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郊中学

2024-10-03

远郊中学(精选7篇)

远郊中学 篇1

21世纪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科学教育的成效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美国“2061计划”认为:美国下一代必须面临巨大的变革, 而科学、数学和技术位于变革的核心, 它们导致变革, 塑造变革, 并且对变革作出反应, 它们对今日的儿童适应明日的世界十分重要[1]。因此, 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目前, 国外对科学素养已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与测量, 而我国对科学素养研究的方法和测量手段尚未成熟, 主要集中在定性和理论研究阶段, 缺乏实证研究。因此, 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体系, 并通过实证调查, 希望为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提供一些参考。

一、文献回顾

科学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1952年科南特的《科学中的普通教育》一书中, 科南特把科学素养定位于普通教育的层面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目标才被明确提出。之后,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深入探讨科学素养的内容和含义。在这一时期, 影响最大的是国际科学素养发展中心 (芝加哥) 主任米勒 (Miller) 在1983年提出的三维模式, 他将科学素养定义为:关于科学概念的理解;关于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三个层面[2]。米勒模式抓住了科学素养的核心并以一定的实证数据作基础, 在学术界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

我国将科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提到科学素养的三个基本要素: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 对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了解与实践, 对与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总体而言, 对中学生科学素养构成的研究应该综合考虑以下三个层面。首先, 中学生是未来公民;其次, 学生的科学素养包含在公众科学素养的构成中, 但又不同于公众科学素养, 具有学生的特点;最后,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标准又是科学教育的指南性文件, 所以学生的科学素养构成也应该参考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科学素养的内涵论述。

二、研究设计

1. 样本与资料

研究本课题期间, 正值笔者教育见习。见习学校多分布在北京郊区, 通过同学协调, 笔者最终对首师大大兴附属中学、首师大密云附属中学和首师大延庆附属中学三所北京远郊区县的中学生科学素养进行测评研究。三所学校在北京市排名都处于中等位置, 没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大兴附中和密云附中为高中, 延庆四中为初中, 调查涉及初三、高一、高二年级。最终共回收有效问卷数209份。

2. 指标体系与测试问卷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PISA) 是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测评。因此我们从公民科学素养指标体系、PI S A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课程标准三个角度探讨了中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体系, 设计了本研究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STSE。其中, 科学知识与技能维度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实际应用;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探究认识、探究运用、科学本质;科学情感与STSE包括:科学情感、STS、STSE。每个二级指标细分为三个三级指标, 如科学知识又分为理解掌握、解释现象、解释规律三个递进层次。

我们认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是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我们设计的问卷主要涉及物理学科在科学素养中反映出的问题。根据对指标体系的调整, 可以测量化学、生物或科学综合等学科的科学素养。问卷题目的设计尽量与生活情境相联系, 测查学生情境中问题解决的科学素养。采用五点法测量, 例如科学知识的解释规律的指标, 问卷的题目设置为:我能够用…… (阿基米德原理等) 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相关规律, 合理地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情。A非常符合, B符合, C一般, D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在指标体系设计时, 我们还考虑了维度的递进关系, 如:一级指标科学知识与技能中, 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实际应用三个维度难度逐渐加深, 即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实际应用分别属于科学知识与技能中的低水平、中水平和高水平。我们在问卷发放时采用不记名方式, 以尽量减小测量误差。此外, 我们还收集了被试者的性别、年级、学校等基本信息, 用来作差异统计分析。

我们采用了S P S S17.0进行统计分析和差异分析。通过统计, 问卷的信度为0.911, 大于0.7, 满足统计的信度要求。

三、结果分析

我们根据学生答题情况, 以0—4分给予赋值分等级。2分为中间值 (对应C一般选项) , 3分正向程度加1 (对应B符合项) , 1分为负向程度加1。

1. 整体分析

整体来看 (见图1) , 科学素养的各个二级指标都没有达到3.0, 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二级指标的中水平 (科学技能、探究运用与STS) 低于高水平 (实际应用、科学本质与STSE) 。

在各年级一级指标整体水平中, 科学知识与技能和科学情感与S T S E两个维度走势基本相同, 初三和高一处于同一水平, 而到达高二有一个上升的过程。科学探究维度, 初三到高二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 (见图2) 。

虽然从整体的趋势我们能够发现上述两个问题, 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各级指标的平均结果。而各指标具体差异, 如知识与技能维度, 高一和高二2.71和2.89之间是否真的能表现出差异, 到底在哪个题目上存在明显差异, 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分析。

2. 差异分析

我们主要进行了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分析, 试图回答整体分析中出现的问题。

(1) 性别差异

我们对整体样本进行了关于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 发现男女生在解释规律、过程技能、综合技能、问题解决、理解方法、科学作用等六道测试题目的回答结果上有明显差异 (双尾检验大于0.05) 。其中过程技能和综合技能都属于二级指标科学技能范围。

根据SPSS独立样本T检验, 我们对男女生在这六个题目上回答的结果作了比较, 发现男生得分都高于女生得分, 表明在这六方面男女生差异明显, 并且男生在这六方面的科学素养要优于女生。

(2) 年级差异

从整体上来看, 在科学知识与技能和科学情感与ST SE两个维度上, 初三和高一没有明显的差别, 在高二有一个突变的过程。而在科学探究维度, 初三和高一有下降的过程, 到了高二又有一个上升的过程。为分析这两种情况, 我们对高一和高二学生的回答结果作了独立样本T检验。在科学探究维度, 对初三和高一学生的回答结果作了独立样本T检验。

经过分析, 我们发现高一和高二学生在问题解决、探究原理、探究过程、知道内涵、理解方法、素养习惯、科学精神、理解STS、社会联系、理解S T S E和环境关联等方面存在差异, 高二学生表现明显优于高一学生。其中, 知道内涵、理解方法、素养习惯这三个内容属于二级指标中的科学本质的维度, 理解S T S、社会联系属于二级指标的STS维度, 理解STSE和环境关联属于二级指标的STSE维度, 说明在这几个维度上高二学生的科学素养要优于高一学生。

针对科学探究维度为什么在高一会下降, 我们进行了科学探究维度, 根据初三和高一学生各个题目回答结果的独立样本T检验, 发现只有在科学本质这一个题目考查上, 两个年级学生的回答存在明显差异。从分析中得出, 高一年级学生对于科学本质内涵的了解并不比初三好, 而是明显低, 可以解释为随着年级的升高, 高一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更加糊涂。我们推测由于教师更加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使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呈现起伏走势。

