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5全国两会

2024-07-17

聚焦2015全国两会(精选9篇)

聚焦2015全国两会 篇1

编者按:三行的全国两会, 无疑是在一个历史性的节点召开。首先, 2015年被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 金融改革将作为2015年改革的核心之一被摆在突出位置。另外, 2015年也被视为“一带一路”落地实施的关键年, 基于云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对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作用, 云南如何抢抓机遇、有所作为?如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云南金融系统全国人大代表就此潜心调研, 建言献策。

聚焦2015全国两会 篇2

【篇一】聚焦全国两会心得

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和复杂国内外经贸形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同时,报告特别提出,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一定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彰显出政府把自己的紧日子变成百姓好日子的决心。

疫情影响下,一方面经济活动大范围、长时间停滞导致政府税收减少,另一方面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稳定经济基本盘,支出规模攀升,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缺钱怎么办?中央政府带头,各级政府勒紧腰带,让利于企、让得于民,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奋力担当,人民至上!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党和政府的施政目标、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把省下的真金白银用于改善民生、激活市场,这是源自初心、着眼长远的体现,不是短期策略或权宜之计。

把政府的紧日子变成百姓的好日子,要在“质”和“量”上下功夫。民生投入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加大加快对民生领域投资,以务实之举为民谋福利;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扶持政策要着力解决市场主体申请难、成本高等问题,打通红利梗阻的“最后一公里”;政府继续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但工作效率、工作成效不能打折扣,可能提高为企业和百姓办事的效率和质量。

日子好不好,百姓说了算。每一笔钱是否都用在了刀刃上、紧要处,是否换来了企业和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真切感受就是导向和衡量标准。用有限的财力和资源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好事,获得了百姓的认可,精打细算的“紧日子”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篇二】聚焦全国两会心得

何为民生?相比专家学者的定义,普通人的民生感受或许更直接一些,就是房子、车子、票子、就业、就医、养老、教育等。疫情之下,民生还包括就业岗位、企业机会、市场环境等。

民生之事,就是党和政府的大事,就是代表、委员关心之事。连日来,从政府工作报告到民法典草案,再到代表委员的履职实践,都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疫情影响之下,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点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政府工作报告亮点十足,兜牢民生底线。疫情让一些人增添了就业的难度,“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政策利好将让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老旧小区居民不久就会有新感受;“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破解“看病难题”在一步步推进。

民法典草案同样为民生痛点开出“新药方”。根据现行继承法,公证遗嘱在所有遗嘱形式中具有绝对的法律效力。这给一些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带来了更改遗嘱的不便。民法典草案将这一规定删除,让遗嘱订立更灵活多样。有对临终老人的尊重关怀,也有对年轻人的告诫保护。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网络贷款,不少“套路贷”团伙借此将目标对准年轻人。民法典草案明确禁止高利放贷,让年轻人远离“套路贷”。编纂一部民法典,字里行间民生温度滚烫。

受全球疫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压力都不小,政府过“紧日子”成为常态。而保障和发展民生,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少。一个月前,湖南14个市州及各县市区82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新增近4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事关民生改善领域的项目达102个,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发展扶贫产业车间等等。透过项目清单,足见什么是“再紧都不能紧民生”。

“致富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在参加政协经济界联组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挚情怀令人感动。幸福看得见,“小康”在敲门。在剩下两百天的日子里,让我们快马加鞭、不负韶华,一鼓作气、奋勇争先,在全面小康路上一起走向胜利的彼岸。

【篇三】聚焦全国两会心得

“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放水养鱼”“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生动形象、又接地气的提法,立刻引来各方海量关注和无数网友点赞。

需求萎缩、库存积压、延误跑单、缺钱停运,受疫情影响,眼下一些中小微企业的处境艰难。政府工作报告用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来回应各方关切,从减税降费、降低成本、金融支持、扩大就业等四个方面,出台稳企业、保就业的举措,目的就是稳住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这是真金白银地让利。“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一项项数字、一条条政策的背后,意味着对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贴心贴肺的帮扶。

这是科学务实地让利。增加的1万亿元财政赤字规模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部转给地方,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这一特殊转移支付的方式,动的都是存量利益的“蛋糕”。但正是这样的温暖之举、创新之举、符合规律的科学之举,体现出中央对地方、对企业和对人民群众的良苦用心。

节流之外,开源同等重要。报告特别提到“推动消费回升”:“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拓展农村消费”……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让中国经济有底气、有能力做到临危不惧。迅速修复需求,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逐渐复苏,进而形成正反馈,将起到托底经济、帮扶企业、稳定就业等多重作用。

“克服了危即是机”。减税降费帮助企业在成本端减轻了负担,也让企业有了更多腾挪空间去开拓市场新潜力。“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政府工作报告同时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灵气和活力,主动转型升级,更好扩大核心竞争力。

企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有真金白银的让利,有政策的精准护航,有临难不避的闯劲,中小微企业就一定能闯过眼前的困难。对于个人来说,企业运转正常,意味着保就业、保民生有了坚实基础。企业“青山”郁郁葱葱,我国经济高质量“成林”的未来大为可期。

【篇四】聚焦全国两会心得

梦想再一次开启新征程,改革再一次站上新起点。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吹响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集结号角。

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一次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汇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冲破观念束缚、利益藩篱,力克风险挑战、激流险滩,书写下气势如虹的改革篇章。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再到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的336项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很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改革所取得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为“十四五”开局、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基础。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想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作用,就要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深化改革,围绕畅通经济循环深化改革,围绕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围绕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深化改革。这其中,不管是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还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不管是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还是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抑或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都需要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

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历经前期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的全面推进、积厚成势,进入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同时,逆风逆水、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并未改变,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感受仍然明显。要挑重担子、啃硬骨头,就必须激发改革智慧。树立系统观念,建立辩证思维,葆有创新意识,发挥钉钉子精神,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必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聚焦2012全国两会 篇3

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深化农村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2012年3月5日上午,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 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 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决不懈怠, 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 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温家宝在提到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时指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同时, 要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财政政策方面, 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 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

温家宝在介绍2012年主要任务时指出: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 要更加重视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 从各地实际出发,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 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 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各类城市都要夯实经济基础, 创造就业机会, 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人居环境, 加强管理服务, 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 合理引导人口流向, 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 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 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 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 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 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 基本建成500万套, 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采取有效措施, 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建设城镇住房信息系统, 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 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 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温家宝指出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包括深化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 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2012年改革的重点任务是:深入推进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改革, 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 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 (根据中国网资料整理)

◎代表建言

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 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荆门市委书记王玲说, 这体现了党和政府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决心。过去几年, 医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逐渐显现重要作用。但现阶段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等三项制度与城乡一体化的趋势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

王玲建议, 构建统一基本制度框架下的“菜单式”、“通道式”的多层次医保体系, 所有人员不论户籍、身份和年龄限制均纳入制度覆盖范围, 设立不同档次的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 由参保人员自主选择险种。“多层次的全民医保体系建立后, 城乡二元结构将被打破, 医保关系既可‘移动’也可‘联通’, 既适应了流动性, 又兼顾了公平性。”王玲说。

此外, 王玲还建议设立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和信息网络, 并健全监督管理和运行评价体系。 (来源:新华网)

农民宅基地确权工作不要“一刀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要认真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平顶山市市长陈建生认为, 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仅要确权, 还要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参股, 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则需区分情况, 不搞“一刀切”, 在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村庄先确权, 没有做好规划的自然村则要等做好规划之后再确权。

陈建生说, 平顶山正积极探索实践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路子, 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土地增减挂钩政策, 将原来散乱居住的自然村规划整合为新型农村社区, 可以节约大量土地, 突破三化协调发展的土地瓶颈。但当前面临一个问题是, 由于尚未经过规划的自然村宅基地占地面积普遍比较大, 确权之后, 很难通过增减挂钩政策来节约土地。

因此, 陈建生建议, 在对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确权时, 需区分情况, 在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村庄先确权, 没有做好规划的自然村则要等做好规划之后再确权。 (来源:新华网)

生态补偿资金须“专款专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引起代表热议。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国玲认为, 生态补偿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防止出现“跑、冒、滴、漏”等乱象。

