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管制研究(精选9篇)
会计管制研究 篇1
收录日期:2012年4月8日
一、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现状分析
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主要体现在对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处罚上。我国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处罚由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实行。统计发现, 在2010年1月1日到2011年3月8日的统计期内, A股共有39家上市公司因各种违规行为受到中国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的42次处罚。其中, *ST东碳、安妮股份、天目药业都受到两次处罚。从违规上市公司所属板块来看, 深市共有25家公司受到26次处罚, 沪市共有14家公司受到16次处罚, 中小板已成为上市公司违规的重要滋生场所;同时还发现, 统计期内有16家ST类公司共受到17次处罚, “问题”公司仍是违规现象多发地带。
上市公司违规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业绩预测结果不准确、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正是信息披露得不及时、不完全, 甚至披露虚假信息, 误导了普通投资者。
从监管层的处罚情况来看, 统计期内上市公司共有18次违规事件受到罚款惩处, 其中最低罚款金额为3万元;其余24次违规事件则仅仅是受到“公开批评、公开谴责”的处分, 由此可见, 上市公司违规成本之低超出想象。被罚金额最大的是紫金矿业。2010年7月3日和7月16日, 公司旗下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先后两次发生含铜酸性溶液渗漏, 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紫金矿业因“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而受到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对其罚款956.31万元的处罚。
二、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低效率原因分析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之所以未能起到预想的效果,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部门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缺乏独立性。
近年来, 发生多起重大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案件, 暴露出了我国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制度上的漏洞, 个中原因恐怕与中国证监会的权限常常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有关。特别是证监会派出机构, 与地方政府有很深的渊源, 受地方政府干预的可能性更大。
应该说, “信誉危机”主要是由于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不能保持“独立性”的极度失望而引发的。资本市场需要一个很好的信用体系和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作支持。因为有了好的信用体系才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有了健全的法律体系, 并据此实施有效的监管才能真正保护投资者。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而言, 它是建立这个好的信用体系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是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更是整个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二) 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的审核制度存在漏洞。
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主要是在持续披露阶段。对于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的审查, 证券交易所相当一段时间里采取事前审核的办法。事实上, 法律上留给证券交易所审核材料的时间很少, 以目前证券交易所的人力、物力, 尤其是对定期报告, 在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相对集中的几天时间内, 认真审核众多上市公司上报的信息披露材料, 是很难做到的。这就造成了事实上的审查不严, 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同时, 证监会又缺乏充分有效的接触上市公司的途径, 多从报刊和杂志等新闻媒体了解上市公司的各种公告, 从中发现“蛛丝马迹”, 以进一步发现问题。而证监会从事监管的人力也严重不足。此外, 不少招股说明书中疯狂做假的不法行为却没有被及时发现。
(三) 处罚力度缺乏威慑性。
长期以来, 我们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监管不严、处罚不力的问题。即使在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方面, 监管力度同样显得不够。行政处罚只能算是“挠痒痒”, 在遭受公开谴责后, 上市公司往往只需发布致歉以及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的公告, 就可以将一单牵涉几亿资产、几千万担保额的违规事件不了了之。故《证券法》规定的对上市公司违规披露信息处罚规定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作用。
三、改进建议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整个监管体系的核心。应该看到, 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是一个复杂的制度体系, 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进行规范。
(一) 完善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规范体系
1、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规范体系中对民事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
我国目前缺乏合适的诉讼机制, 尤其是对中小受害投资者的民事赔偿, 导致投资者事实上得不到赔偿。尽管法律上有代表人诉讼制度, 但其操作性差:首先, 涉及证券的民事诉讼一旦发生, 中小股东人数众多, 代表人选定无制度保证;其次, 尽管中小股东数量众多, 但股民个人的损失可能数额不大, 权利人为避免麻烦不登记, 并且在诉讼时效内也不主张权利, 导致违法者受判决确定的赔偿额大大低于其违法所得利益, 最终不但不能起到最大限度地救济受害者的作用, 违法的低成本高收益反而放纵了违法行为人。为此, 本文建议加快推动相关诉讼制度的出台,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民事损害赔偿制度。
2、建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信用评估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有必要建立信息披露信用的考核机制。建议主管部门颁布会计信息披露等级管理办法, 不定期地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等级评定, 从高到低依次分为A、B、C、D四类, 并相应实施管理。评定的主要内容可以涉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情况, 单位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情况等若干项。根据主管部门的权威认定, 上市公司无论是被评为A级还是D级, 都应该及时公告, 以便投资者及时了解这一重要信息。对于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披露的上市公司, 应在扩大经营和申请贷款等方面受到限制, 使社会资源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得到优化配置。
(二) 加大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处罚的力度
1、完善处罚机制, 提高处罚的公开性。
尽管证监会以及深、沪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和格式要求有一系列规定, 但没能彻底防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屡次发生, 特别是信息未披露的违规行为占所有违规行为的比重较大。提高处罚的公开性, 如增加公开谴责的处罚, 可以直接地在资本市场上降低上市公司的收益率, 也就意味着增加信息披露违规的成本, 达到有效处罚违规、防止再犯的目的。
2、加大处罚额度, 增加处罚的威慑力。
处罚与违法、违规行为的获利不能“对价”, 使得违法违规一方永远会感觉收益大于风险, 处罚也就不具有威慑力。引用市场上流行的一句话:“违规者数钱, 投资者流泪”, 形容的就是上市公司不讲诚信造成的违规处罚太轻, 造假收益丰厚。建议参考国外经验, 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一定要严处, 当前的处罚往往导致个人代价远远小于公司代价, 这使得责任人感觉不到实质损失。
参考文献
[1]夏冬林, 刘峰.试论会计管制与政府行为.会计研究, 1995.5.
[2]黄世忠, 杜兴强, 张胜芳.市场政府与会计监管.会计研究, 2002.12.
[3]阎达五, 支晓强.论会计管制.中国农业会计, 2003.1.
会计管制研究 篇2
摘 要: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效市场假说信息披露管制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在现实非有效市场环境下,必须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管制的根源性诱因是由于会计信息不对称、投资者经验能力不丰富、不均衡,会计程序、方法在公司之间运用上的差异,无意义会计数据的存在及其干扰,内幕信息、粉饰乃至虚假性行为的存在以及信息披露成本的存在等因素综合造成的信息失真、决策无效,投资者及一般证券市场难于在效益不同的企业之间作出区分。 笔者在对帕累托法则、公共产品理论、委托代理关系以及信息披露的垄断性的研究基础上,认为政府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管制是比较符合客观现实的做法。但笔者进一步认识到:政府对信息披露管制的效率和弊端难以克服,单一形式的强制披露、严格管制终非长久之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市场的发展,会计信息披露成本的增长,信息在当代社会显示出其巨大的.价值潜能等经济条件及社会环境的变迁,都为会计信息商品化和会计信息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大力发展有偿信息市场,将信息披露融入市场运作,将是信息披露发展的最佳选择。关键字:信息披露、有效市场、信息披露管制、公共产品、会计信息市场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证券市场有效运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从质、量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然而,我们仍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会自觉或自发地披露符合证券市场有效运行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还需不需要政府以各种形式实施信息披露管制?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信息披露管制
信息披露(Disclosure),所谓信息披露就是用公开的方式,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用一定的格式,将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其他各种资料公布于众。信息披露是证券所有权市场化和信息需求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实施信息披露基于这样的认识:证券市场各参与者都能够利用公开披露的信息进行决策,从而使证券价格反映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披露的本质是信息的公开,在证券市场中,通过传递财务和其他经济数据是企业广泛筹集资本的重要条件。证券市场中的信息披露是通过一定的制度来实现的,这就是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基石,是确保建立公平、公正、公开证券市场的根本前提。美国大法官路易斯・ 布兰戴斯(Louis Brandeis)早在1914年就指出:“(信息)披露才能矫正社会及产业上的弊病,因为阳光是最佳的防腐剂,灯光是最有效的警察”。莫茨和夏洛夫(Mautz & Sharaf)也指出,“信息披露本身就是限制舞弊和差错,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公众有知情权,要求通过立法来预防盘剥行为”。 通常意义上的管制,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和构成特定经济的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管制依据其主体不同,可分为“私人管制”和 “公共管制”。私人管制是由私人来约束私人的行为,公共管制是由社会公共机构如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等对私人以及经济主体的行为实施的管制。戴奈尔F・斯巴尔珀在《管制与市场》一书中将“管制”定义为“行政机构为直接或通过改变消费者和厂商供求决策而间接干预市场分配机制所颁布的法规或采取的特定行动。”信息披露管制即为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干预,包括对会计信息的供求关系、披露要求及会计信息质、量以及表现形式的管制。从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看,信息披露管制包括对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全过程的管制。由于会计确认、计量是会计披露的基础,因而,信息披露管制集中体现在对会计报告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供求关系及其内容与表达方式的管制上。
