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功能

2024-09-24

育才功能(共6篇)

育才功能 篇1

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 丰富他们的情感, 陶冶他们的性情, 语文学科在美育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学生要对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自2012年秋季起, 我市教育局开展“美读、美书、美行”三美专题活动,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 我从中收获很多。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结合美读教学, 尤其是经典美文的阅读教学, 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借此对我们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

上学年开学初, 我向学生传达了市教育局“三美”教育的要求, 强调了经典美文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课外经典美文的阅读, 内容丰富多彩, 语言生动优美, 可以让学生在享受阅读的快乐之余, 升华美的情感, 培养美的想象, 激起美的发现,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从而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促进学生成才。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

一、经典美文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阅读一篇篇美文就像是接受一次次的精神洗礼, 我们的心灵也将会更加健康美丽!经典美文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 每篇文章都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 都是供给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的处女地。教师所推荐的每一篇课外经典美文都会给学生以丰富的审美体验, 通过文学作品的陶冶与熏陶, 最终铸成孩子们审美的心灵。我就曾经向学生推荐过尤天晨的美文《为母爱打开天窗》, 这篇文章清新隽永、语言文字优美动人, 读后给读者带来细细的、暖暖的、久久的感动。母爱迷路了, 儿子为它打开了心窗, 多好!舒婷的《笑靥千秋》一文, 作者以善良之心表达了希望人间充满友善、平等、微笑的美好愿望。通过阅读这样一篇篇美文, 在学生的心灵里, 播撒着真善美的种子, 这无疑是精神上的洗礼。

二、经典美文各具特色的文学形象可以熏染学生的性情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成功塑造的文学形象往往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海量的经典美文阅读, 带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人物形象鲜明的精彩美文, 带给学生丰富精神食粮的同时, 高大光辉的形象也能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感染。比如梁晓声的《真实的善良》, 这是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 作者用洗练的语言再现了生活中的真实场景, 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一股强大的情感洪流;文章歌颂善举善行, 同时树起一个淳朴伟大的人物形象, 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学生通过分析, 看到人物形象身上的美好品质, 自然会萌发向主人公学习的想法, 因此, 也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我始终相信好的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将是久远的。

三、经典美文富含哲理的语言可以浸润学生的心灵

阅读是件快乐的事, 尤其是那些经典美文, 备受学生喜爱, 蕴涵哲理的经典美文, 令人掩卷遐思, 有的文章读后甚至会让人产生醍醐灌顶之感, 学生从中获取精神上的力量。我曾经给学生推荐过毕淑敏的哲理短文《暴风雨是个筛子》, 文章语言朴实自然, 很多学生都有同感。其实生活也是筛子, 它筛去了软弱的人, 留下了坚强有毅力的人。再如给学生推荐美文《心在高处》, 点题的语段让学生清楚地明白了:从小就要树立远大志向, 坚定信念, 矢志不渝, 奋力拼搏, 时刻让心站在高处, 这样才能收获成功的人生。优秀的经典美文总会开阔学生的视野, 冲击着学生的心灵, 坚持阅读就会积淀学生的精神世界, 内化为学生人格的底蕴。

综上所述, 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鲜明的目标价值取向, 作者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审美情趣等都渗透在字里行间, 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课外经典美文, 从中一定会获得有益的启发, 深受作者的影响, 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 如同新课标所言, 语文课程是可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从而达到培育学生的目的。通过这一年多的实践证明:经典美文的阅读教学充分让学生学会在阅读经典美文中, 得到了美的熏陶, 受到了美的享受, 达到了美育的功能。我们有理由坚信美读教学在传播知识的同时, 会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形成美好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素养, 育时代英才。

育才功能 篇2

一、目标和思路

学院利用飞机城航空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 确定了“跟进航空产业基地, 打造服务平台, 整合文化资源, 传播航空文化, 培育航空人才, 服务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了依托航空科技馆, 开展航空文化教育,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和育人功能, 推进全面素质教育, 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塑造学院良好形象, 实现全面育人的总体目标。

