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新闻

2024-07-24

字幕新闻(精选8篇)

字幕新闻 篇1

摘要:电视字幕是一种字幕发生器, 通过电脑控制在电视屏幕的下方打出最简洁的文字, 以此第一时间传播新闻消息, 也是电视新闻播报方式中最简便的一种。文章讨论了电视字幕新闻的优缺点以及它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字幕新闻,特点,发展

电视字幕目前已成为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作用已不仅仅停留在对节目的说明和装饰上。从大致分类上来看, 字幕标题、在新闻画面上叠加的文字和拥有独立内容的蓝屏字幕三者是字幕新闻的主要构成, 它还能作为一种构图的元素对屏幕进行美化, 使视觉效果更加突出。因此, 字幕新闻的特点决定了其重要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1. 电视字幕新闻的优点与问题

1.1 电视字幕新闻的优点

电视字幕新闻优点包括: (一) 新闻的简约表现在一句话新闻或新闻标题上, 它可以准确明了地将新闻传递给观众, 不影响观众对电视内容的观看与聆听;它的快速主要表现在, 可以在不影响电视正常播放的情况下把最新消息及时呈现给观众。 (二) 电视字幕的出现, 可以让观众通过字幕的表现方式, 在不影响听觉的基础上获得更多信息。在新闻节目和某些专题类节目中常常用到字幕, 尤其是报道一些会议时, 如果在屏幕上配上与会议内容相关的文字, 就不会使观众觉得单调乏味而且能更好地了解会议主题, 许多电视新闻节目中往往会用到不少术语、数字报告等, 增加了观众对新闻内容了解的难度和兴趣, 使用透体字的字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达到视觉、听觉的完美效果。 (三) 无论是普通观众对正在发生事件了解的需要, 还是聋哑观众对新闻的需求, 无声的文字和滚动新闻的播出, 都可以避免因口音、语速或噪音而造成的不良影响, 使观众更清楚明白地掌握新闻内容, 从而满足他们的需求。 (四) 字幕新闻能使整个屏幕显得更加充实, 整个电视节目也因此有了更多的立体感、整体感。

1.2 电视字幕存在的问题

包括: (一) 现在的字幕新闻不仅播报重要新闻, 内容越来越宽泛, 还包括天气预报、菜价、股市行情、彩票信息、短信评论等内容, 甚至还有些垃圾广告, 不仅脱离了电视字幕新闻播报重大新闻的本位、降低了其价值, 也影响了观众收视新闻的效率。 (二) 众所周知, 好多重大新闻都是经过新华社报道, 而许多电视台也都以此为信息源, 这样就会导致雷同新闻的出现, 浪费了资源, 也给观众造成不便。地方电视台本应将更多地方新闻传达给观众, 以体现其人性化, 更好地服务老百姓。 (三) 目前及时性的滚动字幕新闻大部分是以一些网站、人际间及媒介直接传播的各种消息作为信息源, 往往信手拈来, 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对信息的处理方面, 也过于繁杂庞大, 信息归纳和筛选的不到位, 无法将新闻背后的新闻挖掘出来, 抓不住观众急需的新闻快餐, 从而使观众容易在收看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 字幕新闻虽然是滚动播出的方式, 但是没有摆脱电视新闻的套路, 仍然分早、中、晚三档进行重复播出, 这样就没有发挥出滚动字幕新闻及时迅速的优势, 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2. 进一步做好电视字幕新闻的发展

虽然电视字幕新闻已经繁荣, 但免不了还存在缺憾,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我们要对其进一步完善, 更好地制作字幕新闻。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在内容上花心思, 做好及时播报重大新闻的准备

字幕新闻归根结底是新闻, 因此它的优势要更多地体现在突发事件与时政问题上, 只有重视内容的制作才能做好字幕新闻。首先要保证播出新闻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报道的口径也要把握好, 以体现出新闻的重要作用。其次就是要简洁、短小, 突出新闻的关键词, 才能更直接地体现其价值。最后, 要突出新闻的准确性, 注意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 树立媒体公信力。

2.2 注重地区化

既然许多重大新闻避免不了重复传播, 不如各地方电视台更多地关注本地方的新闻事件, 不仅人性化, 也大大利用了电视传播途径。

2.3 推陈出新, 呈现多元化新闻节目

字幕新闻也可以和口播新闻、图像新闻等结合, 通过与各种图形、照片、图表及音乐、广告等各元素有机结合, 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电视字幕新闻栏目, 甚至可以建立起播报字幕新闻的频道, 还可利用字幕新闻与观众互动, 例如让观众当传者, 不仅扩展了新闻来源, 且丰富了传播形式。

如今, 无论是电视台还是不同形式的媒体之间, 竞争依然激烈, 对于电视, 较好地运用字幕新闻不仅可以传播更多的信息含量、更快地传播信息, 还能在频道包装、设计以及树立公信力和树立品牌等方面获得更出色的竞争力。因此, 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 电视新闻字幕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妍.电视字幕新闻的语言特点分析——以CNN为例.[J].法制与经济.2009 (14) :138[1]曾妍.电视字幕新闻的语言特点分析——以CNN为例.[J].法制与经济.2009 (14) :138

[2]蒋乐进.电视字幕新闻的发展与制作.[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6, 12 (1) :64-65[2]蒋乐进.电视字幕新闻的发展与制作.[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6, 12 (1) :64-65

[3]张晓咏.浅谈电视字幕新闻的不足与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0 (14) :275[3]张晓咏.浅谈电视字幕新闻的不足与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0 (14) :275

[4]翁震.电视字幕短新闻初探.[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11 (1) :15-17[4]翁震.电视字幕短新闻初探.[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11 (1) :15-17

字幕新闻 篇2

但是大家在使用中发现,无论怎么定义SSA所使用的中文字体,它还是只能使用操作系统默认的宋体来播放字幕,真是一大遗憾。我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原来这个问题是由于ssa字幕不支持中文字库名造成的,其实很好解决!

首先在SubStationAlphav4.08中用Styles定义好字幕所用的字体和字符集(强烈建议使用系统自带的黑体、宋体、楷体、隶书或仿宋,其他字体如果播放的计算机上没有安装该字体会自动以宋体替代),以及大小、颜色、出血、阴影、位置等等,保存,

新闻视频帧中的标题字幕探测 篇3

随着数字化存储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数字视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从大量的视频资料中找到想要的信息成为人们迫切的要求。因此对视频内容的分析、视频内容的结构化描述以及建立基于内容的索引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文字是视频中重要的内容信息,视频中文字的探测和识别在视频分析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文字可以作为视频片断的内容标识和索引,新闻视频中的字幕是对当前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对于理解新闻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人工识别出这些字幕极其费时费力,因此字幕的自动定位、提取和识别为相应视频流进行高级语义标注、建立视频数据库和智能检索,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和有效的途径。另外,由于对视频中文字的分析与处理对于其它视频可视内容的分析来说相对简单,所以对文字的分析和处成为视频分析的重要内容,而探测视频中文字的出现及它的准确位置是进行视频文字分析处理的基础。

