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工转型发展

2024-08-03

开发工转型发展(通用6篇)

开发工转型发展 篇1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 石嘴山市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和城市经济转型,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 创新发展模式, 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不断增强石嘴山市的发展后劲。特别是2009年3月以来, 石嘴山又将“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和经济转型”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载体, 以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由此, “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促经济转型”成为石嘴山市破解发展难题, 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抉择。

一、推进工业强市战略, 加快经济转型步伐的科学实践

2009年, 石嘴山市立足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索和实践, 抢抓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的宝贵机遇,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推动经济转型, 使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资源导向型向技术进步型和人力资源型转变, 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 由主要发展传统产业向积极发展新兴接续产业转变。

1、着力培育新兴产业, 推进经济转型。

经过多年的转型发展, 石嘴山已经形成了械装备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为主的三大新兴产业。面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 2009年, 石嘴山市工业经济一度波动, 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煤炭、电力、钢铁及相关资源性产业, 而多晶硅等新材料产业几乎未受太大影响。一方面, 暴露出石嘴山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低水平、低层次问题, 特别是高载能产业比重过大等问题;另一方面, 也使石嘴山人看到了机遇, 借助国际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的机遇, 通过提升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2009年初, 石嘴山市着力于延伸新材料产业链, 把光伏产业作为石嘴山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来谋划, 提出要把石嘴山市打造成中国光伏产业基地, 力争到2015年光伏产业实现产值400亿元。虽然石嘴山市光伏产业刚刚开始兴起, 但发展速度很快, 关联企业跟进也比较快。2009年6月21日, 成功举办了“2009中国·宁夏石嘴山光伏产业论坛”, 引进并开工了中国节能投资公司10兆瓦光伏电站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已形成了从“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完整闭合的光伏产业链, 产业的集聚效应将逐步显现。

2、着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推进经济转型。

面对危机, 石嘴山把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投资、保稳定的重要抓手, 全市上下攻坚克难, 内引外联, 成功引进了一批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 增强了发展后劲, 构筑了发展支撑。2009年上半年, 共引进实施项目296个, 实际到位资金52亿元, 同比增长16.44%。

为抓好项目的落实, 将2009年3月确定为项目建设开工月, 对年初确定的110个重点项目, 从土地、资金、电力、运力、技术、用工等各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按照争取项目抓落实、预备项目抓前期、新上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达产的要求, 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使经济发展较快走出底谷。至6月底, 全市重点项目开工率达88%, 完成投资45.17亿元, 为保增长发挥了强大的拉动作用。

3、着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经济转型。

石嘴山市抢抓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机遇, 提出要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 在企业群中发展生态工业, 营造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一是培育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在石嘴山工业园区内规划出具有发展优势的能源重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的13条产业链、4个产业群和60个重点工业项目, 已形成百亿元循环经济产业链, 推动了石嘴山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以西部聚氯乙烯有限公司、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公司等重点企业为依托, 建立了“三大循环发展模式”。即: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内部循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补循环和产业与产业之间的链接循环。目前, 已初步形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雏形, 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 “三废”利用产值突破2亿元。

二、工业强市、经济转型之路是资源型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是作为依托自然资源的开发、经营而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 曾经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支持。目前, 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所拥有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已经不多, 很多矿山即将关闭或面临关闭的威胁, 这种状况造成了资源型城市负担过重, 普遍面临两大发展难题:一是支柱产业单一;二是后备资源不足。如果不能客观认识这个规律, 及早调整发展战略, 资源型城市就会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境。因而, 推进城市经济转型,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1、工业强市战略是扩大经济总量, 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的需要。

加快发展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只有加快工业化, 形成发达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 才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扩大经济总量, 增强城市经济的综合实力。

石嘴山是一个老工业城市, 工业是其经济的主导产业, 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 也是推进经济转型的重头戏。2008年, 全市GDP实现236.44亿元, 增长14.4%, 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7.7%, 可以说工业已成为石嘴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财税增长的主力军、经济转型的主动力。与此同时, 石嘴山工业也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污染大、能耗高等问题。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石嘴山市工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全市60%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充分暴露出石嘴山市“两高一资”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 迫使石嘴山必须要重新审视工业的发展路径。同时,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提升工业发展水平、提高科技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 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流。因而, 石嘴山市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7年11月, 石嘴山成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这为石嘴山打造新型工业城市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石嘴山在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方面可享受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有利于推进石嘴山经济转型, 早日实现新型工业城市目标。