“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令人倍受鼓舞。”杜国玲表示, 目前一些地区的生态补偿已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但调研发现, 当前生态补偿机制还存在着补偿范围不明确、补偿标准不科学、补偿模式单一、资金来源缺乏、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此外, 现有补偿资金名目多且由多部门分头实施, 补偿效果无法进行绩效评估。

“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发放过程中还存在生态补偿资金与民政、交通等资金‘一揽子’划拨的情况, 生态补偿资金常常被挪用。”杜国玲建议, 国家应建立与扶贫政策相似的国家生态补偿政策——扶贫资金必须用于扶贫, 而生态补偿资金也必须用于生态补偿, 前者用于改善民生, 后者用于改善生态。

杜国玲认为, 还应建立健全严格的审计和考评制度, 完善事前、过程和事后监管, 让生态补偿资金使用透明。 (来源:新华网)

“生态滕头”向全国连锁延伸村庄里率先监测PM2.5

去年备受社会关注的“PM2.5”这一新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奉化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表示, 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表明了国家的态度: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

滕头村对生态环保事业情有独钟:早在1991年, 滕头村就成立了全国最早的村级环保委员会;2007年, 成功构建低碳乡村系统;2008年, 凭借长期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果, 成为全球唯一入选上海世博会的乡村案例。

傅企平代表说, 国家计划是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 (PM2.5) 等项目监测, 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我们村要先行一步, 滕头村已经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交了进行PM2.5监测的申请, 在滕头村原先的环境空气监测站基础上, 环保部门将于近日增加PM2.5的相关监测设备。”

“我们将把滕头村的PM2.5监测数据及时向社会公布, 让公众来监督。”傅企平代表说。 (来源:新华网)

◎委员献策

逐步建立小城镇房地产开发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建议, 完善小城镇房地产开发相关政策。朱奕龙说, 当前小城镇房地产开发的投资主体是单个的乡镇企业和城镇居民, 存在规划不科学、土地资源使用效率普遍不高等问题。他认为, 目前大城市在房地产开发管理方面有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 而小城镇房地产管理相对大中城市较为混乱, 用地审批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朱奕龙建议, 国家相关部门应根据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 逐步建立健全小城镇房地产开发的法律法规。应拓展小城镇居民购房的贷款渠道。他说, 现阶段小城镇居民多数是从农村致富后迁移到城镇居住的, 由于家庭收入结构单一, 一般没有持久性收入, 收入水平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国家有关部门和银行应尽快研究制定农民贷款制度, 帮助农民贷款购买房屋, 实现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 (来源:新华网)

积极吸收民间资本投资村镇银行

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在谈到民间资本投资时表示, 要积极吸收民间资本投资, 引导合理安排主发起行与民间资本的投资入股比例, 大力引进当地股东特别是涉农企业股东。

在鼓励民间资本组建村镇银行过程中, 目前不放开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不低于20%的限制。对此, 有代表委员建议放宽村镇银行发起人的资格限制, 即不必20%的资本金都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控制之下。“村镇银行是持有经营牌照的银行, 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 经营要更加审慎, 对公众负责、对存款人负责。从风险、责任的角度来看, 20%这个要求是有根据的。”阎庆民说。银监会认为, 坚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村镇银行主发起人”的要求, 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

阎庆民表示, 培育发展村镇银行是解决“三农”和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下一步, 银监会将继续积极稳妥培育村镇银行, 及时完善政策措施, 把村镇银行培育发展工作抓实抓好。 (来源:新华网)

重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三牧”问题

“三牧”即牧业、牧区、牧民, 当前, “三牧”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有的地方推进工业化与保护牧区草原产生了矛盾;二是有的矿业开发引发与牧民的纠纷;三是有些地方政府在实行“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中, 工作简单化, 以致花钱建好了“牧民新村”, 而牧民不愿进、稳不住;四是牧民的草原情结、文化心态和习俗未得到充分尊重, 心理上不平衡;五是牧区开发与《草原法》等法规中的“草畜双承包”、“双权一制”等冲突。这些问题发生在局部, 但解决不及时会影响大局。

国务院去年颁布的《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利于“三牧”的工业化、城镇化。为进一步抓好落实, 现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 要充分认识“三牧”的特殊性。政府要加强教育引导, 但根本是要从实际出发, 防止犯“急性病”, 切忌一刀切和强迫命令。第二, 要充分认识草原生态对我国环境安全的重大作用, 切实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矛盾。第三, 要协调好开发企业与当地牧民的利益关系。第四, 要切实解决以工补牧、以城带牧的问题, 搞好总体规划, 并坚持“稳宽长”的原则。第五, 国家要在“两化”带“三牧”方面进行顶层设计, 并要有法律保障。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草原法》和《草原条例》。 (来源:中国网)

加快贫困地区城镇化建设

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聂春玉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 就加快贫困地区城镇化建设步伐, 建言献策。聂春玉说:“在贫困地区,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可以有效拉动贫困地区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城镇化的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 能够引导生产要素在工业大发展的过程中合理流动, 优化生产力的空间布局。聂春玉建议, 作为发展相对滞后的贫困地区, 应构建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镇为支柱、中心村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城镇布局体系。以“大县城、大集镇”为主, 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生活质量。

聂春玉建议, 把农民的生产场所与居住场所进行短距离的分离, 实现农民离村不离土, 走出一条“居住在城镇, 生产在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新路子。为加快贫困地区城镇化建设步伐, 政府要加对大农民培训力度和相应配套制度的改革。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 促进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进一步深化住房、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等制度改革, 为推进资源型地区城镇化提供保障。 (来源:山西视听网)

完善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保障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吴焰在《关于完善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的提案》中提议, 发挥保险机制的独特作用, 进一步完善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保障体系,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并对此提出三点具体建议。

首先, 从维护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出发改革征地补偿安置政策。运用保险机制为被征地农民设立个人养老账户, 从制度层面建立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

其次, 拓宽被征地农民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拓宽被征地农民保障范围和保障内容, 应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保体系。

最后, 针对被征地农民就业特征, 充分利用保险机构网络遍布城乡、IT系统全国联网的优势, 支持商业保险开发涵盖医疗、工伤和意外伤害保障的模块化专属保险保障产品, 并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 一揽子解决被征地农民职业流动性高、灵活性强与社会保障属地管理的矛盾。 (来源:经济观察网)

◎两会热词

全国“两会”期间, 中原经济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了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他们认为: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指农民上楼, 把农民搬进大楼里就行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变农民为市民、化村庄为社区, 实现农村基本设施的配套, 资源保障的共享, 促进农民就地转移。

“新型城镇化”

驻豫全国政协委员宋丰强认为,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 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 这个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指农民上楼, 把农民搬进大楼里就行了。宋丰强说, 改革开放以来, 上亿农民工进城, 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现实生活中农民工仍处于“候鸟式”状态。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亚忠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目标, 让进城务工人员分享到城市公共服务, 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子女教育制度等方面加快进行改革。

“所以, 特别是对新生代的农民工, 要加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为使他们今后能够留在城里, 城镇化制度应该有系统的考虑, 不应当让他们重复父辈的老路子。”宋丰强认为。

全国人大代表、辅仁集团董事长朱文臣认为, 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主要靠消费拉动, 而消费主要集中在城镇, 所以新型城镇化能提振消费、扩大消费, 解决消费结构的提升问题。朱文臣认为, 农民就业解决得快慢, 决定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靠工业、服务业支撑, 所以又提出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

“现在已经形成规模的优势企业, 可以重新布局, 把一些近农产业、近农服务业, 向乡镇和县里转移, 用它们来支撑乡镇、县域经济的发展, 支撑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朱文臣说,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应该鼓励大城市承接企业的研发中心, 鼓励企业将车间建在乡镇。

“新型农村社区”

“河南持续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是基于省情的必然选择。”驻豫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白虹光说, 城镇化是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城镇化水平低, 必将影响我们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进程。

全国人大代表、驻马店市市长刘国庆说, 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 将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变农民为市民、化村庄为社区, 实现农村基本设施的配套, 资源保障的共享, 孕育工商业发展, 促进农民就地转移, 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

