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战争片段》

2024-10-20

《一个战争片段》(通用4篇)

《一个战争片段》 篇1

美国作家安布罗斯·格威内特·比尔斯所作的《空中骑士》 (A Horseman in the Sky) 与斯蒂芬·克莱恩的《一个战争片段》 (An Episode of War) 均为以美国内战时期为背景的经典短篇小说。从艺术手法与叙事策略上, 这两部作品均被视为其作者“最好的作品”, 同时这两部小说几乎在国内的任何一个美国战争文学的课堂上都被作为保留篇目放到一起来教授。从主题层面上, 两篇文章虽然以同一历史时期为背景, 但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却貌似大相径庭。在国内, 关于这两部小说各自主旨内容的研究相较于其他描述美国内战的作品实属稀少, 对于《空中骑士》这部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 研究者们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 (1) 作者表面上演绎了一个士兵为国家而大义灭亲的故事, 实质却暗示了内战造成父子残杀的现实与战争造成亲人相杀的本质。 (李公昭, 2012) (2) 这部小说通过描绘家庭成员间的悲欢离合间接反映战争的残酷, 颂扬了主人公卡特的理性思想, 是对西方人文主义的颂扬。 (詹良甫、柏会力, 2000) (3) 通过主人公哈姆雷特式的内心独白反映战争的残酷无情。 (陈福顺, 2004) (4) 通过空中骑士教育主人公的言辞“无论发生什么事, 履行你应尽的职责”来歌颂符合美国核心价值观的精神。 (魏亚宁, 2015) 相比《空中骑士》的众说纷纭, 国内对《一个战争片段》主题上的研究相对稀少, 且集中在解读方式层面, 但都将其视为对战争的批判以及传统英雄主义的讽刺。从主题上看, 即便将《空中骑士》的任何一种解读与后者进行比较都很难找出明显的共性, 作用于课堂教学中难免会使学生感到困惑。基于此种现象, 本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通过寻找两部文学作品的‘镜面写作特征’来寻找主题共性”的比较方法, 以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批评的新方法来探究不同文学作品所表达主题间极易被人们忽略的共性特征。

此方法并非凭空建立不同作品主题间的联系, 而是基于被比较作品间主题共性模糊, 同时存有相似写作特征但无法从中直接获取主题信息的情况。即把寻找作品主旨的线索从内容转向写作手法, 当写作手法的比较不足以直接得出结论时, 就通过颠倒其特征的手法间接找出主旨表达的共性。所谓的“镜面写作特征”, 就是通过部分否定来对原有作品写作特点进行颠覆。若用数学符号表示, 当两个需要被拿来比较的作品用集合A, B来表示的话, 二者各自包含的写作特征则可用a, b来表示, 而其镜面写作特征就用a, b来表示, 若能证明a, b均属于另一集合C的话, 则a, b就都属于新集合c, 从而可以得出集合A, B存在交集, 这一交集就是通过传统分析手段无法探寻出的主题共性。下面本文将从这两部作品的共性写作特征来进行分析:

特征一:战争因素在小说中不作为主要冲突

作为描述一场深刻改变美国历史发展的战争的作品, 两部小说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但通过阅读之后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 理应作为“第一矛盾”的“战争”在这两部小说中都只是映衬人物间冲突的“绿叶”。在《空中骑士》里, 比尔斯仅在第一章末段通过描述小卡特岗哨旁的险要地形来说明主人公的职责重大。在这一段之前, 虽然也是作者对故事发生地景物的描述, 但风格却完全不同:

“……那里有, 小片天然草坪, 一道溪水流贯其间, 但从映谷的边沿望过去, 却很难辨认出来。这片开阔地看起来比普通人家的家庭大不了多少, 其实方圆足有好几英亩。草坪比周围的树林显得分外青翠。再往远处, 耸立着连绵不断的崇崖峻岭……”

虽说是在描写战场, 比尔斯却刻意映射出一种轻松而闲适的氛围, 这些词句更像是在描绘一次郊游或一次远足, 而绝非一幕惨剧即将发生的地点。直到首章末端的那一句“不管是多么荒凉、多么艰险的地带, 人们都要把它变成战场……”时, 读者才恍然大悟。

而就在读者以为将看到北军与南军的针锋相对时, 作者又将我们拉到了一张传统南方家庭的餐桌上, 随机道出了整部小说冲突的所在以及为即将到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这一幕悲剧形成的原因并不在于人类之间的相残相杀, 而是在于责任与亲情间的孰轻孰重。作者在第二章的一句“在战争中杀死一个敌人难道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何况这个敌人突然发现了一桩对自己、对同伴们的安全关系重大的秘密……”就已经说明了战争并非小说要表达的主要冲突。