二、有效市场假说和信息披露管制
根据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在确定的条件下,竞争驱使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是扣除了资本市场投资报酬率后计算出来的)趋于零。美国芝加哥大学财务教授尤金・法玛(Eugene Fama)1970年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理论(EMH)。詹森(Jeson)把有效市场定义为:对于一组信息θt,如果根据该组信息从事交易而无法赚取到经济利润,那么市场就是有效的。具体来说,如果某组信息θt(譬如,《金融时报》上公布的上市公司会计赢利信息)被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广为了解,那么证券市场的竞争就会驱使证券价格处于这样的水平:投资者根据该组信息进行的交易只能赚取按风险调整的平均市场报酬率,即平均经济利润趋于零。“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认为有效证券市场是一种能够充分反映已知信息的市场。有效市场假说蕴含着
会计管制研究 篇3
关键词:会计管制,公司治理,会计信息
近年来, 鉴于会计管理上的疏漏所造成的一系列损失, 各国财务监管机构纷纷建立会计管制法案, 从2002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到我国政府最近几年建立的会计信息抽查制度等相关法律, 都体现了各国希望通过完善政府会计管制来合理有效地解决会计信息的遗漏失信问题。所谓会计监管, 是指由政府财务监管机构和证券监督机构来担当“质检员”这一角色, 来对各企业 (公司) 的会计信息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检测与安全监督。
一、会计管制概念
会计管制, 即通过政府的强制力来规范公司财务会计业务的所有活动, 包括会计信息产生的质量标准及其是否符合技术规范;会计信息向外披露时内容是否属实、数量是否合理、行为是否合规合法;出现违规操作时处罚是否及时妥当等。由此可见, 会计管制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规定或制度安排, 而其定义更多体现出的是一个完整的程序。我们可以将这个程序分为三个环节, 即对会计信息向外披露的管制,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管制以及对会计行为过程的管制。
二、关于会计管制的文献综述
Laughlin (2007) 认为:会计管制并不属于会计内部中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可以成为外部规范会计的某种准则, 进而为整个社会所接受和认可。但是它要想成为社会的指导性准则, 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权力强制机构如财政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类似财务机构来主导。与此同时, 会计管制常常可以作为约束社会行为的规范来行使职能, 如使用经济管制中的税收减免政策等进行调控, 这些约束都是以会计原理为依据所形成的, 同时依据可靠的财务信息来制定的。
近几年来, 国际范围内的会计准则大有趋同之势, 这一趋势是否会给各国会计管制带来变化, 是否会最终成为现实, 这已成为经济学家们讨论的热点。Perera (2002) 通过比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会计管制与会计惯例, 发现二者既存在某种联系, 又有一定的排斥性。而Ricardo (2008) 指出:世界所有国家的会计规范在逐渐向同一的国际性标准靠近, 而这亟须会计监管作出巨大的调整, 以适应这一趋势。
在国内, 近几年来证券市场上屡屡发生会计造假事件, 学术界许多学者便将视线集中在会计管制这一普遍关注的课题上, 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在探讨会计管制是否具有必要性问题时, 吴以凯、王文莲 (2007) 指出, 内部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管理者之间的出发点和利益有时并不是一样的, 有些方面他们会因受益方式不同而发生许多矛盾和争端, 在这之中就会夹杂着很多不为人知的会计作假现象。刘明辉、张宜霞 (2002) 认为:证券市场上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是促使会计管制产生和成长的土壤。会计管理制度是由具有法律效用的规则但并非正式的规则约束和实施的机制所组成, 这三种机制的结合程度与执行好坏决定了会计管制的最终效应。
还有许多学者从各种不同方面对会计管制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徐虹、林钟高 (2007) 指出:会计管制是用来限制会计行为的监督性准则, 它对各种信息生产和披露都提出了一定的标准和限制, 而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必须围绕着这一标准来操作, 并用之约束自己的行为, 不可以偏离或者违反。马晓芳 (2007) 提出:会计管制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权利, 这种权利的来源多种多样, 主要始发于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监督权利的转移, 是政府对企业行为的指导和企业服务于社会各种利益活动的需要。杜莉 (2007) 认为:会计信息的管制应该是一个囊括所有信息生产和披露的完整过程。而陈艳 (2004) 认为, 会计管制可以理解为一种具有政治性质的管理行为, 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合理分配社会财富的政治行为。
三、会计管制有效性的理论综述
在当今世界, 伴随着各种各样与会计准则和管理方法相关的法律的颁布, 这些会计准则和管理方式是否有效的问题便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成为世界性的讨论热点。
在国外, Ray Ball、S.P.Kothari和Ashok Robin (2000) 采用Basu模型, 研究了使用成文法和普通法两种不同法律派别国家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谨慎性, 发现普通法国家的会计信息在这两个方面均不如成文法系国家。而对于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有效性, 也有不用的经济学家分别对其做出研究与分析。Daniel A.cohen (2005) 研究发现, 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实施后,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较之以前有明显的下降, 而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Kam Wah Lai (2003) 发现在此法案颁布后, 很多注册会计师对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更加情有独钟, 且伴随而来的是对公司报告中利润盈余的管理力度的减少。这就说明审计的独立性在此法案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
在我国, 会计界的学者们也纷纷对会计管制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王跃堂、孙铮、陈世敏 (2001) 通过借用股份公司会计制度的改革为模板, 运用计量和信息论观点, 对改革中的会计信息质量作出定量分析, 判断我国2001年会计改革的有效性, 并且通过这次研究来评测《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此次变革是否具有必要性。研究发现, 虽然企业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获得了很显著的上升, 但是人们所关注的会计盈余相关性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这意味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会计制度改革, 而且需要执行机制的相应改革。这也意味着单单凭借会计上的革新是无法有效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朱茶芬 (2006) 通过对2001年会计准则变革对盈余水平的影响的研究发现, 2001年的会计准则变革的作用虽然有限, 但是依旧有效地改进了盈余的稳健性和及时性, 且提出应同时在公司内部的治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着力做到在公司环节确保高质量的盈余。
四、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的相互关系
1. 会计管制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 我们知道会计管制可以为公司治理的效率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与制度支撑, 保证公司中会计信息在产生和披露过程中的合法性;另一方面, 会计管制也督促公司确保各会计信息使用者都能得到准确充分的信息, 以便他们做出合理的判断, 从而使公司治理高效运行。
首先, 公司治理正如同社会上一切人员所参与的活动一样, 都需要相对应的规章制度来进行一定的约束, 如果没有这种约束, 那么根据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人们都会以满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前提来进行活动, 而这种活动一旦与社会的利益相悖, 各种社会弊端陋行便会相继发生。前些年媒体曝光的财务丑闻就是由于会计管制缺失, 使会计信息提供者在生产或者披露会计信息时有空可钻而造成的。那些违法者在个人利益驱使下做出的不当行为, 不仅严重破坏了公司的治理, 而且给证券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性。
上文说过会计信息在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以及投资者之间并非是对称的, 然而投资者需要依靠信息提供者所披露的信息来指导自己的投资决策, 那么只有当会计管制介入公司治理之中, 依靠政府的权威和一定程度的管制, 利用行政手段来督促会计信息提供者在信息生产披露过程中依照规定进行运作, 才可以保证公司的全体参与者都获得平等的会计信息, 使信息使用者获得充分准确的数据, 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保证公司高效率治理。否则, 只是单纯地依靠提供者的自律和市场的调控, 不但无法保证公司事务的正常秩序, 甚至会给整个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带来损失。
其次, 会计管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会计管制的程度适度、方法适当、分寸合理, 那么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市场失灵等诸多问题, 使公司的会计信息在公司中高效率地运行。但是, 如果会计管制不完善, 无法达到公司治理的要求, 无法解决在公司治理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那么公司治理就会陷入混乱, 效率也可能极度低下。同样, 如果会计管制过度, 政府介入公司治理过多, 也会给公司治理带来消极影响, 有时候甚至会比管制不足给公司带来的危害更大, 因为过度的管制会限制公司的经营活动, 使公司的经营失去自主权, 阻碍公司生产经营的发展, 损害公司的利益。所以, 适度的会计管制会给公司治理带来预想的高效, 而管制不适度, 无论是介入过多还是过少都可能导致公司治理效率下降。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依据情况对公司实行适当的管制, 优化监督功能, 合法约束会计信息的不当行为, 引导会计管制在公司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下不断完善。
2. 公司治理的发展也给会计管制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经济的发展向会计管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会计管制应明确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改进, 以促进自身的完善, 通过更加合理的制度来保障公司治理。所以说, 公司治理也为会计管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 公司治理是会计管制产生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 公司治理环境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生产经营业务日益复杂、细化, 许多新的会计问题如信息不对称、数据失真、内部人控制等都暴露了出来, 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 人们迫切希望政府出台一些新的规则来对整个会计过程进行管制, 以保证市场可以继续正常运行。会计管制作为约束规范财务会计的一种准则、一套随着公司治理的需要产生的制度, 也自然而然地与公司治理的其他环节相联系, 它始终是在公司治理这个大背景下来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公司治理在任何一个结构上不健全, 就会造成包括财务会计在内的整个公司系统紊乱, 那么这种情况下即使会计管制再完美无缺, 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因为规则和制度都是建立在良好的整体框架基础之上的, 当整个框架出现了大的缺陷, 那么类似会计管制这种单方面的制度对维护公司治理也就起不到什么作用。可见, 公司治理的健全性也同样为会计管制提供了发挥作用的环境基础。没有好的公司治理, 也就不会有会计管制的用武之地。