对于新闻字幕的探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于边缘[2,3]的探测方法,此方法可以快速的对字幕定位,但是,如果背景中包含过多的边缘信息,探测的准确率会很低;(2)基于纹理[4]的方法性能较好,但计算量太大;(3)基于学习的方法[5]可以有效的检测出视频中的文本,但算法较为复杂。本文通过研究新闻视频字幕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特征的新闻标题字幕探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对视频图像进行灰度变换以去除图像中的冗余信息;然后利用Prewitt算子对灰度图进行边缘检测,根据字符的特征对字幕区域进行探测与合并;最后用OCR软件对探测出来的字幕进行识别。该方法具有简单、有效、对阈值设定不敏感等特点,可以较好地完成新闻字幕的定位和分割。

2、算法过程

出现在新闻视频中文字分为两种:场景文字和人工文字,场景文字作为场景的一部分具有很大随机性并且没有特定意义,而人工文字是为了便于观众对视频的理解后期加入的标题字幕,对于新闻视频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场景字幕相比,新闻标题字幕具有以下特征:

标题字幕总在前面,少有遮挡;

标题字幕多为单色,文字和背景的差异比较明显,存在明显的边缘;

标题字幕的尺寸有一定范围,字符之间的距离不会过大,且一段文字一般在同一水平或垂直线上;

标题字幕多为正向,字幕的形状、尺寸和方向一般不发生变化。

基于标题字幕的上述特点,文章提出以下字幕探测的算法。

2.1 图像灰度变换

由于彩色图像包含的信息复杂,为了降低处理的复杂性和计算量,首先将输入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图像的灰度变换是对图像像素的灰度值进行处理,突出有用信息并抑制干扰信息。有些图像的对比度很差,直接处理容易丢失有用信息,需要对原图像进行灰度标度变换,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本文在进行图像的灰度处理时,对R、G、B三个通道的颜色信息都加以考虑,采用下述公式对彩色图像进行灰度变换:

其中,gray(x,y)为像素点(x,y)处的灰度值,R(x,y)、G(x,y)、B(x,y)分别为(x,y)点像素RGB颜色的红、绿、蓝分量。

2.2 图像边缘检测

边缘检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检测每个像元和其邻域的状态,以决定该像元是否位于一个物体的边界上。如果某一个像元位于一个物体的边界上,则其邻域像元灰度值的变化就比较大。边缘检测是字幕识别的基础和前提,为了有效的检测出边缘点和抑制噪声的影响,文章采用Prewitt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Prewitt算子是利用像素点上下、左右邻点灰度差,在边缘处达到极值检测边缘,对噪声具有平滑作用。由于边缘点像素的灰度值与其邻域点像素的灰度值有显著不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微分算子和模板匹配方法检测图像的边缘。所谓模板匹配法,就是通过了解与模板的匹配程度来提取物体的边缘轮廓,即先选定若干种有代表性的标准样板,再把一部分图像与这些模板进行比较后,从中选出最相似者的方法。其原理是在图像空间利用两个方向模板与图像进行邻域卷积来完成的,这两个方向模板一个检测水平边缘,一个检测垂直边缘。如图1所示:

图像中每个点都用这两个模板进行卷积,然后对两个卷积取平方平均值作为输出。Prewitt算子求梯度的表达式可表示为:

其中fx、fy分别为Prewitt算子2个模板的卷积,f为应用Prewitt算子求出的梯度值。求出梯度后,可设定一个常数T,当f>T时,标出该点为边界点,其像素值设定为0,其它的设定为255。由于Prewitt算子在进行边缘检测时对图像的低频噪声进行了过滤,从而获得了较好的边缘检测效果。如图2所示:

2.3 字幕区域探测步骤

新闻视频中的标题字幕基本上是横排或者竖排的,因此如果对灰度图进行水平或垂直方向的投影,必然在对应的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会出现很陡的峰值,那么各峰的宽度对应于文字的高度或宽度。这样,就可以划定字幕所在的区域。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Step1:首先将经过上述处理的边缘线条图像做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如图3),然后对投影做自下而上的逐行的扫描,计算每行灰度值大于阈值90的像素个数,并把大于阈值90的像素值赋值为白色,小于阈值90的像素值赋值为黑色,同时统计每行像素值大于90的像素个数mh Count;

S tep 2:自下而上搜索m h C o u n t的大小,若mh Count≥15,则将其标记为候选字幕行;如果连续出现的候选字幕行大于设定的阈值(比如10行),则将其视为候选字幕区域,并记录该连续字幕行的上下位置t Start和t End;

Step3:对候选字幕区域做竖直方向的投影(如图4所示),然后自左而右、自下而上对t Start和t End之间的区域进行垂直扫描,即计算每列灰度值大于90的像素数m l C o u n t,若m l C o u n t>0.2*(t E n dt Start),则认为该列为字幕列,并将该列是否为字幕列的标志置为真;

S t ep 4:自左而右搜索m l C o u n t的大小,若ml Count≥0.03*(top-bottom),则该列可能是字幕列,同时将字幕列标志置为真;

Step5:如果连续字幕列的数目大于一定阈值(比如5),分别记录下连续字幕列的左右边界t Left和t Right,作为候选字幕区域的左右边界;

2.4 字幕区域过滤与合并规则

经过上述字幕行及字幕列的探测之后,得到一系列的候选字幕区域,这些候选的区域,有的是字幕区域,需要将其合并;有的不符合字幕区域的条件,需要将其过滤掉。这里采用如下的规则对产生的候选字幕区域进行合并与过滤以生成满足要求的字幕区域:

若两个候选文本区域水平坐标相近,则将其合并为一行文本;

字幕区域的宽度>2倍字幕区域的高度;

若文本区域高度小于8个像素或大于3 2个像素则将其舍弃;

若文本区域太大或太小,则将其过滤。

3、实验结果及分析

我们在Windows XP下,用MATLAB R 2 0 0 7 a进行了实验。实验素材是C C T V 1、凤凰资讯、东方卫视等不同频道的总时长达187分钟新闻视频,随机抽取其中包含不同字幕、不同背景共238帧关键帧进行了实验,以下是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1)实验过程:

我们用CCTV1的视频帧来说明字幕的探测过程,如图5所示:

(2)实验结果

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文章采用如下定义的两个评价指标,以定量评价本文所提算法的性能。

实验数据及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查全率为95.8%,查准率为96.8%,为了评价算法的有效性,我们实现了文献[9]的算法,并将本文的算法与文献[9]的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本文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明显的高于文献[9]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主要由于本文采用Prewitt算子对灰度图进行边缘检测,既消除了图像中的噪声又很好的保持了图像的边缘,从而获得了较好的字幕探测效果。

4、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急剧增长,相当多的新增信息都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着,它们不仅包括文字和声音,更多的是图形、图像和视频等视觉信息,因此,如何管理和检索海量的图像和视频数据已经成为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热门话题之一。新闻标题字幕对于实现新闻视频的快速检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新闻标题字幕的研究,根据其特征,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探测新闻标题字幕的方法,获得了平均95.8%的查全率和96.8%的查准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对不同的新闻视频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很好的完成新闻标题字幕探测的任务。

