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农业概论

2025-01-18

多媒体教学农业概论(精选4篇)

多媒体教学农业概论 篇1

一“概论”课特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以下简称“概论”) 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分量最重的一门课程, 其教学体现出鲜明的理论性、系统性、思想性, 理论层次高, 课程教授与学生学习难度大, 必须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近些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类课程课改中, 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教学过程中, 其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十分明显, 在很大程度上对“概论”课教学有益。但是多媒体手段并非是解决“概论”课授课难点的“万能药”, 若使用不当, 反而会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二“概论”课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 信息量过大

首先, “概论”课教学是一个教学信息互动过程。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信息交流来完成的。其次, “概论”课教学内容多, 理论层次高, 教学信息量大。再者, 部分教师将课本内容照搬到课件上, 出现了一次授课就要制作五六十页PPT的情况, 这就使得教与学都陷入了不利的局面。

2. 重点不突出

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对章节重点提前进行划分, 并在教授时予以体现。但是在“概论”课的多媒体教学中, 因为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等因素的限制, 多媒体的使用往往由手段变成了目的, 教师使用多媒体单纯是为了吸引学生学习, 而非更好地将思想传达给学生。如果欠缺专业的PPT制作水准, 教师很难向学生清晰地展示教学的主题。

3. 盲目地依靠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对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十分有益,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方式已被完全遗弃。“概论”课的课堂讲授不能完全依靠PPT和视频资料, 教师的个人魅力与独特的授课方法依然应当受到重视。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后, 其授课水平反而受到多媒体内容的限制, 上课时的注意对象从学生身上更多地向多媒体课件本身倾斜, 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三“概论”课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提升

“概论”课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 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大学生正确学习其他相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专业知识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当前大学生普遍关心国家大事, 渴望了解天下大事, 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 应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世界与当代中国现实为教学目标, 以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重大问题的观察认识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为出发点, 依托历史的发展变化、时代的变迁这个大背景, 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当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客观矛盾及其本质, 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在开展教学时, 注重选择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 同时联系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现代化建设重大问题来进行讲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课堂教学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

为避免多媒体滥用, 制作“概论”课多媒体课件应当把握以下几点基本要素:

1. 确定目标

在制作课件时, 首先要明确当堂课的授课目标。这建立在对学生兴趣点分析的基础上, 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 寻找真实的、合适的, 能够有力支撑观点的材料进行解说。由于“概论”课理论内容较多, 课件往往难以容纳, 因此授课时也要避免将所有的内容写在课件中, 教师应将内容作为底稿熟练记忆, 并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传达给学生。

2. 寻找逻辑

制作一份课件, 首先从目的出发, 然后分角度去拆解授课内容, 最后从各角度去思考授课方法。“概论”课每堂课都有教学重点, 其他内容应作为辅助来支撑重点展开。在整个过程中, 减少课件文字密度, 加强内容条理。

3. 修正布局

有很多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缺素材, 逻辑方面也不差, 但实际授课效果却不好, 使这类课件大都体现出了杂、乱、繁、过等特点, 针对于此, 可以通过在文字编排过程中, 通过加粗、加大字号、变色等方式使重点更加醒目, 在一页PPT中尽量避免安排过多概念, 统一格式, 使学生能够对内容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四结束语

“概论”课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授课方式是一种进步, 但这种教学方式的进步必须通过合理的运用才能对教学提供帮助。教师应在充分理解“概论”课授课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同时提高自身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 避免被多媒体课件“绑架”。

摘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多媒体教学手段目前已被广泛采用, 其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当中也体现出很多问题, 如弱化教师、学生课堂作用等。本文将从分析该课程多媒体教学弊端出发, 尝试寻找课堂教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概论”课,多媒体教学,弊端

参考文献

[1]曲澎.高校“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6)

[2]布音克西克、贾振霞.关于高职《概论》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2)