四、结论与讨论

1. 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整体来看, 北京市远郊区县中学生科学素养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科学技能、探究运用和STS在每个一级指标维度中处于最低水平。我们认为科学技能、探究运用和STS在每个维度属于中等水平, 但是结果表明学生在这三个方面表现不好, 说明我们认为的科学素养中等水平和学生评价反映出来的水平有差异。

2. 男女生在科学技能等六个维度上存在差异

男女生在解释规律、过程技能、综合技能、问题解决、理解方法、科学作用等六个方面的回答有明显差异, 并且男生得分都比女生得分高, 表明在这几方面男生的科学素养比女生好。从物理学习的成绩来看, 男生成绩平均要高于女生, 这也体现了物理学习的性别差异。并且, 科学素养的考查主要关注了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应用, 男生更具有乐于动手、乐于思考的特点。

3. 各年级分别在不同维度存在差异

在年级差异分析中, 初三和高一在科学知识与技能和科学情感与STSE两个维度中处于同一水平, 而到高二有一个上升的过程。在科学探究维度中, 初三到高二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学生从高一到高二有一个飞跃的过程, 主要体现在问题解决、探究原理、探究过程、知道内涵、理解方法、素养习惯、科学精神、理解STS、社会联系、理解STSE和环境关联等10个方面。经过初中和高中一年的物理学习之后, 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上述10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 说明高一到高二的教学对于学生素养的提升发挥关键作用。

对于科学探究维度, 高一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远低于初三学生。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 刚刚进入高中物理的学习, 教师如果不强调科学本质教育, 学生很难自己理解科学本质。所以要在高一教学中适量增加科学本质的教学, 帮助学生加强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 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问题。本研究的结果也只是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探讨。同时本研究还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调查样本较少, 并且只分布在北京郊区, 对北京市的代表性不够;二是指标体系和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有待斟酌, 尤其是问卷问题, 采用主观评价给调查结果带来很大的误差。我们期望在后续的研究中来弥补这些不足。

参考文献

[1]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素养的基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1:i.

[2]魏冰.西方科学素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3 (6) .

城市远郊区县燃气供应模式的研究 篇2

1 天然气的基本特点及其优势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烷烃, 不含一氧化碳, 比重小于空气, 不易聚集形成易爆性气体, 无色无味无毒, 是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层的混合天燃气体。

经过分析, 天然气成为城市能源供应的主要发展方向, 其优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它的广泛使用可以减少煤和石油的消耗量, 从而减少二氧化硫及粉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的自然环境; (2)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也少于其他燃料, 这样就可以降低温室效应的产生; (3) 天然气单位热值高, 同比之下, 天然气更加经济实惠, 也可以节省能源消耗量; (4) 天然气比重小, 容易散发, 不会轻易聚集成为易爆气体, 使用起来安全可靠。

2 现阶段我国城市远郊区县的天然气供应模式

远郊区县人口分散, 生产率低, 经济条件落后, 距离天然气气源或者天然气运输管道较远, 所以远郊区县燃气供应与城市供应模式相差很大, 所以远郊区县的燃气供应模式需要因地制宜, 以实际情况作为基础进行全面考虑和研究。根据调查, 我国远郊区县的燃气供应主要分为一下几种形式: 天然气管道供应 ( NG) , 天然气液化供应 ( LNG) , 天然气压缩供应 ( CNG) ,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 ( LPG) , 集中供应, 下面介绍一下各种燃气供应方式的优缺点和适应范围。

2. 1 天然气管道供应 ( NG)

天然气管道供应模式具有技术完善, 安全污染, 价格和供气量稳定, 意外风险和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适用于距离城市比较近, 人口分布相对集中, 用气量较大并且毗邻于城市天然气管网的城镇。但是天然气管道网供气模式的项目建设, 投资大工期长, 所以这种供应方式受到了用户供气距离和供气需求量的影响。

2. 2 天然气液化供应 ( LNG)

天然气液化供应就是在常温下, 将天然气冷却到- 160℃— - 163℃, 使其变为液体, 以便适应远距离运输。这种供应方式的优点在于其工期比较短, 供气灵活, 价格也比较稳定, 而缺点是操作流程和工艺比较复杂。

2. 3 天然气压缩供应 ( CNG)

天然气压缩供应是由城镇加气母站将天然气压缩, 低温装入钢瓶储存运输。天然气压缩供应的方式, 操作流程简单, 运作成本低, 价格稳定, 项目建设投资少工期短, 建设灵活。但是它的运输次数频繁, 供气能力不稳定, 意外风险大, 供气规模小, 不适用于用气量大的城镇。

2. 4 液化石油气供应集中供应

液化石油气集中供应包括液化石油气瓶装集中气化, 液化石油气直接气化和液化石油气混空气管道供应。这种供应方式供气源比较稳定, 意外风险低, 项目建设工期短投资少, 建设灵活。但是它的供气源价格不稳定, 波动较大, 成本高并且安全性差。

3 城市远郊区县燃气供应的特点

和中心市区的“面状供气”相比, 城市远郊区县的燃气供应属于“点状供气”。因为远郊区县人口分布比较零散, 用户间距也很大, 所以对于远郊区县的燃气供应来说, 供气气源, 供气距离以及供气的规模成为左右供气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 只有全面考虑以上的影响因素, 因地制宜, 才能确定出适合各个远郊区县本身的供气方式。

4 不同燃气供气方案计算

4. 1 燃气负荷计算

为了比较各种城市远郊区县燃气供应模式的经济性, 我们将居民生活用气气化率设定为100% , 用比例系数法计算公共服务用气和不可预见性用气, 由于远郊区县公共服务用气量少, 将其按照居民生活用气量的20% 计算, 不可预见性用气量按照总用气量的5% 来计算, 再次忽略远郊区县的工业用气。燃气负荷以居民户数为单位。具体参数以当地区域的用气量为准。

4. 2 运输费用计算

运输费用是各种燃气供应方式成本的首要因素, 燃气一般有两种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在本研究范围内, 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 公路运输的成本一般包括车辆耗油费、驾驶员工资费用、高速公路过路费、保险费和公路养路费用等。具体计算方式和相关数据以当地区域参数为准。