摘要:新闻视频中出现的字幕往往包含大量的信息,是视频分析的重要语义线索,探测并识别出来的文字可以为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提供索引。通过对新闻字幕的特点进行分析,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特征的新闻字幕探测方法。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灰度变换,然后对灰度图进行边缘检测,最后进行字幕区域的探测与合并。通过对不同的新闻视频帧进行实验,获得了平均96.8%的探测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的完成新闻字幕检测的任务。

关键词:新闻视频,边缘检测,标题字幕,边缘特征

参考文献

[1]http://www.gotoread.com/article/doc/7A_8823.doc

[2]Chunmei Liu,Chunheng Wang,Ruwei Dai.Text Detection in Images Based on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of Edge-based Features[J].IEEE,Proceedings of the2005Eigh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ocument Analysis and Recognition,2005,

[3]Tsung-Han Tsai,Yung-Chien Chen.Chih-Lun Fang.A Comprehensive Motion Videotext Detection Localization and Extraction Method[J].IEEE,2006,515-518

[4]Huiping Li,David Doermann,and Omid Kia.Automatic text detection and tracking in digital video.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0,9(1),147-156.

[5]朱成军,蒲菊华,薛玲等.基于词组学习的视频文本检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8,34(13):185-187

[6]密聪杰.视频中语义信息的提取[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王勇,郑辉,胡德文.图像和视频帧中的文字获取技术[J].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4,9(5):532-538.

[8]朱成军,李超,熊璋.视频文本检测和识别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7,33(10),218-219

字幕组工作报告 篇4

一、工作概况

11月初,开始接手字幕组的管理工作。工作之初,负责的方面是联络组员,分配任务,培训技术,压制上传视频,整理每月完成的视频时间,结算组员工资及其他。9月开始,得到更多权力,开始负责字幕组的其他方面,如联系外国听译组员及结算其报酬。

二、出现的问题

一年下来,我觉得自己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之初,分配任务时,未明确注意事项

最初分配任务的时候,会出现忘记说明需要注意的`事项的情况,比如视频字符限制,交稿日期,导致字幕晚交或者字符数不符标准,造成管理上的不便。由于经验不足,考虑不周,在初期这种情况出现次数较多,之后很少发生。

(2). 工资结算出错。如视频时间对不上导致多给或者少算。

在工资结算方面,出过比较大的纰漏。其中,给谷巍组多算了600余元,给刘辰一多算了1250元;给王清组少算400余元。另外,多次出现由于视频时间不对,而算错钱的情况。出现这些情况,最主要是因为自己在态度上没有认真对待,没有仔细检查核对。再次,是由于没有提前准备,时间上没有分配好,导致到月底匆忙结算。这一方面在之后的工作中有所改善。虽然错误减少,但在之后的工作却未能避免该类错误发生,问题还是出在态度上。

(3). 沟通不足

工作之初,或许是因为个人性格问题,总是避免以电话的方式交流,以至于相关信息不能够快速有效地传递至组员处。该问题随着工作时间增加,已经解决。其次,由于没有调动起主动性,导致与上级的主动沟通不够,情况没有及时反映。

(4). 重大事故反思

周媛拖欠字幕长达三个多月,我负有很大责任。一再顺延交稿日期,情况没有及时汇报,出现特殊情况未能及时想出解决方案。由于当时未考虑到后果的严重性,并且没有主动汇报情况,直接影响到了字幕组的生存问题,实属失责。

以上均为较为具体的问题。之前一直认为,我的态度是很认真的。因为我花在字幕组上面的工作时间占了我所有时间的一大部分,我付出了很多。

浅谈字幕在电视新闻表现中的应用 篇5

所谓新闻字幕是指在一条电视新闻中, 叠加在相关画面上的屏幕文字。它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字幕有着独特的传播力度, 通过字幕的介入, 可以增强画面的信息传播, 使之更加明晰、更加具体。

一、新闻中常用的字幕形式

根据字幕与其他图像、声音等节目构成要素关系的不同,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的形式:

1.主导字幕

主导字幕是指以文字为主体来进行信息传达的字幕形式。它可以是一种单独的节目形式, 如新闻节目中播出的重要文件、重大会议的主要精神等, 都是以字幕为信息主体, 再配合播音员的播读, 更利于受众领会和接受;又如现在非常流行的图文电视就是以字幕为主要信息主体, 通常用音乐作为背景音, 并配以动态背景或图片作为节目的背景, 使受众在轻松的心态下, 准确地掌握了更多的新闻资讯, 获得了大量的新闻信息。

2.伴随字幕

这是指与节目相关但无严格对位关系的字幕形式。例如新闻报道中常用的标题及报道者姓名字幕等。新闻标题字幕是每条新闻的必要组成部分, 但又没有严格的位置要求, 这就要求标题字幕一定要简单明了, 抓住主题。既要突出新闻主题又不能与新闻画面和声音产生冲突。例如现在很多新闻节目都采取层层深入的叙述方式, 结果往往在节目的结尾部分才出现, 这时的标题如果过早地出现, 就会提前给出答案, 使受众对节目失去兴趣, 影响节目的整体布局。又如新闻字幕所占画面比例过大或在画面中的停留时间过长, 又会影响受众的视觉感受, 起到相反作用。

3.辅助字幕

辅助字幕是指在节目中起解释、说明作用, 为节目提供同步相关信息的字幕形式。如同期声中人物的姓名、身份、职务等介绍文字, 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背景等介绍文字, 口播公告的标题或同步性评论、惊叹等文字信息, 等等。这些字幕有助于受众获取更多的相关辅助信息, 帮助受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新闻事实, 体会新闻意图。

4.翻译字幕

是指将节目当中的相关语言、不同语种的文字转换成新闻字幕同步播出的字幕形式。为了使报道评议清晰易懂、避免歧义, 常常以文字复述评议, 同步、对位播出。以便增加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更容易让受众接受。如新闻中常用的唱词字幕、人物语言的同期声字幕、特定环境下的翻译字幕等可以使各个人物的不同地区方言、不同语种的声音都变成统一的模式, 利于受众接受。

5.表达字幕

是指和新闻节目并存、相互对位并且依托于画面、声音等传播要素、针对所传达的信息作出的同步性评论、感叹等文字信息。一般由画面、声音等事物引发, 但不对图像内事物自身的进程产生影响。

6.独立字幕

是指与其他传播要素没有实际联系但与其他节目同步播出并同步传播信息的字幕形式。如在新闻节目下部滚动播出的股票价格信息、提示天气信息、新闻提示、随时插播的灾害性天气紧急警报、节目播放程序的更改预告等, 都属于独立型字幕。这些字幕信息的加入不但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 节目的完整性, 而且方便观众收看节目、获取更多的新闻信息。

二、电视新闻字幕的制作技巧

电视新闻字幕制作看似简单, 但也有一定的规律需要把握。随着现代化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 各种字幕制作软件层出不穷, 不断翻新。笔者通过工作实践和详细研究, 从新闻标题的后期制作和内容的角度, 总结出电视新闻字幕制作主要有以下技巧, 供大家参考。

