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编排(精选12篇)
创新编排 篇1
舞蹈在编排过程中, 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 下面文章就对其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群众舞蹈的特点
舞蹈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 在呈现的过程中, 会表现出比其他的艺术形式更容易被人接受的特点, 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 所要吸收的元素很多, 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状态, 还是自然界所能表现出来的状态, 都能够被舞蹈这种艺术所吸收。在舞蹈发展的过程中, 由以前的只能由专业人士进行演绎, 发展到现在可以由大众演绎, 并且现阶段, 最为热衷于舞蹈这种艺术形式的群体已经融入了大量的群众。在群众当中, 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 更重要的是一种特殊的锻炼形式、娱乐形式。在群众中被广泛传播的舞蹈被我们称之为群众舞蹈, 这种舞蹈没有传统思想的束缚, 可以进行自由的发挥, 充分的反映舞者的情感、思想等等。
群众舞蹈其自身具有非常独特的性质, 群众舞蹈与专业的舞蹈存在很大的差异。群众舞蹈的特点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说:第一点就是群众舞蹈其表演的场地不具有固定性, 而且其表演的空间也不具有局限性质, 表演的地点可以是广场、学校以及机关等等, 舞蹈的表现形式也非常多样化。第二点就是群众舞蹈的表演人数不固定, 来看群众舞蹈的人数非常多, 其年龄也非常广泛, 最小的年龄在十几岁, 最高的年龄在六七十岁左右。群众舞蹈的组成人群并不都是学舞蹈的人员, 各行各业的都有, 例如学生、教师、军人、工人等。第三点就是群众舞蹈的内容丰富多彩, 可以是民族舞蹈, 也可以是现代舞蹈。第四点就是群众舞蹈的功能非常多, 其不仅仅只是对舞蹈美的形势展现, 也可以在群众舞蹈的过程中进行联谊、以及广告的宣传, 人与人之间的社交等。
二、群众舞蹈的编排
(一) 选材
对于群众舞蹈的选材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舞蹈的选材是一个舞蹈的精神与灵魂所在, 也是舞蹈在编排过程中的重要核心内容。由于群众舞蹈自身具有一定特殊性质, 因此在对舞蹈题材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 不可以选择具有较高难度的舞蹈, 这对于群众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 也不适合群众的文化方向。在对群众舞蹈进行选材的过程中可以从吸引群众注意力、舞蹈动作较为简单、舞蹈热情、有感染力等方面加以考量, 这样的舞蹈题材就可以将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展现出来。除此之外, 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地方文化的题材性舞蹈, 这样也可以充分的表达出舞蹈的特性。
(二) 构思
对于群众舞蹈选好题材后, 需要进行的就是对于舞蹈的编排。在对舞蹈进行编排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舞蹈的动作以及组合形式的动作都进行初步的构想, 然后确定下舞蹈动作的时候, 一定要进行实际的操作, 对于舞蹈的编排一定要符合舞蹈的主体。与此同时, 对于群众舞蹈进行编排的过程中, 一定要充分的考虑群众的舞蹈水平, 对于设计出的舞蹈动作群众是否能够完成。编排人员对于群众舞蹈的编排一定要非常的巧妙, 并且具有地方特色, 这样才能更加适合群众, 真正的将群众舞蹈的内涵及其形式表现出来。
(三) 动作编排
对于群众舞蹈的编排人员来说, 其编排的过程中一定会融入编排人员自身的心理、身体以及思想感情上的想法。群众舞蹈中的动作以及组合动作在舞蹈中都是体现舞蹈艺术与文化的方式, 因此在编排过程中对于动作的要求一定要突出舞蹈的中心和主题。舞蹈编排人员对于舞蹈的动作以及组合动作的编排必须要十分重视。
(四) 队形编排
舞蹈的队形就相当于一幅图画的整体构图情况, 如果队形编排的清晰明朗, 就代表编舞者对整个舞蹈的整体内容都有一个很好的把握, 并且整个舞蹈的队形可以体现整个舞蹈所要传达的形象意义。在进行队形编排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能够简洁明了的突出舞蹈的主体并且还要充分的考虑到舞者的接受能力, 如果动作的幅度过大, 群众舞者很难接受, 从而导致整个舞蹈流产。进行队形的编排过程中, 还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 就是参与人员的多少, 只有将这些影响因素都考虑其中, 才能充分的展现整个舞蹈的线条变换之美, 使整个舞蹈所传达的情感更加丰富, 新鲜感更强。
(五) 道具
舞蹈在进行编排, 展示的过程中, 一定不能少了与舞蹈相关的道具以及布景, 布景存在的作用就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舞蹈打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从而帮助舞蹈在对思想、情感表达的过程中, 更容易被接受。舞蹈道具的作用其实与布景的作用差不多, 但是整个布景是一个较大的整体, 道具是一个单一的元素, 可能被每一个舞者掌握, 也可能是音乐。布景与道具的材质大致相同, 基本上有金属、木质等等。只有将道具与布景更好的运用, 才可以保证整个舞蹈的主体、意境充分的展示。
三、群众舞蹈的创新
(一) 思维创新
群众舞蹈现阶段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培养创新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编排人员可以通过不断的对生活中一些细微事情进行观察, 从社会各个阶层进行舞蹈素材的收集工作。对于群众舞蹈的编排工作其主要就是针对生活中的人与事物进行思为的创造, 这样能够让舞蹈更加具有主体性且真实。舞蹈编排人员不仅要具有思维上的创新, 其编排人员自身也应该具有创新意识, 编排人员利用自身的创新思维进行舞蹈的编排, 使群众舞蹈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美感。
(二) 与时代结合
群众舞蹈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在舞蹈中不断的融入社会的时代精神,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群众舞蹈的发展过程中, 对于群众舞蹈的编排工作可以不断的进行民主文化的创新与融合, 对于一些已经成品的舞蹈可以进行改进, 对于具有特色的舞蹈要进行学习。在群众舞蹈的不断学习过程中, 对于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要不断的借鉴和学习, 从而丰富自身的不足, 更好的发展。
(三) 民族与艺术的统一
我们可以说群众舞蹈中的群众性是哲学中最普遍的一种, 因此也可以说群众舞蹈中具有特殊性的应该是民族性。我国是一个地广辽阔的国家, 其覆盖面较广, 人口较多, 因此我国充斥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气息, 这种民族气息个性十足, 其文化艺术非常多样。众所周知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 因此我国在人文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各民族之间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习性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区别, 所以在对群众舞蹈进行编排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人文文化的差异性, 舞蹈编排的过程中可以有机的结合民族的艺术特色, 从而促使舞蹈更具有文化特点。
三、结语
认真对群众舞蹈进行编排,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舞蹈事业的发展, 并且还能在群众中产生一定的凝聚力, 促进社会发展。
摘要:近几年来,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很多人参与到群众舞蹈表演的行列当中, 所以对于群众舞蹈的编排与创新也成为了很多舞蹈工作者需要重视的一项工作。
关键词:群众舞蹈,编排,创新
参考文献
[1]缪亚平.浅析群众舞蹈的编排与创新[J].大众文艺, 2012 (16) .
[2]陈芳.社区群众舞蹈编排创新之我见[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4 (1) .
[3]李敏.群众舞蹈的编排与创新[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2014 (5) .
[4]张建华, 刘永梅.谈群众舞蹈的创编[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9) .
[5]金丽.舞蹈编导法则在群众艺术中[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3) .
[6]段丽娜.在群众艺术中怎样创编舞蹈[J].当代工人精品刊, 2011 (21) .