二、主要做法

1. 以建设航空科技馆为契机, 搭建传播航空文化的新平台

学院与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相毗邻, 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航空企业向基地积聚的产业群优势。学院抓住机遇, 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原则, 与基地合作共同开发了航空科技馆项目, 并将航空科技馆建在基地核心区, 使它成为了开放办学、校企融通的桥梁, 航空文化传播的平台。

航空馆占地15亩, 总投资3000多万元, 是集航空文化、科技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实训、航空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服务平台, 是人们了解阎良、了解陕西、了解中国航空产业的窗口。该馆建设得到了行业、企业、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全馆共分航空文化展区、航空产业展示区、实训区和体验区四部分。文化展区又分为蓝天圆梦、世界航空发展史、中国航空发展史、飞行原理、飞机构造、制造、试飞、环境等十部分。航空馆以“放飞梦想, 航空报国”为主题, 以蓝色为基调, 简约大气, 洋溢着现代工业的气息。

在展馆内容设计上突出了航空科普和航空文化教育, 在展示形式上应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 采用了实物、互动、登机体验等多种形式;在展示方法上, 采用了声、光、电技术。参观后能使人深刻感受到“陕西是个航空大省, 阎良是个航空高地”, 中国的航空工业蓄势待发, 前景壮丽。原西飞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林更元感慨的说:“西航职院建设航空科技馆, 圆了几代航空人的梦想, 为国家, 为陕西做了一件善事和大事!”

2. 以“航空报国, 追求卓越”为主题, 开展航空精神文化教育活动

“航空报国, 追求卓越”是航空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是航空文化的灵魂。学院以航空馆为载体, 以航空精神教育为主题, 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和职业理想、职业情感、职业道德教育。学院把航空馆作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 编写了《航空精神教育纲要》, 由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安排两课时参观学习, 并与新生入校教育有机结合。一个个航空英雄的感人事迹, 一幕幕航空报国的动人画面, 使学生心灵为之震撼, 受到了航空文化的熏陶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领悟了“航空精神”的内涵。参观结束后, 让每位学生留言并组织“一分钟感言”交流活动, 组织了与西飞公司劳动模范座谈活动。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互动, 深化了教育效果。

3. 以培育科学精神为重点, 开展航空科技文化普及活动

航空工业素有“制造业之花”的美誉, 是高科技密集的行业。开展航空科普, 对拓宽学生知识面, 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我院把航空馆作为普及航空知识的重要基地, 把《航天航空概论》等专业基础课教学安排在航空馆。一是利用图文并茂的展板向学生系统介绍航空知识、航空原理、航空工艺和技术, 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二是利用展区的航空零部件、各类飞机和模型及多媒体手段,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三是让学生登上模拟飞行器, 进行航空体验, 激发学生对航空专业的浓厚兴趣;四是介绍中国航空产业的战略规划, 介绍航空大省陕西及飞机城阎良航空业发展现状和远景, 使学生增强投身航空工业的理想和信念。徜徉于航空馆, 学生深受启发和教育,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而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科学精神的陶冶。

4. 以塑造“航空人”为目标, 开展航空企业文化教育活动

作为航空类职业院校, 主要是培养面向航空制造、维修、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体验到真实的航空企业环境及文化氛围, 从理念、制度、视觉不同层面实现校企文化融通与衔接, 对育才树人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航空馆建立了“航空发动机维修实训基地”、“旅游英语实训基地”。航修基地的建设、管理及文化布置都模仿了航空企业的真实情景, 基地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承担了航空维修实训和职业资格鉴定任务, 被确定为省级实训基地。该基地与航空行业、企业密切联系, 聘请了航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教师在生产实训中, 不仅培养学生的技能, 还注重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合作意识、国防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等企业文化教育, 并组织了各类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和航空专家讲座等活动。旅游英语实训基地, 则安排学生利用周末为游客进行讲解实习, 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上述两个基地基本实现了学习环境与企业环境的融合, 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融合, 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融合。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航空人”身上优秀的品质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感悟到了航空企业文化的魅力。此外, 还以航空馆为纽带密切了与航空行业、产业、企业的联系, 先后加入了“中国航空学会”、“陕西省航空学会”, 发起创建了“陕西航空教育集团”, 为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创造了条件。