(一) 新闻字幕的制作应做到清晰鲜明、和谐统一

1. 新闻标题字幕出现应选择在新闻开始5秒钟,

经过前5秒钟, 新闻的要点和主体画面已经出现, 这时加上文字标题的说明就可以增强受众对声画的记忆, 增加信息的确定性, 加深印象。2.新闻标题字幕的出屏方式要简单, 不宜太过繁琐, 要与新闻节目的风格相统一, 这样才能够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让受众保持有效注意的接受心态。3.文字的字体、色彩要与节目的内容、格调和谐统一。不同风格的节目要选用不同的字体、字色, 新闻标题宜选用黑体、宋体等规范的字体, 字色与衬景颜色可选择冷暖对比色, 使字幕鲜明突出, 取得相辅相成的效果。文字的大小和位置要恰当, 字过大或过满都会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 字太小又让人看不清楚, 达不到传递信息的效果。位置一般放在画面下部居中的位置, 占画面总体的1/6左右, 这样既不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 又清晰明朗。4新闻字幕的数量要适当, 字数太多影响整体画面的美观, 观众只顾着看字幕的具体内容, 就会影响对其他要素信息的掌握。一般的新闻标题每行以15字左右为宜, 且不宜多于两行。

(二) 语言要简明扼要, 生动传神。

新媒体影响下的整屏新闻字幕研究 篇6

一整屏新闻字幕产生的背景

整屏新闻字幕指的是在新闻节目中用字幕代替画面呈现新闻的主要内容,字幕在节目中不再作为辅助画面,而是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近年来,整屏新闻字幕越来越多地使用于新闻节目当中,而整屏字幕的迅速发展也正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必然产物。

首先,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使得人们可以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获知信息,新媒体的传播者是相对模糊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在新闻事件发生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信息传播出去,而传统电视媒体受到制作和播出周期的限制,从传播速度上来说无法与新媒体相匹敌。尽管目前大多数电视台都开辟了全天候直播的新闻频道,但从新闻发生后到新闻以最快的速度被制作播出的过程中,新媒体早已将该新闻传播出去,因此,电视新闻想要在传播速度上追赶新媒体的脚步,就必须开辟新的新闻传播方式,而电视字幕制作的方便快捷以及随时插入的特点正满足了电视新闻对传播速度的需求,遇到突发新闻时,可用滚动字幕的方式第一时间将新闻滚动在屏幕下方,或制作成整屏新闻字幕,以最快的速度在节目中播出,新闻字幕可随时插入的特点使得电视新闻在新闻传播的及时性上与新媒体信息的即时传播逐渐持平。

其次,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与共享性使得传统媒体在信息量上落后于新媒体。以新媒体中的互联网为例,互联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用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从理论上说,互联网的信息可以做到无限量,而电视受到播出等的限制,信息量远远不能与互联网相比,传统电视新闻的信息话语权正在逐步流失,在努力追赶新媒体的步伐、努力扩大新闻信息量的过程中,电视字幕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作为文字传播符号的电视字幕既有传统纸媒的文字传播特点,又是电视传播的载体,与电视声画结合播出,同时,它又具备互联网的多媒体超文本的特点。网络媒体是多媒体展示,是以节点为单位的超文本呈现,它对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原文本系统只能按顺序、线性存取的限制,而新技术发展背景下的电视字幕也可能达到超文本的呈现,打破传统电视新闻声画传播的局限,将声画与文字结合,使传统电视新闻的信息容量最大化。

最后,电视技术的发展为电视新闻字幕的广泛应用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电视字幕从最初的单纯辅助电视画面播出到当今功能的多样化,既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手段,也是一种美化电视屏幕的方式。字幕机是现代电视字幕制作的专用设备,随着新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字幕机已经不仅仅是产生字符并进行字幕叠加的机器,而变成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创作工具,包括产生丰富的文字造型、实现多种图形处理、完成生动的三维动画创作以及具有一定的视频信号特技处理功能等”(何旭,2006)。随着电视数字化和网络化,字幕创作与其他声画创作更加有机结合,电视字幕的制作不仅更加方便快捷,且更加精准清晰。

二整屏新闻字幕的传播价值

(一)重要性和权威性

相对于报纸和广播新闻,电视新闻因其声画一体而更为形象直观,综合性更强,但它线性传播、稍纵即逝的传播特性常常也使其相对缺乏深度,整屏新闻字幕的出现则或多或少地弥补了这一缺陷。整屏新闻字幕改变了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将文字新闻作为画面主体全部呈现于电视屏幕之上,文字符号相较于非文字符号传递出的信息往往更具有说服力,在电视新闻中使用字幕来表达新闻的主要内容,既凸显了其与众不同,又强调了其重要性,在传统的电视新闻中脱颖而出,更能吸引观众认真阅读和了解。同时,极具权威性的文字新闻搭载电视媒介平台使得整屏字幕新闻传播内容的权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保障,文字的正式感让观众在收看到整屏新闻字幕时会联想到有重大新闻发生,在电视新闻中,一般在遇到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有重大影响的新闻时会使用整屏字幕呈现。

从当前已有的整屏新闻字幕的呈现内容也可以窥见它所代表新闻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当前使用整屏字幕来表现的新闻主要有以下几类:1.党、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令、法规、声明等的发布,如“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意见”;2.重大会议新闻或重大会议决议,如“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3.领导人讲话,如“全国金融会议在京召开 温家宝讲话 李克强出席”;4.相关媒体评论,如“中央媒体就学习胡锦涛五四讲话发表评论”;5.重大讯息的公布,如“审计署公布24个市区县土地审计结果”;6.报道中涉及数字等复杂内容,如“第111届广交会今天闭幕 外贸出口开始回暖”。整屏字幕常用于以上几种新闻报道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这类重要信息公布及有复杂数据的新闻报道中,信息内容较多、条目繁复,使用字幕能够更清晰易读,传统的电视新闻稍纵即逝的特点容易令观众受到周围其他声源的影响而错过其中的重要信息,整屏字幕则弥补了这一缺陷,观众在听的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来了解新闻中罗列出的重要信息,尤其是涉及众多数据的新闻,用字幕加图表来呈现更是一目了然,便于观众理解记忆。其次,以上类别的新闻,大多关乎国计民生,与国家政策、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用整屏字幕来告知,既结合了传统纸媒文字呈现的庄重性,而其精炼的文字配上声音又避免了大段文字的枯燥难懂,整屏字幕结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点,将传统媒体的深度与新媒体的速度完美结合并呈现在电视屏幕上。

(二)时效性和丰富性

随着字幕制作技术的进步,字幕的制作周期大大缩短,相较于传统的电视新闻从事件发生到播出新闻的制作周期,时效性已大为加强,在新闻事件发生后,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播出,这大大提升了电视在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时效性的竞争力,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即时性,电视字幕在理论上也可以实现,电视滚动新闻字幕已从现实上证明了这一点。目前,滚动新闻字幕在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滚动播出,各卫视新闻节目中也都有滚动字幕。整屏新闻字幕在使用的随意性上不如滚动新闻字幕,但其制作方便快捷且直观呈现的特点使得这一新闻呈现方式可能会被传统电视新闻广泛采用。