创新编排 篇2
网球比赛属于个人项目,所以国际上除了戴维斯杯、联合会杯等几个团体赛事外。基本上都是以个人形式参加的单项赛。国内也是以个人参加的巡回赛居多。所以根据实际情况,网球赛大多采用单淘汰制,个别的比赛,组委会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其他的比赛方式。
一. 单淘汰制
单淘汰制是将参赛选手(队)编成一定的比赛程序,由相邻的选手(队)进行比赛,负队淘汰,胜者晋下一级的比赛的方式。这种比赛方式在网球竞赛中被普遍采用。它的特点是:用时短,且容易安排,名次排定简单,但合理性差。
1.轮空位安排
当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人数是 2,4,8,16,32,64,128时,可分别按其相应的人数进行捉对比赛,若人数不是2的乘方时,则第一轮比赛中有选手轮空,计算方法是:选择最接近参赛人数且大于参赛人数的2的乘方数作为号码位置数,然后用号码位置数减去参加比赛的人数后,所得的数即为轮空数。如果有27名运动员参赛,则选32个号 码位置数,用32减27为5,所以有5个号码位是轮空的,与这5个号码相遇的选手将为轮空,直接进入第二轮。
轮空的位置安放原则是优先种子选手,没有种子选手的区域通过抽签来决定,若轮空数为单数时,上半区要多放一个轮空位置。
2.种子确定及安排
为了确保水平较高的选手不会过早相遇,所以要根据运动员的排名把他们其中相应的人设为种子选手,合理的排入不同的区内,这样使比赛减少了投机性。具体种子数确定如下:
8位以下选手设2名种子选手;
16位以下选手设4名种子选手;
32位以下选手设8名种子选手;
64位以下选手设16名种子选手;
128位以下选手设32名种子选手„
1号种子安排在1号位,2号种子安排在最下一位。或16,32,64,128位。其它种子两号一抽,先抽进上半区,后抽进下半区,具体如下:
3.非种子选手的安排
将非种子选手编上号,按照除种子和轮空所占位的其它位置的顺序依次抽进。
4.特殊规定
在某些比赛时,根据需要,要尽量避免同一单位的选手出现在同一个1/4区,所以在安放种子选手和抽进非种子选手时要加以人工控制,这是合理的。
5.轮数及场数的计算
轮数为参赛队(人)为2的几次方,则为几轮。若16人,则为2的4次方,则有4轮。若有17人则应根据网球竞赛编排不安排抢号的原则,则有5轮(第一轮只有一场球)。
场数=参赛人数—1
二,单循环制
单循环制是每个参加队(人)之间都要比赛,通过积分来决定名次的比赛方式。在报名队(人)数少且场地又多,日期又长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特点是:合理,且能参加更多的比赛,积累经验。
每个对手均出场比一次为“一轮”,且每轮的次数是相同的。
1. 轮数和比赛场数的计算
(1)轮数计算
队(人)数为双数时,轮数等于队(人)数减1;
队(人)数为整数时,轮数等于队(人)数。
(2)比赛场数的计算
比赛场数=参赛队(人)*(参赛队(人)数—1)/2
2. 比赛顺序的确定
一般采用逆时针转轮法,即把1号固定不动,第一轮是把参赛队(人)数前一半依次按由上至下安排在右侧,再把后一半由下至上依次安排在左侧,并把左右对应 的号连接,就是第一轮对阵的形式。第二轮时,1号固定不动其它号码逆时针旋转一位,又产生新的对阵形式,以此类推,既可排出其它各轮的对阵形式。
例如有8个队参加,比赛顺序如下:
一轮 二轮 三轮 四轮 五轮 六轮 七轮
1-8 1-7 1-6 1-5 1-4 1-3 1-2
2-7 8-6 7-5 6-4 5-3 4-2 3-8
3-6 2-5 8-4 7-6 6-2 5-6 4-7
4-5 3-4 2-3 8-2 7-8 6-2 5-6
若是7个队,则把8号换成0,以代表与其对阵的队(人)该轮空转。
3. 名次确定
单循环以获胜场数多少排名,若两队(人)获胜场数相等,则按两者之间的胜负关系排定。若三者或三者以上获胜场次相等,则按下列条款依次排定:
(1)该队(人)在本次比赛中全部比赛的获胜盘的百分比;
(2)该队(人)在本次比赛中全部比赛的获胜局的百分比;
(3)该队(人)在本次比赛中全部比赛的获胜分的百分比;
(4)抽签。
三.分组单循环赛
第一阶段分小组进行单循环赛,然后第二阶段再将各小组的同名次的队(人)数再次以单循环排出全部名次。
浅议报纸版面编排设计与创新 篇3
关键词:报纸 报纸版面 版面编排 版面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c)-0225-01
报纸版面是报纸各版稿件的布局,是编辑精心设计的报纸内容的总体结构。编辑凭借对新闻内容的布局和安排,传达出报纸对新闻事件的立场和态度。报纸是否可读,是否让读者愿意阅读、方便阅读,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版面设计,因此,报纸必须以读者为本,既要好看,又要好读。版面与内容都是报纸的重要部分,新时期的报纸版面应该以丰富的元素和内涵传达信息、引导读者,使富有艺术形式的版面和高质量的报道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恰当的版面编排可以有效地传播新闻内容,使报纸具有感染、吸引读者的魅力。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报纸的版面设计要为其宣传内容服务,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1 注重版面的编排思想
版面编排包含对稿件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的评价,评价所反映出来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就是编排思想。编排思想是版面的灵魂。报纸的版面不是各篇稿件的随意拼凑和摆放,而是根据稿件的内容和特点赋予它们一定的表现形式。从版面的编排思想能反映出办报思想和一定时间内的报道思想,并以此来影响舆论。在版面的编排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实事为基础,尊重事实,文体得当,不能以个人倾向来选稿编排;要以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在选稿过程中要分析其倾向性和新闻价值,综合权衡刊发后产生的可能影响,删弃公开见报后影响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的稿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报纸传递正面信息,弘扬正能量的媒介作用。注重协调原则,要根据稿件的内容特点来安排版面,而不能凭个人的喜好善恶来随意安排位置。版面编排必须要中心突出,主次分明,层次清晰,新闻体材搭配合理,图片、文字、标题相协调。避免结构单调、体材单一、枯燥乏味。要以尊重社会舆论和广大读者作为出发点,编排的新闻要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有興趣读,并尽可能方便阅读;最后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政治性强的报道,要严肃庄重,不宜过分装饰,而娱乐性、社会性的稿件可适度编排得活泼生动些。
2 注重编排的专栏意识
专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性的稿件所组成的自成格局的局部版面。专栏可以分为集纳性专栏和单一性专栏。
集纳性专栏由若干篇稿件复合而成,而不同的复合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思想,这就要求编辑在组织专栏时要根据主题从特定的角度对稿件进行取舍和复合。在改稿过程中,编辑要舍去可有可无的部分,尽量途中每篇稿件的特点,避免内容相互雷同。而在组织专栏时,编辑既要注意中心工作,还要注意非中心工作,挖掘出某种意义而平时又很少报道的题材。
单一性专栏是每期只发一至两篇稿件,具有连续性,稿件的共同性在连续中表现出来。单一性专栏在副刊中运用较多。编辑要让它有固定的栏目,尽量让它排列的整齐些,就连版面位置也要相对固定,使广大读者了解副刊都有哪些固定的栏目,从而方便读者投稿。
《林海日报》更多的是考虑林区广大读者的需求与品味,从报道的内容、专栏的开设、版面的创新紧紧抓住了读者,在读者的心中引起共鸣,同时也沟通了思想、凝聚了人心,增强了林区干部职工加快转型发展、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的紧迫性,起到了媒体应有的作用。通过开设一系列反应林区发展和职工民生方面的特色专栏,例如:《亮丽风景线聚焦转型发展》《棚改进行时》《棚改视窗》等,这些专栏富有特色,集中报道了林区转型时期的典型事迹和典型经验以及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惠民成绩。这些栏目己渐渐成为《林海日报》进行内容创新和版面创新的重要形式,让特色栏目成为吸引读者眼球的亮点。
3 注重版面编排的创新
创新是现代报纸的生存之道。新时期网络是继电视之后对报纸的又一次冲击,网络发展分流了报纸的大量读者。版面无疑是报纸的第一张脸,所谓“文如其人,版如其报”,它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所以报纸版面必须要创新。在新的媒介格局下,《林海日报》坚持办报主体思想,从读者出发,顺应时代的变化,灵活调整版面编排形式,以更富有现代感的版面视觉吸引着广大读者。
为了方便读者,版面简洁明了。现在《林海日报》版面编排设计以编排者为中心向以方便读者为中心转变。为了让读者在阅读时直入主题,现版《林海日报》所有标题多用黑体和宋体,很少采用其他花哨字体。多使用短标题,言简意赅,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以前《林海日报》版面多数采用穿插式的编排方式,稿件与稿件交错编排,互相咬合,容易造成读者阅读混乱,降低读报兴致。现在版面多采用模块式编排方式,即所有稿件独立成块,不与其他稿件相互穿插,更有直观性,版面更显整洁。
为了吸引读者,图片更具冲击力。图片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版面设计中的地位,更具形象性是图片最大的特点,使人产生如见其人、身临其境之感。图片在美化和活跃版面方面是文字无法取代的,只能相互补充。《林海日报》很少用会议图片,多用现场图片,并以大幅照片对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把现场变成活泼生趣图画,比文字更容易激起阅读意愿。而版面透过图片与文字的交叉处理,立即引起视觉兴趣的改变。
为了留住读者,版式设计力求亲和力。版式不仅是报纸的个性和品格,也是报纸的态度和情感。好版式让这种隐性传播对读者更有亲和力,对留住读者至关重要。《林海日报》不断探索革新版式,在版块切割、标题制作与装饰、点线勾勒、图片放置、色彩搭配等方面大胆创新。改版至今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即使不用看报头,也能清楚从版面上分辨出是几版。如:一版可读性强,图片冲击力大;二版新闻版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三版国内国际让读者了解国内外重大新闻;四版文艺副刊清新淡、富有个性。
《林海日报》是内蒙古森工集团(林管局)党委机关报,60余年来,一直坚持“三贴近”办报方针,改革创新报纸内容和面貌,努力办成集生态性、区域性、行业性、开放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林业企业报,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做好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工作。以上是笔者以《林海日报》为例,对版面编排与创新的一些粗浅认识与总结。
参考文献
[1]王武录.报道与论译[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社,1992:290-292.