全国人大代表、天明集团董事长姜明提出构想:把河南省4.8万个自然村、行政村, 按照1∶5左右的比例进行合并, 最终在全省形成1万个新型农村社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 走出一条符合中原特色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这不仅是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找到了一条路子, 也为中部崛起找到了一条路子, 更为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找到了一条路子。目前天明集团和开封市正在开封市金明区水稻乡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 (来源:《河南商报》)

◎两会热议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应对农村“三空”现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粮食生产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 农民增收步伐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 农村地区耕地空置、乡村空巢、产业空心的“三空”现象也日益凸显, 成为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耕地空置:创新土地经营管理制度

提起农村耕地空置现象, 民革安徽省副主委、安徽省农委研究员李爱青代表感受颇多。他说, 现在农村一些地方原来的粮田已变成了抛荒田;有的高产田一年种一季, 冬、春变成了“空闲田”;还有一些田块闲置, 多年未建厂, 成了等待工业化的“围墙闲田”。

对于撂荒农田为何无人利用, 李爱青认为, “有了就业岗位的农民对这些空地无所谓, 因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大户、企业对此兴趣不大, 因为撂荒的农田星星点点,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全国政协常委、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建议创新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模式。他说, 在鼓励农民种好自己承包田基础上, 可考虑在村级建立“抛荒田、季休田”托管公司, 其主体可以是大户, 村干部, 也可以是能人领办的合作社等, 按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把土地正常经营起来, 利益共享。“时间长了, 会在一村或多村形成较大规模的农 (牧) 场, 在‘托管’中把分散经营引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经营模式上来, 示范推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乡村空巢:撑起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保护伞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数据显示, 2011年我国外出农民工总数已经突破2.5亿。大量农民工夫妇外出打工, 把孩子、老人留在家里, 形成了“乡村空巢”现象。

李爱青代表说, 在部分安徽农村, 50%的农户是“空巢”老人守家, 种田的大都是“40后”、“50后”。这些人很多是从务工一线退下来, 回到农村“守土守房看孩子”, 成了“空巢户”。“我调研随访的两户, 都是两位老人空守着两三个子女的空房子, 谁家的孩子小, 就住在谁家看房子、看孩子。”

据统计, 目前全国有约5800万留守儿童, 4000万留守老人。对这些“空巢户”来说, 种田成了“副业”, 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这对农业持续发展、农村老少代协调生存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林而达说, 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首先地方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解决老人儿童吃水、交通、医疗等困难;同时整体经济要进一步发展, 创造出适合农村的新兴产业, 比如碳交易、生态保护、退牧还草等等。“随着经济发展进一步平衡改进、产业向中西部农村扩散, 农民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这个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夏涛委员建议, 应该加快农村中小学改造提升步伐, 变过去按行政区划设校“走读式”教育模式为优化布局、优化师资资源配置的“寄读式”封闭教育模式。他说, “对小学教育实行全托式、保姆式的学校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 可以为‘空托’孩子们创造出学习、生活一体化的健康成长新环境。”

产业空心:三化同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 部分地区农民不愿务农, 加上农村人口大量外流, 社会各界对农村产业空心化的担心越来越多。代表委员认为, 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以此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对于农村来说, 只要农业产业没有空心就好。”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 具有战略意义的粮食、主要农产品要依靠粮食主产区, 但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发展粮食生产。对条件不好的山区, 可以扶植林业、林下产业、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等;如果什么产业都不适合, 可以原生态地开发旅游, 围绕旅游发展绿色食品。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凤台县李冲回族乡魏郢村食用菌养殖专业户鲁中祝说, 作为农业大县可以考虑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把发展比较好的种植企业、养殖企业放在园区里。她说:“农业科技园区的道路、配套设施由政府集中投入, 减少重复建设成本和企业集中投入, 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农民就业, 也能推动农业科技进一步发展。”

李爱青代表认为, 应该推动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资农业, 参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对“老年农业”“妇孺农业”“季节性农业”要用公益性服务的手段, 推进转型发展。鼓励大户、能人、农技人员、企业兴办各类服务实体或农民合作社, 通过组织化、规模化, 加强统一性全程服务, 提高农业经营水平, 在新主体的带领下, 摆脱传统农业的枷索, 走上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来源:新华网)

◎两会问答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推进人口城镇化

问:2011年, 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 请问蔡继明委员, 我国城镇化率过半以后会出现哪些新特点?

蔡继明:去年公布的数据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1%, 历史上第一次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但是我们城镇化统计是宽口径的, 是按照常住人口在城市里边超过6个月以上一概被统计为城镇人口, 这里面包括2亿左右进城务工的农民, 虽然务工6个月以上, 但是绝大部分并没有真正的变成城市居民。当然了, 户籍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这些人虽然在城市里面务工, 但是没有变成真正的城市居民, 最终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城市建设, 但是到了四、五十岁以后又不得不返回家乡, 长此以往, 我国真正的城市化水平难以提高。

问: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国真实的城镇化水平?

蔡继明:扣除了所谓的半城市化, 有人叫做“伪城市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土地制度, 我们现在这种土地制度实际上是政府有热情, 有动机去征收农民的土地, 大面积的开发, 以至于城市扩展的速度很快。经济学上有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个是城市建设, 一个是城市化。城市化不等同于城市建设。真正的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我国目前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 造成了地方政府“千方百计”地去征收农民土地, 进行城市扩展、城市建设, 通过招牌挂可以得到大量的土地出让金, 俗称土地财政。但另一方面, 对把失地的农民变成城市居民却没有多少积极性, 以至于这些年粗略的统计大概有几千万失地的农民。失地的农民里面有没有进城务工的, 工作没有岗位, 社保没有份额, 再种地已经失去了土地。既使是大量进城的农民, 我们的地方政府欢迎他进城来务工, 但是没有多少积极性把他们真正变成城市居民。因为这还涉及到费用, 教育、医疗、社保以及保障性住房, 等等。这就造成了我们这些年人口的城镇化严重的滞后于空间的城市化。所以, 我的建议就是要加快土地制度的改革, 推进人口的城镇化, 适当的放慢, 甚至遏制城市在空间上的扩展。 (根据《中国经济导报》资料整理)

聚焦两会 篇4

主持:邓政雄

参与人员:13级武术系3班全体成员

活动背景:

3月份,一年一度的两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部分,两会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两会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被称为“中国人民不可能不知道的两会”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关注国家政治生活,了解国家政策方针,是每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我们班团支部紧跟时代步伐,加紧学习“两会”精神及内容

活动目的:

1、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了解两会,学习两会精神的平台,为大学生了解、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机会。

2、使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国情,解读国家政策、方针。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使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就业状况和形式,解读国家就业方针,积极投入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践活动中

了解什么是“两会”?

两会:人大和政协

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两会的由来:

1949年成立的一届全国政协,选举产生了中央政府,直至1954年第一届人大开幕。而全国“两会”形成自1959年,在三届政协召开一天后,二届人大也同时召开,政协委员列席人代会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此后,四届政协对应三届人大,而全国政协比全国人大提前1至2天开幕。“文革”中,全国政协停止,全国人大则在1975年恢复一届(四届),因此,自1978年起,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届次完全同步。

全国两会在3月召开的惯例,则始于1985年。此前,会议时间从年初,到年中,到年末,历年均有不同。以五届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为例,一次会议是在2月,二次会议在6月,三次会议在8月,四次和五次会议则安排在11月。

而自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召开至现在,每年全国政协均在3月3日、全国人大均在3月5日开幕。会期除了涉及换届选举的一次会议一般为两个星期(14/15天)外,历年“两会”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至12天左右。

两会召开的意义:

“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

聚焦全国“两会”关注金融发展 篇5

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指出, 中国的国有银行今后要把做强放在第一位, 就跟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一样, 要从又快又好, 向又好又快转变。实现银行又好又快地发展壮大, 离不开金融信息化的支持和推动。在此, 让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两会”, 关注与金融信息化建设联系紧密的各种提案和建议。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改革, 坚持金融创新, 建立现代化的金融体系, 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尽快出台银行卡案件司法解释

马蔚华

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两会提案中表示, 目前, 银行卡欺诈交易频频发生, 引发了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大量民事纠纷。法院在对银行卡欺诈交易案件作出民事判决时, 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