2、项目带动战略是工业强市、经济转型的助推器。

从经济发展规律看,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抓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就是以项目建设为中心, 有了项目, 就有了发展, 有了结构调整的条件、基础设施的改善、财源增长的亮点、扩大就业的渠道。从自身发展要求看, 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突破口。目前, 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破坏、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经济发展的外向依存度过高等问题仍是制约石嘴山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必须通过大力实施一批对全市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 力促石嘴山向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迈进, 逐步缓解制约瓶颈, 增强发展后劲。从区域竞争态势看, 项目建设是赶超跨越的保障。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 形成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竞争态势, 抓项目、大投入是大势所趋、突破之举。只有抓紧建设一批对财政贡献大、附加值高和带动全局、影响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 石嘴山才能构筑经济建设的新高地, 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赶超跨越。

也正是因为以项目为抓手, 当前, 中粮集团番茄集约化种植基地、阳光硅业4500吨多晶硅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建设, 已经撑起了石嘴山工业经济发展的脊梁, 并且其中的每一个好项目都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践证明, 抓项目就是推进石嘴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加速器,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希望和后劲所在。

3、实现工业强市、经济转型必须以新兴产业做支撑。

以矿产资源开采、生产和加工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 因矿而兴, 因矿而衰。这就在客观上要求, 必须未雨绸缪, 另辟蹊径, 适时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

发展新型替代产业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产业的高级化原则。替代产业必须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能代表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不至于很快被产业发展及技术进步淘汰。二是产业的辐射原则。替代产业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和对前向、后向及辅助等产业链的辐射扩散功能, 能够对城市区域经济起主导作用, 带动整个城市区域产业发展。

石嘴山市之所以选择光伏产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在于:一方面, 光伏产业技术先进, 所用的资源太阳能具有无限性, 是绿色环保产业。而石嘴山市充足的日照为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光照资源;充足的电力供应为光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质优量大的硅石资源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保障。这一切都使石嘴山成为国内目前发展光伏产业条件配置最为良好的地区。另一方面, 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能够拉长石嘴山原有硅石及多晶硅接续产业链条,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因而, 石嘴山以光伏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替代产业, 符合发展新型替代产业的基本原则, 前景远大。

4、发展循环经济能够破解制约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项。

资源型城市+传统生产方式必然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 使资源和环境难以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经过多年的发展, 环境恶化和资源的高消耗已成为石嘴山发展的瓶颈。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切实可行的缓解这一瓶颈的有效途径。循环经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 消耗的资源最少, 而获得的效益最高, 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经济模式之一。只有发展循环经济, 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才能对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 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否则经济不能保障持久, 社会无法达成和谐。由此, 石嘴山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是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

放眼未来, 我们深信, 坚定不移的推动工业强市和经济转型战略, 必将实现石嘴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

摘要:资源型城市是作为依托自然资源的开发、经营而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目前, 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所拥有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已经不多, 普遍面临支柱产业单一和后备资源不足两大发展难题。如果不能客观认识这个规律, 及早调整发展战略, 资源型城市就会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境。因而, 实现城市的经济转型,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发展危机, 作为资源型城市的石嘴山市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提出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和经济转型”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载体, 以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破解发展难题, 实现跨越发展。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业强市,循环经济

开发工转型发展 篇2

我国作为全球氟化工产能第一大国,优质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产品却寥寥无几。不仅如此,我国能自主生产技术的含量高氟化工产品都寥寥无几。这已是氟我国化工人士的心头之痛。

萤石主要成分是氟化钙,属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是发展氟化工的源头。目前,全球萤石资源储量约6亿吨,我国萤石储量占54%,居全球第一。若论资源优势,我国氟化工得天独厚。但我国氟化工产业的发展情况却不乐观,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生产技术雷同,粗放式发展,投资过热,产能过剩。实际上,我国氟化工产业只能将低附加值的含氟中间体卖给外国,再把国外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进口到国内,掌握不了主动权。