浅谈电视节目编排创新 篇4
电视节目编排的影响因素
1. 电视节目观众
观众是电视传媒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满足观众需求是电视传媒的根本属性。优化节目编排必须以“观众为本”, 不断调整节目设置和时间安排, 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基础上培养观众情趣。为此我们一定得先客观、细致地分析各类观众的收视需求, 然后做出对应的合理编排。当然, 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的年龄与性别、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不同的职业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带来观众心理诉求上的差异。因此, 不同媒体、不同内容针对不同时段的设计就会成为电视内容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极其重要的因素。
2.电视传媒的固有特点
电视以时间顺序传递信息的特性, 决定了它和报纸等以空间顺序传递信息的平面媒体在内容编排上有很大不同。平面媒体的内容是在空间上的横向编排, 观众在接受平面媒体传递的信息时, 选择权是主动的。而电视节目是按一定结构层次在时间上进行纵向编排。电视观众在一定时间只能看到电视台安排在这个时间的某档节目, 而无法看到电视台安排在另一时间的节目。想看另一节目时, 只能在电视台安排播出该档节目的时间去接触电视。这一特点决定了电视节目要想取得预期的宣传效果, 在编排上就不能随心所欲、想什么时间播出就什么时间播出, 不能将节目简单罗列、想和什么节目一块播出就和什么节目一块播出, 而必须讲究策略。
电视节目编排创新策略
节目编排不是对节目的简单排列组合, 而是一项具有前瞻性与开创性的工作, 需要相关人员的二度创作。节目编排时相关人员都会遵循一定的策略。
1.观众收视规律分析
从电视消费的角度可以将受众分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弄潮儿、事业人、退休者、家庭妇女。
学龄前儿童不具有电视消费的能力, 在电视节目编排时可以不作为考虑的对象。
小学生、中学生观看电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和娱乐。但是由于他们主要精力是用于学习, 观看电视受到一定的限制, 只能在放学后和假期收看电视。
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的预备队伍, 电视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信息和娱乐。大学生主要精力是用于学习, 也只能在放学后和假期收看电视。
另外, 所有阶段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爱看动画片。
大学毕业后, 结婚成家前的男女都是时代的弄潮儿, 他们为了自己的将来努力地打拼。在这一阶段, 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事业上, 对电视的关注度非常低。他们消费电视更趋理性, 消费的目的多数是为了获得知识和信息。收看电视的时间也多集中在一天的工作后的短暂时段, 通常在22:
00~24:00。
男性在30岁以后, 退休之前, 由于承担着养活家庭的主要作用, 在这一阶段仍然继续着前一阶段的电视收视目的和收视习惯。而对30岁之后的女性来说, 由于多数已结婚成家, 她们的社会和家庭作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弄潮儿转变为家庭妇女一直到终了。对于这一阶段的女性来说, 收看电视的目的是主要为了获得生活、健康信息和娱乐。收看电视的时间集中在上班前的6:00~8:00和下班后20:00~
22:00。
男性在退休之后, 社会和家庭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事业人转变为退休者。而且由于受习惯的影响, 女性仍然承担着家庭妇女的角色, 这一阶段的男性几乎不承担社会和家庭的作用。他们可以随时地收看电视, 而观看电视的目的也是为了打发赋闲的时间。
2. 节目准备
在分析了消费者的组成及消费电视的习惯、偏好后, 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去组织节目源。在组织节目源的时候, 要注意节目源中自办与引进的比例关系。电视的发展说明, 任何电视要能够树立电视台的品牌, 必须要有自办的拳头节目。
(1) 频道栏目板块化。频道讲究板块化, 板块化的节目, 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收视目标群的需求, 即使在自办节目板块内部也应该设计具有一定内在逻辑结构的节目, 使节目从头到尾一气呵成。
(2) 播出格式最优化。比较优化的播出格式应为:每小时节目内容可以中断3~4次, 观众需要通过间隔缓解情绪或休息。节目变换时, 是观众最容易流失的时段, 甚至片尾都没有人看了, 更何况后面的广告, 为此, 尽量缩短节目间隔, 把广告打碎放入节目中, 并明示广告长度, 给观众足够的尊重和选择权。同时, 播出时间固定和准时是编排的重要手法, 电视栏目最忌播出的不准时。从周一到周末的横轴编排, 也应尽量保持相同时间段节目类型的同一性, 最大限度地锁定该时段观众群。
结束语
电视节目编排是频道运作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科学合理的节目编排会大幅提高频道的竞争力。这就要求电视经营者和节目编排者要具有前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 通过艺术化的编排, 为观众呈现更好的电视节目, 为经济建设和观众文化生活服务。■
简历应精心编排 篇5
简历应精心编排
精心编排的履历顺序。个人简历一般有三种格式:通用式、功能式和归类式。一般简历采取通用式,即如流水帐般按时间顺序将个人情况逐一展开;功能式一般在开头就注明求职目标,然后整个求职履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归类式将自己的经历按职业归类说明,适用于从事过多种职业的人。对应届生而言,无论通用式还是功能式,篇幅最好都控制在一页以内。一般来说,简历总是从个人状况开始,然后逐步深入至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个人专长等诸方面,层层展开,如同写小说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角色般,使人有滋有味地看下去。附件是一份应聘日资企业网管的功能式简历,所有经历完全按照网管的岗位描述展开,几乎没有一句赘言,堪为典范!