对此, 马蔚华建议, 应尽快出台关于银行卡欺诈交易民事纠纷应用法律问题的司法解释, 明确如下事项:

(一) 确认密码交易视为本人交易的原则

密码交易视为本人交易原则已被法律所确认, 根据《电子签名法》第九条规定, 收件人按照发件人认可的方法对数据电文进行验证后结果相符的, 该数据电文视为发件人发送。

从密码的设置和使用的私密性看, 密码由本人私自设置生成而且在保密状态下由本人持有和使用, 如果不是本人的原因, 他人无从得知。如果密码被盗取, 均是本人的行为所致, 与交易对方无关, 因而应由本人承担凭密码进行交易的责任。

从社会成本效益的角度看, 在凭密码交易的情况下, 持卡人对密码保护的经济成本几乎为零, 只要妥善保管密码, 即不会发生损失。若要求银行证明相关交易为持卡人本人交易, 则将非常困难, 经济成本也难以估量。

(二) 合理确定银行和持卡人的责任边界

1.银行应当承担银行卡交易系统的安全保障义务, 以及核对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一致性的义务。

2.持卡人负责妥善保管其银行卡信息及密码。在银行未违反上述应承担的义务时, 只要凭密码进行的交易相关责任均由持卡人承担。

3.公正分配银行卡交易密码泄露的证明责任。交易密码的泄露存在多种可能性。从交易密码的保密义务来看, 银行负有保护客户个人信息的义务, 持卡人也应承担保护交易密码的义务。

(三) 在第三人侵权的情况下, 持卡人应向第三人主张侵权损害赔偿

1.在第三人通过盗取等方式非法获取持卡人个人信息、交易密码并使用, 从而导致持卡人资金损失的, 如银行并无违反与持卡人之间合同的行为, 则持卡人应通过司法机关刑事追赃方式追索损失资金, 或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侵权人承担资金损害赔偿责任。

2.在部分案件中, 由于侵权的第三人无法抓获, 公安机关往往以未破案为由长期冻结涉案资金, 导致持卡人蒙受损失。建议在此情况下, 如持卡人不能通过民事诉讼要求第三人返还资金, 司法解释应规定在事实清楚、第三人经公告不出现、持卡人作出相关承诺的情况下, 公安机关可申请检察机关先将涉案资金退回持卡人。如将来第三人出现主张权利并经司法判决其对涉案资金享有正当权利的, 则持卡人应依法将有关资金退还第三人。

“有必要出台司法解释, 明确银行卡交易中各方所处的地位和权利义务, 公平、合理界定银行与持卡人的责任边界和举证责任分配, 从而实现银行卡交易关系中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

发展网络银行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邵志清

“两会”期间,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接受采访时, 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并对网络银行这一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贷款模式予以了充分肯定。

“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 就有代表提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邵志清在采访时表示,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目前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在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 提到对不同经济所有制的企业, 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要特别关注。其中主要讲到几个层面, 一是服务平台, 二是资金的支持, 三是其他环境的营造。”

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问题, 邵志清举了一个网络创业的例子:“大学生、下岗工人等群体的创业, 没有太高的门槛, 通过网上经营一些零售的东西, 获得一些自己的收益, 也能解决就业的问题。但是当他们有一定的规模以后, 将怎么样对他进行资金的支持?”

在传统借贷模式下, 中小企业贷款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回顾2009年度, 国家相关部门发放巨额贷款救市, 以帮助困境中的企业顺利度过危机。数字显示, 仅2009年6月份, 国内新增贷款就达到了2 240亿美元;上半年贷款总额达到1.08万亿美元, 超过2008年中国各大银行发放贷款总额的50%。然而, 在这场救市资金密集入市的潮流中, 小企业并没有获得与大中型企业同等的融资便利。据了解, 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还不到贷款总额的5%。

邵志清在接受采访时谈到, 要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扶植全新的银行形式。“我们有传统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发展银行等。现在我们在互联网时代, 提出一种网络平台上面的银行形式, 我觉得这种也是很好的。”

关于网络银行的具体含义, 邵志清认为, 它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 就是通过网络这种方式和载体, 进行资金的流动。在网络上面, 比如说电子商务的平台企业, 它本身集聚了一批资金, 怎么样用好这批资金?这就要借助网络这个载体。

第二个层面, 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电子商务企业, 既可以是零售商, 也可以是其他的物流、配套企业。实施新的产业形态需要积极的扶持, 要创新体制机制, 解放思想, 创新理念, 设立一种新的银行形态, 邵志清认为这个值得进一步探索。

至于网络银行具体的实施形式, 邵志清认为, 可以通过一些大的网络平台, 比如淘宝网。通过它和一些中小企业合作, 来提供一些金融的支持, 比如说一些小额的贷款, 这样就形成了网络银行的形式。

网络银行如何在降低门槛的同时, 避免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问题?据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介绍, 网络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 但需要由3家或3家以上企业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来申请贷款。这样便打破了原本横贯在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鸿沟, 从而使企业不单纯依靠固定资产、企业担保等来突破资金层面的束缚, 为实现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网络贷款打破了原本横贯在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鸿沟, 将网络信用度作为贷款的参考标准之一, 从而使企业不单纯依靠固定资产、企业担保等来突破资金层面的束缚, 为实现进一步成长提供了可能。”

规范和发展电子支付服务产业

贺强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在两会期间针对电子支付产业提交了提案。他指出, 支付系统是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设施, 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支付服务极大地降低了电子商务进入门槛, 为各个行业量身定制了各种支付解决方案, 引导传统行业开展电子商务, 对发展内贸、拉动消费、创造就业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子支付服务产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可有效减少资金在途时间, 提高企业资金效率和经济效益。不仅如此, 电子支付服务能很好地整合资金流和信息流, 可跨银行监管企业的交易资金流及信息流, 将市场经济行为最大限度地纳入监管范围, 有助于辅助控制国家货币发行, 控制通货膨胀。

据统计, 我国已经有各类电子支付企业300多家, 这些企业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业务覆盖网上支付、电子货币发行与清算、银行卡和票据跨行清算及集中代收付等。其中较优秀的综合性电子支付公司已经获得了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国内和国际企业以及广大用户的普遍认可, 充分地说明了这一行业的生命力。

(一) 发展难题

目前, 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支付服务企业在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金支持等相关政策方面仍然没有得到相应的优惠。

2.国内尚未形成电子支付服务企业聚集的产业基地, 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支付服务企业。

3.信息安全问题对电子支付服务带来不利影响, 如盗卡、网络钓鱼、诈骗、涉黄涉毒网站等现象层出不穷, 影响了电子支付产业环境。

4.产业缺少具有信息技术知识、金融业务知识、风险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 特别是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5.电子支付行业监管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行业规则和标准的缺乏将会阻碍这个行业的发展。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 部分电子支付公司的经营风险有可能产生传导, 导致社会风险。

(二) 对策建议

为了保证我国电子支付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贺强提出以下建议:

1.出台支持电子支付服务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 包括给予高新技术企业优待、设立电子支付发展专项基金、设立国家电子支付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在政府采购及公共事业缴费中优先使用电子支付服务、为创新型电子支付平台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2.配合上海市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及天津市滨海新区创建国家现代电子商务创新基地建设, 重点扶持特色鲜明、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支付服务龙头企业, 实现区域电子商务产业资源的集聚和协同。

3.加强电子支付信息安全环境建设, 加大对盗卡、网络钓鱼、诈骗、涉黄涉毒网站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4.完善有关法规, 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引导, 防止电子支付企业的无序化发展及违规运作导致的风险。同时要加强对电子支付公司的资金风险管理, 杜绝信用卡套现等非法行为, 防范电子支付的传导性风险。

“电子支付 (第三方支付) 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支付服务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这一空白, 电子支付服务产业和银行合作有利于建立完善多层次、市场化的支付服务体系。”

逐步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

胡平西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胡平西建议, 应及时总结经验, 逐步扩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范围。

曾任央行上海总部党委副书记的胡平西指出,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 人民币国际化从长远来看是大趋势。他表示, 在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近几年来外贸出口占很大比重, 且持续顺差, 沉淀了不少外汇储备, 不断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过快, 会产生其他负面效应, 所以通过采取间接的途径,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个很好的选择。