多媒体辅助地球概论教学的探讨 篇2

一、多媒体辅助地球概论教学的优点

1. 有利于师生健康。

传统教学方法中, 粉笔教具是必备的工具, 教师常需在黑板上用粉笔书写、绘图, 在45~50分钟的一节课里, 就要擦写数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 严重污染室内空气, 危害师生的身心健康, 引起师生的鼻、咽、喉部不适。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粉笔黑板教育, 使得整个教室干净、无尘, 这不仅保护了教室的环境, 也保护了教师和学生的健康。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一些动画效果、色彩效果、音响效果等, 可以减少师生的视觉疲劳, 降低近视等眼病的发病率。

2.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地球概论由最多时的72学时减少为目前的54学时。一方面是学时减少, 另一方面是信息量的增加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更多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 节约上课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教学节约了教师板书的时间, 通过屏幕的快速切换, 可以在短时间传播大量的信息。

3. 有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在地球概论课程中有众多抽象难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如月相、行星的逆行、日月食等。若仅采用传统的口头描述或板书方法显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可以采用幻灯、动画、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直观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 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 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4.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球概论教学相对于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和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它能够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和配合教学,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比如, 在教学中, 我们采用了CCTV的《斗转星移》节目、Discovery channel、BBC的一些相关的天文地理内容, 将一些视频经过剪辑后和格式转换后加入到幻灯片中, 把抽象难懂的天文现象和地理知识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减少了课程的抽象枯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地球概论教学思维活动中,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两种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它们相互沟通, 相互转换, 紧密配合。根据地球概论课程内容的空间性、抽象性、立体性特点, 我们将很多的多媒体素材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能借助文字、图像、动画、音乐等信息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 形成坚实的抽象思维基础。

二、多媒体辅助地球概论教学的缺陷

由于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区,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弊端。

1. 不利于师生情感交流。

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点, 容易使我们在课件上运用大量声音图像信息, 并在课堂上对其进行充分展示运用, 这样看起来似乎信息量很大, 但让人有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 此时的师生关系就像是放映员与观众的关系。多媒体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 师生如果忙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 学生没有思考的和讨论的时间, 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越来越少, 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不少学生曾要求我们在播放动画的过程中配合一定量的讲解, 从而使他们知道该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获取更多的拓展知识。

2. 滥用多媒体使教学效果降低。

部分教师片面地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 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课的局面, 而用的所谓的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 只是把板书或者课本内容变成幻灯片, 投影在大屏幕上, 缺少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和组织。这种形式上的多媒体课件, 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连传统的教学效果都达不到。

3. 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适应问题。

地球概论是大学一年级开设的一门先导课程, 学生如果不能快速适应, 会影响教学效果。有些学生对采用多媒体教学感觉很新鲜, 只习惯看绚丽的画面和精彩的动画, 不喜欢听讲授和记笔记, 结果一堂课下来能记住和掌握的内容很少。

三、对策

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利用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优势, 但也有其自身的不足, 现根据我们的理解, 提出如下对策。

1. 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

在使用多媒体辅助地球概论课堂教学中, 不能把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转变为“人机”关系, 让多媒体控制课堂, 变为“计算机填鸭式教学”。因此, 在使用多媒体时, 教师不能仅忙于电脑操作, 要控制节奏, 适时停下与学生进行交流, 进行讲授、提问或者讨论, 这样将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生成、能力的提高, 激发学生的兴趣, 做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使多媒体在教学中真正起到辅助的作用。

2. 确立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 始终处于辅助教学的地位, 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组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问题讨论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能让多媒体播放操控整个教学,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要求学生们自习时进行预习和复习。上课时使学生积极地学习、探索和实践, 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农业概论 篇3

一、引言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将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与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技术又称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学。

目前所提到的多媒体教学,通常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

二、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的特点

要将多媒体教学合理、准确、高效地运用到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首先应全面而准确地了解该门课程的特点。在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与其他课程相比,《旅游学概论》具有以下几个较为显著的特点:

(一)该课程是高职旅游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

在高职院校,《旅游学概论》的教学目的是使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帮助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该门课程是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它不仅仅是高职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规定的专业必修课。

(二)该课程在旅游专业的系统学习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性

《旅游学概论》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对学习旅游专业知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旅游专业其他后续课程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旅游专业的其他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旅游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包括了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导游实务和旅行社管理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

(三)该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

《旅游学概论》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应掌握旅游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较为全面而系统地认识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以及由其而引发产生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本质。教师通过对该门课程的讲授,要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树立系统的旅游知识框架,掌握旅游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其它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内容多而全,具有明显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等旅游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包括了旅游学的核心概念、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旅游资源的分类、开发、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线路设计、旅游需求的成因、旅游的影响等旅游业的核心知识。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科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

三、多媒体教学在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的适用性

与传统的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容量性、直观性等多个优势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基础性、重要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一)多媒体教学可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高职旅游专业的《旅游学概论》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必修课,包括了较多旅游学中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如果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声、像、图、文等各项资源,能达到图文声像并茂的效果,大大提升了《旅游学概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例如,针对《旅游学概论》中的概念,如果运用传统的讲授法,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高职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如果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合理地利用声、像、图、文等各项资源对旅游学的核心概念进行诠释,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该门课程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持久、全面、深切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概念。

(二)多媒体教学可提升课堂教学容量性

《旅游学概论》在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涉及的专业知识点和技能较多。网络、书籍、音像制品上,可供教师查阅和使用的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到大量案例、图片、视屏和音频,并将这些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运用到《旅游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添加各类声、像、图、文等资源,将新知识和新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可拓宽学生知识面,达到对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较好结合,这就大大提升课堂教学容量性。

(三)多媒体教学可将教学内容条理化、简单化

《旅游学概论》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前后相连,关系错综复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在讲授课程前后关联交叉的知识时,往往会让学生失去耐心和好奇心,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对声、像、图、文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教师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比较彻底的分解知识技能信息,减少抽象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的转换过程,可以全面、准确地表达其教学意图,将教学过程中难点和重点问题简单、准确地呈现,使教学内容调理化和简单化。

(四)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场景直观化

高职《旅游学概论》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对具体场景和问题的处理;传统的板书和口头无法表达清楚的这些场景,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且高职的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很难让学生自己在脑海中构建和重现这些场景。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声、像、图等资源,可较生动、准确地再现教学中需要的场景;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突破视觉的限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四、多媒体教学在高职《旅游学概论》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相比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因此,在高职旅游专业《旅游学概论》课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

(一)够用原则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信息查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查阅和搜集到与《旅游学概论》相关的教学资源极为丰富。教师将各种教学资源运用到该门课程的教学中,课件内容丰富,信息量很大。但是如果教师不根据实际需要,把过量信息和资源带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过度快速地操作多媒体,以求将所有信息展现给学生,很容易出现“满堂灌”的现象。高职的学生在课堂中完全没有时间消化和思考,最后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因此,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应秉承“够用原则”,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课时安排,从海量教学资源中筛选出素材,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二)实用原则

相比于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形式,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教学形式更新颖。但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新颖和丰富,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过多地应用强烈的色彩、大量图片和动画,片面追求采用最先进、最现代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置教学内容不顾而一味地追求形式,反而忽视了真正核心教学内容。其实进行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教师应紧记“实用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和优化课堂,而不是“统治和主导”课堂。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用适当的资源将教学内容呈现即可,不应造成本末倒置,影响教学效果。

(三)合用原则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明显,导致有些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只注意到它的优势,忽视了它的局限性;不管课程的什么内容,均采用多媒体教学。其实教师也应进行思考和筛选,针对高职《旅游学概论》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在合用的前提下,实用多媒体教学。以该门课程的“旅游线路设计”的内容为例,以笔者的授课经验,该部分内容更合适使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将学生讨论结果呈现,并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灵活的修改,这种方式更利于师生互动,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四)会用原则