创新编排 篇6
【关键词】团体操;编排;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82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55-02
1 前言
团体操是融体育、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能寓宣传教育于表演之中,具有群众性、艺术性和体育教育性的特点。逢节日、校庆、运动会等一些盛大活动时, 人们总想借团体操的表现形式来抒发情感,鼓舞精神。然而,团体操编排的复杂性, 组织的严密性及耗时的排练过程又让人望而却步。通过多年的实践, 总结了一些为校园团体操速成的“捷径”。
2 团体操编排的创新
2.1 欢庆+特色的主题确定:欢庆是各类团体操的共性特征,是团体操主题的立足点,纵观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团体操表演, 无一不是以欢庆为主要题材, 离开欢庆团体操便没有生命力。纵观我院历年来团体操的主题:2002年全民健身;2003年安全、健康;2004年百年奥运;2005年祝福祖国;2006年安全 健康 和谐;2007年青春之歌;2008年安全、和谐、奥运。2009年欢庆祖国;2010年校训:自立立人 兴安安国。特色则是学校师生对团体操排演的共同愿望。只有有特色的团体操才可能激起师生们的排演情绪, 也是学校向社会进行宣传, 向师生们进行教育的有效举措。因此, 欢庆+ 特色是校园团体操无须争议的主题。
2.2 1+1=3的场次结构模式:校园团体操受财力与排演时间的制约, 一般情况下, 不宜场次太多,根据多年来的的观察与实践,从速成的观点出发1+1=3 的场次结构模式应该是校园团体操的最佳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以欢庆为题材的第一场加上以特色为内容的第二场, 把两场的人数和道具合起来进行穿插变化而成其为第三场的模式。例如2011年团体操有学生1200人, 其中女生672名参加第一场排演, 另一半480名男生参加第二场排演, 他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排练,待一、二场排练好后再进行第三场合排, 把团体操推向高潮。如果觉得一、二场人数太少热闹不起来时, 可让第二场人员作第一场主演时的陪衬, 这样的陪衬只是在场内形成一定的图案,偶而作些变化而已。这种模式比1200人从头至尾参加主场操的排练要省力省时, 也是校园团体操表演的一种较优的结构模式。
2.3 主体动作的演变与重复:校园团体操的时间一般在15~20 分钟左右。表演时间越长, 动作越多, 为完成这项工作所花的排练时间也越久。每一首歌曲都有它自己的主旋律, 而整首曲子则是在主旋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团体操的动作也应该一样, 一种道具有它自己适合在大场面中表演的特色动作, 把这些动作组合起来就形成了道具的主体动作, 这些主体动作可以在团体操的几个不同场次中反复出现或加以演变。例如波浪动作,这是团体操表演中经常出现的主要动作,学会了这个动作后,可以在不同的队形上反复出现,横向波浪,纵向波浪,上下波浪,卷浪等。又如依次动作是团体操表演的又一个主要动作, 掌握它的动作原理后可以在不同的表演需要中做以个人为单位的依次动作和以集体为单位的依次动作, 这些依次动作的方向可以上、下、左、右、前、后各异,可以蹲、坐、躺、立各姿。光这两个动作的变化就为团体操动作增添了丰富的内容,而万变不离其中,选择好主体动作把握好主体动作的演变与重复, 就能节省很多时间, 加速团体操排练的进程。
2.4 班组合板块练习与管理:团体操的排练, 是一种严密的组织工作和复杂的技术工作, 其中组织性工作比技术性动作更为棘手。大家知道,学生往往最服任课教师管理,而团体操中的队形调动多、变化快,队形中人员的组合复杂, 一个班的学生经常不能排在一块, 有时学生间互相都不认识,教师也叫不出名字,因此迟到、缺席、早退的学生就多,今天排练在这个组的学生, 明天排练可能在另一组,到后来,甚至有些学生自己都弄不明白该去哪一组了。这种情况对排练进度影响很大,因此,在总结经验后在团体操速成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 用以班组合为基础的板块练习与管理方法去指导编排与训练工作,效果显著。例如在编排队形时以一个单元上课的班级取人数编排成我们需要的队列,如果我们需要的整体队形是24路28排,这一个单元选出的120人,我们可以编排成4路纵队,余下的人我们可以作为替补队员。依此类推,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排列。这样我们也能在上课的时间有效地练习。这种方法虽然给创编者增加了难度, 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团体操的组织排练工作, 因此在指导思想中, 它仍不失为团体操速成方法中的一种。
2.5 铺垫与点缀的高效手段:铺垫与点缀的手法经常被用于一场团体操的中间部分, 在校园团体操三个场次的模式中, 一般出现在第二场, 它既是第一场欢庆主题的转折,又为第三场高潮形成铺垫,它的情绪以抒情歌颂为主。之所以说这种手法是高效的, 是因为它排练简单而演出的时间相对较长, 给观众留下的印象较深。具体做法是作铺垫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坐卧于场地的某一位置, 形成一定的队形。作点缀的学生常来自校舞蹈队或运动队,人员虽不多,但动作相对较难,武术队员可采用对打形式;球类队员可作些精彩的球技表演; 体操队员可施展的动作内容就更多了。他们的这些动作不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 有平时系统训练的基本功再进行巧妙的编排便可以形成大气候。如果没有现成的队员可用,从表演人员中将一些协调灵活的人员挑选出来进行特训,其人力、物力与时间也比全体表演人员练同一表演时间的动作要节省得多。辅垫与点缀的高效手法与班组合的变化与管理一样, 在校园团体操的速成中起着有力的支撑作用。
2.6 高潮中的龙头效应:高潮是团体操中最热闹的一部分,它是整部团体操的精华,正因为是精华, 所以它也是最要花时间花精力操练的一部分。高潮的表现手法很多,但在校园团体操中,由于受某些条件的制约, 高潮表现的手法也受到一些限制, 常用的手法有大串场的队形流动、翻浪、围绕主题歌的演唱穿插跑动、造型组字、叠罗汉等。高潮的处理能不能也速成一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高潮中的龙头效应,龙头就是领头羊。队形的变化流动, 跑动穿插需要有带路的领头羊。波浪的翻动起伏,组字造型的定位也要有龙头带动。在复杂的高潮变化中抓住了龙头, 舞活了龙头,整条龙的舞动就顺乎自然了。
3 结论
团体操从创编到演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每一环节运行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到演出的效果。要想提高团体操的质量, 使人常看常新, 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和潜心研究。本文对校园团体操速成研究所提出的六条意见, 只是在缩短排练时间、提高排演效率上进行的有限的探讨。虽然实践也证明过它的有效性, 但它在理论上毕竟还不完善,需要在今后的实践当中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 倪旭芬著.《团体操创编理论与技术》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2] 夏环珍.论团体操表演中的队形及其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
浅析群众舞蹈的编排与创新 篇7
关键词:群众舞蹈,编排,创新
近年来兴起的排舞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 公园广场内随处可见的老年人的集会活动、青少年的群舞、甚至是乡镇农民的秧歌…既是锻炼身体的活动, 又可以从中得到自我娱乐;既增进了人们相互间的情谊, 又丰富了业余生活。同时, 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视, 许多学校的教学目的及形式也进行了转变。更加侧重于学生的素质教育, 并开设了舞蹈训练小组和一些演出活动等。当然家长们的观点也随之得以更新改变, 更加重视孩子们的素质教育培养。
一、群众舞蹈的编排
(一) 编排选材
舞蹈的选材是舞蹈编排的核心, 也是整个作品的灵魂, 又是群众舞蹈文化艺术编排的一大法则。介于群舞文化本身具有其特殊性 (演员的舞蹈水平基本不能按照专业人士的来衡量) , 因此, 具有高难度技巧的编舞内容题材便不适合群众文化的编排。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所以, 建议选材应该是一些既能够反映社会现象, 又能够吸引人关注又能激发群众热情的舞蹈题材。例如:红色思想、抗震救灾等热点问题都可以被作为题材。这些题材能更好地反映现今的社会精神和社会风貌。舞蹈编导需要对这些题材进行构思编排等加工, 最后呈现出美轮美奂的作品。另外, 地方性、特色性的题材也能充分的表达出舞蹈的民族性和特有性。
(二) 编排的构思
通过编导们的精挑细选找到相应的素材, 并将生活中常见的素材进行艺术构思和巧妙编排, 使其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在舞台上。其中, 舞蹈元素动作和组合动作在选材时就应该进行初步的构思, 并且必须在选材时获取动作, 一定要与舞蹈主题有着密切的关联。最主要的是舞蹈编导必须要考虑群众表演者的水平程度, 并合理的编排与设计其舞蹈动作。那么, 即兴舞蹈潜力的运用是很重要的, 它是一种随意地无任何限制的舞蹈思维, 通常会在意料之外创造奇迹、给人惊喜;它能够巧妙地将构思勾勒出一幅有活力的画面, 将最完美最具艺术的一面呈现在舞台上。
(三) 编排动作的组合
动作组合舞蹈的基本组成语言, 是舞蹈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而舞蹈的主题动作是舞蹈编导根据主题的构思和舞者的身体形态及心理形态的表达而形成的。动作的组合在作品中担任着突出主题、刻画人物特点的任务。另外, 编导需考虑到群众舞蹈的演员由于技术水平能力等关系, 很多技巧性动作对他们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总之, 需要扬长避短, 避免类似事件出现。
(四) 编排的队形
队形, 即舞蹈构图。是编导老师塑造的一个舞蹈形象, 也是突出主题和交代情节的重要手段之一。由表演者的游离状态而形成的画面, 是舞蹈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一个升华。可以充分的表现出各自的特有兴致。
一个群众舞蹈作品的编排, 在考虑构图时, 应该清楚的考虑到主题的大小、人员的多少以及动作的幅度问题等。也可以, 运用几种线条移动综合交叉, 使其队形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更能给人以新鲜感。
(五) 编排的道具
在舞蹈的编排过程中, 少不了道具和布景的运用。道具和布景的属性有:木质、皮质、金属、织物等。有了道具和布景的衬托, 才能更加充分的体现作品的主题和意境。这是一种能极力够吸引群众眼球的装置。
二、群众舞蹈的创新
(一) 创新思维的培养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逐步积累, 大量的收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素材, 并对这些素材进行缜密的科学分析, 从中筛选出最具典型的人、事作为艺术材料进行加工提炼。舞蹈编导在具有精深专业技术之外艺术知识结构也应该得以完善。创意的成功是一个优秀艺术作品成功的根本!