他指出, 2009年央行已经试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将会逐步扩大范围和总量。

整体而言, 中国对于试行人民币跨境结算是谨慎的, 这与我国目前多重的货币政策目标有关, 必须考虑到诸多因素。

谈及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意义, 胡平西说, 人民币跨境结算所带来的效应是多方面的, 一是可以提升人民币的信誉, 扩大人民币的接受度;二是可以为试点企业锁定成本, 减少汇率风险;三是可为未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创造条件。他认为,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逐步扩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急需建立我国碳交易市场

张红力

全国政协委员、德意志银行 (中国) 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力在接受采访时认为, 国内的碳交易市场机制还十分落后, 中国还没有一个发达的国际碳交易市场。目前我国碳资源业由于专业能力和交易经验不足, 没有及时掌握碳市场的交易动态, 在合作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未来欧美国家很有可能制定严厉的气候变化政策, 对进口的高碳产品设置种种障碍, 以维护本国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 张红力建议, 我国应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由国家政策规定、法律保障和金融系统支持的全国性开发碳交易市场体系。具体计划和实施可由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牵头,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参与。

交易系统可由主交易市场和交易所相结合的形式组成。交易市场的交易主要通过直接交易市场或者交易所来实现, 包括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配额和项目交易、与国际交易的CD M项目等。“交易业务从交易现货市场开始, 然后可以发展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 从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性碳交易市场。”他还指出, 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产品设计安排, 将碳强度转化为可以在企业间进行交易的商品, 来达到减少其碳强度的目标。

董文标:鼓励银行向小企业发放贷款

全国政协委员、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提交了《关于鼓励加强小企业贷款融资》的提案。他认为, 为使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向小企业发放贷款显得尤为必要。他提出, 应实行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经济资本耗用差异化计量与监管。对于大中型商业银行单笔500万以下, 城市商业银行单笔300万以下, 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单笔100万以下的小企业贷款按现行风险资本权重0.5倍的系数进行计量。此项政策可以促使各类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将更多经济资本消耗于小企业贷款融资。

闫冰竹:为中小银行创造公平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在两会提案中高度关注给中小银行健康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他建议, 应尽快取消现行政策中不利于中小银行发展的歧视性规定, 并且完善与中小银行服务特色配套的财税政策。

闫冰竹建议, 对风险管理较好、监管评级较高的中小银行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为中小银行创造更加宽松的经营环境。同时, 完善与中小银行服务特色配套的财税政策, 包括适当减免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营业税, 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出台和落实有关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的特殊政策, 以降低中小银行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成本。

吴焰:推进银保互动促进农村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董事长、总裁吴焰在提案中建议, 应通过保险机制, 尽快提升农村再发展能力。

吴焰建议, 为尽快提升农村再发展能力, 首先应进一步推进农村信贷与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建设;其次, 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保险发展;此外, 要进一步拓展农村政策性保险的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吴焰还建议, 应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 充分利用保险公司网络化技术优势, 借鉴保险公司代办新农保业务的成功模式, 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资源的配置和运作效率。

民革中央:重视人民币跨境流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交提案指出, 人民币跨境流通可以有效促进边贸和跨境旅游,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 有利于推动和扩大双边经贸往来。但人民币跨境流通也对边境地区金融安全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因此, 建议完善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制度建设, 加强部门间协调和沟通, 建立健全风险监管体系;加强对银行非居民人民币结算账户的管理和监管;搭建以支付结算体系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平台, 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加强正规金融体系对汇率形成的引导权;培育银行风险意识, 强化风险管理。

聚焦两会 篇6

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目标、措施, 为国有企业改革明确了方向。建议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 把理顺投资关系、优化投资管理模式、推动生产经营模式创新作为改革重点方向。

一是面向信息消费领域探索建立合理的投资考核容错机制, 客观判断投资失误的性质和原因, 宽容创新探索中的失误, 鼓励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大胆探索、改革创新, 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二是进一步明确电信运营企业的定位, 制定推进相关改革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 并在创新激励、薪酬体系等方面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三是鼓励和支持电信运营企业采用市场化方式进入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领域, 允许尝试员工持股、期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手段, 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推动电信运营企业创新发展。

加快通信业网运分离步伐

国家推进通信运营行业改革重组, 设立铁塔公司, 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 但通信运营行业仍存在体制、机制弊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供给侧改革的思路, 建议从两个方面加快网运分离步伐, 促进通信业转型发展。

一是成立国家层面的通信网络运营公司。将现有铁塔公司、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的公共网络资源进一步整合, 将电信公司下属的通信服务公司的建设、服务资源一并整合, 形成统一的通信基础网络服务公司。其职能定位为提供基础通信网络公共服务, 国家从战略层面统筹规划、统一投资建设、统一维护运行。

二是将三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合并为两家, 引进民营资本, 同时赋予企业完全市场主体地位, 进一步开放通信领域竞争, 发挥企业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职能, 激发企业活力。

支持专网资源投入社会化运营

近年来, 加快构筑高速宽带网络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和优先行动。为此, 我国先后出台了“宽带中国”、推进“提速降费”等一系列政策。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和三大电信企业的努力下, “提速降费”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 与国际社会相比、与我国网络社会的发展需要和用户降低资费的期盼相比, 网络“提速降费”还有进一步努力的空间。与此同时, 我国在公路、电力、教育等多个领域拥有大量行业性专网资源, 如果让这些资源投入社会运营, 将有效地强化市场竞争, 有助于“提速降费”目标的早日实现。

两会聚焦“城镇化” 篇7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李克强总理指出, 今年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今后一个时期, 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 亿人”问题, 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 引导约1 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2013 年12 月12 日中央召开的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对《城镇化规划》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讨论。该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 十多个部委参与编制。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后, 国家发改委再次牵头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修改, 其中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战略重点和配套制度安排,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道路做出规划。

据了解, 这部城镇化规划几经更名, 起初名为《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 后改为《全国城镇化发展规划》, 最后定名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中国新一轮城镇化的核心。”发改委相关人士说, 从规划的命名中即可发现中央对城镇化工作推进的不断完善以及重点所在。

核心内容: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

为配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还会出台一些配套改革措施。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 今年将推动出台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说, 新型城镇化有一个核心的理念, 一定要做到城乡统筹, 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

其中户籍制度改革,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明确的表述: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 建立居住证制度。

有专家透露“将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将是《城镇化规划》的核心内容, 要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 放宽大中城市落户条件。同时, 严控500 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采取多种手段调控落户规模。

对于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此前曾做过原则性表述:消除城乡户籍壁垒, 创新土地管理制度, 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公共财政体系和投融资机制等。

政策支持:中西部逐步形成若干城市群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

此前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后,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示, 今后要在中西部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

来自发改委的信息显示, 中国东中西城镇化进程差异较大, 2011年东中西城镇化率分别为61% 、47%、43%, 东部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 个百分点, 中西部城镇化率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4 �8 个百分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表示, 相对于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 中西部地区未来将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

一个现实:过去一年, 农民收入“跑赢”市民

过去一年, 我国居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农民收入“跑赢”市民。与此同时, 区域结构进一步改善, 东中西部趋向均衡发展, 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 城乡结构得以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公报, 2013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 远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 的实际增长速度,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3.03:1, 比上年缩小0.07。

农民收入“跑赢”市民收入, 是2013 年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指出, 2013 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609 元, 比上年增长13.9%;同时, 这几年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力度很大, 2013 年各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约1700 亿元, 这使得去年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增长14.2%。

一个现象:城镇化推进存在3大误区

一方面是房价居高不下、“地王”仍在出现、大批农民工望城兴叹, 被高房价阻挡在“贵城”的路上;另一方面却是盲目铺摊子、建新城, 造成楼盘空置、一些新城沦为空空荡荡、人迹罕见的“鬼城”。

“贵城”住不起、“鬼城”无人住, 已成为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一道难题。来京参加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指出, “冰火两重天”的楼市怪象背后, 不仅是简单的供求关系失衡, 更折射出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陷入的误区。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大力推进“人的城镇化”, 让每一位居民真正从城镇化中获益。

