“胸有全局、适度把握、科学决策”的工作方法, 在电视节目宣传中, 做到:“一手抓质量, 一手抓数量;一手抓放心, 一手抓高兴。”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总结, 把科学的理论, 渗透到电视节目的编排和整合过程中, 使小小荧屏放射出世界之精彩。■
摘要: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电视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 使得业界对电视节目编排技巧的关注加大。本文立足于中国电视事业的现实, 阐述科学的电视节目的编排与整合, 进而促进现代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编排,整合
参考文献
[1]周经.电视节目编排与包装[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3.
[2]郝卫萍.频道竞争时代的节目编排策略[J].新闻战略, 2007.
[3]刘晓艳.节目编排的艺术[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0.
[4]朱青春, 张欣欣.收视分析与节目编排[J].记者摇篮, 2002.
[5]胡智锋, 周建新.电视节目编排的理念与策略[J].中国编辑, 2007.
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编排方法思考 篇2
一、丰富电视节目编排方法
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编排方法是丰富多样的, 作为新闻类电视节目编辑需要从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特点出发, 根据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选择不同的编排方法, 其中主要包括重要性编排法、波峰波谷编排法和板块化编排法三种编排方法。
重要性编排法主要指将新闻题材按照重要程度和信息本身价值高低安排播出次序。在我国, 政治新闻相对重要, 信息本身的价值也较高, 所以在播放新闻时一般是政治新闻优先, 其他新闻次之。以政治新闻优先体现了政治新闻的重要性, 也体现了电视新闻必须为政治服务, 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一般访谈类的新闻节目则侧重社会热点新闻, 在采访时的侧重点也较为明显。例如, 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一直以严谨性和主流性著称, 该节目在节目编排上采用了重要编排法, 先介绍政治新闻, 第一时间向观众传递中共中央的大政方针。现阶段, 随着新闻类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 重要性编排法已经成为新闻类电视节目编排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有利于帮助观众明确重点新闻, 帮助观众分辨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内容, 让观众能在“快餐”时代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同时节省观众获取信息的时间。
波峰波谷编排法是与观众的心理和节目播出时间紧密相关的。观众在观看新闻类节目时的情绪会由高涨到低落, 而电视编辑用波峰波谷编排法正是考虑到观众的这一情绪特点, 把当天最重要的新闻或者有价值的信息放在头条, 而相对次要的新闻放在最后, 当观众情绪和注意力进入到低谷状态时, 编辑需要寻求一种变化, 使节目的收视率再次提升。例如, 太原电视台《新闻快车》就巧妙运用了波峰波谷的编排方法营造节奏。用次要新闻与重要新闻相搭配、软新闻与硬新闻相搭配、趣味新闻与无趣新闻相搭配, 使《新闻快车》重新回到高峰, 营造新闻节目的播出节奏, 减轻了受众的收视疲劳, 提高了该档节目的竞争力。在现阶段选择波峰波谷编排法迎合了受众的需要, 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 是值得提倡的编排方法。但是电视节目编辑在选择该编排法时还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赋予该方法时代的气息, 推动该方法的不断发展。
板块化编排法则是根据新闻内容的类型和时效性的不同对不同的新闻进行分门别类, 并通过某种特定形式把不同的新闻串联在一起, 这样既能使播放新闻的思路清晰, 又能让观众直观地区分不同新闻, 让观众在众多新闻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以《第一时间》为例, 第一时间采取板块编排法, 把整体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板块, 使观众能在第一时间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信息。“第一时间·新闻”、“第一时间·读报”以及“第一时间·时尚”。在“第一时间·新闻”里用轻松的方式传递严肃的资讯, 形成资讯扑面的感觉, 在内容上侧重凌晨以后发生的国内和国际新闻, 偏重经济视角。而“第一时间·读报”的特点在于评说感、话题感和多元意见。《第一时间》的最后一个板块内容主要侧重时尚的文化、科技、生活方式等。
二、合理安排节目播出时间
新闻类电视节目与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等不同, 新闻类的电视节目时效性强、传播面广、对受众造成的影响也较大。如果新闻类的电视节目不能在第一时间吸引观众, 抓住观众的眼球, 那么只会降低新闻的时效性, 即使重播对观众的影响度也会降低。所以, 新闻类电视节目编辑需要合理安排节目的播出时间, 保障节目播出之前准备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此基础上为节目的播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保持新闻的新鲜感遵循新闻的第一时间, 新闻类的电视节目可以安排在早晨。以《朝闻天下》和《第一时间》为例, 《朝闻天下》是《早间新闻》的改版, 于2006年首播, 在播出时间上《朝闻天下》把握了“朝”字, 节目播出时间分别于每天的6∶00、7∶00和8∶00。这档节目在编排上用时间抢占了先机, 6:00播出的新闻充分发挥了新闻的时效性, 同时这档节目也抓住了老年人和上班族的作息规律。老年人早睡早起, 在早间看一档新闻节目, 读一份报纸已经成为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而有些上班族因为朝九晚五的作息规律和职业要求, 会选择一档新闻栏目来了解时政热点和社会大事。