5.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 开展航空旅游文化活动

开发航空馆旅游资源, 带动“飞机城”旅游业发展, 发挥航空文化辐射功能, 是学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在阎良区政府支持下, 航空馆成为了阎良航空一日游的龙头, 在其带动下, 形成了航空博览——航空制造——航空飞行——航空娱乐为一体的航空旅游产业链, 目前已接待游客3000余人, 并以此为依托举办了阎良区青少年爱国主义及航空科普教育活动、“向往蓝天、放飞梦想”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等, 培养了青少年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的人文情怀。航空旅游文化拉动了阎良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也为学院开放办学, 主动融入地方、融入行业创造了切入点。

6. 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着眼点, 开展航空社团文化活动

航空社团文化是西航院社团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学院以航空馆为活动基地, 创建了“大学生航模社”, 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辅导老师, 组织学生开展航模制作和航模表演,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管理、自主创新, 培养学生对航空工业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航模社在省中专运动会开幕式等校内外重大活动中参加表演, 被团省委命名为“省级优秀学生社团”。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总结

航空科技馆2008年9月28日开馆至今, 已成为了“航空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 航空科技普及的重要平台, 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纽带, 带动飞机城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社团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成为了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新载体。航空馆建成以来, 被中国航空学会批准为“全国航空科普教育基地”, 被阎良区委、区政府授予“西安市阎良区科普教育基地”。共接待来自省内外接受爱国主义和航空科普教育的学生达万余名, 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提升学院服务社会能力, 塑造良好社会形象均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回顾、总结开展航空文化教育活动的过程, 我们有五点经验和体会:

一是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必须要突出学院的办学特色, 把育人摆在突出地位, 必须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

二是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必须紧紧依托区位优势, 深入挖掘和整合利用好区域文化资源。

三是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必须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有效载体, 寓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 寓教于乐。

四是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文化集散地和辐射源的作用, 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育才树人, 为社会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五是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必须针对职业院校特点, 吸收优秀企业文化的精华, 促进校企文化交融和衔接, 努力培养具有优秀职业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育才功能 篇3

★创新的摇篮—六组学习

自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以来,以“生活教育”理论和“创造教育”思想发展育才。学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天赋与爱好,将学生分为了六个组因材施教,称为“六组学习”,包括文学组、音乐组、戏剧组、绘画组、自然组、社会组。

★创新的办学思想—校训和校徽

育才中学的校训是:求真、乐群、行知、创造。

求真即“追求真理,学做真人”;乐群即“乐于合作,热爱集体”;行知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创造即“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此校训体现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训导师生以“做”或“行动”为中心,在“做”或“行动”上获得知识,追求真理,合作共进,创造新天地。

此徽标沿用陶行知的解释:“这是我们的校徽,圈有三种德性:一是虚心,代表学习;二是不断,代表工作;三是精诚团结,代表最后胜利。第一个圈,表示全校一体;第二个圈,表示全国一体;第三个圈,表示宇宙一体。而且学校、国家、宇宙是互相联系,息息相关,决不可能把它们彼此孤立起来意识。”

育才中学校标图案是三圈连环,如图:

★创新的大舞台——创造节

育才创造节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践和发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创造教育”思想,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发挥创造的原动力。

创造节的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塑造创新型人格,造就创新型人才。

创造节的内容和形式是:创造节的时间是每年的4月或5月。后调整为每年的10月或11月。创造节的内容有: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论文、学科创造活动、文体创编活动、以及具有创造性的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创造节是全校师生人人参加的、集体创造的大舞台,它的活动形式有:“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展览、现场书画比赛和书画摄影展览、实验操作比赛、行为艺术、环保时装秀、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自行车)车技表演、Cosplay动漫真人秀、育才学子“达人秀”、英语演讲、书市交易、美食展销、手工艺品展销等等。

★创新的加油站——科技创新社

育才中学科技创新社成立于1999年,其前身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组织的的理化生科技兴趣小组,至今已历时二十多年。

在科技创新社内,以年级为单位组建科技创新小组,由学校指派辅导教师,并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科技作品展,课外小发明征集,小制作竞赛等。