其次, 公司治理是会计管制进步的动力。就像是法律一样, 任何一条法律规定都不可能是亘古不变、不需更改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社会就会对它们提出新的要求, 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也会要求在原有的法律基础上不断创出新的条文来解释这些新事物、指引和规范新事物朝着正确的方向运行。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那么对于会计管制来说, 也可以用同样的道理来解释。公司治理在发展扩大之中总会遇到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前几年还适合的会计管制可能会突然出现大的漏洞, 在新的环境下捉襟见肘, 无法继续维持约束公司财务会计的有效运行。而当这些管制出现失灵以后, 特别是在发生重大的“会计丑闻”之类的事件之后, 这些不足或事件就会成为促使会计管制发生变化改良的催化剂。
五、会计管制的有效性分析
1. 会计管制有效性研究的意义。
根据前面的分析, 可以看出会计管制是解决当前会计信息市场失灵、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一些基于人自身的因素例如人的有限理性、利益偏好等也会导致会计管制内部缺陷的产生, 这在通常情况下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公司治理结构和运作方式等依然对会计管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会计管制的实现跟公司治理密切相关。实践证明, 正确的公司治理能够非常好地实现对会计的有效管制, 从而能够更好地产生会计信息、规范地进行披露、形成有效的反馈, 并对公司的投资和其他决策提供依据, 也能够在资本市场严重缩值的今天, 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避免社会风险进一步扩大。但是, 不恰当的公司治理不仅会破坏公司对会计的有效管制, 而且会破坏整个会计领域的管理秩序。
对会计有效性的评价, 不仅可以对现行会计管制的效果等方面有一个量化的认知, 了解它对企业治理目标的推动和保证作用, 而且又能够将会计管制中内部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 为企业进一步调整公司治理结构和改进会计管理方法提供科学的依据。此外, 会计管制有效性的评价能够反映会计管制各个要素价值之间的关系, 辨别要素价值的高低, 从而确立最为核心的会计价值, 并进一步引导人们在统一执行会计政策时有一个正确的会计价值取向。
会计管制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是会计的执行效果, 它考虑的是会计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执行、是如何被执行的、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是如何得到解决的;第二是会计管理制度自身的有效性如何, 它反映的是新的会计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反映的会计计量信息是否真实和完整, 能否使资产相互之间的有效关系得到很好的体现, 这实际上也是对会计管制自身状况的一种评价。
2. 会计管制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传统的会计管制有效性评价的研究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对会计管制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 并以此作为决定会计管制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传统的评价方法是成本效益原则, 它是将会计管制最终带来的效益 (特别是经济效益) 与执行这项会计管制政策所耗费的成本 (一般也是用经济指标来反映) 来衡量会计管制的有效性。这种评判会计管制有效性的方法比较简单。它一般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差值分析。其模型为:
式中:E代表的是会计管制的效果;R代表的是会计管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变化;DC代表的是会计管制的直接成本;IC代表的是会计管制的间接成本。
这种判断方式简单明了。其中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即直接投入在会计管制中的财产、人力等资源, 以及为了实现这些会计管制所进行的间接性的资源投入。
上述成本中一般包括设计会计管理制度所需要进行的资源投入、在会计管制制度改变和调整时所需要耗费的资源, 它包括原来投入所遗留的沉没成本。直接成本中有实施这些会计制度所发生的成本, 它包括这些会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管以及其他管理上人力和物资所要投入的成本。支持成本是为了维持这些会计制度在其他领域所投入的一些必要的成本。这里的收益是一个相对较为难以界定的指标, 它首先包含了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两方面的经济效益。微观层面的收益包括提高资源配置后对企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即有利于企业改善财务状况、降低信息生产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宏观层面的收益包括减少信息不对称给市场带来的一些有利影响。这样的分析从公式上直接可以发现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就是同样一套会计准则在大型公司的效果要比在小型公司的效果更加显著。也就是说它忽视了公司本身的规模效益对会计管制制度价值评判的影响。于是, 学者们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评价方法, 即进行比例分析。其模型为:
此模型与第一种模型的参数是一样的, 只是将减号改为了除号。这种方法能够避免企业规模因素对会计管制本身有效性的影响, 能够更加关注会计管制的本身。
上述两种方法都是通过会计制度引入的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来判断会计管制的有效性, 但最终因为其数据量化的困难性, 最终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评估。会计制度本身的专业化发展导致了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会计本身的真实性等问题, 然而却忽视了通过会计改革对企业治理本身的制约和反馈, 这样, 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企业的治理效率。
3. 会计管制的非有效性。
一般而言, 会计管制的非有效性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 会计管制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没有同公司治理的目标相结合, 从而使得会计管理制度的设计没有很好地贴近公司治理和运营的模式, 以致公司设计执行会计准则的制度不能很好地为公司的运营服务。第二, 会计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 会计制度设计虽然符合公司实际, 但是由于内外部的监管不力, 导致会计制度没有得到遵照执行, 以致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 信号传递出现问题。第三, 也是我们一般容易忽视的环节, 就是会计管制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反馈, 在会计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没有在生产和运营环节得到相应解决。这样, 即使会计信息本身准确无误, 但是依然无法给公司治理带来有效的改善。
六、建议和对策
1. 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管制应该得到广泛应用。
从公司治理与会计管制的联系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会计管制必须以公司治理作为依据和导向。会计管制不能停滞在以往的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最终目的的阶段, 而应清楚地认识到会计管制是整个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必须将自身改善的目标与公司的高效率治理衔接起来, 为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服好务, 从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着手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才是现代会计管制所应该走的路。
(1) 从前的会计管制是以约束财务会计行为、增强财政管理这一单向目标来实施的。然而, 随着公司治理的发展尤其是两权分离之后治理结构的改变, 单一的会计管制目标便很难适应公司的长远计划, 这说明会计管制必须把方向转向公司治理这一较为微观的角度, 以此作为自己的指南来进行整改, 这样才能继续保证公司持续健康地发展。
(2) 如果以公司治理作为会计管制的导向, 那么就意味着会计信息的所有使用者都可以在会计管制下得到有效保护, 因为这种情况下的会计管制是从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出发而制定的, 既然要维护公司的利益, 那必然要求能够保证所有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获得可靠的决策依据。相应的, 因为这种管制可以很好地维护各个主体的利益, 他们便会积极参与到会计管制规则的制定当中来,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 把会计管制建设得更加适应公司的长远规划。
(3) 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会计管制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由于会计管制是以公司治理作为自己的风向标的, 那么其中所有的制度规则的制定始终都会环绕着公司治理这个中心来层层完善, 而财务会计作为公司治理中的一个及其重要的环节, 在这样的会计管制下必然能有效地运作、为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有所作为。无论是会计信息生产还是披露, 任何一项活动都会在公司治理这一前提下有序地进行, 最终所有主体得到的会计信息也一定是充分准确无误的。
2. 完善会计管制中的规则制定程序。
现在世界上多数的会计管制仍然是通过政府使用行政手段来实施的, 这是由政府所拥有的权威所决定的, 这也是大势所趋。这种形式的会计管制的优势是权威性高、约束力强, 能很好地约束企业中一些会计作假行为。但是, 会计管制作为政府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却又很难体现出公司治理中其他参与主体和信息使用者的意愿, 所以, 这种管制规则的制定过程还并不是最完善的, 因此建议在以下方面进行一些改进:
(1) 增加参与制定会计管制规则的成员。会计管制无疑是为了更好地为公司治理服务, 那么会计管制规则的制定就应该考虑到所有参加公司治理的主体以及所有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需要用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愿望, 考虑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当会计管制可以妥善解决了这些人的利益问题时, 才可以真正做到公司的全方位发展。所以, 只有增加会计管制规则的制定者, 使他们可以代表所有公司治理的不同主体, 才可以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出一个合理的管制环境。
(2) 会计管制在正式实行之前应该先进行模拟测试。要摸清制定出的会计管制制度可能存在不适合公司发展的问题, 可能由于在某一方面会产生疏忽或遗漏, 或者与某些公司治理环节相冲突, 必须在新的会计管制制度正式推行之前, 先经历一个模拟测试过程, 通过模拟可以及时发现会计管制中存在的不足或者不适应公司治理结构的方面, 并重新进行改进, 这样才能确保在最终执行会计管制时与公司治理完全吻合, 保证二者在紧密结合下得到有效实施。
(3) 会计管制的规则制定应该是公开透明的。由于会计管制规则的制定不仅仅关系到公司内部主体的利益, 而且其有效程度会影响到外部决策制定者的判断, 甚至会涉及整个资本市场能否良好地发展、牵涉到市场参与者的切身利益。所以会计管制的规则制定从来都会受到市场上多数人的关注, 因此只有在会计管制规则制定过程中增加透明度, 才能使整个市场对公司的财务会计放心。而现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会计管制规则的制定仍然难以完全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这会给会计管制的质量与公司治理的效果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3. 将公司治理的目标与会计管制的目标结合起来。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公司治理的方式对会计管制的方法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并且对会计信息记录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也有着显著的影响。会计信息如何真实有效地反映公司的资产和盈利状况, 同会计如何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从相辅相成的角度来看, 由于会计服务于公司的治理, 因此准确的会计信息能够为公司治理提供管理依据, 让管理层更好地了解到公司内部的运营情况, 因此公司治理的目标和会计管制的目标相结合, 能够使会计管制更好地服务于公司治理。它主要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 公司治理为会计管制的规则设计提供依据。会计管制的目标是公司治理的目标之一, 将会计管制的目标与公司治理的目标结合起来, 就是要将会计制度的实施纳入公司治理, 通过公司治理的需要来设计会计制度, 保证会计管制符合公司治理的要求, 促使公司治理的目标得到实现。
