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意识

2024-12-08

教学意识(精选12篇)

教学意识 篇1

一、个性意识的培养

“以人为本”的观念体现在教育教学中,就是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教学中个性意识的培养极为重要。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面对个性特征鲜明的教学对象,教师要把“教案剧”变成“角色剧”,变传统的以“教路”统领“学路”为以“学路”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和优化学生的良好个性。阅读,是一个走近和走进语言世界的美妙过程,而阅读文学作品,更是一个以“人本”解读“文本”的微妙过程。教师可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表达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独到见解,让他们畅所欲言,主动与文学大师展开心灵的沟通,与文本之间相互对话,以促进其个性意识的形成。

二、活动意识的培养

创新性阅读教学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学生在活动中可尝试创新。中小学生好与人交往,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其提供思想碰撞的机会和条件,搭建开放的交流与交往的平台。学生在活动中协同合作,动手动脑,其创造力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陶行知说:“人与脑一块干,是创新教育的开始。”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验证明,受到活动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活动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呈下降趋势。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开展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唤起学生强烈的荣誉动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当学生处于竞争状态时,其自我成功的需要往往比较强烈。活动的方式可多种多样,诵读比赛、默写比赛、读书笔记评比,等等,都能帮助学生养成竞争意识,从而在竞争中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意识 篇2

(新人教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第2框《意识的作用》导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意识作用的两种表现,理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及应注意的问题。

2.能力目标:关注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以科学态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学会尊重客观规律,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能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运用哲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立志探索尚未被人类认识的事物。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难点:意识的作用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探究活动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

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蜜蜂建造蜂房就是建造蜂房,造来造去,它们的蜂房永远是一种样

子。而人不同,他们会造出各种各样的房子,他们的活动是有选择性 的,通过建造房屋,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哲学角度说明建筑师比蜜蜂高明的地方在哪里?

探究活动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类产生之后,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天空中,“昨

夜星辰”又添新客;地面上,一

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还有意识地利用天上、地面、地下的自

然资源,制造了数不清的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人类为什么能够改造世界?

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探究活动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刘翔被称为“亚洲飞人”。他的优异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因为他的

身体素质“先天出色”;另一方面和他的科学训练有关。他的教练孙海

平说,每次训练从开始到结束,他和大夫都会一直盯着刘翔,一点儿也

不敢马虎,“必须循序渐进慢慢来,千万不能急。”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曾有过几次路线斗争。以陈独秀为代表 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都给中

国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指引中国革命胜利前进。

阅读教材第40页关于张斌的事例,对比刘翔的成功,说明做一件事要想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

结合历史知识说明,机会主义路线对中国革命的危害以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积极作用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上述两段材料给我们什么启发?

【基础自测】

选择题

一、选择题

.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

A.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

B.能动的创造客观规律

c.能动的改造历史规律

D.自由的创造宇宙万物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文学中,这种拟人写法反映的哲理是

A.物质不能脱离意识而存在

B.物质的具体形态由于意识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多样性

3.每年的5月1日,全国劳动模范都齐聚北京,接受祖国的表彰。他们的事迹表明,只有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把高昂的激情投人到工作中,才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由此可见

A.精神可以直接变为物质

B.意识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可以转化为物质

c.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

D.高昂的激情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有决定作用

4.古希腊有位哲人说:“头脑不只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把需要点燃的火把。”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5.第29届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先由工程师设计图纸,后由建筑工人按图纸施工建成。这说明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D.意识可以先于物质产生

6.XX年奥运会体育图标显示出了鲜明的运动特征、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了“形”与“意”的和谐与统一。这说明

①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想象的结果

②艺术作品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③艺术创作可以不遵循认识的规律

④艺术作品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⑤艺术创作具有创作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

如果把实际情况比作“地形”,理论就是“地图”。当实际情况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我们不要期望按照“地图”来修地形”,而只能是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回答7-8题。

7.从哲学上看,“地形”与“地图”的根本区别是

A.前者是第二性的,后是是第一性的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有规律的,后者是无序的 D.前者是社会现象,后者是自然现象

8.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的哲学依据是

①错误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合作探究重点突破】

9.XX年11月,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国务院决定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把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把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唯物论知识说明国务院调整宏观政策做法的哲学启示。

0.我国航天科学家发扬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齐心协力、刻苦攻关,克服了绕月轨道、卫星定向、远距离测控通信等无数难关,确保了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XX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腾空而起,直奔太空。中国首颗绕月推测卫星的成功发射,成为中国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壮举,中华民族奔月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

教学意识 篇3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提问意味着有疑问,有问题意识,这是学好数学的第一步。数学家波利亚认为:“问题是指有意识地寻找一种适当的行为,以便达到被清楚地意识到但不能立即达到的目的。”由此可知,问题意识就是在思维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是思考解题过程以及方法的重要步骤。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诉求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对于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一种技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课堂上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的讲解以及教师关于某一道数学题的讲解方法。因为高中生如果没有问题意识,将无法在更复杂抽象的数学学习上找出一种游刃有余的方法去披荆斩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教学设计上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设计上应注重探究式学习,这体现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在每节课的开始,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带领学生一步步走进真相;在课堂的结尾处也可有点睛之笔,由学生自己总结解题过程中走弯路的原因以及通向成功的经验。课堂不能单纯地讲解知识,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范式,必须探求“提与问”、讨论以及自我测试等灵活方式。由此,学生不会觉得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在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问题意识也由此增强。

2.加强课堂之外问题意识的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板块进行总结,在自己的思维中建立“模块小房子”。每一个小房间都是对一个知识板块的知识以及解题方法的总结,方法及技巧的应用。这种总结是自我问题意识的训练,是课堂上教师已经总结的知识体系所无法比拟的。

二、解题意识的培养

从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还是把“题海战术”作为提高学生成绩的经验式方法。而此方法的弊端是容易使学生对于数学出现抵触心理。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根本,考试更是对于数学解决能力的一种考察。波利亚指出:“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的训练。”这但又不同于“题海战术”,他在《怎样解题》一书中就主要表达了解题过程中如何诱发灵感。解题意识的培养对解题能力的提高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全美数学管理者学会(NCSM)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将先前已经获得的知识用于新的不熟悉的情景的过程。因此,解题意识就是对于解题灵感的获得以及灵活实现知识迁移的思维。具体说来,就是面对数学题目时,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样做,而不是对于公式的简单套用。那么,如何培养解题意识呢?

1.理解和读懂。这一点主要是强调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数学语言的领悟。数学教科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它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它语言简洁、逻辑性强、内涵丰富、含义深刻,因而看数学教科书切不可浮光掠影,一目十行。数学知识包括的原理、定义、公式等是解题的基础,没有真正弄懂这些公式原理,不知道某原理的应用领域及其方法,就无法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另一方面,在解题的过程中读懂题目和问题,是找对解题思路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都是拿到题目后并没有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每一个已有的条件就开始解题,这就很容易犯错误,无法达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2.直覺与方法。直觉是数学推理中的非理智因素。直觉洞察力,俗称眼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迅速识别、直觉理解、综合判断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直觉洞察力的培养,使学生善于总结在每一次解题过程中方法的运用,并可以为之归类。包括洞察数学图像、较难题目背后的隐蔽的关系、洞察有关已知条件的属性、洞察题目中的数量规律、洞察在我们记忆的“小房子”里的熟悉的模式等等。虽然洞察力是因人而异,存在高低的差别的,但还是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培养不断增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以及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总结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如通过类比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整体把握方法找到单从细节无法找到解题的思路,因果联系等,很多方法是需要在教学实践和解题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的。