以科技创新小组为单位,结合社会、生活、学习实际、选定许多研究课题,领导和老师一起参与帮助学生筛选课题,论证可行性。指导学生围绕自己小组的课题,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询资料收集信息,有计划地到实验室进行实验,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外出走访、调查,并合理利用我校知识型家长,让家长也参与到科创中来。

育才中学科技创新社自创社以来,参与活动的社员以数千计,通过大量的科普学习、活动,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近些年来涌现了一大批的创造发明能手,特别是这两年来尤为突出,他们在各级各类的创造发明比赛活动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促进了学校创造教育的不断向纵深发展。

育才功能 篇4

关键词:校园文化,陶行知,育才学校,精品

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 即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 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学校文化包含了几个层面, 即物质层面 (校园环境建设) 、制度层面 (各种规章制度) 、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 (师生的行为举止) 。各个层面的文化通过协调一致的动态作用, 实现着对人的真正“改造”。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中, 教育的目的才得以实现。

重庆高新区育才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现代化大型学校。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牌名校, 也是一所风华正茂的年轻学校。正是“新”与“老”的碰撞, 激发了高新育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智慧与能量。在铸就育才精品的过程中,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 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在发展中一路前行。

1 加强环境建设, 创建美丽校园

校园建筑和景物布置是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环境, 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联系、各具特色、相辅相成, 共同组成校园文化的信息场, 向所有人传递着学校的文化底蕴、审美品味、精神风貌、思想趋向, 是学校教育理念、办学风格、精神风貌、目标追求和师生思想境界的无言表达和映射。学校环境对师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校园环境就如空气之于人, 水之于鱼。我校围绕“爱、生活、创造”的理念对学校环境进行设计、美化、优化, 以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含量和育人功能。

1.1 狠抓校园绿化, 打造育人环境

美的环境是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一个满眼绿色、花草丛生的校园, 不仅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学习热情, 而且可以净化心灵、激发创造的潜能。

我校紧邻“重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与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医科大学为邻。学校占地54亩, 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 绿化面积达6754平方米。继2008年成功创建区级绿色校后, 在建设“五个重庆”精神的指引下, 学校进一步推动绿色校园工作深入开展。在整体规划上, 我们以实用、经济、美化为原则, 以绿色植物为主, 适当布置景点, 做到点面结合、布局合理、搭配协调, 营造花草葱郁、绿树成荫、清爽优美、爽心悦目的校园环境。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提倡立体性和园艺化, 使地面绿化与空中绿化相结合, 并寄寓一定的象征意义, 提高环境的文化品位, 建设花园式学校。在管理工作中, 我们实行责任制管理, 组织专门人员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 努力使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

1.2 美化校园环境, 浸润师生心灵

美观、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布置不仅是办学理念的物化形式, 更能对孩子心灵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让墙壁会说话, 让校园的每一寸空间都赋有教育意义, 这是育才学校打造校园环境的准则。

为此, 我们申请了专款, 聘请专业人员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通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体现育人功能, 散发文化气息。我们重点打造了“走廊文化”、“楼梯文化”。把走廊、楼梯打造成“主体的画, 无声的诗”, 给学生搭建科学、艺术、经典三个平台, 引导学生与科学对话, 与艺术交心, 与经典通神。走廊的柱子上悬挂着名言警句、经典诗文;墙壁悬挂着师生字画、工艺作品或设置班级风采展示栏;洗手间里设置了温馨提示牌、生活小常识或趣味性的标语;教学楼一楼大厅设置“校务公开栏”、“教师风采栏”等;教学楼后的绿化带里设置人文景观, 开辟书香长廊、英语角;各处室的标牌精致美观。同时, 不断优化校园音响系统, 上下课电铃设为动听的音乐铃声, 课间播放轻松欢快的轻音乐, 让师生得到美的享受。