《朝闻天下》的出现正迎合了这部分人群对新闻类电视节目的需要。同时, 《朝闻天下》每小时以天气预报的形式提供一次天气出行服务, 方便了大众的生活, 为大众的出行提供了信息。而《第一时间》也是如此, 虽然在播出时间上比《朝闻天下》晚了一个小时, 但是《第一时间》仍以合理的时间编排和绝对的优势受到大众的支持和喜爱, 在新闻类电视节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因此, 在新闻类电视节目编排上合理编排节目的播出时间是尤为重要的, 节目编辑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作息时间合理编排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 因新闻类电视节目而异也因观众的作息时间而异。例如, 大部分的新闻类电视节目都不会出现在晚间的黄金时段, 因为这部分时段适合播放有特色的综艺节目或者电视连续剧。一般来讲, 新闻类的电视节目会出现在早晨以及中午午休的短暂休息时间内, 既能发挥新闻的实效性, 又能加深观众对新闻节目的印象。
三、打造电视节目特色品牌
品牌是企业取胜的关键也是新闻类电视节目取胜的关键。新闻类电视节目需要用打造品牌以及特色栏目等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迎合电视节目发展的需要。观众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他们有不同的爱好、兴趣, 又由于观众的文化、性别和年龄不同, 导致他们对新闻类电视节目喜爱程度也不同。这就要求各大电视台在进行新闻类电视节目编排时, 注意打造品牌和节目的特色栏目。通过这种方式来迎合观众的需求, 使新闻类电视节目始终保持生命力和新鲜感。
对青少年来讲, 他们更倾向于风格多变, 语言幽默诙谐的新闻类电视节目。而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的《倾倾百老汇》以及《铿锵三人行》就很好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倾倾百老汇》由80后新生代同时又是金牌娱乐主持人尉迟琳嘉主持, 尉迟琳嘉用机智幽默、清新真诚的语言点评政经花絮、文化动态、娱乐八卦等各类资讯。同时, 尉迟琳嘉用精致而轻松的脱口秀表演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而《铿锵三人行》是一档以谈话为主的节目, 形式新颖, 语言犀利, 颇受青少年的喜欢和支持。对一些中年人士和成功人士来讲, 他们更关注财经类以及科技类的新闻, 如《新闻三十分》和《经济半小时》。
四、制造新闻类热点话题
新闻类电视节目在编排上还需要注重制造新闻类热点话题, 用热点话题抓住观众的眼球,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制造热点新闻是一件比较常见的电视节目传播营销策略, 同时也是较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制造热点新闻并把热点新闻放到重点板块上可以让观众在第一时间知道社会重要事件, 了解社会现象。所以各电视台在对新闻类电视节目进行编排时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社会的讨论热点、关注的新闻话题等并用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 这样既能实现社会热点新闻的再创造, 又能增加观众对热点新闻的关注度, 为新闻类的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创造一个较高点。
例如, 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看见》, 就抓住了社会热点新闻, 并从热点新闻中找到了节目素材。同时主持人柴静以冷静、犀利的采访风格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也为《看见》较高的收视率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是制作热点新闻并不等同于随意捏造新闻, 创造假的热点新闻。新闻人需要有较高的职业操守和公德心, 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破坏社会的秩序, 影响新闻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例如, 石家庄市广播电视台为了博取收视率和创造热点话题与新闻, 雇人表演了一个“不孝”的儿子对父亲出言不逊、百般侮辱的故事《我给儿子当孙子》, 当这期节目播出以后确实受到了观众的关注, 收视率也很高, 但是经过调查发现, 这则新闻事件并不是真的, 只是一则假新闻, 嘉宾也是花钱雇来的。这样的现实既误导了广大观众, 造成不良影响, 又使新闻的本质、真实性以及新闻人的道德素质受到怀疑, 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制造新闻类热点话题并不等同于歪曲现实, 捏造新闻, 而是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合理编排热点新闻内容, 发挥新闻的热点效应。
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编排方法是非常丰富的, 作为电视节目的编辑需要结合现阶段新闻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要求, 合理选择电视节目的编排方法。同时节目编辑还应该考虑节目的播出时间, 多考虑不同受众群体的作息时间, 在此基础上打造电视节目特色品牌栏目, 用新颖的报道手段和丰富的内容吸引观众的注意, 避免出现观众流失的现象。
摘要:新闻类电视节目编辑的核心工作是对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编排, 而节目的编排效果会对受众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电视编辑对电视节目的编排工作是尤为重要的。电视节目编辑需要创新编排方法, 打造品牌新闻, 突出新闻热点, 合理安排节目的播出时间等。本文主要浅析了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编排方法, 希望借此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新闻类,电视节目,编排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翠云.电视节目编排策略刍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2) :34-35.