3.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思维定势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思维的惯性,是习惯性思维方式。思维定势对于解决数学上的类似问题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容易禁锢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尤其是面对思维定势与解题途径不一致的情况时,应积极打破思维定势。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意识,就要积极诱导学生突破数学思维障碍,消除其消极的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问题意识和解题意识的结合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强问题意识和解题意识的培养。一方面,问题意识是解题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对教科书上的定理、公式、结论等应带着问题意识来学习和教授,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掌握其实质和具体应用领域并达到活学活用。而且问题意识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也有着前提性的重要作用,不带着问题意识去读题,就无法抓住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在解题意识的增强中,善于总结,问题意识也随之丰富和加强。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问题意识和解题意识不是孤立发展的,应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题意识,领会二者的相互渗透以及结合对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波利亚,《数学的发现——对解题的理解、研究和讲授》,科学出版社,1982

2.谢祥、周北川、赵刊,《数学方法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刘云章、唐志华,《数学 教学 哲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责编 齐秋爽】

教学意识 篇4

教学意识和课程意识是英语教师的主体意识的两种表现形式。相对来说, 教学意识是英语教师的基本意识, 它使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更加敏感和自觉。而课程意识使英语教师对自己所授课程本身更具反思和批判性。 (吴刚平, 2003)

(1) 教学意识

“教学意识指的是对教学的敏感性与自觉性程度。一位老师熟悉教学, 能够站在教学的立场来理解自己的工作, 那么他就有教学意识”。 (吴刚平, 2003) 教师能够把握教学内容, 并采用与之相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实现教学目标, 基本上算是具备了教学意识, 这也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前提。英语教师的教学意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 学者付安全将这一系统概括为教师对学生、学科、教学以及教师自身作用的评价, 即对英语语言的认识, 对英语语言学习的认识, 对英语语言学习者的认识以及对英语语言教学的认识等。 (付安全、倪东阳, 2012) 比如, 英语语言的本质与构成成分及其作用;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的关系;英语语言习得的方法;英语语言教学涉及的诸多过程;英语语言学习者在教学中的角色及如何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等。

(2) 课程意识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指在课程实施中, 教师自觉地将课程目标细化为教学目标, 主动搜集整理课程资源,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敏感地反刍课程目标的合理性, 体察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育意义, 科学地评价课程实施结果, 从而真正走向课程实践的目的性、计划性、敏感性和自觉性”。 (王长江、王思军、李新乡, 2007) 课程意识指向教师的教学观念层面, 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行为, 同时反映了教师对课程系统的理解和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的把握和创造程度。就英语教师而言, 他所具有的课程意识可以概括为主体意识、敏感意识和批判意识。英语教师要将自己视作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自己是课程决策与发展中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 不仅要理解课程的理念, 而且还要运用自身的个人理论对课程理念进行批判吸收与改进。

2 英语教师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的必要性

(1) 教学目标层面的必要性

教学意识关注的重点是忠实地实现教学目标, 即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 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因此, 教学意识缺乏在教学目标层面的辩证思维。相比之下, 课程意识做到了这一点。课程意识的重点首先是:设定的教学目标合理吗?即要拷问教学目标本身是否合理。如果教学目标本身不合理, 即使实现了教学目标也不能称作有效教学, 而可能是低效或者无效教学, 甚至是负效、有害的教学。课程意识除了关注教学目标本身的合理性之外, 还关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否有教育意义。如果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反教育的, 即使实现了合理的教学目标, 也很难说这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例如, 在语法的教学上, 注重教学意识的教师一般会把某个语法点的相关知识加以罗列, 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牢固记忆, 然后通过做练习的方式加以巩固。而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会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呈现语法知识, 或者设置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语法知识, 在学生充分感知了语言以后, 再对语法进行归纳总结。前一种做法把学生看成了“接纳知识的容器”,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长期如此, 必然使他们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后一种做法则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行为层面的必要性

在教学行为上, 教学意识往往追求功能的最大化, 即教师总是希望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 而忽视了学生课程结构中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动态平衡。课程意识则强调教学行为的功能发挥一定要置于学生的整个活动结构当中来考察, 教学行为的功能应该是恰到好处, 否则过犹不及。例如, 具有教学意识的教师会放大词汇的掌握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把背诵、听写单词作为其教学的突出任务, 而忽略了英语词汇教学是一项具体的教学行为, 它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功能, 必须放在英语学习的整个背景当中来考察。课程意识则使教师认识到学生学习英语不只是掌握词汇, 还有学习阅读、锻炼听力和口语等其他内容, 不能孤立地把词汇教学的功能最大化。英语教师要在教学行为层面上转变教学意识, 学生不只是需要学习英语, 还需要学习其他科目;不仅需要学习, 还需要运动、娱乐、玩耍、休息。

(3) 在教学结果层面的必要性

教学意识往往关心的是直接的教学结果, 特别是考试成绩。过度的“应试教育”, 就是典型的只有教学意识而忽视课程意识的表现。例如, 为了学生在期末考试或学业考试中的成绩而过度强调知识点或语法点的讲解与训练、对所谓应试技巧的灌输、以“考什么就教什么”为宗旨的教学内容的组织等等, 往往忽视了英语作为语言的学习规律性:语言的学习是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综合的学习, 各项能力相互制约, 不可偏废。这种教学意识主导下的应试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上的“高分低能”表现的尤为突出。

以课程意识取代教学意识, 就是要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强调考试成绩的获得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综合全面的发展为代价。就英语教师而言, 就是既要看到学生在试卷上所反映出的“无声”的英语语言能力, 也要关注其“有声”的语言能力——口语的表达和交际能力, 从而从教学结果层面上使英语语言的学习真正成为提升能力的过程, 英语课程成为“学以致用”的学科。

3 英语教师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的途径

(1) 英语教师自身的努力

1) 深化对新课程的理解

对于英语新课程很多教师只是停留在机械、表面的认识上。除了新教材, 教师谈论最多的是如何开展任务型教学, 而没有意识到任务型教学模式只是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之一。很多教师都经历了学校或者教育管理部门的新课程培训, 这无疑是帮助教师理解英语新课程的有效途径。 (王月芳, 2010) 但英语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也需要不断深入。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研读有关英语新课程的书籍和资料, 进行系统的课程理论的学习, 并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去思考, 才能对英语新课程形成有意义的理解。

2) 开展行动研究

教师对英语新课程有了真正的理解, 就能够对自己的课程实施做出判断, 而当他主动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课堂观察和数据搜集, 以此来检验自己的教学实践时, 他就进入了行动研究的领域。首先, 发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界定, 然后制订行动计划, 再回到教学中实施并记录行动, 最后进行反思和评价。这种研究不仅加深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 更能具体地解决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2) 专家的引领

专家指导下的理论学习为英语教师实现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就英语教师的专业特质来看, 其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有赖于理论的指导和专家的引领。这同时也要求专家进行的英语课程研究必须从注重英语课程开发转向更多地关注英语课程实践中的教师, 将英语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体及重要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进行研究。 (郭元祥, 2003) 专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师实现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 尤其是对其课程意识的构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帮助英语教师顺利实现这一转变过程并建构以课程意识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是专家指导教育实践的重要任务。

4 结语

英语教师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的转变, 是英语新课程顺利实施的迫切要求, 更是英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当然, 从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的转变, 并不是说要完全抛弃教学意识。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 二者是相辅相承的, 英语教师课程意识的养成以教学意识为基石, 教学意识中合理的成分是课程意识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课程意识及其向课程行为的转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9) :43-46.

[2]付安全, 倪东阳.论外语教师课程意识的再概念化[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 (6) :49-53.