1.3 培养卫生习惯, 净化校园环境

学校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应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清洁的校园是学校文明的第一标志。在我校, 卫生习惯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常规工作。学校严格执行对校内清洁卫生实行定时检查和随时抽查的考评制度。每天定时检查、随时抽查各班级、各处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要求全校每个班级做到每周一次大扫除, 每天一次小扫除, 随时开展垃圾捡拾活动。另外, 我们还经常开展专题活动, 如开展“捡拾一片垃圾, 整洁一片校园, 净化一颗心灵, 收获一句赞誉”为主题的“弯腰行动”, 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保洁习惯和环保意识。

2 强化制度管理, 构建和谐家园

学校制度是调整学校内部各种关系、维系学校正常运转的各项规定。制定制度, 是为了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 使学校各项工作能有序地开展,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学校制度包括学校组织结构、学校管理制度以及二者背后所蕴含的形成学校制度的文化。当学校制度和学校文化融合之后, 就形成了一种制度文化。这种制度文化能把学校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 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其他学校难以模仿的学校核心价值观。

2.1 依法治校, 民主管理

依法治校, 民主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 提升教育品味的前提, 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特征, 也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我校高度重视民主管理, 依法治校工作。站在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高度,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校长领导下的部门工作问责制, 初步形成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局面。今天, 我校已建立了校长接待日制度, 开通了校长信箱, 积极采纳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士的合理建议;设置了校务公开栏, 适时张贴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行政会的会议纪要, 实行校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使广大教职工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坚持实行周工作安排制和月工作述评制, 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2.2 建章立制, 有规可循

要把依法治校落到实处, 必须建立健全法制化的管理体制, 对学校各方面的运作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这样, 学校的工作才有章可循, 有制可依。当前, 我校正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学校制度的重建工作, 对学校章程、教育教学、人事制度及经费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度进行重建、梳理、优化, 并将编制成册。我们坚持走制度管事、制度育人的管理之路, 促使学校管理工作日趋目标化、规范化、法制化, 每项工作、每件事情的处理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各部门运作有序, 各环节管理有条不紊, 以期达到“按制度管理, 依规矩办事”学校管理氛围。

2.3 奖优罚劣, 注重激励

我校十分重视激励机制的建设。先后制定了多项奖励方案, 如《教育科研奖励方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教学质量奖励方案》等。在制定奖励方案时, 我们均采用了民主、集中的原则, 广泛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比如, 我们在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时, 采用了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方法, 全面征求了所有教职员工的建议, 组织专门人员起草方案, 并把方案提交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工作幸福度。

3 学陶师陶, 打造育才精品

高新育才学校的前身是重庆合川古圣寺育才学校, 是陶行知先生于1939年所创办, 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所以, 陶行知的思想是育才品牌的根。在创建学校品牌的探索实践中, 我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 以传承陶老的教育思想为核心, 着力于探索学生多元发展, 致力于“教育学生九年, 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实践,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1 凝练办学理念, 提升办学软实力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是办学的指南。一所学校, 要想办得更好, 办出质量, 首先就得有自己独特、先进、现代的办学理念。我校在认真梳理、系统学习了陶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爱满天下, 生活育才”的办学理念。

爱, 是教育的前提, 只有在爱的氛围中才能造就充满爱心的下一代。我们认为, 一所学校不仅要有大楼、大师, 更要有大爱。“爱满天下”体现的正是一种教育大爱的宽宏与伟岸, 而这也正是陶老毕生事业的灵魂。生活教育是让教育回归生活并引领生活, 让教育回归社会并引领社会的教育, 即生活即教育。“爱满天下, 生活育才”不仅是对陶老教育思想的传承, 更是人们对教育重新认识之后的一种必然选择。注重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提升生活经验在学生认知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肯定学生个人知识和生命体验的教育价值, 是当前教育变革中的主流旋律, 因此, “爱满天下, 生活育才”也契合了当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意义。