(2) 公司治理应该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技术和执行保证。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是建立在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之上的。而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则需要结合公司治理的实际, 对公司的运营状况有透彻的了解, 从而对公司的资产信息进行更为准确的界定。此外, 高效的公司治理能够更好地保证会计准则得到强有力的贯彻, 形成保证会计准则得到有效执行的强而有力的监督机制。当然, 仅仅有公司内部的监督和管理是不够的, 还需要公共权力包括政府和公众的介入, 通过外在的监察机构来进一步加强对会计准则的实施。
(3) 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的反馈作用。依据会计信息对公司资产的运作情况进行分析, 进一步调整公司的产品结构、治理结构和运作方式, 尤其是对组织结构、股权结构、债权结构、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等内容进行调整。通过完善公司内部治理, 特别是在权力的制约上得到加强, 以保证会计制度得到有效实施。通过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调整来进一步改善会计监管等方面的工作效率, 缓解会计信息产生和披露的道德风险, 从而进一步保证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保证会计准则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
参考文献
[1].Andrea Melis, Silvia Carta.The Impact of AccountingRegulation on Corporate Governance:Some Evidence from theAccounting for Stock Options in Italy.Working Paper Series, 2007;6
[2].Bacon M..Board of directors and structure:Control andPerformance implications.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1993;17
[3].陈俊, 陈汉文.公司治理、会计准则执行与盈余价值相关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审计研究, 2007;2
政府管制与房地产价格研究论文2 篇4
自1990年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市场化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特别是近几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北京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为甚。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已经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家还针对可能出现的房地产泡沫,从2005年年初开始,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来稳定房地产价格,但效果并不理想。如何看待中国房地产价格变动以及怎样合理控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度波动,从而使宏观经济保持稳定是一个值得研讨的课题。
一、房地产市场分析
1、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区域性市场
在讨论房地产市场之前,了解房地产市场的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众所周知,市场或者产业的概念是很难准确定义的。罗宾逊(1933)提出从某一给定的商品开始考察该商品的替代品,在考察这些替代品德替代品,直到商品出现明显差异来确定该商品的市场界限。豪泰林(1929)、张伯伦(1951)、兰卡斯特(1966)描述了一个产业中的产品差异性的问题,他们认为一种商品可以用质量、区位、时间、适用性等特性来定义。商品可以定义为不同特性的组合,而消费者对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偏好。从房地产市场的特性来看,房地产市场不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而是一个区域性的市场。从替代性来看,不同地区的房地产不具有替代性,即使是同一地区的房地产,如果区位地段不同,其替代性也很差。从房地产的质量、区位等特性来看,不同的房地产的差异也非常大。所以,从地理区域上看,房地产市场的地理区域应该是一个较小的概念。不应该有中国房地产市场或某某省房地产市场的概念。也就不应该有全国统一的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
2、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垄断市场
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定理说的是:完全竞争的均衡一定是帕累托最优;任何帕累托最优的配置都能通过选择一组正确的价格而由市场来实现。完全竞争均衡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每一商品都按其边际成本来销售。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但大多数市场都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一方面是因为每一个楼盘都具有不可复制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的信息的严重的不对称。消费者很难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房地产开发商都具有很大的市场势力,可以将房地产价格提高到远远高于其边际成本之上。显然,对垄断市场采取从宏观上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措施效果不会太理想,而且有很大的副作用。调控措施太强烈,会使不大时,对房地产的价格又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二、房地产价格分析
1、从房地产价格的构成来看
从房地产价格的构成来看,房地产价格的核心是土地价格。在西方经济学中,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使用价格(地租)决定于其边际产出,该理论基本上排除了地价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因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价格由其边际产出决定,在一般情况下土地边际产出较稳定,所以地价不会暴涨暴落,从而房地产价格也应基本稳定。
但在现实世界中这一结果并不完全正确,国外大部分发达国家都经历过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的情况。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对非农用地的需求旺盛,但土地的供给在一些地区相对不足,使得国家土地公开拍卖的价格持续上涨,结果是土地价格越来越高。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想从土地市场得到更多的收益,从而将土地价格人为抬升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获得土地的增值收益,也采取各种手段囤积土地,进一步造成了地价的上涨。房地产商以此为借口, 导致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房地产价格随着土地价格的上涨而上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土地约束是成为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必然因素吗?
诚然,从土地的自然属性看,一般来说,土地是不可再生、不能增长、不可移动的资源。但人类开发土地的长期历史证明,土地使用效率是在不断提高的,房地产开发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随着土地使用效率提高,土地供给可以认为是无限的。反过来,当人口增长达到某一水平后,人口总量会大致维持在一个相对不变的水平,从这一角度考虑,土地供给与人口增长之间是可以维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的,所以不可能长期存在土地供应不足的问题。如北京市土地管理部门多次公开宣称,北京市的土地有足够的供应量,这也说明土地供给没有出现短缺,但北京的房价却快速上升。所以,土地约束或土地价格的上升并不成为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必然因素,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有其他因素。有人宣称,中国的土地供应将出现长期短缺并由此导致房地产价格的长期攀升更是完全没有道理。
2、房地产价格不是竞争性的市场价格,而是一种垄断价格
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区域特性,这种区域特性使得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垄断性,也就是说房地产价格是一种垄断价格。举个例子,小城市的房价大大低于北京市的房价,北京五环地区的房价低于三环地区的房价,但外地的房子不可能移到北京来,北京五环的房子也不可能搬到三环来。不同地区的房地产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地段的房地产的可竞争性都很小,使得每一个房地产开发商都具有较大的垄断势力。房地产开发商的垄断势力主要来自于这种地域的不同。这样,市场中虽然有很多房地产开发公司,即使有一些开发公司规模较小,因为房地产的这种特性,也会使他们具有很大的垄断势力,从而使房地产开发商可以自己定价,而不是由市场来定价。同时垄断价格是边际成本的非递减函数,所以,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并不一定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房地产开发商对价格的控制。
刘军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房地产业正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群体,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不但有利于保持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较快增长,也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更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房地产业在发展中也同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对此国家曾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但这些政策的有效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以及对房地产市场利弊方面,学术界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本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政府管制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房地产市场政府管制政策分析
1.1993~1996年阶段
首次出现房地产热--房地产开发公司急剧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以炒地皮、炒钢材、炒项目为主的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尤其是海南、广西北海等地,房地产开发过热,形成了较严重的房地产泡沫,经济运行出现严重过热态势和通货膨胀。
政策:199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提出整顿金融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16条政策措施(通称“国16条”);1994年系列出台《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住宅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
效果: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国房地产开发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通货膨胀得到遏制。经济由热转冷,房地产市场也沉寂下来,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价格迅速回落。经过3年努力,中国经济终于在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
政府角色: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管制