应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并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亲自设计、编写课件,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受精力和能力的限制,部分教师将网络上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下载,然后不加修改地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其实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如果教师不做任何的学情分析,直接拿来就用,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因此,教师还应通过学习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做到真正“会用”。

五、结语

多媒体教学农业概论 篇4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多媒体教学的依据

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活动, 这种教学手段能在《原理》课程中得以使用并不断扩大, 是在于这种手段与其它教学手段相比, 能更好的满足

“教”和“学”两方面的需求, 从而教学效率较高。

1.《原理》课的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1) 《原理》课的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 《原理》课的多媒体教学首先能更好的满足学习者在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的需求,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原理》课是高校必修的一门公共政治课, 相对于充分体现本科生自身意愿的专业课而言, 学生对公共政治课的兴趣要弱于专业课。而在“05”方案的四门公共政治课中, 《原理》又是理论性最强的一门课程, 是最“抽象”、也是离现实“最远”的一门课程, 所以, 如何调动本科生的学习热情, 就成为提高《原理》教学效率所首先应面对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起码能在两个方面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是多媒体教学能够提供多样性的外部刺激, 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原理》课的多媒体教学, 通过视、听、触合一的功能, 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所学内容, 从而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需求,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媒体教学手段对《原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直观地再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抽象理论, 用充分的情景资料展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用案例教学模式增加师生对话, 使学生在的相关氛围中创设一种感知情绪, 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的热爱。二是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机交互、立刻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 是任何其他学习媒体所不具备的, 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备的视听合一的概念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 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 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原理》课的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原理》课程的总体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从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多媒体教学的人机交互不仅能迅速展现教学内容, 而且更重要的是会立即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 这一方面由于能充分反映自己的要求从而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使学习者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知识讲解和思想教育, 从而加深学生学习的兴趣。

《原理》课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计算机所提供的视听合一功能和交互功能,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1) :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的实验, 他通过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的83%是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还有3.5%来自嗅觉, 1.5%来自触觉, 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即能看、又能听, 还能用手操作, 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 要比单一听老师讲要多得多。赤瑞特拉作的另一个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的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 自己听到内容的20%, 自己看到内容的30%, 在交流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就是说, 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 在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运用于教学过程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而且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2.《原理》课的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 《原理》课的多媒体教学能更好的实现《原理》课的现实需求, 提高教学效率。

(1) 多媒体计算机对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 信息量大, 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原理课课时不足的问题。《原理》课是在综合了原高校公共政治课98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内容, 并吸收科学社会主义相关内容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共54学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马克思主义高度浓缩的丰富内容讲授完, 传统的教学方法, 速度慢, 范围窄, 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 难度非常大。而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片、图像、文字、动画、视频为一体, 充分利用电脑能够存贮大量信息的优势, 加大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 使授课内容立体化, 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2) 。

(2) 多媒体计算机的超文本功能, 能够对《原理》教学信息实现有效组织和管理, 从而规范教学过程。自05方案实施以后, 《原理》的授课教师多为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代课教师, 在知识结构

上难以从整体上对《原理》娴熟讲授, 所以刚开始实施《原理》教学时, 原来的哲学教师采取多讲哲学内容的方法, 原来的经济学教师采取多讲经济学的内容方法, 造成《原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偏差。在这一背景下, 实行多媒体教学,

利用超文本形式对实现教学目标的不同媒体信息进行整合, 形成图、文、声、像并茂的电子教材, 可规范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利用超文本形式将教学过程中每个单元原理的背景知识、内容讲解、习题及其解答、案例及其分析、测验及其对测验的解答、扩展知识等各种教学资料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形成丰富的课件资源, 建立网上教学平台, 有利于在教师中实现资源共享, 便于原不同专业的教师学习、研讨、交流, 取长补短, 共同探讨学科发展的动向, 及时补充学科的最新发展,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 网上教学系统的建立也便于学生巩固课堂学习、课外复习或自学, 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因才施教。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多媒体教学的准确定位