整屏新闻字幕的使用同时又大大提升了电视新闻的丰富性,电视新闻传播声画兼备、图文并现的优势使得它的新闻传播更加综合立体,然而电视声画图文稍纵即逝的特性使得电视新闻在新闻深度上难以延展,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在时效性上落后于网络等新媒体,在深度上又难以追赶传统的纸媒,这在一定程度上令传统电视新闻陷入些许尴尬的境地,整屏字幕则稍微弥补了电视的这一缺陷,不仅从时效性上加速了电视新闻的播出,同时,整屏文字的传播又为电视新闻向更深方向挖掘提供了可能。电视字幕同样具有多媒体、超文本的传播特征,在传统电视新闻上进行合理创新,不仅扩大了新闻传播量,同时也加深了新闻延展度,为未来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带来了新的思考。

(三)简练性和直观性

电视声画的稍纵即逝使得观众在接受信息时若受到外界噪音干扰便很难完整地接收到电视信息,而电视字幕的文字符号呈现则让观众既能收听又能阅读,在遇到一些复杂难懂的新闻事实时,用字幕加图表的方式呈现,更加清晰,大大增强了传播效果。同时,由于呈现在电视屏幕上的字幕数量有限,宜少不宜多,用最少的字符阐明新闻事实为佳,因此,整屏新闻字幕文字更为简练,其直观易懂使得传播中观众的解码一环更为顺畅。如,在一则题为“10日起可补办实名制火车票”的新闻中,就使用了整屏字幕。该新闻全文内容如下:

旅客购买实名制车票后,如丢失车票,在不晚于车票票面始发站停止检票时间前20分钟,可到车站售票窗口办理挂失补办手续,应提供购票时所使用的有效身份证原件,原车票乘车日期和购票地名称,车站确认旅客身份、车票等信息无误后,旅客按原车票车次、席位、票价重新购买一张新车票,旅客持新车票乘车时,应向列车工作人员声明,到站前,列车长确认该席位使用正常的开具客运记录交旅客作为到站退票的凭证,旅客到站后24小时内,凭客运记录、新车票和身份证原件至退票窗口办理新车票退票手续。

该新闻内容不长,但涉及的补办手续十分复杂,涉及的步骤和物件颇多,观众容易混淆;用整屏字幕分步骤逐一呈现(如图1所示),可以将实名制火车票的补办手续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屏幕上,观众可以立刻明白并接收该新闻传递的信息。

三整屏新闻字幕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使用整屏新闻字幕时应注意对量的把握

使用整屏字幕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传播效果,但声画传播是电视的基本传播特质,整屏新闻字幕的使用必须是在电视声画传播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对整屏字幕的使用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整屏新闻字幕在一档新闻节目中应该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尽管电视声画传播有稍纵即逝的缺陷,但电视新闻对真实画面的还原和呈现是文字描述达不到的,如果在新闻节目中过量使用整屏新闻字幕,不仅违背了电视的传播特征,过多的文字呈现也会影响观众的收看兴趣,降低新闻的观赏度,从而降低新闻传播的效果。因此,整屏新闻字幕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量的把握,在整个新闻节目中不宜占过多比例,如《新闻联播》中,整屏新闻字幕的使用约占8%的比例,平均每天有1~2条整屏新闻字幕。对整屏字幕的合理使用要既不影响电视声画的传播效果,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大提高新闻的理解度和观众的接受度,扩大传播效果。

(二)在使用整屏新闻字幕时应注意对题材的把握

整屏新闻字幕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新闻之中,在约束整屏新闻字幕的量的同时,对其使用的题材也应有一定限制。首先,以记录题材为主的新闻节目不宜使用整屏字幕。记录题材的新闻以记录画面为主,画面是新闻中的主要内容和亮点,是新闻所要表达的重点,画外的都是次要的内容,画面本身足以完成对内容主题的传播,使用整屏字幕则可能会影响新闻内容的顺畅表达。其次,在画面感不强而需要传播的内容又繁复难懂的情况下,使用整屏字幕为最佳选择。此时,画面并不是传播的主体和重点,而传达的内容只通过声画又难以明白,用字幕来呈现既不会对事实画面产生影响,又能更好地促进观众对传播内容的接收。这类新闻主要传播规章制度、经济数据等内容,会对国计民生产生重大影响,此时,整屏新闻字幕为较好选择,既能突出其重大性和权威性,又能将信息更好地传达给观众。再次,声音、画面、字幕等不同的传播介质各自都具有优势和劣势,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在整屏新闻字幕使用时,应当最大程度地考虑新闻的声画,是否应当舍去画面,是否将整屏字幕叠加在画面之上,这些都是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综合这些传播介质将传播效果最大化才是字幕传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三)在制作整屏新闻字幕时应字斟句酌

整屏新闻字幕虽是用文字符号来呈现新闻内容,但与纸媒的新闻仍有一定区别,整屏新闻字幕是配合电视声画出现在屏幕上的,为的是更好地传达复杂难懂的新闻内容,因此,整屏新闻字幕在呈现时,应当截取新闻的要点和难点,不必将所有的新闻内容都用字幕呈现在电视屏幕上,做到简练直观易懂。如一则题为“发改委启动生猪价格调控预案”的新闻,全文如下:

上周,全国毛猪平均出场价格为每市斤7.3元,相比前期跌幅超过15%,而同期玉米批发价格为每市斤1.22元,猪粮比价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养殖一头成品猪大约亏损100元。根据新的调控预案,当猪粮比价低于6∶1,并连续一段时间处于6∶1-5∶5.1之间时,启动防止价格过度下跌三级响应,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户合理调整生产,并适时增加一定数量的中央和地方冻猪肉储备。新的调控预案将生猪价格过度上涨也纳入了调控范围。

该条新闻中,采用了整屏字幕、声画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用字幕呈现出的新闻内容有:“上周,全国毛猪平均出场价格为每市斤7.3元,相比前期跌幅超过15%,而同期玉米批发价格为每市斤1.22元,猪粮比价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根据新的调控预案,当猪粮比价低于6∶1,并连续一段时间处于6∶1~5∶5.1之间时,启动防止价格过度下跌三级响应,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户合理调整生产,并适时增加一定数量的中央和地方冻猪肉储备。”其中穿插了画面和同期声采访,这段用字幕呈现出的内容涉及了较多的数据,通过字幕将重点一目了然地告诉了观众,而穿插同期声采访将两段新闻字幕隔开又不致过多字幕导致新闻沉闷,将新闻字幕与电视声画结合得恰到好处。

(四)在制作整屏新闻字幕时应注意字幕大小、间隔及停留时间

整屏新闻字幕以清晰地表达新闻内容的重点为宜,不宜过长,画面长时间停留在文字符号上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字幕开始时,观众的注意力一般会高度集中,如果字幕的播出时间超过一定的时间段,就会引起观众不耐烦,从而换台或不再关注等,所以,新闻字幕不宜过长。同时,整屏字幕的字体、颜色、间距等要符合观众的收视需求,字体不宜过小,影响观众阅读,间距也不宜太密,字幕的颜色应与屏幕背景色有鲜明对比以便于阅读,同时,新闻字幕不宜使用太过鲜艳的颜色和花哨的字体,字体的颜色应符合新闻节目的定位。