所谓的“产业链中低端的氟化工”,具体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产品层次低。氢氟酸是发展氟化工的第一步,是最基础的产品,处于氟化工金字塔的最底端。而我国这种基础氟化工产品却超常规发展。氢氟酸产量从2004年的30万吨,逐年攀升至2008年的70万吨左右。但国内氢氟酸消费量并没有明显增长。2009年底,中国氢氟酸实际年产能已经达到130万吨,而产量只有60万吨左右,开工率不足50%。氟树脂和氟橡胶初级产品的产量增加也是如此。2002年,聚四氟乙烯生产能力为1.6万吨,2009年达到5万多吨,短短几年增加了3倍多;2002年,氟橡胶产能仅为800吨,到2009年产能增加了八九倍,增长速度惊人。但高附加值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如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液晶、含氟医药等产量却十分有限。初级产品的超常规发展尽管促进了氟化工产业的发展,但无疑也带来了两方面的不利影响:其一,造成我国宝贵的萤石资源大量变相出口。2006年,我国出口氟化工产品所消耗的萤石精粉占到全年用量的56%,而到2008年这一比例达到65%;另一方面,产能过剩给国内氟化工产业造成困难和压力,导致恶性竞争。

第二,产品利润率低。从氟化工产业链来看,随着产品加工深度的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成几何级数增长。如产业链上游的萤石,其价格只有每吨数百元,而位于产业链下游的高端氟橡胶吨价则要十几万元;含氟精细化工产品有的吨价更是达到了百万元。利润率低成为我国氟化工企业心头挥之不去的痛。由于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而且氟化盐、制冷剂等产品大体雷同,自我恶性竞争,导致出口产品价格低廉,利润率低下。国际金融危机后,企业利润率不足5%。

国际上,氟化工因高技术、高性能、高附加值而被誉为黄金产业。而我国氟化工产业为何会面临困境呢?究其原因,是由于目前氟化工高端产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环节薄弱,已逐渐成为卡住氟化工向纵深发展的瓶颈。我国氟化工依靠资源优势和粗放发展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采取综合措施对耐火黏土萤石的开采和生产进行控制的通知》,国家发改委规定每年萤石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100万吨(矿石量),这是我国第一次对萤石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管理。该《通知》还提出从矿山开采、生产计划管理、税收、环保、产业准入、出口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缩减萤石的开采量和生产量。毫无疑问,对于萤石原料的开采控制,结束了有水快流式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也开始倒逼我国氟化工产业走上精细化道路。

在国家政策方面,我国已将氟化工产业列为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将含氟材料定位为不可缺少的高新技术材料及实现传统产业节能减排、降低消耗必不可少的支撑材料。国家还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氟化工产业发展加以规范和扶持;有关方面也正在制定氟化工产业准入条件和“十二五”氟化工发展规划。这些都为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和条件。

氟化工“十二五”酝酿强制资源整合

权威人士9月8日透露,作为化工新材料之一,氟化工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单列一个专项规划。规划拟进行强制性的资源整合,并实现基本停止出口萤石、氢氟酸出口减少一半以上。

萤石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钙,是“可用尽且不可再生”的资源。我国萤石储量为世界的1/2,探明可采储量仅为1/10,而产量却高达1/2。由于资源稀缺,国家从1999年开始采用萤石出口限额制度,但是萤石仍在大量出口。从1999年至2009年,我国共出口萤石916万吨。期间出口氢氟酸78万吨,折合出口萤石179万吨。直接和变相出口的萤石累计达到1095万吨,约占我国主要萤石资源省份已探明储量的8.4%。为此氟化工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出口结构优化的目标。

除了限制出口,政策还酝酿对萤石资源进行整合、加强对资源的控制,基本思路是将资源由国家控制,具体担任整合主角的是大型国企。具有国资背景的氟化工行业的企业包括中国化工、中国中化、巨化股份、三爱富等,其中巨化股份与三爱富是上市公司。权威人士称,萤石行业的情况与稀土类似,政策出台将紧跟稀土,时间预计在2011年上半年。由于氟化工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中的第四类监控化学品,将来政策调整后,生产需施行许可证制度。

江苏省开发区转型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开发区,转型,发展方向

一、开发区及其转型发展在江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江苏是全国兴办开发区时间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省份之一。从1984年设立南通、连云港开发区至今,江苏开发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建设的速度和规模,还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都位居全国前列。开发区以不到全省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1/3的生产总值,1/2的工业增加值,1/3的财政收入,3/4的外贸进出口,吸纳了全省3/4的实际到帐外资,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外商投资的密集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和迅速崛起的新城区。

即使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在经历一段时间出口大幅下滑后,一些开发区通过主动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仍然保持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快实现了企稳回升。2009年,全省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1464亿元,占全省的69.9%,比十五末提高29.2个百分点。2010年,开发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01亿元,占全省的39.2%,比十五末提高14.1个百分点。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222亿美元,占全省的78.0%,比十五末提高6.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3587亿美元,其中出口2027亿美元,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77.0%和74.9%,比十五末分别提高6.5和7.4个百分点。