[3]王长江, 王恩军, 李新乡.课程意识的涵义、价值与生成[J].现代教育论坛, 2007 (20) :10-13.

[4]王月芬, 徐淀芳.论三维目标的设计、实施与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 2010 (2) :8-11.

《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 篇5

课题:意识的作用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授课时间:2010年9月16日 授课人:季晓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意识;重点把握意识能动地反作用的同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力目标】通过课堂合作探究活动增强学生交流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判断正确与错误意识的辨别能力,激发其积极发挥正确的意识指导生活实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想问题、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深刻感受正确意识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目标、坚定理想,激励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行”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意识”阳光的味道。教学重难点:

【重点】意识能动的反作用 【难点】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

学情分析:现阶段的高中生心理脆弱、行为缺乏主动性,对其心理和行为的正确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本课就“意识”的相关知识对于高中生而言相当抽象难懂,基于以上两方面,本课从学生最向往的生活入手,顺理成章引入到西部大开发,让学生感受到西部大开发必要性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意识的巨大作用,再上升理论解读,既有利于知识、能力目标的实现,又能够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合作探究;讨论法;讲授法。教学工具:传统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情境设计,导入新课】

情境设计:多媒体播放都市生活的宣传片

师:此片向我们展示了改革开放30多年,智慧的中国人民打造的、美丽的东部沿海都市风光和富裕的江南鱼米之乡,作为西部人我们向往、追求,西部大开放如春风般沐浴西部十载,指引着西部人们从偏远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落后走向小康,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步步向着美好生活迈进,从改革开放到西部大开发无不彰显出人类意识的巨大作用,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索意识的作用(板书)。

【互动探究,释疑解惑】

一、意识(板书)

(导入下一个环节:意识富了东部、发展了西部,使人们在中国这片广袤的热土上谱写出如此美妙的篇章,看来我们都必要先认识一下“意识”)

1、意识

师:我们就以西部大开发政策为例,同学都知道西部大开发政策是国家对西部贫穷、落后且民族比较复杂等客观实际情况做出的反映。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对某人、某事、某物产生的反映,存在于我们的脑子里,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或者行为表达出来才能被人所知,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符合这种情况的都属于意识,例如,想法、看法、认识、理论、精神、目的、欲望、情感、意志、计划、信念、理想、政策、法律、法规、方案、图纸,甚至是封建迷信思想、恐怖主义等等都属于人类意识的范畴。

二、意识的作用(板书)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板书)

(哲学家们称“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正是这美丽的花经过十年的绽放使得占全国陆地面积57%之多的广阔的西部旧貌换新颜)情景设计:多媒体展示过去的西部和现在的西部材料

2010年7月在京举行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总结并充分肯定10年西部大开发取得辉煌成绩,同时做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决定,强调今后十年是西部乃至全国发展的关键十年。

疑:国家为什么又进行第二次西部大开发?

师:开放式问题:同学们是否有对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兴趣的话题不妨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西部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这样显著的成就,国家为什么又进行第二次西部大开发?)

请同学们前后座位4人一个小组,讨论本话题,并给出本组的答案。生: 国家:

综合国力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 „ 西部:

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与东部相比,贫富差距仍然很大;自身生产能力较差;人才、资金、技术缺乏;教育水平整体落后;基础设施薄弱„ „

师:从同学的分析中老师从国家和西部两个维度对同学们的答案进行整理,从中我们能看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放政策是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而非盲目进行,是根据中国发展和西部的实际为出发做出的创造性选择,这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也是人们意识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刚才同学们并没有停留在成绩这一现象本身盲目乐观,虽然十年的发展,西部的实际情况变了,但同学们依旧能站在整个国家和西部客观发展的现状,透过“思维的眼睛”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抛出第二次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诸多因素,这也说明人类的认识不是总再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它会随着世界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断地探索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从而逐步地揭开自然之谜和社会之谜,这恰恰诠释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即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板书)

(无论从国家的发展和西部的进步,西部大开发都必须要继续进行,最近老师找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模式)西部大开发的模式

1.国外模式

●美国西部大开发:低价出让土地,大量吸引移民 ●意大利南部大开发;发展军工企业,带动经济发展 ●日本落后山区开发:财政补贴,设立基金 2.东南发展模式

●一是特区式,采取优惠政策

●二是开放式,吸引外商投资

师:他们均带来了不错的效果,我看拿来作为咱们西部发展的战略挺好,同学们你们看怎么样? 生:应该会有争议

师:针对现在西部发展与挑战并存的实际情况,请同学们为第二次西部大开发出谋划策(可以就刚才探讨的某一方面、某一角度或者站在某种角色上谈谈如何进行第二次西部大开发?)。生:国家、企业和个人

师:从同学们的答案中能得出意识也有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我们应该树立正确意识而自觉的纠正错误意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同学们在尊重国家和西部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同时,也不是未能为力的,大家想到了那么多的好办法。

(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师:同学们很有智慧,想法各不相同,均有自己独特一面,这足以体现同学们的创新意识,设计出这么多的好办法,我们如何将这么蓝图真正的造福西部人民呢?

生:实践 师:对,只有用意识去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把我们脑子里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这时意识才真正具有了现实意义,即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如果用我找到的办法去指导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践,注定是要失败的,甚至会使阻碍西部的现代化进程,看来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会促进事物的发展,导致实践失败,错则相反。

师:

追问:当同学们都按照各自的构想去行动,都会有美好的结果么? 生: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的,说明理由 师:归纳总结

(1)意识各不相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会促进事务的发展,实践会成功,相反则失败

(2)是否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是否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3)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精神),因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能否以高昂的精神迎接挑战(顺便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带出来,因为这一点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得以体现的)

师: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留有意识的烙印,小到我们吃、穿、用,大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意识创造的许多东西,没有人的参与是永远也不可能被自然进化而来的,自从有了思维着的精神,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每天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越来越成为人化自然,甚至我们已经将思维的翅膀伸向了宇宙空间。2010年国家已经吹响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而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就是未来西部大开发的主力军,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你们是最棒的!

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是单纯地适应自然,必须充分发挥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科学的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实施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

我的看法:

一是反对照搬照抄国外模式:国情不同(改革中许多问题就出在这里)

二是反对照抄照搬东南模式:背景不同:“特区”不特

三是反对西部开发只有一个模式:

应是多个模式

●西部这么大,不能只用一个模式

●要突出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即特色产业,是区域发展的载体)

古诗教学:唤醒学生生命意识 篇6

小学语文课本每册都选有古诗,这些古诗风格流派各异,有哲理诗,写景诗,也有咏物诗。每一首诗都流淌着生命意识之泉,汩汩清流,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古诗是融音乐美、书画美、意境美为一体的古典艺术,走近、学习和感悟古诗的前提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而随着学生生命意识的被唤醒,他们对古诗的理解会更深刻,把握会更准确,感悟会更透彻。那么怎样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以古诗的形象性为突破口,以咬文嚼字为手段,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语文学科的基本要素是语言,由语言组成的文章,绝不是字词句的简单拼凑堆砌,而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诗的语言极其凝练含蓄又生动形象,古诗中描写的对象,往往具有形象性和可感知性。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形象性为突破口,充分注意到由色彩、线条所构成的形象画面,以适合小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整首诗是从“望”字展开的。“日照”、“紫烟”、“瀑布”、“银河”每个物体中分别包含着色彩红、紫、白、蓝这四项组合起来,就是一幅斑斓的画面,从无色彩的字词的描述中,引导学生看到绚丽的七彩,引起他们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的热爱与赞美。诗中“挂前川”,“飞流直下”、“落九天”,浩浩荡荡奔流的声势与一泻千里飞流的动感中,具有了线条美。其线条笔墨随意、酣畅淋漓,大有踏破贺兰山之气势的快感。无数线条加上多种色彩织成了雄伟壮美的庐山风景画,生命意识的唤醒使学生读诗时仿佛把着诗人的脉,身临其境地沐浴着大自然的美丽。“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用“飞”字,可通过比较,改“奔、快、急……”等多个字反复琢磨,细细品味用这些字和用“飞”字的差异,体会其中的微妙变化。通过咬文嚼字,一步步地把学生唤醒,让学生看到庐山瀑布叹为观止的强大落差,听到瀑布抑扬顿挫的水流声,感受到瀑布豪迈磅礴的气势,从而激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第二,通过反复吟咏,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吸收来体会诗的内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巨大潜能,在获得对诗歌感情而生喜悦的同时,也品尝到成功或比较成功地解析与运用语言的快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凡诗,熟读深思子自知”,强调的都是朗读在学古诗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学时要加强朗读训练,反复吟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读出韵味,感悟其内涵。