3.2 加强校风建设, 营造育人氛围

校风体现着一个学校的优良传统、精神风貌。“新学校、新乐园、新世界”是我校校风的写照。今天的育才学校, 相比于陶老时代的育才, 已发展成为新时代的现代化学校, 校园里有充满爱的教师和学生, 有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 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有完备的, 可以让学生成长成才的新的条件。她是一所新学校。教师博学善教敬业爱生, 学生笃志行远孜孜以求, 育才学校是学生的家, 是孩子心中的乐园。孩子在这个祥和的乐园里, 强身健体, 结识朋友, 习得知识, 增长智慧, 快乐成长。新时代的高新育才学校坚持陶老的教育思想, 在新的学校、新的乐园里, 以爱为根、生活育才, 秉持“创造教育”的理念, 努力学习, 努力创造, 为明天的新世界而育才。

3.3 营造优良教风, 促进教师进步

教风是教师在治学态度、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等方面形成的良好风气。“迷中求进, 悟中探深、爱中育才”是我校的校风。“迷中求进”是指教师在育人过程中, 在遇到问题与困惑时, 善于用心挖掘问题背后的根源、澄清困惑产生的原因, 这样就能从困难中学到宝贵的经验, 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育既是科学, 也是艺术, 教师要做一名教育家, 必须用心感悟育人之道, 探索育人之妙, 在不断地“迷中求进、悟中探深”中, 积极探索和创造新的教育方法。“爱中育才”是对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一种诠释。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以“爱满天下”的伟大情操, 来感化每一个学生, 教他们求真理做真人, 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爱中育才, 方能爱满天下。

3.4 培养良好学风, 促进学生成长

“用好手与脑”是我校学风的体现。我国教育的弊病之一, 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 实践能力弱。陶老也认为, 中国教育之通病在于教用脑之人不用手, 不教用手之人用脑, 所以一无所能。因此, 革除教育通病之对策就是手脑联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手脑并用、手脑双全之人。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大脑、双手、脚、空间、时间, 使他们得到自由的生活, 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知行合一, 求知只是学习的一部分, 还要活用自己的双手, 在实践中检验所学, 在实践中悟得新知, 在实践中完善人格、创造人生。用好手与脑, 才能使理论与实践结合,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 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做合一。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校师生长期共同努力, 更需要各处室齐抓共管、同心协力, 发挥各自的功能, 互相配合, 形成合力。我们将本着科学创新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不断追求, 积极探索, 为共同构建以“生活、爱、创造”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秀琴.校园文化精神与高中生健康人格的养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

[2]易炳秀.从细节看校园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8) .

重庆市育才中学 篇5

育才中学的前身是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39年7月在重庆合川草街镇古圣寺创办的育才学校。重庆市育才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办学传统、优良的教育文化资源、鲜明的办学特色的历史名校。办学七十余年来, 学校培荞出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 为祖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是全国著名的师陶圣地、育才摇篮。原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 中央音乐学院陈贻鑫教授, 著名指挥家、作曲家社鸣心教授 (《红色娘子军》作曲) , 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家卞祖善, 著名版画家伍必端, 原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现甘肃省副省长张晓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总设计师尹泽勇、原兰州大学校长李发伸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教授, 美国key safey s y s te m公司全球总裁罗冠宏, 隆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涂建华 (全国民营企业50强) 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办学规模学校本部占地10万平方米, 现有100个教学班, 学生近6000人。学校拥有全新的塑胶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 雄伟宽阔的教学大楼, 高标准的学生食堂, 全市一流的学生公寓, 现代化的逸夫图书综合楼、电子阅览室、网络微机室以及校园信息网络工程等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学校押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教职工399人, 在近300名专职教师中, 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 重庆市名师2人, 重庆市首批学科带头人1人, 中学研究员、特级教师12人, 高级教师134人, 市级骨干教师38人, 10余名教帅先后赴美国、曰本执教进修, 6位教师被重庆市考试中心聘为兼职硏究员, 2位教师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硏究中心聘为研究员, 80%以上的教师都接受过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培训。♦办学成效学校教育质量一直稳居重庆市一流水平。自恢复高考以来, 学校先后培养出张河、廖星、丁春霞、夏葵、彭孟康、竺相坤、敖刚等7名省市高考状元, 重点大学升学率稳居全市前列。数百名学生茯得数、理、化、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一、二等奖。夏敏曦、唐培、宋杰、王荣江同学分别被选人全国中学生生物夏令营、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和全国中学生化学冬令营, 并获得银牌。♦办学特色学校是重庆市体育传统顶目学校和国家首批培荞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学生男子排球队多次获得省市第一名, 并曾赴曰本幵展青少年体育交流.从2〇〇4年至今, 学校男排已15次夺得重庆市中学生排金永校长 (右) 和重庆市话剧团团长郝鹏寿先生签署育才行知话剧社战略合作协议2014年元旦校艺术团管乐队与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音乐会开放排练交流获得该乐团成员一致好评。我校声乐队参加第七届重庆市中小学艺术展演小合唱比赛获得一等奖球锦标赛和重庆市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两大赛事冠军。学生艺术团排演的节目多次获得全市中学生文艺展演一等奖。2004年, 艺术团节目《三峡新校我们的家》荣获全国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金奖, 并受邀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了汇报演出。学校每年都幵展富有育才特色的“创造节”“体育节”等活动, 促进了学生心智的全面发展, 学校先后获得了省市“双文明单位”称号, 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教育质量先进集体、重庆市中学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招收艺术特长生试点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全国重点中学科硏联合体理事单位、全国11实践陶行知思想推进素质教育”先进集体等学校承担并结题的“素质教育中的生活教育模式研重庆市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我校语言队表演的朗诵《一个都不能少》获得一等奖我校学生艺术团参加九龙坡区教育系统文艺汇演获得舞蹈金奖《共圆中国梦》