舞蹈编导除了应该具备创造性思维外, 同时创作者的主体意识介入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用创作者独具特色的思维切入到舞蹈艺术, 使创作过程赋予新形象的审美感, 做到思维的独创性。
但是, 创新并不是像武侠小说那样的虚幻, 而是源于生活的真善美。每一个动作都源生活并高于生活。
(二) 时代精神的创新
具有激昂的精神、奔放的激情的社会主义文艺, 深深的感染着祖国亿万人民, 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在不断促进群众舞蹈艺术发展中, 我们必须有计划的传授成品舞蹈, 编创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节目。与国内外的优秀作品进行交流与借鉴, 从而达到大家共勉、共同提升的成效。同时, 提高对群舞意识的审美情趣, 定期的对新人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
(三) 国际化的思维能力
无论是在文艺创作还是在科学发明中, 思维创造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此, 对创造思维领域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舞蹈创造思维为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相互交替的作用。
发散思维方法, 就是在思索对象的基础上, 充分的自由的联想;辐合思维方法, 就是把发散思维牵引回来, 是目标集中, 突出本质。舞蹈编导需要对中外文化进行深入了解, 并从中择优而用, 从而获得更高一层次的艺术作品。与此同时, 编导应注意:每个民族都会有格局特制的文化主体定向, 而这种独特的审美价值系统的文化精神正是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下所形成的 (即有它传统的根) 。因此, 他和群众的文化生存价值观始终保持着一致性。所以, 在借鉴国外艺术的同时, 一定保持本民族的特色文化。这将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巅峰状态, 是结合已有知识和外来创新意识并加以想象力的结晶, 也是舞蹈艺术的一种升华状态。
三、结论
舞蹈创造思维并非一种独立存在的思维形式, 而是一种具有社会特色的新形象、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新的思想的思维方式。对于新一代青年人来说:不仅储备知识的能力要不断加强, 更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其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舞蹈是门艺术, 那么, 舞者就是艺术的载体。因此, 应该在培养更多的群众舞蹈人才的基础上, 写出更好的群舞作品, 将群舞艺术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魏利东.群众舞蹈艺术的广泛性[J].戏剧之家, 2010, (03)
[2]苏草.浅谈群众舞蹈的社会影响及作用[J].大众文艺, 2010, (19) .
论述基层群众舞蹈的编排与创新 篇8
近几年来,群众舞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热爱,不管是青少年的集体舞,还是老年人的群体活动,在公园、广场上几乎随处可见。群众舞蹈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够享受快乐;既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又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感情。另外,群众舞蹈是一种特殊的群众文化,舞蹈编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表演的效果,因此,对于群众舞蹈的编排与创新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群众舞蹈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说,舞蹈特有的演绎方式与表现力更容易被接纳,在舞蹈艺术的发展中,逐渐出现了在群众的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支柱,即群众舞蹈。群众舞蹈以群众为主体,在群众中进行,以群众自娱自乐为主要目的,舞蹈手段由群众自己掌握并应用,群众通过对舞蹈艺术的创造与传播表现自己的生活、情感与思想。
群众舞蹈相对于专业舞蹈来说,有着其自身独有的特点:首先,群众舞蹈的表演场地不固定,表演空间广阔,无论是广场.社区、学校,还是机关、工厂,都可以看到形式多样的群众舞蹈;其次,群众舞蹈的表演人数多,表演人群不受局限,有中老年,也有青少年,儿童,有老师、学生,也有军人、工人;再次,内容较丰富,有民间舞蹈,也有现代舞蹈;最后,群众舞蹈的功能多样,不仅仅局限在审美与健身,还能衍生出社交、联谊、广告等功能。
二、群众舞蹈的编排
1)舞蹈选材。舞蹈的选材是整个舞蹈的灵魂,也是舞蹈所编排的核心。由于群众舞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舞蹈的选材上要注意,不能选择有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这样的题材不适用于对群众文化。应该选择一些既能吸引群众关注,激发他们的舞蹈热情,又能反映一定的社会现象的题材。另外,也可以选择有特色、具有地方性文化的题材,因为它们能够充分表达出舞蹈的独特性和民族性。2)舞蹈构思。在舞蹈创作前,在选材时,舞蹈编导要对舞蹈的元素动作与组合动作进行初步构思,并获取动作,舞蹈动作要与主题有密切联系。同时,在舞蹈构思时要充分考虑到表演者的舞蹈功底和表演水平,对舞蹈动作进行合理的设计与编排。通过编导们对精心挑选的素材进行巧妙编排与艺术构思,配合着舞美,灯光音乐,使舞者能够以最佳的艺术形式在舞台上展示出来。舞蹈构思是舞蹈的主线也是舞蹈的灵魂,更是一个成品舞蹈的美好开端。3)组合动作的编排。舞蹈编导根据舞蹈的构思与舞者的心理形态、身体形态的表达来对主题动作进行编排。舞蹈组合动作的基本组成是舞蹈艺术中重要的表现手段,它能够在作品中刻画人物特点、突出主题。因此,对于舞蹈中组合动作的编排要引起足够的重视。4)队形的编排。队形就是舞蹈构图,是舞蹈的编导所塑造的舞蹈形象,能够交代清洁,突出主题。舞蹈队行一般有庆典型,广场型,一般综合型。庆典型的舞蹈队行要比动作多,活用三角,平行四边形,大一字,半圆行等,其他小队行可以按实际音乐来穿插,动作方面力求新颖时尚。广场型,观众多是俯视来看的,这样要求平面图形要多一些,服装靓丽,动作简单划一。5)道具的编排。舞蹈的编排少不了布景和道具的应用,布景和道具属性有金属、皮质、木质等,有了布景和道具的衬托,才能充分地展示出作品的意境和主题。所以对于道具的编排要精心设置。舞蹈编排中,要活用道具,利用道具做出队行图案和队行变化,在队行变化方面,要根据道具图形来变化,这样合理的利用道具,会让舞蹈增色不少。让观众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三、群众舞蹈的创新
1)培养创造性思维。通过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对于社会各个阶层的素材进行大量收集并缜密分析,筛选最典型的人和事作为舞蹈素材进行构思、编排。舞蹈编导除了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以外,还要利用自身的主体意识进行介入,用独特的思维切入舞蹈艺术,使舞蹈更具审美感。2)与时代精神进行融合。社会主义文艺,具有奔放的激情与激昂的精神,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在群众舞蹈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到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对成品舞蹈进行有计划的传授,编创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舞蹈作品。与优秀作品进行交流、借鉴,以期达到共同提升的效果。3)艺术性与民族性相统一。中国是一个充满个性化、民族气息丰富的民族,有着其独特的艺术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人文文化的差异,因此生活方式和个人信仰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对群众舞蹈编排时要跟随当地特有的文化做到民族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
四、群众舞蹈的发展趋势