4. 3 燃气系统设备的优化和选择

在满足燃气供应系统正常运作的同时, 通过对燃气供应项目建设的评估计算, 对于不同的村庄区域, 按照其人口的分布疏密情况和燃气用气量的不同, 选择出成本最低的设备系统, 节约成本, 将燃气系统的年费用指标降至最低。

4. 4 经济性评价

经济性的计算分为: 年计算法, 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率法。本文主要按照年计算费用的方法对各种供气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 也就是将投资费用和运营费用的总数均分到每一年, 然后选择出成本费用最少的供应方案。为了更加直观的比较出各种供应方式的经济性, 我们将年计算费用转换为单位供气成本, 供气成本包括燃气的购气费用, 运输成本和最终配送的成本。计算方式如下:

单位供气成本= ( 购气费用+ 运输费用+ 供应站费用+ 配气费用) /燃气低热值。

具体计算方式和参数, 按照当地现时阶段的经济情况为准。

5 城市远郊区县燃气供应存在的问题

通对全国各个地区城市的远郊区县近几年燃气的供应方式及其经济性的研究表明, 燃气供应成本会根据运输距离和供气规模的波动而有规律的变化, 运输距离越大, 成本就越高, 但如果供气量增大, 那么平均供应成本就会降低; 供气规模小, 成本变化就越大。

而城市的远郊区县燃气的供应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发展没有规划, 燃气发展具有依赖性, 盲目性, 被动性。只考虑眼前利益, 不估计长久的发展。在燃气发展没有规划的情况下, 在城市远郊区县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差异和多元化投资的影响下, 燃气供应的发展更加盲目和没有秩序, 很多储罐站、罐组站设备分布不合理, 成本控制不到位, 以至于出现燃气供过于求, 商家畸形竞争的现状; 更有甚者, 一些发展落后的地区没有供气站, 使得当地的燃气供应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分散式供气运输和存储销售的燃气供应系统使城市远郊区县的供气不稳定, 再加上燃气的供应没有提到政府的议事章程, 管理滞后, 让各地的燃气行业举步维艰, 特别是中小液化石油站的作坊式管理方式,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很多企业对于燃气供应的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规章制度得不到实际落实, 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不专业, 违规经营的商家很多, 国家相关部门虽然多次进行整顿, 但由于各种因素, 其效甚微, 严重影响燃气供应事业的健康发展。市场的不规范普遍存在, 规章制度不完善, 使燃气供应没有一套明确的系统, 在城市远郊区县燃气管道发展模式和投资管理体制上, 还需要新的市场规划和专业研究人员。引进新型专业人才和国内外健全的建设管理及运营体制, 有助于提高我国城市远郊区县燃气供应的建设和燃气市场的经济效益。

6 结束语

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大力发展远郊城镇的燃气供应系统, 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燃气带来的方便和实惠。解决远郊区县的燃气供应已成为目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各地方政府通过将燃气供应方案提上议程, 作为城乡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根据不同的城市人口分布情况, 考虑不同城市的供气方式, 对燃气设施设备系统进行合理的选择分配。以天然气为主, 城市管道网能覆盖的区域均应考虑天然气的使用, 再者, 对于人口分散的边远地区则可以选择液化天然气和压缩天然气的供应方式为主, 作为过渡能源, 减少煤和石油的消耗, 改善我国的自然环境。对城市已有的液化石油气瓶组站, 罐瓶站进行整合, 统一管理, 减少不良竞争和畸形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善东, 易明华.山区城镇CNG供气系统丁艺探讨[J].重庆建筑, 2009, 8 (67) :26-29.

[2]王轩.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J].求知导刊, 2015, 7:36-37.

[3]周波.小城镇LNG系统技术经济分析[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07.

[4]韩金丽, 等.远郊区县CNG瓶组供气管理运营模式[J].天然气工业, 2008, 28 (8) :23-25.

[5]朱冬煦, 王卫国.液化石油气气化站设备选型的计算[J].油气储运, 2001, 20 (9) :28-29.

[6]时国华.中小城镇非管输气化途径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04.

远郊办学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 篇3

关键词:远郊办学,高校,大学生,就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等教育正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1], 高校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对办学资源 (包括土地资源)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 城市的发展和重新规划, 也对高校的办学区位做出了调整——由中心向远郊调整。因此, 各地均有一系列高校在远郊建立了新校区或者整体搬迁至远郊, 如上海远郊大学城就有4个, 远郊高校则有近30所。远郊办学, 一方面给高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2], 也给了大学生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但另一方面, 这种办学模式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诸多影响, 使得远郊高校的大学生面临许多就业挑战与困难。

1 远郊办学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无形的左右着教育资源的分配[3], 远郊的教育投入、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远不及城区高校, 使远郊办学的高校大多数面临着远离城区、交通不便、地方偏僻、可用资源短缺等问题, 这些问题也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辅修培训不便, 学生个人竞争力提升的途径减少

跨校辅修、技能培训、资质证书考证等是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 也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个人竞争力。对于远郊办学的高校而言, 由于地处郊区且路途遥远, 跨校辅修、技能培训等选择相当有限。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 在整体未搬迁之前, 学生要参与上海市东北片十余所高校共同举办的跨校辅修非常方便, 学习文理可报读复旦大学, 学习金融可选择上海财经大学。但校区整体迁至临港新城后, 对身处郊区的大学生而言, 跨校辅修的自由度则受到了“路途遥远”的限制, 若选择市区的院校进行辅修, 除了需要支付大量交通成本外, 学习时间上也难以保证。

1.2 地处偏僻, 学生社会化机会减少

大学四年是学生逐步社会化的过程, 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同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前景。一般而言, 社会实践、实习及兼职打工等活动能够有效地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兼职或实习中,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生产, 一方面能够锻炼自己, 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另一方面, 也可以获得一定劳动报酬, 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 参与社会生产适应社会, 并了解自身的不足[4], 能一举多得。但远郊高校周边的社会经济环境却难以提供足够的社会实践、实习及兼职打工的机会和岗位, 而到市区兼职和实习又路途遥远, 使得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之时尚未完成社会化过程, 当毕业时, 面临就业面试和实习时这样的社会环境时, 他们就会变得手足无措。