以上分析可见, 《原理》多媒体教学是有充分依据的, 那为什么任课教师对其见仁见智呢?为什么在实践中并没有普遍提升教学效果呢?这就涉及到对《原理》多媒体教学的正确定位。这种定位一方面是要搞清楚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要搞清楚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中的地位。

1. 多媒体是《原理》课教学所运用的一种教学工具, 它的功能是辅助教师教学。

完整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基本要素构成的,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选择、运用教学媒体组织、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可见, 教学媒体是教学系统中处于教学工具的地位。教学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工具, 同其他领域中使用的工具一样, 可以起到延伸人体器官的作用。传统教学媒体主要是“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 后来虽有了幻灯片、投影片、录像片, 但仍难以摆脱单一教学媒体的特征,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种媒体进行综合教学, 这就能比单一媒体呈现多得多的教学信息。并且, 传统教学媒体都是单向媒体, 仅能呈现教学信息, 而计算机多媒体是双向媒体, 既可以呈现教学信息, 又可以用来收集学生的反映信息, 通过诊断、评价学生的反映信息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这无疑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正是由于多媒体教学在很多方面优于传统教学, 当前, 有些教师在体会到多媒体的优越性之后, 便认为多媒体技术是万能的, 将之奉若神明。但凡上课必要求多媒体教室, 好像离开多媒体已不会教学。更有甚者, 很多学校把是否使用多媒体技术当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认为一堂课只有运用了多媒体手段, 才能称之为好课, 从而出现了对多媒体教学的过渡使用问题。其实, 计算机多媒体只是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在于运用什么样的教学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而不是使用多么先进的教学媒体, 如果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落后, 即使使用了先进的教学媒体, 这样的课也称不上是一节好课。因此, 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材的内容来进行恰当设计, 不应该是为“电教”而进行“电教”, 应当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充分联系起来, 摆正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 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交互作用,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 与传统媒体并存, 各有利弊, 应配合使用。

多媒体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手段, 固然有许多优点, 确实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不少缺陷, 但也有自身的不足, 还需要依靠传统教学手段来弥补。如《原理》中的一些抽象概念, 如“价值”的概念, 即使用直观的图片也难以展示, 必须通过学生的抽象作为才能理解, 还有《原理》课的思想教育功能, 需要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才能完成, 等等。可见, 多媒体无论怎样先进, 其功能无论如何完善, 都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而不是互相排斥、互相代替的关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过程中, 应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互相结合, 互相补充, 取长补短, 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多媒体手段的合理运用

合理制作《原理》课件。制作教学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从兄弟院校网站的《原理》精品课程的课件来看, 《原理》课件在制作上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幻灯片量大, 往往一节课的课件动辄50、60页, 根本放不完;二是信息杂、重点不突出;三是课件制作不规范。那么如何合理制作《原理》课课件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应注意以下方面:

1. 合理确定课件范围。

多媒体教学是为完成教学内容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 一个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使其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在《原理》课的课件制作上, 一般均采取通篇内容通过课件呈现的方式, 这虽然从形式上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 但实际上有些内容在学政治课中的哲学常识和经济学常识中已讲过, 详细的课件展示显然是重复;有些内容属于只需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便可以掌握的浅显内容或通过单一媒体便可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 再花费大量精力去开发、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也是事倍功半。所以, 建议《原理》课的课件制作变通篇为“片段”, 其中, 首先要剔出对中学已学内容的知识讲解, 其次只有那些用单一的语言或文字无法表达或难以揭示相关规律的部分, 才适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2. 合理确定课件内容:

信息量适当。选定了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教学内容, 还要对这些内容所需的多媒体信息进行甄选。信息量“大、多、杂”即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也是其弊端所在。关联性不强的信息会干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而过多的关联性信息的呈现则会导致“喧宾夺主”学生被灌输了许多细枝末节的信息, 却没有能够把握主干内容。所以建议《原理》课课件紧扣重点问题呈现信息。