南京房地产市场颇受争议。其一是,日前,南京市某区房产局局长因一番不太能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言论而遭到了网络人肉搜索;其二是南京房产局对万科价格欺诈、恒大低于成本销售等的查处。姑且不论南京如何,但其一番做法却引出了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管制问题。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B类课题“中国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关系”的研究结论,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业市场化水平为64.69%,这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初步实现市场化,但离理想的市场化差距还很大。其中政府管制、价格管制差异化大、表现差。也就是说,在政府和价格管制方面,各地政府对房地产的管制手段和方法各行其是,且没有尽到管制责任,角色缺位,随意性比较大。房地产市场价格管制是针对开发企业的定价行为及市场失灵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法。其实施需要地方政府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垄断性、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消费的公平性等。这些必要性的条件的满足与否,是判断是否进行价格管制的重要指标。
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来看,集中程度相当低,但从区域来看,垄断程度又比较高。全国除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外,其余城市和县城基本属于垄断型区域市场,开发商可以联合政府将房价定在均衡价格之上,建设的住宅数量低于自由竞争市场时的数量,阻碍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其实是个“藩镇割据”的大一统,势力很多,在地方政府的庇护下,还可以相安无事。区域的垄断性不利于资源配置和提高产业效率。
房地产市场的外部性,一般包括生态外部性和社会外部性。价格机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转化外部性。比如设计合理、景观赏心悦目、物业管理安全完善等的项目,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市场价格;反之,则价格就不会产生太多的附加值,而致价格一般。这就使得开发商注重适当创造外部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附加值。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除一线、二线开发商外,其余大多数开发商对创造外部经济效益几乎没有敏感性,造成私人成本、社会成本与收益不对等或者资源配置失衡,影响产业的发展。
相对来说,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由于产业过于庞大,链条较长,消费者很难知道开发商进行项目开发的各项细节,成本、用料、质量等都处于“无知”状态。虽然,楼盘现场有价格公示,但那是开发商自己定的价,而为什么是这个价格消费者无从得知。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属于信息很不对称的单方市场,当然这与开发商的垄断性质也不无关系。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公开,造成买者和卖者地位的不对等,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发展。
信息的不对称,本身就是一种消费的不公平。然而,我国消费者在房地产市场的消费所遭遇的不公平,更不止于此。当期消费和即期消费的价格差距很大,这也就是现在的市场情况,前期项目价格很高,现在普遍大幅降价,显然是对前期消费者的不公平,有价格欺诈的嫌疑。再比如现场议价的销售方式,消费者不知成本,而开发商的价格底线消费者又不知道,所以每个成交客户的价格“远近高低各不同”。消费产品巨大的价格差异,是有违市场规律的。某些不公平是市场机制问题,是制度问题;而有些不公平,是开发商品德问题,这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状况,比较符合价格管制的条件。所以,即使是在价格低迷时期,价格管制也是不可或缺的。地方政府不能因为地产低迷,而放任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开发商违规、欺诈销售,放松政府本身的角色责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南京地方政府做得有道理。
虽然,政府的价格管制违背了市场自由化的原则,但在不成熟和不充分的市场状态下,就没有充分的市场化。市场化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有些问题只能靠政府调控进行解决。不能打着市场化的大旗,而损害消费者或者干涉地方政府的有所作为。政府不仅促进产业发展,还要明确自身在产业中的地位和角色,适度进行管制。所以,进行价格管制,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规范发展的一种手段,也是政府促进市场化的良好愿望。
政府,究竟该不该对商品房进行有效的“价格管制”
应该说,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作为普通民众最大民生的住房市场上,我国政府应该在市场的调控和价格的管制上应该更有所作为。
首先,拥有基本的居住权利和良好的住房条件,不仅是人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各国公认的基本人权,而且更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中央高层对民生问题从政治的高度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我们知道,衣食住行都是人们的基本的民生需要。最近由于各种原因,粮食价格上涨了不少。前几天,温家宝总理还专门到北京的市场进行调研,了解粮价上涨对市民的影响。日理万机的国务院总理,为什么对粮价的上涨如此重视,关键就在于它不同于其他普通的商品,是国民基本的民生。住房也是同一个道理。任何人无论贵贱,无论地位高低,都应该保证有体面而合理的住房保障。政府各级部门之所以要对房地产市场发出如此多的调控文件,抑制房价的不当增长,原因也就在于住房不是单纯的商品,它具有公共产品和商品的双重性。
实际上,和粮食每斤增加两三毛钱相比,同样作为基本民生的房价的暴涨,给普通百姓基本利益带来损害,要比粮价的上涨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算一算这两者的明细帐,人们就不难发现他们给老百姓生活带来损害的差别,何止是十倍、百倍。
就按照每斤粮食涨了3毛钱来计算,一家三口每天要消费粮食2.5斤,一年365天平均每个家庭需要消耗粮食912.5斤,一家人每年要为粮价的上涨多付出273.5元。如果一年前的粮价为每斤1.2元,现在为1.5元,这就意味着当粮价涨了四分之一的时候,给某个家庭在吃饭上带来的直接影响连300元还不到;
但是,如果像现在一些大中城市那样,一年前市区的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8000元,一年中就涨了1000元(指城市中的同一地段商品房价),那么给普通家庭又是带来了什么影响呢?我们还是以普通的三口之家为例,他们所买的商品房还是严格按照“结构调整”后的9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那么这个家庭仅为一年的房价暴涨,就需多付出9万元的代价。如果这个家庭的年收入,在这些大城市处于中间水平,这就相当于要把这一家两年的收入,不吃不喝全部抵上去,才能应付一年房价暴涨的支出。而这还只是在房价一年只涨了12.5%的情况下(这里是指在一般城市主城区同一地段的涨幅,不包括近郊区县的“加权”)普通家庭多付出的“成本”。
这里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算出,同样是基本民生,粮食一年就是涨价了四分之一,给普通百姓平均每个家庭一年增加的成本支出,也就是300元不到,相当于一个中等收入家庭一年收入(按4.5万元计算)的150分之一;而一年房价虽然只涨了八分之一,但它一下子就使得需要买房的家庭多付出9万元,相当于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全年收入的百分之200(也就是一个家庭2年的全部收入,而在发达国家,一个家庭3-6年的全部收入即可买一套很体面的住房了)。这两者如果按倍数的关系来算的话,相当于一年房价上涨给普通百姓家庭增加的成本支出,比一年粮价暴涨给这样家庭增加的支出,高出了300多倍。站在这样的角度来理解百姓对房价疯长的强烈的不满,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实际上,在不少大中城市的“主城区”的同一地段,这3—4年左右的时间里,房价几乎暴涨了一倍左右。比如说,过去房价是每平方米5000元的,现在都纷纷暴涨到了1万元以上。3年多的时间里,每平方米就上涨了5000多元。按照新的严格标准的“90平方米”户型来计算,就相当于这些百姓家庭在等待调控政策“出奇效”而未买房的这3-4年的时间里,房价不仅没被“拉下”,反而高涨一倍,多了45万元,仅涨价部分就相当于这些普通家庭十年的全部收入。
从中人们不难看出,和粮价上涨相比,房价高涨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生活重创,至少是粮价造成的生活开支成本增加的300多倍。更何况,今年粮价的上涨,是在近几年没什么较大波动的基础上出现的。如果把这几年房价暴涨和粮价上涨的总和做个比较的话,那么房价的暴涨给公众带来的生活成本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损害,至少是粮价上涨带来的开支增加的1000倍以上。
所以,国民住房作为具有商品和公共产品双重属性的特殊商品,它在价格管理上应当比当前社会中绝大多数的其他商品更需要进行政府的价格管制。这不仅是因为它的暴涨给普通市民带来的损失和危害最大,而且放任住房上的暴利高价,其实也就是容忍恶势力对人的基本生存权的破坏和践踏。
第二,中国的住房的市场供应,本来就是处在极度不平衡的“供不应求”之中。我们以前已经说过,按照当前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住房小康的发展的要求,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每年应该提供15亿平方米的商品住房,但市场上实际的供应量只能在3-4亿平方米。有效市场供求的如此不平衡,就为“哄抬房价”创造了“条件”。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如果不进行严格的市场价格管制,自然就会导致房价的失控暴涨,就如同这几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所表现出的那样。所以说在当今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任何“调控”举措如果没有包含严格的价格管制,“抑制房价增长”这个衡量“调控成功与否”的“关键词”,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第三,和土地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中国的房地产暴利是出现在公有制的土地上,“加害”的对象,正是“土地的主人”。当开发商利益集团大言不惭的为他们的暴利做所谓的“市场决定论”的辩解时,他们恰恰“忘了”他们暴富所赖以开发的土地的“产权人”究竟是谁。根据国家的宪法,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在“主人”的土地上建房出售,利润率竟然比在买私人土地的商品房还要高出十几倍,开发商如此的强盗逻辑如果不受到市场和价格的管制,就是对社会主义优越性最大的贪污和嘲讽。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有资源为“全民所有”的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中国,住房市场的暴利化是地地道道的制度变异下的怪胎,算的上是真正的“世界之耻”。
总之,面对中国房地产这样一个由寡头垄断的低效、不公和“超级垄断利润”的市场,面对这样一个关系到中国市民最大民生利益的基础行业,面对这样市场的有效供应远远得不到满足的畸形的供求形势,尤其面对市场的开发者是在主人的土地上“借鸡生蛋”这样的制度背景,作为“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所用”的政府,就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对已成为影响中国城市的“最大的不和谐因素”——房地产市场,实行强力而有效的政治调控和市场调控,特别是要强力实行对商品房的价格进行有效的价格管制。从某种方面来说,对房地产市场高房价暴利的放任和“不干预”,不仅是对开发商利益集团的袒护,更是行政者对人民给予的权力的最大践踏,也是在维护人民利益上的极大的渎职。
在我国的“价格法”中,专门有一段论述了“政府的定价行为”。其中讲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具备“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资源稀缺”或者“重要的公用事业”等条件之一时,“政府在必要时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
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这点是其他任何商品都无可比拟的;至于城市的土地“资源稀缺”这也早已有共识;另外,住房在某些方面也具有和“重要的公益事业”一样的“公共产品”属性。这些都使中国房地产市场商品房的价格管理,具备了“政府定价行为”的必要条件。更何况这几年中国大中城市的房价疯涨,已造成仅暴利高价房的价格上涨部分,就相当于普通市民家庭十年左右全部收入所得。当一个国家出现仅几年房价上涨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生活成本,就比世界公认的居民买房负担(房价收入比在3-6之间)还高将近一倍的“全球奇观”时候,当房价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社会“最大的不和谐因素”,一个“权为民所谋”和“以民为本”的 “负责任的政府”,难道还没有必要及时对商品房价格实行强力而有效的政府价格管制吗!