1.3 路途遥远, 企业上门招聘和宣讲次数减少

用人单位对于招聘成本往往有所考量, 到远郊学校举办专场招聘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明显增加, 且面试组织不方便, 这无形之中就大大减少了用人单位到远郊学校举办招聘的机会。校园招聘会是直接面向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专场, 毕业生如果可以不用出校门就有众多的就业机会, 那么每年的校园招聘会就能解决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1], 这无疑是双赢的上策。一旦这种企业上门招聘和宣讲的机会减少, 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相对而言也就减少了。虽然现在信息发达, 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第一人才网等招聘网站越来越多, 大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申请岗位。但数据显示现场招聘的效率更高, 据“中国青年网”一文“网投简历是否应届生求职鸡肋”中调查显示, 某公司在高校招聘会上收到1000份简历, 经过筛选后, 发了150个笔试通知;同时, 该公司在网上收到3000至4000份简历, 只通知了其中两个人参加面试, 而且这两个人都是有工作经验的。因为许多的公司认为, 现场招聘的“水分”远远低于网上招聘, 信息不对称之处也更少, 并且来现场投简历本身就证明了一种态度, 一种对工作的诚意。

1.4 交通不便, 就业成本增加

交通问题, 远郊办学在地理环境上的不便是客观的, 而用人单位、办事机构、就业市场等一般位于市区或市区周围, 这对毕业生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就业 (参加招聘会、投递简历、面试、实习) 的成本的大幅增加。学生大四是找工作和实习的关键时期, 但远郊高校大学生面临着:一方面需长途跋涉面试, 面试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急剧增加, 面试一次花费的时间几乎是一整天, 而其中面试过程很短, 大部分时间都在坐车和等车中度过, 同时, 长途奔波也会影响面试状态, 降低获得工作的概率;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习要求中, 对市区学生和远郊高校学生基本一视同仁, 因此, 和市区学生相比, 来自远郊毕业生, 需解决住宿费用的问题, 交通费用及时间的问题, 需要考虑课表安排的时间问题等, 这无形中降低了远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就业的积极性。

在大学生就业整体形势严峻的今天, 以上四个方面, 无疑对远郊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实现高校整体的良好发展, 应对就业挑战, 身处远郊的高校和大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 远郊高校对就业工作的应对策略分析

为了尽量减少远郊办学对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 高校必须正视远郊条件下特殊办学的特殊处理, 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研究, 通过创新合作、平台共建等方式, 努力实现远郊办学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率正常化, 因此高校在以下几项举措上有所作为。

2.1 校间合作, 资源共享

远郊高校间应组织合作, 创办一个具有远郊特色、着实解决远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型化大学城, 打破长久以来的高校与高校间“相对封闭”的关系, 让教学资源、图书资源、就业资源、住宿资源等得以充分共享。在教育资源方面, 各个高校可建立自身优势课程和优质实践活动, 让学生能够相对自由跨校选课学习;在图书资源方面, 高校图书馆网站上可提供兄弟院校的图书信息查阅, 供学生借阅;在就业资源方面, 各个高校间亦可共享已有的就业信息, 同时共同拓宽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提高各高校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在住宿资源方面, 高校也可利用市区的分校或其他市区院校等为毕业生提供一定的住宿资源, 解决部分学生因远郊造成的交通及住宿问题。

2.2 校企合作, 就业对接

与高校就业对口单位, 形成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每年或每学期选取优秀学生参加企业实习, 一方面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 可以提高对工作的适应性, 更加清楚地认清就业形势, 对自己未来所处的行业有所了解, 明确自己的就业兴趣和定位, 避免了盲目就业的行为;另一方面, 在实践中接受到真正的、生动的、丰富的企业“教学”, 让所学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工作中去, 可以更早的适应社会, 缩短适应期, 大大的提高大学生的能力。除此之外, 学校也应对用人单位加强了解, 可以到用人单位的各个部门进行参观, 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来合理有效的培养学生。就以临港高校为例, 虽离市区较远, 但周围也存在许多工厂, 如物流中心、机械制造加工等公司, 学校可以联合类似于这些用人单位, 搭建符合高校毕业生需求的优质网络和信息平台, 将用人信息在区域内共享, 让大学生就业流程透明化。促进学生、用人单位、学校三位一体的网络交流, 可采取网上面试或者电话面试, 缩短路面交通时间[5], 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便利, 提高就业效率。同时, 也要建立配套的管理和维护机制, 保证信息平台适应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2.3 打造平台, 信息通畅

搭建全面、畅通的就业信息传递平台, 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飞信、易班、校园网等) , 弥补远郊办学中的种种不足。

(1) 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就业发布平台, 及时、准确、全面的收集、整理、提取真实的就业信息, 在学校就业平台对其公布。

(2) 高校各学院也应加强交流沟通, 共享就业资源, 避免出现类似于在工程学院发布企业招聘“前台”、“出纳”等信息, 挫伤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

(3) 高校可建立毕业生信息库, 将毕业生的简历资料上传, 这样一来可提高毕业生简历资料内容的真实性, 减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简历的猜忌等想法, 供学校推荐和用人单位浏览。

3 远郊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由于地处偏远, 平日大学生接触学科外知识和拓展知识的机会较少, 但远郊大学生可以利用寒假、暑假等时间, 用来学习知识以外的其他技能, 拓宽自己的能力, 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水平。这一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领域, 但总体上大学生可以去选择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学生可利用网络, 搜索网络教学资源, 如网易课程等。同时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 学生可利用手机客户端学习知识, 如英语学习的“百词斩”等, 和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等, 因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语言能力和社会公德心还是比较看重。

除此之外, 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自己, 努力争取实习机会, 制定自己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劣势, 一要合理、客观地评价自我, 进而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专业教育中学校在加强综合性教育的同时, 学生自身也要培养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等, 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 提高自身人才质量, 努力成为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 有针对性的加强自身职业化锻炼, 如经管方面的学术可参加上海高校举办的“沙盘模拟大赛”, 从仿真现实中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形成高质量的大学生人才优势, 实现就业目标。二要转变就业观念, 学会在实践中学习,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社会及企业的人才缺口及岗位要求[4], 认清就业形势, 根据现实及时调整求职的期望值和心态, 更好地抓住有限的就业机会。三要在校期间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走向社会, 了解社会, 进而融入社会。

3.2 关注招聘网站

针对企业上门招聘次数减少的现象, 学生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申请, 这也是求职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同时学生应当及时关注招聘会, 准时到指定地方参加面试。例如对于在上海远郊的大学生可关注“大上海人才网”, 上面有近两月在何时何地举办何性质的招聘会, 学生可自行前往参加招聘会。