如杜牧的《山行》,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仄仄平平仄仄平,诗句本身读来余音缭绕,在回环复沓中逐渐地展开,一个个意象如画轴铺展而来。寒山、石径奠定的基调便是“悠然见南山”般的闲适、恬淡。诗句中的“晚”,一方面指出了时间之晚,点出是深秋的傍晚,另一方面暗示了作者观赏兴致之浓,留连忘返。“晚”在诗中是承上启下,因此要重读、带长音,而且得一气呵成,从而把最后一句点睛之笔推向高潮,诗人的感情起伏便有节奏地唤醒了学生的生命意识。秋风习习,枫叶款款飞舞,白云缭绕之中隐约可见几户人家,而经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盛开的鲜花还要红艳,喜爱之情自然地从诗中流露。学生生命意识的被唤醒,不仅使学生感悟到诗人的丰富情感,加深对诗的理解,而且获得了无限的美感与快乐。

第三,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全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更深一层地解读古诗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创造的快乐,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力,发展其个性。

诗重感情,也重想象,更重创造。由此及彼,展开想象,唤醒了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欣赏到绝胜的佳景,体悟到动人的情思,感受到美妙的旨趣。如柳宗元的《江雪》,千鸟飞绝、万人踪灭,孤独寒冷不同凡响,常人一般不可能有此体会,便需要借助书画、配上相应的音乐或其它艺术手段,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来加以理解。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寒冷凄清的环境之中。群山连绵中没有一只飞鸟,无数小道上没有一个人的身影。一“绝”一“灭”使画面寒冷到极致,没有一丝一毫的生气,再加上大雪覆盖,茫茫一片,空间无限之大,而色彩极为单调,凄清到了骨髓里。偌大的背景下,一叶小舟飘浮,一位老渔翁独自于寒冷的江水垂钓。天地之间如此纯洁而宁静,一尘不染,万籁俱寂。在声声凄楚悲凉而又孤独的旋律伴奏下,引学生置于诗句描述的画面中,让他们展开想象去体会,去走近诗人的心灵。独钓,老渔翁独自钓的是什么呢?是钓鱼还是在钓一种心情?江面上浮着冰,就仿佛是一江冻结的语言,而冰层覆盖的深处,有江水不停地此起彼伏,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澎湃涌动,此时无声胜有声,把万千情肠浓缩于这精炼的二十字。在体会余味的无穷之中,学生的思绪便会自由翱翔,个性得以发展,生命意识就会强烈地被唤醒。

一首首古诗,进入学生视线的是文字符号的排列,没有可视的绘画,没有可赏的舞蹈,没有形、色、音一体的影视动态形象;然而有的学生从中听到了落叶叹息、看到了溪水欢快流淌,闻到了缕缕的野花芳香,甚至感悟到悲欢离合的种种人生,其原因,就在于古诗唤醒了学生的生命意识。

化学教学与环保意识教学 篇7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 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 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 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时, 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化学与环境的关系, 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 可能造成什么样的恶果, 以及如何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道理, 深入浅出地阐明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为了做好环保教育工作, 作为化学教师平时应收集、积累环保信息和先进科技成果, 把收集到的材料自然渗透到教学中, 使化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紧密联系实际。

例如, 学习了“煤的燃烧”的知识后, 介绍“酸雨”。

酸雨的形成:含硫、氮燃料的燃烧, 化工生产中废气的任意排放。

事实及危害:上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城市伦敦的“酸雨”, 50年代美国某工业城市的“酸雨”。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重庆、贵阳等工业城市大面积的“酸雨”。“酸雨”可以使工业机械锈蚀, 寿命缩短;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 从而进入鱼、贝体中, 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可以使土壤酸化, 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还可以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蚀。

消除措施: (1) 减少污染源, 采用低硫的煤, 或者对含硫燃料进行脱硫处理。 (2) 开辟新能源, 如太阳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3) 优化产业结构, 对工业废气进行综合处理, 提高回收利用率, 化害为益。

二、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也应重视环保教育, 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

在实验教学中, 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 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贮存硝酸时, 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 以免硝酸见光易分解和挥发, 污染空气。在实验操作中, 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防止学生一味追求趣味而乱动手摆弄。要求学生在制取有毒气体时, 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 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还要要求学生, 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 一定要在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然后统一处理, 严禁随意倾倒。为了改进实验教学, 在制取一些有毒物质 (气体、液体) 时, 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 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或液体泄漏。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 不能任意排入大气中。如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参与反应时, 对其尾气的处理, 可用点燃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 注重环保问题, 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三、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丰富多彩, 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 (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 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 , 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 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 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 办展览和小报, 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做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 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行为, 是一种违法行为。

教学意识 篇8

一、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关系

根据许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意见, 语言和言语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语言是交际工具, 是社会化的一种规范的信息系统, 而言语是使用语言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 是个人心理现象。语言和言语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两者掌握的途径不同。语言可以通过直觉 (例如儿童掌握本族语) 或理论学习来掌握, 而言语只能通过相应的实践来逐渐掌握, 听、说、读、写等每一种言语技能都是在大量接触现实的言语条件下反复实践练习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知识是以经验或理论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中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 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关系。知识的特点是可以理解和记忆。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 包括心智活动方式。技能的特点是可以模仿和练习。以驾驶汽车为例, 懂得交通规则、了解汽车上各个部件和开关的作用非常重要, 但仅仅掌握这些知识还不能驾驶汽车, 还必须通过经久的练习才能掌握驾驶技能。由此可见, 知识与技能有密切联系, 但不能等同。对培养技能来说, 知识只能起促进作用, 不能以掌握知识代替技能, 言语技能只有通过听、说、读、写的实际训练才能获得。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内容, 言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等四种。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 (新课标) 明确指出, 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发展言语技能的重要基础;言语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 又是学习的手段。由此可知, 英语教学过程中单纯强调掌握语言知识和单纯强调重复操练各种言语技能, 同样是不适当的。

二、课例分析

现以选自陈琳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 (基础模块) 学生用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则对话 (略) 为例, 对教师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和技能训练意识进行简单的分析。该对话的题材为校园生活, 包含六个新单词和短语, 语法项目为一般现在时。

教学设计一:

1. Teach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2.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dialogue after the teacher.

3. Introduce and explain the usage and structure of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used in the dialogue.

4. Ask the students to translate the dialogue into Chinese.

5.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dialogue in pairs.

6. Check a few pairs’reading.Correct any wrong pronunciation when it occurs.

7. Have the students do some written exercises (omit-ted) based on the dialogu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教学设计二:

1.The teacher prepares a gapped dialogue with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missing.