编排目的论文 篇3
1 电视节目的发轫
我国的电视事业在起步时是以苏联的电视行业作为蓝本进行参考, 1958 年, 我国开始进行电视节目的试播, 当时我国社会大众的购买能力普遍低下, 因此电视机的销售对象主要是企业单位。在这一时期内我国的传输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这个发轫的阶段, 电视记录是利用胶转磁的技术进行放映拍摄, 当时的胶片内容主要是通过这种胶转磁的方式被搬到荧幕之上;还有电视荧屏录像机方式, 即对电视上播出的声像进行实时地记录。但是, 这两种方式和手段都无法真正保留下来播出的节目, 因此这个时期的电视节目在形式上因媒介技术的影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电视节目的编排在发轫阶段始终是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之下, 电视节目的形式和内容都较为单一, 在编排上也较为死板、单调。在电视的接受终端方面其分布较为狭小, 所以电视在早期也被称作是微缩的影剧院。
2 电视节目的成长
到了1978 年, 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各种科学技术手段也逐渐提升, 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也得到了相应改善, 电视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观看电视节目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传输技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了变革, 电视节目也因此更具有活力, 覆盖率也大大提升, 传输技术为电视行业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新鲜的血液, 促使了电视事业的进一步扩展。在我国电视节目的发轫时期时, 节目内容大多是戏剧和电影, 人们也将电视当作迷你剧院。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 电视节目进入了成长阶段, 尤其电视部门和电影部门被拆分开后, 电视台对电影新片的获取机会逐渐减少, 导致电视节目的数量大幅度下降,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电视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电视节目的编排虽然具备了最根本的架构, 但是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并没有被提上议程, 节目播出的时间和内容仍然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
3 电视节目的转型
随着电视技术特别是卫星传输技术的发展, 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各个电视台之间也出现了竞争, 在竞争之中出现了这样几种节目编排:一是水平式编排, 就是将特定观众的电视观看习惯作为依据, 在每周一个固定的时段内播出固定的电视节目, 从以往的品牌集中模式转变为品牌联动;二是板块式编排, 就是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安排性质相似的节目, 让节目之间互相产生带动作用, 方便观众进行节目类型和时间的记忆, 拉拢固定的观众群体;三是强攻式编排, 就是用实力强的节目进行竞争, 增加收视率, 这种强硬的做法具有较大的风险, 稍有不慎就会葬送一个节目, 但观众信赖度较高的电视台可以以此获取更多的占有率;四是逆向式安排, 就是安排一个与竞争对手风格内容都完全相反的节目进行竞争, 培养自己的观众群体;五是吊床式编排, 就是将一个需要进行宣传的新节目安排在两个已经获得成功的节目中间进行, 让观众能够满怀期待的心情等待这全新的节目。
4 电视节目的数字阶段
电视节目进入数字阶段之后, 除了整合以往的模拟电视内容, 数字电视还应当拍摄一些与自身传播方式相符的节目, 数字电视能够让互动不只是流于形式, 它能够依靠IP网络进行数据的上传和接收, 对观众的个性化诉求进行满足, 观众也可以亲自参与电视节目, 和电视台共同完成节目。数字电视所具备的互动性可以分为3 种:一是节目内容不受互动影响, 观众只能对节目的播放时间和进度进行控制;二是互动能够对节目剧情产生影响, 观众能够对剧情的发展进行决定;三是观众在与节目互动的同时还能够与其他的观众一起进行互动。数字电视的互动在理想状态下不仅是点播, 更是参与性的体现。
5 结语
我国电视在发展的历程当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其最初的混乱现象已经得到极大改观, 传播方和接收方经过一段的磨合期已经出现了转机。数字电视将模拟电视的传统作为依托, 融合其所具备的技术特点, 对数字化的生存空间进行拓展;同时, 电视节目的编排也要对媒介技术的转型进行适应, 满足社会大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温晨晨.论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影响[J].新闻传播, 2014 (1) .