误区一:将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房地产化”。全国政协委员王召明认为, 城镇化要求放开中小城市户籍, 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 但并不能理解为片面地通过房地产开发拓展城市空间。“有的地方仅仅是改村为镇, 农民虽然住进了楼房, 但就业岗位却严重缺乏, 生活水平也没有相应提高。”王召明说, 城镇化最终需要产业的依托, 楼建起来了, 没有产业和就业岗位的支撑, 必然会出现“鬼城”和空城。

误区二:将城镇化等同于“去农村化”。全国人大代表、张家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国军认为, 教育、医疗等基本的民生资源向大城市和发达地区集中。一些地方不断蚕食农用地造城。当城镇化变异为片面去农村化时, 还怎么指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误区三:盲目铺摊子“贪大求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教授朝克告诉记者, 一些西部小城镇本来十分“精干”, 几年不去就密密麻麻地盖起了成片的楼房, “什么都求大, 大体育馆、大广场、大花园, 配套设施齐全, 政绩是上去了, 但建成之后人影都没一个。”

一个例子: 拒“ 千城一面”贵州绘就特色城镇新貌

贵州在新一轮城镇规划中拒绝“千城一面”, 充分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 发挥有山有水的优势, 铺开了一张融民族特色、山水、田园、乡村、都市为一体的城镇建设蓝图。

近年来, 贵州一边开展小城镇建设, 一边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利用力度, 据贵州省住建厅统计, 目前贵州50 户以上的自然村落保留有近6 万个, 其中有292 个村落进入全国传统村落名录, 列入名录总数位居全国第二。贵州省在城镇建设上要求, 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弘扬”、“拆旧”与“建新”的关系, 千万不能拆掉老房子, 去建仿古建筑, 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村落、古街道、古建筑, 尽量采取修旧如旧方式保留原貌。贵州省提出, 要深入挖掘和提炼地方文化元素, 形成独特的建筑符号、文化符号, 实现地方风貌与小城镇建设的“天人合一”, 彰显示范小城镇的可识别性和可阅读性。

代表热议:“人的城镇化”如何推进?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副校长赖明勇认为, “以人为核心”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 必须打破现行的种种“桎梏”, 解决稳定就业和稳定居住两大问题, 只有从产业、公共服务、住房、医疗、教育以及心理归属等多方面入手, 才能真正解决农民变市民问题。

针对“鬼城”与“贵城”并存的现象, 张天任代表认为, 破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与片面追求GDP的误区才是治本之策。包括不动产登记、房产税等, 均有利于缓解房价高涨和空置率过高的问题。

“科学的规划与顶层设计也十分重要。”朱国军说, 遏制“造城运动”, 除了进一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破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之外, 更需要有科学规划, 未来的城镇化必须更加注重顶层设计, 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对人口集聚的支撑作用, 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代表声音:划定生态红线避免城市“摊大饼”

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 伴随出现了城镇之间生态保护带被侵占, 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加剧等负面影响。全国人大代表、祐康集团董事长戴天荣提出, 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城市生态红线标准体系, 避免城市无序“摊大饼”。

“城市与城市之间生态隔离带犹如细胞与细胞之间需要有细胞膜和细胞壁, 打破侵占必然造成城市生态功能紊乱。”戴天荣说, 生态红线屡屡被突破, 最终会造成城市生态的严重破坏, 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当前的问题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扩延, 大量耕地被占。很多城市发展随意性大, 无序性强, 人口激增, 突破了城市生态的承载能力, 造成道路拥堵、空气质量恶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李克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 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今年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遵循发展规律, 积极稳妥推进, 着力提升质量。

李克强说, 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 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 建立居住证制度。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 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 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 一边棚户连片。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 做好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避免千城一面。加强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管理。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融资等机制。通过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 让我们的城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 更加充满活力。

陈锡文:以人为本是城镇化本来命题

新型城镇化这个概念严格来说主要是在这一两年才逐渐形成, 被大家所接受, 到去年12 月份的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被明显的叫响了, 而且被普遍的接受了。之所以强调新型城镇化, 其实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城镇化。在以往城镇化进程中, 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总体对“人”的关注程度还不够, 而对于征收土地、土地财政、高楼大厦、广场道路这些东西关注的比较多。现在突出的强调“人”的城镇化, 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 本意都是为了“人”, 以人为本应该是城镇化本来的命题。改革开放35 年来, 城镇化获得了非常明显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 城镇化率只有18%, 到现在已经超过了53%。这个成就是非常大的。

城市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往往几年不回过去的老家城市可能就认不出来了, 这些成就都应当肯定。但也应该看到以往城镇化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改正的地方。比如说现在的城镇化率, 7 亿多城镇人口是指常驻人口, 但是如果查一下公安部门的户籍统计, 城镇户籍人口所占的比例只有35%。也就是说常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和城镇户籍占总人口的比例, 差距大概在17 到18 个百分点。这说明居住在城镇中的居民, 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没有当地户籍的, 那他要享受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就有很大的困难,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进了城的农民工, 所以如何使进城农民工加快融入城镇, 这是社会都关注的。很多人把关注点聚焦到户籍制度改革上, 这是对的。但应该看到, 户籍就是一个本, 就是几张纸, 就是给你换了一个城镇户籍本, 但是户籍本后面所承载的一切, 社会公共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不能解决的话, 那这张纸也没有太大的用处。现在大概已经有十二三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宣布废除两种户籍制度了, 本是一样的, 但是待遇是不一样的。所以归根到底是要解决进城农民, 你能给他什么样的基础公共服务。

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关注, 最起码要解决四大问题:第一, 要解决他的就业。农民之所以愿意到城里来, 就是因为他有更稳定的就业, 有更好的收入, 他才来, 不是来旅游, 他是想在这里挣更多的钱改善自己的生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非常努力, 一定要加快发展中国的民营经济。根据现有统计, 城镇全部就业人口大概不到3.8 亿人, 而这些人在国有部门就业的不到7000 万人, 也就是说城镇就业80% 以上是靠非国有部门来提供的就业岗位。所以在政策上一定要让非国有部门和国有部门获得同等的政策条件和环境, 促进它更快的发展, 才能更好的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 (来源:东北网)

李铁:“人的城镇化”最关键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三个1亿人”的目标:促进约1 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改造约1 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 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李铁认为, 这一提法突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 即人的城镇化, 找准了未来工作的着力点, 有助于提升城镇化质量。

李铁指出,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 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到53.7%, 但跨越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着不少“短板”。比如,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 部分城市存在棚户区、城中村等问题, 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大量人口大跨度流动, 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等。

“这些问题不解决,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就是一句空话。”李铁认为, 让进城农民早日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当务之急是尽快将“三个1亿人”的目标细化,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和综合承载力, 合理设定任务指标, 以早日形成“硬约束”。同时, 还需做好配套政策, 既要从财税、社保等方面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分担机制, 增强流入城市吸引人口定居的动力, 也要从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 给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更多支持, 让更多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

胡存智: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需要“多规合一”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城镇化之后, 人们“看得见山, 望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也曾以北京回龙观为例, 称30 万人口的新城区里很少有就业岗位, 大部分人早上涌到老城里来, 晚上又涌回新城, 造成巨大的钟摆式城市交通。这类新城经过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如何能更有效地解决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确保国土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开发, 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表示, 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统筹、协调的规划”。

胡存智表示, 国土是城镇化重要的空间载体, 空间开发格局对美丽中国的影响是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 因此要做好相关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并且来指导推进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各项建设。城市发展的规划和国土利用的规划都需要统筹协调, 这种规划不能仅仅考虑经济增长, 还要考虑城镇化的要求, 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要求, 按照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问题都需要统筹考虑。不能仅仅就是为了GDP的增长, 而是要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考虑。

此前, 围绕镇江生态新城举办的“绿色城镇化国际研讨会”上, 胡存智也曾就如何从土地管理上来实现新型城镇化作出论述。胡存智表示, 有几项工作需要重点落实, 一个是关于城镇空间布局的问题, 要产城融合, 并且与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第二个是城镇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要相促进;第三个方面就是绿色城镇化还要做到低碳环保、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同时体现生态文明, 绿色城镇化还要体现新型的城乡关系、城乡统筹, 让“人”的城镇化得到体现。 (来源: 中国网)