群众舞蹈在艺术门类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它涵盖了所有艺术中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群众舞蹈有让人赏心悦目的视觉形体美,更从表象走向更深刻的内涵,让群众可以从中感受到更深刻的美感,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所以,在大家心目中的审美价值特别高,正如有的专家说:“群众舞蹈将是现在和将来社会中最有前途的艺术门类。”群众舞蹈是以广大群众为主体,在群众中进行的,更具有广泛性。起初,群众舞蹈的基本群众是以一部分年轻时尚的年轻人为主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吸引了一大部分少年儿童和中老年人,尤其近年来的广场舞更是走进每个广场社区,几乎每个中老年人都加入其中,还有儿童舞蹈已经走进每个校园,每个培训机构。群众文化舞蹈的人群已经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们。这样庞大的吸引力是任何一个艺术门类都可望而不可及的。群众文化舞蹈来自于民间,带有民间风俗和文化特色,它逐渐趋向于专业性,所以,近年来,需要大力发展一些专业性强,人员综合素质高的优秀舞蹈团队,积极宣传大规模发展群众文化舞蹈,现在是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等不断发展,群众舞蹈也逐渐的信息化,群众舞蹈的发展也快速的进入了网络时代。爱好群众舞蹈的人们也在网络上进行切磋,交流,学习和研讨。群众舞蹈的创作也离不开科学技术信息时代的发展,在群众舞蹈的创作中,大家可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来促进群众舞蹈向专业化,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和迈进。我们伟大祖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发展,为群众舞蹈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和物质保障,我们要大胆的创新,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为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我国群众舞蹈事业的探究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五、结语
舞蹈的编排与创新并不是一种单独存在的思维模式,而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新概念与新形象的思维模式。对于现代的青年人而言,不仅要加强自身储备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于知识的把握与应用能力。舞蹈是一门艺术,而舞者就是艺术载体。所以,要在培养更多专业的群众舞蹈人才的前提下,编排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把群舞精神发挥到极致。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群众艺术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于是,群众舞蹈应运而生。群众舞蹈的表演对象是普通大众,他们乐于在闲暇之余研究舞蹈艺术与群体活动,本文从群众舞蹈的特点、编排与创新三个方面对群众舞蹈进行简要分析,充分展现了我国普通大众的精神文明正在逐渐提高。
关键词:群众舞蹈,编排,创新
参考文献
电视节目编排艺术及创新探讨 篇9
关键词:电视节目,编排艺术,创新
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项极具创造性、创新性和艺术性的工作。由于广播电视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以及同类电视节目间的竞争越发激烈,电视节目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与时俱进、与时创新和体现独特的电视节目艺术。为此,电视节目编排者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和发展大局,将艺术性与创新性融入电视节目的编排中,以吸引更多受众,赢得更高收视率。
1 电视节目编排艺术
电视节目的编排艺术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电视节目编排的策略与技巧。策略与技巧主要体现在电视节目的内容上,娱乐休闲类或是新闻专业类电视节目频道就决定了其受众的分布范围,如果节目收视率过低,电视节目编排者就要考虑是否要重播节目。而且这类电视节目对内容的要求是简明扼要和更新快,电视节目编排者要考虑到这一点。二是电视节目编排的合理分布。电视节目编排的分布要充分结合观众群体的情况,如在新闻联播类节目播出后,可以播放时间较长的电视节目如电视剧等,以满足诸如家庭主妇等受众的观看需求;在中午时分播放的电视节目最好内容简洁和极具新颖性,且时间不能太长。这样贴合观众实际的节目分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电视节目的节奏调整。就娱乐类电视节目的编排来分析,在编排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当时的主流观众群体以及大众流行趋势,一档娱乐节目做得再好,如果毫无节奏的重复播放只会适得其反。四是掌握观众的群体差异,实施互补式编排。电视节目的观众群体在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观看目的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所以在编排电视节目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播放一些既特别又有意义的电视节目,以吸引更多观众。
2 电视节目编排创新
2.1 掌握观众收视习惯,锁定目标观众群
①掌握“黄金”时间。要充分开发并利用好每天、每周、每月、每年中电视节目播出的黄金时间,提高收视率。通常晚饭过后的闲暇时间播出电视节目效果最好,但黄金时间也是客观存在的,并不绝对化,一般都是针对观众群而言的,具体到观众个体又另当别论。所以,在充分利用黄金时间的同时还要注重开发非黄金时间,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有效提升电视节目的收视率。②频道板块化。将观众喜欢的内容相似或相近的电视节目综合到一起连续播出,让观众在看完一个节目之后还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而不是急于换台。③优化播出格式。通常来说,电视节目播出的优化格式应该是每小时中断3~4次,给观众留有缓解情绪或是休息的时间[1]。变换电视节目的时候最容易流失观众,所以要尽可能缩短节目的间隔时间,播出广告也要明示广告的时间;此外,电视节目的播出必须要准时,才能留住观众。
22明确节目编排目的,促进频道构建
①紧密结合时代思潮。在制作或是购买电视节目时必须考虑两点问题:一是要考虑到电视台的远期规划以及实际需求,不能仅凭个人意愿办事;二是要考虑到电视台所在地的情况,确保电视节目跟当地的流行思潮是相互呼应的。②增加地方性节目比重,科学编排品牌栏目,提升市场份额。每个频道都有属于自己的品牌栏目,在节目编排的时候要将品牌栏目跟新闻品牌栏目有机结合,借助自身极具优势的栏目或是品牌栏目带动在此节目前后播出的节目,进而产生“蝴蝶效应”,使得其他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也跟着提升,最终实现电视节目编排收益的最大化。③严格依照频道定位原则,紧抓频道主题特色。通常来说,一天之中播出时间最多的就是电视剧或是电影,所以在选择节目源的时候要满足频道定位,以频道主题特色为中心展开。在片源允许的条件下,还应该对电视剧和电影播放时段进行合理的主题化编排。④做好电视剧和电影时段与前后栏目的衔接。要有明确的编排思路,有目的地进行实际节目段的落位,确保频道的构成没有任何缝隙。
2.3 创新节目编排模式,实施多频道节目编排
①“反向”节目编排。弱台在同一时间播出跟强台电视节目截然不同的节目,因为不论再受欢迎的电视节目都有其弱点,而这个弱点也是观众流失的关键,所有弱台就可以抓住这个弱点,播出能够“弥补”弱点的节目,以此吸引观众,赢得收视率。②“合众连横”节目编排。“纵向”打通每天多个节目播出时段,抓住观众收视习惯,博得观众眼球;“横向”进行每周多天连播节目,增加节目的曝光次数,以此吸引观众,赢得收视率。具体而言,纵向节目播出时间长短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通常是白天最少4h,晚上最少2h;横向上白天最好打通周一到周五以及周六到周日,晚上最好是周一到周四以及周五到周日。③引进“编播季”理念。“编播季”实际上是美国商业电视台中“电视季”的衍生,就是以“季”为单位播放电视节目。一年可以分为八个“编播季”,即寒假编播季(1~2月)、闲播季(2~4月)、小黄金编播季(5月小黄金周前后两周)、闲播季(5~6月)、暑假编播季(7~8月)、闲播季(9月)、黄金编播季(10月黄金周前后两周)、闲播季(10~1月)[2]。1~2月是寒假,而且春节时期走亲访友较多,因此1~2月编播季要多播出适合家庭主妇观看或是家庭集体观看的电视节目;2~4月、5~6月以及10~1月这三个编播季观众群体基本上都已经各自归位,所以这段期间播出的电视节目要严格依照时段特点进行编排并播出;5月小黄金周以及10月黄金周,很多观众都在休假期,这个时候就要结合观众群体的需求播放节目;7~8月是暑假期间,所以电视节目的安排应该以学生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
3 结语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下,电视节目面临的机遇、挑战和竞争很多,要想赢得观众,赢得收视率,就必须要在电视节目编排上不断创新,赋予电视节目编排艺术性,迎合观众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1张文佳,时日俊.电视节目编排的艺术以及原则[J].科技传播,2013,(1)2-2.