3.3 利用人际关系资源

远郊造成的交通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所以远郊高校的大学生需尽可能利用可利用资源。学生在寒暑假或周末除了提高个人能力素质外, 也可利用自己家所在地或亲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优势选择兼职, 这样一来既可以有效地改善交通、住宿问题, 又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社会化的能力。

3.4 把握周边实习机会

由于交通问题尤为突出, 所以在远郊办学模式下, 一个较近的工作或实习地点成了当前就业环境下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对于远郊的大学生, 一方面应尽量把握学校周边的用人单位实习机会, 对心仪的用人单位和岗位, 可通过网络申请心仪职位, 也可通过网络搜寻该公司HR邮箱或电话, 将简历直接发送到HR邮箱 (公司的HR每天会受到若干邮件, 一般只会浏览前面的数条邮件, 因此在向用人单位发送简历前可修改邮件时间, 这样可保证简历始终在最前。) 或者直接向用人单位进行电话求职来获得实习机会, 这样可减少就业成本。

4 结语

该文通过对远郊办学中的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包括社会化机会减少导致实习机会少, 从而使远郊中的大学生就业处于劣势, 对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这将导致远郊中的大学生更难就业。同时该文在对于远郊中的大学生给予几点的对策简要的说明, 例如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和周围的企业合作实现人才定制等方式, 同时学校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在远郊办学环境下还需要大家的努力, 包括大学生自己、老师、高校以及政府、社会的努力, 达到共赢的模式。该文未从整个大学生就业群体去考虑, 所以对于不因远郊造成的大学生共同的就业问题未予以考虑, 在以后我们将还加深对远郊办学的研究, 竭力解决远郊办学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大事, 解决远郊办学还需国家、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共创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李琼.远郊办学对就业工作的不利影响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 2010 (11) :203-204.

[2]马强.远郊办学环境下提升就业服务水平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 2012 (7) :26.

[3]陈克安.边区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境与对策——以湘鄂渝黔四省 (市) 边区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2) :57-58.

[4]徐英华.远郊办学条件下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2) :146.

远郊中学 篇4

1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1.1 评价指标的确定

依据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原则, 结合沈阳市远郊四县 (市) 的土地利用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同时考虑数据可靠性和可获得性, 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等三大子系统作为准则层, 选取十四个三级指标作为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表1) 。由于各地区人口状况、资源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 现阶段国家并没有统一的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基准值, 因此主要借鉴我国现代化及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2010年的一些规划目标值, 同时参考辽宁省及沈阳市近年来的平均值。

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个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两两比较得出判断矩阵A

W= (0.0929, 0.0259, 0.0291, 0.0389, 0.1693, 0.0927, 0.0847, 0.0082, 0.088, 0.0567, 0.0765, 0.0609, 0.0574, 0.0388) T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各项指标权重见表1。

2沈阳市远郊四县 (市)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结果及分析

将土地利用划分为不合理利用阶段 (<0.55) 、初步合理利用 (0.55-0.70) 、基本合理利用 (0.70-0.85) 和可持续合理利用 (>0.85) 等四个阶段。对比沈阳市2006~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水平 (见表2、图1、2、3、4) , 可见:

(1) 2008-2012年远郊四县 (市) 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基本一致, 均处于可持续合理利用阶段。

(2) 2008-2012年远郊四县 (市) 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随时间呈波动变化, 但大多处于初步合理利用阶段。

(3) 2008-2012年远郊四县 (市) 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基本上随时间递增, 但增幅波动较大。

(4) 2008-2012年远郊四县 (市) 的土地利用现状综合水逐年平稳递增。

3 结论及讨论

结果表明, 沈阳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土地利用现状综合水平均处于可持续合理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处于初步合理利用。虽然沈阳市远郊四县 (市) 均处于土地利用的基本合理利用阶段以上;但由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 土地后备资源少, 导致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此, 沈阳市远郊四县 (市) 土地利用的主要目标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由需要, 增加土地投入, 提高科技含量, 实现土地资源由外延式粗放型利用向内涵式集约型转变, 以达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摘要:结合沈阳市远郊四县 (市) 的土地利用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建立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 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三方面对远郊四县 (市) 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沈阳市远郊四县 (市)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土地利用现状综合水平均处于可持续合理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处于初步合理利用。

关键词:土地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土地集约利用,层次分析法

参考文献

[1]陈百明, 张凤荣.2001.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 16 (3) :197-202.

[2]王应明, 傅国伟.关于层次分析法中权的最小平方法的理论证明[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5 (1) :3-8.

[3]徐冬妮.2007.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 23 (9) :805-807.

远郊中学 篇5

高校在远郊办学起步阶段的积极探索, 解决了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 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 随着新问题的不断出现, 远郊办学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也产生了一些非传统意义上的个性问题。研究与解决这些个性问题对于高校克服瓶颈性制约因素,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远郊办学中突出的问题

(一) “新”

高校的远郊办学模式是最近几年因教育规模的扩大而兴起, 发展时间短, 没有过多的现成经验可以借鉴, 突出体现了“新环境”里的“新情况”。

1. 环境比较复杂。

一般远郊新校区都远离市区在原野上破土兴建。基础设施有待地方政府的不断完善, 周边环境复杂, 存在一些不安定的因素, 容易发生一些社会治安问题。比如, 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9月份将新生安置在临港新校区, 就存在一定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周边缺少人气的状况。

2. 缺乏历史底蕴。

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大学育人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功能。目前, 各高校新校区普遍存在树矮、楼新、看不见大师名家的现象。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 使远郊办学的一些百年高校少了许多“人文教育”内涵。

(二) “缺”

因为“新”, 相对来说, 高校远郊办学缺乏各种优秀教育资源与之相配套。在图书的借阅、跨校选修 (辅修) 、实践锻炼、就业机会等方面都比市区内的高校明显增加了难度。这些问题的存在, 在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明显存在先天性不足。

(三) “远”

体现在新校区物理上的距离。有些高校虽然为教师配置了教师公寓, 但往往因主、客观因素, 教师普遍选择“车轮滚滚”的上课方式, 每天乘车来上课, 课后随即返“城”。这不仅提高了学校办学成本, 同时也对教师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学生方面, 远距离的交通加剧了学生学习、就业成本, 特别对于毕业生应聘面试、就业实习和就业成功率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 “怨”

实践中, 因远郊办学中的诸多不便, 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教师、学生的怨言。比如体现在老师的排课、学生的选课上, 出现了排课“因兼顾学校资源、正常秩序等因素的分散性安排与教师、学生对排课结果集中性要求”的矛盾, 其分歧增加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中的难度, 反映出远郊办学中的潜在不和谐因素。