相比《空中骑士》, 《一个战争片段》在这一方面的特征更加凸显, “克莱恩采用多种手法, 将敌我对立转化成了‘我方’的内部对立”。当中尉被流弹射中手臂后, 并未像传统歌颂英雄主义的作品中那样沉着冷静, 而是“惊叫着看着周围的战友, 仿佛他在怀疑这是起个人袭击”。与此同时, 整部小说中将这种“内部冲突”进行放大, 整部小说里没有任何对南军的描写, 即使在中尉前往医院的路上, 他看到的也是骑手“朝黑压压的一团挥舞着鞭子”, 而并非在战场上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特征二:充斥着对联邦军队的负面描写

这一特征在两部小说中表现得最为显著, 在二位大师的笔下, 象征着正义、自由的北军不仅不像传统作品中那样英勇善战, 反而胆小、懦弱、缺乏训练。《空中骑士》一开场对主人公卡特的描写里, 就写到了“在西弗吉尼亚州一条路旁月桂树丛里躺着一个士兵……他是在值勤的岗位上睡着了的……”将象征正义一方的部队战士赋以“玩忽职守”的特征, 这在绝大多数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中都属鲜见。与此同时, 受到负面词语修饰的不光是卡特, 比尔斯对联邦军队的军官及其他士兵也进行了负面描写。在第三章中, 一位联邦军官“不知是受冒险精神或求知欲望所驱使, 离开了峡谷中隐蔽的宿营地, 漫无目标地听任双脚把他带到靠近峭壁脚下一小片开阔地的下沿”。并因此见证了空中骑士陨落的一幕, 而在看到这一幕时, “强烈的感情使他失魂落魄, 两腿发软跌倒在地。” (the officer was overcome by the intensity of his emotions;his legs failed him and he fell.) 事后也并不是镇定自若, 而是“爬了起来, 颤抖不已。” (the officer rose to his feet, trembling.) 士兵玩忽职守, 军官胆小懦弱, 是《空中骑士》里北军的重要特征。

在《一个战争片段》的北军描写中这一现象更加凸显, 且几乎贯穿全篇。克莱恩在主人公“中尉”受伤后两次提到他“温柔地扶着受伤的手臂, 仿佛它们是玻璃做的”。 (he held his right wrist tenderly as if the wounded arm was made of brittle glass.) 在去往医院的路上, 中尉目之所及尽是混乱的部队以及暴躁的军官, 而在得知自己将被截肢时他表现得极为惊恐, “他盯着学校的老房子的门, 在他眼里那简直是险恶的死亡入口”。国内学界在研究克莱恩对“中尉”这一形象的塑造时认为作者对其赋予了“女性化特征”, 甚至成为表现小说主题的线索, “这些描述相互加强, 将主人公的英雄气概、男子汉气概剥夺殆尽”。 (申丹, 2007)

特征三:缺乏对故事背景 (美国内战) 的信息描述

作为反映美国内战的优秀短篇小说, 《空中骑士》与《一个战争片段》对时代大环境的表述、介绍少之又少。以至于读者在阅读这两篇小说时, 很难感受到那个令人血脉偾张的历史背景。从现在的观点来看, 林肯为了解放黑奴, 维护国家统一, 推动国内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进行的这场南北战争是具有正义性的, 但这种本应贯穿美国内战前前后后的“正义性”在两部小说中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当卡特向父亲提出参军请求时, 比尔斯并未说明其加入北军的动机和理由, 对于小说里卡特·德路斯所处的那场战斗, 军队为何在此休整?作战的计划和目的是什么?这些本可以用简要语句勾勒出的背景信息在小说里无从查找, 只能说安布罗斯·比尔斯在一部描绘美国内战的作品中刻意淡化了“战争”的因素。

而在另一部作品里, 刻意淡化战争的现象更为明显。整部小说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都没有任何描写, 甚至连主人公“中尉”是属于哪一阵营的都没有明确表述, 读者只能从后文“绿木下蓝色的部队”得知主人公是属于象征着正义一方的北军的。由于时间、地点、阵营这些基础性信息甚至用几个词就可以使读者清晰明了, 作者的刻意淡化一方面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同时也为作品赋予了寓言式的特征。