广播电视节目编排的创新理念 篇10
1 广播电视节目形式创新的背景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广播电视节目成为当前人们发展精神生活的主要途径, 同时广播电视节目也是当前时代下为人们提供娱乐的主要导向。广播电视节目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除了向人们传递最新的信息之外, 还为人们提供了休息放松的机会。同时广播电视节目针对的人群范围是当前众多媒体方式中最广的, 所以我国当前的广播电视节目应该注意其功能, 充分的发挥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作用。但是, 我国当前的广播电视节目受到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 节目内容和形式都相对的单一和传统, 缺少一定的创新性节目, 使得当前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 人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越来越多, 导致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人群逐年减少, 与此同时, 电视行业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压力, 各大卫视之间不断地改革, 以提高本卫视的收视度。竞争的压力不仅仅只有国内广播电视节目,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也在同国外的广播电视行业进行着竞争, 面对众多的国外广播电视节目, 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创新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关键。
韩国广播电视行业通过对自身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创新, 在原来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基础上改变节目的内容, 使之成为韩国大众最受认可的信息文化的传播方式。正是受到韩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启发, 应该对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进行改革。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符合时代的特征,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扩大其影响范围, 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 成为人们精神娱乐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媒介。
2 目前广播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节目而言, 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主要有4 个问题。一是大多数电视节目没有特色。二是同类的电视节目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发生。三是节目类型之间发展不平衡。四是电视节目没有品牌意识, 节目缺少吸引力。这4 个主要问题使得我国当前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出现瓶颈。
我国电视节目没有特色主要是因为我国当前的大多数电视节目都是引进国外的电视节目, 自身缺少创新性。自我国1998 年成功地引入《幸运52》这档节目之后, 我国的媒体开始纷纷效仿, 从国外引入一些广播电视节目, 有些甚至仅仅改变节目名称, 内容上与国外的节目一模一样, 例如当前在国内比较流行的节目《奔跑吧兄弟》和《中国好声音》等节目, 虽然都在国内得到了较好的收视率, 但是其节目都是照搬国外的节目形式, 在内容上没有自身特色。
各大卫视为了提高自身的收视率, 纷纷进行节目上的改革, 甚至出现了恶性竞争的现象发生, 以亲子户外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例, 湖南卫视在播出该节目后收到了一定的好评, 但是浙江卫视为了自身的收视率紧接着就推出了《爸爸回来了》亲子互动节目, 但是两者仔细对比发现, 其实节目内容基本相同, 只是变化了名字而已, 相互恶性竞争, 也使得有些节目的收视情况不增反降, 对当前广播电视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与此同时, 我国当前的节目出现节目类型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不同的卫视只针对单一类型的节目进行发展, 没有注重各类节目的配合, 使得卫视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人群分化问题。
另外, 广播电视行业由于面临的巨大压力造成节目之间竞争异常激烈, 许多节目因为收视率问题而被停播, 同时因为广播电视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了许多节目泛滥, 影响了整个广播电视行业。每个卫视之间都没有自身特点的节目去吸引观众, 缺少品牌意识, 对我国广播电视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广播电视节目形式进行创新的方法
3.1 发展特色, 鼓励创新
就目前的广播电视节目形式来看, 我国的大部分广播电视节目仍旧依靠引进国外的电视节目作为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不难看出各类的海外节目都融入了其本国的名族特色和风土人情。引进只能给人以生搬硬套的感觉, 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的节目是缺乏灵魂的, 必定不会发展长远。为了摆脱这一困境, 首先要打破生搬硬套, 墨守成规的现状。融入新的民族特色, 加入新的元素, 展现出中华文化的魅力。事实证明, 这样创新发展的道路是对的。譬如央视推出的某美食节目火遍了全国, 这就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本民族文化, 通过创新获得了良好的收视率。
3.2 融合新兴技术, 推进创新方式
尽管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互联网、杂志报刊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但是广播电视节目依旧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电视节目对于人们获取信息依旧处于主导地位。我们应该发掘这一优势, 顺应潮流, 将发展点放在市场上, 把数字化互联网带来的冲击转化为契机, 融合新兴的技术, 拓宽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途径, 实现多方式的传播, 改变以往单一的传播途径, 增强广播电视节目与观众的互动能力。
3.3 融合媒体终端, 创新电视节目表现形式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 终端的使用决定了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 这样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们需要更加快速, 准确, 便捷的获取信息, 同时, 对于信息也有更多的要求, 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者人群的需求, 这对于广播电视节目来说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要求电视节目能够剖析观众的需求心里, 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表现形式, 带给观众新型独特的视听盛宴。
3.4 分层消费群体, 走个性差异化道路
目前, 大部分的广播电视节目在节目预制初期都会定义不同的消费群体, 在这样的节目定位下, 不同的人群都可以找到适应自己年龄段的节目, 但是, 随着节目的播出, 这样的定位就会越来越不明确。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必须将消费群众重新定义分层, 再有针对性的制作节目, 这样分层后制作的电视节目符合小众消费群体, 这就是专业化的电视节目服务平台。而且,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进行信访, 更加满足了不同年龄段消费者对于电视节目的需求。同样的, 为了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 走出同类节目的恶性竞争, 必须整合资源, 走个性化差异化道路, 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 才能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独树一帜, 立于不败之地。
4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交流, 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播电视节目作为当前覆盖范围最广, 并且最有影响力的信息文化传递媒介, 需要提高自身节目的可观赏性, 结合我国自身的文化发展, 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对人们的吸引力。从编辑的思想理念、编辑的内容、编辑的技巧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同时还要结合本电视台的实际情况, 选取有特色的节目进行编辑制作, 从而打造独具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 赢得更大的轰动效益, 提高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受欢迎度。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保证, 同时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观看广播电视是当前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也受到了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时代下广播电视节目形式创新的背景, 同时从节目的性质与节目的内容上进行分析, 找出当前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方法 , 提高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受欢迎程度。
关键词:广播电视,节目编排,创新理念
参考文献
[1]窦彩霞.数字时代电视编辑的创新思路[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10) .
[2]谢金华.论新谋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J].今传媒, 2014 (3) :127-128.
报纸画刊编排之浅见 篇11
关键词:报纸;画刊版面;编排
中图分类号:124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9-0146-02
有的编辑会认为画刊版面很难做,版面很大,图片很多、很杂乱,无从下手。其实画刊版面的编排是要有技巧的:首先不要有畏惧心理,要有一个全盘的计划,要对所有图片进行仔细察看,对图片进行整理,做到心中有数。对比、筛选这个环节很重要,对图片进行分类、组合。相同内容可以删减,选择最佳效果、最佳角度的图片。要有明确的思路,不要被杂乱无章的图片搞得束手无策。