二、高校远郊办学中影响“以人为本”的因素

(一) 外在客观环境因素复杂多样

远郊办学的高校, 特别是整体搬迁后的高校, 所处的外在环境相对以前来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 地理位置上学校远在郊区, 基础设施、人文环境不能与城区高校相提并论; (2) 学校在基础建设、配套设施甚至综合治理上更没有城区办学的有利条件, 如果这些外在因素不能得到良好改观, 将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学校如何适应新的环境以实现“外谐”, 不但要研究在地理环境上如何实现安定有序、政通人和, 更要探讨学校的定位、发展方向, 保持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 要准确把握发展目标、速度和效果, 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理解和帮助, 形成良好和谐的外部发展环境, 最大程度地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二) 师生需求与学校管理要求存在矛盾

根据笔者长期在远郊校区工作的经历, 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而这些特殊性的问题往往在市区办学的高校难以碰到。

1. 不同群体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

根据共同特点, 可以将教师群体分为三类。 (1) 已经成家但夫妻一方在学校工作的教师。这类教师的困难是需要经常返回市区家中尽到丈夫或妻子的责任, 特别是在照顾子女成长上, 更要尽到做父母的义务。 (2) 工作在学校没有成家的单身教师。这类教师需要组建家庭, 但因郊区条件的限制, 使他们存在择偶困难的现实问题, 而一旦他们在市区觅得另一半并组建家庭, 将和上一类教师面临同样的家庭困难。 (3) 夫妻双方均为学校教职员工。这类教职工主要遇到子女教育的问题。虽然远郊也有普教的教育设施和环境, 但往往难以和市区成熟的条件相提并论, 试问哪个父母愿意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输”在起跑线上?以上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 势必造成教师疲于往返奔波于市区和远郊之间, 以至于很多学生反映除了上课可以看到教师外, 其余的时间几乎和老师不能进行交流, 遇到的问题也难以解决。上海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曾指出:“对于高校文化建设, 要重视在远郊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这些年来高校普遍在远郊建立了新校区, 不少高校学生主体也在新校区。一些学生反映, 新校区相对于城区的校区, 学术讲座减少了, 大学生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的机会减少了, 骨干教师参与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的机会减少了。这是最近在调研中, 大学生普遍非常强烈的需求。”[1]

2. 学生对于教育设施的需求与整体配置不足的矛盾。

(1) 社会教育资源短缺。相对于市区集中办学的高校, 学生不便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诸如考研、考级辅导班以进行课余充电, 同时也没有更多的跨校选修、辅修的机会以拓宽知识面。如目前上海市东北片十余所高校共同举办的跨校选修、辅修协助, 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2) 可利用书籍资源短缺。相对于市区高校, 远郊的学生难于到市区大的阅览室、图书馆进行借阅学习, 他们仅限于学校内部的少量图书资源。这些问题突出反映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 对学校参考资料贫乏的普遍意见中。 (3) 参与实践环境欠缺。相对于市区的繁华区域, 身处郊区的学生在勤工助学岗位的拓展、提前进行实习锻炼等方面存在天然不足, 同时对他们开阔视野, 积累经验造成不利影响。 (4) 可供素质教育的设施不足。学校的素质教育设施可以帮助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事实上, 各远郊办学的高校中均因校区分期建设而将一些基本的素质教育设施进行延期, 使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每周末各远郊学校出现的“空城”现象就是这种矛盾最好的体现。

3. 学生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与指导教师短缺的矛盾。

校园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先进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 能够调节、激励师生的思想行为, 培养群体意识、团队精神, 促进师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从而保持校园的稳定和谐[2]。远郊办学的各高校积极调动各种力量, 努力为学生建设一个融洽和谐、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环境。实际上,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主体———教师, 往往因为前面分析的原因, 难于融入其中。其集中表现为学生社团、学生素质教育的指导教师短缺, 学生活动难以提升档次。更有教师认为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辅导员、团组织、社团和学生会的事情。正如有关专家所说:“多数教师下课后卷起讲稿就走, 不与学生谈话、交流, 有相当多教师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漠不关心, 普遍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3]而这种现象和问题尤其在远郊办学的高校更为突出, 因为教师要急于赶班车返城而无暇他顾。

4. 学生学业与就业产生的冲突, 集中体现在毕

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对试用期实习要求的冲突。学生在找工作参加面试、上岗培训中成本增大, 因交通而耗费大量时间。当学生不能同时兼顾学习和就业实践时, 在残酷的就业形势下, 学生往往出现旷课、抄袭论文等不良现象, 增加了远郊办学过程中教学管理的难度, 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三、远郊办学实现“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的途径

与市区办学的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共性上, 远郊办学同样需要做到: (1) 加强党的领导, 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 (2) 完善规章制度, 依法治校、民主管理; (3)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4) 提升化解复杂矛盾的能力。同时, 认真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干部与群众、机关与基层三对矛盾[4]。然而, 根据远郊办学中存在的问题的特殊性, 同时也要认真处理好以下问题。

(一) 争取外部帮助是关键

1. 和地方政府密切联系, 在互动中达成双赢。

远郊办学的高校要认识到存在的问题, 积极和地方政府进行洽谈、沟通, 牢固树立立足地方、依靠地方、主动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意识, 采取全方位服务的措施, 增强服务的有效性, 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神圣而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作为自身办学目标的最高价值追求[5]。比如, 上海海洋大学在2008年整体搬迁临港校区后, 要和当地政府确立的海洋强区战略相结合, 挖掘海洋产业优势, 要为振兴地方经济出谋划策, 贡献力量。“有作为, 才有地位”。学校只有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当中, 为构建地方和谐作出贡献, 才能共享社会和谐, 实现校园和谐。

2. 和兄弟院校资源共享, 实现互通有无。

各远郊办学高校一般在起步阶段必然面临各种问题, 经受诸多严峻考验。特别是在校园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要充分发扬“远亲不如近邻”的民谚, 积极与兄弟院校资源共享, 互通有无, 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选择。2008年上海海洋大学与上海海事大学一起搬迁到临港新城后, 积极在课程资源、素质教育资源、娱乐设施资源、师资资源等方面实现优化组合。在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 实现了校际和谐。