当两部文学作品符合“以战争为主要冲突”“歌颂象征正义一方的军队”“对时代大背景 (美国内战) 有明确描述”, 这三方面特征时, 我们很自然地就可以将其划归到歌颂传统英雄主义作品的范畴。也就是说“歌颂传统英雄主义”就是《空中骑士》与《一个战争片段》“镜面特征”的“交集”。可以用集合C来表示, 由此可得, a, b, c之间的交集就可以用c来表示, 也就是“歌颂传统英雄主义”的“镜面”, 即“对传统英雄主义的颠覆与讽刺”就是这两部作品主题上的共性特征。而这一共性的发现也无疑会加深学生对两部作品的理解, 这一特征也可以使读者明白在《空中骑士》中, 比尔斯为何歌颂圣人似的描绘属于南军的空中骑士, 也会理解《一个战争片段》中中尉受伤后周围士兵不明所以的举动, 小说主题新的发现无疑会为人们带来对熟悉作品的全新认识。

在进行文学比较时, 大多数研究者会依据冲突、人物、背景等基本要素来将相近的作品进行比较, 而当这些基本要素相互冲突时常常会放弃对其相互之间的主题共性进行探究。而通过寻找“镜面特征”的方法, 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定式, 发现易被忽略但又对分析文学作品有着深刻意义的细节, 从而开辟文学批评的新领域。

摘要:本文以《空中骑士》与《一个战争片段》两部以美国内战为背景的短篇小说为例, 介绍了一种通过寻找原作写作共性的相反特征来探究作品间主题共性的新方法, 从而解决了被比较作品间主题共性模糊, 同时存有相似写作特征但无法从中直接获取主题信息的情况。通过对“镜面特征”的寻找, 得出了两部作品“对传统英雄主义进行颠覆与讽刺”的主题共性。

关键词:主题共性,写作特征,镜面特征,《空中骑士》,《一个战争片段》

参考文献

[1]陈福顺.论《空中骑士》的艺术特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

[2]李公昭.美国战争小说史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134.

[3]申丹.“整体细读”与深层意义——克莱恩“一个战争片段”的重新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 2007.

[4]魏亚宁.美国核心价值观的赞歌[J].成都大学学报, 2015.

[5]詹良甫, 柏会力.《山顶骑手》解读[J].洛阳大学学报, 2000.

《一个战争片段》 篇2

一、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师: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已经知晓了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基本概况,现在请大家结合老师所给史料再读课文相关内容,思考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产生了哪些影响,回答尽量不要与前面的观点重复。(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

生1:疆域扩大。

生2:拥有广袤的国土,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生3:其他地方也有了希腊风格的建筑。

师:他们说得有道理吗?(大部分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回答的内容有没有意思重复的部分?

生4:有。“疆域扩大”与“拥有广袤的国土”意思重复,“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其他地方也有了希腊风格的建筑”有意思重叠之处。

师:不错,看来有部分同学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仔细倾听。接下来请思考这些答案是否全面。(学生思考)

生2:国土面积扩大是侵略的结果,给被侵略地区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罪不可赦。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可以听出他对侵略战争深恶痛绝。那同学们现在知道历史事件的影响应从哪两个方面思考了吗?

生5:知道了,应从“好”与“不好”两方面。

师:意思差不多,就是应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思考总结。(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师:现在请依照该方法概括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学习效果不错。)

……

二、关于这个教学片段的两点思考

1. 引导学生用心倾听,学生方能准确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只有静心专注听讲,才能听清老师的提问,听清同伴的问题,才能在别人发言后做出正确的反应,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在这堂课上,当教师提问“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产生了哪些影响?回答尽量不要与前面的观点重复”的时候,不少学生没有听清全部要求,所以答案重复之处颇多。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用心倾听的能力非常重要。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用心倾听的能力呢?教师要给学生提些具体的要求,比如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要专心致志听清发言的人的话。要让学生明白并非发言才是参与,倾听别人的发言也是参与。还要引导学生在老师讲课时边听边想,记录下重要知识点,积极思考,找出问题,思考解决办法;在同学发言时欣赏其观点的闪光点,取长补短。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用心倾听的积极体验,由易而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2. 教师也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规范表达观点

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首先应带头用心倾听。对教师来说,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修养,是教师与学生理解和交流的基础。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才有可能准确把握他们学习的状态,及时捕捉到学生的思维火花并给予鼓励和引导。比如张老师在这堂课上耐心倾听了学生的发言,发现学生回答的不足,及时地予以引导,帮助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

教师不但需要用心倾听,更需要在倾听后就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的评价,引导学生去正确地思考并完整地表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很多,需要教师相机而教。在学生根本不会表达或者不能正确表达时,教师要做适当的示范,比如从哪些角度回答问题,如何组织语言,问题的内在联系如何等,并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在表达时有章可循,令课堂教学更高效。在张老师的这堂课上,因为初中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了解不是很多,所以表达时就遇到障碍。张老师及时进行了示范,学生学了方法并付诸实践,及时巩固了所学知识,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一个战争片段》 篇3