四整屏新闻字幕的发展前景

“整屏字幕新闻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肯定与认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已经被实践所证明。整屏字幕新闻将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传播方式,与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图片新闻等报道形式长期共存。”(高有祥,2010)目前,整屏新闻字幕在央视媒体中使用较多,各卫视及地方电视台对整屏新闻字幕的使用较少,业界和学界对其关注也不多,整屏新闻字幕仍处在起步及摸索阶段。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对信息量的需求不断扩大,电视等传统媒体需进一步扩大自身的信息储备及新闻播放量,字幕在电视媒体中将越来越举足轻重,会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在新闻节目中。

未来整屏字幕可能会在全国的电视台广泛使用,目前,央视媒体在整屏新闻字幕的使用数量上是逐年上升的,而卫视新闻节目还没意识到整屏新闻字幕传播的优势,推广不多,但能扩大信息量的整屏新闻字幕是能够满足受众日益上升的信息量需求的,加之央视媒体的示范使用,在未来有可能会被推广到全国。

当前整屏新闻字幕的使用仍受到节目的限制,必须配合新闻节目才能播出,这在时效性上就落后于屏幕下方的滚动新闻字幕,而整屏新闻字幕是否也可以在不影响原本节目内容的情况下进行紧急插播?遇到重大性新闻时,在不影响原本节目的情况下利用整屏新闻字幕进行滚动插播,既提高了时效性,又增加了电视信息量,在未来是一种可操作的新型新闻播送方式。

在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潮流下,电视字幕也会不断随着技术的进步而革新,未来,整屏字幕的传播有可能较现在更为迅速,并在新技术下实现与观众的零距离接触、第一时间互动等。整屏字幕内容会更加丰富,从政治经济新闻扩大到社会文化等方面,表现形式会更加多样,使用也会更加规范。在新媒体时代,技术与受众需求是推动电视字幕不断前进发展的支撑和动力。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为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危机和挑战,电视媒体在信息量上逐渐落后于新媒体,为了尽可能扩充电视的信息量,维护电视的主流媒体地位,电视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就包括整屏新闻字幕的运用。近年来,整屏新闻字幕越来越多地使用于新闻节目当中,而整屏字幕的迅速发展也正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必然产物,未来整屏新闻字幕在电视节目中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整屏新闻字幕,新媒体,传播价值,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高有祥.整屏字幕新闻的传播价值[J].现代传播,2010,(6).

[2]何旭.电视字幕设计与应用[J].现代电视技术,2004,(6).

字幕新闻 篇7

电视剧自二十世纪以来就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需要,与书籍、广播等传统媒介相比,电视剧在传播的时空性、信息性、效果性上更直接有力。而通过另一个传播平台——互联网,电视剧的发展更迅速直接地展现了社会主流文化的需求、变化与发展。在更广义的文化层面上,电视剧在国际范围内的输入与输出,不仅是文化交流的有力表现,也间接地表现了一个国家文化经济的水平。因此,为了使影视剧中的人物对话、独白台词更传情达意,使观众在欣赏演员的表演同时,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影视翻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央视播送的美剧《加里森敢死队》《成长的烦恼》,是一代人的童年。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2003年美剧《兄弟连》的引进开播却是央视遭遇低收视率的开端。[1]2006年12月的《三联生活周刊》中曾刊登了一篇名为:《<越狱>的中国隐秘流行》的文章:“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名叫‘字幕组'的群体,以翻译国外电视剧为乐,…他们以论坛为核心,彼此之间自发形成一个相对严密的组织,从片源、时间轴、翻译、校对、压片,到最后的发布,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他们勤劳工作,效率奇高,却分文不取,行事低调,很得网民的敬重。”[2]

字幕组的兴起,开启了一代“看美剧、下字幕”的观剧模式。字幕的制作几乎与视频更新同步的优势让观众有了可以和当地人一同观剧的享受感。然而,因为没有合法的版权,字幕组没有合法身份,成了侵权者。而盗版商趁机坐收渔翁之利,剽窃私卖字幕组与人无偿分享的劳动成果,使得无法保护自己劳动成果的字幕组又成为被侵犯者。

是什么让许多观众放弃了费心费力译制的国语版电视剧而对仅有字幕的海外剧爱得深沉?是什么让字幕组在享受大众拥护的同时,却在制度面前不得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本文将对比美剧《穹顶之下》的字幕组与央视版翻译,总结二者的优劣,从而对发展并规范影视翻译提出一些建议。

2《穹顶之下》字幕组与央视版本对比

通过对样本的整理,将样本案例分为以下两组进行分析比较:

A.两方翻译相差较大的一组

该组例2中,“Who’s ready for the main event?”央视直译为“谁准备好参加比赛了?”,从字面意思上似乎没有问题,但从剧情发展来看,已经确定了的比赛双方在进行格斗之前,引起格斗的女老板明显是要煽动现场躁动的气氛,而不是再问还有谁要上场。因此,央视此译只翻译了字面意思,却不太符合内容需要。

同样的例子如图3,尽管“tenth grade dance”字面上就是“十年级舞会”或者“十年级舞蹈课”,然后紧随其后的一句话是“Junior got rushed to the clinic for passing out.And everyone said it was because he has been drinking.”舞蹈课堂不可能有人喝酒,因此此处的十年级是指美国高中毕业的年级,而毕业舞是一项传统活动,在舞会上喝酒也才会比较正常,字幕组的翻译显然更胜一筹。

由以上例子可见,央视的翻译常采用“直译”的方法,虽然字面意思吻合,但有时却因忽略了剧情的需要而无法满足影视翻译传神达意的要求。此外,因为内容不合规定无法通过审核有时也会给央视的翻译带来问题。例如,作为前特种兵的Barbie,为了不让地下黑市的拥有者Max的计划得逞,虽表面拼尽全力和挑战者搏斗,但最后还是自己倒地认输。结果Max早已料到他会故意为之,而Barbie只得忍着伤痛装无辜:“Oh,like hell I did.”这句话字幕组给出的翻译较为大众口语化:“故意个屁!”而央视版则极其含蓄地翻译为:“我都不知道”。尽管这样的“绿色”语句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益,然而从人的正常反应来考虑,才进行殊死搏斗的热血青年,本以为自己拆了敌人的招,结果这么轻易被识破,还付出了满身伤的代价,无奈之下脱口而出的粗话显然更正常。

B.两方翻译相近的一组

该组例1中,“none of our secrets are safe.”字幕组将其用成语进行转换——“无处遁形”,而央视版译成“想保守住自己的秘密不太可能”。相较之下,字幕组的言简意赅,似乎略胜一筹。同样,例3中“Never let a good crisis go to waste”字幕组的翻译“趁火打劫,机不可失”比央视的翻译不仅简洁而且更好地将人物的心理传神达意。