[2]潘祥辉.论媒介技术演化和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关联[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
编排目的论文 篇4
1 巧用王牌节目固定收视群体
新闻是立台之本,是各级电视台的生命源泉,地方台亦如此。在多种媒体共存的今天,地方性的新闻节目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当地信息的快速性、唯一性在地方台具有极大的优势,它是受众知晓本地新闻、资讯的窗口,往往拥有一批忠实的本地受众。因此,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在当地的收视率要远远高于其他节目。为此,在节目编排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一点,凭借频道的王牌节目来固定收视群体。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天18:30-19:30是山东台《山东新闻》和中央台《新闻联播》的播报时间。为了让受众既能及时了解到国家及省市的最新动态,又不耽误了解本区域最新情况,需要更为合理的安排本地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五莲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时段是在每天的20:00左右。20:00播出时政新闻《五莲新闻》,之后是《天气预报》,紧接着就是民生新闻《社会在线》。这个时间段,正是大多数电视受众的收看时间,他们坐在电视机前,既可以关注国内外大事,又能通过本台充分了解五莲的相关信息,这一做法,这样的编排,既做到了避重就轻巧打时间差,又符合了区域内受众的心理需求。
2 突出频道定位,打造频道特色节目
从中央和省级媒体的经验可以看出,充分突出频道定位,体现频道特色,让不同的收视群体通过不同的电视频道收看到自己需要、关注的节目,从而拥有自己固定的收视群体是很有必要的,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例如:本台新闻综合频道主要突出新闻性、政治性和五莲地域人文特色节目,每天滚动播出《五莲新闻》等各类自办栏目,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通过该频道及时、准确了解当地的新闻资讯和经济文化信息;综艺影视频道则立足娱乐时尚,弘扬优秀文化,主要播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电视剧、文艺娱乐节目及本台自办的文艺节目,致力打造一个休闲娱乐的电视频道。通过频道的明确定位,让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电视频道,可促进收视率的进一步提高。
3 合理安排电视节目
“时机”是指播出时机。拥有敏锐的思维,准确判断来自政治、市场等多方面的趋势,及时捕捉最合适的播出时机,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段”是指播出电视节目时自然分出的一个个时间段落。特定电视内容与特定时段有着规律性的对应关系。一般规律:6:30-7:30,11:30-12:30,这个时段是就餐时间,高频度、大信息量的资讯汇总和以服务功能为主要特点的内容,适合大多数电视观众尤其是上班族的需求。本台新闻频道早间7:00、午间12:00安排重播《五莲新闻》《五莲纵横》等自办栏目;而日间时段,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收视时间,生活类电视连续剧则是观众的普遍需求;综艺影视频道上午、下午针对老年观众各安排两集戏曲;到了深夜时段,是年轻上班族的收视时间,心理访谈、情感谈话类节目以及优秀故事片更受欢迎,因此,此时段综艺影视频道每晚安排播出《光影纵横》以及两部经典优秀影片。针对不同的收视群众以及相应的收视时段,做出相应的节目调整,收到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4 加强节目包装,保持地方观众对地方电视节目的收视习惯
由于资金少、人才缺、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县级台往往对电视节目的预告宣传和节目间的衔接不太重视,很少在节目预告宣传,节目与节目的起承转合,频道与频道的相互关联等方面下功夫。这些方面的缺失,往往使地方台的节目单元化、频道孤立化、难于稳定收视群体,不利于频道品牌打造和忠实度的保持。针对这一薄弱环节,县级电视台应根据自身状况,紧紧围绕本地特色,做一些短小精悍,本土性强的形象片和节目片头、片花,以通俗性、平民化和浓郁的地域色彩感染受众,用乡情、亲情维系受众对地方频道的感情纽带,保持地方观众对地方电视节目的收视习惯。例如,我台制作播出的《换个视角看五莲》,《家在五莲》《五莲风光》等节目,充分展现五莲风貌,将五莲的美、五莲的亮,以及五莲人民的淳朴充分展现在电视荧屏上,深受观众喜爱。《新闻导视》《五莲工业提示》等栏目片花让观众提前了解各资讯摘要,以及时收看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