开发区在江苏省经济发展中比重大、影响大、覆盖面广、带动力强,是全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在新时期,江苏省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动力既有国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产生的倒逼机制,也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遭遇发展瓶颈后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产生的内在需求。开发区率先实现转型升级,不仅有助于将开发区自身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有助于继续充分发挥开发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也是为全省科学率先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作出更大贡献。

二、江苏省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因素

2007年3月16日,国家正式公布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新税法的颁布确立了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也意味着企业因“身份”不同而享受不同税收待遇的时代的终结。以此为转折点,开发区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1、土地调控力度的加强。

为了控制土地粗放扩张的情况,2006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和严格了土地管理,2006年12月国土资源部进一步发布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规定工业用地必须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新土地政策的颁布使得土地的价格作为开发区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依赖廉价土地等要素驱动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大多数开发区开始面临土地资源和空间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江苏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开发区遭受首当其冲的打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开始放缓或陷入衰退,国际需求大幅下降,跨国公司的投资意愿和能力双双下降,新增投资出现萎缩,进而影响到我省吸引外国投资的进度,开发区整体吸引外资增速回落,招商引资形势严峻。在整个江苏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深层次矛盾凸现的时候,开发区如何加快转型升级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成为影响江苏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环节。

3、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在土地价格优势丧失的同时,近几年江苏劳动力成本也不断上升,表现为不断出现的民工荒和工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加上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在规范用工行为和保障打工者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部分企业的用工成本。同时新一代农民工对工资福利、劳动环境和职业发展的需求更高,维权意识更强。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低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成为江苏开发区企业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的动力之一。

4、节能环保压力的增大。

世界范围内频繁出现极端气候现象使得节能环保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大国受到西方发达国家要求承担定量减排义务的强大压力。为了完成2009年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中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有关承诺,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新增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森林蓄积量三项主要节能环保指标。在全国推行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目前仍以发展低端制造业为主的开发区不可避免的将成为实施节能减排的重要地区。节能环保压力的增大也是促使江苏开发区实行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

三、江苏省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内在制约

在宏观调控带来政策优势弱化、土地资源紧缺、环境压力加大、资金紧张的形势下,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开发区传统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无法继续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而是成为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制约。具体表现在:

1、产业层次不高。

开发区引进的外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大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生产过程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组装环节,附加值较低,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利润率不到5%。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提高的带动力不强。

2、产业结构单一。

在开发区的GDP中,二产占了75%,三产只有25%,服务业的比重明显偏低。相对于制造业大项目的集聚,开发区服务业利用外资明显滞后,新兴服务业规模较小,生产性服务功能薄弱,涉及总部经济、工业设计、创意等高端领域的还不多。服务业成为制约制造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高新技术产业的本土化率低,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大量依靠进口,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在全国5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反映技术创新的指标排名中,江苏省没有一家进入前5名。不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研发投入不够,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不够。

4、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

在用地指标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不少开发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土地利用率不高,产出效益低的现象。虽然各地陆续出台了土地投资强度的规定,但与稀缺的土地资源相比,投资门槛总体偏低。开发区内生产性用地的比例不高,工业项目容积率低,多层厂房比例极低。

5、高端人才的短缺不断凸显。

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相比,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江苏是教育大省,但是教育、科研、企业之间缺乏必要联系,造成了人才培训不适应技术、经济发展的需要。全省开发区实用型科技人才储备不多,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高层次管理人才数量少,更缺乏能力强、有影响的领军人才。

四、江苏省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方向

为了应对新背景下的种种挑战,今后江苏省开发区的转型需要找准方向,不能拘泥于在原有模式下的改善和深化,而是应该上升到经济、社会、环境全方位的转变,涉及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乡统筹、管理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的内容。

1、升级发展。

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引进研发、销售、金融、物流、信息、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创新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从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等多方面入手,构筑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平台,提供创新服务,营造创新环境,不断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大力培育创新集群,加快建设创新型园区,实现江苏开发区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提高区域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3、集聚发展。

更加注重要素流入式集聚和成长式集聚相结合。一方面,开展产业链招商,吸引关联产业集聚区内,形成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吸纳高端人才、核心技术、先进管理等优质要素,集聚创新资源,同时要整合土地资源,调整和优化开发区用地结构,提高开发区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以更优的要素结构,更高的要素收益,抢占竞争的制高点。