冯骥才:城镇化不能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

3 月5 日下午, 著名作家、全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透露了对城镇化建设过程的几点担忧。在认同城镇化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同时, 他强调古村落和少数民族村落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需要得到保护, 推进城镇化建设决不能以瓦解农村文明、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

城镇化手段不能简单幼稚村落搬迁意味文化遗产消失

冯骥才近年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在他眼中, 城镇化是符合世界潮流的正确政策, 但是城镇化本身也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而简单幼稚的城镇化手段会对我国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危害。

“我很担心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比如我们绝大部分的文化遗产是保留在各式各样的村落里边, 这些村落代表了文化遗产的地域性, 如果村落搬走, 那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进行古村落保护的过程中, 冯骥才目睹了很多已评为国家文化遗产的村落逐一消失, “在中国每天有80 个村落消失, 村落一旦消失, 那里的遗产实际上也就没有了。”

他说:“我们有56 个民族, 除汉族之外, 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主要是在村落, 而不是在城市里边。如果要是乡村没有的话, 这些民族实际上都没有了。少数民族实际是生活在自己的文化里面, 如果剥除了他们文化生长的土壤, 这个民也可以说就消失了。我们也没有权利通过一个很简单的、幼稚的城镇化, 让我们这些兄弟民族消亡, 一旦如此, 中华民族就名存实亡了, 这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冯骥才指出, 我国城镇化必须考虑中华民族的历史背景, “我们有5 千年的农耕文明历史, 城镇化过程中, 必须要走我们民族自己的路, 要保持我们民族自己的传统, 保持我们文化的多样性”。

很多人认为农村文明一定落后于城市文明, 冯骥才觉得这个认识不一定成立:“比如欧洲的农村、乡村、村镇恐怕比城市还美, 而我们的农村文明追求天人合一, 提倡人要依赖自然, 亲近自然。”

冯骥才还谈到, 城镇化过程可能给农民带来一些问题, “农村文明和城市文明毕竟不一样, 如果简单地让农民离开农村, 放到一个城镇或城市中去, 他失去了自己的文明, 也不能马上认同城市文明, 就会有文明失落感问题。还有, 比如农民已经习惯了农业农耕的生活、生产方式, 到了城市他没法耕种, 反而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游手好闲, 这其中牵涉到很多农民的生活、生产以及精神的问题”。

古村落新型城镇化必须解决三大问题

在冯骥才看来, 我国的村落问题与钱钟书先生笔下的“围城”有相似之处——“外面的人恨不得马上到村子里来开发, 而村里的人希望逃出来, 因为生活条件太不好了, 所以我们需要新的城镇化。”

冯骥才称, 古村落的新型城镇化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是科学保护, 必须要先有对这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有个认定。比如北京特色绝对不是故宫、天安门, 其最重要的文化特色是四合院和胡同, 这些东西支撑北京的文化特色是绝对不能动的。不应该动的应该有一个保护、维修的标准, 还需要有一个监督机制。”

“第二, 应该把现代文明、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捷输入到村落里, 让老百姓能舒服地生活。比如现在很多村落里的卫生间和卧室不相连, 一般都搁在院子一角, 农民半夜上厕所很冷, 回来以后要在被窝里捂半天才能捂热, 所以这类问题必须要解决, 要让自来水、电、排水系统、电视各种东西都进入到村落里。”

“第三件事就是, 必须要给这些村落解决生产问题, 村民们必须有经济来源才会住在村落里边, 只有他们还在村子里住着的时候, 才能把这个文化保存下来, 当然, 还要启发他们对自己村落的一种文化自觉。”

聚焦2015全国两会 篇8

政府工作报告的三大重点

2013年3月5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任职到期即将卸任的温家宝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温总理在报告中回顾了过去5年的政府工作, 并对2013年政府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 分别就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政府主要工作三个方面作出了全面布局。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报告提出了今年的主要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 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

2013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报告分别就今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了安排。财政政策方面,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今年的财政政策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 比去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 代地方发债3500亿元。二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 完善试点办法, 适时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三是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 勤俭办一切事业。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 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 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 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四是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货币政策方面,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具体有三方面政策:一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目标拟定为13%左右。二是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金融支持, 满足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三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加强对局部和区域性风险以及金融机构表外业务风险的监管, 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全球视野下的两会期待——十大热点解读

热点一:领导人换届

此次两会上, 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提名, 会议决定李克强任国务院总理。两会期间, 还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常委会组成人员, 国家副主席、国家军委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

参加投票表决的代表们认为, 选举和表决过程合法、透明, 结果体现了承上启下、面向未来的特点。十八大以来, 中国政坛吹起了改进作风、贴近民众的新风。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要容得下尖锐批评”的讲话, 给希望推进改革的人提供了鼓励。

热点二:机构改革

今年两会审议、讨论并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草案) 》, 这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 各界对比期望很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政府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改革的核心是“职能转变”, 旨在继续简政放权、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等。这次可望在2008年大部制改革基础上, 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先行地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两会期间, 代表委员热议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等机构改革内容。与此同时, 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 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等十项改革内容也获得代表委员的支持和认可。

热点三:中国经济

过去一年, 中国经济企稳回暖。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 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50万亿元, 7.8%的增速令世界瞩目,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复苏重要引擎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国际社会在关注, 中国新一届政府的经济部署是否会给世界带来“正能量”。俄罗斯《晨报》对中国扩大内需的努力充满期待:“曾将全球都淹没于中国商品海洋的‘世界工厂’如今有意成为世界头号消费大国, 这已成为‘全球性利好’。”

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制定7.5%的发展目标, 一方面要继续抓住机遇、促进发展, 必须优化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 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 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热点四:反腐倡廉

去年以来, “表哥”、“房姐”相继被查处, 显示了网络时代反腐的新威力;“‘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给力表述,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 加强对“裸官”监管的指向, 让人们感受到新一轮反腐风暴势头正劲。

而网络以其反应迅速、公众参与等特点, 一度被网民认为是“反腐利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 “网络反腐”再成热词。在今年的“两高”报告中, “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和“深入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均被明确提及。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 坚持反对腐败, 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代表委员建言:尽管热热闹闹的“网络反腐”引发“表哥”、“房姐”等落网, 但这种做法也不排除“信息有误、恶意炒作以及侵犯隐私”等问题。有政协委员呼吁加强反腐立法, 将网络反腐纳入法制化轨道。

热点五:美丽中国

雾霾、水污染、垃圾围城……伴随经济高速发展, 一系列环境问题困扰13亿中国人。一些地方“为了金山银山, 毁了绿水青山”的情况屡见不鲜, 着手解决环境生态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 “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 “改善环境质量, 维护人民健康, 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与此同时, PM2.5监测指标也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代表委员提出, “美丽中国”不仅是指绿水青山, 也指人们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 倡导“美丽中国”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

热点六:收入分配

历时八年之久,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终于在2013年出台。缩小收入差距是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普遍难题。近年来, 提高个税起征点、部分垄断行业国企降薪等消息, 都显示了中国不断尝试破题的努力。美国《华尔街日报》将中国税改计划评价为“向收入差距举起大棒”。

热点七:社会管理

近几年, “网络问政”效果初显, 政府在解决百姓多元诉求、回应民意等方面积极创新。然而, 因土地、环境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期, 执政者的社会管理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寻求化解矛盾的新办法, 是两会不可回避的话题。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吴忠民说, 当前的社会矛盾许多都由民生问题引发, 解决这些矛盾, 要立足公平正义, 上升到制度层面, 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热点八:中国梦

“实现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年两会期间, “中国梦”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热词。在代表委员看来, “中国梦”是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的“民生梦”, 是强国富民、改善环境的“小康梦”, 更是追求和平发展、睦邻友好的大国和平崛起之梦。

如何实现“中国梦”?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要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生态文明建设, 增加环保投入;科技强军等。

热点九:新型城镇化

到2012年, 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2%, 但城镇化也遭遇诸多困扰, 对城市居民而言“堵车、污染、内涝、房贵”等“大城市病”困扰多多, 对农民而言“被上楼”、“半城市化”等问题也仍待解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并强调“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 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代表委员们认为,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 消除“城市病”的关键是以人为本经营城市。