2.Introduce the topic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dialogue.

3.Have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fill in the mis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4.Check the missing parts and teach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5.Have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repeat.

6.Ask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gain and decide whether the statements (omitted) are true or false.

7.Answer the questions (omitted) based on the dialogue.

8. Read the dialogue in pairs.The teacher walks around to correct any wrong pronunciation or offer help if necessary.

9. Get a few pairs to role-play the dialogue.

10. Pair work:Talk about your school life.

分析:

教学设计一重视语音、词汇与语法的教学, 教学活动以朗读、讲解、翻译、笔头练习为主, 偏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忽视技能训练, 属于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说明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 但缺乏言语技能训练意识。

教学设计二中, 教学活动以听、说为主, 突出技能训练, 学生有较多的语言练习和实践机会, 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原则和交际性原则, 说明教师有较强的言语技能训练意识。同时也重视词汇教学与语音教学, 显示教师也有一定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但对功能意念、语法等方面的教学有所忽略。

三、如何正确处理语言知识教学与言语技能训练的关系

笔者认为, 处理英语语言知识教学与言语技能训练两者的关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单纯讲解与传授语言知识, 防止教学活动学术化

外语教学最忌烦琐的讲解或满堂灌。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过多的讲解不仅收效甚微, 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而这种能力必须通过语言实践才能培养起来。因此, 英语教学应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 坚持交际性原则。

(1) 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因此,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意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 而不是单纯传授英语知识。

(2) 精讲多练, 融语言知识教学于听、说、读、写活动之中。听、说、读、写既是语言教学的内容和目的, 也是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对于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 直接通过听、说、读、写练习就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则不需要讲授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而随着学生学习的语言项目增多和语言现象变复杂, 就有需要和可能讲授语言知识, 但对语言知识必须精练地讲解,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实践活动, 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3) 尽量避免孤立地教学语言知识。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 如果脱离了材料和语境进行孤立的教学, 学习者要么容易遗忘, 要么难以理解, 从而难以形成明确的概念和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 语言知识最好结合语言材料进行教学, 并创造必要的语境进行练习和运用。

(4) 教学过程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避免满堂灌的最好办法就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发现性的学习。教师可采用提示、注意、观察、发现、猜测、分析、归纳、对比等多种方式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 让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其中, 以学生为中心, 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 把发现规律、总结规则的过程也变成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

2. 正确认识语言知识对于技能训练的监控和指导作用, 防止过于强调技能训练而过分弱化语言知识教学的倾向

语言学家根据儿童轻而易举习得母语的现象提出了“习得”理论。简单地说, 习得就是无意中获得, 亦即在自然的交际情境中通过使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习得理论的出现对于改进和提高我国的英语教学起到了无可置疑的作用。不少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习得的环境, 提供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 使英语学习中的“聋哑”现象大为改观。

然而, 我们的教学毕竟不是在英语国家进行, 没有所学语言的客观环境, 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毕竟有限, 单凭课堂教学, 学习者难以完全正确习得语言规则。甚至提倡自然法的克拉申 (Stephen D.Krashen) 在强调习得语言的同时, 也还是认为自觉学习语言规则能够产生监控作用, 能对习得系统的输出进行检验和改正。通俗地说, 语言知识的教学是“会不会”与“对不对”的训练, 而言语技能的训练是即席反应训练, 亦即熟练度的训练。教授知识是为了指导实践, 两者结合起来有助于理解、记忆、对比和监控, 有利于加速言语技能的内化过程。因此, 教师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对于技能训练的监控和指导作用, 防止过于强调盲目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而过分弱化语言知识教学的倾向。

3. 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犯错现象, 把握好纠错时机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心理学上的不同学派, 对待学习中错误的态度从来就是不同的。行为主义者强调有错必改;认知论者却不主张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多加纠正。因此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两种现象:要么见错就纠, 强调语言训练的精确性;要么对错误无限宽容, 强调对学生的尊重。两者都有道理, 但对不同的错误还是应该区别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语言基础知识教学阶段强调的是语言的准确性 (accuracy) , 包括基本的发音技能、词汇的基本用法和基本的句法结构等。这一阶段应该重视纠正错误, 发现错误立即纠正。因为错误的习惯一旦形成, 要改正就比较困难。而且, 这样的纠正并不影响学生的思维过程。虽然在情绪上会有一些影响, 但只要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他会理解教师的纠错对他改正错误有利而表示欢迎。相反, 在技能训练阶段, 尤其是在训练学习者连贯说话、强调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fluency) 的时候, 对待学习者的错误就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即使语言中有些错误也不宜打断予以纠正, 必要时可在事后指出。这样是为了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影响学生的思维过程, 同时也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鼓励学生积极开口, 主动参与。因此, 教师对学生在不同性质的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要加以分析判断, 正确把握纠错时机, 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综上所述, 英语教师要有明确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和言语技能训练意识, 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讲”和“练”的矛盾, 才能搞清楚“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 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摘要:掌握外语并非掌握关于外语的知识, 而是要在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的同时, 熟练掌握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各种技能。要正确处理语言知识教学与言语技能训练的关系, 教师首先要具有明确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和言语技能训练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师,语言知识教学,言语技能训练,意识,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兴.外语学习与教学[M].西安出版社, 2011.

[2]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黄剑平.辅以语料库的新认知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文化意识与翻译教学 篇9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 而传统的翻译观往往将翻译局限于语句结构的简单转换, 忽视了翻译是跨文化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本质。Juri Loman指出:“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 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这说明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使用必须要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因此, 我们在进行翻译时, 应从跨文化的视角, 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避免翻译信息的走失, 确保译文的原汁原味。

在翻译的过程中, 仅仅掌握一些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是完全不够的, 毕竟我们所翻译的内容并不是语言符号本身, 而是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文化很复杂, 主要包含群体成员共享的知识、信仰、道德、风俗等。而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是蕴含在语言层面的小文化, 即一些词语、惯用法等所包含的文化因素, 而这些都是可译的。良好的双语 (母语和第二外语) 文化修养和综合知识功底会帮助我们译出好的作品。因此, 在翻译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文化因素, 有意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有助于学生克服文化障碍, 实现语言间的顺利转换。

二.文化差异与翻译

中西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比如, 中国人提倡中庸之道, 表达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却推崇直截了当, 清晰明了。因此, 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的障碍是不容忽视的, 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翻译信息的失真和走失。

1. 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是指在地理、环境、气候作用下而形成的文化。莎士比亚有一著名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lovelier and more temperate.”莎士比亚有把自己的情人比做美丽的夏日, 我们如果从中国文化出发, 将很难理解这样的柔情。由于英国属于高纬度国家, 夏季的平均气温也只在20度左右, 正是凉风习习, 好不浪漫的时节。因此, 这样的比喻也就是情理中的了。此外, 南北半球的差异, 也会影响到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在中国, 河水东南流, 所以就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 而西方河水一般是向西北流入大海, 那么汉诗“功名富贵若常在, 汉水亦应西北流”的英译就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的差异了。对“西北流”可以做变通处理, 译为“backwards”就解决了双方的理解难题了。

2. 宗教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形成了我国颇具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譬如, “佛法无边”、“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得道升天”。而西方信仰基督教, 相信上帝创世之说。《圣经》极大影响了西方语言,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家徒四壁) , “Judas’kiss” (死亡之吻) 。当处理这些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汇时, 简单的直译是不够的, 一定要结合相应的文化典故加以意译。那么, 从宗教文化角度出发, 把佛教用语“阿弥托佛”译为基督教中的“Godbless you!”则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3.风俗差异。