4、特色发展。

要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建设不同类别的特色产业园区,如区域品牌特色开发区、资源特色开发区、功能特色开发区等,走专业化、特色化道路,寻求差异化发展,实现有序分工、优势互补,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形成江苏开发区的品牌效应。

5、绿色发展。

始终坚持“环保优化”的方针,同步推进生态建设和生产发展、绿色招商和绿色制造,大力建设生态园区,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清洁生产,促进产业链向生态链转变;打造绿色交通系统,加快推广绿色建筑,加快新能源的推广使用,积极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形成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同步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

6、城市化发展。

将开发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相结合,抓住当前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推动具备条件的开发区逐步摆脱单一生产功能的局限,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创意产业园、服务外包基地、总部经济区、中央商务区等城市新型经济的载体,优化人居环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开发区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许佩倩.开放型经济下的体制困境与突破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0(11):49-51.

[2]张二震,杨继军,张如庆.金融危机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转型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9(5):40-43.

开发工转型发展 篇4

1 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沿革

省级开发区由省政府管辖或者由省政府授权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等部门管理全省经济开发区的职能部门, 其特点在于一般以工业园区为主要发展形式, 以推进地方经济增长为主要目的。我国开发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 无论其发展起点高低, 几乎都是从省级经济开发区起步的。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至今, 省级开发区的发展相对比较平稳, 布局由东向西, 梯度推进, 数量呈稳步增长态势。回顾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1 初创起步阶段 (1984年—1989年)

从1984年9月25日国家批准成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 相继批准建立了宁波、青岛等14个开发区, 开发区逐渐由空白向成片、成规模发展。开发区本着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收益一片的开发原则, 发挥体制机制优势, 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发展新兴产业, 迅速形成基本规模。在这一阶段, 由于开发区建设处于探索时期, 开发区成立的试验目的性非常强, 其主要作用在于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窗口, 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经验, 所以, 这时期成立的开发区起点比较高, 都是由中央和所在省齐抓共管, 给予开发区税收、土地转让、金融支持等各项政策优惠。但这时期开发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省级开发区。尽管如此, 这时期国家对于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所做出的各项政策法规规定奠定了省级开发区的法规基础, 其经验也为省级开发区在90年代的高速扩张奠定了良好的实践依据。

1.2 高速扩张阶段 (1990年—2002年)

以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浦东新区, 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特区的某些优惠政策为契机, 经过近一年的企业改革与治理整顿,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重新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由此掀开了省级开发区成立的浪潮, 从沿海到内陆, 开发区建设数量猛增, 并逐渐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招商引资的推介场。据统计, 自1990年省级开发区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南宁华侨投资区成立后, 在这一时期, 全国陆续建立了618家省级开发区, 占全部1, 342家省级的46.5%, 如果把经济特区、新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台商投资区、物流园区、旅游度假区计算在内, 各类各级有4, 210家。[1]形成了绝大多数省区都有开发区, 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区明显多于中西部地区, 各种类型开发区同时发展的分布格局。

1.3 清理整顿阶段 (2003年—2006年)

2003年, 针对开发区过多过滥问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印发〈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审核原则和标准〉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精神,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 国家发改委对全国级及省级以下各类开发区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进行了审核。这一阶段经历治理整顿, 清理了一大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开发区。至2003年, 全国共清理出各类开发 (园) 区6, 015个, 规划面积3.54万平方公里, 撤消2, 426个, 整合294个, 极大提高了开发区的开发效益。[2]同时, 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 中西部地区开发区数量猛增, 2006年一年新批准的开发区数量接近300家, 大部分处于欠发达省份的落后县市, 通过这种倾斜性的审批政策, 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拉近了与东部的发展差距, 有力地促进国家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

1.4 规范成熟阶段 (2007年至今)

通过三年左右的清理整顿, 开发区政策法律管理框架基本成型, 特别是经历2008年的经济危机, 开发区逆势而上, 渡过了企业大面积倒闭、停工停业和大量农民工返乡的困局, 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园区各项指标反而超过了危机前水平。这一时期国家新批准的开发区不多, 主要工作是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把一些工业产值、科技含量高和产业集聚度高的中西部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而且出台政策, 只要条件允许, 中西部地区每个省区都可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所以, 这时期中西部开发区发展速度高于东部。