热点十:国际关系

“辽宁舰”下水, “运-20”起飞……中国国防新力量令世界瞩目。周边形势复杂, 两会上会不会显示出中国外交政策的新动向?国内外各界注意到,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申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选择长期不变, 清晰划定了维护正当权益、核心利益的原则底线。

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 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只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美国智库凯托学会高级研究员泰德·卡彭特认为, 世界有理由相信中国在做一个负责任、具有建设性的大国。

国外媒体眼中的中国两会

中国两会吸引全球目光, 也是世界媒体近日报道的重要内容。由于各国国情、媒体属性、与中国关系等诸多因素的不同, 国外媒体关注中国两会的重点也不尽相同, 各有侧重。

墨西哥《至上报》国际新闻版主编何塞·卡雷尼奥: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扮演着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重要角色, 我们最关注的是中国两会上可能透露出的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走向。在经历了过去1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 中国经济开始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可以为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带来启示。

美联社亚太新闻部主任布赖恩·卡罗维拉诺:

我们关注的中国两会议题比较广泛, 主要包括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产生以及他们如何回应民众要求打击腐败和保护环境的呼声。我们关注中国两会, 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也是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政府采取何种政策、如何管理国家将对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带来影响。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国际新闻编辑部副总编辑根纳季·克里沃舍耶夫:

中国两会开幕以来, 国际文传电讯社平均每天发布4至5条有关中国两会的消息, 内容主要涉及经济、民生、反腐败、国务院机构改革等领域。我们还及时报道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有关反腐败的内容。俄罗斯也有较为突出的腐败问题, 在反腐败方面俄罗斯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

法国《回声报》驻北京记者加布里埃勒·格雷西永:

迄今我们报纸的纸质版和网站共登载了5篇关于中国两会的报道, 主要报道中国领导人的更换、中国未来5至10年的政策走向, 尤其是经济政策等。我期待参加中国新总理的第一次记者会。

肯尼亚《民族日报》国际版负责人亨利·奥乌尔:

中国近来与非洲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 我们更关注中国的发展政策以及这些政策与非洲发展的相关性。

墨西哥《日报》国际新闻版主编玛塞拉·阿尔达马:

我们关注中国新一届政府在打击腐败上作出的承诺及相关措施。墨西哥新一届内阁也成立了专门的全国反腐委员会, 所以反腐问题是两国读者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尼日利亚民族报》主编优素福·阿利:

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中国两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世界性的会议。我们最关心的是中国两会出台的相关经济发展新政策, 尤其是对第三世界的相关政策。

卢旺达《新时代报》世界版主编詹姆斯·塔萨巴:

我们十分关注新一届中国政府的对非政策。两会期间中国外交部长宣布新任中国国家主席即将访问非洲, 这表明中国新一届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非中关系的发展。

加纳《加纳时报》国际版编辑詹姆斯·阿迪:

中国两会以后, 中国新领导层对非政策会不会发生变化值得关注, 同时如何深化非中合作也是看点之一。我报3月11日刊登了《中国拆分铁道部》的消息, 因为最近加纳也在制订铁路发展规划, 希望从中国铁路改革中汲取经验。

韩国联合通讯社记者车大运:

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韩国经济走势, 因此中国在两会期间将出台怎样的宏观经济政策、确定怎样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及财政赤字目标等均受到韩国媒体的极大关注。甚至可以说, 对韩国媒体来说, 中国的经济动向和中国政府出台的经济政策, 比韩国政府每年初出台的经济政策还要重要。

韩国媒体还关注中国新一届政府的人员构成。对韩国来说, 较为关注的是外交部长、商务部长等人员的任命, 因为朝鲜问题和经济问题是韩国最关注的两大问题。

链接

财经焦点

中国铁路总公司被批准成立, 注册资金10360亿元。

到目前, 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较好, 不良贷款率仅0.95。

新一届人大常委会领导层平均62.7岁, 涉足领域广泛。

2013年外贸进出口目标增速为8%, 低于上年目标。

201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4.6%以内。

2013年我国研究试验经费支出GDP占比提至2.05%。

201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4.5%。

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8%。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期5000亿公斤以上。

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预期达到53.37%。

2013年预期新建铁路投产里程5200公里以上。

2013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块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82%。

2013年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预计为887亿美元。

2013年将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 城镇养老人数增3.1%。

2008年聚焦两会话节能 篇9

今年在节能环保方面一是落实电力、钢铁、水泥、煤炭、造纸等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计划。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完善和落实关闭企业的配套政策措施。二是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和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进度。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 力争用两年时间在36个大城市率先实现污水的全部收集和处理。适当提高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标准。完善和严格执行建筑标准, 大力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稳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三是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 实施节能减排重大技术和示范工程。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和环保产业。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四是做好“三河三湖”、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三峡库区和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 实施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提高重点流域水污染物的国家排放标准。五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六是鼓励和支持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七是加强土地、水、草原、森林、矿产等资源的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 严厉查处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等违法违规行为。搞好海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气象、地震、测绘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八是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九是完善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奖惩机制。十是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 动员全体人民更加积极投身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008年节能减排有七个主要措施

2008年节能减排有几个主要措施:第一, 加强节能减排目标考核。第二,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第三, 加快淘汰落后的力度。第四, 突出抓好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第五,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第六, 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各项经济政策。第七,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四措施确保治污工程充分发挥减排效果

我们要采取以下四个方面措施确保治污工程充分发挥减排效果:

第一,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尽快形成政府为主导, 企业为主体, 全社会共同推进污染减排的格局。

第二, 对国家重点监控的污染源和治理设施实行自动在线监控。

第三, 要加大地方执法力度, 保持一种高压态势, 对重点治污设施, 每月都要进行巡查、检查。

第四, 要建立长效机制。

张全代表:尽快提高我国重型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水平, 淘汰那些道路上的“移动烟囱”。重型汽车应该纳入我国污染控制的重要工作日程。在重型汽车污染控制的各个环节中, 首要的工作是要提高重型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的技术和质量水平, 增强发动机排放控制的耐久性;其次是加强重型汽车日常的运行维护, 制定有效的法律制度, 确保将在用车排放控制作为运营管理的前提条件, 只有这样, 重型汽车严重污染环境的现象才能逐步得到改变。

李东生代表:国家应该促进新型彩电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广泛应用, 行业协会也要牵头, 帮助行业内企业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 同时大力推广国内企业成熟的平板电视节能新技术。

马平昌代表:国家有关部门对各地的节能减排工作要采取分类指导、分别要求的方式。要区别对待各地不同实际, 实事求是地分别建立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和考核奖惩体系, 以此切实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张大卫代表:加强环境保护, 做好污染减排工作, 需要真正把环境保护作为推动经济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战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规定, 禁止“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项目上马;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排污单位, 坚决采取限期治理、停产治理、立即关闭等措施。

张红代表:应该根据资源状况、技术成熟度、市场价格等方面因素, 科学合理地调整能源结构, 加快发展核电、风电、生物质能、光伏产业, 实现结构减排;以人才为先导、以技术为支撑, 积极开发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的先进适用技术,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节能减排创新平台, 实现技术减排;同时应该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 实现管理减排。

王社平代表:技术水平低是我国大部分企业能耗高、效益差、污染大的首要原因。要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科技创新, 加快提升节能减排的科技整体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紧扣重点行业和区域发展节能减排的科技需求, 攻克一批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国家应该研究制定有效的财税激励政策, 鼓励重点企业进行节能减排重大科技专项攻关。

李小琳委员:现在国家70%电力是火电, 上游产业是煤炭, 可现在煤炭是市场价格涨得厉害, 而电价仍然是计划价格。她建议, 国家应启用煤电联动机制, 不调整居民区、农业区的电价, 但要坚决提高高能耗行业电价。

邱爱慈委员:国家应采取多方面措施, 扶植、引导、支持可再生能源在技术、产业、服务、科研、市场和人才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提高对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的认识, 加大国家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力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路线图、修订已公布的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加快发展水电, 加快重点关键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杨澜委员:推动现有节能建筑法律法规的执行;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建筑节能;通过适当减免土地增值税, 鼓励开发商推广节能建筑;加强宣传, 帮助消费者主动选择节能建筑。

上一篇: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下一篇:迟发性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