从以上两组对比中可看出,字幕组与较为中规中矩的央视翻译相比在翻译质量上更有优越性。然而,我们也确实不可忽略字幕组存在的翻译问题,即过度归化现象。[3]以下是网络字幕组在翻译《穹顶之下》时的一些过度归化的例子:

因此,在认可字幕组翻译的同时,必须意识到影视翻译应该尽量保持外语引进片中该有的风格,不能把外语片译成本土片。[4]而通过官方渠道在中国上映的影视剧会有官方的人员负责翻译,虽然近年来也有渐趋中国风的迹象,但整体上仍是严谨准确为主。[5]这方面是值得字幕组反思和学习的。

3 小结

作为国家电视台,央视从引进版权、各部门审批、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地工作到最后节目播出,耗费了大量时间,且其翻译有很多地方无法满足观众;另一方面,字幕组尽管展现了其迅速灵活有特色的翻译,但专业水平的良莠不齐也是事实,而各字幕组间的不合理竞争也会导致重复劳动和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因此,笔者建议,在译制新的海外电视剧时,央视可以先将网上已有的字幕组提供的字幕资源,在字幕组允许知晓的前提下,加以利用。只对过度本土化的不合适部分进行修改。这就避免了翻译水平的下降,并提高了字幕组对作品翻译的规范性,同时为央视译制团队省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与央视合作的这家字幕组也可以暂时借靠这部共同合作的影视剧,避免版权带来的问题和麻烦。若是央视想要同步引进国外热播剧,那么字幕组凭借其流水线的工作优势,可以在官方商谈版权引进的同时,完成前期翻译任务。

除了合作,官方译制部门也应该专门培训某些规模较大、口碑较好的字幕组工作人员,这样不仅方便管理网络上的字幕组,也为字幕组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工作保障,更好地提升字幕组整体的专业知识素养,进而使更多的作品可以更精细的被翻译出来,更好地在文化输出与输入的过程中,传播中国文化的精华。

参考文献

[1]胡凌竹.当美剧遭遇央视[J].新世纪周刊,2007(5):102-103.

[2]陈赛,刘宇.《越狱》的中国隐秘流行[N].三联生活周刊,2006-12-21.

[3]谢复祥.民间字幕组翻译中的过度归化吸纳新[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4]刘婷.浅谈电影字幕本土化翻译[J].中国校外教育,2013.

字幕新闻 篇8

关键词:影视,字幕加工,眼动,认知负荷

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各类影视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视听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而作为影视节目的重要元素之一, 字幕 (subtitle) 近年来愈发受到国内外认知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一、字幕的含义及优势

所谓字幕, 是指影视节目中对话语言或声音信息的转译文本, 一般出现在屏幕的下方。[1]字幕的产生并非偶然, 而是迎合了影视受众信息加工的基本需求。随着视频等图像技术的更新, 字幕因其独特的优势而逐渐成为现代影视资料的重要成分。

(一) 制作成本低

字幕通常用做视听材料中的一种低成本翻译产品, 特别是对于引进的国外影视而言, 更能体现其低廉的优势。例如, 相比配音, 字幕制作的成本更低, 使得各类跨国影视产品能够满足不同语言群体的需求, 从而不必严重依赖于配音。

(二) 弥补群众收视需求

信息加工是影视观看过程中的必要任务。但是如果当前信息复杂度较高, 那么可能导致观众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加工转瞬即逝的动态视频内容。而作为优化信息加工的元素之一, 字幕的植入将有利于促进观众对视听材料 (特别是国外产品) 内容的理解, 正确把握节目的主旨。此外, 对于聋人、老年人、外国人等特殊受众而言, 字幕无疑在弥补其收视需求上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

(三) 促进伴随性学习

除正式学习之外, 伴随性学习 (incidental learning) 也是语言习得的一种方式, 而字幕则是促进观众伴随性语言学习的手段之一。许多研究发现, 字幕对儿童的词汇、语法习得和记忆等都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例如, 一、三年级小学生通过观看一次约10分钟的电影短片, 均可伴随学习到生字, 一年级儿童平均习得9个新字, 三年级儿童平均习得2个新字。[2]

二、字幕加工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 眼动技术成为探讨影视观看过程中字幕加工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技术可以实现对人类的潜在认知加工过程的实时测量, 提供个体在进行字幕观看时即时的程序性眼动注视模式和感知加工信息, 因此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青睐。

眼动研究发现, 在影视观看过程中, 个体对字幕的注视具有偏好性和必然性。[3]例如, 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 观众的视线大部分集中在屏幕中央5°×5°的区域;而当字幕呈现时, 眼睛注视位置有所改变, 大部分注视点会降低至字幕区附近。[4]因此, 在此基础上厘清字幕加工的影响因素是科学合理地设计字幕的前提。

(一) 字幕本身属性

根据以往研究, 影响字幕加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字幕本身的属性, 主要包括字幕类型、字幕行数、字幕行切分质量、字幕速度等。

Bisson等人采用眼动技术考察了字幕的不同类型对字幕注视加工的影响。[5]他们划分了四类字幕组别:标准字幕组 (外语配音-国语字幕) 、逆转字幕组 (国语配音-外语字幕) 、语内字幕组 (外语配音-外语字幕) 、控制组 (外语配音-无字幕) 。研究选取母语为英语的被试, 并将其随机分配到以上四个组别中, 要求被试观看对应字幕的电影节目。结果发现, 相比国语配音, 当配音为外语时, 观众对字幕区的注视时间更长, 且注视次数和跳读次数更多, 即当配音的复杂度较高时, 观众会更多地求助于观看字幕, 以优化对电影节目内容的理解。在此之前, d'Ydewalle和De Bruycker也对标准字幕和逆转字幕进行了眼动研究, [3]发现逆转字幕条件下观众在字幕区的跳读次数更多, 注视次数更少, 潜伏期也更长。相对标准字幕, 观众对逆转字幕的阅读模式更不规则, 且更少地采用逐词阅读字幕的方式。

字幕行数也影响着影视观看过程中的字幕注视加工。研究发现, 相比单行字幕, 观众对双行字幕的注视次数更多, 注视时间更长, 阅读模式也更为规则。[3,6]这主要是因为, 观众清楚单行字幕的呈现时间很短, 为了尽量在画面和字幕间实现更多的转换, 观众在字幕区的眼跳变得更为频繁;而在双行字幕条件下, 由于字幕呈现的时间相对更长, 因此观众有更充足的时间对字幕进行轻松阅读, 字幕注视的潜伏期也相应增长。另外, 双行字幕存在换行注视的问题, 行与行间的回视增加了观众对双行字幕的注视时间。

多行字幕在转行时需要考虑字幕行切分的质量问题。心理语言学认为, 正常阅读主要是通过组块方式进行的连贯而整体的加工, 字幕的换行最好是在分句或短语的边界处, 否则不利于字幕的加工。Perego等人研究了双行字幕的行切分质量对观众的字幕加工的影响。[7]他们设置了良好切分和劣质切分两种双行字幕, 例如对于字幕“我一定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若在“的”后换行, 则属于良好切分字幕, 若在“自”后换行, 则属于劣质切分字幕。结果发现观众观看劣质切分字幕时可能更加困难, 对字幕的平均注视时间相对更长。