2 省级开发区管理模式的转型路径

由于改革已经从旧体制的“政策分权时期”进入到系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体制推进时期”, [3]开发区的发展沿革恰好地应承了体制创新的要求。相应地, 开发区管理模式转型的取向也从依赖特殊政策的支持来获取局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的特殊条件, 向通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或变革与内部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取得制度结构性优势和可持续竞争力转变。当前, 省级开发区有四种有效的管理模式转型路径, 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 推动开发区成长为融合城市、社区、园区、文化的包容性综合园区。

2.1 以青岛经济开发区为典型的复合型管理模式

复合行政型政府管理模式的特点在于开发区与行政区合二为一, 扩大了管委会职权, 可以更好地协调各部门关系, 避免区内、区外体制的摩擦而导致的低效率出现。同时, 使开发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 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真正发挥溢出效应, 使开发区发展成城市的新中心, 带动整个城市及其边缘地带的发展。

青岛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始终以理顺管理体制、明晰管理职能、服务招商大局、融合城市发展为主线展开, 具有鲜明的复合型管理特点, 其具体做法有: (1) 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既有区一级政府机构设置, 作为一个具有完整行政能力的行政区域存在, 又是对工委与管委会的机构配置, 实行园区合一。这既承担了开发区的建设开发与服务职责, 又承担了区级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 使其既不同于一般的区, 又不同于一般的开发区。 (2) 开发区成为城市城区建制的一部分, 使开发区不再是单纯的工业制造区, 而是集生产、娱乐、生活、消费、旅游、休闲、房地产开发、商业经济发展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城区, 实现开发区与老城区的无缝衔接。 (3) 为解决开发区行政事务增多使开发区发展目标偏离问题, 将开发区管委会和黄岛区政府职能分开, 在一个党委统一领导下部门分设运作、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管委会以区内经济事务为主, 负责开发区的产业规划、进出口、招商引资、协调服务和城区建设等事务, 区政府主要负责城乡管理、应急管理与公共服务等。 (4) 人员精简, 基本上一人多任, 身兼多职, 工委管委一把手享受青岛市副厅级待遇, 强化了管委会的协调能力。通过以上做法, 最终将青岛开发区打造成一个集多项政策、功能于一体, 行政事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开发事务于一身的综合性区域。[4]

2.2 以宁波大榭开发区为典型的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

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集规划、开发、管理于一体, 其对开发主体的定位主要是地产商、投资商与房地产开发商, 开发区所在地的政府区尽管设置了派出管理机构———管委会, 但其角色定位是“服务商”, 开发建设企业虽然不是一级政府组织或政府派出机构, 但享有开发地域的部分综合管理权, 其优势在于避免政府的政府干扰, 提高企业开发效率, 同时由于能从区域税收中获得必要的投资补偿, 从而避免因投资成本转嫁到地价造成的开发成本过高即“逆向投资”问题。

大榭开发区园区的规划、建设及招商引资都由中信公司统一负责与管理, 中信公司作为管理与开发主体, 是一全资性服务性机构, 主要通过国家相应的产业规划政策, 提供包括土地、资金、开发资格条件、信息、人才交流指导性管理在内的综合服务, 为创业者创造良好的局部优质投资环境。但由于开发主体不是一级行政组织, 不具有完全的开发地域综合管理权, 为避免行政能力的弱化, 开发区对管委会进行管理体制创新, 其具体做法:一是由宁波市赋予开发区管委会本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同等的权限, 自行管理区内事务, 并争取浙江省统一赋予的相当于地级市以上经济管理权限;二是强化区内应急管理能力, 有选择地根据实际情况由开发区党工委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共同组建区内应急职能部门;三是工商、技术监察、质量监察、税务等垂直部门直接在开发区设点, 办理相关业务;四是将土地、规划、环保等政府派出机构成建制转变为内设机构, 人财物由管委会统一管理;实行精细化社会管理, 明确区分为强制性、服务性、补偿性三种社会服务管理类型, 有的放矢, 创建和谐园区。通过以上做法弥补了纯企业型开发区由于缺乏行政机构而在征地、规划、项目审批和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的软肋。