3. 合理确定课件形式:图、文、声、影的使用规范, 搭配得当。

(1) 色彩的合理使用。色彩可以给课件增加感染力, 可以达到提醒和区分的作用, 但在运用时要以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限度。在同一界面使用过多的色彩, 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分散, 增加反应时间, 另外使用过于相近的色彩引起分辨不清, 增加出错的机会, 易产生视觉疲劳 (3) 。

(2) 文字的合理使用, 文字内容是多媒体课件的中心, 一定要做到清楚明白、重点突出。首先, 文字内容要力求简明扼要, 应该以提纲、关键词、短句的形式出现, 不宜将长篇的文字呈现在页面上, 否则将模糊重点, 令人产生厌烦情绪。其次, 文字内容要逐步引入, 对于一屏文字资料, 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 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 引入时, 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第三, 对字体、字号与字形也要十分注意, 一般情况下文字内容的字号要尽量大, 选择的字体要醒目, 一般宜采用宋体、黑体和隶书。对于关键性的标题、结论、总结等, 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最后, 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文字和背景颜色搭配的原则一是醒目、易读, 二是要避免视觉疲劳。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 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

(3) 要有导航设计。为避免学习者在多媒体课件中漫游时出现迷路现象,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必须进行有关导航的设计。一般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问题既要能展开, 也要能收回来, 这样可以使学生一方面通过丰富的材料理解相关内容, 另一方面又能最后回到每一章、每一节的逻辑主线上来。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

1. 多种媒体手段的综合使用。

根据计算机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使用计算机时的基本交互方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基本上有5种:帮助教师备课型、课堂演示型、个性化学习型、协作学习型、整合型⑷。我国由于计算机的数量有限, 许多教师在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时, 主要采取演示模式, 即班级教学中, 在教师讲解的同时, 在课堂上用计算机演示一些微观现象或动态图形, 或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常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理解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用计算机辅助完成一些工作。应当承认, 这种演示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种形式, 但从主要方面来看, 它并不反映CAI的根本特征。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其本质而言, 是教师利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丰富的教学资源, 改进教学或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环境, 使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式对话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这种教学形式中, 计算机主要是用来呈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控制学习程度等。此时, 学生学习时可以脱离教师的指导, 虽然从整个学习过程来看, 计算机仍然是辅助教师完成了一些教学工作, 但就阶段性特征来看, 计算机充当了教师的角色。所以, 我们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 不能仅仅停留于演示教学的阶段, 要尽快研究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模式。

在现有条件下, 多媒体教学应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延伸教学空间。可以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构建高校思政课学习平台, 创新传统“两课”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其平台包括备课中心 (电子课件、资料库、试题库) 、辅导中心 (教师博客、教师信箱) 、自主学习 (音频视频、评估测试、课程点播) 、专题专栏、新闻动态、资源下载、BBS等内容。该平台支持教师在线备课、制作电子教案、在线回答学生提问;支持同学们随时学习感兴趣的课题, 对不解的问题随时可以咨询教师和相关专家;支持教师和学生实时和非实时交流;提供资源下载和学习。总之, 高校思想政治课学习平台的构建可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也可以辅助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2. 现代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综合使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和粉笔仍具有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黑板板书是课堂上随机应变必不可少的工具, 教师边讲边板书, 既能使学生对富于逻辑的演算、推导等过程印象深刻, 而且形象生动, 能对学生言传身教。而教师对课堂情绪和气氛的调控, 能激活思辩的火花, 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所以只有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才能相互补充,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之,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原理》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 我们要考虑的不是要不要多媒体教学的问题, 而是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实效的问题, 而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摘要:“05”方案实施以后, 一线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多媒体教学的态度并不统一, 这就有必要在理论上廓清《原理》课多媒体教学的依据及其合理使用等问题, 以在实践中统一《原理》任课教师的认识, 提高多媒体教学实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媒体教学,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唐红云.多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6)

[3].赵晓清.多媒体教学的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1)

上一篇:物理习题课下一篇:风电发展现状论文