画刊是由图片集纳而成的,所以在选稿时不仅要注意单幅图片的质量,而且还应该注意图片间的相互配合,讲求整个版面的质量。画刊的选稿应注意几点:一是主题要集中。每个画刊都会有一个明确而集中的主题,所有的图片都应集中在同一个主题之下。将一些与主题无关,表现手法单一、画面效果不佳的图片删掉,着重选择几张最能反映主题,画面布局及色彩都极佳的图片,这些图片必须做到每一张拿出来,都能独立反映某一个方面的内容,每一张图片的选择都必须是精准的,必须明确,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图片质量也必须高,这样就为下一步构思版面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也会使下一步工作变得相对轻松些。二是注意艺术性。图片是以形象、直观而取胜的,故画刊图片的选择除强调它的思想性外,还应特别注意它的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形神兼备。三是大中小搭配。画刊的编排与文字版的编排亦有相同之处,即画刊上的图片也应有大有小,如照片的画刊就应有一两幅总领全版、气势宏大的大照片,同时配以一两张纤巧的特写镜头照片及一部分中等场面的照片。大照片可压得住阵角,小照片绰约多姿,中等照片穿插其间,使版面中图片大中小搭配,求得版面和谐。四是图片要适量。一般情况下,对开版一个版面的画刊,一般以10-15张图片为宜。画刊的版面若缩小,图片的数量亦相应减少,但这并不是绝对数,只是相对而言。总之,照片太多,画面便自然缩小,就会削弱欣赏效果。
画刊也有其自身的组版原则,重点要注意4个原则:一是对称、对比,二是疏密相间,三是点染烘托,四是和谐一致。画刊的组版原则应为3点:一是立意当先,渲染烘托,二是疏密适度。色彩均衡,三是围绕版心,和谐统一。即凡作画时应“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组版也应是这样,画刊的组版尤其如此。画刊的组版,首先要立意定位,“意高则高,意奇则奇,意新则新,意巧则巧”。要运用各种版面装饰手段,从而达到渲染烘托的宣传效果,以加强画刊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即版面的立意要高、要奇、要新、要巧,与图片内容紧密结合,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二要疏密相问,即多留版面上的空白,以达到调剂图片浓重色调的作用,版面才能够疏密适度,给人以清爽的感觉。画刊有以图片为主的,也有图文并茂的。不论哪一种画刊,其版面中文字的编排与文字版也有区别,即画刊版的文字不应像文字版的文字排得过分紧密,字号也可相应加大一些,字体以疏朗的楷体字最为适宜。行距之问也要适当加宽,从而使版面中的文字部分显得疏朗一些,以此来抵消图片在版面中的密度,达到疏密相间,浓淡协调。色彩均衡。画刊的版面编排,若空白留得太小,则显得臃肿笨拙,眉目难辨。三要点染烘托。画刊是以图片来组合的,且图片间需留一定的空白,所以版面上容易形成一块一块的浓色形状,互相联系不太紧密,容易出现分散而不集中的弊病,从而影响版面的审美效果。所以在编排时,版面的重心一定要以版面的中部即版心为核心,版面四周的图片应向着版心,从而造成一种向心力,版面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如在图片画面的编排上,人物的脸部应面向版面的内部,俯视的图片应放在版面的上部,仰的图片应放在版面的下部,圆形版一般要安排在版面的中部,所以这些都要造成一种趋势——向心力,避免显现出一种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离心状态。所以,在画刊版面编排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版面的视觉平衡,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色彩上,在图片摆放上要始终注意平衡互补的原则,要考虑画面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整个版面符合均衡、和谐、合乎比例,井然有序的要求。
画刊版丽编排有时也要运用一些色块,运用一些简单色块将整个版面分区,将反映相同内容的图片进行分类汇总,在编排之前可以对庞杂的图片做到心中有数。对编排一些可用照片很少的版面时,可用这种办法,色块可丰富版面内容,但是不能滥用,否则会弄巧成拙,杂乱无章,也可运用一些粗细不等的线条,对画面进行分区或装饰。
当然画刊版面编排时也要有一些技巧,例如在制作一些舞蹈晚会的专刊时,就可将一些舞蹈演员精彩动作搂空放大,放在版面的合适位置。这样主题鲜明,而且标新立意,美观大方,独树一帜。还有,我们在编辑一期奥运火炬在系统内传递的专刊时,在制作版面时,就将奥运火炬的巨大特写放在版面的右侧,以确定主题,将摄影记者拍回的奥运火炬在系统内20个单位手手相传的图片,通过一条红线根据传递顺序进行连接,将特别具有典型意义的图片进行放大,同时布局错落有致,仿佛读者亲临了整个火炬传递过程。效果很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特定的版面内容要寻找一个整体的风格,使其能体现所要表达的主题,例如,我们针对行业特点开辟了一个栏目,叫“才艺交通人”,主要对系统内擅长摄影、绘画、书法等有才艺的职工进行宣传,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风格进行表现,根据他送来的作品的特点,找准方向,采取符合他特点要求的形式进行编排。如果都大同小异,就会给读者产生千篇一律的感觉,使读者缺乏阅读兴趣,也浪费了版面资源。当然,不能不提关于画刊版面中关于文字的摆放和处理,标题的字体和字号,一定要根据整个版面图片摆放情况而定,选择与版面形式一致的字号和字体,切不可过于随意,而破坏版面整体风格。字号要适中,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当整个版面图片比较多,比较零乱时可选择简单大方,装饰效果少的字体,而且最好色彩单一,反之,则选择比较夸张、装饰效果多的字体,这样会起到互补的作用。也使版面丰富多彩,有变化,疏密有致。
新形势下电视节目编排创新思考 篇12
湖南卫视作为地方卫视的“一哥”, 不仅拥有《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我们约会吧》等家喻户晓的名牌节目, 它创新、独具风格的编排方式也成为各电视台争相效仿的范例。由于“限娱令”的下达, 各大地方卫视目前的节目编排也趋向同质化, 但每个台还是都在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来对节目以及电视剧进行合理、科学的编排, 尽最大可能来提高频道的整体品牌形象和收视率。
目前, 全国几大重点卫视, 例如湖南、浙江、东方和江苏都将原来的娱乐节目平移至10点档, 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此外, 湖南卫视也首度在编排上进行了大胆创新, 打出了周播剧的概念, 将根据游戏改编的《轩辕剑》放在暑假播出, 取得了非常高的收视和不错的效果, 这样的编排方式可以算得上是出奇制胜, 既是一种未知的冒险, 又给传统的节目编排带来了新意, 接下来就从几个方面来讲述一下如何更好地创新电视节目编排。
1. 合理安排节目分布时间
想要打造出精品栏目, 在编排节目的播出时间上, 应按照电视节目目标群体的一般作息时间及喜好, 划分出不同的时间段, 区分黄金时间段和非黄金时间段, 合理安排播出时间, 提升整个电视台的收视率。充分利用非黄金时段和大力开掘新的时段。传统的黄金时段是晚上的19:30———21:30, 目前各卫视的基本安排是播出电视剧和周末晚上的娱乐节目, 所以各大电视台的编排都有些大同小异, 因此, 对于其他时段的争夺成了竞争的关键点。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发展变化当中, 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是这样[1]。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看电视的时间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8点之前的早间新闻不断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原因是人们想要在工作之前抢先知道今天的最新消息, 《北京您早》、《朝闻天下》早晨新闻栏目的热播就正好是抓住了这个特点, 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 现代人普遍有了晚睡的习惯, 所以, 不少电视台还推出了零点的创新节目, 进军深夜档, 比如湖南卫视的《天下女人》和《非常靠谱》, 虽然这个时间存在着开机率不高等不足, 但却是一块值得开发、有潜力的时间段。而不少电视台也在针对下午5点到7点这个黄昏段进行开发和利用, 还是拿湖南卫视为例, 针对这个时段, 推出了一系列新闻专题类节目, 比如《新闻大求真》、《新闻当事人》, 让这一时段的收视率稳定在全国第五、第六的位置。
2. 迎合目标群体的喜好
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受众群, 先根据划分出的时间段, 分析该时段观看电视节目人群即目标人群的分布范围, 一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基本口味等, 将其作为决定电视节目编排的形式、性质、特点、深度等多方面因素的重要参考资料, 如儿童喜欢看动画片, 放学时间一般为五点左右, 这个时间段即是动画片播出的最佳时间;中年男性喜欢看时政新闻及新闻联播等, 播出时间即是其下班及结束晚餐后的8点左右;一般女性喜欢看TVB电视剧, 其播出时间应是在女性结束晚餐并收拾完家务的时间, 即8点过后为TVB电视剧的播出时间[2]。
而每年的寒暑假, 是学生观众收看电视的黄金时期, 针对寒暑假, 各大电视台也会针对自己的节目编排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湖南卫视每年的寒暑假都会重播琼瑶的经典剧《还珠格格》, 一直坚持了10年, 让这部重播都是收视第一的剧成为了一个神话。
3. 丰富题材、细化特征, 加强专业化
随着电视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目标群体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随之升高, 应在投其所好的基础上, 做到与时俱进。不仅要在时间上符合目标群体的作息时间, 还需要以时代的进步为综合考虑因素, 分析精品节目内在的特征与规律。按照目标人群, 遵循将节目细化、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原则来进行整体规划编排, 坚持这个原则还要与市场的需要相契合, 市场是电视发展的背景和目标。国际上发达国家启动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电视台专业化程度很高, 在99个频道中综合性频道仅有6个, 其余都是专业化频道。甚至还专门细化出了一个“病人频道”, 专业划分频道的做法已经被国内所接受, 比如湖南的金鹰卡通频道就是很专业的动画频道。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的专业化程度还不是很高, 还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 对于频道性质的把握和栏目内容性质的界定、内容的选择、职责的划分是电视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某些地方卫视, 对于频道性质的定位就存在很多问题, 下午的电视节目安排缺乏深入了解和创新, 单纯重复播出《西游记》、《济公》、老版《射雕英雄传》等电视剧, 造成内容重复, 节目单调。
4. 合理选择节目播出方式
在许多节目的播出方式上, 应考虑到目标人群的接受能力, 如在播放民生节目时, 许多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 一味地猎奇, 对许多负面新闻滚动播放, 如强奸案、凶杀案、持枪抢劫、严重治安事件等, 电视画面粗俗、暴力、凶残、血腥, 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在播出这类负面新闻时, 一定要事 (先处理好画面, 并剪辑好镜头, 表现力应恰到好处, 不能失去新闻的新奇性, 也不要过于粗鄙。另外, 一档精品电视节目, 应能够充分显示出主持人的个人内涵及修养, 符合目标群体的审美观。播出节目时, 可以说播结合, 语言可以亲切大方、可以简洁明了, 也可以机智幽默, 思维活跃, 显示出渊博知识。
参考文献
[1]彭思懿.浅谈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影响与提高[J].今传媒.2011, 12 (10)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