2.3 以长沙经济开发区为典型的政企分离型管理模式

政企分离型管理模式的特点在于管委会只负责行政事务, 开发事务由独立的开发公司承担, 管委会作为管理主体, 主要提供公共服务, 直接参与经营。

长沙经济开发区按照行政管理的内在规律要求, 结合开发区的管理实际, 构建起政企分离有序的管理运行机制。其特点在于:一是以“导向、服务、协调、管理”的服务职能为主, 全方位服务于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 并适应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 增强管委会风险、机遇意识, 提高适应快速多变的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政府快速决策和行动的能力。二是开发区管委会既有政府机构的高效行政能力, 是一种灵活政府模式;又是企业化的管理机构, 是一种市场化的公共服务组织, 把服务与管理、行政结合起来, 更好地服务各微观经济主体。三是在管委会之外另设开发总公司, 开发区管委会一次性将获准开发的土地转让给开发总公司, 由后者开发后进行包装及其招商转让。管委会与总公司实行“四合四分”, 即决策合、运作分;办公合, 机构分;人员合, 职责分;服务合, 财务分。这样既节省了办公经费与人员开销, 又大大提高了服务水平;既发挥了管委会在土地开发、产业规划、项目审批、资金运作、招商引资等作用, 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又能优化配置园区各种要素资源, 提升开发水平、开发层级、开发规模, 形成开发区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 最终把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结合起来, 形成合力, 推动园区的快速发展。四是以融资、保险、法律、政策为载体, 强化开发区服务职能, 服务社会化、社会服务化, 增强开发区的吸引力, 构建起多元化融资平台、立体型保障体系、高水平法律服务的全方位多功能服务支撑体系。

2.4 以小蓝经济开发区为典型的政企合一型管理模式

该类型开发区管委会具有管理者与开发商的双重功能, 实行管委会与开发公司相结合模式, 即开发区不作为一级政府设置, 而是实行准政府管理模式, 即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 履行经济与社会管理职能, 对经济区域内的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实行统一管理, 同时还兼有经济开发与发展功能。其优点在于办事效率高, 管理者能动作用较大。但也会导致职能不到位、政企不分、职责不清, 使未来发展受到限制。

由于有起步晚、级别低、招商不易、靠近南昌易导致产业空心化等不利因素存在, 所以小蓝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一开始就是围绕招商引资而设置的, 管委会设置主要着眼于提升开发区招商引资能力, 其管理体制带有强烈的经济功能特点。具体而言, 其特点有: (1) 开发区管委会与开发区投资公司实行两块牌子, 一套人马, 主要职能机构合署办公, 既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又有经济职能。其中管委会不是一级行政主体, 是准政府组织, 主要负责园区规划、建设、资金筹措、招商引资、协调开发建设和企业设立过程中的矛盾处理等事务, 投资公司独立运作, 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及征地、拆迁、补偿等各种社会事务。 (2) 坚持“开放式经营、封闭式运行”模式, 高规格行政配置, 明确县长为直接责任人兼开发区党工委第一书记, 一名县委常委任党工委第一副书记 (专职) , 两名副县长任党工委副书记, 管委会副主任, 这便于理顺和协调开发区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做到及时决策, 为开发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3) 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干、效能”的原则, 从全县各乡镇、各部门选派或公开招聘精干人员充实到工业园区, 并在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编制范围内, 由工业园区自行确定内设机构和职能配置, 完善并设立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局、社会发展局、规划建设局、财政局等工作机构, 保证工业园区高效运转。

可以说, 每一种模式都是实践过程中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运作模式, 每种模式既有时代政治特色, 又有地方行政特色, 有自身的优点以及难以克服的矛盾。省级开发区管理模式在转型路径的选择上, 应结合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适应开发区制度化竞争、绿色管理、政区合一、区域联合的发展趋势要求, 着力实现园区与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智能化的一体化发展, 建立灵活多变、适应市场竞争的政府管理模式, 推动开发区的快速发展。

摘要:以工业园区作为主要载体形式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日益显示出在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中的巨大功效而成为各地政府的新宠。但面对原有计划体制的束缚、优惠发展政策的取消、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人口、资源、政策红利的消失, 省级开发区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演进, 逐步确立了四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政府管理模式, 以适应多变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环境。

关键词:省级开发区,发展沿革,转型路径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我国园区问题现状、根源与对策[EB/OL].http://www.clr.cn/front/read/read.asp?ID=14554, 2004-02-06.

[2]国土资源部.乱占地贻害无穷中国去年清理出6015个开发园区[EB/OL].http://news.163.com/2004w04/12513/2004w04_1 081131955831.html, 2004-04-05.