中国葡萄酒行业近年来比较罕见的一场集体行动近期吸引了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等相关媒体的关注:7月16日, 中粮、长城、王朝、威龙等12家葡萄酒企业结成联盟, 召开媒体见面会, 指责张裕烟台集团公司恶意抢注解百纳商标, 图谋垄断公共资源。

这场一比十二的纷争, 正如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公司高级酿酒工程师尹吉泰所说:“实际上它的焦点还是在这儿, 就是解百纳到底是品种——葡萄品种, 还是一种品牌。”

张裕公司坚决主张解百纳是自己原创的葡萄酒品牌, 因为国内最早出现并使用解百纳的正是张裕公司。1931年, 张裕酿酒公司为一种葡萄酒取名解百纳, 并于1936年将其注册为商标, 到现在, 作为商标使用已经有了70多年的历史。

而结盟企业一致认为, 解百纳是一种原产于法国南部的酿酒葡萄品种的名称, 包括赤霞珠、品丽珠以及蛇龙珠, 是国际上酿制红葡萄酒的主要原料。汉字“解百纳”是对法文cabernet的翻译, 同时, “解百纳”也代表了该品种葡萄酒的风格、香型等特点。因此, “解百纳”不能注册为商标。

张裕和葡萄酒行业之间的这场纷争其实可以追朔到2001年, 商标官司前前后后打了六七年。

一个行业对一个企业战争的背后, 其实折射的是各方的利益博弈。

面对质疑, 张裕开始实施分化、招降一些中小葡萄酒厂商的战略, 声称只要认可“解百纳”商标权归属张裕的红酒企业, 张裕就考虑可在一定时间期限内“准许”其无偿使用。这个“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 被网友戏称为“张裕八字方针”: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

业内人士分析, 这种“过于急切的维权行为”, 事实上暴露了张裕在整个产品生产线上对“解百纳”过分倚重。根据酿酒协会的统计数据, 去年我国葡萄酒销售规模约为150亿, 其中“解百纳”的市场份额就高达30亿。而自张裕与法国卡斯特“分手”以来, 张裕一直在寻求解决困局的突破口。

结盟企业代表认为, 如果张裕成功地将解百纳注册为商标, 而解百纳在国内葡萄酒市场至少占了10%的比重, 这样, 其它厂家就不得不把目前的市场拱手相让给张裕公司, 还要面临张裕的索赔。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大洋网》记者, 张裕的许多营销招数, 让同行业的专家又佩服又担心:“比如, 中国的第一支干红葡萄酒产生于1984年, 那么某些企业宣传的百年传承的历史是从哪里来?其解百纳型干红葡萄酒又怎么可能有70年的历史呢”?

《一个战争片段》 篇4

一、人际功能中的语气、情态和人称代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人际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参加社会活动的功能, 包括讲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各种互动形式, 讲话者对他传达的信息的态度, 对事物的推理、判断和评价等 (李静, 2009:32) 。

1、语气

在功能语 法中 , 语气是体 现交换功 能的核心 (Thompson, 2008:xiii-xiv) 。语气由主语、限定成分和剩余部分构成。语气所体现的人际意义首先由主语承担。这里的“主语”不同于传统语法中的主语, 它是说话人对所陈述的命题或提议的可靠性所要负责的一个实体。

2、情态

韩礼德认为情态是介于肯定与否定之间的区域。如果交换的商品是信息, 情态从可能性和经常性来看信息的可靠程度;如果交换的商品是货物和劳务, 情态指的是说话者对交换的最终成功性的自信程度。

3、人称代词

韩礼德把人称视为实现人际意义的一种手段。在现代英语中, “you”一般指听话者, “I”指说话者, “we”则包含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 因而“we”有拉近双方心理距离的作用。人称的转换说明人称是实现人际意义手段的最好例子 (高波, 2009) 。

二、《来信》片段中人际功能分析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法对《来信》中女主人公写给她所痴恋的男作家R先生的信的前三段和最后五段, 共207个小句进行了系统分析。这部分是集中表达了女主人公在生命的尽头首次也是最后一次表达对R先生无怨无悔的挚爱, 因此这些节选在塑造女主人公形象上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旨在揭示茨威格如何利用语气、情态、人称代词淋漓尽致的替女主人公表白心声, 从而塑造出一个鲜活立体深刻的痴情而不求回报的女性形象, 令读者心灵震撼。