最为典型的是针对“龙”的文化内涵上, 中西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在中国, 龙被视为神物, 我们为是龙的传人而自豪。古有龙袍、龙颜一说, 而现今我们又用“龙飞凤舞”、“生龙活虎”来形容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而在《圣经》当中, 龙 (theGreatDragon) 代表了黑暗势力, 那么如把“望子成龙”死译为“expectingone’s childto bea dragon”则完全丧失了语言背后文化的意象。因此, 出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把“龙”译为“Loog”而非“dragon”。同样, 对于一些英语词汇的翻译也应兼顾到中国文化。比如LAN-COME兰蔻、Ardor雅黛、VICHY薇姿、Avon雅芳等诸多国外品牌译名采用了“芳”、“黛”、“雅”、“姿”等汉字, 迎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三.文化意识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曾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 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而对于翻译教学而言, 目的并非在于教会学生进行简单的文字转换, 而在于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翻译规律和技巧, 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形成正确的翻译思维, 从而实现语言间“保真”转换。因此, 文化原则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加强学生母语文化素养。

恩格斯曾说:“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 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所学的语言。”重视母语的作用已经成为外语界的共识。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增加学生语言学习的安全感, 并大大提高他们对外国语的理解力。在翻译过程中, 学生总会以母语为参照对另一种语言进行理解与比对。对母语文化深刻的理解, 也会帮助学生对文化差异形成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 进而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对于真正好的翻译, 熟悉文化甚至比掌握语言更为重要。

2. 增加学生文化信息量的摄入。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相关的文化知识, 而没有饱含热情地主动涉猎一些有关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历史、民风民俗、典故传奇等方面的信息, 结果就造成了翻译教学成了无米之炊, 无源之水。而学生也只有在进行翻译演练的时候才意识到捉襟见肘的事实。为此, 教师可以利用合适的翻译素材, 激发学生对未知文化现象进行探究的热情, 再辅以必要的指导, 对学生进行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给予肯定。此外, 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 扩大文化信息的涉猎面, 同时实现信息共享。

3. 改进翻译教学模式。

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局面, 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教学, 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互动性。教师可以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或者利用新闻报道、电影、音乐等音像资料, 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为切入点, 把西方国家的生动文化带入教室,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 从而增进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锐性, 并作用于实际的翻译学习中, 实现语言间的顺畅转换。

摘要: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 更是文化间的交流。而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障碍往往会导致译文信息的失真。传统的“以语言转换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 在翻译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文化因素, 加强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 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为切入点, 并辅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敏锐性的尝试将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 实现语言间的顺利转换。

关键词:文化意识,翻译教学,母语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9..

[2]梅忠波.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语言转换与文化信息传递[J].江西教育科研.2006. (6)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4.

教学意识 篇10

关键词:识字,写字,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从平时的随堂听课与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 我们的许多教师对“识字教学”的内涵认识存在着偏差。往往把“识字教学”视为课堂甚至课堂中的一个环节加以落实, 狭隘的理解必然导致局限的教学行为, 势必导致课堂40分钟时间不够, 识字任务完成不了,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掌握情况不理想等现象。笔者认为:识字教学实质上应包括学生课前 (预习) 与初读课文时的自主识字,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集中识字教学时的学习, 学生学习文本过程中的再认识, 课堂生字书写时的再巩固, 课外学生自主识字的拓展等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有这样的认识, 将识字教学有机地落实在以上环节之中, 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时间紧, 任务重, 形式单一, 效率低的问题。

由于低段语文老师缺乏应有的识字教学的意识, 结果使有的老师认为在阅读教学前, 必须先进行识字教学, 为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扫清障碍。这样的错误认识, 导致普遍存在以下两种教学现象:一是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后, 集中出现全文的生字开展生字词教学, 再进行阅读教学。二是有些教师甚至完全将识字与阅读隔离开来, 第一课时集中识字, 第二课时集中阅读。人为地将识字与阅读分离开来, 使识字与阅读成了两张皮, 从而大大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真正将识字教学落实在初读课文阶段

在许多的随堂课、公开课中, 不管是观课者还是做课者, 似乎都将学生初读课文阶段作为一种形式, 而未真正达到初读阶段的学习目标。不管是哪位老师, 在这一环节都会出示类似于这样的要求: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或是要求学生想办法读准字音, 把课文读通读顺。这里的想办法其实包括:借助拼音、字典、同桌、老师等。但我们在观课与上课的过程中似乎都未能真正落实到位, 甚至于连初读的时间都不能保证便匆匆走过场。

因此, 教师在初读课文时要舍得花时间, 切不可走形式主义, 并利用这样的阶段全面加强学生自主识字意识的培养。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 建议我们的老师不要向学生布置任何操作性的任务, 比如要求学生用笔圈画出生字词, 标出自然段序号等。虽然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讲, 有一部分孩子初读时会有些困难, 但让孩子凭着自己的能力, 按照自己的速度阅读, 实际上既是一次自主认字的绝好机会, 又是一次复习巩固拼音, 借助拼音识字的好时机。如果在初读时班里的学生真正用嘴巴去拼了, 动手去查了, 扭头去问了, 那也意味着孩子具有了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而且这种意识和能力需要老师不断去强化, 去引导, 使之成为习惯。当学生再读课文时, 教师可以再布置一些要求, 这样层层递进的做法, 既体现了教学的真实性, 更能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二、真正将识字教学统一到阅读教学过程之中

平时, 我们经常提及阅读教学中生字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笔者认为应该因文而异:假如有些课文情节变化比较明显,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整体感知, 在梳理课文内容后, 根据文本的情节变化出示字词;假如有些课文生字比较分散, 不好逐一呈现时, 可以以生字词的形式集中呈现, 以词带字;假如有些课文的生字恰好集中在一些重点、难点段落和语句中, 教师可以结合在引导孩子读通、读正确这些语句、段落时进行;假如有的课文配有情境图, 教师也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等形式来呈现。

在学生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的基础上, 阅读教学时老师依然应该关注识字, 这是将识字教学有效化解提高效率的做法。因为很多单个汉字本身没有实际意义, 只有在语言环境中才产生价值和意义, 而且字义的教学更离不开阅读文本的语言环境。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文本具体的语境感知、理解和掌握生字词, 完全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 并通过字、词、句、文之间的联系, 建立起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从而达到寓识字于阅读中, 在阅读中达到进一步识字的目的。

同时,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 学生与生字的见面机会越多, 就越能增强孩子对生字的记忆。在阅读教学中, 让孩子充分诵读、品味、咀嚼汉字依存的书面语言, 实际上就是提高了汉字出现的频率。增加了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机会, 从而达到识记汉字音、形、义的目的。

三、重视课堂书写指导环节的有效落实

在平时的随堂课中, 有许多老师因为完不成教学任务, 经常将生字书写作为课外作业完成。而且为追求效果, 布置了大量机械重复的抄写, 由于缺乏监督与指导, 极易造成学生随便应付习惯的养成, 导致写字质量的下降。因此我们应该保证课堂中的书写时间, 课堂上除了做好识字复习巩固外, 在识字教学中还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让书写不再变成孩子额外的负担, 追求优质高效的效果。并务必重视、落实好以下环节:

1. 保证写字时间

保证课堂孩子书写的时间, 是孩子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提高书写质量的保证。在每一节课堂中老师要实实在在地完成教授生字的任务, 同时又要确保每节课有5至8分钟的写字时间, 让孩子在课堂上规规范范、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写字。

2. 明确写字要求

正确的写字姿势, 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利于调理身心、促进健康。我们不难从低年级的课堂中发现, 孩子写字姿势的准确率不会超过50%。大多数孩子在写字的前几分钟能坚持, 但到后来就坐不住了。