[3]程朝辉.吉林市开发区管理体制建设研究.吉林:吉林大学, 2006.

[4]王亚林.新公共服务理论框架下青岛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改革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09.

开发工转型发展 篇5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西部地区的整体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 国务院于近日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在综合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7方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

西部大开发十年, 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为今后继续推进甘肃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由于受历史原因、自然环境、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甘肃总体上依然处于全国后位, 与西部乃至全国发展的平均水平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且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当前甘肃的发展面临着尽快弥补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方面的大量欠账, 以及支持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双重任务。因此, 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对甘肃来讲既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又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重挑战。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机构, 肩负着促进新一轮开发、推动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甘肃省各级财政部门要在深刻学习领会《规划》精神的基础上, 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0]29号) , 围绕《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着眼甘肃实际, 扎实有效开展各项财政工作。

积极争取中央财税政策支持, 为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以2012年3月12日签署的《财政部与甘肃省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备忘录》为契机,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甘肃的均衡性和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生态功能区项目、扶贫项目转移支付。充分利用资源税、增值税等税种改革, 争取提高税收返还比例。努力将甘肃重大建设项目纳入国家项目, 争取中央财政对项目的支持。争取中央财政对甘肃农牧业、教育、卫生、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支持范围的扩大和总量的提高。

推动财税体制改革, 为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财税制度保障。加快税费改革步伐, 规范财经秩序, 加强财力征管, 在取消不合理规费收入的同时, 对合理的收费项目全部纳入预算内管理。全面推进部门预算、国库支付制度、政府采购等财政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 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加强预算的约束性管理, 实现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继续推进省直管县改革, 提高财政资金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优化支出结构,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带动效应, 为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增加动力。财政资金要尽快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 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和行政事业支出, 在增加民生投入的基础上, 将自有财力更多投入到建设性民生项目上。强化对重要经济命脉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战略产业的财政投资, 加大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持。转变财政资金投资方式, 减少财政资金直接支持, 通过税式支出、财政投融资渠道,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调整产业结构, 开拓财源渠道, 为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注入活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也是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要着力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第三产业, 提高第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 丰富地方财源结构。财政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微观经济主体发展的财税、投融资政策, 维护公平高效的竞争环境和统一的市场经济秩序。

开发工转型发展 篇6

一、创新驱动发展思路,提升园区建设水平

一是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支撑大发展的思路,围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构建、完善、强化、延伸产业链,鼓励企业走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目前,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进行了有益尝试,比如日月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拥有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和自治区级太阳能电池工程研究中心。年产300MWp太阳能电池片技改项目是该公司一项技术升级项目,项目总投资3559万元,全部资金由企业自筹,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4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519万元。项目于该公司现厂区101号电池厂房内改造实施,不新征建设用地,不增加建筑面积,利用厂房现有动力辅助设施进行改造升级,通过新增和改造部分生产设备,优化生产工艺,达成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和技术升级的目的。电池生产规模从现有年产140MW提升至300MW,太阳能电池品质有所提升,生成成本相对下降。项目所需要的电力、市政自来水和污水接纳等公用工程均可利用现有设施统筹解决,毋需新增。项目技术升级达成后,多晶电池片平均转换率达到18%,单晶电池片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0%,五条电池生产线产能达到300MW/年。目前已经完成三条生产线的改造工作。项目全部达成后第二年,可实现新增太阳能电池组件80MW,达成后3—10年,可实现新增太阳能电池组件160MW/年。项目达到生产设计能力后,正常年销售收入预计可以达到3.7亿元,年均上交税收163万元。

二是实施新城建设战略。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的原则,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七年显品质”的建设时序,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快推进开发区从“建区”到“造城”的转变。

三是实施社会转型战略。坚持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把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公共事业,作为社会建设主要任务来抓,创新思维,尽快补足开发区长期以来在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方面的短板,重点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社区建设等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以社会转型推进经济转型发展。

四是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坚持生态立区方针,以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加快形成若干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园区,切实提升园区城市品位。

二、充分发挥外资的地位和作用,推动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转型和创新发展

在新的发展时期,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利用外资的工作也要不断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工作在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由原来的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化;在园区建设上,从单区域向多平台发展,重点彰显产业特色,推动产业集聚;在发展动力上,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重点引进高端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在节能环保上,重点引进绿色、低碳、环保、节能项目,努力推动我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有关领域的先进示范区。

三、我区经济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上一篇:风水理论下一篇:户外游戏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