转变观念为了更好育才 篇6

第一个转变的观念, 游戏精神实际上是一种童年精神。我们平时说的游戏是肤浅的, 只是停留在游戏的表面, 没有挖掘游戏的实质, 丁海东教授的精彩讲述不但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游戏, 而且使我更加坚定了我园一直以来的活动形式是正确的, 尤其在区角活动时间分配上意见不一致, 丁教授告诉我们不要低于一个小时, 我心里终于有了底儿, 今后, 我们要尽量为孩子们投放充足安全的材料, 让幼儿充分体验主观情绪感情,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幻想的童年。

第二个转变的观念, 画画时要鼓励儿童画不同形态和形状的画。我园美术老师教幼儿画画, 总是先出示一些范画, 再演示他的画法, 然后让孩子们模仿。孩子画画总是千篇一律, 创意很少, 张贴出来我们不认为很好看, 来人检查参观我们还沾沾自喜呢, 殊不知, 扼杀了孩子创作的天性, 罪过啊!吕教授的讲座真是一盏导航灯, 把我们指引上了一条光明大道。

第三个转变的观念, 儿童音乐教学中动作编排不要让歌词牵着鼻子走。听了王秀萍教授的讲座, 使我豁然开朗。此前为儿童歌曲编排动作, 总是绞尽脑汁对应歌词, 而王教授要求, 排律动作设计要跟着旋律特征走, 一句歌词中有两三个意象就好, 对我触动很大, 指导性很强, 她用大量的实例帮助我们理解讲座内容, 真是用心良苦, 尤其在《吃苦头的狐狸》当中, 她惟妙惟肖的动作表演让人身临其境, 久久不能忘怀。可以说, 王教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向音乐教学的智慧之门。我酷爱音乐, 能听上王秀萍教授的两节课, 真是三生有幸啊!

第四个转变的观念, 观察儿童应该走进儿童的世界。听了黄进教授的讲座, 使我对观察儿童有了本质的转变。以前自以为对儿童基本上是理解的, 但今天才认识到还远远不够。黄教授用《论语》中“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来诠释“观察”, 又通过不少视频和儿童作品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浅显易懂, 从感观层面到认识层面再到情感状态、生活立场、观点立场入手, 教我们怎样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以达到让教育去适应孩子的目的。

国培, 让我收获了快乐, 收获了知识, 收获了希望。培训结束了, 新的工作开始了, 作为一名教师, 此次培训中我深刻认识到, 在新的时代和新的教育背景下, 只有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 扩大知识面, 完善知识结构, 才能适应育才要求。从实践中学习, 在反思中进步, 提高专业化水平才是我们成长的途径和最大的收获。

上一篇:英语学习类移动APP下一篇:阈值降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