3. 加强与其他有关单位的联系, 争取方方面面的理解合作, 为学校的正常运转增添“润滑剂”。

远郊办学过程中, 职工孩子的教育、师生及家属的医疗、出行的交通设施、大宗物品的采购等成为大家的后顾之忧, 虽然“社会化”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在这个特殊的发展时期, 远郊的实际情况是还不能提供社会化的保障。这就要求学校发挥单位的集团优势, 争取普教系统、医疗系统、公交系统、商业系统的合作, 为师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使学校的中心工作不受影响。

(二) 赢得内部支持是根本

内部支持主要体现在师生员工的广泛支持, 即在实现“外谐”的同时, 促进“内和”, 这也是检验远郊办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的高校发展总体上看, 资源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 不少高校为了学校长期的发展, 必须增加投入到基础设施和校园建设、投入到重点学科和重点人才建设, 相应地在改善师生员工眼前利益方面投入就会受到影响。……师生的现实利益问题不能狭隘地理解为住房问题、饭菜质量价格问题, 或者是困难学生的救助问题, 更重要的是指教师事业和学生学业发展的长远问题”[6]。这些问题在刚刚起步建设或建设尚待完善的远郊办学中更为突出。

1. 检验的途径。

(1) 全校师生对于学校远郊办学予以认可和支持是实现“和谐校园”的关键因素。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7]只有在大家有了认可, 有了共同的理想信念, 才能形成合力, 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 (2) 师生的认可和支持来源于大家能够在远郊办学中得到实惠。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 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 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8]。建设远郊和谐校园, 必须以人为本, 把教职工和学生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要让大家共享学校发展所带来利益, 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坚实后盾。

2. 实现的方式。

(1) 发展初期积极宣传, 进行良好的舆论导向。“宣传群众、引导群众、依靠群众”, 依靠校党委宣传部门的力量, 让广大师生熟知远郊办学的目标、办学机遇和可能给大家带来的利益, 广泛听取大家的心声, 及时处理遇到的问题, 积极答疑解惑, 把学校党委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 妥善解决师生遇到的问题。对于教师的往返交通、课程安排, 学生的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就业等方面存在的棘手问题, 各有关行政部门要集思广益、牵线搭桥, 要把师生利益放在第一位。 (3) 充分利用网络, 弥补远郊办学中的种种不足。可以引导教师通过邮件、建立个人博客, 拓宽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来答疑解惑, 进行专业学术指导和思想引导。根据课程需要采购教学参考用电子图书, 弥补纸质图书复本有限, 无法同时借阅的缺点。投入更多的经费建设图书馆的数据库, 让教师、学生可以远程访问, 享有与市区院校同等的专业文献资源。如果条件允许, 也可以开展视频教育, 通过网络与兄弟院校的教师学生进行课程共享, 课题讨论, 使得“距离不再是问题”。 (4) 积极完善各种基础配套设施, 制定有利于进驻远郊校区的政策, 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使教师从情绪不稳定转向安居乐业。

远郊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关高校师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只有充分认识到远郊办学中的困境, 我们才能做到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形成合力, 实现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 将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 学校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 发挥个体的能动性, 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6]李宣海.建设和谐校园, 正确处理好的六大关系[J].上海教育, 2007, (4A) .

[2]钟建明.试论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的实现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11) .

[3][4]蒋威宜.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处理好三对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 2007, (5) .

[5]苏智先.高校应以服务立足地方[N].光明日报, 2007-5-30.

[7]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纲领[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6:51.

远郊中学 篇6

1 经济发展

1.1 对西安市的依赖程度

近郊区农村的依赖性较强。由于距离城区较近,加上城市建设对土地的占用,多数村民在西安市打工。许多村庄都发展为市区服务的产业。远郊区农村由于距离西安市相对较远,对附近区县的依赖分担了对市区的依赖,对西安市的依赖性相对较弱。

1.2 土地面积的变化

近郊多数农村存在大量土地被城市建设项目征用的状况,造成农业用地急剧减少;远郊区离城市相对较远,极少数村庄土地被占,多数拥有较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

1.3 总体经济状况

地处近郊区的农村,由于距城市近,交通运输、通讯条件优于一般农村。一方面,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在第一时间直接与城镇消费者见面,它们的商品化率高;另一方面,其农业生产往往会迎合城市居民不断变化的需要,放弃农业而务工的农民也比较容易找到工作,因此比起远郊农村来说,不管从农产品的运输、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以及就业的岗位都比其更具有优势。这样一来,收入水平也会比较高。远郊区农村距城市较远,交通、信息相对不便,就业岗位少,收入来源单一,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1.4 非农产业的发展

近郊农村由于非农业发展引起了自身结构的重大变化:1)非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迅速上升;2)非农业收入在农村社会总收入中的比重显著增加[1]。近郊农村为城市居民提供度假、休闲、观光的服务层出不穷,度假村、农家乐等不断发展,吸引了城市居民消费,带动了周边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不断发展。远郊农村远离城市,人口稀少,服务业滞后。

2 村庄建设

2.1 市政基础设施

近郊区的多数村庄实现了统一供水;无统一排水系统;对外交通联系相对方便;村内道路硬化率不高,雨天难以通行;环境卫生状况均较差。远郊区农村目前的集中供水率较低,许多村庄村民自己打井取水;无统一排水系统;对外交通联系不太方便;道路硬化率不高,雨天难以通行,环境卫生状况均较差。

2.2 公共服务设施

近郊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相对较全,商店、卫生所、农贸市场、理发店、饭馆等的设置较多。距离城市较近,对服务设施的可选择性更大,集中体现在对学校和娱乐设施的选择上,对西安市有较强的依赖性。远郊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则相对缺乏,村庄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小型商店、诊所,较大型的村庄设有小学、卫生室和集市,村民的可选择性相对较小。

2.3 绿化景观

近远郊区农村均没有专门的绿化景观规划,多以村民自己的兴趣为导向,各户自己进行小规模的绿化种植。总体上来讲,远郊的农村由于目前耕地面积相对较多,树木的种植相对较多,绿色生态环境要比近郊区好。

2.4 建筑形式

近远郊区农村的建筑形式基本相同,均为简易的二层楼房。近郊的农村住宅从外观上看总体装修稍好一些,由于土地紧张,建筑密度较高。总体来看,近远郊区的农村建筑特色不明显。

3 社会生活

3.1 生活方式

近郊村民受城镇居民的影响,往往会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而且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速度比一般农村的农民要快。