从规定商品房利润退到讨论公开成本,是谁把开发商惯得如此骄横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在高房价暴利的压迫下,有一种来自民间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强烈。这就是要求对现在开发商提供的商品住房,进行房价成本的公开。而开发商和其“豢养”的“专家”及相关官员,对可能暴露他们“见不得阳光的阴暗秘密”,则竭尽全力进行疯狂抵制。以至于该不该进行房价成本的公开,成了今年影响最大之一的“全民大讨论”。
最有典型性的案例发生在广东。据报道,今年的广东省两会期间,该省人大代表提出了“公开房屋成本价、实行购房指导价和最高限价”的建议。半年后才等到的广东省建设厅的“答复”,竟对此给了全盘的否决。建设厅的理由是对商品住房成本价进行公开“容易造成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侵犯和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影响”,并认为“这一做法是违背市场经济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下,决定价格的因素主要是供求关系而不是成本”。
这里,我们先姑且不论这个“政府的衙门”为什么对开发商的利益和所谓的“秘密”如此的偏袒,为什么对在高房价暴利的盘剥下老百姓受到的生活重创如此冷漠,但就政府在房价监管事情上本身的变化发展做个分析,人们就可能发现其中更多的“背景”。
如果把时间向前推几年,查查当时的媒体报道和部门的文件资料,人们就会惊奇的发现,公开商品房价成本在当时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不仅如此,在当时的各级政府规定和文件中,房价成本的公开只是一个最基本必须做的工作。比这更重要的,还是规定和控制商品房的利润率,这才是房价问题的核心所在。
在当年国家有关部门的商品住宅价格管理的办法中,规定“住宅价格应以合理成本为基础,有适当利润”,并把商品住房规定的利润率水平交由各省、市和自治区政府自己决定。在2002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发文规定,经济适用住房的利润不超过3%。而对普通商品住房,各地所定的利润水平一般在5-10%之间。如在吉林省的商品房价格管理办法中,该省政府就规定商品房利润“最高不超过8%”;在江苏省的商品房价格管理规定中,根据商品房的种类分门别类进行的具体的规定。它明确指出:经济适用房的利润率最高不得超过3%;普通标准商品住宅的平均利润率最高不得超过8%;只有高档住宅商品房和非住宅商品房的利润率由开发商根据市场供求自主确定。普通商品房利润率定的最高的,还是属于广东和广西,都定在了20%。但两地政府也都同时规定,由政府委托开发的“微利房”、“统建房”和“解困房”等,利润规定3~5%之间(其中广东还规定地价和税费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还可减免)。从现在查到的资料来看,给商品房利润率定的最低的,还属江西省较早的一份政府文件。该省当时规定:商品房“利润按售价的2%计提”。
现在给大家讲商品房价格管理上的“昨日的故事”,只是为了使大家清楚的了解到,在今天这个时代背景下再讨论该不该公开房价成本,显得多么的滑稽。因为这样的“基础工作”在几年前规定商品住房利润率时就早有定论。
其实,了解商品房价格管理上“来龙去脉”,最重要的还是结合当今房地产市场和住房社会问题的实际,深刻探讨和研究该不该对今天已经成为城市社会最大不和谐因素的暴利高价的商品住房,进行强力而有效的价格管制。
会计管制的制度变迁及发展趋势 篇5
会计管制是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会计管制所涉及到的各利益相关者 (企业、注册会计师行业、投资者等) 为会计管制的创设与废除不断进行着利益的博弈。因此, 会计管制的范围、方式等并非固定不变, 它会随着市场条件和经济背景而发生变化, 管制目标和管制制度也会发生转变。
会计管制制度始见于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会计信息的生产、加工、提供, 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是由各经营主体依据自行确定的处理方法来完成的。根据1906年赫本法案授权的州际商业委员会制定的统一会计制度, 美国铁路部门是最先受到会计管制的部门, 其会计信息的处理是按照相关规范来进行的。一战以后, 美国政府把拥有财富看成公民天经地义的权利并主张不干涉, 鼓励经济的自由放任, 否定政府的积极干预。到1925年,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放松了对公司的控制。当时的美国企业在财务上进行弄虚作假是没有任何障碍的, 而且会计界提倡保密性, 企业可以在保密的借口下肆无忌惮地在财务与会计上作假。1929年证券市场的大崩溃, 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一片萧条, 生产大幅度下降、物价暴跌、失业状况空前。经济危机后, 当人们认为放任自流、缺乏规范、缺少诚信的会计市场是危机的根源时, 政府也就责无旁贷地全面介入会计监管, 担负起重建会计市场诚信的责任。美国国会于1933年和1934年颁布了《证券法》和 (证券交易法) , 按照这两项法律的规定, 国会授权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负责会计和财务报告方面的业务, 依靠SEC规范公司的财务报告, 满足公众有关公司信息方面的需求。SEC实际上控制着美国会计准则的制订和执行, 这样一来, 美国逐渐形成市场化的会计管制模式。1960年以后, 货币主义等新自由主义的崛起, 放松管制成为了各国政府改革的方向选择。到1990年, 经过近30年的自由放任, 那些在资本市场中自觉或自发形成的中介机构在放松管制后, 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的机制被削弱。上市公司接二连三爆发财务丑闻, 社会各界强烈要求改进现行的管制体系, 以堵塞管制体系中的漏洞。美国SEC先后出台了9项新法规, 内容涉及到审计市场的重新规范, 资产负债表表外安排,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等多个方面。可以看出, 会计管制的范围、方式一直在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管制通常是对经济事件和市场感应的特殊回应。
在传统体制下, 我国的会计监督主要依靠政府有关部门代表国家对会计信息提供单位实施外部监督, 同时, 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又难以发挥作用。尽管如此, 由于当时的外部环境以及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有限, 传统的会计监管机制仍能运转, 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并不突出。但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经济环境的变化, 我国原有的会计管制机制日显落后, 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有关改革措施, 如, 稽查特派员、会计委派制度、外派监事会制度等也相继付诸实施。近年来, 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 等法律法规, 各级地方政府, 也依据当地的特殊情况, 相应出台了一些法规管制当地的会计市场。特别是对会计监管机制的改进, 初步构筑了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的会计监管的基本框架, 体现了监管理念和思路的变化。这些制度建设对会计运行的监管机制的建立, 将产生重大影响。然而, 我国现行会计监管体系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监管过度和监管乏力。一方面, 政府监管分散, 分工不明确、多头重复性检查等弱化了会计管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 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责任制度仍未建立, 红光实业、琼民源、银广夏等会计信息虚假行为越演越烈就是最好的证明。
2 会计管制的发展趋势
政府管制的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维护社会公正。如果这一目的得不到真正实现, 那么就可视之为管制失败。政府在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中具有监管功能, 但这种功能是有限度的, 并且是有条件的 (崔学刚, 2004) 。管制要把握一个度, 管制太松不能影响被管制者的效用函数, 管制太严又势必会严重影响其效用而引起被管制者的反感。最佳措施是在政府适度管制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 实施管制替代。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 而转型实际上是一个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 会计管制同样面临着变革。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 管制替代是管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管制替代是用新型管制或其他治理工具替换原有的管制, 以此消除管制失灵现象, 实现对公共事务的良好治理。和会计相关的管制替代措施主要包括:
2.1 过程管制。
即政府管制部门通过制定规范性程序来约束管制对象的行为方式, 对使其行为结果能达成何种状态并不做强制性的规定。过程管制主要强调的政府管制部门为管制对象设定最符合成本效益分析标准的行为方式, 以此规范管制对象的行为与活动。
2.2 联合管制。
指政府与企业等各种组织通过协商谈判达成一致, 各方分工合作, 共同制定与执行管制政策。联合管制与传统政府管制的最大区别在于政府不再是惟一的管制主体, 意味着管制主体的多元化与网络化, 对于那些专业性很强且行业组织发达的部门, 政府往往会选择联合管制。
2.3 自我管制。
自我管制意味着政府完全从管制主体的行列中抽身而出, 政府将管制规则的制定权与执行权交给原先的管制对象, 由其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规范与自我约束。通过一定法定程序将原先垄断的管制权利授予其它非政府组织, 由这些非政府组织履行管制的职责, 而原先的被管制者往往依托一定的组织掌握并行使管制权, 成为了自我管制的管制主体。
长期以来, 我国会计管制的实施是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进行规范和控制, 以期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如会计委派制、稽查特派员制度等, 都体现了"过程管制"的内涵。但是过程管制的成本较高, 而且由于经济业务和会计业务的日趋复杂, 存在很多政府力不能及的地方, 使采用过程管制的政府会计管制的成本大于收益, 如图一所示:
在监管机制不完善时, 监管成本是高昂的, 收效是低微的;随着监管机制的完善, 被监管者开始按部就班进行会计运作, 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高, 监管成本开始下降, 至A点取得了最大的成本效益差, 监管效果最佳;越过A点, 再强化监管, 就可能引起被监管者的抵制, 在短时期的抗衡后, 迅速缩减成本效益差, 最终走向会计市场失灵。完全靠政府管制很难使管制的力度一直维持在最佳点上。建议应充分发挥市场各个参与主体在会计管制中的作用。
公司治理与会计管制的概念界定 篇6
所谓公司治理 ( corporate governance) 或公司治理结构是治理结构中的一种形式,是公司内外部的一种契约或制度安排。OECD在 《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对公司治理的定义为: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并且清楚地说明了决策公司事务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同时,它还提供了一种结构,使之用以设置公司目标,也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运营的手段”。公司治理包括通过竞争的市场所实现的外部治理 ( 或间接治理) ,如产品、劳动力和资本的竞争市场,也包括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的内部治理 ( 或直接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企业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 二是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和工人的监控以及对他们工作绩效的评价; 三是激励方案的设计和推行 ( 钱颖一, 1995) 。
2会计管制
会计管制是指政府对会计信息的管制,而会计信息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会计行为的最终产品。会计管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众多学者对会计管制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探讨。Steve Jonson对会计管制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会计是一种职业规范,通过行为准则 ( 包括专业标准和规章) 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 其次,会计是一种可能的 “统治工具”。会计管制是由于谈判和劝说而不是基本理论自然发展的结果。再次,会计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好的会计是指能够产生良好效果的做法,而不仅仅是我们认为 “好”的这些做法。新的会计程序必须根据能否带来更好的经济后果来判断,但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一个程序被选择使用,因而无法相互权衡比较。管制会计是对外部管制的一种反应,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是非法的。会计管制存在于会计系统的外部,可正式化为会计标准,并在会计逻辑的基础上正式化为社会规范,主要体现为会计准则的会计管制必须由拥有规范权力的机构制定,如证监会、财政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中央银行 ( 巴西) 和其他监管机构等。会计管制以社会规范的形式出现,如破产法、价格管制、税收和税收减免管制等经济管制都是建立在会计逻辑的基础之上,基于对财务报告提供的数字的信任。
3二者之间的关系
近几年,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中国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逐渐向国际会计准则的靠拢,会计管制和公司治理的相关制度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和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有关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的相关规定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近年来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 公司因治理失败解散的事件还是频频的出现,我国还有必要对我国的与此相关的规定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如鉴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是财政部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在证监会的监管之下,两个监管部门的不同,必然会引发会计管制和公司治理的冲突,所以我国可以从统一两部门的利益和有关准则规范入手,从根源上调节会计管制和公司治理的冲突。