字幕速度是影响观众加工字幕的另一重要因素。据统计, 影视节目中字幕呈现的平均速度约为141个单词/分钟。[8]而有研究者在要求观众对字幕的速度进行评定时发现, 中等速度为145个单词/分钟, 略高于上述实际统计值, 且观众的听力状况影响其字幕速度偏好, 听力能力越好的观众越希望字幕慢速呈现。[9]眼动研究表明, 当字幕速度为100个单词/分钟时, 观众注视字幕的时间比例为82%;当字幕速度提高到180个单词/分钟时, 观众注视字幕的时间比例增加至86%。[10]Tyler等人也发现, 当字幕速度为90或120个单词/分钟时, 儿童对电视内容的理解要好于180个单词/分钟的速度, 并建议将120个单词/分钟定为儿童电视节目中字幕的最低呈现速度, 最高速度最好处于120—180个单词/分钟之间。[11]

(二) 字幕呈现环境

字幕呈现的外部环境是影响字幕加工的另一重要因素, 主要包括声音、场景转换、视频物理突显性等。

作为影视节目的三大元素之一, 声音对观众的字幕加工具有显著作用。Ross和Kowler研究发现, [4]有声音时观众注视字幕的时间会比无声音时更短, 且在有声音条件下, 当字幕刚开始出现时, 眼跳首次进入字幕区的潜伏期比无配音时更长。王福兴等也对字幕加工过程中声音的作用进行了眼动研究[1], 发现在没有声音时, 观众对字幕的注视次数更多, 总注视时间更长。此外, 声音的熟悉性也会影响观众的字幕加工。如果声音为观众不太熟悉的外语配音, 那么他们对字幕的注视加工会更多。不过, 声音的呈现并不会加速字幕的阅读, 字幕阅读也未因需要更随配音的节奏而有所减慢, 即使去掉配音也不会促使观众重复阅读字幕, 故声音对字幕加工的影响具有有限性。

来自场景识别领域的研究发现, 场景转换影响个体对场景的眼动加工模式。同样, 影视观看过程中的注视加工也会受到场景转换的影响。例如, De Linde和Kay对比了较多的场景转换 (每条字幕中平均3.5次转换) 和较少的场景转换 (每条字幕中平均1.3次转换) 在阅读字幕过程中的作用, [12]发现当场景转换次数更多时, 观众在画面和字幕之间的注意转换次数也更多。Krejtz, Szarkowska和Krejtz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场景转换前和转换后的眼动数据[13], 结果发现转换前对字幕区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比例比转换后更高, 但转换后对字幕区的首次注视时间比转换前更长。因此, 场景转换在字幕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

有研究表明, 物理突显性在观众观看影视节目时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例如, 相比颜色、高亮等较为突显的特征, 屏幕中的闪烁和运动在预测观众的注视位置上更有优势。而且观众在观看时存在中央偏好, 大部分注视会维持在屏幕的中央附近。不过这可能仍反映了物理突显性的重要作用, 因为往往最重要、最生动的事物都居于屏幕中央。然而, 由于认知资源的有限性, 物理突显性对视频画面的注视加工的作用也会间接影响观众对字幕的眼动加工。

(三) 观众个体特征

最后, 影响观众进行字幕加工的还包括观众的个体特征, 如年龄、听力水平、阅读能力等。

影视观看过程中的字幕加工具有一定的发展性。Koolstra, Van der Voort和d'Ydewalle选取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小学儿童共54名, 并要求其观看带字幕的电影[14], 发现四年级和六年级儿童阅读字幕的方式已经和成人类似, 即他们阅读字幕的时间会随着字符数和字幕行数的增加而增加, 但小学二年级儿童受阅读水平限制, 因此阅读字幕的时间也更少。

探讨不同听力水平观众在字幕加工上的差异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Szarkowska等人采用眼动技术探讨了三种听力水平 (健听、听力困难、失聪) 的观众在观看逐字字幕、标准字幕和编辑字幕之间的差异[15], 发现当观看带逐字字幕的视频片段时, 失聪者比健听者注视字幕的时间更长, 总注视次数和平均注视次数也更多, 而失聪者和听力困难者无显著差异;但在逐字字幕和标准字幕条件下, 听力困难者在画面区和字幕区之间的注意转换更频繁。其他研究也发现, 相比健听观众, 失聪和听力困难观众在字幕出现时对字幕的注视次数更多, 注视时间更长, 失聪观众对字幕区的首次注视时间比健听观众更长。[13]

字幕加工还与观众的阅读技能有关, 阅读技能较差的观众倾向于花费更多时间阅读字幕, 但那些在交流中惯于唇读的人更倾向于注视影视节目中演员的嘴唇, 而非字幕。阅读能力高的人往往阅读速度较快, 而观众的阅读速度又与字幕的注视程度存在正相关, 阅读速度越快, 对字幕的注视加工就越多。[16]这些为提高观众的字幕加工策略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如通过培训提高观众阅读技能后, 可优化影视观看过程中的字幕加工。

三、字幕设计的认知负荷优化原则

Mayer在多媒体学习领域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完善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CTML) , 这同样为字幕加工及字幕设计原则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该理论提出容量有限假说 (limitedcapacity assumption) , 认为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拥有单独的言语通道和图像通道, 但每个通道上一次加工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 即单位时间内, 只有少数的言语或图像能够得到加工, 如果信息量过高, 则会产生较高的认知负荷, 从而阻碍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

由于影视节目具有动态性、转瞬即逝等特点, 并包含字幕、画面和配音等三大元素, 同时以视觉、听觉双通道的形式呈现, 因此对观众而言, 影视作品的加工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认知过程, 如果设计不当, 很可能产生认知超负荷的现象, 从而不利于认知负荷的优化及观众对影视节目内容的加工与理解。

作为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一环, 字幕设计在影视观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字幕加工受字幕本身属性、字幕呈现环境和观众个体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可从这些角度出发, 合理地设计字幕, 从而降低观众在影视加工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如前所述, 字幕类型影响字幕加工和影视节目内容的理解, 当字幕为标准字幕时, 观众平均花费41%的时间注视字幕, 且对字幕加工效果更好;而当字幕为逆转字幕时, 只有26%的时间花费在字幕注视上。因此在字幕设计, 特别是国外引进的影视节目的字幕设计上, 应尽量采用标准字幕形式。再如, 物理突显性在视频及字幕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闪烁、运动等的突显性更强, 若将重要信息突显化, 将有利于促进观众对信息的有效加工, 降低认知负荷。又如, 不同听力水平的观众在观看带字幕的影视节目时的眼动加工模式有所不同, 听力水平较差的观众具有一定的劣势, 相比而言对字幕具有更强的偏好性, 因此在字幕设计时可考虑适当增长字幕的呈现时间等, 以优化非健听观众的认知负荷, 促进其对字幕及视频内容的加工。

四、结语

上一篇:科普型教学下一篇:春季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