因此, 广大教师需要特别重视一年级孩子书写习惯的养成, 务必达到班级学生书写工具准备不充分时不开写;班级学生心不静、身不正时不开写;老师书写要求不明确时不开写。同时, 我们老师尤其要关注对孩子正确握笔姿势、写字姿势的指导, 要注重孩子学习看帖习惯的养成, 让学生把握生字的间架结构, 掌握基本笔画、偏旁部首, 打好写字的基础。

3. 重视教师示范

示范是写字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 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学生动笔之前, 通过教师的示范 (一次示范) , 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字、笔画等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 进而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使静态的范字动态化,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特别是从一年级开始, 教师要尤其重视笔画的书写指导, 教师一开始让学生练习书写笔画时, 一定得重视书写技巧。学生开始学写第一个笔画时, 教学时间应放长一些, 直至学生掌握书写方法。只有这样, 学生学习其他笔画时才能触类旁通。

4. 加强巡视指导

在写前示范以后, 有些学生肯定还是掌握不好正确的书写要领。这时, 教师就得在课堂中加强巡视, 进行个别辅导, 这是一种极为有效地补充。由于是面对面, 甚至是手把手的指导, 学生对老师的示范 (二次示范) , 往往观察的比较清楚, 能较快地纠正自己的书写错误, 有效掌握正确的书写动作和书写要领。

5. 强化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孩子在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闪光点进行及时表扬激励, 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写字积极性。同时, 我们要在这一环节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对书写端正、整洁及坐姿和握笔姿势非常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 并让大家看, 让身边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二是要特别重视教师的矫正示范 (三次示范) , 在学生书写生字出现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时, 这时老师的范写比首次范写显得更为重要, 因为这时的范写更具针对性, 同时老师在示范后要着重关注孩子的自我矫正,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矫正示范过程, 在此基础上学生重新练写, 其效果更佳。

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 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学科, 识字不应只局限于课堂, 要注意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

针对低年级学生好胜心, 荣誉感极强, 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的这一心理特点, 采取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识字的方法, 势必会有效激发学生课外的学习兴趣, 拓展他们自主识字的空间。如:小学生对儿童食品情有独钟, 教师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对食品包装纸上的字进行识记;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家中看电视及阅读书籍中识字;在辨认多种电器、家具中识字。这些识记过程既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 提高识字量, 又可以有效促进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作文教学要重视文体意识 篇11

文章是承载思想的载体,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和创造性,都要通过文章来表现。如果写出的文章既像议论文,又像说明文或别的什么文体,怎么可能很好地表情达意呢?又怎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呢?

近些年来,高考作文要求之一必有“文体不限”,对此,我们必须清醒,“文体不限”不等于“文体意识不限”,文体必须“魂兮归来”,写作教学不能丢弃各种基本文体的训练。

(一)随文讲授文体知识

文体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工程,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方法形成的基石,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文体知识,单单强调自主、探究,强调感悟、体验,是无论如何无法真正走进文本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必须要有“拐杖”的帮助,必要的文体知识的讲解就是有效的“拐杖”之一。讲清文体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体文章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把握总体的方向和思路,有助于学生更准确透彻地剖析文章的主题思路、布局谋篇和感情表达。因为不同体裁的文章自有不同的特点,品读方法定然不同,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必须授之以“渔”,随文讲授文体知识,该讲透就应该讲透,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记准记牢,从而为各种文体文章的写作服务。

(二)加强各种文体的基本功训练

在写作训练中,文体意识的淡漠贻害不少,看看我们学生的作文,记叙事件不清楚,议论剖析不深刻,说明顺序不合理。究其原因是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中作文教学过早地进入话题作文训练,缺乏对各种文体的写作风格、谋篇布局、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的指导与训练,使得学生作文出现模仿抄袭、胡编乱造、立意狭小的文体混乱现象。这是因为文章的基本类型、基本写作方法、基本写作技巧,甚至连基本的阅读、词语句子的积累都达不到一定的量,怎么谈得上立意的创新、文体的自选呢?

另外,在评价体制上也要改变,建立一套细致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各级教研室在评价、命题上是否能抛开中、高指挥棒的影响,扎扎实实督促老师抓好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基本功训练,在命题形式上不同阶段也要有所侧重。

(三)树立明确的文体意识

所谓“文体不限”,只是说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不等于因而可以淡化文体,或不要文体。老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一旦“自选”了某种文体,就要严格按照这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去写。阅读和写作思维,都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不得要领,写作更是如此,没有“文体感”,就不可能有应有的“语感”。离开“文体”的规定,“语感”便落空,在写作方面,写什么文体,像什么文体,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四)结合感受体验的实际过程进行形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训练

指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美,其认识特点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指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语言再现生活中的美,其认识特点则是由理性回到感性,学生这一认识过程能否畅通圆满,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敏捷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敏捷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又一关键。实现形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训练的卓有成效,一要指导学生学会用形象观察思考,既指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美时要捕捉住鲜活生动的形象观察思考,在形象间展开联想,探求形象所蕴涵的美与哲理,变意象为意境。二要指导学生用形象说话。即指导学生作文时,力求以精练清新优美的语言刻画出美的形象。或融情于叙事写人状景之中,或缘情叙事写人状景;或融理于叙议中,或缘理生发议论;做到情事情理情景交融、叙议理议结合。或记叙描写或抒情议论,或白描写意或工笔雕琢,力求形象逼真;或比喻拟人绘声绘色,或虚实相济动静结合,或对比映衬托物言志,或用典举例联类取譬,力求形象生动。

总之,作文教学呼唤着理性的回归,期待着实在、具体、深刻、多样的教学方式的出现,期待着学生语文素养包括写作素养的切实提升,减少在创新口号下的作秀,减少在作文长时间硬化条件下的僵化,让生动活泼的表达与交流的教学与评价能够一一地逐步回归本源。

作文教学的精神意识培养 篇12

一.守望理想的星空

作文教学是诗意的栖息, 是理想的构建, 是美好的幻化, 只有守望住理想的星空, 作文教学才能根植于生活, 寄托于精神。

作文的原点是生活, 当学生从生活中截取片断, 品味生活的原汁原味的时候, 作文就有了根基。作文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们过分地“妄自菲薄”, 远离生活, 关闭了幼小心灵中关注生活、观察生活的大门, 将作文虚幻化, 缺失生活情境, 远离生活的本原, 造成假大空。根治这一弊病, 就必须点燃生活激情, 引领孩子深入生活, 观察生活, 积累生活, 感触生活, 在还原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同时, 打开情感闸门, 让孩子们有一方理想的星空守望。

守望理想的星空, 回归生活的本原。孩子们的生活面不广, 生活体验不多, 生活视角不宽, 如此现状下的作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内心对生活的热爱, 只有爱生活才能关注生活, 只有爱生活才能细察生活, 只有爱生活才能用心体验生活。作文教学需要这样的唤醒, 唤醒孩子对生活的情感, 让理想的星空中更多的是生活的美好, 只有这样, 孩子们的作文才能皈依生活的本原。课间转动在指间的笔, 上下翻飞, 姿态万千, 技艺娴熟, 这就是生活。《指间舞动的精灵》是在生活场景中艺术提炼并寄寓了理想的一篇作文, 描绘的正是孩子课间的生活体验, 感悟到的是课间的愉悦和幸福。