4总结
众多学者对公司治理和会计管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公司治理和会计管制概念的统一是运用相关理论的基础,本文正是对会计管制和公司治理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简单分析了二者的关系和现状,而关于公司治理与会计管制的发展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这一领域的探索和完善提高还是比较迫切的。
摘要:公司治理和会计管制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的深化,我国的市场结构不断的完善,但是像“银广夏”、“郑百文”等的丑闻,还是频频的出现,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的相互磨合使得“会计管制”和“公司治理”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乃至公众所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公司治理与会计管制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公司治理和会计管制的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空中交通管制中管制员的心理研究 篇7
心理压力并不总是有害的。研究压力的专家发现“人只有在死亡的状态下才完全没有压力”。压力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生理状态, 此时人感到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工作负担、婚姻问题和经济困难等不愉快的事情会很自然地使人感到压力;同样, 外出旅游、体育运动、新的工作、登山和约会等愉快的事情也会使人感到压力。即使你在健康状态下很平静地生活, 这种生活方式本身也包含着许多压力。
管制员时刻处在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之下, 压力通常来自工作的方方面面。首先, 工作责任重大。管制员的任何一个错误指令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人民的生命财产是极为重要的, 而在一个即使是很小的管制空域中, 管制员手中都会掌握这几十人的命运, 大的管制区内, 管制员手中甚至可以同时掌握上万人的命运, 加之动辄上亿元的航空器, 任何人到这一岗位都会觉得心头有千斤负荷, 因此管制也是一个不允许出错的工作。试想, 空难发生了, 值班管制员目击了空难的发生, 目击了生命凋零的过程。想想管制员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他们除了要迅速战胜恐慌与悲伤外, 还要立即调整思绪、启动应急程序、协助展开救援。随后, 他们迎来的是冷酷而严格的调查。先不说到底管制员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单是这场经历空难又接受调查的过程, 就足以使当事管制员身心疲惫、噩梦不断。其次, 高标准要求。工作的标准要求相当的高, 考虑到错误指令的严重后果, 管制员不得不极其谨慎地对待成千上万的指令, 这势必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再次, 时间压力。飞行量的快速增加, 使得空域资源相对越来越少, 做出决策实施管制的时间也越来越紧迫, 在进近和塔台管制室中, 人脑对时间的计算是以秒为单位的, 几秒钟之后就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形, 飞行流量大时, 任何一个正确和有效的管制决策都必须在几秒钟之内甚至一秒钟内做出, 否则就有可能要花去数倍甚至数十倍的精力来弥补。
由此可见, 压力产生的影响可见一斑。总而言之, 尽量不要把生活中的压力带入到工作中去。对于工作中的压力, 希望我们的各级管理层从改善管制员的工作环境, 引进新设备, 加强维护等方面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管制员只有在“眼明耳聪”的条件下才可能实施正确的管制。我们的直接管理层则需从解决管制员后顾之忧入手, 真正营造一个宽松的工作氛围, 尽可能地减小管制员的各方面压力。
2. 提高管制员心理素质
从空管工作实践中, 加强对见习管制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针对见习管制员两种不同心态, 分别分析论述其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种是自信心不足, “畏手畏脚, 瞻前顾后”。见习管制员由于对管制工作的不了解, 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如果见习管制员在连续几次管制工作中表现不佳或者在同一问题上连续犯错, 就会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 其自信心就会遭受很大的打击, 继而见到流量稍大, 或者同一问题再次出现时, 就会不知所措, 不敢下发指令, 一片茫然, 丧失管制时机。犯错不要紧, 犯错是自己某一方面不足的表现。要找出自己的不足, 认真分析犯错的原因。当同样的冲突被圆满的解决, 自己的心理障碍也就被跨越。这有助于恢复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使自己的管制工作逐步得心应手。另一种心态是骄傲自负, 盲目蛮干, 有的见习管制员由于其基础知识较扎实, 上手比较快, 在合理的调配好几次冲突后, 心里便有了异样的感觉。这种心态比起前一种心态危害性更大。自信心不足, 还有师傅和旁人的指点, 不致造成影响, 但产生骄傲自负心态之后, 就会不听别人的意见, 一意孤行, 乱下指令, 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见习管制员应该脚踏实地的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冲突, 调整好自己心态, 使自己的管制技能精益求精, 更上一层楼。
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决定着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存在, 而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着心理现象的发展和心理素质变化的方向。社会文化环境、居住和工作条件、工作时间长短和工作性质、生活上的突发事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过重的思想负担等因素, 都可以影响人的心理素质。举例说明:工作环境如光线、噪音、温度、湿度、辐射和办公场所的布置等, 不仅对职工身体有影响, 也会使人的心理发生变化。国际民航组织研究表明, 因受光线、噪音和辐射的影响, 大部分管制员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情绪焦虑、烦躁、易激动的情绪体验, 从而导致心情郁闷, 精神紧张, 易疲劳, 反应迟钝, 注意力不够集中等心理问题, 进而影响管制工作的实施。另外, 人际关系的因素也很重要, 紧张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素质, 致使人际关系不和谐, 心理状态变得复杂, 情绪易波动, 甚至导致人际冲突, 影响工作。实际工作中实施“双岗制”时曾有过这种情况, 两个岗位管制员私下关系不和, 值班时缺乏协调配合, 你干你的, 我干我的, 彻底背离了“双岗制”的初衷。这就是我们在管制岗位建设过程中, 建立和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在搭配班组成员时不仅要考虑组员的技术力量, 还要考虑各组员的人际关系、心理素质等因素。
明确了心理素质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心理素质的因素之后, 再结合空管工作的特点, 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类知识, 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或增强空管人员的心理素质, 促成管制员良好的心理循环, 进而提高保障飞行安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心理学原理》, 卢汪著, (开明出版社2000年) 。
[2]《人为因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2002年6月) 。
管制员压力管理研究 篇8
压力, 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源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实施适当能够有效地缓解一线工人的心理压力, 保持松紧适度的压力, 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进而提高整个班组、科室乃至系统的的绩效和利润。
对于空中交通管制这个行业, 管制员所面临的主要压力来源有:
1) 工作压力:高风险, 高技术含量本身工作性质决定了管制员必须面对严重压力, 而且工作出错后的严厉处罚使管制员心理压力增大。
2) 家庭和社会压力:每位员工都组建由自己的家庭, 家庭生活也不尽相同, 那么家庭生活是否和谐美满对员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细致的说这些家庭压力来自配偶、双方父母、子女等。管制员所处社会阶层的地位高低、收入状况同样对其构成社会压力。
3) 生活压力:物价飞涨和管制员的工资增长不成比例。其中, 工作压力是一种主动感知的压力, 对管制工作的影响是管制员自身在主动感知到压力的时候造成的直接影响。若管制员的自身素质较差, 那么他的抗压能力也会随着减弱, 只要他稍稍认识到压力的存在便马上转化成心理或者生理变化, 严重者就会造成在工作岗位上语速过快或反应迟钝, 更甚着会有语无伦次等行为偏差, 这便给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家庭和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带来的压力则属于一种被动感知的压力, 这部分压力不会直接形成影响, 这些压力只会先先作用于某个管制员个体, 刺激管制员的心理, 久而久之积累造成心力疲惫而后才导致行为差错。
通过前面对压力和行为差错的分析可以看出, 压力与行为差错之间还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关系。压力过于低, 管制员容易产生骄傲自满, 从而忽视了潜在的管制冲突, 管制预案做的不够充分, 进而导致了指挥错误。压力过高, 管制员便容易产生紧迫感, 就会导致管制员出现语速过快、口误、吐字不清、顾此失彼等情况。所以, 建立起一个能够作用于压力与行为过程对应的管理系统, 使管制员对压力的应激反应向有利方向转化, 在很大程度上便可以解决管制员的行为差错问题。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的管理策略。
首先, 针对管制员工作因素的压力管理。
1) 培养自信心,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压力。空中交通管制是民航业中职业压力系数较高的工种, 管制员可以说承担着无法形容的安全压力, 在同一个席位也会经常面对各类不正常突发情况, 可能会打破原有的管制预案, 因此在大流量、高强度、重压力的管制工作状态下能从容指挥航空器, 对机组的交流应对自如显得极其重要。管制员可以尝试完成一些相对有挑战性的工作可以正确挖掘自己的潜能, 逐步培养起自信心继而大大缓解工作压力。
2) 运用放松技术。空管工作虽说紧张程度较高的, 但根据值班管理规定没两至三个小时就会轮班, 坚守岗一分钟精神六十秒, 同一区域内要调配多架飞机, 这使得管制员在下班后仍处于精神绷紧的状态, 正是这种长时间高度紧张状态刺激, 管制员学会自我放松, 正确运用放松技巧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放松技术不是万金油, 它虽然不能弥补管制技巧和专业训练中的匮乏, 但可以帮助管制员判别什么时候对环境失去了控制, 可以适度地降低过度的紧张感。
3) 严格管制员的选拔制度。一样的压力针对不同的个体的影响力却是不相同的。因管制工作特殊性质, 对管制员的心理素质反应能力要求较高。把好管制人员入口关是从源头上保持管制队伍的高素质化的前提, 所以管理者在招聘管制人员时要坚持“凡进必考、优胜劣汰”的原则, 不仅考察学历、英语水平等, 还要从常识判断、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岗位匹配度等等。
4) 建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机制。要“以人为本”, 就是要让管制员与班组之间能够和谐统一, 化零为整, 增强管理弹性, 是管理更加人性化。积极争取合理划分空域, 改善现有拥堵管制工作环境。合理分配航班时刻, 做好航班时刻计划方面的工作, 缩短高峰流量的持续时间, 降低管制管制工作强度。
其次, 针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管理。
1) 搭建和谐的人际环境。获得良好社会关系支持的人在面临重压之下比稍逊者会少产生抑郁。特别是工作之外, 管理者更应应掌握好管理艺术和尺度, 多采用间接的引导和非正面的干预。
2) 充分重视管制员心理研究, 关注管制员心理健康, 在定期开办心理辅导班、减压班解决管制员心理不健康的困扰。
然后, 针对生活因素的压力管理。
1) 选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对于缓解管制员工作压力和疲劳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合理的膳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对会对缓解压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健康的体魄能够增加交际, 提高自我尊重的控制, 同时对工作认知、和应对压力的能力都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创造温馨的生活环境。处在运行一线的管理者要多关心、多体贴, 对待自己的部属要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
总之, 压力存在我们周围的方方面面, 对管制工作而言, 我们的态度只能是积极面对, 去创造更有益的工作环境来缓解压力, 改善处理压力的方式, 以此有效地管理压力, 使管制员以及整个空管队伍保持最佳状态, 更好的为民航安全保驾护航, 高效有序的为人民服务。
摘要:进入本世纪以来, 民航进入了发展高峰期, 空管员所从事的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风险大、压力重的工作, 任何微小的差错都有可能导致不正常管制事件的发生。因此, 针对这个特殊的工种进行压力管理研究, 对于民航安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行为差错,压力分析,管制员
参考文献
[1]李英娟.浅析企业对管制员的压力管理[J].人口与经济, 2002.