1、语气

本文节选的《来信》片段一部分是女主人公的言语功能可以从三方面体现:一是要求, 要求R先生耐心读完她的信;要求R先生完全相信她的故事是真实的;要求R先生满足她对他提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要求;二是提供信息, 告诉R先生他们的儿子的死讯, 袒露她对R先生至死不渝的爱和毫无保留的付出;三是提问。

2、情态:对will的情态意义分析

Halliday认为情态化主要通过情态动词如will或情态副词如probably, possibly, usually, always, certainly或者两类结合来表达。“Will”主要用于表达将来动作的信息, 不是由说话者对于事实的认知所决定的, 而是基于说话者的信仰、预见性或是意图上的, 这种预见性是说话者的判断, 表达的意义明显是具有认识力的, 因为具有认识力的情态通常表明说话者对于他所表达的观点有多大程度的确定性或是有多少证据能够证明 (高波, 2009: 521) 。

在《来信》节选的207个小句中, will共计出现了26次。这频繁的will集中表现她:意识到也接受了儿子已死的事实;向R先生保证信中所讲的内容全部是事实;她承诺生前和死后都不成为R先生的负担, 伤害他或打乱他原有的生活。

我们可以想象, 当她的她感情的寄托——她和R先生所生的儿子死去的时候, 她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同时变得孤苦无依, 在预感到命不久矣时, 内心的痛苦煎熬迫使她向R先生倾诉。但她多次用will强调她和她的爱不会为R的负担, 或给R先生带来任何痛苦或改变他原有的生活。这种默默的毫无保留的无私的大爱令读者不得不为之动容, 女主人公的形象由此变得深刻。

3、人称代词

人称也是实现人际意义的一种手段。通过分析发现, 在节选中, “I”共计出现了86次, 指R先生的“you”出现了91次, 但显示二人关系亲密或至少“熟悉”的“we”却为0次。读者可以明显感悟女主人公和R先生的陌生, 或者说是女主人公和R先生之间不对等的关系, 前者对后者了解入微, 而后者看她却是不折不扣的“陌生女人”。即便是这种近乎残忍的“陌生”, 女主人公也坦然接受, 她毫无强求R先生接受自己的意思, 在没有R先生许可的情况下, 她宁愿用这种“界限分明”的称呼, 为的是不让她的爱成为R先生的负担。只有在提到儿子的死, 女主人公用了“our son”, 这是节选的207个小句中, 唯一一次女主人公和R先生关系“亲近”, 没有那么“陌生”的一次, 令读者为之扼腕叹息。

通过这些数据对比和分析, 读者可以再次感受到女主人公宁愿远远关注R先生, 默默的恒久的爱他, 并坚毅的承受R先生对她的伤害, 毫无保留的为他付出一切。女主人公的遣词造句和字里行间流露出她情感的炽烈、专一和坚韧, 无怪乎曾少玲会形容女主人公“集多情、痴情、愚顽为一身”, 并说“感慨之余, 我们不能不叹其痴心, 敬其坚忍, 哀其不幸, 怒其不悟” (2005: 21) 。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语气, 情态和人称代词三方面分析了《来信》节选。在有限的207个小句中, 女主人公多陈述语气, 只为倾诉衷肠;她很少提问, 也几乎没用什么祈使句对R先生提要求。在情态方面, 她频繁的使用will只为表明她写信目的的纯粹, 只为让R先生了解她和她的爱, 丝毫不会打乱R先生的生活, 更不会成为他的负担或给他带去任何痛苦。在人称使用上, “界限分明”的“I”和“you”再次体现了女主人公“我爱你, 但与你无关”的爱情观, 这更体现了她对R先生的尊重, 不愿把自己的爱强加给他。通过这三方面, 女主人公的形象已跃然眼前, 爱的炽烈, 爱的无私, 爱的忠诚, 令读者对她又爱又恨, 爱她真挚, 却恨她没有全力以赴争取爱情。这或许也是茨威格大师通过语言塑造形象的高明之处。

参考文献

[1]Thompson, Geoffrey.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xiii-xiv.

[2]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李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高波.关于《克林顿离职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J].科技信息, 2009 (30) :521.

[4]李静.从人际功能角度看电视谈话节目的言语特色[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 (4) :32.

【《一个战争片段》】推荐阅读:

中国战争片08-28

中国抗日战电影战争片05-17

战争主题05-26

军事战争07-01

战争控制08-05

独立战争08-07

未来战争08-26

战争诗06-29

战争资料09-06

失败的战争07-20

上一篇:高血红蛋白下一篇:黄金市场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