守望理想的星空, 触及心灵的深处。孩子的情感是丰富的, 他们的喜怒哀乐还没有被生活磨削, 还不会隐藏, 但作文教学的强势要求, 入格训练, 让孩子的情感之花萎谢了, 甚至关闭了情感之门, 这样的精神意识的缺失, 让孩子的作文变得脸谱化, 失去了人性。谈到友爱就会借雨伞、修自行车;谈到亲情就会病中求医, 失去亲人;写到帮助就是遇到难题……如此多的失实生活在孩子们的作文中津津乐道, 百编不厌, 为什么?作文教学远离了孩子的情感深处, 没有情感的作文教学, 让孩子已经倦怠于精神意识, 麻木于生活的失真。只有放宽作文要求, 让孩子有话可说, 有事可叙, 有情可抒, 才能创造性地表达精神的追求。作文教学的一方星空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作文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确立训练目标, 触及孩子的心灵深处, 孩子才能叙真事, 说真话, 抒真情。

守望理想的星空, 弘扬精神的传承。作文教学要求孩子能表达真情实感, 但孩子内心的精神世界常常被深深掩埋了, 有的虽然没有掩藏情感, 但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健全, 导致作文立意出现精神的缺失。如何寻回孩子们的精神家园, 表达出全面而积极的精神追求, 作文教学需要担当起这一文化重任, 借助阅读, 引领孩子们的价值判断, 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精神传承中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 在文化弘扬中守望理想的星空。作文的一方天空有了星星, 带着天使般的翅膀在星空中遨游, 一穹天宇, 星光灿烂。

《孟子·公孙丑上》云:“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 至大则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无是, 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 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而不慊于心, 则馁矣。”“浩然之气”是孟子的一种理想追求, 更是孟子追求一生的精神意识, 正是有了这样的“浩然之气”, 孟子的文章才有了充溢于天地之间的“至大则刚”。

守望理想星空, 认识生活之美, 触及心灵之善, 养浩然之气, 写出精神文章。

二.守望生命的清泉

叶圣陶先生提出作文需要“立诚”, 作文需要适应学生生活, 切近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想, 让学生觉得写作是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培植学生作文的“立诚”意识, 前提是确立孩子们对生命的尊重意识, 尊重生活的本原。

守望生命的清泉, 尊重生活之真。如果将生活比作一泓清泉的话, 生命则是作文的精神源泉。尊重生命, 首要的是尊重学生的生活现实, 养成学生诚实的精神意识, 作文教学才能走上阳光正道。当教师慨叹学生的作文无滋无味的时候, 教师应该想到孩子生活的无滋无味, 孩子们常常在学校和家庭的两点一线之间运动, 常常流连在电脑的虚幻世界中, 没有生活的情趣, 没有孩子之间的亲近, 没有同伴之间的游戏, 生活变得远离他人, 远离社会。作文常常表现为假、大、空。假, 脱离生活, 远离自己;大, 主题虚而空乏;空, 空洞无物, 缺少生活的情调。学生作文的如此现状, 要求作文教学正本清源, 关注孩子们的生活世界, 将孩子的生活变成五彩石, 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情调, 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守望生命的清泉, 享受生活之趣。作文教学需要引领学生观察、联想、想象生活, 享受趣味生活。观察, 能看到真实的生活;联想, 能将生活的积淀联系得更紧;想象, 能将生活的精彩涂抹得更美。观察、联想、想象能力是解决学生作文远离生活、远离生命的重要方法。清代作家沈复在《幼时记趣》中寻得的就是这孩童般的美妙, 所以有着“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等等精彩的描绘, “见藐小微物, 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精心描绘了百草园里春夏秋冬的生活乐趣, 如果没有童年充满乐趣的生活哪来这么形象的描绘, 生活的乐趣成为鲁迅先生写作的不竭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生活的真实中, 作文教学才能尊重学生的生命意识, 培养学生守望生活的清泉, 守望生命的一湾清流, 作文教学才能给学生精神的愉悦和生命的享受。

守望生命清泉, 尊重生活之真, 在生命的尊重中, 享受精神的愉悦, 守望生命的精彩。

三.守望精神的故园

语文教育应以语言为本, 文化为真, 将语言载体和文化精神两者有机融合。语言表达是作文教学的物质外壳, 文化承载是作文教学的精神内核, 只有守望精神的故园, 作文才能成为“经国之伟业, 不朽之盛事”。

鲁迅先生有这样一个观点:创作总根于爱。他用诗的激情表现了自我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在他的《雪》中以对朔方的雪在旋风中飞舞、奋进、旋转、升腾的蓬勃雄姿, 颂扬了民族独立向上的精魂, 而这种“雨的精魂”, 正是人的精魂, 是鲁迅奋斗不止、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精魂。鲁迅先生守望着民族精神的故园, 他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 在反动势力猖獗, 斗争形势极其严峻的背景下, 以不屈的升腾之意弘扬了民族精神, 张扬了自己特有的个性。鲁迅先生以笔为刀枪, 以文章唤起国人的精神觉醒, 塑造起中华之精神。

作文需要守望精神的故园, 只有从精神意识的高度来认识作文教学, 作文才能“有真意, 去粉饰, 少做作, 勿卖弄” (鲁迅语) 。语文教育家王尚文教授提出基础教育作文教学的三个阶段为:儿童趣味写作、少年率性写作、公民自由写作, 科学地从孩子的生理状态和精神意识等特征出发, 切合了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 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生命个性, 赋予了学生应有的精神内涵。比如说初中阶段的率性写作, 依循少年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少年特性以及精神的需要、认识和欲望, 让学生在写作中率性地表达自我、探究生活, 真正回归到学生的精神故园。作文教学需要担负起培养学生精神意识的责任, 学生的精神世界需要借助阅读和写作来进行文化熏染,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熏染下, 在世界文化的浸染中, 写作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 担当起时代赋予的文化重任。

培养学生精神意识不是一味地“怀想天空”, 也不是要求每一位考生都要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 更不能让学生在象牙塔里去过自己所谓的“诗意的生活”, 从历年的中考和高考作文命题来看, 过多地脱离生活, 背弃学生的精神领域, 甚至错误地将精神游历等同于学生的精神意识的培养。每年的中考和高考作文, 真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关切身边, 心怀社会的作文题太少了, 而“怀想天空”“好奇心”这样的狭隘思维的高考题太多了。2008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他们”是一个正确的导向, 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的“他们”, 关心“他们”的生活, 尊重“他们”的生命。关注身边、关心生活、尊重生命, 这就是作文教学应该守望的精神故园。2009年的高考作文较多地注意了人文引领, 更多地关注生活, 关注社会, 比如江苏卷的“品味时尚”, 较好地贴近了时代的发展, 从精神层面有一个深层的思考。天津卷的“我说九零后”, 更多地关切同时代者, 从精神责任的角度产生正确的思考, 这种精神意识从生活、社会、时代的角度进行认识, 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的建构, 承担起时代发展的重任。

守望精神的故园需要阅读,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人认识世界不可能全部靠自己的亲身经历, 人生阅历更多是靠阅读来拓展, 古今中外, 文史哲算, 阅读能让人的精神发育成熟, 能让人的精神“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守望精神的故园需要写作, 作文是真实生活的记载, 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是鲜活生命的转化, 是完整人格的再现, 是精神意识的支撑。作文就是一次精神的游历, 在游历中完成一个人的精神的嬗变和换骨。宗璞驻足《紫藤萝瀑布》, 认识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安徒生在《皇帝的新装》中, 唤醒人们要如孩童般诚实。只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才是作文的理想星空, 才是张扬生命的清泉, 才是陶冶性灵的精神故园。

守望精神的故园, 体验生活之善, 在精神的游历和嬗变中脱胎换骨, 在作文的精神故园中守望。

上一篇: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下一篇:排水管安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