管制指令特征参数提取研究 篇9
管制模拟机训练对空中交通管制学员的培养十分重要。但是,目前管制模拟机存在一个很大的不足,即需要学员或者老师轮流担任飞行员席位人员,配合完成训练。因此,研究将计算机语音识别技术[2]应用于空中交通管制学员的培训中,采用自动飞行员席位代替专人飞行员席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美国、澳大利亚等研究将计算机语音识别技术应用于管制模拟训练机中,已有具体的研发产品。国内2000年后陆续有过相关研究,但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原因主要有:
(1)现有的成熟语音识别引擎,其孤立词汇的识别率能达到97.1%[3],特定人的连续语音识别率也能达到90%以上;但是陆空通话中的语句几乎都是格式固定的句子,且非特定人,因此研究具有高识别率的语音识别引擎是一难点。
(2)管制指令词汇量相对较少,但较为特殊,发音与标准的英语或普通话有明显区别,即便利用成熟的语音识别引擎系统进行二次开发,语音模板库的建立和训练也异常复杂。
(3)从事陆空通话语音识别研究的科研机构或团队相对较少,目前主要是川大智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大学等进行了初步探索[1,4,5,6,7,8]。
计算机语音识别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特征参数提取是识别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好的特征参数必须能很好地反映语音的特征,并且各参数之间应有良好的独立性,易于提取,计算方便。
目前,最常用的特征参数提取方法主要有提取线性预测倒谱参数(linear prediction cepstrum coefficien,LPCC)和梅尔频率倒谱参数(Mel frequency cepstmm coefficient,MFCC)[9]。现有的管制指令语音识别相关文献中,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对识别率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上述两种方法分别对特定人和非特定人管制指令语音识别系统识别率影响。
1 管制指令的特征分析
管制指令专业特征强,发音和拼读极具特色,是一种严格程序化、标准化的语言。从语音到语法都包含二次人造痕迹,要求发音高度清晰、指令公式化、简练性、词语的单一意旨性及结构祈使性等。同时,管制指令词汇样本空间小、指令较少、重复率高且工作环境噪声低。
2 LPCC线性预测倒谱参数
LPCC参数方法是语音识别研究者采用最多的特征参数提取方法[10]。线性预测(LPC)分析的基本思想是用加权的过去若干个语音信号的采样值进行线性组合来近似出当前的语音信号的值[11]。LPCC由LPC推算得到,反应声道的响应,一般只需十几个倒谱系数就能较好的描述语音的共振峰特性[12]。
LPC分析的声道模型系统函数为:
式(1)中,p是LPC分析的阶数;ak为线性预测系数(k=1,2,…,p)。采用Durbin法来完成LPC系数的计算,求得p阶线性预测系数ak。
设H(z)的冲激响应为h(m),由式(1)变换得:
令式(2)中左右两边常数项和z的各次幂的系数分别相等,推出ak和之间的递推关系,如式(3)所示。
由式(3)可从预测系数{ak}求出倒谱便得到倒谱特征的统一表达式。
3 Mel倒谱参数
Mel频率倒谱参数的分析是基于人的听觉机理[13],即依据人的听觉实验结果分析语音的频谱,获得语音特性。MFCC分析依据的听觉机理包括:
(1)人主观感知域的划定并非线性,根据Stevens和Volkman的工作[14],有式(4):
式(4)中,Fmel是感知频率,mel;f是实际频率,Hz。Fmel和f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将语音信号的频谱变换到感知域中,便能更好的模拟听觉过程。
(2)临界带。频率群相当于将人耳基底膜分成许多很小的部分,每一部分对应一个频率群,对应于同一频率群那些频率的声音,在大脑中是叠加在一起进行评价的[15]。按临界带的划分,将语音在频域上划分成一系列的频率群组成了Mel滤波器组。
在语音的频谱范围内设置若干带通滤波器,为滤波器的个数。每个滤波器具有三角形滤波特性,其中心频率为f(m),在Mel频率范围内这些滤波器是等带宽的。每个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如式(5)所示。其频率响应波形如图3所示,其中,
f(m)可以定义为:
式(6)中,f1和fh分别为滤波器频率范围的最低和最高频率;N为DFT(或者FFT)时的长度;fs为采样频率;F-1mel为Fmel的逆函数:F-1mel(b)=700(eb/1 125-1)。
每个滤波器组输出的能量为:
经离散余弦变换得到MFCC参数:
4 算例分析
4.1 隐马尔科夫(HMM)声学模型[16]实现
以管制指令中0~9十个数字的录音识别为例进行仿真分析,每个数字的发音见表1。用于模版训练的语音均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录制的标准陆空通话男生和女生发音,8 kHz采样,16 bit编码,单声道输出,存储格式为*.wav。用“录音软件V3.91”共采集了0~9十个数字的录音250个,每个数字均为25个录音(其中男生三人15个录音,女生二人10个录音)。用于识别率检测的语音由2人录制完成,共100个,每个数字10个录音。
具体实现步骤为:
4.1.1 语音信号预处理
包括了语音信号的预加重、分帧和加窗、端点检测三部分。
(1)预加重。
预加重的目的是补偿高频分量的损失,提升高频分量。预加重的滤波器为:
式(9)中,a为预加重系数,本文取0.937 5。
(2)分帧加窗。
语音信号为准稳态信号,将其分为较短的帧(10~30 ms),每帧可以看做为稳态信号,便可用稳态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时,相邻两帧之间有(1/2~1/3帧长)的重叠部分,以便于帧与帧之间能平稳的过渡。
采用汉明窗,窗函数为:
式(10)中,N为窗长,本文取N=256;n为采样点。
(3)端点检测。
采用语音信号的短时平均能量和过零率进行端点检测[12],具有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且能够较好的区分噪音和语音等优点。
4.1.2 语音的训练与识别
对语音信号进行预处理后,管制指令语音训练和识别过程中分别采用公式(3)和公式(8)的方法进行特征参数提取。采用HMM为管制指令语音建立声学模型。在识别时,采用后验概率的方法[17]对数字进行筛选及确认,以便更好地实现训练语音与待识别语音之间的匹配。
4.1.3 程序实现
采用Matlab软件进行实验仿真分析,为了避免繁琐的程序代码和大量的数值运算操作,利用Matlab GUI(图形用户界面)设计操作界面,如图4所示。该操作界面嵌入预先编辑成功的仿真程序,在后续的操作中无需知道代码的具体内容,只要了解操作步骤即可操作界面。
GUI界面的主要功能有实现语音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的选择,利用HMM模型对语音进行训练,并显示训练的时间、识别时间及识别率。也可用于实现语音实时识别,语音的波形、识别时间及识别结果的显示。训练的进度由图5所示的进度界面显示。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试验中语音训练要求的精度均为5×10-6[18],语音模版的训练和语音识别分为特定人和非特定人,经十次训练和识别的实验结果平均值如下。
4.2.1 特定人
如表2和图6~图7所示,特定人的管制指令语音模板训练和语音识别中,特征参数提取环节采用LPCC参数的训练和识别速度分别约为运用MF-CC参数的2倍和1.7倍;训练和识别稳定性均为运用MFCC参数的1.5倍。运用二者的语音识别率均为100%。
4.2.2 非特定人
如表3和图8~图10所示,非特定人的管制指令语音模板训练和语音识别中,特征参数提取环节采用MFCC参数的训练和识别速度比运用LPCC参数的分别快150 s和5 s;训练和识别的稳定性都略高于运用LPCC参数的。运用MFCC参数的识别率比LPCC参数的高13%。
由实验结果可知,特定人的语音识别中识别率都为100%,但是模板训练和识别的时间却相差较大,若研究记录特定管制员发送指令的次数和时间、管制员疲劳的评估等,可采用速度快、效率高的LPCC特征参数提取方法。若研究对象为非特定管制员,则可采用语音模板训练和识别速度快、识别率高的MFCC特征参数提取方法。
5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