远郊村民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都与近郊村民存在差距,更多的体现出一种传统的小农意识。

3.2 邻里关系

近郊农村由于长期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外来流动人口在村庄内的数量增多,使得原村民之间的联系减少,邻里关系有逐渐变淡的趋势。远郊农村留村务工的人相对较稳定,邻里关系的维系也相对稳定。

3.3 村庄治安

由于租房是近郊农村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大量的外来人口也成为近郊农村治安的隐患。远郊村民反映村内也会出现一些盗窃、斗殴等现象,但程度较轻。

3.4 村民对村庄各方面的满意程度

近郊村民对目前的生活状况、居住环境等各方面的满意程度非常低。远郊村民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

4 结语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到在西安市的影响下近远郊区农村发展建设的主要差异在于村庄的产业经济发展和经济收入,近郊农村非农产业比重增加,经济收入较高;远郊以传统产业为主,收入相对较低。在村庄建设方面,近远郊区农村总体差异不大,近郊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完善,但在村庄环境和村庄特色的塑造上均较差。在生活方式上,近郊村民更接近城市生活方式,但是在对村庄的满意度上远郊村民对村庄的满意度比近郊村民要高。

因此,在对近远郊区不同农村进行规划时,要有所区别。近郊农村的规划要着重提高村庄的整体环境和风貌,同时要切实解决村庄的社会问题,消除村庄治安隐患,为邻里关系的重塑,提供解决措施,提高村民对村庄的满意度。远郊农村则要以产业发展规划为龙头,提高村民收入,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2],注重田园风光村庄风貌的塑造,改善村庄环境。

摘要:通过调研,对西安市近远郊区农村的产业经济发展、村庄建设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比较,并由此对不同村庄规划的重点进行了简要总结,从而为不同村庄的发展规划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郊区,农村,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劲.城市郊区农村产业结构问题初探[J].农村经济,1987(8):24-27.

[2]李耀平.要重视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26-27.

远郊中学 篇7

一、研究区域宅基利用现状

该村位于正定城北10公里处, 西邻107国道, 南邻京珠高速公路, 东邻京昆高速公路。该村共有867户, 3789人, 人均年收入3000元。该村属于平原地区, 土地总面积为37.34万平方米, 其中住宅总面积为1.39万平方米 (不包括村内道路面积) , 占总面积的3.7%。

1. 宅基地利用效率不高

河北省《宅基地管理办法》规定:人均耕地不足一千平方米的平原或者山区县 (市) , 每处宅基地不得超过二百平方米。该村是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宅基地划分的, 凡是本村村民年龄满十八周岁需要建房的, 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宅基地, 每处宅基地面积为200平方米。笔者通过走访村民了解到, 村中宅基地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户数不少, 约占本村宅基地总数的7%。居民住所周围的场院占地面积普遍较大, 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 宅基地闲置不多

从调查结果看, 村内空置宅基地约占2%。产生空置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村民长期在外经商, 并在城市购买了房屋, 但是这部分村民的户口在村中, 仍然享有宅基地使用权;二是村民花钱在公路沿线购买了宅基地, 导致村内的宅基地空置。这些空置房长期没人居住, 缺少管理、年久失修, 日晒雨淋后大多变为危房, 成为危机群众自身安全的一大隐患。

3. 存在“一户多宅”现象, 宅基地管理比较混乱

根据村委会的统计, 村内平均每年有30户新建住宅, 每处住宅占用土地200平方米。其中在老宅基地上重建的有10户, 其余20户是在新增宅基地上建造的。新增宅基地的来源是村内闲置地、村周围的耕地。一些农民把建房地点选在路边良田内, 导致公路、村道两旁部分耕地被占用。由耕地转为宅基地的占新增宅基地的40%, 按照宅基地划分的标准每处200平方米计算, 每年就有1600平方米的耕地转换为宅基地, 其中不包括由于新增宅基地而新修的道路。

二、村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分析

村中共有三户村民将自己的宅基地卖给了村中其他人, 这三户村民都属于在城市中买房后不回村中居住的情况。不同年龄阶段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意愿不同, 老人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持反对的态度, 年轻人中90%以上表示愿意进行宅基地流转。

1. 中老年人的意愿分析

本村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村民有600多人, 占全村总人口的16%, 这部分村民反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究其原因, 一是生活习惯, 长期居住在村中, 习惯了现有的一户一处院落的居住方式。二是在思想观念上, 这些村民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认为将自己的房子卖掉是一种败家的行为, 所以他们表示了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反对。

2. 年轻人的意愿分析

与中老年人不同, 村中年轻人希望自己的宅基地可以流转起来。这部分村民中30%的人希望自己的宅基地可以抵押, 以获得部分资金。60%的人希望进行宅基地置换, 在村中建集资楼, 以改善现有的居住条件。集资楼建成之后村民对原有宅基地的处理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部分村民希望政府可以将现有的宅基地在保留部分供村中老人居住的情况下其余复垦为耕地, 增加村民占有的耕地面积。另外一部分村民希望可以将现有的宅基地改建成厂房, 建立集体经济, 解决农业实行集约利用后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其余10%的人认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只要可以提高自己的家庭收入就可以, 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没有意见。

三、对策思考与建议

1. 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 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

村内超标准占用宅基地现象的产生与法律意识淡薄有紧密的联系。加大国家宅基地政策宣传力度, 使村民了解违法占用宅基地的法律后果, 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坚持一户一宅, 凡农户新建住宅申请宅基地的, 必须符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和新民居设计要求, 对不符合要求的农户一律不批准宅基地。

2. 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原则

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先期介入新农村建设的各类相关规划工作, 加强协调, 密切配合。村庄规划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范围和用地面积, 加强村庄规划以确保村庄道路、房屋科学布局, 减少不合理布局造成的土地浪费。村庄建设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实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整和变更, 在村庄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建设, 必须符合村庄建设规划。农民建房, 要本着有利于保护耕地、有利于实施规划、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的原则来进行。

3. 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 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用地供求缺口越来越大, 通过改造“空心村”盘活土地, 实施农村宅基地整理可以提高集约用地水平, 缓解占补平衡的压力。实施农村农村宅基地整理既要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又要合情、合理、合法, 必须严格按规范程序操作。实施过程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让村民充分享受知情权和监督权, 从而保证农村宅基地整理工作顺利推进。

4. 逐步建立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

上一篇:电子健康下一篇:基层民主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